日期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日食或不在朔所以考求日至者必不能如后世之
 精密差至二三日固无足怪(魏晋以后术法渐明刘/宋时景初术冬至犹后)
 (天 三日
则春/秋无足怪)历家过信左氏意谓此年特载日南至
 必当时实测(唐一行谓僖公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出于表 (第 20a 页)
轮一然不同心圈与小轮名异而理
实同术家资以推算两用互推所得之数正等也
各朔后月夕西见迟疾不一甚有差至 三日
者其故有
三一因月视行度视行为疾段则疾见迟段则迟见一
因黄道升降或斜或正正必疾见斜必迟见一因白道
(第 29a 页)
有二年冬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十有五年秋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陆氏九渊曰春秋日食三十六而食之既者 三日
之/食与食之深浅皆术家所能知是盖有数疑若不为)
 (变也然天人之际实相感通虽有其数亦有其道昔/之圣人 (第 18a 页)
          右唐蕃使朝贡
宋史礼志宋朝之制凡外国使至皆宴于内殿近臣及
刺史正郎都虞侯以上皆预 太祖建隆元年八月三日

宴近臣于广政殿江南吴越朝贡使皆预乾德三年五
月十六日宴近臣及孟昶于大明殿开宝四年五月七
日宴近臣及刘 (第 19b 页)
 是也
檀弓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而曰不可(注/挚)
(禽挚诸侯而用禽挚降尊就卑之义/下贤也不可者辞君以尊见卑也)
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戊寅
大夫
宗妇觌用币(注礼小君至大夫执贽以见明臣子之道/庄公欲奢夸夫人故使大夫宗妇同贽俱) (第 52b 页)
 于何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孝子遭丧过哀之事礼

 不食 三日
子春悔不以实情勉强至五日言自吾母
 死而不得吾之实情而勉强为之更于何处用吾之
 实情乎
 存疑黄氏敏 …… (第 45a 页)
 不以为悔非勉强故也
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
若曰天则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然则吾
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
毋乃已疏乎徙市则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
巷市 三日
为之徙市不亦可乎(旱音汗县音悬暴步卜/反尪乌光反与音馀徙)
 (音死为于伪反/可乎可或作善)
 正义 …… (第 45b 页)
 之甚者乎甚矣后世之君之昏于感格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尪者面乡天觊天哀而雨之
 辨正姚氏舜牧曰暴尪者暴此人于 日中
见其已瘠 (第 47a 页)
 孔氏颖达曰土功不兴谓人食不得满二釜之岁若

 人食二釜则犹兴土功均人云丰年旬用 三日
中年
 用二日无年用一日廪人云人食四釜上三釜中二
 釜下是无年犹有一日之役也(案年不顺成亦大槩/谓凶 (第 27b 页)
苴麻临朝则浅黄之服黑犀之带而群臣遽己无所不
佩岂君服斯服之义乎此其未安者一也 八月三日

维小祥越七日而遂纯吉追念去岁是时先皇帝负扆
朝群臣今音容若存仙游已邈臣子虽号恸泣血未足
以泄其哀 (第 60a 页)
 国史皆遗其事
太常因革礼礼院例册齐衰期大功各辍视朝三日小
功缌麻辍视朝一日咸平六年七月皇弟兖王元杰薨
景德三年八月皇弟雍王元份薨礼官言皇帝为兖王
雍王并齐衰期请辍 三日
诏特辍五日堂攒启攒发引
掩圹日又各辍一日 国朝会要天圣五年五月齐王
元佐薨礼官言本服齐衰期不视事三日 (第 7b 页)
    帝为尤详其遗诏朱子以为即古册度之类
    备载之以资参考惟听政之期不待除服是
    不可解杜氏以为汉人旧制 三日
听政未知
    何据也
 (吕相礼问既殡皇帝卜日斩衰受命于大行皇帝几/筵遂以衮冕升奉天殿告天地告于 (第 44a 页)
题主奉安神主各御祭一坛一服制王妃并宫人以下
并斩衰三年该府文武官齐衰 三日
哭临五日一国子
监取监生往各王府报讣
   亲王丧通仪
明会典丧闻上辍朝三日礼部奏差官掌行丧祭礼翰 (第 17b 页)
   皇妃亲王公主皇亲丧废乐
通典晋惠帝永宁元年冬悯怀太子母丧三年制未终

大司马府参军江统议二年正会不宜举乐春秋传曰
母以子贵儒者谓传重非适服同众子经无明据于义
为短今悯怀太子正位东宫继体承业监国尝膳既处
其重无缘复议其轻制也二年正会不宜举乐
晋书元帝姨广昌乡君丧未葬中丞熊远表云案礼君
于卿大夫比葬不食内比卒哭不举乐恻隐之心未忍
行吉事故也被尚书符冬至后二日小会臣以为广昌
乡君丧殡日圣恩垂悼礼大夫死废一时之祭祭犹可

废而况馀事冬至惟可群下奉贺而已未便小会诏以
远表示贺循又曰咸宁三年武皇帝故事云王公大臣
薨三朝𤼵哀踰月不举乐其一朝𤼵哀 三日
不举乐此
旧事明文贺循等荅曰案礼杂记君于卿大夫之丧比
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古者君臣义重虽以至尊之
(第 33a 页)
 唐书开成五年正月辛巳帝崩于太和殿八月壬戌
 葬于章陵
 太平寰宇记章陵在富平县西北二十里
武宗端陵
 唐书会昌六年二月甲子帝崩于大明宫 八月壬申
 
葬于端陵
 太平寰宇记端陵在三原县东十里
 唐书贤妃王氏初进号才人帝欲立为后李德裕曰 (第 43b 页)
 亘天盖宝气也理宗之尸如生其下皆藉以锦锦之

 下承以竹丝细簟一小厮攫取掷地有声乃金丝所
 成或对云含珠有夜明者乃倒悬其尸树间沥取水
 银如此 三日
竟失其首或谓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
 帝王髑髅可以厌胜致富故盗去耳事竟罗陵使买
 棺制衣收敛大恸垂绝邻里 (第 36a 页)
 朱子语类古礼难行为古人有做未到处古者以皮
 束棺岂能固设熬黍稷于棺旁以惑蚍蜉可见少智
 今棺用漆要 三日
便殡亦难
 (王文禄葬度合棺油杉为上柏次之油杉今沙坊板/出马湖建昌桃花洞杨宣慰旋螺丁子香花紫实上) (第 43b 页)
日周祥二十七日大祥西京安东安南登州等诸道镇
守各于任所举哀 三日
释服丙午薨于正寝葬于荣陵
成宗即位显宗二十二年五月辛未王疾笃薨于重光
殿德宗即位居翼室朝夕哀临甲戌王 (第 11b 页)
  六而尽矣复称七日自姤经六爻至复初九而七
  也临称八月自复经六爻至遁六二而八也蛊之
  先甲后甲亦六日之义先甲 三日
者蛊之先也新 (第 4a 页)
  之终而弊之始也至中而大弊矣是为蛊也以言
  乎治则不治之时也 后甲
(第 4b 页)
三日
者蛊之后也弊之
  终而新之始也至中而大新矣是为蛊之反也以
  言乎治则治之时也故治为蛊之反而蛊为治 (第 4b 页)

  反二者之象兼于先甲 后甲
之中相与循环而已
  甲即蛊也(易/说)
  新安朱氏曰蛊坏极而有事也其卦艮刚居上巽
  柔居下上下 …… (第 4b 页)
  来者五上上下自既济来者兼之亦刚上而柔下
  皆所以为蛊也蛊坏之极乱当复治故其占为元
  亨而利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 三日

  也 (第 5a 页)
后甲
(第 5a 页)
三日
丁也前事过中而将坏则可自新以
  为后事之端而不使至于大坏后事方始而尚新
  然便当致其丁宁之意以监 …… (第 5a 页)
  乱之作天所以开圣人也盖当坏乱之极自然必
  有开通之理上如汤武下如高光皆因蛊坏之后
  然后大业以济先甲 三日后甲
(第 6a 页)
三日
推原事之终
  始圣人举事不独去一事上看事之前后即事之
  终始也甲者事之始每有事先三日而虑其所以 …… (第 6a 页)
  必利达之事君子以喜随人者必脩已之事(易/说)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
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 三日后甲
三日终则有始天行
(第 6b 页)
  必利达之事君子以喜随人者必脩已之事(易/说)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
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 三日
终则有始天行
(第 6b 页)
皆乾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
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钜镬汤以
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 三日三夜
毋绝火而
后调之以醯醢(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将当为牂牂牝/羊也刲刳博异语也谨当为墐声之误) …… (第 33b 页)
瀡之滫同芗脯谓煮豚若羊于小鼎)
(中使之香美也谓之脯者既去皽则解析其肉使薄如/为脯然唯豚全耳豚羊入鼎 三日
乃内醯醢可食也)
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脢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
之去其饵孰出之去其皽柔其肉(胶脊侧肉也 (第 34a 页)
 顾余尝疑之僖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邱甲子
 晋侯佹诸卒杜云甲子九月十一日戊辰十五日也
 如此则九月当为甲寅朔经有七月乙酉伯姬卒
 酉
先甲寅二十九日其年有闰七月无疑杜长历于
 八年十一月置闰则是年七月安得有乙酉乎据传
 七年冬闰月惠王 (第 116b 页)
 豫章之名广远虽不能确知为何地而可约举数处
 以概之但于今日之南昌决无涉耳因阅宛溪氏之
 说借为余证而又广其所未及如此乾隆五年八月
 上浣 三日
复初氏又识
晋公子重耳适诸国论 (第 6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