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經解類
樂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兴何也不知其生之时故曰兴以其兴也故言
之兴五日翕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
也故谓之伏五日也者 十五日
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
入而不见也(戴礼入作人/关本无也字)启灌蓝蓼启者别也陶而疏
之也灌也者聚生者也( (第 2b 页)
戴礼灌也/者作灌者)记时也鸠为鹰唐蜩
鸣唐蜩鸣者匽也 初昏
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
菽𧃲时也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菽𧃲以在缠 (第 2b 页)
 (舍之贼未可得也则自夏历秋亦不可殡齐桓之烈/再世而三弑其君则其内训薄而本计失也或曰哀)

 (鲁也鲁不能治齐又从/服焉故谓之哀鲁也)
 十有六年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十有八年夏五月戊戌
齐人弑其君商人
 (宋弑杵臼焚于孟诸齐弑商人纳诸竹中是可以不/葬也而使寪舍钟巫与之同例是圣人之所痛也 (第 39a 页)
字当为门五又月当为日也晋人分四军为三
番以二番为待楚之备一番以攻郑之门一番一门以癸亥初攻
每门五日积 十五日
𣣔以苦郑而来楚也楚不敢来郑犹不服至
明日戊寅济于阴阪复侵郑外邑而后皈也郑都洧水之旁故知
阴阪洧津也 …… (第 10a 页)

会则吴子在善道召使赴戚故与诸国同序于列也杜明言癸丑
是三月二十六日下四月成午云月一日五月庚寅云月 四日甲午

月八日所以明言日者𣣔證成九年闰月为门五日于上下日月
相当故杜备言其日也刘炫曰杜言癸丑二十六日者 (第 13a 页)


10.18.2 夏五月壬午,
宋、卫、
陈、郑灾。
其志、
以同日也。
其日、
亦以同日也。
或曰:
人有谓郑子产曰:
「某日有 (第 148a 页)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夏五月戊辰
许世子止
弑其君买日弑正卒也(蔡世子般实弑父故以比夷狄而不/书日止弑而日知其不弑止不弑则)
(买正 (第 9b 页)
反应应对之应)六月
邾娄人入鄅(〇鄅音禹/又音矩)〇秋葬曹平公冬许迁于
白羽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娄  夏五月戊辰
许世子
止弑其君买(蔡世子般弑父不忍日此/日者加弑尔非实弑也)〇己卯地震(季氏/稍盛)
(宋南里以叛 (第 11a 页)
之一阴一阳分之各得
八十二日有奇分为普得九十一日有奇四正分而成
八节节四十五日二十一分八节各三分各得 十五日
七分而为一气也分满三十二为一日令备或为复(言/阴)
(阳四时八节二十四气各如其分之日数令备为一岁/备 (第 20a 页)
金声玉振端

在今日因将所录乐书谨丐掌院学士(臣)张英代


为呈


(臣)临呈可胜屏营激切之至 (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十五日)
圣谕乐本原疏

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伊桑阿谨


奏为

圣学殚理数之原
宸训发精微之蕴 (第 6a 页)
到二更四唱亥末始蚀到三更一唱食既在井
三十八度景初其日日在斗二十五以冲考之其日日
应在斗二十二度半到 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望月蚀加
时在戌其日月始生而已蚀光已生四分之一格在斗 …… (第 16b 页)
以课
疏密按太史注记元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夜月
蚀尽在鬼四度以冲计之日当在牛六依法兴议曰在
女七又 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丁夜
月蚀尽在斗二十六
度以衡计之日当在井三十依法兴议曰日在柳二又
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丁夜月蚀在奎十一度以 (第 28b 页)
州拣去老)
(弜者耳部送强壮以补两司之阙乃乾德三年八月/事兵志及经武圣略等多并言之非是今从实录) 丁丑
诏以安邑解县两池盐给徐宿郓济之民先是数 (第 10b 页)
诸州印发春季选人文解自千里至五千里外分定日
限为五等各发离本处及京百司文解并以 五月十五
前到省馀季准此若州府违限及解状内欠少事件
不依程式本判官罚直录事参军本曹官殿选诸州员
阙并仰申阙解条 (第 7a 页)
命水军乘小舟载彊弩进攻其城内外
马步军都军头横州团练使王廷乂亲鼓之免胄先登
流矢中其脑而颠庚寅廷乂卒 辛卯
殿前指挥使都虞
候袁州刺史石汉卿亦中流矢溺死癸巳赠廷乂建武
节度使汉卿袁州防御使汉卿父万德落致仕为伴 (第 9b 页)
翰顿首拜曰昔宋景公诸侯耳一发善言灾星为之退
舍今陛下忧及兆民恳祷如是固宜上感天心此必不
能为灾也 癸酉
上又谓宰相曰霖雨不止朕日夜焦劳罔知所措 (第 7b 页)
为治之义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上亦
不违其志 戊辰
诏曰朝廷立取士之科分署吏之秩所以辨等异
乎编民苟真伪以相参俾名实之斯滥宜有釐革无容
混淆自今诸州有冒 (第 8a 页)
选故有是命
监察御史渤海刘蟠受诏于庐舒等州巡茶蟠乘骡伪
称商人抵民家求市民家不疑出茶与之即擒置于法 壬戌
命蟠同知淮南诸州转运事
京师民有市官物或不当价者马军都军头史圭密遣
人伺之告其诬罔往往坐诛列肆为之昼 (第 5a 页)
馆洛阳董俨罢淮南转运使就命知光州
俨狂躁务进不乐外官上疏求还京师上怒己巳削史
职黜为秘书丞仍知光州 庚午
黎桓遣牙吏赵子爱以方物来贡自称权交州三
使留后表言去年十月丁璿及其母率军民以印绶与
桓桓即摄领府事上 (第 11b 页)
之意然继迁
终不肯降益侵盗边境宰相赵普建议欲复委李继捧
以夏台故地令图之继捧时为感德节度使即召赴阙 辛未
上亲书五色金花笺赐继捧国姓改名保忠壬申 (第 10b 页)
骧子也 癸丑
江州言德安县民陈兢十四世同居老幼千二百
馀口常苦食不足令岁贷官米二千石
甲寅诏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 (第 5b 页)

五月甲午诏诸道转运副使知州通判知军监等各于
所部见任幕职州县官内举吏道通明及儒术优茂者
各一人 壬寅
上谓宰相李昉等曰朕孜孜听政所望日致和平
而在位之人始未进用时皆以管乐自许既得位乃竞
为循默曾不为朕言 (第 5b 页)

曰朝廷取士惟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遐迩如前代张
九龄辈何尝以僻陋而弃置耶乃赐殊进士出身盖同
学究出身 后二日
复召殊试诗赋论殊具言赋题尝所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