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經解類
樂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二大  甲寅  (经丁丑二/十四日)
三大  甲申
四小  甲寅
五大  癸未  (经 戊戌
十六日戌大衍历五/月癸丑朔经戊 在四月)
六小  癸丑  (经癸酉二十一日酉大衍历/六月癸未朔经癸 (第 31a 页)
 大衍历是年闰五月古历闰四月
襄三十年(戊/午)
正大  壬辰
二小  壬戌  (傅癸未二/十二日)
三大  辛卯
四小  辛酉  (傅己亥已当/作乙 十五日)

(第 9b 页)
 大衍历二月大壬寅朔经己亥在三月
桓八年(丁/丑)
正大  乙丑  (经己卯/十五日)
二小  乙未
三大  甲子
四小  甲午

五大  癸亥  (经丁丑 十五日)
六大  癸巳
七小  癸亥
八大  壬辰
九小  壬戌
十大  辛卯
十一小  辛酉
十二大  庚 (第 23a 页)
 十三岁得二十三日二百九十五分十四岁得三十
 四日一百八十二分置第五闰尚馀四日六百二十
 三分十五岁并上所馀得 十五日
五百一十分十六 (第 12a 页)
后五日小暑至次仲夏芒种之节初五日螗
螂生次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次夏至气初五
日鹿角解次五日蜩始鸣 后五日
半夏生次季夏小暑
之节初五日温风至次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
习次大暑气初五日腐草为萤次五日土润溽暑 (第 5b 页)
 外灾不日见四国同日而灾异之甚者故日志也
六月邾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许迁于白羽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夏五月戊辰
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三家皆曰非弑也世子止不尝药而父死故加弑焉
 夫不尝药之过小而加弑君之罪重岂先王之 (第 18b 页)
传单子欲/告急于晋秋七月戊寅以王如平畤遂如 车次于皇)
(刘子如刘单子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 辛/卯
鄩肸伐皇大败获鄩肸壬辰焚诸王城之市八月辛)
(酉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百工叛己巳伐单氏之/宫败焉庚午 (第 36b 页)
  蝉楚谓之蜩(音调)宋卫之閒谓之螗蜩(今胡蝉也似蝉而小鸣声清亮江南
呼螗蛦)
陈郑之閒谓之螂蜩(螂音良)秦晋之閒谓之蝉海岱
之閒谓之䗁(齐人呼为巨䗁音技)其大者谓之蟧或谓之蝒马(按尔

雅蝒者马蜩非别名蝒马也此方言误耳)
其小者谓之麦蚻(如蝉而小青色今关西呼麦蠽
音痈□之□)
有文者谓之蜻蜻(即蚻也尔雅云耳)其雌蜻谓之□(祖一
反)
大而黑者谓之䗃(音栈)黑而赤者谓之蜺(云霓)

  (案夏小正四月鸣札札者宁县也五月良蜩鸣良蜩也者五彩具匽之兴五日翕望乃伏望也者月之望
也五日也者
十五日
也唐蜩鸣唐蜩者匽也郭璞注尔雅引夏小正札作蚻宁县作虎县良作螂匽作蝘
唐作螗诗小雅鸣蜩嘒嘒毛传蜩蝉也豳风 (第 2a 页)
 记异也来告则书纪天变之非常所以重交邻之义
 也
六月邾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许迁于白羽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夏五月戊辰
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第 25a 页)
   武成辨(乃杂识武王政事之书/)
 汉律历志引武成篇自翼日癸巳以下有二月既死
 魄越五日甲子咸刘商四月既旁死魄越六日 庚戌
 
燎于周庙翼日辛亥祀天于位越五日乙卯乃以庶
 邦祀于周庙与今武成全篇不同孔颖达谓焚书之 (第 37b 页)

也不知其生之时故曰兴以其兴也故言之兴五日翕
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谓之伏
五日也者 十五日
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
启灌蓝蓼启者别也陶而疏之也灌者聚生者也记时
也 …… (第 12b 页)
鸠为鹰
唐蜩鸣唐蜩者(案蜩下各本有/鸣字今从方本)匽也 初昏
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
煮梅为豆实也
蓄兰为沐浴也
菽糜已在经中又言之(案上 (第 13a 页)
初昏
大火中说曰心中种/黍菽糜时也谓种黍与菽糜二)
(事皆以心中为候此民事之常记心中则二事/自见故云巳在经 (第 13a 页)
 也泄冶强谏以死疑若可贤也而不免于名何也正
 言于昏乱以陷于死虽无罪而君子不贵也
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夏四月丙
辰日有食之 己巳
齐侯元卒齐崔氏出奔卫 (第 7b 页)
 藏
甲午
乙未
丙申火  夷则祉于卦应鼎  ䷱  离上巽下
丁酉火  南吕祉于卦应鼎  ䷱  离上巽下

戊戌
己亥
 藏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火  姑洗祉于卦应未济 ䷿  离上坎下 (第 6b 页)
丁巳)用牲于郊(用牲于郊以/礼天地告营)
(洛之/事)牛二(牲用/牛二)越翼日戊午(过明日戊午/月之 十五日)
乃社于新邑
(乃祭社于新邑/告以营洛之事)牛一羊一豕一(牲各/用一)越七日甲子(过七/日乃) (第 16a 页)
 吒



无罗叉

沙门无罗叉(经后记云无叉罗)于阗国人以 惠帝元康元年辛
亥五月十五日
于陈留仓垣(经记作桓)水南寺译放光经一
部至十二月二十四日讫河南居士竺叔兰口传祝太
元周元明笔受先是 (第 10a 页)
注云兑三失位不正故言正秋兑象不见西(兑/在)
(南/)故不曰西方之卦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注云乾
刚正 五月十五日
辰象西北(暮在/东)故西北之卦 坎者
水也正北方之卦也注云坎二失位不正故言正北方
之卦与兑正秋同义坎 …… (第 6b 页)
阳立/于三故三日出为震)阴以八通(阴立/于八)三日震动八日
兑行九二见龙(兑为/见)和平有明三五德就 (十五/日)
乾体乃
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
固济保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巽为/进退)艮主进止不 (第 8b 页)
 理也明白且其间有言先后天方位暗与图书数合
 者不符而同然后知天下之公理非但一人之私论
 也兹因刻梓告成辄述所见以识其后云 壬辰仲夏
 望
日后学武夷熊禾跋 (第 4b 页)
  古历皆用平朔谓日月皆平行故朔日或失之先或失
之后日食有不在朔者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姜
岌大衍授时皆推是三月癸亥朔入食限经书二月癸
亥不言朔盖误以癸亥为二月晦而以甲子为三月朔
也三月甲子朔则四月宜有丁巳故经书四月丁巳葬

僖公是年本无闰三月左氏以为月食必在朔二月为
癸亥朔则四月无 丁巳
意其间必有闰月故凭空发传
云于是闰三月非礼也又云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
举正于中归馀于终所谓履端于始者 (第 16a 页)
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搆卫于晋宜杀也以专杀
之罪累上也 夏五月壬申
曹伯寿卒以赴书也晋侯伐郑
左氏曰为邲故也秋九月楚子围宋以杀楚使也葬曹文
公以会书也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 (第 18a 页)


A9.14.4 己未,
卫侯出奔齐。 (第 30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