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季冬荐献太清宫青词 白居易
维元和二年岁次丁亥十二月甲寅朔二十六日己卯
嗣皇帝臣稽首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伏以今年司天台奏正月三日祀上帝于南郊佳气充
塞四方温润祥风微起庐州申连理李树一株彰义军
节度使奏(集作/进)白鸟一郑滑观察使奏瑞麦五科司天
台奏 六月五日夜 镇星见河阳节度使申(一作/进)白雀一
荆南节度使申连理李树一本山南西道观察使申嘉
瓜一枚司天台奏六月 (第 6a 页)
维元和二年岁次丁亥十二月甲寅朔二十六日己卯
嗣皇帝臣稽首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伏以今年司天台奏正月三日祀上帝于南郊佳气充
塞四方温润祥风微起庐州申连理李树一株彰义军
节度使奏(集作/进)白鸟一郑滑观察使奏瑞麦五科司天
台奏 六月五日夜 镇星见河阳节度使申(一作/进)白雀一
荆南节度使申连理李树一本山南西道观察使申嘉
瓜一枚司天台奏六月 (第 6a 页)
朝旨不敢相同方笃邻和不
容全异如须减损更迟行人张廷尉种等所具此无多
及萧渊明顿首
与王僧辨书 太清六年六月五日 孤子徐君(君疑是古人自称如王/绩书中亦作王君又一)
(本作名/当考)顿首昔者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一作 (第 7b 页)
容全异如须减损更迟行人张廷尉种等所具此无多
及萧渊明顿首
与王僧辨书 太清六年六月五日 孤子徐君(君疑是古人自称如王/绩书中亦作王君又一)
(本作名/当考)顿首昔者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一作 (第 7b 页)
不纳八日始至吴江之黄溪奉师居所居之西偏曰
清远轩众出拜师亦大适明旦改题水月观师亲笔
篆文阅三日诸弟子至彬家相聚 五日 师命归省
八月十五敕命师逸去新皇帝追夺彬官
新皇帝即位之九日编籍在位诸臣遁去者四百六
十三人即日 (第 10a 页)
清远轩众出拜师亦大适明旦改题水月观师亲笔
篆文阅三日诸弟子至彬家相聚 五日 师命归省
八月十五敕命师逸去新皇帝追夺彬官
新皇帝即位之九日编籍在位诸臣遁去者四百六
十三人即日 (第 10a 页)
处士松山先生墓志铭(李梦阳/)
大明正德四年六月四日处士松山先生卒年七十有
六岁先是处士便数诸饮食不可口顾惟啜白酒又足
时时肿无力谓予曰岁在蛇矣吾其死乎死则子铭其
墓余止之曰胡言之遽耶然竟死也悲夫处士有甥曰
王泊贤而文实主乃葬事来速铭而处士弟㻞会又以
其遗事来赴因并掇拾为志志曰处士姓丘氏名琥字
伯玉号松山兰阳人也父陵官至山西左布政使娶谷
氏夫人生四子处士长也幼颖异于书无所不读然刻
苦因而吐血服白术丸数十升愈已又时病目乃弃去
以商游吴中尽发其蕴为诗由是知名吴中尝过丹阳
买舟行一人来附舟直入寝所处士心知其盗也佯落
簪舟底而尽出其衣衾铺设求之又自解其衣以示无
物又俾童与酌酒夜则自抚其卧侧 明日 其人去未几
戕人于丹阳城中被缚乃以其事语人曰吾几误杀丘 (第 13a 页)
大明正德四年六月四日处士松山先生卒年七十有
六岁先是处士便数诸饮食不可口顾惟啜白酒又足
时时肿无力谓予曰岁在蛇矣吾其死乎死则子铭其
墓余止之曰胡言之遽耶然竟死也悲夫处士有甥曰
王泊贤而文实主乃葬事来速铭而处士弟㻞会又以
其遗事来赴因并掇拾为志志曰处士姓丘氏名琥字
伯玉号松山兰阳人也父陵官至山西左布政使娶谷
氏夫人生四子处士长也幼颖异于书无所不读然刻
苦因而吐血服白术丸数十升愈已又时病目乃弃去
以商游吴中尽发其蕴为诗由是知名吴中尝过丹阳
买舟行一人来附舟直入寝所处士心知其盗也佯落
簪舟底而尽出其衣衾铺设求之又自解其衣以示无
物又俾童与酌酒夜则自抚其卧侧 明日 其人去未几
戕人于丹阳城中被缚乃以其事语人曰吾几误杀丘 (第 13a 页)
迫上行先与犀角地黄汤继以桃仁承气汤去瘀血宿
积后治暑即安陆用和病恶寒发热头体微痛苦呕下
泄 五日 矣其亲亦知医以小柴胡汤治之不解招撄宁
生诊视脉弦而迟曰是在阳当温之为制真武汤其亲
争之强与人参竹叶汤 (第 9b 页)
积后治暑即安陆用和病恶寒发热头体微痛苦呕下
泄 五日 矣其亲亦知医以小柴胡汤治之不解招撄宁
生诊视脉弦而迟曰是在阳当温之为制真武汤其亲
争之强与人参竹叶汤 (第 9b 页)
说焉不亦大惑乎泥者至
云某生人于某日某经病者治以某药按图胶柱其谬
甚矣故程子曰气运之说尧舜时十日一雨 五日 一风
始用得而褚澄亦曰阴阳多端未易穷也道术破碎未
易知也简编不全未易依也不若先论病能守经隧一
本诸人 (第 40a 页)
云某生人于某日某经病者治以某药按图胶柱其谬
甚矣故程子曰气运之说尧舜时十日一雨 五日 一风
始用得而褚澄亦曰阴阳多端未易穷也道术破碎未
易知也简编不全未易依也不若先论病能守经隧一
本诸人 (第 40a 页)
馀姚黄宗羲编
墓文三十一
名士
郭半山墓铭(王维桢/)
吾外舅安阳县丞半山郭公以 今年六月五日 卒于家
其子曰岱者走价京师以书泣告曰嗟吾父竟坐前疾
不起矣且卒张目呼岱曰若铭我则累婿王太史连呼 (第 1a 页)
墓文三十一
名士
郭半山墓铭(王维桢/)
吾外舅安阳县丞半山郭公以 今年六月五日 卒于家
其子曰岱者走价京师以书泣告曰嗟吾父竟坐前疾
不起矣且卒张目呼岱曰若铭我则累婿王太史连呼 (第 1a 页)
又
仆自昨秋冬时感霜露小恙耳而为乡里应酬所困病
羸削至春三月而始知就医六月病疟三日良已又七
日食微不能谨右腹掣痛如直塘所苦且作汗 五日 良
已则腹羸削今大有起色矣第不遇枚叔发陈琳檄耳
肖甫昨有一札云伯玉已至钱唐而不相及以为恨一
得代则呼 (第 21a 页)
仆自昨秋冬时感霜露小恙耳而为乡里应酬所困病
羸削至春三月而始知就医六月病疟三日良已又七
日食微不能谨右腹掣痛如直塘所苦且作汗 五日 良
已则腹羸削今大有起色矣第不遇枚叔发陈琳檄耳
肖甫昨有一札云伯玉已至钱唐而不相及以为恨一
得代则呼 (第 21a 页)
奉承清谈不能三日遂作远别何能不惘然承旌旆晚
即出城不审戾止寝膳安否千字文愈看愈好此字奇
书也遇知音必大赏之不肖何足惜重承嘱累之勤谩
书数字或附此书传耳旦暮启行临书怀仰伏冀珍啬
再拜上六舅安抚龙图专人及寓递两奉委曲审下车
南(阙) 嘉靖慰喜无量即日天气日凉想穰下雨馀
亦有秋成之望(阙) 安乐来已半月五六日饮食起
居皆佳也七兄到此留十馀日(阙)行计 五日 以前必交
局矣诸处皆得安问承遣十七到谢家(阙) 谢推被摄
幕府书甚慰悬情耳阻参侍忽欲五十许日曷(阙) (第 25a 页)
即出城不审戾止寝膳安否千字文愈看愈好此字奇
书也遇知音必大赏之不肖何足惜重承嘱累之勤谩
书数字或附此书传耳旦暮启行临书怀仰伏冀珍啬
再拜上六舅安抚龙图专人及寓递两奉委曲审下车
南(阙) 嘉靖慰喜无量即日天气日凉想穰下雨馀
亦有秋成之望(阙) 安乐来已半月五六日饮食起
居皆佳也七兄到此留十馀日(阙)行计 五日 以前必交
局矣诸处皆得安问承遣十七到谢家(阙) 谢推被摄
幕府书甚慰悬情耳阻参侍忽欲五十许日曷(阙) (第 25a 页)
牧牛图
垂纼徐行信自如一挥鞭策见齐驱近来不似图中况
旱块敲蹄百草枯
青青春草满郊原放饱归时不用牵何似人牛俱不见
碧天明月静娟娟
绿杨堤岸晓风清碧草陂塘暮雨晴村落近年乾旱损
却将图画看升平
两童相顾意何为犹恐渠饥趁草归一道牧民无所事
处心当在趁家肥饱耕饥放事年年放去收来任自然莫讶两童无所识
至今牛背是尧天
跋徽宗画马图
为爱瑶池喷玉龙麝烟移入画图中宣和殿上扬休处
忘却熙河汗马功
问雨 (六月五日/ 雨三寸)
前日西村雨有馀东村曾不少沾濡望中云气西南重 (第 18b 页)
垂纼徐行信自如一挥鞭策见齐驱近来不似图中况
旱块敲蹄百草枯
青青春草满郊原放饱归时不用牵何似人牛俱不见
碧天明月静娟娟
绿杨堤岸晓风清碧草陂塘暮雨晴村落近年乾旱损
却将图画看升平
两童相顾意何为犹恐渠饥趁草归一道牧民无所事
处心当在趁家肥
至今牛背是尧天
跋徽宗画马图
为爱瑶池喷玉龙麝烟移入画图中宣和殿上扬休处
忘却熙河汗马功
问雨 (六月五日/ 雨三寸)
前日西村雨有馀东村曾不少沾濡望中云气西南重 (第 18b 页)
朝散大夫告词(淳熙十六年四月二/日中书舍人叶翥行)
敕朝奉大夫陈秀实等朕承寿皇之休嗣大历服无疆
惟庆海宇同之肆霈至恩周遍祉福京秩而上序进一
列其懋职业以熙庶务可依前件
朝议大夫告词 (淳熙十六年六月五/日 中书舍人叶翥行) (第 8a 页)
敕朝奉大夫陈秀实等朕承寿皇之休嗣大历服无疆
惟庆海宇同之肆霈至恩周遍祉福京秩而上序进一
列其懋职业以熙庶务可依前件
朝议大夫告词 (淳熙十六年六月五/日 中书舍人叶翥行)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