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事无刑以助晏阴以弘长养断薄决小已过于麦秋继
长增高宜顺乎天意可大赦天下其 大历七年五月十
五日昧爽
已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应天下
见禁囚徒罪无轻重一切悉宜放免所司(诏令/作由)更不须
类例闻奏宜 (第 12a 页)
不宾诛首恶而比夫不诫复迷则凶俾存开
网之仁预轸焚舟之叹休璟所领兵马甲仗一事已上
仍依别敕处分主者施行 (景龙四年五/月十五日)
  一作皆唐大诏令
   命姚崇等北伐制
黄门(一作/门下)朕闻上古圣王之政(一作/致)理则教之以 (第 4a 页)
               权德舆
臣某等言今日内侍朱希颜奉宣进止示臣郑滑观察
使姚南仲所奏今月一日至六日白马县界三十里黄
河清者伏以道(集作/𨗳)自积石出于昆崙乃建灵源之封
特视上公之礼克符昌运必降殊祥伏惟陛下圣泽感
通休徵(集作/贞)叠委惟此浊质化为清澜国典所书是称
大瑞诗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叹其不可得而见也今
则白马之津三十里所澄澈如练纶漪成文一邦幼艾

共观嘉庆乃寓经界式彰永宁昔秦号水德徒推厌胜
汉纪河平苟安决溢神功幽赞独表清时足以荐诸宗
庙书之史策臣等忝(集作/谬)登枢近获奉休明无任欣抃
踊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臣某等诚欢诚抃顿首谨
(贞元十四年/五月十五日)
   贺黄河清表
臣某言臣得进奏官状伏承河阳奏汜水西界从洛口
黄河清一百六十里又横海军奏界内河清澄 (第 15a 页)
大柄为国之元臣使天下皆幸也溪早
岁谬以文字为公之知偶因薄游获睹盛制舆人颂美
异口同词直叙见闻敢愧芜浅 咸通十年五月十五日


   乌程县脩建廨宇记    杨 夔
叔孙昭子聘于晋晋受邾人之愬执昭子寘于箕使吏
藩之昭子不以拘 (第 8a 页)
 天后武氏
维弘道元年岁次癸未十二月甲寅朔四日丁已大行
天皇崩于洛阳宫之贞观殿殡于乾元殿之西阶粤以 文明元年五月壬午朔十五日丙申
发自瀍洛旋于镐
京以其年八月庚辰朔十一日庚寅将迁座于乾陵礼
也晓雾收碧晨霞泛丹庭分羽卫殡启龙攒哀子嗣 (第 16b 页)
孤济蕴始以
五月十六日结夏安居僧闻尽愕喧然雷动门人来问
答曰迦利底迦星此其候门人未达既而无畏三藏以 五月十五日
至京师众僧怪而问故三藏曰五视(一作/是)
迦利底迦星合时来正当日结夏耳迦利底迦星即火
星也由是缁林耸 (第 12a 页)
朝廷诛内臣修百度弥纶经费委重有司公以郎
吏代故相第五琦专判度支事方冀裁成九赋超赞六
职以美利利斯人令 望日
大天胡不惠以大历七年秋
七月考终命于长安光德里第春秋若干以某年月日
归全于万年县神禾原之大墓礼官博士 (第 8a 页)
   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卢氏归祔志
               柳宗元
先夫人姓卢氏讳某世家涿郡寿止六十有八 元和元
年岁次丙戌五月十五日
弃代于永州零陵佛寺明年
某月日安祔于京兆万年栖凤原先侍御史府君之墓
其孤有罪衔哀待刑不得归奉丧事以尽 (第 1b 页)
子遇清明藉草鼓吹酣饮九之日野多禬禜悬
灯弥望四月盗入我寝九月鼠坏群书闰月夜闻鬼号
三之日大雨雹五月寒 望日
犹御重裌七月伏日凉风
竟夕遂与城邑异天八月狂风屡吼闰月忽一日晨起
看西山日光映射峰头久之飘摇往来非日 (第 15a 页)
也贞元五年岁在巳巳 夏五月十有五日

  怀崧楼记(李德裕/)
怀崧思解组也元和庚子岁余获在内廷常僚九人丞
弼者五而十数年间零落将尽今 (第 12a 页)
  不求贵得识字成家足矣师曰即不贵当以文名
  世留五日晟具衣十件并行粮为会稽之游程济
  从迄今十又一年不知所之时 正统戊午五月望
  
不肖晟谨识
  秘录(李梦阳/) (第 17a 页)
  于役志(宋欧阳修/)

景祐三年丙子岁五月九日丙戌希文出知饶州
戊子送希文饮于祥源之东园 壬辰
安道贬筠州
甲午师鲁贬郢州
乙未安道东行不及送余与君贶追之不克还过君谟
 家遂召移之公期道滋景纯夜饮 (第 1b 页)
子七月十日没以 洪武辛酉五月十五日
享年七十娶
陈氏能勤俭内助子男四人吾文吾信吾敏孙男十三
人其墓在里大塘之原请之表者其为孙宜哲也
   (第 6b 页)
绝皆有名遗言曰以公仪之子已已后我其
年闰三月二十二日弟试太子通事舍人公仪京兆府
司录公干以君之丧归以 五月十五日
葬于京兆府万 (第 4a 页)
  泛舟诗序(万廷言/)
余世家东溪之上溪北为太湖纵五里横里之半萦抱
溪上如玦两岸多老树最异者大松千馀株屏舒壁竦
森秀深郁夏秋月出当两岸空处天空水清松林纳影
其中幽光邃碧下上一色棹舟溯波凉风徐来如大圆

智镜不知身在何世溪南为小港上抵三江口注东西
两大河委流下通会城约二百里其可游者自溪之侧
左湾枫树潭始委蛇莹澈明沙浅渚小舟与白鸟浮沈
自此抵石冈十五里港水北流而冈逆折南向孤拔数
十仞群松冠巅月夜望之鸾停虎峙有禅师庵在焉登
高抚槛良畴万顷星在平野朱罗阁皂西山万寿之胜
隐隐皆在几席 万历乙亥仲夏望
后之夕湖水初平明
月如昼家君命予小子棹舟举觞邀族父太常君吴子 (第 8b 页)

五月望
高子遂东父老闻皆过斑白相向蓑笠交于户
起与揖让问所以归状游仕孰与吾农乐多少高子具
以得事皇帝六年兄弟 (第 2a 页)
白洋又为周正所拒庚
子越邳州渐北至双沟频欲渡不得癸卯乃复由灵虹
西南遁去而六七彦名复以五月丁未渡枣林 庚戌

渡邳才三百人从光山确山奔上湖广乙丑至阳逻团
风舍骑而舟丙寅遇都御史马炳然胁迫之马怒骂贼 (第 8a 页)
  楚冈苦孝(郭造卿/)

余纂燕史孝友列传第非燕弗录矣每击节百世上乃
寓燕目击若郑之垣者黄岗团风镇人丁丑岁父游都
下母王虑夫宕而不返也命之从且嘱劝亟归至都父不
如意为书吏以给垣窃计曰我生十六矣可使父日劬
劳乎执鞭之士其可必求哉竭力付役人下庶朝暮易
为活耳即入蓟修足觅钱佐父需至三屯五月五谒景
忠山灵为亲寿岁终以所觅归父于羁旅每持斋诵经
无非为亲者日随父都下间辄垂涕劝归父不甘数千

里来尚落拓入闾里而日苦父不归念母之倚闾久矣
壬午暮春朔斋之次日咬左手中指沥血具词为祷且
愿持斋诵经三年放生施钱各至千止朔望叩拜诸神 五月望
病且休遂梦神诘责状自是益致虔三四载如
一父弃书吏图他役不遂愤悸成笃疾囊以求医罄亦
习剔发糊口而涂益穷 …… (第 10a 页)
人喜而遽起因觅其酒肉乃罄所有为治具共旅宿听
谈玄卜休咎屡以父母问不答每 明发
而益不寐焉于
老人所授者敬拜而祠之乙酉仲春五日五鼓在都下
稽首于昊穹曰垣穷旅无厝为亲哀祷者屡矣恐不足 (第 10b 页)
小寒皆去 十五日
然则小暑当去大暑十五日不得及
四十五日不以节言据时暑也
问者曰中秋令不用牺牲以圭璧更皮币不牺牲何也 (第 82a 页)
便馀则跏趺而坐所以但结三月者前为开后为成供
身衣食故也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日已去至
月十五日
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后安居一云前三
月则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则从六月
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入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