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詔令奏議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所以二世而亡者,养生大奢,奉终大厚。方今国家兼而有之,社稷宗庙之大忧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
过中,星陨如雨,长一二丈,绎绎未至地灭,至鸡鸣止,谷永对。)

又日食对
今年二月日食,赋敛不得度,
公卬观见像,上遏其源,未Ш诛讨,乱作不旋。帝乃追宝先谋,锡之土田,封逯乡侯,食邑六百户,年六十有六, 中平二年二月丁卯
薨。天子闵悼恻怛,内发手笔为策,□涕咨嗟。使右中郎将张良持节临吊,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赐琀赗襚,
作主股肱,助国视听,外职不诬,内言不泄,为近臣楷模,是以兄弟并盛,双据二郡,宗亲赖荣。年五十有六,以 永寿四年二月甲辰
卒。朝思其忠,追拜骑都尉,宠以印绂,策书褒叹,赙赠有加。嗣子迁,实以幼弱,夙叙玉爵,而丧所天,礼备复
宗玄家,真丽潜□然隐显冲机,而名随化浪,洪阐弥廓,遐□□□自非镂像污形,其孰能睹之者哉?大齐武平九年 二月廿八日,
邑主马天祥、邑子马天成、邑子马天相、邑子马天庆、道民王成人、道民王大人、道民王强人、道民王恭人投委坛
俗瞻仰,咸共归依,实相容仪,良久乃散。七日午时,形影复出,变动辉焕,于前无异。

  徐州表云:舍利 二月二十八日
至州西一驿宿。 其夜
阴雨,舍利放光,向州四十五里,其净道寺僧向北山看光影,从驿所舍利处而来。舍利石函盖四月五日磨治讫,遂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李侍尧、徐嗣曾曰:前据李侍尧奏,台湾军务告竣,计本省各省拨运之米,尽足敷用;其未运到闽境米,应行截留停运。是以,谕令各该督抚等,将浙江、湖南、四川未经起运米石,一体截留,分别办理。昨又据徐嗣曾奏,台湾存米除给发军粮外,所存无多;其办赈口粮,议欲加给折色银两。业经降旨令该督抚严查办理,毋任属员藉端浮冒。今据李侍尧奏,江苏、湖南续运米石,业已运到闽境。李侍尧即照数兑收!前台湾存贮之米,果属不敷办理赈务,正可将此二项续收之米,酌运台湾,既可以接济民食,亦可免冒销之弊,较为两有裨益。
   二十八日(庚寅)
,上谕内阁曰:被贼戕害各员,如果抗节捐躯没于王事,本应一例给予恤典;设其家属因公猝遭他变,亦可酌量加 (第 919 页)
或冀成功。区区愚虑血诚,有一线可为不敢不竭力。伏候圣裁,恳电旨速行。请代奏!有。
     总署来电 (二月二十八日申刻
到)

    本日奉旨:『张之洞电奏均悉。中国素以信义为重,法已电孤拔于三月初一日停战,开台湾、北 …… (第 56 页)
                 (--见「全集」卷一百二十四「电牍三」。)




   照覆英阿领事申明告示本意(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接贵领事官照会内开:『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本领事照请廉州府示谕军民人等知悉:现在北海西人皆非法人 (第 58 页)
    倭十二轮犯澎大城北,被我军击沈两艘、坏两艘。寇逃,恐复来。我台无伤。谨闻。崧。沁。



   致上海上海道刘道台、制造局潘道台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未刻)


(第 163 页)
   恢复厦门启

  为塘报事。本年 二月二十八日戌时,
据职标中军参将马胜、右营游击李琏、戎旗守备徐可成、督标前营参将刘诏、后营参将谢明德、内右营参将谢思礼 (第 120 页)
   檄同安、洛阳两营


  为禀报事。本年 二月二十八日,
据泉州苏同知、晋江营游击韩元朗报称:『窃照卑职等于本月二十一日抵同安县,缘同安城守左营游击王大有奉督 (第 280 页)
  崇祯十年,天子策士之岁,夫子分典校阅,共荐士二十一人,文章行谊,皆冠一时。侯先生阀阅经济,伯仲于诸公,而忠孝恳笃之意,于夫子别有符券。及持大孺人书,请为太封君铭,固知凤毛有种,益以熊荻,宜其德器有过人者。归以语余,晨旦告诫,未尝不以孺人为规则。余虽奉提诲,然私自景仰,不啻仪型。数载之间,沧桑倏变。孺人以 乙酉
归真,夫子亦已就义,揄扬之愿未偿,荼苦之茹并受。晦冥以来,津溢不通,忠魂未返,肠日九回。庚寅仲夏,乃 (第 383 页)
   大清国大皇帝、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前因两国同时有事于越南,渐致龃龉,今彼此愿

为了结,并欲修明两国交好、通商之旧谊,订立新约,期于两国均有利益,即以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日在天津商订简明条约, 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奉旨允准者,作为底本。为此,两国特派全权大臣,会商办理。大清国大皇帝钦差全权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 …… (第 507 页)
  台抚刘电覆,台湾现办章程,洋商完子口半税,并无洋釐名目。现在各使既向总署无理取闹,祗可就华商另行设法。至全台除沪、打二口外,不能皆作通商口岸。洋商入内地买土货,并无不应领三联单之约。台湾采办樟脑,向章有三联单。此二层应请总署坚持成约,不可游移,致碍大局。出口半税必得照约完纳。赫德屡次来商,要将全台釐卡撤去,华、洋商人统归新关完纳出进子口半税。以事关大局,不敢擅允。洋商既不肯完出口半税,何以又肯完进出口两道税?情形可疑。台南洋商完税两年并无异言,自赫德来商后,各使忽然阻挠,恐系赫德鼓惑。除钞赫德章程详细函复总署,先此电复云。




   寄台抚刘省帅 (二月二十八日亥刻)
  总署来电,洋商入内地运货,应领联单,纳子税,不领单则抽釐。各国所谓违约者,以台湾系通商口岸, (第 582 页)
   关务即照赫德议,由汝与史力持。李仙得既立合同,请禁彼必不理,姑俟后察办。




   覆醇邸 (闰二月二十八日巳刻)
  昨抵津,已电闻。差次屡蒙垂问,感甚。东路即可举办,有裨大局,拟派吴炽昌带熟手员匠驰往勘路。按 …… (第 639 页)
  二十三辰抵马关,倭派全权伊藤、陆奥亦至,约期会晤。二十四申齐集公所,互阅敕书妥协。伊、陆言住船不便,谆谆请移寓公馆,豫备整洁,允明日暂移,以便就近议事。函请先停战,意似游移。约二十五再会议,并开所索条款,容读电闻。伊藤言,别来十年,中国毫未改变成法,以至于此,同为抱歉。探知前六、七日,有运兵船多只出马关,约五千人,云往澎湖、台湾。确否?辽沈榆关军情若何?乞示,请代奏。




   寄译署 (二月二十八日未刻)
  心电奉旨谨悉。二十五会议,当告以前三条地未失,先佔无此情理。设限满和议未成,京畿门户险要何恃 (第 718 页)
?属其另议办法。伊坚不允,故略停顿。今已办定駮覆文约,申初面交,将停战姑置勿论,索取议和条款。至认给军费一节,系停战常例所有,似不足

动之。俟议款接到,再电闻。据倭新报,兵船二十只在大沽北塘海面游奕,查察商轮、来往货物。厦门电,二十五午倭兵已在澎湖西岛登岸。倭主派小松亲王赴旅顺督师,其志不小,欲甚奢,观停战议略如此,要挟已见发端,恐难就范,请代奏。




   寄译署 (二月二十八日酉刻)
  今申刻会议已将停战搁起,向索议和条款,允于明午面交,归途忽有倭人持手鎗对狙,击中左颊,血流不 (第 719 页)
   九、禀遵批整顿煤务较核报册委员查议勾稽由
                    (光绪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敬禀者:窃台北煤务为台湾漏,中外疑议,已非一日。职道履任以来,亟思设法整顿,以期弊除利兴。 (第 16 页)
  南路自土匪横行嘉义,道路不通,臣饬署台湾镇章高元专壁嘉防,任剿土匪。由该镇拨派副将周鸣声率练兵一营屯扎埔里社,招抚诸番社。叠据周鸣声及埔里社通判林桂芬先后禀报:自冬至夏,该处东至后山花莲港,西抵罩兰诸番社,经遣派舌人逐社开导,就抚者凡六十馀社,未烦一兵。又据驻扎后山统领副将张兆连禀称:该军分防恒春、埤南、花莲港一带,地亘数百里,自奉檄抚番开导,诸酋先后就抚,一百七十二社均经薙发归顺。其在深山未降番社尚多,禀请派兵嘉义,开道直达埤南,两面夹抚。且称此

路开通,达埤南才五、六日程,可免自恒春盘绕数百里。臣考地图,见其所议极是,遂于 二月二十八日
檄饬驻防安平记名提督杨金龙、署台湾镇章高元两军,各出七成队伍,于三月初旬,自嘉义进兵。先期经嘉义知县 …… (第 206 页)
已伏十三具。是日撤卡阳退,各番喜噪追逐,触发地雷,轰毙凶番二十馀人,寂然而返,自此不敢出山。吴宏洛于 二十八日
密令窦如田简死士三百人,仍自武搭山隘诱番出山,别令宏健两营选奋勇三百人伏武搭山下,伺番出战,由后截击 (第 240 页)
   遵赴台北会剿摺 (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奏为微臣谨遵电寄谕旨、迅赴台北会剿、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当将行 (第 36 页)
   辛亥二月二十四日,偕荷庵及女儿令娴乘「笠户丸」游台湾, 二十八日,
抵鸡笼山舟中杂兴 …… (第 240 页)
  我生去住本悠悠,偏是逢春爱远游;历劫有心还惜别,樱花深处是并州(首途时,双涛园繁樱正作花;娴儿以辜负一年花事为憾)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 下晚
涛哀(二十五日,舟泊马关)
  天风浩浩引飞舲,睡起樯钟报几程;天末虹随残雨霁,波间鸥带夕阳明。 …… (第 241 页)
  迢递西南有好风,故人相望意何穷!不劳青鸟传消息,早有灵犀一点通(未至台湾前一日,林献堂以无线电报祝海行安善)(按:「诗荟」末二句作「劳生不被天公妒,默默灵犀一点通」)

  东海波光入酒卮,樯乌吉语报朝曦;而翁载得愁千斛,化作兹游一段奇 (二十八日,
为娴儿生日)
  番番鱼鸟似相亲,满眼云山绿向人;前路欲寻泷吏问,惜非吾土忽伤神(望鸡笼)(第 242 页)
剿印贼,二月二十七日至麻里山,据团总燕之干报称:此处与燕家坪相近二十馀里,今印贼见攻围川过峒,职等于 二月二十八日
随督官兵星追, (第 81 页)
至酉时,
先发千总萧友元、陈化鹏,带领鸟鎗手□□名,并各营精兵四百名,径扑川过峒,贼见官兵骤至,飞奔老营太平寨 …… (第 81 页)
张文焕、千总杨兆禧、梁受禄、袁可平、把总殷朝启、黄玄等、带领鸟鎗手五十名,并步兵从后路堵剿。职等随于 三更
时同守备艾成功、各营守千把总田景文、潘可观等,及两标协营马步鸟鎗手,俱于二十九日寅时,从大路直抵贼营 (第 81 页)
,带领官兵,前去婺川县,侦探逆贼情形。三月初八,据将官王可臣、石玉贵等塘报内开:职等带领各营官兵,于 二月二十八日
过马道河,二十九日侦探逆贼驻劄地方风落坝,离婺川县五十馀里。二月三十日黎明亲统领旗都司张凤翥、千把总 (第 233 页)
  大兵下江南,公航海入浙,监国加以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浙直,欲令公由海道以窥三吴。时田仰为相,忌公,公乃之翁洲,欲以翁洲将黄斌卿之兵入吴。闽中亦授公总督。时诸军无饷,竞以剽掠为事,至于系累男妇,索钱取赎,肆行淫纵。浙东之张国

柱、陈梧为尤甚。公谓斌卿曰:『师以恢复为名,今所为如此,是贼也,将军其戒之』!斌卿曰:『公言是也。惟军中乏食,不得不取之民间。今将何以足食』?公乃为定履亩劝输之法,而军士不敢复抄掠。斌卿故无大略,其后卒以不迎奉监国被诛,而翁洲之人颇念之,以其军稍有纪律,民无所扰,则皆公一言之力也。
   丁亥,
松江提督吴胜兆送款于翁洲,斌卿犹豫不欲应之。公曰:『事机之来,间不容发,奈何坐而失之』!定西侯张名振 (第 114 页)
慨然请行,邀公为导。公曰:『兵至必以崇明为驻劄地,禁打粮然后可』。名振许之。至崇明而食尽,名振重违前约,乃趋寿生洲打粮。泊舟鹿苑, 五更,
飓风大作,舟自相击,军士溺死者过半。大兵逆之岸上,大呼『薙发者不死』。名振与张都御史煌言、冯都御史京 (第 1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