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夏四月辛卯,左屯卫将军允言坐狂率,责授太子左卫副率。壬子,石保吉卒。乙卯,陕西民疫,遣使赍药赐之。 丁巳,
诏中书以五月一日进中外文武升朝官及奉使岁举官名籍。辛酉,赐泰山隐士秦辨号贞素先生,放还山。甲子,契丹 ……庆国公。青州民赵嵩百一十岁,诏存问之。夏四月丁巳,西凉府厮铎督遣使来贡。己未,赐淮南诸州民租十之二。 癸亥,
河南府狱空,有鸠巢其户,生二雏。甲子,以归义军留后曹贤顺为归义军节度使。丙子,舒王元称薨。五月壬辰,
者茶帛,仍复其家。甲申,诏自今营造,三司度实给用。辛卯,司天监上《崇天历》。行淮南十三山场贴射茶法。 夏四月辛丑,
罢礼仪院。丁未,乾元节,百官及契丹使初上寿于崇德殿。癸丑,诏文武官奏荫亲属从本资。丁巳,诏近臣举谏官 ……免诸路灾伤州军今年夏税。癸未,诏解州畦户逋盐蠲其半。是月,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七百八十三人。 夏四月丁酉,
开封府判官庞籍言,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帝为杖内侍,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癸丑,诏
,遣保安军判官邵良佐使元昊,许封册为夏国主,岁赐绢十万匹、茶三万斤。甲辰,以韩琦、范仲淹为枢密副使。 乙巳,
诏夏竦还本镇,以杜衍为枢密使。丙辰,以春夏不雨,遣使祠祷于岳渎。甲子,吕夷简罢议军国大事。五月丁卯朔 ……任文吏伺察郡县细过,江东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提点刑狱王鼎苛刻相尚,并削职知州,自今毋复用为部使者。 壬子,
御正殿,复常膳。乙卯,复执中、庠、度官。己巳,诏谏官非公事毋得私谒。五月戊寅,诏武臣非历知州、军无过 ……易服,避正殿,减常膳。乙酉,诏京西民饥,宜令所在劝富人纳粟以振之。夏四月甲午朔,日有食之,用牲于社。 辛丑,
御正殿,复常膳。祥源观火。五月戊寅,以河北流民稍复,遣使安抚。壬辰,太白昼见。秋七月丁卯,以程戡参知 ……去位。庚子,以富弼母丧,罢大宴。戊申,给西京周庙祭享器服。是月,赐进士、诸科及第同出身二百九十五人。 夏四月辛酉,
诏岭南官吏死于侬贼而其家流落未能自归者,所在给食,护送还乡。庚辰,陈升之罢,以包拯为枢密副使。出谏官 ……欲亮阴三年,命韩琦摄冢宰,宰臣不可,乃止。乙亥,帝不豫。遣韩贽等告即位于契丹。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 己卯,
诏请皇太后同听政。壬午,皇太后御小殿垂帘,宰臣覆奏事。乙酉,作受命宝。丁亥,以皇子右千牛卫将军仲针为
月癸亥,幸金明池观水嬉,宴射琼林苑。丙寅,辽遣耶律宽来贺同天节。丁卯,给两浙转运司度僧牒,募民入粟。 戊辰,
御史中丞吕公著贬知颍州。己卯,赵抃罢知杭州,以韩绛参知政事。监察御史里行程颢罢为京西路同提点刑狱。壬 ……夏四月丙辰朔,恤刑。辛酉,辽遣萧广等来贺同天节。壬戌,遣环庆都钤辖幵赟以兵屯邠、泾、河中,以备西夏。 癸亥,
罢陕西交子法。癸酉,司马光权判西京留台。种谔再贬贺州别驾。甲戌,诏司农寺月进诸路所上雨雪状。丙子,遣 ……,遣使报聘于辽。乙丑,诏以灾异求直言。夏四月癸酉,以旱,罢方田。是日,雨。辽遣耶律永宁等来贺同天节。 乙亥,
王韶破西蕃于结河川。丙子,御殿复膳。己卯,以高遵裕为岷州团练使。甲申,诏边兵死事无子孙者,廪其亲属终 ……千四百二十八人。丙午,雨土。夏四月壬子朔,日食不见。甲寅,御殿复膳。丁巳,辽遣耶律永端等来贺同天节。 己未,
沈括奏遣曲珍将兵绥德城,应援讨葭芦塞左右见聚羌落,诏从之。乙丑,以直龙图阁徐禧知制诰、权御史中丞。癸 ……戌,诏赐鬼章写经纸,还其所献马。癸亥,白虹贯日。夏四月辛未,大食国来贡。乙亥,辽遣萧浃等来贺同天节。 丁丑,
赐饶州童子朱天锡五经出身。丙戌,景灵宫天元殿门生芝草六本。壬辰,朝献景灵宫。癸巳,夏人寇延州安塞堡,
王安石为司空,馀进秩,赐致仕服带、银帛有差。辛酉,诏颜子、孟子配享孔子庙庭。夏四月丙寅,初御紫宸殿。 辛未,
蠲元丰六年以前逋赋。甲戌,加李乾德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董毡检校太尉。诏曰:先皇帝临御十有九年,建立政事 ……光殿。庚辰,诏内侍省供奉官以下百人为额。夏四月丙戌,交阯入贡。丁亥,鬼章子结咓龊寇洮东。戊子,虑囚。 己丑,
诏太师文彦博十日一议事都堂。辛卯,诏:冬夏旱暵,海内被灾者广,避殿减膳,责躬思过,以图消复。丁酉,以 ……事。壬申,以韩忠彦同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承旨苏颂为尚书左丞。癸未,罢春宴。壬辰,罢幸金明池、琼林苑。 夏四月癸卯,
诏郑穆、王岩叟等同举监察御史二员。甲辰,吕大防等以旱求退,不允。丙午,孙固薨。癸丑,诏讲读官御经筵退 ……庚子,诏御试举人复试赋、诗、论三题。夏四月丁未朔,夏人来谢罪,愿以兰州易塞门砦,不许。癸丑,诏恤刑。 甲寅,
令范祖禹依先朝故事止兼侍讲。丁巳,诏南郊合祭天地,罢礼部集官详议。五月癸未,置蕲州罗田县。丁亥,罢二 ……,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九百七十五人。苏辙罢。夏四月乙巳朔,阿里骨进狮子。丙午,以旱,诏恤刑。 己酉,
诏中外决狱。庚戌,诏有司具医药治京师民疾。壬子,苏轼坐前掌制命语涉讥讪,落职知英州。癸丑,改元。白虹 ……似为简王,祁国公偲为永宁郡王。丙子,筑熙河通会关。夏四月庚辰,世开薨。甲申,幸睿成宫及莘王、简王府。 丙戌,
章惇等进《神宗帝纪》。梁焘卒于化州。壬辰,林希罢。丙申,建显谟阁,藏《神宗御集》。庚子,幸睿成宫。壬 ……李𠼪补右侍禁,及赐钱帛有差。庚申,知府州祈克行获夏国钤辖令王皆保。乙丑,祈雨。己巳,莘王俣为司空。 夏四月庚辰,
幸莘王府。令广西提点刑狱司兼领盐事。丙戌,筑鄜延、河东路暖泉、乌龙砦。丁亥,以旱,减四京囚罪一等,杖
崇信军节度使,封安定郡王。乙未,却永兴民王怀所进玉器。夏四月丁酉朔,日有食之。己亥,令监司分部决狱。 甲辰,
以韩忠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礼部尚书李清臣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蒋之奇同知枢密院事。乙巳,录曹佾后 ……身七百十三人。夏四月己丑,诏县令以十二事劝农于境内,躬行阡陌,程督勤惰。辛卯,复行方田。日中有黑子。 甲午,
宴蔡京等于太清楼。乙巳,以定国军节度使仲忽为开府仪同三司。庚戌,以何执中为司空。壬子,赐张商英自便。 ……。三月丙子朔,以淑妃王氏为贵妃。夏四月庚戌,幸尚书省,以手诏训诫蔡京、何执中,各官迁秩,吏赐帛有差。 癸丑,
阅太学、辟雍诸生雅乐。甲子,改戎州为叙州。五月丙戌,始祭地于方泽,以太祖配。降德音于天下。子机薨。六 ……复甄叙,凡千五百人。壬辰,升舒州为德庆军。癸巳,赐礼部奏名进士出身六百七十人。夏四月甲辰,作葆真宫。 丁未,
诣景灵宫,还,幸秘书省,进馆职宫一等。庚戌,改集英殿为右文殿。癸亥,置宣和殿学士。诏东宫讲读官罢读史 ……丁亥,诏增广天下学舍。庚寅,诏广京城。三月癸丑,赐上舍生十一人及第。夏四月乙丑,会道士于上清宝箓宫。 辛未,
以何执中为太傅致仕,朝朔望。丁丑,诏天宁诸节及壬戌日,杖以下罪听赎。丙戌,却监司、守臣进献。庚寅,诏
迹已无可疑,宜早正天位,兴复社稷,不可不断。门下侍郎吕好问亦以蜡书来,言帝不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 丁卯,
谢克家以大宋受命之宝至济州,帝恸哭跪受,命克家还京师,趣办仪物。戊辰,济州父老诣军门,言州四旁望见城 ……易务。甲子,金人犯滑州,宗泽遣张撝救之,战死。乙丑,泽遣判官范世延等表请帝还阙。河北贼杨进等诣泽降。 丁卯,
复延康、述古殿直学士为端明、枢密直学士。辛未,诏自今犯枉法自盗赃罪至死者,籍其赀。壬申,赦福州叛卒张 ……判王俦。夏四月癸酉,蠲江西州县兵盗残破民家夏税。戊寅,吴玠及金人战于邠州彭原店,败绩,部将杨晟死之。 己卯,
以观文殿学士朱胜非为江西、湖南北宣抚使。是日,张浚引兵至房州,知金兵退,乃还。癸未,帝驻越州。甲申,
议事,命张浚进屯盱眙。三月戊辰朔,初收官告绫纸钱。名均、房州民兵曰保胜,又命招刺三千人,赐名必胜军。 己巳,
以韩世忠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岳飞为京西、湖北路宣抚副使。辛未,蠲旱伤州县民积欠钱帛租税。己卯, ……密副都承旨马扩为沿海制置副使。壬午,金、齐兵犯涟水军,韩世忠击败之。壬辰,宽四川灾伤州县户帖钱之半。 夏四月戊戌朔,
湖南贼黄旺犯桂阳监。甲辰,伪齐兵陷唐州,团练判官扈举臣、推官张从之等皆死。岳飞以母丧去官。丙午,诏飞
。癸丑,张浚归建康府。丁巳,刘锜归太平州。甲子,行营统制张彦及金人遇于汧阳之刘坊砦,第八将张宏战没。 夏四月丙子,
复收免行钱。己卯,孙近罢。辛巳,以王次翁兼权同知枢密院事。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入觐。壬辰,以世忠、 ……制周襟、马官国、史愿、诸将程师回、马钦、白常皆还金国。夏四月丙子朔,赐秦桧第一区。戊寅,彗星出东方。 癸未,
避殿减膳,命监司、郡守条上便民事宜,提刑巡行决狱。赐礼部进士刘章以下三百人及第、出身。丁亥,以彗出,
限命官子孙制田减父祖之半,并其诡名寄产者,格外田亩同编户科役。己卯,除湖州、平江、绍兴流民公私逋负。 夏四月壬辰,
国子司业黄中自金国使还,言金人将徙居汴京以见逼,望早饬边备。宰相怒,不听。己亥,修三省法。庚子,增置 ……为蕲州防禦使,恺贵州团练使,惇荣州刺史。 丙辰,
以贺允中兼权同知枢密院事。五月辛巳,刺海贼罪不至死者为龙猛、龙骑军。初置荆南府御前诸军都统制,以刘锜 ……将士四万馀人进官有差。癸酉,蠲淮东残破州军上供银绢、米麦及经、总制钱一年。蒙县民倪震率丁口数千来归。 甲戌,
募民耕淮东荒田,蠲其徭役及租税七年。戊寅,以御史中丞汪澈参知政事。金人围海州。戊子,洪迈等辞行,报聘
中书舍人留黄不行。乙卯,诏饬郡县吏。庚申,以久雨,命有司振灾伤,察刑禁。夏四月乙丑,定选人改官岁额。 戊辰,
张浚入见,议出师渡淮,三省、枢密院不预闻。壬申,赐礼部进士李待问以下五百三十八人及第、出身。乙亥,王 ……减大理、三衙、临安府及浙西州县杂犯死罪以下囚一等,释杖以下。庚辰,诏两浙漕臣王炎开平江、湖、秀围田。 辛巳,
避殿减膳。甲申,太白昼见。癸巳,御殿复膳。乙未,汪澈罢。丁酉,以知荆南府李道凭恃戚里妄作,罢之。五月 ……州壮丁、社民税役。谥陈享祖曰悯节。夏四月乙未,置汉阳军收发马监。诏官吏非犯公罪,毋得引用并计案问发。 己亥,
置郢州转般仓。癸卯,遣使抚邛、蜀二州饥民为乱者。己酉,追封韩世忠为蕲王。甲寅,蒋芾等上钦宗《帝纪》、
济金、洋州及关外四州饥民。二月丁亥,以周必大为右丞相。戊子,以施师点知枢密院事。三月甲子,幸玉津园。 夏四月己卯,
置籍考诸路上供殿最,以为赏罚。戊子,赐礼部进士王容以下四百三十五人及第、出身。五月乙巳,成都火。己酉
人。癸酉,建宁府雨雹,大如桃李,坏民居五千馀家。温州大风雨,雷雹,田苗桑果荡尽。丙子,出右司谏邓驲。 夏四月乙酉,
从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幸聚景园。丙申,诏侍从、两省、台谏及在外侍从之臣,各举所知尝任监司、郡守可充郎官 ……成皇后生辰,免过宫上寿。夏四月甲午,帝幸玉津园,皇后及后宫皆从。乙未,寿皇圣帝幸东园。丙申,史浩薨。 己亥,
朝献于景灵宫。壬寅,以不雨,命大理、三衙、临安府及两浙决系囚,释杖以下。癸卯,雨土。甲辰,侍从入对,
丁丑,以久雨,诏大理、三衙、临安府决系囚。乙酉,幸聚景园。夏四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壬寅,福州瑞麦生。 丙午,
出封桩库两淮交子一百万,命转运司收民间铁钱。乙卯,陈自强等上《徽宗玉牒》、孝宗、光宗《实录》。辛酉, ……钱象祖怀奸避事,夺二官、信州居住,己酉,知处州徐邦宪入见,请立太子,因以肆赦弭兵,侍御史徐楠劾罢之。 夏四月己未,
雅州蛮作乱,焚碉门砦,官军利失。庚申,四川宣抚司复调御前大军往讨之。甲子,以薛叔似为兵部尚书、湖北京 ……。壬寅,责授程松顺昌军节度副使、沣州安置。夏四月戊申,以吴猎兼四川宣谕使。子墌薨,追封申王,谥冲懿。 癸丑,
赦两淮、湖北、京西被兵诸州,减杂犯死罪囚,释流以下。蠲湖北、京西诸郡今年租赋。四川忠义人复大散关。己 ……谥曰忠肃。甲寅,诛楚州渠贼胡海。丙辰,以久雨,释两浙州县系囚。夏四月癸亥,李元砺犯南雄州,官军大败。 乙丑,
决临安系囚,释杖以下。丙寅,诏监司、守臣安集泰、吉二州民经贼蹂践者。戊辰,出内库钱三十三万缗赐临安军 ……给病民,死者赐棺钱。丙子,沔州将刘世雄等谋据仙人原作乱,伏诛。夏四月甲申,禁两浙、福建州县科折盐酒。 己丑,
以吴曦没官田租代输关外四州旱伤秋税。丙午,赐黑风峒名曰效忠。戊申,出内库钱瘗疫死者贫民。是月,四川制
州、军、府、县、镇并转输劳役之所,见禁囚人情理轻者释之。诏四川帅臣招集流民复业,给种与牛,优与振赡。 夏四月癸未,
以李𡌴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己酉,雨土。太阴入太微垣。闰月丁未,太阴入井。甲子,有流 ……、鼎、沣州军马。丙辰,白气亘天。三月辛未,诏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彭大雅削三秩。彗星消伏。乙酉,流星昼陨。 夏四月壬寅,
前潼川运判吴申进对,因论蜀事,为上言:郑损弃边郡不守,桂如渊启溃卒为乱,赵彦呐忌忠勇不救,彭大雅险谲
、黎、雅边防。夏四月戊戌,潭州民林符三世孝行,一门义居,福州陈氏,笄年守志,寿逾九帙,诏皆旌表其门。 丁未,
进《淳祐条法事类》凡四百三十篇,郑清之等各进二秩。六月甲午,四川余玠奏进北马五百,诏立功将士越上姓名
京湖制司刱招镇边军。甲申,葬理宗于永穆陵。夏四月壬寅,赏四川都统昝万寿云顶山、金堂峡之功,及其将士。 丁未,
寿崇节,免徵临安官私房僦地钱。戊申,乾会节,如上免徵,再免在京征商三月。自是祥庆、灾异、寒暑皆免。戊 ……司马梦求自经死。戊申,京湖宣抚朱祀孙、湖北制置副使高达以江陵降,京湖北路相继皆下。张起岩提兵保飞山。 己酉,
命刘师勇戍平江府。辛亥,顾顺诸将各转三官,孟唐老赠三官。壬子,以高斯得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总统
宴群臣于瑶池殿,适宗弼遣使奏捷,侍臣多进诗称贺。帝览之,曰:太平之世,当尚文物,自古致治,皆由是也。 四月丙子,
以济南尹韩昉参知政事。辛巳,宗弼请伐江南,从之。五月己酉,太师领三省事,梁宋国王宗干薨。庚戌,上亲临 ……日使。戊申,诏汝州百五十里内州县,量遣商贾赴温汤置市。诏有司移问宋人,蔡、颖、寿诸州对境创置堡戍者。 庚戌,
发河南府。契丹不补自山驰下,伏道左,自陈破东海贼有功,为李惟忠所抑,立命斩之。丁卯,次温汤。诫扈从毋
下有滞留之叹。时诸王皆从,以赵王永中留辅太子。四月己未朔,太白昼见。咸平尹移剌道薨。庚申,次广宁府。 丙寅,
次东京。丁卯,朝谒孝宁宫。给复东京百里内夏秋税租一年。在城随关年七十者补一官。曲赦百里内犯徒二年以下
,宋遣使来吊祭。四月戊寅朔,尚书省言: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从之。 乙酉,
葬孝懿皇太后于裕陵。戊子,制诸部内灾伤,主司应言而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检视不以实者罪如之,因而有伤人 ……衣四百四十六袭以备赏劳。庚子,以郡举才行之士翟介然以下三人特赐进士及第,李贞固以下十五人同进士出身。 夏四月癸亥,
敕有司,以增修曲阜宣圣庙工毕,赐衍圣公以下三献法服及登歌乐一部,仍遣大常旧工往教孔氏子弟,以备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