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地理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阿含部類
传
云。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月盈至
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或十四日 十五日。 月有大小故也。白前黑后合为一月。
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
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 (第 0273c 页)
又分一岁以为
六时。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三
月十六日至 五月十五日 盛热也。五月十六
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
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
五日渐 (第 0273c 页)
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
日至 五月十五日 热时。五月十六日至九月
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
寒时也。或为四时。春夏秋冬也。依论计之 (第 0273c 页)
云。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月盈至
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或十四日 十五日。 月有大小故也。白前黑后合为一月。
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
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 (第 0273c 页)
又分一岁以为
六时。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三
月十六日至 五月十五日 盛热也。五月十六
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
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
五日渐 (第 0273c 页)
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
日至 五月十五日 热时。五月十六日至九月
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
寒时也。或为四时。春夏秋冬也。依论计之 (第 0273c 页)
于后得成佛」
#+END_VERSE
又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云。佛在世时有长者
子。名尸迦罗越。早起洗浴著衣六方各向四
拜。佛入王舍城。越遥见之。佛到家问之。何
为六向拜。此应何法。越言。父在时教我不知
何应。佛言。父教汝礼不以身拜。越便长跪言。
愿佛为我解此六意。佛言。听之。其有长者黠
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后世生
天上。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爱他人妇
女。四不妄言两舌。贪恚愚痴不能制此四意
者。名为月暗。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
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 至十五日 盛满
时也。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
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
者 (第 0432b 页)
#+END_VERSE
又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云。佛在世时有长者
子。名尸迦罗越。早起洗浴著衣六方各向四
拜。佛入王舍城。越遥见之。佛到家问之。何
为六向拜。此应何法。越言。父在时教我不知
何应。佛言。父教汝礼不以身拜。越便长跪言。
愿佛为我解此六意。佛言。听之。其有长者黠
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后世生
天上。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爱他人妇
女。四不妄言两舌。贪恚愚痴不能制此四意
者。名为月暗。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
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 至十五日 盛满
时也。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
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
者 (第 0432b 页)
云大术)夫人寝殿。
基上精舍作夫人像。其侧精舍中作菩萨像
神降之相。彼执不同。上座部云。当唐国五月 十五日。 诸部又云。当此五月八日。此盖见
闻之异耳。城南有塔是太子捔力掷象越城
堕地为大坑处。其侧有精舍。作太 (第 0500b 页)
基上精舍作夫人像。其侧精舍中作菩萨像
神降之相。彼执不同。上座部云。当唐国五月 十五日。 诸部又云。当此五月八日。此盖见
闻之异耳。城南有塔是太子捔力掷象越城
堕地为大坑处。其侧有精舍。作太 (第 0500b 页)
道士既无戒法。即不合受田。请同经废。京城
道士等。当时惧怕畏废荫田。私凭奏官请将
老子道德经替处。 其年五月十五日 出敕。侍
郎崔仁师宣。
敕旨云。三皇经文字既不可传。又语涉妖妄
宜并除之。即以老子道德经替处。有诸 (第 0708a 页)
道士等。当时惧怕畏废荫田。私凭奏官请将
老子道德经替处。 其年五月十五日 出敕。侍
郎崔仁师宣。
敕旨云。三皇经文字既不可传。又语涉妖妄
宜并除之。即以老子道德经替处。有诸 (第 0708a 页)
五月者。太阳用事。万物代位。
草木萌类。生毕百物。怀妊未成。成者未寿。
皆依道气。故持五月一日斋。竟 十五日。 以
助道气。成长万物。九月者。少阴用事。乾坤
改位。万物毕终。衰落无牢。众生蛰藏。神气归
本。因道自 (第 0932c 页)
草木萌类。生毕百物。怀妊未成。成者未寿。
皆依道气。故持五月一日斋。竟 十五日。 以
助道气。成长万物。九月者。少阴用事。乾坤
改位。万物毕终。衰落无牢。众生蛰藏。神气归
本。因道自 (第 0932c 页)
山野朽株。为法门弃物。承法爱之
深。自信夙缘。虞山之会。匆匆未尽所怀。辱联舟远送。
更感惓惓。别后。 仲夏望 后抵匡山。卜居山南七贤五
乳之閒。诛茅数椽。聊尔栖息。前寄八行时。尚未得定
止也。一向老病相侵。幻躯 (第 0590b 页)
深。自信夙缘。虞山之会。匆匆未尽所怀。辱联舟远送。
更感惓惓。别后。 仲夏望 后抵匡山。卜居山南七贤五
乳之閒。诛茅数椽。聊尔栖息。前寄八行时。尚未得定
止也。一向老病相侵。幻躯 (第 0590b 页)
寒。行吟同泽畔。始信独醒难。
古木苍松老。清泉白石奇。携琴问知已。遥望酒家旗。
江阁坐忘机。凭栏 望夕 晖。沙头人伫立。拟待月明归。
云白天垂练。江清水合空。相携寻酒伴。同过石桥东。
秋山云气薄。红树 (第 0800b 页)
古木苍松老。清泉白石奇。携琴问知已。遥望酒家旗。
江阁坐忘机。凭栏 望夕 晖。沙头人伫立。拟待月明归。
云白天垂练。江清水合空。相携寻酒伴。同过石桥东。
秋山云气薄。红树 (第 0800b 页)
在提福
莫先。自然教有可甄人知自勉。不胜诚恳
之至。谨奉表以闻。于时上表者众不烦具
录。备如弘明集○ 至五月十五日。 大集文
武百僚于中台。将议其事。京邑沙门道宣
等三百馀人竞陈状启。纷诤不定。有司各 (第 0580c 页)
莫先。自然教有可甄人知自勉。不胜诚恳
之至。谨奉表以闻。于时上表者众不烦具
录。备如弘明集○ 至五月十五日。 大集文
武百僚于中台。将议其事。京邑沙门道宣
等三百馀人竞陈状启。纷诤不定。有司各 (第 0580c 页)
栈绝学者。又二十馀年。以元符三年十
一月十六日中夜而殁。阅世七十有六。坐
夏五十有五。
(二十九 辛巳) 徽宗佶立(神宗第十三子。初封端王。太后向氏召宰执议立端王。丞相章惇
曰。端王浪子耳。曾布长望见王在 (第 0678b 页)
一月十六日中夜而殁。阅世七十有六。坐
夏五十有五。
(二十九 辛巳) 徽宗佶立(神宗第十三子。初封端王。太后向氏召宰执议立端王。丞相章惇
曰。端王浪子耳。曾布长望见王在 (第 0678b 页)
圣则。忽令致拜有累深经。俯仰栖遑罔知投
庇。谨列内经及以故事。具举如前。用简朝议
请垂详采。敬白。 至五月十五日。 大集文武
官僚九品以上并州县官等千有馀人。总坐
中台都堂将议其事。时京邑西明寺沙门道
宣。大庄严寺沙 …… (第 0286b 页)
兼舛。深恐一跪之益。不加万乘之尊。一
拜之劳式彰三服之坠。则所不可而岂然乎。
王者无父事三老。无兄事 五更。 君人之尊亦
有所敬。法服之敬不敬其人。若屈其数则卑
其道。数而可卑道则云缺矣。岂若存敬于
己。存道于 (第 0287c 页)
庇。谨列内经及以故事。具举如前。用简朝议
请垂详采。敬白。 至五月十五日。 大集文武
官僚九品以上并州县官等千有馀人。总坐
中台都堂将议其事。时京邑西明寺沙门道
宣。大庄严寺沙 …… (第 0286b 页)
兼舛。深恐一跪之益。不加万乘之尊。一
拜之劳式彰三服之坠。则所不可而岂然乎。
王者无父事三老。无兄事 五更。 君人之尊亦
有所敬。法服之敬不敬其人。若屈其数则卑
其道。数而可卑道则云缺矣。岂若存敬于
己。存道于 (第 0287c 页)
终为名今比丘或言腊或云夏
或言雨同其事也案天竺多雨
名雨安居从 五月十五日 至八
月 (第 1028a 页)
十五日 也此方言夏安居从
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各
就其事制名也。
*** 第十三卷
相遗
余季反广疋遗 (第 1028a 页)
或言雨同其事也案天竺多雨
名雨安居从 五月十五日 至八
月 (第 1028a 页)
十五日 也此方言夏安居从
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各
就其事制名也。
*** 第十三卷
相遗
余季反广疋遗 (第 1028a 页)
。函翰以别王
庭。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云木惨悴。其夜十
有八刻时灭度。俗寿八十有七。僧腊五十有
九。以 其月十五日 塔而藏之。尔日奔走闽
之僧尼士庶。巷无居人。闽王涟如出涕。且
曰。师其舍予一何遽乎。遣子延禀躬祭奠 (第 0782b 页)
庭。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云木惨悴。其夜十
有八刻时灭度。俗寿八十有七。僧腊五十有
九。以 其月十五日 塔而藏之。尔日奔走闽
之僧尼士庶。巷无居人。闽王涟如出涕。且
曰。师其舍予一何遽乎。遣子延禀躬祭奠 (第 0782b 页)
劝闽人辞气刚直。闻
海坛练门江内有巨钟。相传云。昔有人往广
州慕铸信鼓。巨舰至此忽值风涛沈溺。每
月 望日 其潮大至。水退其蒲牢乃出。可容一
人。从中穿过约其周围径一丈馀。大历中
烱欲出此钟。先于开元寺设大会 (第 0837c 页)
海坛练门江内有巨钟。相传云。昔有人往广
州慕铸信鼓。巨舰至此忽值风涛沈溺。每
月 望日 其潮大至。水退其蒲牢乃出。可容一
人。从中穿过约其周围径一丈馀。大历中
烱欲出此钟。先于开元寺设大会 (第 0837c 页)
摩诃般若放光经元康元年出日经后记)
右一部三十卷其本见在。
沙门无罗叉(经后记云无叉罗)于阗国人。以 惠帝元康元年辛亥五月十五日 于陈留仓恒(经记作垣)水南寺译放光经一部。至十二月二十四日讫。河南居士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笔受。 (第 0497c 页)
右一部三十卷其本见在。
沙门无罗叉(经后记云无叉罗)于阗国人。以 惠帝元康元年辛亥五月十五日 于陈留仓恒(经记作垣)水南寺译放光经一部。至十二月二十四日讫。河南居士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笔受。 (第 0497c 页)
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毕沙门大乘光笔受)
*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见内典录弥勒菩萨说 贞观二十年五月十五日 于弘福寺翻经院译至 (第 0556b 页)
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 毕沙门灵会朗𤀹等笔受)
*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见内等录无著菩萨造贞观十九年十月一日于弘福寺翻经 …… (第 0556b 页)
典录永徽五年闰五月十八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沙门大乘光笔受)
*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见翻经图慧月造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 于弘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灵隽笔受)
*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见内典录贞观二十年奉敕于弘福寺翻经院撰沙门 (第 0557b 页)
*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见内典录弥勒菩萨说 贞观二十年五月十五日 于弘福寺翻经院译至 (第 0556b 页)
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 毕沙门灵会朗𤀹等笔受)
*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见内等录无著菩萨造贞观十九年十月一日于弘福寺翻经 …… (第 0556b 页)
典录永徽五年闰五月十八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沙门大乘光笔受)
*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见翻经图慧月造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 于弘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灵隽笔受)
*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见内典录贞观二十年奉敕于弘福寺翻经院撰沙门 (第 0557b 页)
不欺则人常。敬
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已行五戒便修岁三月
六斋。岁三斋者。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五月一
日至 十五日。 九月一日至十五日。月六斋者。
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
十日。凡斋日皆当鱼肉不御。迎中而 (第 0086b 页)
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已行五戒便修岁三月
六斋。岁三斋者。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五月一
日至 十五日。 九月一日至十五日。月六斋者。
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
十日。凡斋日皆当鱼肉不御。迎中而 (第 0086b 页)
顶骨伽蓝西南有旧王妃伽蓝,中有金铜窣
堵波,高百馀尺。闻诸土俗曰:其窣堵波中
有佛舍利升馀,每月 十五日,其夜 便放圆光,
烛耀露盘,联晖达曙,其光渐敛,入窣堵波。
城西南有比罗娑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 (第 0875a 页)
堵波,高百馀尺。闻诸土俗曰:其窣堵波中
有佛舍利升馀,每月 十五日,其夜 便放圆光,
烛耀露盘,联晖达曙,其光渐敛,入窣堵波。
城西南有比罗娑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 (第 0875a 页)
在外,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
岁。又分一岁以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
月十五日,渐热也;三月十六日至 五月十五
日,盛热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
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
十六日至十一月十 …… (第 0875c 页)
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
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 五月十五日, 热时
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
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或为四时,
春、夏、秋、 (第 0876a 页)
岁。又分一岁以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
月十五日,渐热也;三月十六日至 五月十五
日,盛热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
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
十六日至十一月十 …… (第 0875c 页)
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
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 五月十五日, 热时
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
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或为四时,
春、夏、秋、 (第 0876a 页)
,是释迦菩萨降神母胎处,中
作菩萨降神之像。上座部菩萨以嗢呾罗
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 十五日; 诸部则以此月二十三日夜降母
胎,当此五月八日。菩萨降神东北,有窣堵
波,阿私多仙相太子处。菩萨诞灵之 (第 0901a 页)
作菩萨降神之像。上座部菩萨以嗢呾罗
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 十五日; 诸部则以此月二十三日夜降母
胎,当此五月八日。菩萨降神东北,有窣堵
波,阿私多仙相太子处。菩萨诞灵之 (第 0901a 页)
致栴檀白氎以资其
阇维。既经七日。迦叶告五百阿罗汉。令诣十
方集诸罗汉王舍城双树间。至中夏安居。于 十五日 结集三藏。阇王日给千人饭食。满足
一夏。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
舍利宜与人天为其福田。吾等 (第 0754a 页)
阇维。既经七日。迦叶告五百阿罗汉。令诣十
方集诸罗汉王舍城双树间。至中夏安居。于 十五日 结集三藏。阇王日给千人饭食。满足
一夏。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
舍利宜与人天为其福田。吾等 (第 07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