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宋朝
释克文北宋 1025 — 1102
真净和尚
出于陕府阌乡郑氏。
郑族世多名卿。
师生而杰异。
幼孤。
事后母至孝。
失爱于母。
数困辱之。
父老悲之。
使游学四方。
复州北塔。
闻耆宿广公说法。
感泣裂缝掖。
而师事之。
故北塔以克文名之。
年二十五。
试所习。
剃发受具足戒。
学经论无不臻妙。
京洛讲席。
自为主客
而发奥义者数矣。
经行龙门殿庑间。
见塑比丘像。
冥目如在定。
师幡然自失。
谓其伴曰。
我所负者。
吴道子𦘕人物。
虽尽妙。
然非活者。
于是弃去曰。
吾将南游观道焉。
所至辩论倾其坐。
人指目以为饱参。
治平二年夏
坐于大沩。
夜闻僧诵云门语。
曰。
佛法如水中月。
是否。
曰。
清波无透路。
豁然大悟。
南禅师在积翠。
师造焉。
南公问。
从什么处来。
对曰。
沩山
曰。
恰值老僧不在。
进曰。
未审向什么处去。
曰。
天台普请。
岳云游。
曰。
若然者。
学人亦得自在去也。
南公曰。
脚下鞋是何处得来。
曰。
庐山七百钱唱得。
南公曰。
何曾自在。
师指曰。
何曾不自在耶。
南公骇异之。
于时洪英首座
机锋不可触。
与师齐名。
邵武人
众中号邵武
关西
久之辞去。
寓止翠岩顺禅师
曰。
子种性迈往。
而契悟广大。
临济欲仆。
子力能支之。
厚自爱。
南公黄龙
师复往焉。
南公曰。
适令侍者捲帘。
问。
渠捲起帘时如何。
曰。
照见天下。
放下帘时如何。
曰。
水泄不通。
不卷不放时如何。
侍者无语。
汝作么生。
曰。
和尚侍者
下涅槃堂始得。
南公厉曰。
关西人果无头脑。
乃顾旁僧。
师指之曰。
只这僧也未梦见。
南公大笑。
自是门下号伟异博大者。
见之詟缩。
南公入灭。
衡岳
还首众僧于仰山
熙宁五年
高安
太守钱公弋。
先候之。
师复谒。
有獒逸出屏间。
师方趋逆之。
少避乃进。
钱公嘲曰。
禅者固能教诲蛇虎。
乃畏狗乎。
曰。
易伏隈嵓虎。
难降护宅龙。
钱公叹曰。
人不可虚有名。
洞山圣寿两刹。
十有二年。
谢事东游三吴。
金陵
时舒王食官使禄。
居定林。
闻师至。
倒屣出迎。
王问。
诸经皆首标时处。
圆觉经独不然。
何也。
曰。
顿乘所演。
直示众生。
日用现前。
不属今古。
只今老僧相公
同入大光明藏
游戏三昧。
互为宾主。
非干时处。
又问。
经曰。
一切众生皆證圆觉。
圭峰以證为具。
谓译者之讹。
如何。
对曰。
圆觉如可改。
维摩亦可改也。
维摩岂不曰。
亦不灭受。
而取證。
夫不灭受蕴。
而取證者。
与皆證圆觉之意同。
盖众生现行无明
即是如来根本大智。
圭峰之言非是。
王大悦
称赏者累日。
施其第为寺。
以延师为开山第一祖。
舒王以师道行。
闻 神考
赐号真净
未几厌烦阓。
高安
庵于九峰之下。
名曰投老。
学者自远而至。
六年而移住归宗
又二年。
张丞相时由左司
金陵酒官
起帅昌。
庐山
见师康强。
尽礼力致之。
以居泐潭。
俄退居云庵
崇宁元年十月旦日示疾。
十五日疾愈。
料理平生玩好道具。
件件疏之。
散诸门弟子。
十六日中夜
沐浴更衣跏趺。
众请说法。
师笑曰。
今年七十八。
四大相离别。
火风既分散。
临行休更说。
遗诫皆宗门大事。
不及其私。
言卒而寂。
七日阇维。
五色成𦦨。
白光上腾。
烟所及。
皆成舍利。
道俗千馀人。
皆得之。
分建塔于泐潭。
宝莲峰之下。
洞山云洞之北。
赞曰。
云庵以天纵之姿。
不由师训。
自然得道。
特定宗旨于黄龙而已。
其沮坏义学。
剖发幽翳。
以乐说之辨。
洗光佛日。
使舒王敬诚心服。
至献名于 天子。
施第为宝坊。
道显著矣。
然犹掉头不顾。
甘自放于万壑千岩之间。
究观施设。
其心不肯。
后𤅬山曹溪
盖一代宗师之典型。
后来衲子模楷也。
释若讷南宋 1051 — 1132年十月一日
若讷
字希言
嘉兴孙氏子。
初依竹庵
次谒證悟赤城
命首众座下。
化。
嗣师道。
大弘
乾道三年
孝宗幸上竺。
展敬大士。
师接候称旨。
右街僧录
因诏。
于山中建十六观堂。
仍仿其制。
作堂于大内
即诏师领徒五十人。
四月八日
入内观堂
修金光护国法。
上问曰。
佛法固妙。
安得如许经卷。
师曰。
有本者如是。
上然之。
左街僧录
九年
召对选德殿
问大士历代灵迹。
及法华经旨。
上曰。
最初得师。
发明此事。
遂以圆觉得法门。
譬如著棋
胜负既分。
不但并去棋子。
棋盘亦须一时并去。
师曰。
并去者。
亦不可得。
上曰。
宗说俱通。
其师之谓。
有诏令讲圆觉。
至此虚妄心。
若无六尘处。
师曰。
心本无形。
因尘有相。
尘灭心灭。
真心湛然。
上手书其语。
以赐。
又问金刚之义答皆称旨。
上曰。
朕日读此经。
今更命众。
合诵三万卷
乃降劄云。
平昔以来。
所食禽鱼之类。
伤害为多。
今仗般若。
为除此过。
庶使群生。
俱承解脱。
时沂王尚幼。
上召师入禁中。
王说法摩顶。
因以疾乞閒。
上曰。
且赐地筑室更数年。
彼此作閒人。
水边石上。
共说无生。
淳熙十一年
退处兴福。
特授两街僧录
时光宗在东宫
书归隐之扁。
赐之。
仍制赞以称其德。
及上退养重华宫
召注金刚经。
肩舆登殿。
止宿殿庐。
注成以进。
上披览。
益有省发。
绍兴二年十月旦
谓侍人曰。
吾宗通法华。
宜以此终。
乃集众修法华忏。
取道具进两宫。
端坐而化。
寿八十二。
塔于正寝。
宗教广慈法师炤之塔。
释净梵北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佛护字净梵姓笪氏嘉禾人
母梦光明满室,见神人似佛,孕而生,因名佛护
十岁投圣果永忏主出家,常念阿弥陀佛。
或问:“年少念佛何为?
”曰:“我欲参访去。
”十八受具戒,投湛、谦二法师习教,得其传。
神悟,亲讲说,如夙习。
初住无量院,讲《法华》十馀会。
哲宗元祐初,主姑苏大慈,讲三大部,弟子遍踵吴地
尝率二十七僧修法华忏,每期方便正修,二十八日作三会,精恪上通,感普贤受羯摩法,至称净梵比丘者三,洪音如撞巨钟,三昧将圆。
有来二僧曰:“春至石梁礼圣迹。
”忽见空中飞花,异香非常。
遇一僧曰:“姑苏法主散花至此”,语毕辄不见。
某因得礼座下,长洲王公度亲时目其事,记刻于石。
元符中,有黄衣使者,请至冥府,时王者迎就坐,令吏检祥霭簿。
吏云:净梵比丘多劫讲演《法华》,王即起顶礼,遣使引还。
建炎元年十月朔日,坐亡,阇维时有五色光,塔择横塘之般若。
释清了宋 1088 — 1151
真歇禅师
讳清了
左绵安昌雍氏子也。
生有慧根。
眉目疏秀。
神宇静深。
见佛则欣恋不舍。
年十一。
圣果寺俊僧受业。
又七岁试法华经得度。
具戒听讲。
玄解经论。
以为言说终非究竟。
出峡直抵沔汉
丹霞子淳禅师
问。
如何是空劫时自己。
师拟对。
掌之。
师契旨。
翌日上堂曰。
日照孤峰翠。
月临溪水寒。
祖师玄妙诀。
莫向寸心安。
师趋进曰。
今日瞒某甲不得也。
曰。
试举看。
师良久。
曰。
将谓你瞥地。
师便出。
辄北游五台京汴。
南抵仪真。
长芦祖照。
一语契合。
命为侍者
踰载分座。
照常以老疾拟闲退。
梦人告曰。
僧可代。
照未决。
蜀僧为谁。
至宣和壬寅
照病笃。
恍省前谶。
蜀僧首座也。
乃嘱经使陈公。
继席。
长芦开法。
以香酬丹霞淳
语曰。
我于丹霞先师一掌下。
伎俩俱尽。
觅个开口处不可得。
如今有恁么快活不彻底汉么。
若无。
衔铁负鞍。
各自著便。
于是洞宗大振。
禅流如归。
亦多照公逊席之力也。
及照殁。
师以父礼行丧事。
亦宜矣。
师居七载
建炎二年戊申
南游普陀。
以沤和机。
引导海山
七百馀家皆弃网业。
庚戌应天国清寺
寻受闽之雪峰
绍兴五年丙寅
奉旨补明州育王寺
王院务旷贩。
不易承理。
因递代逋负几二十万贯。
咸为师忧。
而师居未几间。
偿旧逋负十有八九矣。
戊午诏迁蒋山。
疾辞不赴。
明年朝旨以温之龙翔兴庆二院。
合一禅林。
诏师主之。
僧集如云。
斋粥不继。
朝以法田千亩赐之。
又诏主双径。
宁太后崇先寺居师。
赐金襕银绢法物。
隆渥殊甚。
师以为作归休计。
上堂。
转功就位。
是向去底人。
玉韫荆山贵。
转位就功。
是却来底人。
红炉片雪
功位俱转。
通身不滞。
撒手无依。
石女夜登机。
密室无人扫。
正恁么时。
绝气息一句。
作么生相委。
良久云。
归根风堕叶。
照尽月潭空。
寻示疾。
中使问候。
师从容叙谢。
乃呼首座曰。
吾行矣。
跏趺瞑目而逝。
时绍兴二十二年壬申十月朔日也。
越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五
凡七处说法。
五承紫泥之诏。
得度弟子四百。
嗣法者宗珏等三十馀人。
所编语录二集若干卷。
行世。
其语曰。
穷微丧本。
体妙失宗。
一句截流。
玄渊及尽。
是以金针密处。
不露光芒。
玉线通时。
潜舒异彩。
虽然如是。
犹是交互双明。
且道巧拙不到。
作么生相委。
良久云。
云萝秀处青阴合。
岩树高低翠锁深。
师之语句精妙。
约类如此。
僧问。
不落风彩还许转身也无。
曰。
石女行处不同功。
曰向上事作么生。
曰。
妙在一沤前。
岂容千圣眼。
僧礼拜。
曰。
秖恐不恁么。
师一日入厨看煮面次。
忽桶疧脱。
众皆失声曰。
惜许。
曰。
桶底脱自合欢喜。
因甚烦恼。
和尚即得。
曰。
灼然惜许一桶面。
临机勘辨。
约类如此。
赞曰。
师初于丹霞掌下。
洞彻根源。
便乃遨游南北衡抗。
时机不无离师太早之讥。
殊未知真龙不借涓滴。
而能霖霈九天。
岂与点额钝鳞同日量论哉。
况师夙承弘愿。
以英伟之操。
深明的旨。
宜请假观方。
非分外也。
不期际长芦推代之风云。
卒尔广泽
宜矣。
故曰。
得时而动。
则功成百世。
其师之谓乎。
张祖顺南宋
简介
淳熙五年(1178)兴国军知军10月1日筠州
王庭芝南宋
简介
庆元四年(1198)太府寺丞
开禧三年(1207)处州知州
嘉定十三年(1220)抚州知州10月1日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