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圆通缘德禅师¶ 第 508a 页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宋明白庵居沙门 惠洪 撰
* 圆通缘德禅师
禅师名缘德。生杭州临安黄氏。年十七。师事东山老
宿勤公。剃发受具。神观靖深。中空外夷。以精进为佛
事。年二十四遍游诸方。烂熳丛席。至襄州清溪。谒进
禅师。栖迟不去久之。江南李氏有国日。德混迹南昌
之上蓝寺。楚国宋公齐丘。至于经堂。僧众趋迎。德阅
经自若。宋公傍立睨之。德不甚顾答。宋公问。上座看
甚经。德举示之。宋公异焉。力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
刹。德无所事去留。所至颓然默坐而巳。而学徒自成
规矩。平生著一衲裙。以绳贯其褶处。夜申其裙。以当
被。后主闻其名。致至金陵。问佛法大意。留禁中。又创
寺以居之。昭惠后以其子宣城公薨。施钱建寺。于庐
山之阴。石耳峰之下。开基日。得金像观世音于地中。
赐名圆通焉 本朝遣使。问罪江南后主。纳土矣。而
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
禅者惊走。德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呵曰。
圆通缘德禅师¶ 第 508b 页 X79-0508.png
长老不闻。杀人不贬眼将军乎。德熟视曰。汝安知有
不惧生死和尚耶。翰大奇增敬。而巳曰。禅者何为而
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击之。禅无至者。翰曰。不
至何也。德曰。公有杀心故尔。德自起击之。禅者乃集。
翰再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禅者所知也。太平兴国
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脱离世缘。乃在今日。以衲衣
并所著木屐。留付山中。使门人累青石为塔。曰他日
塔作红色。吾再至也。乃化。阅世八十。坐六十有三夏。
谥曰道济禅师。
* 南塔光涌禅师
禅师名光涌。豫章丰城章氏子。母乳之夕。神光照庭。
厩马皆惊。因以光涌名之。七岁诵诗礼。晓大义。十三
学经论。辄能讲解。开元寺有尊宿。史忘其名。有异能
解。见涌叹曰。法中俊人也。以维摩经旨决授之。时仰
山寂禅师。住南昌之石亭寺。涌父事之得度。十九诣
襄州。寿山寺载律师受满分戒。北游谒临济。临济曰。
汝师明眼。乃不事之。远游何为。涌因南归。执勤累岁。
先是石亭见来参者。必问曰。来作么。曰礼觐和尚。又
问还见和尚么。曰见。又问和尚何似驴。参者无能对。
脱对亦不契。忽问涌。涌对曰。光涌见和尚。亦不似佛。
石亭曰。若不似佛。似个什么。涌曰。若更有所似。与驴
何别。石亭大惊曰。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语验
人。巳二十年。无决了者。噫子真利根。当自保任。吾不
能尽。子异日当自知耳。指以谓人曰。此子肉佛。可以
不惧生死和尚耶。翰大奇增敬。而巳曰。禅者何为而
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击之。禅无至者。翰曰。不
至何也。德曰。公有杀心故尔。德自起击之。禅者乃集。
翰再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禅者所知也。太平兴国
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脱离世缘。乃在今日。以衲衣
并所著木屐。留付山中。使门人累青石为塔。曰他日
塔作红色。吾再至也。乃化。阅世八十。坐六十有三夏。
谥曰道济禅师。
* 南塔光涌禅师
禅师名光涌。豫章丰城章氏子。母乳之夕。神光照庭。
厩马皆惊。因以光涌名之。七岁诵诗礼。晓大义。十三
学经论。辄能讲解。开元寺有尊宿。史忘其名。有异能
解。见涌叹曰。法中俊人也。以维摩经旨决授之。时仰
山寂禅师。住南昌之石亭寺。涌父事之得度。十九诣
襄州。寿山寺载律师受满分戒。北游谒临济。临济曰。
汝师明眼。乃不事之。远游何为。涌因南归。执勤累岁。
先是石亭见来参者。必问曰。来作么。曰礼觐和尚。又
问还见和尚么。曰见。又问和尚何似驴。参者无能对。
脱对亦不契。忽问涌。涌对曰。光涌见和尚。亦不似佛。
石亭曰。若不似佛。似个什么。涌曰。若更有所似。与驴
何别。石亭大惊曰。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语验
人。巳二十年。无决了者。噫子真利根。当自保任。吾不
能尽。子异日当自知耳。指以谓人曰。此子肉佛。可以
圆通缘德禅师¶ 第 508c 页 X79-0508.png
化人也。石亭殁。涌然第三指。以报法。又然第二指。以
报亲。伪唐天祐元年。南昌帅南平王钟传。尽礼迎至
府。使至不起。于是州牧县尹至不起。道俗顿集亦不
起。乃共诉之曰。师不起。贻郡县之咎。于是不得巳从
之。遂嗣石亭法席。学者归之如云。十四年秋还仰山。
伪唐升元二年夏。无疾而化。阅世八十有九坐七十
夏。
* 洞山守初禅师
禅师名守初。出于傅氏。凤翔良原人也。儿时。闻钟梵
声。辄不食危坐终日。母吕试之。不喂亦不索。年十六
跪白求出家。吕许之。依渭州崆峒沙门志谂剃发。诣
泾州舍利。律师净圆受具足戒。始游律肆。执卷坐睡。
弃去历咸秦。自襄汉南。至长沙坐夏。夏休诣云门偃
禅师。偃问近离何处。对曰查渡。又问夏在何处。对曰
湖南报慈。又问几时离。对曰八月二十五。偃曰。放汝
三顿棒。初罔然良久。又申问曰。适来祗对。不见有过。
乃蒙赐棒。实所不晓。偃呵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尔
商略。初默悟其旨曰。他日正当。于无人烟处。不畜粒
米。饭十方僧。即日辞去。北抵襄汉伪汉。乾祐元年。众
请住洞山。禅其律居。谓学者曰。语中有语。名为死句。
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
啄同时用。到此实难得人。但爱不动一尘。不拨一境。
见事便道。若此辈东西南北。不知其数。要得脱略窠。
臼活人眼目。不道都无。但可言少。皆坐不达根原。落
报亲。伪唐天祐元年。南昌帅南平王钟传。尽礼迎至
府。使至不起。于是州牧县尹至不起。道俗顿集亦不
起。乃共诉之曰。师不起。贻郡县之咎。于是不得巳从
之。遂嗣石亭法席。学者归之如云。十四年秋还仰山。
伪唐升元二年夏。无疾而化。阅世八十有九坐七十
夏。
* 洞山守初禅师
禅师名守初。出于傅氏。凤翔良原人也。儿时。闻钟梵
声。辄不食危坐终日。母吕试之。不喂亦不索。年十六
跪白求出家。吕许之。依渭州崆峒沙门志谂剃发。诣
泾州舍利。律师净圆受具足戒。始游律肆。执卷坐睡。
弃去历咸秦。自襄汉南。至长沙坐夏。夏休诣云门偃
禅师。偃问近离何处。对曰查渡。又问夏在何处。对曰
湖南报慈。又问几时离。对曰八月二十五。偃曰。放汝
三顿棒。初罔然良久。又申问曰。适来祗对。不见有过。
乃蒙赐棒。实所不晓。偃呵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尔
商略。初默悟其旨曰。他日正当。于无人烟处。不畜粒
米。饭十方僧。即日辞去。北抵襄汉伪汉。乾祐元年。众
请住洞山。禅其律居。谓学者曰。语中有语。名为死句。
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
啄同时用。到此实难得人。但爱不动一尘。不拨一境。
见事便道。若此辈东西南北。不知其数。要得脱略窠。
臼活人眼目。不道都无。但可言少。皆坐不达根原。落
圆通缘德禅师¶ 第 509a 页 X79-0509.png
在阴界。妄以为安下。知陷在死水。弄个无尾胡孙。腊
月三十日。鼓巳打破。胡孙走却。手脚忙乱。悔无所及。
若是衲僧。冻杀饥杀。终不著渠鹘臭布衫 本朝大
平兴国六年。尚书石公襄帅赵公。交章奏初有道行。
化于此邦。补助圣化。有旨赐徽号。紫伽梨。旌异之。住
山四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无疾跏趺而
化。阅世八十有一。坐六十有五夏。
* 南安岩严尊者
禅师讳自严。生郑氏。泉州同安人也。年十一弃家。依
建兴卧像寺沙门契缘为童子。十七为大僧。游方至
庐陵。谒西峰耆宿云豁。豁者清凉智明禅师高弟。云
门嫡孙也 太宗皇帝。尝诏至阙。馆于北御园舍中。
习定久之。恳之还山。公依止五年。密契心法。辞去渡
怀仁。江有蛟。每为行人害。公为说偈诫之。而蛟辄去。
过黄杨峡。渴欲饮。会溪涸。公以杖擿之。而水得。父老
来聚观。合爪以为神。公遁。去武平南黄石。岩多蛇虎。
公止住。而蛇虎可使令。四远闻之大惊。争敬事之。民
以雨旸男女祷者。随其欲应念而获。家𦘕其像。饮食
必祭。邻寺僧死。公不知法当告官。便自焚之。吏追捕
坐庭中。问状不答。索纸作偈曰。云外野僧死。云夜野
僧烧。二法无差互。菩提路不遥。而字画险劲。如擘窠
大篆。吏大怒以为。狂且慢巳。去僧伽梨。曝日中。既得
释。因以布帽其首。而衣以白服。公恨所说法。听者疑
信半。因不语者六年。岩寺当输布。而民岁代输之。公
月三十日。鼓巳打破。胡孙走却。手脚忙乱。悔无所及。
若是衲僧。冻杀饥杀。终不著渠鹘臭布衫 本朝大
平兴国六年。尚书石公襄帅赵公。交章奏初有道行。
化于此邦。补助圣化。有旨赐徽号。紫伽梨。旌异之。住
山四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无疾跏趺而
化。阅世八十有一。坐六十有五夏。
* 南安岩严尊者
禅师讳自严。生郑氏。泉州同安人也。年十一弃家。依
建兴卧像寺沙门契缘为童子。十七为大僧。游方至
庐陵。谒西峰耆宿云豁。豁者清凉智明禅师高弟。云
门嫡孙也 太宗皇帝。尝诏至阙。馆于北御园舍中。
习定久之。恳之还山。公依止五年。密契心法。辞去渡
怀仁。江有蛟。每为行人害。公为说偈诫之。而蛟辄去。
过黄杨峡。渴欲饮。会溪涸。公以杖擿之。而水得。父老
来聚观。合爪以为神。公遁。去武平南黄石。岩多蛇虎。
公止住。而蛇虎可使令。四远闻之大惊。争敬事之。民
以雨旸男女祷者。随其欲应念而获。家𦘕其像。饮食
必祭。邻寺僧死。公不知法当告官。便自焚之。吏追捕
坐庭中。问状不答。索纸作偈曰。云外野僧死。云夜野
僧烧。二法无差互。菩提路不遥。而字画险劲。如擘窠
大篆。吏大怒以为。狂且慢巳。去僧伽梨。曝日中。既得
释。因以布帽其首。而衣以白服。公恨所说法。听者疑
信半。因不语者六年。岩寺当输布。而民岁代输之。公
圆通缘德禅师¶ 第 509b 页 X79-0509.png
不忍折。简置布束中祈免。吏张晔欧阳程者。相顾怒
甚。追至问状不答。以为妖。火所著帽明鲜。又索纸作
偈曰。一切慈忍力。皆吾心所生。王官苦拘束。佛法不
流行。自是时亦语。去游南康槃古山。先是西竺波利
尊者经始。谶曰。却后当有白衣菩萨。来兴此山。公住
三年。而成丛林。乃还南安。江南眠槎。为行舟碍。公舟
过焉。摩挲之曰。去去莫与人为家槎。一夕荡除之。有
僧自惠州来。曰河源有巨舟著沙。万牛挽不可动。愿
得以载砖。建塔于南海。为众生福田。公曰此阴府之
物。然付汝偈取之。偈曰。天零灞水生。阴府船王移。莫
立沙中久。纳福荫菩提。僧即舟倡偈。而舟为动。万众
欢呼。至五羊。有巨商。从借以载。僧许之。方解繂。俄风
作。失舟所在。有沙弥无多闻性。而事公谨愿。公怜之。
作偈。使诵。久当聪明。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
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于是世间章句。吾伊上口。
公示人多以偈。然题赠以之中四字于其后。莫有识
其旨者。异迹甚著。所属状以闻 诏佳之。宰相王钦
若。大参赵安仁巳下。皆献诗。公未尝视。置承尘上而
巳。淳化乙卯正月初六日。集众曰。吾此日生。今正是
时。遂右胁卧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谥
曰定光圆应禅师。
赞曰。圆通诮曹将军。而不屈。问军旅事而不答。此其
识能知宗也。南塔初不受南平王之请。及闻移祸及
人。因屑就之。此其行高一世也。学者囿于法爱。故初
甚。追至问状不答。以为妖。火所著帽明鲜。又索纸作
偈曰。一切慈忍力。皆吾心所生。王官苦拘束。佛法不
流行。自是时亦语。去游南康槃古山。先是西竺波利
尊者经始。谶曰。却后当有白衣菩萨。来兴此山。公住
三年。而成丛林。乃还南安。江南眠槎。为行舟碍。公舟
过焉。摩挲之曰。去去莫与人为家槎。一夕荡除之。有
僧自惠州来。曰河源有巨舟著沙。万牛挽不可动。愿
得以载砖。建塔于南海。为众生福田。公曰此阴府之
物。然付汝偈取之。偈曰。天零灞水生。阴府船王移。莫
立沙中久。纳福荫菩提。僧即舟倡偈。而舟为动。万众
欢呼。至五羊。有巨商。从借以载。僧许之。方解繂。俄风
作。失舟所在。有沙弥无多闻性。而事公谨愿。公怜之。
作偈。使诵。久当聪明。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
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于是世间章句。吾伊上口。
公示人多以偈。然题赠以之中四字于其后。莫有识
其旨者。异迹甚著。所属状以闻 诏佳之。宰相王钦
若。大参赵安仁巳下。皆献诗。公未尝视。置承尘上而
巳。淳化乙卯正月初六日。集众曰。吾此日生。今正是
时。遂右胁卧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谥
曰定光圆应禅师。
赞曰。圆通诮曹将军。而不屈。问军旅事而不答。此其
识能知宗也。南塔初不受南平王之请。及闻移祸及
人。因屑就之。此其行高一世也。学者囿于法爱。故初
圆通缘德禅师¶ 第 509c 页 X79-0509.png
公语分生死。所以发其机。至于定应。则全提大用。于
其化时曰。吾此日生。于化时而曰生。最后之训也。临
祸福死生之际。能如彼四老人。则正宗巳坠之纲。尚
可理也。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其化时曰。吾此日生。于化时而曰生。最后之训也。临
祸福死生之际。能如彼四老人。则正宗巳坠之纲。尚
可理也。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