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602-02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四
知州知县等官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四
知州知县等官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602-0244a.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602-0244c.png
知州知县等官
国朝官制
知州(从五/品)顺天府五人奉天府四人直𨽻十二人江苏
安徽湖南各三人山东九人山西陜西各五人河南六
人甘肃湖北广东各七人浙江江西各一人广西二十
六人四川十一人云南二十七人贵州十四人
掌一州之政治以县之地大而事繁者升而置之
所统辖一如县制
国朝官制
知州(从五/品)顺天府五人奉天府四人直𨽻十二人江苏
安徽湖南各三人山东九人山西陜西各五人河南六
人甘肃湖北广东各七人浙江江西各一人广西二十
六人四川十一人云南二十七人贵州十四人
掌一州之政治以县之地大而事繁者升而置之
所统辖一如县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602-0244d.png
国初每州置知州一人嗣后随地制宜或由特设或
由县升或以属州升为直𨽻州其员亦因时而增
减焉
州同(从六/品)顺天府一人江苏安徽各三人山东六人河
南甘肃江西湖南四川云南各一人陜西贵州各二人
湖北四人广西十人州判(从七/品)顺天府三人直𨽻七人
江苏甘肃湖南四川各二人山东河南广西各五人陜
西浙江江西各一人湖北广东云南各四人贵州三人
由县升或以属州升为直𨽻州其员亦因时而增
减焉
州同(从六/品)顺天府一人江苏安徽各三人山东六人河
南甘肃江西湖南四川云南各一人陜西贵州各二人
湖北四人广西十人州判(从七/品)顺天府三人直𨽻七人
江苏甘肃湖南四川各二人山东河南广西各五人陜
西浙江江西各一人湖北广东云南各四人贵州三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602-0245a.png
州吏目(从九/品)顺天府五人奉天府四人直𨽻十三人江
苏安徽湖南各三人山东九人山西陜西各五人河南
六人甘肃七人浙江江西各一人湖北广东各七人广
西二十一人四川十一人云南二十七人贵州十四人
各州巡检(从九/品)顺天府一人奉天府一人直𨽻四川各
五人江苏广西云南各七人安徽六人山东四人山西
江西各二人河南浙江各一人湖北广东各十三人湖
南贵州各三人各州驿丞(未入/流)顺天府一人河南陜西
苏安徽湖南各三人山东九人山西陜西各五人河南
六人甘肃七人浙江江西各一人湖北广东各七人广
西二十一人四川十一人云南二十七人贵州十四人
各州巡检(从九/品)顺天府一人奉天府一人直𨽻四川各
五人江苏广西云南各七人安徽六人山东四人山西
江西各二人河南浙江各一人湖北广东各十三人湖
南贵州各三人各州驿丞(未入/流)顺天府一人河南陜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602-0245b.png
贵州各一人四川一人各州库大使(未入/流)顺天府一人
各州闸官(未入/流)顺天府一人江苏二人山东三人
州同州判分掌各州粮马巡捕之事吏目掌辅理
各州之刑禁巡检以下各因所属分地而掌其职
事
国初每州置州同州判各官因事之繁简无定员惟
吏目每州一人嗣后因时裁设凡县之升为州者
并置各属员如今制焉
各州闸官(未入/流)顺天府一人江苏二人山东三人
州同州判分掌各州粮马巡捕之事吏目掌辅理
各州之刑禁巡检以下各因所属分地而掌其职
事
国初每州置州同州判各官因事之繁简无定员惟
吏目每州一人嗣后因时裁设凡县之升为州者
并置各属员如今制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602-0245c.png
各县知县(正七/品)顺天府十九人奉天府八人直𨽻一百
五人江苏六十二人安徽五十人山东九十五人山西
八十八人河南九十四人陜西七十三人甘肃五十二
人浙江七十六人福建六十二人江西七十五人湖北
六十人湖南六十四人广东八十一人广西四十九人
四川一百十一人云南三十九人贵州三十四人
掌一县之政令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厉风俗凡
养老祀神贡士读法皆躬亲厥职而勤理之
五人江苏六十二人安徽五十人山东九十五人山西
八十八人河南九十四人陜西七十三人甘肃五十二
人浙江七十六人福建六十二人江西七十五人湖北
六十人湖南六十四人广东八十一人广西四十九人
四川一百十一人云南三十九人贵州三十四人
掌一县之政令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厉风俗凡
养老祀神贡士读法皆躬亲厥职而勤理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602-0245d.png
国初每县置知县一人嗣后因地增设或属于府或
属于直𨽻州繁要则升为州其州之简者亦改为
县各因时裁置而定其员额焉
各县县丞(正八/品)顺天府三人直𨽻十八人江苏五十九
人安徽十七人山东三十五人山西五人河南三十三
人陜西十五人甘肃广西各六人浙江四十六人福建
二十九人江西五十五人湖北二十二人湖南十三人
广东二十人四川二十一人云南四人贵州七人各县
属于直𨽻州繁要则升为州其州之简者亦改为
县各因时裁置而定其员额焉
各县县丞(正八/品)顺天府三人直𨽻十八人江苏五十九
人安徽十七人山东三十五人山西五人河南三十三
人陜西十五人甘肃广西各六人浙江四十六人福建
二十九人江西五十五人湖北二十二人湖南十三人
广东二十人四川二十一人云南四人贵州七人各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602-0246a.png
主簿(正九/品)顺天府二人直𨽻五人江苏三十七人安徽
陜西甘肃各三人山东河南各十三人山西福建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各一人浙江十一人江西二人各县巡
检(从九/品)顺天府四人奉天府三人直𨽻四十一人江苏
八十五人安徽五十三人山东二十人山西三十三人
河南十五人陜西十三人甘肃七人浙江四十人福建
六十六人江西八十八人湖北六十八人湖南六十五
人广东一百二十九人广西六十人四川九十五人云
陜西甘肃各三人山东河南各十三人山西福建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各一人浙江十一人江西二人各县巡
检(从九/品)顺天府四人奉天府三人直𨽻四十一人江苏
八十五人安徽五十三人山东二十人山西三十三人
河南十五人陜西十三人甘肃七人浙江四十人福建
六十六人江西八十八人湖北六十八人湖南六十五
人广东一百二十九人广西六十人四川九十五人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602-0246b.png
南十六人贵州四人典史(未入/流)顺天府十五人各直省
员数与知县同各县驿丞(未入/流)顺天府一人直𨽻九人
山西河南陜西各六人甘肃江西二人四川一人浙江
四人各县闸官(未入/流)江苏十一人山东十四人各县税
课大使(未入/流)江苏二人浙江三人各县河泊所官(未入/流)
广东二人
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巡捕之事以佐其
县典史掌监察狱囚如无丞簿则兼领之巡检掌
员数与知县同各县驿丞(未入/流)顺天府一人直𨽻九人
山西河南陜西各六人甘肃江西二人四川一人浙江
四人各县闸官(未入/流)江苏十一人山东十四人各县税
课大使(未入/流)江苏二人浙江三人各县河泊所官(未入/流)
广东二人
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巡捕之事以佐其
县典史掌监察狱囚如无丞簿则兼领之巡检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602-0246c.png
缉捕盗贼盘诘奸宄凡州县关津要害并设之驿
丞典邮传迎送闸官掌潴泄启闭事税课大使典
商税之事河泊所官掌收鱼税
国初每县置县丞各官因事多寡无定员惟典史每
县一人嗣后因时裁设并因各县之升改分并而
定其员额焉
历代建置
谨案今之州县三代为州长邑宰秦汉以来为
丞典邮传迎送闸官掌潴泄启闭事税课大使典
商税之事河泊所官掌收鱼税
国初每县置县丞各官因事多寡无定员惟典史每
县一人嗣后因时裁设并因各县之升改分并而
定其员额焉
历代建置
谨案今之州县三代为州长邑宰秦汉以来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602-0246d.png
令长其职重矣稽厥称名之始惟诸州之制于
古无闻唐虞之十二州夏周之九州汉以后之
州刺史皆以州统国与郡与今之州不同即隋
唐之罢郡置州宋之以朝臣权知州事皆以州
领县如今之各直𨽻州与属府之州亦不同惟
金代始有以府统州者其州多不领县则遂与
诸县同列元代始升县为州下州不及三万户
而上县有在三万户以上则直𨽻州与各州以
古无闻唐虞之十二州夏周之九州汉以后之
州刺史皆以州统国与郡与今之州不同即隋
唐之罢郡置州宋之以朝臣权知州事皆以州
领县如今之各直𨽻州与属府之州亦不同惟
金代始有以府统州者其州多不领县则遂与
诸县同列元代始升县为州下州不及三万户
而上县有在三万户以上则直𨽻州与各州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602-0247a.png
渐而分明遂因之以州𨽻府而州与县并称矣
溯之于古惟成周六乡之州正与今职颇同但
止在王畿百里之内盖亦称名之偶合耳知州
之名由宋始其分职则自金元明以来故前代
州牧州刺史诸称不容混列于表也县令之制
自古不易周官之县正春秋时之邑宰大夫既
肇其职秦汉以后大者曰令小者曰长其封为
侯国者则置相以治事州郡之名时有变革而
溯之于古惟成周六乡之州正与今职颇同但
止在王畿百里之内盖亦称名之偶合耳知州
之名由宋始其分职则自金元明以来故前代
州牧州刺史诸称不容混列于表也县令之制
自古不易周官之县正春秋时之邑宰大夫既
肇其职秦汉以后大者曰令小者曰长其封为
侯国者则置相以治事州郡之名时有变革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602-0247b.png
县则数千年未之有易也唯是知县之名起于
宋其初本非县令而以他官知其县事其后沿
袭不改至明则自府州县皆以知称要其为令
长之职则一也州属以同判称者初制州本如
郡故虽属下散州而仍同郡佐之名县之丞簿
尉自汉晋以来有之至明始罢尉而置典史其
馀如巡检驿丞诸职分列于州县之属境者则
亦州县之属也我
宋其初本非县令而以他官知其县事其后沿
袭不改至明则自府州县皆以知称要其为令
长之职则一也州属以同判称者初制州本如
郡故虽属下散州而仍同郡佐之名县之丞簿
尉自汉晋以来有之至明始罢尉而置典史其
馀如巡检驿丞诸职分列于州县之属境者则
亦州县之属也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602-0247c.png
朝监古定制环海之内悉建州县吏职所治迥非前
代可及谨历考自古州县之所由名者撮叙大
略以明建置沿革之故而其详则具著于后
云
三代
周礼地官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各掌其州之教
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
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
代可及谨历考自古州县之所由名者撮叙大
略以明建置沿革之故而其详则具著于后
云
三代
周礼地官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各掌其州之教
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
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602-0247d.png
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春秋以
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凡州之大祭祀大丧皆涖其
事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掌其
戒令与其赏罚岁终则会其州之政令正岁则读
教法如初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
兴
谨案今州县之地皆三代侯国而其长吏实为
邑宰之职其列国郡侯牧长师儒与夫分地五
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凡州之大祭祀大丧皆涖其
事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掌其
戒令与其赏罚岁终则会其州之政令正岁则读
教法如初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
兴
谨案今州县之地皆三代侯国而其长吏实为
邑宰之职其列国郡侯牧长师儒与夫分地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602-0248a.png
百里至一百里之制已见知府篇兹不具述惟
成周州长为六乡之吏上有乡师乡大夫下有
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所谓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也州为乡之属别而州长以下亦皆举里中之
贤者而出使长之与今之知州颇不相类第三
代兴贤之典其入官者半出乡举里选故士之
有才守者皆得效职显能于本土即两汉三互
法行而二千石长吏尚皆自辟曹掾多取诸管
成周州长为六乡之吏上有乡师乡大夫下有
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所谓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也州为乡之属别而州长以下亦皆举里中之
贤者而出使长之与今之知州颇不相类第三
代兴贤之典其入官者半出乡举里选故士之
有才守者皆得效职显能于本土即两汉三互
法行而二千石长吏尚皆自辟曹掾多取诸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602-0248b.png
属之贤亦犹周家之遗意也州长在王畿百里
之内为治地亲民之官是固今日知州之所自
始矣至于虞有十二州牧夏周有九州牧则皆
总领诸侯之国与今督抚相类后世州牧虽仍
其名而迥非其职故不复次列云
周礼地官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县之政
令徵比以颁田里以分职事掌其治讼趋其稼事
而赏罚之若将用野民师田行役移执事则帅而
之内为治地亲民之官是固今日知州之所自
始矣至于虞有十二州牧夏周有九州牧则皆
总领诸侯之国与今督抚相类后世州牧虽仍
其名而迥非其职故不复次列云
周礼地官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县之政
令徵比以颁田里以分职事掌其治讼趋其稼事
而赏罚之若将用野民师田行役移执事则帅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602-0248c.png
至治其政令既役则稽功会事而诛赏
谨案县正为六遂之官犹乡之州长如作民而
师田行役掌其政令与其赏罚职守皆同至月
吉与春秋社祭之读法考行及春秋州序之礼
射为县正所无当亦详略互见其为治地之官
则均也周制诸侯之国各有治都治邑之宰而
侯国之小者仅如今之一县唯畿内不以分国
而乡遂大夫所涖之属皆有为邑之名在邦甸
谨案县正为六遂之官犹乡之州长如作民而
师田行役掌其政令与其赏罚职守皆同至月
吉与春秋社祭之读法考行及春秋州序之礼
射为县正所无当亦详略互见其为治地之官
则均也周制诸侯之国各有治都治邑之宰而
侯国之小者仅如今之一县唯畿内不以分国
而乡遂大夫所涖之属皆有为邑之名在邦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602-0248d.png
则谓之公邑在家稍则谓之家邑在都则谓之
都邑是固今日县令之所从始也至县师主土
地人民之数以徵野之赋贡则为王朝统领之
官与分地者不同县士掌野之戒令狱讼则专
以治狱为主合之而县令之职始备矣郑司农
谓四百里曰县者盖以甸稍县都递而析之谓
县在王畿四百里之内非谓一县辄有地四百里
也周礼小司徒四甸为县遂人五鄙为县而左
都邑是固今日县令之所从始也至县师主土
地人民之数以徵野之赋贡则为王朝统领之
官与分地者不同县士掌野之戒令狱讼则专
以治狱为主合之而县令之职始备矣郑司农
谓四百里曰县者盖以甸稍县都递而析之谓
县在王畿四百里之内非谓一县辄有地四百里
也周礼小司徒四甸为县遂人五鄙为县而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602-0249a.png
氏春秋外传又有三乡为县之文盖周时县制
略见于此左氏宣十一年传楚子入陈因县陈
申叔时谏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
州是则后日州县之多皆因时增置是又秦制
郡县之所由始也又周官有修闾氏候人仓人
泽虞等官盖即后世巡检驿丞仓库大使河泊
所诸官之托始惟成周时诸官𨽻属六卿不尽
领于州县故不复详著云
略见于此左氏宣十一年传楚子入陈因县陈
申叔时谏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
州是则后日州县之多皆因时增置是又秦制
郡县之所由始也又周官有修闾氏候人仓人
泽虞等官盖即后世巡检驿丞仓库大使河泊
所诸官之托始惟成周时诸官𨽻属六卿不尽
领于州县故不复详著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602-0249b.png
杜佑通典春秋时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则县
大而郡小故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周书/作雒)
(篇曰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县邑之长曰宰曰尹曰公曰大夫(晋/谓)
(之大夫鲁卫谓之/宰楚谓之公尹)其职一也(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则之由中都宰)
(为司/空)至于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故甘茂谓秦武
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
秦
汉书地理志秦兼并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
大而郡小故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周书/作雒)
(篇曰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县邑之长曰宰曰尹曰公曰大夫(晋/谓)
(之大夫鲁卫谓之/宰楚谓之公尹)其职一也(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则之由中都宰)
(为司/空)至于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故甘茂谓秦武
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
秦
汉书地理志秦兼并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602-0249c.png
为郡县
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皆有丞尉
汉
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
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
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
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小吏大率十里一
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
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皆有丞尉
汉
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
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
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
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小吏大率十里一
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602-0249d.png
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
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
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吏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
印墨绶
谨案后汉书注胡广云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
垦田钱榖入出盗贼多少上集簿丞尉以下岁
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庭慰劳勉之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
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
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吏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
印墨绶
谨案后汉书注胡广云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
垦田钱榖入出盗贼多少上集簿丞尉以下岁
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庭慰劳勉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602-0250a.png
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对责以纠怠
慢据此可见汉县令以下殿最之法而其官制
亦可考见云
后汉书百官志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
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
亦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
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丞
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本注曰丞署文书
慢据此可见汉县令以下殿最之法而其官制
亦可考见云
后汉书百官志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
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
亦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
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丞
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本注曰丞署文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602-0250b.png
典知仓狱尉主盗贼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
行寻案察奸宄以起端绪各署诸曹掾史本注曰
诸曹略如郡员五官为廷掾监乡部春夏为劝农
掾秋冬为制度掾
谨案应劭汉官仪曰前汉书百官表云万户以上
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三边始孝武所开县户数
百而或为令荆扬江南七郡惟有临湘南昌吴
三令尔及南阳穰中土沃民稠四五万户而为
行寻案察奸宄以起端绪各署诸曹掾史本注曰
诸曹略如郡员五官为廷掾监乡部春夏为劝农
掾秋冬为制度掾
谨案应劭汉官仪曰前汉书百官表云万户以上
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三边始孝武所开县户数
百而或为令荆扬江南七郡惟有临湘南昌吴
三令尔及南阳穰中土沃民稠四五万户而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602-0250c.png
长桓帝时以江南阳安为女公主邑改号为令
主薨复其故此令长大小之殊又未可以表为
断也盖表因初制综其大概言之其因时变迁
固非一定耳
马端临文献通考后汉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
有工多者置工官主税物有水池及渔利多者置
水官主平水收渔税所在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署
吏随事不具县员(按此为后世税课/河泊置官之始)
主薨复其故此令长大小之殊又未可以表为
断也盖表因初制综其大概言之其因时变迁
固非一定耳
马端临文献通考后汉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
有工多者置工官主税物有水池及渔利多者置
水官主平水收渔税所在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署
吏随事不具县员(按此为后世税课/河泊置官之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602-0250d.png
谨案各县之制成周时已有之至诸侯相灭其
县渐多秦因其旧制郡以统之汉代相因而不
改惟诸州之设则唐宋以后以县之大者升而
置之其制尽如县而皆领于府汉代所未有也
考两汉地理郡国志皆以郡统县无统州者即
如前汉益州巴郡之有江州并州雁门郡之有
武州幽州渔阳郡之有泉州后汉益州广汉郡
之有雒州凉州汉阳郡之有陇州北地郡之有
县渐多秦因其旧制郡以统之汉代相因而不
改惟诸州之设则唐宋以后以县之大者升而
置之其制尽如县而皆领于府汉代所未有也
考两汉地理郡国志皆以郡统县无统州者即
如前汉益州巴郡之有江州并州雁门郡之有
武州幽州渔阳郡之有泉州后汉益州广汉郡
之有雒州凉州汉阳郡之有陇州北地郡之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602-0251a.png
灵州似为以州并县之始然考其所领则皆称
曰县盖第云江州县武州县而不单以州名其
长亦第曰令而不以牧名也其时州刺史州牧
为分部统领之重任后世虽假承其名而汉代
则未有相假者唯县令丞尉为自古以来不易
之官制耳
三国
谨案三国志无百官地理之志县令佐之兴废
曰县盖第云江州县武州县而不单以州名其
长亦第曰令而不以牧名也其时州刺史州牧
为分部统领之重任后世虽假承其名而汉代
则未有相假者唯县令丞尉为自古以来不易
之官制耳
三国
谨案三国志无百官地理之志县令佐之兴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602-0251b.png
不可考然大略尽因汉制考魏志郑浑传太祖
召为掾迁下蔡长邵陵令据此则三国令长之
称犹沿汉制而未尝改也其由长而令则以县
之有小大故增秩而迭迁耳
晋
晋书职官志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
史主记室史门下书佐干游徼议生循行功曹史
小史廷掾功曹史小史书佐干户曹掾史干法曹
召为掾迁下蔡长邵陵令据此则三国令长之
称犹沿汉制而未尝改也其由长而令则以县
之有小大故增秩而迭迁耳
晋
晋书职官志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
史主记室史门下书佐干游徼议生循行功曹史
小史廷掾功曹史小史书佐干户曹掾史干法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602-0251c.png
门干金仓贼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狱小史狱门
亭长都亭长贼捕掾等员户不满三百以下职吏
十八人散吏四人三百以上职吏二十八人散吏
六人五百以上职吏四十人散吏八人千以上职
吏五十三人散吏十二人千五百以上职吏六十
八人散吏一十八人三千以上职吏八十八人散
吏二十六人县皆置方略吏四人洛阳县置六部
尉江左以后建康亦置六部尉馀大县置二人次
亭长都亭长贼捕掾等员户不满三百以下职吏
十八人散吏四人三百以上职吏二十八人散吏
六人五百以上职吏四十人散吏八人千以上职
吏五十三人散吏十二人千五百以上职吏六十
八人散吏一十八人三千以上职吏八十八人散
吏二十六人县皆置方略吏四人洛阳县置六部
尉江左以后建康亦置六部尉馀大县置二人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602-0251d.png
县小县各一人
文献通考晋制大县令有治绩官报以大郡不经
宰县不得入为台郎
谨案晋制县有令长与汉代不异惟县之属吏
则增设益众其所谓职吏散吏方略吏盖如今
之诸科房吏典以庶人在官者充之而额数众
多逾于前代矣令有治绩报以大郡则如今日
由简调繁之制也
文献通考晋制大县令有治绩官报以大郡不经
宰县不得入为台郎
谨案晋制县有令长与汉代不异惟县之属吏
则增设益众其所谓职吏散吏方略吏盖如今
之诸科房吏典以庶人在官者充之而额数众
多逾于前代矣令有治绩报以大郡则如今日
由简调繁之制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602-0252a.png
宋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县令千石至六百石长五百石
南齐书百官志县令相郡县为国者为内史相
谨案晋宋以后令长国相皆如汉制其所谓内
史者以郡之为国而置其所谓相者以县之为
国而置之也县既封为侯伯子男之国别置相
以治民其佐属诸员与县异称而职守则一故
齐书总以县令相称之也
宋书百官志县令千石至六百石长五百石
南齐书百官志县令相郡县为国者为内史相
谨案晋宋以后令长国相皆如汉制其所谓内
史者以郡之为国而置其所谓相者以县之为
国而置之也县既封为侯伯子男之国别置相
以治民其佐属诸员与县异称而职守则一故
齐书总以县令相称之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602-0252b.png
隋书百官志梁制县为国曰相大县为令小县为
长皆置丞尉郡县置吏亦各准州法以大小而制
员郡县吏有书僮有武吏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
因其大小而置焉○陈承梁皆因其制官五千户
以上县令相品第八不满五千户以下县令相品第九
谨案五代之制以县之大小分令长之品秩盖
规仿汉法也至同一为令而有千石至六百石
之分同一令长而有五千户上下之别其差等
长皆置丞尉郡县置吏亦各准州法以大小而制
员郡县吏有书僮有武吏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
因其大小而置焉○陈承梁皆因其制官五千户
以上县令相品第八不满五千户以下县令相品第九
谨案五代之制以县之大小分令长之品秩盖
规仿汉法也至同一为令而有千石至六百石
之分同一令长而有五千户上下之别其差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602-0252c.png
较汉代为尤析矣固亦因地制宜之法也
北魏
魏书官氏志皇始元年令长以下有未备者随而
置之县置三令长用八品者世宗班行职令上县
令相第六品中县令相第七品下县令相第八品
北齐
文献通考北齐制县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
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然犹因循
北魏
魏书官氏志皇始元年令长以下有未备者随而
置之县置三令长用八品者世宗班行职令上县
令相第六品中县令相第七品下县令相第八品
北齐
文献通考北齐制县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
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然犹因循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602-0252d.png
后魏用人滥杂至于士流耻居之元文遥遂奏于武成
帝请革之乃密令搜扬世胄子弟恐其辞䜣总召集
神武门宣旨慰谕而遣自此县令始以士人为之
谨案自古重令长之选者莫如汉故郎官出宰
百里天子不轻以授人至晋而有不经宰县不
得入为台郎之制亦以示矜重也齐承后魏滥
杂之馀召集世胄子弟宣旨劳遣而县职始重
然概云世胄未察贤能亦非任官之良法也
帝请革之乃密令搜扬世胄子弟恐其辞䜣总召集
神武门宣旨慰谕而遣自此县令始以士人为之
谨案自古重令长之选者莫如汉故郎官出宰
百里天子不轻以授人至晋而有不经宰县不
得入为台郎之制亦以示矜重也齐承后魏滥
杂之馀召集世胄子弟宣旨劳遣而县职始重
然概云世胄未察贤能亦非任官之良法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602-0253a.png
后周
通典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按/苏)
(绰六条之制其略已见/司道卷中兹不具录)
周书卢辩传户七千以上县令五命户四千以上
县令正四命户二千以上县令四命户五百以上
县令正三命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二命
谨案汉制县方百里万户以上曰令万户以下
曰长又有四五万户而亦名为长者至后周则
通典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按/苏)
(绰六条之制其略已见/司道卷中兹不具录)
周书卢辩传户七千以上县令五命户四千以上
县令正四命户二千以上县令四命户五百以上
县令正三命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二命
谨案汉制县方百里万户以上曰令万户以下
曰长又有四五万户而亦名为长者至后周则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602-0253b.png
七千户以上令长即为七命其二命之令户不
满五百以下是县令所治仅如一乡一亭之比
矣盖周齐战争之馀境土促狭户口凋弊而致
然也
隋
通典隋刺史县令三年一迁开皇十四年改九等
州县为上中下凡三等
隋书百官志上上县令属官有丞中正光迎功曹
满五百以下是县令所治仅如一乡一亭之比
矣盖周齐战争之馀境土促狭户口凋弊而致
然也
隋
通典隋刺史县令三年一迁开皇十四年改九等
州县为上中下凡三等
隋书百官志上上县令属官有丞中正光迎功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602-0253c.png
光迎主簿功曹主簿录事及西曹户曹金曹租曹
兵曹等掾市长等员合属官佐史五十四人上中
县减上上县五人上下县减上中县五人中上县
减上下县六人中中县减中上县五人中下县减
中中县一人下上县减中下县一人下中县减下
上县一人下下县减下中县一人
谨案县佐之多寡视县之繁简而递设之自晋
代已然矣隋志称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而
兵曹等掾市长等员合属官佐史五十四人上中
县减上上县五人上下县减上中县五人中上县
减上下县六人中中县减中上县五人中下县减
中中县一人下上县减中下县一人下中县减下
上县一人下下县减下中县一人
谨案县佐之多寡视县之繁简而递设之自晋
代已然矣隋志称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602-0253d.png
通典云改为三等盖志之所称固其未定之制
然也
唐
旧唐书职官志诸州上县令一 人(从六/品上)丞一人(从/八)
(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下)尉一人(从九/品上)录事二人司户司
法仓督二人典狱十人中县令一人(正七/品上)丞一人
(从八/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九/品下)录事一人司户
司法仓督一人典狱八人中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上)丞
然也
唐
旧唐书职官志诸州上县令一 人(从六/品上)丞一人(从/八)
(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下)尉一人(从九/品上)录事二人司户司
法仓督二人典狱十人中县令一人(正七/品上)丞一人
(从八/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九/品下)录事一人司户
司法仓督一人典狱八人中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上)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602-0254a.png
一人(正九/品上)主簿一人(从九/品)尉一人(从九/品下)录事一人
司户司法各一人典狱六人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下)丞
一人(正九/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九/品下)录事一人
司户司法各一人典狱六人诸县令之职掌𨗳扬
风化抚字黎氓敦四人之业崇五土之利养鳏寡恤
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之疾苦
唐书百官志上关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
品下中关令一人正九品下丞一人从九品下下
司户司法各一人典狱六人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下)丞
一人(正九/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九/品下)录事一人
司户司法各一人典狱六人诸县令之职掌𨗳扬
风化抚字黎氓敦四人之业崇五土之利养鳏寡恤
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之疾苦
唐书百官志上关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
品下中关令一人正九品下丞一人从九品下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602-0254b.png
关令一人亦从九品下掌禁未游察奸慝凡行人
车马出入据过所为往来之节凡关有驿道者为
上关无驿道者为中关馀为下关丞掌付事句稽
监印省署钞目通判关事上津置尉一人掌舟梁之
事下津尉一人永徽中废津尉上关置津吏八人
永泰初中关置津吏六人下关四人无津者不置
谨案唐县有赤畿望𦂳上中下七等之差京县
为赤京之旁邑为畿其馀则以户口多少资地
车马出入据过所为往来之节凡关有驿道者为
上关无驿道者为中关馀为下关丞掌付事句稽
监印省署钞目通判关事上津置尉一人掌舟梁之
事下津尉一人永徽中废津尉上关置津吏八人
永泰初中关置津吏六人下关四人无津者不置
谨案唐县有赤畿望𦂳上中下七等之差京县
为赤京之旁邑为畿其馀则以户口多少资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602-0254c.png
美恶为差而职官志所载则仅分上县中县中
下县下县四等而已至三十里置一驿其非
通途大道则曰馆驿各有将以州里富彊之
家主之以待行李自至德之后民不堪命遂
以官司掌焉凡天下水陆驿一千五百八十
七处此实县置驿丞之始也又唐虽改郡为
州而未有以郡领州者今知州之职在唐时
则皆为县令也
下县下县四等而已至三十里置一驿其非
通途大道则曰馆驿各有将以州里富彊之
家主之以待行李自至德之后民不堪命遂
以官司掌焉凡天下水陆驿一千五百八十
七处此实县置驿丞之始也又唐虽改郡为
州而未有以郡领州者今知州之职在唐时
则皆为县令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602-0254d.png
五季
五代会要后唐同光二年中书门下奏刺史县令
有政绩尤异为众所知者即仰本处闻奏当议奖
擢其州县官任满三考即具关申送吏部候敇除
铨注○周广顺二年八月敕今后刺史县令显有
政能观察使审详事状闻奏朝廷当议奖擢
谨案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注为县令故
天下之邑率皆不治然观唐周奖励州县之敕
五代会要后唐同光二年中书门下奏刺史县令
有政绩尤异为众所知者即仰本处闻奏当议奖
擢其州县官任满三考即具关申送吏部候敇除
铨注○周广顺二年八月敕今后刺史县令显有
政能观察使审详事状闻奏朝廷当议奖擢
谨案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注为县令故
天下之邑率皆不治然观唐周奖励州县之敕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4a 页 WYG0602-0255a.png
亦未尝不以县事为惓惓特其时戎马倥偬于
吏治有所不暇虽欲整率之而不能耳其设官
之制盖尽循唐代无甚变改也
宋
宋史职官志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
望𦂳上中下(文献通考四千户为望三千户以上/为𦂳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
(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也)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
狱讼凡户口赋役钱榖赈济给纳之事皆掌之有
吏治有所不暇虽欲整率之而不能耳其设官
之制盖尽循唐代无甚变改也
宋
宋史职官志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
望𦂳上中下(文献通考四千户为望三千户以上/为𦂳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
(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也)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
狱讼凡户口赋役钱榖赈济给纳之事皆掌之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4b 页 WYG0602-0255b.png
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申州激劝以励风俗若京
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戎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
押
谨案县令之职自古至今相仍不改而知县之
名实始于宋时知县者非县令而使之知县中
之事杜氏通典所谓检校试摄判知之官是也
唐贞元以来已有权知县令之称(白居易集有/裴克谅权知)
(华阴县/令制)至宋初欲重县令之任始以朝官为知
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戎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
押
谨案县令之职自古至今相仍不改而知县之
名实始于宋时知县者非县令而使之知县中
之事杜氏通典所谓检校试摄判知之官是也
唐贞元以来已有权知县令之称(白居易集有/裴克谅权知)
(华阴县/令制)至宋初欲重县令之任始以朝官为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5a 页 WYG0602-0255c.png
县其间或参用京官及幕职官为之于慎行笔
麈云宋时大县四千户以上以朝官知小县
三千户以下选京官知故知县与县令不同
以京朝官之衔知某县事非县令也逮后罢
令专设知县而知县乃为县令之专名故谨
考其设名之所由昉者以志沿革至宋时初即
有知州之名其义与知县同而所知之州则尽
如今之直𨽻州与明代之以州县并列者不同
麈云宋时大县四千户以上以朝官知小县
三千户以下选京官知故知县与县令不同
以京朝官之衔知某县事非县令也逮后罢
令专设知县而知县乃为县令之专名故谨
考其设名之所由昉者以志沿革至宋时初即
有知州之名其义与知县同而所知之州则尽
如今之直𨽻州与明代之以州县并列者不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5b 页 WYG0602-0255d.png
故宋以前知州及其僚属皆并缺之不列于表
焉
文献通考天圣间天下多缺官而今选尤猥下久
不得调乃为县令人数言其病民乃诏为举法以
重令选凡知州转运使岁举堪为令者一人或二
人自是人重为令令选稍清庆历间诏天下知县
非鞫狱毋得差政和二年诏县令以十二事劝课
农桑(一曰敦本业二曰兴地利三曰戒游手四曰/谨时候五曰戒苟简六曰厚蓄积七曰备水)
焉
文献通考天圣间天下多缺官而今选尤猥下久
不得调乃为县令人数言其病民乃诏为举法以
重令选凡知州转运使岁举堪为令者一人或二
人自是人重为令令选稍清庆历间诏天下知县
非鞫狱毋得差政和二年诏县令以十二事劝课
农桑(一曰敦本业二曰兴地利三曰戒游手四曰/谨时候五曰戒苟简六曰厚蓄积七曰备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6a 页 WYG0602-0256a.png
(旱八曰戒宰牛九曰置农器十曰广/栽植十一曰恤苗户十二曰无妄讼)自政和以来
人皆重内轻外士大夫皆轻县令之选吏部两选
不注者甚多然后议所以增重激劝之法宣和五
年县令止差六十以下人靖康初诏初改官必为
县绍兴七年诏将寺监丞簿等任满已改官人未
历民事者各与堂除知县一次并借绯章服九年
诏吏部自后县令差文臣乾道元年诏京官知县
以二年为任虽屡有更革卒以三年为任二年御
人皆重内轻外士大夫皆轻县令之选吏部两选
不注者甚多然后议所以增重激劝之法宣和五
年县令止差六十以下人靖康初诏初改官必为
县绍兴七年诏将寺监丞簿等任满已改官人未
历民事者各与堂除知县一次并借绯章服九年
诏吏部自后县令差文臣乾道元年诏京官知县
以二年为任虽屡有更革卒以三年为任二年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6b 页 WYG0602-0256b.png
笔今后非两任县令不除监察御史初改官人必
作令谓之须入绍兴初数申严之后或废孝宗在
位持之甚严庆元初复诏除殿试上三名省元外
并作邑五年又令试大理评事官已改官未历县
人并亲民一次著为令旧捕盗改官人并试邑自
后虽宰相子殿试科甲人无不宰邑者矣
宋史职官志县丞初不置天圣中开封两县始各
置丞一员在簿尉之上熙宁四年繁剧县令户二
作令谓之须入绍兴初数申严之后或废孝宗在
位持之甚严庆元初复诏除殿试上三名省元外
并作邑五年又令试大理评事官已改官未历县
人并亲民一次著为令旧捕盗改官人并试邑自
后虽宰相子殿试科甲人无不宰邑者矣
宋史职官志县丞初不置天圣中开封两县始各
置丞一员在簿尉之上熙宁四年繁剧县令户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7a 页 WYG0602-0256c.png
万已上增置县丞一员崇宁二年宰臣请县并置
丞一员以掌其事建炎元年诏县丞系嘉祐以前
员阙并万户处存留一员馀并罢绍兴三年以淮
东累经兵火权罢县丞十八年置海陵丞一员嘉
定后小邑不置丞以簿兼○主簿开宝三年诏诸
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令知
主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主簿兼知县事咸平
四年川峡县五千户以上并置簿自后川蜀及江
丞一员以掌其事建炎元年诏县丞系嘉祐以前
员阙并万户处存留一员馀并罢绍兴三年以淮
东累经兵火权罢县丞十八年置海陵丞一员嘉
定后小邑不置丞以簿兼○主簿开宝三年诏诸
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令知
主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主簿兼知县事咸平
四年川峡县五千户以上并置簿自后川蜀及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7b 页 WYG0602-0256d.png
南诸县多置主簿○尉建隆三年每县始复置尉
一员在主簿下俸赐并同掌阅习弓手戢奸禁暴
凡县不置簿则尉兼之
谨案县佐之设在汉曰丞簿尉自晋至唐其名
实繁皆所以分理一县之事也至宋而仍复丞
簿尉之职其建置分并详见于职官志盖佐贰
虽微皆有亲民之责故悉著之以志其职掌焉
辽
一员在主簿下俸赐并同掌阅习弓手戢奸禁暴
凡县不置簿则尉兼之
谨案县佐之设在汉曰丞簿尉自晋至唐其名
实繁皆所以分理一县之事也至宋而仍复丞
簿尉之职其建置分并详见于职官志盖佐贰
虽微皆有亲民之责故悉著之以志其职掌焉
辽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8a 页 WYG0602-0257a.png
辽史百官志辽五京列峙二百馀年城郭相望田
野益辟冠以节度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
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
之堡其设官则未详云
王圻续文献通考辽五京诸州属县各有县令县
丞主簿尉
谨案辽制令丞簿尉与宋同其诸县之外别有
城堡之属考唐书地理志诸边县之外多有城
野益辟冠以节度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
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
之堡其设官则未详云
王圻续文献通考辽五京诸州属县各有县令县
丞主簿尉
谨案辽制令丞簿尉与宋同其诸县之外别有
城堡之属考唐书地理志诸边县之外多有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8b 页 WYG0602-0257b.png
镇寨堡诸名或为镇将或为守捉不𨽻属于县
令辽之所建盖犹唐制其官名则无可考耳
金
续文献通考金州名不同设防禦者谓之防禦州
设刺史者谓之刺史州
金史百官志诸县令一员从七品丞一员正九品
主簿一员正九品尉一员正九品凡县二万五千
户以上为次赤为剧二万以上为次剧在诸京倚
令辽之所建盖犹唐制其官名则无可考耳
金
续文献通考金州名不同设防禦者谓之防禦州
设刺史者谓之刺史州
金史百官志诸县令一员从七品丞一员正九品
主簿一员正九品尉一员正九品凡县二万五千
户以上为次赤为剧二万以上为次剧在诸京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9a 页 WYG0602-0257c.png
郭者曰京县自京县而下以万户以上为上三千
户以上为中不满三千为下中县而下置丞以主
簿与尉通领巡捕事下县则不置尉以主簿兼之
○西南都巡检一员正七品良乡县置司分管良
乡宛平安次永清县并涿易州界盗贼事诸州都
巡检使各一员正七品副都巡检使各一员正八
品散巡检正九品内泗州以管勾排岸兼之皆设
副巡检一员为之佐
户以上为中不满三千为下中县而下置丞以主
簿与尉通领巡捕事下县则不置尉以主簿兼之
○西南都巡检一员正七品良乡县置司分管良
乡宛平安次永清县并涿易州界盗贼事诸州都
巡检使各一员正七品副都巡检使各一员正八
品散巡检正九品内泗州以管勾排岸兼之皆设
副巡检一员为之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29b 页 WYG0602-0257d.png
谨案金以刺史治州犹今之直𨽻州知州也史
称州刺史掌同府尹与今之属州显然不同故
不复著县令之设与唐宋不异而巡检一职视
前代为尤详矣金县有置穆昆(解见理/藩院篇)者𨽻于
明安(解见理/藩院篇)之下职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
武艺惟不管常平仓馀同县令是县令之外又
别有穆昆之官盖如今之八旗佐领已别著于
八旗都统表内又世宗大定间诏年老之人毋
称州刺史掌同府尹与今之属州显然不同故
不复著县令之设与唐宋不异而巡检一职视
前代为尤详矣金县有置穆昆(解见理/藩院篇)者𨽻于
明安(解见理/藩院篇)之下职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
武艺惟不管常平仓馀同县令是县令之外又
别有穆昆之官盖如今之八旗佐领已别著于
八旗都统表内又世宗大定间诏年老之人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0a 页 WYG0602-0258a.png
注县令其佐亦择壮者参用二十年更定铨注
县令丞簿格又命应部除官尝以罪罢而再叙者
遣使按其治迹如有善政方许授以县令无治
状者不论任数多少并不得授此可以见金代
慎重县令之制云
元
元史百官志诸州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差等
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
县令丞簿格又命应部除官尝以罪罢而再叙者
遣使按其治迹如有善政方许授以县令无治
状者不论任数多少并不得授此可以见金代
慎重县令之制云
元
元史百官志诸州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差等
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0b 页 WYG0602-0258b.png
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
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
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
州者四十有四上州达噜噶齐(解见户/部篇)州尹秩从
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噜噶
齐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达
噜噶齐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
兼捕盗之事诸县至元三年合并江北州县六千
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
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
州者四十有四上州达噜噶齐(解见户/部篇)州尹秩从
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噜噶
齐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达
噜噶齐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
兼捕盗之事诸县至元三年合并江北州县六千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1a 页 WYG0602-0258c.png
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
千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
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
者为下县上县秩从六品达噜噶齐一员尹一员
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
不置丞馀悉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
中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
主捕盗之事别有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
千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
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
者为下县上县秩从六品达噜噶齐一员尹一员
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
不置丞馀悉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
中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
主捕盗之事别有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1b 页 WYG0602-0258d.png
检一员
谨案元州县之制分路府州县四等以路领州
以州领县而腹里则以路领府以府领州以州
领县是诸州之设皆在县上然考元史地理志
诸路州之领县者既与录事司之诸县并列其
号为州而不领县者考其地域即后日之一县
而亦与府州并列盖直𨽻州与诸州参杂而不
分与明代府州县之制虽不尽相同而属州之
谨案元州县之制分路府州县四等以路领州
以州领县而腹里则以路领府以府领州以州
领县是诸州之设皆在县上然考元史地理志
诸路州之领县者既与录事司之诸县并列其
号为州而不领县者考其地域即后日之一县
而亦与府州并列盖直𨽻州与诸州参杂而不
分与明代府州县之制虽不尽相同而属州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2a 页 WYG0602-0259a.png
制固自元始也至元中以县升州者四十有四
既为明代诸州定制之所由始而州县并以尹
名兼设达噜噶齐一员元明同异之制可以参
考焉
明
续文献通考明不设州刺史而州附于府置知州
同知判官等员里不及三十而无属县者裁同知
判官或由事添设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知州掌
既为明代诸州定制之所由始而州县并以尹
名兼设达噜噶齐一员元明同异之制可以参
考焉
明
续文献通考明不设州刺史而州附于府置知州
同知判官等员里不及三十而无属县者裁同知
判官或由事添设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知州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2b 页 WYG0602-0259b.png
教养州民之事凡诸州务上视府下视县以月计
上府岁计上省以三岁之计上吏部同知清军匠
或兼巡捕判官督粮官马捕盗治农管河分职任
事而领于知州吏目典出纳文移或分领州事诸
所属衙门如府者职亦如之○明太祖初定县三
等赋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石以
下为中县正七品三万石以下为下县从七品
已而并改正七品京县正六品所属衙门有巡检
上府岁计上省以三岁之计上吏部同知清军匠
或兼巡捕判官督粮官马捕盗治农管河分职任
事而领于知州吏目典出纳文移或分领州事诸
所属衙门如府者职亦如之○明太祖初定县三
等赋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石以
下为中县正七品三万石以下为下县从七品
已而并改正七品京县正六品所属衙门有巡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3a 页 WYG0602-0259c.png
司税课局驿递河泊所仓草场者设官如州知县
掌教养县民之事凡岁贡学生三岁贡士岁攒实
徵十岁造黄册民之赋役视丁与产必调剂而均
节之狱讼必询其情理考诸律例而决之有不伏
请陈于上为雪理焉凡养老祀神表善赈饥恤穷
通货之事时省而敦行之凡山海泽薮之产资国
用者按籍而登焉诸所属衙门如州者职亦如之
庶人在官者县亦如州
掌教养县民之事凡岁贡学生三岁贡士岁攒实
徵十岁造黄册民之赋役视丁与产必调剂而均
节之狱讼必询其情理考诸律例而决之有不伏
请陈于上为雪理焉凡养老祀神表善赈饥恤穷
通货之事时省而敦行之凡山海泽薮之产资国
用者按籍而登焉诸所属衙门如州者职亦如之
庶人在官者县亦如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3b 页 WYG0602-0259d.png
明史职官志洪武元年徵天下贤才为州县职敇
命厚赐以励其廉耻又敇谕之至于再三十七年
定州县条例八事颁示天下永为遵守是时天下
州县官廉能正直者必遣行人赍敇往劳增秩赐
金仁宣之际犹然英宪而下日罕自后益重内轻
外此风绝矣○洪武二年以广西地接猺獞始于
关隘冲要之处设巡检司以警奸盗后遂增置各
处十三年二月特赐敇谕之寻改为杂职○税课
命厚赐以励其廉耻又敇谕之至于再三十七年
定州县条例八事颁示天下永为遵守是时天下
州县官廉能正直者必遣行人赍敇往劳增秩赐
金仁宣之际犹然英宪而下日罕自后益重内轻
外此风绝矣○洪武二年以广西地接猺獞始于
关隘冲要之处设巡检司以警奸盗后遂增置各
处十三年二月特赐敇谕之寻改为杂职○税课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4a 页 WYG0602-0260a.png
局大使明初改在京官店为宣课司州县官店为
通课司后改为税课局○河泊所官洪武十五年
定天下河泊所凡二百五十二岁课粮五千石以
上至万石者设官三人千石以上设二人三百石
以上设一人
谨案牧民之官其与百姓最亲者莫过于州县
自涖政理财劝农兴学均土田简夫役平狱讼
兴教化诸大政所关无不自州县始者考汉书
通课司后改为税课局○河泊所官洪武十五年
定天下河泊所凡二百五十二岁课粮五千石以
上至万石者设官三人千石以上设二人三百石
以上设一人
谨案牧民之官其与百姓最亲者莫过于州县
自涖政理财劝农兴学均土田简夫役平狱讼
兴教化诸大政所关无不自州县始者考汉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4b 页 WYG0602-0260b.png
循吏传言守而不及令盖举其大者称之然其
时如魏相之令茂陵焦延寿之令小黄卓茂之
令密王涣之令洛阳治绩最为著闻而郎官出
宰百里刺史不得轻辱黄绶所以重其选者亦
为甚至此汉室循良所由独盛也令长之制历
代不改至南北朝时用人滥杂搢绅之流耻居
其任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任为县令天
下之邑率皆不治而其弊甚矣唐明皇纳张九
时如魏相之令茂陵焦延寿之令小黄卓茂之
令密王涣之令洛阳治绩最为著闻而郎官出
宰百里刺史不得轻辱黄绶所以重其选者亦
为甚至此汉室循良所由独盛也令长之制历
代不改至南北朝时用人滥杂搢绅之流耻居
其任五代任官凡龌龊无能者始任为县令天
下之邑率皆不治而其弊甚矣唐明皇纳张九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5a 页 WYG0602-0260c.png
龄之言非历县令不得入为台郎宋初慎选朝
官出知州县之事孝宗时定制县令以三年为
任非经两任不得除监察御史说者谓开元乾
道之吏治所以独高于近代者以此也明初定
天下县为三等其有巡检司税课局驿递闸坝
等职事者设官如州广徵天下贤才为州县之
职敇命厚赐以励其廉耻意非不善也中叶而
后重内轻外益不以州县为意铨选之法弊而
官出知州县之事孝宗时定制县令以三年为
任非经两任不得除监察御史说者谓开元乾
道之吏治所以独高于近代者以此也明初定
天下县为三等其有巡检司税课局驿递闸坝
等职事者设官如州广徵天下贤才为州县之
职敇命厚赐以励其廉耻意非不善也中叶而
后重内轻外益不以州县为意铨选之法弊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5b 页 WYG0602-0260d.png
吏职多不得其人考课之政弛而浮滥阘冗皆
得以冒居其列字人之职益轻而簿书钱榖之
寄遂尽归于胥吏之手其僚佐各官有虚名而
无实效甚至骳法营私无所顾忌而吏治益不
可问矣我
朝整饬官方首重吏职州县授任之初必先由部
引
见以简其才否其在任者阅俸五年以上始许题升
得以冒居其列字人之职益轻而簿书钱榖之
寄遂尽归于胥吏之手其僚佐各官有虚名而
无实效甚至骳法营私无所顾忌而吏治益不
可问矣我
朝整饬官方首重吏职州县授任之初必先由部
引
见以简其才否其在任者阅俸五年以上始许题升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6a 页 WYG0602-0261a.png
三年以上始许题调涖任三年政绩卓著者保
题注册又阅三年始加衔注册即用间有因事
引
对书名存记
特用为同知知府以示鼓励而才猷卓越者或用至
督抚所以激扬之者备至其有旷职者督抚劾
奏立从黜退以收锄莠扶良之效洵乎慎重民
牧永垂万世之良法矣
题注册又阅三年始加衔注册即用间有因事
引
对书名存记
特用为同知知府以示鼓励而才猷卓越者或用至
督抚所以激扬之者备至其有旷职者督抚劾
奏立从黜退以收锄莠扶良之效洵乎慎重民
牧永垂万世之良法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四 第 36b 页 WYG0602-0261b.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