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第 1a 页 WYG0848-0271a.png

吕氏春秋 杂家类一(杂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按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旧本题秦吕
不韦撰考史记文信侯列传实其宾客之所
集也太史公自序又称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考序意篇称维秦八年涒滩之岁是时不韦
未迁蜀故自高诱以下皆不用后说盖史驳
卷首 第 1b 页 WYG0848-0271b.png

本凡十二纪八览六论纪所统子目六十一
览所统子目六十三论所统子目三十六实
一百六十篇汉志盖举其纲也其十二纪即
礼记之月令顾以十二月割为十二篇每篇
之后各间它文四篇惟夏令多言乐秋令多
言兵似乎有义其馀则绝不可晓先儒无说
莫之详矣又每纪皆附四篇而季冬纪独五
卷首 第 2a 页 WYG0848-0272a.png

总论殆所谓纪者犹内篇而览与论者为外
篇杂篇欤唐刘知几作史通内外篇而自序
一篇亦在内篇之末外篇之前盖其例也不
韦固小人而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大
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
之文与孔子曾子之言其他如论音则引乐
记论铸剑则引考工记虽不著篇名而其文
卷首 第 2b 页 WYG0848-0272b.png

墨翟之言不取其非儒明鬼者而纵横之术
刑名之说一无及焉其持论颇为不苟论者
鄙其为人因不慎重其书非公论也自汉以
来注者惟高诱一家训诂简质于引證颠舛
之处如制乐篇称成汤之时谷生于庭则据
书序以驳之称南子为釐夫人则据论语左
传以驳之称西门豹在魏襄王时则据魏世
卷首 第 3a 页 WYG0848-0272c.png

慢晋文公则皆据左传以驳之称颜阖对鲁
庄公则据鲁世家以驳之称卫逐献公立公
子黚则据左传卫世家以驳之皆不蹈注家
附会之说然如称魏文侯虏齐侯献之天子
传无其事不知诱何以不纠其谓梅伯说鬼
侯之女好妲己为不好因而见醢谓白乙丙
孟明皆蹇叔子谓宁戚扣角所歌乃硕鼠之
卷首 第 3b 页 WYG0848-0272d.png

何所据又共伯得乎共首及张毅单豹事均
出庄子乃于共伯事则曰不知其出何书于
张毅单豹事则引班固幽通赋竟未见漆园
之书亦谓可异若其注五世之庙曰逸书则
梅颐伪本尚未出引诗庶姜孽孽作䡾䡾鼍
鼓逢逢作韸韸则经师异本均不足为失也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卷首 第 4a 页 WYG0848-0273a.png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卷首 第 5a 页 WYG0848-0273c.png

吕氏春秋目录 杂家类一(杂学之属/)
卷一 孟春纪第一(凡五篇/)
一曰孟春 二曰本生
三曰重己 四曰贵公
五曰去私
卷二 仲春纪第二(凡五篇/)
一曰仲春 二曰贵生
卷首 第 5b 页 WYG0848-0273d.png

五曰功名(一作/由道)
卷三 季春纪第三(凡五篇/)
一曰季春 二曰尽数
三曰先己 四曰论人
五曰圜道
卷四 孟夏纪第四(凡五篇/)
一曰孟夏 二曰劝学(一作/观师)
卷首 第 6a 页 WYG0848-0274a.png

五曰用众(一作/善学)
卷五 仲夏纪第五(凡五篇/)
一曰仲夏 二曰大乐
三曰侈乐 四曰适音(一作/和乐)
五曰古乐
卷六 季夏纪第六(凡五篇/)
一曰季夏 二曰音律
卷首 第 6b 页 WYG0848-0274b.png

五曰明理
卷七 孟秋纪第七(凡五篇/)
一曰孟秋 二曰荡兵(一作/用兵)
三曰振乱 四曰禁塞
五曰怀宠
卷八 仲秋纪第八(凡五篇/)
一曰仲秋 二曰论威
卷首 第 7a 页 WYG0848-0274c.png

五曰爱士(一作/慎穷)
卷九 季秋纪第九(凡五篇/)
一曰季秋 二曰顺民
三曰知士 四曰审己
五曰精通
卷十 孟冬纪第十(凡五篇/)
一曰孟冬 二曰节丧
卷首 第 7b 页 WYG0848-0274d.png

五曰异用
卷十一 仲冬纪第十一(凡五篇/)
一曰仲冬 二曰至忠
三曰忠廉 四曰当务
五曰长见
卷十二 季冬纪第十二(凡六篇/)
一曰季冬 二曰士节
卷首 第 8a 页 WYG0848-0275a.png

五曰不侵 六曰序意(一作/廉孝)
右为十二纪凡六十一篇
卷十三 有始览第一(凡七篇/)
一曰有始 二曰名类
三曰去尤 四曰听言
五曰谨听 六曰务本
七曰谕大
卷首 第 8b 页 WYG0848-0275b.png

一曰孝行 二曰本味
三曰首时(一作/眉时) 四曰义赏
五曰长攻 六曰慎人(一作/顺人)
七曰遇合 八曰必已(一作本知/又作不过)
卷十五 慎大览第三(凡八篇/)
一曰慎大 二曰权勋
三曰下贤 四曰报更
卷首 第 9a 页 WYG0848-0275c.png

七曰贵因 八曰察今
卷十六 先识览第四(凡八篇/)
一曰先识 二曰观世
三曰知接 四曰悔过
五曰乐成 六曰察微
七曰去宥 八曰正名
卷十七 审分览第五(凡八篇/)
卷首 第 9b 页 WYG0848-0275d.png

三曰任数 四曰勿躬
五曰知度 六曰慎势
七曰不二 八曰执一
卷十八 审应览第六(凡八篇/)
一曰审应 二曰重言
三曰精谕 四曰离谓
五曰淫辞 六曰不屈
卷首 第 10a 页 WYG0848-0276a.png

卷十九 离俗览第七(凡八篇/)
一曰离俗 二曰高义
三曰上德 四曰用民
五曰适威 六曰为欲
七曰贵信 八曰举难
卷二十 恃君览第八(凡八篇/)
一曰恃君 二曰长利
卷首 第 10b 页 WYG0848-0276b.png

五曰达郁 六曰行论
七曰骄恣 八曰观表
右为八览凡六十三篇
卷二十一 开春论第一(凡六篇/)
一曰开春 二曰察贤
三曰期贤 四曰审为
五曰爱类 六曰贵卒
卷首 第 11a 页 WYG0848-0276c.png

一曰慎行 二曰无义
三曰疑似 四曰壹行
五曰求人 六曰察传
卷二十三 贵直论第三(凡六篇/)
一曰贵直 二曰真諌
三曰知化 四曰过理
五曰壅塞 六曰原乱
卷首 第 11b 页 WYG0848-0276d.png

一曰不苟 二曰赞能
三曰自知 四曰当赏
五曰博志 六曰贵当
卷二十五 似顺论第五(凡六篇/)
一曰似顺 二曰别类
三曰有度 四曰分职
五曰处方 六曰慎小
卷首 第 12a 页 WYG0848-0277a.png

一曰士容 二曰务大
三曰上农 四曰任地
五曰辩土 六曰审时
卷首 第 13a 页 WYG0848-0277c.png

吕不韦者濮阳人也为阳翟之富贾家累千金秦昭襄
王者孝公之曾孙惠文王之孙武烈王之子也太子死
以庶子安国君柱为太子柱有子二十馀人所幸妃号
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庶子名楚其母曰
夏姬不甚得幸令楚质于赵而不能顾质数东攻赵赵
不礼楚时不韦贾于邯郸见之曰此奇货也不可失乃
见楚曰吾能大子之门楚曰何不大君之门乃大吾之
卷首 第 13b 页 WYG0848-0277d.png

之不韦曰昭襄王老矣而安国君为太子窃闻华阳夫
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请以千金为子西
行事安国君令立子为适嗣不韦乃以宝玩珍物献华
阳夫人因言楚之贤以夫人为天母日夜涕泣思夫人
与太子夫人大喜言于安国君于是立楚为适嗣华阳
夫人以为已子使不韦傅之不韦取邯郸姬已有身楚
见说之遂献其姬至楚所生男名之曰正楚立之为夫
卷首 第 14a 页 WYG0848-0278a.png

太子安国君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楚立是为庄
襄王以
庄襄王立三年而薨太子正立是为秦始皇帝尊不韦
为相国号称仲父不韦乃集儒书使著其所闻为十二
纪八览六论训解各十馀万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名为吕氏春秋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有能增损
一字者与千金时人无能增损者诱以为时人非不能
卷首 第 14b 页 WYG0848-0278b.png

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
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是以著在录略诱正孟子章句
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家有此书寻绎
右既有脱误小儒又以私意改定犹虑传义失其本真
少能详之故复依先师旧训辄乃为之解焉以述古儒
之旨凡十七万三千五十四言若有纰缪不经后之君
子断而裁之比其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