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
卷一百五 第 1a 页 WYG0645-04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一百五
  校雠略一
   (臣/)等谨案郑樵校雠略著论六十九条其总序云
   册府之藏不患无书校雠之司未闻其法欲三馆
   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蠹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
   传故作校雠略其所著论大约以搜求阙逸编次
   类例为重事而考核参订之法不与述焉盖郑氏
卷一百五 第 1b 页 WYG0645-0431b.png
   生未际焕文成化之时目不窥金匮石室肆其搜
   订仅据一家所见思以综贯古今故用力勤而研
   考未及所云校雠特艺文略之凡例云耳我
  朝文治光华经籍大备
列圣
御纂
钦定之书皆禀
睿裁一时操觚载笔之士研精覃思从事稽考
卷一百五 第 2a 页 WYG0645-0431c.png
皇上圣学高深
几馀念典岁时无间凡
发为文章大而义理小而名物放弥卷密钜细兼赅时
  而辨析字句指抉音义洞见古今觉刘向扬雄刘
  攽曾巩以校中秘书为能尽职业者于广大精微
  之蕴毫无所见始知
圣人之理足而识卓也乾隆初年
特命武英殿重刻十三经二十二史
卷一百五 第 2b 页 WYG0645-0431d.png
御制经序有云训诂繁则蹖駮互见卷帙重则亥豕易
 讹爰敕词臣重加校正其于经文误字以及传注
 笺疏之末协者参互以求其是各为考证附于卷
 后
史序亦云辨讹别异是正为多卷末考證一视诸经之
 例当时蒐求辨晰咸仰
集成布在琅函指归有定乾隆三十七年
命辑四库全书备书契以来未有之大观徵薄海之遗
卷一百五 第 3a 页 WYG0645-0432a.png
  籍录大典之散编每一书撮举大端标列简首名
  曰提要逐篇奏
御仰承
亲定告成之日汇为总目二百卷其中考辨繁赜徵引
  明确实为万古学海津逮要涂臣等纂辑校雠略
  恭编
御制文考定经籍者为一卷
 武英殿重刋经史考證为五卷
卷一百五 第 3b 页 WYG0645-0432b.png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考證为二卷不胪著作之富惟取
  校雠之精以别于诸史经籍艺文之志以符郑氏
  之例使樵得亲逢
 盛际亦将以一得之愚为一职之效其庆幸当何如
  矣
御制文考定经籍五篇
御制读周易枯杨生稊辨诂
 易大过之九二曰枯杨生稊王弼注云杨之秀也孔
卷一百五 第 4a 页 WYG0645-0432c.png
 颖达谓枯槁之扬更生少壮之稊取象显而易见陆
 德明经典释文从之考夏小正云正月柳稊稊也者
 发孚也戴德自释其文确然可信足与弼注相发明
 且微独王孔之说为然也唐以前诸儒讲易者莫不
 然即郑康成书作荑而解为木更生虞翻诂作稚而
 解为杨叶未舒辞虽小异义实不相远也惟朱子本
 义以稊为梯且训为根谓荣于下者其说本之程传
 而程子则举刘琨劝进表发繁华于枯荑为證夫琨
卷一百五 第 4b 页 WYG0645-0432d.png
 信笔为文无与易理然亦未明言根义而荑之训又
 为草琨所谓枯荑安知非在彼而不在此其不足据
 审矣程朱之意不过以卦体二爻初阴在下遂以为
 下生根稊而于五爻老阴在上则以为上生华秀夫
 以二之比初为老夫得女妻五之比六为老妇得士
 夫可也若拘上下爻之象以根稊华秀分上下而言
 则不可朱子不又云乎荣于下则生于上既曰生于
 上非秀而何矧植物之性其生莫不由根而干而枝
卷一百五 第 5a 页 WYG0645-0433a.png
 而芽蘖若舍稊秀而专言梯且训为根则所云生于
 上者曷所指乎考之朱震河上易传曰二变而与初
 二成艮巽木在土下根也枯杨有根则其稚秀出稊
 稚出杨之秀也震未尝不兼言根而引而至于稊则
 较程朱之说为赅举矣间尝综爻象之辞而覆按之
 生梯必当以弼注为正盖阳虽过而济以阴故能成
 生发之功譬枯杨之生稊始孚秀而具生生不已之
 象犹老夫得女妻之过以相与也故无不利也五爻
卷一百五 第 5b 页 WYG0645-0433b.png
 生华直当作华絮解陆佃埤雅云柳华一名絮是其
 义矣盖杨而至于华絮其生意已过自此以往将就
 衰落故不可久也亦犹老妇得士夫之可丑也则以
 象辞释爻辞其义自合即以卦体證爻象亦无弗合
 又何必泥程朱之曲解为梯乎但梯之为字虽今时
 所行大戴礼亦从木然诂解无异义或出刋写之讹
 而张参五经文字则列稊于禾部唐国子学石经本
 汉鸿都之遗最为近古而木旁之梯则说文广韵并
卷一百五 第 6a 页 WYG0645-0433c.png
 训木阶与发荣义无涉亦不可以不正
  (臣/)等谨案群言淆乱衷诸圣生稊之说自郑康成王
  弼虞翻孔颖达陆德明各执一解即程朱大儒亦
  不能无偏驳也恭读
御制于卦位上下不泥旧说而一以物性断之阴阳生
  生之妙理不解自喻取朱震之兼词证张参之小
  学而梯与稊之音义益明经训昭于星日彼白虎
  观诸儒讲同异称制临决者盖未之见及也
卷一百五 第 6b 页 WYG0645-0433d.png
御制麋角解说
 壬午为鹿角记既辨明鹿与麋皆解角于夏不于冬
 然月令既有其言而未究其故常耿耿焉昨过冬至
 陡忆南苑有所谓麈者(俗名长尾鹿可/为蝇拂即麈尾)或解角于冬
 亦未可知遣人视之则正值其候有已落地者有尚
 在𠜶角或双或落其一者持其已解者以归乃爽然
 自失曰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有如是乎使
 不悉麈之解角于冬将谓月令遂误而不知吾之误
卷一百五 第 7a 页 WYG0645-0434a.png
 更有甚于月令者矣然则月令遂不误乎曰月令之
 误误在以麈为麋而不在冬之有解角之兽也盖鹿
 之与麋北人能辨之而南人则有所弗能麋之与麈
 亦如是而已耳且说文训麈有麋属之言而名苑则
 又曰鹿大者曰麈群鹿随之视尾所转而往夫鹿也
 麋也麈也迥然不同亦不相共群而处实今人所知
 者而古人乃不悉其孰为鹿孰为麋孰为麈则月令
 不云夏至麋角解冬至鹿角解为幸矣而又何怪乎
卷一百五 第 7b 页 WYG0645-0434b.png
 其误麈为麋也耶既释此疑因为说以识之月令古
 书不必易灵台时宪则命正讹以示信四海焉
  (臣/)等谨案麋与鹿皆解角于夏麈解角于冬乃物
  性之本然亦天地之自然也
皇上以至诚之德尽物性以参天地得善读之间验亲
  见之徵格物致知曲成不遗之
道在是矣至
谕改灵台时宪而于月令辨其误而仍存其文更足见
卷一百五 第 8a 页 WYG0645-0434c.png
  尊经好古之
睿怀云
御制读礼记文王世子篇
 文王世子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引仲尼曰闻之
 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
 其君乎周公优为之郑康成训于读为迂迂犹广也
 大也后之说经者多傅会之孔疏则以为周公之益
 君于身优饶于德广大而黄敏求陈祥道方悫则或
卷一百五 第 8b 页 WYG0645-0434d.png
 以为周公委曲其身以正其君或以为迂身非直躬
 或以周公抗世子法为致曲是皆不衷于理夫周公
 摄政时成王已为君不可挞故挞伯禽以警成王其
 理甚正而其道甚直初非有迂曲迁就之私孔颖达
 疏申引广大之释委曲烦言以致经义反晦偶因检
 永乐大典得陈懋赏集说云况于正其身以善其君
 乎此大人正已而物正之事语较直截夫于诠为于
 义固当矣而身字解尚未能亲切因考古篆身作
卷一百五 第 9a 页 WYG0645-0435a.png
 子作 二字相似疑或当时传写之讹若作于其子以
 善其君则与周公所行适合而于理于文皆无弗合
 康成盖未思及子字之误为身字遂强附训释后儒
 益从而为之词使孔子之言周公之事皆不得其正
 夫强解以误后学不可乃因强解而诬孔子并以诬
 周公则尤不可是不容以不辨但经文沿诵日久无
 改正之理姑记余所见以俟后之考古者
  (臣/)等谨案唐开元易尚书古文从今文而改洪范
卷一百五 第 9b 页 WYG0645-0435b.png
  无陂为无颇是以后人之韵改古人之文也宋儒
  谓论语学易章五十当作卒辨者以篆文卒字与
  五十字迥不相侔是以后人之字改古人之文也
  我
皇上考二戴之传述揭六书之渊微于身子二字篆文
  相近致误之处特为
指明诚为探万古文字之源而理正词安郑孔以下诸
  儒之傅会迁就支离轇轕俱无所事矣
卷一百五 第 10a 页 WYG0645-0435c.png
御制三韩订谬
  尝读后汉书三韩传称辰韩人儿生欲令头扁皆押
  之以石讶其说之悖于理而肆为诡诞以惑世也夫
  以石押头壮夫且不能堪而以肆之初堕地之小儿
  实非人情所宜有间考三韩建国本末诸史率多牴
  牾以方位准之盖在今奉天东北吉林一带壤接朝
  鲜与我国朝始基之地相近国朝旧日儿生数日即
  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斯
卷一百五 第 10b 页 WYG0645-0435d.png
  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辰韩或亦类是耳范蔚宗不
  得其故从而曲为之解甚矣其妄也且如汉人生儿
  常令侧卧久而左右角平头形似狭蒙古人生儿以
  韦𢃄束之木版植立于地长则股形微箕此亦皆习
  而自然无足为异藉如蔚宗所言岂汉人蒙古亦皆
  以石押之令其头狭而股箕乎若夫三韩命名史第
  列马韩辰韩弁韩(亦曰/弁辰)而不详所以称韩之义陈寿
  魏志直云韩地韩王鱼豢魏略且以为朝鲜王准冒
卷一百五 第 11a 页 WYG0645-0436a.png
 姓韩氏其为傅会尤甚盖国语及蒙古语皆谓君长
 为汗韩与汗音相混史载三韩各数十国意当时必
 有三汗分统之史家既不知汗之为君而庸鄙者至
 讹韩为族姓何异扣槃扪籥以喻日哉且中外语言
 不通不能强为诠解者势也今夫天昭昭在上人皆
 仰之然汉语谓之天国语谓之阿卜喀蒙古语谓之
 腾格里西番语谓之那木喀回语谓之阿思满以彼
 语此各不相晓而人之所以敬与天之所以感则无
卷一百五 第 11b 页 WYG0645-0436b.png
 弗同若必一一以汉字牵附臆度之能乎不能夫韩
 与汗音似义殊谬而失之诬犹可也至于以石押头
 之谬实悖于理斯不可也然则余之三韩订谬之作
 乌容已乎哉
  (臣/)等谨案史家之失穿凿为甚盖由见理不明而
  设词多诞也三韩之名出于当时之自称而不习
  其语者遂以为韩地韩王甚且以为韩姓固罔知
  汗之当作何字且汗之当解何义也字义不明无
卷一百五 第 12a 页 WYG0645-0436c.png
  惑乎它说之悉悖于理矣有
御制订谬之作而三汗之字之义乃昭然足以破千古
  之讹矣此其弊至辽金元三史而益棼人地官名
  俱无正音
皇上特敕改正三史国语解
颁之学官以正托克托宋濂之舛其详具见本书云
御制道命录识语
 昨命词臣校勘永乐大典得李心传道命录一册集
卷一百五 第 12b 页 WYG0645-0436d.png
 当时论伊川程子之事以道属之而以命惜之所见
 不衷于理曾题诗帙首并序而正其失兹内廷翰林
 覆校天禄琳琅旧藏有元板道命录十卷重以永乐
 大典本校之则前六卷相同者过半其刋本有而写
 本无者计二十八条第七卷以下则写本皆不录疑
 其为未全之书及细检之又有写本所录而刋本无
 者凡八条似大典别有所据考李心传原序专以伊
 川为言而刋本则兼及朱子并附濂洛关闽事复考
卷一百五 第 13a 页 WYG0645-0437a.png
 程荣秀序云李秀岩道命录五卷梓在江州燬于兵
 荣秀尝得而读之疑为初稿欲删定而未成兹因原
 本略加釐次十卷如左云云今大典写本止载伊川
 事与心传序合或写本乃钞江州初梓之本而龟山
 书院所镌十卷兼及朱子诸人乃荣秀增定之本耳
 因识原诗后以俟考其元板书前篇已有甲子题语
 兹不复录
  (臣/)等谨案永乐大典在当时以为搜采极博矣而
卷一百五 第 13b 页 WYG0645-0437b.png
  所载道命录尚为不完之本证以
 天禄琳琅之元刻益信我
 朝秘府储藏之富前古无伦也
皇上题诗附识于两本多寡完缺之故校勘必审辨析
  必详
典学精勤有佔毕下士所未能万一者盖
皇上于四库全书呈进时每
亲加乙览
卷一百五 第 14a 页 WYG0645-0437c.png
圣心所会发为
天章凡数百馀首美富奥博莫测津涯咸在
御制诗集中兹以本书之例不具载云
 
 
 
 
 
卷一百五 第 14b 页 WYG0645-0437d.png
 
 
 
 
 
 
 
皇朝通志卷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