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浙西水利书 卷上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a 页 WYG0576-00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浙西水利书卷上    明 姚文灏 撰
  宋书
   范文正公上吕相并呈中丞咨目
某再拜上仆射相公伏蒙回赐钧翰又访以疏导积水
之事何岩廊之上而意及畎亩是伊尹耻一物不获之
心也天下幸甚某连蹇之人常欲省事及观民患不忍
自安去年姑苏之水踰秋不退计司议之于上穷俗语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b 页 WYG0576-0085d.png
之于下某为民之长岂敢曲沮焉然初未甚晓惑于群
说及按而视之究而思之则了然可照今得一二以陈
焉愿垂钧造审而勿倦则浮议自破斯民之福也姑苏
四郊略平窊而为湖者十之二三西南之泽尤大谓之
太湖纳数郡之水湖东一派浚入于河谓之松江积雨
之时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虽北压扬子江而东抵巨
浸河渠至多湮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惟松江退落漫
流始下或一岁大水久而未耗来年暑雨复为沴焉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a 页 WYG0576-0086a.png
必荐饥可不经画今疏导者不惟使东南入于松江
又使东北入于扬子之于海也其利在此夫水之为物
蓄而停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何为而不利或曰江
水已高不纳此流某谓不然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
善下耳岂独不下于此耶江流若高则必滔滔旁来岂
复姑苏之有乎矧今开亩之处下流不息亦明验矣或
曰日有潮来水安得下某谓不然大江长淮无不潮也
来之时刻少而退之时刻多故大江长淮会天下之水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b 页 WYG0576-0086b.png
毕能归于海也或曰沙因潮至数年复塞岂人力之可
支某谓不然新导之河必设诸闸常时扄之以禦来潮
沙不能塞也每春理其闸外工减数倍矣旱岁亦扄之
驻水溉田可救熯涸之灾涝岁则启之疏积水之患或
谓开亩之役重劳民力某谓不然东南之田所植惟稻
大水一至秋无他望灾沴之后必有疾疫乘其羸十不
救一谓之天灾实由饥耳如能使民以时导达沟渎保
其稼穑俾百姓不饥而死曷为其劳哉民勤而生不犹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a 页 WYG0576-0086c.png
愈于惰而死乎或谓力役之际大费军食某谓不然姑
苏岁纳苗米三十四万斛官司之籴又不下数百万斛
去秋蠲放者三十万官司之籴无复有焉如丰穰之岁
春役万人日食三升一月而罢用米九千石耳荒歉之
岁日以五升召民为役因而赈济一月而罢用米万五
千石耳量此之出较彼之入孰谓费军食哉或谓陂泽
之田动成渺㳽导川而无益也某谓不然吴中之田非
水不植减之使浅则可播种非必决而涸之然后为功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b 页 WYG0576-0086d.png
也昨开五河泄去积水今岁平和秋望七八积而未去
者犹有二三未能播种复请增理数道以分其流使不
停壅纵遇大水其去必速而无来岁之患矣又松江一
曲号曰盘龙父老传云出水尤利如总数道而开之灾
必大减苏秀间有秋之半利已大矣畎浍之事职在郡
县不时开导刺史县令之职也然今之世有所兴作横
议先至非朝廷主之则无功而有毁守土之人恐无建
事之意矣苏常湖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也浙漕之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a 页 WYG0576-0087a.png
任及数郡之守宜择精心尽力之吏不可以寻常资格
而授恐功利不至重为朝廷之忧且失东南之利也某
已具此闻于相府仰惟中丞有忧天下之心为亦留意
于此焉干冒威重卑情不任惶惧之至
   丘直讲至和塘记
吴城东闉距昆山县七十里俗谓之昆山塘北纳阳城
湖南吐松江由堤防之不立故风波相凭驰突废民田
田以潴鱼鳖其民病赋入之侵蟊相从以逋徙奸人缘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b 页 WYG0576-0087b.png
之以邀劫行旅通盐槚以自利吏莫能禁父老相传自
唐至今三百馀年欲有营作而弗克也有宋至道二年
陈令公之守苏尝按行之邑人朱珏父子相继论其事
为州县者亦继经度之皆以横绝巨浸费用十数万缗
中议而沮皇祐中发运使许公建言苏之田膏腴而地
下常苦水患乞置官司以畎泄之请令舒州通判殿中
丞王安石先相视焉朝廷从之王君既至从县吏拿荒
梗浮倾沮讯其乡人尽得其利害度长绳短顺其故道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5a 页 WYG0576-0087c.png
施之图绘疏曰请议如许公朝廷未之行也至和初今
太守吕公既下车问民所疾苦盖有意于疏导矣明年
与权为昆山主簿始陈五利一曰便州楫二曰辟田畴
三曰复租赋四曰止贼盗五曰禁奸商其馀所济非可
以胜拟愿约古制役民以兴作经费寡而售效速若其
不成请以身塞责既而令钱君复言之太守喜其谋之
协从于是列而上闻其副以决于监司乃诫庸力经远
迩兴屯舍宿糇薪既成以授有司郡相元君实总之粤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5b 页 WYG0576-0087d.png
十月甲午治役先设外防以遏其下流立横埭以限之
乃自下流浚而决焉其始戒也猖风号霾迅雷以雨乃
用牲于神至癸巳夜半雨息逮明休霁以卒其役人皆
以为有相之者始计月馀盖旬有九日而成深五尺广
六十尺用民力才一十五万六千工为桥五十二莳榆
柳五万七千八百其贰河植茭蒲芙蕖称是计其入以
为修完料民之馀治小虞自严村至于鳗□瀼治新洋
江自朱沥至于清港治山塘自山南至于东浚诸泾六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6a 页 WYG0576-0088a.png
十四浦四十四塘六于是阳城诸湖若瀼皆道而及江
田无洿潴民不病涉矣是役也昆山治其东长洲治其
西以俗名非便更之曰至和识年号也太守嘉其有成
谓与权实区区于其间其言必详命之为记
   苏文忠公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
臣窃闻议者多谓吴中本江海太湖故地鱼龙之宅而
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盖理之当然不可复
以人力疏治是大不然臣到吴中二年虽为多雨亦未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6b 页 WYG0576-0088b.png
至过甚而苏湖常三州皆大水害稼至十七八今年淫
雨过常三州之水遂合为一太湖松江与海渺然无辨
者盖因二年不退之水非今年积雨所能独致也父老
皆言此患所从来未远不过四五十年耳而近岁特甚
盖人事不修之积非特天时之罪也三吴之水潴为太
湖太湖之水溢为松江以入海海水日两潮潮浊而江
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驶随辄涤去海口常
通故吴中少水患昔苏州以东官私船舫皆以篙行无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7a 页 WYG0576-0088c.png
陆挽者古人非不知为挽路以松江入海太湖之咽喉
不敢鲠塞故也自庆历以来松江始大筑挽路建长桥
植千柱水中宜不甚碍而夏秋涨水之时桥上水常高
尺馀况数十里积石壅土筑为挽路乎自长桥挽路之
成公私漕运便之日葺不已而松江始艰噎不快江水
不快软缓而无力则海之泥沙随潮而上日积不已故
海口湮灭而吴中多水患近日议者但欲发民浚治海
口而不知江水艰噎虽暂通快不过岁馀泥沙复积水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7b 页 WYG0576-0088d.png
患如故今欲治其本长桥挽路固不可去惟有凿挽路
于旧桥外别为千桥桥谼各二丈千桥之积为二千丈
水道松江宜加迅驶然后官私出力以浚海口海口既
浚而江水有力则泥沙不复积水患可以少衰臣之所
闻大略如此而未得其详旧闻常州宜兴县进士单锷
有水学故召问之出著吴中水利书一卷且口陈其曲
折则臣言止得十二三耳臣与知水者考论其书疑可
施用谨缮写一本进上伏望圣慈深念两浙之富国用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8a 页 WYG0576-0089a.png
所恃岁漕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赋供馈不可悉
数而十年九涝公私凋弊深可悯惜乞下臣言与锷书
委本路监司躬亲按行或差彊干知水官吏考实其言
图上利害臣不胜区区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吴中水利书
切观苏常湖三州之水为患滋久较旧赋之入十常减
其五六以日月指之则水为害于三州逾五十年矣朝
廷屡责监司监司每督州县又间出使者寻按旧迹使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8b 页 WYG0576-0089b.png
讲明利害之原然而西州之官求东州之利目未尝历
览地形之高下耳未尝讲闻湍流之所从来州县惮其
经营百姓厌其出力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
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索途以为不可治也
间有忠于国志于民深求而力究之然有知其一而不
知其二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详于此而略于彼以锷视
其迹自溧阳五堰东至吴江岸犹之一身也五堰则首
也宜兴荆溪则咽喉也百渎则心也震泽则腹也旁通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9a 页 WYG0576-0089c.png
震泽众渎则络脉众窍也吴江则足也今上废五堰之
固而宣歙池九阳江之水不入芜湖反东注震泽下又
有吴江岸之阻而震泽之水积而不泄是犹有人焉桎
其手缚其足塞其众窍以水沃其口沃而不已腹满而
气绝视者恬然犹不谓之已死且未筑吴江岸已前五
堰其废已久然而三州之田尚十年之间熟有五六五
堰犹未为大患自吴江筑岸以后十年之间熟无一二
欲具验之阅三州岁赋所入可见矣锷视熙宁八年虽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9b 页 WYG0576-0089d.png
大旱然连百渎之田皆鱼游鳖处之地低污之甚也其
田去百渎无多远而田之苗是时亦皆旱死何哉盖百
渎及旁穿小港历年不遇旱皆为泥沙湮塞与平地无
异虽去震泽甚迩民力难以私举时官又无留意疏导
者苗卒归乎槁死迄今十四载其田即未有可耕之日
昔嘉祐中邑尉阮洪深明水利屡上书监司乞开百渎
监司允其请遂鸠工于食利之民疏导四十九条是年
大熟此百渎之验岁水旱皆不可不开也夫吴江岸界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0a 页 WYG0576-0090a.png
于吴松江震泽之间岸东则江岸西则震泽江之东则
大海也百川莫不趋海地倾东南其势然也自庆历二
年欲便粮运遂筑此堤横截江流五六十里遂致震泽
之水常溢而不泄浸灌三州之田每至五六月之间湍
流峻急之时视之则吴江岸之东水常低于岸西之水
一二尺此堤岸阻水之迹可览矣又睹岸东江尾与海
相接之处茭芦丛生沙泥涨塞而又江岸之东自筑岸
已来沙涨成一村昔为湍流奔涌之地今为民居民田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0b 页 WYG0576-0090b.png
桑枣场圃吴江县由是岁增旧赋不少虽然增一邑之
赋反损三州之赋不知几百倍也夫江尾昔无茭芦壅
障今何致此盖未筑岸之前源流东下峻急筑岸之后
水势迟缓无以涤荡泥沙以致增积而茭芦生茭芦生
则水道狭水道狭则流泄不快虽欲震泽之水不积其
可得耶今欲泄震泽之水莫若先开江尾茭芦之地迁
沙村之民运其所涨之泥然后以吴江岸凿其土为木
桥千所桥谼各阔二丈每十桥可开水面二十丈千桥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1a 页 WYG0576-0090c.png
共开水面二千丈随桥谼开茭芦为港走水仍于下流
开白蚬安亭二江使湖水由华亭青龙入海则三州水
患必大衰减常州运河之北偏古有泄水入江一十四
渎曰孟渎曰黄汀渎曰东函港曰戚氏港曰五泻港曰
梨溶港曰蒋渎曰欧渎曰魏渎曰支子港曰蠡渎曰牌
泾昔皆以泄众水北下江阴之江今存者无几二浙之
粮船不过五百石运河止可常存五六尺之水足可以
胜五百石之舟以其一十四渎立为斗门每渎于岸北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1b 页 WYG0576-0090d.png
先筑堤岸以制水入江若无堤防则水泛溢而不制将
见灌浸江阴之民田民居矣昔熙宁中有提举沈披者
辄去五泻堰走运河之水北下江中遂害江阴之民田
为百姓所讼即罢提举始欲以为利而适足以害之此
未达古人之智以至败事也锷睹主簿张寔进状言吴
江岸为阻水之患泾函不通其言然则然矣虽言吴江
岸而不言措置之术盖古之所创泾函在运河之下用
梓木为之中用铜轮刀水冲之则草可刈也置在运河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2a 页 WYG0576-0091a.png
底下暗走水入江今常州有东西二函地名者此也今
先开凿江河故道湮塞之处泄得积水他日治函管则
可若未能开故道而先治函管是知末而不知本也宜
兴县西有夹苧干渎泄长塘湖东入滆湖由滆湖入大
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之
运河由运河而入一十四港北入大江今皆名存而实
亡累有知利便者献议欲依古开通皆为彼豪民计构
不行傥开夹苧干通流则西来入震泽之水可以杀其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2b 页 WYG0576-0091b.png
势深利于三州之田也熙宁八年岁大旱锷观太湖水
退数里其地皆有昔日丘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
间信知昔为民田今为湖也以是推之太湖宽广愈于
昔时昔云三万六千顷自筑吴江岸及诸港湮塞积水
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昨熙宁间检正张谔命
属吏殿丞张悫相视苏秀二州海口诸浦将欲疏凿以
快流水悫相视回申以谓若开海口诸浦则东风驾海
水倒注反灌民田锷谓悫曰地倾东南百川归海古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3a 页 WYG0576-0091c.png
开诸浦所以通百川也若反灌民田古人何为置诸浦
也百川东流则有常西流则有时因东风虽致西流风
息则其流亦复归于海其势然也凡江湖诸浦势亦一
同锷又睹秀州青龙镇有安亭江自吴江东至青龙由
青龙泄水入海昔监司恐走透商税遂塞此一江夫笼
截商税利国能有几耶湮塞湍流其害实大又况措置
商税不为难事窃闻近日华亭青龙人户相率陈状情
愿出钱开浚本县官吏未与施行锷观合开三州诸港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3b 页 WYG0576-0091d.png
渎不必全藉官钱盖三州人民憔悴之久人人乐开故
半可以资食利户之力也或者谓昔人创望亭奔牛吕
城三堰盖为丹阳下至无锡地形东倾古人创三堰虑
运河之水不制是以创堰以节之以通漕运自熙宁治
平间废去望亭吕城二堰然亦不妨纲运者何耶锷曰
昔之太湖及西来众水无吴江岸之阻又一切通江河道
未尝湮塞故运河之水尝虑走泄是以置堰以节之今
自庆历以来筑置吴江岸及诸港浦一切湮塞是以三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4a 页 WYG0576-0092a.png
州之水常溢而不泄二堰虽废无害今若泄江湖之水
则二堰尤宜先复不复则运河将见涸而粮运不可行
此灼然之利害也或曰切观诸县高原陆野皆有塘围
或三五百亩盖古之人蓄水以灌田以今视之其塘之
外皆水塘之中未尝蓄水又未尝植苗徒牧养牛羊蓄
放凫雁而已塘之所创有何益耶锷曰塘之为塘是犹
堰之为堰也昔日置塘蓄水以防旱岁今自三州之水
久溢而不泄则置而为无用之地若决吴江岸泄三州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4b 页 WYG0576-0092b.png
之水则塘亦不可不开以蓄水犹堰之不可不复也此
亦灼然之利害矣苟堰与塘为无益则古人奚为之耶
盖古之贤人君子大智经营莫不除害兴利出于人之
未到后人之浅谋管见不达古人之大智颠倒穿凿徒
见其害而莫见其利也若吴江岸止知欲便粮运而不知
遏三州之水反以为害又若废安亭江徒知不漏商税
又不知反狭水道以遏百川今之人所以戾古者凡如
此也尝见苏州之茜泾昔范仲淹命工开导以泄积水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5a 页 WYG0576-0092c.png
当时谏官不知苏州患在积水不泄咸上疏言仲淹走
泄姑苏之水不知其利而反以为害锷存心三州水利
凡三十年矣每观一沟一渎未尝不明古人之微意其
间曲折宛转皆非徒然惟执事者上之朝廷则庶几三
州憔悴之民有望于今日也
   苏文忠乞开西湖状
臣闻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不可废也唐长庆
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馀顷及钱氏有国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5b 页 WYG0576-0092d.png
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
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
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湮塞其半更二十
年无西湖矣盖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
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
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
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
自耗散白居易西湖石函记云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6a 页 WYG0576-0093a.png
溉十五顷每一伏时可溉五十顷若蓄泄及时则濒湖
千顷可无凶岁又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于湖水
若湖水不足则必取足于江潮潮之所过泥沙浑浊一
石五斗不出三岁辄调兵夫十馀万功开浚而河行市
井中吏卒搔扰泥水狼籍为居民莫大之患此皆西湖
之不可废者也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西湖有必废
之渐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辄已差官打量湖上葑
田计二十五万馀丈度用夫二十馀万功伏望少赐详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6b 页 WYG0576-0093b.png
览特出圣断赐臣度牒一百道使得尽力毕志半年之
间目见西湖复唐之旧臣不胜大愿
   朱秘书长文治水篇
地倾东南而吴之为境居东南最卑处故宜多水昔禹
之治水也因其势之可决者疏而为三江因其势之必
聚者潴而为五湖乃底于定微禹其能不鱼乎观昔人
之智亦勤矣故以塘行水以泾钧水以塍禦水以埭储
水遇淫潦可泄以去逢旱岁可引以灌故吴人遂其生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7a 页 WYG0576-0093c.png
焉前代经营之迹多不见史至唐元和中开常熟塘古
碣仅存颇称灌溉之利钱氏时尝置都水营田使以主
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盖当是时方欲富境禦敌必
以是为先务国朝天禧天圣间吴中水灾于是命发运
使张纶同郡守经度于昆山常熟各开众浦以导积水
景祐中范文正公来治此州适当歉岁深究利病不苟
兴作公以为松江不能独泄震泽诸湖之水虽北压扬
子江东抵巨海河渠至多湮塞已久不能分其势今当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7b 页 WYG0576-0093d.png
疏导诸邑之水东南入于松江东北入于扬子与海也
于是亲至海浦开浚五河是时论者沮之或曰江水已
高不纳此流或曰日有潮来水安得下或曰沙因潮至
数年复塞或曰开浚之役重劳民力公谓江海善下故
得为百谷王岂能不下于此谓江水已高不纳此流者
非也彼日之潮有损与盈三分其时损居二焉乘其损
而趋之势孰可禦谓日有潮来水安得下者非也新导
之河必设诸闸常时扄之沙不能塞每春理其闸外工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8a 页 WYG0576-0094a.png
减数倍亦复何患谓沙因潮至数年复塞者非也东南
所植惟稻大水一至秋无他望俾之导达沟渎脱百姓
于饥殍佚道使之虽劳不怨谓开浚之役重劳民力者
非也于是力破浮议疏瀹积潦民到于今受其赐有盘
龙汇者介于华亭昆山之间步其径才十里而洄泬迂
缓逾四十里江流为之阻遏盛夏大雨则泛溢旁齧沦
稼穑坏室庐殆无宁岁范公尝经度之未遑兴作宝元
中太史叶公清臣漕按本路遂建议酾为新渠道直流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8b 页 WYG0576-0094b.png
速其患遂弭厥后转运使沈立之又开昆山之顾浦颇
为深浚嘉祐间吴中荐饥朝廷选择守将经制其事蔡
秦州抗自校理典是郡尝请行县按水亲度其利是时
转运使王纯臣建议请令苏湖常秀修作田塍位位相
接以禦风涛令县教诱殖利之户自作塍岸定邑吏劝
课为殿最当时推行焉及李兵部复圭为转运使韩殿
省正彦宰昆山于是复修至和塘使之完□民得因依
立塍堨以免水患而韩君又开松江之白鹤汇如盘龙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9a 页 WYG0576-0094c.png
之法皆为民利熙宁元年六月有诏兴修水利二年十
一月颁农田水利约束三年广东安抚司机宜文字昆
山郏亶上言苏州水利大概以为环湖地低故常多水
沿海地高故常多旱治田为先决水为后欲取所谓水
田者略循古法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因出土
以为堤又取所谓高田者一切设堰潴水以灌溉之则
高田不涸而水田亦减流注之势度用二十万工水治
高田旱治下泽要以三年而苏之田毕治矣其后士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19b 页 WYG0576-0094d.png
傅肱欲决松江之千墩金城诸汇又欲开无锡之五泻
堰以泄太湖而入于北江导海盐之芦沥浦以分吴松
而入于海于昆山常熟二县深辟诸浦遇东南风则水
北下于扬子遇西北风则水南下于松江庶可纾患夫
治水者当浚其下流下流既通则上流可道也范文正
公尝与人书云天造泽国众流所聚或淫雨不能无灾
而江海之涯地势颇高沟渎虽多不决不下如无所壅
良可减害若其浚深江潮乃来愆亢之时万户畎溉此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0a 页 WYG0576-0095a.png
所以旱涝皆为利矣此智者之言也范公之迹固未远
求其旧而缵其功不亦善哉至于群言众说各有见焉
择其便者裁而用之可也夫事有兴于古人而废于后
世有遗于前代而补于来今苟于古人所兴者勿废前
人所遗者必补则何利之不成何病之不柅哉
   毛转运治绩
绍圣中浙部水溢诏赐缗钱二百万以赈之转运副使
毛渐奏数州被害即捐二百万傥仍岁如之将何以继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0b 页 WYG0576-0095b.png
请官贷钱七十万缗按钱氏有国时故事起长安堰至
盐官彻清水浦入海浚无锡芙蓉湖武进庙堂港常熟
疏泾梅李以入扬子江又开昆山七鸦下张诸浦东北
道吴松江开大盈顾汇二浦柘湖新泾下金山小官浦
悉入于海自是水不为患
   徐提举开江
崇宁二年宗正丞徐确提举常平考禹贡三江之说以
为太湖东注于海松江直其下流向来潮泥湮塞水溢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1a 页 WYG0576-0095c.png
为患请自封家渡古江开淘至大通浦直彻海口以常
平钱米十八万三千馀充调夫之费因令饥民就食确
躬操畚锸以先之水道遂通或言饥民就役多死者降
三秩确曰此役不兴饥者当骈首就毙以此获谴吾所
愿也
   政和开诸浦
初中书舍人许光疑奏苏州水患莫若开江浚浦盖太
湖入海然后水有所归今境内积水视去岁损二尺前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1b 页 WYG0576-0095d.png
岁损四尺良由开松江浚八浦之力吴人谓开一江有
一江之利浚一浦有一浦之利愿委官详究利害遂诏
吴择仁相度而开江之议复兴矣政和六年四月御笔
访问平江三十六浦自古置闸随潮启闭岁久湮塞遂
致积水为患仰守臣庄徽专委户曹赵霖具逐浦经久
利害破驿劵递马赴尚书省指说霖既上其说九月奉
御笔差赵霖充两浙提举常平前去措置兴修其开浦
置闸工料依元相度检计逐旋开治更不候保明先次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2a 页 WYG0576-0096a.png
施行去农隙月分不远赵霖更不引见上殿疾速发赴
新任水患日久占压良田甚多一方受弊应有前后违
碍并依今来指挥合用钱米并辟官置司等令赵霖速
具画一开奏奏报并入急递于内侍省投进仍差童师
敏充承受奏报文字霖既受任复条具事目以闻悉依
御笔违者以违御笔论诸路监司州县如有稽慢阙误
以违制论其合用钱米越州鉴湖封桩米支拨十万石
借支本路诸州常平本钱十万贯如阙则以常平米及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2b 页 WYG0576-0096b.png
常平封桩钱贴支并降空名度牒二千道给卖承信承
节将仕郎官告各五十道其命词并以兴修水利为名
别立价直将合用工料召有力户备钱米官为募夫监
部开修候毕工计实用钱米纽直给告或给空名许令
变卖并与免勘会有无违碍书填仍不作进纳出身就
平江置局所奏辟官不拘常制直牒指差理为在任月
日不许辞免内选人考第举官合格水利职事未毕未
得赴部磨勘依方田官法就任改官干当公事文武官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3a 页 WYG0576-0096c.png
各四员准备差遣检踏官共四员所用材料木植专辟
使臣三员分往淮南江南路及温处等州收买并辟置
监辖造堰闸官俵散钱粮巡视催促检覆工料官点检
医药饭食官等员其差辟官属其间有才吏理须旌别
以示劝奖特于提举常平司岁举官数外改官从事郎
一员县令二员武臣升陟二员积水之地正在昆山常
熟两县各权暂添差县丞一员今来开修平江诸浦缘
常湖秀等州水势会聚以成积水据所役人夫先于平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3b 页 WYG0576-0096d.png
江府雇募如阙即分那下常湖秀州雇募霖以宣和元
年正月二十一日役夫兴工前后修过一江二港四浦
五十八渎至二年八月十日罢
   杨炬重开顾会浦记
三江东注震泽介其间潦集川溢畎浍皆盈而浙右数
被水患苏秀湖三州地形益下故为害滋甚绍兴甲子
夏吴门之东沃壤之区悉为巨浸部使者饬郡邑询求
故道导源决壅以泄水势于是监司曹公以身任责慨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4a 页 WYG0576-0097a.png
然兴叹曰吾尝循行属邑讲问民瘼亦既有得于此顾
未有以发之也云间为县连亘百里弥望皆陂湖沮泽
当春农事方兴则桔槔蔽野必尽力于积水而后能树
艺是疑地势愈卑当有支渠分导潴水而纳之海乃历
览川源考视高下访于父老谋之邑僚得顾会浦自县
之北门至青龙镇凡六十里南接漕渠而下属于松江
复得庆历二年修河记于县圃而知兹河废兴之岁月
与夫浅深广狭之制役徒钱谷之数判然察其惠利之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4b 页 WYG0576-0097b.png
实有在于此盖历百有馀年河久不浚而沦塞淤淀行
为平陆遂以状请于朝籍食利之民以疏治之官给钱
粮而董以县令公偃冒风霜率先僚属兴工自十月二
十六日役三月而河成起青龙及于北门分为十部因
形势上下为级十等北门之外增深三尺而下至青龙
极于一丈面横广五丈有奇底通三丈据上流筑两挟
堤复于河之东辟治行道建石梁四十六通诸小泾以
分东乡之渟浸不旬浃水落土坟自簳山东西民田数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5a 页 WYG0576-0097c.png
千顷昔为鱼鳖之藏皆出为膏腴役以工计二十万粮
以石计七千二百钱以缗计二万五千讫工之辰宪台
以常平官覆视公与邑僚泛舟从游还谓炬宜书以刻
于碑
   赵侍郎相视导水方略
绍兴二十八年九月日两浙转运副使赵子潚知平江
府蒋璨言近被旨相度水利遍历吴江吴长三县民田
渰没去处相视以至常熟北至扬子江又自昆山东至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5b 页 WYG0576-0097d.png
海口推究源流讲求利病今询访得浙西诸州平江最
为低下而湖常等州水皆归于太湖自太湖以导于松
江自松江以注于海是太湖者数州之水所潴而松江
又太湖之所泄也然以数州潴水巨浸而独泄于一松
江宜其势有所不逮是以昔人于常熟之北开二十四
浦疏而导之扬子江又于昆山之东开一十二浦分而
纳之海两邑大浦凡三十有六而民间私下泾港又不
可胜数皆所以决壅滞而防泛滥也后因潮汐往来泥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6a 页 WYG0576-0098a.png
沙积淤旧置开江之卒寻亦废去此太湖所以湮塞而
民田有漂没之忧也天禧天圣间运使张纶于常熟昆
山各开诸浦以导积水景祐间郡守范仲淹亲至海浦
开浚五河以疏导诸邑之水使东南入于松江东北入
于扬子与海政和间提举赵霖将命兴修水利开浚三
十六浦及役工仅常熟两浦昆山一浦而罢迄今四十
年诸浦湮塞又非前日之比遂致民田告涝十岁八九
今相视合开紧切去处常熟县梅里塘白茅浦崔浦福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6b 页 WYG0576-0098b.png
山浦黄泗浦昆山县新洋江小虞浦顾浦郭泽塘总计
役夫三百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工钱三十三万七千四
百贯米一十万一千五百石各有奇昆山县四浦工力
不多止用本县食利户开浚常熟县五浦工力浩瀚系
与吴长等县利害相及欲于三县见赈济人内募彊壮
人充当所有差官起工等事续次条具申请缘平江府
积水今经两月未退已妨种麦若不于农隙之际支给
钱米雇夫开治深恐来岁春雨积水愈甚亏失常赋不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7a 页 WYG0576-0098c.png
便望赐指挥施行诏从之
   陈转运相度水利
隆兴二年八月臣僚言大江之南海濒有三十六浦泄
浙西陂湖之水入于海因无水患近岁诸浦淤塞甚多
且有力之家围田支碍绍兴二十八年朝廷差赵子潚
措置开浚未及兴工改用任古比子潚所计十减八九
议者非之今次议得三十六浦实有四等如茜泾下张
崔浦黄泗七鸦掘浦奚浦金泾八所为最要六鹤杨浦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7b 页 WYG0576-0098d.png
千步泾甘草六河高浦司马浦东浦九所又其次也浪
浦参浦五岳川沙顾遥野儿西陈水门塘浦黄莺耿泾
瓦浦唐浦石幢邬沟北浦十六所又其次也如白茅福
山许浦三所不大淤塞欲望选官先将三十六浦择切
要处计度开浚或围田有碍水势亦行开掘诏两浙运
判陈弥作前去相度措置弥作继言常熟之浦二十有
四皆北入于江昆山之浦十有二皆东入于海盖以太
湖居其上流昔人患松江之不能胜而使众水径得其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8a 页 WYG0576-0099a.png
归者也诸泽之兴始于天禧成于景祐逮政和间稍已
湮废尝命赵霖浚之仅能复常熟昆山二三浦而罢切
考周官有稻人掌稼下地之法所以潴水则今之塘湖
是也所以泻水则今之诸浦是也今诸邑之间曰湖曰
瀼以累百数而并江濒海小川故道往往淤滞不特所
谓三十六浦而已潴水过多而泻之过少重以今岁淫
雨泛滥横溢非常年比识者皆知开浦之利不但今日
特以工费甚广不敢轻议故近浦置闸在政和已不能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8b 页 WYG0576-0099b.png
成开江置卒在中兴已不能复朝廷自绍兴二十八年
以后屡委监司守臣及遣御史亲行按视竟至中辍今
若并举大役切虑歉岁民无馀力官无羡储反至劳扰
辄择其宜先治者凡十浦而其缓急又半之兴工之日
仍乞以缓急为先后又言势家请佃冒占合开掘围田
十三处诏命守臣沈度依具到项目限两月开掘如有
未便事件具状开奏
   范文穆公水利图序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9a 页 WYG0576-0099c.png
尝躬耕昆山之东鄙其诸乡稻田濒积水处自绍兴二
十八年来岁岁筑堤随即漂没民间拱手罪岁归之天
时窃谓天人之理必相因而其力亦常相半人事已十
五六则其不可奈何者当归之天在人者未尽复不幸
遭遇便谓天实为之此不待智者皆知其不然盖尝与
老农计之欲为救灾捍患之术其大槩二曰作堤曰疏
水其小槩一曰种茭今之塍岸率去水二三尺人单行
犹侧足其上既卑且狭又坎坷断裂累累如蹲羊伏兔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29b 页 WYG0576-0099d.png
佃户贫下至东作时质举以备粮种其势无馀力以及
畚锸之工妇子持木杴探污泥补缀缺空累块亭亭一
蹴便陨谓之作岸实可怜笑虽殚力耕耘终岁勤动而
不念四维之不足恃秋水时至相以飘风莫之障防与
江湖同波农人转徙而他明年复能归业或召新租事
力愈薄卤莽增甚长民者不为检较没世穷年永为
旷土今宜考二十八年以来被水之田其边邻湖瀼土
人所谓搭白之处增筑长堤使高五六尺基广七八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0a 页 WYG0576-0100a.png
以上秋冬之交潢潦乾源手足所及土皆可取阅春夏
半年至秋雨风潮土已坚定草茅生之可恃为安较之
临时补缀客土杌隉不可同年而语筑堤当以边湖瀼
处为急至于夫力则同顷共利者不殊如一顷之田南
高而北下水必先自北入其中央与三面之田虽有异
岸仅如门户不能禦浪渐次吞蚀一二日间全顷皆沈
今当先筑北堤北边有田之人固当悉力三边众户亦
合并工同作其边岸或稍高及不濒大水则量因旧增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0b 页 WYG0576-0100b.png
崇令与北边略相当夫有田而无岸水平入之辄复罪
岁愚氓受弊没世不悟诚可太息盖作堤之说如此堤
防不修固不能拒水而水之所以善溢而难杀者又自
有故昆山田从昔号为下湿数十年前十种九涝自赵
霖凿吴松江积潦三十年来岁无荐饥今吴松之利自
若而邑中港浦颇有湮郁之处姑以郭西小虞一浦论
之北受鳗□诸瀼之水而南出之江今自黄墓北数里
间两涯之土为水所漱齧荡激推移积而为涂出于中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1a 页 WYG0576-0100c.png
流舟行者顾循其两傍并岸而过两潮之来潢流泥浑
其归也水去而泥留江中之涂日以增高郭东支港直
新洋江者亦多类此水之涨溢暴至者亦不能久留若
河脉疏通则一溢而退人又并力车而出之犹可望岁
且水之常势灌注不壅则亦自不能数为田害今乃若
人之咽喉而有物窒之一遇暴涨之后迂滞留连不得
亟去人虽欲车救而内外之形方相持平至于旬时稍
欲退浅则稻本已腐无可救药如此等处每港不过数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1b 页 WYG0576-0100d.png
十丈一二里间断绝有之今宜行视凡出江之港有如
前所云皆决而疏之使水得肆行无留用力甚少效验
立见而堤岸始为田用盖疏水之说如此二说既备犹
有小节焉田之所恃以拒水者以堤堤之所恃以杀水
者以茭尝见江东圩埂高厚如大府之城舟行常仰视
之并驱其上犹有馀地至水发时高浪奔突虽有如城
之堤数十百围一夕皆破其有茭葑外护者往往独存
盖其纷披摇曳与水周旋而不与之忤比其及岸已如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2a 页 WYG0576-0101a.png
彊弩之末狂怒尽霁茭之能杀水如此昆山附田故皆
有茭葑近岁骑军就牧斩刈殆尽明年陈根复茁芽叶
已微而牧者又至矣卑缺之岸以方张不制之水临之
无有全理今马牧既未能免顾陂泺漫生之茭不可以
顷亩计独令赦附堤者犹不乏军兴宜与主将之了了
者通知利害明立表识使樵斤无得过此其茭所不产
处即置葑田傅之今独筑堤而不议留茭犹不得为出
万全也夫既作堤以捍水植茭以护堤又疏港浦以利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2b 页 WYG0576-0101b.png
水之往来三说具举无遗策矣凡此梗概见于所图者
已得要领举一方足以例其馀愚不能尽名其处也此
非有隐情奥理待探赜而后知州县属吏有解事者使
躬行阡陌不三日利害皆在目今诚因农隙稍捐仓粟
以助作者此命一下见其欢然翕从指顾而成矣
   文穆昆山县新开塘浦记
隆兴二年浙西郡国七大水吴之属县五昆山为甚长
老之记以为三江具区占扬州地势最下是为东南水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3a 页 WYG0576-0101c.png
之所都其东地益下为昆山又东愈益下海也故昆山
常受三江具区之委以入于海其野甚平而善淤霖潦
时至则水多高居必以横塘纵浦疏瀹四出然后民得
污邪而稼之今岁久弗浚涂泥满沟夫地愈益下而脉
络壅底则其沈涩独甚于他邑固宜明年春民大饥且
疫皆仰哺于官河阳李结次山适为其邑长私念水利
未修则水害无终穷也按农田令甲荒岁得杀工直以
募役乃饬供上之羡若劝分所得为之糗粮屝履畚锸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3b 页 WYG0576-0101d.png
号召前仰哺者一昔麇至浚浦五曰新洋曰小虞曰茜
泾曰下张曰顾浦浚塘三曰郭泽曰七鸦曰至和五旬
而告休用民之力役凡十有三万四千六百有奇糜缗
钱万一千二百有奇稻麦以钟计七千七百有奇而官
储不知公徙无与焉余时备史官次山使来□书以为
记余闻其土水患旧矣间者朝议屡欲遣使发县官钱
用诸费以从事论议藏有司充屋卒以事大重无敢承
命者次山独能群饿羸之馀尝试之其绩已不可掩后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4a 页 WYG0576-0102a.png
有来者逢年而有馀力必且师前人之意彷佛其绪而
缉之随水之变而为之救将终古无后艰此余之所以
欲书者饥疫之烈也延缘数十县见大夫错立其间左
奉食右执饮嗟饿者于路穷日力且弗给方是时人其
敢以从容修废望其长哉有能贾濒死者之馀力以举
是役君子谓之贤劳而黯然无传仅与不为者相绝如
毫釐耳此又余之所以欲书者是为记
   许正言华亭县浚河置闸碑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4b 页 WYG0576-0102b.png
皇帝克肖天德刚健精粹高明悠久夙夜于治道日月
以照之雷风以动之小大之臣乃震乃肃丕应徯志奔
走率职成顺致利罔不从欲以能大宅天命昭彰光尧
之盛烈群生雍雍焉惟苏湖常秀四郡泾渠数百畎浍
数千脉络交会旁注侧出更相委输自太湖松江而注
于海而所入之道岁久填阏雨小过差则泛滥㳽漫决
齧堤防浸灌阡陌乃隆兴甲申秋八月淫雨害稼明年
大饥上临朝咨嗟分遣使者结辙于道发廪赋粟以活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5a 页 WYG0576-0102c.png
饥者乃博谋于庭曰维雨旸之不时予敢不懋于德然
使水旱之不能灾者宁无人谋或曰巨家嗜利因岁旱
乾攘水所居以为田则虽以邻为壑而不恤既潴水之
地益狭而不得不溢盍尽覈所占而凿之以还水故宅
民病其少瘳乎上曰是固有之然不可悉凿也宁疏水
下流而导之会有言苏秀势最下华亭尤近海十八港
皆有堰捍潮可一切决之四湖所潴水宜为斗门以便
节减上览而异之亟命两浙转运使姜诜与令丞行视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5b 页 WYG0576-0102d.png
其宜姜侯开明彊济诚爱果达有仲山匪懈之节既受
旨即驰布德意诹访故老周览川野穷原委度高下审
逆顺取冲要尽得其便利以闻曰今宜浚通波大港以为
建瓴之势又即张泾堰傍增庳为高筑月河置闸其上
谨视水旱以时启闭则西北积水顺流以达于江东南
盐潮自无从入即丐以常平之帑赡其役且与守臣郑
闻会其事制许焉则相与庀徒揆日赋材计功一木一
石一夫一工皆穷校研覈纤悉周密费而有节既具以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6a 页 WYG0576-0103a.png
授县令侍其铨侍其亦健吏也始协谋终尽力威以怩
奸悦以使人一木一石一夫一工必手自赋给不可廋
匿检程视作弗容苟简乃浚河自簳山达青龙江二十
有七里其深可以负千斛之舟因其土治岸护青墩傍
故水所败田数万亩还为膏腴为闸于邑东南四十有
八里始于仲冬之朔凡五十有五日而毕盖敛未尝及
民而民亦若不知有是役也于是耕夫野人相与来言
曰昔者十日不雨吾倚锄而待泽雨而十日吾捧土以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6b 页 WYG0576-0103b.png
增防今四州之人自是知耕敛而已雨𤾉惟天可也此
吾君之泽而二三大夫之力吾侪鄙人也持牛尾抃蹈
而歌呜呜言语下俚不可听也盍为我文之克昌窃迹
前事郑白之渠成而关中沃野无凶年其民歌之班固
志焉于今荡耳目也今天子仁圣勤俭宫中无一椽之
营独念稼穑之艰难遇灾而惧食不甘味寝不奠枕务
以兴天下之利而忠恪之臣毕智虑展四体迄此成功
乃野人之歌不足以被管弦垂汗青傥太史氏又以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7a 页 WYG0576-0103c.png
主上盛德大业固已不可胜载兹特一方之细故略而
不悉则是使四州之大利曾不得齿于关中之二渠垂
光万世此承学之罪也乃为歌五章以遗斯民使扣角
击壤以极其鼓舞欢愉之情用发扬圣德亦使知自今
农为可乐而招之反本云若夫念图功之孔艰嗣美绩
于无穷加治于未坏时浚而勿壅尚属诸来者其词曰
水横流兮无津涯浩浩洋洋兮谁东之帝不宁兮谋
臣来谋臣兮夙夜水滔滔兮迤而下不搴茭兮但耕稼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7b 页 WYG0576-0103d.png
君王智兮如神禹川后雨师兮莫予敢侮且决且溉兮介
我稷黍我受一廛兮终善且有汝行四方兮曾不足以
糊其口盍归来兮君王锡汝以万金之亩帝谓兮三臣
锡之福兮慰汝勤报吾君兮岁后天施我孙子兮弥丰年
    罗文恭公乞开淀湖围田状
浙西围田湮塞水势所在皆有独淀山湖一处为害最
大因被奸民包裹围田筑断堰岸致水势无由发泄此
湖上通苏湖秀三州之水全藉古来斜路等港通泄湖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8a 页 WYG0576-0104a.png
水下彻大小石浦出吴松江入海遂委吴县主簿刘允
济同昆山县尉躬亲看视采问利害据申到淀山湖东
西三十六里南北一十八里旁通大湖汇苏湖秀三州之
水上承下泄不容少有壅遏华亭在湖之南昆山在湖
之北湖水自西南趋东北所赖泄水去处其大者东有
大盈赵屯大石三浦西有千墩陆虞道褐三浦中间南
取淀山湖北取吴松江凡三十六里并湖以北中为一
澳系古来吞吐湖水之地今名山门溜东西约五六里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8b 页 WYG0576-0104b.png
南北约七八里正当湖流之冲非众浦比贯山门溜之
中又有斜路港上达湖口当斜路之半又西过为小石
浦上达山门溜下入大石浦凡斜路港大小石浦分为
三道杀泄湖水并从上而下通彻吴松江江湖二水晓
夕往来疏灌不息以此浦港通利无有沙泥壅塞可以
宣导水源今来顽民辄于山门溜之南东取大石浦西
取道褐浦并缘淀山湖北筑成大岸延跨数里遏截湖
水不使北流尽将山门溜中围占成田所谓斜路及大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9a 页 WYG0576-0104c.png
小石浦泄放湖水去处并皆筑塞父老尝言围岸初筑
时湖水平白涨起丈馀尽壅入西南华亭县界大小石
浦并斜路港口既被围断其浦脚一日二潮则泥沙随
潮而上湖水又不下流无缘荡涤通利即今淤塞反高
于田遇水则无处泄泻遇旱则无从取水大抵水性趋
下下流既壅其势必须溃裂四出散入民田理无可疑
者事闻有旨命罗丈躬亲相视开掘农民闻命欢跃不待
告谕已自裹粮合夫万馀先行掘凿并湖巨浸复得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39b 页 WYG0576-0104d.png
田百姓感恩人人以手加额刻置碑石备书所降圣旨
不得再有围筑以为无穷之利
   卫文节公与提举郑霖论水利书
某寓居江湖间自晓事以来每见陂湖之利为豪彊所
擅农人被害无所赴愬淀山一湖广袤四十里泽被三
郡沿湖民田百年无水旱之患盖湖之势高而水清江
之势下而水浊湖水不壅则江中海潮浊泥得湖水冲
动不能停积凡通潮浦溆无壅塞之患江湖之水相通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0a 页 WYG0576-0105a.png
乃为农人之利也数十年来湖之围为田者大半无非
豪右之家旱则独据上流沿湖之田无所灌溉水无所
通泄旁湖被江民田无虑数千顷反为不耕之地细民
不能自伸抑郁受弊而已每为慨叹淳熙间今佥书罗
丈为使者因阅词诉遣僚吏相视利害事以上闻即报
曰可彼时开掘山门溜五千馀亩乃一湖喉襟由是数
十年之害一旦尽除灌溉之利亦渐复八年间小有水旱
果不为灾此利害晓然易见者绍熙初为中天竺寺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0b 页 WYG0576-0105b.png
指占使司吏辈并缘为奸子宜徐丈亦不深究遽尔给
佃因民词再得旨开掘事虽施行缘冒佃者不曾行遣小
人无所忌惮今春复有顽民数辈约从毁撤向来禁约
石碑公然围筑浙西多仰陂湖之利非他处比前后围裹
陂湖禁戢甚严具载申命臣僚申请尤多某昨得淮东
陛辞日曾论此事甚详少定或检寻得当录呈求教也
   围田利害
绍兴二十三年谏议大夫史才言浙西民田最广而平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1a 页 WYG0576-0105c.png
时无甚害太湖之利也近年濒湖之地多为兵卒侵据
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曰坝田旱则据之以溉而民田
不沾其利涝则远近泛滥而民田尽没欲乞尽复太湖
旧迹使军民各安田畴钧利二十九年知平江府陈正
同言相视到常熟诸浦旧来虽有潮沙之患每得上流
迅湍可以推涤不致淤塞后来被人户围裹湖瀼为田
认为永业乞加禁止户部奏在法潴水之地众共溉田
者辄许人请佃承买并请佃承买人各以违制论乞下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1b 页 WYG0576-0105d.png
平江府明立界至约束人户毋得占射围裹有旨从之
隆兴二年八月诏江浙势家围田湮塞流水诸州守臣
按视以闻其平江府委陈弥作相度弥作乃上其宜先
治者凡十浦并合开围田一十三处诏令守臣沈度依
限开掘既成复诏浙西提刑曾逮躬亲审实六年十二
月监进奏院李结献治田三议曰务本曰协力曰因时
大略谓浙西低田恃堤为固若堤岸高厚则水不能入
乞于苏湖常秀诸州水田塘浦要处官以钱米贷田主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2a 页 WYG0576-0106a.png
乘此农隙作堰增令高阔方此饥馑俾食其力因其所
利而利之秋冬水涸泾浜断流车畎修筑尤为省力诏
令胡坚常相度以闻其后户部以三议切当但工力浩
瀚欲谕有田之家各依乡例出钱米与租佃之人更相
修筑庶官无所费民不告劳从之
   开江指挥
五代钱氏创宋因之有卒千人为两指挥第一指挥在
常熟县第二指挥在昆山县一在吴江县吴越时置都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2b 页 WYG0576-0106b.png
水营田司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亦云撩清范
仲淹奏疏亦云曩时苏州有营田领四都共七八千人
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本朝以来江南围田浙
西河塘太半堕废嘉祐四年招置开江兵士立吴江常
熟昆山城下四指挥每指挥二百人八年五月两浙转
运司请拨常州望亭废堰兵士隶苏州开江指挥就昆
山置营兴修至和塘元丰六年枢密院裁定止以八百
人分布诸浦逐闸执役崇宁四年苏湖秀三州开江兵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3a 页 WYG0576-0106c.png
士共一千四百人并使臣二员提举常平徐确奏请毋
得勾抽差使违者以违制论不以赦降原减宣和二年
提举赵霖兴修水利四指挥添置共二千人每指挥五
百人自朱勔进花石纲尽夺营卒以往建靖之后不复
招置绍兴二十九年监察御史任古于常熟昆山各招
置一百人其后止有城下吴江两指挥兵士百馀太半
力役于官乾道初转运判官陈弥作知府沈度开浚十
浦请仍招置兵士常熟昆山两县各一百人仍于本府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3b 页 WYG0576-0106d.png
见管使臣内选差二员部辖开浚自此以后境宇日蹙
勤水力穑之事有司无复讲矣故不得而详焉
   赵知县修复练湖议
湖自淳祐以来复为流民占塞景定三年朝廷委浙西
宪司相视修复丹阳知县赵必棣建议云练湖原有斗
门三石䃮六函口一十三多被风水冲坍上湖则褰裳
可涉下湖则如履平地夫去弊以渐而不可急处事以
时而不可缓今水道久已湮塞似宜急于开通也然上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4a 页 WYG0576-0107a.png
湖李编修家所侵可以理谕而下湖流民所据未可卒
复须有道以处之使之阴消潜弭可也函管正以备蓄
泄似宜急于修理也然湖中水满则须资函以泄今既
水浅乃区区从事于无用之物则非徒无益也此所谓
去弊以渐而不可急也今岁八九月间遇旱湖水方涸
加以京仓取运甚急本府不得已放水以济运河湖愈
浅涸宁不滋流民之奸计乎不特流民而乡民之顽者
又宁不垂涎乎旧年倾颓处止是下湖西埂四百馀丈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4b 页 WYG0576-0107b.png
今上湖横埂三百六十丈上金斗门三十五丈南石䃮
基七丈皆先后坍坏官府若复悠悠不恤则东倾西颓
非惟水无所蓄而流民顽民仿效侵耕其来未艾也今
霜降水涸正宜用工百姓乐于应募官司易于收功傥
日复一日则民疲而怨生劳大而效寡此所谓处事以
时而不可缓也乞量支钱米募夫及今水涸运土补筑
坏埂然后植松插柳候措置桩石陆续钉砌若失此时
后悔无及宪司上其说遂支拨安边太平库十八界会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5a 页 WYG0576-0107c.png
子二万二千五百馀贯及于平江府新收义米内支拨
九百石差官修筑
 
 
 
 
 
 
浙西水利书 卷上 第 45b 页 WYG0576-0107d.png
 
 
 
 
 
 
 
 浙西水利书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