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191-00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问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问桐乡钱丙有极辨诸经为伪者谓周礼伪书也即
井邑车乘一条可知矣其言一夫五亩之宅二亩半
在田二亩半在邑古者都城不过百雉千室之邑民
居二千五百亩并官府仓库庠塾不下三千馀亩虽
千雉之城不足以容之此其谬而伪者一也既谓一
井八家又云九夫为井则自矛盾矣其谬而伪者二
经问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问桐乡钱丙有极辨诸经为伪者谓周礼伪书也即
井邑车乘一条可知矣其言一夫五亩之宅二亩半
在田二亩半在邑古者都城不过百雉千室之邑民
居二千五百亩并官府仓库庠塾不下三千馀亩虽
千雉之城不足以容之此其谬而伪者一也既谓一
井八家又云九夫为井则自矛盾矣其谬而伪者二
卷二 第 1b 页 WYG0191-0018d.png
也
周礼为周末之书不特非周公所作即战国孟子以前
皆未曾有故孔子引经与春秋诸大夫引经以及东迁
以后混一以前凡诸子百家引经并无一字及此书者
如孔子言吾学周礼及韩宣子聘鲁所云周礼尽左鲁
皆非此书然则言周礼者当据春秋不当据此书明矣
但此书系周末秦初儒者所作谓之周人礼则可谓之
周礼为周末之书不特非周公所作即战国孟子以前
皆未曾有故孔子引经与春秋诸大夫引经以及东迁
以后混一以前凡诸子百家引经并无一字及此书者
如孔子言吾学周礼及韩宣子聘鲁所云周礼尽左鲁
皆非此书然则言周礼者当据春秋不当据此书明矣
但此书系周末秦初儒者所作谓之周人礼则可谓之
卷二 第 2a 页 WYG0191-0019a.png
伪周礼则不可以并无有真周礼一书而此窃袭之以
假其文也是以是书在前亦早有知其非者如汉林孝
存称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何休斥之为六国阴谋之
书惟郑康成独论注之过尊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而宋
王安石直进其书集诸儒训解竟至排弃孔子春秋不
令立学官取士而以是书勒取士令甲则经学乱矣第
周礼不明礼记杂篇皆战国后儒所作而仪礼周礼则
又在衰周之季吕秦之前故诸经说礼皆无可据而汉
世注经者必杂引三礼以为言此亦大不得已之事原
假其文也是以是书在前亦早有知其非者如汉林孝
存称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何休斥之为六国阴谋之
书惟郑康成独论注之过尊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而宋
王安石直进其书集诸儒训解竟至排弃孔子春秋不
令立学官取士而以是书勒取士令甲则经学乱矣第
周礼不明礼记杂篇皆战国后儒所作而仪礼周礼则
又在衰周之季吕秦之前故诸经说礼皆无可据而汉
世注经者必杂引三礼以为言此亦大不得已之事原
卷二 第 2b 页 WYG0191-0019b.png
非谓此圣人之经不刋之典也若或又谓是书出于汉
孝成之世系汉人所作并非周人则不然按汉志六国
魏文侯时曾以乐书赐乐工窦公至孝文时献其书即
此书之大宗伯大司乐章也桓谭新语亦云窦公一百
八十岁则六国之末巳有其书其为周人作而非汉人
又可知耳
孟子五亩之宅在他经无其文即朱氏注云二亩半在
孝成之世系汉人所作并非周人则不然按汉志六国
魏文侯时曾以乐书赐乐工窦公至孝文时献其书即
此书之大宗伯大司乐章也桓谭新语亦云窦公一百
八十岁则六国之末巳有其书其为周人作而非汉人
又可知耳
孟子五亩之宅在他经无其文即朱氏注云二亩半在
卷二 第 3a 页 WYG0191-0019c.png
田二亩半在邑亦是概括前儒之说为言并非周礼丙
欲攻周礼而以朱氏章句妄坐之其不足辨已明矣但
其义则原有未可解者据周礼遂人曰夫一廛言每夫
当任一廛也然前郑注作百亩之廛即田中庐也后郑
注作里居之廛即国中宅也此皆据孟子为说者至载
师园廛之税则贾公彦疏直以园为田亩之宅廛为国
中之宅引据孟子文分指五亩因有云其说见周礼者
然即云周礼亦不过如是已耳其在他经他礼则绝无
可考唯汉食货志云在野曰庐在邑曰里而何休云一
欲攻周礼而以朱氏章句妄坐之其不足辨已明矣但
其义则原有未可解者据周礼遂人曰夫一廛言每夫
当任一廛也然前郑注作百亩之廛即田中庐也后郑
注作里居之廛即国中宅也此皆据孟子为说者至载
师园廛之税则贾公彦疏直以园为田亩之宅廛为国
中之宅引据孟子文分指五亩因有云其说见周礼者
然即云周礼亦不过如是已耳其在他经他礼则绝无
可考唯汉食货志云在野曰庐在邑曰里而何休云一
卷二 第 3b 页 WYG0191-0019d.png
夫一妇受田百亩公田十亩庐舍二亩半谓此八夫者
既受百亩矣又析公田之百亩而各受十亩以其馀二
十亩又八分之各得二亩半以为庐舍则在田之宅固
已明矣然在邑无解若赵岐注孟子此是正注而其文
不明但云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冬入保城二亩
半故为五亩尝细绎其文其云庐井即在田者云邑居
即在邑者然既有庐井又有里居是在野在邑尽之矣
既受百亩矣又析公田之百亩而各受十亩以其馀二
十亩又八分之各得二亩半以为庐舍则在田之宅固
已明矣然在邑无解若赵岐注孟子此是正注而其文
不明但云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冬入保城二亩
半故为五亩尝细绎其文其云庐井即在田者云邑居
即在邑者然既有庐井又有里居是在野在邑尽之矣
卷二 第 4a 页 WYG0191-0020a.png
曰各二亩半则五亩尽之矣乃又曰冬入保城二亩半
岂邑里之外又有城居五亩之外又有二亩半与抑邑
居即城居而复言之与
至若以都城百雉当侯国之城以千室之邑当民居之
宅则大谬矣按考工记匠人营国王城九里郑駮异义
亦云周城九里公七里特郑又云王城十二里公城九
里故尚书大传则云古者公之国有九里之城三里之
宫七十里之国有三里之城一里之宫五十里之国有
一里之城以城为宫此虽周制不明彼此各据并无成
岂邑里之外又有城居五亩之外又有二亩半与抑邑
居即城居而复言之与
至若以都城百雉当侯国之城以千室之邑当民居之
宅则大谬矣按考工记匠人营国王城九里郑駮异义
亦云周城九里公七里特郑又云王城十二里公城九
里故尚书大传则云古者公之国有九里之城三里之
宫七十里之国有三里之城一里之宫五十里之国有
一里之城以城为宫此虽周制不明彼此各据并无成
卷二 第 4b 页 WYG0191-0020b.png
说然亦大概如是若都城则县稍之外都鄙之地所以
为公卿采地与王子弟之食邑者在王畿之外一层千
室之邑则郊甸之外家稍之地所以为卿大夫百乘之
家与王子弟之稍疏者之食邑在都鄙之内一层何曾
是侯国民居之名故孔子将堕三都曰邑无百雉之城
言都邑之城也非国城也哀公会吴王伐齐冉有曰鲁
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言家臣之邑居也非民居也
为公卿采地与王子弟之食邑者在王畿之外一层千
室之邑则郊甸之外家稍之地所以为卿大夫百乘之
家与王子弟之稍疏者之食邑在都鄙之内一层何曾
是侯国民居之名故孔子将堕三都曰邑无百雉之城
言都邑之城也非国城也哀公会吴王伐齐冉有曰鲁
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言家臣之邑居也非民居也
卷二 第 5a 页 WYG0191-0020c.png
若谓邑里之宅城中不容则前儒亦虑及之孟子方里
而井周礼亦以一里为一井今毋论三里九里各有多
寡而但以五里之城折中为断五里者五五二十五里
也每里九家而四分之为四九三百六十家则二十五里
不过九千家耳今亦不从周礼诸制以五百四百三百
一百限五等侯服而即取至减者以孟子公侯百里为
断百里者万里也万里万井每井有八家则已得八万
家矣以八万家之里居而袛以九千家之地应之可乎
况城中有宫所谓宗庙社稷朝市府藏诸区其所画地
而井周礼亦以一里为一井今毋论三里九里各有多
寡而但以五里之城折中为断五里者五五二十五里
也每里九家而四分之为四九三百六十家则二十五里
不过九千家耳今亦不从周礼诸制以五百四百三百
一百限五等侯服而即取至减者以孟子公侯百里为
断百里者万里也万里万井每井有八家则已得八万
家矣以八万家之里居而袛以九千家之地应之可乎
况城中有宫所谓宗庙社稷朝市府藏诸区其所画地
卷二 第 5b 页 WYG0191-0020d.png
又当分去三国之一乎
宋陈祥道作礼书有曰城中之宅率家二亩半冬月纳
稼之后皆入保城则以王城言之六乡之民七万五千
家又士工商在焉则九里之城固不能容然则考工所
言九里者乃王之中城也春秋书城中城可验也又孟
子三里之城有七里之郭则城外有郭不止九里或者
城内又有城城外又有郭可以居民而不知其说又大
宋陈祥道作礼书有曰城中之宅率家二亩半冬月纳
稼之后皆入保城则以王城言之六乡之民七万五千
家又士工商在焉则九里之城固不能容然则考工所
言九里者乃王之中城也春秋书城中城可验也又孟
子三里之城有七里之郭则城外有郭不止九里或者
城内又有城城外又有郭可以居民而不知其说又大
卷二 第 6a 页 WYG0191-0021a.png
谬者毋论七里九里两城恢扩仍不能容而即以郭言
之释名郭者廓也廓然在城外也有城不廓然矣若春
秋书城中城则中城是邑名杜氏明云中城鲁邑在东
海廪邱西南何尝是城且入城保城城中之居不知其
语始于何人实大不通之言国家守封疆农隙入保当
在疆邑定无有撤四境之民公然入城而弃土地于寥
廓者偶有窃发敌人不用兵而至城下矣此大乱之道
也
然则何如曰人自不善读书耳孟子五亩之宅其半在
之释名郭者廓也廓然在城外也有城不廓然矣若春
秋书城中城则中城是邑名杜氏明云中城鲁邑在东
海廪邱西南何尝是城且入城保城城中之居不知其
语始于何人实大不通之言国家守封疆农隙入保当
在疆邑定无有撤四境之民公然入城而弃土地于寥
廓者偶有窃发敌人不用兵而至城下矣此大乱之道
也
然则何如曰人自不善读书耳孟子五亩之宅其半在
卷二 第 6b 页 WYG0191-0021b.png
邑邑者城外诸邑也王制民居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
民凡乡遂以外皆有邑里在公家者曰公邑在私家者
曰家邑在卿大夫以下王公子弟所食采地曰采邑在
民夫受田之外任閒田以为居者曰井邑故邱有邱邑
都有都邑诸凡比长党正乡官遂官皆有官居自邑而
邱而甸而县而都与自井而通而成而终而同凡聚会
处即设为官居而民遂附之或数家一联或数里一联
民凡乡遂以外皆有邑里在公家者曰公邑在私家者
曰家邑在卿大夫以下王公子弟所食采地曰采邑在
民夫受田之外任閒田以为居者曰井邑故邱有邱邑
都有都邑诸凡比长党正乡官遂官皆有官居自邑而
邱而甸而县而都与自井而通而成而终而同凡聚会
处即设为官居而民遂附之或数家一联或数里一联
卷二 第 7a 页 WYG0191-0021c.png
故又有名为连者此即民居之近官居者所谓邑里即
所谓邑居与里居也入保者保此而已诗所谓上入执
公功者亦入此而已若赵岐又有保城之说则在都邑
原有城不止国城春秋书城二十有九皆是邑城如城
郎城向城邢城郚城郓城费城防城武城平阳城祝邱
等何一非邑是邑原有城邑里之居亦原有在城者特
其城仍是邑城都城并非国中之城即近郊之民冬月
入保亦必附郭为民居使之相守并不宜虚城中里廛
而待民冬月一时之入故赵岐所注先分两地一在田
所谓邑居与里居也入保者保此而已诗所谓上入执
公功者亦入此而已若赵岐又有保城之说则在都邑
原有城不止国城春秋书城二十有九皆是邑城如城
郎城向城邢城郚城郓城费城防城武城平阳城祝邱
等何一非邑是邑原有城邑里之居亦原有在城者特
其城仍是邑城都城并非国中之城即近郊之民冬月
入保亦必附郭为民居使之相守并不宜虚城中里廛
而待民冬月一时之入故赵岐所注先分两地一在田
卷二 第 7b 页 WYG0191-0021d.png
一在邑也邑又有两地一在无城之邑一在有城之邑
也故曰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此无城之邑居也
又曰冬入保城二亩半此有城之邑居也赵氏语滞似
有三居而诸儒不善读书又并不知邑居之有两千古
梦梦盍亦从予言而细察之
若谓八家与九夫矛盾则周礼无八家名然八家即九
夫司马法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夫
也故曰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此无城之邑居也
又曰冬入保城二亩半此有城之邑居也赵氏语滞似
有三居而诸儒不善读书又并不知邑居之有两千古
梦梦盍亦从予言而细察之
若谓八家与九夫矛盾则周礼无八家名然八家即九
夫司马法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夫
卷二 第 8a 页 WYG0191-0022a.png
者百亩之名九夫者九百亩耳不然夫三为屋岂一屋
住三夫乎
古千乘之国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千乘之国
方里而井百里之国为万井而出千乘是十井出一
乘不问可知矣周礼乃谓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
为邱四邱为甸甸六十四井出车一乘则是百里之
国止出兵车一百五十六乘耳何名千乘乎其谬而
伪者三也
周礼小司徒职唯有九夫为井四井为邱四邱为甸四
住三夫乎
古千乘之国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千乘之国
方里而井百里之国为万井而出千乘是十井出一
乘不问可知矣周礼乃谓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
为邱四邱为甸甸六十四井出车一乘则是百里之
国止出兵车一百五十六乘耳何名千乘乎其谬而
伪者三也
周礼小司徒职唯有九夫为井四井为邱四邱为甸四
卷二 第 8b 页 WYG0191-0022b.png
句其下甸出一乘云云皆司马法文杜预引此注左传
不注明司马法三字而混并在周礼文下丙遂以之诟
周礼是对长狄而诟侏儒长狄不受也特所谓司马法
者原非周制史记齐景公时有司马田穰苴曾著兵法
至战国时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司马兵法而附穰苴
于其中名司马法今其书不传久矣然且有两司马法
两言出车之制注经家各引以为据其一又云六尺为
不注明司马法三字而混并在周礼文下丙遂以之诟
周礼是对长狄而诟侏儒长狄不受也特所谓司马法
者原非周制史记齐景公时有司马田穰苴曾著兵法
至战国时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司马兵法而附穰苴
于其中名司马法今其书不传久矣然且有两司马法
两言出车之制注经家各引以为据其一又云六尺为
卷二 第 9a 页 WYG0191-0022c.png
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
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此马融引之以注论语郑玄
引之以注周礼然皆非是者大抵侯国以百里为断百
里之地以开方计之实得万里孟子方里而井万里者
万井也乃以甸出一乘计之甸方八里实得六十四井
以成出一乘计之成方十里实得百井百井出一乘则
万井止百乘六十四井出一乘则万井止一百五十有
六乘矣虽为之说者曰成之十里即是甸之八里以甸
八里外有治沟洫之夫各受一井得二里不出车赋仍
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此马融引之以注论语郑玄
引之以注周礼然皆非是者大抵侯国以百里为断百
里之地以开方计之实得万里孟子方里而井万里者
万井也乃以甸出一乘计之甸方八里实得六十四井
以成出一乘计之成方十里实得百井百井出一乘则
万井止百乘六十四井出一乘则万井止一百五十有
六乘矣虽为之说者曰成之十里即是甸之八里以甸
八里外有治沟洫之夫各受一井得二里不出车赋仍
卷二 第 9b 页 WYG0191-0022d.png
是十里然其与千乘之赋则总不合也于是马融谓侯
封不止百里当有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而郑玄则直
据周礼谓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
一百里以求合于成甸出车之数而周制乱矣夫列爵
惟五分土惟三真周制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
十里王制之等也故易曰震惊百里言建侯象雷震地
止百里而春秋传曰列国一同一同者百里之地故孟
封不止百里当有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而郑玄则直
据周礼谓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
一百里以求合于成甸出车之数而周制乱矣夫列爵
惟五分土惟三真周制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
十里王制之等也故易曰震惊百里言建侯象雷震地
止百里而春秋传曰列国一同一同者百里之地故孟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91-0023a.png
子谓周公太公其始封俱止百里非地有不足而限制
如是此在汉后五经诸家如何休张苞包咸范宁辈皆
历为是说而乃以五等班禄乱周家三等之制以一人
之书而尽反易春秋尚书孟子王制诸经传之文岂可
训也或曰两司马车赋俱非常制甸所出车是畿内采
地法乘所出车是畿外邦国法然亦说经者臆度云然
未有常制不明而可推言其变者且周礼失传徒据司
马法安取证也
此惟论语包咸注百里出千乘恰恰相合如云古者井
如是此在汉后五经诸家如何休张苞包咸范宁辈皆
历为是说而乃以五等班禄乱周家三等之制以一人
之书而尽反易春秋尚书孟子王制诸经传之文岂可
训也或曰两司马车赋俱非常制甸所出车是畿内采
地法乘所出车是畿外邦国法然亦说经者臆度云然
未有常制不明而可推言其变者且周礼失传徒据司
马法安取证也
此惟论语包咸注百里出千乘恰恰相合如云古者井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91-0023b.png
田方里为井十井为一乘则百里之国方有万井万井
所出适得千乘而何休注公羊传亦云军赋十井不过
一乘又云十井为一乘公侯封百里凡千乘伯七十里
四百九十乘子男五十里二百五十乘则军赋常制似
当以此为准则然而仍未然者何休包咸皆系汉儒与
司马穰苴生于周末者又复不同且其所注皆依文解
释并无有所据之经为之引证故朱熹注论语亦云车
所出适得千乘而何休注公羊传亦云军赋十井不过
一乘又云十井为一乘公侯封百里凡千乘伯七十里
四百九十乘子男五十里二百五十乘则军赋常制似
当以此为准则然而仍未然者何休包咸皆系汉儒与
司马穰苴生于周末者又复不同且其所注皆依文解
释并无有所据之经为之引证故朱熹注论语亦云车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91-0023c.png
乘之说惟马氏为可据但又不辨两司马法将六十四
井一乘之文移之注百井一乘之下则以鹰眼贴兔目
两不中看耳
况其以十井为一乘以万井为千乘者仍未是也国地
不尽井井地不尽赋百里之国必先去宫城都邑陂池
园囿山川沈斥廛庐经术三千六百馀井又去三乡三
遂都邑边鄙徒任役而不征税者三千七百馀井其任
赋车者十之三耳以三千未尽之井而十井一乘则三
百乘尚不足而可以之当千乘乎予每说经必以春秋
井一乘之文移之注百井一乘之下则以鹰眼贴兔目
两不中看耳
况其以十井为一乘以万井为千乘者仍未是也国地
不尽井井地不尽赋百里之国必先去宫城都邑陂池
园囿山川沈斥廛庐经术三千六百馀井又去三乡三
遂都邑边鄙徒任役而不征税者三千七百馀井其任
赋车者十之三耳以三千未尽之井而十井一乘则三
百乘尚不足而可以之当千乘乎予每说经必以春秋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91-0023d.png
为之断以春秋策书颇为可信且先王之礼即所云周
礼尽在鲁者虽其时不无变更而相去未远吾即以春
秋策书其实注车数不涉儒注者言之昭五年论晋车
赋有云十家九县长毂九百是一县一百乘也又云其
馀四十县尚遗守四千乘是十县一千乘也计县方十
六里中计二百五十六井约二井半出一乘则百里之
国但以二千五百六十井得车千乘所云任车赋者十
礼尽在鲁者虽其时不无变更而相去未远吾即以春
秋策书其实注车数不涉儒注者言之昭五年论晋车
赋有云十家九县长毂九百是一县一百乘也又云其
馀四十县尚遗守四千乘是十县一千乘也计县方十
六里中计二百五十六井约二井半出一乘则百里之
国但以二千五百六十井得车千乘所云任车赋者十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91-0024a.png
辎车之下此在司马法旧文原未曾有乃妄自增此而
以七万五千之数增至十万反谓先王无是制谓须借
兵于他国又谓男子尽行而妇人居守则无忌惮矣且
丙不读书耳周礼乡遂起军旅法每乡万五千六百二
十五家约赋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一国三军即已有
三万七千五百人矣况由此而三遂而公邑而都鄙其
所赋之数以次相准虽曰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而家
有正卒又有羡卒正卒家一人而羡卒则三卒两卒一
家并不止一人也特大事徵发由少至多先王立制不
以七万五千之数增至十万反谓先王无是制谓须借
兵于他国又谓男子尽行而妇人居守则无忌惮矣且
丙不读书耳周礼乡遂起军旅法每乡万五千六百二
十五家约赋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一国三军即已有
三万七千五百人矣况由此而三遂而公邑而都鄙其
所赋之数以次相准虽曰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而家
有正卒又有羡卒正卒家一人而羡卒则三卒两卒一
家并不止一人也特大事徵发由少至多先王立制不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91-0024b.png
令合征之以竭作而尽其力耳若尽征则何止十万故
春秋齐晋战鞍晋郤克请以八百乘出师若以司马法
计之则已有六万人矣然且三军并出又加以三万七
千五百之数不已十万人乎夫即命卿帅师国君不在
军且合与国以济师而一国之众遂至如此虽此非王
制然较之春秋蒐赋总不必借人他国断可知矣况甲
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原非周制亦并非周礼即司马
春秋齐晋战鞍晋郤克请以八百乘出师若以司马法
计之则已有六万人矣然且三军并出又加以三万七
千五百之数不已十万人乎夫即命卿帅师国君不在
军且合与国以济师而一国之众遂至如此虽此非王
制然较之春秋蒐赋总不必借人他国断可知矣况甲
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原非周制亦并非周礼即司马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91-0024c.png
法成出一乘之数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每乘三十人
已顿减至四十五人矣若谓鲁之大蒐当借人他国则
春秋所书鲁凡五蒐皆在昭定年其时方百里者五无
不足也若以鲁供赋吴晋皆八百乘忧其乏人则是时
鲁八百乘邾所供赋亦六百乘吾但忧鲁邾供赋何以
在当时如此之多而止以人计则子服景伯对吴人曰
将以二车与六人从明言供赋之车一车从三人未尝
有百人也杞人无赖不忧三年而忧功缌之不察愚哉
武王伐殷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齐桓公遣兵戍
已顿减至四十五人矣若谓鲁之大蒐当借人他国则
春秋所书鲁凡五蒐皆在昭定年其时方百里者五无
不足也若以鲁供赋吴晋皆八百乘忧其乏人则是时
鲁八百乘邾所供赋亦六百乘吾但忧鲁邾供赋何以
在当时如此之多而止以人计则子服景伯对吴人曰
将以二车与六人从明言供赋之车一车从三人未尝
有百人也杞人无赖不忧三年而忧功缌之不察愚哉
武王伐殷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齐桓公遣兵戍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91-0024d.png
卫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晋文公献楚捷于王驷介
百乘徒兵千皆一车十人也故冉有谓季氏曰鲁之
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若每车百人安
得一室盈百人而敌之有馀乎晋为平邱之会革车
四十乘依周礼之数除徒役亦且三十万人矣及会
于黄池与吴争长吴甲士三万人为阵以逼晋晋人
畏之而让吴先若每车七十五人则三万人不过四
百乘徒兵千皆一车十人也故冉有谓季氏曰鲁之
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若每车百人安
得一室盈百人而敌之有馀乎晋为平邱之会革车
四十乘依周礼之数除徒役亦且三十万人矣及会
于黄池与吴争长吴甲士三万人为阵以逼晋晋人
畏之而让吴先若每车七十五人则三万人不过四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91-0025a.png
百乘耳晋会平邱无与争霸者尚车四千乘乃会黄
池欲争先于吴反不及四百乘何过自削弱其兵以
让敌可知一乘原无七十五人彼七十五人之说证
之于古而知其诞也其谬而伪者五也自古及今无
不甲而战者故齐桓甲士三千人吴王甲士三万人
今乘车三人为甲士其步卒七十五人不甲何以禦
锋镝先王之制战马且必介而后驰而人乃反不为
之介是爱人不如爱马矣其谬而伪者六也
司马法一车七十五人在他经无明文此原不可据者
池欲争先于吴反不及四百乘何过自削弱其兵以
让敌可知一乘原无七十五人彼七十五人之说证
之于古而知其诞也其谬而伪者五也自古及今无
不甲而战者故齐桓甲士三千人吴王甲士三万人
今乘车三人为甲士其步卒七十五人不甲何以禦
锋镝先王之制战马且必介而后驰而人乃反不为
之介是爱人不如爱马矣其谬而伪者六也
司马法一车七十五人在他经无明文此原不可据者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91-0025b.png
故两司马法又有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之文则每车
止三十人矣若谓一车概十人则又不然武王伐纣其
革车三百与虎贲三千偶以十当一适合此数实则人
是人车是车两不相蒙国语天子有虎贲诸侯有旅贲
周礼司马官有虎贲氏设虎士三百人以左右王如后
世羽林佽飞之类专随王车若革车则兵车之名六师
卿士分帅之非虎贲所得随也至于齐桓戌曹甲士三
止三十人矣若谓一车概十人则又不然武王伐纣其
革车三百与虎贲三千偶以十当一适合此数实则人
是人车是车两不相蒙国语天子有虎贲诸侯有旅贲
周礼司马官有虎贲氏设虎士三百人以左右王如后
世羽林佽飞之类专随王车若革车则兵车之名六师
卿士分帅之非虎贲所得随也至于齐桓戌曹甲士三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91-0025c.png
千并非车卒曾车卒而皆甲士乎若晋献楚捷驷介百
乘徒兵千人则随所俘获之数更无成限哀十一年吴
大败齐师以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献鲁公若以人数
合车数将必一车三人半矣此笑话也盖车徒之数言
人人殊原无一定之经可实指者必欲实指则一车三
十人庶或近之司马法成出一车甲士十人步卒二十
人在他经虽无此文然鲁颂曰公车千乘而即继之曰
公徒三万以千乘之车而以三万人副之则一车三十
人适当其数此则经文之可信者若国语齐有革车八
乘徒兵千人则随所俘获之数更无成限哀十一年吴
大败齐师以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献鲁公若以人数
合车数将必一车三人半矣此笑话也盖车徒之数言
人人殊原无一定之经可实指者必欲实指则一车三
十人庶或近之司马法成出一车甲士十人步卒二十
人在他经虽无此文然鲁颂曰公车千乘而即继之曰
公徒三万以千乘之车而以三万人副之则一车三十
人适当其数此则经文之可信者若国语齐有革车八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91-0025d.png
百乘注齐法五十人为小戎车八百乘有四万人则一
车五十人似乎过多若左传载楚有二广广有一卒卒
偏之两又云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则每广三
十乘各分十五乘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则司马
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谓分卒百人为五十人当
一广十五乘偏之之数而又加二十五人之两为承副
是十五车祇得七十五人之数一车五人又似乎过少
车五十人似乎过多若左传载楚有二广广有一卒卒
偏之两又云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则每广三
十乘各分十五乘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则司马
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谓分卒百人为五十人当
一广十五乘偏之之数而又加二十五人之两为承副
是十五车祇得七十五人之数一车五人又似乎过少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91-0026a.png
如谓冉有称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以一室敌一车
定无一家有七十五人之理则此一室者岂所云一家
也乎谓鲁族诸室其邑居不仕者尚多即以一室敌一
车而有馀此甚言齐鲁之适相当耳故杜氏云室者都
邑居家之称而甲误以一室为一家比较人数则定六
年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曰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
吾不知卫君一身谓可以当晋车五百乘者此其为数
宜何等也至谓平邱之会晋车四千乘当有三十万人
及黄池之会与吴争长吴出甲士三万人来攻而晋即
定无一家有七十五人之理则此一室者岂所云一家
也乎谓鲁族诸室其邑居不仕者尚多即以一室敌一
车而有馀此甚言齐鲁之适相当耳故杜氏云室者都
邑居家之称而甲误以一室为一家比较人数则定六
年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曰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
吾不知卫君一身谓可以当晋车五百乘者此其为数
宜何等也至谓平邱之会晋车四千乘当有三十万人
及黄池之会与吴争长吴出甲士三万人来攻而晋即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91-0026b.png
让吴先歃则平邱之会所云三十万人者安在则又不
读书矣古者车是车人是人有有车而无人者左传崔
氏葬齐君下车七乘不以兵甲是也有有人而无车者
鲁颂公徒三万所以从车烝徒增增非所以从车是也
晋车四千乘不必有三十万人若吴卒三万则并非车
徒安得相较古以车战曰阵以卒战曰行晋魏舒伐狄
请毁车而为行是也是时黄池之会据国语出士卒百
读书矣古者车是车人是人有有车而无人者左传崔
氏葬齐君下车七乘不以兵甲是也有有人而无车者
鲁颂公徒三万所以从车烝徒增增非所以从车是也
晋车四千乘不必有三十万人若吴卒三万则并非车
徒安得相较古以车战曰阵以卒战曰行晋魏舒伐狄
请毁车而为行是也是时黄池之会据国语出士卒百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91-0026c.png
人以为彻行百行万人为带甲三万以势攻是吴用步
兵临会以凌晋晋始让之此正左氏所称崇卒不崇车
者何得以人数多少妄核车数况周制军乘原有分别
征军之法与征乘大异故鲁作三军三家各自毁其乘
以足军数使赋乘之人改而为军左氏所云孟氏使乘
之子弟半为已臣而叔孙尽臣之臣者服役之使为军
也独是乘之与军皆有甲士与徒卒二者如襄十二年
楚以蔿掩为司马既数甲兵点徒兵之有甲者又赋车
兵征甲士之在车者然后赋徒卒以为甲士车士之役
兵临会以凌晋晋始让之此正左氏所称崇卒不崇车
者何得以人数多少妄核车数况周制军乘原有分别
征军之法与征乘大异故鲁作三军三家各自毁其乘
以足军数使赋乘之人改而为军左氏所云孟氏使乘
之子弟半为已臣而叔孙尽臣之臣者服役之使为军
也独是乘之与军皆有甲士与徒卒二者如襄十二年
楚以蔿掩为司马既数甲兵点徒兵之有甲者又赋车
兵征甲士之在车者然后赋徒卒以为甲士车士之役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91-0026d.png
而总缮甲楯兵器以为车甲之用是车有徒卒甲亦有
徒卒甲士衣甲徒卒不衣甲故哀十二年齐师伐我及
清季氏之甲七千此衣甲者也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
已徒卒此不衣甲者也然此不衣甲者岂真以袯襫
裋禦锋镝哉古甲衣以铁以皮徒卒之衣则以袍以纩
纩曰襺袍曰絮如秦风与子同袍左传三军之士皆如
挟纩合袍与纩而皆以帛组紩之故楚子伐吴作简练
徒卒甲士衣甲徒卒不衣甲故哀十二年齐师伐我及
清季氏之甲七千此衣甲者也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
已徒卒此不衣甲者也然此不衣甲者岂真以袯襫
裋禦锋镝哉古甲衣以铁以皮徒卒之衣则以袍以纩
纩曰襺袍曰絮如秦风与子同袍左传三军之士皆如
挟纩合袍与纩而皆以帛组紩之故楚子伐吴作简练
卷二 第 18a 页 WYG0191-0027a.png
之师有云组甲三百被练三千组甲者漆皮而紩之被
练者絮练而组之甲士少故三百徒卒多故三千也今
丙抱杞忧惟恐车下之士袒裼受敌以为必非先王之
制夫先王之制固不可闻然甲第晓七十二人之在一
车以为七十二人将赋无衣而不知公徒三万其在车
下者方多多也况不止车下者也
古战士皆有伍故晋伐无终毁乘为伍凡五乘为三
伍可知无不伍之兵也今一车步卒七十二人七十
人为伍十有四馀二人却不成伍岂有此阵法乎若
练者絮练而组之甲士少故三百徒卒多故三千也今
丙抱杞忧惟恐车下之士袒裼受敌以为必非先王之
制夫先王之制固不可闻然甲第晓七十二人之在一
车以为七十二人将赋无衣而不知公徒三万其在车
下者方多多也况不止车下者也
古战士皆有伍故晋伐无终毁乘为伍凡五乘为三
伍可知无不伍之兵也今一车步卒七十二人七十
人为伍十有四馀二人却不成伍岂有此阵法乎若
卷二 第 18b 页 WYG0191-0027b.png
二人并车上甲士三人成一伍则是君大夫将帅与
庶人为步卒者共伍也其谬而伪者七也
卒伍之制起于周礼甸乘之制起于司马法初以司马
法攻周礼固已可笑今复以周礼攻周礼则可笑倍甚
此固无容置辨者然其制则何可泯也周礼小司徒职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
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此乡遂出
庶人为步卒者共伍也其谬而伪者七也
卒伍之制起于周礼甸乘之制起于司马法初以司马
法攻周礼固已可笑今复以周礼攻周礼则可笑倍甚
此固无容置辨者然其制则何可泯也周礼小司徒职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
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此乡遂出
卷二 第 19a 页 WYG0191-0027c.png
军之法也乡遂赋人不赋车六乡之内原有比闾族党
州乡之制而出军之法准之如五家为比则五人为伍
以家出一人也五比为闾则五伍为两以闾为二十五
家即两为二十五人也四闾为族则四两为卒每族百
家即每卒百人也五族为党则五卒为旅党五百家即
旅五百人也五党为州则五旅为师凡二千五百家为
州即二千五百人为师五州为乡则五师为军凡万二
千五百家为乡即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盖一家出一人
一乡出一军天子六乡出六军诸侯三乡出三军其六
州乡之制而出军之法准之如五家为比则五人为伍
以家出一人也五比为闾则五伍为两以闾为二十五
家即两为二十五人也四闾为族则四两为卒每族百
家即每卒百人也五族为党则五卒为旅党五百家即
旅五百人也五党为州则五旅为师凡二千五百家为
州即二千五百人为师五州为乡则五师为军凡万二
千五百家为乡即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盖一家出一人
一乡出一军天子六乡出六军诸侯三乡出三军其六
卷二 第 19b 页 WYG0191-0027d.png
遂三遂同于此数此本乡遂出军之法与都鄙县甸计
地出车之制截然不同然而行军临阵对敌制胜则又
准之故尚书牧誓曰旅曰师而左传繻葛之战有偏伍
之名栾武子言楚军制有卒两之目管子作内政先请
桓公定卒伍凡五乡五鄙五正五属皆以伍为数而其
后尉缭子有束伍令汉制有尺籍伍符唐太宗兵法有
五兵五当之制皆用其说而反谓周礼无卒伍妄矣若
地出车之制截然不同然而行军临阵对敌制胜则又
准之故尚书牧誓曰旅曰师而左传繻葛之战有偏伍
之名栾武子言楚军制有卒两之目管子作内政先请
桓公定卒伍凡五乡五鄙五正五属皆以伍为数而其
后尉缭子有束伍令汉制有尺籍伍符唐太宗兵法有
五兵五当之制皆用其说而反谓周礼无卒伍妄矣若
卷二 第 20a 页 WYG0191-0028a.png
其云晋伐无终毁车为伍以五乘而为三伍遂忧七十
二人之馀二人则无论毁车为伍正毁车制而作步兵
不当以车兵之数与步兵相较乃即就其毁车之数计
之其云以五乘而为三伍者谓每车甲士三人五车三
五一十五故可作三伍也然则五车徒卒每车七十二
人五倍之正可作七十二伍何曾有馀故唐太宗兵法
合甲士徒卒而统计之有云小列五人大列二十五人
参列之得七十五人又伍参之得三百七十五人可以
为正可以为奇是晋制分数唐制合数皆无赢羡己则
二人之馀二人则无论毁车为伍正毁车制而作步兵
不当以车兵之数与步兵相较乃即就其毁车之数计
之其云以五乘而为三伍者谓每车甲士三人五车三
五一十五故可作三伍也然则五车徒卒每车七十二
人五倍之正可作七十二伍何曾有馀故唐太宗兵法
合甲士徒卒而统计之有云小列五人大列二十五人
参列之得七十五人又伍参之得三百七十五人可以
为正可以为奇是晋制分数唐制合数皆无赢羡己则
卷二 第 20b 页 WYG0191-0028b.png
昧昧而妄以此议古人何其不自量乎
四井为邱邱出马一匹四邱为甸甸出车一乘则鲁
之邱甲出马一匹者更令其出四匹一旦而骤增其
赋四倍有此暴政乎其谬而伪者八也
此则尤无理矣春秋书作邱甲杜氏误注云四井为邱
邱出马一匹牛三头四邱为甸甸出长毂一乘马四匹
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旧制也今以一
四井为邱邱出马一匹四邱为甸甸出车一乘则鲁
之邱甲出马一匹者更令其出四匹一旦而骤增其
赋四倍有此暴政乎其谬而伪者八也
此则尤无理矣春秋书作邱甲杜氏误注云四井为邱
邱出马一匹牛三头四邱为甸甸出长毂一乘马四匹
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旧制也今以一
卷二 第 21a 页 WYG0191-0028c.png
甸所出责之一邱是一邱而出四邱之赋故曰四倍此
实杜氏解经之误与周礼何涉且其所谓四倍者则旧
有解之者矣宋胡安国传春秋据唐太宗兵法谓周制
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为一甲凡三甲
共七十五人今以四邱作四甲每邱一甲增二十五人
为百人则所增赋者止三分之一未尝四倍也然而仍
未是者所谓甲士三人者谓车右车左并御车者三甲
士在车上耳若可增四甲则有一甲士在车下矣况鲁
作邱甲非赋车乘亦非赋徒卒并不当以甸乘之制为
实杜氏解经之误与周礼何涉且其所谓四倍者则旧
有解之者矣宋胡安国传春秋据唐太宗兵法谓周制
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为一甲凡三甲
共七十五人今以四邱作四甲每邱一甲增二十五人
为百人则所增赋者止三分之一未尝四倍也然而仍
未是者所谓甲士三人者谓车右车左并御车者三甲
士在车上耳若可增四甲则有一甲士在车下矣况鲁
作邱甲非赋车乘亦非赋徒卒并不当以甸乘之制为
卷二 第 21b 页 WYG0191-0028d.png
解盖赋乘曰赋舆赋徒卒曰起徒役不当曰作甲甲者
甲兵如前所云行兵在车兵徒卒之外者春秋多有之
如崔杼弑君曰甲兴齐庆封来奔传唐氏以甲环公宫
宋景公卒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郑人讨西宫之难子
孔以其甲与子革子良之甲以为守诸凡列国称甲者
不可胜数故鲁亦作之而其后叔孙州仇围郈有叔孙
氏之甲齐师伐我及清有季氏之甲是甲与车乘与徒
甲兵如前所云行兵在车兵徒卒之外者春秋多有之
如崔杼弑君曰甲兴齐庆封来奔传唐氏以甲环公宫
宋景公卒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郑人讨西宫之难子
孔以其甲与子革子良之甲以为守诸凡列国称甲者
不可胜数故鲁亦作之而其后叔孙州仇围郈有叔孙
氏之甲齐师伐我及清有季氏之甲是甲与车乘与徒
卷二 第 22a 页 WYG0191-0029a.png
卒绝不相干其曰邱甲者谓一邱出若干甲今不可考
耳然则周礼无考即汉晋大儒如马融郑玄韦昭杜预
辈尚一往多误何况于丙丙自今以后请细心体究毋
徒袭宋人馀唾为经学祸则某亦且有厚望焉
经问卷二
耳然则周礼无考即汉晋大儒如马融郑玄韦昭杜预
辈尚一往多误何况于丙丙自今以后请细心体究毋
徒袭宋人馀唾为经学祸则某亦且有厚望焉
经问卷二
卷二 第 22b 页 WYG0191-0029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