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a 页 WYG0614-00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四
  经(书/)
  孔安国尚书序曰先君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
  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
  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b 页 WYG0614-0062b.png
  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
  明白可举而行三千之徒并受其义及秦始皇灭
  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
  用藏其家书于屋壁(颜师古曰家语云孔腾字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
  (语于夫子旧堂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汉室龙兴开设
  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
  其夲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
  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汉艺文志云尚书经/二十九卷注云伏生)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a 页 WYG0614-0063a.png
  (所授者儒林传云伏生名胜为秦博士以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
  (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
  (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颜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
  (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
  (属读而已陆氏曰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是也孔颖达曰秦誓夲非伏生所传武帝之世)
  (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故云二/十九篇也 今按此序言伏生失其夲经口以传)
  (授汉书乃言初亦壁藏而后亡数十篇其说与此/序不同盖传闻异辞尔至于篇数亦复不同者伏)
  (生夲但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b 页 WYG0614-0063b.png
  (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凡二十八篇今加泰誓)
  (一篇故为二十九篇耳其泰誓甚/伪之说详见本篇此未暇论也)至鲁恭王好治
  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
  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
  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
  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
  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𨽻古定更以
  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a 页 WYG0614-0063c.png
  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
  之诰合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
  十六卷其馀错乱摩灭弗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
  书府以待能者(陆氏曰恭王汉景帝子名馀传谓/春秋也一云周易十翼非经谓之)
  (传科斗虫名虾蟆子书形似之为𨽻古定谓用𨽻/书以易古文吴氏曰伏生传于既耄之时而安国)
  (为𨽻古文特定其所可知者而一篇之中一简之/内其不可知者盖不无矣乃欲以是尽求作书之)
  (本意与夫本末先后之义其亦可谓难矣而安国/所增多之书今篇目具在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
  (之书诘曲声牙至有不可读者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遂定为二体乎其亦难言)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b 页 WYG0614-0063d.png
  (矣二十五篇者谓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泰誓)
  (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也复出者舜典益稷盘庚三篇康王)
  (之诰凡五篇又百篇之序自为一篇共五十九篇/即今所行五十八篇而以序冠篇首者也为四十)
  (六卷者孔疏以为同序者同卷异序者异卷同序/者太甲盘庚说命泰誓皆三篇共序凡十二篇只)
  (四卷又大禹皋陶谟益稷康诰酒诰梓材亦各三/篇共序凡六篇只二卷外四十篇篇各有序凡四)
  (十卷通共序者六卷故为四十六卷也其馀错乱/摩灭者汨作九共九篇槁饫帝告釐沃汤征汝鸠)
  (汝方夏社疑至臣扈典宝明居肆命徂后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丁河亶甲祖乙高宗之训分)
  (器旅巢命归禾嘉禾成王政将蒲姑/贿肃慎之命亳姑凡四十二篇今亡)承诏为五十
卷一百七十七 第 4a 页 WYG0614-0064a.png
  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
  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
  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
  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详此章虽说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
  (意而未尝以为孔子所作至/刘歆班固始以为孔子所作)既毕会国有巫蛊事
  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传之子孙以贻后代若好
  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
 隋经籍志曰汉济南伏生口传二十八篇又河内女
卷一百七十七 第 4b 页 WYG0614-0064b.png
 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伏生作尚书传四十一篇以授
 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儿宽
 宽授欧阳之子世世传之至曾孙欧阳高谓之尚书
 欧阳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于张生以授族子始
 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之学胜传子建别为小
 夏侯之学故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并立讫汉东京
 相传不绝而欧阳最盛初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
 旧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字皆古文孔安国以今
卷一百七十七 第 5a 页 WYG0614-0064c.png
 文校之得二十五篇其泰誓与河内女子所献不同
 又济南伏生所诵五篇相合安国并依古文开其篇
 第以𨽻古字写之合成五十八篇其馀篇简错乱不
 可复读并送之官府安国又为五十八篇作传会巫
 蛊事起不得奏上私传其业于都尉朝朝授胶东庸
 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而未得立后汉扶风杜林传
 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亦为
 之注然其所传唯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
卷一百七十七 第 5b 页 WYG0614-0064d.png
 自馀绝无师说晋世秘府所有有古文尚书经文今
 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
 南伏生之传唯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
 又多乖戾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
 之时又阙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姚方兴于大航头
 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国
 学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唯传郑义至隋孔郑
 并行而郑氏甚微自馀所存无复师说又有尚书逸
卷一百七十七 第 6a 页 WYG0614-0065a.png
 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似孔氏壁中书之残缺
 者故附尚书之末
  孔颖达曰孔君作传值巫蛊不行以终前汉诸儒
  知孔本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伪作
  舜典汨作九共九篇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
  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
  命二十四篇除九共九篇共卷为十六卷盖亦略
  见百篇之序故以伏生二十八篇者复出舜典益
卷一百七十七 第 6b 页 WYG0614-0065b.png
  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及泰誓共为三十四篇十
  六卷附以求合于孔氏之五十八篇四十六卷之
  数也刘向班固刘歆贾逵马融郑玄之徒皆不见
  真古文而误以此为古文之书服虔杜预亦不之
  见至晋王肃始似窃见而晋书又云郑冲以古文
  授苏愉愉授梁柳柳之内兄皇甫谧又从柳得之
  而柳又以授臧曹曹始授梅赜赜乃于前晋奏上
  其书而施行焉(汉书所引泰誓云诬神者殃及三/世又云立功立事惟以永年疑即)
卷一百七十七 第 7a 页 WYG0614-0065c.png
  (武帝之世所得者律历志所引伊训毕命字画有/与古文异同者疑伏生口传而晁错所属读者其)
  (引武成则伏生无此篇/必张霸所伪作者也)
  九峰蔡氏曰按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
  国之书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
  反平易或者以为今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
  失之则先秦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
  然也或者以为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词
  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伏
卷一百七十七 第 7b 页 WYG0614-0065d.png
  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
  古书错乱摩灭之馀反专得其所易则又有不可
  晓者至于诸序之文或颇与经不合而安国之序
  又绝不类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诸序之本不先
  经则赖安国之序而见
  石林叶氏曰书五十八篇出于伏生者初三十三
  篇出于鲁恭王所坏孔子宅壁中者增多二十六
  篇伏生书后传欧阳歙鲁恭王壁中书孔安国为
卷一百七十七 第 8a 页 WYG0614-0066a.png
  之传汉兴诸儒传经次第各有从来伏生当文帝
  时年已老口授晁错颇杂齐鲁言或不能尽辨他
  经专门每辄数家惟书传一氏安国无所授独以
  𨽻古易科斗自以其意为训解不及列于学官故
  自汉讫西晋言书惟祖欧阳氏安国训解晚出皇
  甫谧家所谓二十六篇者虽当时大儒扬雄杜预
  之徒皆不及见刘向以鲁恭王书校伏生本酒诰
  亡简一召诰亡简二字之不同者尤多书非一代
卷一百七十七 第 8b 页 WYG0614-0066b.png
  之言也其文字各随其世不一体其授受异同复
  若此然大抵简质渊悫不可遽通自立政而上非
  伊尹周公传说之辞则仲虺祖乙箕子召公后世
  以为圣贤不可及者也其君臣相与往来告戒论
  说则尧舜禹汤文武是也是以其文峻而旨远自
  立政而下其君则成王穆王康王平王其臣则伯
  禽君陈君牙下至于秦穆公其辞则一时太史之
  所为也视前为有间矣是以其文亦平易明白意
卷一百七十七 第 9a 页 WYG0614-0066c.png
  不过其所言孔子取之特以其有合于吾道焉尔
  自安国学行欧阳氏遂废今世所见惟伏生大传
  首尾不伦言不雅驯至以天地人四时为七政谓
  金縢作于周公没后何可尽据其流为刘向五行
  传夏侯氏灾异之说失孔子本意益远安国自以
  为博考经传采摭群言其所发明信为有功然余
  读春秋传礼记孟子荀子间与今文异同孟子载
  汤诰造攻自牧宫不言鸣条春秋传述五子之歌
卷一百七十七 第 9b 页 WYG0614-0066d.png
  衍率彼天常一句證康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今
  文乃无有疑亦未能尽善若荀卿引仲虺曰诸侯
  能自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引康诰惟文王敬忌一
  人以怿其谬妄有如此者礼记以申劝宁王之德
  为田观宁王以庶言同则亡绎字其乖牾有如此
  者微孔氏则何所取正余于是知求六经残缺之
  馀于千载淆乱之后岂不甚难而不可忽哉
  先公曰欧阳公日本刀歌云传闻其国居大海土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0a 页 WYG0614-0067a.png
  壤沃饶风俗好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
  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
  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
  浩荡无通津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详此诗似谓徐福以诸生带经典入海外其书乃
  始流传于彼也然则秦人一烬之烈使中国家传
  人诵之书皆放逸而徐福区区抱编简以往能使
  先王大典独存夷貊可叹也亦可疑也然今世经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0b 页 WYG0614-0067b.png
  书往往有外国本云
汉志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刘向稽疑一篇师古/曰此凡言入者谓七略)
(之外班氏新入之也/其云出者与此同)
隋志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四十一/部共二百九十六卷)
唐志二十五家三十三部三百六(卷王元感以下不著/ 录四家二十卷)
宋三朝志十一部一百一卷
宋两朝志二部一十三卷
宋四朝志一十二部一百二十卷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1a 页 WYG0614-0067c.png
宋中兴志四十二家五十一部七百一十六卷
尚书大传三卷
 崇文总目汉济南伏胜撰后汉大司农郑玄注伏生
 本秦博士以章句授诸儒故博引异言援经而申證
 云
  晁氏曰胜孝文时年且百岁欧阳生张生从学焉
  音声犹有讹误先后犹有差舛重以篆𨽻之殊不
  能无失胜终之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意弥缝其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1b 页 WYG0614-0067d.png
  阙而别作章句又特撰大义因经属指名之曰传
  刘向校书得而上之
  陈氏曰凡八十有三篇当是其徒欧阳张生之徒
  杂记所闻然亦未必当时本书也印板刓阙合更
  求完善本
牟长章句
  本传长习欧阳尚书建武时为博士迁河南太守
  注尚书章句皆本之欧阳氏俗号为牟氏章句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2a 页 WYG0614-0068a.png
周防尚书杂记
  本传防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尚书建武时
  以明经举孝廉拜郎中撰尚书杂记三十二篇四
  十万言后仕至陈留太守
孔安国尚书注十三卷
  晁氏曰安国古文尚书至晋齐间始显(详见/总论)唐孝
  明不喜古文以今文易之又颇改其辞如旧无颇
  今改无陂之类是也按安国既定古文会有巫蛊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2b 页 WYG0614-0068b.png
  事不复以闻藏于私家而已是以郑康成注礼记
  韦昭注国语杜预注左氏赵岐注孟子遇引今尚
  书所有之文皆曰逸书盖未尝见古文故也然尝
  以礼记较说命孟子较泰誓大义虽不远而文不
  尽同意者安国以𨽻古定时失之耳
  陈氏曰考之儒林传安国以古文授都尉朝第第
  相承以及涂恽桑钦至东都则贾逵作训马融郑
  玄作传注解而逵父徽实受书于涂恽逵传父业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3a 页 WYG0614-0068c.png
  虽曰远有源流然而两汉名儒皆未尝实见孔氏
  古文也岂惟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
  经传有援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诸篇皆曰逸书
  其援泰誓则云今泰誓无此文盖伏生书亡泰誓
  泰誓后出或云武帝末民有献者或云宣帝时河
  内女子得之所载白鱼火乌之祥实伪书也然则
  马郑所解岂真古文哉故孔颖达谓贾马辈惟传
  孔学三十三篇即伏生书也亦未得为孔学矣颖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3b 页 WYG0614-0068d.png
  达又云王肃注书始似窃见孔传故于乱其纪纲
  以为太康时皇甫谧得古文尚书于外弟梁柳作
  帝王世纪往往载之盖自太保郑冲授苏愉愉授
  梁柳柳授臧曹曹授梅赜赜为豫章内史奏上其
  书时已亡舜典一篇至齐明帝时有姚方兴者得
  于大航头而献之隋开皇中搜索遗典始得其篇
  夫以孔注历汉末无传晋初犹得存者虽不列学
  官而散在民间故邪然终有可疑者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4a 页 WYG0614-0069a.png
  石林叶氏曰今孔氏尚书本所谓古文尚书出鲁
  恭王毁孔子宅所得也孔安国为之传会巫蛊事
  作不得列于学官故汉儒虽扬雄之徒多未之见
  西汉所传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而已扬雄法言称
  酒诰之篇俄亡矣艺文志所谓刘向以中古文校
  欧阳大小夏侯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
  者也惟太史公尝从安国授书故班固云迁书载
  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今史说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4b 页 WYG0614-0069b.png
  所引书及叙皆与孔氏夲合其馀诸儒所引字与
  训诂或不同者皆出欧阳大小夏侯氏三家也
  容斋洪氏随笔曰孔安国古文尚书自汉以来不
  列于学官故左氏传所引者杜预辄注为逸书刘
  向说苑臣术篇一章云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
  附上而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退在
  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逐此所以劝善而黜恶也汉
  武帝元朔元年诏责中外不兴廉举孝有司奏议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5a 页 WYG0614-0069c.png
  曰夫附下罔上者死云云其语与说苑所载正同
  而诸家注释至于颜师古皆不能援以为證今之
  泰誓初未尝有此语也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得泰
  誓一篇献之然年月不与序相应又不与左传国
  语孟子众书所引泰誓同马郑王肃诸儒皆疑之
  今不复可考
  朱子语录孔安国解经最乱道看得只是孔丛子
  等做出来盖因说书云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5b 页 WYG0614-0069d.png
  比毛公诗如此高简大段省事汉儒训释文字多
  是如此有疑则阙今此却尽释之岂有千百年前
  人说底话收拾于灰烬屋壁中与口传之馀更无
  一字讹舛理会不得如此可疑也兼小序皆可疑
  尧典一篇自说尧一代为治之次序至让于舜方
  止今却说是让于舜后方作舜典亦是见一代政
  事之终始却说历试诸难是为要受让时作也至
  后诸篇皆然况他先汉文章重厚有力量他今大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6a 页 WYG0614-0070a.png
  序格致极轻却疑是晋宋间文章况孔书是东晋
  方出前此诸儒皆不曾见可疑之
孔颖达尚书正义二十卷
  晁氏曰颖达因梁费甝疏广之唐儒学传称颖达
  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撰五经义训百馀
  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
  其中不能无谬冗马嘉运駮正其失永徽中于志
  宁张行成高季辅就加增损始布天下艺文志云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6b 页 WYG0614-0070b.png
  颖达与李子云王德韶等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
  素王士雄赵弘智审覆长孙无忌李绩等二十四
  人刋定唐史志传记事多参差此为尤甚所记撰
  著人姓氏颖达外往往不同
  陈氏曰其序云欧阳夏侯二家之所说蔡邕碑石
  刻之古文安国所注寝而不用及魏晋稍兴故马
  郑诸儒莫睹其学江左学咸悉祖焉隋初始流河
  朔为正义者蔡大宝巢猗费甝顾彪文义皆浅略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7a 页 WYG0614-0070c.png
  惟刘焯刘炫最为详雅然焯穿凿烦杂炫就而删
  焉虽复微稍省要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
  华未为得也
陆德明尚书释文一卷
 崇文总目皇朝太子中舍陈鄂奉诏刋定始开宝中
 诏以德明所释乃古文尚书与唐明皇所定今文駮
 异令鄂删定其文改从𨽻书盖今文自晓者多故音
 切弥省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7b 页 WYG0614-0070d.png
  陈氏曰德明言伏生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是也
  可證马郑非见古文又言梅赜所上亡舜典一篇
  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徽五典以下
  为舜典以续孔传又言若稽古至重华协于帝十
  二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夲无或此下更有浚
  哲文明至乃命以位总二十八字
石经尚书十三卷
  晁氏曰伪蜀周德真书经文有祥字皆阙其画亦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8a 页 WYG0614-0071a.png
  阙民字之类盖孟氏未叛唐时所刋也以监本校
  之禹贡云土梦作乂倒土梦字盘庚若网在纲皆
  作纲字按沈括笔谈云云土梦作乂太宗时得古
  夲因改正以纲为网未知孰是
古文尚书十三卷
  晁氐曰汉孔安国以𨽻古定五十九篇之书盖以
  𨽻写籀故谓之𨽻古其书自汉迄唐行于学官明
  皇不喜古文改从今文由是古文遂绝陆德明独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8b 页 WYG0614-0071b.png
  存其二于释文而已皇朝吕大防得夲于宋次道
  王仲至家以较陆氏释文虽小有异同而大体相
  类观其作字奇古非字书傅会穿凿者所能到学
  者考之可以知制字之夲也
  夹漈郑氏曰按易诗书春秋皆有古文自汉以来
  尽易以今文惟孔安国得屋壁之书依古文而𨽻
  之安国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
  之学郑玄为之注亦不废古文使天下后学于此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9a 页 WYG0614-0071c.png
  一书而得古意不幸遭明皇更以今文其不合开
  元文字者谓之野书然易以今文虽失古意但参
  之古书于理无碍亦足矣明皇之时去𨽻书既远
  不通变古之义所用今文违于古义尤多臣于是
  考今书之文无妨于义者从今有妨于义者从古
  庶古今文义两不相违曰书考迨武成而未及终
  编又有书辨讹七卷皆可见矣
  按汉儒林传言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
卷一百七十七 第 19b 页 WYG0614-0071d.png
  读之唐艺文志有今文尚书十三卷注言玄宗诏
  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然则汉之所谓古
  文者科斗书今文者𨽻书也唐之所谓古文者𨽻
  书今文者世所通用之俗字也𨽻书秦汉间通行
  至唐则久变而为俗书矣何尚书犹存古文乎盖
  安国所得孔壁之书虽为之传而未得立于学官
  东京而后虽名儒亦未尝传习至隋唐间方显往
  往人犹以僻书奥传视之缮写传授者少故所存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0a 页 WYG0614-0072a.png
  者皆古物尚是安国所定之𨽻书而未尝改以从
  俗字犹今士大夫蓄书之家有奇异之书世所罕
  见者必是旧夲且多古字是也噫百篇之书遭秦
  火而亡其半所存者五十八篇而其间此二十五
  篇者书虽传而字复不谐于俗传于汉者为科斗
  书传于唐者为𨽻书皆当时之人所罕习者盖出
  自孔壁之后又复晦昧数百年而学者始得以家
  传人诵也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0b 页 WYG0614-0072b.png
尚书广疏
 崇文总目伪蜀冯继先撰以颖达正义为本小加己
 意
尚书断章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按其书略序众篇大旨
尚书集解十四卷
  晁氏曰皇朝顾临蒋之奇姚辟孔武仲刘敞王会
  之周范苏子才朱正夫吴牧所撰后人集之为一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1a 页 WYG0614-0072c.png
  编然非全书也
胡翼之洪范解一卷
  晁氏曰胡瑗翼之撰皆其门人所录无铨次首尾
张晦之洪范解一卷
  晁氏曰皇朝张景晦之撰景当景祐三年为房州
  恭军著论七篇
杨元素书九意一卷
  晁氏曰皇朝杨绘元素撰其序云诗书春秋同出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1b 页 WYG0614-0072d.png
  于史而仲尼或删或脩莫不有笔法焉诗春秋先
  儒皆言之书独无其法邪故作断尧虞书夏书禅
  让稽古商书周书费誓秦誓意九篇
苏明允洪范论图一卷
  晁氏曰三论皆援经系传斥末以归本二图一以
  指歆向之谬一以形其意或云非洵作
孙莘老书解十三卷
  晁氏曰觉仕元祐谓康王以丧服见诸侯为非礼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2a 页 WYG0614-0073a.png
  苏氏之说本此
新经尚书十三卷
  晁氏曰王雱元泽撰熙宁时颁是书于学官用以
  取士或少违异辄不中程由是独行于世六十年
  而天下学者喜攻其短自开党禁世人罕称焉
  陈氏曰其父安石序之曰熙宁三年臣安石以尚
  书入侍遂与政而子雱实嗣讲事有旨为之说以
  进八年下其说太学颁焉雱盖述其父之学王氏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2b 页 WYG0614-0073b.png
  三经义此其一也熙宁六年命知制诰吕惠卿充
  修撰经义以安石提举脩定又以安石子雱惠卿
  弟升卿为修撰官八年安石复入相新传乃成雱
  盖主是经者也王氏学独行于世者六十年科举
  之士熟于此乃合程度前辈谓如脱墼然按其形
  模而出之尔士习胶固更丧乱乃已
  朱子语录曰荆公不解洛诰但云其间煞有不可
  强通处今姑择其可晓者释之今人多说荆公穿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3a 页 WYG0614-0073c.png
  凿他却有如此处后来人解书却须要尽解 王
  说伤于凿然其善亦有不可掩处
王氏洪范传一卷
  晁氏曰王介甫撰以刘向董仲舒伏生明灾异为
  蔽而思别著此传以庶徵所谓若者不当训顺当
  训如人君之五事如天之雨旸寒燠风而已大意
  谓天人不相干虽有变异不足畏也
东坡书传十三卷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3b 页 WYG0614-0073d.png
  晁氏曰熙宁以后专用王氏之说进退多士此书
  駮异其说为多
  陈氏曰其于胤征以为羲和贰于羿而忠于夏于
  康王之诰以释衰服冕为非礼曰予于书见圣人
  之所不取而犹存者有二可谓卓然独见于千载
  之后者又言昭王南征不复穆王初无愤耻哀痛
  之语平王当倾覆祸败之极其书与平康之世无
  异有以知周德之衰而东周之不复兴也呜呼其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4a 页 WYG0614-0074a.png
  论伟矣
  朱子语录或问诸家书解谁最好莫是东坡曰然
  又问但若失之太简曰亦有只消如此解者 东
  坡书解却好他看得文势好
书义辨疑一卷
  晁氏曰杨时中立撰其书专攻王雱之失
古三坟书一卷
  晁氏曰张天觉言得之于比阳民家坟皆古文而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4b 页 WYG0614-0074b.png
  传乃𨽻书所谓三坟者山气形也七略隋志皆无
  之世以为天觉伪撰
  陈氏曰元丰中毛渐正仲奉使京西得之唐州民
  舍其辞诡诞不经盖伪书也三坟之名惟见于左
  氏右尹子革之言盖自孔子定书断自唐虞以下
  前乎唐虞无徵不信不复采取于时固已影响不
  存去之二千载而其书忽出何可信也况皇谓之
  坟帝谓之典皆古史也不当如毛所录其伪明甚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5a 页 WYG0614-0074c.png
  人之好奇有如此其僻者晁公武云张商英伪撰
  以比李筌阴符经
  石林叶氏曰古三坟书为古文奇险不可识了不
  知其为何语其妄可知也
  夹漈郑氏曰三皇太古书亦谓之三坟一曰山坟
  二曰气坟三曰形坟天皇伏羲氏本山坟而作易
  曰连山人皇神农氏本气坟而作易曰归藏地皇
  黄帝氏本形坟而作易曰坤乾虽不画卦而其名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5b 页 WYG0614-0074d.png
  皆曰卦爻大象连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阴
  阳兵象而统以山归藏之大象有八曰归藏生动
  长育止杀而统以气坤乾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
  月山川云气而统以形皆八而八之为六十四其
  书汉魏不传至元丰中始出于唐州比阳之民家
  世疑伪书然其文古其辞质而野其错综有经纬
  恐非后人之能为也如纬书犹见取于前世况此
  乎且归藏至晋始出连山至唐始出则三坟始出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6a 页 WYG0614-0075a.png
  于近代亦不为异事也
  按夫子所定之书其亡于秦火而汉世所不复见
  者盖杳不知其为何语矣况三坟已见削于夫子
  而谓其书忽出于元丰间其为谬妄可知夹漈好
  奇而尊信之过矣又况详孔安国书序所言则坟
  典书也盖百篇之𩔖也八索易也盖彖象文言之
  类也今所谓三坟者曰山坟气坟形坟而以为连
  山归藏坤乾之所由作而又各有所谓大象六十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6b 页 WYG0614-0075b.png
  四卦则亦是易书而与百篇之义不类矣岂得与
  五典并称乎
颜吴范司马无逸说命解三卷
  晁氏曰皇朝吴安时范祖禹司马康元祐中侍讲
  筵颜复说书崇政殿日所进讲说也
伊川书说一卷
  晁氏曰伊川之门人记其师所谈四十馀篇
洪范会传一卷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7a 页 WYG0614-0075c.png
  晁氏曰皇朝孙谔撰谔元祐中博士其说多本先
  儒颇攻王氏之失
二典义一卷
  陈氏曰陆佃农师撰佃为王氏学长于考订
石林书传十卷
  陈氏曰叶梦得少蕴撰少蕴博极群书强记绝人
  书与春秋之学视诸儒最为精耳
 中兴艺文传曰其为书颇采诸家之说而折衷其是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7b 页 WYG0614-0075d.png
 非
  石林自序曰自世尚经术博士业书者十常三四
  然第守一说莫能自致其思余窃悲之因参总数
  家推原帝王之治论其世察其人以质其所言更
  相研究折衷其是非颇自纪辑为书二十卷十二
  万有馀言
书裨传十三卷
  陈氏曰太常丞吴棫才老撰首卷举要曰总说曰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8a 页 WYG0614-0076a.png
  书序曰君辩曰臣辩曰考异曰诂训曰差㸦曰孔
  传凡八篇考据详博
书辩讹七卷
  陈氏曰枢密院编修官郑樵渔仲撰其目曰紏谬
  四阙疑一复古二樵以遗逸召用博物洽闻然颇
  迂僻
陈博士书解三十卷
 中兴艺文志绍兴时太学始建陈鹏飞为博士发明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8b 页 WYG0614-0076b.png
 理学为陈博士书解
  陈氏曰秦桧子熺尝从之游在礼部时熺为侍郎
  文书不应令鹏飞辄批还之熺寖不平鹏飞说书
  崇政殿因论春秋母以子贵言公羊说非是桧怒
  谪惠州以没今观其书绍兴十三年所序于文侯
  之命其言骊山之祸申侯启之平王感申侯之立
  已而不知其德之不足以偿怨郑桓公友死于难
  而武公复娶于申君臣如此而望其振国耻难矣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9a 页 WYG0614-0076c.png
  呜呼其得罪于桧者岂一端而已哉
无垢尚书详说五十卷
  陈氏曰张九成子韶撰无垢诸经解大抵援引详
  博文意澜翻似乎少简严而务欲开广后学之见
  闻使不堕于浅狭故读其书者亦往往有得焉
程大昌书谱二十卷
  陈氏曰本以解经而不尽解有所发明则篇为一
  论
卷一百七十七 第 29b 页 WYG0614-0076d.png
程大昌禹贡论图共四卷
  陈氏曰凡论五十三篇后论八篇图三十一其于
  江河淮汉济黑弱水七大川以为旧传失实皆辩
  證之淳熙四年上进宇宙广矣上下数千载幅员
  数万里身不亲历耳目不亲闻见而欲决于一心
  定于一说乌保其皆无牴牾然要为卓然不诡随
  传注者也
东莱书说十卷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0a 页 WYG0614-0077a.png
  大愚叟书后曰尚书说自秦誓至洛诰凡十八篇
  伯氏太史己亥之冬口授诸生而笔之册者也惟
  念伯氏退休里中之日居多以诗书礼乐训授学
  者俾其有以自得乎此初未尝喜为书也然听之
  有浅深记之有工拙传习既广而漫不可收拾伯
  氏盖深病之一日客有来告者曰记录之易差固
  也各述其所闻而复有详略得失之异则其差为
  甚矣非有以审其是学者何从而信之于是然其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0b 页 WYG0614-0077b.png
  言取尚书置几间而为之说先之秦誓费誓者欲
  自其流而上溯于唐虞之际也辞旨所发不能不
  敷畅详至者欲学者易于览习而有以舍其旧也
  讫于洛诰而遂以绝笔者以夫精义无穷今姑欲
  以是而废夫世之所笔录盖非所以言夫经也未
  再岁伯氏下世整次读诗记犹未终篇书及三礼
  皆未及次第考论而书则犹口授而非传闻南康
  史君曾侯取而刋之学官书来求纪其本末义不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1a 页 WYG0614-0077c.png
  辞也因书其所知以附于卷末
  陈氏曰今世有别本全书者其门人续成之非东
  莱本书也
  朱子语录曰吕伯恭解书自洛诰始某问之曰有
  解不去处否曰也无及数日后谓某曰书也是难
  说今只是强解将去尔要之伯恭却是伤于巧
晦庵书说七卷
  陈氏曰晦庵门人黄士𣪣集其师说之遗以为此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1b 页 WYG0614-0077d.png
  书晦庵于书一经独无训传每以为错简脱文处
  多不可强通今惟二典禹谟召诰洛诰金縢有解
  及九江彭蠡皇极有辩其他皆文集语录中摘出
书古经及序共五卷
  陈氏曰晦庵所录分经与序仍为五十九篇以存
  古也
蔡九峰书集傅
  自序庆元己未冬先生文公令沉作书传明年先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2a 页 WYG0614-0078a.png
  生没又十年始克成编总若干万言呜呼书岂易
  言哉沉自受读以来沉潜其义参考众说融会贯
  通乃敢折衷微辞奥旨乃述旧闻二典禹谟先生
  盖尝是正手泽尚新(先生改本已附文集中其间/亦有经承先生口授指画而)
  (未及尽改者今/悉更定见本篇)集传本先生所命故凡引用师说
  不复识别云
尚书讲义三十卷
  陈氏曰参政张纲彦正撰纲政和时及第仕三朝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2b 页 WYG0614-0078b.png
  历蔡京王黼秦桧三权臣乃不为屈绍兴末预政
  此书为学官时所作
林少颖拙斋书集解五十八卷
  陈氏曰少颖从吕紫微本中居仁学而太史吕祖
  谦则其门人也其自序谓初著之时每日诵正经
  自首至尾一遍虽有他务不辍平心定气博采诸
  儒之说而去取之苟合于义虽近世学者之说亦
  在所取苟不合于义虽先儒之说亦所不取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3a 页 WYG0614-0078c.png
  朱子语录曰林书尽有好处但自洛诰以后非其
  所解
黄度文叔书说七卷
  陈氏曰度笃学穷经老而不倦晚年制阃江淮著
  述不辍时得新意往往晨夜叩书塾为朋友道之
袁燮洁斋家塾书钞十卷
  陈氏曰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奭而止
袁氏家塾读书记二十三卷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3b 页 WYG0614-0078d.png
  陈氏曰题四明袁觉集未详何人大略仿吕氏读
  诗记集诸说或述己意于后当是洁斋之族
尚书精义六十卷
  陈氏曰三山黄伦彝卿编次或书坊所托
梅教授书集解
  陈氏曰其书三册不分卷不著名未详何人
柯山书解十六卷
  陈氏曰柯山夏僎元肃撰集二孔王苏陈林程颐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4a 页 WYG0614-0079a.png
  张九成及诸儒之说便于举子
书少传十八卷
  陈氏曰新安王炎晦叔撰
南塘书说三卷
  陈氏曰赵汝谈撰疑古文非真者五条朱文公尝
  疑之而未若此之决也然于伏生所传诸篇亦多
  所掊击抵排则似过甚
 
卷一百七十七 第 34b 页 WYG0614-0079b.png
 
 
 
 
 
 
 
 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