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a 页 WYG0249-03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九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
  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百官公卿表
   (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榖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
   (石者百二十斛比二年石者百斛千石者九十/斛比千石者八十斛六百石者七十斛比六百)
   (石者六十斛四百石者五十斛比四百石者四/十五斛三百石者四十斛比三百石者三十七)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b 页 WYG0249-0349b.png
   (斛二百石者三十斛比二百石/者二十七斛一百石者十六斛)
易叙宓羲神农黄帝作教化民(应劭曰宓羲氏始作八/卦神农氏为耒耜黄帝)
(氏作衣裳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师古曰见/易下系宓音伏字本作虙转写讹缪耳)而传述其官
(师古曰春秋左氏/传载郯子所说也)以为宓羲龙师名官(应劭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
(长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张晏曰庖羲将兴神龙负图而)
(至因以名/师与官也)神农火师火名(应劭曰火德也故为炎帝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
(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张晏/曰神农有火星之瑞因以名师与官也)黄帝云师云名
(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a 页 WYG0249-0350a.png
(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也)少昊鸟师鸟名(应劭曰金/天氏黄帝)
(子青阳也张晏曰少昊之立凤鸟适至因以名官凤鸟/氏为历正玄鸟司分伯赵司至青鸟司开丹鸟司闭师)
(古曰玄鸟燕也伯赵伯劳也/青鸟鸧鴳也丹鸟鷩雉也)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
以民事(应劭曰颛顼氏代少昊者也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
(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师/古曰自此以上皆郯子之辞也)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
蓐收玄冥之官然已上矣(应劭曰少昊有四叔重为句/芒胲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
(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故有五行之官皆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师古曰上谓其)
(事久远也/胲音该)书载唐虞之际命羲和四子(应劭曰尧命四/子分掌四时之)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b 页 WYG0249-0350b.png
(教化也张晏曰四子谓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也师古曰事见虞书尧典)顺天文授民时咨
四岳以举贤材扬侧陋(师古曰四岳分/主四方诸侯者)十有二牧柔远
能迩(应劭曰牧州牧也师古曰/柔安也能善也迩近也)禹作司空平水土(师古/曰空)
(穴也古人穴居主/土为穴以居人也)穿弃作后稷播百榖(应劭曰弃臣名/也后主也为此)
(稷官之主也师古/曰播谓布种也)卨作司徒敷五教(应劭曰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
(孝也师古曰/卨音先列反)咎繇作士正五刑(应劭曰士狱官之长张/晏曰五刑谓墨刖劓剕)
(宫大辟也师古曰咎音皋繇音弋昭反墨凿其额而涅/以墨也刖断足也劓割鼻也剕去膑骨也宫阴刑也大)
(辟杀/之也)垂作共工利器用(应劭曰垂臣名也为共工理百/工之事也师古曰共读曰龚)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a 页 WYG0249-0350c.png
□作朕虞育草木鸟兽(应劭曰□伯益也虞掌山泽禽/兽官名也师古曰□古益字也)
(虞度也主商/度山川之事)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应劭曰伯夷臣名也/典天神地祇人鬼之)
(礼也师古曰秩次也宗尊也/主尊神之礼可以次序也)夔典乐和神人(应劭曰夔/臣名也师)
(古曰夔音/钜龟反)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应劭曰龙臣名也纳言/如今尚书管王之喉舌)
(也师古曰自此以/上皆尧典之文)夏殷亡闻焉(师古曰言夏殷置官事/不见于书传也礼记明)
(堂位曰夏后氏官百殷二百盖/言其大数而无职号统属也)周官则备矣(师古曰事/见周书周)
(官篇及/周礼也)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
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师古曰冢宰掌邦治司徒掌/邦教宗伯掌邦礼司马掌邦)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b 页 WYG0249-0350d.png
(政司寇掌邦禁/司空掌邦土也)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师古曰言百/者举大数也)
(分音扶/问反)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应劭曰师训也傅覆/也保养也师古曰傅)
(相/也)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
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
九焉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师古曰不必/备员有德者)
(乃处/之)舜之于尧伊尹于汤周公召公于周是也或说司
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四岳谓四方诸
侯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a 页 WYG0249-0351a.png
建皇帝之号(张晏曰五帝自以德不及三皇故自去其/皇号三王又以德不及五帝自损称王秦)
(自以德褒二/行故兼称之)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
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王莽篡位慕从古官而吏民弗安
亦多虐政遂以乱亡故略表举大分(师古曰分/音扶问反)以通古
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师古曰论语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犹厚也言)
(厚蓄故事多识/于新则可为师)
相国丞相(应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
助理万机秦有左右(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高帝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b 页 WYG0249-0351b.png
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
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
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
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太尉秦官(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
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应劭曰司马生武/也诸武官亦以为)
(号/)以冠将军之号(师古曰冠者加于/其上共为一官也)宣帝地节三年置
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初赐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a 页 WYG0249-0351c.png
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
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
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有长史秩
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应劭曰侍御史之率故称大夫云臣/瓒曰茂陵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
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
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
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b 页 WYG0249-0351d.png
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
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
中丞更名御史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服虔曰指事/而行无阿私)
(也师古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后省八年复置后
省哀帝元寿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
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太
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a 页 WYG0249-0352a.png
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
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长史秩
千石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应/劭)
(曰常典也掌典三礼也师古曰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也)
(后改为太常/尊大之义也)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
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服虔曰均官主山陵上槁输/入之官也如淳曰律都水治)
(渠堤水门三辅黄图/云三辅皆有都水也)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又廱太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b 页 WYG0249-0352b.png
宰太祝令丞(文颖曰廱主熟食官如淳曰五畤在廱故/特置太宰以下诸官师古曰如说是也雍)
(右扶风之县也太宰即是熟/食之官不当复置一人也)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诸
陵县皆属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帝太初
元年更曰庙祀初置太卜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
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
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诸陵邑
属三辅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郎中令秦官(臣瓒曰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a 页 WYG0249-0352c.png
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应劭曰光者明也禄者爵也/勋功也如淳曰胡公曰勋之)
(言阍也阍者古主门官也光/禄主宫门师古曰应说是也)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
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服虔曰与期门下以微行后遂/以名官师古曰羽林亦宿卫之)
(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
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
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
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郎掌守
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b 页 WYG0249-0352d.png
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
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车户
骑三将(如淳曰王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
(主左右/户郎也)秩皆比千石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八秩比
六百石有仆射(应劭曰谒请也/白也仆主也)秩比千石期门掌执兵
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
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师古曰贲读与/奔同言如猛兽)
(之/奔)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a 页 WYG0249-0353a.png
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
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师古/曰五)
(兵谓弓矢殳/矛戈戟也)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
林秩比二千石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
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
有取其领事之号(孟康曰皆有仆射随所领之事以为/号也若军屯吏则曰军屯仆射永巷)
(则曰永/巷仆射)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师古曰汉旧仪云卫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b 页 WYG0249-0353b.png
(卫士于周垣不为区庐区/庐者若今之伏宿屋矣)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
后元年复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
(师古曰汉官仪云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四方贡献阙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令秩六)
(百石旅众也贲与奔/同言为奔走之任也)卫士三丞又诸屯卫侯司马二十
二官皆属焉长乐建章甘泉卫尉皆掌其宫(师古曰各/随所掌之)
(宫以/名官)职略同不常置
太仆秦官(应劭曰周穆王所置也盖/大御众仆之长中大夫也)掌舆马有两丞属
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师古曰家马者/主供天子私用)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a 页 WYG0249-0353c.png
(非大祀戎事军国所/须故谓之家马也)又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伏/俨)
(曰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车曲舆也师古曰軨音零)又龙马闲驹橐泉騊
駼丞华五监长丞(如淳曰橐泉厩在橐泉宫下騊駼野/马也师古曰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
(闲驹騊駼出北海中其状如马/非野马也騊音徒高反駼音涂)又边郡六牧师菀令各
三丞(师古曰汉官仪云牧师诸菀三十六/所分置北边西边分养马三十万头)又牧橐昆蹄
令丞(应劭曰橐橐驼昆蹄好马名也蹄音啼如淳曰尔/雅曰昆蹄趼善升甗者也因以为厩名师古曰牧)
(橐言牧养橐驼也昆兽名也蹄趼者谓其蹄下平也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而能升之也蹄即古蹄字耳趼音)
(五见反甗音言/又音牛偃反)皆属焉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b 页 WYG0249-0353d.png
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应劭曰主乳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
(可饮因以名官也如淳曰主乳马以韦革为夹兜受数/斗盛马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曰挏马礼乐志丞相孔光)
(奏省乐官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今梁州亦名马酪/为马酒晋灼曰挏音挺挏之挏师古曰晋音是也挏音)
(徒孔/反)初置路軨
廷尉秦官(应劭曰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师古曰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
(为/号)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
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
平秩皆六百石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王莽改曰作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a 页 WYG0249-0354a.png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
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应劭曰郊庙行礼赞/九宾鸿声胪传之也)
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如淳曰汉仪注别火狱/令官主治改火之事)
郡邸长丞(师古曰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
为大行令初置别火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初置郡国
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
宗正秦官(应劭曰周成王之时彤伯入为宗正/也师古曰彤伯为宗伯不谓之宗正)掌亲属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b 页 WYG0249-0354b.png
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如/淳)
(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贾/谊曰输之司空编之徒官)内官长丞(师古曰律历志/主分寸尺丈也)
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王莽并其官于秩宗初内官
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
治粟内史秦官掌榖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
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
都内籍田五令丞(孟康曰均输谓诸当所有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地土所饶平其所在时贾)
(官更于佗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也)斡官铁市两长丞(如淳曰斡音筦/或作干干主也)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1a 页 WYG0249-0354c.png
(主均输之事所谓斡盐铁而𣙜酒酤也晋灼曰此竹箭/干之官长也均输自有令师古曰如说近是也纵作干)
(读当以干持财货之/事耳非谓箭干也)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
长丞皆属焉騪粟都尉(服虔曰騪音蒐/狩之蒐蒐索也)武帝军官不常
置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官属少府
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应劭曰名曰禁/钱以给私养自)
(别为藏少者小也故称少府师古曰大司农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也共音居用反养音弋亮反)
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1b 页 WYG0249-0354d.png
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
匠十六官令丞(服虔曰若卢诏狱也邓展曰旧洛阳两/狱一名若卢主受亲戚妇女如淳曰若)
(卢官名也藏兵器品令曰若卢郎中二十人主弩射汉/仪注有若卢狱令主治库兵将相大臣臣瓒曰冬官为)
(考工主作器械也师古曰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择米若卢如说是也左弋地名东园匠主作陵内)
(器物/者也)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师古曰胞人主掌宰/割者也胞与庖同)
上林中十池监(师古曰三辅黄图云上林中池上/籞五所而此云十池监未详其数)又中
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
(师古曰钩盾主近苑囿尚方主/作禁器物御府主天子衣服也)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2a 页 WYG0249-0355a.png
属焉(师古曰中黄门谓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
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
昆台永巷为掖廷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太官七丞
昆台五丞乐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钩盾五丞两
尉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初置
尚书员五人有四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
室绥和二年哀帝省乐府王莽改少府曰共工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如淳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师古曰徼谓遮绕也徼音)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2b 页 WYG0249-0355b.png
(工钓/反)有两丞候司马千人(师古曰候及司马及千人皆/官名也属国都尉云有丞候)
(千人西域都护云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凡此千人皆官名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
金吾(应劭曰吾者禦也掌执金革以禦非常师古曰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禦非)
(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如/淳)
(曰汉仪注有寺互都/船狱令治水官也)都船武库有三丞中垒两尉又式
道左右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焉
(应劭曰式道凡三候车驾出还式道候/持麾至宫门门乃开师古曰式表也)初寺互属少府
中属主爵后属中尉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3a 页 WYG0249-0355c.png
丞皆千石
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应劭曰员五/人秩六百石)
庶子(应劭曰员五/人秩六百石)先马(张晏曰先马员十六人秩比谒/者如淳曰前驱也国语曰句践)
(亲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舍人
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
年更名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
校七令丞(如淳曰章谓大材也旧将作大匠主材吏名/章曹掾师古曰今所谓木钟者盖章声之转)
(耳东园主章掌大材/以供东围大匠也)又主章长丞(师古曰掌/凡大木也)武帝太初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3b 页 WYG0249-0355d.png
元年更名东园主章为木工成帝阳朔三年省中候及
左右前后中校五丞
詹事秦官(应劭曰詹省也给也臣瓒曰/茂陵书詹事秩真二千石)掌皇后太子家
有丞(师古曰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
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张晏曰太子称家故曰家令臣/瓒曰茂陵中书太子家令秩八)
(百石应劭曰中盾主周卫徼道秩四百石如淳曰汉仪/注卫率主门卫秩千石师古曰掌知漏刻故曰率更自)
(此以上太/子之官也)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
诸宦官皆属焉(师古曰自此以/上皆皇后之官)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4a 页 WYG0249-0356a.png
官并属大长秋(师古曰省皇后詹/事总属长秋也)
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张/晏)
(曰以太后所居宫为名也居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也)平帝元始四
年更名长乐少府
将行秦官(应劭曰皇/后卿也)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师古曰/秋者收)
(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或用中人或用士人(师古曰中/人奄人也)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师/古)
(曰昆音/下门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干人属官九译令成帝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4b 页 WYG0249-0356b.png
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水衡都尉(应劭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张晏曰主都水及上林苑故曰水衡主诸)
(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师古曰衡平也主平其税入)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
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
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如淳曰御羞地名也在蓝田/其土肥沃多出御物可进者)
(扬雄传谓之御宿三辅皇图御羞宜春皆苑名也辑濯/船官也钟官主铸钱官也辩铜主分别铜之种类也师)
(古曰御宿则今长安城南御宿川也不在蓝田羞宿声/相近故或云御羞或云御宿耳羞者珍羞所出宿者止)
(宿之义辑读与楫同音集濯音直孝反皆所以行船也/汉旧仪云天子六厩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辂軨大厩也)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5a 页 WYG0249-0356c.png
(马皆万匹据此表大仆属官以有大厩未央辂軨骑马/騊駼承华而水衡又云六厩技巧官是则技巧之徒供)
(六厩者其官别属水衡○刘攽曰表叙水衡九属官技/巧六厩各一物也后省技巧六厩颜遂谓此都是一官)
(非矣盖上林自有六厩一令丞主之/后六厩等各别有官非此六厩也)又衡官水司空都
水农仓又甘泉上林都水七官长丞皆属焉上林有八
丞十二尉(○刘攽曰都水官处处有之按表少府三辅/皆有焉水衡属官先叙九官令丞矣后列长)
(丞又云上林计令长不当并置然则甘泉上林长是一/官甘泉都水是一官自衡官已下凡六官言七者误也)
均输四丞御羞两丞都水三丞禁圃两尉甘泉上林四
丞成帝建始二年省技巧六厩官王莽改水衡都尉曰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5b 页 WYG0249-0356d.png
予虞初御羞上林衡官及铸钱皆属少府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师/古)
(曰地理志云武帝建元六年置左右内史而此表/云景帝二年分置表志不同又据史记知志误矣)右内
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绝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
(兆尹正也师古曰京/众数言大众所在故) (也兆者/京兆也)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
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张晏曰冯/辅也翊佐)
(也/)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师古曰廪主藏榖牺主/养牲皆所以供祭祀也)又左都
水铁官云垒长安四市四长丞皆属焉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6a 页 WYG0249-0357a.png
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中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
初元年更名右扶风(张晏曰扶助/也风化也)治内史右地属官有
掌畜令丞(如淳曰尹翁归传曰豪强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东方朔曰益为右扶风畜牧之所在)
(也/)又有都水铁官厩廱厨四长丞皆属焉(如淳曰五畤/在廱故有厨)
(○刘攽曰有当作右上/云左都水此为右都水)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服/虔)
(曰皆治在长安中师古曰三辅黄图云京兆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冯翊在太上皇庙西入右扶风在夕)
(阴街北入故主爵府长安以东为京兆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也)皆有两丞列
侯更属大鸿胪元鼎四年更置三辅都尉都尉丞各一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6b 页 WYG0249-0357b.png
人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
护军都尉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属大司马成帝绥和元
年居大司马府比司直哀帝元寿元年更名司寇平帝
元始元年更名护军
司𨽻校尉周官(师古曰以掌徒𨽻/而巡察故云司𨽻)武帝征和四年初置
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师古曰中都官/京师诸官府也)捕巫蛊督
大奸猾(师古曰督/谓察视也)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元帝初
元四年去节成帝元延四年省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7a 页 WYG0249-0357c.png
为司𨽻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师古曰八屯/各有司马也)十二
城门候(师古曰门各有候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中垒校尉掌北军垒
门内外掌西域(师古曰掌北军垒门/之内而又外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如淳曰/越人内)
(附以为骑也晋灼曰取其材力超越也师古曰宣/纪言佽飞骑士胡越骑又此有胡骑校尉如说是)长水
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师古曰长水胡名也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曲者)又有
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师古曰胡骑之/屯池阳者也)射声校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7b 页 WYG0249-0357d.png
尉掌待诏射声士(服虔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应劭曰须诏所命而射)
(故曰待/诏射也)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
司马(师古曰自中垒以下凡八/校尉城中不在此数中)自司𨽻至虎贲校尉秩
皆二千石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
尉諌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
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
(师古曰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巳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巳为名也有戊校)
(尉有巳校尉一说戊巳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有丞司马各一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8a 页 WYG0249-0358a.png
人候五人秩比六百石
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师古曰驸副/马也非正驾)
(车皆为驸马一/曰驸近也疾也)皆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侍中左右曹
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应劭曰入侍天子故曰侍中/晋灼曰汉仪注诸吏给事中)
(日上朝谒平尚书奏事分为左右曹魏/文帝合散骑中常侍为散骑常侍也)所加或列侯将
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如淳/曰将)
(谓郎将以下也自列侯下至郎中皆得有散骑及/中常侍加官是时散骑及常侍各自一官亡员也)多至
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8b 页 WYG0249-0358b.png
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师古曰并音步浪反/骑而散从无常职也)给事中亦
加官(师古曰汉官解诂云掌/侍从左右无员常侍中)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
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
夫皆秦制
爵一级曰公士(师古曰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二上造(师古曰造/成也言冇)
(成命于/上也)三簪袅(师古曰以组带马曰袅/簪袅者言饰此马也)四不更(师古曰/言不豫)
(更卒之事也/更音工行反)五大夫(师古曰列/位从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师/古)
(曰加官公者/示稍尊也)八公乘(师古曰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九五大夫(师古曰/大夫之)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9a 页 WYG0249-0358c.png
(尊/也)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师古曰庶长言/为众列之长也)十二左更十
三中更十四右更(师古曰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更音工行反)十五少上
造十六大上造(师古曰言皆主/上造之士也)十七驷车庶长(师古曰/言乘驷)
(马之车而/为众长也)十八大庶长(师古曰又/更尊也)十九关内侯(师古曰/言有侯)
(号而居京/畿无国邑)二十彻侯(师古曰言其爵/位上通于天子)皆秦制以赏功劳
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
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
诸侯王高帝初置(师古曰蔡邕云汉制皇子封为王其/实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而汉天)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9b 页 WYG0249-0358d.png
(子自以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也)金玺盭绶(如淳曰盭音戾绿/也以绿为质晋灼)
(曰盭草名也出琅邪平昌县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名/也师古曰晋说是也玺之言信也古者印玺通名今则)
(尊卑有别汉旧仪云诸侯王黄金玺/橐佗钮文曰玺谓刻云某王之玺)掌治其国有太傅
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
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
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
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武帝改汉内史为
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0a 页 WYG0249-0359a.png
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
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
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师古曰汉官/典职仪云刺)
(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涉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
(强陵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
(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
(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埶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0b 页 WYG0249-0359b.png
(赂割损/正令也)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秩
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
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
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
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
关都尉秦官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1a 页 WYG0249-0359c.png
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
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师古曰吏理也/主理其县内也)百石以下有
斗食佐史之秩(师古曰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俸十一/斛佐史月俸八斛也一说斗食者岁俸)
(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
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
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
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
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1b 页 WYG0249-0359d.png
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
六百三十五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师古曰汉旧仪云/银印背龟钮其文)
(曰章谓刻曰/某官之章也)光禄大夫无(师古曰/无印绶)秩比六百石以上皆
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师古曰大夫以/下亦无印绶)
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
印黄绶(师古曰汉旧仪云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鼻钮文曰印谓钮但作鼻不为虫兽)
(之形而刻文/云某官之印)成帝阳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绥和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2a 页 WYG0249-0360a.png
元年长相皆黑绶哀帝建平二年复黄绶吏员自佐史
至丞相十三万二百八十五人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2b 页 WYG0249-0360b.png
 
 
 
 
 
 
 
 前汉书卷十九上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3a 页 WYG0249-0360c.png
 前汉书卷十九上考證
百官公卿表上注师古曰汉制三公云云○监本直刋
 此注于表前非也盖标题之下有此注耳今从宋本
丞相秦有左右注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
 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臣召南/)按荀悦说非也秦置
 左右丞相始于悼武王二年以樗里疾甘茂为之是
 时秦已称王数世岂犹守周制次国二卿故事耶且
 左相右相商汤已然左传仲虺居薛为汤左相是其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3b 页 WYG0249-0360d.png
 明證但丞相之名始于秦耳
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王应麟曰
 秦以左为上汉以右为尊又曰武帝征和二年虽诏
 分丞相长史为两府拜刘屈氂为左丞相然右相未
 尝置也
内领侍御史○(臣召南/)按周礼春官之属御史中士八
 人则御史始于周此表云秦官者谓御史大夫官始
 于秦也唐六典曰周官有御史以其在殿柱之间亦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4a 页 WYG0249-0361a.png
 谓之柱下史秦改为侍御史史记张苍自秦时为御
 史主柱下方书即其任也
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臣召南/)按沈约宋
 志云周制王立六军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将军
 之名起此左传昭二十八年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
 孔颖达疏曰晋使卿为军将谓之将中军将上军此
 以魏子将中军故谓之将军及六国以来遂以将军
 为官名盖其原始于此按此说甚当史记封禅书周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4b 页 WYG0249-0361b.png
 宣王时有右将军杜伯然不可为典要也
奉常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注师古曰太常王者
 旌旗也○刘攽曰颜说太常都非晋语作执秩之官
 亦是主礼者秩亦犹常也然则古通谓常耳王建太
 常自是周礼秦何庸知之且礼官主于一旗亦非义
 矣(臣召南/)按唐六典云汉高名曰太常惠帝复曰奉
 常景帝又曰太常与此表异据史记叔孙通传高帝
 拜通为太常汉官典职亦云惠帝改太常为奉常则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5a 页 WYG0249-0361c.png
 六典所云自确班表盖祗标其大略耳
又廱太宰太祝令丞○刘攽曰多有字不然则是又字
 (臣浩/)按各本俱作又据攽此条则宋以前本作有字
 也
博士秦官○沈约宋志曰按六国时往往有博士(臣召/)
 (南/)按宋志此文所以纠正班表之失也据史记循吏
 传公仪休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则鲁有博士官
 矣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5b 页 WYG0249-0361d.png
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刘攽曰此言太中大夫秩
 比千石如故则中大夫旧小于太中秩无二千石故
 言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
 秩比千石也
太仆秦官注周穆王所置也○(臣召南/)按周礼夏官有
 太仆下大夫二人不得云始于秦也周穆王命伯囧
 为太仆耳亦不得云穆王始置此官也表及注并误
中太仆○监本于太仆后提行写非是凡九卿属官如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6a 页 WYG0249-0362a.png
 奉常下博士光禄勋下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仆射
 宋本俱不提行今从之
又中书谒者○唐六典曰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
 司马迁为中书令即其任也不言谒者省文也洪迈
 曰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
 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
 遂为三省长官居真宰相之任矣
初置尚书员五人○文献通考曰其一人为仆射四人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6b 页 WYG0249-0362b.png
 分为四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又置三公曹
 是为五曹(臣召南/)按后志及宋志尚书令尚书仆射
 尚书丞皆秦官而汉因之此表言初置者谓尚书之
 分五曹自成帝始也
先马注如淳曰前驱也○驱讹躯今改正
司𨽻校尉周官○(臣召南/)按刘昭注后志云岂即司寇
 乎按周司寇不名司𨽻且秦汉以廷尉更司寇名矣
 此说非也盖周礼秋官之属有司𨽻中士二人郑注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7a 页 WYG0249-0362c.png
 𨽻给劳辱之役者汉始置司𨽻亦使将徒治道沟渠
 之事后稍尊之使主官府及近郡此表所谓周官也
侍中○(臣召南/)按表不言置官本末盖汉官也沈约宋
 志甚详若晋志谓黄帝时风后为侍中则杜佑所云
 出兵家谶书不足信者也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7b 页 WYG0249-0362d.png
 
 
 
 
 
 
 
 前汉书卷十九上考證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8a 页 WYG0249-03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九下
  汉  兰 台  令  史  班 固撰
  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师古曰此表中记公卿姓名不具及但举其官/而无名或言若干年不载迁免死者皆史之阙)
   (文不可/得知也)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8b 页 WYG0249-0363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9a 页 WYG0249-0363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29b 页 WYG0249-0363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0a 页 WYG0249-0364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0b 页 WYG0249-0364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1a 页 WYG0249-0364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1b 页 WYG0249-0364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2a 页 WYG0249-0365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2b 页 WYG0249-0365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3a 页 WYG0249-0365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3b 页 WYG0249-0365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4a 页 WYG0249-0366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4b 页 WYG0249-0366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5a 页 WYG0249-0366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5b 页 WYG0249-0366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6a 页 WYG0249-0367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6b 页 WYG0249-0367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7a 页 WYG0249-0367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7b 页 WYG0249-0367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8a 页 WYG0249-0368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8b 页 WYG0249-0368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9a 页 WYG0249-0368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39b 页 WYG0249-0368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0a 页 WYG0249-0369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0b 页 WYG0249-0369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1a 页 WYG0249-0369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1b 页 WYG0249-0369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2a 页 WYG0249-0370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2b 页 WYG0249-0370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3a 页 WYG0249-0370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3b 页 WYG0249-0370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4a 页 WYG0249-0371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4b 页 WYG0249-0371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5a 页 WYG0249-0371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5b 页 WYG0249-0371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6a 页 WYG0249-0372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6b 页 WYG0249-0372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7a 页 WYG0249-0372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7b 页 WYG0249-0372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8a 页 WYG0249-0373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8b 页 WYG0249-0373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9a 页 WYG0249-0373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49b 页 WYG0249-0373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0a 页 WYG0249-0374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0b 页 WYG0249-0374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1a 页 WYG0249-0374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1b 页 WYG0249-0374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2a 页 WYG0249-0375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2b 页 WYG0249-0375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3a 页 WYG0249-0375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3b 页 WYG0249-0375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4a 页 WYG0249-0376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4b 页 WYG0249-0376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5a 页 WYG0249-0376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5b 页 WYG0249-0376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6a 页 WYG0249-0377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6b 页 WYG0249-0377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7a 页 WYG0249-0377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7b 页 WYG0249-0377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8a 页 WYG0249-0378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8b 页 WYG0249-0378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9a 页 WYG0249-0378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59b 页 WYG0249-0378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0a 页 WYG0249-0379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0b 页 WYG0249-0379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1a 页 WYG0249-0379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1b 页 WYG0249-0379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2a 页 WYG0249-0380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2b 页 WYG0249-0380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3a 页 WYG0249-0380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3b 页 WYG0249-0380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4a 页 WYG0249-0381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4b 页 WYG0249-0381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5a 页 WYG0249-0381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5b 页 WYG0249-0381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6a 页 WYG0249-0382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6b 页 WYG0249-0382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7a 页 WYG0249-0382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7b 页 WYG0249-0382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8a 页 WYG0249-0383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8b 页 WYG0249-0383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9a 页 WYG0249-0383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69b 页 WYG0249-0383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0a 页 WYG0249-0384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0b 页 WYG0249-0384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1a 页 WYG0249-0384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1b 页 WYG0249-0384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2a 页 WYG0249-0385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2b 页 WYG0249-0385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3a 页 WYG0249-0385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3b 页 WYG0249-0385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4a 页 WYG0249-0386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4b 页 WYG0249-0386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5a 页 WYG0249-0386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5b 页 WYG0249-0386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6a 页 WYG0249-0387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6b 页 WYG0249-0387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7a 页 WYG0249-0387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7b 页 WYG0249-0387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8a 页 WYG0249-0388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8b 页 WYG0249-0388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9a 页 WYG0249-0388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79b 页 WYG0249-0388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0a 页 WYG0249-0389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0b 页 WYG0249-0389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1a 页 WYG0249-0389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1b 页 WYG0249-0389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2a 页 WYG0249-0390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2b 页 WYG0249-0390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3a 页 WYG0249-0390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3b 页 WYG0249-0390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4a 页 WYG0249-0391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4b 页 WYG0249-0391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5a 页 WYG0249-0391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5b 页 WYG0249-0391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6a 页 WYG0249-0392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6b 页 WYG0249-0392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7a 页 WYG0249-0392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7b 页 WYG0249-0392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8a 页 WYG0249-0393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8b 页 WYG0249-0393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9a 页 WYG0249-0393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89b 页 WYG0249-0393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0a 页 WYG0249-0394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0b 页 WYG0249-0394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1a 页 WYG0249-0394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1b 页 WYG0249-0394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2a 页 WYG0249-0395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2b 页 WYG0249-0395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3a 页 WYG0249-0395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3b 页 WYG0249-0395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4a 页 WYG0249-0396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4b 页 WYG0249-0396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5a 页 WYG0249-0396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5b 页 WYG0249-0396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6a 页 WYG0249-0397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6b 页 WYG0249-0397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7a 页 WYG0249-0397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7b 页 WYG0249-0397d.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8a 页 WYG0249-0398a.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8b 页 WYG0249-0398b.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9a 页 WYG0249-0398c.png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99b 页 WYG0249-0398d.png
 
 
 
 
 
 
 
 前汉书卷十九下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0a 页 WYG0249-0399a.png
 前汉书卷十九下考證
百官公卿表下十二年○(臣召南/)按陈平传高帝崩平
 固请得宿卫中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惠帝六年为左
 丞相据此则是年郎中令一格应书曲逆侯陈平为
 郎中令六年迁作表时脱漏耳
孝惠三年长修侯杜恬为廷尉○(臣召南/)按恬为廷尉
 应在二年以功臣表證之恬以二年薨其子中以三
 年嗣则此表列于三年误也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0b 页 WYG0249-0399b.png
高后四年平阳侯曹窋为御史大夫○窋讹窟从宋本
 改正
高后七年七月辛巳左丞相食其为太傅八年九月丙
 戌复为丞相后九月免○司马光曰史记将相表八
 年七月辛巳食其为太傅九月丙戌复为丞相后九
 月免汉书表乃云云以长历推之八年七月无辛巳
 九月无丙戌闰月群臣迎代邸无食其名二表皆误
孝文十年廷尉昌廷尉嘉○(臣召南/)按张释之传释之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1a 页 WYG0249-0399c.png
 为廷尉至景帝初年始出为淮南相是释之终文帝
 之世为廷尉也此表文帝十年书廷尉昌廷尉嘉十
 五年书廷尉宜昌后元年书廷尉信孝景元年书廷
 尉驱凡五易其人矣表传不同如此
孝景中二年中尉○(臣照/)按中尉下脱一字盖中尉某
 也古本亦脱又太初二年少府王伟中尉某亦脱一
 字
中五年主爵都尉不疑○(臣召南/)按直不疑传但云景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1b 页 WYG0249-0399d.png
 帝后元年拜御史大夫而已此表不疑于中五年为
 主爵都尉六年由中大夫令更为卫尉后元年由卫
 尉迁御史大夫可以补传之所不及
孝武建元二年郎中令石建六年卒○(臣召南/)按六年
 卒当作十六年卒万石君以元朔五年没建哀毁岁
 馀亦遂死焉而李广代建为郎中令两传可證也宋
 本监本俱于六年之上脱十字耳且田窦廷辩时建
 为分别言两人事若建为郎中令仅阅六年安得彼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2a 页 WYG0249-0400a.png
 时尚有建在乎
元光四年九月中尉张驱为御史大夫宣平侯张欧为
 太常○(臣召南/)按张欧与驱字形相近御史大夫是
 安邱侯悦子即列传所谓张叔宣平侯则张敖之孙
 张偃之子也但功臣表哀侯欧以景帝中二年卒矣
 岂得至元光时乎先儒并无疑及此者
元鼎五年阳平侯杜相为太常○按杜相功臣表作杜
 相夫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2b 页 WYG0249-0400b.png
太始四年江都侯(至/)乱尊卑免○监本讹截其半入征
 和元年非也今从宋本改正
征和四年光禄勋有禄○监本有字下脱禄字从宋本
 补
孝昭始元四年骑都尉上官安为车骑将军○(臣召南/)
 按昭纪及霍光传并作骠骑将军
元凤四年御史大夫王䜣为相○按文相字上脱丞字
蒲侯苏昌为太常十一年坐籍霍山书泄秘书免师古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3a 页 WYG0249-0400c.png
 曰以秘书借霍山○顾炎武曰师古说非也盖籍没
 霍山之书中有秘记当密奏之而辄以示人故以宣
 泄罪之耳山本传言山坐写秘书显为上书献城西
 第入马千匹以赎山罪若山之秘书从昌借之昌之
 罪将不止免官而元康四年昌复为太常薄责昌而
 厚绳山非法之平也且如颜说当云坐借霍山秘书
 免足矣何用文之重辞之复乎
五年十二月庚戌丞相䜣薨○监本脱十二月九字从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3b 页 WYG0249-0400d.png
 宋本补
孝宣本始二年詹事东海宋畴○(臣召南/)按宣纪作宋
 畸注苏林曰畸音踦只之踦师古曰音居宜反据此
 则表作畴误也下文同
博士后仓为少府一年迁执金吾辟兵三年迁○(臣召/)
 (南/)按一年监本讹作三年又脱两迁字从宋本补但
 以后仓及辟兵考之后文并无迁陟则两迁字或系
 古本之衍文也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4a 页 WYG0249-0401a.png
地节元年水衡都尉朱辅为右扶风○监本风字下衍
 博字今删
四年弋阳侯任宫为太常○监本讹邱宫从宋本改正
孝元初元元年水衡都尉冯奉世○监本脱冯奉世三
 字从宋本补
孝成河平三年太仆王章为右将军四年司𨽻校尉王
 章为京兆尹○许应元曰同时有两王章又两王商
 一昌乐侯宣帝舅王武之子为丞相一成都侯孝元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4b 页 WYG0249-0401b.png
 皇后之弟代王音为大司马者也
永始二年翟方进为御史大夫八月贬为执金吾○凌
 稚隆曰自三月为御史大夫至十一月而贬凡居官
 八月耳荀纪因之遂为秋八月贬也非是
三年光禄勋韩勋为右将军○监本脱韩勋二字从宋
 本补
元延四年北地太守谷永为大司农○(臣召南/)按监本
 刋此文于第十层是大鸿胪格也宋本在第十一格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5a 页 WYG0249-0401c.png
 是从之
孝哀建平二年御史大夫王当为丞相○按文应作平
 当各本俱误
 
 
 
 
 
前汉书 卷十九上 第 105b 页 WYG0249-0401d.png
 
 
 
 
 
 
 
 前汉书卷十九下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