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0695-0036a.png

家语卷四
魏 王肃 注
六本第十五
孔子曰行已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
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
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继嗣不/立则乱)
(之/萌)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
卷四 第 1b 页 WYG0695-0036b.png

(但记所闻而言言不出/说中故不可以务
修迹君子之道也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
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
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
得之已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
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卷四 第 2a 页 WYG0695-0036c.png

闻君子当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有行而赐吾
邑其不知丘亦甚矣于是遂行孔子在齐舍于外馆景
公造焉宾主之辞既接而左右白曰周使适至言先王
庙灾景公复问灾何王之庙也孔子曰此必釐王之庙
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
以善必报其德(此逸
武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而弗
卷四 第 2b 页 WYG0695-0036d.png

天何不殃其身而加罚其庙也孔子曰盖以文武故也
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乎故当殃其庙以彰其
过俄顷左右报曰所灾者釐王庙也景公惊起再拜曰
善哉圣之智过人远矣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
曰与之琴
及子曰君子也闵子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
琴使之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弗敢过也子曰
卷四 第 3a 页 WYG0695-0037a.png

尽又曰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曰君子赐也惑敢问之
孔子曰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子夏哀已尽能引之
及礼虽均之君子不亦可乎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
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不言而信不动而威不
施而仁志夫钟之音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
志变者声亦随之故志诚感之通于金石而况人乎孔
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
卷四 第 3b 页 WYG0695-0037b.png

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独以所从为祸
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
者之戆而有危
叹子夏避席问曰夫子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
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易损卦次得益益次夬决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
(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
卷四 第 4a 页 WYG0695-0037c.png

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也天道成而必变凡持
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故曰自贤
闻于耳矣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
下(允信也/克能也)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夏桀昆吾(昆/吾)
(国与夏/桀作乱)自满而无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
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著迄今而不灭满
也如在舆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调其盈虚不
卷四 第 4b 页 WYG0695-0037d.png

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婿终
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非贞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
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也不慎其初而悔
其后何嗟及矣(言事至而后悔/吁嗟又何及矣)今汝欲舍古之道行子之
意庸知子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乎后虽欲悔难哉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晰怒建大杖以击
卷四 第 5a 页 WYG0695-0038a.png

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
援琴而歌欲令曾晰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
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
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叟有子曰舜舜之事瞽叟欲
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
大杖则逃走故瞽叟不犯不父之
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㬥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
卷四 第 5b 页 WYG0695-0038b.png

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孔子闻之使人往观其
为政焉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
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焉孔子曰合两二十五之智以
治
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
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
卷四 第 6a 页 WYG0695-0038c.png

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
夫回能信而不能反(反谓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
不能诎(言人虽敏辩亦/宜有屈折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
不能同(言人虽矜庄亦/当有和同时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
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孔子游于泰山见荣
声期(声宜为启或/曰荣益期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
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期对曰吾乐
卷四 第 6b 页 WYG0695-0038d.png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
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
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
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
也(得宜/为待)孔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
受谏


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已而曲于人曾
卷四 第 7a 页 WYG0695-0039a.png

见人之一
善若已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
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以自知
终不及二子者也(二子颜回/史䲡也)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
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
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
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
卷四 第 7b 页 WYG0695-0039b.png

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
处者焉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
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
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啖之则易之
匹马非兰
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
卷四 第 8a 页 WYG0695-0039c.png

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
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孔子曰以富贵而下
人何人不(阙/)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
知言矣言而众响之可谓知时矣是故以富而能
者欲贫不可得也以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
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孔子曰中人之情也有
馀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是故
卷四 第 8b 页 WYG0695-0039d.png

之难忍急之难行也故君子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
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所以防乱
之原也
曰巧而好度必攻(攻/坚)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以
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
其人如聚砂而雨之(言立/入也)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夫处
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位高则危任重则崩可
卷四 第 9a 页 WYG0695-0040a.png

民犯上则倾是故君子不可不严也
也齐高庭问于孔子曰庭不旷山不直地(庭高庭名也/旷隔也不以)
(山为隔踰山而来直宜为/植不根于地不远来也)衣穰而提贽(穰蒿草衣提持/贽所以执为礼)
(也/)精气以问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孔子曰贞以干
之(贞正以/为干植)敬以辅之施仁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
则退之去汝恶心而忠与之效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
亲如兄弟行不效礼不修则对门不汝通矣夫终日言
卷四 第 9b 页 WYG0695-0040b.png

者必恐惧以除患恭俭以避难者也终身为善一言则
败之可不慎乎
辨物第十六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于孔子曰
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孔子曰丘之所闻
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魍魉水之怪龙罔象土之
怪羵羊也
卷四 第 10a 页 WYG0695-0040c.png

命使者曰无以吾命也宾既将事乃发币于大夫及孔
子(赐大夫/及孔子)孔子爵之(饮/酒)既彻俎而燕客执骨而问曰敢
问骨何如为大孔子曰丘闻之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
山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专车焉此为大矣客曰
敢问谁守为神孔子曰山川之

(公侯/而已)山川之祀者为诸侯皆属于王(神与公侯/之属也)客曰防
卷四 第 10b 页 WYG0695-0040d.png

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翟氏今曰大人(周/之)
(初及当孔子之/时其名异也)客曰人长之极几何孔子曰僬侥氏
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孔子在陈陈
惠公宾之于上馆时有隼集
(便/死)楛矢贯之石砮(楛木名/砮箭镞)其长尺有咫(咫八/寸也)惠公使人
持隼如孔子馆而问焉孔子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氏
之矢(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九夷东方/九种百蛮)
卷四 第 11a 页 WYG0695-0041a.png

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物也
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贡楛矢栝(箭/也)
以分大姬配胡公而封
以珍玉所以展亲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所以无
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贡焉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
可得也公使人求得之金椟如之(椟匮/也)郯子朝鲁鲁人
问曰少皓氏以鸟名官何也(鲁人叔孙昭子/少昊金天氏也)对曰吾祖
卷四 第 11b 页 WYG0695-0041b.png

(云纪其官长而/为官名者也)炎帝以火(神农/氏也)共工以
以龙(包牺/氏也)其义一也(火师而火名也/龙师而龙名也)我高祖少皓挚之
立也凤鸟适至是以纪之于鸟故为鸟师而鸟名自颛
顼氏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
不能故也(言不能/纪远方)孔子闻之遂见郯子而学焉既而告
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郯小国也故吴/伐郯季文子叹)
(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吾亡无日矣孔子称官学在/四夷疾时之废学也郯少昊之后以其世则远矣以其)
卷四 第 12a 页 WYG0695-0041c.png

隐公朝于鲁子贡观焉(子贡时为/鲁大夫也)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定公
受玉卑其容俯(玉所以/聘于王)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将有
死亡焉夫礼生死存亡之体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
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
(不得其/法度也)心以亡矣嘉事不体(朝聘亦嘉事也/不体不得其体)何以能久
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
卷四 第 12b 页 WYG0695-0041d.png

铎灾(司铎/官名)及宗庙以告孔子子曰所及者其桓僖之庙
(桓公/僖公)陈侯曰何以知之子曰礼祖有功而宗有德故不
毁其庙焉今桓僖之亲尽矣又功德不足以存其庙而
鲁不毁是以天灾加之三日鲁使至问焉则桓僖也陈
侯谓子贡曰吾乃今知圣
矣未若专其道而行其化之善也阳虎既奔齐自齐奔
晋适赵氏孔子闻之谓子路曰赵氏其世有乱乎子路
卷四 第 13a 页 WYG0695-0042a.png

而不亲仁有宠于季孙又将杀之不克而奔求容于齐
齐人囚之乃亡归晋是齐鲁二国已去其疾赵简子好
利而多信必溺其说而从其谋祸败所终非一世可
也季康子问于孔子曰今周十二月夏之十月而犹有
螽何也孔子对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火大火心/星也蛰蛰)
(虫/也)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季康子曰所失者几月也孔
子曰于夏十月火既没矣今火见再失闰也吴王夫差
卷四 第 13b 页 WYG0695-0042b.png

者曰王合诸侯则伯率侯牧以见于王(伯王官侯/牧方伯名)伯合
诸侯
君见晋君则晋成为伯矣且执事以伯召诸侯而以侯
终之何利之有焉吴人乃止既而悔之遂囚景伯伯谓
太宰嚭曰鲁将以十月上辛有事于上帝先王季辛而
毕(有事祭所/以欺吴也)何也世有职焉(何景/伯名)自襄已来未之改也
(襄鲁襄/公是也)若其不会祝宗将曰吴实然嚭言于夫差归之
卷四 第 14a 页 WYG0695-0042c.png

囚以诈得免孔子曰吴子为夷德可欺而不可以实是
听者之蔽非说者之拙也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车/士)
(将车者子姓/也锄商名)采薪于大野(春秋经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传曰西狩大野今此曰)
(采薪于大野时实自狩锄商非狩者采薪而/获麟麟瑞物时见狩获故经书西狩获麟也)获麟焉折
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于郭外(传曰以/赐虞人)
(弃之郭外将/以赐虞人也)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
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

卷四 第 14b 页 WYG0695-0042d.png

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
哀公问政第十七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方/板)其
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
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蒲卢蜾蠃也谓土蜂也取化百/螟蛉而化之以为子为政)
(姓亦如/之者也)待化以成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
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
卷四 第 15a 页 WYG0695-0043a.png

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
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
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
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
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
功一也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实固不足以成之也孔
卷四 第 15b 页 WYG0695-0043b.png

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
人则能成天下国家者矣公曰政其尽此而已乎孔子
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
大臣也体群臣也重
也夫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
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重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
卷四 第 16a 页 WYG0695-0043c.png

修身也去谗远色贱利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
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
也(盛其官委/
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饩廪称事所以来百工也
(饩廪食之多/福称其事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
怀诸侯也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
卷四 第 16b 页 WYG0695-0043d.png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于上民弗
友有道不顺于亲不信于友矣顺于亲有道反诸身不
诚不顺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于善不诚于身矣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夫诚弗勉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之所以定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
者也公曰子之教寡人备矣敢问行之所始孔子曰立
卷四 第 17a 页 WYG0695-0044a.png

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以
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公曰寡人既得闻此言也惧
不能果行而获罪咎宰我问于孔子曰吾闻鬼神之名
而不知所谓敢问焉孔子曰人生有气有魄气者神之
盛也(精气者人/神之盛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
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合神鬼而事之者/孝道之至孝者教)
(之所由/生也)骨
卷四 第 17b 页 WYG0695-0044b.png

之则(明命犹尊名使/民事其祖祢也)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
设为宗祧(宗宗庙也祧远庙也天子特/有二祧诸侯为始祖为祧也)春秋祭祀以别
亲疏教民反古复始不敢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
故听且速焉(听谓慎/教令也)教以二端二端既立报以二礼(二/端)
(谓气魄也二礼/谓荐黍稷也)建设朝事(荐腥/时也)燔燎膻芗所以报气也
(谓以萧光取祭/脂以合膻香也)荐黍稷(所谓/馈食)脩肺肝加以郁鬯所以报
魄
卷四 第 18a 页 WYG0695-0044c.png

其所由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不敢不尽也
此之谓大教昔者文王之祭也事死如事生思死而不
欲生忌日则必哀称讳则如见亲祀之忠也思之深如
见亲之所爱祭欲见亲之颜色者其唯文王与诗云明
发不寐有怀二人则文王之谓与(假此诗以喻文王/二人谓父母也)
之明日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敬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
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已至谓祭事已毕/不知亲飨否故哀)
卷四 第 18b 页 WYG0695-0044d.png

家语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