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62-02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蔡氏传旁通卷二   元 陈师凯 撰
   禹贡
夏后氏五十而贡贡者较数岁之中以为常
 朱子云夏时一夫受田五十亩而每夫计其五亩之
 入以为贡
禹别九州非用其私智天文地理区域各定故星土之
法则有九野
卷二 第 1b 页 WYG0062-0255b.png
 周礼保章氏云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
 有分星以观妖祥注云星土星所主土也郑司农
 说星土以春秋传曰参为晋星商主大火国语岁
 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之属是也元谓大界则
 曰九州州中诸国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
 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
 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娵訾卫
 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
卷二 第 2a 页 WYG0062-0256a.png
 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疏
 云古黄帝时堪舆亡故其书亡矣又云吴越在南
 齐鲁在东今岁星或北或西不依国地所在者此
 古之受封之日岁星所在之辰国属焉故也吴越
 二国同次者亦谓同年度受封故同次也又案史
 记正义引星经云角亢郑之分野兖州氐房心宋
 之分野豫州尾箕燕之分野幽州斗牛吴越之分
 野扬州女虚齐之分野青州危室壁卫之分野并
卷二 第 2b 页 WYG0062-0256b.png
 州奎娄鲁之分野徐州胃昴赵之分野冀州毕觜
 参魏之分野益州井鬼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张周
 之分野三河翼轸楚之分野荆州以九言则为九
 野以十二州言则为十二野
壶口今隰州吉乡县
 寰宇记云在慈州吉乡县西南五十里今改吉州隶
 平阳路
吕梁山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
卷二 第 3a 页 WYG0062-0256c.png
 寰宇记吕梁在离石北以东可三百馀里今隶太原
 路
岐山在今汾州介休县狐岐之山
 今隶太原路
六壁城在胜水之侧
 胜水寰宇记在汾州孝义县南一里六壁府后魏太
 平真君五年讨胡于六壁即此城也俗以城有六面
 因以为名在孝义县西八里今仍属汾州
卷二 第 3b 页 WYG0062-0256d.png
广平曰原今河东路太原府也
 寰宇记为并州今为太原路属河东山西道
太岳在河东郡彘县东今晋州霍邑也
 寰宇记太岳在霍邑县东三十里晋州宋改平阳府
 今仍之霍邑今改为霍州
山南曰阳则今岳阳县地也尧之所都
 岳阳县今属平阳路
汾水出于太原经于太岳东入于河
卷二 第 4a 页 WYG0062-0257a.png
 今案汾河在山西当云西南入河地志云北山汾水
 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
覃怀地名今怀州也
 今为怀孟路属河东山西道
涞水出乎其西
 地志涞水出代郡广昌东南行五百里至容城入河
 今案容城属涿郡在幽州之境去怀孟南北悬绝涞
 水不应在怀孟之西涞字恐是济字之误
卷二 第 4b 页 WYG0062-0257b.png
漳水二一出上党治县大黾谷
 上党今潞州也治字误地志作沾师古音它廉反韵
 会亦作沾寰宇记音丁念反
今平定军乐平县少山也名为清漳
 寰宇记云少山一名河逢山在县西南十里清漳水
 出焉平定完颜金改为州今属河东山西道
一出上党长子县鹿谷山
 长读为长短之长
卷二 第 5a 页 WYG0062-0257c.png
今潞州长子县发鸠山也名为浊漳
 寰宇记发鸠山在县西南六十五里浊漳水出焉然
 县别有鹿谷山非鹿谷即发鸠也漳水一名潞水今
 潞州为平阳路支郡
东北至阜城入北河
 地志东北至邑成入大河
邺今潞州涉县也
 涉县今属真定路
卷二 第 5b 页 WYG0062-0257d.png
阜城今定远军东光县也
 今并有阜城东光二县皆属景州为河间路支郡
周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

 注壤土也释云此十二壤即上十二土注云十二土
 分野十二邦上系十二次各有所宜也疏云分别物
 之所生而知其所殖之种遂即以教民春稼秋穑以
 树其木以艺其黍稷也
卷二 第 6a 页 WYG0062-0258a.png
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䓁制天下之地征
 亦大司徒文也注云均平也五物五地之物也九等
 骍刚赤缇之属疏云制天下之地征者言天下则并
 畿外邦国所税入天子而言也五物即上山林川泽
 之等是也愚案上文云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
 隰之名物注云积石曰山竹木曰林注渎曰川水钟
 曰泽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水厓曰坟下平曰衍高平
 曰原下湿曰隰
卷二 第 6b 页 WYG0062-0258b.png
草人粪壤之法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
鹿
 地官草人云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音/低)用羊坟(粉/)壤用麋渴(竭/)
 用鹿咸潟(昔/)用貆(九/)勃壤用狐埴(石/)垆用豕彊(上/声)
 (呼览/反)用蕡(扶云/反)轻爂(孚照/反)用犬注云土化之法化之
 使美也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赤缇縓色也
 (縓七/绢反)渴泽故水处也潟卤也貆貒(他官/反)也勃壤粉解
卷二 第 7a 页 WYG0062-0258c.png
 者埴垆黏疏者彊㯺坚强者轻爂轻脆者郑司农云
 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蕡麻也疏云案
 禹贡冀州云白壤青州云白坟兖州云黑坟徐州云
 赤埴坟扬州荆州云涂泥豫州云坟垆梁州云青黎
 雍州云黄壤与此骍刚之属为九等不同者以禹贡
 自是九州大判各为一等此九等者无妨一州即有
 此九䓁之类故不同也
土会之法
卷二 第 7b 页 WYG0062-0258d.png
 大司徒云以土会(古外/反)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
 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皂音/早)其民毛而方
 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
 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覈(核/)物其民
 专(团/)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
 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裸物其植物宜丛
 物其民丰肉而庳注云皂物柞栗之属膏物杨柳之
 属理致白如膏玄谓膏当为櫜莲芡之实有櫜韬
卷二 第 8a 页 WYG0062-0259a.png
天子所自治并与场圃园田漆林之𩔖而征之如周官
载师所载赋非尽出于田也
 地官载师云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
 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
 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
 (去/声)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凡任
 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
 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
卷二 第 8b 页 WYG0062-0259b.png
常山郡
 今真定路
定州曲阳县
 定州今改中山府曲阳隶保定路中山属真定路
东入滱水
 地志应劭曰滱音彄驱侯反
瀛州高阳县
 瀛州今为河间路高阳县今隶安州属保定路
卷二 第 9a 页 WYG0062-0259c.png
真定府行唐县东流入于滋水
 行唐今隶保定滋水去县三十六里
卫水东入滹沱河
 寰宇记滹沲水在灵寿县西南二十里
大陆孙炎曰钜鹿北广阿泽河所经也
 钜鹿即邢州今为顺德路钜鹿为属县寰宇记云广
 阿泽一名大陆一名钜鹿一名大麓一名沃州在县
 西北五里其泽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
卷二 第 9b 页 WYG0062-0259d.png
澶相
 宋澶州今改开州隶大名府相州今名彰德路
盖禹河自澶相以北皆行西山之麓班马王横皆谓载
之高地
 此西山指太行山也迤北连绵直至赵州以上接恒
 山皆在河北之西其地常高于河
古河之在贝冀以及枯洚之南
 贝州今改恩州为广平路支郡冀州为真定路支郡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62-0260a.png
 案程氏禹贡图古洚渠自邢州来过贝州北至冀州
 之东禹河自相州来经贝冀之南过洚水
及其已过信洚之北
 信字下脱都古二字案此段自程氏曰以下皆禹贡
 图叙说之文传写脱二字耳信都冀州也古洚即枯
 洚也其北则赵深二州之境
隋改赵之昭庆以为大陆县唐又割鹿城置陆泽县
 寰宇记昭庆本汉广阿县大业末改为大陆县天宝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62-0260b.png
 十三年又改为昭庆县唐旧书谓天宝元年改为昭
 庆唐旧书又云深州陆泽先天二年分饶阳鹿城界
 置陆泽县至德二年改鹿城为束鹿寰宇记云陆泽
 本汉广阿县地隋象城县地唐开元中置以大陆泽
 为名贞元中以饶阳立湥州至长庆已后移深州理
 于是邑今案饶阳改隶晋州而深州理静安其大陆
 鹿城并未详沿革然皆不出汉之广阿也蔡传本陆
 泽多讹为陆浑非是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62-0260c.png
邢赵湥三州为大陆
 邢州则有广阿泽赵州则有大陆县深州则有陆泽
 县故总言之
碣石地志在北平郡骊城县西南河口之地今平州之
南也
 地志作骊成无河口之地四字碣作揭师古音桀寰
 宇记今平州理卢龙县本汉辽西肥如县也碣石山
 在县南二十三里碣然而立在海旁太康地志云秦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62-0260d.png
 筑长城起自碣石在今高丽旧界非此碣石也又平
 州石城县在卢龙西一百四十里有碣石始皇刻石
 汉武登之当山岭有大石如柱号曰天桥柱立于巨
 海之内平州今改名平滦路仍理卢龙西至大都五
 百五十里骊城光武时省废今无之
汉辽东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之地
 辽东西今属辽阳北平今为平滦渔阳今为蓟州上
 谷今为霸州易州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62-0261a.png
其水如辽濡滹易
 地志云大辽水出塞外濡乃官反在辽西肥如县滹
 滹沲河在灵寿易即南易水
去岸五百馀里
 地志言离县二十三里此云去岸五百馀里者盖去
 沧州岸五百馀里非去平州岸也程氏叙说云平州
 之南即沧州之东北也平沧隅立之间有山而名碣
 石者尚在海中可望而见其山盖近平而远沧也夫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62-0261b.png
 其从平视之则为正南从沧视之为东北也沧州即
 汉勃海郡北境与平州相接相去五百里
战国策以碣石在常山郡九门县者恐名偶同而郑氏
以为九门无此山也
 前汉地志九门不言有碣石后汉郡国志常山国九
 门县碣石山战国策云在县界寰宇记亦不言有碣
 石今无九门县
林氏曰济古文作泲说文注云此兖州之济也其从水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62-0261c.png
从齐者说文注云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当以古文为

 说文泲字下注云沇也东入海子礼反据此即合导
 沇水东流为济之文故当以古文为正地志常山房
 子赞皇山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廮音影/钜鹿县)入坻(音/脂)师古
 曰济音子诣反
许商云在平成
 前汉沟洫志鸿嘉四年河堤都尉许商言古说九河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62-0261d.png
 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自
 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今河虽数移徙不
 离此域师古注云此九河之三也徒骇在成平胡苏
 在东光鬲津在鬲成平东光属勃海鬲属平原鬲与
 隔同成平今蔡传本多误为平成合乙
徒骇河地志云滹沱河
 地志成平滹沲河民曰徒骇河
沧州清池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62-0262a.png
 县即州治今隶河间路
成平
 后汉及晋皆属河间隋改景城今河间无之惟景州
 有故城县恐是而沧州亦称景城郡
德州安德平原
 今二县仍隶德州为济宁路支郡寰宇记云马颊河
 在德安县南五十里鬲津枯河在德安县南七十里
棣州滳河北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62-0262b.png
 寰宇记云马颊枯河在县北二十里今无滳河县初
 隋以县南滳河为名而今有南河县恐即滳河改名
 河者寰宇记云汉许商所凿故以商为名后人加水
 焉然则滳不音的当读如商郭氏佩觿云滳河从商
 式羊反
笃马河
 前汉沟洫志韦昭云在平原县地志云东北入海五
 百六十里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62-0262c.png
胡苏
 寰宇记云临津古胡苏亭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在古
 胡苏河边汉书地理志云东光有胡苏亭即此也
沧之饶安无棣临津
 饶安临津今并废革无棣改隶棣州
东光
 在今景州东光
钩盘在乐陵东南从德州平昌来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62-0262d.png
 乐陵属沧州寰宇记在县东南五十里平昌今为德
 平县乐音洛
鬲津寰宇记云在乐陵东西北流入饶安
 在乐陵县西三里
许商云在鬲县
 高齐天保七年并入安德县
汉世近古止得其三
 许商所指是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62-0263a.png
唐人遂得其六
 马颊覆釜钩盘并许商所云为六
舆地记又得其一
 简洁
郑氏求之不得以为齐桓塞其八流以自广
 尔雅注疏云郑元云周时齐桓公塞之同为一河今
 河间弓高以东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遗处春秋纬
 宝乾图云移河为界在齐吕填阏八流以自广郑元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62-0263b.png
 盖据此文谓齐桓公塞之故蔡氏以为无稽也
夫曲防齐之所禁
 孟子注云不得曲为堤防壅泉激水以专小利也
惟程氏以为九河之地已沦于海
 此段自汉以来讲求九河至论终皆程氏叙说成文
 惟郑氏一段非故此以程氏更端下云平州正南有
 山而名碣石者尚在海中去岸五百馀里愚案程氏
 本意非谓去平州岸五百里乃去沧州岸五百里耳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62-0263c.png
 盖去平州岸只二十三里无许远也
汉王横言
 沟洫志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言往者天尝连雨东
 北风海水溢西南出寖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
 渐矣(上子/廉反)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
 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所穿也
雷夏地志在济阴郡城阳县西北
 地志作成阳寰宇记作郕阳此作城误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62-0263d.png
今濮州雷泽县西北
 今无雷泽县泽在濮州鄄城县(鄄工/掾反)属济宁路
汳水
 说文注臣铉曰今作汴非是皮变反案寰宇记陈留
 县下云雎沟在县东南五里舆地志云汴水自荥阳
 受睢水东至陈留彭城南入泗水自后开通济渠此
 渠废今无水据此则蔡氏以汴为灉以睢为沮皆合
 其荥阳则会同之地也睢(音/虽)(音/欢)(音/楚)(音/汴)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62-0264a.png
沛国芒县
 地志芒莫郎反光武改为临睢隋改为永城即今归
 德府永城县也
沮有楚音
 韵会在吕反丘名
祭之地地坟
 见左传僖公四年
西北多山东南多水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62-0264b.png
 先天之位艮为山居西北故西北多山兑为泽居东
 南故东南多水
兖徐扬三州最居东南下流
 兖承河济下流徐承淮泗下流扬承江汉下流
漯水出东郡东武阳至千乘入海
 地志云行千二十里东武阳今濮州朝城县也千乘
 今益都路乐安县也
程氏以为此乃汉河与漯殊异然亦不能明言漯河所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62-0264c.png
在未详其地也
 案程氏贡道图云漯出东郡东武阳县至汉后受河
 于武阳县东南大抵东北行至千乘入海此河乃汉
 河元非禹河愚案程氏意非指漯为汉河盖言今自
 漯入河处所受河水乃汉以后所徙顿丘之河非禹
 时澶相以北之河也其漯水仍以东武阳为是料河
 水未徙之前其自漯入河处则又过武阳以北之地
 也即无与漯殊异之文故不别言漯所在耳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62-0264d.png
岱泰山在今袭庆府奉符县
 袭庆府今为兖州完颜金又于奉符县置泰安州并
 属山东济宁路
嵎夷今登州之地
 今登州为般阳路支郡在东海之滨东北西三面皆
 距海
潍水出琅琊郡箕县今密州莒县东北潍山也
 完颜金于莒县置莒州属益都路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62-0265a.png
北至都昌入海今潍州昌邑也
 地志作昌都今潍州属益都路
淄州淄川县
 今淄州改为般(音/盘)阳路仍理淄川而泰安州又自有
 莱芜县
东至博昌县入济今青州寿光县也
 济地志作泲青州今为益都路属山东寿光仍隶
错盖别为一物如磬错之错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62-0265b.png
 韵会云错铝也又云铝摩错之也朱子云磋以铝铴
 蔡传后云磬错治磬之错也
即今莱州之地
 在东海之滨隶般阳路
汶水出泰山郡莱芜县原山今袭庆府莱芜县也
 莱芜今改属泰安州
郓州中都县
 郓州今为东平路无中都县有汶上县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62-0265c.png
沂水出泰山郡盖县艾山今沂州沂水县也
 盖地志音古盍反今沂水割属莒州
南至于下邳西南入于海
 地志行六百里下邳今邳州也
水出尼丘山
 在今兖州泗水县
武阳之冠石山
 在今濮州朝城县地志云行九百四十里至下邳入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62-0265d.png
 泗
有漷
 说文云水在鲁苦郭反寰宇记云源出费县东南连
 青山下西南入徐州滕县界
沂沭
 沭食聿反寰宇记云沭水出沂州沂水县西北沂山
 东南入泗水
沂州费县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62-0266a.png
 寰宇记云蒙山在县西北八十里高四十里长六十
 九里
海州朐山县
 寰宇记在县西北九十里鲧所殛处下有羽渊今海
 州名海宁州仍理朐山为淮东淮安路支郡朐音渠
大野在今济州钜野县
 济州今升为济宁路钜野为倚县寰宇记云东西百
 馀里南北三百里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62-0266b.png
济水至乘氏县分为二
 乘氏旧属曹州今废寰宇记云汉乘氏县在钜野县
 西南五十里刘宋时癈程氏禹贡图云水经既于封
 丘分南北济又于乘氏分为二必有一误封丘今隶
 汴梁路
东原汉之东平国今之郓州也
 今亦称东平路
抟埴之工
卷二 第 23a 页 WYG0062-0266c.png
 抟音团拍也埴时职反黏土也出考工记
埏埴以为器
 出老子十一章埏始然反和也
周书作雒
 此汲冢周书第四十八篇也下文本见度邑萹古书
 误以二篇合为一耳
其壝
 本书壝作疆孔晁注云疆疆叠涂案此书传刻讹舛
卷二 第 23b 页 WYG0062-0266d.png
 正如晁注四字亦不可解大槩疆者指其坛耳坛之
 五方以五色土各随其方叠涂之也壝则四旁起埒
 如墙无置黄土之处当以疆字为是壝以醉反
凿取其方面之土苞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
 孔晁云其方土谓建东方诸侯以青土也苞覆苴裹
 土封封之为社也
葛峄山
 寰宇记峄阳山在下邳县西六里西征记下邳城西
卷二 第 24a 页 WYG0062-0267a.png
 五里有葛山禹贡所谓峄阳山也下邳今邳州
西北陪尾山
 寰宇记在泗水县东
西南过彭城
 彭城今徐州属河南省
袭庆府泗水县
 今为兖州泗水县
下邳有石磬山
卷二 第 24b 页 WYG0062-0267b.png
 石磬当一作磬石寰宇记舆地要览皆作磬石山在
 下邳西南八十里寰宇记云泗水中无此石其山在
 泗水之南四十里今取磬石上供乐府其山出石大
 小击之其声清亮恐禹治水之时水至此山矣
濠泗楚皆贡淮白鱼
 濠州今为临濠府泗仍泗州楚为淮安路
及期而大祥
 及当作又
卷二 第 25a 页 WYG0062-0267c.png
中月而禫
 禫徒感反说文云除服祭名也郑元云澹澹然平安
 之意文公家礼曰大祥后中月而禫中月间一月也
 二十五月祥后便禫
以之为衮所以祭也
 左传疏云祭服玄衣纁裳诗称玄衮是玄衣而画以
 衮龙衮之言卷也谓龙首卷然
以之为端所以斋也
卷二 第 25b 页 WYG0062-0267d.png
 春官司服云士之斋服有玄端素端郑司农云玄衣
 有纁裳者为玄端郑元谓端取其正也
以之为冠以为首服也
 玉藻云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
 之齐冠也论语云羔裘玄冠不以吊
许慎曰汳水受陈留浚仪阴沟至濛为灉水东入于泗
则淮泗之可以达于河者以灉至于泗也
 自淮入泗至彭城入灉灉之上流即汳水也至浚仪
卷二 第 26a 页 WYG0062-0268a.png
 入阴沟自阴沟而后北入河也
泗之上源自泲亦可以通河也
 溯泗水而北至溢为荥处入河荥水即泲水也泲古
 济字
彭蠡地志在豫章郡彭泽县东
 东字误地志作西汉彭泽今南康之都昌江州之湖
 口彭泽皆其地也彭蠡在三县之西南
跨豫章饶州南康军三州之地
卷二 第 26b 页 WYG0062-0268b.png
 豫章今龙兴路也此湖南至龙兴之新建东至饶之
 鄱阳西至南康之建昌星子北至都昌
夏小正
 夏时之书子夏传
松江
 寰宇记云松江在苏州吴县自太湖出海屈曲七百
 里又名吴江又名松陵又名笠泽
并松江为二江
卷二 第 27a 页 WYG0062-0268c.png
 愚案以此为三江固贤于众说然亦不合东为中江
 东为北江之文盖松江出于太湖之下已与大江不
 相附近而娄江东江又为松江支流不过为太湖水
 口耳其于嶓岷江汉邈乎其不相关也若以汉江在
 荆州之域不当如东坡三江之说而又不必涉中江
 北江之文而止求其利病之在扬州之域者则水势
 之大者莫若扬子大江松江浙江三者耳经文记彭
 蠡之下何为直舍大江而远录湖水之支流也唐氏
卷二 第 27b 页 WYG0062-0268d.png
 之言未敢遽信然蔡氏主之者以其地有三江之名
 且合吴越春秋之语舍此他说愈妄故取之耳然导
 水所谓中江北江则不在此也愚又思之恐三江有
 二不可合而论之三江既入一也中江北江二也本
 不相合
震泽太湖也在吴县之西南五十里今苏州吴县也
 苏州今浙西平江路也太湖纵广二百八十里周回
 六百五十四里为地三万七千顷其中有洞庭山夫
卷二 第 28a 页 WYG0062-0269a.png
 椒山洞庭即包山山有洞庭宝室入地下潜通五岳
 见寰宇记
如三川震之震
 三川震国语文
楩梓豫章之属
 楩皮连切豫章木名吴都赋作櫲樟
葛越木绵之属
 吴都赋蕉葛升越弱于罗纨注云蕉葛布之细者升
卷二 第 28b 页 WYG0062-0269b.png
 越越布之细者说文云葛絺绤草也韵会云越草名
 蒲属葛越草布也
吴始开邗沟隋人广之而江淮舟船始通
 寰宇记云扬州江都县合渎渠在县东二里本吴掘
 邗沟以通江淮之水路也昔吴王夫差将伐齐北霸
 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邗江
 亦曰邗沟邗河干切
江汉合流于荆去海尚远
卷二 第 29a 页 WYG0062-0269c.png
 据禹迹图自江汉合流至海洋一千八百馀里
长沙下隽
 地志隽字兖切寰宇记作携郡国志作隽
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
 洞庭湖记云沅澧之交潇湘之会九江之间
岳州巴陵
 今隶湖广行省
沅水
卷二 第 29b 页 WYG0062-0269d.png
 郡国志云出牂牁且兰县地志云行二千五百三十
 里东南至益阳入江说文云出蜀郡由牂牁至长沙
 入洞庭湖且子闾切且兰今播州境也益阳州属潭
 州路
渐水
 地志云武陵郡索县渐水东入沅索县光武时废未
 详其地
元水
卷二 第 30a 页 WYG0062-0270a.png
 汉志在武陵郡无阳县字或作沅源出牂牁郡故且
 兰县南入沅或名巫水又曰无水又名潕水潕水舞
 水声之讹也今蔡传作元亨之元者字之讹也
辰水
 地志出武陵郡辰阳县三山谷行七百五十里入沅
 寰宇记作三峿山谷在今辰州路溆浦县
叙水
 地志云武陵郡义陵县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鄜
卷二 第 30b 页 WYG0062-0270b.png
 音敷寰宇记作叙水鄜梁作瓠梁在今辰州路溆浦
 县
酉水
 地志出武陵郡充县酉原山行千二百里入沅今辰
 州路沅陵县有小酉山酉溪
澧水
 地志出武陵郡充县历山行千二百里入沅今澧州
 路澧阳县也
卷二 第 31a 页 WYG0062-0270c.png
资水
 地志出零陵郡都梁县路山行千八百里入沅都梁
 今湖南武岗武岗县也
湘水
 地志出零陵郡零陵县阳海山行二千五百三十里
 入江零陵今湖南永州路零陵县也
汉志九江在庐江郡之寻阳县
 地志云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大江案汉之寻阳县
卷二 第 31b 页 WYG0062-0270d.png
 治在今蕲州界内地名兰城在江北而地界管至江
 南今江州之德化德安二县皆其地也
九江之名
 今自蕲州而下至寻阳小水入大江者固不一然并
 无一名如旧冀之九河迁徙不时至汉尚有可考者
 大江南北山陇界限千古不移而反无一名存焉可
 知其说之妄而不足凭也
今详汉九江郡之寻阳乃禹贡扬州之境
卷二 第 32a 页 WYG0062-0271a.png
 谓九江之寻阳亦误寻阳在汉属庐江不属九江九
 字恐误秦置九江郡在寿春今安丰路有寿春县而
 临濠府光州和州皆其地也汉之庐江郡则今安庆
 无为皆其地也无为有庐江县今之江州在汉则为
 寻阳县及豫章郡之柴桑县王莽时刘歆误指彭蠡
 为九江遂使莽改豫章为九江郡改柴桑为九江亭
 而又改寿春之九江为延平郡于是九江之名始迁
 于江南矣东汉九江仍治寿春庐江仍治舒寻阳仍
卷二 第 32b 页 WYG0062-0271b.png
 𨽻江州而柴桑仍𨽻豫章晋改九江为淮南郡惠帝
 元康元年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
 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
 置江州初理江北岸地名兰城在今蕲州界内后温
 嵪移于湓城永兴元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
 置寻阳郡属江州元帝渡江寻阳郡又置九江上甲
 二县寻又省九江入寻阳安帝义熙八年省寻阳县
 入柴桑县柴桑仍为郡愚案寻阳县即今德化也柴
卷二 第 33a 页 WYG0062-0271c.png
 桑即今瑞昌也而今之德安则又寻阳柴桑之二境
 也寰宇记云九江在江州西北二十五里名曰白马
 江则又以为一江而无九名矣又史记正义曰九江
 郡都阴陵阴陵故城在濠州定远县西六十五里
东陵今之巴陵
 属岳州
南郡枝江县
 今江陵路属湖北
卷二 第 33b 页 WYG0062-0271d.png
华容县
 属岳州路
若潜水则未有见也
 王氏炎曰案隋志南郡松滋县有涔即古潜字今松
 滋分为潜江县属江陵路
江夏安陆
 江夏县属鄂州安陆古郢州也今为安陆府而德安
 府亦有安陆县云梦在其南
卷二 第 34a 页 WYG0062-0272a.png
左传楚子济江入于云中
 定四年
又楚子以郑伯田于江南之梦
 昭三年
别而言之则二泽也
 江南曰梦江北曰云朱子云江陵之下岳州之上是
 云梦
砮者中矢镞之用
卷二 第 34b 页 WYG0062-0272b.png
 今江西吴城龙庙中有东城所藏石砮一枚色青而
 质坚长可四寸
肃慎氏贡楛矢石砮
 事见国语
董安于之治晋阳
 事见国语
所以供祭祀缩酒之用
 疏云束茅立之祭前酒沃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
卷二 第 35a 页 WYG0062-0272c.png
 谓之缩
齐桓公责楚贡包茅不入
 见左氏僖四年
又管子云江淮之间一茅而三脊名曰菁茅
 见轻重丁篇
辰州麻阳县苞茅山出苞茅
 见寰宇记今麻阳县𨽻沅州
组绶类
卷二 第 35b 页 WYG0062-0272d.png
 崔豹古今注云汉旧制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
 淳黄为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
太龟尺有二寸
 史记龟策传云龟千岁满尺二寸
舍舟而陆以达于洛
 程氏图荆贡陆行向洛在襄阳北光化邓州之间
熊耳在商州上洛县
 商州今为陜西奉元路支郡
卷二 第 36a 页 WYG0062-0273a.png
弘农卢氏之熊耳非是
 今嵩州卢氏县属河南府路
河南县西北有古榖城县其北山实瀍水所出
 北山即名谷城山瀍水出其下
涧水出广阳山
 寰宇记云一名渑池山
河南府河南县
 今理洛川县
卷二 第 36b 页 WYG0062-0273b.png
渑池县
 今割属陜州
济水自孟州温县入河
 今之怀孟路
荥在郑州荥泽县西
 荥泽今属汴梁路
敖仓者古之敖山也
 寰宇记云书言仲丁迁于嚣诗言搏兽于敖春秋云
卷二 第 37a 页 WYG0062-0273c.png
 敖鄗之间汉书云东据敖仓即此地秦时筑仓于山
 上故曰敖仓
今济水但入河不复过河之南
 寰宇记云古者济水出河北截河南流而为荥泽自
 王莽末济水但入河不复过河南
郑康成谓荥今塞为平地
 见春秋传闵二年注程氏云春秋卫侯及狄人战于
 荥泽然则在春秋时既可以战则已不复受河矣
卷二 第 37b 页 WYG0062-0273d.png
引河东南以通淮泗
 河水溢出为荥东南流为济为汳南入泗泗入淮
济水分河东南流汉明帝使王景即荥水故渎东注浚
仪谓之浚仪渠汉志谓荥阳县有莨荡渠首受济者是
也南曰莨荡北曰浚仪其实一也
 程氏禹贡图云受河之水至汉阳武县分流其一𣲖
 南下者自中牟原圃之东趋大梁未至则为官渡官
 渡亦名沙水沙读如蔡即蔡河也班固著莨荡渠于
卷二 第 38a 页 WYG0062-0274a.png
 荥阳而曰首受泲东南至陈留入颍者即此派也亦
 战国之谓鸿沟而楚汉分境者也既至陈留蔡河正
 派之外支脉散布遽为三名其在开封浚仪之北者
 为浚仪渠稍东为汳又东行至蒙为获获至彭城北
 遂入于泗此从大梁之北而数之为北来第一水也
其浸波溠
 溠侧驾反
荷泽在定陶县今济阴县
卷二 第 38b 页 WYG0062-0274b.png
 今二县皆属曹州菏泽在济阴县曹州即兴仁府也
东过冤句县
 句音劬今济阴县地
孟诸在睢阳县东北
 今归德府即宋之南京宋州古之梁国仍理睢阳
今南京虞城县西北孟诸泽是
 今虞城割𨽻济州属济宁路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徼外
卷二 第 39a 页 WYG0062-0274c.png
 湔子千反氐丁奚反道者出徼之路县之领夷者名
 曰道如刚氐道平阴道严道僰道之类徼吉吊反徼
 犹塞也东北谓之塞西南谓之徼
在今茂州汶山县江水所出也
 今为成都路支郡地志云江水出岷山东南至江都
 入海行二千六百六十里
青城天彭诸山
 青城天彭二山皆在今灌州天彭亦名灌口山寰宇
卷二 第 39b 页 WYG0062-0274d.png
 记云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灌州旧
 名永康军
嶓冢山地志云在陇西郡氐道县漾水所出又云在西

 案地志不云嶓冢在氐道但言瀁水所出至武都为
 汉于西县下却云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
 又于武都下云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
 之夏水据此则有西东二汉水其嶓冢则不言出漾
卷二 第 40a 页 WYG0062-0275a.png
 而即言西汉所出其氐道则又即言漾出而不言有
 嶓冢分而为二则不合经文故蔡氏合两出而并言
 之
今兴元府西县三泉县也盖嶓冢一山跨于两县云
 寰宇记西县本后魏嶓冢县也又云嶓冢山在三泉
 县东二十八里又云漾水一名汉水一名沔水源出
 嶓冢山今兴元路属陜西省而西县三泉皆无之未
 详沿革
卷二 第 40b 页 WYG0062-0275b.png
江沱在成都府郫县
 郫音疲今仍为县
永康军导江县
 今军名灌州县废州𨽻成都路
巴郡宕渠县潜水
 宕徒浪反今东川蓬州地也
渠州流江县
 流江今废渠州隶四川东道
卷二 第 41a 页 WYG0062-0275c.png
灊水出洋州真符县
 洋州今𨽻兴元路县废
蔡山在雅州严道县蒙山在雅州名山县
 二县并未详沿革当在今嘉定路之西三百里
沬水
 史记音妹汉书音本末之本
蜀郡太守李冰
 秦时人
卷二 第 41b 页 WYG0062-0275d.png
和川
 在雅州严道县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
罗岩州
 寰宇记作罗绳岩古蛮州
巴郡鱼复县
 地志复音腹
很山县
 地志属武陵郡孟康曰很山音恒
卷二 第 42a 页 WYG0062-0276a.png
如周官田一易再易之类
 周礼云一易之田家二百亩再易之田家三百亩一
 易者间一岁耕百亩也再易者间二岁耕百亩也
后世蜀之卓氏程氏以铁冶富拟封君
 史记蜀卓氏即铁山鼓铸富至僮千人拟于人君程
 郑亦冶铸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毳毛织之可以为罽
 毳昌芮反兽毛之细者罽居例反据说文织皮为罽
卷二 第 42b 页 WYG0062-0276b.png
 毳布为𦇧并居例反
西倾在洮州临潭县
 今为临洮府属陜西巩昌路县革
葭萌
 地志属广汉郡宋属利州今为广元路绵谷昭化二
 县皆其地也
汉沔
 地志如淳曰沔阳人谓汉水为沔水师古曰汉上曰
卷二 第 43a 页
 沔
晋寿
 宋名利州今为广元路属四川南道
至于褒水逾褒而暨于衙岭之南溪灌于斜川届于武
功而北以入于渭
 地志扶风郡武功县斜水出衙岭山北至郿入渭褒
 水亦出衙岭至南郑入沔斜弋奢反衙音牙郿音媚
 褒城斜谷南郑皆在今陜西兴元路武功今属陜西
卷二 第 43b 页
 乾州
汉武帝时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
 事见史记河渠书
南阳上沔入褒
 史记正义云南阳今邓州案今自有南阳府
弱水在张掖郡删丹县
 地志云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后汉
 志云张掖在雒阳西四千二百里寰宇记云东南至
卷二 第 44a 页
 洛阳三千三百里今为甘州路又有山丹州即删丹
 也后魏曰山丹并𨽻甘肃行省删丹山名一名焉支
 山
魏太武击柔然至栗水西行至菟园水又循弱水西行
至涿邪山
 柔然即蠕蠕如兖反事见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北史载太武至菟园水分军搜讨
 出蠕蠕传云菟园水去平城三千七百馀里东至瀚
卷二 第 44b 页
 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馀里南北三
 千馀里
程氏据西域传以弱水为在条支其说非是
 程氏云自西汉以来指言弱水之地其显著者凡六
 而班固地志已三出矣条支一也酒泉昆崙二也张
 掖删丹本桑钦说以为西至酒泉合黎三也自汉志
 以外贾耽以张掖郡之张掖河当之唐史以小勃律
 之娑夷河东女之康延川当之其多如此臣惟取条
卷二 第 45a 页
 支妫水之西入西海者以应经文而他皆不取为其
 地里不与经合也经曰弱水既西桑贾班三家所称
 皆不出乎甘肃两州之间其水未尝西流故臣深所
 不据而本汉书初通西域时长老所传条支弱水以
 为经證其水西流注于西海以声教该及四海者概
 之故敢主其说
原州百泉县岍头山
 汉书作开头山寰宇记作笄头史记作鸡头在今陜
卷二 第 45b 页
 西泾州界内而原州今为镇原州
永兴军高陵县
 永兴今陜西奉元路
渭州渭源县鸟鼠山
 渭州今为平凉府渭源属临洮府
船司空
 县名地志云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名今废
华州华阴县
卷二 第 46a 页
 今𨽻奉元路
陇州汧源县弦蒲薮有汭水
 今属巩昌路
漆水自耀州同官县来
 耀今改辉州
沮水在坊州宜君县
 今宜君割属鄜州
坊州升平县
卷二 第 46b 页
 坊州理中部县今州废中部拨属鄜州而升平亦并
 入宜君县
耀州华原县合漆水
 县今革寰宇记云合漆水入富平石川河
至同州朝邑县入渭
 同州今属奉元路
又漆水出扶风县
 今凤翔府扶风县
卷二 第 47a 页
岐山普润县
 凤翔二县也今𡵨山仍隶凤翔普润革
沣水出永兴军鄠县
 永兴奉元也鄠音户
至咸阳县入渭
 县属奉元
耀州富平县掘陵原
 县属辉州
卷二 第 47b 页
终南在永兴军万年县
 完颜金改万年为咸宁今为奉元倚县
扶风武功县
 武功今属乾州
地志古文
 古文者班固时古地理书也班固引之故称古文
原隰在邠州
 属陜西
卷二 第 48a 页
武威县东北有休屠泽古今以为猪野
 屠音除故匈奴休屠王地也古今当作古文
凉州姑臧县
 今西凉州属甘肃行省
三危在燉煌
 燉徒门反今沙州路属甘肃省舆地要览云三危山
 有三峰俗名升雨山后汉西羌传注亦云三危在沙
 州
卷二 第 48b 页
昆仑虚
 虚音墟尔雅疏云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即
 昆崙山也
琅玕石之似珠者
 尔雅注云状似珠山海经曰昆崙山有琅玕树注琅
 玕子似玉
积石在鄯州龙支县
 鄯州在长安之西一千九百九十三里龙支县在鄯
卷二 第 49a 页
 州南一百三十五里积石山又在县南宋时鄯兰二
 州俱废今复置兰州属陜西省鄯在兰西四百九十
 里
龙门在河中府龙门县
 河中属河东山西道县革
熙河路
 宋神宗改镇洮军为熙州以熙河洮岷州通远军为
 一路
卷二 第 49b 页
会州西小河
 会州在长安之西北一千一百九十里今属陜西巩
 昌路
兴州
 今四川南道沔州也属广元路广元古利州也今河
 北亦有兴州管宜兴兴安二县未知孰是
小河咸水
 其地生盐去州一百二十里
卷二 第 50a 页
西安州之东大河分为六七道
 西安即盐州在今甘肃省地面
昆崙即河源所出在临羌
 此据地志也临羌汉属金城郡山在今甘肃省肃州
 路境内寰宇记云肃州酒泉县昆崙山在县西南八
 十里马岌言禹贡昆崙在临羌之西即此明矣
析支在河关西千馀里
 河关县名地志属金城郡寰宇记云即凉州也
卷二 第 50b 页
渠搜近朔方之地也
 地志中部都尉所治属朔方郡
陇州吴山县吴岳山
 寰宇记云秦都咸阳以为西岳故称吴岳山在古县
 西南五十里陇州今𨽻陜西县革
陇州汧源有岍山岍水所出
 岍记皆作汧在县西六十里案寰宇记以吴岳与岍
 山为二山
卷二 第 51a 页
晁氏以为今之陇山天井金门秦岭山者皆古之岍也
 据上文有二说故引此合言之寰宇记陇山在陇州
 汧源县西六十二里天水大坂也张衡云欲往从之
 陇坂长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得越
 绝高处可容百馀家下处容十万户东望秦川四五
 百里极目泯然墟宇桑梓与云霞一色人上陇者想
 还故乡悲思而歌有绝死者秦岭寰宇记云在陇州
 陇安县西南
卷二 第 51b 页
雷首在今河中府河东县
 寰宇记云在县南三十里此山有九名谓历山首山
 薄山襄山甘枣山渠猪山独头山陑山等之名又名
 雷首又名首阳
底柱在今陜州陜县三门山是也
 今属河南府路寰宇记云禹理洪水山陵当水者破
 之以通河三穿既决河出其间有似门故俗号三门
 又案文苑英华赵冬曦三门赋云砥柱山之六峰者
卷二 第 52a 页
 皆生河之中流盖夏后之所开凿其最北有两柱相
 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次于其南有孤峰揭起
 峰顶平阔夏禹之庙在焉西有孤石数丈圆如削成
 复次其南有三峰东曰金门中曰三堆西曰天柱湍
 水从黄老神前东流湍激蹙于虾石折流而南漱于
 三门苞于庙山乃分为四流淙于三峰之下抵于曲
 隈会流东注加以两崖夹水壁立千仞盘纡激射天
 下罕比
卷二 第 52b 页
濩泽
 地志濩乌虢反辑纂音胡郭反非是
析城在泽州阳城县
 今泽州为平阳路支郡寰宇记云在县西南七十五
 里
王屋今绛州垣曲县也
 今为平阳路支郡寰宇记又云王屋在泽州阳城县
 南五十里有仙宫号小有清虚洞天山高八千丈
卷二 第 53a 页
太行在今怀州河内
 今怀孟路寰宇记云在县北二十五里太行山首于
 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绵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连
 山中断谓之陉也
恒山今定州曲阳
 定州今改中山府曲阳割属保定路
河北诸山根本脊脉皆自代北寰武岚宪诸州乘高而

卷二 第 53b 页
 愚案河北之山皆从白登山来白登之南为管涔山
 汾水出其下管涔汾水之东为代为宪西为岚而山
 之支分从此始白登在今河东山西道大同路白登
 县管涔在今太原路管州界内白登之东诸水东趋
 于海西为大河其山脊正东西分水处也
其脊以西之水则西流以入龙门西河之上流
 自龙门受汾水入河北至应州之西以及古东受降
 城一千六七百里皆受山脊西流之水
卷二 第 54a 页
其脊以东之水则东流而为桑乾幽冀以入于海
 南自赵深河间以北至平州如滱水濡水沾水易水
 䓁皆东趋于海桑乾音干河在今朔州鄯阳县冀疑
 当作蓟
其西一支为壶口太岳
 案禹迹图壶口在汾水之西太岳在汾水之东则壶
 口太岳不同一支
次一支包汾晋之源而南出以为析城王屋而又西折
卷二 第 54b 页
以为雷首
 自管涔东趋太原又南为羊头山迤西为太岳又南
 为析城汾晋皆在其西迤东为王屋别折一支西为
 雷首抵河
又次一支乃为太行
 自羊头山分而之东在沁水之北潞水之南沁千浸
 反
又次一支乃为恒山
卷二 第 55a 页
 自白登山正东而来与真定府相近数十里
王郑有三条四列之名皆为未当
 王肃郑元也王以岍岐至碣石为北条西倾至陪尾
 为中条嶓冢至敷浅原为南条郑以岍岐为正阴列
 西倾为次阴列嶓冢为次阳列岷山为正阳列
朱圉在秦州大潭县
 秦州今属巩昌路县革
太华在华州华阴县
卷二 第 55b 页
 今属奉元路
颍川郡崇高县有崇高山古文以为外方
 地志云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崇古崇字
西京登封县
 今河南府路登封县嵩高山也
桐柏在唐州桐柏县
 唐州今为河南府路支郡县革
陪尾今安州安陆
卷二 第 56a 页
 今江陵路德安府安陆县也
荆山今襄阳府南章县
 今作南漳
内方今荆门军长林县
 今荆门改州属江陵路
汉阳军汉阳县北大别山
 今为岳州路散府县革
衡山今潭州衡山县
卷二 第 56b 页
 今洞庭之南湘水之西资水之东衡州之北
敷浅原地志豫章郡历陵县南有傅昜山
 师古曰傅音敷昜音阳
今江州德安县博阳山也
 在庐山之西
晁氏以为在鄱阳者非是
 鄱阳又在彭蠡之东今经文止言过九江至于敷浅
 原不□言过彭蠡也故非是
卷二 第 57a 页
然所谓敷浅原者其山甚小而卑惟庐阜最高且大宜
当纪志恐山川之名古今或异
 案江州图经南康郡志皆言周成王时有匡俗结庐
 隐居此山之西北后因名其山曰庐山或曰匡山又
 曰匡庐审如此说则周以前固未尝名庐山安知其
 初不名敷浅原及既称庐山之后而旧名得专之于
 支麓小阜乎
岷山之脉其北一支为衡山而尽于洞庭之西其南一
卷二 第 57b 页
支度桂岭北经袁筠之地至德安所谓敷浅原者二支
之间湘水间断
 自岷至敷浅原论其山脊绵亘道里甚远今直曰其
 北一支为衡山亦未也盖岷山之南为沬若水所限
 东北又限于涪垫大江诸水其冈脊支脉乃绕行而
 西自西而南至云南之境又东趋夜郎已四千馀里
 乃越五溪之尾至湖南为衡山则又二千五百馀里
 矣其南一支自桂岭至零陵为九疑山下郴州迤东
卷二 第 58a 页
 北而行径袁州筠州之间筠今瑞也又下为幕阜白
 藤高良诸山乃至南康江州之境大为庐山小为傅
 昜抵于江而止其自桂而来又二千馀里矣其去衡
 山则信乎为湘水所隔而不通也
合黎山在张掖县西北亦名羌谷
 即今甘州路也弱水亦在其地寰宇记云合黎水一
 名羌谷鲜水案隋志不云亦名羌谷惟寰宇记有此
 名又以为水不以为山恐言山则独名合黎言其下
卷二 第 58b 页
 水则兼名羌谷也汉志有羌谷水
流沙在沙州西八十里
 即今江肃省沙州路也案五代史晋天福三年高居
 诲使于阗还记其山川云自灵州过黄河三十里始
 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树沙至三公沙自此沙
 行四百馀里至黑堡沙沙尤广自甘州西始涉碛碛
 无水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出玉门关至瓜州
 沙州瓜州南十里鸣沙山冬夏殷殷有声如雷云禹
卷二 第 59a 页
 贡流沙也又东南十里三危山云三苗之所窜也
又案山水皆原于西北
 先天卦位艮西北兑东南故水聚东南而尾西北山
 聚西北而尾东南所谓山泽通气也
黑水出犍为郡南广县汾关山
 犍音乾犍为故夜郎国也黑水地志名符黑水犍为
 今叙州䓁处宣抚司所辖马湖路富顺州长宁军䓁
 处地也今嘉定府亦有犍为县
卷二 第 59b 页
唐樊绰云西夷之水南流入于南海者凡四曰区江曰
西珥河曰丽水曰㳽渃江皆入于南海其曰丽水者即
古之黑水也三危山临峙其上
 渃字字书所无惟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中有此一字
 而读者无定音寰宇记永江军导江县下有此字音
 如夜反然非㳽渃也程氏禹贡图皆作㳽诺恐蔡传
 误书言为三点当从程本程氏云唐樊绰咸通中从
 辟安南亲行交阯得其水道曲折载之蛮书其大川
卷二 第 60a 页
 南流而入于南海者四西珥河与兰仓江合一也丽
 水与㳽诺江合二也新丰川合勃弄诸水三也唐蒙
 所见盘江四也其谓丽水者绰指言其水正为黑水
 而逻些城北有山即三危山也四水与蔡传同异
西珥河者却与汉志叶榆泽相贯
 叶榆属汉益州郡
又汉滇池即叶榆之地武帝初开滇巂时其地古有黑
水旧祠
卷二 第 60b 页
 滇音颠滇池县地志云属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
 故滇王国也滇池泽有黑水祠巂先橤反滇国今云
 南行省所管地也
其地在蜀之正西东北距宕昌不远宕昌即三苗种裔
 北史云宕昌羌者其先盖三苗之胤其地东接中华
 西通西域南北数千里
孟津今孟州河阳县亦名富平津
 河阳孟之倚县古书多作盟津盟亦音孟寰宇记云
卷二 第 61a 页
 或谓之富平津又谓之小平津
洛汭在河南府巩县之东
 河南即古洛阳
山再成曰伾
 尔雅云山再成英注云两山相重书云至于大伾疏
 云山上□有一山重累者名伾
张揖郑玄臣瓒云云
 此皆据尔雅疏文又本汉书注文
卷二 第 61b 页
今通利军黎阳县临河有山盖大伾也
 此正据瓒说寰宇记云在县南七里又名青檀山通
 利今为浚州为大名路支郡
修武武德
 古怀州二县武德今革
成皋
 今汴梁路郑州汜水县故虎牢之地也
洚水今冀州信都县枯洚渠也
卷二 第 62a 页
 今冀州为真定路支郡信都为倚县
魏郡邺县有故大河在东北
 邺今彰德路也
古洚渎自唐贝州经城北入南宫贯穿信都
 贝今恩州也南宫信都皆冀州属县
自大伾而下垠岸高于平地故决齧流移水陆变迁
 水高于地故为堤以障之堤坏则河决此所以有水
 患也辑纂引方氏云建炎绍兴后黄河决入钜野溢
卷二 第 62b 页
 于泗以入于淮者谓之南清河由汶合济至沧州以
 入海者谓之北清河是时淮仅受河之半金之亡也
 河自开封北卫州决而入涡河以入淮一淮水独受
 大黄河之全以输之海济水之绝于王莽时者今其
 源出河北温县犹径枯黄河中以入汶而后趋海清
 济贯浊河遂成虚论矣
唐张仁愿所筑东受降城
 唐神龙三年置在云中之地有东西中三城今皆废
卷二 第 63a 页
汉水有两源
 程氏谓东源正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其西源乃嘉陵
 江自利州已上数百里不为东流与经不合以汉高
 帝置广汉郡而因误目嘉陵之水为西汉水也蔡传
 则略不及嘉陵水而以东汉为漾之下流西汉为沔
 之下流二汉复合流东行以入大江也程说非是
武当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曰沧浪洲水曰沧浪水
 县属均州今为襄阳府路支郡寰宇记谓水在均州
卷二 第 63b 页
 郧乡县即渔父棹歌处
三澨郢州长寿县
 郢州今改安陆府属荆湖北道
复州景陵县
 复州今为沔阳府属荆湖北道
番阳泽在江之南
 番音鄱在南康之东南饶州之西北
去汉水入江处已七百里
卷二 第 64a 页
 自南康至汉阳
所蓄之水则合饶信徽抚吉赣南安建昌临江袁筠龙
兴南康数州之流
 饶信徽在江东馀十郡在江西饶有馀干水鄱江水
 信有弋阳水贵溪水徽之婺源有婺水抚有汝水临
 川水吉有吉水赣有章水贡水南安之南康县有益
 浆水封侯水良热水建昌南城县有盱水临江之新
 淦州有淦水袁有宜春水筠瑞州也高安县有蜀水
卷二 第 64b 页
 龙兴富州有丰水南康建昌州有脩水已上诸水下
 流皆入鄱阳湖
入江之处西则庐阜东则湖口皆石山峙立水道狭甚
 西则庐阜之麓名江基东则湖口之双石钟山相去
 一呼今名唐石渡
庐江之北有所谓巢湖
 今湖在淮西无为州庐江县北三十五里一名焦湖
 大江在县东南百九十里
卷二 第 65a 页
合东汇北汇之文
 愚谓以巢湖当彭蠡信合东汇北汇之文不如番湖
 之悬绝然二湖之下均为一江以达于海必竟无中
 江北江之分也诸家惟知求彭蠡而不知求中江北
 江蔡传辨论最悉虽未见其的姑亦传疑而已
济水绛州垣曲县
 属平阳路
东出孟州济源县
卷二 第 65b 页
 属怀孟路寰宇记云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
 有二源皆缭以周墙
虢公台
 在孟州温县俗名贺酒台
再成曰陶在今广济军西
 尔雅疏云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广济军
 即今曹州定陶县也
济阴县自有菏𣲖
卷二 第 66a 页
 亦属曹州
合汶水今青州博兴县
 今博兴州𨽻益都路
李贤谓济自郑以东贯滑曹郓济青以入于海
 郑州荥阳郡也𨽻河南行省滑州𨽻大名路曹州𨽻
 济宁路郓州今东平路济州今济宁路齐州今济南
 路青州今益都路
乐史谓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有水流入海谓之清
卷二 第 66b 页

 见寰宇记孟州济源县下淄川今般阳路也北海今
 益都路也云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
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致数尺其旁之
人名曰趵突之泉
 历城县今属济南路趵北角反广韵云足击也辑纂
 音方车反非是
泺水
卷二 第 67a 页
 音鹿
舟之通于济者
 曾集济作齐
东阿
 县属东平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
 平氏县废山在今唐州界内地志云淮入海行三千
 二百四十里
卷二 第 67b 页
地志云鸟鼠山者同穴之枝山也
 案地志陇西郡首阳县云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
 渭水所出东至船司空入河行千八百七十里不言
 鸟鼠为同穴之枝山也
卢氏之熊耳
 嵩州卢氏县也
九州之山槎木通道已可祭告
 案益稷言随山刋木此言九山刋旅必随其山而刋
卷二 第 68a 页
 之导山是其序也其所行有九莭导岍及岐至于荆
 山一也壶口雷首至于太岳二也厎柱析城至于王
 屋三也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四也西倾朱圉鸟鼠至
 于太华五也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六也导嶓冢
 至于荆山七也内方至于大别八也岷山之阳至于
 衡山至于敷浅原九也是盖施工次第九莭非论山
 脉也亦非以配九州也
九州之川浚涤泉源而无壅遏
卷二 第 68b 页
 九州之川非一而其所涤之源有九施工次第因而
 序焉导弱水一也导黑水二也导河积石三也嶓冢
 导漾四也岷山导江五也导沇水六也导淮自桐柏
 七也导渭自鸟鼠同穴八也导洛自熊耳九也亦是
 施工九起非以配九州也
九州之泽已有陂障而无决溃
 九州之泽非一其云土梦作乂及大陆既作皆可耕
 治不待陂障馀为陂障者亦有九焉雷夏既泽一也
卷二 第 69a 页
 大野既猪二也彭蠡既猪三也震泽厎定四也九江
 孔殷五也荥波既猪六也导菏泽七也被孟猪八也
 至于猪野九也此特言其已有陂障者耳非若职方
 氏分为九州泽薮之比也
如周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任土

 十二土分野十二邦各有所宜也
如周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名物以致稼穑
卷二 第 69b 页
 致当作教注云壤亦土也以万物自生则言土以人
 所耕而树艺则言壤
锡之土以立国锡之姓以立宗左传所谓天子建德因
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辑纂引林氏云如契封于商赐姓子稷封于邰赐姓
 姬有土有姓昔固有矣至是遍锡之唐陆淳春秋纂
 例云姓则百代不易唯天子乃得特赐姓故曰因生
 以赐姓舜赐禹姓曰姒伯夷曰姜武王赐胡公姓曰
卷二 第 70a 页
 妫是也又曰胙之以土而命之以氏舜赐禹曰夏伯
 夷曰吕是也又天子之子例以谥配字僖伯文伯宣
 叔襄仲之类是也而后代子孙因以其字为氏示所
 出不乱所谓别子为祖也自馀则或以官以邑为其
 氏族以自分别凡此皆如近代之论房也郑夹漈氏
 族略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
 姓于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姚姒
 妫姞妘婤姶胚嫪之类是也凡言姓氏皆本左传然
卷二 第 70b 页
 左氏所明者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及以字以官以邑
 五者而已今则不然论得姓受氏者三十二类一曰
 以国如虞夏商周鲁卫齐宋也二曰以邑如崔卢鲍
 晏臧费柳杨也三曰以乡如裴陆庞阎也四曰以亭
 如麋采欧阳也五曰以地无封土以地居命氏如傅
 说颍考叔桐门右师禄里先生介之推烛之武之类
 六曰以姓如姚墟嬴滨姬水姜水故曰因生以赐姓
 也七曰以字如郑子驷之孙曰驷带宋子鱼之孙曰
卷二 第 71a 页
 鱼莒八曰以名如鲁公子展之孙曰展无骇展禽郑
 公子丰之孙曰丰卷丰施王子朝之后为朝伍员之
 后为员九曰以次如伯仲叔季是也十曰以族如丁
 氏癸氏祖氏祢氏第五氏第八氏之类十一曰以官
 如司马司空庾氏钱氏是也十二曰以爵如皇王公
 侯公乘公士是也十三曰以凶德如黥氏枭氏十四
 曰以吉德如冬日氏老成氏十五曰以技如巫屠匠
 卜豢龙御龙十六曰以事如后缗逃出自窦为窦田
卷二 第 71b 页
 千秋乘小车为车十七曰以谥如文武哀缪庄僖康
 宣是也十八曰以爵氏如王叔王孙公子公孙是也
 十九曰以国系如唐孙氏滕叔氏是也二十曰以族
 系如季孙氏叔孙氏是也二十一曰以名氏如士季
 氏伍参氏韩婴氏臧会氏是也二十二曰以国爵如
 夏侯氏息夫氏白侯氏是也二十三曰以邑系如原
 伯氏申叔氏沂相氏是也二十四曰以官名如师延
 氏史晁氏吕相氏侍其氏是也二十五曰以邑谥如
卷二 第 72a 页
 苦成氏二十六曰以谥氏如臧文氏二十七曰以爵
 谥如成公氏成王氏是也二十八曰代北复姓二十
 九曰关西复姓三十曰诸方复姓皆夷狄二字姓也
 三十一曰代北三字姓如侯莫陈是也三十二曰代
 北四字姓如自死独膊是也右郑氏之说甚详具载
 通志略姑莭其目以明姓氏之多门焉
甸服畿内之地五百里者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
分甸服五百里而为五等
卷二 第 72b 页
 古者以长三百步为一里一步六尺计长一百八十
 丈也王城四面皆五百里是穿心一千里而王城亦
 在其中矣孟子所谓天子之田方千里周礼所谓方
 千里曰王畿皆谓是也以开方法总计之则为方百
 里者一百个也以此百个百里分为五等贡赋则在
 内四个百里纳总次外十二个百里纳铚又次外二
 十个百里纳秸又次外二十八个百里纳粟又最外
 三十六个百里纳米
卷二 第 73a 页
侯服者甸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分侯服五百里为
三等
 若并甸服是穿心二千里也侯服之地开方计之为
 方百里者三百分为三等则四十个百里为采地五
 十二个百里为男邦二百丹四个百里为诸侯
绥服者侯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分绥服五百里为
二等
 若并侯甸是穿心三千里也绥服之地开方计之为
卷二 第 73b 页
 方百里者五百分为二䓁则在内三百里为二百七
 十六个百里揆文教在外二百里为二百二十四个
 百里奋武卫
要服者绥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分要服五百里为
二等
 若并绥侯甸是穿心四千里也要服之地开方计之
 为方百里者七百分为二等则在内三百里为三百
 九十六个百里为夷地在外二百里为三百丹四个
卷二 第 74a 页
 百里为蔡罪之地蔡素达反
荒服者要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分荒服五百里为
二䓁
 若并要绥侯甸是穿心五千里也荒服之地开方计
 之为方百里者九百分为二等则在内三百里为五
 百一十六个百里为蛮地在外二百里为三百八十
 四个百里为流罪之地也合五服五千之地总为方
 百里者二千五百除山川丘陵之类三分去一之外
卷二 第 74b 页
 可建百里之国一千六百馀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
 玉帛者万国盖并蛮夷君长言之举大数耳
尧都冀州冀之北境并云中涿易亦恐无二千五百里
藉使有之亦皆沙漠不毛之地而东南财赋之地则反
弃于要荒以地势考之殊未可晓
 案禹迹图尧都平阳今平阳路也甸服五百里其北
 则石州太原也南则陜州虢州也东则泽州潞州也
 西则鄜州坊州也侯服五百里北则朔州也南则邓
卷二 第 75a 页
 州之北也东则濮州也西则泾州也绥服五百里北
 则云州之北也南则房州也东则淄州也西则秦州
 也要服五百里北则在大漠之北南则在江陵之南
 东则登州西则熙州荒服五百里南则至湘潭而未
 及衡山东逾海西逾积石而及流沙北则去云中一
 千二百里矣凡此所指皆以里数至其境尔
周制九畿亦五百里而王畿不在其中并之则四方相
距为万里盖倍禹服之数也
卷二 第 75b 页
 相距万里是百个百里开方得万个百里禹服止有
 二千五百个一百里仅当周服四分之一乃是周制
 三倍于禹也
汉地志亦言东西九千里南北一万三千里
 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
 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
   甘誓
甘地名有扈氏国之南郊也在扶风鄠县
卷二 第 76a 页
 寰宇记云秦改为鄠今县有扈乡复有扈谷亭又有
 甘亭是也
严其坐作进退之莭
 周礼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
 之莭中冬教大阅群吏各帅其民质明弊旗乃陈车
 徒如战之陈皆坐群吏听誓于陈前斩牲以左右徇
 曰不用命者斩之鼓人三鼓群吏作旗车徒皆作鼓
 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铎群吏弊旗车
卷二 第 76b 页
 徒皆坐又三鼓振铎作旗车徒皆行鼓进鸣镯车骤
 徒趋及表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车驰徒走及表乃止
 鼓戒三阕车三发徒三刺乃鼓退鸣铙且郤及表乃
 止坐作如初此可见坐作进退之莭矣弊仆也
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
 杜预左传注云观国今顿丘卫县观陆氏音馆姺邳
 二国商诸侯邳今下邳姺西典反徐奄二国皆嬴姓
六卿六乡之卿也案周礼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六乡六
卷二 第 77a 页
卿有事出征则各率其乡之一万二千五百人而属于
大司马所谓军将皆卿也
 司马法曰王国百里为郊六乡在焉二百里为州六
 遂在焉每乡万二千五百家卿一人长之每遂亦万
 二千五百家中大夫一人长之每军万二千五百人
 六乡为正军六遂为副军六军共计车千乘每乘甲
 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通七十五人则千乘该七万
 五千人也夏官司马云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
卷二 第 77b 页
 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三正迭建其来久矣舜协时月正日亦所以一正朔也
子丑之建唐虞之前当已有之
 朱子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斗柄建此
 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又语录云邵子皇极经世
 书一元统十二会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当初一万八
 百年而天始开在子会又一万八百年而地始成在
 丑会又一万八百年而人始生在寅会邵子于寅上
卷二 第 78a 页
 方注一开物字子丑寅皆天地人之始故皆可以为
 正
左射以菆
 菆音驺矢之善者
折馘
 折其左耳
诡御
 孟子作诡遇谓不正而与禽遇也
卷二 第 78b 页
礼曰天子巡狩以迁庙主行
 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
 巡狩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
 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疏云迁庙主新迁庙主也齐
 车金路也主木主也天子一尺二寸有迁主者以币
 告神而不将币以出行即埋之两阶之间无迁主者
 加之以皮圭告于祖祢遂奉以出
祖左阳也社右阴也
卷二 第 79a 页
 礼云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
秋官司厉孥男子以为罪𨽻
 周礼孥作奴郑司农云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
 罪𨽻
   五子之歌
穷国名羿穷国之君也
 左氏襄四年魏绛曰昔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锄迁于
 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杜预注云锄羿本国名史记
卷二 第 79b 页
 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锄城在滑州卫城县东十里晋
 地记云河南有穷谷本有穷氏所迁也
或曰羿善射者之名
 说文一曰射师羿羽之羿风谓箭乘风而疾也
贾逵说文羿帝喾射官故其后善射者皆谓之羿有穷
之君亦善射故以羿目之也
 左传注云羿有穷君之号
小弁之诗父子之怨
卷二 第 80a 页
 周幽王娶于申生太子宜臼后得褒姒而惑之信其
 谗黜申后逐宜臼宜臼之传知其无罪而悯之故述
 其情以作小弁之诗言其自怨慕亲之意也
后世序诗者每篇皆有小序
 三百五萹之诗
尧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曰陶唐尧授舜舜授禹
皆都冀州
 寰宇记云帝尧始封于唐在太原郡平晋县北二里
卷二 第 80b 页
 有故唐城尧所筑也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太原
 注疏六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相去不盈二
 百里皆在冀州
典犹周之六典则犹周之八则
 周礼天官云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礼典四曰政
 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又云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
 二曰法则三曰废置四曰禄位五曰赋贡六曰礼俗
 七曰刑赏八曰田役
卷二 第 81a 页
百二十斤为石三十斤为钧钧与石五权之最重者也
 五权者铢两斤钧石也黄钟律管容千二百黍重十
 二铢两之为两故一两重二十四铢十六两为斤三
 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又案法度之制始于权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
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是权衡者又法度之所自
出也
 见前汉律历志权与物钧者孟康六谓锤与物钧所
卷二 第 81b 页
 称适停则衡平也绳直生准者韦昭云立准以望绳
 以水为平也规矩绳权衡谓之五则准绳连体权衡
 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辅弼执玉以翼天子故诗
 云秉国之钧四方是维此法度之所以自出也
  胤征
仲康始即位即命胤侯以掌六师次年方有征羲和之

 经世书以征羲和为仲康元年事则是即位之次年
卷二 第 82a 页
 也古者逾年改元
羿废太康而立仲康然其篡也乃在相之世
 左传注云禹孙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卒
 子相立羿遂代相
如汉文帝入自代邸即皇帝位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
抚南北军之类
 汉高后崩吕禄吕产欲作乱绛侯周勃诛之大臣迎
 立代王王至代邸即天子位是为文帝其夕入未央
卷二 第 82b 页
 宫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汉卫宫之军在
 南为南军京城之军在北为北军南军者卫尉寺郎
 卫期门府羽林府都尉是也北军者中尉府城门校
 尉及八校尉是也仲康遭夷羿废立之际权本在羿
 而危疑未定文帝承大臣迎立之时尊卑已定而权
 已归己则仲康之命胤侯也难文帝之命宋昌也易
 由是观之仲康殆胜于文帝远矣禄产尚存文帝未
 必能有为也
卷二 第 83a 页
官以职言师以道言
 非师保之师如承以大夫师长之师
辰日月会次之名房所次之宿也集汉书作辑集辑通
用言日月会次不相和辑而掩蚀于房宿也案唐志日
蚀在仲康即位之五年
 一行日度议曰太康十二年戊子岁冬至应在女十
 一度书曰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刘炫曰房所舍
 之次也集会也会合也不合则日蚀可知或以房为
卷二 第 83b 页
 房星知不然者且日之所在正可推而知之君子慎
 疑宁当以日在之宿为文近代善历者推仲康时九
 月合朔已在房星北矣案古文集与辑义同日月嘉
 会而阴阳辑睦则阳不疚乎位以常其明阴亦含章
 示冲以隐其形若变而相伤则不辑矣房者辰之所
 次星者所次之名其揆一也新历仲康五年癸巳岁
 九月庚戌朔日蚀在房二度炫以五子之歌仲康当
 是其一肇位四海复脩大禹之典其五年羲和失职
卷二 第 84a 页
 则王命徂征虞𠠎以为元年非也
古者日蚀则伐鼓用币以救之春秋传曰惟正阳之月
则然馀则否
 庄公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
 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
 币于社伐鼓于朝注云正月正阳之月夏之四月也
周礼庭氏救日之弓矢
 庭氏掌射国中之天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
卷二 第 84b 页
 弓与月之矢夜射之注云日月之食阴阳相胜之变
 也于日食则射太阴月食则射太阳朱子诗传云日
 月一岁凡十二会方会则月光都尽而为晦已会则
 月光复苏而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对则
 月光正满而为望晦朔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
 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食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
 则月抗日而月为之食是皆有常度矣王者修德行
 政能使阳盛足以胜阴阴衰不能侵阳则日月之行
卷二 第 85a 页
 虽或当食而月常避日故其迟速高下必有参差而
 不正相对者所以当食而不食也若国无政君不用
 善则阴盛阳微当食必食虽曰有常度而实为非常
 之变矣
政典先王政治之典籍也
 辑纂引陈氏云政典有司马掌邦政可据胤侯为大
 司马故引之玩其辞意真誓军旅之辞
诸侯敌忾
卷二 第 85b 页
 忾苦爱反左氏文公四年宁武子曰诸侯敌王所忾
 而献其功注云敌犹当也忾恨怒也
 
 
 
 
 
 书蔡氏传旁通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