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1a 页 WYG0858-04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知录卷五 昆山 顾炎武 撰
阍人寺人
阍人寺人属于冢宰则内廷无乱政之人九嫔世妇属
于冢宰则后宫无盛色之事太宰之于王不惟佐之治
国而亦诲之齐家者也自汉以来惟诸葛孔明为知此
义故其上表后主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而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攸之袆允三人于是后主欲采择以
日知录卷五 昆山 顾炎武 撰
阍人寺人
阍人寺人属于冢宰则内廷无乱政之人九嫔世妇属
于冢宰则后宫无盛色之事太宰之于王不惟佐之治
国而亦诲之齐家者也自汉以来惟诸葛孔明为知此
义故其上表后主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而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攸之袆允三人于是后主欲采择以
卷五 第 1b 页 WYG0858-0494b.png
充后宫而终执不听宦人黄皓终允之世位不过黄门
丞(蜀志董/允传)可以为行周礼之效矣后之人君以为此吾
家事而为之大臣者亦以为天子之家事人臣不敢执
而问也其家之不正而何国之能理乎魏杨阜为少府
上疏欲省宫人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曰禁密不
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
与小吏为密乎然后知阍寺嫔御之系于天官周公所
以为后世虑至深远也
丞(蜀志董/允传)可以为行周礼之效矣后之人君以为此吾
家事而为之大臣者亦以为天子之家事人臣不敢执
而问也其家之不正而何国之能理乎魏杨阜为少府
上疏欲省宫人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曰禁密不
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
与小吏为密乎然后知阍寺嫔御之系于天官周公所
以为后世虑至深远也
卷五 第 2a 页 WYG0858-0495a.png
汉承秦制有少府之官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
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
然则奄寺之官犹𨽻于外廷也
正月之吉
大司徒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注云周正月
朔日(大宰/注同)正岁令于教官注云夏正月朔日(凌人注同/ 州长既)
(以正月之吉读法又以正岁读法/如初注云因此四时之正重申之)即此是古人三正并
用之验逸周书周月解曰亦越我周改正以垂三统至
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
然则奄寺之官犹𨽻于外廷也
正月之吉
大司徒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注云周正月
朔日(大宰/注同)正岁令于教官注云夏正月朔日(凌人注同/ 州长既)
(以正月之吉读法又以正岁读法/如初注云因此四时之正重申之)即此是古人三正并
用之验逸周书周月解曰亦越我周改正以垂三统至
卷五 第 2b 页 WYG0858-0495b.png
于敬授民时巡狩烝享犹自夏焉正谓此也(如左氏桓/公五年传)
(云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之类是也)豳诗七月一篇之中凡
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
栗烈三之日于耜传曰一之日周正月二之日殷正月
三之日夏正月
北史李业兴传天平四年使梁梁武帝问尚书正月上
日受终文祖此时何正业兴对曰此夏正月梁武帝问
何以得知业兴曰案尚书中候运衡篇云日月营始故
(云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之类是也)豳诗七月一篇之中凡
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
栗烈三之日于耜传曰一之日周正月二之日殷正月
三之日夏正月
北史李业兴传天平四年使梁梁武帝问尚书正月上
日受终文祖此时何正业兴对曰此夏正月梁武帝问
何以得知业兴曰案尚书中候运衡篇云日月营始故
卷五 第 3a 页 WYG0858-0495c.png
知夏正又问尧时以前何月为正业兴对曰自尧以上
书典不载实所不知梁武又云寅宾出日即是正月日
中星鸟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尧典何得云尧时不
知用何正业兴对曰虽三正不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
正月周礼仲春二月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虽自周书月
亦夏时尧之日月亦当如此(近有楚人刱为尧建子舜/建丑之说者据此辟之遂)
(无以/难)
木铎
书典不载实所不知梁武又云寅宾出日即是正月日
中星鸟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尧典何得云尧时不
知用何正业兴对曰虽三正不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
正月周礼仲春二月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虽自周书月
亦夏时尧之日月亦当如此(近有楚人刱为尧建子舜/建丑之说者据此辟之遂)
(无以/难)
木铎
卷五 第 3b 页 WYG0858-0495d.png
金铎所以令军中木铎所以令国中此先王仁义之用
也一器之微而刚柔别焉其可以识治民之道也欤
鼓吹军中之乐也非统军之官不用(陈蔡徵为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
(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今则文官用之(王世贞觚不觚录言/先朝之制维总兵官)
(列营始举炮奏鼓吹嘉/靖后巡抚乃放而行之)士庶人用之僧道用之金革之
器遍于国中而兵由此起矣(晋书司马恬为御史中丞/值海西废简文帝登阼未)
(解严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吹警角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科罪今制虽授钺遣将亦不举炮鼓吹而士庶吉凶之)
(礼及迎神赛会反有用鼓吹者号景泰六年华阳王友/堚遣千户赍奏赴京并买喇吧 笛铜锣等物奉敕切)
也一器之微而刚柔别焉其可以识治民之道也欤
鼓吹军中之乐也非统军之官不用(陈蔡徵为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
(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今则文官用之(王世贞觚不觚录言/先朝之制维总兵官)
(列营始举炮奏鼓吹嘉/靖后巡抚乃放而行之)士庶人用之僧道用之金革之
器遍于国中而兵由此起矣(晋书司马恬为御史中丞/值海西废简文帝登阼未)
(解严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吹警角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科罪今制虽授钺遣将亦不举炮鼓吹而士庶吉凶之)
(礼及迎神赛会反有用鼓吹者号景泰六年华阳王友/堚遣千户赍奏赴京并买喇吧 笛铜锣等物奉敕切)
卷五 第 4a 页 WYG0858-0496a.png
(责以为此行师之具于王何用当时遵守/祖训如此以后法禁日弛庶民皆得用矣)
后魏孝武永熙中诸州镇各给鼓吹寻而高欢举兵魏
分为二唐自安史之乱边戍皆得用之故杜甫诗云万
方声一槩吾道竟何之粗厉之音形为乱象先王之制
所以军容不入国也
诗有瞽笺云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俗作/糖)者所吹也(周/礼)
(小师/注同)汉时卖饧止是吹竹今则鸣金
稽其功绪
后魏孝武永熙中诸州镇各给鼓吹寻而高欢举兵魏
分为二唐自安史之乱边戍皆得用之故杜甫诗云万
方声一槩吾道竟何之粗厉之音形为乱象先王之制
所以军容不入国也
诗有瞽笺云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俗作/糖)者所吹也(周/礼)
(小师/注同)汉时卖饧止是吹竹今则鸣金
稽其功绪
卷五 第 4b 页 WYG0858-0496b.png
已成者谓之功未竟者谓之绪说文绪丝端也记曰武
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六牲
古之为礼以祭祀燕享故六牲之掌特重执豕于牢称
公刘也尔牲则具美宣王也至于邻国相通则葛伯不
祀汤使遗之牛羊而卫戴公之庐于曹齐桓归之牛羊
豕鸡狗皆三百其平日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
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而用大牲则卜之于神以求其
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六牲
古之为礼以祭祀燕享故六牲之掌特重执豕于牢称
公刘也尔牲则具美宣王也至于邻国相通则葛伯不
祀汤使遗之牛羊而卫戴公之庐于曹齐桓归之牛羊
豕鸡狗皆三百其平日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
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而用大牲则卜之于神以求其
卷五 第 5a 页 WYG0858-0496c.png
吉故左氏载齐国之制公膳止于双鸡而诗人言宾客
之设不过兔首炰鳖之类古人之重六牲也如此自齐
灵公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之索马牛皆百匹而吴人
徵鲁百牢始于贪求终于暴殄于是范蠡用其霸越之
馀谋以畜五牸而泽中千足彘得比封君孳畜之权不
在国而在民矣
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秦德公用三百牢于
鄜畤而王莽末年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诸小鬼神凡千
之设不过兔首炰鳖之类古人之重六牲也如此自齐
灵公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之索马牛皆百匹而吴人
徵鲁百牢始于贪求终于暴殄于是范蠡用其霸越之
馀谋以畜五牸而泽中千足彘得比封君孳畜之权不
在国而在民矣
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秦德公用三百牢于
鄜畤而王莽末年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诸小鬼神凡千
卷五 第 5b 页 WYG0858-0496d.png
七百所用三牲鸟兽三千馀种后不能备乃以鸡当鹜
雁犬当麋鹿
邦飨耆老孤子
春飨孤子以象物之方生秋飨耆老以象物之既成然
而国中之老者孤者多矣不可以遍飨也故国老庶老
则飨之而其他则养于国养于乡而已(王/制)死事之孤则
飨之而其他则养幼少存诸孤而已(月/令)一以教孝一以
劝忠先王一举事而天道人伦备焉此礼之所以为大
雁犬当麋鹿
邦飨耆老孤子
春飨孤子以象物之方生秋飨耆老以象物之既成然
而国中之老者孤者多矣不可以遍飨也故国老庶老
则飨之而其他则养于国养于乡而已(王/制)死事之孤则
飨之而其他则养幼少存诸孤而已(月/令)一以教孝一以
劝忠先王一举事而天道人伦备焉此礼之所以为大
卷五 第 6a 页 WYG0858-0497a.png
也与
医师
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其
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夫药有君
臣人有强弱有君臣则用有多少有强弱则剂有半倍
多则专专则效速倍则厚厚则其力深今之用药者大
抵杂泛而均停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
能愈也而世但以不杀人为贤岂知古之上医不能无
医师
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其
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夫药有君
臣人有强弱有君臣则用有多少有强弱则剂有半倍
多则专专则效速倍则厚厚则其力深今之用药者大
抵杂泛而均停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
能愈也而世但以不杀人为贤岂知古之上医不能无
卷五 第 6b 页 WYG0858-0497b.png
失周礼医师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
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是十失
三四古人犹用之而淳于意之对孝文尚谓时时失之
臣意不能全也易曰裕父之蛊往见吝柰何独取夫裕
蛊者以为其人虽死而不出于我之为呜呼此张禹之
所以亡汉李林甫之所以亡唐也(朱文公与刘子澄书/所论四君子汤其意)
(亦略/似此)
唐书许胤宗言古之上医惟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
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是十失
三四古人犹用之而淳于意之对孝文尚谓时时失之
臣意不能全也易曰裕父之蛊往见吝柰何独取夫裕
蛊者以为其人虽死而不出于我之为呜呼此张禹之
所以亡汉李林甫之所以亡唐也(朱文公与刘子澄书/所论四君子汤其意)
(亦略/似此)
唐书许胤宗言古之上医惟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
卷五 第 7a 页 WYG0858-0497c.png
病夫病之与药有正相当者惟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
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
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
冀有一人获之术亦疏矣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味相
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后汉书华佗精于方
药处齐不过数种夫师之六五任九二则吉参以三四
则凶是故官多则乱将多则败天下之事亦犹此矣
造言之刑
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
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
冀有一人获之术亦疏矣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味相
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后汉书华佗精于方
药处齐不过数种夫师之六五任九二则吉参以三四
则凶是故官多则乱将多则败天下之事亦犹此矣
造言之刑
卷五 第 7b 页 WYG0858-0497d.png
舜之命龙也曰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故大司徒以
乡八刑紏万民造言之刑次于不孝不弟而禁暴氏掌
诛庶民之作言语而不信者至于讹言莫惩而宗周灭
矣
国子
世子齿于学自后夔之教胄子而已然矣师氏以三德
教国子保氏掌养国子以道而教之六艺而王世子不
别置官是世子之与国子齿也是故诸子掌国子之倅
乡八刑紏万民造言之刑次于不孝不弟而禁暴氏掌
诛庶民之作言语而不信者至于讹言莫惩而宗周灭
矣
国子
世子齿于学自后夔之教胄子而已然矣师氏以三德
教国子保氏掌养国子以道而教之六艺而王世子不
别置官是世子之与国子齿也是故诸子掌国子之倅
卷五 第 8a 页 WYG0858-0498a.png
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大子惟所用之非平日相
习之深乌能得其用乎后世乃设东宫之官而分其职
秩于是有内外宫朝之隔而先王之意失矣
死政之老
死国事者之父如史记平原君传李同战死封其父为
李侯后汉书独行传小吏所辅捍贼代县令死除父奉
为郎中蜀志庞统传统为流矢所中卒拜其父议郎迁
谏议大夫是也若父子并为王臣而特加恩遇如光武
习之深乌能得其用乎后世乃设东宫之官而分其职
秩于是有内外宫朝之隔而先王之意失矣
死政之老
死国事者之父如史记平原君传李同战死封其父为
李侯后汉书独行传小吏所辅捍贼代县令死除父奉
为郎中蜀志庞统传统为流矢所中卒拜其父议郎迁
谏议大夫是也若父子并为王臣而特加恩遇如光武
卷五 第 8b 页 WYG0858-0498b.png
之于伏隆先朝之于张五典(天启初张铨以御史死辽/加其父五典至兵部尚书)
又不可以常格论矣
凶礼
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其别有五曰死亡凶札祸
灾围败寇乱是古之所谓凶礼者不但于死亡而五服
之外有非丧之丧者缘是而起也记曰年不顺成天子
素服乘素车食无乐又曰年不顺成君衣布搢本周书
曰大荒王麻衣以朝朝中无䌽衣此凶札之服也司服
又不可以常格论矣
凶礼
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其别有五曰死亡凶札祸
灾围败寇乱是古之所谓凶礼者不但于死亡而五服
之外有非丧之丧者缘是而起也记曰年不顺成天子
素服乘素车食无乐又曰年不顺成君衣布搢本周书
曰大荒王麻衣以朝朝中无䌽衣此凶札之服也司服
卷五 第 9a 页 WYG0858-0498c.png
大札大荒大灾素服注曰大灾水火为害君臣素服缟
冠若晋伯宗哭梁山之崩春秋新宫灾三日哭此祸灾
之服也记曰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厌冠哭于太庙
又曰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大司马若师不功
则厌而奉主车春秋传秦穆公败于殽素服郊次乡师
而哭此围败之服也(吕氏春秋公孙龙对赵惠王曰今/蔺离石入秦而王缟素出总是战)
(国时犹/行此礼)若夫曲礼言大夫士去国素衣素裳素冠彻缘
鞮履素□乘髦马孟子言三月无君则吊而季孙之会
冠若晋伯宗哭梁山之崩春秋新宫灾三日哭此祸灾
之服也记曰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厌冠哭于太庙
又曰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大司马若师不功
则厌而奉主车春秋传秦穆公败于殽素服郊次乡师
而哭此围败之服也(吕氏春秋公孙龙对赵惠王曰今/蔺离石入秦而王缟素出总是战)
(国时犹/行此礼)若夫曲礼言大夫士去国素衣素裳素冠彻缘
鞮履素□乘髦马孟子言三月无君则吊而季孙之会
卷五 第 9b 页 WYG0858-0498d.png
荀跞练冠麻衣此君臣之不幸而哀之者矣秦穆姬之
逆晋侯免服衰绖卫侯之念子鲜税服终身此兄弟之
不幸而哀之者矣楚灭江而秦伯降服出次越围吴而
赵孟降于丧食此与国之不幸而哀之者矣(汉书高帝/纪秦王子)
(婴素车白马应/劭曰丧人之服)先王制服之方固非一端而已记有之
曰无服之丧以蓄万邦(杜氏通典以镇抚诸州水旱虫/灾劳问诸侯疾苦编于凶礼之)
(首/)
不入兆域
逆晋侯免服衰绖卫侯之念子鲜税服终身此兄弟之
不幸而哀之者矣楚灭江而秦伯降服出次越围吴而
赵孟降于丧食此与国之不幸而哀之者矣(汉书高帝/纪秦王子)
(婴素车白马应/劭曰丧人之服)先王制服之方固非一端而已记有之
曰无服之丧以蓄万邦(杜氏通典以镇抚诸州水旱虫/灾劳问诸侯疾苦编于凶礼之)
(首/)
不入兆域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58-0499a.png
冢人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注战败无勇投诸茔外以
罚之左氏赵简子所谓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
无入于兆而檀弓死而不吊者三其一曰畏亦此类也
(庄子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崔本作翣杴杴音坎谓先人坟墓也)若敝无存死而
齐侯三襚之与之犀轩与直盖而亲推之三童汪踦死
而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岂得以此一
槩隋文帝仁寿元年诏曰投生殉节自古称难陨身王
事礼加二等而世俗之徒不达大义致命戎旅不入兆
罚之左氏赵简子所谓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
无入于兆而檀弓死而不吊者三其一曰畏亦此类也
(庄子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崔本作翣杴杴音坎谓先人坟墓也)若敝无存死而
齐侯三襚之与之犀轩与直盖而亲推之三童汪踦死
而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岂得以此一
槩隋文帝仁寿元年诏曰投生殉节自古称难陨身王
事礼加二等而世俗之徒不达大义致命戎旅不入兆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58-0499b.png
域亏孝子之意伤人臣之心兴言念此每深悯叹且入
庙祭祀并不废阙何至坟茔独在其外自今以后战亡
之徒宜入墓域可谓达古人之意又考晋赵文子与叔
誉观乎九原而有阳处父之葬则得罪而见杀者亦未
尝不入兆域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人葬庄/公于北郭注引兵死不入兆域)
乐章
诗三百篇皆可以被之音而为乐自汉以下乃以其所
赋五言之属为徒诗而其协于音者则谓之乐府宋以
庙祭祀并不废阙何至坟茔独在其外自今以后战亡
之徒宜入墓域可谓达古人之意又考晋赵文子与叔
誉观乎九原而有阳处父之葬则得罪而见杀者亦未
尝不入兆域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人葬庄/公于北郭注引兵死不入兆域)
乐章
诗三百篇皆可以被之音而为乐自汉以下乃以其所
赋五言之属为徒诗而其协于音者则谓之乐府宋以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58-0499c.png
下则其所谓乐府者亦但拟其辞而与徒诗无别于是
乎诗之与乐判然为二不特乐亡而诗亦亡
古人以乐从诗今人以诗从乐古人必先有诗而后以
乐和之舜命夔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是以登歌在上而堂上堂下之器应之是之谓以乐从
诗(宋国子丞王普言古者既作诗从而歌之然后以声/律协和而成曲自历代至于本朝雅乐皆先制乐章)
(而后成谱崇宁以后乃先制谱后命辞于是辞律不相/谐协且与俗乐无异 朱子曰诗之作本言志而已方)
(其诗也未有歌也及其歌也未有乐也以声依永以律/和声则乐乃为诗而作非诗为乐而作也诗出乎志者)
乎诗之与乐判然为二不特乐亡而诗亦亡
古人以乐从诗今人以诗从乐古人必先有诗而后以
乐和之舜命夔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是以登歌在上而堂上堂下之器应之是之谓以乐从
诗(宋国子丞王普言古者既作诗从而歌之然后以声/律协和而成曲自历代至于本朝雅乐皆先制乐章)
(而后成谱崇宁以后乃先制谱后命辞于是辞律不相/谐协且与俗乐无异 朱子曰诗之作本言志而已方)
(其诗也未有歌也及其歌也未有乐也以声依永以律/和声则乐乃为诗而作非诗为乐而作也诗出乎志者)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58-0499d.png
(也乐出乎诗者也诗者/其本而乐者其末也)古之诗大抵出于中原诸国其
人有先王之风讽诵之教其心和其辞不侈而音节之
间往往合于自然之律楚辞以下即巳不必尽谐(文心/雕龙)
(言楚辞讹/韵实繁)降及魏晋羌戎杂扰方音递变南北各殊故
文人之作多不可以协之音而名为乐府无以异于徒
诗者矣(元稹言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馀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类亦未)
(必尽播于/管弦也)人有不纯而五音十二律之传于古者至今
不变于是不得不以五音正人声而谓之以诗从乐以
人有先王之风讽诵之教其心和其辞不侈而音节之
间往往合于自然之律楚辞以下即巳不必尽谐(文心/雕龙)
(言楚辞讹/韵实繁)降及魏晋羌戎杂扰方音递变南北各殊故
文人之作多不可以协之音而名为乐府无以异于徒
诗者矣(元稹言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馀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类亦未)
(必尽播于/管弦也)人有不纯而五音十二律之传于古者至今
不变于是不得不以五音正人声而谓之以诗从乐以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58-0500a.png
诗从乐非古也后世之失不得已而为之也
汉书武帝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
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夫曰略论律吕以合八
音之调是以诗从乐也后代乐章皆然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皆郊庙之正乐如
三百篇之颂其他诸诗所谓赵代秦楚之讴如列国之
风
十九章司马相如等所作略论律吕以合八音者也赵
汉书武帝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
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夫曰略论律吕以合八
音之调是以诗从乐也后代乐章皆然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皆郊庙之正乐如
三百篇之颂其他诸诗所谓赵代秦楚之讴如列国之
风
十九章司马相如等所作略论律吕以合八音者也赵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58-0500b.png
代秦楚之讴则有协有否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采其
可协者以被之音也
乐府中如清商清角之类以声名其诗也如小垂手大
垂手之类以舞名其诗也以声名者必合于声以舞名
者必合于舞至唐而舞亡矣至宋而声亡矣于是乎文
章之传盛而声音之用微然后徒诗兴而乐废矣
歌者为诗击者拊者吹者为器合而言之谓之乐对诗
而言则所谓乐者八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也分
可协者以被之音也
乐府中如清商清角之类以声名其诗也如小垂手大
垂手之类以舞名其诗也以声名者必合于声以舞名
者必合于舞至唐而舞亡矣至宋而声亡矣于是乎文
章之传盛而声音之用微然后徒诗兴而乐废矣
歌者为诗击者拊者吹者为器合而言之谓之乐对诗
而言则所谓乐者八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也分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58-0500c.png
诗与乐言之也专举乐则诗在其中吾自卫反鲁然后
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也合诗与乐言之也
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注二瑟二人鼓瑟则二人歌也
古人琴瑟之用皆与歌并奏故有一人歌一人鼓瑟者
汉文帝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是也(师古曰倚/瑟即今之)
(以歌合/曲也)亦有自鼓而自歌孔子之取瑟而歌是也若乃
卫灵公听新声于濮水之上而使师延写之则但有曲
而无歌此后世徒琴之所由兴也
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也合诗与乐言之也
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注二瑟二人鼓瑟则二人歌也
古人琴瑟之用皆与歌并奏故有一人歌一人鼓瑟者
汉文帝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是也(师古曰倚/瑟即今之)
(以歌合/曲也)亦有自鼓而自歌孔子之取瑟而歌是也若乃
卫灵公听新声于濮水之上而使师延写之则但有曲
而无歌此后世徒琴之所由兴也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58-0500d.png
言诗者大率以声音为末艺不知古人入学自六艺始
孔子以游艺为学之成后人之学好高以此为瞽师乐
工之事遂使三代之音不存于两京两京之音不存于
六代而声音之学遂为当今之绝艺
七月流火天文也相其阴阳地理也四矢反兮射也两
骖如舞御也止戈为武皿虫为蛊书也千乘三去亥有
二首六身数也古之时人人知之而今日遂为绝学且
曰艺而已矣不知之无害也此近代之儒所以自文其
孔子以游艺为学之成后人之学好高以此为瞽师乐
工之事遂使三代之音不存于两京两京之音不存于
六代而声音之学遂为当今之绝艺
七月流火天文也相其阴阳地理也四矢反兮射也两
骖如舞御也止戈为武皿虫为蛊书也千乘三去亥有
二首六身数也古之时人人知之而今日遂为绝学且
曰艺而已矣不知之无害也此近代之儒所以自文其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58-0501a.png
空疏也
斗与辰合
周礼大司乐注此据十二辰之斗建与日辰相配合皆
以阳律为之主阴吕来合之是以大师云掌六律六同
以合阴阳之声黄钟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
纪大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故奏黄钟
歌大吕以祀天神(今五行家言/子与丑合)大蔟寅之气也正月建
焉而辰在娵訾应钟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
斗与辰合
周礼大司乐注此据十二辰之斗建与日辰相配合皆
以阳律为之主阴吕来合之是以大师云掌六律六同
以合阴阳之声黄钟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
纪大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故奏黄钟
歌大吕以祀天神(今五行家言/子与丑合)大蔟寅之气也正月建
焉而辰在娵訾应钟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58-0501b.png
故奏大蔟歌应钟以祀地祗(寅与亥合諲南齐书礼志/太常丞何 之议礼孟春)
(之月择元辰躬耕帝藉郑注云元辰盖郊后吉亥也五/行说十二辰为六合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
(日辰/合也)姑洗辰之气也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吕酉之
气也八月建焉而辰在寿星故奏姑洗歌南吕以祀四
望(辰与/酉合)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而辰在鹑首林钟未
之气也六月建焉而辰在鹑火故奏蕤宾歌南钟(林钟/也)
以祭山川(午与/朱合)仲吕巳之气也四月建焉而辰在实沈
夷则申之气也七月建焉而辰在鹑尾故奏夷则歌小
(之月择元辰躬耕帝藉郑注云元辰盖郊后吉亥也五/行说十二辰为六合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
(日辰/合也)姑洗辰之气也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吕酉之
气也八月建焉而辰在寿星故奏姑洗歌南吕以祀四
望(辰与/酉合)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而辰在鹑首林钟未
之气也六月建焉而辰在鹑火故奏蕤宾歌南钟(林钟/也)
以祭山川(午与/朱合)仲吕巳之气也四月建焉而辰在实沈
夷则申之气也七月建焉而辰在鹑尾故奏夷则歌小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58-0501c.png
吕(仲吕/也)以享先姚(巳与/申合)夹钟卯之气也二月建焉而辰
在降娄无射戍之气也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故奏无
射歌夹钟以享先祖(卯与/戍合)太玄经所谓斗振天而进日
违天而退先王作乐以象天地其必有以合之矣
凶声
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凶声如殷纣好为北
鄙之声所谓亢厉而微末以象杀伐之气者也注谓亡
国之声若桑间濮上此则一淫声巳该之矣
在降娄无射戍之气也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故奏无
射歌夹钟以享先祖(卯与/戍合)太玄经所谓斗振天而进日
违天而退先王作乐以象天地其必有以合之矣
凶声
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凶声如殷纣好为北
鄙之声所谓亢厉而微末以象杀伐之气者也注谓亡
国之声若桑间濮上此则一淫声巳该之矣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58-0501d.png
八音
先王之制乐也具五行之气夫水火不可得而用也故
寓火于金寓水于石凫氏为钟火之至也泗滨浮磬水
之精也(石生于土而得夫水火之气火石多水/石少泗滨磬石得水之精者也故浮)用天地
之精以制器是以五行备而八音谐矣
土鼓乐之始也陶匏祭之大也二者之音非以悦耳存
其质也国语伶州鸠曰匏竹利制又曰匏以宣之瓦以
赞之今之大乐久无匏土二音(旧唐书音乐志笙女娲/氏造列管于匏上内簧)
先王之制乐也具五行之气夫水火不可得而用也故
寓火于金寓水于石凫氏为钟火之至也泗滨浮磬水
之精也(石生于土而得夫水火之气火石多水/石少泗滨磬石得水之精者也故浮)用天地
之精以制器是以五行备而八音谐矣
土鼓乐之始也陶匏祭之大也二者之音非以悦耳存
其质也国语伶州鸠曰匏竹利制又曰匏以宣之瓦以
赞之今之大乐久无匏土二音(旧唐书音乐志笙女娲/氏造列管于匏上内簧)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58-0502a.png
(其中今之笙竽并以木代匏而漆之无匏音矣其宋叶/少蕴避暑录话大乐旧无匏土二音笙以木刻 本而)
(不用匏埙亦木为之/元史匏以斑竹为之)而八音但有其六矣熊氏谓匏音
亡而清廉忠敬者之不多见吾有感于其言(元熊朋来/五经说曰)
(八音之有笙宜以竹称而乃以匏称是所重在匏也古/者造笙必以曲沃之匏汶阳之竹汉太学槐市各持方)
(物列磬悬匏八音之匏于卦为艮于风为融于气为立/春匏音啾以立清阙之则清廉者鲜矣匏音正则人思)
(敬不正则忠敬者鲜矣为礼/乐之官者尚申请而改正之)
用火
有明火有国火明火以阳燧取之于日(司烜/氏)近于天也
(不用匏埙亦木为之/元史匏以斑竹为之)而八音但有其六矣熊氏谓匏音
亡而清廉忠敬者之不多见吾有感于其言(元熊朋来/五经说曰)
(八音之有笙宜以竹称而乃以匏称是所重在匏也古/者造笙必以曲沃之匏汶阳之竹汉太学槐市各持方)
(物列磬悬匏八音之匏于卦为艮于风为融于气为立/春匏音啾以立清阙之则清廉者鲜矣匏音正则人思)
(敬不正则忠敬者鲜矣为礼/乐之官者尚申请而改正之)
用火
有明火有国火明火以阳燧取之于日(司烜/氏)近于天也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58-0502b.png
故卜与祭用之(菙氏大祝/大司寇)国火取之五行之木(司/爟)近于
人也故烹饪用之
古人用火必取之于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
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
义也今人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疾疢之
多年寿之减有自来矣(详见第二十五/卷介子推条)
邵氏学史曰古有火正之官语曰钻燧改火此政之大
者也所谓光融天下者于是乎在(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火正能光融天)
人也故烹饪用之
古人用火必取之于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
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
义也今人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疾疢之
多年寿之减有自来矣(详见第二十五/卷介子推条)
邵氏学史曰古有火正之官语曰钻燧改火此政之大
者也所谓光融天下者于是乎在(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火正能光融天)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58-0502c.png
(下命曰/祝融)周礼司烜氏所掌及春秋宋卫陈郑所纪者政
皆在焉今治水之官犹夫古也而火独缺焉饮知择水
而亨不择火以祭以养谓之备物可乎或曰庭燎则有
司矣虽然此火之末也
涖戮于社
大司寇大军旅涖戮于社注社谓社主在军者也书甘
誓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孔安国云天子亲征必
载迁庙之祖主及社主行有功则赏祖主前示不专也
皆在焉今治水之官犹夫古也而火独缺焉饮知择水
而亨不择火以祭以养谓之备物可乎或曰庭燎则有
司矣虽然此火之末也
涖戮于社
大司寇大军旅涖戮于社注社谓社主在军者也书甘
誓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孔安国云天子亲征必
载迁庙之祖主及社主行有功则赏祖主前示不专也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58-0502d.png
不用命奔北者则戮之于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亲祖
严社之义也记曰社所以神地之道意古人以社为阴
主若其司刑杀之柄者故祭胜国之社则士师为之尸
而王莽之将亡赦城中囚徒授兵杀豨饮其血曰有不
为新室者社鬼记之宋襄公季平子皆用人于社而亡
曹之梦亦曰立于社宫宰我战栗之对有自来矣
邦朋
士师掌士之八成七曰为邦朋太公对武王民有十大
严社之义也记曰社所以神地之道意古人以社为阴
主若其司刑杀之柄者故祭胜国之社则士师为之尸
而王莽之将亡赦城中囚徒授兵杀豨饮其血曰有不
为新室者社鬼记之宋襄公季平子皆用人于社而亡
曹之梦亦曰立于社宫宰我战栗之对有自来矣
邦朋
士师掌士之八成七曰为邦朋太公对武王民有十大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58-0503a.png
而曰民有百里之誉千里之交六大也又曰一家害一
里一里害诸侯诸侯害天下嗟乎此太公之所以诛华士
也世衰道微王纲弛于上而私党植于下故箕子之陈
洪范必皇建其有极而后庶民人无淫朋比德
易泰之九二曰朋亡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庄子文
王寓政于臧丈人而列士坏植散群
荀悦论曰言论者计薄厚而吐辞选举者度亲疏而举
笔苞苴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书记繁于公文私务
里一里害诸侯诸侯害天下嗟乎此太公之所以诛华士
也世衰道微王纲弛于上而私党植于下故箕子之陈
洪范必皇建其有极而后庶民人无淫朋比德
易泰之九二曰朋亡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庄子文
王寓政于臧丈人而列士坏植散群
荀悦论曰言论者计薄厚而吐辞选举者度亲疏而举
笔苞苴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书记繁于公文私务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58-0503b.png
众于官事世之弊也古今同之可为太息者此也
王公六职之一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王亦为六职之一也未有无事而
为人君者故曰天子一位
奠挚见于君
士冠士之嫡子继父者也故得奠挚见于君(庶子不得/见君左传)
(昭公四年仲与公御菜书观/于公叔孙怒而逐之是也)
主人
王公六职之一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王亦为六职之一也未有无事而
为人君者故曰天子一位
奠挚见于君
士冠士之嫡子继父者也故得奠挚见于君(庶子不得/见君左传)
(昭公四年仲与公御菜书观/于公叔孙怒而逐之是也)
主人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58-0503c.png
主人爵弁纁裳缁袘注主人婿也婿为妇主主人筵于
户西注主人女父也亲迎之礼自夫家而行故婿称主
人至于妇家则女父又当为主人故不嫌同辞也女父
为主人则婿当为宾故曰宾东面荅拜注宾婿也对女
父之辞也至于宾出而妇从则变其文而直称曰婿婿
者对妇之辞也曰主人曰宾曰婿一人而三异其称可
以见礼时为大而义之由内矣
辞无不腆无辱
户西注主人女父也亲迎之礼自夫家而行故婿称主
人至于妇家则女父又当为主人故不嫌同辞也女父
为主人则婿当为宾故曰宾东面荅拜注宾婿也对女
父之辞也至于宾出而妇从则变其文而直称曰婿婿
者对妇之辞也曰主人曰宾曰婿一人而三异其称可
以见礼时为大而义之由内矣
辞无不腆无辱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58-0503d.png
归妹人之终始也先王于此有省文尚质之意焉故辞
无不腆无辱(宾不称币不善/主人不谢来辱)告之以直信曰先人之礼
而已所以立生民之本而为嗣续之基故以内心为主
而不尚乎文辞也非徒以教妇德而已
某子受酬
乡饮酒礼某子受酬注某者众宾姓也乡射礼某酬某
子注某子者氏也古人男子无称姓者从乡射礼注为
得如左传叔孙穆子言叔仲子子服子之类(士昏礼皇/舅某子此)
无不腆无辱(宾不称币不善/主人不谢来辱)告之以直信曰先人之礼
而已所以立生民之本而为嗣续之基故以内心为主
而不尚乎文辞也非徒以教妇德而已
某子受酬
乡饮酒礼某子受酬注某者众宾姓也乡射礼某酬某
子注某子者氏也古人男子无称姓者从乡射礼注为
得如左传叔孙穆子言叔仲子子服子之类(士昏礼皇/舅某子此)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58-0504a.png
(或谥或字之称与聘礼皇考某子同疏以为若张子/李子妇人内夫家岂有称其舅为张子李子者哉)
辩
乡饮酒礼乡射礼其于旅酬皆言辩注云辩众宾之在
下者此辩非辨察之辨古字辩与遍通经文言辩者非
一燕礼注今文辩皆作遍是也曲礼主人延客食胾然
后辩殽内则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宰辩告诸舅名玉
藻先饭辩尝羞饮而俟乐记其治辩者其礼具(注辩/遍也)左
传定公八年子言辩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注辩犹/周遍也)史
辩
乡饮酒礼乡射礼其于旅酬皆言辩注云辩众宾之在
下者此辩非辨察之辨古字辩与遍通经文言辩者非
一燕礼注今文辩皆作遍是也曲礼主人延客食胾然
后辩殽内则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宰辩告诸舅名玉
藻先饭辩尝羞饮而俟乐记其治辩者其礼具(注辩/遍也)左
传定公八年子言辩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注辩犹/周遍也)史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58-0504b.png
记礼书瑞应辩至
须臾
寡君有不腆之酒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
请古者乐不踰辰燕不移漏故称须臾言不敢久也记
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而书酒诰之篇曰在
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越在外服侯甸
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
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是岂待初筵之规
须臾
寡君有不腆之酒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
请古者乐不踰辰燕不移漏故称须臾言不敢久也记
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而书酒诰之篇曰在
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越在外服侯甸
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
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是岂待初筵之规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58-0504c.png
三爵之制而后不得醉哉
飧不致
聘礼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飧不致宾不拜沐
浴而食之即孟子所谓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
将之恐劳宾也
三年之丧
今人三年之丧有过于古人者三事礼记三年问曰三
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荀子/同)檀弓曰祥而缟是月禫徙
飧不致
聘礼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飧不致宾不拜沐
浴而食之即孟子所谓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
将之恐劳宾也
三年之丧
今人三年之丧有过于古人者三事礼记三年问曰三
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荀子/同)檀弓曰祥而缟是月禫徙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58-0504d.png
月乐王肃云是祥之月而禫禫之明月可以乐矣又曰
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
终无巳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
乎哉踰月则其善也丧服小记曰再期之丧三年也春
秋闵公二年公羊传曰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白虎/通三)
(年之丧再期二十五月后汉书陈忠疏言先圣缘人情/而著其节制服二十五月淮南子饬丧纪高诱注纪数)
(也二十五/月之数也)孔安国书传太甲篇云汤以元年十一月崩
至此二十六月三年服阕郑玄谓二十四月再期其月
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
终无巳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
乎哉踰月则其善也丧服小记曰再期之丧三年也春
秋闵公二年公羊传曰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白虎/通三)
(年之丧再期二十五月后汉书陈忠疏言先圣缘人情/而著其节制服二十五月淮南子饬丧纪高诱注纪数)
(也二十五/月之数也)孔安国书传太甲篇云汤以元年十一月崩
至此二十六月三年服阕郑玄谓二十四月再期其月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58-0505a.png
馀日不数为二十五月中月而禫则空月为二十六月
出月禫祭为二十七月与王肃异(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五年正月)
(积二十五晦为大祥太常孔美博士赵怡等以为禫在/二十七月其年四月祫祭散骑常侍王肃博士乐详等)
(以为禫在祥月其年二月祫祭晋武帝时越骑校尉程/猗赞成王肃駮郑禫二十七月之失为六徵三验博士)
(许猛扶郑义作释六徵解三验以/二十七月为得并见魏书礼志)按三年问曰至亲以
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
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也
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今从郑氏之说三
出月禫祭为二十七月与王肃异(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五年正月)
(积二十五晦为大祥太常孔美博士赵怡等以为禫在/二十七月其年四月祫祭散骑常侍王肃博士乐详等)
(以为禫在祥月其年二月祫祭晋武帝时越骑校尉程/猗赞成王肃駮郑禫二十七月之失为六徵三验博士)
(许猛扶郑义作释六徵解三验以/二十七月为得并见魏书礼志)按三年问曰至亲以
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
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也
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今从郑氏之说三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58-0505b.png
年之丧必二十七月(宋武帝永初元年十月辛卯改晋/所用王肃祥禫二十六月仪依郑)
(玄二十七/月而后除)其过于古人一也仪礼丧服篇曰疏衰裳齐
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父在为母传曰何
以期也屈也至尊在不敢伸其私尊也礼记杂记下篇
曰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注云
此谓父在为母也丧大记曰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父
在为母为妻又曰期居庐终丧不御于内者父在为母
为妻丧服四制曰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
(玄二十七/月而后除)其过于古人一也仪礼丧服篇曰疏衰裳齐
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父在为母传曰何
以期也屈也至尊在不敢伸其私尊也礼记杂记下篇
曰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注云
此谓父在为母也丧大记曰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父
在为母为妻又曰期居庐终丧不御于内者父在为母
为妻丧服四制曰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58-0505c.png
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
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服问曰三年之丧既练矣有/期之丧既葬矣则带其故葛)
(带绖期之绖服其功衰徐师曾集注曰三年之丧谓父/丧也期之丧母丧也贾公彦丧服疏所云父卒三年之)
(内而母卒仍服期必父服既/除而遭母丧乃得伸三年也)丧服传曰禽兽知母而不
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今从
武后之制亦服三年之服(自唐以前礼制父在为母一/周除灵三年心丧高宗上元)
(元年十二月天后上表请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从之/玄宗开元五年右补阙卢履冰上言孝莫大于严父故)
(父在为母服齐衰周心丧三年情己申而礼杀也则天/皇后改服齐衰三年请复其旧上下其议左散骑常侍)
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服问曰三年之丧既练矣有/期之丧既葬矣则带其故葛)
(带绖期之绖服其功衰徐师曾集注曰三年之丧谓父/丧也期之丧母丧也贾公彦丧服疏所云父卒三年之)
(内而母卒仍服期必父服既/除而遭母丧乃得伸三年也)丧服传曰禽兽知母而不
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今从
武后之制亦服三年之服(自唐以前礼制父在为母一/周除灵三年心丧高宗上元)
(元年十二月天后上表请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从之/玄宗开元五年右补阙卢履冰上言孝莫大于严父故)
(父在为母服齐衰周心丧三年情己申而礼杀也则天/皇后改服齐衰三年请复其旧上下其议左散骑常侍)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58-0505d.png
(褚无量以履冰议为是诸人争论连年不决七年八月/辛卯敕自今五服并依丧服传文然士大夫议论犹不)
(息行之各从其意无量叹曰圣人岂不知母恩之厚乎/厌降之礼所以明尊卑异戎翟也俗情肤浅不知圣人)
(之心一紊其制谁能正之二十年中书令萧嵩改脩五/礼复请依上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从之 按父在)
(为母齐衰三年起自开元礼然其时卢怀慎以母忧起/复为兵部侍郎张九龄以母忧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
(事邠王守礼以母忧起复左金吾卫将军嗣鄂王邕以/母忧起复卫尉卿而得终礼制者惟张说韩休二人则)
(明皇固巳崇其文而废其实矣今制父在为母斩衰三/年按太祖实录洪武七年九月庚寅贵妃孙氏薨命吴)
(王橚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敕皇太子诸王皆/服期乃命翰林学士宋濂等修孝慈录立为定制子为)
(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其庶母皆/齐衰杖期十一月壬戌朔书成此则当时别有所为而)
(息行之各从其意无量叹曰圣人岂不知母恩之厚乎/厌降之礼所以明尊卑异戎翟也俗情肤浅不知圣人)
(之心一紊其制谁能正之二十年中书令萧嵩改脩五/礼复请依上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从之 按父在)
(为母齐衰三年起自开元礼然其时卢怀慎以母忧起/复为兵部侍郎张九龄以母忧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
(事邠王守礼以母忧起复左金吾卫将军嗣鄂王邕以/母忧起复卫尉卿而得终礼制者惟张说韩休二人则)
(明皇固巳崇其文而废其实矣今制父在为母斩衰三/年按太祖实录洪武七年九月庚寅贵妃孙氏薨命吴)
(王橚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敕皇太子诸王皆/服期乃命翰林学士宋濂等修孝慈录立为定制子为)
(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其庶母皆/齐衰杖期十一月壬戌朔书成此则当时别有所为而)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58-0506a.png
(未可为万世/常行之道也)其过于古人二也丧服篇又曰不杖麻屦
者妇为舅姑传曰何以期也从服也檀弓上篇曰南宫
绦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
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正义谓以其为期之
丧而杀于斩衰之服丧服小记曰妇人为夫与长子稽
颡其馀则否今从后唐之制妇为舅姑亦服三年(宋史/乾德)
(三年判大理寺尹拙言按律及仪礼丧服传开元礼五/礼精义三礼图等书所载妇为舅姑服期近代时俗多)
(为重服望加裁定右仆射魏仁浦等奏曰按礼内则云/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则舅姑与父母一也而古礼有期)
者妇为舅姑传曰何以期也从服也檀弓上篇曰南宫
绦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
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正义谓以其为期之
丧而杀于斩衰之服丧服小记曰妇人为夫与长子稽
颡其馀则否今从后唐之制妇为舅姑亦服三年(宋史/乾德)
(三年判大理寺尹拙言按律及仪礼丧服传开元礼五/礼精义三礼图等书所载妇为舅姑服期近代时俗多)
(为重服望加裁定右仆射魏仁浦等奏曰按礼内则云/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则舅姑与父母一也而古礼有期)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58-0506b.png
(年之说至于后唐始定三年之丧窃以三年之内几筵/尚存岂可夫居苫块之中妇被绮纨之饰夫妇齐体哀)
(乐不同求之人情实伤理本况妇为夫有三年之服于/舅姑止服期年是尊夫而卑舅姑也孝明皇后为昭宪)
(太后服丧三年足以为万世法望自今妇为舅姑服并/如后唐之制三年齐斩一从其夫诏从之 何孟春馀)
(冬序录引唐李涪论曰丧服传妇为舅姑齐衰五升布/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禫后门庭尚素)
(妇服青缣衣以俟夫之终丧习俗以妇之服青缣谓其/尚在丧制故因循亦同夫之丧纪再周而后吉贞元十)
(一年河中府仓曹参军萧据状称堂兄至女适李氏婿/见居丧今时俗妇为舅姑服三年恐为非礼请礼院详)
(定下详定判官前太常博士李岧议曰开元礼五服制/度妇为舅姑及女子适人为其父母皆齐衰不杖期盖)
(以为妇之道专一不得自达必系于人故女子适人服/夫以斩而降其父母丧服篇曰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
(乐不同求之人情实伤理本况妇为夫有三年之服于/舅姑止服期年是尊夫而卑舅姑也孝明皇后为昭宪)
(太后服丧三年足以为万世法望自今妇为舅姑服并/如后唐之制三年齐斩一从其夫诏从之 何孟春馀)
(冬序录引唐李涪论曰丧服传妇为舅姑齐衰五升布/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禫后门庭尚素)
(妇服青缣衣以俟夫之终丧习俗以妇之服青缣谓其/尚在丧制故因循亦同夫之丧纪再周而后吉贞元十)
(一年河中府仓曹参军萧据状称堂兄至女适李氏婿/见居丧今时俗妇为舅姑服三年恐为非礼请礼院详)
(定下详定判官前太常博士李岧议曰开元礼五服制/度妇为舅姑及女子适人为其父母皆齐衰不杖期盖)
(以为妇之道专一不得自达必系于人故女子适人服/夫以斩而降其父母丧服篇曰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58-0506c.png
(母传曰为父何以期也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者/何也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
(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贰斩者犹曰不贰天也先圣格言历代不敢易以此)
(论之父母之丧尚止周岁舅姑之服无容三年今之学/者不本其义轻重紊乱寖以成俗开元礼玄宗所脩布)
(在有司颁行天下伏请正牒以明典章李岧之论可谓/正矣宋朝诒谋录乾德三年诏舅姑之丧妇从其夫齐)
(斩三年遂为定制宋人盖/未讲服青缣之制故也)其过于古人三也皆后儒所
不敢议非但因循国制亦畏宰我短丧之讥若乃日月
虽多而哀戚之情不至焉则不如古人远矣
古人以祥为丧之终中月而禫则在除服之后故丧服
(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贰斩者犹曰不贰天也先圣格言历代不敢易以此)
(论之父母之丧尚止周岁舅姑之服无容三年今之学/者不本其义轻重紊乱寖以成俗开元礼玄宗所脩布)
(在有司颁行天下伏请正牒以明典章李岧之论可谓/正矣宋朝诒谋录乾德三年诏舅姑之丧妇从其夫齐)
(斩三年遂为定制宋人盖/未讲服青缣之制故也)其过于古人三也皆后儒所
不敢议非但因循国制亦畏宰我短丧之讥若乃日月
虽多而哀戚之情不至焉则不如古人远矣
古人以祥为丧之终中月而禫则在除服之后故丧服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58-0506d.png
四制言祥之日鼓素琴示民有终也檀弓言孔子既祥
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有子盖既祥而丝
履组缨又曰祥而外无哭者禫而内无哭者乐作矣故
也自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言踰月则
其善而孟献子禫县而不乐孔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
矣于是自禫而后乃谓之终丧
王肃据三年问二十五月而毕檀弓祥而缟是月禫徙
月乐之文谓为二十五月郑玄据服问中月而禫之文
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有子盖既祥而丝
履组缨又曰祥而外无哭者禫而内无哭者乐作矣故
也自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言踰月则
其善而孟献子禫县而不乐孔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
矣于是自禫而后乃谓之终丧
王肃据三年问二十五月而毕檀弓祥而缟是月禫徙
月乐之文谓为二十五月郑玄据服问中月而禫之文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58-0507a.png
谓为二十七月(注云中月间一月也正义引丧服小记/云妾祔于妾祖姑亡则中一以上而祔)
(乂学记云中年考/校皆以中为间)二说各有所据古人祭当卜日小祥
卜于十三月之日大祥卜于二十五月之日而禫则或
于大祥之月(是/月)或于大祥之后间一月(中/月)自礼记之时
而行之已不同矣
孝经援神契曰丧不过三年以期增倍五五二十五月
义断仁示民有终故汉人丧服之制谓之五五堂邑令
费凤碑曰菲五五缞杖其未除(洪氏曰菲五五者居丧/菲食二十五月也 此)
(乂学记云中年考/校皆以中为间)二说各有所据古人祭当卜日小祥
卜于十三月之日大祥卜于二十五月之日而禫则或
于大祥之月(是/月)或于大祥之后间一月(中/月)自礼记之时
而行之已不同矣
孝经援神契曰丧不过三年以期增倍五五二十五月
义断仁示民有终故汉人丧服之制谓之五五堂邑令
费凤碑曰菲五五缞杖其未除(洪氏曰菲五五者居丧/菲食二十五月也 此)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58-0507b.png
(取论语菲饮食字隋/书姚蔡传所谓蔬菲)巴郡太守樊敏碑曰遭离母忧五
五断仁是也
为父斩衰三年为母齐衰三年此从子制之也父在为
母齐衰杖期此从夫制之也家无二尊而子不得自专
所谓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审此可以破学者之疑而息
纷纭之说矣
父在为母虽降为期而心丧之实未尝不三年也(如后/魏彭)
(城王协毁瘠三年弗/参吉庆乃谓之心丧)传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
五断仁是也
为父斩衰三年为母齐衰三年此从子制之也父在为
母齐衰杖期此从夫制之也家无二尊而子不得自专
所谓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审此可以破学者之疑而息
纷纭之说矣
父在为母虽降为期而心丧之实未尝不三年也(如后/魏彭)
(城王协毁瘠三年弗/参吉庆乃谓之心丧)传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58-0507c.png
也(正义曰左氏昭公十五年传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据大子与穆后天子为后亦期而言三年丧者)
(据达子之志而言故并谓之三年也用唐太宗贞/观元年诏有云妻丧达制之后者即 此传文)假令
娶于三年之内将使为之子者何服以见何情以处乎
理有所不可也抑其子之服于期而申其父之不娶于
三年圣人所以损益百世而不可改者精矣
檀弓上篇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
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此
自父在为母之制当然疏以为出母者非
(据达子之志而言故并谓之三年也用唐太宗贞/观元年诏有云妻丧达制之后者即 此传文)假令
娶于三年之内将使为之子者何服以见何情以处乎
理有所不可也抑其子之服于期而申其父之不娶于
三年圣人所以损益百世而不可改者精矣
檀弓上篇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
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此
自父在为母之制当然疏以为出母者非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58-0507d.png
丧服小记曰庶子在父之室则为其母不禫山阴陆氏
曰在父之室为未娶者也并禫祭不举厌也
唐时武韦二后皆以妇乘夫欲除三纲变五服以申尊
母之义故高宗上元元年十二月壬寅天后上表请父
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中宗神龙元年五月丙申皇后表
请天下士庶为出母三年服其意一也彼且欲匹二圣
于天皇陪南郊以亚献而况区区之服制乎(卢履冰表/言原夫上)
(元肇年则天巳潜秉政将潜篡预自崇加请升慈爱之/丧以抗尊严之礼虽齐斩之仪不改而几筵之制遂同)
曰在父之室为未娶者也并禫祭不举厌也
唐时武韦二后皆以妇乘夫欲除三纲变五服以申尊
母之义故高宗上元元年十二月壬寅天后上表请父
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中宗神龙元年五月丙申皇后表
请天下士庶为出母三年服其意一也彼且欲匹二圣
于天皇陪南郊以亚献而况区区之服制乎(卢履冰表/言原夫上)
(元肇年则天巳潜秉政将潜篡预自崇加请升慈爱之/丧以抗尊严之礼虽齐斩之仪不改而几筵之制遂同)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58-0508a.png
(数年之间尚未通用天皇晏驾中宗蒙尘垂拱之末果/行圣母之伪符载初之元遂启易代之深衅孝和虽仍)
(反正韦氏复效晨鸣孝和非意暴崩韦氏旋即称制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斯之谓矣)
(臣谨寻礼意防杜实深若不/早图刋正何以垂戒于后)玄宗开元七年八月癸丑
敕周公制礼历代不刋子夏为传孔门所受格条之内
有父在为母齐衰三年(指天后/所定)此有为而为非尊厌之
义与其改作不如师古诸服纪宜一依丧服旧文可谓
简而当矣柰何信道不笃朝令夕更至二十四年又从
韦绦之言加舅母堂姨舅之服天宝六载又令出母终
(反正韦氏复效晨鸣孝和非意暴崩韦氏旋即称制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斯之谓矣)
(臣谨寻礼意防杜实深若不/早图刋正何以垂戒于后)玄宗开元七年八月癸丑
敕周公制礼历代不刋子夏为传孔门所受格条之内
有父在为母齐衰三年(指天后/所定)此有为而为非尊厌之
义与其改作不如师古诸服纪宜一依丧服旧文可谓
简而当矣柰何信道不笃朝令夕更至二十四年又从
韦绦之言加舅母堂姨舅之服天宝六载又令出母终
卷五 第 28b 页 WYG0858-0508b.png
三年之服(详旧书/仪礼志)而太和开成之世遂使驸马为公主
服斩衰三年(文宗纪/杜悰传)礼教之沦有由来矣
自古以来奸人欲蔑先王之礼法而自为者必有其渐
天后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之请其意在乎临朝也故中
宗景龙二年二月庚寅大赦天下内外五品巳上母妻
各加邑号一等无妻者听授其女而安乐公主求立为
皇太女遂进鸩于中宗矣
金世宗大定八年二月甲午朔制子为改嫁母服丧三
服斩衰三年(文宗纪/杜悰传)礼教之沦有由来矣
自古以来奸人欲蔑先王之礼法而自为者必有其渐
天后父在为母齐衰三年之请其意在乎临朝也故中
宗景龙二年二月庚寅大赦天下内外五品巳上母妻
各加邑号一等无妻者听授其女而安乐公主求立为
皇太女遂进鸩于中宗矣
金世宗大定八年二月甲午朔制子为改嫁母服丧三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58-0508c.png
年
洪武七年虽定为母斩衰三年之制而孝慈皇后之丧
次年正旦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色常服则尊厌之礼
未尝不用也夫惟二十七月之内不听乐不昏嫁不赴
举不服官此所谓心丧固百世不可改矣
丧服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郑氏曰祖
父在则其服如父在为母也此祖母之丧厌于祖父者
也
洪武七年虽定为母斩衰三年之制而孝慈皇后之丧
次年正旦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色常服则尊厌之礼
未尝不用也夫惟二十七月之内不听乐不昏嫁不赴
举不服官此所谓心丧固百世不可改矣
丧服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郑氏曰祖
父在则其服如父在为母也此祖母之丧厌于祖父者
也
卷五 第 29b 页 WYG0858-0508d.png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而服止于期不贰斩也然而心丧
则未尝不三年矣故曰与更三年丧不去
吴幼清服制考详序曰凡丧礼制为斩衰功缌之服者
其文也不饮酒不食肉不处内者其实也中有其实而
外饰之以文是为情文之称徒服其服而无其实则与
不服等尔虽不服其服而有其实者谓之心丧心丧之
实有隆而无杀服制之文有杀而有隆古之道也愚尝
谓服制当一以周公之礼为正后世有所增改者皆溺
则未尝不三年矣故曰与更三年丧不去
吴幼清服制考详序曰凡丧礼制为斩衰功缌之服者
其文也不饮酒不食肉不处内者其实也中有其实而
外饰之以文是为情文之称徒服其服而无其实则与
不服等尔虽不服其服而有其实者谓之心丧心丧之
实有隆而无杀服制之文有杀而有隆古之道也愚尝
谓服制当一以周公之礼为正后世有所增改者皆溺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58-0509a.png
乎其文昧乎其实而不究古人制礼之意者也为母齐
衰三年而父在为母杖期岂薄于其母哉盖以夫为妻
之服既除则子为母之服亦除家无二尊也子服虽除
而三者居丧之实如故则所杀者三年之文而巳实固
未尝杀也女子子在室为父斩既嫁则为夫斩而为父
母期盖曰子之所天者父妻之所天者夫嫁而移所天
于夫则降其父妇人不贰斩者不贰天也降巳之父母
而期为夫之父母亦期期之后夫未除服妇已除服而
衰三年而父在为母杖期岂薄于其母哉盖以夫为妻
之服既除则子为母之服亦除家无二尊也子服虽除
而三者居丧之实如故则所杀者三年之文而巳实固
未尝杀也女子子在室为父斩既嫁则为夫斩而为父
母期盖曰子之所天者父妻之所天者夫嫁而移所天
于夫则降其父妇人不贰斩者不贰天也降巳之父母
而期为夫之父母亦期期之后夫未除服妇已除服而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58-0509b.png
居丧之实如其夫是舅姑之服期而实三年也岂必从
夫服斩而后为三年哉丧服有以恩服者有以义服者
有以名服者恩者子为父母之类是也义者妇为舅姑
之类是也名者为从父从子之妻之类是也从父之妻
名以母之党而服从子之妻名以妇之党而服兄弟之
妻不可名以妻之党其无服者推而远之也然兄弟有
妻之服巳之妻有娣姒妇之服一家老幼俱有服巳虽
无服不必华靡于其躬宴乐于其室如无服之人也同
夫服斩而后为三年哉丧服有以恩服者有以义服者
有以名服者恩者子为父母之类是也义者妇为舅姑
之类是也名者为从父从子之妻之类是也从父之妻
名以母之党而服从子之妻名以妇之党而服兄弟之
妻不可名以妻之党其无服者推而远之也然兄弟有
妻之服巳之妻有娣姒妇之服一家老幼俱有服巳虽
无服不必华靡于其躬宴乐于其室如无服之人也同
卷五 第 31a 页 WYG0858-0509c.png
爨且服缌(同衅服缌为从母之夫舅之妻与/已同爨者尔此所引似汎言之矣)朋友尚加
麻邻丧里殡犹无相杵巷歌之声奚独于兄嫂弟妇之
丧而恝然待之如行路之人乎古人制礼之意必有在
而未易以浅识窥也夫实之无所不隆者仁之至文之
有所或杀者义之精古人制礼之意盖如此后世父在
为母三年妇为舅姑从夫斩齐并三年为嫂有服为弟
妇亦有服意欲加厚于古而不知古者子之为母妇之
为舅姑叔之于嫂未尝薄也愚故曰此皆溺乎其文昧
麻邻丧里殡犹无相杵巷歌之声奚独于兄嫂弟妇之
丧而恝然待之如行路之人乎古人制礼之意必有在
而未易以浅识窥也夫实之无所不隆者仁之至文之
有所或杀者义之精古人制礼之意盖如此后世父在
为母三年妇为舅姑从夫斩齐并三年为嫂有服为弟
妇亦有服意欲加厚于古而不知古者子之为母妇之
为舅姑叔之于嫂未尝薄也愚故曰此皆溺乎其文昧
卷五 第 31b 页 WYG0858-0509d.png
乎其实而不究古人制礼之意者也古人所勉者丧之
实也自尽于巳者也后世所加者丧之文也表暴于人
者也诚伪之相去何如哉
继母如母
继母如母以配父也慈母如母以贵父之命也然于其
党则不同矣服问曰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死则为
其母之党服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郑氏
注曰虽外亲亦无二统夫礼者所以别嫌明微非圣人
实也自尽于巳者也后世所加者丧之文也表暴于人
者也诚伪之相去何如哉
继母如母
继母如母以配父也慈母如母以贵父之命也然于其
党则不同矣服问曰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死则为
其母之党服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郑氏
注曰虽外亲亦无二统夫礼者所以别嫌明微非圣人
卷五 第 32a 页 WYG0858-0510a.png
莫能制之此类是矣(丧服小记为慈/母之父母无服)
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
若子
此因为人后而推言之所后者有七等之亲皆当如礼
而为之服也所后之祖我之曾祖也父母我之祖父母
也妻我之母也妻之父母我之外祖父母也因妻而及
故连言之取便文也昆弟我之世叔父也昆弟之子我
之从父昆弟也若及也若子我之从父昆弟之子也正
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
若子
此因为人后而推言之所后者有七等之亲皆当如礼
而为之服也所后之祖我之曾祖也父母我之祖父母
也妻我之母也妻之父母我之外祖父母也因妻而及
故连言之取便文也昆弟我之世叔父也昆弟之子我
之从父昆弟也若及也若子我之从父昆弟之子也正
卷五 第 32b 页 WYG0858-0510b.png
义谓妻之昆弟妻之昆弟之子者非(郑以若子为如亲/子但篇末又有兄)
(弟之子若子之/文当同一解)
女子子在室为父
郑氏注言在室者关巳许嫁关该也谓许嫁而未行遭
父之丧亦当为之布总箭笄髽三年也内则曰有故二
十三年而嫁曾子问孔子曰女在涂而女之父母死则
女反是也
慈母如母
(弟之子若子之/文当同一解)
女子子在室为父
郑氏注言在室者关巳许嫁关该也谓许嫁而未行遭
父之丧亦当为之布总箭笄髽三年也内则曰有故二
十三年而嫁曾子问孔子曰女在涂而女之父母死则
女反是也
慈母如母
卷五 第 33a 页 WYG0858-0510c.png
慈母者何也子幼而母死养于父妾父卒为之三年所
以报其鞠育之恩也然而必待父命者此又先王严父
而不敢自专其报之义也父命妾曰女以为子谓怜其
无母视之如子长之育之非立之以为妾后也丧服小
记以为为慈母后则未可信也
礼记曾子问篇子游问曰丧慈母如母礼与孔子曰非
礼也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此/与)
(丧服所言/慈母不同)何服之有昔者鲁昭公少丧其母有慈母良
以报其鞠育之恩也然而必待父命者此又先王严父
而不敢自专其报之义也父命妾曰女以为子谓怜其
无母视之如子长之育之非立之以为妾后也丧服小
记以为为慈母后则未可信也
礼记曾子问篇子游问曰丧慈母如母礼与孔子曰非
礼也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此/与)
(丧服所言/慈母不同)何服之有昔者鲁昭公少丧其母有慈母良
卷五 第 33b 页 WYG0858-0510d.png
及其死也公弗忍也欲丧之有司以闻曰古之礼慈母
无服今也君为之服是逆古之礼而乱国法也若终行
之则有司将书之以遗后世无乃不可乎公曰古者天
子练冠以燕居吾弗忍也遂练冠以丧慈母丧慈母自
鲁昭公始也然但练冠以居则异于如母者矣而孔子
以为非礼
南史司马筠传梁天监七年安成国太妃陈氏薨诏礼
官议皇太子慈母之服筠引郑玄说服止卿大夫不宜
无服今也君为之服是逆古之礼而乱国法也若终行
之则有司将书之以遗后世无乃不可乎公曰古者天
子练冠以燕居吾弗忍也遂练冠以丧慈母丧慈母自
鲁昭公始也然但练冠以居则异于如母者矣而孔子
以为非礼
南史司马筠传梁天监七年安成国太妃陈氏薨诏礼
官议皇太子慈母之服筠引郑玄说服止卿大夫不宜
卷五 第 34a 页 WYG0858-0511a.png
施之皇子武帝以为不然曰礼言慈母有三条一则妾
子无母使妾之无子者养之命为子母服以三年丧服
齐衰章所言慈母如母是也二则嫡妻子无母使妾养
之虽均乎慈爱但嫡妻之子妾无为母之义而恩深事
重故服以小功丧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
母慈巳者(文曰庶母则知其/为嫡妻之子矣)明异于三年之慈母也其
三则子非无母择贱者视之义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
亦有慈母之名师保无服则此慈母亦无服矣内则云
子无母使妾之无子者养之命为子母服以三年丧服
齐衰章所言慈母如母是也二则嫡妻子无母使妾养
之虽均乎慈爱但嫡妻之子妾无为母之义而恩深事
重故服以小功丧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
母慈巳者(文曰庶母则知其/为嫡妻之子矣)明异于三年之慈母也其
三则子非无母择贱者视之义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
亦有慈母之名师保无服则此慈母亦无服矣内则云
卷五 第 34b 页 WYG0858-0511b.png
择于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
此其明文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兄
弟之母也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慈非三年小功之慈
也故夫子得有此荅岂非师保之慈母无服之證乎郑
玄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巳后人致谬
实此之由于是筠等请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为父
妾所养服之五月贵贱并同以为永制
丧服小记曰为慈母之父母无服注曰恩所不及故也
此其明文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兄
弟之母也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慈非三年小功之慈
也故夫子得有此荅岂非师保之慈母无服之證乎郑
玄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巳后人致谬
实此之由于是筠等请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为父
妾所养服之五月贵贱并同以为永制
丧服小记曰为慈母之父母无服注曰恩所不及故也
卷五 第 35a 页 WYG0858-0511c.png
又曰慈母与妾母不世祭也然则虽云如母有不得尽
同于母者矣
出妻之子为母
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
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传也传曰绝族无移服亲者属
此传中引传援古人之言以證其无服也当自为一条
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此又经文也传曰
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也此子夏传也当自为
同于母者矣
出妻之子为母
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
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传也传曰绝族无移服亲者属
此传中引传援古人之言以證其无服也当自为一条
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此又经文也传曰
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也此子夏传也当自为
卷五 第 35b 页 WYG0858-0511d.png
一条今本乃误连之
父卒继母嫁
父卒继母嫁从从字句谓年幼不能自立从母而嫁也
母之义巳绝于父(下章云妻不/敢与焉是也)故不得三年而其恩犹
在于子不可以不为之服也(继母本非属毛离里之亲/以其配父而服之如母尔)
(故王肃曰从乎继而寄/育则为服不从则不服)报者母报之也两相为服也
有适子者无适孙
冢子身之副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故有适子者无适
父卒继母嫁
父卒继母嫁从从字句谓年幼不能自立从母而嫁也
母之义巳绝于父(下章云妻不/敢与焉是也)故不得三年而其恩犹
在于子不可以不为之服也(继母本非属毛离里之亲/以其配父而服之如母尔)
(故王肃曰从乎继而寄/育则为服不从则不服)报者母报之也两相为服也
有适子者无适孙
冢子身之副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故有适子者无适
卷五 第 36a 页 WYG0858-0512a.png
孙唐高宗有太子而复立太孙非矣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此临文之不得不然隋书刘子翊
云其者因彼之辞是也后儒谓以所后为父母而所生
为伯叔父母于经未有所考亦自尊无二上之义而推
之也宋欧阳氏据此文以为圣人未尝没其父母之名
辨之至数千言然不若赵瞻之言辞穷直书为简而当
也(宋史赵瞻传中书请濮安懿王称亲瞻争曰仁宗既/下明诏子陛下议者顾惑礼律所生所养之名妄相)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此临文之不得不然隋书刘子翊
云其者因彼之辞是也后儒谓以所后为父母而所生
为伯叔父母于经未有所考亦自尊无二上之义而推
之也宋欧阳氏据此文以为圣人未尝没其父母之名
辨之至数千言然不若赵瞻之言辞穷直书为简而当
也(宋史赵瞻传中书请濮安懿王称亲瞻争曰仁宗既/下明诏子陛下议者顾惑礼律所生所养之名妄相)
卷五 第 36b 页 WYG0858-0512b.png
(訾难彼明知礼无两父贰斩之义敢裂一字之辞以乱/厥真且文有去妇出母者去已非妇出不为母辞穷直)
(书岂足援以断大义哉臣请与之廷辨以定邪正诋石/林燕语濮议廷臣既皆欲止称皇伯欧阳文忠力 以)
(为不然因引仪礼及五服敕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则/是虽出继而于本生犹称父母也时未有能虽之者司)
(马君实在谏院独疏言为人后而言父母此因服/立文舍父母则无以为称非谓其得称父母也)按经
文言其父母其昆弟者大抵皆私亲之辞
黄氏日钞曰欧公被阴私之谤皆激于当日主濮议之
力公集濮议四卷又设为或问以发明之滔滔数万言
皆以礼经为其父母一语谓未尝因降服而不称父母
(书岂足援以断大义哉臣请与之廷辨以定邪正诋石/林燕语濮议廷臣既皆欲止称皇伯欧阳文忠力 以)
(为不然因引仪礼及五服敕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则/是虽出继而于本生犹称父母也时未有能虽之者司)
(马君实在谏院独疏言为人后而言父母此因服/立文舍父母则无以为称非谓其得称父母也)按经
文言其父母其昆弟者大抵皆私亲之辞
黄氏日钞曰欧公被阴私之谤皆激于当日主濮议之
力公集濮议四卷又设为或问以发明之滔滔数万言
皆以礼经为其父母一语谓未尝因降服而不称父母
卷五 第 37a 页 WYG0858-0512c.png
耳然既明言所后者三年而于所生者降服则尊无二
上明矣谓所生父母者盖本其初而名之非有两父母
也未为人后之时以生我者为父母已为人后则以命
我者为父母立言者于既命之后而追本生之称自宜
因其旧以父母称未必其人一时并称两父母也公亦
何苦力辨而至于困辱危身哉况帝王正统相传有自
非可常人比邪
观先朝嘉靖之事至于入庙称宗而后知圣人制礼别
上明矣谓所生父母者盖本其初而名之非有两父母
也未为人后之时以生我者为父母已为人后则以命
我者为父母立言者于既命之后而追本生之称自宜
因其旧以父母称未必其人一时并称两父母也公亦
何苦力辨而至于困辱危身哉况帝王正统相传有自
非可常人比邪
观先朝嘉靖之事至于入庙称宗而后知圣人制礼别
卷五 第 37b 页 WYG0858-0512d.png
嫌明微之至也永叔博闻之儒而未见及此学者所以
贵乎格物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谓所生之父母报之亦为之服
期也重其继大宗也故不以出降
继父同居者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
寡之人亦不能使天下无再适人之妇且有前后家东
西家而为丧主者矣假令妇年尚少夫死而有三五岁
贵乎格物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谓所生之父母报之亦为之服
期也重其继大宗也故不以出降
继父同居者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
寡之人亦不能使天下无再适人之妇且有前后家东
西家而为丧主者矣假令妇年尚少夫死而有三五岁
卷五 第 38a 页 WYG0858-0513a.png
之子则其本宗大功之亲自当为之收恤又无大功之
亲而不许之从其嫁母则转于沟壑而已于是其母所
嫁之夫视之如子而抚之以至于成人此子之于若人
也名之为何不得不称为继父矣长而同居则为之服
齐衰期先同居而后别居则齐衰三月以其抚育之恩
次于生我也为此制者所以寓恤孤之仁而劝天下之
人不独子其子也若曰以其货财为之筑宫庙此后儒
不得其说而为之辞
亲而不许之从其嫁母则转于沟壑而已于是其母所
嫁之夫视之如子而抚之以至于成人此子之于若人
也名之为何不得不称为继父矣长而同居则为之服
齐衰期先同居而后别居则齐衰三月以其抚育之恩
次于生我也为此制者所以寓恤孤之仁而劝天下之
人不独子其子也若曰以其货财为之筑宫庙此后儒
不得其说而为之辞
卷五 第 38b 页 WYG0858-0513b.png
宗子之母在则不为宗子之妻服也
正义谓母年未七十尚与祭非也祭统曰夫祭也者必
夫妇亲之是以舅殁而姑老(内/则)明其不与祭矣(夫人亚/祼母不)
(可以亚子故/老而传事)虽老固尝为主祭之人而礼无二敬故为
宗子之母服则不为妻服
杜氏通典有夫为祖曾祖高祖父母持重妻从服议一
条云孔瑚问虞喜曰假使玄孙为后玄孙之妇从服期
曾孙之妇尚存才缌麻近轻远重情实有疑喜荅曰有
正义谓母年未七十尚与祭非也祭统曰夫祭也者必
夫妇亲之是以舅殁而姑老(内/则)明其不与祭矣(夫人亚/祼母不)
(可以亚子故/老而传事)虽老固尝为主祭之人而礼无二敬故为
宗子之母服则不为妻服
杜氏通典有夫为祖曾祖高祖父母持重妻从服议一
条云孔瑚问虞喜曰假使玄孙为后玄孙之妇从服期
曾孙之妇尚存才缌麻近轻远重情实有疑喜荅曰有
卷五 第 39a 页 WYG0858-0513c.png
嫡子者无嫡孙又若为宗子母服则不服宗子妇以此
推之若玄孙为后而其母尚存玄孙之妇犹为庶不得
传重传重之服理当在姑矣宋庾蔚之(唐志庾蔚之注/丧服要记五卷)
谓舅殁则姑老是授祭事于子妇至于祖服自以姑为
嫡与此条之意互相发明
君之母妻
与民同者为其君齐衰三月也不与民同者君之母妻
民不服而尝仕者独为之服也古之卿大夫有见小君
推之若玄孙为后而其母尚存玄孙之妇犹为庶不得
传重传重之服理当在姑矣宋庾蔚之(唐志庾蔚之注/丧服要记五卷)
谓舅殁则姑老是授祭事于子妇至于祖服自以姑为
嫡与此条之意互相发明
君之母妻
与民同者为其君齐衰三月也不与民同者君之母妻
民不服而尝仕者独为之服也古之卿大夫有见小君
卷五 第 39b 页 WYG0858-0513d.png
之礼(如成公九年季文子如宋致女复/命公享之穆姜出于房再拜是也)而妻之爵服则
又君夫人命之是以不容无服
齐衰三月不言曾祖巳上
宋沈括梦溪笔谈曰丧服但有曾祖曾孙而无高祖玄
孙或曰经之所不言则不服是不然曾重也自祖而上
者皆曾祖也自孙而下者皆曾孙也虽百世可也苟有
相逮者则必为服丧三月故虽成王之于后稷亦称曾
孙而祭礼祝文无远近皆曰曾孙
又君夫人命之是以不容无服
齐衰三月不言曾祖巳上
宋沈括梦溪笔谈曰丧服但有曾祖曾孙而无高祖玄
孙或曰经之所不言则不服是不然曾重也自祖而上
者皆曾祖也自孙而下者皆曾孙也虽百世可也苟有
相逮者则必为服丧三月故虽成王之于后稷亦称曾
孙而祭礼祝文无远近皆曰曾孙
卷五 第 40a 页 WYG0858-0514a.png
礼记祭法言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左传王
子虎盟诸侯亦曰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僖公二/十八年)玄孙之
文见于记传者如此(史记孟尝君传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然宗庙之中
并无此称诗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郑氏笺
曰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礼记郊
特牲称曾孙某注谓诸侯事五庙也于曾祖已上称曾
孙而已(信南山正义自曾祖以/至无穷皆得称曾孙)左传哀公二年卫太子
祷文王称曾孙蒯瞆晋书钟雅传元帝诏曰礼事宗庙
子虎盟诸侯亦曰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僖公二/十八年)玄孙之
文见于记传者如此(史记孟尝君传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然宗庙之中
并无此称诗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郑氏笺
曰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礼记郊
特牲称曾孙某注谓诸侯事五庙也于曾祖已上称曾
孙而已(信南山正义自曾祖以/至无穷皆得称曾孙)左传哀公二年卫太子
祷文王称曾孙蒯瞆晋书钟雅传元帝诏曰礼事宗庙
卷五 第 40b 页 WYG0858-0514b.png
自曾孙已下皆称曾孙义取于重孙可历世共其名无
所改也
曾祖父母齐衰三月而不言曾祖父之父母(后人谓/之高祖)非
经文之脱漏也盖以是而推之矣凡人祖孙相见其得
至于五世者鲜矣寿至八九十而后可以见曾孙之子
百有馀年而曾孙之子之子亦可见矣人之寿以百年
为限故服至五世而穷苟六世而相见焉其服不异于
曾祖也经于曾祖已上不言者以是而推之也(晋徐农/人问殷)
所改也
曾祖父母齐衰三月而不言曾祖父之父母(后人谓/之高祖)非
经文之脱漏也盖以是而推之矣凡人祖孙相见其得
至于五世者鲜矣寿至八九十而后可以见曾孙之子
百有馀年而曾孙之子之子亦可见矣人之寿以百年
为限故服至五世而穷苟六世而相见焉其服不异于
曾祖也经于曾祖已上不言者以是而推之也(晋徐农/人问殷)
卷五 第 41a 页 WYG0858-0514c.png
(仲堪谓假如玄孙持高祖重来孙都无服及贺/循传谓高祖已上五世六世无服之祖者并非)观于祭
之称曾孙不论世数而知曾祖之名统上世而言之矣
兄弟之妻无服
谓弟之妻妇者其嫂亦可谓之母乎(记大传/文同)盖言兄弟
之妻不可以母子为比以名言之既有所阂而不通以
分言之又有所嫌而不可以不远记曰嫂叔之无服也
盖推而远之也夫外亲之同爨犹缌而独兄弟之妻不
为制服者以其分亲而年相亚故圣人嫌之嫌之故远
之称曾孙不论世数而知曾祖之名统上世而言之矣
兄弟之妻无服
谓弟之妻妇者其嫂亦可谓之母乎(记大传/文同)盖言兄弟
之妻不可以母子为比以名言之既有所阂而不通以
分言之又有所嫌而不可以不远记曰嫂叔之无服也
盖推而远之也夫外亲之同爨犹缌而独兄弟之妻不
为制服者以其分亲而年相亚故圣人嫌之嫌之故远
卷五 第 41b 页 WYG0858-0514d.png
之而大为之坊(曲礼嫂叔/不通问)不独以其名也此又传之所
未及也存其恩于娣姒而断其义于兄弟夫圣人之所
以处此者精矣(大传疏曰有从有服而无服嫂叔/是也有从无服而有服娣姒是也)
叔嫂虽不制服然而曰无服而为位者惟叔嫂(奔/丧)子思
之哭嫂也为位(檀/弓)何也曰是制之所抑而情之所不可
阙也然而郑氏曰正言嫂叔尊嫂也若兄公与弟之妻
则不能也(正义曰兄公与弟妻不为位者卑远/之弟妻于兄公不为位者尊绝之)此又足
以补礼记之不及(檀弓言嫂叔之无服杂记言嫂不/抚叔叔不抚嫂是兼兄公与弟妻)
未及也存其恩于娣姒而断其义于兄弟夫圣人之所
以处此者精矣(大传疏曰有从有服而无服嫂叔/是也有从无服而有服娣姒是也)
叔嫂虽不制服然而曰无服而为位者惟叔嫂(奔/丧)子思
之哭嫂也为位(檀/弓)何也曰是制之所抑而情之所不可
阙也然而郑氏曰正言嫂叔尊嫂也若兄公与弟之妻
则不能也(正义曰兄公与弟妻不为位者卑远/之弟妻于兄公不为位者尊绝之)此又足
以补礼记之不及(檀弓言嫂叔之无服杂记言嫂不/抚叔叔不抚嫂是兼兄公与弟妻)
卷五 第 42a 页 WYG0858-0515a.png
先君馀尊之所厌
尊尊亲亲周道也诸侯有一国之尊为宗庙社稷之主
既没而馀尊犹在故公之庶子于所生之母不得伸其
私恩为之大功也大夫之尊不及诸侯既没则无馀尊
故其庶子于父卒为其私亲并依本服如邦人也亲不
敌尊故厌尊不敌亲故不厌此诸侯大夫之辨也后魏
广陵侯衍为徐州刺史所生母雷氏卒表请解州诏曰
先君馀尊之所厌礼之明文季末陵迟斯典或废侯既
尊尊亲亲周道也诸侯有一国之尊为宗庙社稷之主
既没而馀尊犹在故公之庶子于所生之母不得伸其
私恩为之大功也大夫之尊不及诸侯既没则无馀尊
故其庶子于父卒为其私亲并依本服如邦人也亲不
敌尊故厌尊不敌亲故不厌此诸侯大夫之辨也后魏
广陵侯衍为徐州刺史所生母雷氏卒表请解州诏曰
先君馀尊之所厌礼之明文季末陵迟斯典或废侯既
卷五 第 42b 页 WYG0858-0515b.png
亲王之子宜从馀尊之义便可大功饶阳男遥官左卫
将军遭所生母忧表请解任诏以馀尊所厌不许
晋哀帝欲为皇太妃服三年仆射江虨启于礼应服缌
麻又欲降服期虨曰厌屈私情所以上严祖考乃服缌
麻(胡三省曰以帝入后大宗则太妃乃/琅邪国母当以服诸侯者服之也)
贵臣贵妾
此谓大夫之服贵臣室老士也贵妾侄娣也皆有相助
之义故为之服缌谷梁传曰侄娣者不孤子之义也古
将军遭所生母忧表请解任诏以馀尊所厌不许
晋哀帝欲为皇太妃服三年仆射江虨启于礼应服缌
麻又欲降服期虨曰厌屈私情所以上严祖考乃服缌
麻(胡三省曰以帝入后大宗则太妃乃/琅邪国母当以服诸侯者服之也)
贵臣贵妾
此谓大夫之服贵臣室老士也贵妾侄娣也皆有相助
之义故为之服缌谷梁传曰侄娣者不孤子之义也古
卷五 第 43a 页 WYG0858-0515c.png
者大夫亦有侄娣左传臧宣叔娶于铸生贾及为而死
继室以其侄生纥是也备六礼之制合二姓之好从其
女君而归焉故谓之贵妾(雷次宗曰侄娣贵而大夫尊/轻故服至于馀妾出自凡庶)
(故不/服)士无侄娣故丧服小记曰士妾有子而为之缌然
则大夫之妾虽有子犹不得缌也惟夫有死于宫中者
则为之三月不举祭近之矣
唐李晟夫人王氏无子妾杜氏生子愿诏以为嫡子及
杜之卒也赠郑国夫人而晟为之服缌议者以为准礼
继室以其侄生纥是也备六礼之制合二姓之好从其
女君而归焉故谓之贵妾(雷次宗曰侄娣贵而大夫尊/轻故服至于馀妾出自凡庶)
(故不/服)士无侄娣故丧服小记曰士妾有子而为之缌然
则大夫之妾虽有子犹不得缌也惟夫有死于宫中者
则为之三月不举祭近之矣
唐李晟夫人王氏无子妾杜氏生子愿诏以为嫡子及
杜之卒也赠郑国夫人而晟为之服缌议者以为准礼
卷五 第 43b 页 WYG0858-0515d.png
士妾有子而为之缌开元新礼无是服矣而晟擅举复
之颇为当时所诮(册府/元龟)今之士大夫缘饰礼文而行此
服者比比也
外亲之服皆缌
外亲之服皆缌外祖父母以尊加故小功从母以名加
故小功(太传服术有六三曰名名此谓母之兄弟异德/异名母之姊妹同德同 庾蔚之云男女异)
(长母之在室与其姊妹有同居共/席之礼故许其因母名以加服)唐玄宗开元二十三
年制令礼官议加服制太常卿韦绦请加外祖父母服
之颇为当时所诮(册府/元龟)今之士大夫缘饰礼文而行此
服者比比也
外亲之服皆缌
外亲之服皆缌外祖父母以尊加故小功从母以名加
故小功(太传服术有六三曰名名此谓母之兄弟异德/异名母之姊妹同德同 庾蔚之云男女异)
(长母之在室与其姊妹有同居共/席之礼故许其因母名以加服)唐玄宗开元二十三
年制令礼官议加服制太常卿韦绦请加外祖父母服
卷五 第 44a 页 WYG0858-0516a.png
至大功九月舅服至小功五月堂姨堂舅舅母服至袒
免太子宾客崔沔议曰礼教之设本于正家家正而天
下定矣正家之道不可以贰总一定义理归本宗所以
父以尊崇母以厌降内有齐斩外服皆缌尊名所加不
过一等此先王不易之道其来久矣昔辛有适伊州见
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贞观脩礼特改旧章渐广渭阳之恩不遵洙泗之典及
弘道之后唐元之间(韦氏弑中宗立温王重茂改元唐/龙今避玄宗御名上字故称唐元)
免太子宾客崔沔议曰礼教之设本于正家家正而天
下定矣正家之道不可以贰总一定义理归本宗所以
父以尊崇母以厌降内有齐斩外服皆缌尊名所加不
过一等此先王不易之道其来久矣昔辛有适伊州见
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贞观脩礼特改旧章渐广渭阳之恩不遵洙泗之典及
弘道之后唐元之间(韦氏弑中宗立温王重茂改元唐/龙今避玄宗御名上字故称唐元)
卷五 第 44b 页 WYG0858-0516b.png
国命再移于外族矣礼亡徵兆傥见于斯开元初补阙
卢履冰尝进状论丧服轻重敕令佥议于时群议纷拿
各安积习太常礼部奏依旧定陛下运稽古之思发独
断之明特降别敕一依古礼事符典故人知向方式固
宗盟社稷之福更图异议窃所未详愿守八年明旨以
为万代成法职方郎中韦述议曰天生万物惟人最灵
所以尊尊亲亲别生分类存则尽其爱敬殁则尽其哀
戚缘情而制服考事而立言往圣讨论亦已勤矣上自
卢履冰尝进状论丧服轻重敕令佥议于时群议纷拿
各安积习太常礼部奏依旧定陛下运稽古之思发独
断之明特降别敕一依古礼事符典故人知向方式固
宗盟社稷之福更图异议窃所未详愿守八年明旨以
为万代成法职方郎中韦述议曰天生万物惟人最灵
所以尊尊亲亲别生分类存则尽其爱敬殁则尽其哀
戚缘情而制服考事而立言往圣讨论亦已勤矣上自
卷五 第 45a 页 WYG0858-0516c.png
高祖下至玄孙以及其身谓之九族由近而及远称情
而立文差其轻重遂为五服虽则或以义降或以名加
数有所从理不踰等百王不易三代可知若以匹敌言
之外祖则祖也舅则伯叔父之列也父母之恩不殊而
独杀于外氏者所以尊祖祢而异于禽兽也且家无二
尊丧无二斩持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为人后者减其
父母之服女子出嫁杀其本家之丧盖所存者远所抑
者私也今若外祖及舅更加服一等堂舅及姨列于服
而立文差其轻重遂为五服虽则或以义降或以名加
数有所从理不踰等百王不易三代可知若以匹敌言
之外祖则祖也舅则伯叔父之列也父母之恩不殊而
独杀于外氏者所以尊祖祢而异于禽兽也且家无二
尊丧无二斩持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为人后者减其
父母之服女子出嫁杀其本家之丧盖所存者远所抑
者私也今若外祖及舅更加服一等堂舅及姨列于服
卷五 第 45b 页 WYG0858-0516d.png
纪之内则中外之制相去几何废礼徇情所务者末且
五服有上杀之义必循原本方及条流伯叔父母本服
大功九月(今伯叔父母/期是加服)从父昆弟亦大功九月并以上
出于祖其服不得过于祖也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从
祖昆弟皆小功五月以出于曾祖服不得过于曾祖也
族祖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祖昆弟皆缌麻三月以出于
高祖服不得过于高祖也堂舅姨既出于外曾祖若为
之制服则外曾祖父母及外伯叔祖父母亦宜制服矣
五服有上杀之义必循原本方及条流伯叔父母本服
大功九月(今伯叔父母/期是加服)从父昆弟亦大功九月并以上
出于祖其服不得过于祖也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从
祖昆弟皆小功五月以出于曾祖服不得过于曾祖也
族祖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祖昆弟皆缌麻三月以出于
高祖服不得过于高祖也堂舅姨既出于外曾祖若为
之制服则外曾祖父母及外伯叔祖父母亦宜制服矣
卷五 第 46a 页 WYG0858-0517a.png
外祖加至大功九月则外曾祖父母合至小功外高祖
合至缌麻若举此而舍彼事则不均弃亲而录疏理则
不顺推而广之则与本族无异矣且服皆有报则堂外
甥外曾孙侄女之子皆须制服矣圣人岂薄其骨肉背
其恩爱盖本于公者薄于私存其大者略其细义有所
断不得不然苟可加也亦可减也往圣可得而非则礼
经可得而隳矣先王之制谓之彝伦奉以周旋犹恐失
坠一紊其叙庸可止乎礼部员外郎杨仲昌议曰按仪
合至缌麻若举此而舍彼事则不均弃亲而录疏理则
不顺推而广之则与本族无异矣且服皆有报则堂外
甥外曾孙侄女之子皆须制服矣圣人岂薄其骨肉背
其恩爱盖本于公者薄于私存其大者略其细义有所
断不得不然苟可加也亦可减也往圣可得而非则礼
经可得而隳矣先王之制谓之彝伦奉以周旋犹恐失
坠一紊其叙庸可止乎礼部员外郎杨仲昌议曰按仪
卷五 第 46b 页 WYG0858-0517b.png
礼为舅缌郑文贞公魏徵议同从母例加至小功五月
(详见/下条)虽文贞贤也而周孔圣也以贤改圣后学何从今
之所请正同徵论如以外祖父母加至大功岂不加报
于外孙乎外孙为报服大功则本宗庶孙又用何等服
邪窃恐内外乖序亲疏夺伦情之所沿何所不至昔子
路有姊之丧而不除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不
忍也子路除之此则圣人援事抑情之明例也记不云
乎毋轻议礼时玄宗手敕再三竟加舅服为小功舅母
(详见/下条)虽文贞贤也而周孔圣也以贤改圣后学何从今
之所请正同徵论如以外祖父母加至大功岂不加报
于外孙乎外孙为报服大功则本宗庶孙又用何等服
邪窃恐内外乖序亲疏夺伦情之所沿何所不至昔子
路有姊之丧而不除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不
忍也子路除之此则圣人援事抑情之明例也记不云
乎毋轻议礼时玄宗手敕再三竟加舅服为小功舅母
卷五 第 47a 页 WYG0858-0517c.png
缌麻堂姨堂舅袒免宣宗舅郑光卒诏罢朝三日御史
大夫李景让上言人情于外族则深于宗庙则薄所以
先王制礼割爱厚亲士庶犹然况于万乘亲王公主宗
属也舅氏外族也今郑光辍朝日数与亲王公主同非
所以别亲疏防僭越也优诏报之乃罢两日夫由韦述
杨仲昌之言有以探本而尊经由崔沔李景让之言可
以察微而防乱岂非能言之士深识先王之礼而亦目
见武韦之祸思永监于将来者哉
大夫李景让上言人情于外族则深于宗庙则薄所以
先王制礼割爱厚亲士庶犹然况于万乘亲王公主宗
属也舅氏外族也今郑光辍朝日数与亲王公主同非
所以别亲疏防僭越也优诏报之乃罢两日夫由韦述
杨仲昌之言有以探本而尊经由崔沔李景让之言可
以察微而防乱岂非能言之士深识先王之礼而亦目
见武韦之祸思永监于将来者哉
卷五 第 47b 页 WYG0858-0517d.png
宗庙之制始变于汉明帝服纪之制始变于唐太宗皆
率一时之情而更三代之礼后世不学之主踵而行之
唐人增改服制
唐人所议服制似欲过于圣人嫂叔无服太宗令服小
功曾祖父母旧服三月增为五月嫡子妇大功增为期
众子妇小功增为大功舅服缌增为小功(新唐书初太/宗尝以同爨)
(缌而嫂叔乃无服舅与从母亲等而异服诏侍中魏徵/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议舅为母族姨乃外戚他姓舅)
(服一时姨乃五月古人未达者也于是服曾祖父母齐/衰三月者增以齐衰五月适子妇大功增以期众子妇)
率一时之情而更三代之礼后世不学之主踵而行之
唐人增改服制
唐人所议服制似欲过于圣人嫂叔无服太宗令服小
功曾祖父母旧服三月增为五月嫡子妇大功增为期
众子妇小功增为大功舅服缌增为小功(新唐书初太/宗尝以同爨)
(缌而嫂叔乃无服舅与从母亲等而异服诏侍中魏徵/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议舅为母族姨乃外戚他姓舅)
(服一时姨乃五月古人未达者也于是服曾祖父母齐/衰三月者增以齐衰五月适子妇大功增以期众子妇)
卷五 第 48a 页 WYG0858-0518a.png
(小功增以大功嫂叔服以小功五月报弟妻及夫兄同/舅服缌增以小功然律疏舅报甥服犹缌显庆中长孙)
(无忌以为甥为舅服同从母则舅宜进同从母报又古/庶母缌今无服且庶母之子昆弟也为之杖齐是同气)
(而吉凶异自/是亦改服缌)父在为母服期高宗增为三年妇为夫之
姨舅无服玄宗令从夫服又增舅母缌麻堂姨舅袒免
而弘文馆直学士王元感遂欲增三年之丧为三十六
月(旧唐书张柬之传欲何休注公羊传言/鲁文公乱圣人制 服丧三十六月)皆务饰其文
欲厚于圣王之制而人心弥浇风化弥薄不探其本而
妄为之增益亦未见其名之有过于三王也是故知庙
(无忌以为甥为舅服同从母则舅宜进同从母报又古/庶母缌今无服且庶母之子昆弟也为之杖齐是同气)
(而吉凶异自/是亦改服缌)父在为母服期高宗增为三年妇为夫之
姨舅无服玄宗令从夫服又增舅母缌麻堂姨舅袒免
而弘文馆直学士王元感遂欲增三年之丧为三十六
月(旧唐书张柬之传欲何休注公羊传言/鲁文公乱圣人制 服丧三十六月)皆务饰其文
欲厚于圣王之制而人心弥浇风化弥薄不探其本而
妄为之增益亦未见其名之有过于三王也是故知庙
卷五 第 48b 页 WYG0858-0518b.png
有二主之非则叔孙通之以益广宗庙为大孝者绌矣
知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之义则王元感之服三十六
月者绌矣知亲亲之杀礼所由生则太宗魏徵所加嫂
叔诸亲之服者绌矣唐书礼乐志言礼之失也在于学
者好为曲说而人君一切临时申其私意以增多为尽
礼而不知烦数之为黩也子曰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
夫贤者率情之偏犹为悖礼而况欲以私意求过乎三
王者哉(记曰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
知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之义则王元感之服三十六
月者绌矣知亲亲之杀礼所由生则太宗魏徵所加嫂
叔诸亲之服者绌矣唐书礼乐志言礼之失也在于学
者好为曲说而人君一切临时申其私意以增多为尽
礼而不知烦数之为黩也子曰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
夫贤者率情之偏犹为悖礼而况欲以私意求过乎三
王者哉(记曰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
卷五 第 49a 页 WYG0858-0518c.png
(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
宋熙宁五年中书门下议不祧僖祖秘阁校理王介上
议曰夫物有无穷而礼有有限以有限制无穷此礼之
所以起而天子所以七庙也今夫自考而上何也必曰
祖自祖而上何也必曰曾祖自曾祖而上何也必曰高
祖自高祖而上又何也必曰不可及见则闻而知之者
矣今欲祖其祖而追之不已祖之上又有祖则固有无
穷之祖矣圣人制为之限此天子七庙所以自考庙而
宋熙宁五年中书门下议不祧僖祖秘阁校理王介上
议曰夫物有无穷而礼有有限以有限制无穷此礼之
所以起而天子所以七庙也今夫自考而上何也必曰
祖自祖而上何也必曰曾祖自曾祖而上何也必曰高
祖自高祖而上又何也必曰不可及见则闻而知之者
矣今欲祖其祖而追之不已祖之上又有祖则固有无
穷之祖矣圣人制为之限此天子七庙所以自考庙而
卷五 第 49b 页 WYG0858-0518d.png
上至显祖之外而必祧也自显祖之外而祧亦犹九族
至高祖而止也皆以礼为之界也五世而斩故也丧之
三年也报罔极之恩也以罔极之恩为不足报则固有
无穷之报乎何以异于是故丧之罔极而三年也族之
久远而九也庙之无穷而七也皆先王之制弗敢过焉
者也记曰品节斯斯之谓礼易于节之象曰君子以制
度数议德行唐宋之君岂非昧于节文之意者哉
贞观之丧服开元之庙谥与始皇之狭小先主之宫廷
至高祖而止也皆以礼为之界也五世而斩故也丧之
三年也报罔极之恩也以罔极之恩为不足报则固有
无穷之报乎何以异于是故丧之罔极而三年也族之
久远而九也庙之无穷而七也皆先王之制弗敢过焉
者也记曰品节斯斯之谓礼易于节之象曰君子以制
度数议德行唐宋之君岂非昧于节文之意者哉
贞观之丧服开元之庙谥与始皇之狭小先主之宫廷
卷五 第 50a 页 WYG0858-0519a.png
而作为阿房者同一意也
报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
所后者谓所后之亲(上斩章言所后者是/也郑注衍一为字)所为后谓出
而为后之人
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自期降为大功也兄弟之子
报之亦降一等亦自期降为大功也若子者兄弟之孙
报之亦降一等自小功降而为缌也
庶子为后者为其外祖父母从母舅无服
报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
所后者谓所后之亲(上斩章言所后者是/也郑注衍一为字)所为后谓出
而为后之人
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自期降为大功也兄弟之子
报之亦降一等亦自期降为大功也若子者兄弟之孙
报之亦降一等自小功降而为缌也
庶子为后者为其外祖父母从母舅无服
卷五 第 50b 页 WYG0858-0519b.png
与尊者为一体不敢以外亲之服而废祖考之祭故绌
其服也言母党则妻之父母可知
考降
考父也既言父又言考者犹易言干父之蛊有子考无
咎也降者骨肉归复于土也记曰体魄则降人死则魂
升于天魄降于地书曰礼陟配天陟言升也又曰放勋
乃徂落落言降也然而曰文王陟降何也神无方也可
以两在而兼言之
其服也言母党则妻之父母可知
考降
考父也既言父又言考者犹易言干父之蛊有子考无
咎也降者骨肉归复于土也记曰体魄则降人死则魂
升于天魄降于地书曰礼陟配天陟言升也又曰放勋
乃徂落落言降也然而曰文王陟降何也神无方也可
以两在而兼言之
卷五 第 51a 页 WYG0858-0519c.png
噫歆
士虞礼声三注声者噫歆也将启户警觉神也曾子问
祝声三注声噫歆警神也盖叹息而言神其歆我乎犹
诗顾予烝尝之意也丧之皋某复祭之噫歆皆古人命
鬼之辞(正义曰直云祝声不知作何声按论语云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檀弓云公肩假曰噫是古人)
(发声多云噫故知此声亦谓噫也凡祭祀神之所/享谓之歆今作声欲令神歆享故云歆警神也)
既夕礼声三注旧说以为噫兴也噫兴者叹息而欲神
之兴也噫歆者叹息而欲神之歆也
士虞礼声三注声者噫歆也将启户警觉神也曾子问
祝声三注声噫歆警神也盖叹息而言神其歆我乎犹
诗顾予烝尝之意也丧之皋某复祭之噫歆皆古人命
鬼之辞(正义曰直云祝声不知作何声按论语云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檀弓云公肩假曰噫是古人)
(发声多云噫故知此声亦谓噫也凡祭祀神之所/享谓之歆今作声欲令神歆享故云歆警神也)
既夕礼声三注旧说以为噫兴也噫兴者叹息而欲神
之兴也噫歆者叹息而欲神之歆也
卷五 第 51b 页 WYG0858-0519d.png
日知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