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华泉集卷之十三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华泉集卷之十三
 碑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89H 页
烈女徐氏旌闾碑
正统戊午。我 庄宪大王命旌徐氏闾曰烈女。复其户。仍赐 御制诗二绝。于是徐氏之烈显于世。而 圣祖褒美之典。无馀憾矣。旧有碑。今剥蚀不辨。其后孙必九谒余以新之。谨按三纲行实。徐氏丰基人。郎将思达女。嫁同郡都云峰。一年夫死哀毁。常日就堂后竹林。抱竹号泣。一日生白竹三䕺。三年至七八䕺。又按军威邑志,达城家牒。亦云事闻。图白竹以进。遂有是 命。特赐夫人帖。旧碑所称贞夫人。必据此而言。顾未有明据。至其雪中生鱼之从空自落。门傍苴杖之发叶还生。固亦孝烈所感。而无文献可徵。然白竹一图已奇矣。至彻九重之 览。奎章灿烂。与潇湘泪痕。并美千古。其他又何必言。云峰考曰高丽进士俞。 太祖以微时交。累徵至大将军。不能夺其志。 御笔扁其堂曰青松。远祖弥妻。亦不屈于百济王。其事又载三纲行实。都氏之门。忠烈一何多也。呜呼休哉。并记此。俾刻其阴。 御诗二绝。镌于其左右。以别荣褒云。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89L 页
孝子 赠持平芮公遗墟碑
商山有里名回龙者。即故芮公讳归周字让卿遗墟。既没之四十六年癸酉。朝廷 赠公职司宪府持平。以孝也。公晚年。别有金陵之筑。商与金遗墟等耳。是碑也不于彼而必于是者何也。以公生长皆于是。奉养二亲亦于是。故不忍无传。将使千百世之下。犹识其为孝子攸宅。而里中后生无贵贱。感发激励。得以兴于孝兴于悌。则一片之石虽小。其有补于世教亦大矣。是安可无记也。公性至孝。三岁已知爱敬父母。当哺乳。辄跪吮之。才受学。先问孝亲之道。日诵孝经。常终日侍侧。婉愉其容色。先意承奉。甘旨无阙。出必告反必面。亲癠衣不解带。尝粪露祷。又尝口嘘肛门。纳以温气。病果良已。后又割指进血。五日而苏。前后丧六年。只歠粥。其祭也。情文备至。晨昏上墓哭。未尝或废。人感其诚。或为之扫雪开径。樵牧亦为之撤歌。不忍以斧斤入焉。及其老不得省墓。则就家后为坛。朝夕望拜。以寓终身之慕。遇 国忌必茹素。尝赴会围。闻师丧。不试而归。彼父子君臣师生之际。不能尽其道者。视公果何如也。世之指公为一节者。可谓浅之为知也。公之曾孙秀谦屡造余。袖示名公卿大夫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0H 页
所为诗若文。赞公事行者。而仍属余一言。以刻其阴。余自惟托名为幸。何敢以陋拙辞。谨书此以塞其请。至其得虎馀之獐。传亲尰获神效。是固有是理。然除非冰鲤幕雀见载朱夫子小学书者。人未必信。近世言孝者。类皆以此等为例。便不新奇。余故略而不书。独详于实行如此。是亦衰世之意云。
华泉集卷之十三
 墓碣铭
  
高丽工曹典书赵公墓碣铭
高丽典书赵公讳悦咸安人。年代既邈。文献无徵。字号及生卒履历。皆不可考。谨按咸州志。曰赵悦三司政堂文学烈之玄孙。始居平广。后移山八里院北洞。善琴画。月夜弹琴。声闻数里。画亦流传于世。又按其世谱。有曰弃官归乡。专心所事。又曰恭悯朝。官至工曹典书。逮我 圣祖龙兴。以嘉善大夫工曹典书徵。而不复仕。呜呼。当胜国之末。圃牧尚矣。其馀往往泯其迹以自晦。甘与草树同腐。公岂其人欤。 端庙时。公之孙旅在太学。揖诸生归。终身不复出。是所称生六臣渔溪处士。 赠吏曹判书。就伯夷山下建祠。与五公者享焉。公之四百年。湮而不章。岂亦有幸不幸存焉耶。向所谓琴画。是真有托而逃焉者。而其见于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0L 页
世谱者。亦引而不发。若有待乎后世之子云。及孟文贞思诚所为洪晚隐载之状出。而公之隐德微行。稍稍始显。其状略曰一夜判书成万庸,评理事卞赟,博士郑梦周,典书金成牧,大司成李穑等不期而会。把酒论怀。牧隐曰殷有三仁。比干死。微子去。箕子为奴。各自随意行之。皆曰诺。晚隐遂决意归田。至三嘉大坪村卜居。命名为杜寻洞。惟咸安人典书赵悦,进士李午常以竹杖芒鞋相往来。以伤时事。其后丽祚讫。与二公会唁于云衢。仍以悲歌哀咏而归。人譬之麦穗采薇之歌云。呜呼。晚隐之状。殆若为公而发。岂非天哉。且其盍簪联句。幽篁园里数䕺花。润色山村寂寞家。入室更看樽有酒。宦情从此薄于纱。其辞愈婉。其迹愈微。其志愈坚。于是乎公之为公。庶几俟百世而无疑矣。宜其以渔溪为孙也。公墓在防御山东麓乾坐原。后夫人蒋氏祔。元配田夫人墓失传。公之先三世。曰密直使三司左尹讳禧。曰参军 赠参知政事讳之兴。曰版图判书讳天启。公之四子。曰彝神虎卫。曰宁县监。曰桓。曰安不仕。安之子曰渔溪。后孙几累千数。或以名节。或以经术而著焉。又有以文行名于世。科宦显于朝。多不能尽记。而国有寇乱。又多前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1H 页
后立慬。世称一门十忠。噫其盛矣。岂不是公之遗风馀教有以启牖之也。近有大石出于公墓下。其尺度正合于大碑。是必渔溪以下诸公。为之磨砻运置。以待夫后之人也。石微物也。而与公之显晦同其终始。尤岂不异哉。诸子孙将谋竖隧道。求余为记实之文。采何敢当。采王父陶庵文正公。于渔溪碑铭。诵石潭先生之言。而结之曰使后世不复知有金时习。抑何悯焉。亦可谓得公心矣。然公之所秉大义。即所谓撑天地亘万古而不能易者。公虽欲自泯。其不可泯者天也。采于公亦以是结之可乎。虽然公私秘藏。愈久愈出。则公之事实。终必有大显之日。盍姑俟之。显晦有数。迟速有时。铭曰。
迹公之世。哀彼黍离。谁与友者。其歌也悲。有孙醊食。伯夷山下。厥后忠贤。一何盛也。晦而后显。亦理之常。我铭斯石。用昭无疆。
孝子李公墓碣铭
余为孝子铭多矣。类皆有双鲤黄雀之感。辄沉吟久之。方下笔。及得郑斯文穆所为李公晋彩状读之。郑斯文贤士。其言宜可信。况其实心实行。无一毫勉强虚伪。有足感服人者。今于树墓之文。遂不辞而乐为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1L 页
之叙。公星山人。字子明。天性孝。自五六岁。已知爱亲。怡柔声色。不离其侧。父病聋。罕言其所欲为。乃以心嘿契。先意承奉。为其所嗜。在川鱼红柿。每竭力供之。未尝废钓网。尝与乡人之宴。见其柿甚美。遂手擎而归。恐其坏败。足缩缩举前曳踵。直趍三十里献之。尝曰事亲者不可不知医。于是学歧黄术极其精。有疾辄尝粪。随證投药。即收神效。又尝供安峰寺佛。岁以为常。有老僧语人曰。彼为夫妇子女祈福者。滔滔也。独东山李公祈其亲寿考康宁。馀外无他语。真孝子哉。当疠气炽日。焚香祷天。虽比屋犯染。而公之家独免焉。是故父年九十有八岁。尚能康健。公亦年近七十。左右养便敏如孺子。贵家子弟慕医名。虽厚币要之。必辞以亲疾。或出亦未尝经宿。及丧。葬祭一遵礼制。三年食素。日必省墓。攀擗号踊。人皆大悦。过其居。必问李孝子安在。弱冠遭母艰。常以为至痛。语及辄流涕。仍遗戒子侄曰。吾母死。不得用厚棺。吾死须用薄板。每当慈讳。倍为之悽咽。祭需必一一躬摄。以致如在之诚。常恐羞辱及其亲。未尝以恶言出诸口。暴怒加于人。每谆谆以孝道训家。一室之内妇孺僮仆。皆知事亲当孝。乡邻有不孝者。往往感化。乞不令李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2H 页
公闻之。辛亥八月。以疾卒于东山。距其生癸卯六十九。葬马堂山卯坐原。公系出高丽乐居副正讳德富。代有簪缨。星山六李。人称副正之李最著。高祖绲,曾祖亨遇,考夏蕡。皆同知中枢。三世以寿职贵世所罕。外祖海平金潾。配原州元养浩女。无育。以弟圭彩子光旭为嗣。呜呼。孝固子职分当然。而迹公事行。一出于至诚深爱。祷天供佛。使其亲安享期颐之寿。孰不曰孝哉有是子。余尝官于知川。与公居接壤。时则公盖无恙。而恨未及登堂而礼焉。公没后期年。公议齐发。累呈营邑。尚未有旌褒之典。以公而泯灭。则何以为为善者劝。是必有受其责者。铭曰。
繄有行源。天感心香。儿头已白。翁发复黄。敢言其老。洞属在傍。吾尽吾职。不知何伤。化固已行。若古彦方。是亦为政。自家而乡。彼四尺者。孝子攸藏。毋或夷之。视此铭章。
副护军朴公墓碣铭
尚记壬子之夏。余在知川。朝廷 赐祭朴总管孝参。其家家山清。余以执事赴。仍见其诸子孙。复讲旧好。后六年。总管之孙熙震访余于中州。请以其两世先碣曰。此吾父遗意也。噫。逝者之意。其忍负诸。公讳寿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2L 页
一字享诸。大耋通政。即总管曾大父。公以 仁庙庚辰生。早习词章。九捷乡解。人谓朝夕且一第。晚年遂废举。閒居养精。自号安乐窝。从容游艺。谆谆然教子孙。奉先接人。各尽其宜。平生不见不正之人。不作无益之事。处贫穷怡然也。年八十九。戊申十月十一日卒。赵相国道彬诔之曰。自跻绯玉修天爵。终老林泉作地仙。以其十二月。葬于县北屯洞芳谷负兑之原。先兆也。公凡再娶。晋阳河氏监察璿女。延安李氏宣教郎友仁女。并 赠淑夫人。河夫人同麓异茔。李夫人有闺范。以己丑三月十五日卒。祔公墓。二男二女。师亮生员,志亮。卢世勋,鱼翼龙。皆李夫人出。长房男凤徵,凤仪,凤来,凤龄,凤德,凤祥。次房男凤朝,凤彩。师亮,凤徵以孝参贵。 赠承旨,参判。内外曾玄近百馀人。熙震父显东有孝行。潘南之朴。远有圭组。入本朝。孟智号春塘。官至校理。历四世有讳文柍生员。醊食西湖。讳以赫,讳尚圭生员。是公以上三世。皆以文行名。终老于卧龙精舍。有尚友隆中之意。士大夫高其风致。妣清州韩氏。察访梦参女。铭曰。
三世龙湖。一乡善士。其后也昌。馀福在是。
赠左承旨朴公墓碣铭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3H 页
英庙己巳。进士聋嘿轩朴公师亮字重明。寿七十六。夫人安东权氏亦七十七。时孙孝参已文科。方为邮官。以回卺在是岁。设庆席而乐之。众子孙蕃衍盈堂。公酒酣自赋诗曰。四代夫妻同处室。一床莲桂更回春。人莫不艳叹而和之。越五年癸酉十二月七日公卒。后十二年甲申七月十二日夫人又卒。以孝参贵。赠公承政院左承旨。夫人从 赠如例。公系出潘南。高丽户长应珠其鼻祖。本朝有讳孟智官校理。以学行祠于龟川。历数世。代有簪缨。生员讳文柍号龙湖。朴氏居山阴之龙湖。自公始。早游寒冈之门。有盛名。及卒祠西湖。生讳以赫。中生员。旋罢榜。与郑畸翁从游。号省愆斋。生讳尚圭。亦生员。自号镜川。即余祖文正先生铭其碣者。生讳寿一。大耋通政。即公之父。外祖文清公青莲李后白之后宣教郎友仁也。公以 显宗甲寅生。幼而聪颖。父呼韵使赋即景。公即援笔对以杜鹃花落海棠开。时年七八岁。一座惊叹。又善草隶。词章六体。无不通达。最其诗文平易。笔法端妙。出入场屋三十年。人皆传诵而取法焉。然晚始上庠。终未克大阐者命也。性孝遭内外艰。尽其情礼。当讳日。斋沐将事。哭泣如袒括初。平居左右图书。排置齐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3L 页
整。取古圣贤训辞。手写揭壁。口不言人长短朝廷得失。非惟不言。亦不欲闻。其所称聋嘿。自警也。雅好佳山水。遇兴辄陶写。就濂洛及先贤文集。摭其要而步其韵。有嘿老枯唾四卷藏于家。权夫人通德郎致亨女。端淑有法度。奉君子不懈。合葬于县北芳谷壬坐原。六男二女。凤徵,凤仪,凤来,凤龄,凤德,凤祥。李汝玉,郭弘绩。凤徵一男即孝参。官至副总管。一女郑弘毅。凤仪男孝彦。女郭弼东,安珖,姜箕成。凤龄男孝曾,孝元,孝贞。孝曾后凤来。女柳垠,姜箕应,李运泰。凤德男女孝益,孝渊,金𡑝,安德明,文祖光,李祖兴。孝昌,刘彦邦妻凤祥出。内外曾玄不尽记。显东子熙震。实尸公祀。孝元子荣东。文科今注书。熙震以其父遗意谒铭。铭曰。
自谓其聋。不聋于泉声鸟语。自谓其嘿。不嘿于咏诗读书。吁嗟乎白首丘园。虽不得于人。而得于天如此夫。
学生孙公墓碣铭
有奋起遐陬。能志于圣人之学。而私淑大贤之门。以实心实行。洽然为一乡模楷者。孙公缜真卿其人也。上祖讳赟政堂文学修文殿大学士。讳执经大司成。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4H 页
历几世。有曰弘道。曰汝献。曰复立。即公曾祖祖若父。父早殁。公世家长渊。渊海邑也。其俗僻陋。不知文墨为何事。然自李文成先生继开以来。稍稍知斯学之可尊。公母绫城具氏。始教之义方。及长出而游乡塾。博涉经史。家置训蒙斋。诱掖乡秀子弟甚勤。三十年如一日。尺疏吁天。首建朱夫子院。以文成配食。学规自公草出。永为藏修之方。盖其自治治人。多石潭遗范。而生员进士者。往往出其门。学者推之为乡先生。其事亲也。愉色婉容。克尽志物之养。其丧也。泣血三年。忌日必献贤以致其诚。处兄弟无彼我。与同衣食。此行谊之著者。九试发解。在公为馀事。以若人终于泯泯惜也。然观察使以闻。遂 命复其户。犹贤乎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者欤。观其所为遗书戒子孙者九条。凡为人之道备矣。其学正其辞恳。有足以激励孚感。信乎读书之力不可诬也。某年月日卒。距其生为几年。墓在铜岘艮坐原。前后配白氏,金氏。五子万龄,万迎,万遂,万达,万逸进士文科县监。庶出万坚。孙九人。曾孙十有五人。多不能尽记。请余文者。思俨之子庆鲁,思行之子范鲁。思俨万迎出。思行万达出云。铭曰。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4L 页
彼贸海曲。知所当勉。卓有行谊。斯谓之善。微公之奋。孰破天荒。推以及人。为准于乡。
井田康公墓碣铭
公讳逵字仲鸿。自其几世祖判掌隶院事讳俊。世居箕城。公奋起遐陬。知有古人为己之学。笃志力行。下学而上达。若日月星辰之度。山川草木之名。亦靡不旁通。蔚然为一路之望。年八十五。卒于井田精舍。学者号曰井田先生。乡人比之关西夫子。呜呼。古所称豪杰之士。公非其人欤。康氏出谷山。高祖讳铢以荐拜 齐陵参奉。讳时灏,讳檗,讳宇夏。皆以孝友称。即公三世。而外祖密阳朴燧也。公甲午十二月廿九日生。体干壮大。志气卓荦。九岁患痘危。谓父母曰烹二鸡来。即与之。曰非我也。欲父母食而苏其惫也。及长师事吾王考文正先生。千里负笈。慨然求道。先生许以隽才。公每春秋来往。不失其期。蚤夜讲诵。必有常业。自小学四书五经。至心经近思录诸书。皆循序而探赜焉。尝入香山半年。彻夜读不辍。其老经僧自以为不可及。然其为人颖秀俊发。于书或略绰看。便谓已了。先生戒之曰。沉着痛快。是君用力处。公谨守而不失焉。日必晨兴谒庙退。整衣冠对方册。终日危坐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5H 页
不少倦。先生尝书示义理之心顷刻不存则人道息。高山仰止,四养六有等语。公书揭座右。一日一诵以自省。真积力久。充养有道。是以向之矜持者纯熟。严厉者和平。疏食粝饭。至乐自在。绳行尺步。容止可观。俨乎其道立之君子矣。其居家笃于孝友。亲丧庐墓致哀。其丁外艰。年既耆艾。而执礼愈固。祭必诚慎。不问家有无。四时之享。必深衣幅巾。于先世墓道。卖田竖表。以及旁亲。有季父生同年。事之如父。御家以严。子弟不敢阑语于前。而其友于也怡怡。或有不可教者。亦处之以善道。自然归服。盖其日用常行。不本于小学者几希。而先生之丧。丧三年。为校雠遗文。累会寒泉。亦一事之义也。其教学徒。必以先生所以教公者教之。自治而治人。严立课程。尝秉拂于仁贤书院。每朔设讲问难。又行饮射礼。使诸生观感。尝曰开天下万世太平者孔子也。开东方万世太平者箕子也。宜特立祠于文庙之傍。草疏而未果上。校宫享祝。议去年号。以明尊攘之义。著井田关防说。以备需世之策。要之皆可行无疑也。辛亥因 上旨。进易学传义考,礼说合几册。始公拜崇灵殿参奉不就。前后道伯。又以经行累闻于朝。间拟 康陵参奉。至是又登荐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5L 页
剡。有是 命。盖将用之而公老矣。其为通政至资宪者。皆寿秩也。于是冠盖之道箕城者。多闻风造门。愿一见其面。而诸先生如朴公圣源,俞公彦鏶,金公元行,金公亮行。以同门与道义。乐与之往复问辨。观于诸公之贤。可以知公也夫。公之卒在戊午十二月廿六日。墓于紫阳洞先麓负壬之原。配遂安李氏祔。司艺万春孙也。一男龙悦。二女黄镇辅,林潢。龙悦二男寅,宽。黄婿无子。林婿子道根,达根。寅子信恒。宽子信德。公所著诗书碑状杂著,四书讲说,井田说,历代编年藏于家。如传义考十六册。最是公平生精力云。公卒后数年。门徒谋竖石。使宽属铭于采。今宽又死。可悲也。铭曰。
奋身于𤱶亩之中。而慨然从师。玩心于经籍之内。而俛焉为己。德容俨拱。世皆仰之以伟人。道章交荐。 上亦知其为贤士。呜呼西土之人。毋或夷之。其墓在箕子之都。紫阳之里。
学生安公墓碣铭
安公载迪初讳曰载泰。自曾祖讳悟,祖讳尧佐。世居果川之良才里。生老死葬皆于斯。有二子衡衢皆进士。伯后为参奉。老职佥枢。与其弟从吾五父游。有声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6H 页
士友间。公亦弱冠。从以学焉。公佥枢子也。余故得识公而犹未详也。他日尝往侍大斋俞先生。先生之季忠文公彦镐。时以尚书在座。适公开户而入。先生兄弟起而迎。把酒欢如。与之言。必呼曰仲劝。仲劝公字也。余于是心惊异之。以为公一布衣耳。其见敬礼如此。款洽又如此。是必有所取也。徐而察之。虽不规规于绳尺。盖孝友笃行之士也。安氏出顺兴。文贞公轴,文简公宗源,良度公景恭,靖肃公纯,文肃公崇善。连五世大显。文肃四传而有县监世宽。己卯士流。是为公六代。外祖同中枢朴震龟也。公以 肃宗癸巳生。以 正宗丁未十二月十六日卒。越三月。丁其坐而葬。公初娶全州李氏德基女。有妇德。廓及李百裕其男女。再娶陜川李氏元裕女。㢞又其男也。而出后其季父。方为沃沟县监。廓男其性。㢞男其命,其宅。侧出其义,其职。李婿男得鲁。女尹命烈。始公七八岁时值先忌。适游戏于外。有老婢见之曰祖父母方以丧馀悲痛。郎独何乐而乃尔。公赧然而归。自是遇祭祀。斋必加长者。居前后丧。情文备至。三月啜粥。三年不肉如礼。每讳日。沐浴致诚。梦见所为祭者。友其季。既没而语及之犹泣。抚爱从侄之孤者。教督甚勤。曰不如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6L 页
是。无以见叔父于地下。推以至远族亦睦。少习功令家文。屡解而竟不成。疾且亟。犹诵觳觫浩然章。傍人谏止之。则曰以是收敛精神。不为疲也。呜呼其可敬也已。㢞使其命请曰。先先生既铭吾二祖。铭吾父者非执事耶。余不敢辞。铭曰。
郁彼阡世其葬。谁为铭我文正。嗟善士从于先。托名荣又余镌。
进士 赠弘文馆校理栗亭崔公墓碣铭
人于科宦。其未得而患得。既得而患失者。盖滔滔也。进士崔公鹤龄魁 中庙己亥庭试。独以 御赐红牌有字误。士初出身。不可苟受。乃固辞请还之。得失有不恤也。廷议顾不一。 上以特教可其言。浩然以布衣归乡里。时年二十八。非光武不能成子陵之高。岂谓是欤。从河西金先生游。讲磨道义。遂绝意荣进。虽其显晦不同。若公微旨。则与金先生一揆云。及其卒。 赠弘文馆校理。与八贤同享于慕庵祠。于是乎公之名与迹不泯矣。然孝者行之源。而公实有之。其贤益可知已。公字云老。因其所居而自号曰栗亭。十六发乡解。父母赏以田民。公曰患不能立扬。不患无生理。今以一解受赐。奈姊妹兄弟何。其辞受之不苟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7H 页
已如此。其为进士则在甲午。公家传孝友。世守文学。其平居言动事为。皆有常法。读书之暇。不离亲侧。日以为娱乐。及郑孺人丧。颜色哭泣。使吊者悦。啜粥枕苫。一如礼。既葬庐于墓。距家百有馀里。寝郎公惧灭性。欲其还。公泣曰。心安则身安。生死不系于此。外艰亦如之。前后六年。不一迹庐外。尝有鼠雉之感。而公不自有。至甲寅 上下旨求孝子。观察使将以公应命。公上书恳辞曰。飞雉之自落。群鼠之自毙。此偶然耳。金先生寄诗。曰闵子人无间。曰况今诚孝达吾 君。政实录也。其遗戒曰可爱者同气。张公艺九世同居。其要只在百忍字。又曰士生斯世。经术为本。经术既明。则可以治己治人。若夫词章末也。吾平生服膺。在子张书绅之目。汝曹勉之。壬戌十二月卒。距其生壬申。寿五十一。墓在罗州草谷之原。配李氏祔公。系出耽津。始祖讳思诠。高丽同平章事。生讳烈中郎将。世有簪缨。入我朝。有讳孝老隐德不仕。口不道朝鲜字。讳闰元进士。讳镇亦进士训导。讳淑拜寝郎不就。即公之四世。而迪顺副尉郑承孙其外祖也。李氏副提学元徽之女。男女各三。男长三省进士。次四勿文科兵马评事。次五纪。女适县监崔希悦,士人金元庆,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7L 页
柳恒。四勿之孙元立节度使。内外云仍多不能尽记。而惜乎其衰替不振。文献无传。卒无得以尽公之蕴也。然古语云不见其山。愿见其木。观于鳌山名人录足矣。今其诸孙方树碣于阡上。请余为铭。铭曰。
维湖之阳。有郁鳌山。八贤齐名。公在其间。生而庠选。没而社祭。 貤以瀛馆。何异已第。繄公良贵。孝为之先。物有相感。夫岂偶然。闵子无间。河老有评。欲阐潜德。请观斯铭。
学生金公墓碣铭
采王父陶庵文正先生晚寓龙仁之乡。与四方游学之士。讲道于寒泉之泉食庵。学舍常不能容。其居同乡。有志有才者。殆亦家簦笈而户弦诵。蔚然有彬彬之盛。而先生将就医故里。赠金公乐道诗。独曰居乡十九载。幸得一士归。噫其贤已可知。而况又有季方之难为弟者。公其人也。讳乐圣字叔睿。性端方雅淳。幼与群儿戏。忽莫知所如。家人求而视之。乃兀然坐篆隶图章之间。耽玩自若。及长。于一切世味泊如也。不理产业。不接曲糪。所自娱者。经史而已。与伯氏居同室游同门学同业。埙篪湛乐。讲诵不辍。知有不至。必求审问。行有不逮。必期实践。多质少文。观其外。恂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8H 页
恂若无能。而日必正席危坐。固穷忍饥。闇然自修。传所称古之人古之人。嘐嘐然自乐者。非公之谓欤。其先出敬顺王。至本朝开国。有讳稛以勋封鸡林君。累传至元立。抗义昏朝。后以文科进。官府使。生讳敏敩正郎。生讳载彬。生讳挺豪。俱 赠参判。考以上三世。同知中枢讳𥖝。海平尹氏道明女。寔生公。公娶骊兴闵翼圣之女。曰星五曰星德其子也。各有子女。生卒皆丁酉。二月其七。夫日也。墓在本县器谷坐艮之原。孺人祔焉。呜呼。公孝友得于天赋。其事生也。左右养。洞属罔违。必务愉婉之色。事亡也。亦必诚必慎。一遵于礼。兄死于疠。阖家俱病。公抚柩哀临。间复亲自扶护。如古之庾衮。其少时公车。为亲屈也。而其志则不屑。故早谢举业。专务为己。晚而析产也。仿薛包故事。取其荒顿曰。使子孙勤力。不患损志。戒子侄。常曰籯金不如一经。虽疏粝不继而处之夷然。是皆资性之美。志行之笃。而学问之力。有不可诬。此其所以一乡称二难也。其从子星汉。亦吾乡饬身读书之士。一日袖状而来曰。吾季父墓。非子而谁铭者。吾老且死。恐无以藉手归拜也。余悲其言。略叙之如此。铭曰。
泌彼葛川。曰有一士。叔兮志同。真实为己。联床讲讨。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8L 页
乐有贤兄。如埙如篪。日迈月征。噫其志行。孰阐幽潜。窃附同传。我铭不惭。
处士旺林李公墓碣铭
处士讳行祥字公履。李氏自中郎将茂始见于谱。新罗时封延安伯。子孙仍籍焉。历几世。有讳石亨。德望经术。为我朝名臣。世号樗轩。其后代有簪组。六传而至讳时尹。童蒙教官 赠吏曹参议。寔公高祖也。曾祖讳益基翊卫 赠吏曹参判。祖讳莘老 齐陵参奉。寿秩袭封安昌君。考讳哲佐通德郎。雅好善。秉志不苟。通德公三娶平山申氏,延日郑氏,昌原黄氏。公黄氏出。以 英宗乙巳正月初三日生。自幼天分近道。不妄言笑。同游有语侵父母者。不复与也。尝往拜族祖三登公。入内必扬声上堂。家奴为倡优戏者。路进珍果。公正色不受。为三登公所叹赏。十三。父命请业于知庵李公维。时知庵之从兄陶庵先生讲道寒泉之丙舍。教育英才不倦。四方学者。多出其门。公进见。容止迟重。先生大异之。遂命来学。谆谆于科学之分。而常诱掖激励。节次推挽。公自是专意问学。有进进不已之势。先生遂为手书以勖之。曰万事一直。曰甘白之质。可以有为。曰莫负我。仍又曰尔若止于一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9H 页
乡之善士。是负我。公时年才十五六矣。公外若质鲁。内蕴聪颖。左右服劳。诚心不贰。先生视之如手足。公亦不敢暂离也。先生晚年患风痹。口不能语。凡有著述酬酢。指画以示之。惟公善喻其意。虽深夜睡思之中。从衣背上乱草画过。而公则曰唯唯。及其缮写。无所错误。先生诗以示意曰。栾共训语古虽有。千载实践惟见尔。哑夫暗中书小字。微君莫能通其意。天为陶翁生此子。又曰吾居此乡十九年。惟质直可望者。李处士公履其人也。命赐三经四书。引重愈盛。未几丧先生。如孝子之哭其亲。痛念恩义。求道益切。遂与玄岩宋公煓,梨溪成公德朋。为道义契。交相切磨。师门后事。与共周旋。乃就旧堂之南。建书社。妥先生真。月朔焚香。春秋设讲。用寓江汉之思。湖儒以先生追配雷岩祠。公与二公屡书争之。盖不但以冒禁为先生累也。甲辰 正宗册储嗣。旁求经行之士。卿宰道臣。多以公应荐。拜 光陵寝郎不仕。其后朝廷累欲引进而不果。甲寅升通政佥枢。以寿资也。七十六岁庚申十二月十九日卒。翌年三月。葬于牛鸣洞先茔。乙亥稍上十许武。改封丁坐。夫人光山金氏祔。通德郎泰升女。德懿孝顺。又处事周通。男延龟有文行。不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499L 页
问可知为法家子弟也。孙男曰愚明,愿明,惠明,应明。惠明出为三登公后。改名学愚。二女水使白海镇,成凤默。孙女安秉俨妻也。白继子能洙今宣传官。女先达李应谦。成二子载万,载九。女郑淑。愚明二男永穆,用晦。四女长适郑匡翼。馀幼。愿明,学愚各二男一女。应明一男一女并幼。呜呼。公器宇敦重。资性方严。望之俨然。有不可犯之色。而至其事亲。则务主怡愉洞属如不及。庶母性苛刻。所值多至难。而公善遇之。卒底感服。黄夫人寝疾。血指灌口。及忧服。冬不燠夏不箑。毁瘠几不保。父丧亦如之。去墓十里而遥。日以趋省。手自扫除。冻风暑雨。亦无旷也。友伯氏笃。疾病亲加调护。出入躬自扶持。及其没。宗孙幼。仿石潭遗法。率宗妇。奉家庙同居。置祭田以赡宗祀。立别庙以奉祧主。又严于理家。闺门之内肃如也。僮使不敢亵语于前。见人有过。作于愚迷。则亦不为刻覈之论。若其有挟而任巧诈者。必峻斥而无所贷。平居夙兴。整衣冠危坐。粗粝不继。而处之逌然。探赜经传。至会心处。每再三缓诵。尤用力于小学论语。而曰读一章。便有一章之效。至于天人性命气质偏全之论。自妙岁已悟大意。盖亦有所受焉。病世之学者不事下学而骛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0H 页
高远。不察身心而工辞令。遂乃隐居卷道。以真实无妄为自修之要。惕然有任重道远之忧。俛焉加战兢临履之工。四时会村秀子弟。设社讲。以身先之。虽大耋。不废程课。恒若汲汲焉。见其进而不见其退也。程子所谓参也竟以鲁得之者。公庶几似之。噫。斯其为不负先生者欤。惟其穷而不悯。故志洁而守约。质而无华。故实过而名逊。行义不出于身家。教迪只及于乡邻。而卒不得行所学于当世。则殆亦命也夫。虽然公尝言近世儒者。退让为美。坐致崇班。朝廷之待儒者已不诚。而儒者又务为赞扬君德。无一事匡救之实。宁不寒心。然则使公而在旌招之列。必不为枉道而徇人矣。盖其操履敦确。有威武不能夺者。嵬山李公师炳云吾于畏友立节死义。当屈一指于公履。亦可谓得公之所存也。窃又以为世衰俗渝。士之知生三死一之义者盖鲜矣。而公十年在先生侧。于其容色言动。默契心悦。敏于承奉。能人之所不能。而山颓之后。语及先师。辄泫然血泣。随事舆卫。终始不懈。苟不固诚爱笃信者。能如是乎。故君子曰。陶翁之门。得李处士公履而师道复尊。信哉。先生采王考也。采生晚。不及见先生之世。而每从公获闻绪馀。尚如亲炙。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0L 页
故知公者又莫如余详。采虽耄矣。苟不言孰徵焉。乃为之铭。铭曰。
在昔泉门。英才如云。公时童丱。已自出群。敬受心画。勖以莫负。何以服勤。如舌如手。咸曰异哉。天为陶翁。鲁而不愚。学与性通。绍述遗风。仪于一乡。养深积厚。闇然日章。何忧何惧。穷斯知命。惟孝与友。是亦为政。允矣处士。实光渊源。谁其铭之。先生之孙。
典签郑公墓碣后记
我祖文正公。盖尝铭公之墓。而以公丁丑弃官。谓不忝先烈。凛乎有蹈海之风。铭成后几年。公之六世孙星采造余而曰。向吾先人南为。得故师傅郑公克后赠公诗序以来。此逸史也。愿以是追补。以卒先先生未卒之惠也。余取而读之。首叙圃隐雪谷二先生忠孝一脉。而仍言公尝直书 大妃。排抑凶疏。存大义于废伦之际。噫。年代既邈。文献无徵。虽不知事实如何。然郑公公同人。以文学名。学者号曰双峰。则其言必非阿好者也。夫耻不肯燔瓦。浩然如脱屣。是固不愧于先烈。而方废 母之议也。设刀锯鼎镬以待其贰者。举一国莫不惴惴。乃公不慑不屈。能办此树立。是在公少年时事。岂不尤卓卓难及矣乎。益知忠孝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1H 页
一脉。真有所自来。而丁丑事。亦权舆于此。又不可使无传也。星采缵宪之曾孙。其先人名顺济。礼所称不明不仁者。可以知愧也。
华泉集卷之十三
 墓表
  
高丽知密直司事陶隐李先生墓表
高丽知密直司事艺文馆提学陶隐李先生没既三百有馀年。其后孙进说,显德。属采以表墓之文。顾世代已邈。家乘无徵。谨撮丽史所载先辈所述。乃敢为之表。公讳崇仁字子安。天姿英锐。文辞典雅。往往绝类唐人。牧隐李文靖公亟称之曰。中国罕比。赐同进士豫章周公倬,文华殿太学士吴兴张公溥,礼部侍郎嘉兴高公巽志。皆序跋而赞美之。然在公特一小技耳。当丽运之季。与牧隐,圃隐诸公。为义理交。同其荣辱。洎圃隐殉国。以公及金公震阳,徐公甄等为党与。悉放流之。入我朝。不就徵以殁。节义凛凛。直与秋色争高。其有功于人伦世教何如也。始祖讳纯由位新罗宰相。不肯仕松都。坐废为京山府吏。公实不愧为是祖之孙。历陇西公。有讳百年文密直。有讳麟起府尹。有讳元具星山尹。即公曾祖祖若考。判少府寺事金敬德其外祖也。恭悯壬寅。公以明经登上甲。丁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1L 页
未牧隐为大司成。择经术士。公与圃隐及金公九容,朴公尚衷兼教官。于是学者坌集。相与观感。乙卯以典理总郎。上书都堂。请勿迎北使。丙寅与圃隐议定百官冠服用华制。戊辰与牧隐充贺正使如京师。己巳以艺文提学。为吴思忠所劾。流京山府。辛未召还。壬申知密直司事。是年高丽亡。公已废为庶人。屏居于野。及卒。我 太宗大王以公尝典成均试。悼念甘盘之旧。追加封爵。家状中官吏判谥文忠。岂其时所赠欤。夫人南阳洪氏。判阁师普女。子女孙曾。多不能记。夫人别葬恩津章华山。公墓在豆衣谷坊龙宜洞壬坐原。旧有表。岁久剥落。进说等与诸子孙谋。改竖他石云。
元翰林学士高丽昌原伯孔公墓表
孔氏自夫子居曲阜。地相去万里。世相后数千馀载。今有以夫子之后而东来我国。别为东方诸孔氏始祖。使我冠章甫衣缝掖之徒。得与其子孙游。岂不奇且幸哉。公讳绍字无传。当元顺帝时。鲁国大长公主下嫁于高丽恭悯王。公以翰林学士。陪卫而来。锡封昌原伯。生居死葬皆于是。前配皇甫氏,后配卢氏。亦于是墓焉。公之后遂为昌原人。公初讳昭。避光宗讳。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2H 页
改今名云。有讳文远。宋朝袭封衍圣公。有讳之厚轻车都尉。有讳浣仕元为太常礼仪。是公之三世。而参以夫子通纪,阙里志。自夫子至公。盖五十四世。呜呼。公在元为翰林学士。在丽为昌原伯。则官非不荣显矣。其前后令名懿迹。必有以耀人耳目者。而一无徵焉。生卒亦不传。是可惜已。然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夫子。则以夫子为祖者。足为凤凰之一羽。况其子孙。有曰俯。官至宝文阁提学。号渔村。与圃牧诸贤相友善。入本朝。屡徵不起。七传而又有曰瑞麟。从寒暄金先生学。官至大司宪。谥文献号休岩。即世所称己卯名贤。贤如二公。而咸以公为祖。则灵芝醴泉。岂无所自而来哉。虽不备书其言行。而公之贤可知。余故历叙二公之贤而系之于夫子。使世之人因其世德而知公之为公也。仍念中原故国。东土遐陬耳。公之舍彼而乐此者何也。岂以箕子旧邦。素称礼义之俗。而函夏腥秽。常有帝秦之耻。故欲睹衣冠文物之懿。因事东来。故留不返欤。朝野史乘。虽不概见。而后千百世。或有公眼者出。庶几有以论公之世而知公之心也。噫。公之云孙。多在岭表。不能尽记。而参奉 赠参判德一倜傥慷慨。当南汉下城之后。屏居驹城。以酒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2L 页
隐自号。亦不愧为二公之孙。参判之后处仁谓余居同乡。以其诸宗之议。谒余以树阡之文曰。去先祖四百有馀年。几不识昌原伯之墓。今黄山丞胤恒磨砻一小碑。以待子一言之重。余辞谢曰。我 正宗大王。特命录公后。官胤道,胤东。又自今命贯曲阜。以明其出自中国。异数也。可使公不朽。盍以是归而刻之。
有心斋李公墓表铭
当宁五年辛丑。有心斋先生李公。以疾终于永平之玉屏旧第。距其生甲午六十八。远近学者为位而哭。既葬。徵士闵公彝显,左议政金公钟秀。为之志其圹而铭其碣。曰泉门高弟。吾学正脉。噫。斯可以知公矣。公讳和甫字太醇。始讳醇甫字太和。寔采王父陶庵文正先生所命。其改之。避 肃庙嫌讳而非公志也。故以字易名。以不没命名之遗意焉。始祖让宁大君属尽。世袭簪缨。至讳䕪参奉。是思庵朴文忠自出。李氏家玉屏自此始。祖讳弼文。考讳𪣶有行谊。妣鸡林郑氏。资宪国良女。公资性厚重。器度峻正。幼而不妄啼。不妄言笑。稍长读孟子。至有为者亦若是。喜曰圣人可学而至。未冠请业于文正先生。知有古人为己之学。事亲持身。一以小学为准。每归觐。率弟妹拜堂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3H 页
下。如柳仲涂家法。常曰士当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及知世道之终不可为。遂慨然不复迹城市。时年十九。卓然以斯学自任。以诚实为造道之本。以涵养为应事之基。读书必字究句索。体之于身。文正许以畏友。又尝曰太和有儒者本色。间移寓湖西。与多士相讲磨。屡行饮射礼。乡里蔚然有兴起之望。及文正弃后学。益无意于当世。与朋友别立条约。直以毙而后已为心。常戒舍近而趍远。处下而窥高。凡有学者。必先之以小学。曰人道尽在是矣。晚而复返于玉屏。喜读易十数年不辍。再登荐剡。除 敬陵 庆基殿参奉。皆不就。然其言曰孟子之于滕文。武侯之于昭烈。尤翁之于 孝庙。真千载一值。想像其际。依然身亲见之。人或疑公以果忘者。非知公者也。疾革戒诸子曰。毋废小学。扶坐诵西铭。不少错。至存顺没宁。三复太息。已而翛然而逝。呜呼贤哉。公以亲丧殡敛未恔。为终身痛。常戴蔽阳子。服素练深衣。惟笃志力行。六十年如一日。遁迹自晦。没齿无悯。若公者。岂传所谓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者耶。墓在文忠墓右枕丁之原。亦玉屏也。有遗集数卷。方谋剞劂云。配平山申氏。进士大一女。舟村讳曼。其曾祖也。事舅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3L 页
姑以孝。奉君子以礼。有女士称。与公生同年。先一岁卒。至是祔。有二男一女。男长尧钦克绍家学。次允钦。女直长郑在心。尧钦一子永元。允钦二子永仁,永智。郑继子九铉。尧钦以树阡之文属之采。采以文正之孙。虽不肖何敢辞。铭曰。
志伊学颜。不遇者天。存顺没宁。是谓之贤。
太古文公墓表
公讳希舜字汝华。尝随计入都。拂袖归。卜天皇之台。筑太古之亭居之。琴一箫一壶一竿一舟一。杂植兰蕙花木。日相羊其中。以终其世。风致萧洒。人比之怀葛之氓。先是丙子之难。公纠义旅。从安牛山邦俊。进至砺山。闻南汉媾和。遂忼愤不自胜。有诗曰如何崇德元年号。忘却 神宗皇帝恩。又尝自书曰鲁连一去。海月苍茫。陶潜已死。菊露凋零。其雅志可知也。文氏出南平。其最显者曰江城君益渐左司议谥忠宣。功著国乘。江城以上。有讳克谦太子太保谥忠肃。以直道闻。鼻祖讳多省。厥初有异迹。同平章事谥武成。入本朝。代有簪缨。曰献。曰彦光。两世参奉。于公为高曾祖。祖瑞霖内禁卫将。考载道节度使。妣佥正林汝霶之女。公自幼少。文艺夙就。早从牛山游。得闻性理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4H 页
蕴奥。事亲之诚。不以年老或懈。忧国之心。不以疏逖自外。敦亲戚赒穷急。倾其产而不恤也。常以孝悌戒子孙曰。以此遗若。不犹愈于产业乎。老峰闵公鼎重高其行。欲出而仕。不能得。戊午九月廿三日卒。去其生丁酉八十二。其为护军。寿职也。配赵氏鸣国女也。墓在中弥刀艮坐原。同茔异坟。世徵,世章,世黼,世泰。郑文周,梁禹轼,南瑢。其子女也。命河,范河,纬河,受河,重河,锡河,炳河,叙河,始河,启河,达河。其诸孙也。谒余文者桂恒。始河曾孙云。金寝郎允秋。余所敬也。题公遗事。以为公忠孝文学。为士友重。其蹈海之风。尤后世所当传。余故表其墓曰太古文公。噫。斯可以见公也夫。
县监赵公墓表
赵公宗哲字曾一。其始葬公山也。余往而哭而祭之。后几年。移窆于洪州白月山舟谷坐乾之原。其胤子郡守君属余以表阡。公自余家出。余又公季父参判公馆甥。故两家如瓜葛。公友余。余则兄公。识公深者莫余若。是宜有是托。公少卓荦不羁。仪观丰硕。气宇魁健。望之有不可犯之色。及进而言。款洽也。喜宾主宴乐。风流每笼盖一座。而见其有不当意者。不惮面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4L 页
折。做事不拘小节。一有所执。若不可夺。至其理到之言。幡然听纳。平生不妄施予。凡人死生急难。不愧古义士风。处兄弟。分剂酸咸。遇家众严。在官吏不敢仰视。一切不修边幅。视世之粉饰者。若将浼焉。故有善。未尝自衒。有不善。亦未尝自掩。其高见达论。往往有人不及处。而顾未尝以文识自居也。公乙酉进士。历官义禁府都事,童蒙教官, 徽宁殿参奉, 宣陵直长,瓦署别提,司宪府监察。出为宜宁县监。未期而递。及归参判公被追祸。冬丁副正公忧。震剥忧戚以终其世。公之世出杨州。代有簪缨。右议政忠翼公讳泰采。是所称辛壬四大臣。贞忠大节。昭载国乘。其嗣子讳鼎彬敦宁都正。季讳谦彬教官 赠吏参。是生缮工副正讳荣克。出为伯父后。是公三世。妣牛峰李氏。右议政讳䎘。观察使讳晚坚。其曾祖若祖。公之配安东金氏。清阴文谷之后。承旨文行女也。四子镇翼即郡守。镇靖,镇敏,镇刚进士。敏与刚出后。四女洪羲敬,郡守申在明,参判金鲁诵,金在宣。诸孙斗淳,台淳皆进士。奎淳,箕淳,教淳,致淳。外孙进士申锡辅,直长锡弼,进士锡昌。未冠者不记。公以丁巳生。丙辰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卒。金氏贞惠有妇德。后公十七年壬申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5H 页
八月一日卒而祔。呜呼。公生忠贤之家。遭 圣明之世。宜若顺鸿毛展骥足。而顾其所遭者反是。官不过一县。流离湖海。且数十年。岂非命哉。余尝与仁卿。访公龙湖亭榭。盛衰存没之际。涕笑淋漓。进退荣辱之间。论辨峥嵘。达曙不寐。余喜其少时志气尚在也。不数年公没。仁卿又死。独仁卿之弟贞哲成卿。自海岛不死而归。今为下大夫。公之子若侄。亦由荫路进。而公皆不及见。悲夫。参判公于人少许可。而其言尝曰吾诸侄中。白眉最良。有大家风范。又按仁卿所为志。其论公门割族事。有曰柄国者怵以危祸。啖以势利。公屹然不动。如砥柱捍冲波。噫。无容改评矣。参判公讳荣顺。仁卿名元哲。其父子文学言议。非阿私者。是为表。
县监 赠参议郑公墓表
英宗四年戊申春。岭南贼希亮等大举兵。谋犯京师。旁近县故家巨族。靡有不染者。独一蠹郑文献先生嗣孙胤献罢官在乡。以忠义激励宗党。与七人者沥血为誓。先以讨贼方略闻于官。既又移檄于众曰。为人臣捐躯报国。此其时也。遂聚家僮若干。将以身赴之。已而贼熸之。计遂已。御史朴文秀闻之曰。咸阳郑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5L 页
氏一门。能独保臣节。及按察本道。驰启于朝。请以褒典。大臣宰臣亦屡言之。然始公推尊属为首。故则不与焉。 当宁己巳。绣衣自南还。又称其屈。以申前请。上可之。特赠吏曹参议。为一路忠义之劝。噫。公议于是乎无憾矣。朝家奖褒之典。亦至矣。公字君述。贯河东。高丽枢密副使宥为始祖。入我朝。先生以上两世。以孝以忠著。自先生而五世。曰光汉司马。曰世杓。曰熙章。以门荫进。官县监,察访。察访配晋阳河氏。生公于郡东罗村。年五十二癸亥正月廿八日以卒。从葬于先生墓下。历官 明陵参奉,缮工副奉事,尚瑞直长,瓦署别提,禁府都事递。复为通礼院引仪,济用判官,延丰县监。淑人清州韩氏洪宪女。配君子无违。生一男四女。镇华奉事。宋梅相,李鹏海,曹泂,赵河彦其婿。孙德济县监。曾孙东老,东民进士,东蓍,东亨,东翊。外出不记。呜呼。公性谦恭谨厚。处乡党恂恂也。至其义理之辨是非之争则截然也。是以临乱奋义。独不为凶逆诖误。超然自拔于远近风靡之日。而不坠忠贞之家声。君子韪之。余故略其细行而表见其大节。以遗子孙。以揭于阡隧。使后之人。知公之为先生之孙。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6H 页
参议著庵俞公墓表
近故刑曹参议著庵俞公。少喜为文章。从太学士雷渊南公学。上之非秦汉。下之非韩欧。不为也。晚又取圣贤书。读而乐之。于庸学最流利。案上常置朱子宋子大全。盖将欲就而忘身之老也。年八十。辛未七月二十八日卒。君子曰噫文章其衰矣。始余猥托忘年。与公善。一日驰书使余记其所谓便此庵者。曰庵在桂阳府。下梧之亭即其傍。吾将死便埋此。至是所后子晦柱遵遗志。以十月干支。背艮而封。封而虞。泣且言曰先人疾革有遗托。不啻申复。愿执事之图之。余曰诺。既诺于先大夫。其忍负诸。虽然公尝自志。李洗马度中又有铭。何用余言为。无已则余尝以十二绝挽公靷。其一曰生老升平八十春。本之经术措诸身。骈花俪叶都刊落。当世文章第一人。虽其言简其词芜。庶几尽公之名行。是可以表于阡也。公杞溪大姓。在罗丽。尚矣不须谱。我朝 中 明间。有景安公讳汝霖,肃敏公讳绛。仍父子为正卿。历两世。有讳省曾,讳榥。亦父子观察使。生讳命赉。游宋子门。官监役不就。 赠吏判。生讳广基。荫仕知中枢府事。生讳彦镒。宣陵直长。公之考也。妣昌宁成氏。必升女也。子晚柱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6L 页
出后伯父。有文行早殁。其二子久焕未冠。敦焕才胜冠亦天。二女赵涉,金道喜文科注书。晦柱五男。长元焕。馀幼。其宦迹。戊寅小成。由参奉,奉事,都事,主簿,佐郎,正郎,佥正,副正,庶尹,司御。间辟为太仆惠局郎。如军资掌乐正, 元子僚属。皆选也。通政寿秩。而参佐特恩也。外则军威,金浦,益山,海州,富平,三陟,清州。往往有去思。沁都经历。暂赴旋递。其文曰自著。佚宕遒劲。驰骋恣睢。棣棣乎不可选。而公五十年肝血在此。可传于后无疑也。人为有自著。遂名其庵而号之。公则谦不自有也。呜呼。公尝与洛中五老。仿睢阳之会。时诸公年皆七十馀。余未六十。而公引欧阳,司马故事。要余跋其帖。余固屡辞。而其相与之隆如此。余于公之美。岂不欲悉书所欲书。而公尝言人铭志。宁简而不溢。为犹可信。余故只论其文章。而其他不论也。然每见公平居。净扫室堂峙群书。冠程子冠带韦带。方面炯眸。嶷然危坐。彷佛有道者气貌。后有子云,尧夫者出。必不以文章蔽公也。噫。今不可复觌矣。使九原可作曼倩。将谓何如。曼倩公字也。讳汉隽。初讳与字。曰汉炅汝成。夫人顺兴安氏。县监取范之女云。
孝子朴公墓表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7H 页
毁而死。记之所谓伤孝也。而后世许以出常。五十而慕。舜之所为大孝也。而末俗视同庸常。是曷故焉。古之君子。好常而不好不常。自世级降而一切反是。常常少而不常常多。如冰鲤幕雀之感。乌头赤角之旌。所以殆相续也。今有生不识父母颜。幼而慕长而慕。恤恤有终身之慕者。宜若有称焉。而世皆以为无惊异奇特底事。独泯泯也。此有识所窃叹。余于近世。得一人焉。密阳朴公讳霱字云瑞是已。发未燥。父母死于疠。稍长。邻儿讥其皆有而独无。遂失声大恸。常戚戚若穷人无归。一日惕然曰。孤而不学。何以为人。乃往邻塾。愿受小学书。读至事亲养亲等事。辄废书而泣。人目之以天生孝童。及冠自处如草土人。衣服必取纯素。冬以粗绵。夏以大布。常曰我是天地间罪人。生亦何乐。见人具庆宴乐亦涕。虽有动人欢喜事。家人未尝一见其启齿。每亲讳。号陨叩叫。如袒括初。享需以蠲洁为务。以诚敬为主。曰不悖于文公家礼,栗翁要诀。庶无忝情隐先祖。情隐者其曾祖也。讳杰。隐居笃修有士望。 赠户曹参议。祖讳敬慎 赠兵曹参判。父讳致龙。其先出自密城君讳彦忱。至本朝。簪组相承。中世稍不振云。公以雠日感疾。遂不起于十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7L 页
二月廿三日。实公年二十七丁丑也。葬杨州真岩辛坐原。配刘氏祔其左。公卒时有三岁一孤胤。既长名曰㘽。亦以孝称。呜呼。是真可以不忝于情隐也。㘽之孙珍间流寓寿春。尝以隧铭谒余于桥上。观其状。盖真实无华。其言必可信。文未及完。余适就养是府。一境章甫。有以公父子事行吁于官者。儿子以示余。余于是益信其不诬。而事亦有不偶然者。遂为之表如此。又方规所以阐闻。不幸值国故。卒未果。是亦显晦有时欤。虽然好是懿德。人之秉彝也。后必有遂之者。第俟之。余以衰世之意。惧或终泯。首论其常与不常。而叹古今之异也。
赠弘文馆修撰辛公墓表
文科 赠弘文馆修撰辛君德羽字景辉。吾同乡少友也。其为人冲素敦悫。无疾言遽色。尝任三院。事务周便。一无崖异乖激之习。一乡皆爱而信之。余亦遇难疑。必咨于君。盖相得欢如也。今君死矣。谁与语者。噫。辛氏出宁越。自其始祖太傅门下侍中讳镜。九传而至讳仲硕。亦门下侍中。世世累公累卿。门户燀赫。讳熹入我朝汉城尹。传九世至后元。簪缨不绝。讳迥居忧除监役。遗诫不书衔。是君高祖。讳义配。讳学三。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8H 页
讳师夏。以下三世皆不显。然乡党皆称其才行。妣德水李氏温之女。君以丁丑十二月十九日生。自学语颖悟夙就。读史略未半。文理已大进。及长以亲意从事功令。大小发解凡十二。应制入格亦二十三。而其居魁者七。声名藉甚。人谓朝暮一第如拾芥。先是庚戌。 正宗谒 显隆园。还御洛南楼。亲试士。君以筑室儒生。应举擢乙科。将唱名。筵臣以无籍执不行。 上嗟惜之。物论亦称屈。后二十五年乙亥。君之子淳讼冤辇路。 特命复科。时年已五十九。噫其畸矣。法当升品。而未分隶不果。以假衔一入堂后。翼年十二月八日。不幸以疾卒于乡庐。其 赠馆职例也。呜呼。是奚足为景辉身后之荣哉。既诎而伸。若将展其蕴。以补雁门之踦而竟又阏之。惜哉命也。君雅好书。古今文字。一寓目辄诵。诵久不错一字。尝以经传疑义。往质于中洲李文敬公。文敬深许之。君平居不自以问学名。而夷考其持身制行。实有过于人者。常诵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便为殃之句。以诫子侄。乡邻有不善者。必以义晓之。往往至于感悟。每岁乡贡。辄推君才学。三荐于县。非有信义之孚而能得此乎。有诗文几编藏于家。君居在驹兴里。其卒也。就家后
华泉集卷之十三 第 508L 页
葬以癸坐。前配朴氏文奎女。先公殁祔其左。继配郑氏时渊女。有三男。长即淳进士。二女沈锤,李仁铉皆朴出。次浣,瀚。一女幼郑出云。余老废笔砚。于孝子之托。不忍辞。呜呼。景辉其不朽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