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文]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4H 页
祭从侄文(丙辰)
从叔直心。告汝岩仲之灵。呜呼。仲父以汝没之岁五月十八弃世。汝其知之否乎。吾及子顺。葬汝于堤。祥于兄。而仲父以兄祥之前一日汝葬之后一日。终于林。大人病不省。思季素病癈。吾及子顺奔而莫及。守初之力仅敛殡焉。呜呼。仲父终于林而不能敛于吾父子兄弟也。以季病与饥困也。不遑葬。十月吾始之京。访成君苾。卜山于湍之口井。以今年丙辰正月己未引。车运马载。轮败于中途。吾彷徨于弥勒堂。泣于车之岭。二月丙申葬。返魂于堤。仲父位于堂之东。汝位于北。朝夕珠上食。仲母嫂哭于室。复也以去冬从于伯春。汝其知之否乎。从返魂者强伯。吾以讼山滞。四月还于家。五月入于堤。以期荐常事。其明日祭兄忌。六月朔。荐殷奠。其明日乙丑。将归奠汝酒而哭之。陈辞以永诀。汝其知之否乎。其知之与不知之。吾不能知矣。若我则有知矣。其何以堪之耶。既夺之父。又夺其子。既夺之孙。又夺其祖。彼苍者天。胡宁忍是。呜呼痛哉呜呼痛哉。甲寅夏。吾自林还。见汝困于饥寒。劳于家而毁于丧甚。使之肉已不能食矣。居无何而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4L 页
疾作。极天下之变以癈。惟余能将。汝病亦惟余是赖。吾知其所欲言而明之。知其所欲为而施之。知其所宜而与之。吾守汝而防汝。牖汝而导汝。未尝一日相舍也。十月吾省春墓。腊月将仲父而南。时汝托于松窝。蒙权丈父子曲赐庇护。汝亦稍静倦而自在也。亦亟入而复见也。忍舍之而去也。已而汝书至曰侄颠去而危益甚。叔主不在。谁知之者。惟叔主急来也。书成四日而遂不起。呜呼。孰谓吾不得复见汝而汝没耶。吾无状。饥寒不能救之于前。毁瘠不能图之于早。转辗相因。驯致柴陷。以至于此。吾不忍舍而忍舍之。宜入而不入。使汝望余来而不来。汝其㒹去而复常矣。吾不能睹其常而与之也。汝犹望余来而有为也。吾不能察其变而治之也。汝不能临死而告诀。吾不能敛汝而尽情。吾而有没身之恸焉。汝而有无𥨪之戚焉。呜呼痛哉。谓之何哉。汝生二十有一年。因之以饥寒。重之以忧恤。加之无妄之疾。极天下之变以毙之。又无子以继之。天之于汝。可谓深矣。而独畀之天下之材。禄也惟懋去之。材也惟懋增之。增之而不见其成。抑又何哉。汝既废而愈贤明。纯明之心。孝友之性。正大之志。贞信之节。见于昏谬而行于无常。至若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5H 页
探性命之奥。析义利之微。明吉匈辨成败。为文章雄肆奇古。又非复平日矣。天之厄汝无䠻。而汝之志操愈徵而心性愈彰。又能卒返于常。得正而毙焉。天亦莫之夺也。若然者。君子谓之血气之病。不谓之心志之失也。呜呼。使汝死而吾生。是吾生而犹死。使汝生而吾死。是吾死而犹生何者。吾先而汝后。吾愚而汝贤。汝日益进而可为之日方长。吾日益退而不足为之日已短。汝可以究余之志而吾不能卒汝之业也。颜渊死。子曰天丧余。子路死。子曰天祝余。吾非孔子之圣而汝亦于颜渊,子路有逊。其丧余一也。其祝余一也。吾问于松窝曰礐没何言。曰无言。呜呼。汝其真无言而不言邪。抑有而以我无不知而不言邪。汝有至甚戚者一焉。仲父母与嫂也。至甚惧者一焉。先兄之宅兆也。至甚急者一焉。教复也。所望于吾兄弟者二焉。四稿与先兄之墓文也。虽然自仲父之居于林。吾养生送死。遗憾无穷焉。仲母嫂日毁而饥。吾不能为之谋也。湍山术者谓之大吉。其傍又卜兄与汝之地亦佳。吾幸未死。欲必迁焉而力未可期也。复也从于伯春。伯春贤士也。宜有以善教之也。而吾不能预有施焉。呜呼。吾负汝矣。四稿犹未之就也。而吾为汝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5L 页
急焉。先兄之墓文。吾亦终不敢忘也。呜呼。汝其真无知耶。抑有知耶。吾终日言而汝不我应。知之无我与也。不知之无我与也。虽然余尚冀汝之有知也。汝亦或尚冀余之言之也。呜呼哀哉。
祭权进士(世鼎)
云云祖姨公嫂。公妹仲母。夤缘出入。我蒙自久。逮我东徙。卜公西邻。公不我鄙。以训以询。我从仲父。父因于公。三家既同。乐亦无穷。花朝月夕。酒食之筵。同我子弟。进陪𨓆联。天弃吾家。从兄不淑。惟此从兄。百夫之特。我哭家倾。公恸人亡。莫敛莫殡。公引公襄。仲父仲母。我保公将。明年维夏。礐又病缠。我于是冬。堤土其捐。将仲父西。以礐累焉。公时是保。载忧载劳。饮食医药。惟其旨要。明年正月。礐竟以终。祸笃衰门。治何由功。我赴礐丧。三月至堤。公则已没。既就木兮。日月几何。而不见公。天于两家。祸何偏蒙。我祸弥酷。仲父又亡。礐入于地。兄犹未祥。二期之内。三世泯焉。复也方蒙。三寡颠连。哀哀仲母。仇视其生。尚庶无知。愬言不停。仲母平生。禄不称德。公三兄弟。是悯是极。辅佑无方。若母有孤。三公共运。公执其枢。仲母既东。惟公是恃。公任其全。我济不尾。我有仲父。吾侄吾兄。吾不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H 页
自哺。公则是经。疾病死丧。公则是营。今公不在。孰恤其茕。若公平生。德行才猷。士友共述。无言不雠。惟久于公。中心是居。请诵一二。以證其馀。我尝侍公。论公先墓。合葬之际。公言其故。爰及幽宫。内手徵祥。汪然出涕。不能以详。公于平日。拜墓必哭。顷刻之临。目尰地沃。昔闻其疏。今见其笃。呜呼不孝。至性之独。既孝且友。以及睦敦。六家共闉。人无间言。彼不炊者。纷赴其门。顶粮夹薪。以饔以飧。我尝从公。农圃之间。观公之粗。知公所存。耕耘种穫。莫不有法。按令视历。常度不跲。植木之微。亦树有制。凡公四宇。既整且艺。治成制行。仆不窃攘。彼美瓜果。悉登于筐。国本于家。孝可移忠。胡不有施。而终于𥨪。耆德云亡。风仪永閟。士林摧藏。乡党殄瘁。公年七十。乘化方羊。令子克家。诸孙方昌。在公何憾。后死之伤。小子无状。辱眷最深。一恸长辞。有泪如霖。匪公是怀。惟德之厚。匪公是哀。哀我仲母云云。
岩泉精舍记
余行于湍之口井。得异地焉。曰燕子岩。岩秀而盘。奇而不险。或张而出。或罅而入。或全或累状不一。而要之面势正若斩。其下有坪。宽平端方。若铺席然。夹坪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L 页
而泉泓。渊清澈可居也。友人成汝敬见而乐之。请于余。为吾得也。于是余为汝敬画曰子家焉。量坪之三之一。占其微坟焉。浚泉循坪而会于前为池。种莲其中。左右多植奇花草名果药种。堂于是室于是。覆以茅。名之曰岩泉精舍。子处其中读书。有良朋友至。就岩下饮。汝敬曰善。子试为我记之。待吾精舍成而置之壁。余曰诺。夫是地也。非子之有也。非吾之有也。始也入于吾之目。名归之子。以为子之地。又为子画而名其居。又从而为之记。以为子之居。不亦妄乎。其取于物也不亦滥乎。虽然有术。夫人之有卜筑之乐者。己乐耶物乐耶心乐耶形乐邪。己乐已则焉用物。心乐已则焉用形。形固安于室矣。其安之者谁邪。晋简文称林木翳然。便自有濠濮间想。此想之至粗者也。夫真能有濠濮间想者。奚待林木之翳然耶。使庄周氏置之市井之间。濠濮不变于其心。使市井之人置之濠濮之间。虽真濠濮浟浟逝于前。鱼从容于目。钓在手。犹将不恤。况于林木哉。今汝敬之于岩泉也。其犹庄周氏之于濠濮也。则岩与泉虽崩与涸可也。况于精舍哉。终南有古心斋先生者。尝自号曰古心子。名其居曰古心斋。自为文以记之。已而曰余贫无家。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H 页
侨寓终南山下。近市湫隘。不适也。寓言云。其后数十年。先生卒无家。老于其所谓古心斋者。记曰不轻出门以游于俗人。人亦稀至门。既老而弥笃守己。而其不轻出者至于不出门。稀至门者至于不至门。若有真门焉而关者。是工自处于无家之家者也。子其申问于先生也。必将有以发子也。
伯夷传解
伯夷传大抵是疑难之辞。伯夷叔齐以如此之贤。而于其父子兄弟之间。不幸而不能处其常。武王周公圣人也。率天下之贤士伐纣。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而饿死。然孔子卒称之。其义有难穷。其事诚可述。而顾伯夷叔齐死已久。世所传伯夷之事及其诗。皆不足以见其详。季次原宪虽𥨪甚。弟子志之不倦。若伯夷者绝类离群。饿死䠻山。其不可传也愈甚。太史公于是高伯夷之义而悲其志。叹息兴慕。想像而不能得。因思古志士仁人必多有如此湮灭而无称者。感激而述此篇。因以自明其史业之大与其不可已。其传云者。传疑之辞也。
太史公美伯夷之让国。先说古让国之人。以起伯夷而以让国为难能。故疑其实有无而反复之。折衷于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L 页
夫子之言而无断辞。亦恨其莫由得其实也。此何以称焉。疑之也。有许由冢。信之也。然亦以不概见示褒贬。以推尊伯夷。
孔子曰以下。言伯夷详于夫子之序述如此。伯夷其不可传也甚矣。而特以详于夫子之序述如此。故天下后世信伯夷。而世所传伯夷之诗有不类者。因诵其所闻而折衷于夫子之旨以尚论也。先之以孔子之言而终之以怨耶非邪者。若欲以證孔子之言之不然而贬伯夷者实不然。盖伯夷之高风迈节。不可得而详。惟所传采薇之诗。世称伯夷之作。而爽于夫子之旨。故特致难焉。言其言与事之或传而或不能无疑又如此也。所传疑伯夷之事。欲致难焉者皆是。而诗特遇孔子无怨之旨。有可难焉故难之耳。虽然其称怨耶非耶耆。亦不能不致意于怨与否之间。此则太史公高其义而悲其志。悲之甚而意其怨之也。实自怨也。太史公于此。欲其怨乎尔而不能。欲其不怨乎尔而不能也。
或曰以下。实伯夷传论。凡所欲上下疑难者。皆不可知也。要之伯夷诚善人也。而其遇也如此。于是愤天之祸福人不以类。以及颜渊,盗蹠。卒述君子之志。其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H 页
重谓道义。其轻谓祸福。言伯夷,颜渊之徒。岂以其轻重若彼之故。宁为此不为彼也耶。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以下。实言其史业之大。其言君子之志。固已适于义安于心。有韩子所谓亘万世不顾之意。凡天下祸福得失有名无名。举不足为轻重者。太史公既言之矣。而又不能不汲汲于名者。其志所急焉耳。太史公每见斯人者所为如此。未尝不为之闷中也。此太史公不学之过也。
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欲以徵尧舜禹之事。徵尧舜传天下之难。示由光之事可疑也。然诗书虽缺。虞夏之文可知。已言由光不见于诗书。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已言由光者流见于不经之说者不足述。惟托名于六艺经传。如伯夷,颜渊之托于孔子。庶其传之也信。篇末之意。已具于此。
此文一言而包小大。或兼他意者多。
愤天之祸福人不以类。实以自伤悼。此篇感慨之多。良以此也。
伯夷传是史记序。自序是史记跋。
庆寿录序(丁巳)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L 页
乐厓金公以大耋。由旧官佥知中枢府事。进拜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于是公之长子云谷公。辑录家世耆寿七十以上德行事实官爵名号年寿。名之曰庆寿录。自忠烈公,翼元公以下。凡得十四人。自公之先考警弦公以下三世七人。总年五百九十岁。以寿贵者四人。呜呼盛哉。书叙五福。一曰寿。又称天道福善祸淫。金氏上世多钜德大人。功在生灵。泽被无穷。后之论天道者。其可考也。于是知其德。岂特寿考已哉。或问于公曰公岂有服食者而寿乎。公笑而应曰吾家贫而处寿春𥨪山数十年。日食山蔬。或者有不死药杂邪。完山李德胄闻而叹曰呜呼。此公之所以寿也。公以文章才识取高第。席累世之奕业。其于世何求而不获。虽或为党论者掎之。亦不至如是之甚也。而官止于郡县长。已而遂退处寿春𥨪山数十年。日食山蔬。尝以寿升通政阶。十三年不付职。 国典文武官外以杂科得资阶者。皆得付实职。惟纳粟者不能有资阶。无实职者以与纳粟者无辨。人特羞之。寿职例付佥知同知。佥同知不能有无于朝政。当路者亦不惜以与之。以故虽中庶贱品。数年游于公卿之门。靡不为佥同知。以追贵其父祖者。公虽不欲。世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H 页
苟有知公在者其然乎。是公不特身忘世。使世忘公。其何术而能之。世称善忘机者鸥鸟或来亲。彼忘其为鸥鸟而鸥鸟亦忘其为人也。公忘世而世忘公。不亦宜乎。吾闻善忘无累。无累无营。无营必寿。天下之所共趋者世也而公忘之。况其他乎。公其善忘无累无营者欤。少嗜欲必寿。天下之所愿欲者禄利也而公不取。况于一切嗜欲以伤生者乎。公其少嗜欲者欤。性静者寿。忘天下之所趍。舍天下之所愿欲。而独处𥨪山数十年不起。其静者欤。心悦乐者寿。忘天下之所趍。舍天下之所愿欲。而独处䠻山数十年。日食山蔬。其心非甘乐之。能之乎。其心悦乐者欤。四德具而不寿者未之有也。山蔬非能寿人也。非有不死药杂也。其能此者。所以寿也。人皆知寿之贵而不知所以寿之为益贵。云谷公之庆在寿。今日士大夫之庆。在所以寿。公既年满八十。例当升一阶。公曰不厌贫。不艳情于富与贵。是吾家法也。禁诸子勿以闻。于是又知公世寿所自。率用此法。天之于寿。虽若以私金氏者。若厌贫贱歆富贵。情劳神弊。又焉能寿也哉。云谷公以斯录遍求当世君子诗文。猥及德胄。德胄贱拙无文不敢当。云谷出家藏甲契帖示之曰。此吾先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L 页
祖警弦公同甲申者契帖。君之高王考分沙相公实在焉。又示警弦公拜寿职时唱酬诗帖曰此君家东州公之诗也。又示警弦公哭分沙诗文及警弦,分沙,东州往复书札诗稿曰。吾两家之好可知也。吾先祖之增秩也。东州公实诗焉。今吾大人之增秩也。君其可无言邪。命之不置。公又申命之。不敢辞。谨述其私自庆者。为庆寿录序。丁巳春。完山李德胄序。
芐亭记
思季病。服芐业种。因自号芐圃。余观于芐。以名其亭。夫芐之为言下也。用在下体。又喜下也。医家取其根置之水中。取其重而沉者曰地黄。弃其轻而浮者曰天黄人黄。花与叶无闻焉。闻之季曰其根喜就下。愈下愈究。愈深而愈肥美。浅而露则不成芐。盖喜深而恶浅。喜沉而恶浮。喜重而恶轻。喜用其根而不喜用其花叶者。皆所以成其下。性于下而笃焉者也。凡物必根于下而生。不下不根。生必定于下而立。不下不定立。凡物必高于危而下于安。以处言也。必上者载而下者载之。以器言也。必下而成其美。高而丧其有。以德言也。易曰天道下济而高明。天之高也。其道犹下济。况于人乎。故君子必下焉。心下则敬。行下则恭。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H 页
志下则逊。气下则和。敬则能事天。恭则能事人。逊则能来善。和则能感物。丰而下则不颠。困而下则无怨。下之时义大矣哉。易六十四卦。六爻纯于吉利无咎者盖难得。惟谦为然。有而不有之谓谦。言高而能下也。余固人之下者也。下而不能下。其何以为人。勉之哉。其无负于芐也。丁巳孟秋记。
本生从侄处士行录
处士名礐字岩仲姓李氏。幼颖悟。未语能识字。六岁能属文。十三通小学,少微通鉴,四子,诗,书。文章惊人。十四自畿之长湍。入湖之堤川。父外党所居也。善处群能自守。读书不辍。十九丁先处士进士公忧。明年春病衄呕血。转成奇怪疾。失志颠狂。末颠去而气已尽。二十一乙卯正月卒不起。呜呼痛哉。君既癈而愈贤明。其为病数绝。每见先人遗文墨及闻言先人事。一切思忆则绝。每睫飒飒欲泪而知其必绝也。其为病或尸走腾空。㒹僵抵触。有不忍见。一日方尸走忽却立。举一臂为下之复然。若有丁宁焉者。闭户乃已。为祖父母毋知状也。其为病不辨人。苦求父母兄弟不得。皇皇也。忽有省。抱护缠绵不忍舍也。见赤子如恐伤。遇妇人必谨避。与人言必依于善。与为人父言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L 页
依于慈。与为人子言依于孝。与人争曲直。及论古今是非。公心昭著洒落也。不欺甚。人以其所欲而靳之。要止其非僻。以要盟则漫许之。至𥂗诅重则不许。所止其甚难焉者则不许。既许终不渝。志诸掌曰吾善忘。人谓狂者恶闻狂讳之。君笑曰狂不谓之狂而谓何。人为君讳死。君笑曰吾所以至此者罪也。不幸既至此。死将如何而讳之哉。人谓君邪欲治之。君大怒骂曰吾心虚火炽以丧心。吾安有邪哉。驱而逐之。一日邻里以丧会。君在其间嘻笑颇评人。人有试之者。历问座人贤不肖地贵贱业高下。应口对不错。往往适中人心术。余急曰某乎方人犹不可。况发人心术乎。即止曰是爱我者。人以余诗文君病后作者告而匿其名。君曰何其言之似吾叔也。曰孰优。曰等耳。能彼必能此。能此必能彼。其为病辄忘。凡病后所知见。一瞥而失。于是又试之。对如初。又以他人诗文绝相类者错告之。辄别焉。又以古今人诗文杂试之。辄别焉而其论高下工拙皆得。于是人始服其知文。人有将葬而遇古冢者。为祭古冢求祭文。君立就之。略曰埋黄壤。嗣世绝。土平夷。坟漫灭。人来葬。毁其宅。▣▣▣馀残骼。睨而视。心之戚。急旋工。掩而筑。退而穴。无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1H 页
相迫。隐下泉。众力作。毋或震而靡托。往往述作。琦奇类此。诵古文尽一篇二篇不错。诵经传则经传诵不𥨪。诵子史则子史诵不䠻。诵诗赋亦然。往往乘病。任口辩自好。遇有人难之则贯穿经史。驰骋今古。左抵右捂。敏妙精当。英伟绝特。人莫能拄。号咷笑骂。偃仰左右。悉折之于理。曲畅而傍通之。此又颠中之戏。然不肯深言义理。只戏而已。言不及当世。尝与余言曰是谁也。可与语者。即取𨓆溪,高峰,栗谷论四端七情人心道心书读之。因质其所疑。盖以退溪理发气发之说。有理气相先后之疑。而余不能对。要之所言多超诣。所与言天下之义理。多不可尽述。而探性命之奥。析义利之微。明吉匈辨成败多奇特。其为病。或常常也。无不如常焉。必取圣贤经传切于治心者读之。或瞑目端坐。颠也避不见曰愧也。惟喜观古志士仁人忠臣烈女之事。为之流涕。呜呼。子曰观过知仁。观于病。亦可以知人矣。洪范五福。在天者四。在我者惟攸好德耳。天之于君。既去夫四而又极之于其一。使不得遂其志。可谓甚矣。而独畀之天下之材。禄也惟懋去之。材也惟懋增之。增之而不见其成。抑又何哉。天之厄君无穷。而君之志操愈徵。心性愈彰见于昏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1L 页
谬。行于无常者。皆可以见其德。又能卒返于常。得正而毙焉。天亦莫之夺也。君年少又善自藏晦。言行不概见于世。不幸见于病者如此。余特详焉。谓其蕴于常可知云尔。始其病。不能言与闻。与人以文字相通。往往语奇简。笔势奔放。人莫能别。惟余知之。临没余在林。君引父外党权俨手。屡书而不省。君方十八九时。其才学犹未甚达。言动多肤率。及居忧亦然。余告曰尝见我诸父之居忧也。言若不出口。体若不胜衣。饭也手若不胜匙。癸丑冬。余归觐林川。甲寅夏还。忽见其举止异常。持容貌深墨。与之语义理卓然。妻曰某也大治农而办。余曰安有某也而能办事者哉。已而察之果然。先是君之父外党诸公。为君家贫。常为治农。自君之治农也。不再溷而办。唯兼治吾家事。通人畜济可否。事缓急以先后。及余还。君欲先己而吾不许。明其不然。以再请。是年两家卒藉君所设施以成农。君二十一以忧终。其出处未卜也。惟余知其志。故曰处士云。妻南氏。后君二年没。有一女亦夭。君葬在堤川。迁檀▣坐之原。先义湖处士讳瑞胄。奇伟士。祖讳汉仪。曾祖懒隐先生讳玄亮。有道而不显。尝荫授 陵参奉。已而不仕。先生第三子汉辅。出后先生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2H 页
从弟观察使景渊堂公讳玄祚。是为德胄父。我李出 太宗大王第一子敬宁君齐简公讳裶。其后兵曹判书菊斋公讳希俭。吏曹判书芝峰文简公讳睟光。领议政分沙贞肃公讳圣求。三世卿相。为世名臣。贞肃公第五子讳台揆正郎。于君为高祖。母卢氏。夏绩之女。相国苏斋先生守慎之后也。年月日。德胄状。
睦童子幸大求诗。余废此业久。无以应。遂书旧闻古事二条赠之。(己未)
姜承旨绪。梧里李文忠公之友也。有高识异致。尝于道上。见象村申文贞公以童子。与群儿戏。使进而抚顶。识之曰儿动中有静。必大贵。后果然。呜呼。岂独贵贱已哉。实人之吉匈祸福夭寿之观也。
李察访溆少时言不辨。尝自谓言。我缓则辨。急则颠。宜缓耳。言繁必患急宜简耳。即与家人约。吾非不得已不言。自今以后。每食以箸响于盘。欲水也。又响欲出也。随事设戒禁如此。行之几年而言辨。此可为变化气质者法。
祭亡弟芐圃文(庚申)
庚申之岁正月乙卯。亭兄直心。哭告于圃弟思季之灵。吾视君之圹三日而归。君之行已戒矣。不暇长言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2L 页
而送君。举一杯侑而言曰。园弟之哭君曰使我死而君生。将如何哭。虽然兄死而弟哭理也。呜呼尽之矣。吾三人乃一身也。仲言而君听之与伯言而君听之。其亦何殊焉。虽然吾不幸系讼。与君别十有三月而归视君。君已病甚。执我之手不忍释。目脉脉视而不能言。言而或一转二转而止。七日而遂丧君。吾自哭君来病益甚。每哭必垂死。服君之服。抚君之棺而哭之者仅六七而止。呜呼。吾不孝不友。不克保有君。贻父母以此戚。而生不能守而相亲相爱。病不能救没不能哭而尽情。莫非吾行负神明。受天之恶。凡所以与君之生与死。皆处于人之所不常。使之抱毒而终身。此何人哉。此何人哉。呜呼。父母兄弟以为思季也而哭之者。尚犹在于西之室。今又将并失之矣。吾之如金如玉如麟如凤之思季。孝友纯明节义文章之思季。将谓君不可复见邪。将谓君不可复见而永不得相亲相爱以永诀耶。将谓君何之。将谓君何之而复来耶。自君之弃我。凡再入吾之梦。其一曲折而难明。烦冤而难徵。其一惨毒而多不忍。死而无知则已。有知何不数梦我以平生之事。以慰我之心。又数梦我父母而告之曰脩短有命。愿父母勿过哀也。父母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3H 页
不过哀。魂魄亦乐矣。呜呼思季。吾诚乐子之无知也。
代从弟健胄祭芐圃文
维岁次庚申二月壬申朔十五日丙戌。从弟健胄。谨具菲薄之奠。痛哭于从兄芐圃公灵几下而告之曰。呜呼。义湖兄之没也。家已亡。其子礐之没也再亡。公之没也三亡。一家而三亡焉。其几何不亡。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天之降是三人者于家。若将有以报吾家之善也。而又夺之。再夺之已甚。又三夺之。抑独何哉。弟之于公。属则从兄弟。情则同胞而义则师生。今吾一哭而三丧焉。三亡焉而三丧焉。夫安得不痛乎。弟生七岁。就学于公。兄弟而养于叔父母。真不省叔父母之为非亲父母也。三兄之为非亲兄也。壮而归于湍。湍固父母兄弟之在也。而得于彼失于此。其不乐均也。健胄无状。虽不能服公之训迪。荒坠至今。亦足以知慕公。虽不能卒从公于林以卒业。其心未尝不日往来于林。虽不能便相就谋。欲就于阜若林。以遂其源源之乐。且以儿子托而幸有成。庶赎我顽不率之罪。去年之拜公。为我画者此也。夫其心如是之勤也。而弟病于𥨪。公困于疾。不相同者十馀年。公之病且七年久而不能省。及因事至而不能久。去冬之来。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3L 页
适及公病革之日而不能遂守而永诀。公病之危非不知。而亦不知祸之至此暴。南事公所知也。缓则失。忍舍公而南。数日而公讣至。及赴而已敛殡矣。引葬之日闻期后。且汩于事冗不能赴。及今北归之路。操数行文。奠一杯酒而哭之。公已永闭之于彼空山深坎之中。欲求其彷佛而不可得也。呜呼尚可悔耶。三亡三丧而加之悔若此。夫安得不恸乎。虽然亡与丧天之为也。天固末如之何也。悔吾之为也。吾何为而致此悔哉。呜呼。吾实为之。谓之何哉。呜呼。叔父母俱七十。诸孤举幼冲。而𥐗有至诚。叔父母之哭也。人惟欲不闻也而去之。𥐗之哭也。人惟欲不闻也而惧其声之至也。夫人若此。况于弟乎。今弟之来也。诚欲恬然若不悲也者而过之。庶无增益我叔父母之哀而不可得。今又痛哭而言之。公如有知。亦必痛哭于斯言矣。呜呼哀哉尚飨。
拟祭亡侄𥐗文(癸亥)
呜呼。汝一去吾父母兄弟之侧而不复。吾与汝志不得通而情不得宣。三年于此矣。虽然汝不可言之于吾而吾可以喻之于汝而蕲其或听焉。通情宣志在我而已矣。尚不得有一辞于汝也。汝之仁孝。其必眷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4H 页
于我冥冥而曰我伯父何至今无一辞于我也。以为之戚也。情不可名。谓之至情。恸不可名。谓之至恸。呜呼。吾其何言乎。虽然今将祥于汝。将以汝庙而神之。既神之。其接也有礼。吾不得辄有言。是吾终已不得有一言于汝也。其亦何忍焉。呜呼。吾父母之德。以有汝父子之贤。汝父母之贤。以有汝之贤。天之道也。宜乎受报深彰。以大厥施。而不幸有嫂氏之祸。又五年而汝父没。又二年而汝没。何天之生材也萃于我。而其祸之也亦丛于我。其生之也若报也。而祸之也又反也。汝父之孝且友也而汝肖焉。汝父之贤好学也而汝肖焉。以至庸言庸行。皆汝父之志而皆其肖者也。汝父之善事我父母也而汝事之无不如焉。则吾父母而有汝父矣。吾与汝父言而汝父听者汝听焉。吾为汝父听而汝父言者汝言焉。则吾兄弟而有汝父矣。死而有子贤者。人谓之死而不死。汝父亦真为不死矣。今汝之没也。吾父母兄弟为重丧汝父。而汝父为真死矣。呜呼尚忍言哉。凡人之没也。必有妇子之属遗焉。父兄宗族抚而有之。思养育而成就。或存亡而继绝。一以为哀。一以为喜。今汝则无是矣。汝生二十。可以娶可以有后之日久矣。男子生而愿为之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4L 页
有室。父母之情也。父死子继理之常也。今汝之没。又何其不幸也。人谓汝毁而死。汝所谓蹈中庸而不能不欲以一善名者也。岂毁而死哉。呜呼。癸丑之祸。尚忍言哉。父母死而毁死非孝也。父母求死而己不欲独生理也。汝之不得永年。寔原于此。乃汝赋命之䠻与门户之不幸。谓之何哉。虽然汝父能全之于方缀之日。而吾不能保之于粗完之后。汝父能全之于幼冲之年。而吾不能保之于壮成之后。使汝父在者。凡所以戒告而扶护之者。必不如余之疏谬而或济焉。是余之罪也。是余之罪也。嫂氏之义。固已俟百世而不惑。配先烈而弥光。汝以至性。夙遭闵匈。求死不得。在死而生。君子之孝也。汝父平生怀宝遁世。不见是而无闷。履二之贞者也。呜呼。志士砺行。烈妇殉节。孝子致命。无益于天不与。无救于父母兄弟之哀。呜呼尚忍言哉。义湖兄之没也。礐不幸。汝父之没也汝又不幸。门户之托已矣。菊慈良而短于才。磐顽恬而不嗜学。汝之两弟薄有才而无远图。汝父谆谆然善诱人。汝正己而物正。使汝父子在者。其必有以变化而成就者。而余之愚莫有施焉。呜呼岂不痛哉。呜呼。汝父子之贤为不常。而吾父母之慈为至甚。以至甚慈。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5H 页
哭不常贤。吾以不肖处其间。哀汝父子不足而哀父母。哀父母不足而又自哀也。为其救父母哀而不得也。汝于汝父之没观之矣。吾未三年而又蹈斯境也。呜呼尚忍言哉。汝父之生也。使父母乐而忘忧者汝父也。逮汝父没。使父母忧而不伤者汝也。吾之无状。虽不能观感而兴于孝。庶几仗汝父子以事亲。今焉已矣。父母老矣。而母氏病益甚。吾无状既不能色事而养志。甚至饥寒不能救。疾病不能治。彼苍者天。此何人哉。汝父子有知。其必痛泣于冥冥矣。呜呼哀哉。
 祥之前一日夜。自世庄归。目见两老惨怆不自胜。不忍复以无益之辞搅其悲。身亦以悲哀病作。不堪祭告。遂不果告。盖亦不必于告也。古人所谓至哀无文信夫。后得之乱稿中。为其称道之者。有难泯焉故录之。
书子顺耕读轩记后。示孝直。(甲子)
  耕读轩记云云
余谓子顺曰天下之事。当而已。若曰不当耕而耕。而必也能耕而后读则读固当矣。不当耕而耕也。其不当也久矣。如之何。子顺曰孟子色货之对。岂诚欲齐王好之耶。其意盖可见矣。虽然子顺特未睹公之意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5L 页
也。故常有不屑于耕。而欲进读而退耕。故辞屡窒而义有不备。以余观于公意。殆不然也。古之所谓卿大夫士食于田。庶人食于力。今之所谓卿大夫食于禄。士食于卿大夫之荫。食于禄者禄绝则无食。食于荫者荫尽则无食。不得已又食于食力者。食于食力者。己不能力。假人之力以耕耳。故虽公卿之贵。朝罢官则夕无食。其复为公卿之势在也者。不患食。食于权也。素贪饕肥己。不患食者食于贪也。不然则素富厚不患食者也。不然则不得不食于食力者。孝直之类是也。教行于所能而不能行于所不能。虽欲勿耕。而可得乎。虽然孝直食于禄虽不恒。食于耕亦不恒。虽由此为公为卿而恒禄于其躬可也。父母之于子也。在耕而求禄。公于孝直。在禄而求耕。此其意何也。恒耕以为分禄则易足。恒禄以为分耕则易忧。恒耕以为分。其退也易。恒禄以为分。其进也易。其进也易者。其𨓆也难。为人臣易进而难退。不亦难乎。君子进以礼𨓆以义。进以礼者恒不进者多。退以义者恒退者多。使孝直进𨓆由礼义。虽欲勿耕而可得乎。虽然德胄有窃为公忧者。生财之原农为大。而富莫先于耕。国家以文艺取士而贵莫先于读。于是世之求富贵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6H 页
者悉由之。而耕不能兼读。读能兼耕。于是士大夫。周于利者或兼之。二者必有一得而或两焉。登龙断之类也。于斯时也而倡耕读之名于其间。后之入此室睹此名者。不察于公之旨。相率而出于是涂曰吾先祖亦尝云尔。其无乃累公耶。或曰然则富贵不可为欤。曰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而富且贵。孔子不辞。虽然孔子未尝不欲富也。而惟不志于富。未尝不欲贵也。而惟不志于贵。曰然则耕读不可为欤。曰读者士之恒业也。耕者士之不得已之为也。何为不可哉。今之所谓耕读者。酒色之类也。欲醉者于酒。欲淫者于色。如是而已矣。虽然能酒能色。人未有以为贤者。能耕能读。美名厚利附焉。酒色之祸易知。耕读之失难救。曰何也。曰天下之欲富贵久矣。父诏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日皇皇不自给。以终其身而遗后世者。皆是物也。是以爱子者卜命。先富贵而后才贤。子有性谦退不喜进者。疑其短于规进取。性廉洁不喜取者。疑其拙于谋生理。皆在所贬。性轻浮乐放纵者。疑于达。性俭啬喜蓄积者。疑于富。皆在所与。富之子富未必皆义也而谓之克家。贵之子贵未必皆义也而谓之趾美。其不能者谓之不肖。富贵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6L 页
之陷人者然也。昔齐景公涕出而女于吴。为夷狄也。夫吴泰伯圣人之后。贵为侯伯。富埒齐晋。景公犹耻之。今之士大夫则不然。当可富则弃其子于非类而不恤也。今之以富昏者是也。欺君罔上。谓之不道。不道则诛。然当可贵则不恤也。今之场屋之私者是也。莫爱者子也。莫严者君也。犹尚如此。况其他乎。今之所谓耕读者。济此而已矣。夫孰知其不可哉。曰然则如何耕读而可。曰耕者将以为食也。读者将以为学也。养则付命于天。道则责成于己。曰耕而食而有馀则奈何。曰以与亲戚之贫者。以与故旧之贫者。有馀则奈何。曰富矣。富则富矣。非志于富也。读而学而有成则奈何。曰出而可以治人则治人。处而可以修己则修己。内揆诸己。外揆诸时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系乎人而不系乎己也。出而用则贵矣。贵则贵矣。非志于贵也。曰今之以文艺进者如何。曰古者重道德。今者尚文艺。古者君求臣。今者臣求君。时王之制然也。自程朱大贤。已不能免。而揆诸义。同系乎人一也。曰公之意非然也。子何忧之深也。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公命以义。人喻于利。不亦可忧乎。今夫方圆形之至定者也。蔽于私者视圆以为方。私之长而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7H 页
肆则视圆以为圆。犹以为方甚则方与圆。直废之而不由。况于耕读。耕读之义不明。吾恐为迷方圆者定方圆。易方圆者成方圆。公年七十。读益力。孔孟程朱之书不去于手。仁义礼智之说不去于口。其为贵者邪。力农以自给。仅足而已。施于人则倾。取诸人则介。恤人之䠻如不及。谋人之事甚于己。其为富者邪。朱子曰祖先壁立千仞。子孙犹自倒东来西。故吾特著公之旨与公之为也。以为倒东者之戒。抑又闻之。君子之耕。与小人之耕不同。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不明利也。鲁相拔葵。忌与民争利也。宁损于己。无害于人。耕则后人。赋则先人。以为民观。其食于人之力也。时使而宽力。厚生而薄敛者。卿大夫之耕也。敏作而恭己者。庶人之耕也。上比大夫不及。下比庶人不甚者。士之耕也。此不可不知也。若夫读之法。子顺之记备矣。德胄食于力久。颇明于耕。而旧所为观稼轩记者。特著卿大夫之耕。并献焉。幸孝直观其如何也。
追远堂记
墓之有寝。起于秦汉。近世士大夫号曰斋室。以斋居焉。祭而风雨则祭于是。程子曰既有墓祭则祠堂之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7L 页
类亦且为之。朱子亦有寒泉精舍。其义盖一也。前韩山郡守花隐洪公作斋室于先晚退相公墓下。名曰追远。命德胄记之曰。世愈降而祖愈远。愈远而愈难追则我先人之祀。不其怠乎。子其为我惠一言。戒告我洪氏之后也。德胄不敢当。屡辞不获命。敬拜曰夫祖何远之有哉。有父斯有祖。有祖斯有其祖之所自出。能事父则能事祖矣。事死之礼无他。生之推也。哀者爱之变。祭者养之变。爱其父达之于祖。养其父达之于祖。斯已矣。能事生则能事死矣。惟其不思故不明。不明故不思。二者相因。愈远而不自知。呜呼。可不惧哉。气始于无而归于无。人之始死。其气有不遽尽者。招徕怀附。其犹有物。若夫死已久。其气散已尽。其求之也益难。求之也益难而感之也益薄。其何以应之哉。祖孙之爱。天性也。蔽于远故不能耳。毋谓祖远而求诸父。毋谓死远而求诸生。能近矣。孟子曰人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矣。达之而已矣。且夫墓何远之有哉。人之始死。其变无几。既殡在殡。既葬在葬。特不可见耳。葬之既久。特日月间耳。昧者不知。犹一抔土之视焉。使是人者。一日立于墓之前。注目于坟之上。致想于圹之内。未始不以为其亲真藏在于是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8H 页
焉。而怵惕悽怆。若或见之。夫何远之有哉。虽然闻之也。有诸己之言徵。无诸己之言罔。夫德胄愧乎是德。何足以诏后。谨述其私自勉而不能者。以听公择而命之。抑自公命。庶其哀痛之辞。入人也深。移人也速。公曰呜呼尽之矣。虽然吾私窃有感焉。曰呜呼。我洪氏之后。惟我宗兄宗侄。不幸于先人之世。藐尔曾孙奎汉。寔承先人后。自奎汉之后。一传而为玄孙。再传而为亲尽。其几何远。其几何不远。惟我先伯氏先仲氏不幸于先人之世。不肖孤兄弟相尔奎汉。奉我宗事。庶无大愆。若陨渊谷。今吾老且死。追养之日无几。惟不克自尽于其身者。永有望于尔后人。凡我兄弟之后。无曰非尔祖之言。我之心即尔祖之心。并书之。以为追远堂记。
祭大功叔父第四府君文
惟我大功叔父第四府君。既弃世既葬。既练祥禫有一月。大功侄德胄。始至乎府君平生之室。欲求其彷佛而不可得。欲一哭以泄哀而无所于哭。踯躅于庙门之前。叩心以自责曰呜呼。德胄尚其有及汝父之教曰从父犹父。父死不奔。将谓斯何。汝犹不率。以至于斯。汝其持此。将安归乎。既又奔走于墓曰。礼缘人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8L 页
情。情随事变。今日之事。不得不哭。湖北人上墓必哭。朱子善之。况于我乎。乃哭焉。既又伏思念。凡人送死。必辞而哭之以永诀。我独不然。后三年而至。事神礼严。有不敢渎。虽然叔父之弃子侄三年于此。小子违于叔父之侧六年于此。而小子今始至。若泯然无一事而去也。岂但小子抱痛而终天。叔父仁爱其必眷眷而不忍舍。何忍矣。乃以越一日至月癸丑。敬荐酒果。申哭于墓。谨撮其情之最不可已者。下以自恸而上而闻。惟叔父笃于亲亲。而其用心也至。故凡吾家有事。叔父必身任之。小子自从兄亡。在诸子年最长。故凡吾家有事。小子必奔走任使令焉。越自癸丑堤川之祸。非叔父为之始。则小子为之终。今叔父不幸。非小子任当谁哉。意叔父必曰是子也。必来葬我。恤我之孤。是子也从我周旋于丧葬之际。与闻于堪舆之说者多。是子也必来相我之地。虽小子亦不敢不以此自勉焉。不肖无状。卒不效如此。此小子叩心痛恨䠻天而不能已者也。小子任使令奉教诲之日久。预闻于叔父之志。而窃观于叔父之德者多矣。果林湍先墓。叔父所欲必迁而不能。而哀惧不自胜者也。而小子之意。敢贰于果。此叔父所尝忧叹而反复者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9H 页
也。其济不济在叔父。其一不一。小子固无轻重焉。而叔父所以望于小子也亦深矣。今叔父遽弃小子。小子愚不肖。既不足以任之。而疾病𥨪弊。因循苟且。自叔父弃背于今三年。尚不得访一地相一穴。而往时所交结如成金二名师亦故焉。恐此事遂已。无以见叔父于地下。此小子日夜隐痛而不能已者也。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高子羔执亲之丧。泣血三年。司马公之事伯康如保婴儿。蕫生召南隐居行义。朝出耕夜归读。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叔父之行也。父母生而养不遂其志。没而祭不称其情。叔父之戚也。世德寝远。家学日亡。孝敬之风薄。礼义之节丧。叔父之忧也。吾家举穷乏。父子兄弟不相保。叔父之恨也。父兄之善。我则则之。父兄之志。我则行之。上述下传。光前而裕后。子弟者之责也。而不肖如德胄。荒坠无馀。自夫我叔父之终。其不能尽情也如此。其他则又何说。目今诸父老矣。德胄在诸子侄年最长。凡吾家事有所不称礼。有所或愆。皆小子之责而罪也。呜呼。吾负叔父矣。外是而穷情毒理。不暇悉陈。抑家大人祭公文。实小子承命撰次者多。兄弟父子之辞。其亦何殊焉。呜呼哀哉尚飨。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9L 页
祭外舅古心斋先生文
云云。孔称好古。孟亦尚友。为士者袭。惟古是右。今人则反。或事其外。中今不蠲。诞妄徒揭。公惟好古。克古于心。施于事为。畅于容音。著于文章。以无不古。古人而已。其今奚寓。自序之言。眇视千秋。点也潜也。携手遨游。谓世无知。我窥其堵。匪我能古。知公之古。我得之舅。古则无邻。公得之甥。知亦一人。是舅是甥。独立于今。莞笑幽吟。乐亦无禁。呜呼我公。真作古人。我犹今为。四顾靡亲。请观于古。得公彷佛。今我不言。后世何述。居简之简。近仁之讷。左丘之耻。同科并哲。笃孝悌本。后性命舌。游夏之学。总只是实。如鹤之瘦。如松之贞。如泉之幽。厥修是程。迹寄朝端。情同绮黄。身处城市。境若柴桑。公惟好古。于文最深。下师东京。宋氏则禁。往者崔许。寔辟其门。霞翁继起。公实偕骞。糠秕惊世。孰究其实。厚积薄出。其存者郁。马史韩碑。不 命不求。蕴而终古。戚我青丘。公溯而上。世降而沿。古道于今。其遇也难。人厌膏粱。我饫书诗。味无味味。乐而忘饥。今人于世。见颐期上。谓之古人。欣睹其状。况见公古。而不知贵。亦孔之惑。不可以谓。我言不僭。俟后子云。请质之公。公其何云。呜呼公古。盖亦难忘。一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60H 页
恸长辞。我心如创。
祭大功仲母文(乙丑)
维岁乙丑五月。我大功仲母既葬之六日庚寅。大功从子德胄将归。略叙其哀苦之情。焚香荐酒以告之曰。呜呼。小子之事仲母。其不能甚也。小子自先从兄父子之亡。宜以仲母养于我。或身就养之日久矣。而不能我仲母穷天下之哀极天下之理。与饥寒疾苦。若不知焉者而处十有二年。而仲母遂弃我。疾病不扶。殓殡不亲。葬之前数日始克赴。而令侄松窝已治葬略毕。而小子为无预矣。呜呼。此岂人理也哉。小子在诸子侄年最长。亦尝从仲母于堤。事仲母于祸乱之际。任周旋专也。于是仲母之于诸子。若私有望于小子者。而小子若有私仰焉。凡堤有事。人必曰某也事也。今而忍恝焉若是。呜呼。先兄父子亦有望于我。而不得以为之戚也。呜呼。仲母之于松窝于吾。亲等耳。嫂与复之于松窝于吾。不以间乎。今而小子亦不得已以嫂与复归于林。而抑又有三惑焉。三世坟墓靡托一也。嫂老而远兄之墓二也。先兄舍林而就堤有以也而吾反焉三也。小子尝以是质之嫂。嫂泣曰今日之事。教复以为幸。复而不教。奈孤我三世厚望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60L 页
何。呜呼。其亦能权者矣。虽然小子病日益痼而䠻日益甚。难期者事。易负者心。小子其何以而可。而无愧此心邪。前冬惠胄之归。盖已得仲母意亦然也。而无状小子既不能图之于仲母之世。今而是计成。至痛也。不成亦至痛也。呜呼。尚忍言哉。松窝以遗命葬于迁檀右。礐葬跬步而近。庶其有慰。更待明于术者论定而与仲父合。又其傍卜一地。以兄会焉。然后为无憾也。而小子力莫能与焉。自度又不能久于世。呜呼。其谁任之。我仲母盛德懿范。冠闺闼而光门户者。小子之愚。虽不敢言。谨述先生祖所以称仲母者。以教我后人。先兄父子如有不昧者。在傍如平日。庶有以谅之也。呜呼哀哉。
祭洪茂弘文
维岁乙丑五月己卯。完山李德胄。敬荐鸡酒之奠。哭告于亡友梅南处士洪茂弘之灵曰。呜呼茂弘。既哭我敬辑兄。又哭我思季弟。吾之哭茂弘。亦如是已。抑茂弘之哭敬辑,思季。无以异于吾之哭敬辑,思季。吾之哭茂弘亦何以异于哭敬辑,思季哉。虽然敬辑没而思季在。思季没而茂弘在。今茂弘没而将谁与乎。昔吾党盛时。方其相乐也。相与谓曰吾辈毕竟皆老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61H 页
死。有一人二人在者。真穷相也。殆若之矣。而茂弘在吾党中年最少后。而交于吾兄弟。今又弃我而先。朱夫子所谓老夫命薄。带累朋友者。殆在于我矣。呜呼痛哉。谓之何哉。敬辑,思季有二老。茂弘有太夫人在。敬辑没而其子如敬辑焉者从而亡。思季没而其子如思季焉者从而亡。茂弘未没而其子必将如茂弘焉者先亡。情之毒而命之穷。又何其似也。呜呼。吾崩心于此久矣。又何忍毕辞于茂弘。以戚茂弘之魂为也。尊叔父韩山公许以其孙子茂弘。茂弘亡益定。呜呼。吾幸未死。及见是子长而如茂弘之贤焉。以与茂弘者与之。是大愿也。而茂弘四十而无病而先亡。吾五十而癃残而日甚。又何可期也。呜呼。朋友者五伦之一。而父子君臣兄弟夫妇之伦。赖是而立者多矣。孟子曰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夫取诸人以为善。何择于知不知。惟朋友易于观感。而勤于责善。而明于权长短。审于定得失。此古人所以重朋友。而茂弘所以汲汲也。茂弘尝谓余曰子将过我。妻犹未知也。曰今日某至乎。观于我企望而知也。子过我。妻犹未知也。曰得无与林川诸公游乎。察于我言动识趣而知也。嫂之知过矣。而抑茂弘取于人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61L 页
之至意亦不可诬。而其际亦可见。呜呼。此吾兄弟与茂弘之交也。虽然吾之不肖。得交于茂弘固幸矣。茂弘之贤。何取于吾。而眷眷若是哉。茂弘立心之高。制行之卓。可以为教于今与后。而乐善好义。亲胜己喜警益。无愧于古君子。使有一人焉如茂弘者左右之。其所成就何可量哉。而不幸如德胄放僻流遁因仍苟且。不足补茂弘所须而损茂弘者多矣。孟子曰好善优于天下。茂弘有优天下之德。而所善非所善。以之业犹有未广。德犹有未崇。而志有不遂。皆余之罪也。吾恐天下后世。以是而议茂弘知人之明。呜呼可胜痛哉。虽然天下之人亦众矣。吾必与茂弘交。茂弘必与吾交而足者何哉。天下之义理无𥨪。凡人之所见不同。吾必与茂弘同。茂弘必与吾同。又何哉。吾与茂弘同未必是。吾必与茂弘同则安。否则不安。在茂弘亦然。吾与茂弘同未必利。吾必与茂弘同而安则乐。否则不乐。在茂弘亦然。此其故又何也。呜呼。此吾与茂弘之所以必合而不能已也。昔钟子期死。伯牙断弦。夫伯牙与子期相知而乐者在琴故断弦。今吾与茂弘相知而乐者在心。心顾可断耶。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之谓矣。呜呼哀
芐亭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62H 页
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