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x 页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录]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2H 页
涵养讲论
盖涵养虽静时工夫。然二字为义。极有包含底意思。非如存养之单言未发时。动静内外。无不周遍贯穿。何当专主于不睹不闻地头。而独不点捡于已发之时耶。
 谷川答。涵养工夫。高明以为贯动静。这个涵养工夫。既只是敬以养心。而敬本该动静。故朱门亦有涵养实贯初终之问。则高明此说。似不可全然非斥。然窃念命名用工。各有地头。涵养却只消言静时事。既发之后。似著此涵养字不得。如何如何。先贤所论这般处非止一二。今不可遍举。然大抵皆就静处言之。盖以敬虽贯动静。凡下得文字。自有称停之宜。涵养二字不可用著于既发之后也。幸熟察而详究之。更惠镌诲。至祝至祝。
 又答。来喻反覆。以为涵养虽静时工夫。然二字为义。极有包含底意。涵养之敬。亦不可不谓之贯动静也。盖涵养之义。不过曰敬以养心。如物之涵淹于水。养得云尔。则夫谁曰敬非彻上彻下贯动静该体用也。然若言敬之全体则是该动静。若单说涵养则命名用工。界分自别。恐不可以敬以养心之故而以兼动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2L 页
静言之也。是以朱夫子编近思录也。以程夫子所谓涵养吾一。将敬以直内。涵养此意。涵养久则喜怒哀乐。发自中节。存此涵养意。久则自熟等语。既皆收入于存养编中。且以胡季随所谓戒惧者所以涵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慎独者所以省察于喜怒哀乐已发之后之说为甚善。而朱先生亦尝若言涵养则必以省察相对说下。以此观之。涵养工夫不可施之于既发之后者。岂非明白易晓耶。况所谓涵养本原。静以涵动之所本等语。亦皆静时事。何尝就动处言之耶。来喻又曰涵养非如存养之只言未发。动静内外。无所不包。未知此论有所祖述来乎。或但出于一己之私见。则所谓差之毫釐。谬以千里。不得不为高明虑也。幸须姑舍先入之见。且取先贤论及此意处。平心详究。以求至当之归。千万至祝。仍窃惟念学者于理。必有体验之工。然后可有见得之实。而若区区辨论则却将实体验事。只作閒言语说了。故致烦教告之勤至于如此。而尚不觉悟。岂非今日之所可惧而可戒者乎。亦愿高明之及此无事。加意本原之地。体认真切。有以的然实见涵养底道理。然后推其馀以拨此蒙蔀之见。寔所区区之望也。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3H 页
埙篪云。存养之为静时工夫。涵养之以存养言之者。详在中庸首章及近思录存养篇及朱子答胡季随书中。则虽在新学。孰不晓得。但以涵养对省察言处则专指静时工夫。若单言涵养则兼动静说处甚多。试以朱子说观之。其答方耕道曰。愿于日用动静语默之间。自立规程。深务涵养。毋急近效。要以变化气质为功。其答陈肤仲则曰。所谓涵养工夫。非是闭眉合眼如土偶人然后谓之涵养也。只要应事接物。处之不失此心。各得其理而已。又答董叔重曰。所论甚善。然更宜加意于涵养日用动静之间为佳。不然徒为空言。又谓学者曰。不论寂感。常如此涵养。又曰当要体察思绎道理。便是涵养。又答或人静中常用涵养之问曰。说得有病。一动一静。无时不养。其他诸儒所论。亦多如是。今不可遍举。此退陶老先生所以有兼动静之语也。仍窃惟念。盖涵养之道。必于动静云为之际。使此心常在。不与物俱往。不为情所凿。然后始得其养。若事到面前。更求别处。静坐涵养。则无乃有违于古人之旨诀耶。且未知七情之动以形气者。虽当克治。而四端之原于性命者。亦可谓之动时而不为之涵养乎。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3L 页
权汝行书曰。向从德三甫闻左右有涵养贯动静之论。窃计以左右卓韪之识。固宜大着心胸。的见而倡论。然管窥之不能无疑者。古人之论涵养。专指静说。未尝就动处兼言。则左右所谓涵养贯动静之论。诚愚骇之所不能晓也。尝闻程子曰学者须是将敬以直内涵养。又曰敬是涵养一事。必有事焉。须用集义。盖先儒论敬。固有兼动静言处。而以其敬集义直内方外相对说下。则其敬直内是静时工夫。集义方外是动时工夫。然则程子之论涵养两端。其非指静而说者耶。朱子曰未发时固当涵养。胡氏亦曰戒惧者所以涵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就至静未发之中而劈言涵养之功。则喜怒哀乐未发时之涵养。其兼动静看耶。不特此也。涵养吾一之训。涵养本原之说。无非就静处偏言。则涵养之为静时工夫。断无疑义。而退陶李先生谓存养专以静言之。先师李先生亦曰存养是静时工夫。则程朱以下相传之旨。岂不同条而共贯哉。然而瞯郑愚伏经书辨论曰。存养实兼动静道也。自得是说。因尝疑愚伏之见。何所据而发也。不意吾兄此之龟筮而枝梧于先辈言论。则不亦近于朱先生所谓以其千金易人之弊帚者哉。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4H 页
答。前论涵养一段。非是别有见得。只是先贤所论多如此。朱子答诸学者书。退陶先生答栗谷云云之说。此可明据。不意兄以涵养只就静时看。不兼动时觑破。拈取先贤一边句语。张皇藉重。烂熳砭驳。使人𢥠然色沮。无所容措。槩其论重在于未发时里面。而都欠了已发时外面下工夫。恶在其先贤论兼动静之本义也。若只剔未发而言。则存养涵养。谓之同条可也。若兼举动静而言。则涵养恁包贯底意思居多。存养直据他地头不睹不闻而戒慎恐惧常存敬畏。所以为未发时致中之功。命名用功。界分自别。兄之以两个为一滚了说。恶分折而乐浑全者。尤所未晓也。兄既知存养之只消言静时。而不知涵养之兼包动静。有覸于未发之前。而全昧于既发之后。未知何所玩索。而为此支离葛藤之说也。
 权汝行答。道之以涵养为静时之工。非别有见得。但先贤之论涵养。偏在于静。故不能无疑于左右贯动静之论。而所以引先贤数段说。以證涵养之为静时工也。今左右广引诸说。曲赐辨诲。然所引朱子说泛以涵养之工。劝勉于日用动静之间。今引以为贯动静之證。则无乃或近于因其浅为凿而深之之弊耶。尝闻之。涵潜也。物之涵泓于水。自养之义。则涵泓浸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4L 页
渍之工。非喜怒哀乐已发后做着之工也。故延平先生谓罗先生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作何气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心之要。所谓养心。乃涵养之谓也。涵养之要。惟在于体认至静未发时气像。则豫章,延平相传旨诀。只此一段上工也。所以朱先生谓向来讲论思索。直以心为已发。而日用工夫。亦只以察识端倪。为最初下手处。阙却平日涵养一段工夫。使人胸中扰扰。无深潜纯一之味。涵养之工。若通贯动静。则朱先生何必以心为已发。察识端倪。谓阙却涵养也。盖已发处下工夫。须非至静未发时涵养之工。故言此以明涵养之为静时工夫。与程子敬以直内涵养之说。同一脉络也。故曰未发时固当涵养。曰未发更怎生求平日涵养便是。由此言之。涵养之为静时工夫不亦明乎。高明之见。有得于贯动静之义。而主张其说甚力。故于疏陋所引先贤之论。不能指摘。而有单说对说云云之诲。然鄙说亦非谓涵养之工。全然不干于动时。但指其所主与所重而言之。则可谓之静。而不可谓之动也。若如高明单说涵养通贯动静。则乌在先贤主静说涵养之本义也。至于涵养存养同异之论。前书已详言之。今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5H 页
不必赘说。而高明以涵养存养。分作两端看。故疑涵养之通贯动静。然存心之存。涵泳之涵。言虽殊而义则同也。故先儒之说。有曰涵天理之本然。曰存天理之本然。此非涵养存养。同一其义之验耶。道之所闻于先贤者如是。故不敢自外。敢以为献。高明若以愚言为不然。且将圣贤所论及近世诸老先生之遗语。虚心平气。徐观义理之归趣。而将身己体认做去。静而涵天理之本然。动而决人欲于几微。真积力久。至于纯熟。则无急迫浮露之弊。有雍容深潜之味。涵养动静之义。不待卞说而明矣。
 
谷川再书。涵养工夫。先儒所论兼动静说处甚多。且见朱子答方宾王书曰。存养之工。亦不当专在静坐时。须于日用动静之间。无处不下工夫。无乃间断耳。退溪先生答门人书曰。操存对省察言则当为静时工夫。泛言则通动静。以此观之。存养工夫。尚且如是云云。况涵养工夫乎。前日高明所谓兼动静云者。正得其旨云云。
答。退陶先生答栗谷曰。来喻谓饶氏以中庸首章为涵养性情之要。恐欠省察字。此则不然。尝观诸儒说。若言存养以对省察。则分动静为两段事。若只言涵养则兼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5L 页
动静说处多矣。此说恐非欠也。心经附注释疑云涵养心与身。俱沉深于义理之中。优游厌饫以养之也。此贯动静通有无而言者。非若存养之只言未发时。又云涵养养心以敬。如物涵淹于水而养之。当初鄙论涵养。盖本于此。非别有见得。可愧可愧。
远游录
  晋行日记
岁庚辰暮春之初十日。余闻葛庵先生在临晋客馆。将负笈往拜之。与永阳郑丈(时赞)同发行。秣马于剑岩。主人李(明义)适出。时江水涨溢。道路阻隔。问津而竟不济。过吊骨江庐次。(时郭镇海气和伯仲居忧。)宿五榜洞。十一日越津抵桧山花木。被主人金部将(以坚)挽宿。又助马铁。十二日秣马马岭。历拜再从姑(李元培氏慈堂)于咸安斗谷。宿郡北剑岩。即金(鼎夏)所居。十三日早发。午达晋阳清源。乃先生所寓。舍馆定然后郑丈邀致其外甥金德三甫。求见先生。盖自花木来从者已久云。与之偕。于门外纳刺。入见先生。虚席而接。因各问所居。乃曰远来相访可感。时有延宾之事。命进酒曰。适有邀客。殊似草草。有顷郑丈告辞。余亦请退。遂与攀别。去留甚惘然。是日访权汝行下处。乃丹城权德元(族姑夫)氏从侄。通家义结。一见如旧。同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6H 页
宿处。十四日朝。随两君入。先生曰安生定舍馆未。问侍亲雁行及年齿。馈以酒。拜受而饮。既起身退席。请行束脩之礼。先生曰恐不自堪。又曰自此相望落落。更接未易。甚觉缺然。少顷退。日中曹德甫(锡基)来访。曛与两兄入。先生曰缘客扰。不获从容相见恨甚。因举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等语。谆谆然训诲。盖自论语中拈出来。而皆吃紧有味也。十五日朝入。先生问所馆宿食何似。是日先生作省墓行。从者几二十人。行二十里。路过夏林。即金罗地也。主人赵景胤甫盛馔以奉。午鞭羸陪到大山。乃其先墓所寄处。偶逢同宗安(鋈)甫宿话。裴戚舜相亦来会。十六日朝。与裴君入。先生问刍粮曰未得相助可恨。蓝舆先发。余行最落后。道遇金君。偕到仁谷山下。望见衣冠遍一山顶。乃先生属宗族行祀也。人家隔远。秣马无路。势难终日待候。偕金兄访槐项赵(宗奎)甫。驰向山翼。乃从姊兄李(克培)甫家也。暮先生至。出迎而入。昏投斗谷。十七日往陪山翼行驾。午秣昌原旧内城。投宿花木。十八日越孙家津。时灵山倅权丈斗经先已待候。剑岩李丈迎接于会老亭下。坐既定。先生召。趋入对。使见灵山。且谓曰此安生来我者也。因陪向雷岩。时与桧山成虎文,朴时润甫接话。乃朴处士身润门弟云。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6L 页
先生行祀毕。陪晋剑岩。暮第三从叔来临。久阻馀喜可知也。十九日陪到召音山下。驾将行。诸客皆陪后。而我以马瘏末由遂忱。阻雨滞中途。其情何如哉。雾湿山寺。幸与语怀者。月影李之鼎也。二十二日天晴发行。道闻亲癠即还栖。二十四日更启行。二十五日到清源。入拜皋比。退出舍。与二三佳士接话。二十六日先生返旆。天雨遂寝。二十七日发程。陪后诸人至五十馀。行五里馀。有临江一岸。松阴郁郁。澄湍映带其下。先生于是徘徊观赏。口吟一绝以赠。众宾济者。以小舸次次而济。最后先生乘竹兜子徐徐而来。轩然鹤发。交映明沙。望之若神仙焉。陪往宜春釜谷姜老星甫家。与曹德甫丈二三同门。定舍分餐。少顷陪向城底。暮与诸益入见。先生出植杖曰虚负远来之意。二十八日平明。与曹金两君姜汝宽,李台老,权汝行寻德谷书院。乃退溪先生所奉也。谒庙讫。即驰谒先生。命汝宽书感怀一绝。驾将发。(命夏)遂跪呈一书。先生袖藏启行。是日复沿来路。逾蓝岭抵晋之鼎村。盖以从兄留滞也。越四月十日乃还。
  花山记行
越明年辛巳寅月既望后八日。余负笈治行。更拟进拜于先生。(时先生寓住花山琴韶邮)与姻叔三浪孙公约行。相会校洞。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7H 页
其喜可掬。夕抵榆川。二十五日昧爽。发向省岘。时李德运为督邮。午秣庆山城东。暮投河阳校村。日已曛黑。事多苟且。而主妪为客马所踶疾发。痛声苦状可想。出檐中果片慰之。二十六日平明启行。到长水驿日晚。孙叔欲见督邮而阻阍可笑。晡秣义兴昭日驿。暮抵义城青路。二十七日发行出十馀里分岐。时孙叔向顺兴矣。适小儿同路。道里以是得通。踰望岘秣马山下村。暮抵罗村。即琴韶上流五里许地。二十八日始到先生下处入见。先生曰曾虽有言游从。而远不可得。今日相寻。其志可尚。但仆无所有。恐负来意。乃命定舍馆于林千亿家。二十九日。先生累问外祖蒋悔翁。盖以同庚故也。三十日送奴还。是日受大学。权润哉,金鸣于,金汝修,金仲慎诸益来访舍馆。二月初一日请业。三日客扰阙业。适晋阳李道明,姜汝宽甫来到。与之相随。四日乃先生前设宴之时也。(先生子弟以前月空过生辰。为设酒食。)将入。金希叔出来邀。即趋进。群贤已满座矣。余亦厕门生之列。酒将半。先生与季氏二松公靖逸相对而歌。联襟而舞。鹤发苍颜。俨然若地上仙。说者谓稀世庆矣。五日朝入见。酒三行而止。时门友同席者金鸣于,金汝固,李德父,金仲慎,金敬伯,李实之,安允章,李重熙诸君。或先或后。其他参席者甚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7L 页
众皆是先生亲戚宾友也。是日金孟希,孟濂来访。李君命彬且至。千里相逢。乡信足凭。其喜可知。六日七日八日受业。九日朝行揖时。轻遽有不成模样之教。十日朝请益。有谬问传义下譬较之教。十一日又以揖过从容有教。十二日受业。又下常言之教。自是教诲之方。非止一二而不能尽录。十三日随杖屦于川上。承命复来舍馆。取书册进受。十四日卷毕。下肄习之教。十五日与希叔,仲慎,实之游访新塘里诸益。十六日读遍一卷。又承寻章摘句之教。十八日金振伯来访。十九日仅成诵。二十日受论语。册则 内赐先生物也。音读颇𤁧。先生咄叹久之。又下语言低尾之教。二十一日更承譬较言外意之教。二十二日与孟希有禀问。语涉粗率有教。是夕鸣于,汝希来访。清道朴表叔心休戾止。使人要见。即往拜。报道家庭消息颇详。喜慰交臻。因偕宿。二十三日朝有命呼。即趋对。先生曰尔揖太似从容。仍问朴君何来。二十四日五日亦辍业。盖以裁修书柬也。二十六日奉进外曾祖钓耕庵碣铭。朴叔旋。客里离怀倍无聊。二十七日受业。与振伯游咏川上。二十八日九日受业。行揖时下局束之教。静观丈亦有言。此丈拨蒙。从前多矣。三月初一日。受业未竟有客至。(金大谏元燮)二日入侍。命群子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8H 页
弟取西铭来。并授其书。三日有勉进之诲。四日家奴来报音耗。是日鲁论一卷终。七日承言语末后低之教。始受论语第二卷。八日入见。先生时向前川。乃曰昔陶渊明使门人荷蓝舆。今君未可导吾车耶。因推往川上憩息。时有本镇营将掠过坐傍大路。而偃然跨马不为礼。武夫粗恶之习极寒心。是日仲慎,实之来。九日朝承命入见。盖以李友酒肴进也。承教讫。与两友起而请字。先生送祭物于兜率院先墓。肃揖而送之。十日入侍。先生命秀增曰汝名改以秀壄字实之。命谨行曰汝字改以仲慎。命(命夏)曰汝字改以国华。十一日先生曰字国华者。取华夏之义。且命字似属于国。可以字之。作而对曰世俗多讥嘲人。得无嫌菊花之称耶。教曰菊。花之清苦者。庸何伤。汝勉为大人事业。谁敢侮汝。十二日金汝希震濂,孟希振伯来访。因与振伯同受里仁篇。十三日与振伯,实之,允章陪杖屦往会于溪上松亭。时金丈世铉诸员置酒炙花而奉邀也。酒三行。先生命金丈世铉曰台伯口占原韵如何。金丈闻命吟进。先生继和。静观丈又继吟。诗则载在别帖。日之夕客散。陪还下处。与金安两友敬次前韵。余则以迟钝不能步头字。沈吟移晷。允章以和气清仪最席头之句。属余成之。余以从容思搆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8L 页
为辞。振伯亦强之。连名书呈。适日曛不得入。翌朝赪颜以进。先生贬拙句。静观丈亦针砭席头字。十五日请业时。有寻摘之教。十六日受业。十七日实之去。厥兄德父继至。于丈席多问难。十八日受业时有解教处。午间家书自风便来。何喜可当。十九日金兄汝固来。二十日与汝固,振伯,晦仲同受颜渊季路言志章。诸君多有问辨。二十一日先生向默溪书堂。时有邀之者。循环一卷连夜。与汝固同宿。二十二日仲慎来到。暮先生自默溪返驾。二十三日静观丈呼振伯使前曰昨往默溪有吟。诸君未可次韵耶。出先生原韵示之。食后汝固去。二十四日。各构吟以进。先生览之称善。余最后退。乃下教曰君与诸友相为讲劘乎。若非亲庭思慕。须留一夏节。必多所得。因以论语去亲远为日久等语申申谕之。二十五日与诸益入侍。适村酒进既罢。先生乃提平昔在朝事。二十六日振伯归省。临分谓余曰吾闻古者送人有赠。今吾之行。君何以赆。余曰吾非富者既无财。吾非仁者又无言。振伯曰然则君窃老子仁者之号可乎。允章先曰愿君静坐工夫上着力。余曰愿君科工勿夺志。务为为己工夫。振伯曰子之赠吾善矣。恐不能堪。愿君西铭大其心。敬斋箴小其心。遂与之别。是日受敬斋箴。二十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9H 页
七日晚入。先生曰汝来何迟也。以实对。既安允章问太极图说阴阳善恶之分。先生曰古人教不躐等。君且休矣。午后与允章入侍。先生命进朱子玉山讲义。使之同学曰休说阴阳。姑于此书着力。二十八日允章还。是夕卒受玉山讲义。二十九日仲慎去。鸣于,汝固相继至。三十日天雨。至午始入。时金君业已退出。因问拜礼通昏迁主等事。四月一日德父,仲慎,振伯皆来会。二日受业。三日汝修作诗赠别。四日朝。始得闻家庭消息喜甚。且以诸父兄命送留资。虽黾勉留止。而久违慈颜。忧恋何堪。时诸益皆以事还归。惟与汝固同宿相随。五日始读中庸。六日与汝固诸益随杖屦于川上。时鸣于,汝修,敬伯,振伯诸君至。日暮携手陪来。相与对酌。七日与诸益同受中庸。八日受业。九日乃余生朝也。幸陪杖屦于南渊庵。终日含杯而归。十日夕与汝固,仲慎,振伯入侍。十一日至十五日连与鸣于汝固同业联枕。十六日薪塘金丈台伯设炙蕨会。来请先生及诸益。余亦随后。比至群贤满座。鹤发交映。乃赵上舍頍,金上舍邦照诸老矣。夕罢归。十八日中庸毕读。十九日先生授乡党篇。因叙立朝时与奉朝贺睦相公辨争之事。二十日承温习之教。二十一日进讲庸义。与敬伯同受论语第三卷。自此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69L 页
连与诸益会读。二十五日先生命呼。与诸益趋入。以姻家酒食来至故也。酒二三行。降警勉之诲。二十七日暮家奴来。得家庭安否。惊喜不已。二十八日先生问家庭动静。且问发行日期。二十九日月小尽。行将发。先生曰生今远来。已涉旬月。而缘家多扰。无所见得。今遽辞归。心甚缺然。玆命食于朝。既又申申儆谕。赠以送别之章。拜受而辞退。与诸友分携。振伯,实之临送于锦水之浒。行二十里许。暑霍大作。少憩得差。宿义城射谷。五月一日朝发。过加阴县抵义兴邑秣马。到北习长渭村宿。二日朝发。过河阳秣清溪上。藉草而坐。撑小鍮器炒饭。其味可想。因访梅南吕函丈。喜其出不意也。三日发行过庆山。午秣省岘。时有琴湖一汉策善马前路。鞭羸追走。暮得达。亲候尚无恙。见待已久矣。
越四年甲申月正二十八日。余将往拜锦阳。与郑丈寅叔并辔。午秣清道纸所洞。过山坂望见溪南。苍松森列。阶级依然。前则澄潭静深。可以观鱼。外则群山蹲伏。眼界宽阔。云是三足堂金先生杖屦地也。越二月二日。夕抵道岑。乃芝山曹先生揭虔处也。谒墓讫。遂行过访徐棘人元徵氏。进抵大田妇家。郑敬伯钦若甫来见。上堂丈硕祐溪隐丈又来临。二日与郑丈披览郑守庵四震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0H 页
集一卷。三日与诸益登鹤岩。四日至七日。因盘旋近地。八日送奴故山。十三日家奴来。十五日横溪郑丈葵阳寄书问可感。十六日抵环皋郑处士硕达及其胤元阳甫。曾所愿见。今始得接良幸。十七日朝到獐项拜大舅。午达归美。谒梨洞表从姑。乃郑硕玄氏家也。宿郑硕址氏家。十八日朝发。转寻兔窟李公命夔昆季。暮至大田拜上堂溪隐丈陪话。二十日发向横溪。一室涔寂。清溪激激而已。访主人丈所在。下来阻贺山已有日矣。郑丈已闻来叩。先遣一赤脚炊饭。命苍头驾牛而送。即与之偕来见郑丈。乃献吉寓所也。二十一日留宿。二十二日发行。午秣青松坪巨里。夕宿草岭。二十三日发程。午秣安东居默。其间跋涉间关。难可殚记。暮投琴韶旧馆。痘气炽。张先生移寓已久矣。二十四日夕。骑牛上南渊庵。二十五日借一小衲分檐子。到于寓所。伊德其村也。身经痘村。有嫌直入。权歇邻舍。欲转达。静观丈闻而即出。拜礼讫。谨候先生起居。自数日前耳患复发云。惊虑何如。夕辞命自内出。静观丈亦送问。厚贶不敢当。二十六日朝入谒。先生曰积年阻面之馀。喜阔殊甚。伯阳,敬仲,李君𣏣累次来访。是夕与仲慎振伯相接。质论语疑义于静观丈。且诵横溪诗。写呈丈席。既接主于权莫孙家。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0L 页
二十七日进郑丈书柬。承命讲论语一卷。曾未受业。则使拈出以质。以聋候故也。夕与李𣏣,伯阳讲讨昏娶。玉山讲义读遍。鸣于,汝希诸益来访。二十八日与李𣏣,金显国甫往新塘。趁夕而还。复质朱先生讲义。二十九日朝杖屦出。命难疑逐章稽抚迟迟。先生曰疑须付标。何底乃尔。三月一日质疑。二日有不寻疑处之教。既罢谓曰今此讲学。耳病似加。是夕鸣于来访。因示横溪次韵。昏静观丈说病丁宁。三日振伯致书。孟希来访。又次韵。伯阳,敬仲逐日相见。四日先生言曰跋涉远来。其意良勤。值此忧患避痘之扰。且兼重听。未克副意是恨。夕痘猝发寓傍甚惊惶。五日移寓新塘陪到。与诸益相随。宿食于鸣于兄。六日书先讳及禀目以进。先生览已。诲谕之曰缘遭如许时节。末由如意讲学。虚负远来之意。良叹良叹。愿君相从叔向,伯春讲磨。且与德三频从丽泽。则彼皆多闻博识直谅之友也。庶几有所益。愿无忘今日。懋克有终。出退食孟希家。主人丈吟赠别章。俄而辞几杖。与诸公诸友午秣松堤。夕抵青凫草岭旧主家。七日早发。午秣新宁新月。转向阻贺山。时郑丈昆季已向横溪矣。以亲庭探报。促秣马。书锦阳和诗付主人送了。暮抵旸溪。时已向曛矣。(下缺○前后花山记行非止此。而烦不能尽录。)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1H 页
西征记行
先生立朝尽忠。而不遇于时。竟被削黜之 谴。斯文抱羞。易箦后十七年辛丑。门人金圣钦等。封章西上。伏閤八日。而见阻于喉司。未克达 天陛。何痛如之。前年春权丈德秀又飞书江右同志。勖以相应。而递传稽时。书到于四月之后。桧山金同人德三甫既辱书示。又要同向花山。以观究竟。余既以剋日相约。而适堂阑间疠气危炽。未遂联镳之愿。金丈逶迤彼中十数日。始得还栖。即驰书以来。就审其士林盛举。姑为寝停。越秋杪孙上庠硕宽自东堂归。一夕过余谓曰。顷与永嘉士友。共会闻韶。议以来春。发文通谕道中。仍作裹足之行。君其识哉。余闻而感叹。日企公论先发福州。而或虑失时不得其一吁之便。今年寅月。余适留书斋。翌明童子引一价踵门。乃疏厅使。自安东至也。发见通文。乃数百多士。方设为先师伸枉呈疏之举。发文以告。而又一柬即权润哉,金汝修诸人抵不佞书也。余即委致元幅于昌原。又传书信于当初参论之员。曩之慕从于仁山缛仪者。以不佞有门下之旧。又忝陪疏之末。相与感激兴叹。后先来会。以为齐声向应之地。公心所在。信不可诬也。金丈为书示期。将以今月二十二日壬申启道。不佞顾以曾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1L 页
未及裂裳之行。为平生恨。敢不乐与之同哉。玆欲整理行装。而千里之程数月之费。草草难自办。惟是之虞已。翌日壬申发行。与舍弟命铎偕。午秣釜谷。望见前途百步许。有数骑翩翩。后面一员着大巾。腰背竦直。意其谓桧山来行。促鞭追后。乃金丈及其婿金衡寿。已先吾启辖。中道径遇。诚喜非偶也。仍并辔行过灵山县衙。访骨龙宋天甫。暮抵乡校。夜宋君来宿稳话。盖闻其人质行非凡辈可及。而且善居丧。人称其善。夜雨达明。
癸酉午斋任宋天汉甫冒雨来接。天少晴。即发抵昌宁乡校。暮成华叔,孙命祺甫来见。孙君仍致赆行之物。盖其父处士佺以质行闻。而余幸受知。今此情贶。出于旧谊。夜成遇伯亦来。以余折简也。
甲戌发到院洞村前。与命铎遇伯别。换命铎马兼骑卜。午秣县南路傍酒幕。越双山驿。转寻大丘龙渊寺之洞也。素称琵瑟之灵支最有龙宫之胜趣。脩林挟路。层岩簇立。已觉苍翠满前。至如撼壑之砧声。倒湫之泉溜。又令清气透骨。殆非人境所见。
乙亥步下洞门。访所谓龙潭。午到㓒谷乡校。因向松林寺憩文殊堂。暮龙城李友演来到。盖曾有相约也。
丙子朝发抵善山石转秣马。夕抵军威邑。左道凶歉太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2H 页
甚。处处尚少新盖屋。何暇安寝乎。试吟觉夜长之句。
丁丑晓发过安平仓。到义城桃李园。渡溪有新村。投一草堂。主人乃申海云,申德培也。问花山动静。全未闻知。午秣安东磨田洞。夕抵上村路旁酒幕。
戊寅发逾岭北渡溪。又逾二岘掠坡而西。洞壑廓然。明沙大川。作一境界。遥见苍岩翠壁。插耸山顶。而中结数间社。乃鹤峰金先生石门亭也。历一坡抵青城新院。即松岩权先生所奉也。有顷权润哉兄来接。其谈论尽好听。而且道与锦阳丈争辨之义及游小白山诗句。
己卯朝发向安东乡校。钜野浩莽。远山拱伏。真大都会府也。到疏厅。时掌议李时观甫。独留管诸事。而坐形势未措。姑阙规模。尚稽疏首备望。时鲁林金师国亦来。乡人权善必,孙吉夫亦自成别牒先到。待余商议云云。退在城内舍。掌议欲开坐望定同任。而再使人邀。即入参席。新任乃鹊院金章远汉纬也。
三月初吉庚辰。与金丈德三,李君演发。将拜锦阳密庵丈。历新塘村前。欲通辞命。则金丈世铉及宁海顾斋丈兄弟若金汝修径出来迓。阻馀慰甚。但以诸友畏痘故不敢入叙。直抵锦水李丈。违诲十八年。鬓发星星。神观飒爽。揽及前事。悲感随之。以雨徵恐川路阻断。不得留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2L 页
质所疑。益启蒙蔽。恨负初心。秣马而发。再过新塘前。金丈与李丈出。且鸣于,汝希交迎于道。盖为握手披唔。不避其自危地来也。以雨气即告别。还故舍馆。
辛巳入疏厅。金章远已视事。因开坐。时金师国亦以择疏来。郑一夔来。盖以其仲父参奉丈制疏。故兼为赉纳。而疏本中间还去尚未到。参疏儒新宁曹龙翰,李铎来访舍馆。时疏厅措处多端。远地冷迹。未谙事情。章远能勤料理。赖是事得办。(出校藏襕衫,章甫冠及带。皆中华旧制也。)
壬午亦不离黉堂。列邑物件稍稍来集。略成头绪。闻开宁李进士寿寅亦到城邸。众意有倚。
癸未始大会。开坐于杏坛。李寿寅亦末至。先望定公事员。李时昉,朴龙相后出荐疏首。吾同任。先荐李寿寅公事员。次荐生员李德禄。北班首柳元铉。南班首金尚鼎合坐。末荐生员安老石。(李寿寅以拟望避嫌退出次。)首荐圈点二十八分。即使曹司赉荐纸去。又起请坐。儒生陆续送之。疏首固辞五六度。就北门外。连使曹司敦请。又遣赞引请坐。不得已出。暮举火迎接。满路奔走。诸员序立。就座行相揖礼后。疏首谦退数语讫。入就上房。疏草则英阳赵都事德邻及咸昌洪主簿相民先制来。横溪草本追至。权润哉,权方叔与金师国,金德三同会于城西参讨。李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3H 页
复焕,李重稶来访。郑一夔与李铎来访舍馆。同任起身请递会中。余亦请递。金德三以班首立议并得解。
甲申李君演还乡。李君年少而能周旋士友。与吾浃旬相随。弦矢遽分。惘然如有失。
乙酉发京行。疏色朴进士履相,金进士光国。公事员朴进士龙相及吾。管行金命锡。日记有司权致。陪疏金尚鼎,李泰和,李润。独金进士圣铎,朴龙相及权致。以私装随苍雪权丈斗经。以忌患不得莅疏厅。外留虎溪书院。取赵德邻疏草磨择。而诸员更加修润。书成一通到西亭子。斋长柳进士元铉。掌议柳泰铉及方叔,润哉,鸣于,汝周,来卿,韬仲佥员远于将之。仍抵丰山。独汝周,方叔从。夜本处诸人多会。权缙亦来。
丙戌朝。李楗,李天祥甫过访。乃李孤山一家人。发向醴泉乡校。道中遇小雨。冒蓑而进。校长权㙾,斋任权重台,鼎山院长权凤举预为企待。巾服出迎于门外。
丁亥朝发过山阳县前。将涉大川。水深石险。招近岩院仆。移时乃集。次第扶拥而济。前到书院。邻居蔡三甲,蔡命天,权正郎相一来见。夜院长李天成,斋任李齐颜至。
戊子朝偕诸人谒祠。校理洪寓庵彦忠,文翼公李汉阴德馨,赠都承旨金沙潭弘敏,赠副提学洪木斋汝河四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3L 页
贤并享也。有顷金振伯,李来仲自中路始到。午秣新院。
己丑发行踰草谷上同会院秣马。夕抵延丰水回店宿。
庚寅发抵达川秣马。夕抵崇善酒幕。评读疏本一过。
辛卯晓发抵无己秣马。夕抵羽村止宿。
壬辰晓发抵直洞秣马。微雨忽作。仍冒雨到龙仁止宿。
癸巳晓偕发。道中又遇雨冒蓑行。到汉江上入村店。无厩马服重而门外雨立。厄哉。少顷发至渡头。风力太猛。一行难可共济。候船只。次第分三舸而卒利涉幸也。午抵泮村。疏首先入一馆。随以入。顷之出寻安顺徵家。即香桥南也。与德三同接。夕复进。疏厅业移他舍。而陪疏儒晋州河大观亦先泊其处也。一行齐会。尚州李进士獜至亦到。同乡曹进士夏玮继而跟寻。曹君参新榜者也。来仲,见卿,士能,振伯,一甫,孟坚,云老诸人议入廷试。
甲午文官学谕顺兴李镇周,直长荣川成世顼,博士安东柳升铉诸人来会。仍取疏本看。
乙未朝。郑升阳,郑干来访。晚与莘老孟坚共裁断疏纸。汝修持疏草往质于李参奉浃及洛中亲旧。皆以权苍雪所构为可用。士能写疏。振伯,孟坚,云老迭题名。一甫着署于后。夜见郑升阳郑干。
丙申朝。写疏毕。题名凡一千六百馀员。封章进至敦化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4H 页
门外。日已晚故不得伏 閤。仍回旧馆。过路与李润访宋监察泰基。夜河大观,李润来访。
丁酉奉章至敦化门外馆厅。直奉疏函。由正路入。诸人皆巾服。或红团领或青道袍。疏首在前。两疏色左右翼。馀人分两傍诣 閤。凡十四人。时里有司未尽设席。使馆吏呼守门将书员及内兵曹书吏。(时郑行五为兵曹佐郎。)久而至铺陈。继之置函于正门外当中。奉以盘。致书员于政院。呈疏槩。政院答曰此等疏。不知捧入。累前累郤。徒怀愤郁。忽见乘轺者从丹凤门过。时午鼓已鸣。申牌又出。出幕次。与德三退来泮馆。
戊戌朝。先到疏厅。诸员未会。待其齐会。一依昨日班行诣 阙门外。更呼书员授疏槩。其吏稍恭。以郑佐郎传令备使令也。又出送一书吏颇慧黠。柳博士亦连日出二馆人。喉司一样阻塞不纳。固请五六次。答曰 国家处分已定。不敢捧疏云云。
己亥改疏大槩。诣门入送。政院拒出逾坚。该曹吏亦自防遏。不复通辞。愤郁尤如何。闻睦相公来善之孙天任。日间击铮吁冤。复官而还寝云。是知时人挤轧之态。甚于往时。盖其意正恐伸理大臣。为南人开路脉矣。
庚子复伏 閤。彼辈沮尼如故。退次振伯,一甫下处。一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4L 页
甫愤郁。先写四韵二首。余及诸人皆和之。
辛丑将诣 阙外。忽报有数十衣巾辈先已入伏。探听其人乃一边人郭镇纬等。为道峰黜享左袒之疏也。有嫌联席遂止。夜莘老士能升阳来访。
壬寅访金承旨始庆于东大门外。金丈接语颇款。盖曾在丙申为主倅时。余丁忧。役丁及葬需。特蒙顾见。故虽不识面。尚能识之也。因语及疏事。退与其胤南一接谈。出访沉桥郭营将气和。阻馀喜甚。后金承旨送伻问。
癸卯朝到依幕。拟早叫 閤。而先替探柳博士。答云不开坐遂寝。汝修还馆舍。出疏槩草。余与士能更润色。
甲辰朝。与德三,来仲徒步往丹门外。奉函齐进。遂侵斥政院以壅蔽之事。呼门吏入疏槩。政院挥出。如是者五。俄报知申已虚坐。悒悒相看。郁抑何哉。退出幕次。诸人联襟。成直长谨元办酒肴进。夕还故馆。
乙巳疏首以累日触冷。痰喘复发。气因不调。汝修往医家取药料以来。疏首言贱疾似支离。从速变通如何。佥曰吾岭多士之属望。列邑收送之资。不是寻常事。姑思将摄可也。金山,晋州及兵镇两营物件。自安东转来。
丙午与云路步出弘化门。见林梢渐绿。吟小绝。比至见疏首尚未快。招礼曹书吏马致远来见。因言礼判往泰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5H 页
陵。明日当斜出云。佥曰久处湮郁。少出畅叙如何。因与诸人联袂偕出。过金虎门。有一少年年可二十馀。容貌秀俊。扬鞭而来。人谓申翰林。相顾嗟咄曰士之腾名翰苑者。有如此白面郎。 国家取人可知也。终日游览。至大报坛前。与诸君分路。独与德三,云路乘夕还馆。
丁未与诸友到疏厅。疏首疾稍间。改疏槩赉入政院。辞意激切侵斥。而喉司了无引嫌启禀之意。 国事可忧。时态可痛也。夕宋监察泰基来访舍馆。
戊申诣 閤。喉司依前还掷。再度入送。书员来报彼语曰你强违令入此文。将治你云云。令人气短。不得已罢出依幕。退在一甫舍馆。吟次一律以示。
己酉以 贞熹王后忌日。又止伏 閤。仍访柳博士于回春局馆次。起抵丹门外。年少诸友又要暂舒幽怀。余亦有迹似閒游之嫌。而第远方之人。未曾历都市观谣俗。故从携而行。遇小店各捐小许钱赊酒。云老别出零钱。盖与孟坚于道中。指景福宫后主山误认白岳为人王山。而争辨赌酒也。仍诣旧阙遗址。玩庆会楼瞻星台旧墟。回从西坡去。访所谓玉流洞清风溪诸胜处。转从昭格署前逾小岭。至训鍊营西门。门卒固拒不得入。
四月初吉庚戌。入呈疏槩。承旨赉公事入 阙。银台无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5L 页
人云。事势到此。十分闭塞。更无伸曝之望。遂相舆慨惋。奉函而罢。是何斯文之厄会哉。不觉肠肚欲裂。
辛亥诸员皆会于疏首坐侧。皆曰咫尺 天陛。寸诚莫彻。吾辈虽欲为先师碎首哀吁。奈时势之相轧何。惟当纳履而已。决议趁明回程。各整理归装。莘老,见卿,士能过访。疏首亦自丹凤门外舍冒夜入。暂访吾馆。夜偕诸君进一甫下处。时岭人之在朝居馆者。宋监察,柳博士,李学谕,成直长诸员及京洛同侪齐会。坐语移时。
壬子朝疏首及振伯,一甫来访。余次一韵示一甫。一甫挥笔评论。有智无智。不止挍三十里也。余往拜宋监察。食后治任过柳博士下处。诸员已会。遂发行。德三,汝修,来仲,士能,孟坚及余成,柳两君。并辔下乡。疏首以私故姑留。莘老,见卿,振伯,一甫以居泮濡滞。云路以马瘏落后。河宽夫以其先祖谦斋书院请额事。呈疏未及彻。有待也。遂相会于消魂桥。握手而别。出东门渡素串津。坐津垆饮白歇。骑而行。见一碑阁突兀野中。云是清国颂功之碑。而我 宗社臣民污辱之处也。嗟呼。青衣之辱。不下晋宋舆榇。而说者犹以姑忍城下之耻。俾延今日之祚。为处权者何也。据孟子说大经则其亘宇宙而维持人纪者。真不易之理也。彼一时卖国之辈。只徇目前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6H 页
苟且之急。不思举国衣冠之羞。甘心束手。以贼遗 君。使远来客虏。不费只箭。而坐收三百州之城池。噫我东方堂堂礼义之国。岂知一朝沦腥膻事夷狄。而当时直节如郑桐溪,金清阴数君子。亦莫能以只手回 天意。而止于刺腹裂书而已。痛哉痛哉。向岭而行时。疏装驮马不堪进道。数数颠卧。陟岭路稍稳可骑。望之长城跨山截壑。周围远远。由南门入。登楼纵观。真天作之地。可见经营措画。集无限国力。而缓急相须。为京洛之藩屏也。历观广州衙门。登南将台。叹曰有如此金汤之险。而独不得良将。委以长城之任。俾尽守御之策也。继以枭首江西之醉将。一振号令。为首尾相应之势。则 圣驾安保。两 宫无虞。呜呼。事有大谬不然者。使鼓邪议于东窗者。反为贼奴之私人。 主辱身荣而蒙万世难雪之耻也哉。与德三,来仲,孟坚自城而下。到开元寺宿。
癸丑发过双岭。乃庆尚左兵使许完丙子败军处。相与嗟咄其破胆老夫。惶㥘失措。使吾岭许多人命。空作草莽之冤鬼也。古人云将不知兵。以其卒予敌。信哉。午秣并桥。夕抵利川邑宿。
甲寅发午秣鳌甲。暮抵可兴仓宿。盖田税输纳所也。
乙卯晓起行。清江映带。曙霞高低。望见岩厓陡起。林木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6L 页
庄护。乃洪修撰万宇所居月滩。有岩雄盘水涯。望若楼阁。名曰楼岩。在昔权冲斋先生过此每登临云。过弹琴台。叹曰申君乃当时名武。非初无可称之才。而奈何当滔天之大敌。试幸胜之馀谋。忍驱无辜之民。尽为鱼腹之魂哉。其丧师之罪。言之痛惋。而彼其以死节敢禀 上旌褒者。独无愧乎。行出平坡。汝修,谨元,允卿,士能,孟坚分手向忠州邑。盖欲取途竹岭也。来仲,德三同向达川秣马。逾岭至同会院宿。
丙辰晓发。曙色渐白。溪光益清。扑马首而拥征袂者。无非嫩绿残红也。登交龟亭暂歇。午秣马浦院。过新院与来仲分岐。挟水相望。呼问行资夥少。其人资质朴实。而其意之勤如此。数月同苦。逐日离群。黯然不可堪。秣幽谷抵咸昌邑宿。
丁巳晓发。坐路傍酒肆沽饮一碗醪。德三亦取米食啖之。余戏谓坐肆者曰汝无谓白须老措大吃豆饼过此肆。共笑而起。到尚州邑。历访李进士秀壄。秣马而发。余往善山姨母家。德三向坪城。约会于仁同若木来卿处也。未几雷声隐隐。白雨斜飞。忽见路东有孤村小庐。促鞭急入之际。马忽跌足。落倒沟边。其状不可言。遂徒步投入。升堂更衣。主人乃月濑李胄远,李必远,李增禧也。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7H 页
半饷叙话。少晴乃发。抵五佳里。姨叔七旬。气力尚强。但徽伯氏适出外未拚是恨。夜金君汉星来见。
戊午天晴将发。老少苦挽。而既与彼有约不敢负。强告别。由炭洞南行到梧里洞。乃冶隐之孙吉清河墓山所在也。秣马行见。山势穹窿崛起。为众岫群峦之宗。乃金乌山也。想落落高标。闭门居山下之日。惟伯夷之隐首阳。可与并美于千古。而之山也亦非自高。得仁人节士而名并高。贯人物而终始。则其特立不崩者。磅礴之气也。守志不屈者。纯刚之道也。乌可二而观之哉。呜呼。当年之砥柱中流。至今想像。凛凛犹有清风。节彼高山。可不仰止哉。到若木仓前。寻来卿寓。德三已先到矣。有顷申君玧来访强邀入。挑灯坐语。其勤款可见。
己未晓发。与德三别。千里作伴。此日又分裾。倍觉忡怅。午秣㯃谷独如佛。仍向纳谷见从姊。母子相对喜甚。郑德老继来稳叙。发过达城。抵寿城姨从家叙阻。夜孙远基三兄弟来见。翌朝再来。
庚申发午秣清道新月。及到密阳春福。日已黄昏。因驰抵锸浦第。先拜从叔父。继而一家长幼稍稍来集。姑皆安保。喜不可量也。呜呼。男儿生不无四方之志。半世守玄。不出世路。而今以斯文讼冤。草野冷迹。得周流 王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7L 页
城大都之中。与岭洛诸君子。联襟相随。且家世落南数百年之后。始历先乡之界。何莫非从师负笈之馀泽。是则区区私窃幸焉。而惟是壬寅当局者。协从一边人心腹。更挥多士沥血之章。强闭先生伸理之门。噫嘻忠言见诬于当世。公道不行于今日。彼谗邪媢嫉之辈。独诚何心而为此已甚耶。千里扣 閤。一朝纳履。胡然而去。胡然而来。卅载幽郁之冤。浃旬慨惋之忱。直欲排九门吁 四聪而亦不可得。若使公论终能不泯而有定。未必不以士林此举为尊师辨诬之一大倡也。重有私恨者。我本广州人。而迫于讼师之义。未克寻宗人之居贯乡者。问先谱缺世及丘墓之在某水丘。而行且发矣。日后遐踪。顾未必其再过近圻。则落莫玆行。兼负素心多矣。恐未死之前。耿耿不能忘也。玆记其来往道里及耳目所接。又略布鄙怀于纸末云。
陪疏凡十四人。伏 閤凡八日。参疏一千七百馀员。本邑题名牒凡六十八人。自发行到安东九日。留疏厅五日。自发疏至京城九日。留京十八日。自发京邸还家亦九日。首尾合五十日。始终联镳者桧山金德三也。行资亦费钱四十馀两。
排云录(癸卯伏閤时题名同苦录。权江左万作序。)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8H 页
星山李寿寅字次开。丙辰生。居开宁三峰。
盆城金尚鼎字德三。戊申生。居昌原杙洞。
绵城朴履相字莘老。壬子生。居宁海陶谷。
闻韶金命锡字汝修。乙卯生。居安东川前。
韩山李泰和字来仲。丙辰生。居安东苏湖。
绵城朴龙相字见卿。庚申生。居宁海元皋。
广陵安命夏字国华。壬戌生。居密阳钑浦。
光山金光国字士能。壬戌生。居安东巨村。
闻韶金圣铎字振伯。甲子生。居安东川前。
永嘉权万字一甫。戊辰生。居安东酉谷。
永嘉权致字孟坚。癸酉生。居安东龟尾。
夏山曹龙翰字云路。甲戌生。居新宁智谷。
晋阳河大观字宽夫。戊寅生。居晋州安溪。
星山李润字汝玉。壬午生。居开宁三峰。
  伏 閤旬馀。为喉司所阻。终不呈疏。不胜愤慨之怀。各赋四律二首。诗以言志。
衷情欲诉路无因。飞牌传呼又报申。 圣代恩波随处足。斯文冤郁几时伸。毛生副牍劳阍吏。泪湿团袍愧市人。刚羡丹门门外燕。等閒飞入紫宫春。
师儒当日 陛前辞。 圣主冲年殿上随。别是貂珰传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8L 页
命处。丁宁青邸促归时。离明尚记 先朝遇。霈泽非悭厚夜垂。无那 九阍深邃地。齧人豺虎日交驰。(一甫)
一封 天閤欲谁因。进退虚劳趁卯申。将谓 圣朝无蔽塞。宁知血悃阻昭伸。忠言两疏留遗草。公议千秋待后人。为报银台诸内史。阴厓何处不阳春。
千载遭逢庶有辞。忠言何事罪名随。殊恩尚忆归山日。圣谕空传在邸时。只为 朝廷无定是。岂缘雨露不均垂。生憎 閤外彷徨处。向晚轺轮得意驰。(振伯)
欲诉师冤谁极因。连旬 閤外费寅申。 天恩往日宣还格。公议多时郁未伸。喉院岂为炀灶者。士林终愧举幡人。何由扫却浮云尽。快睹离明普照春。
千里缄封沥血辞。裂裳裹足远相随。 朝廷岂识遗章意。 圣主能忘旧学时。一片精诚难自彻。 九重恩綍若为垂。当关忽报申牌上。逐队蹄轮四散驰。(见卿)
深深 九阙辟无因。趁卯擎章日已申。自愧微诚终未格。还嗟公议久难伸。 清朝独靳恢恢网。要路多看好好人。天运未应长闭塞。几时寒谷更回春。
当年沥血进危辞。不谓 清朝罪网随。牢狴七旬供对日。囚山千里衍畴时。拱辰一念终难化。复践殊恩尚未垂。朝暮 閤门叫冤处。还嫌羲驭疾如驰。(士能)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9H 页
叩阍三日彻无因。午鼓才挝继报申。血悃苦为喉院阻。至冤谁向玉除伸。恢张望断清朝议。进退堪羞白发人。所赖大明能普照。会看寒谷返阳春。
看书何用拈单辞。欲说幽冤涕泪随。敢犯指挥初降日。能言威怒未收时。 圣明倘察三章意。昭泽何悭九地垂。沥血连旬呼吁处。赤憎车马日骄驰。(德三)
盛德还为积谤因。涣 恩非不自天申。终教贝锦无停织。谁洗丹书见得伸。远道重来缄血士。要津犹据蔽聪人。若为挽取银河派。泉下同沾雨露春。
天门尺地拜而辞。十四巾襟拭泪随。大义谁知扶 圣母。危衷终见阻明时。即看天际重云合。何日阴厓霈泽垂。明发理装迟出马。片心犹向 紫宸驰。(国华)
欲叫 天阍绝极因。从来惟允在知申。 清朝岂合忠言阻。 圣代端宜积郁伸。自叹微诚惭古事。重嗟公议乏时人。区区血悃畴能识。愁伴啼鹃送暮春。
夫子千秋永有辞。德尊何事谤还随。危言写赤留遗草。公议扶忠待后时。尺地空伤螭陛阻。 九重无路凤纶垂。一封血字丹门外。虚送西天日驭驰。(孟坚)
龙门消息蝶为因。 函丈从容侍燕申。文字丁宁开滞晦。神明无乃助昭伸。 新王圣德追先志。时宰公心异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79L 页
古人。料理血封仍待曙。子规何事哭残春。
谗言每欲拈单辞。满纸危忱谤亦随。要以寸诚伸大义。敢将公议负明时。花边巧鸟春相和。天际轻阴暮更垂。自古苍穹难力胜。骄人无用太横驰。(汝修)
欲讼幽冤路绝因。谁将血恳告申申。 君恩不是殊渊膝。 朝议由来有缩伸。谩訾疏中三两语。终麾岭外二千人。可怜宫里无情树。犹自青青雨露春。
稽首 天阍控血辞。追惟往事泪还随。忠规已著封章日。定力逾坚素患时。卅载风波空荡激。九原魂魄尚低垂。如何咫尺瞻 天处。依旧浮云恣意驰。(莘老)
先贤丹悃曝无因。虚叩 天门度几申。不待百年公议定。期将卅载至冤伸。皇穹在上非悭泽。虎豹当阍反噬人。 圣主若知臣辈意。枯枝应借昔年春。
千年冤郁一封辞。济济青襟 閤外随。宫漏传申空抚牍。阴云蔽日谩伤时。莫言阳德衰微久。犹望天心霈泽垂。可笑银台多小客。虚承恩宠恣腾驰。(云路)
脩门重入慨无因。天丧斯文岁在申。沥血当年终未效。披丹此日又难伸。间关岭海来多士。咫尺蓬山隔美人。惟有东风公道在。禁林街柳一般春。
欲加之罪岂无辞。文网还从法语随。霈泽同流前后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0H 页
圣。簧言无异古今时。喉门冷迹虽云阻。 宸陛温音会见垂。寄语要津名利子。休将声势疾相驰。(次开)
斯文冤讼彻无因。日晚银台报退申。两疏苦心神可质。百年幽愤孰能伸。翻悲压石难抽笋。更怕当门喜噬人。回首西林风雨暗。莫言寒谷已阳春。
千里扶携抗血辞。师门同业昔肩随。士林唱义鸣冤日。父老挽裾赠语时。 圣代昭伸方伫会。阴厓霈泽岂悭垂。翻嗟越雪逢群吠。吾道其如众背驰。(柳升铉)
天阍夬辟柰无因。何必劳劳趁卯申。公议不容百载屈。幽冤伫看一朝伸。归欤作伴清和节。可矣同携惠好人。堪笑东风桃李树。自矜妖艳占新春。
丹衷历历一封辞。岭外青襟洛下随。于穆 新王更化日。正宜多士讼冤时。却看天际浮云合。为这盆中白日垂。回首 九重犹有望。不堪归马北风驰。(成世顼)
  追和
当年西上我无因。都藉诸君尺疏申。喉院亦知言已阻。师门粗效义私伸。三章本意明如日。一句权辞反陷人。世事纷纷天未定。直将公议付千春。
琼佩缤纷骋厥辞。阳春酬唱几人随。岭中光价腾千口。泉底忠冤晓一时。二党不容欺蔽久。 两朝非是误恩
松窝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80L 页
垂。追成拙句题编末。辄拟苍蝇付骥驰。(权德秀)
衷情幽郁诉无因。终阻 天门涣命申。不是诸贤诚未格。从来末路道难伸。阴云漠漠长垂地。白日高高不照人。想得南阳回首处。满城桃李媚馀春。
天门当日抗危辞。忠爱丹诚字字随。岂谓 圣明非堲谗。只缘孤直不宜时。谁知此日重泉恨。尚忆 先朝霈泽垂。公议百年须有定。莫嫌时世背而驰。(权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