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昌舍集卷之三
昌舍集卷之三 第 x 页
昌舍集卷之三
 序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4H 页
禹令公庆宴序
上即位之三十有四年丁亥四月。 命宗伯颁 恩诰。凡内外臣庶年八十以上。 赐爵通政阶。维时吾邻丈禹公式膺 光命。公之诸子。以是年南至前四日。敞宾筵用张厥庆。府伯闻之。即分珍撤悬以侑之。乃洁醴齐以崇于觞。丰膻芗以实于豆。又奔走四近之故相识而贤者。以压于堂酒既行。次至于命来。命来执爵膝席而称曰。达尊鼎立而齿居上。敢为公敬也。公可以进一觞矣。用福有五而寿为先。敢为公贺也。公可以进一觞矣。爵有人有天。爵以人者有不顑颐蹙额。昏夜抗走而获者乎。有不劳五官熬七情。得失俱患。宠辱若惊。而或终朝三褫者乎。有不泽未周身而殃溢于世。长途遽蹴。抚盛年而中惕者乎。公之爵以天。故无是焉。敢为公艳也。公可以进一觞矣。公至是颜微酡焉。来顾一座而窃言曰。昨年不佞忝宾于 国。对星辰策。而略闻保章氏之说。苴弧之北。有一大星。为老人星。今见于箕尾之分矣。来闻之心醉。不敢遽以称于人。然而吾 王万寿。永永无疆。而三韩民物。一跻仁寿。殆今日几尔。使今日仍歉荐饥而公私殿屎。使今日征烦赋重而箠楚剥髓。使今日南骚北警。积骸而血流。则公能颐其精遂其天。得有乎今日。而吾侪能从容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4L 页
歌颂。饮食燕嬉于委巷之间尔乎。是谁之赐耶。吁是谁之赐耶。乃相与纵酒极欢而罢。因次其言。为庆宴序云。
洪正庆喜宴序
上之即位四十年。称庆贺上 徽号之越二月。律贞蕤宾既望之第三日某甲。即宗簿正洪公之降日也。长公尚容以昨岁举制科。仍志其喜。而适仲郎尚宾自海幕。季胤尚寅自箕邮告休归觐。皆由妙年嵬选进。而至是日揭红笺戴 恩花而新之。与长公雁序侍傍。又奔走都下钜公耆德为判事公辈行。若权沈二亚卿,洪圻伯,赵知申诸宰压座而乐之。已宾从之赴招而来者。姻娅之闻期而至者。珂马填巷。簪芾接席。盖胜会也已。觞崇西关之香醁。俎登右海之隽胾。帷帟屏簇之铺设。庀自各曹。而稍稍以法部之雅乐侑厥驩已。申著作涤,姜正字必辅。以槐院先进。余以国子亚博。在四馆之列。而主张戏剧。庆宴寿酌之仪兼矣。而群孙之环卫陪从于判事公之坐后者。奇毛宝树。鸾鹄峙而环珥娟。又不知其几何也。酒三行。诸宰且起。余与同列。膝席而耳语曰。科之荣于世久矣。而以世科为难。即父子兄弟一室而四之。毋论今世。永之古未有之多闻。而判事公年既至。而行坐不倦。匕箸无损。天必无偏厚于一家之理。则无其有所从而得者在乎。公之先故其积德馀庥。略闻而未详。不敢僭揣。而祗以余之所睹记。判事公偃蹇场屋。晚吐一口气。而潦倒散局。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5H 页
齿薄悬车。仲季二郎。虽先后释褐。而或出佐棠幕。或屈窴远邮。而湖堂玉署。终靳半武地。长督以词林匠手。今仅破的。而须发已种种。吁遗嬴不竭。待后而食。倘公家之长物非耶。流盈福谦。理有不爽。则福庆之来。殆未涯也。曩所指奇毛宝树环后而不胜颔者。乃其徵耳。而公家比会。抑将次第行无虚岁。可预卜而无疑也。虽然草木荣华。尽归一元之和气。臣民庆喜。莫非 圣代之洪恩。况也科犴株累而瑜瑕自旌。敕声戒涂而 恩递不留。否者安得有今日乎。遂次其说。为庆宴诗序。而始以张洪氏之庆。终以侈 圣上之赐云。时李判校以查亲翁。从县监子注书孙而在座上。寿考科荣。两家略相侔。亦一奇事。可书也。
柳上舍大夫人寿宴序
圣贤于天下事物。无足以婴于心者。而独以三乐称。是三者一系天一在人一由于吾。而在于人者。亦未尝不以我之有以致之而得焉。则初头一乐。盖非人力之所可容。而首发于贤圣人之艳慕也讵不宜欤。生斯世也。得其一可以自娱矣。兼其二已难矣。而吾友柳上庠成三就矩氏。庶乎其略兼之矣。就矩氏心中。俯仰其无愧怍乎否。当自知之。无待于别人之揣称。而顾其平生。游国学处乡塾。未闻有不可对人说者。斯足为好人。而师道久湮。自韩子山斗一世。且未免于抗颜之讥。户外之屡窴。勿问有无焉可也。而于向所称三乐中。初头系天。尤人所难力者。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5L 页
所得为多。大夫人春秋今八十有二岁。伯氏都事丈亦齿踰悬车。而奉晨昏无恙。但早衔荼苦。差有歉于古圣贤之所愿欲者。然而是系于天。非我可力。尚何可以望备于一人乎。且也三者之为乐。鼎足而立。似各为一事者。而其实反覆相因。交须而成。故风树悲缠。鹡鸰沙寒。则虽义胜体胖。函丈谭经。而其乐也不洽。身名点污。亲朋摈拒。则虽春萱一堂。荆棣交映。而何乐之可言。如吾就矩氏虽谓之兼而有之。良不为夸矣。而乃谓之略云者。以其有分数欠缺不圆满处故尔。而至于乐之一字。孟子复生。必不得不归之就矩氏也明矣。用 上之四十三年甲午十月丁丑。上舍公为大夫人设宴于城西第。盖志乐也。官乐侑欢。公庖继隽。孙曾满前。宾友称觞。风日之晴暖。观者之如堵。有吴李诸公序若谣尽之。可略也。就矩氏将绘其事。以垂𥠧昧。而徵余言。吁乐有三。余无一焉。不胜妒羡。泪淫淫下。辄引邹书中三乐一章语。终始言之。
送洪固城之任序
吾济兼为诸生。已场屋声有。早登国庠。词赋往往为学究辈尸祝。晚业明经。以通读高等阐大科。制抄时胄长亟称之。通籍后潦倒学官。升六而以典籍几满朔。高卧旅邸。不为翕翕态。时论大加嗟惜。俄迁春曹郎。又阅岁得是邑。即命来丘墓乡也。噫吾向日之济兼。即命来今日之城主也。侪友之为城主地者。咸一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6H 页
口言曰是人也而补外。又曰是人也而以恶地处之也。玆数说皆不睹世故。无足与辨。而谓固为恶地。尤非吾攸闻。固为极南滨海地。瘴气偪人。即中州三危不趐。而关防保障。顾非诸路内地之比也。即闻绣衣启请。以有地望文官授海阃云。则是何等重地。而可以恶地论乎。人臣之分。不择夷险。故诸葛武侯以是月渡泸。时有安危缓急之异。固之风壤。又非蛮溪可同日论。则官较内外。处择善恶。即一种俸利趍便之俗见为然耳。若以是有间于今日之行。则大非安则尽职之谊。而不亦浅之知城主者乎。第念 玉候违豫。弥留许久。而一麾出城。远辞 天阶。日骎骎向南裔去。吾城主一念忧爱。视以春秋兼带。时时入陪时。当百倍有加。而回首清渭。悬心 北阙。想无以为怀也。玆可悯尔。
送南箕瑞罢官归乡序
世之降故。非一变之积也。管子所称四维系人国兴灭者。盖荡然隳坏殆尽。而于名位辞受进退之分。尤鲜能预讲而审处。间有一二似者。而率未免于虚让媒进之归。则古君子难进易退之风。徒为尚论之美谭。而丈夫五十岁。须识出处字。崔德符数句话。有令人穆然发省处矣。吁夫所谓进退辞受。岂直为处宰辅列。有庙社寄者说乎。虽閒曹漫秩末品微官。亦莫不然。固未有枉于尺而能直于寻丈故也。吾友南箕瑞以国子生择第。第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6L 页
后牢卧不出十数年后。始入脩门。升六品则授典籍。又阅岁后得除果川县监。其进可谓难矣。比辞大臣。大臣微有言。辄移病呈于本曹。本曹不听。又呈之。大臣闻之。送言自解曰非有为言之也。但慰勉之耳。何乃撕挨至此。侪友之为箕瑞地者。亦一口言曰义无可辞。箕瑞独不挠。连四呈获遆乃已。遆之翌日。即浩然归。无几微见于色。其于退。顾不直易耶。若箕瑞当于古人中求之。而其辞受之分。苟无成算于平日。其何能决之速守之确而无夺于众议乎。叔世之所希睹者。于今忽有之。而且人皆知无媒进之嫌。则讵不益高人数等乎。余于是受厚诬一世之责。乃所甘心。而于其归为诗道别。掇其语以引之者。非为箕瑞谀。将以自警云。
送许君𣛜南归序
余与君。始遌于洛邸。君既不利科。滞游未归。余亦旅食半年。一见驩然相得。数日不来过。辄作恶有间。盖不唯君之逐臭于余。而余固以忘年交自托。其莫逆可知也。洎秋孟忽来告别。且谓余言曰始吾之歌鹿鸣而来也。计未为小也。今萧然行李。如未尝到来帝里者然。仍懑然有不怡色。余张目答云君何言之陋也。君生长湖外。虽富于学而龄尚壮。意谓东华。士夫之冀北也。必有奇人异士英髦博雅。文人师而行世法者。可以饫吾之观恢吾之臆拓吾之才境也。及来游交结。既遍而且熟也。上焉者。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7H 页
心莫不与君。口莫不誉君。而自中而下。求与君知。且恐君之不肯也。君于是自信其若是者。足以自立于世。无所不可。而前日所治之业。其精粗粹驳。不待沽而定价在于吾矣。君以是归。益温旧习。则其进未易涯也。较诸占一科。卒卒然去者。其得失裕匮。果何如也。君何不盎然有得。而反不恬为耶。若余者。濛汜不远。精锐消尽。蔑一分见赏于人。自见于世者在焉。而犹抗走不去。此可悯耳。日气尚蒸溽。俟薄凉当浩然归。深卧林下。明春闻北方有赫赫声者。必吾君也。余以是期。君其勉之。
送李上庠燕行序
李君鲁望。以国子生佐北使幕。行有日余送之。酒一行。握手谓曰吾与若。异日寻行数墨于萤窗雪榻之下。而读至荆聂四君等传。未尝不击节感慨。想见夷门易水。如在目中矣。今君脱略儒酸。耸釰跃马而蹑其地。奇哉亦壮哉。俄而酒酣。君辄奋袂起曰大丈夫佐明主坐朝堂。以号令天下。褊隅一个儒所未易语者。而当一队之任。深入阴山。握一椽笔。勒勋于燕然一片石。亦一快意事也。是之不能。顾乃奉国书辇金帛。修岁事于卢龙之庭。此何为者也。弩眼齰舌。殆欲泣下。余掩口摇手曰毋忘言。暴虎冯河。不若好谋而成。毋忘言。昨年阿木两敕之来也。其摄下无纪。饕货无厌。固知其无能为尔。然不足者其性。而有馀者自若也。向间往来长白山。图画形势而去者。诚有不可测者存焉。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7L 页
司门善觇。正在此行。君归其告我。因书以赠。相视一笑而罢。
送卢同年丈思贤北归序
吾丈卢先生。家世京洛。而岭商其先庄也。中年自洛而商。凡若干年。又自商而晋。商虽旧庄。而今无一顷置锥土。晋又距商四百里。绝无姻娅臧获之可倚以为聊赖地者。居五六年。又撤而归。归又无指向处。姑僦陜郡邑邸为过冬计。发春后亦未卜其马首之何托云。盖洛而商。故厌其纷嚣。而商而晋。即方丈见招尔。寓山下数岁。无岁不入山。洞壑之幽邃。泉石之瑰奇。已遍览而饫赏之。则吾丈胸中。吞方丈八九不翅矣。其决归宜也。而路次于陜。迟回许时。得无为倻山有欠债未尽输者在乎。先生不言。而吾之所以意之者然耳。先生有妻孥僮指数十口。辄带而行。凡具瓮餐御暄凉之需。曾不以略窴之。意或经年一袭。并日不炊。而不于眉尖上少见其几微。邦君之谒造。星使之过礼。衿绅之束脡请教者。随所处而辙接盖望而屦常满也。而绝一言致挠公私。且未尝有怠慢色。噫先生此于其雅致伟度。已足为希世之钜人。而况龄算之周一甲者今八蓂。而膝下之夭惨。梱内之疾忧。足以熬七情而恼五内者。殆无虚岁月日。伯丈县监公在湖西。妇若孙在洛第。书伻阻阔。落落相望。然而夷然无戚戚状。颜色敷腴。精神晴旺。除非有学力而能之乎。世之人方少而壮也。役形于梯荣。劳心于树产。毫分得丧。喜动忧形。及稍衰。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8H 页
眷系儿孙。怀恋乡里。阖门谢客。拥炉引病。而不敢作户庭外一步行者皆是。视先生何如哉。蠖虫黄鹄。未足喻其相去远甚也。鲰生乃先生榜中人也。曾于数十年前。获一再从容于洛下。客晋后未尝数月。而无生之迹于先生之门屏矣。今当作别。不能无忾然于怀者。顾先生不于世故留情。亦不敢作恋恋态。但北风烈烈。长涂冰涩。粮不宿舂。行橐萧然。苟有钟粟尺帛可与共者。宁不为稍迟数月。俟日暄搬移计乎。是可恨也。
参礼流例序
槩世之有官守者。阳持法而阴用例。例所以济乎法者。而法载令甲黎然矣。即例听于吏已。苟听之而已。则左右举匿。在上下手间。而向所称济乎法者。其不为法之蠹者几何哉。法非不良。而有不能尽由乎法。此例之所由生也。例恶可一委之吏。而为其官者矇然而不知省耶。余以客冬授是邮。赴任后所可凭而按者。只有重记一通。而诸早暮奉公而酬下者。惟前人之旧薄是遵。因改故实。茫乎其无所据而考者。况递官故纸。未有历数瓜而留者。谨留者前乎我一人而已。且疏节阔目。大要领元件数而止。而若夫细密色项。并与其簿籍而无有焉者什七八矣。苟诿以无所稽而一切报罢。则诚有窒碍不通。立见其偾败者。顾安得不姑听之平立者之口耶。前乎此而有以记垂于后。则虽以吾之凡劣。尚有所预为之虑而低仰乎其间。庶万一不甚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8L 页
悖于三尺。何至一听于而已乎。随事生例。到手始知。因仍苟且。莫之谁何。噫岂独一驿为然哉。后之视今。将犹今之视昔。而吾之所根于前者。未必不使后人而又有根于今者。故试抄六十馀条。列录于左。按于簿而知者。询于下而得者。盖略相半矣。固未必皆得其宜而尽合于事理。然而踵余而至者览下。即知某例谬某例便。某例为可增。某例为可损。某例宜因而置。某例宜革而祛。智愚能拙。随其才识之如何。方圆阔挟。各尽分力之所至。而且勿恃己是而遽没其故事。勿谓今便而姑存其前规。积成卷轴。用备参考。则从今以往。虽经累千百人。宜无患于惟吏之是听。而于 国家置邮之本指。庶免乎大盭云尔。
涤烦亭洞案序(洞主李佥知彭年)
契为合好而设。而序者所以合好之繇而作也。洞有崔李郑三姓。崔与李有三世之雅。而两家适不宁旧址。相先后来胥于玆。郑赘于崔。实李之妻党。而又自晋移卜焉。皆不谋而同也。三君子尝谂于洞之耆旧曰洞古无士夫。峡俗犷戾。彝叙未皦。患难恤吉凶助。尚可责乎孝友敦姻。凡人道必可为必不可为者。举付之相忘之域。此而不警。吾侪之羞也。遂为案疏其名。上中下俱在焉。条约节目。此为之兆耳。余过洞。三君子交口徵序。余不敢以不文辞者。洞之穷源处。即余之先茔在焉。倘风成俗美。斧斤不入人之丘木。牛羊不上人之丘墓。则余之受赐也厚矣。余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9H 页
敢以不文辞乎。谨提略以归云。
老莱堂遗稿序
余少行泗上于老莱洞。见曹君年已老。充然伟德人也。心异之。徵诸泗人。咸称喜观古人书。教授里子弟多所就。有至行。洞之源先墓在。日一省。非大雨雪与甚病不辍云。后见君之小子熺。亦可爱。颇识字。自是倦游四方。泗滨之迹渐稀。凡数纪始归则君已没久。而熺又不尽年逝矣。一日熺之兄炫。袖一册子泣下而请曰是吾先考之遗稿诗文如干首。不肖失学。倩人手卒熺之业。而略记终始。殆不成语理。幸有以辱一言。以不朽地下。受而阅之。感叹有间曰噫。以文乎哉。士有百行。惟孝是源。以文乎哉。况其诗閒澹冲和。天然去饰。自得无求之趣。可想于声律韵语之外。正所谓有德之言也。使君易地而生。有友以辅之。则美质懿行。固无待外物增损。而其声施誉闻。不应没没至此。此可嘅也。而炫也椎朴无文。尚能收拾残编。丐言于人。不忍遗珠隐兰遽湮于未百年之间。亦足尚。俱可书。君讳夏亮字明甫。所著诗百馀文六。他不在此卷。岁戊戌十月日。昌舍主人稿。
昌舍集卷之三
 记
  
启圣祠记
国朝之兴。文教丕阐。学校庠序之政。崇儒尊圣之道。遗文阙典。悉举无憾。而于祀享先圣之礼。尤致极焉。仪物品节。比 太庙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19L 页
有加隆而无所杀。然而识者犹以启圣祠之未建。为弥文之缺典者久矣。今 上即祚之二十六年己卯。宗伯臣道一首议禀启。 上曰予意也。于是曰若臣益寿世纪攸廷老等。实受 命毖役。相地于泮水堂之北。枕坎向离。体势孔阳。不㓸不朴。华俭得中。越二年辛巳。工事告竣。 命太史涓择吉辰。爰妥维灵。厥位维五。有正有配。奠献之官牲币之仪笾豆之簿。一视圣庙。罔有丰俭。而每岁春秋释采圣庙。日并行享祀。以为常。 上视学酌献时。则遣礼官摄行祀。诚盛事也。噫致隆圣庙。历代之详略靡齐。至 皇明寝备。而启圣有祠。至中世始以义起。斯周公推先祖所自出之遗意也。孔颜曾思孟以在下之圣。受万世之报祀。而古今帝王。咸北面执鬯。其为事讵不重欤。而顾为孔孟之亲则无所受其享焉。大非所以尊崇先圣慰安遗灵之道也。而况曲阜莱芜泗水三矣。反降列于两庑七十子之中。曲后尚论。固有道德之崇庳。而揆诸神理。不远人道。岂能免于子先父食之嫌乎。不宁惟是。凝精聚神。诞育圣人。继往开来。功有所归。则同享隆报。义亦明矣。前古之所靡讲。而 皇朝伊始。列圣之所未遑。而今 上克行。此记之所由作也。至于祠宇之间架。香室厨廨之置所。门墙之周遭。别有太学志详载。臣谨记。
阳村精舍记
余尝倦游江城。以戚姻后辈。过拜柳处士(名之元)于阳村之精舍。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0H 页
处士叙旧款甚。既风余记其舍。余肃而叩厥义。处士曰俺乃一无能穷措大耳。素乏供世之望。雅蔑绝俗之尚。故无意别揭堂名。唯取故里前号地面阳而名耳。舍取温而卜尔。玆不足以辱子之教。然由吾舍至前山。无百步之远。而有一眉层崖。宛若祗园丈室。袈释跌坐状。朝夕默对。极有幽赏。子毋靳觚墨馀沥。张一言以宠之。余辟咡而复曰栖山观水。犹惧其不深。而自晦于名称之表。塞兑衔光。尚嫌其或知。而欲逃于形象之外。夫子之工于隐也至是乎。虽然充阳之施。孰有加焉。在德而仁。在时而春。以治则有太平之象。以人则为君子之徒焉。阳之时义大矣哉。公之居不说溪山之明丽花木之掩映。左有杜陵桃源之胜。右有丹丘碧溪之奇。岂少佳扁美额可以侈公之舍者。而独眷眷乎阳之一字。殆其有野人献君之志。而灵均氏愿一见之意。亦未尝不寓于其间矣。而况公之居是舍也。于兄弟和。于卑幼不恶。于乡邻交旧。恂恂夭夭。黄浮大宅。香满一座。无所处而不得其欢焉。向所谓阳之一字。容非夫子之样子乎。贤智者出言。自以为凡愚。而愈见其贤智。其夫子之谓欤。公艴然不悦曰少年敢戏吾乎。余乃捧手而谢曰小智曲辩。冒敬渎尊。其为获罪也大矣。然等万事皆幻耳。隐见躁静。一幻灭耳。得丧通塞。一幻泡耳。余之记公舍以文。公之让吾言不居。亦一幻梦境耳。夫岂独苍岩而幻丈室。粉壁而幻袈释而止乎。公笑不应。余于是次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0L 页
其言以还云。
浣水亭记
亭在昆治北三十里金城村南小麓上。北望虚白堂。东峙玉女峰。前临浣纱江。江发源方丈。流数十里。排山穿峡。激石汇壑而至亭前。始为潭为泓。为安流为平沙小洲。江外又有大野方数里。右有白岩渊。村名金城。徵诸故老。昔为昆明县时。此其山城也。今其遗址尚在云。然载籍不概见。宜阙也。玉女峰峭秀端严。如佳娥敛容。皓壁翠岚。如粉黛凝妆而俯映澄江。明沙如练。江即浣纱江也。昔之人强名之乎。即其名而求其似。游赏者之侈谭乎。是未可知也。主人慎君寓金城。不暇营室宇。而惟汲汲从事于是亭。先是主人之内舅梁公。尝有意于斯。拓土而未竖楹云。则玆役也盖亦以继渭阳之遗志也。房三架而间一架为小室。为户牖凡六而十二扇。中栋而疏楹为厅事。如房而差狭。翼于东为曲楹一架。而东南设板扉各二。施丹垩极鲜华。壁上画山林寺观仙真棋钓状。㓸嵓以恢基。巉崎可观。前开小庭。足以杖屦盘旋。缘庭而林樾葱翳。穿林而线路萦纡。扪崖攀木而直下。至江而止则有磻石。可盥嗽可濯缨。可坐而钓。然俯视凛然。若不可寄足而下也。水南岸上。开十家市。溪鳞野蔌。朝满夕虚。亦一瞻眺中奇玩。而若夫寒烟疏雨。积雪新月。渔艇牧笛。跃鱼眠鸥。莫非王维诗画中物也。余尝往登焉。与主人周览。主人指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1H 页
余而言曰亭东数十步。乃文氏亭基也。邑宰尝设渔梁其前。水失古道。冲齧亭基云。余啧啧有间曰风月亦入于官租。而閒者不得为江山主耶。散人幽居。犹未免为俗吏之侵咀。他不说也。主人笑不应。俄而酒三行。山日欲西。余告归。主人膝席而进曰吾子不鄙之。既赐以顾。幸有以名而记之。宠吾之亭于无穷也。余让不敢。主人请益固。余乃谓曰扁楼亭者。动以境若人。境采赏人摭实。玆两涂而止耳。余于是以境尔乎。如右所称。以人尔乎。虽非遁往者流。而于江山癖。亦非诗酒中人。而以琴歌娱客至欢如也。叙凉暄毕。举酒相属。醉而醒醒而复醉。而时情俗累。略不置之襟怀间也。余不知其何许人而若所谓奇男子豪长老者。即主人其人也。余不患亭无令名。而私窃以为未若因地之旧取意之新也。于谅谓何。主人曰诺。余曰然则额以浣水亭为近耳。亭在浣纱江上。非因地之旧耶。浣之训。澡濯而洁净之也。触而伸之。厥义无穷。私意溷淆则宜浣。悲愁懊恼则宜浣。俗恋尘想胡思乱量。汩五官而熬七凿则宜浣。允若是。古圣人铭盘之义。殆庶几乎。而沂上归咏之乐。即朝暮遇矣。斯又非取意之新者耶。即地而名。顾名而思。吾与子之所共图也。吁楼台亭榭。纵使续缮继葺。经累百年。自古今视之。曾半瞬不翅。而惟文章不朽。故凌虚超然。即当时荒墟僻陬寻丈搆耳。而一见收于坡老之笔。轩轶匝域。辉映穷宙。令人足未涉而眼若接。今之世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1L 页
复有苏长公在。则果可以宠是亭而无穷之也。然是托也决不在我。主人当于来者是俟。于是乎记其登亭而览。与主人而言者以归之云。
乐瓢堂记(堂主曹上舍重卿。堂在宝城乡庄云。)
堂以乐瓢扁。盖在湖中。而余尝遇主人上庠公于洛之松岘。第讯厥义奚居。则公谓俺之乡庄故名博。谚号为博瓢。故近其音以颜吾之堂。而希颜之意寓焉。子何惜一言以张之。余于公旧。仍戏之曰闻公之湖庄甚腴。而嬴岁须收累百斛。世方以素封归公。而欲与屡空之颜氏较其乐。得无名与实戾欤。相视一笑而归。归后阅许时而后。始知公之所以志堂之意不偶然也。凡人之乐。必超乎万物之外。而无所婴于心。然后方可谓之乐。苟有所溺焉。则皆非乐之真也。昔颜氏之贤。去圣人一间耳。一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而独不改其乐。所谓其乐。非以一瓢为可乐也。盖其所乐者深。而一瓢之若不足以病其乐云尔。则乐固有在。而不在于瓢也审矣。思圣所谓素位而行。无慕乎外者。即是物也。而贫富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焉。则求颜氏之乐而必于箪瓢上去寻。不亦浅之为人乎。上舍公不以有馀而矜骄。不于不足而靳施。不问其出入。不知其有无。超然脱乎荣利之域。澹然忘乎计较之涂。而敛迹掩关。门无杂客。居非陋巷乎。客至如归。盘无重肉。食非箪食乎。有酒以遨。不及于𨠯。饮非一匏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2H 页
乎。玆皆为堂中之乐也。所以乐者。拟之于古颜氏。其精粗浅深。固不敢遽许其庶几。而若夫无累于外而不溺于物。则亦可谓略得其分数矣。噫颜氏素乎贫也者。不以瓢饮之苦而改其乐。则颜氏固已忘其贫矣。而今公素乎富也者。不以博亩之腴而汩其乐。则公亦不自知其富矣。博之与瓢何尝同。而亦何尝不同乎。公持是乃曰颜何人哉。夫谁云不宜。而堂以是名。抑不止如罗人得姓。但以形似而已也。余亦有瓢。其实五石。濩落而无所用于世。而尚以瓢系为耻。来游京师。而觊售一勺之用于瑚琏钟鼎之侧。回视挂之枝头。而逍遥乎箕颖之间者远甚矣。夫安得不深有愧于为是堂之记也。提其说而归之。以反前日之戏云。
半月亭记
今人士阳耻之不甚窴诸喙。而中实愿慕者。科第荫仕玆两涂为最关门户事。时所称自好不滓染于流俗。而徐观之。鲜有能忘情于是焉。而独于亭主李君子重乎得之。子重少业文不竟。宗家祠宇在京。先茔在圻垌。间岁谒省外不久留。戒僮指服勤穑事。湖庄甚塉而乾。犹以人功胜天时。奉公馀俯仰之须。恒有裕不匮。即石潭旧业小北。新一亭极精雅可人意。宾至命酒驩如也。余倦游湖中。频从石潭诸李往来。李故乔木前辈以荫进。无论存没。盖相望不绝。又有已释褐登仕。方游泮待选。后进之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2L 页
绩文谭经。菀然负远大期者甚夥。环子重之堂而为子重之群从诸侄皆是也。唯子重若无意于彼也。子重尝谂于余曰不佞微乎微。诚无足以望需于时者。而抑有所徵焉。不暇徵于他而徵于门内事也。向吾族大父判书公兄弟。不由科选。致位卿宰。其人地何如哉。而惕于时祸不可言。幸而免焉。而蛰伏荒郊。殆迫冻馁。乃丈人之所熟知者。而堂兄子亨氏妙年决科。仅得佐幕监县。旋见斥罢。菽水常不给。凡所以为自为计者。俱吾之不若也。吾田吾田食吾力。歌啸于吾亭。尚何求哉。余逌尔不答。然而有味乎其言之也。有令人伣然心下。惵然而怀惭者。吁子重也。于向所言科与荫。年足为为足为。才与力足为。而不以此换彼。是可以记是亭也。至若山水之胜瞻眺之旷。子重之家叔揖客诗若文尽之。无容吾吃吃洛诵云。
观爱亭记
亭何在。在晋治西十许里菁江上游筈谷坊。亭何以观爱名。亭临两小塘。一养鱼。鱼游乐可观。一种莲。莲花香可爱。登是亭也。江山环拥。松竹荫翳。烟云雪月。四时之赏夥矣。而必观于鱼而莲之是爱何。鱼在水。拨剌悠扬。天机自得。有相忘之乐。而观之令人心境俱寂。万念都捐。庄惠濠梁之评可见已。而莲为花中之君子。不与桃杏争春。晚节清香。暗暗偪人。故濂溪氏爱之。为著说若干字。即与太极图并传。况亭为塘而起。塘为鱼若莲而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3H 页
凿尔乎。亭主为谁。郑君汝脩也。客笑曰昔子产放鱼于池。而圉人烹之。放鱼固主人家故事。然临池之乐。视子产犹智。而莲之爱。濂溪之后无闻。唯主人独焉。岂不贤耶。闻之荷酿甚香冽。盍与君就饮。而斫池鳞以佐之乎。曰诺。郑故酒豪。必欢然以应之无疑。而倘以取适非取鱼辞焉。则顾安所得肴乎。客去记其说以归。亭作记者谁。孙显承也。
信美堂记
许君之堂而以信美名。非以其非吾土乎。所谓美者。吾未睹其果美。而亦安往而非吾土。乃至揭于楣。以写其悲咜郁邑之怀耶。东方许氏之祖。式鼻金官。而星山为王大爷之并乡。且毋论凤城。七十州人士嫌君者。未若冤君者之多且贤。则峤南一路。即无处而非君之故宇。顾志其居。有若自嘲然。岂所以待外物者乎。言未究。许君蹶然而兴曰非敢然也。信美云者。先圣所称苟美矣之义尔。苟之为言。犹有粗且之意。而道着信字。庸讵有一毫不自满者哉。随分易足。窃比于我子荆。而反欲王粲我。亦浅之知人也。余曰噫。始以君为其人也。尤其室而疑之。今乃释然。不闻君之言。几失君矣。遂书以归之。
亦乐亭记(山阴正谷驿村。姜友命基亭名。)
稽山鉴水之胜。较中国未知优劣何如。而亦不曰山川以人物而轻重尔乎。贺监一清狂诗酒流耳。荣赐台池于告老之日侈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3L 页
矣。而他无所著称。王逸少扫经博鹅。偶一至道士家。道士何许人哉。俱未若吴先生德溪公忠贞道德。自足千古。至今士人尸祝而矜慕之。已非王贺诸人之所可希其万一。而亭主姜君以德溪公之甥孙。能世其清闲之福。此又吴侬之所未得而言者也。亭在德溪之小东。颜之以亦乐。盖取诸鲁论首章有朋自远方来之义。本指深远。未易言亦未易得。君之所谓乐者。不敢遽论其果到乎不。而其疏宕爱客之意自可见。不如是。吾岂得为亭上客哉。君尝索余记。不暇为谀君语。先陈君之世美。而要附于方舆家说。将以誇于中土人云。
赵处士光世小亭记
南华子泰山秋毫野马天地之说吊诡已。然其理到处。亦不可等以方以外而挥之也。吾丈赵君索居无以自娱。搆亭莳卉。凿池放鱼。亭如窝而卉非金谷之繁。池如盆而鱼无丙穴之嘉。然容膝而安。有万间帲幪之乐焉。頫映而嬉。有千顷沿溯之趣焉。丛林红绿。足玩一团之韶华。促鳞拨剌。可想九级之变化。于是乎窝者广盆者阔。丛林眇乎金谷。促鳞詑乎丙穴。而向所云泰山秋毫野马天地。其巨细恶至而倪。其大少孰得以分也。此其说在素书。其曰知足之足。常足者是尔。苟蹈斯言。触而伸之。则阖之徐步。可以舍车。由之弊缊。可以傲貉。尧夫之小室。可以宽如天地间矣。而世之人忉忉怛怛。役志劳形。以求嗛其欲。而皓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4H 页
首乾没。恒未免于顑颔者。非翅如太虚之浮云矣。余尝登玆亭而语主人以是。主人笑曰厚矣。子之拓吾亭之境也。顾童子于楣以观。癸未流火之吉。昌舍翁稿。
卧龙山云兴寺八相殿记
开宝防恢象教。于白业绪耳。于玄风粕耳。而乍念弥陀。犹云免堕鼻狱。福田有八。尚以桥梁居一。则是于探大乘济众生。其功利弘益。讵不相去万欤。峤以南薄海。晋与固为邑钜。界晋固卧龙为岳穹。环卧龙而为金刹莲宫。无虑七八而云兴最。法殿对峙于东西。绮寮回绕于左右。檀施之攸经。法力之所树。即海印通道。殆将瞠若乎后。而顾所谓八相殿者。有未遑焉。游士过尼未始不忾然遗恨。而为空门之阙缘也间矣。 上之四十三年岁丙申季春。测臬于东雄殿之左隅。用丁若干。用日若干。而中夏辍斤响。涂雘安相将有日。先走休上人。徵文于余。休也飘然云衲。泂若尼珠。颇能为胜大之说。谂于余曰纲僧明信。实总事董工。而化士惟策。奖一甲鸠诸费。槩从甲子至癸酉十腊内生。而一寺中住者同之。贫道亦甲中人云。余喟尔曰如来氏降迹之始卒。觉迷之象法。八相尽之矣。而结夏丛林。生偶同纪。齐愿叶议。刱标胜业。庸不玮欤。余已衰不果以时登玩。而意为之记。何殊谭前生缘。而笔退文冗。难乎免于着粪之讥哉。
林下台记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4L 页
余之去昌而晋。动十年于斯。而盖无一日不为归乡计也。堂倾不支。壁坏不涂。而每有室人之谪。则便云今岁已晏。否则曰年歉难动。而苒苒迟迟。不觉月积而岁累者。未始不为物所驱使也。可笑亦可戚也。由是心中忽忽。如远游之人。时过村墟。见有林木葱翳中。白屋隐映。则必忻然爱玩。有不得着吾庐之恨。而顾家在青山之足。檐连松竹之阴。反不之省。不为芟秽葺颓计。非亶素性慵懒。大都为归心之所泥也。岁戊寅夏。吾乡尹上舍一至氏(名东鲁。后登第官至正郎。)适到。谂于余曰君王考所舍。必占山水。而今子侨居。偶得丘林之胜。斯亦有造物者处分耶。余虽谦不敢当。而隐然感会于中则深矣。吾王父平生不事家人业。湖山随处。一室萧然。遍昌境凡十馀所。若侣鱼亭,愚岩精舍。皆胜地也。尹上舍其有为言之也。余之苟安荒陋。无心经理。固出于怀归之切。而居山负山。对林忘赏。则大有不安于心矣。使熟吾世者见之。其能辞忝先之诮欤。余之向之爱玩林庐。自不能已者。果有所受之处。而上舍之言。重令人警惧之无已也。洎八月西畴事稍暇。乃与仆夫谋。丛篁之芜秽者洗而疏之。山阿之陂陁者级而阶之。俨然一林下台也。即其形偏而势欹处。绳而直之。损高益下之功。因而延袤阔狭之步均焉。就其土坚而石错处。斧而斲之。筑土叠石之劳省。而丹崖翠壁之观兼焉。又开线渠。承檐溜缘台下迂回而注之。虽朝满夕除。而依然有溪涧壑湫之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5H 页
象焉。总之数丈之间一日之役。而天设人巧。群赏咸萃。亦奇矣。方其斜日在岭。疏影婆娑。初月窥林。清风生籁也。顶箨冠扶藜杖。登台倚竹。散步微吟。则吾王父耽山爱水乐饥忘荣之趣。庶几追想其万一。而行路指点。谓为林下人。必有如吾曩日之羡者矣。其为益顾少哉。噫古人有不可居无竹。登临是主人等语。有斯言也则居一日不可一日无竹。居一年不可一年无竹。况异日舍此台归吾土之后。他人是有。兴复不浅。则是役也未遽为闲工夫也。于是率意而书。将以复于乡人过访如尹上舍者云。
画鹤屏记
屏凡画鹤者八。一以觜自齧颈而在竹所伸一脚。一缩颈桧下。似有警寒意。而亦阁一胫。一飞而将下于竹林。两脚先后危着地。而又开喙见舌。想是飞且鸣。掠苏舟而来。一立桧根反顾而半垂右拳。一竹下立而旋爬其肩。亦一脚。一披桧叶啄桧蕤而半俛其颈。微露一趾。一竹叶离縰中。頫啄其左䠋。一踦而仰视桧下而呀其咮。得无有其子和之。而画故不及于声耶。各叠为鹤之事。种种殊姿。而皆曲一脚。皆在竹桧间。鹤故不喜顿两足立。而性耽竹桧。如凤凰之于梧桐乎。余素昧画例。谩志之。
柱笏楼记(代人作)
观世之尸牧人者。溺其职不克自振。虽其居陊废湫隘。有日夕压焉之虞。而苟可以濡窭薮撑扶岁月。则指日践更。逝如脱兔。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5L 页
而莫敢一摇手其间。盖其所压。有甚于居者。而漫塘所谓筹策丧雅道。敲扑败清思。诚不暇恤尔。吾侯李公。庀官才浃数辰。纾剧弥闲。拨烦无滞。而休声美绩。已亹亹偪前献。于时案牍寡务。朱墨多暇。乃喟尔曰县居污公廨庳。无可以寄登眺之乐而导冲澹之趣也。即其视事堂之东。卜一亩地。搆二架阁。时不必用隙而民罔耸。费出于捐俸而财无糜。日若干丁若干。斧斤已辍响。祷颂已简辰。而侯以柱笏命厥额焉。登斯楼也。则长江远洲。广野千畴。四时万象。来贶朝暮。而前有九龙之山。或虎蹲而拱。或鸟啄而俛。葱茏蔽亏。吞吐绰约。若高堂曲池之宴。而显客贵游燕歌赵舞。揖让周旋于几御之间者。不可殚记。则斯又我侯之所以听览之馀。柱笏以看者。即有所属焉耳。邑之耆旧舆诵于下曰是役也。不徒选爽垲避垫陋而止。而足以观政之成矣。又曰侯于是不溺乎职。而雅道不患丧。清思未尝败也。余小子不佞敢继而言曰是未足以尽我侯矣。独不闻夫达人者之适其适而不适于其所适也乎。邑之民。适侯之政。又适侯之有斯楼也。则侯亦宜适于此矣。而若夫所以自适者。则不在于此而在于彼。譬之蝉方拥树而吟。而其中之脱也久矣。向之父老之言。乌足以尽我侯乎。余小子不佞饮侯之化则有之。而卑不至为冷馒头所使。后之览斯记者。尚有以信之。
昌舍集卷之三
 箴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6H 页
无旷庶官箴
一日二日。几惟万几。惟万独智难运。罔非天工人其代。人其代。其又可怠。肆昔哲王。建官惟百。惟贤惟能。俾职厥职。苟非其人。寔惟尸居。虽备其位。旷若空虚。宜慎厥简器以使。布列中外咸事事。功可底成。职罔虞瘝。奈何不勖。凡厥官人。勿用小人。小人殆。罔及于私。私则蔽。毋世以袭。毋姻以膴。毋以戚升。毋以疏弃。毋以小授大。毋以内轻外。毋为人而择。毋怙恩而市。毋贰毋挠。毋滥毋滞。有一于此百工堕。百工既堕庶事脞。人同木主。位如传舍。三槐八棘。总属尸素。庙谟廊筹。寝阁八九。惟官之旷。即天是亵。必害于政。凶于人国。噫邦荣捏。职由庶官。毋旷则休旷则艰。毋旷则修旷则废。旷与不旷。厥系斯大。易戒负乘。诗刺鹈梁。臣庸作箴。敢告提衡。
昌舍集卷之三
 颂
  
拜昌言颂(课制)
于皇文命。诞敷薄海。成允成功。祗承于帝。乃会群后。惟益皋陶。益暨皋陶。稽古矢谟。益首赞赞。以諴以德。德动諴感。无往不格。乃言攸服。乃训克迈。不良莫闻。爰拜于下。皋陶继诰。申迪厥德。慎终思永。胡不翼翼。有味乎言。若其口出。而康而色。又拜以手。敷纳则可。虚怀亦足。屈己致敬。惟后是克。聪听为美。弗咈惟艰。拜以嘉乃。前罔攸闻。繄人有善。因言以宣。亦有莠言。乱道兴戎。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6L 页
无稽不询。帝戒勿庸。闻一善言。若江河决。后绍厥绪。好问而察。言昌必拜。无已泰乎。尔益尔皋。前谟后讶。是惟不言。言则必善。反覆勤恳。惟德是勔。质神建天。證彼历坂。修身敦族。谓迩可远。法语无从。妙诠斯在。中心好之。不觉下拜。匪苟貌为。亦允蹈焉。孰不乐告。凡有佳言。肆后之治。风动从欲。圣同舍己。治媲罔伏。虞夏倏远。谏鼓撤悬。色訑于室。千里拒人。彼昏曷讥。于戏不忘。臣拜作颂。庸诰后王。
昌舍集卷之三
 论
  
尧夫如空中楼阁论(别试初入格)
论曰先儒之所以喻圣贤造道之气像者多矣。和风庆云。颜子也。泰山岩岩。孟子也。光风霁月。玉色金声。周子程子也。前人之喻备矣。而未闻有所谓空中楼阁也。至程子之拟邵子也。而乃曰如空中楼阁也。呜呼。果空中也。夫岂有所谓楼阁者耶。探之而莫测其端。窥之而莫睹其睽。吾见其日月之代明而已。见其云汉之昭回而已。见其星辰之错列而已。见其雷霆之震薄。风雨之驰骤而已。果安有所谓楼阁者耶。无所谓楼阁者。而强以所谓楼阁者而名之何也。盖邵子之襟怀。至虚至旷。无方无向。寂而含有。动而能应。粹乎成性之基。浑乎道义之门。名之而空中楼阁而后。邵子之衿怀。可得以见矣。然则是楼阁也。岂人所谓楼阁者耶。凿混沌以为窍。辟太极以为址。藉两仪以为材。布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7H 页
四象以为础。日月星辰。疏之以为窗牖。风云雷霆。列之以为铺环。水火土石。缀之以为赪垩。元会运世。资之以为矩矱。皇王帝伯。序之以为阶级。道德功力。葺之以为篱垣。意言象数。缘之以为斗拱。性情形体。萃之以为榱题。玲玲珑珑峒峒崆崆。何地而有此楼阁乎。何世而有此楼阁乎。然则尧夫空中之楼阁。其诸异乎人之所谓楼阁矣乎。是故手探月窟。足蹑天根。此楼阁之高也。驾风鞭霆。历览无际。此楼阁之大也。于皇帝则祖宗之。于王伯则子孙之。其堂搆之远贻乎。以易与书为生民长民之府。以诗春秋为收民藏民之府。其垣窌之厚积乎。弄丸一笑。破醉里之乾坤。指卓数语。辟闲中之今古。即坐忘之心齐也。闻天津之鹃啼而治乱以明。观梅枝之斗雀而休咎以别。即生白之虚室也。推而极之。而梧桐月照。杨柳风来。而可以乐吾心之天。玉烛太虚。野马亨衢。而可以识造化之蕴。则此又楼阁之大观也。使夫转心上之经纶。为朝廷之栋梁。则是楼阁也。不但为安乐窝而止。而大庇天下。致斯民俱驩颜也。蔑之难矣。虽然尧夫楼阁。不于恁地上起来。而却向空中费却许多缔搆。则程子言外之旨。又不可以不辨也。大抵尧夫之学。所入之门。与周程微有未尽同处。以其术则先知。以其法则加一倍。以其理则从数上观。以其言则推步元会。穷宇宙而该古今。尽空中也。非循序挨次向里践实之道也。尽楼阁也。非衬贴平稳升堂入室而造也。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7L 页
故程子尝谓他都是有个自利自私底意。要之不可以治天下国家。愚亦以为无名公平日步骤。胸中间架。有骛远涉虚之疵。要之不可与入夫子之墙。而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也。臣谨论。
孔明不死。礼乐可兴论。(课制)
臣论曰凡人事业。必有才有学而兼有其时然后。可以唤做。有其才而无学以充之。固不能做得尽。而所遇非其时。则亦不能做去。论人之际。只见其才之可为。不察其学之至未至。其时之可不可。而遽许其所到。君子不为也。昔王通谓孔明无死。礼乐其有兴乎。是只见得孔明之才。而未深察孔明之学未纯。所遇之时不可也。何以言之。朱子尝谓孔明都是礼乐中人也。盖秩叙等级。犁然而不可易者。礼之本是已。而孔明出处分明。义感君臣。扶汉讨贼。诚贯日月。孔明之于礼。其本已先立矣。涵养中正。翕然而无所乖者。乐之用然尔。而孔明立经陈纪。悉本大公。开诚广忠。宫府一体。孔明之于乐。亦达乎其用矣。礼乐所以戒侈防淫。而孔明择配娶丑。廪无馀粟。则孔明有礼乐之资地矣。礼乐要须斟酌损益。而孔明惩前闇弱。治蜀尚严。则孔明知礼乐之时宜矣。噫孔明之才。虽古王佐曷过焉。假以天年。而妖星赤芒不遽殒于五丈之原。则重嘘汜炎。议礼兴乐。以润色两京所未遑之制度。无甚难矣。但孔明之才足为。而孔明之学未纯。纤微阙漏。类多不可晓处。而至于取刘障一着大不是。律之以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8H 页
行一不义取天下不为之科。讵不大径庭耶。其馀舌战群儒。祈风七坛。种种规模作用。终未能尽脱于捭阖权数之旁涂。孔明所负之责何如也。孔明所仗之义何如也。成败利钝。已付之所不能逆睹。奉天讨诞诰四方。声罪而从事可也。岂可苟焉出于计较回护之地。而不觉自归于偏霸之陋也哉。惜乎。天资高美如孔明。人物正大如孔明。而坐未尝用力于问学。有不能粹然一出于正至此也。所谓礼乐。乃是天经地义恰好底道理。常行底物事。而不容有所委曲迁就于其间者也。即令吴魏可俘。汉业可恢。秋宵露祷。馀龄可丐。而丞相手段。元来班駮。其终能追轶三五。正礼考乐。而一洗四百年之糠秕。斯未之能信也。不特此也。先儒曰礼当有渐。又曰乐随风气。信矣。姬周氏自公刘笃烈。至文武始受天命。治化之熙洽。政教之凝成。累百年所矣。而周礼一书。且斤斤待元圣之手于冲人嗣服之日。唐尧七十年。为千古帝王第一头至治。天地之寅亮。鸟兽之仪跄。宜无以加焉。然而洪水方割。四凶未祛。则和犹有未至也。故至重华以圣继圣而后韶乃作。而孔子有尽善尽美之叹焉。礼与乐。其可以骤而语哉。方汉之季也。人心久溺。名义坠坏。天运极否。声气噍杀。而一孔明出自茅庐。只手大言曰。汉贼不两立。使一片君臣大义。不寥寥于覆载之间。而梁甫啸咏。庶几哉绍大雅之变响。则其扶持倡先之力。盖甚伟矣。而尚论之士。犹有憾焉。乃为假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8L 页
设之辞曰亮而无死。礼乐可指日而兴也。此与鴠鸣夜而求昼者庸愈乎。积德百年后可兴。鲁两生之所以谢叔孙。而贾谊之请。文帝以未遑谦让。说者槩谓之惫儒厌事之诿谭。时君因陋之常套。而鲜能察乎其言之有味也。窃独以为鲁生有所见。而文帝未可少也。呜呼。孔明所处之时。下西京又远矣。故曰凡人事业。必有才有学而兼有其时然后。可以唤做。或有难之者曰。古今月朝。处孔明不止汉唐人物。两表至谓与训命伯仲。而犹靳许于礼乐。诚若子之言。礼乐无可兴之日矣。答曰孔明岂易得哉。若当升平之时。则设施排布。当有可观。孟子所谓为王者师。冉有所谓以俟君子。即孔明其人也。故朱子曰只是粗底礼乐。此定论也。臣谨论。
史官之权重于宰相论(月课)
臣论曰古人之立言垂戒者。必假重而设辞。非故为之颠倒而矫激也。不如是。不足以持世而警后故也。谨按唐韦安石云史官之权。重于宰相。而其言曰宰相但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有是言也。则史官之权。果不翅重矣。而臣独以为宰相重也何则。史官一剩官耳。持三寸之管。记一世之事。而垂示于千万世之下。非有目前气势可以利害人。倾动人之柄矣。而欲使其空言闲语。耸善瘅恶于异世之后。不亦难乎。若不假之以天下之大权。必不得之数也。而乃曰其权重于宰相云尔。则宰相之权。顾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9H 页
不为重欤。宰相之权何如哉。佐一人宅百揆。天下之贤良而正直者。升而进之。而轩冕钟鼎以显而荣之。一世之奸宄而邪佞者。黜而斥之。而刀锯窜谴以诛而戮之。与夺立至。祸福在握。权亦可谓重矣。而乃曰史官反重于是。则贤者闻而劝焉。不以受知于黄扉为幸。而以流芳青简为荣。不肖者闻而惩焉。不以失意于一时为忧。而以得罪万世为惧矣。其为世道之补岂少哉。史官本无权。而宰相让重而后重焉。而宰相之重自若也。由是论之。宰相重乎。史官重乎。所谓权者。在宰相乎在史官乎。必有能卞之者矣。呜呼。宰相之权易知也。史官之权难见也。世之人徒知宰相之权重。而不知史官之权亦有时而重焉。则只以一时之死生穷达。为去就趍舍之计。而后人之指议嗤骂。都付之相忘之域矣。夫如是。时风世道。将至于不可收拾之境也必矣。故曰立言垂戒者。必假重而设辞。不如是。不足以持世而警后也。虽然此非韦安石之言也。孔子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乎。使孔子得君行道。则何所事于春秋乎。假四纪之王法。诛乱贼于既骨。亦孔子之不幸也。而宰予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即史官权重于宰相之义也。夫子何尝贤于尧舜。而史官亦何尝重于宰相乎。立言垂戒之道。自不得不尔也。臣谨论。
昌舍集卷之三
 策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29L 页
星辰策(左右道咸聚。二下壮元。)
对。愚观世之谭天人者。其说有二。泥于冥冥者曰。尧天而九潦。汤日而七暵。是漠然无有徵也。于是乎自然之说胜焉。拘于昭昭者曰。叩心而风击。进图而雨下。是的然有所宰也。于是乎阴骘之说胜。然而天定未定。交相胜负之说。又继而出。则两存并是。而莫有能左右之者。愚尝折衷而向之曰。此理甚难晓。考亭氏所谓自六七岁时。已忧此事。而尚至今未见如何者。岂末学可易而言哉。指事言徵。固汉儒之陋处。然而古昔贤哲之言人事也。必带天而说过。如曰天惟显思。如曰天鉴孔昭。如曰降显休降弗祥。若此类未易殚举。是何于苍苍莽莽者。而徵其威爱。若日可见之为也。此有繇焉。人罔不有所畏。而惟元后无所畏。不畏于天。几何其不至于肆然而无忌惮欤。无宁挂于附会震悚之诮。不敢遽诿诸茫茫。而导吾君于慢慆之地者。古大臣之谊也。愚也迹卑蔀屋。见昧管窥。而顾其胸中。犹有耿耿者在。故未尝不昼察夜观。伤时悯世。而瞻望云霄。恨无由转闻于上者久矣。今主司大人。不以愚琐琐。辱而赐之问焉。而勤恳乎天人感应之理。谆复乎星辰变异之徵。亹亹至累百言不已。渊乎先生之问也。抉天人之窍。洞象纬之逵。而出入乎往今。剖析乎幽微。固已甘石两家之所不能究者。而其弭禳灾咎。感召休祥之望。炳乎与日星相贯。渊乎先生之问也。愚虽极昧昧。亦岂无一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0H 页
二𥌒说仰效萤爝之助乎。遂复曰星之为言精也。物号万而聚其英于上。光有三而并其耀于天。森罗错列。其止异次。而人事之得失镜焉。联缀围绕。厥运殊轨。而世道之污隆影焉。一理之机缄至微。若不相与。而庶徵之兆应甚著。有不可掩。用是人事修于下。则星辰顺轨于上。而乂用明焉。人道失于下。则星辰告警于上。而邦乃捏焉。班班往史。凿凿足徵。可不戒哉。可不惧哉。虽然莅天位代天工。而任参赞位育之责者。孰不欲调三元之序。致诸福之应。而连珠之休。仅见于振古。扬芒之灾。荐警于季纪。此其舁奚哉。吁求之于在天之星。不若反之于在我之德。故法言曰德隆则晷星。愚以为不以人废言可也。谨缘昭讯。列白于左。吁南北极为经。五星为纬。自角而至亢。其间为缠。其分为度。大明小暗而耗旺别其徵。合守散犯而休咎舛其兆。从下而上为陵。自上而下为历。荡其光者为斗。入于晕者为食。愚尝于星纬家。略闻其似矣。而至若州国之分其墟。官宫之异其应。物类之别其象。杂见于前志者。愚非以缕数为难。然而昴魏箕燕。郎官柱史。孰睹而孰诘之耶。营室玉绳。侈其制耶。王良天驷。近其名耶。必欲强究。恐流于诬也。箕𥳽毕掩。以风以雨。磨疾蚁迟。或左或右。愚未知厥理何居。而轩后之河图未呈。已有岁起摄提之说。虞舜之璿衡未造。已有颁历羲和之命。宜先生之不能无疑于尚论之日。然而愚窃念书契以前。史家以厥疑处之。则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0L 页
余氏之璅取外纪者。不过以天皇首出。拟之于人生于寅之义耳。而朱阳卓午。紫蓂呈祐。则七政之齐。意者重尧而华乎。颛顼氏之命南重司天。亦出于外纪之说。则象纬书之有无。固不可得以详。而姬周之盛。制度极备。夫焉有有掌星之官。而无测候之器之理乎。朱子以周礼为周公未成之书。此未可以尽信也。羲易因八卦而重之。击人事之吉凶。则于星象非遗之也。盖不急尔。而麟经之略于星度。愚又以笔例断之曰春秋以日有蚀之为文。而不言月蚀日者。阙于所不见。则此足为不言星度之證案也。愚按箕范。有曰庶民惟星。是以星而喻民也。愚按鲁论。有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此以星而喻政也。先辈疏释。殆无馀蕴。则寸晷之下。愚无庸架叠为已。而先生教之曰东辙以后。始有分野之说。则三正由前。列国灾祥。奚所据而徵欤。呜呼。先生欺愚矣。某星守某分为某事之应者。曲儒之论尔。上世无是也。故只曰惠迪吉从逆凶。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而已。何尝如后世之拘耶。愚闻之。五星聚于井则汉业隆。井非秦之分乎。五星聚于奎则宋运亨。奎非鲁之分乎。噫汉按秦故。寔都岐雍。则天意皆属金刀。而真儒菀兴。孔道重明。则鲁之祥非宋之瑞乎。若夫傅说骑箕。萧何禀昴。方朔得精于岁星。李白敏灵于长庚。此何以称焉。其为说吊诡。而不事王侯。高风振世。则前宵共卧。客宿犯御。出师讨贼。大义未伸。而秋风丈原。大星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1H 页
陨营。荀陈两措大耳而德星聚于造叙之时。荆卿一釰侠耳而太白见于入秦之日。呜呼。天远乎人乎哉。是尚可谓之偶然尔乎。愚窃自感会于中者。彧既忘汉。群亦忝祖。而且能上应天象。况进于是者乎。轻谋怒邻。棠社将屋。则天戒之赫然。不亦宜乎。而桐江一丝。扶得九鼎。则客星之偪。祥也非灾也。独惜乎祭罢北斗。灯暗玉帐。而天不汉佑。人亡事去。安得不酿英雄之泪乎。噫。宋景咈子韦之怂㥚而言发星徙。子产却慎灶之妄谇而郑亦不火。则天人之间。间不容穟。稽诸往牒。此类甚夥。况不为宋景者乎。况其付之重。有万倍于子产者乎。斗柄所以建月而一躔差退于东天。觜星本在参下而两宿易次于今历。呜呼。中星自尧时至宋淳熙间。已差了五十度。则躔度变换。固无足异者。而后世司天家。使一艺之士。布算积分以求之。天人之际。度数之间。其舛缪乖错。亦其理之有也。繄有大东。虽僻在左海。而亦小华也。虽疆域稍间。而亦内服也。是故星象之徵。灾祥之应。往往同休而共咎者焉。则其不可以外藩自处。而乃曰上天有变。未必专应于褊邦也审矣。而分星之说。自古而未定。或者曰属于箕尾。箕尾燕之分也。以我国近于燕而称乎。孰者曰属于青丘。此源于天文类说。而或者以地而名言乎。又有一说焉。谓之属于天伐。盖以其分度而推步耳。要之不可谓全无所据。而零文琐义。有不足多辨者。试以前代之事而言之。则鸡林一千。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1L 页
筑瞻星之台。鹄岭五百。置书云之馆。则于星历之政。未始不纤悉讲究。而入 国朝有大焉。一纬愆度。青台辄奏。小星违躔。木天谨笔。式至于三百年休矣。而今传次在我 后矣。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并其明。与星辰同其运。一心对越。星旒是凝。万几艰难。乾象为镜者。已周三十四星矣。浑天之仪。既设于齐政之阁。即虞舜在玑之意也。天元之历。又宣于观象之局。即周后颁朔之义也。钦若之诚。蔑之加矣。敬授之道。靡不用极。以愚所料。休徵宜其贙应。而景星之谣溢听。瑞纬宜其彪列。而德舆之颂为小。然而未至乎是。此愚之所甚惑也。呜呼。后秦之世。彗孛如帚。书之纲目。以垂厥戒。而乃者有其灾焉。胡元之季。星陨为石。记之前史。用著其徵。而乃者有其变焉。或见于昼。此亦天宝之眚灾而不幸而近之。或犯于斗。此亦南晋之妖沴而复见于今焉。大较十易年来。非常之变。课以岁月。可愕之灾。屡书不一。天之所以警告我国。仁爱吾君者。比之如父之于子。有过则其始也微示其辞色。继之以怒。而终至于大声峻责。必欲其省悟迁改而后已焉。呜呼。可不亟思所以少答矣乎。愚亦鳃鳃然不知所以为先生仰对者。然而委之于天道之甚远。愚不忍面谩于先生。而归之于人事之有失。愚不敢谓之万万无是理也。噫愚亦末学新进耳。其于声臭泯迹之地。深远难见之事。固不敢执迹借徵。而僭有所指陈。以犯于诞妄之诛。然而所可知者。尝有得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2H 页
乎古记之所以道者矣。厥或曰惟德动天。厥或曰降灾祥在德。愚不敢自信而信此说者也。大哉德也。本之于行仁敷惠之施。而推之于形著动变之效。近可以调阴而理阳。远可以参天而两地。则古人所谓一念之善。景星庆云者。有不可诬矣。愚念今日晟际也。我 后圣主也。云行雨施。海涵春育。而道光四表。气荡三极。环海氓庶。莫不仰我 后之德戴我 后之德矣。而乾文之所以报徵于今者戾焉。天象之所以示警于我者荐焉。芒竟于天。已憯矣而又坠于地焉。日中而见。孔异矣而又犯于斗焉。则以愚生推阴占咎之智。安得不少有望于我 后之庶几惧而增德乎。愚闻德惟一。动罔不吉。一者有常之谓也。我 后之所以侧身而修者。不患不懋矣。不患不昭矣。又不患不亩矣。而顾于纯一无间不贰不参之工。容有所未尽粹处。覆冒一世。而或少于徽懿之美。则不能不以玩易而忽之也。抚字群品而差歉于恻怛之念。则不能不以喜怒而间之也。此愚得于舆诵者然耳。先生星言夙驾。待漏 阙下之顷。想已隐然而深忧。有不待愚之言者矣。吁先生荷近日之宠。有助月之责。害不为我 后诵愚之言耶。愚愿我明明 后。冈以灾异之生为忧而惟德是修。勿以星象之变为虑而惟德是勉。覃怀广运而神采灌注乎万有。真积力久而太和充塞乎两间。则先圣所称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者。将惟我 后之志是应矣。允若玆。两曜联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2L 页
璧。七精灿辉。书之祯牒。以永厥美。而见斗之妖。流孛之灾。不足以烦日官之奏而勤乙夜之虞矣。讵不伟欤休哉。昔程叔子有言曰德盛则星随德而见。幸先生毋谓愚悬空而撰白也。呜呼。愚之吃吃竟日晷者。斯无异于侏儒之谈径天耳。多不量矣。而犹有未尽吐者在。则不容终隐于左右也。愚闻舜之命禹益稷也。曰予欲观日月星辰汝明。此言何谓哉。虽以舜之大圣。微三臣往来迪辅。则蔑德加于民。而穆衡齐政协时正日之绩。殆无所下手矣。循玆以论。则消灾召和之方。固在于修德。而启迪匡辅之益。实资于得人。故横渠氏尝云纯心要矣。用贤急焉。吁愚也晨入太学。戴星而出。盈尺所陈。略举梗槩。而入而告在先生。加诸心在我 后。在愚(缺)之而已。臣谨对。
晚节策(庚寅增广会试入格)
对。愚闻昔者尹少稷。杜门读书。言行有法。不汲汲于仕进。时论翕然归重。后乃附丽汤思退。力排张魏公。以是公议始薄之。厥后自岭外贬所。蒙恩壮归。周益公便道过访。少稷语益公曰穑三十年闭户讲读。养得少名望矣。至于今日。破坏扫地云云。而怅然有悔恨莫逮之意。益公每举以为士大夫晚节之戒。而罗景纶玉露书中。记其说甚详。愚于钻纸之暇。未尝不忾然于心。而唶尔而叹曰。世之士下帷攻苦。澡心砥行。如尹少稷初年之为者。其自处何如哉。而贞白于始者。闇黯于终。特挺于初者。诡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3H 页
随于后。洞犀之力。或衰于鲁缟。矫云之翮。每垂于渑池。而能急于益公之所悯戒者。盖什百不一睹焉耳。愚居恒自饬。以少稷事为噎后之饭。而妄欲以规瑱于当世之君子者。为日雅矣。今先生之问。适有以及之。何其言之似益公也。遂复曰士君子盛名大节。但问晚暮何如耳。盖人之饬厉者。恒失于渐弛。故有其初者。未必克其终。士之操持者。每患于难继。故慎其始者。鲜能善其后。贞心确守。旷世之所希觌。毁操渝行。恒士之所难免。则晚节之保。不其难乎。肆昔通人。咸兢斯戒。不以收誉于少日为难。而以完名于晚涂为难。不以矜行于早岁为贵。而以保节于末局为贵。千里良骥。刷汗于薄崦之景。百尺乔松。于云于饱雪之后。则保初节易。而保晚节难。信矣如昔人之言也。虽然古今人。稍以名检自好。而不至暴弃其身。夫谁不以践履之罔渝。终始之如一。为勉期之计矣。而皭皭于前而汶汶于后。兢兢于初而靡靡于终。沿心迹行。判若二人。而其能卓然自拔于流俗之中。不受后人之指点之议者。盖仅有而绝无焉。是其故可知已。噫经不云乎。念终始典于学。而先儒释之者曰。不曰始终而曰终始者。学无可止之时也。凡人之图保晚节者。盍于学字上勔勔哉。谨沿昭讯。爰稽往志。吁宦成乞骸。两疏之清风振世。功名不居。羊公之伟识超伦。褚公殉国。操比于铁石之刚。晏氏到老。性同于姜桂之烈。虽谓之善居功名之际。保全终始之节。良不为过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3L 页
矣。然而循其世而想其心。则储君仁弱。难保其师傅。典午祸乱。将始于平吴。不为威怵。能继于乃祖。则其嵬标懿躅。特操爽槩。有令人敛衽而起敬者。而独惜乎褚仆射以三朝老臣。受托先帝。而不能早止于长发之初。则一言之谅。恐不足以收其晚善也。吁尚父之鹰扬牧野。商皓之凤仪汉庭。俱以颐期之齿。办得大功于世。斯已奇矣。而邹圣称以大老。诗人讥其多事。似甚径庭。然而太公圣人之徒也。四皓策士之雄耳。恶足以并日而称乎。至若钱若水之勇退急流。不忘麻衣之言。白香山之丐休壮龄。早赴莲社之约。若而人风流襟韵。固与夫抗尘走俗于钟鸣漏尽之后者有间矣。而顾其平生志业。无足以槩称。则愚请略之。吁刘元城一疏沥血。三纪去国。而赫𨂜短简。久绝于权要。张九成迁谪南安。动逾十年。而半武跬步。不出于庭际。其守志而不挠。处约而益坚。有如是者。而两人所遇之时何如也。镌碑锢党。善类寒心。跽膝犬羊。和字误国。则元祐全人。正符于自可之言。而谭经乐闲。抑亦不幸之为尔。吁马学正齑盐几年。便归于叹雨之题。李杭州惟市白集。贻恨于阖棺之前。则苏长公之起叹苦心。蔡君谟之推美清节。有不可诬者矣。安得再起斯人。少警乎衰世之风。而点醒乎冥行之梦耶。寒花晚香。韩魏公自沉之咏。而彦平书之以自饬其躬。则代用弦韦之箴焉。雪里挺松。胡康侯见譬之语。而考亭尝谓之无愧古人。则何殊月旦之评乎。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4H 页
愚不敢更赘剩说也。吁常彝甫滥巾颖阴。而庐陵秉轴骋嘲于听鸡之诗。卢藏用假隐终南。而司马答话抒讥于捷径之谕。则惟彼矫世啖名之徒。初程发轫。已堕于邪魔外道矣。其晚节尚何论乎。王文正奉行天书。殊乖素志。而莫效匡救之忠。韩福国匹驴西湖。优游晚年。而竟赍讨复之计。则其得失优劣。已了然于先生之郛郭矣。不须更费雌黄。而愚之别有慨惋于心者。位居宰辅。而尚不能略有匡纠。下焉者可无足论也。智勇冠世。而终不能少伸忠愤。若是者孰使之然哉。若夫澹庵有尺纸却虏之节。而不能断情于黎娲。种放负高蹈绝俗之誉。而自取讥骂于晚景。则士生斯世。所以矜持乎志行而饬厉乎操守者。容可以小怠乎哉。明逸辈固不足多讥。而若胡公之嵬风礭节。能了死生之际。十年荆棘。不足小动其所守。而杯酒婉娈之间。不觉暗牵于情欲。则夫所谓世路无如人欲险者。宁非后蒙之续命汤一匕乎。大抵士当少壮之年。廉刿未刓。其风槩迈往也。棱角尚峭。其志气亢厉也。故高标雅韵。易以自持。人于衰晚之境。栉历世故。其风采消耎也。低徊俗流。其精锐剉萎也。故令名美节。难于克保。是以鹗立于前日者。凫泛于后来。玉洁于初年者。瓦全于暮岁。而确乎有守。浩然不馁。抑之而愈激。持之而益坚者。蔑之有闻焉。讵不为千古之一大不平事也。姑以明问所条者而言之。则去就。士人之大节也。而向也脱屣轩裳。芥视钟驷似矣。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4L 页
而其终也虮攀鹜趍。驱去复来。而皓首于乾没之境。则前后之节何如哉。志操。君子之懿行也。而顷也绳规步趍。傲视云霓近矣。而其究也首下尻高。恬不知耻。而褰裳于躁竞之涂。则终始之操何如哉。风裁所以属望于远迩。而曩者高谭握腕。若可以凌霜而张日矣。然而才过有立之年。而便作伏辕之驹。卒成绕指之韦者有焉。志槩所以着跟乎高明。而昔者嵬视大言。若可以轩天而揭地矣。然而未及戒得之齿。而有同逐水之苴。譬若望秋之蒲者有焉。噫亦甚矣哉。是何样名检也。是何㨾志节也。愚不识埏埴之地。有未尽倡导之方而然欤。抑世级浸夷。末俗滋偷。而自不可挽回而然欤。病源安在。而乃至于斯域欤。呜呼。愚窃闻之也。陆敬舆之言曰。惟学可以保节。是言深可念。世之人自谓矜节义者。未尝着力于学问。欲以全名誉者。莫肯留意于进修。托宿诗书。徒事口耳之陋。担板性理。专蔑存养之工。而要名于誉之志。扰夺其中。趍便望倖之习。诱迁于外。丝毫利害。足以毁坏其志气。琐屑荣辱。足以震惕其心胆。则其不保初心固也。其自隳晚节宜也。其先贞后。改行而易心。亦理势之所必有也。先生倘谓愚杜撰。请以古昔圣贤之事而明之。周公有夜以继日之学。故摄政冲辟。敉宁王室。一周公也。避居东都。赤写几几。亦一周公也。何尝前后而异操乎。孔子有发愤忘食之学。故辙环天下。聘楚适卫。一孔子也。归来吾傥。点瑟回琴。亦一孔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5H 页
子也。何尝终始而改乐乎。曾子三省其身而启手易箦于临没之际。伊川道妙造极而髭发胜昔于谪涪之日。何尝死生而变节。夷险而动念乎。此其三圣一贤。生知笃行。固非中下人所可得以企及。而其纯粹精白。不贰不参。而无终始敬怠之间者。则顾未始不为彷佛于为学之工效也审矣。而至于盛策所指藏用明逸辈。抗志于初年。而陨名于晚岁者。何莫非尽于未尝讲学之致也。噫自夫宾兴之教废。而士无实学。自夫博约之旨湮。而人昧所趍。栀言蜡貌。争赌五百之价。墨丝杨岐。举怀伎俩之念。此所以完节之士保终之誉。寥寥于千载之下者也。岂不深可慨欤。今闻莫若处而穷修于家。出而达施于朝也。毋以晚节之难保为虑。而惟以正学之未讲为忧。慥慥乎精一克复之训。勉勉乎涵养著察之工。勿以作辍而间焉。罔以怠忽而乖焉。真积力久。精诣妙造。而欲罢不能。造次必是。则一息尚存。有不容于小懈矣。终始罔间。不知老之将至矣。尚奚至以初晚节保不保为虑乎。愚闻学则不老。愚不敢自信而信此说也。呜呼。愚之所以拜盛教之辱者。粗已自效于左矣。而犹有一转冷淡语。敢以赘于篇末。奉先生听焉。噫先生之问。只是泛论于世。而不以示警于今者何也。愚念先生之志。殆将引而不发。而欲使馆下之士跃如焉尔乎。愚亦今之士也。丐沈乎古人之糟粕。觅驴乎冥涂之摘埴。则所谓初节。已无足言者矣。晚节之保与不保。犹
昌舍集卷之三 第 535L 页
是第二舛(一作件)事耳。而窃尝驽心于士风之不淑。热腔乎时化之日漓。而不敢避同浴讥裸之嫌者则有之矣。今之顶章摄缝。鼓箧曳屣。而环桥而观。登庠而游者。夫孰非涵育于对策之化。贮材于经济之具者乎。而奔竞于进取之涂。则窜端匿倪而岐径千窦。攀附于权衡之下。则抗颜呈身而情态百变。文山所叹心术已坏。气节可想者。诚有不幸而近者矣。愚尝观明儒周镳序宋臣言行录之文。而以吕夷简之倖全。王文正之晚失。归之于时君之导来。噫岂惟待臣为然哉。抑惟养士而奖成其风节。课学而丕变其污习者。实为侀治之上策而持世之要致也。愚之所以摆脱程臼。信笔及此者。不能无万一冀于先生之能言闻于上也。伏惟先生。裁其愚而择其中焉。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