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a 页 WYG0142-01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一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凶礼六
   札礼
    蕙田案大宗伯以荒礼哀凶札盖以疫疠之
    生多在灾伤之后故以荒礼包之至如大司
    徒膳夫司服则以大札与大荒对言大司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b 页 WYG0142-0183b.png
    以大札与大凶对言朝士小行人凡以神仕
    者以札丧与凶荒对言是二礼未可合而为
    一今别为札礼继荒礼之后
周礼地官大司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
薄征缓刑(注大札大/疫病也)
秋官朝士若邦札丧则令邦国都家县鄙虑刑贬
小行人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疏此札丧在丧礼中宗/伯荒札荒礼中者欲见)
(札而复荒则与荒礼同科/若札而不荒自从丧礼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a 页 WYG0142-0184a.png
天官膳夫大札则不举
春官司服大札素服
大司乐大札令弛县
凡以神仕者以禬民之札丧
汉书成帝本纪河平四年三月癸丑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等十一人行举濒河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
者财振贷其为水所流压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槥椟
葬埋已葬者与钱人二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b 页 WYG0142-0184b.png
哀帝本纪绥和二年秋诏曰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
杀人民败坏庐舍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
钱人三千
平帝本纪元始二年四月郡国大旱蝗民疾疫者舍空
邸第为置医药赐死者一家六户以上葬钱五千四户
以上三千二户以上二千
后汉书安帝本纪建光元年十一月郡国三十五地震
或坼裂遣光禄大夫案行赐死者钱人二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a 页 WYG0142-0184c.png
延光元年京师及郡国二十七雨水大风杀人诏赐压
溺死者年七岁以上钱人二千其败坏庐舍失亡谷食
粟人三斛又田被淹伤者一切勿收田租若一家皆被
灾害而弱小存者郡县为收敛之
桓帝本纪建和三年十一月诏曰朕摄政失中灾𤯝连
仍今京师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甚违周
文掩胔之义其有家属而贫无以葬者给直人三千丧
主布三匹若无亲属可于官壖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b 页 WYG0142-0184d.png
祠祭又徒在作部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藏民有不能
自振及流移者禀谷如科
    蕙田案漏泽园之设盖昉于此
永寿元年六月南阳大水诏被水死流失尸骸者令郡
县钩求收葬及所唐突压溺物故七岁以上赐钱人二
千坏败庐舍亡失谷食尤贫者禀人二斛
永康元年秋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诏州郡溺死者
七岁以上钱人二千一家皆被害者悉为收敛其亡失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a 页 WYG0142-0185a.png
谷食禀人三斛
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七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河溢流居
人四千馀家杀三百馀人有诏振贷给棺
唐书代宗本纪宝应元年四月即皇帝位十月诏浙江
水旱百姓重困民疫死不能葬者为瘗之
文宗本纪太和六年五月给民疫死者棺十岁以下不
能自存者二月粮
册府元龟太和六年五月诏诸道应灾荒处疾疫之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b 页 WYG0142-0185b.png
有一门尽殁者官给凶具其馀据其人口遭疫多少与
减税钱疫疾未定处官给医药
宋史仁宗本纪天圣七年河北水瘗溺死者给其家缗

明道二年二月诏江淮民饥死者官为之葬祭
皇祐元年二月以河北疫遣使颁药
至和元年春正月诏京师大寒民多冻馁死者有司其
瘗埋之壬申碎通天犀和药以疗民疫二月诏民有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5a 页 WYG0142-0185c.png
死者蠲户税一年无户税者给其家钱三千
英宗本纪治平二年八月赐被水诸军米遣官视军民
水死者千五百八十人赐其家缗钱葬祭其无主者
曾巩越州赵公救菑记熙宁八年吴越大旱明年春大
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
食令无失所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宋史徽宗本纪崇宁三年二月丁未置漏泽园
 食货志初神宗诏开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柩贫不能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5b 页 WYG0142-0185d.png
 葬令几县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厝命僧主
 之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有紫衣
 与师号更使领事三年愿复领者听之至是蔡京推
 广为园置籍瘗人并深三尺母令暴露监司巡历检
 察安济坊亦募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赐紫衣祠部
 牒各一道医者人给手历以书所治瘗人岁终考其
 数为殿最诸城砦镇市户及千以上有知监者依各
 县增置漏泽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6a 页 WYG0142-0186a.png
    蕙田案诗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礼称无服
    之丧以畜万邦先王之于民有死丧而无告
    者必思所以瘗埋之故孟春有掩骼埋胔之
    令不独大札为然也漏泽园之设其亦犹行
    古之道乎顾宁人曰漏泽园起于蔡京不可
    以其人而废其法
宣和二年诏参考元丰旧法漏泽园除葬埋依见行条
法外应资给若斋醮等事悉罢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6b 页 WYG0142-0186b.png
高宗本纪绍兴十四年十二月复置漏泽园
食货志高宗南渡民之从者如归市既为之衣食以振
其饥寒又为之医药以救其疾病其有陨于戈甲毙于
道路者则给度牒瘗埋之若丐者育之于居养院其病
也疗之于安济坊其死也葬之于漏泽园岁以为常
宁宗本纪嘉定二年三月庚申命浙西及沿江诸州给
流民病者药壬戌出内库钱十万缗为临安贫民棺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7a 页 WYG0142-0186c.png
明会典永乐六年令福建瘟疫死绝人户遗下老幼妇
女儿男有司验口给米税盐粮米各项暂且停徵待成
丁之日自行立户当差
          右札礼
   灾礼
    蕙田案凶礼之目自丧荒而外即云以吊礼
    哀祸灾论灾之一字所包本广日月薄蚀天
    灾也山川崩竭地灾也水旱疾疫人灾也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7b 页 WYG0142-0186d.png
    注祸灾惟以水火当之以邦交相吊之礼惟
    遭水火则有之其馀不闻有吊也至于祈禳
    杀礼则凡遇灾变皆当行之今辑经传所载
    为灾礼而救日月伐鼓之仪亦附见焉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吊礼哀祸灾(注祸灾谓邅水火宋/大水鲁庄公使人吊)
(焉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一大夫再亦相吊之道)
 (易氏祓曰神所祟谓/之祸天所毁谓之灾)
天官膳夫天地有灾则不举(注天灾日月晦/食地灾崩动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8a 页 WYG0142-0187a.png
春官司服大灾素服(注大灾水火为害君臣素服/缟冠若晋伯宗哭梁山之崩)
大司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令去乐(注傀/犹怪)
(也去乐/藏之也)
大灾令弛县(注弛释下之之疏上文去乐据庙中时县/之乐去而藏 此文据路寝常县之乐弛)
(其县而不作互/文以见义也)
秋官掌客凡礼宾客祸灾杀礼
    蕙田案此四条因灾贬损之礼
春官小宗伯大灾及执事祷祠于上下神示(注执事大/祝及男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8b 页 WYG0142-0187b.png
(女巫也求福曰祷得求曰/祠讄曰祷尔于上下神祗)
凡王之会同军旅甸役之祷祠肄仪为位国有祸灾则
亦如之(注谓有/所祷祈)
凡天地之大灾𩔖社稷宗庙则为位(注祷祈礼轻𩔖者/依其正礼而为之)
司巫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注杜子春云司巫帅/巫官之属会聚常处)
(以待命也元谓恒久也巫久者先/巫之故事造之当按视所施为)
女巫凡邦之大灾则歌哭而请(注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动神灵也)
    蕙田案此三条因灾祈禳之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9a 页 WYG0142-0187c.png
春秋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杜注来告以大/故书天火曰灾) 公羊传
大灾者何大瘠也(注瘠病也齐人语也/以加大知非火灾也)大瘠者何㾐也
(注㾐者民/疾疫也)何以书记灾也 榖梁传其志以甚也
    蕙田案公羊以灾为瘠恐非理盖春秋之例
    天火曰灾其云大灾者从告而书犹云宋大
    水也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公羊传新宫者
何宣公之宫也宣公则曷为谓之新宫不忍言也其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9b 页 WYG0142-0187d.png
三日哭何庙灾三日哭礼也(注善得礼痛伤鬼神无所/依归故君臣素缟哭之)
新宫灾何以书记灾也 榖梁传新宫者祢宫也三日
哭哀也其哀礼也(注宫庙亲之神灵所凭居/而遇灾故以哀哭为礼)迫近不敢
称谥恭也其辞恭且哀以成公为无讥矣
襄公九年左氏传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注乐喜/子罕也)使
伯氏司里(注伯氏宋大/夫司里里宰)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注大/屋难)
(撤就/涂之)陈畚挶具绠缶(注畚篑龙挶土举/绠汲索缶汲器)备水器(注盆/之属)
量轻重(注计人/力所任)蓄水潦积土涂巡丈城缮守备(注巡行/也丈度)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0a 页 WYG0142-0188a.png
(也缮治也行度守备/之处恐因灾作乱)表火道(注火起则从其/所趣标表之)使华臣具
正徒(注华臣为司徒/正徒役徒也)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注隧正官/名也纳聚)
(郊野保守之民使/随火所起往救之)使华阅讨右官官庀其司(注为右师/讨治也庀)
(具也使具/其官属)向戌讨左亦如之(注向戌/左师)使乐遄庀刑器亦
如之(注乐遄司寇/刑器刑书)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备甲
兵庀武守(注校正主马工正主车使各/备其官 疏皇郧是司马)使西锄吾庀府
(注锄吾大宰也/府六官之典)令司宫巷伯儆宫(注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
(事/)二师令四乡正敬享(注二师左右师也乡/正乡大夫享祀也)祝宗用马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0b 页 WYG0142-0188b.png
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注祝大祝宗宗人墉城也/用马祭于四城以禳火盘)
(庚殷王宋之远祖城积阴之气故祀之/凡天灾有币无牲用马祀盘庚皆非礼)
昭公十七年左氏传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郑裨灶
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
必不火(注瓘圭也斝玉爵也/瓒勺也欲以禳火)子产弗与(注以为天灾流/行非禳所息故)
(也/)
十八年左氏传夏五月火始昏见(注火/心星)丙子风梓慎曰
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壬午大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1a 页 WYG0142-0188c.png
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
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
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太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
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
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注/多)
(言者或/时有中)遂不与亦不复火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
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国迁其
可乎子产曰虽可吾不足以定迁矣(注子产知天灾不/可逃非迁所免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1b 页 WYG0142-0188d.png
(托以知/不足)及火里析死矣未葬子产使舆三十人迁其柩
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注晋人新来未入/故辞不使前也)使
司寇出新客(注新来/聘者)禁旧客勿出于宫(注为其知国/情不欲令去)使
子宽子上巡群屏摄至于大宫(注巡行宗庙不/得使火及之)使公孙
登徙大龟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注周庙厉/王庙也有)
(火灾故合群主/于祖庙易救护)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注儆备/火也)商成公
儆司宫出旧宫人寘诸火所不及(注旧宫人/先公宫女)司马司寇
列居火道(注备非/常也)行火所焮城下之人伍列登城明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2a 页 WYG0142-0189a.png
使野司寇各保其徵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注为祭处/于国北者)
(就大阴/禳火)禳火于玄冥回禄(注玄冥水神/回禄火神)祈于四鄘(注鄘/城也)
(城积土阴气所聚故祈/祭之以禳火之馀灾)书焚室而宽其征与之财(注征/赋税)
(也/)三日哭国不市使行人告于诸侯宋卫皆如是陈不
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七月郑子
产为火故大为社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礼也(疏祭社/有常而)
(云大为社者此非常祭之月而为火特祭盖君臣肃共/礼物备异大于常祭故称大也祓禳皆除凶之祭遍于)
(四方之神如尚书咸秩无文苟可祭者悉皆祭之/所以振讯除去火灾礼也嫌多祭非礼故礼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2b 页 WYG0142-0189b.png
    蕙田案宋灾祝宗用马于四鄘郑灾祈于四
    鄘后世祀城隍之神其原出于此
哀公三年左氏传夏五月辛卯司铎火(注司铎/官名)火踰公
宫桓僖灾(注桓公/僖公庙)救火者皆曰顾府南宫敬叔至命周
人出御书俟于宫曰庀女而不在死子服景伯至命宰
人出礼书以待命命不共有常刑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宫人肃给济濡帷幕郁攸从之蒙
葺公室自太庙始外内以悛助所不给有不用命则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3a 页 WYG0142-0189c.png
常刑无赦公父文伯至命校人驾乘车季桓子至御公
立于象魏之外命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命藏象
(注周礼正月县教令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之故谓其书为象魏)曰旧章不可亡也
富父槐至曰无备而官办者犹拾沈也于是乎去表之
槁道还公宫孔子在陈闻火曰其桓僖乎
礼记檀弓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注谓人烧其宗/庙哭者哀精神)
(之有/亏伤)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注火人火也新宫/火在鲁成三年)
 孔氏颖达春秋疏传例曰天火曰灾人火曰火三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3b 页 WYG0142-0189d.png
 经传火字皆为灾郑元以为人火虽非其义要天火
 人火其哭皆当三日也
春秋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左氏
传非常也凡天灾有币无牲(注天灾日月食大水也/祈请而已不用牲也)
日月之𤯝不鼓(注𤯝犹灾也月侵日为𤯝阴阳/逆顺之事贤圣所重故特鼓之) 公羊
传其言于社于门何于社礼也于门非礼也 谷梁传
高下有水灾曰大水既戒鼓而骇众用牲可以已矣救
日以鼓兵救水以鼓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4a 页 WYG0142-0190a.png
昭公十九年左氏传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
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
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
    蕙田案水火为灾而祈禳之周礼所载凡以
    为民也子产治国为政有经行已事上使民
    养民无一之勿尽焉其恭敬惠爱也至矣至
    于禳火则却裨灶之言禜龙则止国人之请
    而灾不为害焉君子是以贵尽其在已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4b 页 WYG0142-0190b.png
成公五年梁山崩 左氏传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
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问其所
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
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注谓所/主祭)故山
崩川竭君为之不举(注去/盛馔)降服(注损/盛服)乘缦(注车/无文)彻乐(注/息)
(八/音)出次(注舍/于郊)祝币(注陈/玉币)史辞(注自/罪责)以礼焉(注礼/山川)其如此
而已虽伯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注见之/于晋君)不可(注不/肯见)
以告而从之 榖梁传不日何也高者有崩道也有崩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5a 页 WYG0142-0190c.png
道则何以书也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晋君召伯
尊而问焉伯尊来遇辇者辇者不辟使车右下而鞭之
辇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远矣伯尊下车而问焉曰
子有闻乎对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伯尊曰君为
此召我也为之奈何辇者曰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
壅之虽召伯尊如之何伯尊由忠问焉辇者曰君亲素
缟帅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斯流矣(注素衣缟冠凶服/也所以凶服者山)
(川国之镇也山/崩川塞示哀穷)伯尊至君问之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5b 页 WYG0142-0190d.png
不流为之奈何伯尊曰君亲素缟帅群臣而哭之既而
祠焉斯流矣孔子闻之曰伯尊其无绩乎攘善也
    蕙田案伯宗榖梁作伯尊声之转也
          右经传灾礼
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祸灾则令哀吊之
春秋庄公十一年左氏传宋大水公使人吊焉曰天作
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
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已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6a 页 WYG0142-0191a.png
其兴也浡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
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
也□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襄公三十年左氏传为宋灾故诸侯之大夫会以谋归
宋财冬十月叔孙豹会晋赵武齐公孙虿宋向戌卫北
宫佗郑罕虎及小邾之大夫会于澶渊既而无归于宋
礼记杂记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一大夫
再亦相吊之道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6b 页 WYG0142-0191b.png
          右经传吊灾礼
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传辰日月所会房所/舍之次集会也不会)
(则曰蚀/可知)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传凡日蚀天子伐鼓于/社责上公瞽乐官乐官)
(进鼓则伐之啬夫主币之官驰取币/礼天神庶人走供救日蚀之百役也)
    蕙田案季秋月朔非正阳之月而用奏鼓用
    币之礼与左传不合孔颖达疏引顾氏说谓
    夏礼与周礼异贾公彦周礼疏亦如此说
    观承案疏家分夏礼周礼之说往往附会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7a 页 WYG0142-0191c.png
    信此之为夏礼则本是允征自然可信故贾
    孔之说同
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注救日月食王必亲/击鼓者声大异春秋)
(传曰非日月之𤯝不鼓案疏谓日月食时鼓人诏告于/王击鼓声大异以救之 太仆职云军旅田役赞王鼓)
(郑注云佐击其馀面又云救日月食亦如之太仆亦佐/击其馀面郑既云佐击其馀面则非止两面之鼓按上)
(解祭日月与天神同用雷鼓则此救日月亦宜用雷鼓/八面故太仆与戎右俱云赞王鼓得佐击馀而也救日)
(月食王必亲击鼓者声大异者但日月/食始见其徵兆未有灾验故云异也)
夏官太仆凡军旅田役赞王鼓救日月亦如之(注王通/鼓佐击)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7b 页 WYG0142-0191d.png
(其馀面救日月谓日月食时春秋传曰非日月之𤯝不/鼓 疏云亦如之者太仆亦赞王鼓佐击其馀面但日)
(食阴侵阳当与鼓神祀同雷鼓也若然月食当用灵鼓/但春秋记日食不记月者以日食阴侵阳象臣侵君非)
(常故记之月食阳侵阴象君侵臣故不记此云救日月/月食时亦击鼓救之可知云春秋者左氏庄二十五年)
(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彼传鼓与牲并讥之以彼传云/惟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
(于朝若然惟四月正阳之月乃击鼓彼四月不合击鼓/之月天灾有币无牲故亦讥之也彼传又云秋大水鼓)
(用牲于门亦非常传曰非日月之𤯝不鼓若然此言为/秋大水而击鼓而故引之者欲见日月食时皆合击鼓)
(与此文/同也)
    蕙田案鼓人疏救日月同用雷鼓此疏云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8a 页 WYG0142-0192a.png
    日用雷鼓救月用灵鼓两说自相牴牾榖梁
    传天子陈五兵五鼓诸家以为青赤白黑黄
    五色之数非鼓人六鼓之等其说又异盖经
    无明文注家各以意揣之阙疑可也
秋官庭氏掌射夭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
救月之矢射之若神也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注/郑)
(司农云救日之弓救月之矢谓日月食所作弓矢元谓/日月之食阴阳相胜之变也于日食则射太阴月食则)
(射太阳与太阴之弓救月之弓枉矢救日之矢与不言/救月之弓与救日之矢者互言之救日曰用枉矢则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8b 页 WYG0142-0192b.png
(月以恒矢/可知也)
 (王氏曰司弓矢职云枉矢利火射薛氏曰枉/矢状如流星飞行有光取以阳胜阴之义)
    观承案日月可射亦何异于射天之不道哉
    然经文但云救日救月耳初无射日射月之
    文也且庭氏所谓射者亦但以射夭鸟与神
    而已未尝云射日射月也司农注谓日月食
    所作弓矢则亦不必日食射月月食射日矣
    康成此注实为不经然尚用与字以疑之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9a 页 WYG0142-0192c.png
    未敢质言之也或泥是而反疑经文之不可
    信系后人所纂入者则亦未见其然矣
春秋庄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
(杜注鼓伐鼓也用牲以祭社传例曰非常也月疏传/称正月之朔正月谓周六月也此经虽书六 杜以)
(长历校之此是七月七月用鼓非常月也鼓当于朝而/此于社非其处也社应用币而于社用牲非所用也一)
(举而三失/故讥之) 左氏传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
于社非常也(注非常鼓之月长历推之辛未实七月朔/置闰失所故致月错 疏经虽书六月实)
(非六月故云非常鼓之月长历推此辛未为七月/之朔由不应置闰而置闰误使七月为六月也)唯正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19b 页 WYG0142-0192d.png
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注正月夏之四月周之六月谓正阳之月今书六月而/传云唯者明此月非正阳月也慝阴气日食历之常也)
(然食于正阳之月则诸侯用币于社请救于上公伐鼓/于朝退而自责以明阴不宜侵阳臣不宜掩君以示大)
(义谓疏诗云正月繁霜郑云夏之四月建巳纯阳用事/是 正月为正阳之月日食者数之常也古之圣王因)
(事设戒故立求/神请救之礼)
公羊传日食则曷为鼓用牲于社求乎阴之道也以朱
丝营社或曰胁之或曰为闇恐人犯之故营之(注或曰/胁之社)
(者土地之主也月者土地之精也上系于天而犯日故/鸣鼓而攻之胁其本也朱丝营之助阳抑阴也或曰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0a 页 WYG0142-0193a.png
(闇者社者土地之主尊也为日光尽天闇冥恐人犯历/之故营之然此说非也记或传者示不欲绝异说尔先)
(言鼓后言用牲者明先以尊命责/之后以臣子接之所以为顺也)谷梁传鼓礼也用
牲非礼也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注麾旌幡也/五兵矛戟钺)
(楯弓/矢)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大夫击门士击柝言充
其阳也(注凡有声皆阳事以压阴气柝两木相击充实/也 疏五麾者麋信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
(处也五兵者徐邈云矛在东戟在南钺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也五鼓者糜信徐邈并云东方青鼓南方赤)
(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黄鼓案五兵兵有五种未/审五鼓是一鼓有五色为当五种之鼓也何者周礼有)
(六鼓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之等若以为五种之/鼓则不知六鼓之内竟去何鼓若以为一种之鼓则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0b 页 WYG0142-0193b.png
(知六鼓内竟取何鼓又周礼云雷鼓鼓神祀则似救日/之鼓用雷鼓但此用之于社周礼又云以灵鼓鼓社稷)
(祭则又似救日食之鼓用灵鼓进退有疑不敢是正故/直述之而已检麋徐两家之说则以五鼓者非六鼓之)
(类别用方色鼓而已诸侯三者则/云去黑黄二色是非六鼓之类也)
文公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
氏传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
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
(注得常鼓之月而于社用牲为非礼诸侯用币于社/社尊于诸侯故请救而不敢责之 疏此与庄二十)
(五年经文正同彼传云非常此传云非礼者彼失常鼓/之月言鼓之为非常此得常鼓之月而用牲为非礼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1a 页 WYG0142-0193c.png
(释例曰文十五年与庄二十五年经文皆同而更复发/传曰非礼者明前传欲以审正阳之月后传发例欲以)
(明诸侯之礼而/用牲为非礼也)
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左氏传夏六
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注礼正阳之月日/食当用币于社故)
(请/之)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注不举/盛馔)伐鼓于社(注责/群阴)
诸侯用币于社(注请/上公)伐鼓于朝(注退/自责)礼也平子禦之曰
止也惟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
礼也其馀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注正月谓建巳正阳/之月也于周为六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1b 页 WYG0142-0193d.png
(于夏为四月慝阴气也四月纯阳用事阴气未动而侵/阳灾重故有伐鼓用币之礼也平子以为六月非正月)
(故太史答言/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
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注过分未至/过春分而未)
(夏至三辰日月星也日月相侵又犯是宿故三辰皆为/灾降物素服辟移时辟正寝过日食时奏鼓伐鼓用辞)
(以自责百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 官降物亦素服也古之素服礼无明文盖象)
(朝服而用素为之如今之单衣也近世仪注日食则击/鼓于大社天子单衣介帻碎正殿坐东西堂百官白服)
(坐本司太常率官属/绕太庙过时乃罢)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
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注言/此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2a 页 WYG0142-0194a.png
(月当夏家/之四月)平子弗从昭子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
废者几孔子曰四太庙火日食后之丧雨沾服失容则
废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
其兵(注示奉事时有所讨也方色者东方衣青/南方衣赤西方衣白北方衣黑兵未闻)
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太庙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
接祭而已矣如牲至未杀则废(注接祭/不迎尸)
曾子问曰诸侯相见揖让入门不得终礼废者几孔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2b 页 WYG0142-0194b.png
曰六天子崩太庙火日蚀后夫人之丧雨沾服失容则

通典汉制天子救日食素服避正殿陈五鼓五兵以朱
丝萦社内外严警大史登灵台候日月有变便伐鼓太
仆赞祝史陈辞以责之闻鼓音侍臣皆著赤帻带剑入
侍三台令史以上皆持剑立其户前卫尉驱驰绕萦察
守备日复常皆罢(此仪按晋挚虞决疑注云约鲁昭/公时叔孙昭子说天子救日之法)
后汉书礼仪志朔前后各二日牵羊酒至社下以祭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3a 页 WYG0142-0194c.png
日有变割羊以祠社用救日日变执事者冠长冠衣皂
单衣绛领袖缘中衣绛裤𥿉以行礼如故事
宋书礼志汉建安中将正会而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
朝臣疑会不共诣尚书令荀文若咨之时广平计吏刘
邵在坐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礼
诸侯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
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
也文若及众入咸喜而从之遂朝会如旧日亦不蚀邵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3b 页 WYG0142-0194d.png
由此显名
通典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太史奏三月一日寅时合
朔去交二度恐相附近主者奏宣敕有司为救日蚀备
既时过而不蚀大将军曹爽推史官不验之负空设合
朔之期以疑上下光禄大夫领大史令邕言典历者按
历术推交会之期候者伺迟疾之度当朔事无有违错
耳重问典历周晃等对曰历候所掌推步迟速可以知
加时早晚度交缓急可以知薄蚀深浅合朔之时或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4a 页 WYG0142-0195a.png
月掩日则蔽障日体使光景有亏故谓之日蚀或日掩
月则日从月上过谓之阴不侵阳虽交无变至于日月
相掩必蚀之理无术以推是以古者诸侯旅见天子日
蚀则废礼当禘郊社日蚀则接祭是以前代史官不能
审日蚀之数故有不得终礼自汉故事以为日蚀必当
于交每至其时申警百官以备日变甲寅诏书有备蚀
之制无考负之法侍中郑小同议官不务审察晷度谨
综疏密谬准交会以为其兆至乃虚设疑日大警外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4b 页 WYG0142-0195b.png
其有不效则委于差晷度禁纵自由皆非其仪案春秋
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日蚀晋史墨以庚午之日
日始有谪自庚午至辛亥四十二日日蚀之兆固形于
前矣此为古有其法而今不察是守官惰职考察无效
此有司之罪又荅古来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历皆无
推日蚀法但有考课疏密而已负坐之条由本无术可
课非司事之罪乃止
宋书礼志晋武帝咸宁三年四年并以正朝合朔却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5a 页 WYG0142-0195c.png
会元帝大兴元年四月合朔中书侍郎孔愉奏曰春秋
日有蚀之天子伐鼓于社攻诸阴也诸侯伐鼓于朝臣
自攻也案尚书符若日有变便伐鼓于诸门有违旧典
诏曰所陈有正义辄敕外改之至康帝建元元年太史
上元日合朔朝士复疑应却会与不庾冰辅政写刘召
议以示八座蔡谟著议非之曰劭论灾消异伏又以灶
慎犹有错失太史上言亦必不审其理诚然也而云圣
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此则谬矣灾祥之法所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5b 页 WYG0142-0195d.png
谴告人君王者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
服用币伐鼓躬亲救之夫警戒之事与其疑而废之宁
慎而行之故孔子老聃助葬于巷党以丧不星行故日
蚀而止柩曰安知不见星今史官言当蚀亦安知其不
蚀乎夫子老聃豫行见星之防而劭废之是弃圣贤之
成规也鲁桓公壬申有灾而以乙亥尝祭春秋讥之灾
事既过追惧未巳故废宗庙之祭况闻天𤯝将至而行
庆乐之会于事乖矣礼记所云诸侯入门不得终礼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6a 页 WYG0142-0196a.png
谓曰官不豫言诸侯既入见蚀乃知耳非先闻当蚀而
朝会不废也引此可谓失其义旨刘劭所执者礼记也
夫子老聃巷党之事亦礼记所言复违而反之进退无
据然荀令所善汉朝所从遂令此言至今见称莫知其
谬后来君子将拟以为式故正之云尔于是冰从众议
遂以却会至永和中殷浩辅政又欲从刘劭议不却会
王彪之据咸宁建元故事又曰礼云诸侯旅见天子不
得终礼而废者四自谓卒暴有之非谓先存其事而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6b 页 WYG0142-0196b.png
倖史官推术缪错故不豫废朝礼也于是又从彪之相
承至今
南齐书礼志永明元年十二月有司奏今月三日腊祠
大社稷一日合朔日蚀既在致斋内未审于社祠无疑
不曾检未有前准尚书令王俭议礼记曾子问天子尝
禘郊社五祀之祭簠簋既陈唯大丧乃废至于当祭之
日火及日蚀则停寻伐鼓用牲由来尚矣而簠簋初陈
问所不及据此而言致斋初日乃但薄蚀则不应废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7a 页 WYG0142-0196c.png
又汉初平四年士孙瑞议以日蚀废冠而不废郊朝议
从之王者父天母地郊社不殊此则前准谓不宜废诏

隋书礼仪志后齐制日蚀则太极殿西厢东向东堂东
厢西向各设御座群官公服昼漏上水一刻内外戒严
三门者闭中门单门者掩之蚀前三刻皇帝服通天冠
即御座直卫如常不省事有变闻鼓音则避正殿就东
堂服白祫单衣侍臣皆赤帻带剑升殿侍诸司各于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7b 页 WYG0142-0196d.png
所赤帻持剑出户向日立有司各率官属并行宫内诸
门掖门屯卫大社邺令以官属围社守四门以朱丝绳
绕系社坛三匝太祝令陈辞责社太史令二人走马露
板上尚书门司疾上之又告清都尹鸣鼓如严鼓法日
光复乃止奏解严
唐开元礼合朔伐鼓其日合朔前三刻郊社令及门仆
各服赤帻绛衣守四门令巡门监察鼓吹令平巾帻裤
褶帅工人以方色执麾旒分置四门屋下龙蛇鼓随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8a 页 WYG0142-0197a.png
于左东门者立于北塾南面南门者立于东塾西面西
门者立于南塾北面北门者立于西塾东面(门侧堂曰/塾麾制各)
(长一丈旒以方/色各长八尺)队正一人著平巾帻裤褶执刀帅卫士
五人执五兵于鼓外矛处东戟在南斧钺在西槊在北
郊社令立攒于社坛四隅以朱丝绳萦之太史官一人
著赤帻赤衣立于社坛北向日观变黄麾次之龙鼓一
面次之在此弓一张矢四只次之诸工鼓静立候日有
变史官曰祥有变工人齐举麾龙鼓齐发声如雷史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8b 页 WYG0142-0197b.png
称止工人罢鼓其日废务百官守本司日有变皇帝素
服避正殿百官以下皆素服各于厅事前重行每等异
位向日立明复而止(诸州伐鼓其日见日有变则废务/所司置鼓于刺史厅事前刺史及)
(州官九品以上俱素服立于鼓后重行每等/异位向日刺史先击鼓执事伐之明复俱止)
宋政和五礼新仪合朔伐鼓 斋戒前一日质明行事
执事官赴祠所请斋集告官斋所肄仪大祝习读祝文
视礼馔香玉币讫退 陈设前二日仪鸾司设行事执
事官次于祠所告日前三刻礼直官赞者诸司职掌各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9a 页 WYG0142-0197c.png
服其服太常设神位席太史设神位版于坛上南方北
向太常陈币篚于神位之左礼神之玉奠于神前瘗玉
加于辇(玉以两圭有/邸币以黑)设祝于神位之右置于坫香炉并
合置于案上(以御/封香)次设祭器藉以席光禄实之每位各
左一笾(实以/鹿脯)右一豆(实以/鹿臡)牺尊一置于坫加勺幂在坛
上西北隅南向(实以供/内法酒)太常设烛于神位前洗二于卯
阶之东北向罍在洗东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实以巾(若/爵)
(洗之篚则又/实以爵加坫)执罍篚者位于其后开瘗坎于子阶之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29b 页 WYG0142-0197d.png
北设望瘗位于瘗坎之南告官在南北向监察御史在
东西向奉礼郎太祝太官令在东西向南上设告官席
位于北墉下光禄卿位于坛之北监察御史位于告官
之西奉礼郎太祝太官令位于其后俱南向东上又设
监察御史位于坛上之东西向奉礼郎太祝位在东西
向南上太官令于尊所南向社之四门并坛下近北各
置鼓一并植以麾旒四门各依方色坛下以黄(麾杠长/一大旒)
(长八/尺) 祭告其日时前太官令帅其属实馔具毕赞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0a 页 WYG0142-0198a.png
引光禄卿入诣坛下位南向(凡告官行事礼直/官引馀官赞者引)赞者曰
再拜光禄卿再拜升自卯阶(凡行事执事/官升降准此)点视礼馔毕
退馀官各服祭服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官令
先入就位次引告官入就位礼直官稍前赞有司谨具
请行事赞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监察御史奉
礼郎太祝太官令升就位(太官令就/酌尊所)立定次引告官诣
盥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执笏升诣太社神位前
搢笏跪三上香次引奉礼郎搢笏西向跪执事者以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0b 页 WYG0142-0198b.png
币授奉礼郎奉礼郎以玉币授告官讫执笏兴复位告
官受玉币奠讫执笏俛伏兴再拜降复位少顷引告官
再诣盥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诣爵洗位南向立
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执事者执笏升诣酒尊所东向
立执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搢笏执爵执事者举幂太
官令酌酒告官以爵授执事者执笏诣太社神位前搢
笏跪执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执爵三祭酒奠爵执笏
俛伏兴少立引太祝诣神位前西向搢笏跪读祝文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1a 页 WYG0142-0198c.png
执笏兴复位告官再拜降复位次引告官诣望瘗位有
司诣神位前取玉币祝版置于瘗坎次引监察御史奉
礼郎太祝诣望瘗位立定礼直官曰可瘗寘土半坎礼
直官赞礼毕引告官以下退 伐鼓其日时前太史局
官一员立于坛下视日鼓吹令帅工人二十人依色服
分置于鼓之左右以俟日有变太史曰祥有变工人齐
伐鼓明复太史称止工人即罢其日废物百司守职
明史礼志救日伐鼓洪武六年二月定救日食礼其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1b 页 WYG0142-0198d.png
皇帝常服不御正殿中书省设香案百官朝服行礼鼓
人伐鼓复圆乃止月食大都督府设香案百官常服行
礼不伐鼓雨雪云翳则免二十六年三月更定礼部设
香案于露台向日设金鼓于仪门内设乐于露台下各
官拜位于露台上至期百官朝服入班乐作四拜兴乐
止跪执事者捧鼓班首击鼓三声众鼓齐鸣候复圆复
行四拜礼月食则百官便服于都督府救护如仪在外
诸司日食则于布政使司府州县月食则于都指挥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2a 页 WYG0142-0199a.png
司卫所如仪隆庆六年大丧方成服遇日食百官先哭
临后赴礼部青素衣黑角带向日西拜不用鼓乐
    蕙田案合朔伐鼓之礼唐开元礼通典俱入
    之军礼史家相承用之考周礼大司乐职云
    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令去乐又膳
    夫职云天地有灾则不举郑注天灾为日月
    晦食则日月食亦灾礼之一入之军礼者非
    也郝仲舆疑救月之仪可废按诗彼月而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2b 页 WYG0142-0199b.png
    则惟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此自因事寓
    刺抑扬其辞明乎日食之变较月食而尤重
    云尔周官左传每以救日月并言讵容举此
    废彼耶
          右救日月伐鼓
   禬礼
    蕙田案大宗伯于祸灾则云吊于围败则云
    禬于寇乱则云恤各举其一而言其实则吊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3a 页 WYG0142-0199c.png
    禬恤之礼凡遇祸灾围败寇乱皆通行之如
    大行人云致禬以补诸侯之灾春秋传澶渊
    之会诸侯谋归宋财是祸灾之禬礼也昭公
    六年叔弓如楚吊败哀公十五年楚伐吴陈
    侯使公孙贞子吊焉是围败之吊礼也卫献
    公奔齐公使厚成叔吊是寇乱之吊礼也小
    行人国札丧则令赙补凶荒则令赒委师役
    则令槁禬祸灾则令哀吊贾疏云凶礼有五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3b 页 WYG0142-0199d.png
    惟不见恤礼当于师役中兼之然则围败寇
    乱二者禬礼恤礼皆有之可知矣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禬礼哀围败(注同盟者会合财货/以更其所丧春秋襄)
(三十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是其类)
 (易氏祓曰国之见围谓之围师之败绩谓之败以禬/礼哀之于是合财以补其乏若澶渊之会诸侯谋归)
 (宋财/是也)
秋官大行人致禬以补诸侯之灾(注致禬凶礼之吊礼/禬礼也补诸侯灾者)
(若澶渊之会诸侯谋归宋财合疏宗伯云以禬礼哀/围败此灾亦云禬者同是会 财货故灾亦称禬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4a 页 WYG0142-0200a.png
小行人若国师役则令槁禬之(注故书槁为槁郑司农/云槁当为槁谓槁师也)
(元谓师役者国有兵寇以匮病者也使邻国会合财货/以与之春秋定五年夏归粟于蔡是也宗伯职曰以禬)
(礼哀/围败)
春秋闵公二年左氏传狄入卫立戴公以庐于曹齐桓
公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
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
轩重锦三十两
    蕙田案是时齐桓为伯主故以禬礼哀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4b 页 WYG0142-0200b.png
定公五年夏归粟于蔡(杜注蔡为楚所围/饥乏故鲁归之粟) 左氏传以
周亟矜无资
    蕙田案此二条禬礼之正
昭公六年左氏传叔弓如楚聘且吊败也(注吊为/吴所败)
哀公十五年左氏传楚子西子期伐吴陈侯使公孙贞
子吊焉(注吊为/楚所伐)吴子使太宰嚭劳
二十年左氏传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注襄子时有/父简子之丧)
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赵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5a 页 WYG0142-0200c.png
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
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
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乃往告于吴王曰寡君
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君之先
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
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
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
珠使问赵孟曰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5b 页 WYG0142-0200d.png
曰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何以得为君子对曰黯
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王曰宜哉
    蕙田案此三条围败相吊之礼
文公四年左氏传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
过数(注降服素服也出次辟正寝不举去/盛馔邻国之礼有数今秦伯过之)大夫谏公曰
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
    蕙田案此条闻邻国灭之礼
礼记檀弓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冠哭于太庙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6a 页 WYG0142-0201a.png
三日君不举(注军败失礼以丧归也/厌冠今丧冠其服未闻)或曰君举而哭于
后土(注后土社也举疏举谓举乐也臣入庙三日哭故/君亦三日不 乐又有或者言亦举乐而自于社)
(中哭/之)
    蕙田案此条国亡县邑之礼俱属围败之类
    故附见于此
         右禬礼
   恤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注恤忧也邻国相忧/兵作于外为寇作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6b 页 WYG0142-0201b.png
(内为乱往疏既不损财物/当遣使 咨问安不而已)
 (郑氏锷曰左传言救邢之事曰简书同恤礼有相救/之道𨼆公亦云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则恤礼者)
 (问之劳之见天/子忧恤之意)
 (王氏昭禹曰恤以救之若卫/有狄人之难而齐威救之)
春秋闵公元年左氏传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
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
(注同恤/所恶)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7a 页 WYG0142-0201c.png
襄公十四年左氏传卫献公出奔齐公使厚成叔吊于
卫曰寡君使瘠闻君不抚社稷而越在他境若之何不
吊以同盟之故使瘠敢私于执事曰有君不吊有臣不
敏君不赦宥臣亦不帅职增淫发泄其若之何卫人使
大叔仪对曰群臣不佞得罪于寡君寡君不以即刑而
悼弃之以为君忧君不忘先君之好辱吊群臣又重恤
之敢拜君命之辱重拜大贶
昭公二十二年左氏传楚薳越使告于宋曰寡君闻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7b 页 WYG0142-0201d.png
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寡君请受而戮之
对曰孤不佞不能媚其父兄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右恤礼
   唁礼
    蕙田案凶礼有五无唁礼之名说文云唁吊
    生也春秋榖梁传诗毛传并云吊失国曰唁
    失国之事比之围败寇乱为大而唁则恤礼
    之类也考春秋经传凡书唁者皆邦交之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8a 页 WYG0142-0202a.png
    襄十一年齐侯使夙沙卫唁臧坚则君于他
    国之臣亦有唁礼矣
诗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传吊失国曰唁榖疏/昭公二十五年 梁)
(传云吊失国曰唁若对/吊死曰吊则吊生曰唁)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榖梁传吊失国曰唁
 何氏休公羊传注吊亡国曰唁吊失国曰吊
襄公十四年左氏传卫侯在郲臧纥如齐唁卫侯卫侯
与之言虐退而告其人曰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8b 页 WYG0142-0202b.png
也亡而不变何以复国子展子鲜闻之见臧纥与之言
道□孙说谓其人曰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
之欲无入得乎
昭公二十五年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
 左氏传齐侯将唁公于平阴公先至于野井齐侯曰
寡人之罪也使有司待于平阴为近故也书曰公孙于
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礼也将求于人则先下
之礼之善物也 公羊传齐侯唁公于野井曰奈何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9a 页 WYG0142-0202c.png
去鲁国之社稷昭公曰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
事以羞再拜颡庆子家驹曰庆子免君于大难矣子家
驹曰臣不佞陷君于大难君不忍加之以鈇锧赐之以
死再拜颡高子执箪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曰吾寡
君闻君在外馂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昭公曰君不忘
我先君延及丧人锡之以大礼再拜稽首以祍受高子
曰有夫不祥君无所辱大礼昭公盖祭而不尝景公曰
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39b 页 WYG0142-0202d.png
之敢用敢以请昭公曰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
事以羞敢辱大礼敢辞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
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敢固以请昭公
曰以吾宗庙之在鲁也有先君之服未之能以服有先
君之器未之能以出敢固辞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
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请以飨乎
从者昭公曰丧人其何称景公曰孰君而无称昭公于
是噭然而哭诸大夫皆哭既哭以人为菑以幦为席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0a 页 WYG0142-0203a.png
鞍为几以遇礼相见孔子曰其礼与其辞足观矣
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
 左氏传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注比公/于大夫)子家子
曰齐卑君矣君祗辱焉
三十年左氏传吴子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
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
三十一年夏晋侯使荀跞唁公于乾侯 左氏传荀跞
以晋侯之命唁公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0b 页 WYG0142-0203b.png
    蕙田案以上唁邻国之君
襄公十一年左氏传齐人𫉬臧坚齐侯使夙沙卫唁之
且曰无死坚稽首曰拜命之辱抑君赐不终姑又使其
刑臣礼于士以杙抉其伤而死
    蕙田案此唁邻国之臣
          右唁礼
   问疾礼
论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注包曰夫子疾处南/牖之下东首加其朝)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1a 页 WYG0142-0203c.png
(服拖绅绅大带不敢不衣朝服见君北疏此明孔子有/疾君来视之时也拖加也病者常居 牖下为君来视)
(则暂时迁乡南牖下东首令君得以南面而视之以病/卧不能衣朝服及大带又不敢不衣朝服见君故但加)
(朝服于身又加大/带于上是礼也)
礼记礼运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
为谑
    蕙田案以上君问臣疾之礼
论语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注包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
(从牖执/其手也)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1b 页 WYG0142-0203d.png
有斯疾也
 (朱子曰牖南牖也礼病者居北牖下君视之则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视已时伯牛家以此礼尊孔)
 (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盖与之永诀也)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疏问之者/来问疾也)
礼记曲礼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
 (王氏曰辞口惠/而实不至也)
    蕙田案以上交游问疾之礼
唐开元礼劳问诸王疾苦(问外祖父后父大官都督刺/史及蕃国主附中宫问外祖)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2a 页 WYG0142-0204a.png
(父及诸王附东宫问外祖父诸王附其问/师傅保宗戚上台贵臣同劳问诸王之礼)
皇帝(中宫云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东宫云皇太子)遣使劳问诸王疾苦(外祖/大臣)
(等各随/言之)本司散下其礼所司随职供办(中宫则内给/事一人为使)
司先于受劳问者第大门外之右设使者便次南向于
庭中近北设使者位南面(皇太子/仪东向)又于使者位之南(皇/太)
(子仪位/之东)三丈所设主人位北向(皇太子/仪西向)其府国寮属并
陪列于庭中之左右国官在东府寮在西俱以北为上
(中宫及皇太子仪/无府国官以下仪)使者至受劳问者第大门外掌次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2b 页 WYG0142-0204b.png
延入次使者及受劳问者皆公服赞礼者(中宫则内典/引下皆仿此)
引使者出次立于门西东向史二人(中宫则内/给使二人)奉制书
(中宫及皇太子/云令案下准此)立于使者之南差退赞礼者引受劳
问者立于门东西向受劳问者再拜赞礼者引受劳问
者先入立于门内之右西面赞礼者引使者入就庭中
位立持案者立于其右赞礼者引受劳问者进就庭中
位北面立持案者以案进使者前使者取制书持案者
退复位使者称有制(中宫称太皇/太后等有令)受劳问者再拜赞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3a 页 WYG0142-0204c.png
者引受劳问者进诣使者前受制书退复位再拜讫赞
礼者引使者以下出又赞礼者引受劳问者随出各即
门外位受劳问者再拜讫赞礼者引使者以下退就次
又赞礼者引受劳问者入若受劳问者疾未间不堪受
制则子弟代受如上(导引之官以所劳问州府有司充/之其使于京师者则谒者导引)
劳问外祖母疾苦(中宫问外祖母附其问妃主宗戚妇/女同东宫问外祖母附其问妃主母)
(疾苦/同)
皇帝(中宫云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东宫即云皇太子)遣使劳问外祖母疾苦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3b 页 WYG0142-0204d.png
本司散下其礼所司随职供办内给事一人(皇太子则/阉宫一人)
为使所司先于受劳问者第大门外之右设使者便次
南向又于内寝庭少北(皇太子仪/两阶前)设使者位南向(皇太/子仪)
(东/向)又于使者位之南(皇太子/位东)三丈所设受劳问者位北
(皇太子/西向)使者至受劳问者大门外掌次者延入次使
者服公服摄迎者亦公服使者出次立于门西东面给
使二人奉制书案(皇太子令书案/中宫同馀仿此)立于使者之南差退
赞礼者引摄迎者出立于门东西向摄迎者再拜讫赞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4a 页 WYG0142-0205a.png
礼者引摄迎者先入立于门内之右西面内典引引使
者入就内寝庭位立(皇太子仪使/者东向立)持案者立于使者之
(皇太子仪给使奉令书案随/入立位于使者之南差退)受劳问者服朝服女侍
者引就庭中位立持案者以案进使者前使者取制书
持案者退复位使者称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即称有令)受劳问
者再拜女侍者进诣使者前受制书退授受劳问者受
劳问者又再拜内典引引使者以下出女侍者引受劳
问者退赞礼者引摄迎者随出各就门外位摄迎者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4b 页 WYG0142-0205b.png
拜内典引引使者退即便次赞礼者引摄迎者入若受
劳问者疾未间不堪受制则摄迎者于外堂之庭拜受
制书如上礼其异者受制书诣閤授女侍者女侍者受
奉入授受劳问者 凡有劳问无正篇者皆临时约准
上礼而为之凡内侍之属充使则内侍内常侍以下准
所慰劳者尊卑临时准约 皇太子于诸王妃主以下
疾苦其存问家人亲属之礼率尔遣近侍劳问则主人
受劳问之家待之亦从家人亲属之式不拜迎拜送及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5a 页 WYG0142-0205c.png
不为授受之礼
宋政和五礼新仪遣使问诸王以下疾前期有司于受
劳问者之第大门外设使者位于受劳问者之左使者
至赞者引入次使者及受劳问者皆公服赞者引使者
立于门西东向引受劳问者立于门东西向史二人以
案奉诏书立于使者之南赞者曰拜受劳问者再拜赞
者引受劳问者入就望阙位立史捧诏书案前行使者
从之入就庭中位赞者赞使者搢笏取诏书执笏加诏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5b 页 WYG0142-0205d.png
书于笏上史以案退使者称有诏受劳问者再拜使者
宣诏书讫受劳问者又再拜赞者引使者及受劳问者
少前相向各俛伏跪搢笏使者以诏书授受劳问者讫
各执笏受劳问者加诏书于笏上各俛伏兴复位赞者
曰拜受劳问者再拜赞者引使者归次受劳问者乃入
若受劳问者疾未间不能亲受则子弟代受如上仪
遣使问帝姬以下疾以内给事一人为使者前期有司
于受劳问者之第大门外设使者次又于寝庭望阙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6a 页 WYG0142-0206a.png
受劳问者位使者位于其前少北南向使者至内侍引
入次使者服公服女侍引受劳问者朝服出诣望阙位
立内侍引使者出次给使二人以案奉诏书前行使者
从之入就庭中位内侍赞使者搢笏取诏书执笏加诏
书于笏上给使捧案退使者称有诏内侍曰拜受劳问
者再拜宣讫又再拜女侍进诣使者前受诏书退授受
劳问者讫内侍曰拜受劳问者再拜内使引使者归次
受劳问者乃入若受劳问者疾未间不能亲受则以女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五十一 第 46b 页 WYG0142-0206b.png
侍逆摄受诏书如上仪以所受诏书诣寝阁授之
          右问疾礼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