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141-03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三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军礼一
    军制
     蕙田案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居
     其首盖先王以礼治神人和上下将合斯世
     于大同而四方邦国不能无变礼易乐自悖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141-0336b.png
    于王章者礼之所不能治则兵以威之初非
    劳民动众以快一人之私易曰刚中而应行
    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此邦国之所
    以同也成周之制以田定赋以赋出兵征伐
    𨽻之司马而伍籍属之司徒居则为比闾族
    党州乡出则为伍两卒旅师军故兵即农也
    吏即将也国不知有养兵之费而将亦不得
    擅兵之权其法最为尽善三代以后兵与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141-0337a.png
    分其规画经制代各不同史家具在可略而
    言也史志之例以军制入之兵志以出师命
    将告祭凯旋诸仪入之礼志然制军定赋实
    为国以礼之一大端其所系尤为重大兹编
    次军礼特以军制为首乡遂都鄙出军多寡
    不同由于田制有异略述先儒之说以类附
    见焉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注同谓威其/不协僣差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141-0337b.png
 陈氏傅良曰仪礼阙军礼盖司马法即古军礼也古
 法多亡以其有者求之必非衰世权谋变诈者所能
 为也
大师之礼用众也(注用其义勇三疏大师者谓天子六/军诸侯大国 军次国二军小国一)
(军出征/之法)大均之礼恤众也(注均其地政地守地职之赋/所以忧民 疏大均必在军)
(礼者谓诸侯赋役不均者皆是诸侯僣滥无/道致有不均之事当合众以均之故在军礼)大田之礼
简众也(注古者因田习兵/阅其车徒之数)大役之礼任众也(注筑宫邑/所以事民)
(力强/弱)大封之礼合众也(注正封疆沟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 疏知大封为正封疆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141-0337c.png
(谓若诸侯相侵境界民则随地迁移不得合聚今以兵/往正之则其民合聚郑兼言沟涂者古境界皆有沟涂)
(而树之以/为阻固)
 (蔡氏德晋曰大师以征强暴使士卒咸致其死故曰/用众大均以平赋役使贫弱咸乐其生故曰恤众大)
 (田以习兵教战简众谓阅其车徒之数大役以筑建/浚凿任众谓事其强弱之力大封谓封建诸侯如召)
 (伯城谢山甫城齐与凡釐正疆域皆是合众者地有/定域民有常主所以合聚而不散也此五者军礼之)
 (目/也)
    蕙田案军礼之目有五大师大田之外有大
    均以平赋役周礼均人职云均地政均地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141-0337d.png
    均地职三年大比则大均是也大役以兴工
    作大司马云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大
    司徒云大役以旗致万民乡师云大役则帅
    民徒而至治其政令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
    以考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鼓人云以櫜鼓
    鼓役事是也大封以正疆域大司马云制畿
    封国以正邦国封人云为畿封而树之凡封
    国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亦如之是也此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141-0338a.png
    三者当为司徒司空之职掌而属之军礼者
    建大事起大众以军法制之则严明而有纪
    律先王以讲礼而寓驭众之权其义固深且
    远矣自封建废而大封之礼无闻历代史书
    所述赋役之制即周礼大均大役之遗意然
    自通典开元礼政和五礼新仪文献通考会
    要集礼诸书及历代史志未有以赋役入军
    礼者今因其体例更不编入仍取大宗伯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141-0338b.png
    条冠于军礼之首以存古典之旧云
          右军礼之纲
书允征惟仲康肇位四海允侯命掌六师(传仲康命允/侯掌王六师)
(为大/司马)
周官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传夏官卿主戎马之/事掌国征伐统正六)
(军平治王邦国/四方之乱者)
 魏氏校曰大司马之职唐虞无之议者谓古以兵刑
 合为一官然考夏书允侯命掌六师夏承唐虞之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141-0338c.png
 则古当有大司马之官但于经无考耳
周礼夏官大司马凡制军王六军(疏经言王六军诗常/武文王言六师者此)
(皆军也故郑答临硕云军者兵之大名军礼重言军为/其太悉故春秋之兵虽有累万之众皆称师诗六师即)
(六军也然伍两卒旅皆众名易师彖云师贞丈人吉止/言师者出兵多以军为名次以师为名少以旅为名言)
(众举中言之也次以师为名谓君行/师从少以旅为名谓卿行旅从之类)
 (叶氏时曰合六遂六乡则可制十二军有十二/军之众仅制为六军可见先王之不尽民力也)
 (李氏觏曰此则六乡为六军又按遂人职云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兵器康成谓遂之军法如六乡)
 (则六遂亦为六军注疏谓天子六乡六遂合有十二/军而止六军何也盖六乡为正军六遂为副倅至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141-0338d.png
 (大国之三乡三遂次国之二乡二遂小国之一乡一/遂莫不皆然但以王家迭用之则常六军尔故止言)
 (六军此乡遂/制军之法)
    蕙田案叶氏以六军用车五百一十二乘近
    时沈君冠云又谓一车百人一军一百二十
    五车六军合七百五十乘不知六军千乘古
    之定制诸说皆无据不足信
 汉书刑法志殷周以兵定天下天下既定戢藏干戈
 教以文德而犹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141-0339a.png
 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
 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
 畿畿方千里有税有赋(师古曰税者田租也/赋谓发赋敛财也)税以足
 食赋以足兵
 何氏曰成周之制兵籍具于司徒行征则属之司马
 居则为比闾族党州乡出则为伍两卒旅军师凡擐
 甲而即戎者皆农也秉麾而驭众者皆卿大夫也兵
 无坐食之费将无握兵之权此先王之制所以为善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141-0339b.png
 也
 李氏曰先王足兵而未尝有兵士不特选皆吾民也
 将不改制即吾吏也有事则驱之于行阵事已则归
 之于田野无招收之烦而数不缺无廪给之费而食
 自饱故曰先王足兵而未尝有兵
诗大雅棫朴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常武整我六师
小雅瞻彼洛矣以作六师(传天子六军军/疏一卿将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141-0339c.png
书泰誓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
    蕙田案郑答赵商问释临硕难并以六师即
    六军盖对文则二千五百人为师万二千五
    百人为军散文则师军通称
孟子万乘之国(注万乘兵车万/乘谓天子也)
 汉书刑法志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
 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故称万乘之主
 礼记坊记正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万乘诸侯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141-0339d.png
 乘大夫百乘此大判言之尊卑相十之义其间委曲
 细别不同也
    蕙田案天子六乡九等田六遂公邑都鄙各
    不同诸侯国中与野外亦不同故云其间委
    曲细别不同也
    又案以上天子六军之制
礼记王制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
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141-0340a.png
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蕙田案王制此段总论千里地方实数极明
    一里一井也十里一成也百里一同也千里
    一圻也明乎此可得军赋之大凡故录于此
 郑康成地官载师注凡王畿内方千里积百同九百
 万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
 三分去一馀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上中
 下相通定受田者三百万家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141-0340b.png
 朱子曰郊地四同乡遂井田在内甸地十二同公邑
 在内稍地二十同家邑在内县地二十八同小都在
 内畺地三十六同大都在内甸地之外皆谓之野家
 邑小都大都皆谓之都鄙
    蕙田案朱子此条总举王畿大数最佳但郊
    地四同只有六乡在内遂不在内又其地为
    沟洫不为井田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郑
    谓甸为六遂馀地为公邑不得以甸与遂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141-0340c.png
    二又甸稍县都皆有公邑非单属甸遂人云
    凡治野遂亦称野则远郊外皆谓之野非甸
    地之外为野此数项皆朱子未定之论
    又案叶氏礼经会元于王畿千里之图王宫
    之南列近郊远郊甸地稍地县地畺地王宫
    之北列场圃宅田士田贾田官田牛田赏田
    牧田公邑家邑小都大都考场圃九等田即
    在远郊内公邑即在甸地中稍县畺即家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141-0340d.png
    小都大都叶俱分为二者谬陈祥道礼书王
    畿之图近郊五十里远郊一百里邦甸二百
    里邦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最
    确胜叶氏之图远矣
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
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党五/百家州二千五百家乡万二)
(千五百家内疏大司徒主六乡故/令六乡之 五家为一比云云)
 (郑氏康成序官注六乡地在远郊之内则居四同郑/司农云百里内为六乡外为六遂疏案司马法王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141-0341a.png
 (百里为远郊于王城四面则方二百里开方之二二/如四故云居四同言此者破贾马六乡之地在远郊)
 (五十里内五十/里外置六遂)
    蕙田案司马法百里为郊杜子春亦同此说
    见载师注又郑众说见尚书正义
    又案蔡氏德晋谓比闾以五为数族独以四
    为数者以用四则成百数复用五则奇零不
    整齐也与订义朱氏第三便著四数之说相
    发明极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141-0341b.png
 陈氏礼书诗曰邦畿千里春秋传曰天子一圻周语
 曰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王制曰千里之内曰甸则天
 子畿内面各五百里中为王城百里为郊二百里为
 邦甸三百里为邦削四百里为邦县五百里为邦都
 郊之内置六乡七万五千家而宅田士田贾田在近
 郊官田牛田牧田在远郊任其馀地谓之郊以其与
 邑交故也一乡五州二十五党百二十五族五百闾
 二千五百比自比长下士以上其官三千五十六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141-0341c.png
 乡之官凡一万八千三百三十六乡官谓之乡吏而
 其爵皆加遂一等然乡之田法同于遂遂之军法同
 于乡
小司徒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
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注/伍)
(两卒旅师军皆众之名两二十五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军万二千五百人此先王因农事而定)
(军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作为也役功力之事追逐寇也胥伺捕盗贼也乡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141-0341d.png
(田制与遂同为疏六军之士出自六乡故预配卒伍百/人为卒五人 伍而用之者即军旅田役是也下文云)
(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六乡之内有比闾族党州乡一/乡出一军六乡还出六军今言五人为伍者五家为比)
(家出一人在家为比在军为伍五伍为两者在乡五比/为闾闾二十五家在军五伍为两两二十五人四两为)
(卒者在乡四闾为族族百家在军四两为卒卒百人五/卒为旅者在乡五族为党党五百家在军五卒为旅旅)
(五百人五旅为师者在乡五党为州州二千五百家在/军五旅为师师二千五百人五师为军者在乡五州为)
(乡乡万二千五百家在军五师为军军万二千五百人/云乡之田制与遂同者此经不见田制案遂人职云夫)
(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是遂制)
(也故云乡之田制与遂同郑注遂人遂之军法如/六乡以遂内不见军法彼此各举一边互见为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141-0342a.png
    蕙田案说文四千人为军今世俗本说文盖
    非许慎之旧不足为据
 陈氏傅良曰军旅之法立于伍成于卒五人为伍则
 手足耳目以相及不待徽帜可以别识不待旌旗可
 以指挥积而两卒旅师军手足耳目不相及而徽帜
 旌旗用焉故以两为卒纵横皆两其为军赋因此而
 已
 郑氏锷曰说者谓五人为伍则左右前后四人而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141-0342b.png
 人居其中伍则二十五人矣两两相比则谓之两二
 十五人纵横皆五何以谓之两耶盖自二十五人而
 四之以为卒则纵横皆两矣其法起于五人之伍故
 以两名之
 朱氏曰出军之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到
 第三便著一个四成一百人若又是五则成百二十
 五人便有奇零不整齐处
 (郑氏锷曰会卒伍以为军法宜属大司马而小司徒/掌之何也盖事不预备不可以应猝司马主于用兵)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141-0342c.png
 (苟非司徒教之有素合之有法司/马一旦欲合而用之不可得矣)
 (又曰遂人言贡赋师田政役与此先后不同何也小/司徒会六乡之民以为卒伍军法起于乡故先言军)
 (旅后及贡赋遂人治邦之野以供财用财/用出于野为多故先言贡赋后及师田)
 陈氏礼书先王之于家也既以五家为比为邻积之
 至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为遂其于人也既以五人为
 伍为两积之至万二千五百人为军而又十家为联
 以联其居十人为联以联其事如此则居作相友战
 守相卫有同心而无离德也管仲相齐使居则五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141-0342d.png
 为轨十轨为里十里为连十连为乡出则五人为伍
 十伍为戎十戎为卒十卒为旅盖仿先王之遗制然
 也
 高氏愈曰成周教民之法自比闾族党始至管仲专
 以其法课军政则亲逊之风微矣秦法五户为伍十
 伍为什百户一里里有魁五里一邮邮有督十里一
 亭亭有长长有两卒五亭一乡乡有牧之老游徼十
 亭曰聚聚有啬夫十聚一县县有令丞尉盖总计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141-0343a.png
 以二百五十万家为一县亦大略本周制而变之也
    蕙田案五伍为两一两之中以一甲士领之
    三两而成一乘故一乘甲士三人盖甲士者
    步卒之领袖也
    观承案三两而成一乘故一乘甲士三人出
    军之制相配如此然案之田赋一甸共出一
    乘甲士止有三人盖合四丘始出三甲则一
    丘固不能正出一甲也今如此配合则一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141-0343b.png
    当容四甲而合三甸便可多出一乘矣鲁人
    作丘甲正是如此乃增赋之术也然甸出一
    乘虽止七十五人而又有炊家子等二十五
    人将重车在后则一车原有百人或者七十
    五人但举甲士所领每一甲有二十五人而
    将重车之二十五人亦有一甲士在内但以
    为副贰而正数不算故乎
 高氏愈曰先王因教民之法即推之以定军令而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141-0343c.png
 于乡遂达于都鄙且兼及于天下者也盖比闾旅党
 州乡部署一定则凡起军旅由此作田役由此比追
 胥由此令贡赋由此凡同里合伍之民恩足相恤义
 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如身使臂臂使指不召
 而来不趋而至何事不济何功不成哉至管仲仿之
 以为轨里连乡之法而桓公以伯后世废其法而民
 情涣散不可团结即以赋役一事言之或东家而与
 西鄙为朋南邻而与北里为伍以言其地则相远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141-0343d.png
 徵召无从以言其人则异心而义同秦越无惑乎举
 动乖张牴牾百出而天下之事无一可为矣
    蕙田案以上六乡出军之制
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
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
之地(注故书廛或作坛郊或为高鄚司农云坛读为廛/市中空地未有肆城中空地未有宅者民宅曰宅)
(宅田者以备益多也士田者士大夫之子得而耕之田/也贾田者吏为县官卖材与之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
(田牛田者以养公家之牛赏田者赏赐之田牧田者牧/六畜之田玄谓廛里者若今之邑里居矣廛民居之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141-0344a.png
(域也里居也圃树果蓏之属季秋于中为场樊圃谓之/园宅田致仕者之家所受田也士相见礼曰宅者在邦)
(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士读为仕仕者亦/受田所谓圭田也孟子曰自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
(十亩贾田在市贾人其家所受田也官田庶人在官者/其家所受田也牛田牧田畜牧者之家所受田也曰以)
(廛里任国中而遂人职授民田夫一廛田百亩是廛里/不谓民之邑居在都城者与凡王畿内方千里积百同)
(九百万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馀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上中)
(下相通定受田者三百万家也远郊之内地居四同三/十六万夫之地也三分去一其馀二十田万夫六乡之)
(民七万五千家通不易一易再易一家受二夫则十五/万夫之地其馀九万夫廛里也场圃也宅田也士田也)
(贾田也官田也牛田也赏田也牧田也九者亦通受一/夫焉则半农人也定受田十二万家也 疏司农云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141-0344b.png
(空地若空地何因下文有二十而税乎后郑以为民居/之区域与孟子五亩之宅及遂人夫一廛一物解之也)
(士相见礼致仕者有宅在国宅在野依彼解之司农云/士田士大夫之子得而耕之田礼记士之子不免农大)
(夫之子免农矣故后郑破士为仕依孟子圭田解之王/制圭田无征复是殷法司农云贾田吏为县官卖财与)
(之田依周礼内贾人皆仕在官府史之属受禄公家何/得复受田乎故后郑以为贾人家所受田司农云官田)
(公家所耕田下文云近郊十一皆据此士官田等若是/公家所耕何得有税故后郑以为府史等所受田也司)
(农云牛田以养公家牛若养公家牛何得下文有税故/后郑谓牛人家田也司农云赏田赏赐之田即夏官司)
(勋云赏地一也故从之牧田司农意即牧人掌牧六牲/者也若是则公家放牧地何得下文有税故后郑亦云)
(牧人家田也云远郊内地四同三十六万夫之地者以/远郊百里内置六乡四面相距二百里二二而四故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141-0344c.png
(同每同九万夫四九三十六故三十六万夫之地据畿/内千里山陵之等三分去一更据四同之内山陵之等)
(三分去一馀二十四万夫乡有万二千五百家六乡七/万五千家通不易一易再易一家受二夫则十五万夫)
(之地据二十四万夫除十五万夫馀九万夫也廛里已/下九者虽未必各整万家以大抵九者各为万家解之)
(据整数而言耳其中亦有不易一易再易相通而各受/一夫焉云半农人者农人相通各受二夫之地此受一)
(夫故云半农人也总计六乡七万五千家此九者二夫/为一夫九万为四万五千四万五千添七万五千为十)
(二万夫据实/受地定数也)
    蕙田案此段于国中四同之地推算最精
    观承案此条郑氏但有不易一易再易通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141-0344d.png
    一夫而受二夫之地尚未有另立治沟洫之
    夫不出税之说也古者寓兵于农兵尚即在
    农内安得农夫治田出税之外另有治沟洫
    不出税之夫乎后来既立都水使者因别有
    治河之夫康成乃以此拟古者井田之法别
    有治沟洫之夫此与以口率出钱解三代田
    赋者何异其辨另详于后
    蕙田案以上廛里以下九等田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141-0345a.png
地官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五家为邻五
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以岁
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兵器教之稼穑(注邻里/酂鄙县)
(遂犹郊内比闾族党州乡也异其名者示相变耳遂之/军法追胥起徒役如六乡 疏乡遂彼此相如细论之)
(仍有小异以六乡上剂致民六遂下剂/致氓六乡上地无莱六遂上地有莱也)
 陈氏礼书邦甸之内置六遂七万五千家而公邑任
 其馀地谓之甸以甸法在是故也邦甸亦谓之州司
 马法二百里曰州是也一遂五县二十五鄙百二十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141-0345b.png
 五酂五百里二千五百邻自里宰下士以上其官六
 百五十六六遂之官凡三千九百三十六
    蕙田案甸地十二同每同九万夫共一百八
    万夫之地载师注云甸稍县都合居九十六
    同八百六十四万夫之地城郭宫室差少涂
    巷又狭于三分所去六而存一焉以十八分
    之十三率之则其馀六百二十四万夫之地
    通上中下六家而受十三夫定受田二百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141-0345c.png
    十八万家也郑志答张逸问云六乡之民上
    地家百亩中地家二百亩下地家三百亩相
    通三夫六百亩六遂之民上地家百亩莱五
    十亩中地家百亩莱百亩下地家百亩莱二
    百亩相通三夫六百五十亩又云三分去一
    之法十八当馀十二遂地以有五十亩莱于
    三分去一乃得十三据此则甸地共十二同
    内六遂二同五十成二十二万五千夫十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141-0345d.png
    分而去五得十六万二千五百夫六遂七万
    五千家(康成云异其名示相变耳邻里酂鄙/县遂犹比闾族党州乡也则六遂七)
    (万五/千家)通率六家而受十三夫则受此十六万
    二千五百夫之地也下剂致氓可得十五万
    人但内应除去治沟洫若干因无法见经故
    出赋之夫亦未可定举其大略亦可见矣
    又案以上六遂出夫之制
 礼记坊记正义据司马法之文诸侯车甲马牛皆计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141-0346a.png
 地令民自出若乡遂之众七十五人则遣出车一乘
 甲三人马四匹牛十二头恐非力之所能盖皆是国
 家所给故周礼巾车职毁折入赍于职币又周礼马
 质云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
 之内更又司兵职云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
 其受兵输亦如之是国家所给也
 春秋作丘甲孔颖达正义长毂马牛甲兵戈楯皆一
 甸之民同共此物若乡遂所用车马甲兵之属皆国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141-0346b.png
 家所共知者以一乡出一军则是家出一人其物不
 可私备故也
    蕙田案乡遂出军无法见于经注惟正义有
    此二条所说民共车马甲兵之属者孔祗就
    邦国而言则天子畿内都鄙可知国家共车
    马甲兵之属者孔祗就乡遂而言则廛里九
    等田及公邑可知又小雅云我出我车于彼
    牧矣尔雅释地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141-0346c.png
    郭景纯云邑国都也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
    之界界各十里也若依此解则牧外之民出
    车而毛传解为出车就马于牧地知车为国
    家所共非近郊远郊之民所共矣
大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
(注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城/郭之宅曰室以其室数制之谓制丘甸之属王制曰凡)
(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与/疏公在大都卿在小都大夫在家邑其亲王子母弟)
(公同在大都次疏者与卿同在小都次更疏者与大夫/同在家邑故总之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之采地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141-0346d.png
 陈氏礼书都鄙以处子弟公卿大夫而其外有封疆
 沟树之固其内有城郭市朝社稷宗庙之别使之朝
 夕涖事王朝而退食于家其家不出王城而都鄙乃
 在三百里以至五百里内此犹民之廛里在国而授
 田在乡也
载师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
之田任畺地
 陈氏礼书家削之地所以封大夫与王子弟之尤疏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141-0347a.png
 者谓之削以其削于县都故也邦县之地所以封卿
 与王子弟之疏者谓之县以其系于上故也邦都之
 地所以封三公与子弟之亲者谓之都以其有邑都
 故也邦县亦谓之都载师所谓小都是也邦都亦谓
 之畺载师所谓畺地是也
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
令贡赋(注此谓造都鄙也郑司农云井牧者春秋传所/谓井衍沃牧隰皋者也玄谓隰皋之地九夫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141-0347b.png
(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昔夏少康在虞思有)
(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旅之众而田一成则井牧之法先/古然矣九夫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此制小)
(司徒经之匠人为之沟洫相包乃成耳邑丘之属相连/比以出田税沟洫为除水害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
(丘方四里四丘为甸甸之言乘也读如衷甸之甸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方十里为一成积百井九百夫其中)
(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出田税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夫治洫四甸为县方二十里四县为都方四十里四)
(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为一同也积万井/九万夫其四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
(田税二千三百四井一万七百三十六夫治洫三千六/百井三万二千四百夫治浍井田之法备于一同今止)
(于都者采地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之国凡四/都一都之田税入于王五十里之国凡四县一县之田)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141-0347c.png
(税入于王二十五里之国凡四甸一甸之田税入于王/地事谓农牧衡虞也贡谓九榖山泽之材也赋谓出车)
(徒给繇役也司马法曰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
(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为终终千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
(徒二百人十终为同同方百里万井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 疏都鄙三等采地是也云井牧其)
(田野者井方一里兼言牧地次田二牧当上地一井授/民田之时上地不易家百亩中地一易家二百亩下地)
(再易家三百亩通率三家受六夫之地与牧地同故云/井牧其田野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为成今不言十里)
(成而言八里甸者成间有洫井间有沟旁加一里者使/治沟洫不出税举其八里之甸据实出税者而言四甸)
(为县县方十六里四县为都者都方三十二里引春秋/者襄公二十五年楚蔿掩书土田之事井衍沃者饶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141-0347d.png
(之地九夫为一井牧隰皋者下湿曰隰近皋泽之地夏/后少康云云哀公元年左氏传言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则地以上中下为率者以为其成方十里九百夫之地/一旅五百夫故知是通率之通率之法正应四百五十)
(人言一旅举成数也亦容不易者多云九夫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者一井之内地有九夫假令尽)
(是上地不易家有百亩中一夫入于公四畔八夫家治/百亩尚无九夫所治况其中或有一易再易所取数更)
(少今郑云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郑据地有九夫而言/非谓有九家合乃成其事耳云甸读如衷甸之甸者哀)
(十七年卫侯为虎幄于藉圃成求令名者与之食太子/请使良夫良夫乘衷甸两牡而至引之证甸得为乘之)
(义云甸方八里云云者匠人云成方十里此言四丘为/甸甸与成其实一也故郑覆解成与甸相表里之意云)
(积百井九百夫者但一成之内方十里开方之得百井/井有九夫故云九百夫云其中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141-0348a.png
(夫出田税者此就甸方八里而言八里之内开方之八/八六十四故云六十四井井有九夫故五百七十六夫)
(井税一夫故云出田税云三十六井二百二十四夫治/洫者此据甸方八里之外四面加一里为成而言成有)
(百井中央八里除六十四井馀有三十六井井有九夫/故三百二十四夫治洫丆使税郑言此者见经四丘为)
(甸据实出税而言故不言成也若然方里为井井间有/沟沟广四尺深四尺方十里为成成间有洫广八尺深)
(八尺治沟洫者皆不出税独言治洫者据外而言其实/治沟亦不出税总在六十四井之内以洫言之矣云四)
(甸为县方二十里者甸方八里县应方十六里云方二/十里据通治洫旁加一里为成而言云四县为都方四)
(十里者县方二十里四县为都故方四十里云四都方/八十里者自此以上并据通治洫而言云旁加十里乃)
(得方百里为一同也者案匠人方百里为同同间有浍/今言乃得方百里为一同者就匠人为同解之云积万)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141-0348b.png
(井九万夫者据百里开方而言百里者纵横各百一行/方一里者百百行故万井一井有九夫故有九万夫云)
(其四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者/此据从甸方八里出田税四甸为县县方十六里四县)
(为都都方三十二里四都方六十四里据六十四里之/内开方之纵横各一里一截为六十四截行别有六十)
(四井六十四行计得四千九十六井井有九夫四千九/十六井计得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是实出田税者)
(云二千三百四井二万七百三十六夫治洫者此据甸/方八里旁加一里为成是不出税治洫之夫而言之也)
(从四成积为一县县方二十里四县为都都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开方之纵横各一里一截为八十截一)
(行八十井八八六十四为六千四百井就里除四千九/十六井其馀二千三百四井在井有九夫二千三百四)
(井为二万七百三十六夫不出税使之治洫也云三千/六百井三万二千四百夫此据四成为县县方二十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141-0348c.png
(二十里更加五里即为大夫家邑也县方二十五里四/县是小都五十里是六卿之采地四都为方百里一同)
(即为三公王子母弟之大都也但据百里开方之即为/万井就万井之内除去六千四百井其馀三千六百井)
(在井有九夫则为三万二千四百夫不出税使之治浍/云井田之法备于一同者匠人云井间有沟成间有洫)
(同间有浍是井田之法备于一同也云今止于都者采/地食者皆四之一者解此四县为都据小都五十里而)
(言是止于都也以其采地食者皆四分之一税入天子/故云采地食者皆四之一也云其制三等者谓家邑小)
(都大都云百里之国凡四都一都之田税入于王者百/里国谓大都也四都谓方五十里者四小都成一大都)
(一都之田税入王其馀三都留自入云五十里之国凡/四县一县之田税入于王者五十里之国谓小都一县)
(田税入于王馀三县留自入云二十五里之国凡四甸/一甸之田税入于王者二十五里之国谓家邑也四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141-0348d.png
(之中以一甸之税入于王其馀三甸留自入郑具言此/者欲见四丘为甸是家邑据税于王者而言四县为都)
(是大都亦据一都税入于王者而言故郑云井田之法/备于一同今止于都者采地之税四之一故以此解之)
(司马法者齐景公时大夫穰苴作言亩百为夫谓一夫/所受之地方百步夫三为屋屋具也具出榖税屋三为)
(井者谓九夫为井似井字云井十为通者据一成之内/一里一截纵横各十截为行一行十井十行据一成一)
(畔通头故名井十为一通通为匹马者十井之内井有/九夫十井为九十夫之地宫室涂巷三分去一惟有六)
(十夫地在不易一易再易通率三十夫受六十夫地惟/三十家使出马一匹故云通为匹马云士一人徒二人)
(者三十家出三人士谓甲士徒谓步卒云通十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者一成之内)
(有十通言三百家亦如前通率法一成内地有九百夫/宫室涂巷三分去一不易一易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141-0349a.png
(一成惟有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此谓天/子畿内采地法郑注论语道千乘之国亦引司马法彼)
(是畿外邦国法彼革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甲士少步卒多此士十人徒二十人比畿外甲士多步)
(卒少外内有异故也云十成为终者谓同方百里之内/十里一截为纵横各十截为十行行别十成言十成为)
(终据同一畔终头而言云终千井者终十成成百井故/终千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云十终为)
(同同方百里者万井也云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者所计皆如上一成为法其馀可如)
 (郑氏锷曰井牧者可耕之地则为井田之制可/畜之地则为牧养之区各相其地所宜而已)
 (蔡氏德晋曰井牧者衍沃之地则为井田隰皋之地/则令畜牧而井田之授于民亦视其地之上中下而)
 (加莱田当其休不耕之田亦以为畜/牧之用如大司徒及遂人职所云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141-0349b.png
    蕙田案郑氏以牧为畜牧王次点亦云然盖
    未检左传之故蔡氏信之非也
 贾公彦冬官匠人正义方十里为成成中容一甸甸
 方八里出田税缘边一里治洫者司马法有二法有
 甸方八里出长毂一乘又有成方十里出长毂一乘
 言甸者据实出税者而言云成者据通治沟洫而说
 为有二种故郑细分计之八里为甸出甸税缘边一
 里并之则二里治洫以成间有洫故使共治洫也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141-0349c.png
 方百里为同同中容四都六十四成者此据小司徒
 而言彼经四县为都注云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
 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为一同今言六十四成者据
 出田税者言之故云方八十里出田税缘边十里治
 浍也
 朱子语类问旁加一里之说是否曰如此方得数相
 合亦不见其所据今且大槩依他如此说
    蕙田案畿内三等都鄙封国之数王制云天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141-0349d.png
    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
    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康
    成以为夏制注大司徒引之亦云此夏时采
    地之数周则未闻又王制云九州千七百七
    十三国又云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共一千六
    百八十国注皆云殷制故正义以为殷畿内
    亦九十三国又案书洛诰传云天下诸侯入
    来进受命于周退见文武之庙者千七百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141-0350a.png
    十三注云八州州立二百一十国畿内九十
    三国是三代同也
    又案其所封之人共包十种畺内大国九凡
    三种三公之田三致仕者副之三王子弟三
    县内次国二十一凡四种卿之田六致仕者
    副之六三孤之田三王子弟六稍内小国六
    十三凡三种大夫之田二十七致仕者副之
    二十七王子弟九并见王制郑注正义以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141-0350b.png
    有致仕者副之者以在朝既有正田今既致
    仕不可仍食采邑身又见存不可无地故公
    卿大夫皆有致仕副邑三孤田不副者自上
    差之三公之外其馀有三卿之外其馀有六
    大夫之外其馀有九皆以次相三若三孤有
    致仕之副则卿与公同其馀三非差次且三
    公虽无正职犹列于官参六卿之事故司徒
    云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三孤则无职但佐公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9a 页 WYG0141-0350c.png
    论道在朝在家其事一等故无致仕之副其
    封王子弟者礼运云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
    又周礼有都宗人家宗人祭祀皆致福于王
    是也但王子弟有同母异母亲疏之异亲宠
    者与三公同平常者与六卿同疏远者与大
    夫同以上所说据郑皆以为夏制载师云以
    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
    都之田任畺地注云家邑大夫采地小都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9b 页 WYG0141-0350d.png
    之采地大都公之采地是周与夏制合又郑
    注大司徒都鄙亦兼王子弟公卿大夫言之
    贾公彦以为亲王子弟在大都次疏者在小
    都次更疏者在家邑与孔说合惟不言致仕
    者及三孤耳疑亦当同也殷制未闻
    又案其封国大小之数夏制已见上郑注甚
    明殷盖因夏正义泥郑氏尚书注万国之数
    四百国在畿内因谓夏畿内国皆方五十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0a 页 WYG0141-0351a.png
    殷畿内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一五
    十里之国六十三与夏不同案王制前后有
    两天子县内文前云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
    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
    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馀
    以禄士以为閒田后云天子之县内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馀方百
    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0b 页 WYG0141-0351b.png
    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馀方百里者
    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
    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
    馀方百里者六十四六十里者九十六二文
    数适相符禄士閒田二句后文无之互相备
    也郑于前文既以唐虞称服殷周称畿此称
    县内定为夏制而正义又创为夏畿内皆五
    十里之说自相违反殊失其旨其周制之大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1a 页 WYG0141-0351c.png
    小则郑注小司徒云百里之国凡四都五十
    里之国凡四县二十五里之国凡四甸是谓
    大国百里次国五十里小国二十五里崔氏
    亦同此说
    又案七十里与五十里五十里与二十五里
    疑如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
    百亩而彻之例名虽不同其实一也 又方
    百里者九十一则为方十里者凡九千一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1b 页 WYG0141-0351d.png
    以方七十里者一则为方十里者四十九计
    之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则为方十里者共
    得一千二十九其馀存为方十里者凡八千
    七十一适八十同七十一成也以下准前法
    计之可得
    又案孟子说周室班爵禄公侯皆方百里伯
    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
    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康成注王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2a 页 WYG0141-0352a.png
    则以此为夏制而周则大都百里小都五十
    里家邑二十五里且周礼三等采地士不在
    内王制所谓元士不与又谓其馀以为禄士
    者是也孟子顾以元士受地为与子男同亦
    不合其言曰轲也尝闻其略则为传闻约略
    之词可知
    又案小司徒注二千三百四井一万七百三
    十六夫一万应作二万明南北国子监本福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2b 页 WYG0141-0352b.png
    建本昆山葛氏常熟毛氏本皆误检疏正作
    二万是也若作一万则共只八万夫与上九
    万夫不合若云除去公田不应上下出税治
    浍皆不除独于此治洫一条除去也其误明
    矣
    又案或疑服虔注春秋传引司马法甸六十
    四井出长毂一乘是专以乘为甸出矣郑信
    南山笺甸方八里在一成之中成方十里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3a 页 WYG0141-0352c.png
    兵车一乘其说似有异同者恐治沟洫之夫
    但不出田税未必不出车赋也谨案坊记注
    云古者方十里其中六十四井出兵车一乘
    玩其中二字甚分明固无可疑
    又案或又疑司马法通为匹马成出革车一
    乘云云定为十家出一人三百家出一乘此
    但据三分去一及一家受二夫两法而言其
    一成之内尚有治洫之夫一同之内尚有治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3b 页 WYG0141-0352d.png
    洫浍之夫并未除去而贾氏疏竟未之及何
    也谨案三分去一之法凡古人论田制举其
    大略者皆以此为例其有曲别分析者皆不
    用此例王制云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
    陵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馀
    六十亿亩此举其大略者也载师注云凡王
    畿内方千里积百同九百万夫之地也有山
    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4a 页 WYG0141-0353a.png
    馀六百万夫此亦举其大略也与王制合也
    至于三分去一之外又有二法一是二而当
    一法一是除去治沟洫计算法二者古人往
    往偏据一端言之今详论如左小司徒注成
    百井九百夫其中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
    出田税同万井九万夫其中四千九十六井
    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此法除去
    治沟洫矣却并非二而当一所引司马法亩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4b 页 WYG0141-0353b.png
    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
    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百
    井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
    为终终千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
    百人十终为同同方百里万井三万家革车
    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此法二而当一矣却
    并无治沟洫在内若据小司徒注而以二而
    当一法计之则所谓成六十四井五百七十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5a 页 WYG0141-0353c.png
    六夫之地实二百八十八家受之其治洫者
    三百二十四夫之地实一百六十二家受之
    同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之地(照加公田/之数算)
    实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二家受之其治洫者
    二万七百三十六夫之地(同/上)实一万三百六
    十八家受之治浍者三万二千四百夫之地
    (同/上)实一万六千二百家受之也若据司马法
    而以除去沟洫法计之则所谓成百井三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5b 页 WYG0141-0353d.png
    家者实一百九十二家出税应除一百八家
    治洫同万井三万家者实一万二千二百八
    十八家出税(照加公田/之数算)应除去六千九百一
    十二家治洫一万八百家治浍也考之经注
    本无所为十家出一人之说贾疏所云三十
    家出三人者亦是据大较而言未为细加分
    析耳安得谓治洫浍之夫不在此三百家三
    万家内耶又案夫之名虽从人起若从田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6a 页 WYG0141-0354a.png
    而言夫则皆指地言故六尺为步步百为亩
    亩百为夫之夫指地而言也五家为比之家
    指人家而言也郑所谓成五百七十六夫出
    税者谓五百七十六夫之地耳非谓有若干
    人家司马法成三百家者谓人家耳非谓三
    百夫之地贾疏言三十家出三人不言三十
    夫出三人安得谓家即是夫而其中无治沟
    洫乎惟小司徒云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6b 页 WYG0141-0354b.png
    族师乡大夫遂人遂师之夫家则夫指男家
    指女郑锷亦以夫指地家指人为谬耳又案
    诗正义哀元年左传说夏少康有田一成有
    众一旅十里有五百人者计成方十里其地
    有九百夫之田也授民田有不易一易再易
    通率二而当一有四百五十人矣其中上地
    差多则得容五百人也此条用二而当一却
    不除去沟洫正司马法出赋与治沟洫合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7a 页 WYG0141-0354c.png
    之明证又案郑所谓成百井同万井指井牧
    而言山林之等先已除去故无三分去一司
    马法所谓成百井同万井举大略而言山林
    之等亦在其内故三分去一又案郑遂人注
    去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
    之制其馀如此案六遂应以十八分之十三
    率之故贾申其意云去山林等其馀如此者
    皆大判而言之耳是以田之法一成九百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7b 页 WYG0141-0354d.png
    亦三分去一以其馀通计出税故每云三百
    家也贾正指小司徒注所引司马法以为大
    判而言
    又案三分去一之说何以谓大略则然细别
    则否也贾公彦申郑载师注之义云洛邑千
    里之中山林之等多于平地而郑以三分去
    一据大较而言也又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若东都地中东面虽有平地至于三面山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8a 页 WYG0141-0355a.png
    杂有今郑所计虽三分去一岂有二分平土
    乎但郑欲以开悟后人聊以整数为算法耳
    据贾此言知大略则然是以许慎五经异义
    左氏说云山林之地九夫为度九度而当一
    井薮泽之地九夫为鸠八鸠而当一井京陵
    之地九夫为辨七辨而当一井淳卤之地九
    夫为表六表而当一井疆潦之地九夫为数
    五数而当一井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8b 页 WYG0141-0355b.png
    当一井原防之地九夫为町三町而当一井
    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衍沃之
    地九夫为井赋法积四十五除山川坑岸三
    十六井定出赋者九井则千里之畿地方百
    万井除山川坑岸三十六万井定出赋者六
    十四万井长毂万乘汉刑法志亦云一同百
    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厈城池邑居园囿术
    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一封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9a 页 WYG0141-0355c.png
    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
    井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
    四万井班氏之说与许叔重合玩此二说益
    见贾疏之精细(若据三分去一则方十里百/井之内应除去三十三井三)
    (夫方千里百万井之内应除去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井三夫今许氏班氏之说一)
    (成除三十六井一圻除三十六万井则是多/于三分之一贾疏所谓山林多于平地也)
    但因此数适与郑小司徒注一成内出税治
    沟洫之数相同孔颖达恐人不明其异或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9b 页 WYG0141-0355d.png
    误认为一故又申论许慎之意云如异义说
    则方十里凡百井三十六井为山川坑岸六
    十四井为平地出税案郑注小司徒成方十
    里缘边一里治为沟洫则三十六井其馀方
    八里为甸六十四井出田税与异义不同者
    异义所云通山林薮泽九等而言之郑注小
    司徒者据衍沃平地而言之所以不同也贾
    载师疏亦云山林川泽沟渎等此沟非田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0a 页 WYG0141-0356a.png
    广深四尺之沟直是通水之沟耳此孔与贾
    合也孔云据衍沃平地而言之不云据井牧
    而言之者小司徒注不用二而当一言之耳
    孔又申许慎意云异义九等者据大略国中
    有山林至衍沃之等言之周礼九等者据授
    民地肥瘠有九等与异义不同也(大司徒小/司徒遂人)
    (大司马俱有三等每/等各分为三故九等)尚书禹贡注云一井上
    上出九夫税上中出八夫税上下出七夫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0b 页 WYG0141-0356b.png
    中上出六夫税中中出五夫税中下出四夫
    税下上出三夫税下中出二夫税下下出一
    夫税所以又有此九等者以禹贡九州有上
    中下九等出没不同故以井田计之以一州
    当一井假令冀州上上出九百万夫之税兖
    州下下出一百万夫之税是九州大较相比
    如此非谓冀州之民皆出上上兖州之民皆
    出下下与周礼九等又不同也盖左传九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1a 页 WYG0141-0356c.png
    周礼九等禹贡九等各自不同颖达之辨悉
    矣
    又案或疑治沟洫与出税之夫若就一成言
    之则出税多治洫少如就一同言之则治浍
    洫者反多于出税者推算之法殊未画一假
    如一同九万夫其出税者三万六千八百六
    十四夫如其地止九十成以一成六十四井
    出税之率推之则出税者乃五万一千八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1b 页 WYG0141-0356d.png
    四十夫是为九十成出税之夫反多于一同
    出税之夫矣谨案匠人广尺深尺谓之畎遂
    广深皆二尺沟广深皆四尺洫广深皆八尺
    浍则广二寻深二仞王肃依小尔雅四尺曰
    仞深二仞八尺与广二寻不类赵岐注孟子
    孔安国书传并八尺曰仞郑注仪礼包咸注
    论语并七尺曰仞宜以郑说为正诗噫嘻正
    义浍广丈六尺深丈四尺盖从郑说祭义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2a 页 WYG0141-0357a.png
    养蚕宫墙仞有三尺为墙高丈故仞七尺也
    浍广二寻已倍于洫(孟子疏十丈曰寻/又与深二仞不类)其深
    减二尺不及倍变通之法也古一尺大致合
    今六寸浍广二寻合今九尺六寸几一丈深
    二仞合今八尺四寸几九尺周绕一同则其
    长四百里以三万二千四百夫治之每一里
    八十一夫洫广深皆八尺合今四尺八寸几
    五尺居浍七之二周绕一成则其长四十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2b 页 WYG0141-0357b.png
    以三百二十四夫治之每十里八十一夫浍
    之广深方积较洫不啻三倍几四倍(七之二/乃三倍)
    (奇/也)而除夫地差及十倍者水大且深则岸旁
    易损坏而施功难浍深合今尺约九尺脩筑
    开凿之功多洫深合今尺约五尺虽有损坏
    较之浍自当差十倍脩筑开凿之功已少井
    田之法成间有洫同间有浍满一同然后有
    浍绕之则未满一同但有洫无浍当其未满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3a 页 WYG0141-0357c.png
    一同但就成算则使三百二十四夫治洫当
    其既满一同则分出税之夫以治洫分治洫
    之夫以治浍是同中出税治洫之夫亦即成
    中专出税不治洫之夫也此二法宜通融而
    参之者也不当但执一成以为定法也至成
    中出税之夫多于治洫以洫之人功少同中
    出税之夫少于治浍以浍之人功多但当各
    就一成一同中计算今云九十成出税之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3b 页 WYG0141-0357d.png
    反多于一同出税之夫不知九十成中治洫
    者少则自当出税者多一同中治浍者多则
    自当出税者少非九十成之民受田少出税
    独多一同之民受田多出税独少也此二法
    宜分晰而言之者也不当混为一以相比较
    也如执一成为定法九百夫三百二十四夫
    治洫则必同中亦有洫无浍然后可何也依
    一成例九万夫中使三万二千四百夫治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4a 页 WYG0141-0358a.png
    是矣今既添出一浍浍之广深又倍洫而仍
    欲使三万二千四百夫治之则是欲使治洫
    之民兼治浍矣其可通乎故不得不于出税
    中抽出一万二千七十八夫治洫此出税所
    以少也或人之疑非是又案同除三千六百
    井三万二千四百夫治浍计三十六成夫地
    此三十六成缘边一面即浍内三面有洫较
    每成除夫地治洫之法三而杀一当以八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4b 页 WYG0141-0358b.png
    七百四十八夫治此三十六成之洫二万三
    千六百五十二夫治浍则其治浍也每十里
    约五百九十夫每一里约六十夫其治洫也
    每十里八十一夫每一里约八夫盖相差七
    倍有半无十倍郑注不细推及此者以缘边
    三十六成既俱不出税则同力合作以治浍
    治洫今计其差数不妨区分算之于法本不
    区分也或又疑都鄙既画井则一成百井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5a 页 WYG0141-0358c.png
    有公田百夫司马法亦未除去而贾氏亦不
    及何也案贾云一井中为公田八夫家治百
    亩则无九夫郑据九百亩而言故每云九夫
    为井耳小司徒注俱是连公田言之不除去
    也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出税如除公田
    则宜除七井一百亩存五十六井八百亩除
    六十四夫存五百一十二夫矣三十六井三
    百二十四夫治洫如除公田则宜除四井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5b 页 WYG0141-0358d.png
    三十二井除三十六夫存二百八十八夫矣
    四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
    税如除公田则宜除五百五十一井存三千
    六百四十五井除四千九十六夫存三万二
    千七百六十八夫矣二千三百四井二万七
    百三十六夫治洫如除公田则宜除二百五
    十六井存二千四十八井除二千三百四夫
    存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二夫矣三千六百井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6a 页 WYG0141-0359a.png
    三万二千四百夫治浍若除公田则宜除四
    百井存三千二百井除三千六百夫存二万
    八千八夫矣惟其皆合公田言之故司马法
    亦合言之也盖公田即是所出之税除去则
    惟存私田税何从出乎
    又案三等采地规制既明今再为逐节推算
    稍地共二十同二十万井内封二十五里之
    国六十有三每国六百二十五井计三同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6b 页 WYG0141-0359b.png
    十三成七十五井内十八分而去五应除去
    一同九成三十七井四百五十亩存二同(十/八)
    (万/夫)八十四成(七万五千/六百夫)三十七井(三百三/十三夫)
    百五十亩(四夫及半/夫之地)其现存内满同者除去
    治洫治浍十万六千二百七十二夫存七万
    三千七百二十八夫满成者除去二万七千
    二百一十六夫存四万八千三百八十四夫
    其不满一成者不开除三项共存十二万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7a 页 WYG0141-0359c.png
    千四百四十九夫及半夫之地以六家受十
    三夫之例推之计五万六千五百一十四家
    受十二万二千四百四十七夫之地仍有二
    夫及半夫之地(每一家受二夫六分夫之一/以半夫之地化作三分除去)
    (一分仍存二分是为六分/夫之二即三分夫之一也)又得一家仍馀三
    分夫之一县地共二十八同二十八万井内
    封五十里之国二十有一每国二千五百井
    共五同二十五成内十八分而去五应除去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7b 页 WYG0141-0359d.png
    一同四十五成八十井三百亩存三同(二十/七万)
    (夫/)七十九成(七万一千/一百夫)一十九井(一百七/十一夫)
    百亩(六/夫)其现存内满同者除去治洫治浍十
    五万九千四百八夫存十一万五百九十二
    夫满成者除去治洫二万五千五百九十六
    夫存四万五千五百四夫其不满一成者不
    开除三项共存十五万六千二百七十三夫
    以六家受十三夫之例推之计七万二千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8a 页 WYG0141-0360a.png
    百二十六家受十五万六千二百七十三夫
    之地恰尽都地共三十六同三十六万井内
    封百里之国九每国万井共九同内十八分
    而去五应除去二同五十成存六同(五十四/万夫)
    五十成(四万五/千夫)其现存内满同者除去治洫
    治浍三十一万九千一十六夫存二十二万
    一千一百八十四夫满成者除去治洫一万
    六千二百夫存二万八千八百夫两项共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8b 页 WYG0141-0360b.png
    二十四万九千九百八十四夫以六家受十
    三夫之例推之计十一万五千三百七十四
    家受二十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七夫之地仍
    馀七夫之地(三家则馀半夫之地四家/则不足一夫三分夫之二) 凡
    满同去存之例每万夫去五千九百有四存
    四千有九十六每五千夫去二千九百五十
    二存二千有四十八每二千五百夫去一千
    四百七十六存一千有二十四每千二百五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9a 页 WYG0141-0360c.png
    十夫去七百三十八存五百一十二每六百
    二十五夫去三百六十九存二百五十六去
    多于存满成去存之例每百夫去三十六存
    六十四每五十夫去十八存三十二每二十
    五夫去九存十六每十二夫及半夫之地去
    四夫及半夫之地存八夫存多于去其未满
    一成而以井计者何以不除贾小司徒正义
    云方里为井井间有沟沟广四尺深四尺方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9b 页 WYG0141-0360d.png
    十里为成成间有洫广八尺深八尺治沟洫
    者皆不出税独言治洫者据外而言其实治
    沟亦不出税总在六十四井之内以洫言之
    矣今案洫广深比浍减三倍奇则除夫地减
    至十倍沟广深较洫又减半水小而浅岸旁
    无甚损坏而施功易较洫又当差百倍脩筑
    开凿之功甚微不必开除夫地治之矣小司
    徒注匠人注互相备匠人注云一井之中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0a 页 WYG0141-0361a.png
    屋九夫三三相具以出赋税共治沟也盖即
    令出税者治沟不当有治沟不出税之法贾
    公彦之言非也出赋税治沟遂农民之本务
    也大为浍洫以利民又念其施功之难而除
    夫地治之故有治浍洫不出税之法先王爱
    民之至意也沟则无事此郑注至精非有所
    阙
    又案据司马法同三万家除去治洫浍存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0b 页 WYG0141-0361b.png
    万二千二百八十八家出三千人计四家又
    十之一出一人凡满同者皆以此为例(亦可/云四)
    (千九十六家/出一千人)成三百家除去治洫存一百九
    十二家出三十人计六家又十之四出一人
    凡满成者皆以此为例(亦可云六十/四家出十人)今稍县
    都三等采地既已逐节算明再为细推出赋
    实数稍满同七万三千七百二十八夫以六
    家受十三夫算(下仿/此)计三万四千二十八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1a 页 WYG0141-0361c.png
    受之馀十三之四为地三十亩奇依上例出
    八千三百七人半满成四万八千三百八十
    四夫计二万二千三百三十一家受之馀十
    三之一为地八亩弱依上例出三千四百八
    十九人五之一强不满成者共三百三十三
    夫四夫及半夫之地计一百五十五家受之
    馀十三之十为地七十七亩弱亦依满成例
    出二十四人奇县满同十一万五百九十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1b 页 WYG0141-0361d.png
    夫计五万一千四十二家受之馀十三之六
    为地四十六亩奇依上例出一万二千四百
    六十一人奇满成四万五千五百四夫计二
    万一千有一家受之馀十三之十一为地八
    十五亩弱依上例出三千二百八十一人奇
    不满成者共一百七十七夫计八十一家受
    之馀十三之九为地七十亩弱亦依满成例
    出一十三人弱都满同二十二万一千一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2a 页 WYG0141-0362a.png
    八十四夫计十万二千八十四家受之馀十
    三之十二为地九十二亩奇依上例出二万
    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弱满成二万八千八百
    夫计一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家受之馀十三
    之四为地三十亩奇依上例出二千七十七
    人弱以上通共约可出五万四千五百七十
    七人以一车士卒七十五人推之得车七百
    二十七乘尚馀五十二人有馀以万二千五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2b 页 WYG0141-0362b.png
    百人为军计之得四军尚馀四千五百七十
    七人
    又案同之民四家又十之一出一人其役稍
    重成之民六家又十之四出一人其役较轻
    所以不同者盖同中除治浍者多成中除治
    洫者少浍之功虽倍洫䆒之洫浍所以为民
    军赋所以奉上故又以此均之
    又案同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家出车百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3a 页 WYG0141-0362c.png
    计一百二十二家出一乘则一万二千二百
    家已可出百乘尚馀八十八家约一百二十
    二家又百分之八十八出一乘凡满同者皆
    以此为例成一百九十二家出车一乘凡满
    成者皆以此为例今再为逐节推之稍满同
    三万四千二十八家可出二百七十六乘又
    十之九稍满成二万二千三百三十一家可
    出一百十六乘又十之三稍不满成一百五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3b 页 WYG0141-0362d.png
    十五家计一乘尚少三十七家仅十之八县
    满同五万一千四十二家可出四百十六乘
    又十之九县满成二万一千一家可出一百
    十三乘又十之一分七县不满成八十一家
    计一乘尚少一百七家仅十之四都满同十
    万二千八十四家可出八百三十乘又十之
    七都满成一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家可出一
    百十六乘又十之六以上通共得一千八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4a 页 WYG0141-0363a.png
    六十七乘其畸零者又约得四乘十之七约
    三等都鄙所出士卒人数仅得七百二十七
    乘而所出车有如此则车多而人少孔颖达
    云乡遂皆但出人而不出车车并国家所给
    然则都鄙之车既有赢馀其必通融给用可
    知
 (王氏与之曰郑氏以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方十里/为一成积百井九百夫其中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
 (夫出田税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夫治洫四都方八/十里旁加二十里乃得方百里为同积万井九万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4b 页 WYG0141-0363b.png
 (其中四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二千三百四井二万七百三十六夫治洫三千六)
 (百井三万二千四百夫治浍虽横渠亦从其说殊不/知小司徒四井为邑至四县为都皆以四数之言田)
 (之实数司马法自井十为通至终十为同皆以十数/之兼山川城郭而言小司徒四丘为甸即司马法通)
 (十为成甸六十四井而成百井者其三十六井为山/川城郭也小司徒四都之地即司马法一同之地四)
 (都方八十里止六千四百井而同乃万井者其三千/六百井为山川城郭也大约小司徒之法比司马法)
 (皆是三分之二实地郑旁加之说其算/法则是但不必谓旁加之人专治沟洫)
 (陈氏传良曰沟洫之事岁岁有之而军赋不常/有若专以某人治沟洫某人出军赋则不均矣)
    观承案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5a 页 WYG0141-0363c.png
    丘四丘为甸方八里四甸为县四县为都方
    八十里匠人为沟洫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
    方百里为同汉志小司马之法方一里为井
    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
    为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方千里是
    汉志与小司徒异而与匠人同也是以司马
    法有二法有甸方八里出长毂一乘之说与
    小司徒合有成方十里出长毂一乘之说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5b 页 WYG0141-0363d.png
    匠人合是二法不同然其实亦无二所谓甸
    方八里者去旁加一里而言成方十里者合
    旁加一里而言耳旁加一里者或谓是三分
    去一之法古来论田制皆以三分去一为算
    王制云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有山陵川
    泽沟涂城郭宫室三分去一其馀六十亿亩
    载师注云王畿方千里积百同九百万夫之
    地也三分去一馀亦六百万夫此其大略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6a 页 WYG0141-0364a.png
    然方八里方十里之田制已除去山陵川泽
    沟涂城郭宫室之不为田者而言安得又于
    此三分而去一乎于是三分去一之外又凿
    为除去治沟洫夫不出税之法则更不合于
    理矣古者寓兵于农比闾族党州乡之农即
    是伍两卒旅师军之众耳农之外未尝有兵
    安得助耕出税之农之外又有治沟洫不出
    税之夫乎盖耕田与治沟洫本是一体之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6b 页 WYG0141-0364b.png
    沟洫既定农夫于耕耘之暇时加修理之足
    矣必不另设为治沟洫之夫也或者知其不
    可而专以井牧二而当一之法解之庶几近
    似而亦未明也夫井田之制既以八家同井
    井九百亩若以二而当一则同井止得四家
    而非八家或一井当有千八百亩而非九百
    亩矣奇零参差不将紊乱画井分疆之良法
    也哉是不知甸方八里与成方十里者本无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7a 页 WYG0141-0364c.png
    二法盖方八里为田六十四井者专指其井
    田常制而言方十里为成之田得百井者兼
    指其旁加一里之通法而言也则所谓三分
    去一者亦当指此旁加之一里耳盖方八里
    为田六十四井旁加一里即四面合为方十
    里又得四九三十六井是六十四井者三分
    所占之二三十六井者即三分所去之一也
    此三十六井包于六十四井之外井邑丘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7b 页 WYG0141-0364d.png
    中之沟洫正灌注汇流于其间其田不甚肥
    美即史记所谓污邪瓯窭之地而已则周礼
    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
    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与遂人所谓上地百
    亩之外莱五十亩中地莱百亩下地莱二百
    亩大司马所谓上地食者三之二中地食者
    半下地食者三之一亦当指此而言耳盖但
    据其亩数均算以饶与瘠地之民不必截方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8a 页 WYG0141-0365a.png
    成井如是则中间之六十四井乃上地旁加
    之三十六井为中下地不妨奇零参差以加
    于百亩常制之外或二而当一三而当一以
    准上地百亩之常则谓三分去一者专计甸
    中之井而去旁加之一里而旁加一里之说
    乃实有据而经文不易一易再易莱五十亩
    百亩二百亩可食者半与三之二三之一者
    皆触处而可通矣惟康成治沟洫夫不出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8b 页 WYG0141-0365b.png
    之说则断乎其不可信也
    蕙田案郑贾以甸方八里成方十里二数不
    同故分实出税治沟洫二种其说甚详余既
    为疏释矣方氏从王次点陈君举以郑说为
    非似更直截并存之以俟考订者
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笺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居一成)
(之中成方十里出兵车一乘以为赋法除疏甸字既训/为治又音为乘韩奕笺云禹甸之者决 其灾使成平)
(田是以治为义地官小司徒四丘为甸注云甸之言乘/也稍人掌丘乘之政令注云丘乘四丘为甸与维禹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9a 页 WYG0141-0365c.png
(之之陈同郊特牲丘乘共其粢盛注云甸或谓之乘以/其于车赋出长毂一乘是以乘为义如六十四井为甸)
(者小司徒云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如数计之/丘十六井甸六十四井也知方八里者以孟子云方里)
(为井计之则邑方二里丘方四里甸方八里也又解方/八里名为甸之意以其居一成之中成方十里出兵车)
(一乘以为赋法故谓之甸甸乘也十里为成冬官匠人/文也知甸居一成中者以匠人既云十里为成即云成)
(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是当甸在其中傍一里以治/洫也论语注引司马法云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
(车一乘是据成方十里出车一乘也成元年左传服注/引司马法云四邑为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是曰匹马)
(丘牛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具备谓之乘马是)
(据甸方八里出车一乘也二/者事得相通故各据一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9b 页 WYG0141-0365d.png
 陈氏礼书古者或以甸为乘或以乘为甸以甸为乘
 稍人掌丘乘之政令礼记惟社丘乘粢盛是也以乘
 为甸春秋卫良夫乘衷甸两牡是也盖乘者甸之赋
 甸者乘之地
周礼地官稍人掌令丘乘之政令(注丘乘四丘为甸甸/读与维禹陈之之陈)
(同其训曰乘由是改云是掌都鄙云丘甸者举中言之/ 疏郑先通韩诗此据韩诗而言陈陈是军陈故训为)
(乘言由是改云者由/甸出车一乘故改也)
 (易氏祓曰丘即四邑为丘乘即四丘/为甸总名之曰丘乘军制之始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60a 页 WYG0141-0366a.png
    蕙田案王氏曰丘之政令司徒所掌乘之政
    令司马所掌丘言其地乘言其赋所谓同则
    丘之地也所谓徒役輂辇蜃车则乘赋也不
    知军赋之法从四丘为甸甸出长毂一乘而
    起故云丘乘郑云举中言之者得之王氏以
    丘为同以乘为一切士徒其说非是
 (王氏应电曰井邑丘甸县都出兵之法此但言丘乘/者以丘出马一匹四丘出车一乘井邑之兵自此成)
 (县都之兵由此始故举/以为名令之治其赋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三 第 60b 页 WYG0141-0366b.png
    蕙田案叶氏时礼经会元不信稍人丘乘即
    为丘甸改为丘十有六井百四十四家共出
    车一乘不知使丘出甸赋者此正鲁人作丘
    甲之事变乱周制者也叶氏以之解经谬矣
    又案以上三等采地
          右出军之制上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