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a 页 WYG0140-01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百六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七十九
   体国经野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锥指传曰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
 东流为汉水易氏曰漾水东流百八十里经兴元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b 页 WYG0140-0146b.png
 南郑县名汉水黄氏曰汉有沔漾之名皆东汉水也地
 理志西汉水出西县嶓冢山南入广汉白水盖潜汉也
 经不著其所出自古皆以为东西两汉俱出嶓冢则或
 然矣而西汉固无沔漾之名地理志漾水出陇西氐道
 至武都为汉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名沔是则沔漾俱
 为东汉也独氐道武都脉络不通川渠阻隔武都受漾
 为不可据而桑钦遂徙氐道漾水为西汉之源由是愈
 纷错郦道元委曲迁就通之以潜伏之流證之以难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a 页 WYG0140-0147a.png
 之论更觉龃龉故当尽废诸说而一之以经文杜佑通
 典秦州上邽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
 经阆中曰阆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导漾水东流为
 汉水亦曰沔水其说为可据渭案嶓冢见导山魏地形
 志华阳郡嶓冢县有嶓冢山汉水出焉元和志嶓冢山
 在兴元府金牛县东二十八里汉水出焉经南郑县南
 去县一百步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是也南郑今陜
 西汉中府治其故城在今府城东北嶓冢故城在今沔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b 页 WYG0140-0147b.png
 县白马城东南五里上邽故城在今巩昌府秦州西南
 金牛旧县在今汉中府宁羌州西北其嶓冢山在今沔
 县西南接宁羌州界 汉郊祀志秦祠沔于汉中地理
 志汉中有沔阳县武都下云东汉水一名沔则沔汉互
 称其来已久而沮县下又云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
 羡南入江荆州川案周礼荆州川曰江汉而无沮是
 沮即沔也水经注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一名
 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县亦受名/焉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县东南流)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a 页 WYG0140-0147c.png
 (入沮会于沔元和志沮水出兴州顺政县东北八十/二里按沮县故城在今汉中府略阳县界晋永嘉后)
 (没于氐羌县废后魏改置武兴县又侨置略阳县西/魏改略阳曰汉曲隋改曰顺政唐为兴州治宋复改)
 (顺政曰略阳今在宁羌州北二百二十里河/池今徽州属巩昌府泉街水在略阳县北)东南径
 沮水戍(在略阳县东南沔县志云沮水/在县西七十里与略阳接界)又东南流注
 汉所谓沔汉者也尚书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山海
 经所谓汉出鲋嵎山也东北流得献水口(庾仲雍云/是水南至)
 (关城合/西汉水)又东北合沮口(汉水自宁羌州东北流径沔/县故大安军南又东北至青)
 (羊驿沮口在焉宋开禧二年金人陷大散关叛/将吴曦退屯罝口旋还兴州罝口即沮口也)同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b 页 WYG0140-0147d.png
 汉水之源故孔安国曰漾水东流为沔盖与沔合也
 至汉中为汉水是互相通称矣(班固曰东汉水一名/沔郑康成曰或谓汉)
 (为沔如淳曰北方/人谓汉水为沔水)以今舆地言之漾水出宁羌州北
 嶓冢山(宁羌在汉中府西/北三百八十里)东北流径沔县西南合沔
 水又东径沔县南(沔县在府西/少北九十里)又东径褒城县南(在/府)
 (西北四十里沔水/去县二十四里)又东径南郑县南为汉水(水去县/三里)
 经所谓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者也 陆氏游曰尝登
 嶓冢山有泉涓涓出山间是为汉水之源此务观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a 页 WYG0140-0148a.png
 蜀涂历金牛目验而得之涓涓细流安国传所谓泉
 始出山为漾水者也新城王尚书士祯昔典试四川
 撰蜀道驿程记其言嶓汉最为详覈记曰出沔县西
 门曲折行乱山中沔水流经其中略如栈道但山庳
 无林木沔流舒缓不及褒水湍悍耳西涉沮水抵大
 安驿有土城废址宋置大安军沔沮之间阔者未丈
 许狭者才二三尺沙石磷磷深不没踝自大安西南
 乱山益稠至金牛驿北望见嶓冢山峨然云表一小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b 页 WYG0140-0148b.png
 水自西东流即所谓嶓冢导漾者也水才滥觞不没
 凫雁合五丁峡水东流为沔其流始大金牛驿西三
 里稍南入五丁峡一名金牛峡(在宁羌州/北二十里)峡口悬崖
 万仞阴风飒然水自峡中喷薄而出宁羌州在乱山
 中无城堞本沔县羊鹿坪地明洪武中以山寇作乱
 置宁羌卫于此成化中即卫建州治自州行十里渡
 水过百牢关关下有分水岭岭东水皆北流至五丁
 峡北合漾水入沔岭西水皆南流径七盘关龙洞合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a 页 WYG0140-0148c.png
 嘉陵水为川江常璩言沔出嶓冢合白水为西汉明
 与导漾之文相悖按通典嶓冢山有二一在天水上
 邽一在汉中金牛雍大记云西汉水在西和县源出
 嶓冢山西流与马池水合此乃上邽之嶓冢在今秦
 州又云汉江源出沔县嶓冢山东流入金州此乃金
 牛之嶓冢禹贡嶓冢导漾乃沔县之嶓冢非秦州之
 嶓冢知嶓冢有二则东西二汉源流各自了然漾之
 与沔本为一流与陇西之嶓冢都无交涉常氏之误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b 页 WYG0140-0148d.png
 可不辩而明矣公使车阅历较陆氏所得更备且大
 有裨于经学故掇其要著于篇 禹贡以嶓冢系梁
 州而汉志嶓冢在雍域之陇西一误也禹贡云嶓冢
 导漾而汉志嶓冢所出为西汉水其漾水则出氐道
 二误也禹贡之潜乃漾水枝津西出为西汉水而汉
 志西汉水出西县之嶓冢三误也汉志不言漾水出
 何山而水经云出氐道县嶓冢山是氐道亦有嶓冢
 四误也漾者东汉之源而续水经者以西汉接漾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a 页 WYG0140-0149a.png
 为一川五误也漾沔枝津皆自东入西而郦注从旧
 说云西汉水至葭萌入汉六误也川流离合地上灼
 然可见而郦注惑阚骃之说以为原始要终潜流或
 一故东西俱受汉漾之名七误也群言殽乱学者靡
 所折衷今说汉水当排弃诸家专主禹贡以沮沔为
 汉之别源以西汉为漾之枝津而氐道水则存而不
 论是亦理乱丝解连环之术也
 地理今释漾水出今陜西汉中府宁羌州北嶓冢山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b 页 WYG0140-0149b.png
 东至汉中府南郑县南为汉水亦名东汉水东流至
 白河县入湖广界又东流经郧县至均州又东南流
 历光化榖城二县至襄阳县东津湾折而南流经钟
 祥县至潜江县大汉口复东流经汉川县至汉阳县
 汉口合岷江
又东为沧浪之水
 锥指林氏曰张平子南都赋云流沧浪而为隍廓方
 城而为墉李善注引左氏传屈完所谓楚国方城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7a 页 WYG0140-0149c.png
 为城汉水以为池则是沧浪即汉水也盖汉水至于
 楚地则其名为沧浪之水也易氏曰汉水自兴元南
 郑县又七十二里至城固县北又三百里至洋州兴
 道县南又五百里至金州西城县北又六百八十里
 至均州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沧浪洲又名沧
 浪水渭案武当汉属南阳郡今为均州属湖广襄阳
 府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
 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7b 页 WYG0140-0149d.png
 浊兮可以濯我足余案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
 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
 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缠络鄢鄀地连
 纪郢咸楚都矣以今舆地言之汉水自南郑县南又
 东径城固县南(城固在汉中府东少北七十里水去/县四里旧志云县东二里有饮马滩)
 (每子午二时潮响如雷又五里为上涛下/涛龙亭废县在县东龙亭山下即龙下也)又东径洋
 县南(洋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水去县二里)又东径西乡县东北(西乡/在府)
 (东南二百/二十里)又东南径石泉县南(石泉在兴安州西二/百五十里水去县五)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8a 页 WYG0140-0150a.png
 (十/步)又东径汉阴县南(汉阴在州西少北一百/六十里水去县八十里)又东径
 紫阳县南(紫阳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州志云有怯/滩在县西十五里水陡如斗又大力滩在)
 (县西八里两岸夹石左右有两石觜最为舟楫患又/石梁滩在县西当任河水口中宫滩在县东南一里)
 (极高险中流有柱石怒涛之声如雷长滩在县东四/里近汝河滩不甚险商舟停集渔火络绎皆汉水所)
 (经/也)又东北径兴安州北(州志云州境汉江多滩麸滩/串滩二郎滩为险而神滩尤)
 (甚明成化十三年知州郑福于冱冬时用火烧石疏/凿以杀其势舟行利焉神宗十一年汉水溢坏州城)
 (公私庐舍皆尽溺死者数千人州东一里有长春堤/成化八年为水冲坏十五年郑福增筑高坚神宗二)
 (十年复/加修筑)又东径洵阳县南(洵阳在州东一百二/十里水在县南门外)又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8b 页 WYG0140-0150b.png
 径白河县北(白河在州东南/一百七十里)又东径郧西县南(郧西/在湖)
 (广郧阳府西一百四/十里水去县五十里)又南径郧县南(明成化十二年/置郧阳府治郧)
 (县旧志云汉江自城西绕城南/宝盖天马诸山皆错列汉滨)又东径均州北(均州/在襄)
 (阳府西北三百九十/里水去州四十里)经所谓又东为沧浪之水者也
 地理今释沧浪水湖广襄阳府均州北四十里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锥指传曰三澨水名入汉大别山名触山回南入江
 易氏曰汉水自沧浪洲东南流三百六十里至襄阳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9a 页 WYG0140-0150c.png
 府襄阳县又三百二十里至郢州长寿县又三百里
 至复州景陵县又东至汉阳县大别山之东北入江
 渭按说文澨埤增水边土人所止也大别见导山
 水经第四十卷末言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曰三澨池
 之南在邔县之北(池今作地为是然自郦元时已讹/观注云池流可见传寅集解引此)
 (亦作池明地字乃近世/所改之南上恐有脱文)郦注云尚书曰道汉水过三
 澨地说曰沔水东行过三澨合流触大别山陂故马
 融郑玄王肃孔安国等咸以为三澨水名也许慎言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9b 页 WYG0140-0150d.png
 澨者埤增水边土人所止也案春秋传文公十六年
 楚军次于句澨以伐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师
 于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马戍败吴师于雍澨昭公二
 十三年司马薳越缢于蓬澨(今左传本作薳澨盖/以上有薳字而误)
 虔或谓之邑或谓之地京相璠曰杜预亦云水际及
 边地也今南阳淯阳二县之间淯水之滨有南澨北
 澨矣而诸家之论水陆相半又无山源出处之所津
 途关路惟郑玄刘澄之言在竟陵县界经云邔县北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0a 页 WYG0140-0151a.png
 池然池流多矣论者疑焉而不能辨其所在渭按左
 传澨有五睢澨宋地故郦注不引今就其所引者论
 之不知何者可当禹贡三澨之目蔡传以漳澨薳澨
 与㲼水为三澨而句澨雍澨其地皆有可考却不数
 韩汝节宗之以㲼澨漳澨薳澨为三澨㲼澨古无此
 名薳澨不知所在纷纷推测终无定论所可知者三
 澨为汉水之三大防其地当有名川来入汉上不越
 沧浪下不踰大别而已(愚意三澨当在淯水入汉处/一在襄城北即大堤一在樊)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0b 页 WYG0140-0151b.png
 (城南一在三洲口东皆襄阳县地/在邔县之北也言在竟陵者非是) 以今舆地言之
 汉自均州北又东南径光化县西南(光化在襄阳府/西北一百八十)
 (里水去县/十五里)又东南径榖城县东北(谷城在府西一百/二十里水去县二)
 (十五/里)又东南径襄阳县北(县为襄阳府治东南三十/里汉水中有龙尾洲县志)
 (云汉水重浊与大河相似襄阳实当其冲为患最剧/自唐以来皆筑堤绕城以防溃决明正统嘉靖间两)
 (被漂溺皆以大堤废损故也又云嘉靖四十五年汉/水溢樊城城北旧冇大堤城南面江一带皆砖城尽)
 (溃决议者谓樊城溃则襄城无患/于是疏塞不蚤樊城之富庶渐衰)又东南径宜城县
 东(宜城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水去县二里)又南径钟祥县西(钟祥为安/陆府治)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1a 页 WYG0140-0151c.png
 又南径荆门州东(荆门在府西九十里/水去州一百二十里)又东南径京
 山县西南(京山在府东/一百五十里)又东径潜江县北(潜江在府/南少东二)
 (百十里水去/县二十里)又东径景陵县南(景陵在府东南二百/十里水去县五十里)
 又东径沔阳州北(沔阳在府南少东三百三十里水/去县一百里州志云汉水由荆门)
 (州界折而东大小群川咸汇焉势盛流浊浸淫荡决/为患无已而潜江地居污下遂为众水之壑一望弥)
 (漫无复涯际汉水经其间重湖浩渺经流支川不可/辨也盖汉水为湖北之害而襄郢二州为甚潜江又)
 (承襄郢之委流当汉江曲折回合之处潴为大泽势/不能免矣而景陵沔阳又潜江之委流也今沔阳四)
 (境唯湖陂连亘几数百里皆为汉水所汇盖汉水性曲/往往十里九湾语曰劲莫如济曲莫如汉郢沔之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1b 页 WYG0140-0151d.png
 (波流回荡自必猪为薮泽小民见填淤之利复从而/堤防之为民牧者又不讲于节宣之宜疏瀹之理岁)
 (月之间苟幸无事大水/时至则委之洪涛中耳)又东径汉阳县北(县为汉阳/府治水去)
 (县三/里)又东至大别山折而南是为汉口经所谓过三
 澨至大别南入于江者也(堤防考云旧时汉水从黄/金口入排沙口东北折抱)
 (牯牛洲至鹅公口又西南转北至郭师口对岸曰襄/河口约长四十里然后下汉口成化初忽于排沙口)
 (下郭师口上直道一道约长十里汉水径从此下而/故道遂淤今鱼利略存不通舟楫俗呼为襄河以上)
 (流自襄阳来也按汉水本东行触大别之陂而南回/入江今则自郭师口以上决而东径大别山复入江)
 (非复古之/夏汭矣)汉志云东汉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2a 页 WYG0140-0152a.png
 入江又云沮水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武都汉中/南阳南郡)
 (江/夏)行四千里盖曲莫如汉故其所行有若是之远也
 地理今释三澨案说文云澨埤增水边土人所止也
 王逸注西澨杜预注漳澨或云水涯或云水边蔡传
 以三澨为水名恐非
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锥指传曰汇回也以东回为彭蠡大泽朱子曰彭蠡
 之为泽实在大江之南然以地势北高而南下故其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2b 页 WYG0140-0152b.png
 入于江也反为江水所遏而不得遂因却而自潴以
 为是瀰漫数十百里之大泽程氏曰通禹贡一书水
 之以小注大则为入水力稍相参配则为会而汇之
 为义唯此有之以其力大而相冲荡其状回复宛转
 无有此受彼听之别故与他水合并为一者不同也
 傅氏曰三江相会而南不能以敌中北西来之势中
 北遏南而南相与回旋而为一大泽者其来久矣今
 禹本其有泽之因故归之于汉曰东汇泽为彭蠡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3a 页 WYG0140-0152c.png
 于江亦曰会于汇也黄氏润玉曰叙江汉皆言东者
 主岷嶓居西而云非指曲折所向为文也吴氏曰汉
 既入江与江混为一水而又曰东为北江入于海有
 似别为一水然何也盖汉水源远流大可亚于江两
 相匹配与他小水入大水之例不同故于荆州言朝
 宗于海必以江汉并称盖曰江之入海非独江水实
 兼汉水江固为江汉亦为江也故汉得分江之名而
 为北江记其入海者著其为渎也三渎皆自为一渎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3b 页 WYG0140-0152d.png
 惟江与汉共为一渎导水九条始之以二水终之以
 二水而中间记四渎其一河一渎也其二汉与江一
 渎也其三济渎其四淮渎河渎非无它水入之然皆
 小水入大水故河得以大并小而专为渎江汉体势
 均敌二水合流所以如此其大不以汉附于江而泯
 其入海之实故于汉于江并言入海而同为渎也若
 汉不为渎则东为北江入于海七字衍文而其序当
 殿导洛之后矣 传云自彭蠡江分为三入震泽遂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4a 页 WYG0140-0153a.png
 为北江而入海下传又云有北有中南可知是以北
 江中江南江为三江也今按禹贡三江只是一江而
 昔之言三江者不一汉志毗陵之北江芜湖之中江
 吴县之南江皆曰扬州川盖主职方而为言然周之
 三江与古之三江岂容有二群言淆乱班固杂采八
 志耳吴越春秋所谓三江之口者郦元言虽称相乱
 不与职方同可以正班固之失夫职方之三江即禹
 贡之三江也既不与职方同则亦与禹贡异而蔡传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4b 页 WYG0140-0153b.png
 专主庾仲初之三江不已谬乎诸言北江者皆谓由
 毗陵县北入海此即湔氐道下所谓东南至江都入
 海者也安国传乃言江入彭蠡分为三入震泽自震
 泽遂为北江而入海则北江直是松江吾不知其为
 何说矣总之大江与震泽本不相通说者据后世沟
 通江湖之遗迹命之曰中江南江而以大江为北江
 与此二水并列而为三班固不察遂以为职方之三
 江而禹贡之三江亦从此讹矣郭璞以岷江松江浙江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5a 页 WYG0140-0153c.png
 三江视班固差长然异源各派即与导漾导江之义
 有碍求合于禹贡舍康成子瞻无可从者矣
 李氏绂三江考三江者中江北江九江也江本水名
 中江是也汉水入江以后曰北江彭蠡上流九水相
 会曰汇而入江以后则曰九江皆因江得名者也故
 禹贡诸水皆直称水名无称某江某河者桑钦水经
 则称某水江曰江水河曰河水各为水中之一名而
 他水不得而冒称也水经所载水名百一十有九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5b 页 WYG0140-0153d.png
 沿江渐江斤江三水有江字然亦称曰某江水未尝
 直以为江也孔氏颖达傅会郑氏之说谓江南人呼
 水无大小皆曰江程氏大昌驳之云南人呼小水为
 江特后世语耳古何尝有是由程氏言之是禹贡无
 其水者固不得列于三江禹贡虽有其水而未尝有
 江名者亦不得列于三江断然而无疑者也韦氏昭
 以三江为松江钱唐江浦阳江近日吴中如顾氏
 炎武知辩江为水名矣其释三江亦依傍韦氏之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6a 页 WYG0140-0154a.png
 不知此皆禹贡所无之水又不得以江名者不当列
 于三江也孔氏安国谓自彭蠡江分为三以入震泽
 遂迤北而入海班氏固谓南江自震泽东南入海中
 江自芜湖东至阳羡入海又一江自毗陵北东入海
 三家之说皆与今水道不合虽古今之水间有迁徙
 然荆扬涂泥之地与北方不同断不至参差如是故
 程氏大昌讥为全不知东南地理且彭蠡无江名南
 江亦臆说所谓禹贡虽有其水而未尝以江名则亦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6b 页 WYG0140-0154b.png
 不得列于三江者也王氏安石之说误会既字之义
 牵连震泽窃意后人有用韦氏说妄指娄淞浙三水
 为三江者亦由既字误之耳不知程氏引弱水既西
 彭蠡既潴二既字驳之确知下文不相联缀此盖无
 庸辩者惟颜氏师古以为中江南江北江苏氏轼因
 之以北江中江之文推彭蠡为南江程氏亦亟取之
 谓于地则有考以经则相应最为惬当然犹疑南江
 之说求之经文之外故学者信而不坚余直断以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7a 页 WYG0140-0154c.png
 江入之则三江皆出于经文学者可以坚信而无疑
 矣然九江之说未定则犹恐其信而不坚也谓江至
 荆州而分为九渚孔氏安国之说然郑康成已不用
 之矣水经注赣水下引刘氏歆谓湖汉九水入于彭
 蠡故言九江班氏地理志与应氏劭之释汉志则皆
 谓江至庐江寻阳分为九派至张僧监寻阳记始列
 九名曰申曰乌蚌曰乌臼曰嘉靡曰畎曰源曰廪曰
 提曰菌乐史寰宇记李宗谔九江图皆本僧监之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7b 页 WYG0140-0154d.png
 程氏则曰九不必实指其数如五湖实一湖也九泽
 实一泽也又谓班氏地理志于庐江之寻阳曰禹贡
 之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而司马迁之观九江亦
 于庐山乎求之合汉世知古者其书多同故九江之
 在寻阳后世主信者多众论虽不同然皆以九江在
 寻阳之地故吾以为刘氏歆说可用而程氏之驳非
 也九江会于彭蠡则曰汇既入于江则曰九江犹汉
 水未入江则曰汉既入江则曰北江也中江北江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8a 页 WYG0140-0155a.png
 江三者皆见于经则三江之名可定矣而蔡传据楚
 地记以洞庭为九江晁氏说之杂引山海经博物志
 水经地记以助之然后九江之名乱彼以经文过九
 江至于东陵为證然经不又云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乎程氏谓东陵今世无有定地曾氏以巴陵为东陵
 绝无根据而敷浅原在今德安按水经云江水东过
 下雉县北刋水从东陵西南注之又东左得青林口
 注云水出庐江郡之东陵乡尚书云江水过九江至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8b 页 WYG0140-0155b.png
 于东陵者也东陵在庐江则九江为寻阳九江无疑
 矣世之左袒洞庭之说者谓九江孔殷之文在荆而
 不在扬庐江则属扬不知寻阳在荆扬之交者也故
 晋人割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合为寻阳郡是九
 江在荆之极东而未绝乎荆也且洞庭在汉水入江
 之上凡叙水者先上游而后及末故先曰江汉朝宗
 于海而后曰九江孔殷则九江为寻阳之九江亦明
 矣九江之说明然后三江之说定故因论三江而并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9a 页 WYG0140-0155c.png
 及之
 张氏吉江汉辨江汉二条朱蔡皆以彭蠡乃江西湖
 汉所猪无仰江汉之汇江汉并持东下又不见北江
 中江执是以疑经之误说其备愚尝亲历其地以经
 文證之始知无误也夫汇本训回乃下流汎滥他水
 势不得泄于是回旋渟蓄猪而为泽之谓也今春夏
 之间江汉水涨则彭蠡之水郁不得流而逆注倒积
 漭为巨浸虽无仰于江汉之入然实因其下流充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19b 页 WYG0140-0155d.png
 故湖水壅淤阻抑而不能出方能成其泽尔非谓江
 汉之水截入泽内而为汇也若其截入为泽则但如
 他条曰至曰入可也何必变文言汇哉此东汇泽为
 彭蠡东迤北会为汇本无误矣汉水不言会者为江
 水所隔与彭蠡不相接也江水不言彭蠡者与汉互
 见也迨夫二水渐消则彭蠡之水溢出大江循南岸
 而行与二水颉颃趋海所谓其北则江汉之浊流其
 南则彭蠡之清涨是也第江水浚发最在上流其次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0a 页 WYG0140-0156a.png
 则汉水自北岸而入三水并持东下则江为中江汉
 为北江而彭蠡入江并流为南江者不言可知非判
 然异𣲖之谓也此东为北江东为中江入于海亦无
 误朱蔡皆不能无疑于斯何欤况经文简奥其言南
 入于江东汇为泽盖亦无远不包而曰南曰东与今
 水道曲折迤逦势正相符今却云经文与今水道全
 然不合此不可晓也又江水自东陵而下汉水自汉
 阳而下其势皆渐趋东北湖口为江汉所汇之处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0b 页 WYG0140-0156b.png
 在东陵汉阳东北与经文亦合今却云于汉水宜改
 南汇彭蠡于导江宜改南会于汇此又不可晓也若
 夫所谓横截而南入于鄱阳又横截而北流为北江
 又谓至此而后一先一后而入彭蠡既汇之后又复
 循次而出以为二江此自说者之误非经文误也盖
 经意以为汉虽入江自循北岸以达于海故有东汇
 北江入海之文朱子偶未之思以为二水既合则有
 江无汉故既疑其误而复取郑樵之说以东汇泽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1a 页 WYG0140-0156c.png
 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十三字为衍文蔡氏笃信朱
 子不复别求其说遂立论以疑经皆非也或曰南之
 有江犹北之有河也渭水洛水皆入河不曰中河北
 河安知中江北江之说不为误乎是不然河源远出
 闷磨黎山自积石龙门而下气势雄猛流波汹激而
 渭洛近出鸟鼠熊耳不数百里遂达河几不自见安
 得与河为敌若汉源出嶓冢与江源既不甚相远而
 其通流之地大小虽殊终不相远则汉虽入江犹得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1b 页 WYG0140-0156d.png
 纪其为汇为江入海之实夫岂过乎河可以包渭洛
 而江不得以包汉故兖州则曰九河既道不兼言渭
 洛荆州则曰江汉朝宗对举二水言之经之立义精
 矣
 张氏叙九江三江辨禹贡三江九江之聚讼也久矣
 自朱子作九江彭蠡辨而九江之为洞庭已确乎可
 信惟三江之名尚未折中尔于是说者群然争胜三
 江之名遂有五而九江之名亦有三夫山川名号古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2a 页 WYG0140-0157a.png
 今每多重袭九江何妨有三然以豫章与寻阳之水
 为九江纵证据纷罗终是汉人之九江而非禹贡之
 九江也九江既非而欲以是合之江汉为三江或别
 援他水为三江虽其数适符亦是后人之三江而非
 禹贡之三江也何也禹贡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
 俱在荆州则是荆州之九江矣夫荆州之九江则非
 洞庭之九水而有何水足当其名者哉若豫章则属
 扬州寻阳虽在扬之极西亦究是扬而非荆也或乃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2b 页 WYG0140-0157b.png
 恐其说之戾于经因并割此一隅之地强而委之于
 荆即如其说亦祇荆之末梢下流而已禹贡圣笔宜
 规全𫝑以立文岂有方序荆州置其上流莫大之水
 不记反记其末梢下流可荆可扬几同瓯脱之地以
 备数者哉且其说寻阳之九水也不过曰大江至此
 分而为九盖即是江汉之水也夫如是则江汉朝宗
 于海一语已足包之矣何烦重累其词岂复成圣经
 之体耶夫江汉之水跨越三州绵历四千馀里非荆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3a 页 WYG0140-0157c.png
 一州之所可擅也惟洞庭九江圆周八百馀里乃一
 州中权绝大之水而为荆州之所独后世荆湖南北
 路由之而分今之湖广分省亦以湖而别彼震泽彭
 蠡之小于洞庭多矣而扬州尚两序之而不一漏乃
 序荆州而反遗此水可乎哉顾朱子直以洞庭为九
 江则其意虽是而源流尚未分明耳洞庭者九江之
 委乃湖也而非江也九江应是湘江云尔湘水发源
 于桂林之耶姜山合辰沅澬澧溆酉蒸郴之八水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3b 页 WYG0140-0157d.png
 为江(此余曾目验而定者与记志/所分九水小异而大同也)会其全则曰九江
 统于一则曰湘江导山云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夫衡
 山去洞庭且八九百里矣以其在湘江西岸为湘所
 隔故东行者必须渡湘而过经乃直曰过九江而不
 曰湘江是九江即湘江之明证也盖言湘江不足以
 包洞庭言洞庭亦无以见湘江故经惟称九江导水
 云又东至于澧过九江澧即今澧州之地以水名地
 而非水也洞庭即在澧之东故至澧而曰过九江已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4a 页 WYG0140-0158a.png
 包洞庭在内是九江之下流也则此之衡山九江者
 湘江即在衡之麓故至衡而曰过九江明指湘江而
 言是九江之上流也由此观之至于东陵之陵或可
 移至澧而过之九江不可移也至于敷浅原之原或
 可移至衡而过之九江不可移也苟衡澧所过之九
 江不可移则孔殷纳锡之九江独可移乎哉圣人若
 预知后世必将有迷于九江之源流者故于此两条
 已举九江之源流凿然注明所在以示人而后来肤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4b 页 WYG0140-0158b.png
 学尚欲曲引山经地志之杂说以汨乱圣经不亦舛
 乎且夫九江既失其真则南江之名先不得其实而
 乃别寻经外之三江固臆测而杜撰即彼自谓以经
 证经而引北江中江九江为三江者亦貌是而神非
 也彼亦知夫三江之名虽总见于扬州之川而三江
 之源实已并列于荆州之域耶其曰江汉朝宗于海
 则自西而东而中江北江两源已合又曰九江孔殷
 则自南而北而南江之源亦已来同下文沱潜既道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5a 页 WYG0140-0158c.png
 是江汉之别流俱安澜矣云土梦作乂是九江之馀
 波不旁溢矣只四语而荆之四际已周三江之源亦
 已了然在目此其所以为圣笔也而或者尚有所疑
 则更以导水之文證之夫嶓冢导漾至于大别而曰
 南入于江则已与江同行而东汇泽为彭蠡矣然汉
 自循北岸而东故为北江以入海耳不与江混也岷
 山导江东至于澧而曰过九江则九江亦随之同至
 于东陵而东迤北会于汇矣然江亦不混故特东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5b 页 WYG0140-0158d.png
 中江以入海也既有北江中江又区彭蠡为泽则九
 江之为南江尚何疑哉其所以不著南江之名者九
 江先与岷江合流于巴陵则江水在北而九江之为
 南江旧矣至汉阳而汉自北来尚未名江故宜别之
 为北江而江乃改称中江则九江之在南自如而不
 待言尔圣经简括自可互證而得故序扬州而曰彭
 蠡既潴明其潴而为泽则非江矣下乃书三江既入
 则彭蠡之不得杂于其内也不从可知乎故五说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6a 页 WYG0140-0159a.png
 中惟汉人据北江中江者为近而配以彭蠡及寻阳
 则失之不知江之可并为三者必其源远流长而大
 小相敌者耳汉源嶓冢江源岷山至荆已二三千里
 九江源出粤西亦二千馀里而与江汉会于岳鄂之
 间则略足相当虽岷江势雄独据中流而二水亦非
 甚弱故一南一北滔滔东注不为岷江所没而并为
 三江以入海也夫九江既行南岸则抵扬后即豫章
 寻阳诸水亦将挟之以行而同入于海耳然是乃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6b 页 WYG0140-0159b.png
 江之末流所会而非江也以是为九江已数典而忘
 其祖并欲以是为南江而配三江则大小长短相去
 辽绝不且来婢作夫人之诮乎然则纷纷旁引曲证
 以为之说者辨之盖不胜辨实亦不足辨已
    蕙田案张氏以九江为荆州之川意与朱子
    同然朱子直以洞庭为九江而张氏则以导
    江之至澧过九江即包洞庭在内而曰九江
    之下流导山之至于衡山过九江为湘江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7a 页 WYG0140-0159c.png
    为九江之上流其说又与朱子小异张氏以
    三江之名虽总见扬州三江之源实列荆州
    之域盖亦指经文中江北江九江为三江而
    以九江为南江其说与李氏同特李氏之南
    江在扬而张氏之南江在荆为小异耳古今
    变更名实互异未知孰是存之以备参考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锥指林氏曰自江水溢出别为支𣲖者皆名为沱梁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7b 页 WYG0140-0159d.png
 荆二州皆有之也渭按荀子云江出汶山其始发源
 可以滥觞地理志云禹贡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徼
 外江水所出沱谓梁之郫江荆之夷水也详见梁荆
 二州东别为沱者谓江水东流而别为沱以大势言
 之江自梁而荆皆东也传云江东南流沱东行非是
 附论江源
 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附曰羊膊江水所出
 李膺益州记羊膊岭水分二𣲖一东南流为大江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8a 页 WYG0140-0160a.png
 西南流为大渡河
 太平寰宇记羊膊山在平康县(县属松州隋志平康/县有羊肠山肠盖膊)
 (字之/误)山下有二神湫大江始发之所
 范成大吴船录江自西戎来由岷山涧壑中出而合
 于都江今世所云止自中国言耳
 陆游入蜀记尝登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蜀
 郡之西大山广谷谽谺起伏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
 也则江所从来远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8b 页 WYG0140-0160b.png
 王氏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大渡河一名羊山江源出
 铁豹岭岭即羊膊之异名也
 金氏履祥书注岷山数百峰大酉山为最大雪山三
 峰闯其后冬夏如烂银一谷名铁豹岭者有西岳庙
 庙下名羊膊石江水正源也其西南分一源又为大
 渡河矣
 方中履古今释疑按云南志谓金沙江之源出于吐
 蕃之犁石南流渐广至于武定之金沙巡司经丽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9a 页 WYG0140-0160c.png
 鹤庆又东过四川之会州建昌等卫以达于马湖叙
 南然后合于大江趋于荆吴又缅甸宣慰司志谓其
 地势广衍有金沙江阔五里水𫝑甚盛缅人恃以为
 险其源之远且大也明矣何为言江源者止于岷山
 耶盖江出犁石即昆崙之南河出朵甘思即昆崙之
 西二源实前人所未详故范陆诸说俱未得其要而
 荒远难知
 李氏绂江源考江为南条大水与北条之河并称河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29b 页 WYG0140-0160d.png
 自发源至积石入中国境以今方舆路程图考之巳
 七千馀里而历来溯江源者悉本禹贡岷山导江之
 文止就岷山言之虽博奥如桑氏水经郦氏注精详
 如程氏禹贡论亦无异辞余独疑江水广与河等深
 则数倍并横亘中国江尤有天堑之名而岷山在陜
 西废叠州为中国境内何其源之近而小耶窃以为
 禹贡言岷山导江犹导河积石止就神禹施功之地
 言之江源不始于岷山犹河源不始于积石也昔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0a 页 WYG0140-0161a.png
 尝有以北金沙江为江源者其源出在西番境内莫
 得其详后阅方舆路程图则北金沙江源委井然既
 开方以计里又测极以准度其法为古来所未有按
 图考之岷江与金沙江会合于四川之叙州各自叙
 州逆溯其源岷江源出岷山当北三十四度西十二
 度行五百馀里过黄胜关至松潘卫入四川境又南
 行五百里至茂州之长宁堡有黑水河来会又南行
 六百里经成都府西境至嘉定州青衣嘉定二江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0b 页 WYG0140-0161b.png
 会又二百馀里至叙州与金沙江合自发源至此仅
 一千八百馀里若北金沙江则发源西番之河克达
 毋必拉必拉者河也当北三十二度半当西二十度
 经毋鲁斯乌苏之拜图都浑共南行千八百里过里
 雍河屯始名金沙江又东南行九百里过塔城关至
 云南丽江府又南行四百里至陶营巡检司又东北
 行千里至雪山入四川境又北行千二百里有打冲
 河来会又东行三百里至凉水井折而北行七百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1a 页 WYG0140-0161c.png
 又东行四百里至马湖府又东行二百里至叙州府
 与岷江合自发源至此已六千九百馀里较岷江之
 源远三四倍凡水以原远者为主而原近者附之今
 自叙州会合之处逆溯二江之源修短悬殊如此乃
 不以行六千九百馀里者为江源而以行一千八百
 里者为江源此理之必不可者也按黄河发源北三
 十六度当西十九度与金沙江南北相距仅三度半
 东西则止偏西一度而河源之南金沙江源之北皆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1b 页 WYG0140-0161d.png
 高山耸峙盖即所谓昆崙山也河源在昆崙之阴江
 源在昆崙之阳而特微偏西二百馀里也又有一源
 名鸦砻江即所谓打冲河与金沙江会合于马湖西
 境者也鸦砻亦发源于西番北境与青海南境接壤
 当北三十四度西十八度与河源南北相距仅二度
 东一度中阻高山盖亦昆崙之阳而微偏东二百馀
 里者也其源从平地涌出源泉百十道与星宿海相
 同西番人名以查楚必拉蒙古人名以七察尔哈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2a 页 WYG0140-0162a.png
 众泉会流为大川南行二千里沿途纳东西大水十
 馀处经四川西境始名鸦砻江又南行六百里入四
 川境过三渡水始名打冲河又西行三百里又南行
 五百里与北金沙江合又一千六百里至叙州自发
 源计之共行五千里较岷江之源亦几于三倍而水
 势盛大亦倍于岷江以源之远论当至金沙江以源
 之大论当至鸦砻江然不如金沙为确盖金沙较鸦
 砻又远千九百里源远则流无不盛者若岷江则断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2b 页 WYG0140-0162b.png
 断不得指为江源也又按江河并发源于昆崙河源
 在其北者已东趋陜西又折而北直趋塞外鄂尔多
 斯又东行千馀里然后折而南由延安入陜再折而
 东以入于海江源在昆崙南亦东南行已与四川相
 近复南行直趋云南东行千馀里然后折而北由雪
 山入川再折而东以入于海两大川始而相背继而
 相向有若黻文亚字亦天地之奇观江源者亦可以
 无憾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3a 页 WYG0140-0162c.png
    蕙田案徐李二氏论江源一得之远游一得
    之图象其言皆信而有徵可补前人所未备
    惟察于地理通乎山川大原者始知之
    又案唐六典云江河自西极达东溟中国之
    大川也据此则以江源出于西极其来已久
    是不止范氏约略之词迨徐李二家昌言之
    而后明也古人学问深广非后人所及特世
    人留心者少故其学渐微耳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3b 页 WYG0140-0162d.png
    观承案江源金沙徐李二说诚辨然要而论
    之终以岷山为江之正源金沙江特为叙江
    之源至叙州而亦入于江乃小水入大水之
    例耳盖源虽以远者为宗而亦以大者为正
    江自岷山至叙行千八百里已自成江舟楫
    通利其为大江也无藉于金沙来入而始成
    故叙江之自南而北入于江亦如汉江之自
    北而南入于江后人断不以汉亦入江而遂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4a 页 WYG0140-0163a.png
    改江源于嶓冢岂可以叙亦入江而竟改江
    源于金沙哉盖既论正偏则不必更计其修
    短矣况金沙盘曲于万山中细流断续巨石
    横亘从古不通近乾隆初年云南督臣按图
    开浚董其事者云凿山堑石不知凡几始有
    径可通今虽亦行舟楫毕竟崎岖屈折于侧
    径巉岩中危险特甚未能通行无碍也则徐
    李二说虽新奇可喜特足广人听闻终不可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4b 页 WYG0140-0163b.png
    改为江之正源也
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
 锥指传曰澧水名东陵地名
 地理今释澧水出今湖广永定卫西历山至岳州府
 安乡县南会赤沙河入洞庭湖
    蕙田案九江东陵说见前
    观承案澧乃以水名地而非水也导水文凡
    书过书入书会者皆水名书至者则系地名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5a 页 WYG0140-0163c.png
    如至于东陵至于大别至于敷浅原之类可
    见
东迤北会于汇
 锥指苏氏曰迤迤逦也林氏曰迤者斜出之辞邵氏
 曰江汉水涨彭蠡郁不流逆为巨波无仰其入而有
 赖其遏彼不遏则此不积所谓汇者如此故曰北会
 于汇盖实志也
东为中江入于海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5b 页 WYG0140-0163d.png
 锥指传曰有北有中南可知曾氏曰豫章九江合于
 湖汉东至彭蠡入江此九水盖南江也南江乃江之
 故迹非禹所导禹导汉水入焉与旧江合流而水之
 𣲖分为南北故汉为北江又导岷山之江入焉其流
 介乎二江之中故为中江南江乃故道故经不志程
 氏曰经云东汇泽为彭蠡东迤北会于汇是二语者
 附著(直略/切)南江以槩其所不书者也彭蠡为南江无
 疑禹之行水尝经疏导则虽小而见录无所致力则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6a 页 WYG0140-0164a.png
 虽大而不书南江源𣲖诚大且长正以不经疏导故
 自彭蠡而上无一山一水得见于经然于其合并江
 汉而以汇会名之使天下因鼎错之实参北中之目
 而南江隐然在二语中此圣经之书法也邵氏曰江
 水浚发最在上流其次则汉自北入其次则彭蠡自
 南入三江并持而东则江为中江汉为北江彭蠡所
 入为南江可知已非判然异𣲖之谓也且江汉之合
 茫然一水唯见其为江也不见其为汉也故曰中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6b 页 WYG0140-0164b.png
 曰北江然其势则相敌也故曰江汉朝宗凡集传谓
 经误者非是馀干张克修云宝亦云渭按三江之说
 自康成子瞻以后得三氏而愈明江汉共为一渎而
 其入海也则汉为北江江为中江即朝宗于海并举
 二川已为之张本矣南江无所致力不用循行故导
 水无文
    蕙田案胡氏三江之说与李氏合但南江之
    名不见于经不如竟指九江为直截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7a 页 WYG0140-0164c.png
    观承案邵氏所云江水最在上流其次则汉
    自北入殊谬江水固在上流而其次当曰洞
    庭自南入乃可云其次则汉自北入至彭蠡
    则已属扬州之界又不当于荆州条内序列
    矣盖洞庭乃湘江之委发源岭表自南而北
    行二千馀里至巴陵而先入于江其为南江
    也久矣汉水则在巴陵之下五百馀里始自
    汉口而南入于江故为北江也邵氏直以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7b 页 WYG0140-0164d.png
    为上流即次以汉若不知汉口上流之有洞
    庭者是荆州全𫝑犹未辨而欲核论三江乎
 地理今释江水出今四川松潘卫北西蕃界源有三
 支自浪架岭(岷山之随/地异名者)南流东支自弓杠口至漳腊
 营合正支西支自杀虎塘至黄胜关合正支南经茂
 州威州汶川县以至灌县离堆岐为数十股滂沱南
 下左抱成都府西环崇庆州众流以次会于新津县
 南又南行径眉州嘉定州至叙州府东南合金沙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8a 页 WYG0140-0165a.png
 折而东北流至重庆府嘉陵江(发源陜西凤翔府宝/鸡县之大散岭至巩)
 (昌府徽州合西/汉水入四川界)涪江(发源松潘卫东雪栏山东/南流至合州与嘉陵江会)自北
 来合流入之又东北径夔州府巫山县入湖广界东
 流至彝陵州东南流至枝江县又东流至荆州府折
 而南流至石首县又东流至监利县又南流至岳州
 府折而东北流至武昌府与汉江合又东流至黄州
 府又东南流入江西界至湖口县与南江合(即赣/江)
 东北流入江南界经江宁府通州入海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8b 页 WYG0140-0165b.png
 范氏成大曰江出岷山其源实自西戎万山来至嘉
 州而沫水合大渡河以会之至叙州而马湖江出自
 夷中以会之又十五里而南广江会之至泸州而内
 江自资简等州会之至恭州而嘉陵江自利阆果合
 等州会之至涪州而黔江又自黔州合南夷诸水会
 之至万州而开江水自开达等州会之夫然后总而
 入于峡是江自峡而西受大水凡八及出峡而下岳
 阳则会之者洞庭湖所受湖南北诸郡水也又自是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9a 页 WYG0140-0165c.png
 而下鄂渚则会之者汉口所受兴元诸郡水也又自
 是而下黄州东四十里则会之者巴河也又自是而
 下江州则会之者彭蠡今名鄱阳湖所受江东西诸
 郡水也又自是而下则会之者皖水所受淮西诸水
 也夫然后总而入于海是江自峡而东又受大水凡
 五略计天下之水会于江者居天地间之半其名称
 之大而可考者凡十有三故曰江源其出如瓮而能
 滔滔万里以达海所受者众也呜呼问学者可以观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39b 页 WYG0140-0165d.png
 矣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
 锥指传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在温西北平地正义
 曰地理志云济水出河东垣县王屋山东南至河内
 武德县入河见今济水所出在温之西北七十馀里
 渭按汉垣县故城在今山西平阳府垣曲县西四十
 里温县故城今在河南怀庆府温县西南武德故城
 在今武陟县东黄河在县南与开封府河阴县分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0a 页 WYG0140-0166a.png
 地理今释沇水即济水之上流蔡传所谓发源为沇
 既东为济是也济水出今河南怀庆府济源县王屋
 山既见而伏至济源县西北五里重源显发有东西
 二池合流至温县东南入河
 胡氏渭曰水经注济水故渎即汉志所谓东南至武
 德入河者盖禹迹也第五卷河水注云成皋大伾山
 在河内修武武德之界济沇之水与荥播泽出入自
 此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今济水自温县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0b 页 WYG0140-0166b.png
 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沟水耳即济沇之故渎矣(沁/水)
 (篇云沁水东过武德县南积为陂有朱沟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于沁水县西北自方口东南流奉沟水)
 (右出焉又东南流右泄为沙沟水东径隰城北殷城/南而东南注于陂陂水又东南流入河先儒亦咸谓)
 (是为泲渠故班固及阚骃并言泲水至武德入河按/沙沟即奉沟之下流古济水由此入河故谓之泲渠)
 (沙沟当在今/武陟县界也)正与此相发明济水于武德入河南直
 成皋今汜水河阴之界是也其后由温县入河则南
 直巩县所谓津渠势改不与昔同者也今其故道又
 尽陷河中济水唯从枝津之合溴水者至孟县东南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1a 页 WYG0140-0166c.png
 入河(见怀庆/府志)南直孟津县其流益短矣由大禹而来
 济水入河之道凡再变
溢为荥
 锥指曾氏曰职方云其川荥雒者禹时为荥泽而已
 至周则为川穆天子传浮于荥水乃奏广乐是也黄
 氏曰经溢为荥导荷泽被孟猪皆一字之工足以观
 禹迹吴氏曰济既入河其伏者潜行地下绝河而南
 溢为荥泽再出于陶邱北溢者言如井泉自中而满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1b 页 WYG0140-0166d.png
 非有来处如菏泽被孟猪之被出者言在平地自下
 而涌非有上流如某水至某处之至荥泽后既填塞
 陶邱亦无窦济渎故道不可复寻矣渭按书溢书出
 仅一见乃禹贡特笔当与他水导源首受者不同吴
 氏义最精地理志云济水自垣县东南至武德入河
 轶出荥阳北地中即经所谓溢为荥也曰轶出地中
 则重源显发不与河通可知矣说者以荥播河济往
 复经通为禹之旧迹非也焦弱侯云伏见不常而识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2a 页 WYG0140-0167a.png
 其为济此禹之所以为神旨哉言乎 荥泽至周时
 已导为川与陶邱复出之济相接然河济犹未通波
 及周之衰有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与济汝淮
 泗会者而河始与济乱以今舆地言之荥泽原武阳
 武封邱祥符陈留兰阳(并属河南/开封府)曹州(属山东/兖州府)诸州
 县界中皆荥渎之所经也自鸿沟既开荥渎为河水
 所乱已非其旧逮东汉之世荥泽亦塞而禹迹荡然
 无存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2b 页 WYG0140-0167b.png
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
 锥指传曰陶丘丘再成正义曰释丘云再成为陶丘
 李巡云再成其形再重也郭璞云今济阴定陶城中
 有陶丘地理志云定陶县西(脱南/字)有陶丘亭渭按出
 字义见上文今山东兖州府定陶县西南有定陶故
 城汉济阴郡治也陶丘亦在西南去县七里菏即菏
 泽地理志济阴郡下云禹贡菏泽在定陶东唐省定
 陶入济阴故通典济阴县下云菏泽在县东北九十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3a 页 WYG0140-0167c.png
 里故定陶城东北今曹州东南三十里与定陶接界
 处是也 济水有三伏三见之说或谓出于近世之
 俗学殊不可信王纲振云如时以东流为济溢为荥
 为见则漾东流为汉汇为彭蠡亦可为见乎又若以
 入于河为伏则渭入于河洛入于河亦可为伏乎况
 经明言浮于济漯达于河河济本通而此曰流曰溢
 曰入曰出曰至曰会亦并无间断不知三伏三见何
 据但沿袭既久为之曲解非本注也渭按伏见之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3b 页 WYG0140-0167d.png
 二孔无之然有所自来泰泽一伏东邱一见本水经
 注武德入河再伏荥阳轶出再见本地理志荥东又
 洑为三伏出曹濮为三见本唐书许敬宗传此岂创
 自近世但以入河为伏义有未安耳荥泽自周以前
 已导为荥川与陶邱复出之济相接故汉志于轶出
 荥阳地中下即继之曰又东至琅槐入海而定陶县
 下亦止云禹贡陶邱在西南不引东出之文盖三见
 之迹不可得见久矣鸿沟既开荥渎为浊河所乱陶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4a 页 WYG0140-0168a.png
 邱之窦日就填淤而荥泽之澄泓如故其后荥泽亦
 塞则河南由是无济水而再见之迹亦亡水经以河
 济合流分入荥渎者为济水京相璠谓之出河之济
 郦道元宗之而班固之所谓轶出地中者绝口不谈
 矣或以为河中截流而过(孔安/国)或以为河底穴地而
 来(蔡/沈)或以为河济相乱南出还清(孔颖/达)或以为适会
 河满溢出南岸(程大/昌)各持所见终非定论余窃谓河
 南之济即奋自河南之地中未必与入河之济为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4b 页 WYG0140-0168b.png
 脉譬如人之鼻息总出丹田气海中呼者岂必其吸
 者之复出邪沈括云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
 水经过其下东阿之井乃济水所为曾巩云泰山诸
 谷之水自渴马崖潜流地中至历城西复出为趵突
 旁溢十数泉蔡传引以證济之伏见重源显发所在
 多有元和志云郑州管城县京水出县南平地新郑
 县溱水出县西北三十里平地二处并在河南密迩
 荥泽尤为明验盖济渎所经之地其下皆有伏流遇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5a 页 WYG0140-0168c.png
 空窦即便涌出故一见于荥泽再见于陶邱不必以
 入河之济为上源亦不必并泰泽东邱数之为三伏
 三见也草庐之说虽圣人复作无以易之矣
又东北会于汶
 锥指传曰济与汶合渭按地理志汶水出泰山莱芜
 县西南入济详见青州
又北东入于海
 锥指传曰北折而东茅氏曰秦继宗云又东北会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5b 页 WYG0140-0168d.png
 汶当于东字一读又北东入于海当于北字一读渭
 按地理志济水自荥阳东至琅槐入海过郡九行千
 八百四十里今青州府乐安县东北一百十里有琅
 槐故城汉县属千乘郡也 以今舆地言之自东平
 会汶以下东阿平阴(并属山东/兖州府)长清齐河历城章邱
 邹平长山新城(并属济/南府)高苑博兴乐安(并属青/州府)诸县
 界中皆禹贡济水入海之所经也 济水自东平以
 下唐人谓之清河按战国策燕王谓苏代曰齐有清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6a 页 WYG0140-0169a.png
 济浊河以为固郭缘生曰清河首受洪水北流济或
 谓清则济也郦道元曰济水通得清之目亦水色清
 深用兼厥称矣此清河之名所自来也至宋又有南
 北清河之名河渠志云熙宁十年河决澶州徙而南
 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脉一合南清河入于淮
 一合北清河入于海南清河即泗水北清河即济渎
 也南渡后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盖自刘豫导泺东
 行始齐乘以大清河为古济水小清河为豫所创志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6b 页 WYG0140-0169b.png
 家皆沿其说黄子鸿非之曰以水经注元和志寰宇
 记诸书考之济水最南漯水在中河水最北今者小
 清所经自历城以东如章邱邹平长山新城高苑博
 兴乐安诸县皆古济水所行而大清所经自历城以
 上至东阿固皆济水故道而自历城东北如济阳齐
 东青城诸县则皆古漯水所行蒲台以北则故河水
 所经盖宋时河尝行漯渎及河去则大清兼行河漯
 二渎其小清所行则断为济水故道也渭按子鸿此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7a 页 WYG0140-0169c.png
 言正三百馀年积传之谬盖清河所行本济渎不知
 何时从历城东北决而北入济阳县界与漯水合而
 清河之名遂被于漯据水经漯水径著县故城南著
 即今济阳而县南有大清河是知大清即漯其水自
 历城入济阳乃近世之所决非唐清河入海之故道
 也济阳之流日盛则章邱之流日微故刘豫堰泺水
 使东以益之(齐乘云大清河自齐河县又北经历城/上泺桥北泺水分响河入焉又东北径)
 (华不注山阴又东径下泺堰泺水旧入济处堰南即/小清河按响河即听水也此大清河犹是济之故渎)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7b 页 WYG0140-0169d.png
 其所行者实济水故道而志家反以济阳之大清河
 为古济舛错殊甚不有子鸿其谁正之然大清自历
 城入济阳及滨州以东入海之道不知决于何年意
 者宋熙宁时河尝合北清河入海始开此道其后金
 明昌五年河复由此入海久而后去流益深广此大
 清河之所以浩浩而小清河之所以屡浚屡塞也与
  济渎之水自周以来凡数变初为济及导荥为川
 则荥与济合鸿沟既开荥渎为河所乱及荥泽又塞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8a 页 WYG0140-0170a.png
 则所行者唯河水矣汴渠不通则钜野以北所行唯
 荷汶戴村已筑则东阿以下所行唯山泉沟泽之水
 其号为济者袭旧名而已济渎入海之道自唐以来
 亦数变初经高苑县北又东北至博昌入海其后则
 不由博昌通典云旧济合在今博昌县界今无元和
 志蒲台县下云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
 阜俗呼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河之处海潮与济相触
 故名盖其时济水改道从蒲台东北与河浑涛而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8b 页 WYG0140-0170b.png
 海也宋南渡后刘豫导泺水东行入济水故道为小
 清河仍经高苑县北至乐安入海及金皇统中县令
 高通改由县南长沙沟至博兴合时水又东北至乐
 安由马车渎入海(渎在县东北五十/里今为高家港)其后小清之上
 流堙塞邹平长山新城界中故渎皆为漯河所行漯
 河即杨渚沟水寰宇记所称獭河者也历城新志云
 小清河自明永乐以后渐至堙塞成化九年尝浚治
 之嘉靖十二年又塞乃复浚博兴以西达于历城几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9a 页 WYG0140-0170c.png
 三百里久之复淤盖小清唯恃泺水为源堰东有阻
 则泺水仍自华不注东北入大清河屡浚屡塞职是
 故也水经所叙渎同而水异水异故李弘宪云河南
 无济水渎同故黄文叔云禹迹赖此而犹存言非一
 端各有所当今与人论济水苟以为无则群指七十
 二泉大小清河以相难若以为有则又据杜佑之说
 诋水经不当袭旧名为济明道谓与公言如扶醉人
 扶得一边起又倒却一边真可笑又可憎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49b 页 WYG0140-0170d.png
导淮自桐柏
 锥指传曰桐柏山在南阳之东正义曰地理志云桐
 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簪
 山东北过桐柏山胎簪盖桐柏之旁小山也傅氏曰
 胎簪山即桐柏也后世又别名之耳禹谓导淮自桐
 柏不应桐柏非淮所出今其山在唐州桐柏县渭按
 桐柏见导山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西北四十里有
 平氏故城汉县也胎簪山寰宇记云在桐柏县三十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0a 页 WYG0140-0171a.png
 里
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锥指传曰与泗沂二水合入海蔡氏曰沂入于泗泗
 入于淮此言会者以二水相敌故也入海在今淮浦
 吴氏曰二水均敌不以沂既入泗而没其名如朝宗
 并称江汉之例金氏曰淮出桐柏初甚涌复潜流三
 十里然后东驰亦尚浅其深处为十四潭至并汝颍
 始大汝颍禹时不费治导故不书自桐柏至海凡千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0b 页 WYG0140-0171b.png
 七百里渭按泗沂二水并见徐州淮浦汉属临淮郡
 其故城在今江南淮安府安东县西地理志云淮水
 至淮陵入海注疏本讹为睢陵唯水经云至淮浦县
 入海蔡氏从之淮浦隋改曰涟水县宋置涟水军淮
 浦之名久绝今字谬当云入海在汉淮浦县今涟水
 军 以今舆地言之淮水自桐柏县南东径信阳州
 北(信阳在汝宁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水去州四十五里)又东径罗山县北真阳
 县南(罗山在州东一百二十里真阳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水去县八十里淮水旧自确山县南流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1a 页 WYG0140-0171c.png
 (二县界元和志云淮水在朗山县/南一百二十里是也今不入其界)又东径息县南(息/县)
 (在光州西北九十里春/秋息国地水去县五里)又东径光山县北(光山在州/西四十五)
 (里本春秋弦国/水去县八十里)又东径光州北(光州在汝宁府东南/二百七十里本春秋)
 (黄国水去州/六十七里)又东北径固始县北(固始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水去县)
 (七十里县东南四十里有茹陂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所筑为耕屯之地其后邓艾等尝修治之今故址)
 (仅/存)又东北径颍州南(颍州在江南凤阳府西四百二/十里水去州一百十里又东十)
 (馀里合汝水南/岸即霍邱县界)又东径霍邱县北(霍邱在寿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水去)
 (县四十五里其/渡处曰安风津)又东径颍上县南(颍上在颍州东一/百二十里水去县)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1b 页 WYG0140-0171d.png
 (二十五里西南与霍邱分界又东三十五里与寿州/分界颍水在县南门外亦曰沙河东南流至正阳镇)
 (入淮谓之颍口即春秋之颍尾也/镇在县东南七十里淮水之西)又东径寿州西北
 (寿州在凤阳府西少南一百里水去州二十五里芍/陂在州南亦曰期思陂淮南子曰孙叔敖决期思之)
 (水灌雩娄/之野即此)又东径怀远县南(怀远在府西北七十里/水去县一里流至城东)
 (稍折而北涡水来/注之谓之涡口)又东径凤阳县北(县为凤阳府治/水去城十里)
 又东径临淮县北(临淮在府北少东二/十里水去县一里)又东北径五
 河县南(五河在府东北九十里本汉虹县属沛郡咅/贡后汉为虹县淮水在县东南二里有浍沱)
 (漴潼四水与淮会为/五河口县取名焉)又东径泗州南盱眙县北(泗州/在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2a 页 WYG0140-0172a.png
 (东少北二百十里水去州一里有浮桥为南北要道/潘季驯曰淮挟汝颍肥濠等处七十二溪之水至泗)
 (州下流龟山横截河中故至泗则涌譬咽喉间汤饮/骤下吞吐不及一时呃塞其𫝑然也明神宗十九年)
 (泗州大水淮流泛滥高于城溺人无算浸及祖陵季/驯上言水性不可拂河堤不可弛地形不可强治理)
 (不可凿人欲弃旧以为新而臣谓故道必不可失人/欲支分以杀势而臣谓浊流必不可分霖淫水涨久)
 (当自消也盱眙在州南五里水去县二里有长沙洲/长二里淮水泛涨赖以捍禦县西南一里有上龟山)
 (县东北三十里有下龟山为龟山镇其下有运河一/名新河宋初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
 (避长淮之险凡四十九里久而堙涩熙宁四年发运/副使皮公弼修泗州洪泽河六十里以避漕运涉淮)
 (风涛之患元丰六年发运使罗拯复欲自洪泽而上/凿龟山里河以达于淮会发运使蒋之奇入对建言)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2b 页 WYG0140-0172b.png
 (上有清汴下有洪泽中问风波之险不过百里宜自/龟山蛇浦下属洪泽凿左助为复河取淮为源不置)
 (闸堰可免风涛覆溺之虞议者以为便遂成之亘五/十七里有奇广十五丈深丈有五尺南渡后寖废川)
 (渎异同曰泗州与盱眙两城相距凡七里自昔为淮流/襟束之处汴水自河南界流经州城东而合于淮谓)
 (之汴口宋时以此为漕运要冲今唯涓流可辨耳由/州城而东三十里龟山峙焉淮流至此乃益折而北)
 (又二十馀里而洪泽富陵泥墩万家等湖环汇于淮/之东岸淮水泛滥恒在于此州逼淮而地下故也渭)
 (按古汴水东流经彭城县北而东入于泗唐贞元中/韩愈佐徐州幕有诗云汴泗交流郡城角是其时汴)
 (水犹于州城东北隅合泗入淮也不知何年改流从/夏邑永城宿州灵壁虹县至泗州两城间而入于淮)
 (宋时东南之漕率由北以达京师南渡后渐堙元泰/定初河行古汴渠仍于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3a 页 WYG0140-0172c.png
 (泗州之汴/口遂废)又东北径清河县南与泗水合谓之清口
 (清河在淮安府西少北五十里淮水去县五里洪泽/湖在县南六十里洪泽镇西长八十里接盱眙县界)
 (新志谓之富陵湖夏允彝曰清河县北有老黄河本/沂泗东趋合淮入海故道开此则河之赴海必勇云)
 (梯关下淤塞苇场当自荡涤而海口廓矣渭按此必/近世决河入海之故道非淮水东会泗沂之旧迹也)
 (水经泗水注云下邳县为沂泗之会沂水注云于下/邳县北西南入泗是沂泗合流入淮也今沂水挟泇)
 (武防浚诸水至邳州入黄河即古沂水入泗处黄河/是泗水故道邳州本秦下邳县新志云沂水旧在州)
 (西一里今为黄流淤塞/改道自郯城入运河矣)又东北径山阳县北(山阳淮/安府治)
 (射阳湖古射陂也在县东南八十里与盐城宝应分/水高家堰在县西南四十里后汉建安中太守陈登)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3b 页 WYG0140-0172d.png
 (防淮此其故址也明永乐初平江伯陈瑄始为筑治/长六十里清江浦在县西即新运河也旧名沙河宋)
 (志楚州北有山阳湾淮流迅急每致沉溺雍熙中漕/臣刘幡议开沙河避淮水之险乔维岳继之自楚州)
 (至淮阴开导凡六十里舟行便之其后淤塞明永乐/中陈瑄修治运河乃凿清江浦引水由管家湖至鸭)
 (陈口/达海)又东北径安东县南又东北入于海(安东在府/东北六十)
 (里本汉淮浦县水去县二里海在县东五十馀里自/盐城县东北经山阳县东折而西北为淮水入海之)
 (口其北岸则安东也县志云自县西三十里颜家河/渡直下过县南东流五十里又东北过云梯关折旋)
 (入/海)此导淮会泗沂东入海之故道也自元时河夺汴
 泗以入淮而两渎并为一渎清口以东淮悉成河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4a 页 WYG0140-0173a.png
 地理今释淮水发源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山/下)
 (有淮井泉/源所出)水经云出胎簪山者即桐柏之支峰也东
 流至光州东北会汝水(出河南汝宁府遂平/县西六十里洪水)又东由
 固始县入江南凤阳府颍州界又东流至颍上县东
 南渒水入之又东北至怀远县合涡河又东径长淮
 卫至五河县合浍河又东径泗州城南盱眙城北漫
 衍入洪泽湖东北出淮安府清河县之清口与黄河
 会东则刷黄河以入海南则入运河以济漕历扬州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4b 页 WYG0140-0173b.png
 府宝应县高邮州抵江都县入扬子江
 胡氏渭曰自禹导淮之后淮常由淮浦入海其东南
 溢而注高宝诸湖者变也非正道也既非正道则高
 堰必不可无故自汉魏间已有是防后世不过增修
 之耳黄淮合流欲束淮以刷河沙堰固不可废藉令
 河一旦归北亦岂容恣其南奔使淮南郡县尽化为
 大壑邪
    蕙田案漕运之通必藉黄淮二水故古之治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5a 页 WYG0140-0173c.png
    河耑治河以除其害今之治河兼治淮以收
    其利案黄河经丰砀出徐州会泗沂诸水蜿
    蜒至清河县之口乃并淮水东经安东出云
    梯关而达于海淮水自凤泗而下会洪泽阜
    陵诸湖之水并力出清口以敌强黄遂与黄
    水并经安东出云梯关入海自黄之南北岸
    决而水势散析不能刷沙河底日高海口亦
    因之淤浅则河病自淮之上流不束下流力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5b 页 WYG0140-0173d.png
    弱不能畅出清口以敌黄黄水反乘虚而入
    以至淤漕渠泛湖河则淮病而黄亦病故治
    河者必先治淮夫淮水自古不为患自盱眙
    东来以至清口本一河耳其北岸为泗州为
    虹县其南岸为盱眙盱眙之东旧有洪泽镇
    镇之东南为洪泽富陵泥墩三湖三湖之南
    为陈公塘(即今高/加堰)塘距淮甚远即三湖亦不
    甚大(由盱眙/至清口)二百里中村市田庐星罗棋布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6a 页 WYG0140-0174a.png
    非止一处陈公塘为三国时陈登所筑护堰
    东之水留灌田亩使不得西泄非惧堰西之
    水能挟淮为害使不得东侵也至金元以后
    河水入淮以两大水行一渠中渠不加辟而
    水益日增河强淮弱又善淤垫淮日腾不能
    速下泗州渐流水底自盱眙以东淮河南岸
    尽没汇洪泽等三湖与淮为一然后统名为
    洪泽湖湖水直抵陈公塘之根塘日加高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6b 页 WYG0140-0174b.png
    拒湖水之东溢而高加堰之名渐著然河之
    所以不得更南者实以淮水撑拒之故淮虽
    力不能胜河而犹足以抗河河至清口亦顺
    流东去不至掉臂南行则皆淮之力也故昔
    人必坚筑高堰惧淮泄于腰膂之间即无以
    拒河于门户之外然必存天然诸坝者留一
    退著以为灶底抽薪之计耳古人成法具有
    深意苟能实心调剂蓄泄以时未尝不可治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7a 页 WYG0140-0174c.png
    也乃今人有畏湖涨则堰倾者遂洞开诸坝
    任其流泄以致敌黄无力反引黄内灌驯至
    湖口填淤水流不畅此其失在泄之太过又
    有深信蓄淮敌黄之说尽闭一切旁泄之路
    使湖水涓滴无所渗漏以冀收敌黄之功不
    知值淮水暴涨时张福王简二口既不能顿
    出则崩溃决裂此其失在蓄之太坚此皆司
    河者之过耳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7b 页 WYG0140-0174d.png
导渭自鸟鼠同穴
 锥指传曰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
 鼠渭水出焉正义曰释鸟云鸟鼠同穴其鸟为鵌(音/徒)
 其鼠为鼵(徒忽/反)李巡曰鵌鼵鸟鼠之名共处一穴天
 性然也郭璞曰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如鵽而小黄
 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陇西首阳县
 有鸟鼠同穴山尚书孔传云共为雌雄张氏地理记
 云不为牝牡璞并载此言未知谁为实也渭按鸟鼠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8a 页 WYG0140-0175a.png
 同穴四字为一山之名上文从省曰鸟鼠此全举四
 字盖属辞之体详略各有所宜也 地理志陇西首
 阳县下云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渭水所出水经
 注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东南流径
 其县南以今舆地言之渭水出陜西临洮府渭源县
 西鸟鼠山(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本/汉首阳县西魏改曰渭源)东流径其县北
 (县徙而南故水径其北汉志云山在/首阳县西南而今在县西亦因是也)又东入巩昌府
 陇西县界也 元和志渭州渭源县鸟鼠山一名青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8b 页 WYG0140-0175b.png
 雀山在县西七十六里渭水所出有三源并下而县
 志谓鸟鼠在县西二十里又西五里为南谷山恐非
 当以元和志为正林少颖云渭水出首阳南谷禹之
 导渭唯自鸟鼠同穴而始蔡传从之愚谓此说大谬
 凡名山岩壑必多故大川之发源必非一处郦注所
 列诸源皆出鸟鼠同穴者也南谷即其枝峰后人别
 为之名耳禹导水唯志其大端渭水出是山则曰导
 渭自鸟鼠同穴岂若后世地记必究其为某岭某谷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9a 页 WYG0140-0175c.png
 也哉此与言淮出胎簪不出桐柏洛出冢岭不出熊
 耳者皆妄也
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
 传曰沣水自南泾水自北而合渭
 胡氏渭曰以今舆地言之渭水自渭源县北又东径
 陇西县北(陇西巩昌府治/水去县一里)又东径通渭县北(通渭在/府东北)
 (六十/里)又东径宁远县北(宁远在府/东九十里)又东南径伏𦍑县
 北(伏羌在府东/一百八十里)又东径秦安县南(秦安在秦州/西北九十里)又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59b 页 WYG0140-0175d.png
 南径秦州北(秦州在府东三百里州/东五十里有渭水渡)又东南径清水
 县西(清水在州东一百五十里州志云州东五十/里有东柯谷桥跨渭水上与清水县接界)
 东南径陇州南(陇州在凤翔府西一百八十里渭水/在清水县界东南流绕陇坂南麓入)
 (州境又东径州南/去州一百四十里)又北径宝鸡县南(宝鸡在府西南/九十里水去县)
 (一里有渭河/桥跨其上)又东径岐山县南(岐山县在府东五十/里水去县三十五里)
 又东南径扶风县西南郿县北(扶风在府东南一百/十里水去县二十里)
 (有湋渠郿县在府东南一/百四十里水去县三里)又东径武功县南盩厔县
 北(武功在西安府乾州西南六十里水去县二十/里盩厔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水去县五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0a 页 WYG0140-0176a.png
 东径兴平县南(兴平在府西/北一百里)又东径咸阳县南鄠县
 北(咸阳在府西北五十里水去县一里鄠/县在府西南七十里水去县九十里)沣水东北
 流径故长安城西又北至咸阳县东南三里而注于
 渭经所谓东会于沣也渭水又东径长安县北(长安/与咸)
 (宁并为陜西布政司西安府治咸宁治/东偏长安治西偏渭水去城三十里)又东径咸宁
 县北高陵县南(咸宁本唐万年县元和志渭水在县/北五十里高陵在府北八十里水去)
 (县二/十里)泾水自泾阳县界东南流至高陵县西南三十
 里与渭水合经所谓又东会于泾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0b 页 WYG0140-0176b.png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锥指传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冯翊北黄氏曰
 今漆沮之洛入河处与渭稍离亦水道改矣渭按漆
 沮见雍州地理志渭水东至船司空入河船司空县
 名属京兆尹其故城在今西安府华阴县东北五十
 里 以今舆地言之渭水自高陵咸宁县界又东径
 临潼县北(临潼在西安府东少北/六十里水去县十五里)又东径渭南县北(渭/南)
 (在府东一百四十里元和/志渭水南去渭南县四里)又东径同州南华州北(同/州)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1a 页 WYG0140-0176c.png
 (在府东北二百八十里渭水北去州三十五里/华州在府东一百九十里渭水南去州十二里)又东
 北径华阴县北(华阴在华州东七十里东至潼关/卫四十里渭水南去县十五里)
 东入于河是曰渭口经所谓又东过漆沮入于河也
  先儒皆云沣泾水大故曰会漆沮水小故曰过由
 今观之泾水则诚大矣沣水源流颇短而漆沮合洛
 入渭洛源甚远似不可谓小于沣也或云沣泾大与
 渭相敌而实小于渭愚窃谓三水之大小即以本水
 论未必以渭之所受多寡相较量以为大小也尝考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1b 页 WYG0140-0176d.png
 渭南本周之旧都西汉因之其后隋唐复建都于此
 历代相承凿引诸川以资汲取便转输溉民田灌苑
 囿津渠交络离合不常凡地志水经所言类非禹迹
 之旧诗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则渭南诸川唯沣为
 大自汉鸿嘉中王商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而
 其流渐微逮唐贞观中堰沣镐入昆明池二水于是
 断流又于京城西北引沣水为漕渠合镐水北流由
 禁苑入渭而沣水之流愈微矣又郑当时所开漕渠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2a 页 WYG0140-0177a.png
 及灵轵富民昆明诸渠皆横绝沣镐等水水脉益乱
 不可寻究霸浐旧合流入渭自隋堰浐水为渠而二
 水亦离故道涝潏旧各自入渭今涝水下流亦合潏
 水入渭大抵渭南六川尽失其旧亦犹洛阳为东汉
 魏晋相继作都之地穿凿滋多而西涧东瀍皆非禹
 迹也窃疑沣西之涝沣东之镐潏霸浐禹时悉合沣
 以入渭故沣水得成其大且诗言东注而汉志云北
 过上林苑入渭则是北流而非东注矣禹导渭东会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2b 页 WYG0140-0177b.png
 于沣当在汉霸陵县北霸浐入渭处也若夫漆沮之
 为洛语出安国传阚骃因以洛至华阴入渭者为漆
 沮之水而郦元从之然渭北之水为郑白二渠所乱
 漆沮本不合洛亦未可知其浊水上承云阳大黑泉
 者俗谓之漆水东南流合沮至栎阳入渭俗又谓之
 漆沮水源流颇短禹所治者恐不过如此故漆沮视
 沣水为小传曰礼失而求之野土俗所称传自古世
 未必不确于儒者之言也(禹时洛水不为害未/尝施功故导渭不志)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3a 页 WYG0140-0177c.png
导洛自熊耳
 锥指传曰在宜阳之西王氏樵曰导洛自熊耳一节
 有两熊耳地志谓伊水出卢氏之熊耳山海经郭璞
 谓伊水出上洛之熊耳地志谓洛水出上洛冢领山
 据经则洛出熊耳上洛亦有熊耳与冢领同在一县
 则洛出熊耳明矣渭按汉志上洛县东北有熊耳山
 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详见导山 以
 今舆地言之洛水出陜西西安府商州西熊耳山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3b 页 WYG0140-0177d.png
 北流径州东(商州在府东南三百里/春秋晋上洛邑汉为县)又东北径洛南
 县北(洛南在州东北九十/里本汉上洛县地)经所谓导洛自熊耳者也
东北会于涧瀍
 锥指传曰会于河南渭按河南即王城洛水至其城
 西南涧水侧城西来注之又东至其城东南瀍水侧
 城东来注之周公所谓涧水东瀍水西者也二水入
 洛处相去甚近故连言之 以今舆地言之洛水自
 洛南县北又东径河南府卢氏县南(卢氏在府西南/三百四十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4a 页 WYG0140-0178a.png
 又东北径永宁县南(永宁在府西南二百里/本汉渑池县之南境)又东北
 径宜阳县北(宜阳在府西/南七十里)又东入洛阳县界径河南
 故城南经所谓东北会于涧瀍也自周灵王壅谷水
 使东出王城北合瀍水南入洛而城西之涧水遂为
 死榖及汉明帝复堨涧瀍二水使出洛阳故城北为
 千金渠又东过偃师县南东入于洛(偃师在府/东七十里)而禹
 贡东会涧瀍之旧迹无复有存焉者矣
又东会于伊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4b 页 WYG0140-0178b.png
 锥指传曰会于洛阳之南渭按伊水见豫州洛阳谓
 故洛阳城周之下都也在今洛阳县东北二十里
 水经注洛水自河南县南又东径洛阳县南伊水从
 西来注之(洛阳周公所营洛邑也故洛诰曰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其城南系于洛水北因于)
 (郏山春秋昭公二十三年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是也元和志洛水在洛阳县西南三里西自苑内)
 (上阳之南瀰漫东流宇文恺斜堤东令东北流当/冲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谓之月坡今虽渐坏尚有)
 (者按伊水篇云伊水自阙东北流至洛阳县南径员/邱东又东北注于洛员邱在今洛阳县东三十里委)
 (粟山下曹魏/郊天之所)以今舆地言之洛水自河南故城南又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5a 页 WYG0140-0178c.png
 东北径洛阳县东南又东至洛阳故城南伊水从偃
 师县西来注之经所谓又东会于伊也
又东北入于河
 锥指传曰合于巩之东渭按巩周邑汉置县属河南
 郡其故城在今巩县西南二十馀里 以今舆地言
 之洛水自洛阳故城南会伊水又东径偃师县南(北/去)
 (县五/里)又东径巩县故城南(今县在河南府东一/百二十里隋所迁也)又东
 北至洛口入河(洛口在巩县故城东北/三十里今县少东八里)经所谓又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5b 页 WYG0140-0178d.png
 北入于河也今洛水自巩界东过汜水县北(汜水故/成皋西)
 (至巩县界十五里又/二十五里为县治)又东从满家沟入河而洛口乃
 移于东非复古之什谷矣汉志弘农上雒县下云禹
 贡雒水出冢领山东北至巩入河过郡二(弘农/河南)行千
 七十里金吉甫曰北方诸水虽大河亦冰唯洛水不
 冰所以谓之温洛一是大地之中二是其北连山以
 障北风三则前人谓其中有礜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刋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6a 页 WYG0140-0179a.png
海会同
 锥指此总序水土之功而先举其凡曰九州攸同下
 文四隩既宅至四海会同皆其目也
 春秋襄公四年左氏传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疏言画/地分之)
 (以为/竟也)
 汉书地理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
 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竹书纪年帝舜三十三年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6b 页 WYG0140-0179b.png
 州
 胡氏渭曰古字州与洲通尔雅水中可居者曰洲说
 文尧遭洪水民居水中为高土故曰九州今按礼记
 祭法曰共工氏之伯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
 故祀以为社韦昭云共工氏伯者在戏农之间管子
 曰神农作殖五谷九州之民乃知谷食地理志曰黄
 帝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陆氏释文引周公职
 录曰黄帝受命风后授图割地布九州帝王世纪曰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7a 页 WYG0140-0179c.png
 颛帝帝喾建万国而制九州杜氏通典曰颛帝置九
 州帝喾受之州之为州也尚矣诚如许氏所言岂羲
 农之时亦尝有洪水乎舜典疏云天地之势四边有
 水邹衍书说九州之外有瀛海环之是九州居水内
 故以州为名共在一州之上分之为九耳此说近是
 盖自羲农以迄帝尧并为九州但其州名与疆域容
 有不同故黄帝颛顼亦称建置日知录云夏商之后
 沿上世九州之名各就其疆理所及而分之故每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7b 页 WYG0140-0179d.png
 小有不同周礼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曰
 分则不循于其旧可知矣 洪范曰鲧则殛死禹乃
 嗣兴而尧典殛鲧次肇十二州之下故地理志云尧
 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
 土既平更置九州列五服盖汉人之说如此故王莽
 据之为奏(帝王世纪云尧遭洪水分为十二州今虞/书是也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今禹贡是)
 (也说本/班固)今按禹告成在尧时尧崩三年丧毕舜即位
 其命官曰咨十有二牧则九分为十二实在告成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8a 页 WYG0140-0180a.png
 后使先十二而后九则舜之命官不当复言十二牧
 肇者始也使前此已为十二州至是后分九为十二
 则亦不得言肇矣且因怀襄而分绝其所荡析者不
 应独在冀青之北是皆可疑愚窃谓古史记之体有
 以年为经者春秋是也有以事为经者尚书是也二
 典所载诸事不系年月封山与巡狩为一类四罪与
 恤刑为一类故相继言之吴才老云史泛举舜所行
 之大事初不计先后之序林少颖云殛鲧窜苗当在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8b 页 WYG0140-0180b.png
 洪水未平之前肇十二州当在禹平水土之后史因
 言舜之恤刑遂举四凶事系于下耳二说允当左传
 王孙满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牧杜预以为在
 禹之世孔颖达亦云禹登王位还置九州近是竹书
 纪年曰帝舜三十三年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州
 殆未可信
 地理通释夏都皇王大纪禹都于安邑世纪鲧封崇
 伯国在秦晋之间(左氏传赵穿/侵崇是也)禹受封为夏伯在禹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9a 页 WYG0140-0180c.png
 贡豫州外方南于秦汉属颍川本韩地今河南阳翟
 是也(地理志阳翟夏禹国今颍昌府阳翟县有禹山/舆地志宿州虹县本夏邱县尧封禹为夏伯邑)
 (于/此)受禅都平阳或在安邑(今陜州夏县本夏禹之都/汉为安邑属河东后魏改)
 (为夏县郡县志夏县东北十/五里安邑故城禹所都也)或在晋阳(左传注夏虚/大夏今太原)
 (晋/阳)世本言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
 是也(刘熙云颍川阳城今属河南按经传夏与尧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不在河南居阳城者自谓)
 (禹避商均时非都也外纪禹都安邑或云平阳亦云/晋阳及韩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是为钧台之享又)
 (筮于晋之墟作璿台于水之阳寰/宇记禹自安邑都晋阳桀徙安邑)相徙帝邱于周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69b 页 WYG0140-0180d.png
 卫(左传卫迁于帝邱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注相居帝邱今濮阳)外纪相为羿所
 逐失国居商邱依夏同姓诸侯斟灌斟鄩(今按商邱/当作帝邱)
 (盖世纪之误也地理志北海寿光县注古斟灌禹后/今灌亭是平寿县注故斟寻禹后今斟城是左传注)
 (寿光东南有灌亭平寿东南有斟亭括地志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斟鄩故城今青州北)
 (海县是也水经注地理志北海有斟县京相/璠曰故斟寻国禹后西北去灌亭九十里)少康中
 兴复还旧都(通典宋州虞城县有纶城即/少康邑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战国策称
 桀之居左天门之险(上党天井关/即天门也)右天溪之阳成皋
 在其北伊洛出其南吴起对魏武侯亦言桀之居左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70a 页 WYG0140-0181a.png
 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羊肠坂在太/原晋阳西北)
 (九十里史记正义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
 (即太康居近洛也臣瓒云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周书度邑篇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
 (南是也括地志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里)
 (盖夏桀/所封)书汤誓注桀都安邑(呜条之野地在安邑之/西鸣条陌服虔曰陶唐)
 (虞夏之都大率相/近不出河东之界)
          右禹贡随山浚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六 第 70b 页 WYG0140-0181b.png
 
 
 
 
 
 
 
 五礼通考卷二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