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139-04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五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五十八
   观象授时
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传日中谓春分之日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
(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摧季孟则可知)目水星火以正仲夏(传永/长也)
(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以正仲夏之气节季孟亦可知)宵中星虚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139-0452b.png
殷仲秋(传宵夜也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
短星昴以正仲冬(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 疏马)
(融云古制刻漏昼夜百刻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刻昼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融之)
(此言据日出见为说天之昼夜以日出入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前二刻半为明日入后二刻半)
(为昏损夜五刻以裨于昼则昼多于夜复校五刻古今/数术与大史所候皆云夏至之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
(刻冬至之昼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春分秋分之昼五/十五刻夜四十五刻此其不易之法也然今太史细候)
(之法则校常法半刻也从春分至于夏至昼渐长增九/刻半夏至至于秋分所减亦如之从秋分至于冬至昼)
(渐短减十刻半从冬至至于春分其增亦如之又于每/气之间增减刻数有多有少不可通而为率汉初未能)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139-0453a.png
(审知率九日增减一刻和帝时待诏霍融始请改之曲/礼说军陈象天之行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雀)
(即鸟也武谓龟甲捍禦故变文玄武焉是天星有龙虎/鸟龟之形也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
(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以南方之宿象鸟故言鸟谓朱鸟七宿也)
(此经举宿为文不类春言星鸟总举七宿夏言星火独/指房心虚昴惟举一宿文不同者互相通也计仲春日)
(在奎娄而入于酉地则初昏之时井鬼在午柳星张在/巳轸翼在辰是朱鸟七宿皆得见也天道左旋日体右)
(行故星见之方与四时相逆春则南方见夏则东方见/秋则北方见冬则西方见此则势自当然马融郑玄以)
(为星鸟星火谓正在南方春分之昏七星中仲夏之昏/心星中秋分之昏虚星中冬至之昏昴星中皆举正中)
(之星不为一方尽见此其与孔异也至于举仲月以统/一时亦与孔同王肃亦以星鸟之属为昏中之星其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139-0453b.png
(异者以所宅为孟月日中星永为仲月星鸟星火为季/月以殷以正皆总三时之月读仲为中言各正三月之)
(中气也以马融郑玄之言不合天象星火之属仲月未/中故为每时皆历陈三月言日以正仲春以正春之三)
(月中气若正春之三月中当言以正春中不应言以正/仲春王氏之说非文势也孔氏直取毕见稍为迂阔比)
(诸王马于理最优计七宿房在其中但房心连体心统/其名左傅言火中火见诗称七月流火皆指房心为火)
(故曰火苍龙之中星特举一星与鸟不类故曰举中则/七星见可知计仲夏日在东井而入于酉地即初昏之)
(时角亢在午氐房心在巳尾箕在辰是东方七宿皆得/见也北方七宿则虚为中故虚为玄武之中星计仲秋)
(日在角亢而入于酉地初昏之时斗牛在午女虚危在/巳室壁在辰举虚中星言之亦言七星皆以秋分之日)
(昏时并见以/正秋之三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139-0453c.png
 (齐氏召南曰孔疏于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似脱正义/一段尧时冬至日躔所在术家多以意说宋何承天)
 (隋袁充皆谓日在须女十度已为近之唐一行直谓/日在虚一则星火星昴皆以仲月昏中得其解矣)
 潘氏士遴曰凡测星治地令平规而圜之径二十步
 一尺七寸四分寸之二(六尺/为步)周三百六十五寸二十
 五分(一尺为一度以/象周天之数)立一表于地规之中命曰中表
 (不动从表之北/向南而望星)置一表于正南之经头命曰游仪之
 表(每日逐星西过以尺量其下/去所表之数每一尺为一度)候星以牵牛为始(望/星)
 (在正南之/昏时为法)从此以后日西过经八日昏时女星来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139-0453d.png
 故牛为八度复候女星至十二日后虚星来中故为
 十二度复候虚星至十日后危星来故虚为十度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测中星亦所以测日也恒星当午
 自人视之为天之中故曰中星盖因昼有日光而不
 见星故于初昏测之既得中星计至日入度分加入
 昏刻所行而太阳之真躔乃得确据昼测日影夜考
 中星此观象之要务也又中星诸方各异随时不同
 故分测四方参互考验始无差忒然恒星随天左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139-0454a.png
 自东而西又有自行度分自西而东每岁所行今定
 为五十一秒即古之岁差也其自行分秒虽微久则
 自著尧时春分日躔在昴而初昏中星为鹑鸟今之
 春分日躔在室而初昏中星则在东井自尧至今四
 千馀年而相差若此是知术不可以一时为准法不
 可以一隅而定惟使畴人专家明习其理随时随地
 实测互证常加修改协于天行斯无弊之良法也
 (戴氏震诗补传日中宵中日永日短此终古不变者/也星鸟星火星虚星昴此列宿之举目可见千百年)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139-0454b.png
 (乃觉其大差随时为书以示民者也二者相为经纬/唐虞时孟春日在奎仲春在胃季春在参夏小正三)
 (月参则伏以日所躔故伏而不见也稽诸古籍惟夏/小正与尧典多合其时未甚相远至周则恒星东移)
 (已及一次春分日躔降娄月令仲春日在奎昏弧中/周未然也今则又移一次矣据乎尧典星象为首二)
 (万五千四百馀年乃复此象夏小正四月初昏南门/正南门两大星横亢下寿星次也南门正则寿星正)
 (值午位矣五月初昏大火中大火心也夏至日躔鹑/火故房心昏中尧典夏小正其象合至周夏至日躔)
 (鹑首周初日在柳月令仲夏日在东井昏亢中周未/然也豳风七月流火则因六月昏火中矣月令言于)
 (季夏与诗合夏小正八月辰则伏三月辰系于日心/为大辰秋分以后日所躔之宿也与尧典合至周秋)
 (分日躔寿星周初日在亢氐月令仲秋日在角昏牵/牛中周末然也夏小正十月织女正北乡则旦织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139-0454c.png
 (恒乡降娄降娄值子星纪必值卯日所在之次也十/一月则日在玄枵春秋传玄枵虚中也唐虞时冬至)
 (日盖在虚五六度至周冬至日躔星纪周初日在牵/牛月令仲冬日在斗昏东壁中周末然也说者咸谓)
 (斗牛为列宿之首故谓之星纪言星自此纪也考周/初日在牵牛至周末则在斗皆星纪之次由是观之)
 (日月之行起于斗牛特周时之天象尧典仲冬星昴/日月之行起于玄枵正中不以星纪序首矣十二次)
 (之名必周时始定尧典曰鸟曰火曰虚曰昴盖据当/时所有之名言之以鸟为全举南陆之宿火为全举)
 (大火之宿者非也犹之古人但有分至启闭后人遂/定为二十四气而或存古名或更立名事正相类)
    蕙田案唐虞时春分日在胃末昴初故初昏
    七星中七星鹑火次也鹑火值正午则鹑首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139-0454d.png
    值未鹑尾值巳夏至日在七星故初昏心中
    大火次也大火值正午则寿星值未析木之
    津值巳仲秋日在氐房故初昏虚中玄枵次
    也玄枵值正午则星纪值未娵訾之口值巳
    冬至日在虚五六度故初昏昴中大梁次也
    大梁值正午则降娄值未实沉值已马融郑
    康成之说得之凡列宿之差越二千一百馀
    年则东移一次孔疏不知列宿有推移据周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139-0455a.png
    末星象以释尧典疏矣况巳午未为正南尧
    典言中星而举偏东辰巳午三位何哉王肃
    以星鸟星火为季月者亦据月令释尧典其
    说非也
    观承案尧典中星只举鸟火虚昴之四宿而
    不指天体则星自星天自天而岁差之法自
    在其中矣其以鸟火虚昴循序而分四仲则
    天左旋恒星七曜亦本左旋之理亦明矣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139-0455b.png
    后人谓恒星右移者即是古人逆算之截法
    耳然其理只一合来无异正不必自高其术
    也
夏小正正月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传言斗柄者所/以著参之中也)
月参则伏(传伏者非亡之辞也星无时而/不见我有不见之时故曰伏云)四月昴则见
初昏南门正(传南门者星也/岁再见一正)五月参则见(传参也者/牧星也)
昏大火中(传大火/者心也)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传五月大火/中六月斗柄)
(正在上用此见斗柄之不/正当心也盖当依依尾也)七月汉案户(传汉也者天河/也案户也者直)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139-0455c.png
(户也言正/南北也)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县在下则旦八月辰
则伏(传辰也者谓心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参中则旦九月辰系于日十
月初昏南门见(传南门者星也/及此再见也)织女正北乡则旦(传织/女星)
(名/也)
 (唐书志大衍日度议曰夏小正虽颇疏简失传乃羲/和遗迹何承天循大戴之说复用夏时更以正月甲)
 (子夜半合朔雨水为上元进乖夏纪退非周正故近/代推月令小正者皆不与古合开元术推夏时立春)
 (日在营室之末昏东井二度中古法以参右肩为距/方当南正故小正曰正月初昏斗杓悬在下魁枕参)
 (首所以著参中也季春在昴十一度半去参距星十/八度故曰三月参则伏立夏日在井四度昏角中南)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139-0455d.png
 (门右星入角距西五度其左星入角距东六度故曰/四月初昏南门正昴则见五月节日在舆鬼一度半)
 (参在日道最远以浑仪度之参体始见肩其股犹在/浊中房星正中故曰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八月)
 (参中则曙失传也辰伏则参见非中也十月初昏/南门见亦失传也定星方中则南门伏非昏见也)
    蕙田案建寅之月夏以为正月于时日躔降
    娄初昏参已过中犹云参中者举大体言之
    非若后代求诸度分之细也斗柄县在下者
    史记云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参中
    则魁南上杓北下矣二月日躔大梁三月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139-0456a.png
    躔实沈参伏者日所在之宿故伏而不见也
    四月日躔鹑首故昴宿朝觌南门在亢氐之
    南五月日躔鹑火故参宿朝觌大火中者夏
    以建午之月周以建未之月左传张趯日火
    星中而寒暑退谓建丑之月旦中寒退建未
    之月昏中暑退也六月日躔鹑尾斗魁北下
    故杓南上也七月日躔寿星汉案户者与户
    南北直也织女三星恒向降娄寿星西入则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139-0456b.png
    降娄东升故初昏织女东向斗柄县在下者
    魁枕参首魁参相应也七月斗柄县在下则
    旦八月参中则旦皆略举大体八月日躔大
    火辰则伏者尔雅大火谓之大辰日所在之
    宿故伏也旦参中者已过中犹言之举大体
    也九月日躔析木之津辰系于日者日将出
    心乃见东方也十月日躔星纪南门二星朝
    见于东南隅非昏见也初昏二字衍文织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139-0456c.png
    北向者星纪东升故降娄值北织女恒向降
    娄者也十有一月日躔玄枵十有二月日躔
    娵訾之口凡夏小正星象合之尧典不殊大
    衍术谓小正为羲和遗迹者得之其所推日
    躔中星尚未尽合
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傅定营空也方/中昏正四方)
(笺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定/昏中而正谓小雪时其体与东壁连正四方 疏释天)
(云营室谓之定孙炎曰定正也天下作宫室者皆以营/室中为正释天云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孙炎曰营室)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139-0456d.png
(东壁四方似/口故因名云)
 (戴氏震诗补传定为大水春秋传水昏正而栽是也/周时建亥之月日在尾故初昏定中唐虞建戍之月)
 (今建子之月其象如此然则土功视定中/为候据周制尔营室之名或亦起于周也)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传火大火也流下也/九月霜始降妇功成)
(可以授冬衣矣先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 著火所在 疏昭三年左传张趯曰)
(火星中而寒暑退服虔云火大火心也季冬十二月平/旦正中在南方大寒退季夏六月黄昏火星中大暑退)
(是火为寒暑之候事也知此两月昏旦火星中者月令/季夏昏火星中六月既昏中以冲反之故十二月旦而)
(中也若然六月之昏火星始中而尧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所以五月得火星中者郑志孙皓问月令季夏)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139-0457a.png
(火星中季夏中心也不知夏至中星名答曰日永星火/此谓大火也大火次名东方之次有寿星大火析木三)
(者大火为中故尚书举中以言焉又每三十度有奇非/特一宿者也如此言中则日永星火谓大火之次非心)
(星也尧典四时言中星者春夏交举其次言星鸟星火/秋冬举其宿言星虚星昴故注云星鸟鹑火之方星火)
(大火之属虚玄武中虚宿也昴白虎中昴宿也以其东/方南方皆三次鹑火大火居其中西方北方俱七宿虚)
(星昴星居其中每时总举一方故指中宿与次而互言/之耳其实仲夏之月大火之次亦未中也是郑以日永)
(星火大火之次与/此火之心星别)
 (戴氏震诗补传凡星每昼夜随天左旋至正南为最/高犹日当午正为最高也故未中以前渐升而上既)
 (中以后渐流而下据周时季夏昏火中故孟秋之月/初昏已过中但见其西流耳若尧典之日永星火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139-0457b.png
 (正仲夏夏小正之五月初昏大火中则流火自六月/矣此虞夏至周岁差不同也以心为寒暑之候特周)
 (时为/然)
    观承案七月乃豳风其时正在夏初故篇中
    月数皆用夏代之正朔七月流火乃是建申
    之月与尧典不为异也盖日永星火在五月
    午位则六月尚在未位巳午未俱属南方直
    至七月而火在申位始流于西耳周公作经
    未必不详考其实今欲证周时与尧典异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139-0457c.png
    谓周公据当时之星宿以写夏初之豳风恐
    未然也
春秋桓公五年左氏传龙见而雩(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
庄公二十九年左氏传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注/谓)
(今九月周十一月龙星角亢晨见东方三务始毕戒民/以土功事 疏今之九月则季秋也月令季秋之月日)
(在房汉志论星之度数云角十二亢九氐十五自角之/初至房初三十六度晨谓夜之将旦于晨之时日体在)
(房故角亢见在东方也东方之宿尽为/龙星角即苍龙角也故角亢专得龙名)火见而致用(注/大)
(火心星次角亢见者冬疏襄九年传曰心为大火星度/心五尾十八月令孟 之月日在尾自心初至于尾末)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139-0457d.png
(二十三度十月之初心星次/角亢之后而晨见东方也)水昏正而栽(注谓今十月/定星昏而中)
(之疏五行北方水故北方之宿为水星言水昏正者夜/ 初昏水星有正中者耳非北方七宿皆正中也诗云)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释天云营室谓之定孙炎云定正/也天下作宫室者皆以营室为正周语云营室之中土)
(功其始是定星昏而正为土功之大候故知水昏正谓/十月定星昏而正中时也诗笺云定星昏中而正谓小)
(雪时小雪十月之中气月令仲冬之月昏束壁中室十/六度日行一度是十月半而室中十一月初而壁中)
日至而毕(注日南至微阳/始动故土功息)
昭公三年左氏传譬如火焉(注火/心星)火中寒暑乃退(注心/以季)
(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日疏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季冬之月 在婺女昏娄中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139-0458a.png
(氐中氐后即次房心/是季冬旦火中也)此其极也能无退乎
昭公四年左氏传申丰曰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注陆/道也)
(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之疏释天云北陆虚也西陆昴中也/也孙炎云陆中也北方 宿虚为中也西方之宿昴为)
(杜以西陆朝觌谓奎星朝见昴为西方中宿则昴未得/见宿是日行之道尔雅高平曰陆故以陆为道也汉志)
(载刘歆三统术云玄枵之初日在婺女八度为小寒节/在危初度为大寒中终于危十五度是夏之十二月日)
(在虚危也以此知日在/北陆谓夏之十二月也)西陆朝觌而出之(注春分之中/奎星朝见东)
(方四疏推法星去日半次则得朝见三统术春分日在/娄 度宿分奎有十六度乃次娄则春分之日奎之初)
(度去日已二十度矣服虔以为二月日/在娄四度春分之中奎始朝见东方也)火出而毕赋(注/火)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139-0458b.png
(星昏见东方谓/三月四月中)
昭公十七年左氏传梓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注谓/火见)
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哀公十二年左氏传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仲尼仲尼
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毕(注火心星也火/伏在今十月)今火犹西流
司历过也(注犹西流言未尽没知是九月官失一闰火/疏月令季夏之月昏火星中诗云七月流)
(毛传云流下也谓昏而见于西南渐下流也周礼司爟/云季秋内火是九月之昏火始入十月之昏则伏火犹)
(西流者言其未尽没是夏九也释例言今推春秋此十/二月乃夏之九月实周之十一月也此年当有闰而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139-0458c.png
(不置闰此为/失一闰月耳)
国语周语虢文公曰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
(注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于午也农事/之后故曰农祥底止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
(皆在/营室)
单子曰夫辰角见而雨毕(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见者朝见东方建戍之)
(初寒露节也雨毕者/杀气日盛雨气尽也)天根见而水涸(注天根亢氐之间/也谓寒露雨毕之)
(后五日天根朝见水潦尽竭也月/令仲秋水始涸天根见乃尽竭也)本见而草木节解(注/本)
(氐也谓寒露之后十日阳气/尽草木之枝节皆理解也)驷见而陨霜(注驷天马房/星也谓建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139-0458d.png
(之中霜/始降)火见而清风戒寒(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故先
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
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
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治而畚挶营室之
中土功其始(注定谓之营室谓建亥小雪之中/定星昏正于午土功可以始也)火之初
见期于司里(法期会也致其筑作/之具会于司里之官)
    蕙田案左传国语所举数条盖周初以星象
    纪课候之书与诗经合月令则又周末书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139-0459a.png
    若尧典夏小正星象与此差一次申丰之言
    古者指周初为古耳夫子亦云闻之特闻于
    周时有是语千载以上千载以下皆不同也
    单襄公所述时儆亦当谓周初之令非夏令
    也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注孟长/也日月)
(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观/十所建命其四时此云孟春者日月会于诹訾而斗建)
(寅之辰也凡记昏明中星者为人君南面而听天下视/时候以授民事 疏此言孟春者夏正建寅之月也吕)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139-0459b.png
(不韦在于秦世秦以十月为岁首不用秦正而用夏时/者以夏数得天正故用之也周礼虽以建子为正其祭)
(祀田猎亦用夏正也日在营室者案三统术立春日在/危十六度正月中日在室十四度元嘉术立春日在危)
(三度正月中日在室一度昏参中者案三统术立春昏/毕十度中去日八十九度正月中昏井二度中去日九)
(十三度元嘉术立春昏昴九度中月半昏觜觿一度中/皆不昏参中者月令昏明中星皆大略而言不与律正)
(同但有一月之内有中者即得载之计正月昏参中依/三统术在立春之后六日参星初度昏得中也但二十)
(八宿其星体有广狭相去远近或月节月中之日昏明/之时前星已过于午后星未至正南又星冇明暗见有)
(早晚明者昏早见而旦晚没暗者则昏晚见而旦早没/所以暗明之星不可正依律法但举大略耳馀月昏明)
(从此/可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139-0459c.png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注仲中也仲春者/日月会于降娄而)
(斗建卯之辰也弧在舆鬼南建星在斗上去疏案三统/术二月节日在奎五度昏井二十二度中 日九十七)
(度旦斗五度中春分日在娄四度昏柳五度中去日一/百二度旦斗十六度中案元嘉术二月节日在壁一度)
(昏井十度中旦箕四度中春分日在奎七度昏东井三/十度中旦斗四度中弧与建星非二十八宿而昏明举)
(之者由弧星近井建星近斗井有三十三度斗有二十/六度其度既宽若举井斗不知何日的至井斗之中故)
(举弧星建星也然春分之时日夜中计春分昏中之星/去日九十一度今日在奎五度奎与鬼之初乃一百九)
(度所以不同者郑虽云弧在鬼南其实仍当井之分域/故皇氏云从奎第五度为二月节数至井第十五度得)
(九十一度是弧星当井之十六度也若从井星十六度/至斗之初一百七十二度计昏中星与明中之星春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139-0459d.png
(分时相去分天之半应一百八十二度馀但日入以后/二刻半始昏不尽二刻半为明昏明相去少昼五刻一)
(刻有三度半强五刻有十七度馀则昏之中星去明之/中星一百六十五度馀则建星不得在斗初在斗十度)
(也此仲春之月昏弧中案尚书云日中星鸟不同者如/郑康成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井鬼则鸟星之分故)
(云鸟星案仲夏昏亢中尚书云日永星火不同者案郑/答孙颢曰星火非谓心星也卯之三十度总为大火月)
(令举其月初尚书总举一月故不同也案仲秋之月昏/牵牛中尚书云宵中星虚其仲冬之月云昏东壁中尚)
(书云日短星昴不同者亦是月令/举其初朔尚书总举一月之中)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注季少也季春/者日月会于大)
(梁而斗建辰之辰去疏案三统术云三月之节日在胃/七度昏张二度中 日一百七度旦斗二十六度中清)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139-0460a.png
(明日在昴八度昏翼四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一度旦女/二度中案元嘉术三月节日在娄六度昏柳十二度中)
(旦斗十四度中三月中日在胃九度昏七星中者案志/云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井三)
(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七星七度从胃七度至七星/之初度有九十九度以日渐长日没之时稍在西北去)
(七星之初九十八度故昏时七星在南方之/中旦牵牛中者从七星之初至牵牛之初)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注孟夏者日月会/于实沈而斗建巳)
(之辰一疏三统术四月节日在毕十二度昏轸四度中/去日 百一十四度旦虚三度中四月中日在井初度)
(昏角六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七度旦危六度中元嘉术/四月节日在毕十一度昏翼十度中旦女三度中四月)
(中日在毕十五度昏轸/十度中旦虚九度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139-0460b.png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注仲夏者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
(之辰也日疏案三统术五月节日在井十六度昏氐二/度中去 一百一十九度旦室三度中五月中日在井)
(三十一度昏房二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九度旦奎十一/度中元嘉术五月节日在井三度昏角十度中旦危九)
(度中五月中日在井十八度/昏氐五度中旦室五度中)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注季夏者日月会于/鹑火而斗建未之辰)
(也一疏案三统术六月节日在柳九度昏尾七度中去/日 百一十九度旦娄八度中六月中日在张三度昏)
(箕三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七度旦胃十四度中元嘉术/六月节日在井三十二度昏房四度中旦东壁八度中)
(六月中日在柳十二度昏/尾八度中旦奎十二度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139-0460c.png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注孟秋者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申)
(之辰也日疏案三统术七月节日在张十八度昏斗四/度中去 一百一十四度旦毕八度中七月中日在翼)
(十五度昏斗十六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一度旦井初度/中元嘉术七月节日在张五度昏箕二度中旦胃二度)
(中七月中日在翼十度昏/斗三度中旦昴七度中)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注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而斗)
(建酉之辰也去疏三统术八月节日在轸十二度昏斗/二十六度中 日一百六度旦井二度中八月中日在)
(角十度昏女三度中去日一百六度旦井二十一度中/元嘉术八月节日在翼十七度昏斗十四度中旦毕十)
(六度中八月中日在轸十五度/昏斗二十四度中旦井九度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139-0460d.png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注季秋者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戍之辰)
(也十疏三统术九月节日在氐五度昏虚二度中去日/九 七度旦张初度中九月中日在房五度昏危三度)
(中去日九十三度旦张十八度中元嘉术九月节日在/亢一度昏牛八度中旦井二十九度中九月中日在氐)
(七度昏女十一度/中旦柳十一度中)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注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之津而斗)
(建亥之辰也日疏案三统术十月节日在尾十度昏危/十四度中去 八十九度旦翼初度中十月中日在箕)
(七度昏室十度中去日八十六度旦轸五度中元嘉术/十月节日在心二度昏危一度中旦张八度中十月中)
(日在尾十二度昏危十/三度中旦翼八度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139-0461a.png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注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而斗建子)
(之辰也也疏案律志云仲冬之初日在斗十二度故云/日在斗 三统术大雪日在斗十二度昏壁五度中去)
(日八十四度旦角三度中冬至日在牛初度昏奎十度/中去日八十二度旦亢七度中元嘉术大雪日在箕十)
(度昏氐九度中旦轸八度中冬至日在斗十四/度昏东壁八度中昼漏四十五刻旦角七度中)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注季冬者日月会/于玄枵而斗建丑)
(之辰也婺疏案律志季冬初日在婺女八度三统术小/寒日在 女八度昏娄十一度中去日八十四度旦氐)
(十二度中大寒日在危初度昏昴二度中去日八十度/旦心五度中元嘉术日在牛三度昏奎十五度中昼漏)
(四十五度六分旦亢九度中大寒日在女十度昏/胃四度中昼漏四十六刻七分旦氐十三度中)是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139-0461b.png
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注日月星/辰运行于)
(此月皆周匝于故处也次舍也纪会也每疏日穷于次/者谓去年季冬日次于玄枵从此以来 月移次他辰)
(至此月穷尽还次玄枵故云日穷于次月穷于纪者纪/犹会也去年季冬月与日相会于玄枵自此以来月与)
(日相会在于他辰至此月穷尽还复会于玄枵故云月/穷于纪星回于天者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
(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数将几终者几近也以去年季)
(冬至今年季冬三百五十四日未满三百六/十五日未得正终唯近于终故云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齐氏召南曰孔疏引三统元嘉二术以證昏旦中星/不同是也但云不与律正同其说未然夫月令之中)
 (星不同尧典犹之三统元嘉不同月令矣/此则岁差使然唐宋以来又去元嘉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139-0461c.png
后汉书志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书曰史官用太初邓
平术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而术以为牵牛
晋书志后秦姚兴时当孝武太元九年岁在甲申天水
姜岌造三纪甲子元术其略曰观象之道必审日月之
行然后可以上考天时下察地化殷纪斗分粗故不施
于今乾象斗分细故不得通于古景初斗分虽在粗细
之中而日之所在乃差四度今治新法日在斗十七度
天正之首岌以月蚀捡日宿度所在为数术者宗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139-0461d.png
宋书志宋太祖颇好历数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私撰新
法元嘉二十年上表曰汉代杂候清台以昏明中星课
日所在虽不可见月盈则蚀必当其冲以月推日则躔
次可知焉尧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今季夏则火中
又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今季秋则虚中尔来二千七百
馀年以中星检之所差二十七八度则尧冬令至日在
须女十度左右也汉之太初历冬至在牵牛初后汉四
分及魏景初法同在斗二十一臣以月蚀检之则景初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139-0462a.png
今之冬至应在斗十七
大明六年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上表曰尧典云日短
星昴以正仲冬以此推之唐代冬至日在今宿之左五
十许度汉代之初即用秦历冬至日在牵牛六度汉武
改立太初历冬至日在牛初后汉四分法冬至日在斗
二十二晋时姜岌以月蚀检日知冬至在斗十七今参
以中星课以蚀望冬至之日在斗十一通而计之未盈
百载所差二度旧法并令冬至日有定处天数既差则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139-0462b.png
七曜宿度渐与历舛乖谬既著辄应改制仅合一时莫
能通远迁革不已又由此条今令冬至所在岁岁微差
郤检汉注并皆审密将来久用无烦屡改臣法兴议书
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直以月维四仲则中宿常在卫
阳羲和所以正时取其万世不易也冲之曰书以四星
昏中审分至者据人君南面而言也且南北之正其详
易准流见之势中天为极先儒注述其义佥同而法兴
以为书说四星皆在卫阳之位自在已地进失向方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139-0462c.png
非始见舍午称己午上非无星也必据中宿馀宿岂复
不足以正时若谓举中语兼七列者觜参尚隐则不得
言月盈则食必在日冲以检日则宿度可辨违冲移宿
显然易睹故知天数渐差则当式遵以为典事验昭晰
岂得信古而疑今中星见伏记籍每以审时者盖以历
数难详而天验易显各据一代所合以为简易之政也
亦犹夏礼未通商典濩容岂袭韶节诚天人之道同差
则蓺之兴因代而推移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139-0462d.png
唐书志日度议曰古历日有常度天周为岁终故系星
度于节气其说似是而非故久而益差虞喜觉之使天
为天岁为岁乃立差以追其变使五十年退一度何承
天以为太过乃倍其年而反不及皇极取二家中数为
七十五年盖近之矣考古史及日官候簿以通法之三
十九分太为一岁之差自帝尧演纪之端在虚一度及
今开元甲子却三十六度而乾策复初矣日在虚一则
鸟火昴虚皆以仲月昏中合于尧典刘炫依大明历四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139-0463a.png
十五年差一度则冬至在虚危而夏至火已过中矣梁
武帝据虞𠠎历百八十六年差一度则唐虞之际日在
斗牛间而冬至昴尚未中以为皆承闰后节前月却使
然而此经终始一岁之事不容顿有四闰故淳风因为
之说曰若冬至昴中则夏至秋分星火星虚皆在未正
之西若以夏至火中秋分虚中则冬至昴在巳正之东
互有盈缩不足以为岁差證是又不然今以四象分天
北正玄枵中虚九度东正大火中房二度南正鹑火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139-0463b.png
七星七度西正大梁中昴七度总昼夜刻以约周天命
距中星则春分南正中天秋分北正中天冬至之昏西
正在午东十八度夏至之昏东正在午西十八度轨漏
使然也冬至日在虚一度则春分昏张一度中秋分虚
九度中冬至胃二度中昴距星直午正之东十二度夏
至尾十一度中心后星直午正之西十二度四序进退
不逾午正间而淳风以为不叶非也又王孝通云如岁
差自昴至壁则尧前七千馀载冬至日应在东井井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0139-0463c.png
北故暑斗极南故寒寒暑易位必不然矣所谓岁差者
日与黄道俱差也假令至日躔大火之中则春分黄道
交于虚九而南至之轨更出房心外距赤道亦二十四
度设在东井差亦如之若日在东井犹去极最近表景
最短则是分至常居其所黄道不迁日行不退又安得
谓之岁差乎孝通及淳风以为冬至日在斗十三度昏
东壁中昴在巽维之左向明之位非无星也水星昏正
可以为仲冬之候何必援昴于始觌之际以惑民之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0139-0463d.png
听哉
古法冬至昏明中星去日九十二度春分秋分百度夏
至百一十八度率一气差三度九日差一刻
宋史天文志四时中星见于尧典盖圣人南面而治天
下即日行而定四时虚鸟火昴之度在天夷隩析因之
候在人故书首载之以见授时为政之大也而后世考
验冬至之日尧时躔虚至于三代则躔于女春秋时在
牛至后汉永元已在斗矣大略六十馀年辄差一度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0139-0464a.png
禧占测已在箕宿校之尧时几退四十馀度盖自汉太
初至今已差一气有馀而太阳之躔十二次大约中气
前后乃得本月宫次盖太阳日行一度近岁纪元术定
岁差约退一分四十馀杪盖太阳日行一度而微迟缓
一年周天而微差积累分杪而躔度见焉术家考之万
五千年之后所差半周天寒暑将易位世未有知其说
者焉
    蕙田案岁差者星辰推移也寒暑者日道发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0139-0464b.png
    敛也本属两事日行一周天而成岁于天无
    差而以星校之则岁岁有差者星自移而东
    也宋志所云乃求其故不得而为之辞
元史志周天之度周岁之日皆三百六十有五全策之
外又有奇分大率皆四分之一自今岁冬至距来岁冬
至积三百六十五日而日行一周凡四周积千四百六
十则馀一日析而四之则四分之一也然天之分常有
馀岁之分常不足其数有不能齐者惟其所差至微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0139-0464c.png
人初未觉知迨汉末刘洪始觉冬至后天谓岁周馀分
太强乃作乾象术减岁馀分二千五百为二千四百六
十二至晋虞喜宋何承天祖冲之谓岁当有差因立岁
差之法其法损岁馀益天周使岁馀浸弱天周浸强强
弱相减因得日躔岁退之差岁馀天周二者实相为用
岁差由斯而立日躔由斯而得一或损益失当孰能与
天叶哉今自刘宋大明壬寅以来凡测景验气得冬至
时刻真数者有六取相距积日时刻以相距之年除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0139-0464d.png
各得其时所用岁馀复自大明壬寅距至元戊寅积日
时刻以相距之年除之得每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
分二十五秒比大明术减去一十一秒定为方今所用
岁馀馀七十五秒用益所谓四分之一共为三百六十
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定为天周馀分强弱相减馀
一分五十秒用除全度得六十六年有奇日却一度以
六十六年除全度适得一分五十秒定为岁差复以尧
典中星考之其时冬至日在女虚之交及考之前史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0139-0465a.png
元和二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晋太元九年退在斗
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度末梁大同十年在斗
十二度隋开皇十八年犹在斗十二度唐开元十二年
在斗九度半今退在箕十度取其距今之年距今之度
较之多者七十馀年少者不下五十年辄差一度宋庆
元间改统天术取大衍岁差率八十二年及开元所距
之差五十五年折取其中得六十七年为日却行一度
之差施之今日质诸天道实为密近然古今术法合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0139-0465b.png
今必不能通于古密于古必不能验于今今授时术以
之考古则增岁馀而损岁差以之推来则增岁差而损
岁馀上推春秋以来冬至往往皆合下求方来可以永
久而无弊
日之丽天县象星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测躔
度所在必以昏旦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从考其所当
然昏旦夜半时刻未易得真时刻一差则所距所当不
容无舛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纪元术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7a 页 WYG0139-0465c.png
以太白志其相距远近于昏后明前验定星度因得日
躔今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得冬至日
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九度有奇仍自其年正月至己
卯岁终三年之间日测太阴所离宿次及岁星太白相
距度定验参考共得一百三十四事皆躔箕宿适与月
食所冲允合以金赵知微所修大明术法推之冬至犹
躔斗初度三十六分六十四秒比新测实差七十六分
六十四秒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7b 页 WYG0139-0465d.png
    蕙田案日月五星右移术家通说也恒星亦
    有右移之度与七曜同法故今岁冬至日躔
    起某宿某度至明年即少差其差甚微几于
    不觉积之七十年而差及一度此日星相较
    有差非日躔于天有差也损岁馀益天周谬
    于实理至若一岁小馀古强今弱一由日小
    轮径差一由最卑动移(说详江氏岁/实消长辨)郭氏增
    损岁馀岁差乃未得其根而以法迁就似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8a 页 WYG0139-0466a.png
    实疏不足为法
    观承案天行万古无差日行既一日一周天
    而适足于天无差则日亦无差矣其岁之有
    差者新法谓星自移而东其差盖在星也差
    在星则日本无差也然则星自移而东为右
    旋者可知日自随乎天而左旋矣何必执定
    右旋之说以为实测也耶
明史天文志古今中星不同由于岁差而岁差之说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8b 页 WYG0139-0466b.png
西复异中法谓节气差而西西法谓恒星差而东然则
归一也今将李天经汤若望等所推崇祯元年京师昏
旦时刻中星列于后春分戌初二刻五分昏北河三中
寅正一刻一十分旦尾中清明戌初三刻十三分昏七
星偏东四度(昏旦时或无正中之星则取中前中后之/大星用之距中三度以内者为时不及一)
(刻可勿论四度以上去/中稍远故纪其偏度焉)寅正初刻二分旦帝座中谷雨
戌正一刻七分昏翼偏东七度寅初二刻八分旦箕偏
东四度立夏戌正三刻二分昏轸偏东五度寅初初刻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9a 页 WYG0139-0466c.png
十三分旦箕偏西四度小满亥初初刻十二分昏角中
丑正三刻三分旦箕中芒种亥初一刻十二分昏大角
偏西六度丑正二刻三分旦河鼓二中夏至亥初二刻
五分昏房中丑正一刻一十分旦须女中小暑亥初一
刻十二分昏尾中丑正二刻三分旦危中大暑亥初初
刻十二分昏箕偏东七度丑正三刻三分旦营室中立
秋戌正三刻二分昏箕中寅初三刻十三分旦娄偏东
六度处暑戍正一刻七分昏织女一中寅初初刻八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9b 页 WYG0139-0466d.png
旦娄中白露戌初三刻十三分昏河鼓二偏东四度寅
正初刻二分旦昴偏东四度秋分戍初二刻五分昏河
鼓二中寅正一刻十一分旦毕偏西五度寒露戌初初
刻十四分昏牵牛中寅正三刻一分旦参四中霜降酉
正三刻十一分昏须女偏西五度卯初初刻四分旦南
河三偏东六度立冬酉正二刻十一分昏危偏东四度
卯初一刻五分旦舆鬼中小雪酉正一刻十二分昏营
室偏东七度卯初二刻二分旦张中大雪酉正一刻五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0a 页 WYG0139-0467a.png
分昏营室偏西八度卯初二刻一十分旦翼中冬至酉
正一刻二分昏土司空中卯初二刻十三分旦五帝座
中小寒酉正一刻五分昏娄中卯初二刻一十分旦角
偏东五度大寒酉正一刻十三分昏天囷一中卯初二
刻二分旦亢中立春酉正一刻一十分昏昴偏西六度
卯初一刻五分旦氐中雨水酉正三刻十一分昏参七
中卯初初刻四分旦贯索一中惊蛰戌初初刻十四分
昏天狼中寅正三刻一分旦心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0b 页 WYG0139-0467b.png
 梅氏文鼎曰天一日一周自东而西七曜在天迟速
 不同皆自西而东此中西所同也然西法谓恒星东
 行比于七曜今考其度盖即古岁差之法耳岁差法
 昉于虞喜而畅于何承天祖冲之刘焯唐一行累代
 因之讲求加密然皆谓恒星不动而黄道西移故曰
 天渐差而东岁渐差而西所谓天即恒星所谓岁即
 黄道分至也西法则以黄道终古不动而恒星东行
 假如至元十八年冬至在箕十度至康熙辛未凡四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1a 页 WYG0139-0467c.png
 百十一年而冬至在箕三度半在古法谓是冬至之
 度自箕十度西移六度半而箕宿如故也在西法则
 是箕星十度东行过冬至限六度半而冬至如故也
 其差数本同所以致差者则不同耳然则何以知其
 必为星行乎曰西法以经纬度候恒星则普天星度
 俱有岁差不止冬至一处此盖得之实测非臆断也
 然则普天之星度差古之测星者何以皆不知耶曰
 亦尝求之于古矣盖有三事可以相證其一唐一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1b 页 WYG0139-0467d.png
 以铜浑仪候二十八舍其去极之度皆与旧经异今
 以岁差考之一行铜仪成于开元七年其时冬至在
 斗十度而自牵牛至东井十四宿去极之度皆小于
 旧经是在冬至以后至夏至之半周其星自南而北
 南纬增则北纬减故去北极之度渐差而少也自舆
 鬼至南斗十四宿去极之度皆大于旧经是在夏至
 以后至冬至之半周其星自北而南南纬减则北纬
 增故去北极之度渐差而多也向使非恒星移动何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2a 页 WYG0139-0468a.png
 以在冬至后者渐北在夏至后者渐南乎(恒星循黄/道行实只)
 (东移无所谓南北之行也而自赤纬观/之则有南北之差盖横斜之势使然)其一古测极
 星即不动处齐梁间测得离不动处一度强(祖暅/所测)
 宋熙宁测得离三度强(沈存中测详/梦溪笔谈)至元世祖至元
 中测得离三度有半(郭太史候极仪径七度终夜见/极星循行环内切边而行是也)
 向使恒星不动则极星何以离次乎其一二十八宿
 之距度古今六测不同(详元/史)故郭太史疑其动移此
 盖星既循黄道东行而古测皆依赤道黄赤斜交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2b 页 WYG0139-0468b.png
 弦异视所以度有伸缩正由距有横斜耳不则岂其
 前人所测皆不足凭哉故仅以冬至言差则中西之
 理本同而合普天之星以求经纬则恒星之东移有
 据何以言之近两至处恒星之差在经度故可言星
 东移者亦可言岁西迁近二分处恒星之差竟在纬
 度故惟星实东移始得有差若只两至西移诸星经
 纬不应有变也如此则恒星之东移信矣恒星既东
 移不得不与七曜同法矣恒星东移既与七曜同法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3a 页 WYG0139-0468c.png
 即不得不更有天挈之西行此宗动所由立也
钦定恊纪辨方书今台官相传之法则于日入后八刻
起更日出前九刻攒点计起更至攒点共若干时刻五
分之以为五更日出前减朦影刻分为旦刻日入后加
朦影刻分为昏刻如春秋分日入至日出计四十八刻
减一更距日入后八刻攒点距日出前九刻馀三十二
刻以五分之得六刻三分自一更递加之即得各更时
刻也如以度数而论日入后八刻起更在赤道为三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3b 页 WYG0139-0468d.png
度日出前九刻攒点在赤道为三十三度四十五分于
地平下赤道半周一百八十度内减之馀一百一十六
度一十五分以五分之得二十三度一十五分为每更
相距赤道度每一度当时之四分亦得六刻三分为每
更相距时刻也时刻之在赤道其度常均而在地平则
阔狭不等其法为半径与时刻距午赤道度切线之比
同于北极出地之正弦与日影距午地平经度切线之
比故子午卯酉四正之位不移而子午前后则狭卯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4a 页 WYG0139-0469a.png
前后则阔也日出入昏旦更点时刻各节不同
 附中星更录
 立春子宫十五度(日出卯正三刻十二分夜昼四十刻六分/日入酉初初刻三分 五十五刻九分)
  一更戌初初刻三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十度四十二分/毕宿第一星偏东十七分)
  二更戌正三刻十四分(井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分/天狼偏东六度二十分)
  三更亥正三刻十分(北河第三星偏西八度四十三分/鬼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七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一度十三分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五十八)
  五更丑正三刻一分(五帝座偏西四度五十三分七分/轸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四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4b 页 WYG0139-0469b.png
  攒点寅正二刻十二分(角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五十七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六分)
 子宫二十度(日出卯正三刻六分/日入酉初初刻九分) (昼四十一刻三分分/夜五十四刻十二)
  一更戌初初刻九分(毕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七分四分/五车第二星偏东四度五十)
  二更亥初初刻二分(井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五十八分/天狼偏东三十八分)
  三更亥正三刻十一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十九分二十四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
  四更子正三刻四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五度五十五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十六分)
  五更丑正二刻十三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度二十五分一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四度五十)
  攒点寅正二刻六分(大角偏西十二分十四度五十二分/氐宿第一星偏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5a 页 WYG0139-0469c.png
 子宫二十五度(日出卯正三刻/日入酉初一刻) (昼四十二刻/夜五十四刻)
  一更戌初一刻(参宿第七星偏西一度二十四分/参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十六分)
  二更亥初初刻六分(天狼偏西五度十四分四十六分/南河第三星偏东八度)
  三更亥正三刻十二分(柳星第一星偏西五度二十六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十七分)
  四更子正三刻三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十度三十二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九分)
  五更丑正二刻九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十七分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五十九)
  攒点寅正二刻(大角偏西三度四十二分十分/氐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三)
 雨水亥宫初度(日出卯正二刻九分/日入酉初一刻六分) (昼四十二刻十二分/夜五十三刻三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5b 页 WYG0139-0469d.png
  一更戌初一刻六分(觜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一分/参宿第四星偏东三度三分)
  二更亥初初刻十分(天狼偏西十一度三分五十七分/南河第三星偏东一度)
  三更亥正三刻十三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三十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十三分)
  四更子正三刻二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五分/五帝座偏东十度十四分)
  五更丑正二刻五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十七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十分)
  攒点寅正一刻九分(大角偏西七度一分度十一分/氐宿第一星偏东一)
 亥宫五度(日出卯正二刻三分分/日入酉初一刻十二) (昼四十三刻九分/夜五十二刻六分)
  一更戌初一刻十二分(参宿第四星偏西三度十二分分/井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二十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6a 页 WYG0139-0470a.png
  二更亥初初刻十三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二度三十六分/鬼宿第一星偏东九度十四分)
  三更亥正三刻十四分(星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七分/张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六分)
  四更子正三刻一分(翼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二十五分/五帝座偏东五度四十四分)
  五更丑正二刻二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四度六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分)
  攒点寅正一刻三分(氐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分四分/氐宿第四星偏东四度三十)
 亥宫十度(日出卯正一刻十一分/日入酉初二刻四分) (昼四十四刻八分/夜五十一刻七分)
  一更戌初二刻四分(井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五分/天狼偏东三度三十一分)
  二更亥初一刻二分(北河第三星偏西八度十七分分/鬼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6b 页 WYG0139-0470b.png
  三更子初初刻一分(张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五分分/轩辕第十四星偏东一度五十八)
  四更子正二刻十四分(翼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三十六分/五帝座偏东一度三十三分)
  五更丑正一刻十二分(角宿第一星偏西三十一分十二分/亢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二)
  攒点寅正初刻十一分(氐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八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一度)
 惊蛰亥宫十五度(日出卯正一刻五分/日入酉初二刻十分) (昼四十五刻五分/夜五十刻十分)
  一更戌初二刻十分(天狼偏西二度三十九分十一分/南河第三星偏东十度二)
  二更亥初一刻六分(柳宿第一星偏西二十一分十二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二)
  三更子初初刻二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二度五十七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度十四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7a 页 WYG0139-0470c.png
  四更子正二刻十三分(五帝座偏东二度五十二分八分/轸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十)
  五更丑正一刻九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十一分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四十二)
  攒点寅正初刻五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一度三十二分/贯索第一星偏东六度六分)
 亥宫二十度(日出卯正初刻十三分/日入酉初三刻二分) (昼四十六刻四分分/夜四十九刻十一)
  一更戌初三刻二分(天狼偏西九度一分度五十九分/南河第三星偏东三)
  二更亥初一刻十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三十四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九分)
  三更子初初刻三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七度四十九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二十二分)
  四更子正二刻十二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三十四分十二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六度四)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7b 页 WYG0139-0470d.png
  五更丑正一刻五分(角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四十八分/亢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五分)
  攒点寅初三刻十三分(氐宿第四星偏西四度二十四分/贯索第一星偏东三度十四分)
 亥宫二十五度(日出卯正初刻七分/日入酉初三刻八分) (昼四十七刻一分分/夜四十八刻十四)
  一更戌初三刻八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一度十分分/鬼宿第一星偏东十度四十)
  二更亥初一刻十四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九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九分)
  三更子初初刻五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十二度五十五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六分)
  四更子正二刻十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四十分六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三十)
  五更丑正一刻一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五十一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二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8a 页 WYG0139-0471a.png
  攒点寅初三刻七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七度三十分/贯索第一星偏东八分)
 春分戌宫初度(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昼四十八刻/夜四十八刻)
  一更戌正初刻(北河第三星偏西七度三十分/鬼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分)
  二更亥初二刻三分(星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十六分/张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七分)
  三更子初初刻六分(翼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三十四分/五帝座偏东七度三十五分)
  四更子正二刻九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九度十六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八度)
  五更丑正初刻十二分(大角偏西一度五十五分七分/氐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十)
  攒点寅初三刻(房宿第一星偏西十八分七分/心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8b 页 WYG0139-0471b.png
 戌宫五度(日出卯初三刻八分/日入酉正初刻七分) (昼四十八刻十四分/夜四十七刻一分)
  一更戌正初刻七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十四分二十九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
  二更亥初二刻七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五分六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三度)
  三更子初初刻七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四分/五帝座偏东四度二十五分)
  四更子正二刻八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三度二十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五十六分)
  五更丑正初刻八分(大角偏西五度三十分五十六分/氏宿第一星偏东三度)
  攒点寅初二刻八分(房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八分七分/心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二十)
 戌宫十度(日出卯初三刻二分分/日入酉正初刻十二) (昼四十九刻十一分/夜四十六刻四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9a 页 WYG0139-0471c.png
  一更戌正初刻十三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二十分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二十三)
  二更亥初二刻十一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五度四十一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七度三十分)
  三更子初初刻九分(五帝座偏西二度二十一分分/轸宿第一星偏东四度十九)
  四更子正二刻六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十分度四十三分/亢宿第一星偏东十一)
  五更丑正初刻四分(氐宿第一星偏西五十四分四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五度四十)
  攒点寅初二刻二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三十九分七分/尾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二十)
 清明戌宫十五度(日出卯初二刻十分/日入酉正一刻五分) (昼五十刻十分分/夜四十五刻五)
  一更戌正一刻五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七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十六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9b 页 WYG0139-0471d.png
  二更亥初三刻(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十一度十八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三分)
  三更子初初刻十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三十三分三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
  四更子正二刻五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三十二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七度三十二分)
  五更丑正初刻(氐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三十一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二度七分)
  攒点寅初一刻十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三十一分/尾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五分)
 戌宫二十度(日出卯初二刻四分分/日入酉正一刻十一) (昼五十一刻七分/夜四十四刻八分)
  一更戌正一刻十一分(张宿第一星偏西六分度四十七分/轩辕第十四星偏东三)
  二更亥初三刻四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七分/五帝座偏东八度二十二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0a 页 WYG0139-0472a.png
  三更子初初刻十一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二十八分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四十八)
  四更子正二刻四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七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五十六分)
  五更丑初三刻十一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一度三十三分/贯索第一星偏东六度五分)
  攒点寅初一刻四分(心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四十一分/尾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五分)
 戌宫二十五度(日出卯初一刻十二分/日入酉正二刻三分) (昼五十二刻六分/夜四十三刻九分)
  一更戌正二刻三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二度三十九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三十二分)
  二更亥初三刻八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八分/五帝座偏东三度四十一分)
  三更子初初刻十三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三十九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三十七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0b 页 WYG0139-0472b.png
  四更子正二刻二分(大角偏西五分东八度八分/氐宿第一星偏)
  五更丑初三刻七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五度十四分分/贯索第一星偏东二度二十四)
  攒点寅初初刻十二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三十一分/帝座偏东四度四十分)
 榖雨酉宫初度(日出卯初一刻六分/日入酉正二刻九分) (昼五十三刻三分分/夜四十二刻十二)
  一更戌正二刻九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八度五十四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四度十七分)
  二更亥初三刻十一分(五帝座偏西二度四十九分一分/轸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五十)
  三更子初初刻十四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五度三十九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七分)
  四更子正二刻一分(大角偏西四度三十五分十八分/氐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1a 页 WYG0139-0472c.png
  五更丑初三刻四分(贯索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十六分/房宿第一星偏东四十八分)
  攒点寅初初刻六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四十六分/帝座偏东一度二十五分)
 酉宫五度(日出卯初一刻/日入酉正三刻) (昼五十四刻/夜四十二刻)
  一更戌正三刻(翼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分/五帝座偏东十度七分)
  二更亥正初刻(轸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八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五度十八分)
  三更子初一刻(角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二十七分/亢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三十六分)
  四更子正二刻(氐宿第一星偏西五十六分二分/氏宿第四星偏东五度四十)
  五更丑初三刻(房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一分四分/心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1b 页 WYG0139-0472d.png
  攒点寅初初刻(帝座偏西一度五十四分十三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九度四)
 酉宫十度(日出卯初初刻九分/日入酉正三刻六分) (昼五十四刻十二分/夜四十一刻三分)
  一更戌正三刻六分(翼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二十四分/五帝座偏东三度四十五分)
  二更亥正初刻四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五十分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九度二十六)
  三更子初一刻一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三十四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九分)
  四更子正一刻十四分(氐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三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一度五分)
  五更丑初二刻十一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八分分/尾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四十八)
  攒点丑正三刻九分(帝座偏西五度十六分二十一分/箕宿第一星偏东六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2a 页 WYG0139-0473a.png
 立夏酉宫十五度(日出卯初初刻九分分/日入酉正三刻十二) (昼五十五刻九分/夜四十刻六分)
  一更戌正三刻十二分(五帝座偏西二度四十二分八分/轸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五十)
  二更亥正初刻七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三度三十二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十四分)
  三更子初一刻二分(大角偏西四十二分度三十分/氐宿第一星偏东七)
  四更子正一刻十三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三度三十七分/贯索第一星偏东四度一分)
  五更丑初二八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分分/尾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六)
  攒点丑正三刻三分(帝座偏西八度四十三分十四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五)
 酉宫二十度(日出寅正三刻十三分/日入戌初初刻二分) (昼五十六刻四分分/夜三十九刻十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2b 页 WYG0139-0473b.png
  一更亥初初刻二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十八分八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四度五十)
  二更亥正初刻十分(角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分一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九度五十)
  三更子初一刻三分(大角偏西五度五十八分四分/氐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十)
  四更子正一刻十二分(贯宿第一星偏西四十五分九分/房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
  五更丑初二刻五分(房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分/帝座偏东四度三十一分)
  攒点丑正二刻十三分(箕宿第一星偏西五十二分八分/织女第一星偏东八度四十)
 酉宫二十五度(日出寅正三刻八分/日入戌初初刻七分) (昼五十六刻十四分/夜三十九刻一分)
  一更亥初初刻七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三十八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三十八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3a 页 WYG0139-0473c.png
  二更亥正初刻十三分(角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五十二分/亢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一分)
  三更子初一刻四分(氐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六分二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三度三十)
  四更子正一刻十一分(房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十一分分/心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二十四)
  五更丑初二刻二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帝座偏东十一分)
  攒点丑正二刻八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四十二分/织女第一星偏东四度五十八分)
 小满申宫初度(日出寅正三刻三分分/日入戌初初刻十二) (昼五十七刻九分/夜三十八刻六分)
  一更亥初初刻十二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五度四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十二分)
  二更亥正一刻一分(大角偏西四十四分度二十八分/氐宿第一星偏东七)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3b 页 WYG0139-0473d.png
  三更子初一刻五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一度五十四分/贯索第一星偏东五度四十四分)
  四更子正一刻十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三十二分/尾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三十四分)
  五更丑初一刻十四分(帝座偏西四度十五分二十二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七度)
  攒点丑正二刻三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三十八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一度二分)
 申宫五度(日出寅正二刻十四分/日入戌初一刻一分) (昼五十八刻二分分/夜三十七刻十三)
  一更亥初一刻一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分一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七度五十)
  二更亥正一刻四分(大角偏西六度四十四分十九分/氐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二)
  三更子初一刻六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七度二十三分/贯索第一星偏东十五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4a 页 WYG0139-0474a.png
  四更子正一刻九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二十五分/帝座偏东六度四十六分)
  五更丑初一刻十一分(帝座偏西八度四十四分十三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五)
  攒点丑正一刻十四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八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四度十九分)
 申宫十度(日出寅正二刻十一分/日入戌初一刻四分) (昼五十八刻八分/夜三十七刻七分)
  一更亥初一刻四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五分八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四十)
  二更亥正一刻五分(氐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四分四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二度三十)
  三更子初一刻七分(房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五十三分/心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十一分)
  四更子正一刻八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二十八分/帝座偏东一度四十三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4b 页 WYG0139-0474b.png
  五更丑初一刻十分(箕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十分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七度三十)
  攒点丑正一刻十一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二十一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九度四十六分)
 芒种申宫十五度(日出寅正二刻八分/日入戌初一刻七分) (昼五十八刻十四分/夜三十七刻一分)
  一更亥初一刻七分(大角偏西三度八分度四分/氐宿第一星偏东五)
  二更亥正一刻七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三度十八分/贯索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分)
  三更子初一刻七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一分/尾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五分)
  四更子正一刻八分(帝座偏西三度三十九分十八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七度五)
  五更丑初一刻八分(箕宿箕一星偏西七度二分八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5a 页 WYG0139-0474c.png
  攒点丑正一刻八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五十八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五度九分)
 申宫二十度(日出寅正二刻六分/日入戌初一刻九分) (昼五十九刻三分分/夜三十六刻十二)
  一更亥初一刻九分(氐宿第一星偏西五十分十八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五度四)
  二更亥正一刻八分(贯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九分/房星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分)
  三更子初一刻八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四分/帝座偏东五度五十七分)
  四更子正一刻七分(帝座偏西八度四十八分十九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
  五更丑初一刻七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七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五度)
  攒点丑正一刻六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度五十二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五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5b 页 WYG0139-0474d.png
 申宫二十五度(日出寅正二刻五分/日入戌初一刻十分) (昼五十九刻五分/夜三十六刻十分)
  一更亥初一刻十分(氐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三十一分/氐宿第四星偏东七分)
  二更亥正一刻九分(房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三十六分/心宿第一星偏东五十九分)
  三更子初一刻八分(尾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四十分/帝座偏东三十一分)
  四更子正一刻七分(箕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三十七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七度三分)
  五更丑初一刻六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十八分分/河鼓第一星偏东九度四十九)
  攒点丑正一刻五分(河鼓第二星偏西四度五十六分/牛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十二分)
 夏至未宫初度(日出寅正二刻五分/日入戌初一刻十分) (昼五十九刻五分/夜三十六刻十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6a 页 WYG0139-0475a.png
  一更亥初一刻十分(氐宿第四星偏西五度二十分/贯索第一星偏东二度十八分)
  二更亥正一刻九分(心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十八分/尾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八分)
  三更子初一刻八分(帝座偏西四度五十六分十一分/箕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
  四更子正一刻七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八度四分六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
  五更丑初一刻六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二度四十五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四度二十二分)
  攒点丑正一刻五分(天津第一星偏西一度四十二分/女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二分)
 未宫五度(日出寅正二刻五分/日入戌初一刻七分) (昼五十九刻五分/夜三十六刻十分)
  一更亥初一刻十分(房宿第一星偏西四十五分分/心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五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6b 页 WYG0139-0475b.png
  二更亥正一刻九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九分/帝座偏东四度二十二分)
  三更子初一刻八分(帝座偏西十度二十三分四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十)
  四更子正一刻七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二十七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三度四十分)
  五更丑初一刻六分(河鼓第二星偏西一度五分/牛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三分)
  攒点丑正一刻五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五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九度八分)
 未宫十度(日出寅正二刻二分/日入戌初一刻九分) (昼五十九刻三分分/夜三十六刻十二)
  一更亥初一刻九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二十一分五分/尾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
  二更亥正一刻八分(帝座偏西四十九分度四十八分/箕宿第一星偏东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7a 页 WYG0139-0475c.png
  三更子初一刻八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十二分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五度二十八)
  四更子正一刻七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三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八度十四分)
  五更丑初一刻七分(河鼓第二星偏西六度四十六分/牛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二分)
  攒点丑正一刻六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六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二十七分)
 小暑未宫十五度(日出寅正二刻八分/日入戌初一刻七分) (昼五十八刻十四分/夜三十七刻一分)
  一更亥初一刻七分(心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十五分分/尾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一)
  二更亥正一刻七分(帝座偏西五度五十八分十九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三)
  三更子初一刻七分(箕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一分/织女第一星偏东十九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7b 页 WYG0139-0475d.png
  四更子正一刻八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四度三十二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二度三十五分)
  五更丑初一刻八分(天津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四分/女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分)
  攒点丑正一刻八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十七分/危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十二分)
 未宫二十度(日出寅正二刻十一分/日入戌初一刻四分) (昼五十八刻八分/夜三十七刻七分)
  一更亥初一刻四分(尾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六分/帝座偏东四度二十五分)
  二更亥正一刻五分(帝座偏西十度五十分七分/箕宿第一星偏东四十)
  三更子初一刻七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三十九分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二度二十八)
  四更子正一刻八分(河鼓第二星偏西二度四十七分/牛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一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8a 页 WYG0139-0476a.png
  五更丑初一刻十分(女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十二分/虚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一分)
  攒点丑正一刻十一分(虚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三十四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五分)
 未宫二十五度(日出寅正二刻十四分/日入戌初一刻一分) (昼五十八刻二分分/夜三十七刻十三)
  一更亥初一刻一分(帝座偏西八分东十一度二十九分/箕宿第一星偏)
  二更亥正一刻四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十六分分/织女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四)
  三更子初一刻六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九度四十二分/河鼓第一星偏东七度二十五分)
  四更子正一刻九分(牛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二分/天津第一星偏东二十一分)
  五更丑初一刻十一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五十五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八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8b 页 WYG0139-0476b.png
  攒点丑正一刻十四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五十八分/北洛师门偏东六度四十三分)
 大暑午宫初度(日出寅正三刻三分分/日入戌初初刻十二) (昼五十七刻九分/夜三十八刻六分)
  一更亥初初刻十二分(帝座偏西四度二十二分五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十)
  二更亥正一刻一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八度四十五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五十五分)
  三更子初一刻五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四度四十一分/河鼓第一星偏东二度二十六分)
  四更子正一刻十分(天津第一星偏西五度八分/女宿第一星偏东六分)
  五更丑初一刻十四分(虚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五十一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十八分)
  攒点丑正二刻三分(危宿第一星偏西十二度十二分/北落师门偏东二十九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9a 页 WYG0139-0476c.png
 午宫五度(日出寅正三刻八分/日入戌初初刻七分) (昼丑十六刻十四分/夜三十九刻八分)
  一更亥初初刻七分(帝座偏西八度十八分十九分/箕宿第一星偏东三度)
  二更亥正初刻十三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七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四度)
  三更子初一刻四分(河鼓第二星偏西二度三十分分/牛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八)
  四更子正一刻十一分(牛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二十分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四十三)
  五更丑初二刻二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八分分/北落师门偏东十度三十三)
  攒点丑正一刻八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八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三度十三分)
 午宫十度(日出寅正三刻十三分昼五十六刻四分分/日入戌初初刻二分 夜三十九刻十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9b 页 WYG0139-0476d.png
  一更亥初初刻二分(箕宿第一星偏西三十一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九度九分)
  二更亥正初刻十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二十七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九度四十分)
  三更子初一刻三分(牛宿第一星偏西十二分十三分/天津第一星偏东一度二)
  四更子正一刻十二分(女宿第一星偏西十度四十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三分)
  五更丑初二刻五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五十八分/北落师门偏东四度四十三分)
  攒点丑正二刻十三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度八分三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五十)
 立秋午宫十五度(日出卯初初刻三分分/日入酉正三刻十二) (昼五十五刻九分/夜四十刻六分)
  一更戌正一刻十二分(箕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十七分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三度二十七)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0a 页 WYG0139-0477a.png
  二更亥正初刻七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四十一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五度二十四分)
  三更子初一刻二分(天津第一星偏西三度二十五分/女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四十九分)
  四更子正一刻十三分(虚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五十四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十六分)
  五更丑初二刻八分(北落师门偏西一度三分分/室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六)
  攒点丑正三刻三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度二十四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三十七分)
 午宫二十度(日出卯初初刻九分/日入酉正三刻六分) (昼五十四刻十二分/夜四十一刻三分)
  一更戌正三刻六分(箕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四十四分/织女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六分)
  二更亥正初刻四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五度五十五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一度十二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0b 页 WYG0139-0477b.png
  三更子初一刻一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五十三分/虚宿第一星偏东八度十分)
  四更子正一刻十四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二十六分/北落师门偏东十一度十五分)
  五更丑初二刻十一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三十六分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二十五)
  攒点丑正三刻九分(壁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五十分/土司空偏东一度五十分)
 午宫二十五度(日出卯初一刻/日入酉正三刻) (昼五十四刻/夜四十二刻)
  一更戌正三刻(斗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二分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六度五)
  二更亥正初刻(河鼓第二星偏西二度四十分分/牛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八)
  三更子初一刻(女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分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1a 页 WYG0139-0477c.png
  四更子正二刻(危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三十三分/北落师门偏东六度八分)
  五更丑初三刻(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二十八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三十三分)
  攒点寅初初刻(奎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七分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五十五)
 处暑已宫初度(日出卯初一刻六分/日入酉正二刻九分) (昼五十三刻三分分/夜四十二刻十二)
  一更戌正二刻九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十一分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十二度四十六)
  二更亥初三刻十一分(河鼓第二星偏西六度二十九分/牛宿第一星偏东三十九分)
  三更子初初刻十四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一分八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七度三十)
  四更子正二刻一分(危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三十七分/北落师门偏东一度四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1b 页 WYG0139-0477d.png
  五更丑初三刻四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度十七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四十四分)
  攒点寅初初刻六分(奎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六分/娄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三十六分)
 已宫五度(日出卯出一刻十二分/日入酉正二刻三分) (昼五十二刻六分/夜四十七刻九分)
  一更戌正二刻三分(斗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六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九度三十一分)
  二更亥初三刻八分(天津第一星偏西一度四十八分/女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二十四分)
  三更子初初刻十三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一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八分)
  四更子正二刻二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二十七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五度十四分)
  五更丑初三刻七分(壁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四十六分/土司空偏东二度五十四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2a 页 WYG0139-0478a.png
  攒点寅初初刻十二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十三度五十一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一分)
 已宫十度(日出卯去二刻四分分/日入酉正一刻十一) (昼五十一刻七分/夜四十四刻八分)
  一更戌正一刻十一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三十二分/河鼓第二星偏东六度三十五分)
  二更亥初三刻四分(女宿第一星偏西十五分十八分/虚宿第一星偏东十度四)
  三更子初初刻十一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分八分/北落师门偏东十一度三十)
  四更子正二刻四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五十八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三分)
  五更丑初三刻十一分(土司空偏西二度四十七分/奎宿第一星偏东二十八分)
  攒点寅初一刻四分(娄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五分四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五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2b 页 WYG0139-0478b.png
 白露已宫十五度(日出卯初二刻十分/日入酉正一刻五分) (昼五十刻十分/夜四十刻五分)
  一更戌正一刻五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三度四十二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三度二十五分)
  二更亥初三刻(女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五十五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八分)
  三更子初初刻十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二十八分/北落师门偏东七度十三分)
  四更子正二刻五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五十三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五分)
  五更丑正初刻(奎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十二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九度)
  攒点寅初一刻十分(胃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分十一分/天囷第一星偏东四度五)
 已宫二十度(日出卯初三刻二分分/日入酉正初刻十二) (昼四十九刻十一分/夜四十六刻四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3a 页 WYG0139-0478c.png
  一更戌正初刻十三分(斗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度三十四分/河鼓第二星偏东三十三分)
  二更亥初二刻十一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二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一分)
  三更子初初刻九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五十分/北落师门偏东二度五十一分)
  四更子正二刻六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度四十五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六分)
  五更丑正初刻四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十度四十九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二十三分)
  攒点寅初二刻二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十一分/昴宿第一星偏东八度四十二分)
 巳宫二十五度(日出卯初三刻八分/日入酉正初刻七分) (昼四十八刻十四分/夜四十七刻一分)
  一更戌正初刻七分(河鼓第二星偏西三度三十三分/牛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三十五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3b 页 WYG0139-0478d.png
  二更亥初二刻七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五分三十四分/危宿第一星偏东四度)
  三更子初初刻七分(北落师门偏西一度十五分/室宿第一星偏东五十四分)
  四更子正二刻八分(壁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五十分/土司空偏东二度五十分)
  五更丑正初刻八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三分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九度四十六)
  攒点寅初二刻八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七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六分)
 秋分辰宫初度(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昼四十八刻/夜四十八刻)
  一更戌正初刻(河鼓第二星偏西五度二十三分/牛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四十五分)
  二更亥初二刻三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分分/危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五十九)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4a 页 WYG0139-0479a.png
  三更子初初刻六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二十六分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三度三十五)
  四更子初二刻九分(土司室偏西二度一度十五分/奎宿第一星偏东)
  五更丑正初刻十二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四十八分/胃宿第一星偏东四度十一分)
  攒点寅初三刻(昴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四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十五分)
 辰宫五度(日出卯正初刻七分/日入酉初三刻八分) (昼四十七刻一分分/夜四十八刻十四)
  一更戌初三刻八分(牛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分/天津第一星偏东二十八分)
  二更亥初一刻十四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十五分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二十四)
  三更子初初刻五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四十六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九度十五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4b 页 WYG0139-0479b.png
  四更子正二刻十分(奎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三十五分/娄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三十七分)
  五更丑正一刻一分(胃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二十四分/天囷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十三分)
  攒点寅初三刻七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十度四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五十五分)
 辰宫十度(日出卯正一刻五分/日入酉初二刻十分) (昼四十五刻五分/夜五十刻十分)
  一更戌初三刻二分(天津第一星偏西二度三十八分/女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六分)
  二更亥初一刻十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十二分/北落师门偏东十度二十九分)
  三更子初初刻三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五十二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九分)
  四更子正二刻十二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八度四十一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三十一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5a 页 WYG0139-0479c.png
  五更丑正一刻五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三分/昴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二十分)
  攒点寅初三刻十三分(毕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十一分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五度五十三)
 寒露辰宫十五度(日出卯正一刻五分/日入酉初二刻二分) (昼四十五刻五分/夜五十刻十分)
  一更戌初二刻十分(女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分十七分/虚宿第一星偏东十度四)
  二更亥初一刻六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四十九度/北落师门偏东六度五十二分)
  三更子初初刻二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六度十四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四十七分)
  四更子正二刻十三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十三度三十三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三十九分)
  五更丑正一刻九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分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十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5b 页 WYG0139-0479d.png
  攒点寅正初刻五分(五车第二星偏西二十九分/参宿第七星偏东三十五分)
 辰宫二十度(日出卯正一刻十一分/日入酉初二刻四分) (昼四十四刻八分/夜五十一刻七分)
  一更戌初二刻四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二十六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七度三十七分)
  二更亥初一刻二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九分/北落师门偏东三度十二分)
  三更子初初刻一分(壁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三十八分/土司空偏东四度二分)
  四更子正二刻十四分(娄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十六分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九度四十三)
  五更丑正一刻十三分(昴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五十七分/毕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二分)
  攒点寅正初刻十一分(觜宿第一星偏西五十三分分/参宿第四星偏东四度十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6a 页 WYG0139-0480a.png
 辰宫二十五度(日出卯正二刻三分分/日入酉初一刻十二) (昼四十三刻九分/夜五十二刻六分)
  一更戌初一刻十二分(女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二十二分/虚宿第一星偏东四度四十一分)
  二更亥初初刻十三分(北落师门偏西二十九分十分/室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四)
  三更亥正三刻十四分(土司空偏西九分三度六分/奎宿第一星偏东)
  四更子正三刻一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七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二分)
  五更丑正二刻二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三十八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二十一分)
  攒点寅正一刻三分(参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十五分/井宿第一星偏东四度十八分)
 霜降卯宫初度(日出卯正二刻九分/日入酉初一刻六分) (昼四十二刻十二分/夜五十三刻三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6b 页 WYG0139-0480b.png
  一更戌初一刻六分(女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三十七分/虚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二十六分)
  二更亥初初刻十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十分八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四度四十)
  三更亥正三刻十三分(奎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二十四分分/娄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四十八)
  四更子正三刻二分(胃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十八分/天囷第一星偏东二度三十九分)
  五更丑正二刻五分(毕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九分五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七度五十)
  攒点寅正一刻九分(井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七分/天狼偏东四度三十九分)
 卯宫五度(日出卯正三刻/日入酉初一刻) (昼四十二刻/夜五十四刻)
  一更戌初一刻(虚宿第一宿偏西一度五十三分/危宿第一宿偏东六度四十六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7a 页 WYG0139-0480c.png
  二更亥初初刻六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九分二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五十)
  三更亥正三刻十二分(奎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五十八分/娄宿第一星偏东八度十四分)
  四更子正三刻三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十五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四十八分)
  五更丑正二刻九分(毕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八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二度六分)
  攒点寅正二刻(天狼偏西一度四十分度二十分/南河第三星偏东十一)
 卯宫十度(日出卯正三刻六分/日入酉初初刻九分) (昼四十一刻三分分/夜五十四刻十二)
  一更戌初初刻九分(虚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十五分分/危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四)
  二更亥初初刻二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一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七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7b 页 WYG0139-0480d.png
  三更亥正三刻十一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三十五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三十七分)
  四更子正三刻四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二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十一分)
  五更丑正二刻十三分(参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二分/参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二十八分)
  攒点寅正二刻六分(天狼偏西八度二分度五十八分/南河第一星偏东四)
 立冬卯宫十五度(日出卯正三刻十二分/日入酉初初刻三分) (昼四十刻六分分/夜五十五刻九)
  一更戌初初刻三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分八分/北落师门偏东十一度三十)
  二更戌正三刻十四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四度十三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十八分)
  三更亥正三刻十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分四分/胃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五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8a 页 WYG0139-0481a.png
  四更子正三刻五分(昴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三十一分/毕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二十八分)
  五更丑正三刻一分(觜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二分/参宿第四星偏东一度二十二分)
  攒点寅正二刻十二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三十二分八分/鬼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十)
 卯宫二十度(日出辰初初刻二分分/日入申正三刻十三) (昼三十九刻十一分/夜五十六刻四分)
  一更酉正三刻十三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九分/北落师门偏东八度四十八分)
  二更戌正三刻十一分(壁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二十八分/土司空偏东六度十二分)
  三更亥正三刻九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五十一分/胃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八分)
  四更子正三刻六分(昴宿第一星偏西七度四十七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二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8b 页 WYG0139-0481b.png
  五更丑正三刻四分(参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十四分/井宿第一星偏东二度九分)
  攒点寅正三刻二分(北河第三星偏西六度四十八分/鬼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二分)
 卯宫二十五度(日出辰初初刻七分/日入申正三刻八分) (昼三十九刻一分分/夜五十六刻十四)
  一更酉正三刻八分(危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九分/北落师门偏东五度二分)
  二更戌正三刻八分(壁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四十八分/土司空偏东一度五十二分)
  三更亥正三刻八分(娄宿第一星偏西十度四十一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十八分)
  四更子正三刻七分(毕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八分六分/五车第二星偏东八度五十)
  五更丑正三刻七分(井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一分/天狼偏东二度五十五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9a 页 WYG0139-0481c.png
  攒点寅正三刻七分(鬼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八分/柳宿第一星偏东二十八分)
 小雪寅宫初度(日出辰初初刻十二分/日入申正三刻三分) (昼三十八刻六分/夜五十七刻九分)
  一更酉正三刻三分(危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三十五分/北落师门偏东一度六分)
  二更戌正三刻五分(土司空偏西二度三十四分/奎宿第一星偏东四十一分)
  三更亥正三刻七分(胃宿第一星偏西三度三十八分/天囷第一星偏东一度二十九分)
  四更子正三刻八分(毕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三十四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三度三十分)
  五更丑正三刻十分(天狼偏西三度一分度五十九分/南河第三星偏东九)
  攒点寅正三刻十二分(柳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五十八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五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9b 页 WYG0139-0481d.png
 寅宫五度(日出辰初一刻一分分/日入申正二刻十四) (昼三十七刻十三分/夜五十八刻二分)
  一更酉正二刻十四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五十九分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六度二)
  二更戌正三刻二分(奎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八分/娄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二十四分)
  三更亥正三刻六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三度三十分分/昴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三)
  四更子正三刻九分(参宿第七星偏西五十五分分/参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五)
  五更丑正三刻十三分(天狼偏西九度东四度/南河第三星偏)
  攒点卯初初刻一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十二度十二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三十一分)
 寅宫十度(日出辰初一刻四分分/日入申正二刻十二) (昼三十七刻七分/夜五十八刻八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0a 页 WYG0139-0482a.png
  一更酉正二刻十一分(室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二分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二十九)
  二更戌正三刻一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一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三十一分)
  三更亥正三刻五分(天囷第一星偏西八度三十三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一度四十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分(觜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四十六分/参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八分)
  五更丑正三刻十四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三十六分四分/鬼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十)
  攒点卯初初刻四分(星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二分/张宿第一星偏东三十一分)
 大雪寅宫十五度(日出辰初一刻七分/日入申正二刻八分) (昼三十七刻一分分/夜五十八刻十四)
  一更酉正二刻八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九分二分/壁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五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0b 页 WYG0139-0482b.png
  二更戌正二刻十四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十三度四十三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九分)
  三更亥正三刻五分(昴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四十三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七度十七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分(参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分九分/井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
  五更寅初初刻一分(北河第三星偏西六度二十八分/鬼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二十二分)
  攒点卯初初刻七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四十三分八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二度二十)
 寅宫二十度(日出辰初一刻九分/日入申正二刻六分) (昼三十六刻十二分/夜五十九刻三分)
  一更酉正二刻六分(室宿第一星偏西十五度三分分/壁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八)
  二更戌正二刻十三分(娄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四十分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八)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1a 页 WYG0139-0482c.png
  三更亥正三刻四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一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八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一分(井宿第一星偏西一度十分/天狼偏东五度二十六分)
  五更寅初初二分(鬼宿第一星偏西十七分十九分/柳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二)
  攒点卯初初刻九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七度三十七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三十四分)
 寅宫二十五度(日出辰初一刻十分/日入申正二刻五分) (昼三十六刻十分/夜五十九刻五分)
  一更酉正二刻五分(壁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十三分/上司空偏东四度二十七分)
  二更戌正二刻十二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五十一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八分)
  三更亥正三刻四分(毕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十八分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七度四十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1b 页 WYG0139-0482d.png
  四更子正三刻十一分(天狼/当中)
  五更寅初初刻三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十二分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三十一)
  攒点卯初初刻十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七分分/五帝座偏东十二度二)
 冬至丑宫初度(日出辰初一刻十分/日入甲正二刻五分) (昼三十六刻十分/夜五十九刻五分)
  一更酉正二刻五分(上司空偏西一度二度十五分/奎宿第一星偏东)
  二更戌正二刻十二分(胃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十九分分/天囷第一星偏东一度四十八)
  三更亥正三刻四分(毕宿第一星偏西八度四十五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二度十九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一分(天狼偏西五度二十七分十三分/南河第三星偏东七度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2a 页 WYG0139-0483a.png
  五更寅初初刻三分(柳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三十九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四分)
  攒点卯初初刻十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五度三十四分/五帝座偏东六度三十五分)
 丑宫五度(日出辰初一刻十分/日入申正二刻五分) (昼三十六刻十分/夜五十九刻五分)
  一更酉正二刻五分(奎宿第一星偏西三度十二分/娄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
  二更戌正二刻十二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三度三十九分/昴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三十四分)
  三更亥正三刻四分(参宿第七星偏西二度四分/参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六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一分(天狼偏西十度五十四分分/南河第三星偏东二度六)
  五更寅初初刻三分(星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十六分/张宿第一星偏东二度四十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2b 页 WYG0139-0483b.png
  攒点卯初初刻十分(翼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一分/五帝座偏东一度八分)
 丑宫十度(日出辰初一刻九分/日入申正二刻六分) (昼三十六刻十二分/夜五十九刻三分)
  一更酉正二刻六分(奎宿第一星偏西八度五十三分/娄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十九分)
  二更戌正二刻十三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五十三分)
  三更亥正三刻四分(觜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四十八分/参宿第四星偏东二度十六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一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二度三十六分/鬼宿第一星偏东九度二十七分)
  五更寅初初刻二分(张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十一分分/轩辕第十四星偏东二度二十二)
  攒点卯初初刻九分(五帝座偏西四度三分三十七分/轸宿第一星偏东二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3a 页 WYG0139-0483c.png
 小寒丑宫十五度(日出辰初一刻七分/日入申正二刻八分) (昼三十七刻一分分/夜五十八刻十四)
  一更酉正二刻八分(娄宿第一星偏西三十五分十四分/胃宿第一星偏东十一度二)
  二更戌正二刻十四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四十六分/毕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十三分)
  三更亥正三刻五分(参宿第四星偏西三度二十三分/井宿第一星偏东三度十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七度三十二分/鬼宿第一星偏东四度十八分)
  五更寅初初刻一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二度四十七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二十四分)
  攒点卯初初刻七分(轸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十七分九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五度三十)
 丑宫二十度(日出辰初一刻四分分/日入申正二刻十一) (昼三十七刻七分/夜五十八刻八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3b 页 WYG0139-0483d.png
  一更酉正二刻十一分(娄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四十二分/胃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十七分)
  二更戌正三刻一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十度三十八分/毕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一分)
  三更亥正三刻五分(井宿第一星偏西二度十二分/天狼偏东四度二十四分)
  四更子正三刻十分(鬼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分/柳宿第一星偏东四十三分)
  五更丑正三刻十四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六度三十九分/翼宿第一星偏东六度三十二分)
  攒点卯初初刻四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六度五十四分/角宿第一星偏东十度二十二分)
 丑宫二十五度(日出辰初一刻一分分/日入申正二刻十四) (昼三十七刻十三分/夜五十八刻二分)
  一更酉正二刻十四分(胃宿第一星偏西四十六分一分/天囷第一星偏东四度二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4a 页 WYG0139-0484a.png
  二更戌正三刻二分(毕宿第一星偏西五度十二分分/五车第二星偏东五度五十二)
  三更亥正三刻六分(天狼偏西一度九分一度五十一分/南河第三星偏东十)
  四更子正三刻九分(柳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二十一分/星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二十二分)
  五更丑正三刻十三分(轩辕第十四星偏西十二度四十二分/翼宿第一星偏东二十九分)
  攒点卯初初刻一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一度二十七度/角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四十九分)
 大寒子宫初度(日出辰初初刻十二分/日入申正三刻三分) (昼三十八刻六分/夜五十七刻九分)
  一更酉正三刻三分(天囷第一星偏西一度五十三分/昴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二十分)
  二更戌正三刻五分(五车第二星偏四七分七分/参宿第一星偏东五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4b 页 WYG0139-0484b.png
  三更亥正三刻七分(天狼偏西六度三十八分十二分/南河第三星偏东六度二)
  四更子正三刻八分(柳宿第一星偏西九度二十分分/星宿第一星偏东三度二十三)
  五更丑正三刻十分(翼宿第一星偏西四度/五帝座偏东八度九分)
  攒点寅正三刻十二分(轸宿第一星偏西十五度四十一分/角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三十五分)
 子宫五度(日出辰初初刻七分/日入申正三刻八分) (昼三十九刻一分分/夜五十六刻十四)
  一更酉正三刻八分(天囷第一星偏西八度十九分分/昴宿第一星偏东一度五十四)
  二更戌正三刻八分(觜宿第一星偏西十七分十七分/参宿第四星偏东四度四)
  三更亥正三刻八分(天狼偏西十二度四分六分/南河第三星偏东五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5a 页 WYG0139-0484c.png
  四更子正三刻八分(星宿第一星偏西一度三十三分/张宿第一星偏东四度三十分)
  五更丑正三刻七分(翼宿第一星偏西七度五十六分/五帝座偏东四度十三分)
  攒点寅正三刻七分(角宿第一星偏西二度二十一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九度三十二分)
 子宫十度(日出辰初初刻二分分/日入申正三刻十三) (昼三十九刻十一分/夜五十六刻四分)
  一更酉正三刻十三分(昴宿第一星偏西四度十一分分/毕宿第一星偏东六度四十八)
  二更戌正三刻十一分(参宿第四星偏西一度三分分/井宿第一星偏东五度三十)
  三更亥正三刻九分(北河第三星偏西三度二十七分/鬼宿第一星偏东八度二十三分)
  四更子正三刻六分(张宿第一星偏西二十分三十三分/轩辕第十四星偏东三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5b 页 WYG0139-0484d.png
  五更丑正三刻四分(五帝座偏西三十七分三分/轸宿第一星偏东六度)
  攒点寅正三刻二分(角宿第一星偏西六度十一分分/亢宿第一星偏东五度四十二)
          右测中星考日躔以定岁差
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注冬至日在牵牛景大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此长短之极春分日在娄秋分日在角而月弦于牵牛)
(东井牛疏春分日在娄其月上弦在东井圆于角下弦/于牵 秋分日在角上弦于牵牛圆于娄下弦于东井)
(郑并言月弦于牵牛东/井不言圆望义可知也)
 梅氏文鼎曰日行黄道有南至北至月亦有之月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6a 页 WYG0139-0485a.png
 北至则阴律是也月之南至则阳律是也夫月之阴
 阳律随时变迁而必于春秋测之何耶凡言至者皆
 要其数之所极则必有中数以为之衷如日道有南
 至北至相差四十七度奇而其中数则赤道也月有
 阴律有阳律出入于黄道各六度弱而其中数则黄
 道也夫黄道之在冬夏既自相差四十七度奇则已
 无定度又何以为月道之中数乎惟春秋二分之黄
 道与赤道同度则其东出西没及过午之度并与赤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6b 页 WYG0139-0485b.png
 道无殊于此测月可得阴阳律出入黄道之真度矣
 假如二分之望月在其冲(春分之望月必在秋分之/宿度秋分之望月必在春)
 (分之/宿度)则日没于酉正而月出于卯正日出于卯正而月
 没于酉正其出没方位必居卯酉正中与日相等然
 而或等焉或不等焉或有时而出没于酉正卯正之
 南则知其在阳律也有时而在卯正酉正之北则知
 其在阴律也又此时日之过午也必与本处之赤道
 同高(即冬夏二至日轨/高度折中之处)则月亦宜然然而月之过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7a 页 WYG0139-0485c.png
 或有时而高于日度则知其在阴律也有时而卑于
 日度则知其在阳律也若月之出没在卯酉之正而
 不偏南北月之过午一如日轨之度而略无高卑则
 为正当交道而有亏食故曰惟春秋可以测月也
 又曰但以日轨为主则春秋致月亦致日之馀事即
 于两弦立说亦足以明若正言致月之理则必将详
 考其交道出入之端与夫阴阳律远近之距则兼望
 言之其理益著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7b 页 WYG0139-0485d.png
 问阴阳律之法于两弦亦可用乎曰可凡冬夏至表
 景既有土圭之定度(夏至尺五寸即土圭之定度也/冬至景丈三尺盖亦以土圭之)
 (度度之/而知)则月亦宜然而今测月景每有不齐则交道
 可知假如春分日在娄而月上弦于东井秋分日在
 角而月下弦于东井则是月所行者夏至日道也其
 午景宜与土圭等又如春分日在娄而月下弦于牵
 牛秋分日在角而月上弦于牵牛则是月行冬至日
 道也其午景宜与土圭所度冬至长景等而徵之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8a 页 WYG0139-0486a.png
 测或等焉或不等焉其等于定度者必月交黄道之
 度也其短于定度者必月在日道之北而为阴律也
 其长于定度者必月在日道之南而为阳律也是故
 两弦亦可以测阴阳律也然则阴阳律之变动若此
 又何以正四时之叔曰日道之出入赤道也距远至
 廿四度月道之出入黄道最远止六度距廿四度故
 景之进退也大(夏至尺五寸冬至一/丈三尺相去悬绝)距止六度故景
 之进退也小(阴律阳律之月景所差于/日景者不过尺许而已)假如月上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8b 页 WYG0139-0486b.png
 弦在东井而景更短于土圭其为夏至之阴律更无
 可疑即使是阳津而景长于土圭其长不过尺许无
 害其为夏至之黄道也又如月上下弦在牵牛景加
 长于土圭所定之度其为冬至之阳律已成确据即
 使是阴律而景短于土圭所定之度其短亦不过尺
 许无损其为冬至之日道也夫两弦之月道既在二
 至之度则日躔必在二分而四叙不忒故曰举弦立
 说亦足以明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9a 页 WYG0139-0486c.png
 或疑洛下闳制浑仪止知黄道至东汉永元铜仪始
 知月道至阴阳交道之说后代始密周礼所言致月
 或未及此曰洪范言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是古有
 黄道也十月之交见于诗是古知交道也洛下闳等
 草创于祖龙煨烬之馀故制未备而以此疑周礼乎
 夫谓术屡变益精者如岁差之类必数十年始差一
 度故久而后觉若月之阴阳律月必一周视黄道之
 变尤为易见而谓古人全不之知吾不信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9b 页 WYG0139-0486d.png
 或又疑土圭只尺有五寸则惟北至时可用馀三时
 何以定之曰经固言日北景长日南景短矣其长其
 短亦必有数则皆以土圭之尺寸度之耳然则长日
 至景如土圭者冬日至景必数倍于土圭而以土圭
 度之无难得其丈尺故冬夏并言致日也
 (李氏光地曰算法之要惟定二至二分为先二至定/则律元正矣必也立表测晷检验长短之极如祖冲)
 (之及今法之密焉此冬夏致日之说也日行有赢缩/算自秋分至春分之前缩自春分至秋分之前赢若)
 (但以百八十二日中分之以求赤道之交则晷景不/得矣此亦可以立表参求而今法更得一术用日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0a 页 WYG0139-0487a.png
 (东西对望检之便得二分之正盖冬行南陆则地上/之天少而地下之天多夏行北陆则地上之天多而)
 (地下之天少其日月之东西相对者非望也惟春分/秋分行于中道则日月对冲于地平即真望矣以其)
 (真望之在何时检二分之所在此春秋致月之说也/冬夏致日者于南北春秋致月者于东西亦各以其)
 (方位为此说者以为独得之秘/而不知古之圣人知此久矣)
    蕙田案春秋传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
    而出之尔雅北陆虚也西陆昴也推是而言
    东陆鸟也南陆火也四陆即天之四象唐虞
    时冬至日在虚行北陆夏至日在七星行南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0b 页 WYG0139-0487b.png
    陆后汉志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
    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与春秋传同汉冬至
    日在斗北陆之宿也今冬至日在箕属东北
    维夏至日在参属西南维至于日道发南不
    可谓之行南陆日道敛北不可谓之行北陆
    相承误用非也冬夏致日测黄道也春秋致
    月测月道也(亦名/白道)
    观承案南陆北陆之名相沿而误解久矣榕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1a 页 WYG0139-0487c.png
    村亦不免承讹而未觉日道发南不可谓行
    南陆日道敛北不可谓行北陆剖晰豁然可
    为烛龙矣
          右致日月以正节气
周礼夏官挈壶氏(注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凡军事县壶以序
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注以/水守)
(壶者为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火视刻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漏之箭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焉)
秋官司寤氏掌夜时(注夜时谓夜晚早若今甲乙至戌/ 疏此文与下为目故注云谓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1b 页 WYG0139-0487d.png
(晚早甲乙则早时/戌亥则晚时也)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注夜士主/行夜徼候)
(者如今都候之属云疏以星分夜者若今时观参辰知/夜早晚是以书传 春昏张中可以种稷夏大火中可)
(以种黍菽虚中可以种麦冬昴中可以收敛盖藏/彼虽非分夜以诏夜士亦是以星知早晚之类也)
    蕙田案素问曰一日一夜五分之汉书西域
    传杜钦曰斥候士五分夜击刁斗自守隋志
    曰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
    丁戊昏旦有中星颜氏家训曰汉魏以来谓
    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2a 页 WYG0139-0488a.png
    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此郑注甲乙至
    戊戊讹作戌贾疏遂言戌亥非也以星分夜
    者视星移次某星中或某星见为甲夜乙夜
    也
隋书天文志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
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
于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
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日未出前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2b 页 WYG0139-0488b.png
刻半而明既没后二刻半乃昏减夜五刻以益昼漏谓
之昏旦漏刻皆随气增损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凡
差二十刻每差一刻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
一箭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昏
旦有星中每箭各有其数皆所以分时代守更其作役
汉兴张苍因循古制犹多疏阔及孝武考成星术下漏
以追天度亦未能尽其理刘向鸿范传记武帝时所用
法云冬夏二至之间一百八十馀日昼夜差二十刻大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3a 页 WYG0139-0488c.png
率二至之后九日而增损一刻焉至哀帝时又改用昼
夜一百二十刻寻亦寝废至王莽窃位又遵行之光武
之初亦以百刻九日加减法编于甲令为常符漏品至
和帝永元十四年霍融上言官术率九日增减一刻不
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术漏刻随日南北
为长短乃诏用夏术漏刻依日行黄道去极每差二度
四分为增减一刻凡用四十八箭终于魏晋相传不改
宋何承天以月蚀所在当日之衡考验日宿知移旧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3b 页 WYG0139-0488d.png
度冬至之日其影极长测量晷度知冬至移旧四日前
代诸漏春分昼长秋分昼短差过半刻皆由气日不正
所以而然遂议造漏法春秋二分昏旦昼夜漏各五十
五刻齐及梁初因循不改至天监六年武帝以昼夜百
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馀分乃以昼夜为九十
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用一百八刻
依尚书考灵曜昼夜三十六顷之数因而三之冬至昼
漏四十八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七十刻夜漏三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4a 页 WYG0139-0489a.png
八刻春秋二分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八刻昏旦之数
各三刻先令祖暅为漏经皆依浑天黄道日行去极远
近为用箭日率陈文帝天嘉中亦命舍人朱史造漏依
古百刻为法周齐因循魏漏晋宋梁大同并以百刻分
于昼夜隋初用周朝尹公正马显所造漏经至开皇十
四年鄜州司马袁充上晷影漏刻充以短影平仪均布
十二辰立表随日影所指辰刻以验漏刻之节十二辰
刻互有多少时正前后刻亦不同袁充素不晓浑天黄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4b 页 WYG0139-0489b.png
道去极之数苟役私智变改旧章其于施用未为精密
开皇十七年张胄元用后魏浑天铁仪测知春秋二分
日出卯酉之北不正当中与何承天所测颇同皆日出
卯三刻五十五分入酉四刻五十五分昼漏五十刻一
十分夜漏四十九刻四十分昼夜差六十分刻之四十
仁寿四年刘焯上皇极术有日行迟疾推二十四气皆
有盈缩定日春秋分定日去冬至各八十八日有奇去
夏至各九十三日有奇二分定日昼夜各五十刻又依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5a 页 WYG0139-0489c.png
浑天黄道验知冬至夜漏五十九刻一百分刻之八十
六昼漏四十刻一十四分夏至昼漏五十九刻八十六
分夜漏四十刻一十四分冬夏二至之间昼夜差一十
九刻一百分刻之七十二胄元及焯漏刻并不施用然
其法制皆著在算术推验加时最为详审大业初取询
作古欹器以漏水注之献于炀帝帝善之因令与宇文
恺依后魏道士李兰所修道家上法称漏制造称水漏
器以充行从又作候影分箭上水方器置于东都乾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5b 页 WYG0139-0489d.png
殿前鼓下司辰又作马上漏刻以从行辨时刻揆日晷
下漏刻此二者测天地正仪象之本也晷漏沿革今古
大殊故列其差以补前阙
 困学纪闻考五代会要晋天福三年司天台奏漏刻
 经云昼夜一百刻分为十二时每时有八刻三分之
 一六十分为一刻一时有八刻二十分四刻十分为
 正前十分四刻为正后二十分中心为时正上古以
 来皆依此法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6a 页 WYG0139-0490a.png
 沈括晷漏议予占天候景以至验于仪象考数下漏
 凡十馀年下漏家常患冬月水涩夏月水利以为水
 性如此又疑冰澌所壅万方理之终不应法予以理
 求之冬至日行速天运已期而日已过表故百刻而
 有馀夏至日行迟天运未期而日已至表故不及百
 刻既得此数然后覆求晷景漏刻莫不吻合此古人
 之所未知也
宋史志淳熙十四年国学进士会稽石万言淳熙术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6b 页 WYG0139-0490b.png
元非是气朔多差不与天合南渡以来浑仪草创不合
制度无圭表以测日景长短无机漏以定交食加时设
欲考正其差而太史局官尚如去年测验太阴亏食自
一更一点还光一分之后或一点还光二分或一点还
光三分以上或一点还光三分以下更点乍疾乍徐随
影走弄以肆欺蔽然其差谬非独此耳冬至日行极南
黄道出赤道二十四度昼极短故四十刻夜极长故六
十刻夏至日行极北黄道入赤道二十四度昼极长故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7a 页 WYG0139-0490c.png
六十刻夜极短故四十刻春秋二分黄赤二道平而昼
夜等故各五十刻此地中古今不易之法至王普重定
刻漏又有南北分野冬夏昼夜长短三刻之差今淳熙
术皆不然冬至昼四十刻极短夜六十刻极长乃在大
雪前二日所差一气以上自冬至之后昼当渐长夜当
渐短今过小雪昼犹四十刻夜犹六十刻所差七日有
馀夏至昼六十刻极长夜四十刻极短乃在芒种前一
日所差亦一气以上自夏至之后昼当渐短夜当渐长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7b 页 WYG0139-0490d.png
今过小暑昼犹六十刻夜犹四十刻所差亦七日有馀
及昼夜各五十刻又不在春分秋分之下至于日之出
入人视之以为昼夜其长短有渐不可得而急与迟也
今日之出入增减一刻近或五日远或三四十日而一
急一迟与日行常度无不合者请考正淳熙法之差俾
之上不违于天时下不违于人事送秘书省礼部详之
明史天文志崇祯二年礼部侍郎徐光启兼理历法请
造象限大仪六纪限大仪三平悬浑仪三交食仪一列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8a 页 WYG0139-0491a.png
宿经纬天球一万国经纬地球一平面日晷三转盘星
晷三候时钟三望远镜三报允已又言定时之法当议
者五事一曰壶漏二曰指南针三曰表臬四曰仪五曰
晷漏壶水有新旧滑涩则迟疾异漏管有时基时磷则
缓急异正漏之初必于正午初刻此刻一误靡所不误
故壶漏特以济晨昏阴晦仪晷表臬所不及而非定时
之本指南针术人用以定南北辨方正位咸取则焉然
针非指正子午曩云多偏丙午之间以法考之各地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8b 页 WYG0139-0491b.png
同在京师则偏东五度四十分若凭以造晷冬至午正
先天一刻四十四分有奇夏至午正先天五十一分有
奇若表臬者即考工匠人置𣙗之法识日出入之影参
诸日中之影以正方位今法置小表于地平午正前后
累测日影以求相等之两长影为东西因得中间最短
之影为正子午其术简甚仪者本台故有立运仪测验
七政高度臣用以较定子午于午前屡测太阳高度因
最高之度即得最短之影是为南北正线既定子午卯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9a 页 WYG0139-0491c.png
酉之正线因以法分布时刻加入节气诸线即成平面
日晷又今所用员石欹晷是为赤道晷亦用所得正子
午线较定此二晷皆可得天之正时刻所为昼测日也
若测星之晷实周礼夜考极星之法然古时北极星正
当不动之处今时久渐移已去不动处三度有奇旧法
不可复用故用重盘星晷上书时刻下书节气仰测近
极二星即得时刻所谓夜测星也七年督修历法右参
政李天经言辅臣光启言定时之法古有壶漏近有轮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9b 页 WYG0139-0491d.png
钟二者皆由人力迁就不如求端于日星以天合天乃
为本法特请制日晷星晷望远镜三器臣奉命接管敢
先言其略日晷者砻石为平面界节气十三线内冬夏
二至各一线其馀日行相等之节气皆两节气同一线
也平面之周列时刻线以各节气太阳出入为限又依
京师北极出地度范为三角铜表置其中表体之全影
指时刻表中之锐影指节气此日晷之大略也星晷者
治铜为柱上安重盘内盘镌周天度数列十二宫以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0a 页 WYG0139-0492a.png
节气外盘镌列时刻中横刻一缝用以窥星法将外盘
子正初刻移对内盘节气乃转移铜盘北望帝星与勾
陈大星使两星同见缝中即视盘面锐表所指为正时
刻此星晷之大略也若夫望远镜亦名窥筒其制虚管
层叠相套使可伸缩两端俱用玻璃随所视物之远近
以为长短不但可以窥天象且能摄数里外物如在目
前至于日晷星晷皆用措置得宜必须筑台以便安放
新法算引太阳在地平上人目可得而睹谓之昼太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0b 页 WYG0139-0492b.png
渐隐地平之下人目无见则谓之夜是昼夜者全由人
居以分随方(极出地/若干)随时(太阳躔/某宫)其昼夜刻分皆可依
法推算焉然而法算与目见恒异盖太阳体大算法皆
以体心出地为昼始而人目以一见日轮即为昼始又
日出没升降度有斜正不同又地平各曜出没之界受
清蒙气有变凡此皆非人目能辨故术家立有视差法
也一昼一夜平分为十二时时各八刻一日十二时共
刻九十有六此恒率也其昼夜永短递迁之故则不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1a 页 WYG0139-0492c.png
日行南陆北陆不同而已亦由北极出地高卑互异而
永短因焉如赤道正过天顶之地两极合于地平其昼
夜均停绝无永短又极在天顶赤道与地平平行其下
昼夜亦无长短之较但太阳百八十日恒见百八十日
恒隐耳此外诸方各有永短顾其一岁之中昼夜均停
者四日握算者引而伸之据四日之一日逐渐加减因
得九十日之昼夜长短随可以推终岁之数也晨昏者
分昼分夜之二界也太阳将出未出数刻之前其光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1b 页 WYG0139-0492d.png
发星光渐为所夺是名为晨太阳已入回光返照亦经
数刻始逌然灭尽是名为昏其久暂分数亦因冬夏而
分短长新法以日在地平下十八度内为晨昏之限但
太阳行此十八度又各方各宫不等因有五刻七刻十
刻之别若论极高七十二度以上之度则夏月晨昏相
切虽至丙夜无甚黯黑也
钦定协纪辨方书日出入之早晚昼夜永短所由分也
而早晚之故有二一由于日行之内外一由于人居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2a 页 WYG0139-0493a.png
南北盖日行黄道与赤道斜交春秋分日行正当交点
与地平交于卯酉也平上下之度相等故昼夜适均春
分以后日行赤道内至夏至而极其距等圈与地平交
于寅戊地平上下之度上多下少故昼长夜短秋分以
后日行赤道外至冬至而极其距等圈与地平交于辰
申地平上下之度上少下多故昼短夜长二分前后距
交不远黄道势斜则纬行疾故数日而差一刻二至前
后黄道势平则纬行迟故半月而差一刻此由日行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2b 页 WYG0139-0493b.png
内外而生者也至于人居有南北则北极出地有高下
于是见日之出入早晚随地不同中国在赤道北北极
出地上南极出地下故夏昼长冬昼短自京而北北极
愈高则永短之差愈多至于北极之下则赤道当地平
夏则有昼而无夜冬则有夜而无昼盖以半年为昼半
年为夜矣所居之地愈南北极渐低则永短之差渐少
至于赤道之下则两极当地平而昼夜常均矣赤道以
南与北相反此由人居之南北而生者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3a 页 WYG0139-0493c.png
朦影者古所谓晨昏分也太阳未出之先己入之后距
地平下一十八度皆有光故以十八度为朦影限然十
八度同也而时刻则随时随地不同随时不同者天度
使然也盖十八度者大圈之度也赤道亦为大圈其度
阔自赤道而南北皆距等圈其度狭近二分者以阔度
当阔度故刻分少近二至者以狭度当阔度故刻分多
也随地不同者地南则赤道距天顶近太阳正升正降
其度径地北则赤道距天顶远太阳斜升斜降其度纡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3b 页 WYG0139-0493d.png
故愈北则朦影之刻分愈多愈南则朦影之刻分愈少
也若夫北极出地四十八度半以上则夏至之夜半犹
有光愈北则愈不夜矣南至赤道下则二分之刻分极
少而二至之刻分相等赤道以南反是
 (顾氏炎武曰术家有大刻有小刻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谓之大刻合一日计之得九)
 (十六刻其不尽者置一初初于初一之上置一正初/于正一之上谓之小刻每刻止当大刻六分之一合)
 (一日计之为初初者十二为正初者十二又得四大/刻合前为百刻宋王逵蠡海集言百刻之说每刻分)
 (为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每时得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截作初)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4a 页 WYG0139-0494a.png
 (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周礼挈壶氏注漏箭昼夜共百刻礼记乐)
 (记百度得数而有常注百度百刻也灵枢经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说文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五)
 (代史马重绩传重绩言漏刻之法以中星考昼夜为/一百刻八刻六十分刻之二十为一时时以四刻十)
 (分为正此自古所用也今失其传以午正为时始下/侵未四刻十分而为午由是昼夜昏晓皆失其正请)
 (依古改正从之玉海每时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为时正终八刻三分之一则交入次时国史志每)
 (时八刻二十分每刻一击鼓八鼓后进时牌/馀二十分为鸡唱唱绝击一十五鼓为时正)
 (李氏光地曰今日用九十六刻盖得/易之真数八卦六爻互相乘之数也)
    蕙田案古刻法昼夜共百刻每刻六分之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4b 页 WYG0139-0494b.png
    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之故昼夜六千刻每
    刻六十分也其散于十二辰每一辰四大刻
    二小刻共得五百分汉建平中改百刻为百
    二十刻若不改分则五十分为一刻十刻为
    一辰也梁天监中改用整刻九十六若不改
    分则每刻得六十二分有半二法皆不若古
    用八大刻二小刻之密回回昼夜刻法亦用
    整刻九十六每一辰八整刻而以四刻为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5a 页 WYG0139-0494c.png
    小时犹夫古法之有初初初一初二初三初
    四正初正一正二正三正四也每小时六十
    分犹夫古法每刻六十分之意而变用之也
    其度法有初度有一度亦犹古法有初初初
    一正初正一也周天用三百六十度亦犹昼
    夜三十六顷之说也今欧逻巴刻法悉同回
    回
          右漏刻星晷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5b 页 WYG0139-0494d.png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