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首第四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卷首第四
          刑部尚書秦蕙田
  禮制因革
公元973年
宋史太祖本紀開寳六年行開寳通
公元974年
禮志太祖受周禪即位明年太常博士聶崇義上重三禮圖詔太子詹事尹拙儒學之士詳定開寳四年方漸平民休息乃命御史中丞劉温叟中書舎人李昉兵部員外郎知制誥盧多遜左司員外郎知制誥扈蒙太子詹事楊昭儉左補闕賈黄中司勛員外郎和峴太子中舎陳鄂撰開寳通禮二百卷唐開元禮而損益之既又定禮義一百卷(長編云通二百卷六年四月與義同上)太宗勤于政治修明典章真宗承重之後天下無事于是泰山汾隂天書聖祖崇奉迭興専制詳定所命執政林禮官參領之尋改為禮儀院仍嵗修纎委曲縁情稱宜葢一時彌文之制也自通禮之後制度儀注傳于有司者殆數百篇先是天禧中陳寛編次禮院所承新舊詔勅不就天聖初王皥類成書盡乾興禮閣新編六十卷大率吏文著述體而本末完具有司便之
公元1027年
 玉海天聖五年太常博士知禮院王皥所撰禮閣新編六十卷(或作五十卷書盡乾興)初天禧中同判太常禮院陳寛編次本院所承詔其後不能就皥因取國初乾興下詔刪去重複(凡千八百三十道)類以五禮目成書上之賜五品
公元1036年
仁宗本紀景祐三年二月壬戌兩制禮官詳定京師士民服用居室之制八月己酉民間冠服居室車馬器用犯制之禁
公元1039年
 玉海寳元二年六月丁卯天章待制賈昌朝直史館祁同修禮書
公元1040年
宋史職官志宋初舊制判寺無常員以兩制以上充丞一人禮官久次官髙者充别置太常禮院雖𨽻本寺其實専達判院同知院四人寺與禮院不相康定元年判寺同判寺並兼禮院元豐正名始専其職分案五置吏十一
 玉海康定元年四月修成閣門儀制十二卷四方館條例一卷客省條例七卷十月癸巳館閣校勘刁約歐陽修同修禮書
公元1037年
宋史禮志景祐四年賈昌朝太常新禮及祀儀止于慶厯三年皇祐中文彦博大享明堂二十卷嘉祐六年七月乙丑姚闢蘇洵禮官編纂禮書判太常寺歐陽修言太常典禮所在文字散失請命纂集庶備討論而傳後世時朝廷重寘局止命禮院官是嵗秘閣校理張洞奏請文學該贍三四人寘局命判寺一員總領知制誥張瓌又奏欲謹擇有學術方正大臣禮官精議是非釐正紬繹然後成書時修參政又命之提舉治平二年九月辛酉書成凡百卷有序一篇目録一卷以開寳通禮為之主而記其變以類相従無所沿于通禮者謂之新禮通禮所有而建隆以來不復舉者謂之廢禮凡立廟議論謂之廟議即用通禮條目判寺李東之等上之詔賜名太常因革禮(自建隆迄嘉祐)藏之秘閣異于舊者十三四焉
 國史志開寳以後三輯禮書推其要歸嘉祐尤悉然繁簡失中訛缺不備豈有所拘而不得騁乎
公元1039年
 李燾長編寳元二年詳定閤門客省四方館儀制所上新編儀制十三卷治平元年閤門一月一次班簿
公元1044年
 合璧事類慶厯四年上新太常四十三卷慶厯祀儀六十三卷
公元1074年
神宗本紀熈寜七年八月癸巳集賢院學士宋敏求編修閤門儀制
公元1077年
禮志熈寜十年禮院慶厯以後奉祀制度定禮儀其一留中其二付有司知諫院黄履郊祀禮樂未合古制請命有司考正羣祀禮官講求以聞元豐元年始命太常寺寘局以樞宻直學士陳襄等為詳定官太常博士楊完等為檢討官等言國朝大率皆循唐故至于壇壝神位法駕輿輦仗衞儀物亦兼用歴代之制其間情文訛舛戾于古葢有規摹苟畧因仍既久而重于改作有出一時之儀而不足以為法者請先條奏候訓敕以為禮式未幾又命龍圖直學宋敏求御史臺閤門禮院詳定朝㑹儀注四十六卷閤門儀曰朝㑹禮文儀注徽號寶冊祭祀百九十一卷祀儀南郊式曰大禮式曰郊廟奉祀禮文明堂祫享今式曰天興殿儀曰四孟朝獻儀曰景靈官供奉勅令格式儀禮敕令格式祈禳四十卷曰祀賽式曰齊醮式曰金籙蕃國七十一卷大遼令式髙麗入貢儀曰女真排辦儀曰諸蕃進貢令式喪葬百六十三卷葬式宗室外臣勅令格式曰孝贈式其損益之制視前多矣元豐七年尚書禮部歐陽修因革禮始于建隆迄于元祐為百卷嘉祐以後缺而不録熈寜以來禮文制作足以萬世宜下太常博士接續修纂以備討閲從之九月禮官續編訖于元祐初
 知太常禮院蘇頌重修五禮疏曰六經在禮有三種之别周官著有司典領之事儀禮升降隆殺之節戴記古今因革之文雖聖賢作述不同而語其歸趣相為表裏後世言禮者皆不出此三體漢晉洎隋雖代有作者苟簡時法無取唐明皇學士等因貞觀顯慶五禮討論刪改集成一百五十卷是為大唐開元禮行累朝設于科舉傳其學者則有義鑑義羅之類比近代之書最為詳悉今世漢晉洎隋皆無傳開元禮獨不廢者以其法制存焉故也太祖皇帝特詔儒臣劉温叟盧多遜扈蒙祖述其書傅以今事仍以増損足成二百卷是為開寳通禮又有義纂一百卷發明㫖要仍依開元設科取士逮今官司遵用斯為不刋況之六經儀禮之别也然此特一經在于司典領之事古今沿革之文猶缺而不立故舉行之際尚或未備自開寳以後百年之間累聖躬行聲明浸盛非有繼述後世何觀嘉祐初太常歐陽修奏請編撰時臣博士職預纂修常以恭謝一門分為三目一自御札公卿百司奉行備之事謂之有司其二自前期陳設至裸禮畢謂之儀注三采古今曲臺論議更剏之制謂之沿革以此一門為例他悉倣之修己議定具草㑹臣罷官領他職復奏姚闢蘇洵繼掌其事離析舊文更立新體撰成一百卷是為太常因革禮雖號簡要幾同鈔節姑可以備有司之檢閲未足發揚聖朝制作之盛也陛下留意典章修舉廢墜前嵗詔命近臣詳定禮文郊廟至于羣臣朝㑹與夫燕享器服名數樂之音容考古揆今審求至當三代之所放失漢唐之所闕遺㫁自清衷舉行殆徧固當著于訓典六經並行萬世矜式也望再命諸儒討論國朝以來自開寳通禮至近嵗詳定禮文以及有司儀注沿革三禮類分門著為大宋元豐新禮付之太常頒于學官使博士弟子講習大義或施于科舉則數歳之後必有詳練疏通人上拔擢可以朝廷講議之官庶幾天下尚風皆如禮教謙恭撙節不學而能於變時雍可跂而待
 中興書目皇朝儀物三卷皇朝見行禮儀名物制度訖于神宗
聖後累詔續編治平政和凡五十一年為書三百卷今皆不傳
公元1086年
 歴代名臣奏議哲宗元祐元年右司朱光上奏曰為治之道無先于禮葢人情檢柙王政綱維莫不由此夫禮廢而不講久矣今天下之人自丱角衣成人之服則是何嘗冠禮鄙俗雜亂不識親迎人倫之重則是何嘗婚禮火焚水溺隂陽拘忌嵗月無限死者不葬葬者無法五服之制不明輕重則是何嘗喪禮春秋不知當祭之時祭日不知早晚之節器皿今古之或異牲牢生熟不同則是何嘗祭禮冠婚喪祭禮之大者莫知所當行之法朝廷之上未嘗講修沿襲故事而已曾未盡聖人之藴公卿士大夫之間亦未曾講修但各守家法而已何以天下法車輿服食器玩好法禁不立僭侈尤甚富室擬于王公皂𨽻等于卿士風俗如此一出無禮而然也臣今欲乞陛下執政大臣各舉明禮官參議五禮上自朝廷所行之制度下至民庶所守之規矩纎悉講明究極先聖人之藴以古參今酌人情之所安天下可通行以為法者著為一代大典垂諸象魏頒諸四海正人倫以變禮俗此則三王之舉也
 給事中范祖禹看詳陳祥道禮書劄子臣竊以國家用典禮為急典禮學制度尤難太祖皇帝時國子司業太常博士聶崇義正禮圖采唐張鎰等舊圖凡六本撰成三禮二十卷奏之太祖下詔嘉奨太子詹事尹拙等集儒學三五人更同參議又下工部尚書竇儀裁定三禮圖畫國子監講堂臣伏太常博士陳祥道専意禮樂二十餘年近世儒者未見其比著禮書一百五十卷詳究先儒義説比之聶崇義圖尤為精當該洽臣僚上言朝廷紙札書吏畫工祥道録進今聞已奏御降付三省臣愚欲乞送學士院兩制經筵看詳如可施行即乞付太常寺聶崇義三禮相參行用必有補朝廷制作
公元1107年
宋史徽宗本大觀元年議禮局尚書省二年詔禮緣人情以義而起因時之宜御今之俗善法古者不法其法法其所以為法之意也已
公元1109年
禮志大觀初議禮局詳議檢討官具禮本末議定請㫖三年書成為吉禮二百三十一卷祭服制度十六卷頒焉議禮局請分秩五禮詔依開寳通禮之序政和元年修成四百七十七卷且命倣是修定儀注三年五禮新儀凡二百二十卷増置直官士庶就問新儀而詔開封尹王革編類通行者刋本給天下使悉知禮意其不奉行論罪宣和初有言煩擾者遂罷之初議禮局之置也詔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彛之屬其後又置禮制局編類御筆于是郊廟禋祀之器多更其舊既有詔討論冠服遂廢鞾用履其他無所改議禮制局亦罷大抵累朝典禮講論最詳記禮修于元豐而成于元祐至崇寜復有所増損其存于有司者唯元豐郊廟禮文政和五禮新儀而已乃若圜丘之罷合祭天地明堂専以英宗配帝悉罷從祀羣臣大蜡四郊夀星改祀老人禧祖已祧而復遂為始祖景靈宫建諸神御殿四孟薦享禘祭去牙槃食卻尊號入閣議并常朝正衙横行熈寜元豐變禮之最大者也元祐冊后政和皇子元符剏景靈西宫崇寜親祀方澤明堂九廟九鼎熒惑大觀八寳大祀皆前期十日而戒凡此治平以前未嘗行者
公元1113年
職官政和三年五禮儀注成罷儀禮
 中興書目政和五禮新儀二百四十卷鄭居中等撰二百二十卷御製一卷御筆指揮九卷御製冠禮十卷二百四十卷目録六卷在外
 玉海政和三年頒行五禮新儀先是大觀元年講求典禮尚書省議禮局二年御製冠禮沿革十一卷議禮局五禮令視此編次四年修成大觀新編禮書吉禮二百三十一卷祭服制度十六卷祭服圖一冊詔行之政和元年續編成賓軍等四禮四百九十七卷頒行于是鄭居中等奏編成政和五禮新儀并序例總二百二十二卷目録六卷三年御製序曰循古意而勿泥于古適今之宜而勿牽于今議禮局請刻石太常寺七月詔比裒集三代鼎彞簠簋盤匜爵豆之類五百餘器載于圖詔有司改造祭器禮制局討論古今沿革以成一代之典政和因革四年葛勝仲太常少卿建隆至治平初所行典禮嘗為書百篇勝仲續其書自治平政和四年部居條目皆視歐陽修之舊總例凡五十三卷吉禮九十四卷賓禮十三卷軍禮四卷嘉禮三十三卷凶禮七十七卷廟議二十七卷三百卷目録三卷前書并藏奉常編纂太常祠祀儀制格目毎嵗大祠凡九十有六中祠凡二十有九小祠凡一十有四毎祀為一卷嵗再祠或四時祠或月祠若祭名異而祠儀相類則合一卷凡四十八卷標録二卷政和六年閏正月太府丞王鼎新儀藏在有司
 民未通曉望新樂頒行令州縣召禮生肄業使之推行民間并以新儀従事
 朱子祭器政和改制盡取古器物之存于今以為法今郊廟所用則其制也而州縣専取聶氏三禮制度非復古制
 葛勝仲勝仲太常卿建隆治平行典歐陽修裒集為書凡百篇太常因革禮詔勝仲續之増為三百卷
公元1121年
 退朝嘉祐初兖國公主降李瑋少師歐陽掌禮臺與諸博士折衷昏禮倣古治平中邵不疑知制誥權知諫院選官本朝冠昏喪祭之禮乃詔禮院詳定奏請置局于本院不許因循寢之職官宣和三年太常寺因革五年檢舉接續編修
 四朝天子鋭意稽古禮文之事招延羣英折衷同異豐有詳定禮文大觀議禮局和有禮制局
公元1126年
禮志欽宗即位嘗詔春秋釋奠改従元豐儀罷新儀不用未暇靖康之厄蕩析無餘
公元1131年
髙宗本紀紹興元年十一月續編紹興太常因革
公元1139年
九年十二月續編紹興因革
公元1131年
 玉海紹興元年太常少卿趙子晝政和宣和續編因革渡江散失欲自渡江以後修纂成書目為紹興續編太常因革詔可其後太常以總例及吉凶嘉新四禮凡八十六篇二十七卷或云三十卷始于建炎至紹興二年編類粗成未以進御九年太常丞梁仲敏紹興三年以後修纂尚缺請委官編類詔本寺續修不克成書六年成忠郎李沇髙祖國子博士文易新編皇宋大典三卷來上詔送秘府遷秩其書以皇朝所定班序圖次禮容儀式衮冕車輅旗章冊命之制與夫民兵吏禄祠祭户口之數凡四十門釐為三卷
宋史禮志孝宗繼志典章文物有可稱述治平日久經學大明諸儒如王普董弅等多以禮名家當時續編太常因革禮矣淳熈復有編輯之㫖其後朱熹講明詳備嘗欲取儀禮周官二戴記為本編次朝廷卿大夫士民之禮盡取漢晉而下及唐諸儒之説考訂辨正以為當代之典未及成書而沒
 朱子家禮序畧凡禮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言之則名分之守愛敬之實其本也冠昏䘮祭章度數者其末也三代之禮其宫廬器服出入起居制節已不宜于世世君子有志于禮或違其本而務其末緩其實急于文苦其難而不能舉其要也其困于寠貧者尤患其終不能及于禮熹之愚葢兩病焉是以嘗獨究觀古今之禮少加損益為一家之書誠得與同志之士熟講施行之古修身齊家之道慎終追逺之心庶猶可得復見而國家崇化導民之意或有小補云(徐氏乾學曰宋世韓杜張司馬大儒皆有書儀等著始各緣天性人情不可易者本三代遺意時世節文往往行之家至朱子母憂自始死以至祥禫參酌盡變因成喪祭禮又推之冠昏而成編曰家禮冠禮則多取司馬昏禮則參司馬氏程氏喪禮司馬氏後又以禮部侍郎髙閌抑崇之書為最精多采用焉書成一侍子竊之亡去未及修改疾革門人後事曰用温公禮乎曰踈書儀乎曰未問儀禮亦摇首然則儀禮書儀用之乎乃頷之則知士喪禮古經萬世不能易也葢朱子沒而家禮書復出近世尊其學多遵用之惜其儀禮經傳經筵時欲請于朝寘局編次不果使不克究其大全可勝歎哉今所傳儀禮經傳通解通解續編乃其門人黄幹所修及門人楊復續編幸存世學者其盡心焉)
公元1180年
 玉海太常少卿余端禮編類書久不上淳熈七年禮部范仲藝太祖立經陳紀萬世規首命大臣唐禮書著為通禮列聖相承有禮新編太常新禮因革五禮分門各以類舉自時厥後繼纂續編中興以來久缺不録望命太常編次大臣兼領其事以著一代文考百世損益詔趣成書紹興間太常少卿子書為續因革三十卷其後禮官踵為之書成未得進御淳熈十二年三月權禮部侍郎史彌大太上再造講明典禮陛下紹統内禪慶夀之類亘古所無宜宣取進畧一覽付之有司俾常遵守不必備儀施爵賞詔禮部太常寺繳進四月十七日上之凡三百卷賜名中興禮書總三百八十門光宗紹熈二年八月黄灝請掇取冠昏喪祭摹刻郡縣奏可
公元1201年
史寜宗本嘉㤗元年秋九月甲戌禮官纂集孝宗一朝典禮
公元1202年
 玉海嘉㤗二年八月禮部尚書費士寅等言禮寺以孝一朝典禮續纂中興禮書八十卷詔令繳進
公元1212年
史寜宗本嘉定五年九月己酉有司上續修中禮書
公元1213年
 玉海嘉定六年秘書少監李埴公侯守宰士庶通禮三十卷開寳政和通行分别五禮類為一編嘉定十一年三月禮部員外郎李琪奏請太常慶元元年以後典禮編纂成書
公元1263年
禮志理宗四十年間有意禮文之事咸淳以降無足言者
遼史禮志遼本朝鮮故壌箕子八條之教流風遺俗猶有存者自其上世縁情制宜隠然尚質風耀尼和掄罕制祭山儀蘇爾罕制色色儀阻干可汗制柴冊
再生儀其情朴其用儉敬天恤災施惠本孝出于悃忱有得膠瑟聚訟之表者太宗克晉稍用漢禮今國史院有金陳大任禮儀志皆其國俗之故又有遼朝雜禮漢儀為多别得宣文閣所藏耶律儼志視大任為加詳
金史禮志金人入汴金人既悉收其圖籍載其車輅法物儀仗而北既而㑹寜宗社庶事草剏皇統間熈宗巡幸析津始乗金輅儀衞鼔吹宗社朝㑹之禮亦次第舉行繼以海陵命官修汴故宫宗廟社稷悉載宋故禮器以還世宗興復收嚮所遷宋故禮器命官參校唐宋故典沿革詳定所以議禮詳校所以審樂統以宰相通學術者一事宜適一物節文上聞而始彚次明昌初書成凡四百餘卷名曰金纂修雜録凡事物名支分𣲖引珠貫棊布井然有序炳然如丹又圖吉凶二儀鹵簿十三節以備大葬鹵簿九節以備郊廟而命尚書左右司春官曹太常寺各掌一本宣宗南播疆宇日蹙圖籍散逸既莫可尋而其宰相韓企先等之論列禮官張瑋與其行簡所私著自公記亦亡其故書之存僅集禮若干卷其藏史館殘缺弗完姑掇其郊社宗廟神祀朝覲㑹同等儀而為書若夫凶禮則畧焉
公元1194年
金史章宗本紀章宗明昌五年春正月己巳初用唐宋典
公元1206年
禮樂志宋因唐禮太常因革而所製大晟樂號為古雅靖康變禮文樂掃蕩無遺元之有國肇興朔漠朝㑹燕享多従本俗太祖元年大㑹諸侯王阿難河即皇帝位始建九斿白旗世祖至元八年劉秉忠許衡始制朝儀自是皇帝即位元正天夀節諸王外國來朝冊立皇后皇太子羣臣上尊號進太皇太后皇太后冊寳郊廟成羣朝賀皆如朝㑹之儀而大饗宗親錫宴大臣猶用本俗為多而其於祭祀率用雅樂朝㑹饗燕則用燕樂元之禮樂揆之於古固有可議然自朝儀既起規模嚴廣而人知九重大君之尊至其樂聲雄偉宏大足以一代興王之象其在當時亦云盛矣
 王圻文獻通考作禮上中下篇一曰朝㑹二曰燕享三曰行幸四曰符寳五曰輿服六曰樂七曰歴八曰進講九曰御書十曰學校十有一曰藝文十有二曰貢舉十有三曰舉遺逸有四求言十有五曰進書十有六曰遣使十有七曰朝貢十有八曰瑞異禮典上篇一曰郊祀二曰宗廟三曰社稷四曰嶽鎮海瀆五曰三皇六曰先農七曰宣聖廟八曰諸神祀典九曰功臣祀廟十曰諡十有一曰賜碑十有二曰旌表禮典中篇一曰釋二曰道為禮典下篇朝㑹尊君治人之道也郊廟禋祀事神之道也佛氏為教超乎神人之表所以輯福于國家民庶者也故各為一篇之首
公元1279年
典章至元十六年太常寺講究州郡社稷制度禮官折衷前代參酌儀禮祭祀儀式壇壝祭器圖寫成書名曰至元州縣社稷通禮
公元1327年
 李好文泰定四年太常博士盜竊太廟神主好文言在神主當以木為之金玉祭器宜貯之别室又言祖宗建國以來七八十年每遇大禮臨時取具博士不過故事應答而已往年有詔為集而乃令各省及各州郡置局纂修宜其久不成也禮樂朝廷郡縣何有哉白長院者選僚屬數人仍請出架閣文牘以資採録三年書成凡五十卷名曰太常
 李好文太常槀序太常槀為編秩者郊祀社稷三宗廟二十有一輿二樂七諸神祀三諸臣請諡及官制因革典籍六合五十一卷事覈文直彚雜出而易見葢太常實録太宗皇帝中原定則已命孔子孫元訪求前代禮樂憲宗皇帝時有日月之祀世祖皇帝中統之初宗廟太常成宗皇帝肇立郊丘武宗皇帝躬行祼享英宗皇帝太室昭穆御衮鹵簿四時之祀列聖相承嵗増月輯典章文物煥然畢備泰定丁卯秋好文備員博士既而僉太常禮儀院事遂暨一二同志蒐羅比校書成名之曰大元太常
公元1368年
明史禮志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務未遑首開禮樂二局廣徵耆儒分曹究討洪武元年中書省翰林院太常定擬祀典乃歴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廟議以進禮官及諸儒臣編集郊廟山川等儀及古帝王祭祀感格垂鑒戒者名曰存心二年詔諸儒臣修禮書明年告成賜名大明其書凖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纎悉畢具又屢敕議禮李善長傳瓛宋濂詹同陶安劉基魏觀崔亮牛諒陶凱朱升樂韶鳯李原名等編輯成集且詔郡縣舉髙博雅之士徐一䕫梁寅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彛蔡深滕公琰至京修禮書在位三十餘年所著書攷見者曰孝慈録曰洪武制曰禮儀定式諸司職掌稽古定制國朝制作大禮要議曰皇朝制曰大明制曰洪武禮法禮制集要曰制節文曰太常禮書若夫釐正祀典天皇太乙六天五帝之類皆為革除而諸神封號悉改従本稱一洗矯誣陋習度越漢唐逺矣又詔定國父母斬衰長子為期正服旁服以遞而殺斟酌古今葢得其中永樂中頒文公家天下又定巡狩監國經筵日講之制後宫罷殉始于英宗陵廟嫡庶之分正於孝宗暨乎世宗以制作樂自任更定大者如分祀天地復朝日夕月東西郊罷二祖並配以及祈穀大雩享先蠶祭聖師至聖先師號皆能折衷于古獨其排衆議睿宗太廟武宗上狥本生而違大統明察始而豐昵終矣當時將順之臣各為之説今其存者若明倫大典御製序文以行之禮儀成典李時奉敕而修郊祀議則張孚敬所進者也至大明㑹典孝宗朝集纂其于禮制尤詳世宗神宗時數有増益一代成憲畧具是焉
公元1372年
 聖學格物明洪武五年三月上命禮部重定官民相見
公元1405年
 大政永樂三年十月禮部冕服鹵簿儀仗并洪武禮制禮儀定式禮制集要稽古定制書上祖宗成憲不可改更即命頒之有司永為儀式宣徳四年二月禮部尚書胡濙揭榜申明内外官員服飾儀從序立尊卑稱呼制使無僭憲宗成化三年九月侍讀尹直請萃成聖朝儀文法制集為書上是之
 大學衍義補丘氏濬曰成周盛時持世其所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者皆謂之不徒祭祀燕享冠婚賓射以為太宰掌建邦之六典治典為先而禮典僅居其一然其書不謂之治而謂之意可見矣三代以前治天下之大綱三代以後治天下之一事古今治效所以異者以此
 
 
 
 
 
 
 
 
 
 
 
 
 五禮通考卷首第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