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a 页 WYG0135-00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首第一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礼经作述源流上
王氏通曰吾视千载而上圣人在上者未有若周公焉
其道则一而经制大备后之为政者有所持循矣
陆氏德明曰周仪二礼并周公所制 三礼次第周为
本仪为末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b 页 WYG0135-0066b.png
孔氏颖达曰洛诰云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又礼记
明堂位云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于天下所
制之礼则周官仪礼也
贾氏公彦曰周礼仪礼发源是一理有始终分为二部
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周礼为末仪礼为本
    观承案陆氏谓周为本仪为末者周礼乃礼
    之纲要仪礼乃礼之节目也贾氏又谓周礼
    为末仪礼为本者周礼乃经世宰物之宜仪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a 页 WYG0135-0066c.png
    礼乃敦行实践之事也
韩氏愈曰予尝苦仪礼难读又其行于今者盖寡沿袭
不同复之无由考于今诚无所用之然文王周公之法
制粗在于是孔子曰吾从周谓其文章之盛也古书之
存者希矣百氏杂家尚有可取况圣人之制度耶于是
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惜乎吾不及
其时揖让进退于其閒呜呼盛哉
程子曰有麟趾关雎之意然后能行周官之法度 问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b 页 WYG0135-0066d.png
周礼有讹缺否程子曰甚多周公致治之大法亦在其
中须知道者观之可决是非也 礼记中有圣人格言
亦有俗儒乖谬之说乖谬之说本不能混格言只为学
者不能辨别如珠玉之在泥沙耳圣人文章自然与学
为文者不同譬之化工生物剪裁绘画虽似相类终不
若化工所生者自有一般生意 礼记儒行经解极害
义理又曰儒行之篇如后世游说之士所为誇大之说
观孔子平日语言有如是者否 礼记除中庸大学唯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3a 页 WYG0135-0067a.png
乐记为最近道学者深思自得之表记亦近道其言正
张子曰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閒必有末世增入者如
盟诅之类必非周公之意盖盟诅起于王法不行人无
所取直故要之于神所谓国将亡听于神也 天官之
职须襟怀洪大看得盖其规模至大若此心欲事事上
致曲穷究凑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 周礼唯
太宰之职难看盖无许大心胸包罗记得此复忘彼其
混混天下之事当如捕龙蛇搏虎豹用心力看方可其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3b 页 WYG0135-0067b.png
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职也
周氏谞曰礼经之残缺久矣世之所传曰周礼曰仪礼
曰礼记其间独周礼为太平之成法仪礼者又次之礼
记者杂记先王之法而尚多汉儒附会之疵此学者所
宜精择
吕氏大临曰冠昏射乡燕聘天下之达礼也仪礼所载
谓之礼者礼之经也礼记所载谓之义者训其经之义
耳 周礼直欲使无一物不得其所故其书无一言而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4a 页 WYG0135-0067c.png
非仁
晁氏公武曰西汉诸儒得古文礼凡五十六篇高堂生
傅士礼十七篇为仪礼丧服傅一卷子夏所为
杨氏时曰周官之书先王经世之务也不可不讲
朱子曰周礼周公遗典也胡氏父子以为王莽令刘歆
撰此恐不然 周礼乃周家盛时圣贤制作之书 周
礼一书周公所以立下许多条贯皆是从广大心中流
出 周官遍布精密乃周公运用天理熟烂之书 说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4b 页 WYG0135-0067d.png
制度之书唯周礼仪礼可信礼记便不可深信周礼毕
竟出于一家谓是周公亲笔做成固不可然大纲却是
周公意思 天官之职是总五官者若其心不大如何
包得许多事且冢宰内自王之饮食衣服外至五官庶
事自大至小自本至末千头万绪若不是大其心者区
处应副事到面前便且区处不下况于先事措寘思患
预防是著多少精神所以记得此复忘彼佛氏只合下
将那心顿下无用处才动步便疏脱所以吾儒贵穷理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5a 页 WYG0135-0068a.png
致知便须事事物物理会过 五峰以周礼为非周公
致太平之书谓如天官冢宰却管甚官阃之事其意只
是见后世宰相请托宫阃交结近习以为不可殊不知
此正人君治国平天下之本岂可以后世之弊而并废
圣人之良法美意哉又如王后不当交通外朝之说他
亦是惩后世弊要知仪礼中亦分明自载此理在至若
女祝掌凡内祷祠祈禳之事使后世有此官则巫蛊之
事安从有哉 比闾族党之法正周公建太平之基本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5b 页 WYG0135-0068b.png
但这个一如棋盘相似枰布定后棋子方有放处旧尝
妄意此书大纲是要人主正心脩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使天下之民无不被其泽又推而至于鸟兽草木无一
不得其所而已不如是不足以谓之裁成辅相参赞天
地耳 周礼一书好广大精密周家法度在里许 仪
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 仪礼经也礼记傅也
且如仪礼有冠礼礼记便有冠义仪礼有昏礼礼记便
有昏义以至燕射之类莫不皆然 仪礼载其事礼记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6a 页 WYG0135-0068c.png
明其理读礼记不读仪礼许多理皆无安著处 礼记
只是解仪礼如丧服小记便是解丧服傅推之诸篇皆
然 问仪礼傅记是谁作曰傅是子夏作记是子夏以
后人作 汉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
但当时君臣閒有所不晓遂至无傅故先儒谓圣经不
亡于秦火而坏于汉儒其说亦好 今仪礼多是士礼
天子诸侯丧祭之礼皆不存其中不过有些小朝聘燕
享之礼自汉以来凡天子之礼皆是将士礼来增加为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6b 页 WYG0135-0068d.png
之汉河间献王所得礼五十六篇却有天子诸侯之礼
故班固谓愈于推士礼以为天子诸侯之礼者班固作
汉书时此礼犹在不知何代何年失了可惜 仪礼不
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以义起渐渐相袭行得
好至于情文极细密极周致处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
成书只看古人君臣之际如君临臣丧坐抚当心要绖
而踊今日之事至于死生之际恝然不相关不啻如路
人恩义安在 仪礼旧与六经三傅并行至王介甫始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7a 页 WYG0135-0069a.png
罢去其后虽复春秋而仪礼卒废今士人读礼记而不
读仪礼故不能见本末 世谓礼记为汉儒作非也汉
儒最纯者莫如董仲舒仲舒之文最纯者莫如三策曷
尝有礼记中语乎如乐记所谓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
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仲舒安能到
此 礼有经有变经者常也变者常之变也先儒以曲
礼为变礼盖曲者委曲之义故以为变礼然毋不敬安
定辞安民哉此三语谓之变可乎先儒以仪礼为经礼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7b 页 WYG0135-0069b.png
然其中亦自有变又不可一律观也 问孔子何以问
礼于老聃曰始疑有两老聃后思之老子曾为柱下史
故知礼之节文所以孔子问之聃虽知礼然其意以为
不必尽行行之反以多事故欲绝灭之礼运所谓谋用
是作而兵由此起等语亦有此意 汉志诸记自一百
三十一篇以下与经文本不相杂疑今亦多见于本篇
后记及二戴之记孔子家语等书特不可考其所自耳
陈君举周礼说周制三公位冢宰则冢宰与王坐而论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8a 页 WYG0135-0069c.png
道者也今考其属小宰掌外治凡与王左右亲习之官
𨽻焉内宰掌内治凡与后左右亲习之官𨽻焉而他无
职业凡若是作格君心四篇其一曰凡饔飧田罟薪蒸
之事医药之事酒浆之事幄帟次舍之事甚卑冗也甚
烦缛也必用命士必皆命于冢宰若王有师田之事则
大仆而下凡仆驭之官有祭祀之事则大祝而下凡巫
祝之官有燕乐之事则大师而下凡声乐之官其用命
士每官多至四十人往往皆大夫长之而属于卿若夫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8b 页 WYG0135-0069d.png
宿卫非宫中之群吏则宫伯之士庶子所谓执矛戈立
阶戺皆冕衣裳者非若后世但以兵卫也昔周公作立
政大抵汲汲于用贤而以虎贲缀衣趣马携仆列诸左
右常伯三事之下常伯三事皆大臣也名位尊矣视趣
马缀衣至不等而周公一槩言之何也盖以大臣进见
有节敷奏有常而朝夕与王燕者则斯人也必以士为
之则必公卿所自简除所自考课苟非命士则简除考
课不出于朝廷其进杂而群枉至矣是故分𨽻于六卿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9a 页 WYG0135-0070a.png
而冢宰之治特详书曰昔在文武侍御仆从罔非正人
以旦夕承弼厥辟由此其选也方周公之教世子也鲁
公之子伯禽卫康叔之子牟齐太公之子伋俱事成王
伯禽牟伋盖宿卫国子也他日能为显诸侯而成王与
之处则相观而善之益多其后诗人刺皇父曰皇父卿
士家伯维宰仲允膳夫蹶维趣马艳妻煽方处以是数
人者皆相从于女谒者也由此观之王之所与燕私得
其人则太子见德而成王为贤君不得其人则女谒行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9b 页 WYG0135-0070b.png
而褒姒之祸作自后世子贤否系焉而周之兴亡从之
如之何其不谨乎 其二曰庖事酒事衣裘之事惟王
及后有司不敢会既不会矣而必领于大臣何也彼贱
有司诚不宜以苛细推校至尊唯大臣以道佐人主独
得与人主可否相是非是故领之夫富有四海而一人
之奉就使无节岁费几何方且嘉与大臣以自防检庶
几过差不中九式之度虽有司不敢议而大臣尽规所
以资启沃成敬畏也 其三曰尝读关雎知三代而上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0a 页 WYG0135-0070c.png
后妃极天下之选矣后妃母仪天下常若欿然有不足
配至尊之意当是时夫人嫔若干人世妇若干人女御
若干人各以其职奉上所以共宾祭蕃子孙之官备矣
后方恻然遐想幽深侧陋之閒尚有遗贤宜配君子求
而不可得则中夜不寐展转叹息庶几得之吾当推琴
瑟钟鼓之奉与之偕乐而后慊后德如此则宫掖之政
一以听后之所为奚不可者乎乃内小臣而下凡阉官
九嫔而下凡妇官下至于女奴晓祝者晓书者晓裁缝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0b 页 WYG0135-0070d.png
者必属之大臣则夫员数之增损职掌之废寘禄秩之
多寡赐予之疏数皆禀命于朝廷而后不与且使内宰
得以稽其功绪而赏罚其勤惰苟违有司之禁虽天子
不得自以为恩是故私谒不行而内政举古之所谓正
家者盖如此而非屑屑然也令出房闼而方较是非于
侵紊之后争予夺于纵弛之馀抑末矣汉太尉杨秉纠
中常侍而尚书诘以三公统外安得越奏近官盖内治
不听于公卿久矣无怪乎后世之多乱也欤 其四曰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1a 页 WYG0135-0071a.png
周之学政不别言王世子而嫁子于诸侯无王姬之法
盖天子之元子庶子命士与公卿大夫之子共齿于学
王姬之车服虽不系其夫而其肃雍之诗曰齐侯之子
平王之孙则从夫之序也夫惟王与后自牧甚卑则以
能下人为家法夫唯能下人而后能长有天下自秦人
尊君卑臣之令行无惑乎后世之疑周礼也
马氏廷鸾曰仪礼为书于奇辞奥旨中有精义妙道焉
于纤悉曲折中有明辨等级焉不惟欲人之善其生且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1b 页 WYG0135-0071b.png
欲人之善其死不惟致严于冠昏朝聘乡射而尤致严
于丧祭后世徒以其推士礼而达之天子以为残阙不
可考之书徐而观之一士也天子之士与诸侯之士不
同上大夫与下大夫不同等而上之固有可得而详者

熊氏朋来曰仪礼是经礼记是傅儒者恒言之以冠义
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与仪礼士冠士昏乡饮
酒射燕聘之礼相为经傅也刘氏又补士相见公食大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2a 页 WYG0135-0071c.png
夫二义以为二经之傅及读仪礼则士冠礼自记冠义
以后即冠礼之记矣士昏礼自记士昏礼凡行事以后
即昏礼之记矣乡饮酒自记乡朝服而谋宾介以后即
乡饮之记矣乡射礼自记大夫与则公士为宾以后即
乡射之记矣燕礼自记燕朝服于寝以后即燕礼之记
矣聘礼自记久无事则聘焉以后即聘礼之记矣公食
大夫礼自记不宿戒以后即公食大夫之记矣觐礼自
记几俟于柬厢以后即觐礼之记矣士虞礼自记虞沐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2b 页 WYG0135-0071d.png
浴不栉以后即士虞礼之记矣特牲馈食礼自记特牲
以后即特牲之记矣士丧礼则士处通寝以后附在既
夕者即士丧礼之记矣既夕礼则启之昕以后即既夕
之记矣汉儒称既夕礼即士丧礼下篇故二记合为一
也丧服一篇每章有子夏作傅而记公子为其母以后
又别为丧服之记其记文亦有傅是子夏以前有此记
矣十七篇唯士相见大射少牢馈食有司彻四篇不言
记其有记者十有三篇然冠礼之记有孔子曰其文与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3a 页 WYG0135-0072a.png
郊特牲所记冠义正同其馀诸篇唯既夕之说略见于
丧大记之首章丧服之傅与大傅中数与(与疑当/作语)相似
馀记自与小戴冠昏等六义不同何二戴不以礼经所
有之记文而傅之也十三篇之后各有记必出于孔子
之后子夏之前盖孔子定礼而门人记之故子夏为作
丧服傅而并其记亦作傅焉 聘礼篇末执圭如重入
门鞠躬私觌愉愉等语未知乡党用聘礼语抑聘礼用
乡党语大抵礼经多出于七十二子之徒所傅案朱子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3b 页 WYG0135-0072b.png
乡党集注用晁氏曰定公九年孔子仕鲁至十三年适
齐其间无朝聘之事疑使摈执圭二条但孔子尝言其
礼如此又引苏氏曰孔氏遗书杂记曲礼非必孔子事
也见得古仪礼之书圣门因记其语
湛氏若水曰仪礼有有经而无傅者矣公食大夫也士
相见也有有传而无经者矣郊特牲也诸侯衅庙也迁
庙也公符也投壶也有经中之传者矣凡仪礼之称曰
记者是也有傅中之傅者矣玉藻之有深衣也明堂之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4a 页 WYG0135-0072c.png
有月令也
童氏承叙曰或曰高堂生所傅特士礼耳馀多散佚又
曰古礼于今无所用之虽昌黎亦云然夫礼也者理也
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
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因者其本也
损益者其末也恊诸义而协则先王所未有者可以义
起矣故后苍有推而致于天子之说然今观之冠昏相
见士礼也乡饮乡射大夫礼也燕射觐聘公食大夫诸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4b 页 WYG0135-0072d.png
侯礼也士丧既夕士虞特牲馈食诸侯士礼也少牢馈
食有司彻诸侯卿大夫礼也丧服则通于天下顾独曰
士礼何哉夫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虽夏商之际不能
无文焉至周而备尔孔子曰虞夏之文不胜其质商周
之质不胜其文盖思本也然文之蠹也久矣其在于今
宜无所用至其本固未泯也是故因其文而溯之可知
也因其本而拓之可行也不犹愈于并其文而亡之乎
王氏志长曰六官治教礼政刑事上下四方覆藏宥密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5a 页 WYG0135-0073a.png
如天地四方之六合缺一不可大如六乡六遂六军小
如六牲皆六官合而后具如六出之花六瓣具而后花
成缺一不可也一职修可以扶颠持危拨乱世而反之
正六职修则天下太和万物咸若矣 又曰周官物各
付物如天地之化大之曰星垂教河岳效灵小之草木
之一花一实鸟兽之一羽一毛靡不相对成文非物物
刻而雕也 又曰周礼有必不可复者如后妃夫人与
尸宾献酬天子与邦君送迎揖让是也至宫府之为一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5b 页 WYG0135-0073b.png
体王后世子之动有式法寓兵于农取士以贤选用宦
寺府史胥徒制驭诸侯四夷后世舍此无以为治 又
曰周官中有原兼官不别设官者有其官相联不得不
兼者有平日不设临事设之事毕复罢者皆使人以其
所能用人以其馀力故事治而功不妨官设而禄不费
所以善也
徐氏乾学曰文中子亟称周官以为王道极是也盖梦
寐欲行之唐太宗读周礼亦叹为真圣作也而汉刘歆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6a 页 WYG0135-0073c.png
佐王莽颇遵用以更张而败宋王安石尤主之奉诏上
所撰三经义颁行而自董周官已用新法欲一二追复
而又败于是人咸为周官讳以为非经程伊川则以为
有关雎麟趾之意可以行周官之法度不易之言也张
横渠以为天官之职必心量宏大方能读若不大其心
以体之而欲于事上穷究凑合知其难也朱晦庵曰周
礼乃周公建太平之书皆从广大心中流出又为孝宗
言周礼天官冢宰一篇乃周公辅相成王垂后世之大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6b 页 WYG0135-0073d.png
法至为深切欲知三代人主正心诚意之实学验诸此
盖尊信如此乃武帝尝作十论七难以排之不立学官
而何休诋为战国阴谋谬矣
    宗元案十论七难乃林硕作非武帝也此误
万氏斯大曰仪礼一书与礼记相为表里考仪文则仪
礼为备言义理则礼记为精在圣人即吾心之义理而
渐著之为仪文在后人必通达其仪文而后得明其义
理故读礼记而不知仪礼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7a 页 WYG0135-0074a.png
          右礼经作述大指
孔氏颖达曰周礼见于经籍其名异者见有七处案孝
经说云经礼三百一也礼器云经礼三百二也中庸云
礼仪三百三也春秋说云礼经三百四也礼说云有正
经三百五也周官外题谓周礼六也汉书艺文志云周
官经六篇七也七者皆云三百故知俱是周官周官三
百六十举其数而云三百也其仪礼之别亦有七处而
有五名一则孝经说春秋及中庸并云威仪三千二则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7b 页 WYG0135-0074b.png
礼器云曲礼三千三则礼记云动仪三千四则谓为仪
礼五则艺文志谓仪礼为礼古经凡此七处五名称谓
并承三百之下故知即仪礼也所以三千者其履行周
官五礼之别其事委曲条数繁广故有三千也非谓篇
有三千但事之殊别有三千条耳或一篇一卷则有数
条之事今行于世者唯十七篇而已
吕氏大临曰礼器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中
庸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然则曲礼者威仪之谓皆礼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8a 页 WYG0135-0074c.png
之细也布帛之有经一成而不可变者也故经礼象之
经礼三百盖若祭祀朝聘燕飨冠昏乡射丧纪之礼其
节文之不可变者有三百也布帛之有纬其文曲折有
变而不可常者也故曲礼象之曲礼三千盖大小尊卑
亲疏长幼并行兼举屈伸损益之不可常者有三千也
今之所傅仪礼者经礼也其篇末称记者记礼之变节
则曲礼也礼记所载皆孔子门人所傅授之书杂取于
遗编断简者皆礼经之变节也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8b 页 WYG0135-0074d.png
叶氏梦得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礼一而曲礼十经
礼其常犹言制之凡也曲礼其变犹言文之目也故言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先王之时皆有书与法藏有司官
掌之士习之有司守之谓之执礼周官太史掌邦之六
典礼居一焉其曰大祭祀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
之日执书以次位常大会同朝觐以书协礼事将币之
日执事以诏王小史大祭祀读礼法或读之以喻众或
执之以行事至周衰而二者皆亡唯孔子独能知之故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9a 页 WYG0135-0075a.png
亦谓之执礼今礼记首载曲礼此非其书与法之正汉
儒杂记其所闻而纂之耳故言曲礼曰以表之如毋放
饭毋流歠孟子亦云则孟子犹及见其略欤所谓经礼
者无复闻
朱子曰经礼威仪礼器作经礼曲礼而中庸以经礼为
礼仪郑玄等皆曰经礼即周礼三百六十官曲礼即今
仪礼也冠昏吉凶其中事仪三千以其有委曲威仪故
有二名独臣瓒曰周礼三百特官名耳经礼谓冠昏吉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19b 页 WYG0135-0075b.png
凶盖以仪礼为经礼也而近世叶梦得曰经礼制之凡
也曲礼文之目也先王之世二者盖皆有藏书于有司
祭祀朝觐会同则太史执之以莅事小史读之以喻众
而卿大夫受之以教万民保氏掌之以教国子者亦此
书也愚意礼篇三名礼器为胜诸儒之说瓒叶为长盖
周礼乃制治立法设官分职之书于天下无不该摄礼
典固在其中而非专为礼设也故汉志立其经傅之目
但曰周官而不曰周礼自不应指其官目以当礼篇之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0a 页 WYG0135-0075c.png
目又况其中或以一官兼掌众礼或以数官通行一事
亦难计其官数以充礼篇之数至于仪礼则其中冠昏
丧祭燕射朝聘自为经礼大目亦不容专以曲礼名之
也但曲礼之篇未见于今何书为近而三百三千之数
又将何以充之耳又尝考之经礼固今之仪礼其存者
十七篇而其逸见于它书者犹有投壶奔丧迁庙衅庙
中霤等篇其不可见者又有古经增多三十九篇而明
堂阴阳王史氏记数十篇及河间献王所辑礼乐古事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0b 页 WYG0135-0075d.png
多至五百馀篇倘或犹有逸在其间大率且以春官所
颁五礼之目约之则其初固当有三百馀篇无疑矣所
谓曲礼则皆礼之微文小节如今曲礼少仪内则玉藻
弟子职篇所记事亲事长起居饮食容猊辞气之法制
器备物宗庙宫室衣冠车旗之等凡所以行乎经礼之
中者其篇之全数虽不可知然条而析之亦应不下三
千有馀矣若或者专以经礼为常礼曲礼为变礼则如
冠礼之不醴而醮用酒杀牲而有折俎若孤子冠母不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1a 页 WYG0135-0076a.png
在之类皆礼之变而未尝不在经礼篇中坐如尸立如
齐毋放饭毋流歠之类虽在曲礼之中而不得谓之变
礼其说误也
王氏应麟曰三礼义宗云仪礼十七篇吉礼三凶礼四
宾礼三嘉礼七军礼皆亡礼器注曲礼谓今礼也即指
仪礼而仪礼疏云亦名曲礼(晋荀崧/亦云)朱文公从汉书臣
瓒注谓仪礼乃经礼也曲礼皆微文小节如今曲礼少
仪内则玉藻弟子职所谓威仪三千也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1b 页 WYG0135-0076b.png
敖氏继公曰记有之曰礼经三百曲礼三千所谓经礼
即十七篇之类也其数乃至三百者岂其合王朝与侯
国之礼而言之欤若所谓曲礼则又在经礼之外者如
内则少仪所记之类是也
郝氏敬曰夫仪之不可为经犹经之不可为仪也经者
万世常行仪者随时损益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经
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仪也皆以节文斯五者五者三
代相因而仪者所损益可知也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2a 页 WYG0135-0076c.png
姜氏兆锡曰三千之数若以篇数求之恐其数或无以
充或者以为经礼是礼之大条件曲礼是其中之小条
件曲礼与经礼非是划然两项曲礼即在经礼之中其
分二名只是一纲一目犹大学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但
不得专以变礼当之耳且如仪礼今存十七篇是经礼
其中之威仪条件却有许多便是曲礼惟经礼是纲领
藏得这许多故经礼每礼自为一篇而曲礼亦在其中

五礼通考 卷首第一 第 22b 页 WYG0135-0076d.png
          右经礼威仪之别
 
 
 
 
 
 
 五礼通考卷首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