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三十六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898-00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六
            宋 李昉等 撰
  礼仪部十五
    封禅
河图真纪钩曰王者封泰山禅梁父易姓奉度继兴崇
功者七十二君
尚书中候曰维岁二月候在东馆(郑玄注曰维辞也/候齐桓公馆舍)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b 页 WYG0898-0091b.png
曰于戏仲父寡人闻古霸王封泰山刻石纪号立显象
今寡人名为何君
管子曰卫困于狄按兵须灭乃存之仁不纯名为霸君
昔古圣王功成道洽符出乃封泰山今比目之鱼不至
凤凰不臻麒麟遁未可以封
礼记礼器曰是故因天事天(天高因高/者以事也)因地事地(地/下)
(因下者/以事也)因名山升中于天(名犹大也升上也中犹成/也谓巡狩至于方岳燔柴)
(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孝经说曰封乎/泰山考绩燔柴禅乎梁父刻石纪号也)升中于天
卷五百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898-0091c.png
而凤凰降龟龙假(功成而太平阴阳/气和而致象物)礼记逸礼曰
三皇禅云云盛意也五帝禅云云特立于身也三
王禅梁父连延不绝父死子继也春秋汉含孳曰天
子受符以辛日立号帝宰奉图宗人共观九日悉见
后世之过方来之害以告天(受符谓应期之人当起/者之符代行其录运者)
(也/)曰请封禅到岱宗昼期过数告诸命(封封泰山/禅禅梁父)
经钩命诀曰封乎泰山考绩燔燎禅乎梁父刻石纪
号焕炳巍巍教化显著五经通义曰易姓而王太平
卷五百三十六 第 2b 页 WYG0898-0091d.png
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已为王使理群生也或曰
封以黄金为泥以银为绳经无明文以义说之所以
止封岱泰山者五岳之长群神之主故独封于泰山
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也禅梁父者泰山之攴属
能配泰山之德也史记封禅书曰齐桓公既霸会诸
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
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
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
卷五百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898-0092a.png
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
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
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
封泰山禅社首(应劭曰山名在博县晋灼/曰在钜平南十三里也)皆受命然后
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过流
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邵陵登熊耳山以望
江汉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诸侯莫违我者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
卷五百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898-0092b.png
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
里之禾(应劭曰鄗上山也鄗音曤/苏林曰鄗上百里皆地名)所以为盛江淮之间
一茅三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域致比翼
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
不来嘉榖不生而蒿藜秀茂鸱鸮数至而欲封禅无
乃不可乎桓公乃止
又曰始皇既并天下即位三年东巡狩郡县祠邹峄山
颂秦功业于是徵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于泰山
卷五百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898-0092c.png
下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
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
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
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
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
也始皇之上太山中阪遇风雨暴至休于大树下因封
其树五大夫
又曰今天子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汉兴已六十馀
卷五百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898-0092d.png
岁矣天下乂安缙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
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立
古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立服色事未就
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诸所兴为皆废是时李
少君亦以祠灶榖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言上曰
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
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
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
卷五百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898-0093a.png
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
祀射牛事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群儒既
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能骋于是
上尽罢诸儒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
闻若有言万岁云于是以三百尸封太室奉祠遂东巡
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令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
不经难施行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乙卯令侍郎中儒
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封太山下东方如郊祀太一之
卷五百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898-0093b.png
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
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
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趾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
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
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颇
以加礼兕牛犀象之属不用皆至泰山祭后土封禅祠
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
臣更上寿
卷五百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898-0093c.png
汉书曰公孙弘议欲放古巡狩封禅之事诸臣对者五
十馀人未能有所定先是司马相如病死有遗书颂功
德符瑞足以封泰山上奇其书以问倪宽对曰陛下躬
发圣德统摄群臣宗祀天地荐礼百神精诚所向徵兆
必报天地并应符瑞帝王之盛莭也宜顺承天庆垂万
世之基上然之乃自制仪采儒术以文焉
又郊祀志曰初上欲治明堂奉高帝未晓其制度济南
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
卷五百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898-0093d.png
上如带图及是岁修封则祠太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令
高皇帝祠坐对之
又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鲧岐伯令黄帝封东
泰山(韦昭曰别有小泰山在阴一名介山臣瓒按郑志/朱虚介中有小泰山是也汾阴子推所焚故名介)
(山也不以/介为大也)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天子既令设祠其至
东泰山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焉
其后令带奉祠候神物复还泰山脩五帝之礼如前而
加禅祠石闾石闾者在泰山下趾南方方士言仙人闾
卷五百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898-0094a.png
也故上亲禅焉其后五年复泰山脩封过祭恒山自封
泰山后十二岁而周遍五岳四渎矣后五年复至泰山
脩封武帝五脩封又曰太初元年十二月禅蒿里(服虔日山名/在泰山下)太初三年
春正月东巡海上夏四月还脩封泰山禅石闾天汉三
年受计还幸北地祠常山瘗玄玉(邓展曰/瘗理也)
又曰太始四年春三月甲申脩封丙戌禅石闾夏四月
幸不其(如淳曰其音基不/其山名因以为县)祠神人于交门宫(应劭曰神/人蓬莱仙)
卷五百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898-0094b.png
(人之属也晋灼曰琅琊/县有交门宫武帝所造)若有向坐拜者作交门之歌(师/古)
(曰如有神人景象/向祠坐而拜也)
又曰司马相如既病危家居茂陵天子曰相如病甚可
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
家无遗书问其妻对曰长卿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
又取去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当奏之其
遗书劄言封禅事所忠奏焉天子异之
续汉书祭志曰建武中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
卷五百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898-0094c.png
山诏书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
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泰山污七十二代之编录
三月上幸鲁过泰山泰山守以上过故承诏祭泰山及
梁父时中郎将梁松议封禅事上许松等奏乃求元封
时封禅故事议封禅所施用有司奏当用方石再累治
坛中皆方五尺一枚厚一尺用玉牒书藏方石牒厚五
寸长尺三寸广五寸有玉牒十枚列于方石旁东西南
北各三皆长三尺广一尺厚七寸检中刻三处深四寸
卷五百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898-0094d.png
方五寸有盖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为泥刻玉玺
一方寸一分一枚方五寸石四角有趾石皆再累一枚
长一丈厚一尺广二尺皆在坛上其下用距十八枚皆
高三尺厚一尺广二尺如小碑环坛立之去三步距石
下皆有石附入地四尺又用石碑高三丈广三尺五寸
厚尺二寸立坛内地去坛三尺以刻书上以用石功难
又欲及二月封故诏松因故封石空检更加封而已松
上疏争之以为登封之礼今告于皇天垂后无穷以为
卷五百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898-0095a.png
万民也丞之之敬章图书之瑞尤以显著今因旧封窜
寄故石下恐非重命之义受命中兴似当特异以明天
意遂使泰山郡及鲁趣石工直取完青石无五色时以
印工不能刻玉牒欲用漆书之会求得刻玉者遂刻书
书秘刻方石中令容玉牒二月上至奉高遣御史与兰
台御史将工先上山刻石碑文二十二日辛卯辰燎祭
天于泰山下南方群臣皆从用乐皆如南郊诸王王者
二公孔子后褒成君皆助祭在位毕将升封或曰泰山
卷五百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898-0095b.png
虽已从食于柴祭今亲升告工宜有礼祭于是使谒者
以一特牲于常祠泰山处告祠泰山如亲耕貙刘先农
先处故食至时上御辇升山曰后山上即位于坛南北
面群臣以次陈后西上毕帝升坛尚书令奉玉牒检皇
帝以寸二分悉亲封之讫太常命人发坛上石尚书令
奉藏玉牒已复石复讫尚书令五寸印封石检事毕皇
帝拜群臣称万岁令人立所刻石碑乃复道下二十五
日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臣从如元始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898-0095c.png
中北郊故事
东观汉记曰中元元年正月群臣复奏言登封告成为
民报德百里所同陛下辄距绝不许臣下不敢颂功述
德谨按河雒谶书赤汉九世尚巡封泰山凡三十六事
陛下遂以仲月令辰巡岱岳之正礼奉河雒之明文以祈
灵瑞以为兆民于是许焉至泰山乃复议曰国家德薄
灾异仍至图谶盖于此耶上东巡狩至泰山有司复奏
河图谶记表章赤汉九世犹著明者后凡三十六事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898-0095d.png
司马彪续汉书曰河图会昌符云汉大兴之道在九代
王封乎泰山刻石著纪禅于梁父退省考功
典略曰建武三十年有司奏封禅诏曰灾异连仍日月
薄蚀百姓怨叹而有事泰山污七十二代编录以羊皮
杂貂裘何彊颜耶
晋书礼志曰魏明帝黄初中护军济表曰夫帝王大
礼巡狩为先昭扬祖祢封禅为首是以自古革命受符
未有不蹈梁父登泰山刋无竟之名纪天人之祭者也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898-0096a.png
宜下公卿广选其礼卜年考时昭告上帝以副天下之
望帝曰闻济斯言使吾汗流自开辟以来封禅者七
十馀君耳故太史公曰虽有受命之君而功有不洽是
以中间其远者千有馀年近者数百载其仪不可得记
吾何德之脩敢庶几乎兹岂谓世无管仲以吾有桓公
登泰山之志乎吾不敢欺天也济之所言华则华矣非
助我者也公卿侍中尚书待省之而已勿有所议天子
虽拒济议而实使高堂隆草封禅之仪以天下未一不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898-0096b.png
欲便行大礼会隆卒不复行之(魏志曰文帝闻隆没叹/曰天不欲吾成事堂生)
(舍我/亡也)
又曰武帝平吴混一区宇太康元年卫瓘等上表请封
禅诏曰此盛德之事所未议也
又表曰唐虞三代济世弘功之君莫不仰承天休俯恊
人志祭员丘履梁父未有辞焉者盖不可让也今陛下
勋高百王德无与二茂绩宏规巍巍之业固非臣等所
能究论而圣旨劳谦屡自抑损时至弗应推美不居阙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898-0096c.png
皇代之上仪塞灵祗之疑望使大晋之典不同风于三
五臣等诚不敢奉诏诏曰方当共思弘道以康庶绩且
候他年无所纷纭也
沈约宋书礼志曰永平三年高祖将扫戎狄浑一天宇会计洛阳秩礼名岳群臣且相谓曰须王振旅饮至陇
朔无尘当议奏封禅脩升中之礼缙绅文者咸曰宜然
自汉光武登封之后斯绝矣
孙言宋书曰袁淑为吏部郎太祖元嘉二十六年大举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898-0096d.png
北讨淑侍坐从容曰盛世令典废坏已久今当鸣銮中
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臣逄千载之会愿上
封禅书一篇使追七十二代帝曰盛德之事何足以当

隋书志曰封禅者高厚之位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
德增泰山之高以报天厚梁父之基以报地也昭天之
所命工成事就有益于天地若天地之更高厚云汉光
武中兴聿尊其故晋宋梁齐及皆未遑其义后齐有巡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898-0097a.png
狩之礼并登封之仪竟不之行也开皇十四年群臣请
封禅高祖不纳晋王又率百官抗表固请帝命有司草
仪注于是牛弘辛彦之等创定其礼奏之帝逡巡其事
曰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狩因拜岱山耳十
五年春幸兖州遂以岱山为坛如南郊
唐书曰贞观中房玄龄议曰汉建武中封禅用元封故
事封太山于圜台上四面皆立石阙并高五丈有方石
再累藏牒书石检十枚于四边栝之东西各三南北各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898-0097b.png
二外设石封高九丈上加石盖周设石距十八枚如碑
石状去坛三步其下石跗入地数尺今按封禅者本以
成工告于上帝天道崇质义取醇素故藉用藁秸樽以
瓦甒近代此法不在经诰又乖淳朴之道矣定议除之
按梁甫湜谓梁阴近代设坛于山下乃乖处阴之义今
定禅礼改坛立于山北
又曰贞观六年文武百官以初平突厥盛德被于海内
年榖累登表封太山太宗谓侍臣曰朕每见众议以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898-0097c.png
封禅为盛事劝朕行之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
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以比德于尧舜昔始皇为合
天心自称皇帝登封岱宗奢侈自矜汉文竟不登封而
躬行籍田刑措不用今皆称始皇暴虐之主汉文为有
德之君以此言之无假封禅
又曰高宗麟德二年十月司礼太常伯刘祥道疏请封
禅丁卯将封太山发自东都三拜正月戊辰朔车驾至
泰山亲祀昊天上帝于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享帝升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898-0097d.png
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祗以太穆太皇
太后配享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辛未御
降禅坛壬申御朝觐受朝贺改元乾封
又曰麟德三年登封泰山先是皇后抗表曰封禅旧仪
皇帝祗以太后昭配而皆以公卿行事详求其理有
紊徽章望以展礼之日总率六宫内外命妇亲奉奠献
从之至时遂以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帝行
初献之礼毕执事者趋下而宦者执帷皇后率六宫以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898-0098a.png
升行礼祭歌帷外王公以下就位于山足帷皆用锦绣
在位者瞻望或诮焉
又曰永淳二年上以风眩转加停封中岳上自东封之
后皇后盛赞行中岳之礼每下诏辄年饥寇至而罢于
是嵩山之下营奉天宫以为有事之渐时有童谣曰嵩
高凡几层不畏登不得但畏不得登及是礼物必备竟
以疾加而还
又曰开元登封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以高祖神尧皇帝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898-0098b.png
享上冕裘升坛奉圭璧奠献命有司享五帝有神于
山下坛礼毕上乃饮福酒中书令张说进称天赐皇帝
天乙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帝拜稽首山上作员台
四阶位之碱玉中金注碱祭以天下同文之印封然后
焚柴燔发群呼万岁传呼从山顶至山下振动天地銮
辂还山下之斋宫有庆云随马祥风绕辂中书令张说
等贺上曰朕以薄德恭膺大宝云物休佑皆是卿辅弼
之力君臣相保勉副天心长如今日不敢矜怠说等又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0898-0098c.png
曰圣心诚恳昨夜斋则息风收雨今朝封祀则清天日暖
复有祥风助乐卿云引燎灵迹盛事千古未闻辛卯祀
皇地祗于社首之太折坛睿宗皇帝配享藏玉册于石
碱如封祀坛之仪初上登山至斋宫其夕阴云惨烈劲
风四散裂幕折柱寒气切骨上露立祈请仰自誓曰某
身有过请即降罚万人无福亦请某为当罪应时风止
天气清晏及升坛休气四塞登封飘然天外及禅社首
五色云见日重轮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0898-0098d.png
又曰开元十三年登封泰山上因问玉牒之文前代帝
王何故秘之贺知章曰玉牒本是通于神明之意前代
帝王祈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
莫知之上曰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宜将
玉牒出示百僚其词曰有唐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
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
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不定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
绥内难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祗若天意四海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0898-0099a.png
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风俗通曰封禅必于岱宗者万物之长如阴阳交代触
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惟泰山乎封禅之
制石高二丈刻之曰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
民以仁四夷八蛮咸贡其职
白虎通曰封禅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
也始受命之日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
平也所以必于太山何万物之所交代之处必于其上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0898-0099b.png
何因高告高顺其类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山基
广厚也刻石记号者著已上之迹也天以高为尊地以
厚为德故增太山之高以放天附梁父之基以报地名
天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
矣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以印玺故孔
子曰升太山观易姓之王可得而数者七十馀君
风俗通曰封太山禅梁父说岱宗上有金箧玉策能知
年寿脩短武帝探得十八倒读曰八十其后果用考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0898-0099c.png
长桓谭新论曰太山之上有刻石凡千八百馀处而可
识者知七十有二
袁准正论曰封禅之言惟周官有王大封之文齐桓公
欲封禅闻管仲之言止焚燎而祭天皆王者之事非诸
侯所为也是以学者疑焉后秦一主汉二君脩封禅之
事其制为封土方丈馀崇于太山之上皆不见于经秦
汉之事未可专信管仲云禹禅会稽告天则同祭地不得
异也会稽而可禅四岳皆可封也夫洛阳者天地之所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0898-0099d.png
合嵩山者六合之中也今处天地之中而告于嵩可也
奚必于太山王婴古今通论曰太山上为天门值户户
为明堂圣帝受天官之宫也即位三十年功成治定则
告成于天登封太山刻石纪号张华封禅义曰臣闻肇自生民则有后辟载祀之后莫
之能纪立德济世扬晖仁风以登封太山者七十有四
家其谥号可知者十有四也
晋太康地纪曰奉高者以事东岳帝王禅代之处也故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0898-0100a.png
有明堂在县西南四里汉武帝立太坛于东山以祭天
示增高也
南史曰齐高帝幸华林晏集使各效技艺褚彦回弹琵
琶王僧虔柳世隆弹瑟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俭曰
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文上笑曰
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卷五百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0898-0100b.png
 
 
 
 
 
 
 
 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