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x 页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谥状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2H 页
真一斋柳先生谥状
先生讳崇祖。字宗孝。姓柳氏。其先完山人。始祖讳湿。 赠掌令。积庆于家。五子一婿。俱捷文科第二。讳克恕。宝文阁直提学 赠吏曹参议。生讳滨。同 太宗司马榜。直提学 赠吏曹参判。即先生曾祖也。祖讳敬孙。中部令 赠吏曹参议。考讳之盛。典牲署令 赠吏曹参判。妣安东权氏。鸡林君珣之后。直长得之女。 赠贞夫人。以景泰三年壬申二月初二日。生先生。幼而不好弄。孝友天至。未尝违忤。才思俊逸。有一名宰。试以诗句。即应曰。朝朝户户炊烟起。夜夜家家犬吠无。既长。脱然有志于古人之学。耻为雕篆。见益进。业日精。成化壬辰。中进士试。戊戌。丁内艰。执丧过制。庐墓三年。晨夕上墓哀省。风雨不废。服既阕。游泮宫。周旋师友资养。十八年。学问益广。经史子集。靡不淹贯。尤邃于易。以极天人性命理数之原。以至礼记节文度数之详。悉加究覈。手制浑天仪。推步日月星辰躔度节气。无不吻合。三舍翕然推服。名动儒林。再魁馆试。擢己酉文科。荐授艺文馆捡阅。师儒李克增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2L 页
 启。柳崇祖官虽卑。其学行可为师表。请令兼带成均馆。训诲诸生。 上从之。时有命选精于天文者。监修钦敬阁。先生与领中枢金应箕。掌其事。辛亥。升待教。壬子。升奉教。癸丑。迁司书。又迁司谏院正言。一日与右相许琮。入侍 经筵。许奏宰相台谏。务要和同。朝廷乃安。先生抗言。宰相台谏。相可否。争是非。非为乖乱。正欲引君当道。不求合理。惟务和同。非国家之福也。许深愧服。朝廷议平定船价。论者不一。先生引大明律以奏之。 成庙以为然。犹未决曰。此永久利害也。 命赴京者质正以来。及归。如先生言。 上叹其悬合。命施行之。甲寅。拜吏曹佐郎。丁巳。出为忠清都事。戊午。为直讲。寻丁外忧。哀毁如前丧。太学生阖斋来吊。辛酉。 除弘文馆副校理。又选国家经费详定员。以方设局择人也。寻为忠翊府都事。又为吏曹正郎。壬戌。移户曹正郎。癸亥。拜司艺。转掌令。废主政乱。实兆此时。先生倡议同僚。疏论主失十馀条。切直不挠。一日。主出幸。还宫时径由书云岘。先生谏曰。君子行不由径。况人君乎。一事不由于正。万念从而不正。主大怒。左迁授护军。甲子。还拜司艺。俄而祸起。先生坐前事。杖窜原州。乙丑。更逮禁狱。命加拷掠。问前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3H 页
发不由径之言者为谁。先生对曰。崇祖也。祸且不测。有救者。还配前所。丙寅。 中庙改玉。万化惟新。首开 经筵。以待端明之士。于是。三公交荐。先生 召拜。为弘文馆副应教。每进对。论说恳恳。以尽帝王出治之要。诸讲官。皆自以莫及也。升典翰。又 特命。超授掌隶院判决事。盖废朝以来。词讼烦兴。本院冤郁尤多。选其能裁决故也。三公启。柳崇祖。学术高明。 经幄。不可无此人。乃 命换工曹参议。兼带 经筵官。盖异数也。是岁废主卒。 上议葬仪及停朝市定墓直等事。大臣 启葬宜用王子礼。停朝市。定墓直不可。先生上劄曰。前王得罪 宗社。固不得祔祀 宗庙。而丧葬之礼。不宜若是也。葬用陵仪。别立庙主。讣闻 上国。情之至。义之尽也。柳洵,柳顺汀等言。崇祖曲说。不可施行。柳子光请付有司。 上不从。只递 经筵官。大司宪李继孟言。崇祖尽言无隐。不可递其官。 上遂命燕山墓。自所在官。俗节致祭。置守墓三人。丁卯。授成均馆大司成。三公又 启性理之学。不可绝其传。请选年少文臣。就柳崇祖受业。 上可之。辛未。 上视学。谒先圣。御明伦堂。横经问难。分 命诸臣。进讲四书二经。先生首讲大学。反复推说明德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3L 页
新民之方。寓以规讽。 上为之倾心听纳。仍 赐学田百结。明日。先生率诸生。诣 阙上表陈谢。进所撰大学十箴,性理渊源等书。 上览而嘉之。即命刊行。进阶嘉善。并 赐金带表里。先生再三固辞。 教曰。卿久掌成均。作成人才。以助余治。功在可赏。其勿辞。复 教曰。予闻儒生多聚于学。其选可用者以闻。先生以赵文正公光祖应 命。六月。以病辞。太学生上章请留。 上亦不许。既而出拜黄海道观察使。三公同 经筵官 启。近将进讲周易。柳崇祖不宜外授。乃改同知中枢府事。仍 命与金应箕。同诸儒臣。讨论易礼记性理大全等书。以备进讲。壬申二月初三日。以疾卒。享年六十一。讣闻。 上嗟悼。赐赙棺椁有加。朝廷搢绅与大学诸生。皆奔走来哭曰。斯文丧矣。太学生有食素哀之。如亲属者。是年五月庚申。葬于骊州府南文谷先陇之下。会天雨。诸生冒雨。哭送郊外。无后者。配骊州闵氏。监察亨孙女。继配顺天朴氏。习读季孙女。生一男应台。参奉。一女河益粹。内禁卫。应台嗣男炯。参奉。炯男澜。直长。其登科宦者。玄孙仁俭佥正。仁培 赠承旨。五世孙终立察访。方立 赠参判。亨立生员。贞立县监。经立掌令。英立府使。六世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4H 页
孙宗泽同知。宗林进士。宗彬郡守。宗儒生员。七世孙义华进士。益华生员。晚华生员。八世孙燧生员。十世孙养南正言。十一世孙星纪生员。先生禀性刚方。行己廉直。不喜声色。不挠威势。事亲爱敬俱挚。寝无私室。虽职务烦剧。不废定省。兄弟之间。人无间言。宗族穷甚者。极力调救。居官清慎。自奉甚约。捐馆之日。无以为敛。讨论坟典。幽深精博。剖决庶务。详明敏达。自在诸生时。以经明行修。为众所推。释褐之初。己以训诲后进。兼管成均。仕进。专以论思启沃委任之。然亦以才谞利用。数被选。监修敬阁。则以精于天文也。详定经费。则以审于制用也。超授掌隶院。则以能于平决也。以至议定船价。亦悬合而卒从其言。盖所谓用无不周者。而临事尽言。又得事君不欺之道。驳前席和同之对。则相君服其忠直。论书云径由之失。则废主嫌其批鳞。又论主失十条。而祸胎萌于不测矣。再逮禁狱。何问严急。而抗言不忌。曾不少贬。及新化方畅。鲜有以旧主为念。而议葬之劄。道得人不敢言。其忠盛矣。然此皆各一节事耳。最其不由师承。深造自得。尝以方言谚解诸经。殆与章句集注。同其功用。又能独观昭旷之原。论性命之妙。则有契于朱子理发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4L 页
气发之旨。语平治之要。则必本于诚意正心之工。其进言于 上曰。理动气挟。四端之情。气动理随。七情之萌。又曰。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知之致。在于物之格也。家之则。足法于国。而国之教。先成于家也。为恶于独者。以为人未知也。而善恶之显见。严于十手之所指也。平天下者。以为地广难平也。而天下之心。亦我之心也。正吾心之矩以絜之。则吾之好恶。同于天下而无不平矣。是其爱君泽民之心。陈善纳诲之意。今犹可想见。而所学之深。所守之正。断可知矣。方其 圣明视学。环桥观听之盛。表笺进御。鱼水共得之欢。若可以陶铸至治。而惜乎其遽以讣 闻也。盖当 国初。运际昌明。而儒术犹未显行。倡言导之。未见其人也。而先生独以格致诚正之学自为。而勉于上。则其担得一世之望。固已超在群儒之首。以是三公请 命年少文臣受业。以不绝理学之传。谚解之作。又至今为经生学者所传习。而论荐人才。又得赵文正。上以赞 圣朝之一治。下以启群贤之绍述。则其有功于斯世斯文。实有不可诬者矣。独恨夫世代寖远。遗文散逸。世之学者。殆无以详考而实识之。然所撰十箴渊源等书。不独被 圣朝之知于当时。而逮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5H 页
至 孝庙。因道臣柳淰印进。至有格言至论之褒。 正考以谚解出于先生。称为巨儒。 列圣之旷感。夫岂偶然也哉。又按洪耻斋仁佑。撰其先碣云。经传则就质于柳大司成崇祖。子史则就质于金慕斋安国。退陶先生志之曰。时柳公崇祖。尹公倬。前后居大司成。公出讲师友。入受庭训。又曰。我究厥由。师友堂堂。泮水泱泱。经训皇皇。夫称述后人。必本于先生。益验大贤一言之重。为有以也。尝窃慨念。吾先祖桧轩先生。以文章节行。为当世所服。而先生实为兄。孙骆峰遗逸斋诸贤。与为同堂之亲。则家学渊源之正。盖可想像。而今无以考矣。乃者。岭之儒士。以先生应国法儒贤及节义表著者。虽非正二品。特许 赐谥之典。 跸路上言。以至入 启。议易名之典。后孙星玑。来请状其本末。欲以转闻于太常。谨忘其僭猥。掇辑以备太史之采录。以成谥状云。
大山先生谥状
先生讳象靖。字景文。姓李氏。韩山人。上祖稼亭文孝公谷。牧隐文靖公穑。以文章节行。大显于丽季。俱位赞成事门下侍中。五世讳允蕃。大司谏。亦以清节直道显。二世讳希伯。府使 赠吏曹参判。三世讳弘祚。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5L 页
县监。号睡隐。光海斁伦。避地于安东。依外祖文忠公西厓柳先生家焉。寔先生高祖。曾祖讳孝济。祖讳硕观。考讳泰和。俱以厚德。垂裕于后。妣载宁李氏。吏曹判书葛庵先生讳玄逸孙。掌乐主簿密庵先生讳栽女。服习典训。妇道甚修。先生以 明陵辛卯正月二十九日戊午。生于府南一直县之苏湖里第。颖悟出人。五岁。受字学。偏傍点画。皆识别。常与弟。争竹竿。先夫人戒之曰。兄弟安得有争。自是惕然改悔。至饮食衣服。未尝自占便宜。六岁。丧先夫人。哀慕如成人。笃于伦理。为子弟。未或有违。至同辈。亦无失色加恶言。七岁。受十九史。读之不倦。先公虑致疾。夜深每令止之。十二三。遍读四书。十四。就学于密庵先生。问庭草气化形化。自生种生之异。自是有间。辄往侍。受孟子,中庸,太极图,西铭,朱子书。己酉。与同门诸贤。讲质近思录。诸公皆推服。于其归。先生赠之以言曰。君子为学。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此千古真诠妙谛也。盖其聪明绝人。而加人一己百之工。于书无不强记。律吕期闰算数。悉皆流转在胸中。玑衡深衣衰裳之制。不待书册。应手制造。又颇留意于文章体裁。亟被奖与。至是又引之以真正法门。则其期倚益重矣。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6H 页
于是作冬至五箴。曰穷理。曰主敬。所以发师门之旨也。又益之以谨独,笃志,日新。以自警。庚戌。遭心丧。痛失依归。不懈益勤。一日忽喟然曰。文章一小技耳。器数之末。非道之至者。作屏铭八帖。曰读书。曰笃志。曰慎思。曰师古。曰谨独。曰省身。曰日新。曰力行。悉捐去杂书。反之于身心日用之间。醇如也。 元陵乙卯。升上庠。寻擢第。是冬将纲目。考究历代治乱得失。间有论著。丙辰。读启蒙。既而叹曰。以朱子上智之姿。足迹常接于先生长者之门。往复论辨。不绝于一二友朋之间。况吾辈乎。于是。出资讲论。入事研穷。大覃思而实体究之。盖其所见者大。故其博取于人。而不安于小成如此。戊午。 除连原丞。割俸入。除邮瘼。尝书日记曰。只把清勤二字作家计。莫轻易变动。变动不好时。其害甚大。早晚将论语以自浇灌。每忧职次冗碌。旧业荒废。虽以禄养。黾勉逾年。非其志也。尝差笺文使。入都将诣 阙。路遇宰相。笺文已远。诸道使员。皆逡巡。先生以笺文体重。不宜逊避。令驱而前。宰相为之避路。己未。呈告还乡。封锁帑藏惟谨。行装萧然。路访龟潭,岛潭,三仙岩诸胜。以自舒畅焉。先是。门父老为子弟。筑小斋于所居之北大夕山下。俾先生主教。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6L 页
除定省视膳外。日静处其中。名其室之南曰晚玩。北曰观善。轩曰咏乐。合而扁之曰大山书堂。堂之北。筑静观台。有诗曰。触境尽成春意思。妙处须用静工夫。于是携数三冠童。左右图书。俯仰一室。讲究者愈益精。体验者愈益密。虽艰关贫病。而不以属心。或暇日乘兴。徘徊于静观台。或夜深月明。啸咏于小塘边。所以陶冶性灵。玩乐鸢鱼之妙者。深且专矣。远近学者。亦多闻风负笈而至者。辛酉。 除 徽陵别检。谢还。壬戌。还属承文院。由副正字。升正字。丁卯。 除典籍。迁礼兵郎。亲益老。家益贫。鬻书卷。卖章服。以供甘旨。未尝为准朔迁转之计。而进学一念。如水必东。一番经历。必增一格价。戊辰。先公寝疾。昼夜不解衣。调尝药饵。既遭故。致哀谨节。三年不懈。庚午。服阕。辛未。 除礼郎。不赴。癸酉。 除延日县监。莅职勤敏。御吏以严。拊民以恩。断讼明审。选邑之秀才。月朔课讲。不期年。治化大著。时旱甚。先生方董率吏民。浚川导灌。傍邑数三宰。船游到县界。先生视事自如。人以比何易于故事。尤以伦纪为先。先是。民有子母鬨而母缢者。事在既往。犹按诛之。有犯分驱辱蔑内外者。亦杖杀之。又占乙亥饥馑。预究荒政。许民以官林煮盐。例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7H 页
其半。得数百斛以备之。被海禁。劾罢。戊寅。 上特命除正言。言者尼之。壬午。 除司宪府监察。至岭下呈病。有白鸥不管人间事。万里波长自在游之句。丁亥。占高山水石。构三间屋子。右曰凝庵。左曰乐斋。中为轩曰静春。至是从游之士。百舍重趼而至。先生自少。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自朝至暮。勉勉循循。而未尝倦也。辛卯。 除康翎。呈病。 健陵丁酉。 除正言。病辞。庚子。 除兵郎。 上已有向用之志。寻以大臣合辞荐达。升通政。兵曹参知。入府疏辞。移礼曹参议。辛丑。又移刑曹参议。 上必欲致之。因大臣论 启。有重推之 命。发行到忠州。寻章而归。盖是时。 上眷方隆。而行止之义。自有定算。人莫能窥其际者。 批旨不许。又发行到丰基。辞疾。承 批。又不许。乃附古人以言事君之义。上疏勉进 君德。曰立志。曰明理。曰居敬。曰体天。曰纳谏。曰兴学。曰用人。曰爱民。曰尚俭。末又曰。右九条者。皆修德养心之要。出治行政之本。虽平常易近。无新奇斩绝之论。然圣学之本统。王政之纲领。大略具焉。惟 殿下勿以为卑近而不足为。勿以为迂阔而不必为。先以立志为本。以尧舜三代。为必可师。以明理居敬。为用工之准的。使道义昭著。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7L 页
而主宰分明。刚健而不已。诚实而无间。则义理之悦心。真如刍豢之味。吾人之德行。可为尧舜之圣。不离乎平常易近。而实有高深远大而不可御者矣。纳谏者。所以补阙拾遗以进吾之德。而兴学,用人。爱民,尚俭者。方是见于施措。然亦但论其所存。而未及乎政令科条之详。夫本末具而纲目备。然后方可以言治。而本立则末自随。纲举而目自张。苟得其要领。则节目条画。特一有司之事耳。又曰。古者。七十而致事。以其血气既衰。非复服劳效力之日。而许其优閒。亦所以奖廉耻崇礼节也。臣狗马之疾。万无可强之势。樗栎之寿。已踰引年之限。伏乞 圣慈。特赐骸骨。许伏田野。 清朝享尚礼奖廉之美。微臣窃安分毕义之愿。从今至死之年。皆天地生成之泽也。 批曰。九条万言。言言真切。庸替座右之铭。要作观省之资。 不许休致。又申乞骸。蒙 允。十月寝疾。时请业请文之士。户屦恒填。而未尝倦于酬接。子弟请少节之。先生曰。辛勤远访者。既无以副其意。又可辞不见乎。證势日转剧。常若致斋之人。一无颦呻。疾革。季氏小山公光靖。泣请教。先生曰。随分收拾。勉进后学。召诸生入卧内。命加上衣拖带。语之曰。平日所讲论。愿著实用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8H 页
工。又曰。此事只是平常。平常中自有妙处。令侍者。洁衾褥。扶起易处。翼日。恬然而终。十二月初九日丁丑也。明年三月乙丑。葬于府北鹤驾山巳向之原。配 赠贞夫人长水黄氏。翼成公喜后。处士混女。幽閒贞淑。先生清修保养。内助为多。男埦。弘文馆校理。孙男秉运县监,秉进,秉远县监。女柳晦文进士,柳鲁文。秉运男秀应生员,秀戆,秀憼。秉进男秀亿,秀懋。秉远男秀德。柳晦文男致明大司谏。柳鲁文男致任,致俭,致俨。秀应男敦禹正字,敦稷,敦夔。秀戆男敦卨,敦益,敦皋。秀亿男明稷,馨稷,敦羲出。秀懋男敦羲。秀德男文稷,武稷。敦禹男重德。敦稷男重垕,重德出。明稷男重泰。文稷男重鼎,重恒,重泰出。先生天资明粹。敏睿之才。英迈之气。固有以过人者。若其孝友之行。谨约之操。又有不待学而至者。自以幼失慈颜。为至痛。每值忌日。致哀如袒括之日。祖母年近九十。饮食坐卧。须傍人。先生侍侧。则曰。安事先公。庭院肃雍。堂室净清。肢节耳目。敬恭约遫。安详敏给。一意向奉。若将见其听无声视无形之心。事伯氏恭谨而和柔。与季氏相对不离。虽讲辨之际。未有一言相持。宗族父兄。虽年纪相近。问候必起躬。有进必拱献。室家之内。无规责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8L 页
之切。而敬谨成法。无诏令之勤。而孝爱垂则。仆隶之贱。恩信周洽于乡党。常有同善共化之志。未尝加以款洽。而觌德者馀薰在心。未尝持以矜严。而至门者。粗厉自消。是其积于己而及于人者。有非勉强驱率之所能及也。若夫论事可否。品藻人物。即始而见终。因细而推大。悬合而不差。则亦其明睿所照。非臆度而中也。盖其为学也。察于彝伦而至于穷神知化。本之日用而至于尽性知命。道无物不在。则本末俱举。理无时不然。则斯须必谨。规模弘大。而心法严密。地步平正。而造理深微。至其持敬之密。无间于动静表里。则终始工夫之要领也。其言曰。道之体用隐显。莫非精微之极。然所以求之之序。亦有次第。盖驰心于上达。不若用力于下学之平而实。先求诸道之隐。不若反而得诸显然者之易知而可据。且当黾勉于规矩绳约之中。游泳于平易明白之处。操守兢惕。为日用程课。彝伦事物。为实地工夫。见其极平易中。自有要妙。至浅近处。自有深远。有终身勉焉而不可尽者。是则先生所自经履而临化告戒之所本也。故其所进为。一皆低平处著步。明白处加工。未尝为幽深玄妙艰难阻绝之论以惊世动俗。而优入于高明光大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9H 页
而不可测矣。今且以其切要者言之。心主乎身者也。敬主乎心者也。穷理读书。所以补助者也。其论心则曰。人心无形。出入不定。须就视听言动应接上。做工夫。无毫发放过。此心方住得在这里。如农家治苗相似。根柢在地中。不可施功。惟于地上可见处。锄其草。培其本。则根柢益厚而苗益长矣。论敬则曰。敬固贯动静。彻表里。圣贤说敬。常言行笃敬执事敬。未尝言敬本为默然无为时设。人便将这敬字。向他悬绝处思想。将作一般奇特事。所以差了路头。凡制于动。所以存乎静。而用力于可据之地。则其无形者。固自在也。穷理则曰。天地万物。莫不有理。皆所当穷。然亦有缓急之序。若不于日用处。别其是非。审其当否。而先费力于幽深閒漫之地。虽多将安用哉。读书则曰。少作课程。多著遍数。从容讽咏。使其意味深永。渐涵浸熟。自家身心。便与卷中义理。默相契合。不知不觉。自有长进处。此其为下手用工之方。可知矣。盖学之为言。学为人之道也。故孔子之孝弟忠信。颜曾之四勿三贵。皆子思所谓不远人以为道之事也。至其为人转切。说理转深。往往发明道体。使人知其皆出于天而备于己。不可须臾离也。非欲其悬空揣摸。想像臆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19L 页
度。以为能入道也。而近世末学之弊。未尝用力于其所当为。动引性命理气之说。以资颊舌。至于日用躬行。培固根本处。反有遗焉。先生深惩而力反之。而又未尝不求之讲辨思索之工。盖以为道也者。原于天而具于心。散诸日用事物之间。有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圣人者。全体是理。而笔之于书。以垂后世。学者当因其言以究圣人之心。因其心以见天地之理。体之己而得之心。则可以见其本具于吾心。而非有假于外也。然道体深奥。圣言玄微。必须存心静一。游意玩绎。体验于动息之际。服习于日用之间。行解并进。默喻而不已焉。则见其实体之洋洋于日用者。参前倚衡。常目在之。而欲舍他不得也。是其基址平实。门路正当。而凡其言之出于体认践历之馀者。又皆极于高深而不归于茫荡。尽乎细微而不入于支离。其于天人性命之奥。进修次第之实。了如指掌。灿若贯珠。既皆有以发前人之旨意。开后学之耳目。广博而周悉。亲切而的当。见于知旧门人往复书札与夫做题目。入思议。而属笔为说者。皆可以俟百世而不惑矣。而犹惧夫圣言之或湮。来者之易迷。则又发挥之。提示之撰次论著。皆如耒耜陶冶之不可废。其曰敬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0H 页
箴集说者。揭朱子敬斋箴而集诸儒言敬之说。逐章类附。且以用工之方。随处提说。凡其路脉之夷险。节度之徐疾。毫发毕见。而敬之为义。无复馀蕴矣。曰制养录者。取程子制于外。以养其中之义也。曰约中篇者。取程子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之意也。曰理气汇编者。以先儒论理气者。采摭汇分。各有条目。而本源深微。皆极其旨归矣。曰朱子语节要者。取语类训门人为学大方。而节取为二册。曰退陶书节要者。取退陶先生文集。仿朱子书节要为五册。而学之为道悉具矣。曰屏铭发挥者。取鹤峰金先生所受乎退陶者。而逐章附以本文及诸儒要旨。以明斯道之传。则其寄意益深远矣。先生襟期洒落。韵格清越。无一点尘埃。真如冰壶秋月。滢澈无瑕。而安重如山岳。静深若渊泉。沈潜缜密。而气象发越。谦恭谨约。而志意开豁。温然乎其色辞也。栗然乎其容德也。礼乐全备。矜持尽化。和易而舒泰。夫孰知刚大直方之气。端一平直。恭默无为。退然而不居。夫孰知笃实强毅之勇。简易明白。随事顺应。无以甚异于人。夫孰知贯彻而无间。低头退步。一意敛藏。漠若无意于世。夫孰知任重而不疑哉。办一生之志。躬仁义之实。察之密而行之力。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0L 页
居之安而资之深。所谓下学上达。有体有用之学。世徒见其进修之力。而不知其所从入。又不见其德业之大行。殆以此学。为不由阶级无用之空言。亦可悲矣。今必知先生之苦心血诚。在于卑迩处以为之先。而其教人必揭以为本根门户。然后方知驯致之有正路。而又或举而措之。亦此个心法。此个涂辙。而不是块然独善而已也。我东自退陶夫子集成诸儒。绍承洛闽。而群贤继起。羽翼斯文。至葛,密两先生。得鹤,厓遗绪于敬堂之传。先生发端启键。实惟在此。沈潜积累之久。造理日深。履道日安。观其动容周旋。一于理而未有一毫私意之累。则其所造未可易而言也。门人之成德达材。蔚然为士林宗师者五六人。其出而仕于朝。退而教于家者甚众。至今学者。犹知此学之所循由者。莫非先生之馀教也。其功又曷可少哉。 纯庙乙亥。门人礼曹参判金㙆。上疏请褒异之。 赠吏曹参判。又因应教李泰淳疏。印进文集及敬斋箴集说。藏之 秘阁。又以集说。备 召对进讲。玆者。岭南儒生金祚运等上疏言。先生启开之功。允为陶山的传。宜特举旷典。彰 朝家崇儒右文之化。酬多士尊贤卫道之诚云云。玆乃斯文显晦之机。非一人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1H 页
一家之私。谨具述本末。牒于太常。以备采择而定制焉。谨状。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行状
  
内舅通德郎韩山李公行状
公讳秉进。字退可。姓李氏。韩山人。丽季。有文孝公讳谷。文靖公讳穑。仍父子中元朝制科。位台辅。文章节行。闻天下。即世所称稼亭,牧隐两先生是也。中世有讳允蕃。官大司谏。五世而至讳弘祚。官县监。号睡隐。丙子。挂冠南下。子孙遂为安东人。四传至大山先生讳象靖。官礼曹参议 赠吏曹参判。有继开大业。寔公祖考也。考讳埦。官弘文馆校理。克绍家学。号艮岩。妣淑人骊江李氏。文元公晦斋先生讳彦迪后。郡守讳范中女。闺范甚修。以 元陵庚寅九月初六日生公。幼而粹朗。性慈仁谦退。在丑不争。遇服食玩好。常推其鲜美于兄弟。而自占其薄劣者。日夜亲侧。惟长者之命是听。聪悟绝人。六七岁。授十九史。了解文义甚晢。又能久而不忘。一日艮岩府君。将所读二册。抽试之。举似数字。无不应口诵无滞。以清羸善病。不能大肆力于文学。而藻思夙就。乙巳。委禽于损斋先生南公汉朝之门。时南公方表帅后进。见公亟加称赏。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1L 页
以为胸中滢然无物累。己酉。府君易箦于京邸。公弱龄奔赴。扶榇南还。哀毁踰制。服既阕。同兄弟。请学于川沙金先生宗德。先生称其天资近道。公既内外擩染。愈自饬励。得于躬行者为多。堂父处士公。尝言。我叔父温良恬雅之德。惟某也似之。旁治举业。随分应举。未尝为速化之计。既蹉跎。白慈闱。辍不赴。日以孝养为事。时伯季二公。游宦縻职。公独自扶持。夜不就私室。昼非有客。未尝至外舍。怡愉奉欢。志物备至。有患节则忧形于色。不遑假寐。壬午。遭艰。守制甚谨。既终丧。始归私次。犹日晨谒于庙。退而课儿捡家。食已则就伯氏所。三棣鼎坐。竟夕湛乐。暇则以经史自娱。翛然无外慕也。庚寅十二月。感疾终。实十五日也。享年六十一。翼年二月。葬义城箕谷丁坐之原。配宜宁南氏。损斋先生之女。承旨讳垕。五世孙也。敏慧有闺行。先公七月而殁。葬在公墓后。男二秀亿,秀懋。女二适士人崔宗植,金寿静。秀亿三子。长明稷。二女长适金孝永。馀皆幼。秀懋二女。崔一男并幼。呜呼。公襟怀恬静。神韵雅洁。炯然如明珠寒冰。表里通朗。祥和恺悌之仪。薰袭于人。而廉谨俭节之操。隐约于中。使人爱敬而不敢狎焉。盖其得于天质者为多。而其所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2H 页
承藉诗礼之化。服袭儒贤之教。默默存省。潜心服膺。有在言语文字之外者。故其见于行者。为子弟。则孝友天至。父母兄弟。安其愉惋。处交际。则信顺孚人。亲戚朋友。服其仁恕。下至疏贱。苟一接其貌耳其言者。无不一辞称之为蔼然君子人也。然犹自以气质或欠刚勇。田地或欠展拓。遇事。猛著精彩。閒居。未尝释卷。以矫其所偏而广其知思。精神气力。老而弥坚也。又以家世为儒林所宗。恐所以相报答者。有未尽也。诚心相与。无问亲疏。尤致谨于吉凶庆吊之礼。至或人之所以处于我者。有未善焉。则虽人所嫌不能言者。亦推赤心以相告。人无不欢然服其诚悃。伯季公屡典郡县。子弟或服饰有华鲜。辄蹙然加戒饬。大惧失儒素之风。御家愈自约损曰。人家用度。与其过一分。宁不足一分。或自为之节度曰。非惟道理当然。恐令儿辈长浮薄耳。公既推其所知。而见之行事。故其出诸口也不易。虽勉于书。而未尝自论著。虽劬于学。而未尝自标榜。是以无文字可传信于后。然大约持身如处子。卑牧如㥘夫。始终本末。绝无疵颣。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公其有焉。致明幼抱渭阳之悲。无以彷佛先慈氏德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2L 页
容之懿。公于兄弟。德性仪表特类之。故每一承颜。愀然若复见也。及公之丧。哀之若丧吾母也。公之孤秀亿。以二舅氏所为遗事墓志。授之曰。知吾父平日。莫我兄若也。愿有以撰次之。致明既诺之。而掩抑不忍属笔者久之。又自念无可追矣。所以自效者。顾不在斯役耶。遂抆涕而为之第录如右。以冀立言君子之有所采择云。
翊卫司翊卫新野李公行状
公讳仁行。字公宅。姓李氏。始祖讳硕起。真宝县吏。中司马。 赠密直使。有子讳子脩。官至判典仪寺事。讨红巾贼。以功封松安君。五世至温溪先生讳瀣。官大司宪 赠吏曹判书。谥贞悯。即退陶先生之兄也。又五传至掌令讳灿汉。以刚直忤权贵。不大显。生讳在遇。取弟在运子万知为嗣。于公为高祖。曾祖讳晔。祖讳师德。考讳观燮。号拙窝。世以儒术持家。拙窝公尤谨约有矩度。妣永川李氏。学生德祥之女。参判民寏五世孙。公以二英宗戊寅十一月初六日。生于荣川之新川里第。自幼嬉戏。不与人争竞。有犯之者。避不与较。得玩好。推之弟妹曰。吾所不欲也。尝摘生枣。进母夫人。夫人曰。危身以养。非孝也。自是。不复近果木。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3H 页
拙窝公严程课。公承顺不懈。十二三。已博通经史。为文词。骎骎有步趣。尝同群儿戏占。方音连三声者缀句。公应声曰。人心各各各。世道私私私。渐渐渐如此。何由挽皞熙。盖其平生趣操。已略可见云。丁酉。丁内艰。时诸弟妹皆幼。公攀号之外。拊视如慈母。衣必先庇。食必同案。暇则温理旧业。日有程式。手抄朱子书。以资省览。虽傍治举业。而殊无汲汲进取之意。尝三占乡解。 正宗癸卯。登上庠。拙窝公以诗戒之曰。吾人事业富。小成岂云奇。真工须向里。家业莫全隳。公次之曰。志尚非无素。材资顾未奇。敢忘纯深诲。早夜伫勿隳。其家庭授受之旨。有在立扬之外可知也。顾嫌于标榜。未尝执经请业于当世大方。而闇然躬行之实。有人不可及者。间以亲命游泮宫。杜门敛迹。随分应举而已。庚戌冬。应制。对策称 旨。除 温陵参奉。先是。 上以中庸发策。抄启文臣。无可意者。遂移策太学。公对甚晢。又颇指陈 君德得失。语益剀切。 上点批传曰。今番发策。欲知经学所存。而诸生所作。率多孤陋。若非李仁行。当阙榜矣。仍 命除是职。引见嘉奖。谕以明于经义。又勉以入直 陵所。著实读书。盖异数也。翼年端午清斋。谒者申光直。有怠慢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3L 页
之礼。公正色叱之。申曰。今日幸无摘奸。公曰。岂问摘奸有无。只道理不当乃尔。有顷吏以煖炉进。公却之曰。斋厅。岂熟设之所耶。吏即撤。就曲廊。申大喝而出曰。今日得罪于斋郎矣。十月。由觐未及还。本 陵有事。特 命换 孝陵。翼年春。又 命换 恭陵。夏。同岭儒万人。上疏伸辨某年义理。六月。又换 惠陵。冬。迁典牲奉事。癸丑。移缮工假监役。时安东府使金履翼。因催科。杖杀士人。其子将讼冤。被衰伏 阙下。判尹金文淳。以履翼族亲。发卒拘囚。使不得讼。气燄所加。无敢相问者。公为之指画。脱囚变服。庇之屏处。捍御捕卒。靡不用极。竟使冤诉上彻。而公被文淳构陷。逮囚禁狱十馀日。备尝苦楚。而终无悔色。甲寅冬。闻亲病下乡。仍遭大故。丁巳。 除禁府都事。十二月。迁礼宾直长。己未。由司圃别提。升司宪府监察。以同僚为夜禁所拘辱。呈辞罢归。旋以 特教。复为禁府都事。庚申。迁刑曹佐郎。俄升正郎。四月。因事禁推。既蒙宥。又换授典牲判官。六月。 正宗升遐。八月。以 凭几前承 传。 除高山县监。有具姓人。邑中权豪也。公摘其挠民者数事。峻治之。至忤营意不恤也。查蠲黄白之徵布者。革罢贸易之弊政者。仓廨之倾亏者。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4H 页
武备之朽钝者。悉修葺之。捐俸米。调僧丁。筑堤捍水。邑居以完。不烦民而事集。又取吕氏乡约。便宜增损。颁行劝诱。拳拳于明人伦正士趋之道。盖方是时。洋学怀襄。而湖南一带。往往被其昏垫。公盖以是为修攘之方。而又虑机捕方急。人不自保。申牒中辄引他郡自有。平原自无之语。要以镇静为事。既而以邪狱参查官。会营下诸囚。取供讫。查官将小册。列书某也顽。某也毒。某也凶。欲纳于上司。公曰。诸囚辞供悉具。自有上司裁处。今自断定罪名。率意录呈。得无专辄之嫌乎。诸官颇不悦。又欲设煖垆。招妓供具。公不可曰。吾辈俱是方丧之人。公堂携妓醉饱。得非未安乎。座中愧谢却之。盖公素性刚介。不能诡随。而监司金达淳。又有世嫌。辛酉夏。竟罢还。归橐萧然。只若干书籍而已。壬戌。因台臣构诬。责关西之渭原。公怡然就道。经涉岭海二千馀里。略无怨尤意。到配日。以书册自娱。州人目之以生佛。尝使人修所寓室。圬者笑曰。今 邦庆荐沓。大霈将降。客负何大罪。为此久驻之计。馆人曰。君子处患。若将终身之义。若乌能知乎。癸亥春。自 上特放。达淳防 启。遂命量移长渊郡。有姜君翼周。慕而迎致之。因请受业。久之姜家人。呼为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4L 页
仙。乙丑。以 邦庆蒙 宥还。抵泮中。知旧迎劳之。公曰。迁谪非能必死人。诸君慎勿怕行遣。柳学士台佐曰。倔强犹故态。公有诗曰。泮庐归对旧朋徒。四座悄然劳远途。岂必天涯成异物。从他人笑旧狂奴。虚名愧我空吟鵩。言地怜君久噤乌。傍舍休询恩怨事。知天焉用责人愚。盖台臣岭人也。有欲为解之者。故末句及之。既到家。杜门却扫。潜心经籍。存省体验之工愈密。虽一言一事之微。未尝放过。暇日从先辈。倡同人。听讲说。行乡饮礼于黉塾之间。东走观鱼台。历内延遁世洞。拜紫玉祠。登独乐堂。慨然想慕而归。壬午。以翊卫司翊卫。徵公。即起赴 召。入侍 书筵。进讲讫。即达曰。臣以遐乡疏逖之踪。区区忠爱之心。窃愿一觐 耿光。且将有以仰窥 睿学所造。归语乡里。以大慰延颈之望矣。臣伏见诵读节次。似欠于专心致志之方。若使远方。知此实状。岂不为之缺望乎。目今 宗社安危。生民休戚。专在 邸下一身。 邸下可不加之意乎。又曰。帝王之学。与韦布不同。章句诵读。犹属馀事。从古圣王。为学出治之方。一则曰存心。二则曰存心。 邸下苟能实下存心之工。则诵读之际。目能精专。将见 睿学日就。德业天成矣。又曰。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5H 页
筵中敷陈。从容讲究。亦是上下交孚之一事。若过于渊默。则恐转成拒谏之渐。又曰。一日之间。霎时进讲。恐有一㬥十寒之虑。伏愿 筵退之后。时时诵习。日以为常。或使近侍。在傍讽咏。谛听潜玩。以替瞽矇之箴。则必胜于敲金击石之乐。而有补于 睿学大矣。其他因文推说。类皆精切易晓。可裨于 冲睿之学。同僚皆称为真讲官。而或笑其 筵席陈对。不改乡音者。公有乡音未改人休笑。自是山翁长在山之句。未几呈辞下乡。有以铨官之意。欲止其行者。公曰。僶勉一行。岂为干进计耶。既归。年益老。疾病随续。而犹不废观玩之工。尤有味于心经近思二书。皆手写为体贴之资。有请业者。虽不以师道自处。而恳恳为诸生。博喻详说。不知身倦体疲也。客至。引接不倦。子弟请少节之。公曰。你不闻庄敬日疆。安肆日偷之语乎。癸巳冬。疾益甚。易箦前七日。孙敬和欲受课。公为之剖析微奥。亹亹不已曰。惟此可以忘病。汝辈果能体此意乎。属有孙妇丧。力疾哀临。袭敛之节。一一指教。疾既革曰。吾何恨之有。但未见孙儿辈成就耳。以手止药饮。自整毛巾。恬然而逝。即十二月十二日也。享年七十六。翼年三月。葬礼安县北元塘里楼山艮坐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5L 页
之原。配淑人郑氏。贯清州。学生桔女。药圃先生讳琢七世孙也。乙亥生。乙未归于公。事舅姑甚孝。拊养诸姑叔甚挚。公游宦则常候尊舅就睡。辄添薪以温寝处。不令知之。先公二十五年卒。墓在公墓后负甲为封。有一男渊浩。孙男三。命和,敬和,秉和。命和一男一女。敬和一女并幼。公天资贞固。制行诚笃。而持之以俭节。发之以刚果。脊梁苦硬。义所未安。不忍处也。言议切直。心所未肯。不苟同也。虽尝应举觅官。为僶勉禄仕计。而曾不少加贬损降其志节。迨其晚暮。自以前日气质之用。诚有太过处。而学问之功。尤不可以不勉也。辄以闭坎塞兑。约己反省。为日用节度。见于待人接物之际者。却更和易从容。隐约有守而已。其日可见者。事亲有终身之慕。晨起展拜家庙。遇时物。必尝而后食。值周甲。禁家人不异馔。忌日则致哀如始丧。既老而奠献必亲。闺门雍睦。谨约成风。不严而教行。客至。门庭阒然。案书必整。傍有子弟执业。未尝见其无事閒坐。或偃息也。盖公自少日劬书之外。不耻鄙事。自锄圃织篑索绹敛灰之事。无不躬者。既罢官归。室中无长物。藉用稿菅桑土杂造者。皆自公手也。居丧值岁俭。所赖只每月一斛官粜而已。公就为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6H 页
节度。日分之为下室之馈。祭已。用拌藜羹。以均诸八口。或推之以及族亲饿者。有忧其太苦。馈以斗斛者。辄固辞不受曰。我惠不及人。而受人之惠不敢也。且族人穷于我者亦多。何心独饷耶。苦淡成性。在官对食。则曰。不如羹藜藿耳。禁子弟不得近声妓。课婢仆。种蔬衙内隙地。而锄之曰。饱食无事。非农夫之福也。以其廪馀。种种包裹。遍馈族姻。而家不异封。及归。倾橐羡。为傍亲终事地。常言守令职是近民。民之苦乐所由。而簿书期会。惟恐不给。虽有爱民之心。而民不见泽。实愧字牧之名耳。见人之以沈郁为恨者。辄晓之曰。课儿训农。自是本分。末俗以作宰为幸。而守令之职。便同任掌。日被上官催督。以剥割民髓为事。此岂可愿者乎。故其从仕也。伉拙自守。未尝一迹权要。虽有事当往还。非公故。不就也。尝言科举之弊。实为陷人之阱。有志之士。虽自信无他。混列榜中。实为可耻。此其狷介不屑之操。虽得之天性。而资于学问者为多。其于学术邪正之辨。辨之甚严。有一朝绅。好稗家杂说。盛称老庄为可尚。公面斥。书辨往复数四。其人大谢服。又尝有先事之规。后竟如其言。人以是益重之。与人处。耻匿情而阳与之。实心规切。自讱不住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6L 页
也。见人有祸患。不惮身为之地既。尝以是遭厄会。而悯恻之情。不能自已。在泮。敛客死者三人。劣仕冷廪。不足以自给。而贫不能偿者。辄归之。我先人尝举似以语不肖云。某此事亦不可及也。在谪四年。人不堪其苦。而安之若性。家食几年。念绝荣涂。傥然无意于世。而孚尹自畅。有不可掩。 书筵劝讲之任。若将为之兆矣。而东冈之志。确乎其不移矣。归来迟暮。一念拳拳。惟在于奖引承学之士。劝导兴起之方。尝聚村秀书室。以朔望课讲。旋以离索中辍为恨。为伊山洞主。刱讲学所。欲复四时居斋之制。又以陶山山长。立讲规。釐宿弊。类皆为经远之赖。而非苟焉一时而已。其遇斯文溃决之会。亦正立其间。不徇不激。惟叹吾道不振之为可忧。而又以在我应变之或未尽善。为可戒。恳恳乎悯时病俗之意。而亹亹乎反经自强之计。平居非甚病。必整冠束带。危坐终日。一意完养。兢惕之意。不弛乎燕閒。玩赜之工。无间于早夜。静而体之。则诚意笃厚而志虑精专。动而行之。则锋颖潜藏而气象安和。盖其平日得之咬菜之力者为多。故能薄嗜欲。励志操。既积厚资深。造次呈露。听其言则春温之袭人也。觌其貌则臞鹤之绝尘也。孔子曰。以约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7H 页
失之者鲜矣。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公之学。其殆有得于此乎。公自儿时。读书刻苦。寒不垆。暑不扇。尝曰。读书贵烂熟。苟于一经得力。他经亦自易通。尤于尚书有专门之工。中年剧读朱子书。晚年温习。又在心近。得效最深。故为文。理胜情到。平易明白。使人读之。蔼然觉其特尔雅也。有遗稿若干卷。藏于家。尝爱东坡下士晚闻道之语。以晚闻。名其斋。晚卜水西一区。因坊名。以日省自命。而印章所刻。则曰。新野云。公既与世寡合。心期志契。仅可一二数。而独与吾先人莫逆焉。致明盖尝获睹而心识之。区区宗仰。自有不能不深于馀人者。属此孤露。出入靡凭。而胤子大孝。乃以公状行之役见属。顾惟浅劣。何能彷佛公德美之万一。特以事契之重。不敢自外。而惟此一事。可以粗用其情义者。谨据孤哀所记述。而参以畴昔所见闻者。以备秉笔者裁择焉。
晚谷先生赵公行状
先生讳述道。字圣绍。姓赵氏。汉阳人。始祖讳之寿。丽朝佥议中书事。至我 鲜初兴。有汉山伯讳仁璧。 太祖姻兄弟也。不欲仕二姓。退老襄阳。襄阳人为立忠贤祠以祀之。谥襄烈。生讳涓。实佐 命。官右议政。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7L 页
谥良敬。三世讳琮。县监。以静庵文正公懿亲。避祸于岭南。有讳源。 赠参判。赘居英阳。生讳光义。判决事。生讳佺。直长。于先生五世也。高祖讳廷珩。进士。曾祖讳頵。将仕郎。祖讳德邻。官承旨。号玉川。经学文章。伏一世。忤党人。谪卒于海康。考讳喜堂。以厚德称。妣长水黄氏。钟万之女。翼成公喜之后。大兴白氏。㫻之女。县监世兴之孙。以 英庙己酉九月二十九日。生先生于注谷里第。于次为第五。聪颖强记。不烦提督。五六岁。戏嬉设俎豆。为揖让进退之状。为文祭五圣。时埙篪征迈。已有声韦布间。先生又幼年超拔。先公大奇之。倚以持门户。家贫画粥。忍饥课读。年至舞勺。已肆力于文章家。如左,国,班,马,韩,柳,欧,苏。悉皆贯穿。稍长。读尚书于清凉山。夜不就枕。当食忘味。傍人窃听梦中语。皆书经章句也。弱冠同诸生对策。主券者问退溪先生圣学十图。众皆噤默不能对。先生操笔立就。悉自己廪。老宿皆缩手聚观曰。年末少儒。非但文章夙就。见解已如此。峤南出巨儒矣。壬申。丁内艰。乙亥。丁外艰。前后侍疾居忧。诚礼罔愆。馈奠之暇。不废讲诵。己卯。选别试乡解。叔氏磨岩公进道偕。时 上申严科法。与选者。初讲南省所取才十之一。复试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8H 页
殿讲。益严峻。先生兄弟。俱见取。既覆试。先生竟屈。而磨岩公得第。旋被一边人请削。自是绝意进取。日取性理书。与村秀子讲论。乡人为月课。推先生为学正。先生为考其勤慢。第其赏罚。又以吕氏乡约。为导率之方。乙酉冬。闻大山李先生。九思金先生讲道。以书为贽。质其所疑。又与金川沙宗德。柳东岩长源。李后山宗洙。郑立斋宗鲁诸公。相讲劘。丙申。刱月麓书堂。书揭白鹿洞规。既又缚屋蓉峰之下。榜曰晚谷。盖因地而取晚闻拙修之意也。书室之左曰。无自欺。慎其独。右曰。大规模。严心法。为日用循省之地。 正庙戊申。 上念旧甲倡义人。有 褒赠之典。岭士因此上言。讼当时忠不见录。枉为党人挤陷者多。于是 上首复玉川爵。还授磨岩科牒。以玉川为戊申号召使故也。先生感极而涕。谓子弟曰。 圣恩罔极。图报无路。惟笃志力学。以答我 圣明益勤弦诵之 教耳。时大霈既下。舆议欲举尸祝之仪。先生止之曰。私家久滞。幸被 恩造。遽尔张皇。于分未安。识者韪之。 纯宗癸亥。时论一变。还收玉川职牒。亦惟曰。时有屈伸。叹泣何及。惟毋自陨濩。读书饬行。静而俟之而已。时先生在调者久。一日命小孙题楣曰。小窗开向暖。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8L 页
今日觉春时。午寂蜂声闹。天晴鸟影迟。携筐歌小女。折柳散村儿。即事成真乐。无言自拄颐。实观化前数日也。一夕遗命送终仪节。明日午。正席而终。即五月五日也。享年七十五。讣闻。士林为位而哭者。遍远近。用是年九月十四日。葬于县西杏田戌坐之原。赴葬者三百馀人。配闻韶金氏。鹤峰先生后。士人柱宇女。二男居晦,居愚出。一女柳远祚。居晦一男端复。三女权勉行,权,金宗煜生员。居愚嗣男致复。一女权载浩。端复嗣男彦翰。一女李晚翼。致复五男。彦教,彦敏彦翰入承祀,彦敩,一幼。先生天资敏悟。性又嗜学。幼袭家庭诗礼之教。识解操修。已见步趣。所以致养于温凊之节者已尽。而其承颜顺志。则惟在勤劬学业耳。其与兄弟处。惟懋敏是事。殆不知兴寝之有时。饥饱之感情。孜孜不怠。耽饫书史。既长。又知俗学之外。有古人为己之学。而勉勉向进。及其时不可为。则绝利一源。所以求之者益专矣。惰慢之气。不设于身。俚俗之语。不出于口。厚伦理而笃恩义。谨取与而慎交际。教成于家。而宗党雍睦。德孚于人。而乡邻悦服。虽未有所展布。其效之及人者。亦多矣。先生既自修饬。而时则李先生为东南学者所宗。遂委心服事。闻太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9H 页
极仁说不睹不闻之旨。又与门下诸公。结为道义交。虽师门寥落。而所以维持世教者。隐然有撑拄半壁之势。至若风雨对床。有天伦知己之乐。则又人人之所不可幸而得者。而陶然自乐。足以忘世间荣辱矣。尝与月下公。游览关东山水。又南至头流。以荡涤幽郁。虽家居。每值风和日煖。烟霞澄鲜。辄杖屦联翩。相羊于孤山藤岩之间。自得之趣。发于吟咏者。悠然有出尘之想。虽值家不幸。漏泉之 恩。既下旋收。而一付之时命。二子不永。家事无分付处。而亦以理自遣。随遇而安。绝无怨尤。其存顺殁宁。盖有人不可及者矣。常以此学不明。正路蓁芜为忧。尝著云桥问答。以斥所谓西洋之学者。其辞曰。经言敬天者。敬天之道。而修于吾身也。若西学者。仰其苍苍然而曰。吾学主是也。不求诸吾心。而寄精神于渺茫荒虚之域。庄子所云遁天而倍情者。此乃一种怪鬼。轻自大而骛神奇。摇荡恣睢。震耀张皇。以诳诱愚俗耳。天下安有如水晶火浣。不濡不热。无生无死之学乎。时其学未肆行。而先生先为之痛辨。迨其晚年。益专心于四子心近。中夜无寐。庄诵大学中庸。至老不废。又于朱子书。嗜之如刍豢。如大全语类。无不淹贯。弊席疏床。藜藿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29L 页
不继。而进学之志。如矢注的。探理数之原。谨危微之几。以验夫庸言庸行。而亦未尝张皇幽妙。务为高深。但曰。司马公无不可对人言者。是吾佩服不敢忘者也。学子之问业者。诱掖奖励。一以平易常行者迪之。每举似贤训。如拨宿火。无所留碍。李先生常以畏友待之。每进候。李先生谓学者曰。今日多闻博识之士至矣。诸君须辍所业。以资闻见。樊岩蔡相公。得先生书。命其子弟曰。宛是溪门先辈口气。谨藏之箧笥。无失云。文章平铺纡馀。而雄健有体裁。一时以为宗匠。凡为志状。以得先生撰定为荣。士林有文事。必待先生指教。有乡饮酒考定仪式。即答陶山院儒者也。又以朱子书讲录刊补。屡经先辈勘校。而犹多可议。尝条列往复于东岩。东岩亟称可补而未遑也。先生虽穷居山野。而未尝无民国之恋。 正庙尝命朝臣。献劝农议。先生为地主铺衍为九条。地主以书谢曰。此一篇。三百年来大议论云。及 正庙礼陟。每朔望号哭于山中。以泻攀髯之痛。盖以世臣之义。非隐沦长往者类也。先生既殁。一时先辈。皆为文以述其行。有曰。几年生一士。吾党失宗工。有曰。文章力挽周秦气。义理幽探洛建心。立斋郑公诔之曰。吾岭自退陶夫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第 130H 页
子以后。道固未坠于地。近世有若大山李先生。倡明道学。游其门者。咸有所闻公。质疑问难。抑可谓识其大者。公一生沈潜。惟在于朱子书。蚕丝牛毛之义理。天高海阔之胸襟。公皆熟复烂阅。如诵己言。饬躬持己。未尝出于规矩绳墨之外。发言处事。自不离于彝伦常行之中。虽以布衣。块然独处于日月山下。而抱负声望。盖亦宏伟而隆重。斯道赖而不坠。此盖知己之言也。致明尝以童子侍东岩。见先生委访。布衣博带。仪观睟盎。宾主相对。皓发皤然。望之若天人。既而讲朱子书。抽开巨帙。披卷占行。如算计。每奋想兴感。不啻如昨日事。顾以騃不自奋。未尝操几杖于燕閒之日为恨。乃者。先生孙端复。托以状德之文。则惧无以堪承。特以高山景行之思。有不敢以逊让为事者。谨据遗事。第次之如右。以备立言君子之采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