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八 (自动笺注)
硏經齋全集外集卷三十八
 傳記
  
錦記程
公元1820年
庚辰夏
淸人錦州屢挫。
辛巳春
虜主欲自將之而止。
八月初。
調兵馳援。
陸續不絶。
初七日
英俄爾岱錦州
瀋中頗多憂色
公元1821年
十一日甲寅黃昏
八門擊鼓
諸將奔馳
中人莫知所以
俄而博氏,范文程琵琶,加鱗等。
以其主命告于昭顯世子鳳林大君曰。
十四日
皇帝往救錦州
世子大君當偕往。
不得有違。
錦州堅守
虜主屢敗。
主發淸蒙兵十五以上
悉將而西。
疑我有變。
必欲偕往云。
十二日乙卯
陪從官員
賓客惠吉輔德趙啓遠,司御許遂翊贊崔廷顯,宣傳金瑜朴敏道,司僕主簿朴泂質子,僉知具鏊,司果申汝逈,醫官鄭之問,李得禁軍朴信龍,假禁軍成國田士立,朴起成,崔繼福,譯官申繼黯,李馨長,金命徐尙賢李楫,安大起也。
時世子有疝疾。
宰臣講院俱欲往訴衙門
且諭譯人鄭命壽。
爲命壽所撓而止。
衙門通事以其主命二駞世子
又致二駞大君
俾載帳具
又以博氏二人通事鄭命壽,韓巨源,李論善,朴突
等護行。
十三日丙辰
固山先發
時賫咨官尙賢具咨衙門
乞赴錦軍兵勿令數替。
事竣當還而禁止之。
講院欲以西行事啓聞本朝
屢乞差護送人。
不許
舘中無財。
先閱舘馬。
自願買馬以納者。
啓聞論賞。
又令譯官禁軍有財者。
許自辦所騎。
罄舘儲買馬駞牛。
修葺車子
容載三石
牛弱則二石
又造布囊百餘部。
時裝卒卒
丁可兼數事。
員役衣薄者。
各給銀二兩綿布一疋。
分與蜜糒。
宰臣講院宣傳官,翊衛司。
下逮禁軍
賜襦衣,耳掩,戎服有差
時舘銀凡一千八百五十一兩九錢
三百兩送大君房。
二百十二兩給一行員役
七百六十六兩五錢五分
買馬十七疋。
三百四十一兩買駞七頭
六十五兩七錢貿雜物
十五兩九錢葺粮車。
一百五十兩齎盤纏
又以宴需。
白綿布五十五疋,布七十二疋,白紬二十三疋,綿布一百六十一疋。
一行裝束之用。
舘中米二十三石及往來兵放粮餘米八十一石與豹皮乕皮之屬。
悉皆貸用衙門
問舘中受料者百人
從此行者有幾。
答曰三十餘人
衙門乃給三十人一月食。
俾自輸去。
又給羊十頭及脯菓。
十四日丁巳
虜主詣錦州
世子送之城外
還官衙門
通事言今宜迅行
粮車難偕。
令行中人齎米
騎者三斗
步者一斗五升
以至貸用軍餉
待粮車至。
還償之。
十五日戊午巳刻
世子大君發行
從者一百一十一人
馬八十八疋。
駞十一頭。
瀋陽北門西路十餘里。
世子下馬坐路傍。
留舘諸臣貳師金藎國,文學南老星等
拜辭還舘。
行三十里。
永安橋
行三十里出長城。
夕至遼河東
宿路傍。
十六日己未晴而風。
卯刻發行十五里渡遼河
大君從臣人從之。
餘騎並由灘而涉行。
可一百三十餘里。
出西柵門
酉刻止宿新城前野。
河西有城。
淸人所築。
設柵以標界
門曰柵門
新城淸人所築。
城守者甚稀。
連日見虜騎向西而馳。
十七日庚申晴而風。
夜寒有冰。
平明發行
可百十餘里。
北山上有大塔
又過十里許。
止宿谷中路傍。
自離瀋陽大野中。
無人居。
草長一尺
但有烟㙜數處。
路無水。
不可耐
及是有山有水。
護行淸人所迫。
人困馬疲
適逢軍運人馬之回。
擇其稍健數十疋以行。
十八日辛酉
平明發行一百二十餘里。
長城
止宿林寧堡前川傍。
長城不知何時所築。
起自山海關外。
東至廣寧
北至開雲堡等處。
瀋陽地所經長城
乃此城之延逶者。
城內漢地
外蒙古地
今並爲淸所由
林寧堡卽伊州屬鎭。
自經喪亂
城堡荒棄
伊州義州也。
義聲相近
一稱伊州
護送人言其主已過伊州
促之輕騎先行
使宣傳朴敏道領輜重趕來。
十九日壬戌晴而風。
平明發行
巳刻歇馬于伊州衛城外川傍。
川卽大凌河上流
午刻北門入。
南門約行四十餘里而炊。
又行四十餘里。
路邊一座廢城。
或稱戚家堡也
二十日癸亥
平明發行
行五里許
上一橫阜。
望見錦州城
護行人言中朝祖大壽堅守
城外多埋火炮
不敢近云。
淸人距城五里
夾城圍之已一年
琳在其東隅
行過夾城邊。
從北西而南渡二川
見淸人與蒙兵列陳山上亘十餘里。
過陣前望松山七里
迤山而南至虜主軍前
護行博氏入言之。
須臾令移駐陳後岡上。
是行也通六百餘里。
所謂五里較我國量地尺。
幾至七里
伊州西南九十里卽錦州
錦之南二十里卽松山堡
錦之間有山。
山上有城。
淸人
據之以臨松錦。
松之西十九里卽杏山堡
之西又有塔山堡。
寧遠可行一日
自錦至三十餘里。
之南卽大海
海曲有倉。
中朝步騎十餘萬救錦州
総督洪承疇巡撫御史丘民仰監軍張斗,姚恭王之楨兵部郞中張若麒運餉通判朱廷捨,表國棟,同知張威捴兵八員
大同王樸,宣府李輔明密雲唐通薊州白廣恩玉田曹變蛟山海馬科屯衛王廷臣,寧遠衛吳三桂諸衛副捴以下參將遊擊等官二百餘人
松山分兵上山
以爭山上城。
淸兵屢敗。
乃從杏間
先斷海運路。
以此中朝兵食少。
山上兵。
欲歸寧遠
是日捴兵勒兵約戰。
淸人不出。
遂還陳。
二十一日甲子辰刻
漢兵松山馳擊淸陳。
交鋒便走。
淸騎追入谷中。
遇伏而退。
漢騎數千從山後路馳向杏山
淸人追之不及
仍往掠海倉。
是夜漢兵步騎又從山後而馳。
淸人狙擊
死傷甚衆。
二十二日乙丑
朝雨晩風
世子幕次山西五里許。
午後虜主移陣進迫松山
世子從而其後
琳,廷益
遣軍譯官講院
候問世子起居
供獻饌物。
琳等欲肅拜
淸人不許
初更
漢兵潛入虜陳。
突出杏山
淸人追擊
互有死傷
喧聒幕外
達曙不止
是夜漢兵步騎分路出城。
淸人邀擊之。
有馳向塔山者。
走向海邊者。
盡爲淸人所殺。
虜主遣博氏來言戰勝之由甚張。
二十三日丙寅
風寒有冰。
琳等送白米二石大豆七斗
二十四日丁卯雨。
琳等又送白米十一石,大豆一▣石,藁篅若干
二十五日戊辰
漢兵連夜出城。
馳向杏塔。
淸人截其歸路
步騎數萬擁入海中。
淸人擊之。
潮漲
渰死甚衆。
漢兵十萬列屯松山城外
粮道淸人所絶。
分兵還歸
淸人鐵騎邀飢卒。
或投海或匿山。
淸人三日搜殺。
極肆慘毒
漢人鮮有乞降者。
或擁其帥。
海中伸臂遮箭。
以至死者
承疇巡撫監軍通判等。
緫兵王廷臣,曹變蛟陳松山城下
緫兵軍三萬。
皆歸寧遠
淸人遂圍松山
夾城掘壕以守之。
淸人令我取海倉米十石
陳腐不可食。
二十六日己巳
博氏傳其主命
世子大君饗禮
琳爲領賞而來也。
虜主布氊於地而坐。
諸將列其東西
世子大君坐於西。
琳卛將官旗総以上入拜。
白肉一酌而罷。
世子幕次
琳隨之
來。
始得肅拜
夕還
虜主給馬百疋。
令分諸將官
又以羊八頭牛二頭。
分饋所領兵。
二十七日庚午
還本國。
擇留其卒砲手三十,火兵六,馬三十六疋以護衛
二十八日辛未
虜主送二駞世子
一駞於大君
世子大君往謝
二十九日壬申
虜主送二馬世子
一馬大君
博氏言勿謝。
送生三尾世子
二尾大君
雨後風寒
疲馬多死。
送馨長於伊州
廷益管下文大坤,金克義議貿粮。
三十日癸酉
淸人搶掠寧遠城傍。
或以大砲松山杏山塔山等城。
城中亦以砲應之。
其聲如雷。
丸大於鵞卵
屢落於幕外
多中。
九月初一日
築土墻於幕外東北
以蔽砲丸。
一丈餘。
二丈餘。
又掘壕塹四面
虜主致生魚三尾世子
三尾大君
漢人投虜者甚多
多是蒙㺚人歸化者。
初二日乙亥乍雨
博氏來傳虜主言曰。
世子倉卒來此。
不持寒衣
王及虎口親王將還瀋陽
右眞王代來。
世子中疾人疲馬並付回。
一行寒衣
右眞王持來此處。
近日事錄以淸書
方今文字翻謄
令善寫者倣此謄送本國
俾知戰勝之狀。
送人具錄如其言。
邊地早寒。
草亦不茂。
諸陳馬駞牛羊
成羣放牧
傍近五十里許盡赤。
馬飢而病。
人無爨柴。
人時槖駞遠地草以賣之。
價甚重。
初四日丁丑
本朝
具陳艱難狀。
文移關西伯。
隨力調濟
范文程以其主命來言廷益所帶砲手
不善放。
技藝不精乎。
抑有他故乎。
宜送秩高人董飭。
卽遣宣傳官。
致其言於諸將官軍人
夜聞松山砲聲齊發
初五日戊寅夜二更
無行雲。
黑氣二道
起自酉方甚盛。
從地至天。
寧遠山海等處也。
一道從天中少北。
直向卯方。
一道南經天西末。
合于卯方。
圍抱之狀。
經時乃消。
是夜松山砲聲尤震。
大丸多傷淸人
初七日庚辰
主將移陳。
吹角而止。
以雨作也。
初八日辛巳
世子移幕於松山西十里
巳刻
虜主移陳。
世子從之。
距城稍遠。
砲丸不及
是日未明。
星大如盆。
天中少東。
落于卯地。
赤光射地如畫
所經卽有赤氣
俄而變白屈曲
良久乃消。
初九日壬午
卓午
主使博氏請世子大君
至則諸將列坐如前。
肉一酌而罷。
重陽也。
禁軍安應男領牛車二百四輛。
分載米四十五石,大豆四石六斗鹽醬二石及饌物以來
義州將官德良遼東粮米八十八石。
分載四十四車。
錦州
益軍
十一日甲申
虜主送牛一頭於世子大君
又送牛一頭於陪衛諸臣及砲手等。
十二日乙酉夕
護行博氏及鄭命壽來言虜主明日瀋陽
軍機秘密
不可宣泄
托以移陳。
自治行。
緣何卒卒
答云第二福眞病重故也。
福眞卽所稱皇后也。
中馬疲病
不堪作行。
告博氏。
送人廷益營。
俾送將官馬及軍人馬留養者。
十三日丙戌
世子大君返自松山
虜主先行
錦州
又過伊州三十里止宿
終日大風雪。
目不能開
員役前後陪衛
人各持六日粮。
宣傳朴敏道等領輜重徐行
廷益人馬
輸到伊州
與李馨長等留養病馬徐來
餘粮三十餘石大豆鹽醬饌物。
並賜廷益
刷馬運餉廷益者四百餘疋瀋舘所送載粮馬二十餘疋來到伊氏。
夜半輔德趙啓
遠馳詣義州
瀋陽來馬。
以待行到。
且令閱李馨長等所貿粮。
計數以給廷益
十四日丁亥晴。
風寒冰厚一寸
卯刻發行
巳初伊州
瀋陽來馬二十餘疋以行。
是日行八十餘里。
止宿林寧堡東五里野中
是夜虜陳喧囂
聞蒙兵殺淸兵數人而逃。
十五日戊子
平明發行大塔
義州運餉人六百餘。
行五里許
右眞王卛百餘騎西來
虜主下馬坐語良久送之。
譯官李楫一行寒衣
載馬四疋。
自瀋舘至。
遇諸野同歸
是日行可一百二十餘里。
止宿柵門新城前野。
十七日庚寅
平明發行
虜主取捷路。
行且獵。
夕渡遼河
而昬宿河東五里許。
二更虜主聞福眞病劇。
輕騎數十
馳還瀋陽
其餘兵皆止宿
夜半始聞其先去。
比至瀋陽
福眞已死。
十八日辛卯曉
發行長城
少憇永安橋
行九十餘里。
午抵瀋陽舘所。
貳師金藎國,賓客惠吉輔德趙啓遠,文學南老星,司書趙全素等。
皆迎於門外
遼陽射獵
辛巳十月初七日
滿,梧兩將
以虜主言傳于世子
曰。
十一日將欲出獵
世子大君亦當偕行
十二日甲寅
衙門以虜主命
送新氊幕各一于世子大君
又送蒙古八人
俾於行中設幕。
盖以我人不知設氊幕故也。
衙門定博氏,於思巨把罷,通事邊難,許得立等
使之護行
十三日乙卯
內庭長番好善,薛里,鄭應星外庭輔德趙啓遠,司御許遂宣傳金瑜時成司僕主簿朴泂,武兼申可貴禁軍鄭之恭,朴實龍,醫官南應琛,譯官申繼黯,徐尙賢李楫,安大起金應信,大君軍官培元
員役從者九十六人
馬五十六疋。
槖駝八頭
人齎五日粮。
辰刻瀋陽舘。
虜主出瀋城北門
卛三百餘騎。
臂鷹者十餘。
留舘諸臣貳師李景奭賓客惠吉司書趙全素以下質子等隨之。
門外辭歸
行至十里外。
虜主分兵兩翼
行且獵。
所獲不多。
瀋陽五十五里而宿。
地名往邊堆。
是行也虜主卛二福眞。
乘車設黃帷。
車輕一馬
或捨車而跨馬從虜主後
又有二女貌甚少艾
騎從之。
二兒女年纔十餘。
貂裘騎馬
乃虜主女也。
不甚疾馳
以故我馬雖疲。
得免顚蹶
十四日丙辰朝晴
辰刻
從虜主向亥子方。
午後下馬
憇。
夕宿於伊地。
烟臺數家守之。
送獐一口世子
交下
夜深乃霽。
北風大作
吹倒諸臣布幕
寒氣栗烈
馬皆股戰
十五日丁巳
風日極寒
虜主帳幕
亦皆霑凍。
不得撤載。
以此留駐
午刻博氏以其主命
牛羊酒肉世子大君
又分饋諸從臣
十六日戊午晴。
辰刻
隨虜主行戌酉方大野行獵
獵騎少。
獐兎多逸。
午後轉向酉申方。
是日約行六七十里。
宿十王寺前
傍近有虜主庄。
禁令勿侵。
十七日己未
辰刻
隨虜主陳。
向未方行獵。
日南風微溫。
雪融路濘。
行三十里。
下馬憇。
又行七八里。
望見瀋陽城
十里至城北秫門外
留館諸臣出迎路左。
第二福眞新死。
虜主詣其斂。
墻高庭廣。
工未畢。
庭內氊幕爲祭所。
虜主入哭甚哀。
審視左右
出門乘黃轎入城。
世子從之還館。
瀋陽乃是大野
初日北行二十里。
始有山。
至翌日山阜嶙峋
高峻險絶
旣過諸山。
又是曠野
望見亂山重疊東走
鐵嶺衛等地
其東數日程。
建州衛
其野西連遼野。
回轉至瀋。
望之極目連天
所經人居絶稀。
間有諸王庄田
相距十里或二十里。
大不過數十家。
不滿十家
多是漢人朝鮮人被虜者。
十六十七日所經。
土地多闢
庄居頗稠。
漢人朝鮮蒙古雜錯其間
公元1822年
壬午正月二十九日己亥
衙門使鄭命壽來傳虜主言曰。
二月初三日
要與世子大君偕獵。
酷寒
王子不嫺冐寒駈馳
恐傷不敢請。
今方春氣漸和。
不妨偕往。
治任
二月初三日癸卯
內庭長番好善,薛里鄭應星外庭文學南老星,司御金漢文前司許遂宣傳官洪宇翼,李卓男,武兼宣傳官申可貴醫官南應琛,譯官李化龍禁軍朴士明,田士立,朴起星李仲男,崔宗賢,義州人金成一,金立,朱之連,淸譯李緝,金應信,朱命生,大君軍官安義,吳孝誠
員役從者一百四十五人
馬九十二疋。
九頭
人齎二十日粮。
衙門送博氏,於士巨把罷二人
通事韓甫龍,民金等護行。
又送馭駞者蒙古五人
而其二送于大君
未刻
淸主乘轎由小北門向福眞廟。
大哭聲聞于外。
良久止。
廟門轉向北路
三福眞及女奴三十餘人
淸主女兒二人從之。
行十五里。
至欝卧里止宿
瀋陽二十里。
世子帳在淸主陳北一里許
初四日甲辰
辰刻
淸主上馬北行
世子亦從之。
刻。
歇馬夫河城西
距欝卧里可二十餘里。
世子下馬少憇
講院官饌果。
午後行三十里餘。
大野中止宿。
距義路城數里。
初五日乙巳
辰刻發行
過義路城
城北有神祠。
大明太祖高皇帝所建泰安神廟也。
二城
一名泛河城
一在城南一水
名城南堡
漢人所居
今爲淸有。
民家鮮少
城池頹廢
午刻
馬城北。
發行可三十里。
鐵嶺衛
寧遠伯李成梁所駐處也。
東西二城合爲一區
城中李氏家基。
城北有神廟。
其下亦有李氏樓臺今廢。
酉刻
宿城北一里許
初六日丙午
宣川人金仁相等男女數十人
來謁涕泣
丁丑被擄者也。
世子饋飯慰諭
辰刻
人始獵。
軍卒漫山逐獸。
使世子一行右翼而行。
登巒入磵
險苦萬狀
午刻收騎。
世子下馬少憇
午飯
陪從諸臣以下果饌燒肉
午後淸人復獵。
日沒
止宿開元之野。
去城五六里許
野中大川西流
淸人以爲河上流云。
是日可行六十里。
初七日丁未
辰刻
淸人縱獵。
陟岡緣厓。
終日馳逐
世子馬蹶而顚。
不至重傷
午刻
淸人柵門收軍
世子下馬道左坂上。
午後且獵
北方行。
申時止宿
長城之內。
開元六十餘里。
長城不知何代所築。
華夷界限也。
城外卽女許地方。
自此以北。
不見人家
初八日戊申
辰刻
淸人長城北行放獵。
午刻始收。
世子少憇于野中。
淸人送猪一,蒙古一壺世子大君
午後又獵。
夜深止宿野中
北有廢城東西二所
東乃金他實所居
西乃白羊所居也。
淸人曾已襲破二酋虜。
部落空其地。
兩城相距數里。
東則甎築。
西則木城
野土膏而蓬蒿接天。
是日行可六十餘里。
初九日己酉
平明
人始獵。
世子大君隨行入汝許地
懸崖峻坂
終日登陟
人困馬乏
世子落馬不至傷。
午刻
歇馬復獵。
申刻
止宿中野
是日行五十餘。
初十日庚戌
辰刻
淸人東北
行且獵。
午刻收軍
世子下馬少憇
淸主送蒙古酒于世子
未刻又獵。
申刻止宿中野
復有大川南流渾河
十一日辛亥
辰刻始獵。
午刻歇馬
午後西南行。
驅馳險阻約五十餘里。
自入汝許地
未詳地名
十二日辰時
北逐獵。
午刻歇馬復獵。
又向南行
至三十里止宿
而旋入瀋陽路
十三日癸丑
辰刻始獵。
西南大野西北無際
獰飈終日
走石揚沙
不能開眼
大漠也。
蒙古地方纔十餘里。
午刻收軍
午後復獵。
仍向西南行。
是日行五十餘里。
尙在汝許也。
十四日甲寅
辰刻人始獵。
午刻收軍
午後且獵且行。
可六十里止宿
十五日乙卯
辰刻淸人縱獵卒。
仍向西南行。
馬又蹶。
世子墜地不甚傷。
午刻歇馬復獵。
行六十餘里。
止宿外長城內
始入淸人地也。
十六日丙辰
辰刻
淸人放獵卒。
復出長城
西逐獵。
午刻歇馬
午後東南行。
更入長城止宿
行幾六十餘里。
槖駞輜粮
直路行。
可三十餘里云。
是日松山失守
諸將皆死。
洪承疇被執。
十七日丁巳曉
同行博氏於士巨先瀋陽
爲往錦州云。
辰刻人始獵。
午時入內長城歇馬
城內一堡
漢人防守處也。
今廢無人居。
長城逶迤自東而北。
十里五里
大小臺堡
相望延袤
能究矣。
申刻柵門
柵門之外往返十一日間。
絶無人烟
到此始見居人
日沒復止。
至開元城南門外留宿
城乃遼左
城。
池之壯過於遼東舊城。
而崩垣堆堞。
慘不忍見。
城內只有居民數十家。
白塔寺玄帝尙存
是日行約六十里許
淸主送雉四首世子
二首大君
十八日戊午陰雪
世子開元城外
陪從諸臣食。
十九日己未
辰刻
淸人南行而獵。
世子辭以人馬疲困
不隨獵隊徐行
午刻歇馬復行。
三臺止宿
是日可行五十里。
鐵嶺十五里。
淸主送猪一口世子
亦送一猪大君
二十日庚申
辰刻
人始獵。
世子從之。
鐵嶺城南野歇馬。
午後獵騎
酉刻行至城南前留宿。
是日行可五十餘里。
義州被擄人金汝相,崔卓立,金德元三人
鐵嶺追至。
上謁獻酒肉。
世子酒飯慰諭
二十一日辛酉
辰刻發行
淸主聞諸處烟臺痘疫甚熾。
迂路西南行三十里歇馬
行三里許
到夫河西五里止宿
瀋陽四十里。
二十二日壬戌
辰刻發行
未刻還館。
壬午十一月十六日
午後鄭譯衙門言。
是月後出獵。
世子大君當偕往。
宰臣講院以爲
子素患疝症。
冐寒鳳城還。
未得差可
不可遠獵。
爭之不得
追聞獵行退十二月初二日
內官玄德成,張倫,陸後立,宣傳李卓男,洪宇翼,醫官安禮譯官申繼黯,梁孝元,申尙福,崔仁傑禁軍希福,金擎日,崔應鳳,金就立,壯武隊崔起仁,洪繼立,申㻙,大君軍官孝誠,朴安義金孝純五十五人
馬五十一疋。
五疋
槖駞七頭
人持二十日粮。
衙門送博氏,皮牌噶林二人
通事李芿石。
使之護行
初二日丁卯
世子大君瀋陽北門出門外十五里。
隨淸主行。
行到小夫少歇
大夫止宿
瀋陽可四十里。
初三日戊辰
到伊賴城少歇
至破回城傍止宿
初四日己巳大雪
鐵嶺衛前野少歇
鐵嶺城東十五里止宿
初五日庚午大雪
鐵嶺東。
初六日辛未雪晴
到鼎川少憇
至監浦留宿
初七千(一作日)壬申
藥房書員趙宗立凍傷而病。
幾殞。
載車接置于開元城中
行到開元衛前野少憇
自此且獵且行。
世子馬蹶墜地不甚傷。
柵門外野中止宿。
初八日癸酉。
到瓮者家峴少憇
至二十里許
宿山下
初九日甲戌。
到汝許城東止宿
初十日乙亥。
止宿野中
十一日丙子。
十二日丁丑。
十三日戊寅。
十四日己卯。
十五日庚辰。
主有疾。
仍駐陳中
十六日辛巳。
北向二十里許止宿
十七日壬午。
西向二十里許止宿
十八日癸未。
移駐五十里許止宿
十九日甲申。
止宿于野中。
二十日乙酉雪。
宿汝許城北偏。
二匹斃。
二十一日丙戌。
宿汝許城西十里許。
馬二疋斃。
二十二日丁亥。
至一小山少憇
至瓮者家峴下洞止宿
二十三日戊子。
獵騎
柵門少憇
宿柵門內。
二十四日己丑。
開元衛野中川止宿
二十五日庚寅大風
行到鐵嶺衛北邊止宿
二十六日辛卯大風
路中少憇
淸主聞直路疫熾。
避從
山路破回城越山邊止宿
二十七日壬辰夜雪
中路
淸譯李楫瀋陽人馬來候
伊賴城野中少憇
大夫回前野烟臺止宿
瀋陽可三十里。
二十八日癸巳。
世子大君酉刻還瀋陽舘。
公元1823年
癸未十一月初一日辛卯
世子大君又從淸主射獵
副賓客李昭漢司書李正英,翊贊尹聖擧,宣傳官權霌,內官嗣仰,金寬,白禮元,醫官蔡得沂,譯官申繼黯,淸譯崔仁傑,朴成男,李點,禁軍尹螭,朴希福,金擎日,崔起仁,邊得中崔應鳳,李仲男,鳳林大君軍官培元金孝順,麟平大君軍官申晉翼,金汝老,申可貴,李文煒六十五人
馬一百四十四疋。
槖駞八頭
騾七疋。
博氏,於士巨,右達伊者,音甫等四人護行
世子大君出自小東門。
行八十餘里。
宿撫順所。
初二日壬辰
行七十餘里。
者片城東北邊止宿
初三日癸巳
行八十餘里。
止宿侈山。
收人馬疾者及鷹子
還送瀋陽
初四日甲午
諸王行獵
柵門居止宿。
初五日乙未
獵深河止宿
初六日丙申
大風而雪。
東北而行。
初七日丁酉
從獵
初八日戊戌
從獵
初九日己亥
從獵
初十日庚子
從獵
十一日辛丑
從獵
十二日壬寅
從獵
宰臣講官豆粥
日暮諸王罷獵歸陳中
改路移陳。
以致夜深
上下飢困
十三日癸卯
從獵
十四日甲辰
從獵
司書李正英猝中風寒。
使賓客醫官蔡得沂救療
十五日乙巳晴。
從獵
十六日丙午
從獵
賓客李昭漢司書李正英及蔡得沂追至行中。
十七日丁未
從獵
十八日戊申
從獵
十九日己酉
從獵
賓客李昭漢司書李正英以病還歸瀋陽
刷馬一人凍死
二十日庚戌
不從獵宿河。
二十一日辛亥
夜風雪。
從獵
行十餘里。
始見大村
落。
直路有痘疫。
間道
宿伐橋里山谷。
二十二日壬子
迷失道。
緣崖而行。
從者不得騎。
日暮始與獵騎會于屯伊地。
夜半大霧
至辰刻始收。
日氣和煖。
川流澌。
二十三日癸丑
從獵
宿上下多地。
二十四日甲寅
宿撫順所。
賓客李昭漢司書李正英追至中路
謁路左。
仍爲陪從
二十五日乙卯
小東門還館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