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自动笺注)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墓誌
  
山水權先生墓誌銘(幷序)
公元前197年
山水先生公服詩禮之敎。
從遊賢師之門。
厚德邃學
士林尊仰
粤在英廟朝
抗䟽以衛斯文
至被耽羅之謫。
而處坎愈亨。
有光吾道
及歿舘學擧哀
朝野相吊
其絰而出者。
皆有樑摧之痛。
迄玆累十載
人之誦慕。
久益不已
嗚呼矣哉
公諱震應字亨叔
安東人
祖朝太師幸爲始祖
自是至我
世襲簪纓
有諱瑊議政府左參贊
策勳封花川君謚襄平公
寔公十世祖也。
高祖諱格司憲府執義
淸名直節見推於世。
曾祖諱尙
左議政文純公號寒水齋
承尤翁嫡傳
爲一世宗師
祖諱煜善山府使贈吏曹參判。
學識精深
文純公許以父子知己
考諱定性廣興倉守。
長德敦行
夙負重望
妣恩津宋氏牧使炳翼女。
同春文正公浚吉之曾孫
婦德克備
公以肅廟辛卯十二月初二日
生于淸風之梧江里第
夫人文正公率羣弟子入臨有喜色。
已而解㝃。
乃命小字曰春同
穎秀
文純公大加器重
夫人鍾愛甚而敎以義方
一切承順
長德
公元1771年
器益就。
志氣甚偉。
當士禍憯毒之餘。
慨然無當世之念。
間因親命。
一赴試塲
奔競之習甚耻之。
仍廢公車業。
專意向上
丁巳內艱
制畢請業南塘韓先生元震
庚午除四山監役。
不肯從宦
捲歸淸風舊庄
辛未丁倉守公憂。
執喪盡制。
寒水齋之西。
臨江一堂
扁以山水軒曰。
先人遺書
依先舊居
以終吾餘年足矣
乙亥除翊衛司副率。
己卯衛從司右從史不就
庚寅侍講諮議
時上深疑山林之士言議矯激
以壞蕩平之論。
乃製嚴隄防後昆錄。
大要世道乖裂
由於斯文
其所追咎
多及於尤翁與文純公
前後言事之臣。
雖或有辨說。
而皆不能痛陳源委
尋常慨恨
至是承召命
引義陳䟽。
其畧曰臣曾祖文純公臣尙夏服事先正臣宋時烈
卒受衣書之托。
自在幼少
先正如臣家父祖。
尊親之誠。
有倍餘人
粤自甲申以來
事端橫生
天心轉激。
凡爲私淑先正者。
次第勘罪。
又乃著書裕後。
以嚴隄防
老少之分。
歸咎於斯文
臣之昏愚不能明知聖意
而盖多相關先正與臣祖之事矣。
於是惶惑抑塞
抱寃欝而莫白者。
八年于玆矣。
今臣旣以辭官冒入文字
則其何敢徒懷
猥越之誅。
不一暴於聖明之下乎。
嗚呼
時烈際孝廟不世出之聖。
魚水之契。
賓師之尊。
謨猷密勿
思以伸大義天下
弓劒遽遺。
功業未成。
肆乃追寧考世道之托。
以明天理正人扶正闢邪說。
爲報聖恩壽國脉之圖。
一意擔夯。
九死靡悔。
遂致仇㤪溢世。
駭機層出
至有逄蒙之反射
彜倫斁絶。
義理晦塞
其流之害。
莫可止遏
苟究其源。
實由羣小自絶先正
先正甚事。
若以激成亂階
先正之咎。
桓魋臧倉邢恕胡紘
其將爲孔孟之累程朱之過。
天下寧有是理。
先正道德事業
固已卓絶光明
而其遺風餘烈。
尙能使環東一域知有春秋之義朱子之學。
而能免於夷狄禽獸之歸。
歷選近世
未有盛於先正者也。
是以聖考丙申處分
極其嚴正
手書院額。
特揭華陽
又下備忘人主尊贒
出於至誠
庶幾正士趨而熄邪說
使之鏤版同揭。
猗歟大聖尊尙斯文之意。
眞可以建天地日星矣。
顧今先正之道。
寢以微滅
不絶如縷
正宜益可扶植
以存一脉元氣
奈之何摧抑斥絶而莫之恤也。
若夫祖則最被先朝禮遇之恩。
平日招徠之勤摯。
行宮際會曠絶
旣已昭垂史冊
又殿
嗣服之初。
所以褒崇臣祖之典。
靡有餘憾。
由是朝廷士林之間。
無異同之論矣。
今玆絲綸之中。
殊有不釋然於臣祖。
旨意嚴重
隨處著見。
凡在聽聞
莫不惝怳
臣之闔門
惶悚靡所容措
溫泉時事
不過一二辭受行止之節。
獨未蒙聖察耳。
至於家禮源流
臣祖與文敬公鄭澔
以其事係前賢
作爲序跋
此是私家文字
不干朝政
朱子所謂屋下合說底話。
而初非欲推上朝廷者也。
其時湖南儒生奎者首發斥臣祖之說。
繼以眞儒鳳輝迭相搆捏。
無所不有
章奏沓至
瀆撓天聽
時運所關。
而非臣祖之所預料
是則竊恐罪在攻斥者。
不在於被攻斥者矣。
向非聖考日月之明。
何以終暴臣祖之心。
益篤恩眷也。
殿下倘於淸燕之暇。
平心靜慮
反復思繹古君子辭受之宜行止之道。
應事制義之方。
且觀於臣祖所處聖考所以待臣祖者。
庶有渙然氷釋矣。
䟽到喉院。
識者皆諉以禍將不測
不呈而還之。
公笑曰禍福天也。
行吾所當爲而已
遂復封呈。
竟得入徹。
上不賜批。
下傳敎曰其人爲諮議
今者此章。
焉可已乎
此豈此人自來
招來者銓官也。
其時官施以不叙之典。
於是玉堂諫院箚疏
相繼
以陳處分過中
至於承旨覆逆傳敎
震怒特竄銓官及三儒臣一諫官
仍命拔公名於抄選案。
大靜縣栫棘。
三倍道押付。
公適方患瘧。
而遽趲嚴程
者莫憂怖
無幾微色。
船泊愁顔島。
島人傳誦白島詩。
謂是己巳古蹟
公感而和之
聞者咸加嗟異
蓋尤翁八十三歲有己巳之謫。
是歲之距己巳又八十三年。
而公之是行由於爲尤訟寃也。
及入大靜
乃住滄川里。
靜討一室
朱子尤菴
端坐潛玩
晏然如在家時焉。
到配之初。
卽問尤翁所嘗居停
未有知者
博訪之。
始得其遺墟
亟謀于三邑章甫
鳩財竪碑而識之。
島俗蚩蚩
素蔑文敎
孝義節烈
多出於輿儓之賤。
亦皆泯沒無穪
公因故老言。
爲作傳記表章之。
翌年春
因邦慶蒙宥
始謁橘林祠。
臨發士民從遊者如失帲幪
至有泣涕
公自海中歸。
疾祟不輕。
轉至沈綿
應接講討
終不少衰。
至乙未氣度益憊。
七月二十七日卒。
享年六十五。
十月葬于忠州葉山北麓酉坐原。
性度宏厚。
容儀靜重
居家處物
從忠信中做出來
事親之道。
奉先之節。
不盡誠敬
及其篤學力行
德業益進
則蘊於內者積厚
而著於外者克裕。
公元1775年
襟懷
粹然氣像
至於使人無斁
同志諸公皆穪其克紹家學
甚肖先德焉。
平居惓惓敎迪後進
必隨其材而牖其蒙。
雖在病中。
討論不倦
而曰講劘之際。
自不覺沈痾去體也。
甚愛擊壤詩。
有時諷了數篇。
擊節歎曰此翁雖被伊川無禮不恭之譏。
天機活潑
有不可及
公之雅趣有如是矣。
而亦不喜騖遠之志崖異之行焉。
嘗曰吾先祖先師理氣心性說。
實主程朱尤之論。
辨析奧義
靡有餘蘊。
後學只當遵守講明之而已。
凡於吾黨言議乖張
深致憂慨
而務從公平。
以尤兩贒從享前後單並之論。
甚加不韙
而每對士友
必以較父祖年甲
相戒不已
至於南塘文純公狀文見詆於沙翁脚下則不辨爭
而但曰是不識文體之言也。
沙翁以栗翁之高弟
尤翁之尊師
不自在於繼開之統乎。
識慮周通
籌畫縝密
實有經濟之才
得於天賦
而輔之以學問之力。
量時料事
動合機宜
尋常憂國
不以在野有間
而如聞君德之闕。
時政之失。
歔欷慷慨
或至垂涕不能寐矣。
文章爲餘事。
純熟典雅
自成一䂓
詩文雜錄若干卷藏于家。
公配首陽吳氏。
學生履周之女。
判書忠貞公斗寅之孫。
淑哲端莊
梱範甚
懿。
生于己丑
先公二十五年而卒。
及公歿遷墓祔左。
三男
中正監役。
中立縣監。
出爲花川君主鬯孫。
中誠
五女長適李惟季。
次適李述源府使。
次適李英裕縣監。
次適李明誠
次適洪致榮
中正五男
宅仁,守仁,宜仁,餘幼。
一女適徐有恒
中立生一男由仁。
一女幼。
中誠繼子宜仁。
一女幼。
李惟二女婿魚用翼,尹光翼。
李述二男光秀,馨秀。
女婿黃鍾五。
李英一男灋。
明誠一男二女幼。
嗚呼
公以純正之學。
渾厚之德。
經世之志。
衛道之誠。
發於言議
見於操履者。
守門路之正。
負山斗之望。
而纔被㫌招。
旋遭島竄。
終未見世道挽回
則誠不能無所憾矣。
然其一疏於匡君憂道之苦心
而有光斯文
有辭後世者。
如何哉。
若其動靜語默之間。
經禮講授之際。
全體大用
微言妙詮之可傳不可泯者。
不啻尋常矣。
惜乎。
其所蘊抱不能展布當世也。
曩余獲親於公。
甚被眷愛
自喪我從叔父雲坪公。
倀倀然靡所依。
區區嚮慕公者益復切切
擬與一二同志
從遊門屛
因循克諧
悠悠此恨。
尙何能已。
今世轉益潰裂
頻頻之黨。
訔訔之徒。
有甚於向時矣。
誰復有如公道隆德尊。
一世標準
而永杜洙
齗齗之弊也。
白首殘生
興感益深。
遂於幽堂之誌。
爲之叙如此云。
銘曰。
猗我寒水
華陽嫡傳
承家學。
早遊塘門。
允矣德業
有的淵源
晩歲一䟽
克扶斯文
瞻聆所聳。
尊慕益勤。
我銘幽竁
怳襲遺芬
在澗齋朴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72年
公諱宗衡字南仲
蚤歲僑居林里。
沙翁脚下同志倚靠
甚有優遊閑適之趣。
乃取考槃碩寬之義。
小齋在澗
圖書自娛其中
凡識公深者。
莫不服其志行之篤而惜其沈淪以終焉。
密陽之朴。
肇自新羅王赫居世。
國初有諱剛生
集贒殿副提學
有家千餘言。
皆述洛建遺意
歷幾世至諱忠元號駱村。
吏曹判書提學謚文景公
寔公七世祖也。
高祖諱承健司憲府掌令。
以孝行㫌閭。
曾祖諱之胄。
祖諱仲錫生員
考諱舜生學生
妣恩津宋氏僉樞相億之女。
公以肅廟壬辰三月十三日生。
孝友篤至
兄弟五人
湛樂怡愉
承順親意。
伯氏文雅耿介
每穪公以爲昆仲知己
自幼受學柳塘宋公勛錫。
甚被奬詡。
及長以順菴金公晦材妹婿
昕夕講劘
相資益。
蓋學生公以林里是沙愼兩賢遺躅所在
餘化
不沫。
遂許贅居
公益自勉勵。
士友推重
從事公車業。
而亦不屑爲。
早廢赴擧
惟以守拙固窮究竟法。
平居不以事物嬰其懷。
牕靜几。
披卷不停。
有時吟哦自遣
如遇意中人
隨處開襟
譚論和暢
一切不設畛域接物之際。
每於嗜慾天機淺之古語
愛誦不已
澹然物外之想。
喜名區之遊。
嘗曰余於山水
痼癖未除也。
宿債未酬也。
己亥再遊四郡
歷覽殆盡
歸到淸風凝淸閣。
忽示憊數日。
翛然長逝
四月二十九日也。
連山
於縣北白石里之巳坐原。
光山金氏
執義龍澤之女。
判書西浦萬重曾孫
穎慧淑婉
書史畧通
梱範甚懿。
六親女士穪之。
生于甲午
歿於丙戌
初葬林里。
祔葬公墓
二男長日煥。
雷煥進士出爲公弟宗恒後。
生員公祀。
一女兪彥縣令
日煥一男基文。
二女李憲明宋呂鼎。
側室子幼
兪壻繼子漢容。
一女適洪必榮。
嗚呼
曩余與公會于黃湖之八卦亭。
校勘尤菴集。
而仍得閱月講討
益知公之所存矣。
尋常惓惓尊贒衛道
而最於尤翁江漢之思靡極。
義理
言必穪之。
至於邪正忠逆
辨析極其嚴截。
常以辛壬士禍。
義未夬伸。
痛慨不已
晩歲
薦剡
以志高行篤。
文贍識優見穪
聞者孰不認爲實際語也。
公有遺稿二卷
手自編次
藏于巾笥
人之欲知公者。
亦宜就此而觀之也。
公之歿遽已數十餘載。
而顧余白首殘生
不堪後死之悲矣。
今公從子進士君以幽堂之銘見屬。
可以衰昏辭。
銘曰。
嗟公志行文識。
展也有刺史之薦。
惜乎窮巷斂蹤
終未登銓部之選。
惟其徽蹟有可徵。
遺稿藏于巾衍
我撮其大以作銘。
永言置諸幽竁
龜湖處士朴公墓誌銘(幷序)
龜湖處士朴公年五十三而以沈痾歿。
前一日作安貧箴。
有曰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
莫貴非善。
莫危非慾。
主一則敬。
居敬斯直。
飯蔬飮水
不改吾樂。
噫。
正終有如是矣。
平日所養之厚。
宜於此觀之也。
公諱承周字從彥
初諱崇泰。
南人
鼻祖諱應珠。
高麗戶長
三世有諱尙衷號潘南
學問節義
有名麗季。
是生諱訔。
佐我太宗左議政
錦川府院君謚平度公
歷幾世有諱廷耉。
丙子亂後。
屛居溪。
自號風泉
寔公高祖也。
曾祖萬古
祖諱后
考諱聖揆號枕流
鎭川宋氏。
生員思亨女。
公以肅廟甲午二月二十六日生。
聰悟
聞覩所及
輒不遺忘
自在齠齔
公元1766年
已好讀書
不煩誨督。
文藝夙就
及長屢登解額
而亦不屑也。
不以學問自處
平居沈潛經籍
嘗從朴黎湖宋雲坪兩丈遊。
或講庸學章句
或論太極圖說。
甚爲其所推許
亦嘗會于寒泉公德秀家。
多日講劘
金相公憙亦來相守。
聞者咸穪其勝會焉。
禀質粹美
孝友篤至
事親致志物之養。
及丁憂哀踰制
伯氏一如事親
隨處每事惟命是從
藹然一堂
極其湛翕。
持己接物
重厚愿愨
一切無表襮之設。
邊幅之餙。
不以事物嬰其懷。
靜居澹然
有出塵之趣。
宗黨鄕隣
莫不欽服德義也。
公之捐世丙戌之十一月初二日
翌年二月葬于紆東夜山壬坐之原。
遠近士友之識公者。
悼惜不已
配礪山宋氏。
生員之鐸女。
婦德甚備
歿後公五年
壽五十四。
祔葬公墓
後移窆于紆北龍南山先兆酉坐原。
三男
長宗晉殀。
次宗鼎出伯父後。
次宗奉公祀。
二女長適曺定應。
次適趙樂曾。
宗說一男應壽出爲從叔後
二女幼。
嗚呼
公文識之邃志行之懿。
不遇有司之明。
未登刺史之薦。
誠有足嗟恨。
然其見穪於斯文諸賢者。
有不尋常
可謂其所與矣。
豈不偉哉。
今宗說以余有相從之好。
來請幽竁之銘。
顧何可
老病荒拙辭。
銘曰。
公文行。
爲贒者所推詡。
維玆一端
允矣見木而識土。
若其刺史不能薦。
與夫有司不能識。
在公何憾。
尙足使人慨惜
我撮徽蹟。
納銘于幽隧。
有欲知公。
於斯視止。
淑人李氏墓誌銘(幷序)
公元1767年
淑人全州李氏
廣平大君諱璵之後
副提學諱惟弘六世孫。
進士諱始振
郡守鳴女。
生于崇禎再甲午三月卄三日
二十而嫁。
主簿申公光燮配。
舅曰府使諱命式。
平山之籍。
始自壯節公諱崇謙而遂爲盛族
淑人端重聰敏
婦德女紅
不煩姆敎
父母愛敬備至
于歸奉尊嫜盡其誠敬
妯娌極其和怡
六親穪焉。
進士疾篤
傍無侍護之人。
淑人蒼黃歸省
藥餌之節。
竭其心力
將割指進血則金夫人防之甚固。
乃以石碎指。
出血而進之。
及其變出。
哀痛踰制
肂殮葬祭之具。
不用極。
後遭金夫人喪。
適値尊舅有疾
未卽奔哭。
痛慕益深。
而其恔心之道。
一如前喪時矣。
主簿公旅仕經歲。
賴有淑人忠養
自無尸饔之歎。
而有病未嘗報于家。
蓋恐貽老親憂也。
歲乙亥之初冬
公病報忽至。
淑人夫子之疾其革
矣。
不然則必無報來也。
乃就幽潔處。
晨夜露禱。
及承訃號擗隕塞。
府使公泣而呼曰一子先我而逝。
汝又欲死。
使我將誰托乎。
汝死雖烈。
不念老舅姑。
實負逝者孝心也。
乃投以淸心之劑。
少頃僅甦而對曰。
薄命到此。
下從固宜。
而敎意何敢違也。
自是氣窒者數。
舅姑泣勸糜飮。
自勉進。
苟延一縷而已
雖在荒迷中
滫瀡之供。
饋奠之需。
不委之於爨婢
而必躬致力焉。
府使公痰腫危㞃。
云破膿後吮之爲良。
淑人聞之。
泣謂子女曰曩我姑氏肩瘡大肆
先親吮其膿處。
經旬得瘳。
吾當吮之耳。
府使公聞而拒之嚴。
淑人乘其神氣昏沈時。
瞞告以庶叔將吮而乃自吮之。
夜沐浴禱天。
嘗藥諸節。
竭力盡誠。
數月如一日。
及喪擗踊而言曰。
所天喪後。
頑縷尙延。
只爲奉養老舅姑耳。
顧今不孝無狀
極惡稔。
禍延至此
將何顔見夫子泉下乎。
日益痛隕。
實不欲生。
只緣姑老在堂
深自耐遣。
心肝摧鑠。
以致瞙翳雙眸
不能視物。
繼子年幼省事
淑人獨自區畫
墓前石儀。
克成三霜之內。
待其子長成
遣贄于山水軒權公震應。
墓文鐫石以竪。
墓田以立祭䂓。
凡所排置。
皆有條理焉。
後喪時號隕愈極而曰。
老親今皆捐背
公元1787年
何所瞻依而生乎。
遄得歸侍於九原是吾願也。
喪制纔畢
衰疾懔綴。
子女泣請薑桂
則終不許曰自汝大人喪後。
水飮卅餘載。
尙能支持
今何用腥羶敗胃氣也。
每當諱辰。
前期齋沐
粢盛饌品。
極致蠲精。
哭泣之哀。
如新遭喪
雖於耋齡羸瘁中。
未嘗廢焉。
一鄕士民稔知懿行
莫不欽歎
議呈聞于營府
淑人聞而大驚。
責其胤子曰世之以孝烈聞官者。
吾所深耻
何不體吾意而亟止之也。
年七十四而歿于丁未四月初二日
葬于木川治北梧桐里負艮之原。
主簿公十一代祖知中樞公墓數十武而近也。
二女
適士人金允吉
次適主簿洪聖源。
繼子輔文學生女生三女
都事許濈。
餘幼。
族子在誠爲后
金壻一男龜輔。
一女李謹
洪婿一男仁箕。
二女俱幼。
嗚呼
淑人孝敬貞淑
叔世之所罕聞
而觀其墓下措置之宜。
中祭祀之節。
自不違於古經彜訓
淑人眞可女士也歟
銘曰。
懿哉淑人
德著孝烈
割指吮腫。
寔其疏節
夫喪矢死
一縷未絶。
則以舅姑
皆老而疾。
生事死葬。
誠禮靡忒
載置墓田
載竪墓石
井井有條
多般䂓畫
女士攸宜。
斯世罕覿。
宜爾式糓
思闡徽蹟。
我銘幽竁
永世不泐。
 
公元1797年
誌成後十年己未
主簿公墓移厝於槐山之茂屯谷向酉原。
淑人之葬遷祔壙左。
今其胤子復請追記
噫。
公之幽誌闕矣。
惟其孝行一節
見於淑人誌文中。
至於生卒履歷
又何可無叙也。
公生於肅丙申某月某日。
三十二歲登武科
翌年入仕
宣傳至訓主簿
年四十而以乙亥十月二十二日卒。
茂屯谷之艮坐原。
卽其初葬也。
兵使金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75年
嶺南左道兵使金公鍾萬歿踰二十年。
族弟夢村相公鍾秀銘其碑。
有曰儒家風骨
體弱心強。
噫。
公以韎韋之身。
得此於宗黨讀書宰相者。
尙可以諗夫永世也歟
公字受而。
風人
高麗侍中大猷鼻祖
入我朝有諱義之。
江原觀察使
寔公十二代祖也。
曾祖諱杭贈司僕寺正
祖諱宗魯左承旨
考諱致重贈吏曹參判。
妣贈貞夫德水李氏
通德郞弘緖女。
忠武公舜臣五代孫也。
公以肅廟乙未二月二十七日生。
穎秀
四歲失恃
十四而孤。
哀毁成人
常以𥠧年永感爲至痛。
事繼妣李夫人誠敬備至
愛幼弟甚篤。
旣長投筆
弓馬精藝。
英宗庚申科。
癸亥爲籌司郞。
乙丑陞訓鍊院主簿
都摠府爲都事經歷
宣傳官。
丙寅以訓鍊副正中重試乙科
未幾德源府使。
四載聲績久而益著。
庚午慶州營將
翌年釜山僉使。
壬申入內禁衛將。
癸酉太僕內乘
甲戌三和防御使
丁丑全羅左水使。
翌年春季氏臯復於德源府衙
訃至不堪孔懷之痛。
尤以遠離慈闈
焦欝成痗。
屢度呈辭
遂得遞歸
致志物之養。
辛巳陞慶尙左兵使。
惠及軍民甚多
周歲坐事罷。
甲申除驪州牧使。
政績克茂而見忤於道伯。
竟遭罷遞。
歸鄕園。
徜徉自適
逌然謝世之趣。
當其癠憂危㞃。
晝宵煎泣。
藥餌竭誠
丙戌遭艱
哀戚甚。
殮殯饋奠
恔心盡禮
子服闋。
因事入
忽於七月六日以疾卒于旅舍
得年僅五十四。
十月歸葬淸州桐林山未坐原。
貞夫人恩津宋氏。
學生德盛之女。
雙淸堂愉之後也。
二男
長準孝次普淵。
通德郞。
二女適吳載光今水使。
次適許楗。
側室子準淵。
準孝繼子東植。
二女長李明今縣監。
次任聖
普淵繼子東和
三女鄭復鉉,李明在,李龍在
許壻一子熽。
東植繼子炳德。
一女適朴漢德
性度慈諒。
氣宇軒豁
持躬秉心
一如儒素
御家莅官
從忠信上做去。
恩義之篤。
威惠
孚。
甚爲識者推服
凡於公務
極其鍊達。
簿牒如流而綜核無遺籌。
若其廉潔之操。
堅確之䂓。
近世朝紳所不及也。
嗚呼
公才器之偉
纔踰中身而歿。
未克究其展布
惜哉。
今公次胤將寘銘幽竁
以圖不朽
而求余文甚勤。
顧雖昏耄
不可辭。
遂爲之叙而系以銘曰。
嗟公武略
濟以雅標。
精銳資。
廉潔操。
猗玆才器
惜未大展。
年纔中身
位止兵閫。
睾如桐林
有誌有碑。
惟知公者。
尙其在斯
晩知齋沈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53年
粤在英宗三十年甲戌
嶺南章甫將䟽請尤菴同春先生躋享聖廡。
晩知齋沈公始發尤翁單擧之論。
竟至五䟽登徹。
雖未蒙允而批旨甚優。
於是一世喧騰
論公者不少
從公者亦多。
噫。
後世可以知公者。
在斯歟。
公諱鍍字子華
靑松人。
高麗衛尉丞洪孚爲鼻祖
入我朝有諱溫領議政
靑川府院君謚安孝公
諱澮領議政謚恭肅公
歷數世至諱連源領議政謚忠惠公
是生諱鋼靑陵府院君謚翼孝公
是生諱義謙大司憲靑陽君。
寔公七代祖也。
高祖諱樬廣州府
曾祖諱若河敦寧府判官
祖諱漳
公元1779年
通德郞。
考諱龜贒學生
妣驪興閔氏。
通德延年之女也。
公以肅廟己亥三月十四日生。
自在幼時
志氣容儀
儼若成人
誠孝篤至
文藝夙就
及長從事公車而亦不屑也。
外舅進士申公𨯶以丈巖鄭文敬公門人
識趣高遠
期待公甚重。
嘗以丈翁所書九容四勿箴傳與公曰。
此吾師門授我以戒者也。
吾今老矣。
君其勉旃
公事親盡其志物之養。
生公性嚴有法度。
而公一切承順
罔或有違。
丙子內艱
哀戚甚。
肂殮諸節。
情文備至
生公歎曰哀遑罔極之際。
所難失措者。
而汝則悉遵禮制。
靡有遺憾矣。
戊寅當學生公痢候沈篤
晝宵焦泣。
嘗糞以驗其差劇
及丁憂哀踰制
凡節恔心。
一如前喪。
雖當盛暑
不脫縗麻
識者皆歎其善居喪焉。
外王考老而窮獨
夫人每致憂傷曰。
他日送終之道。
孰能主張
得以無憾也。
公乃備成歲月之制。
以告于慈夫人
及其喪出。
躬往盡誠於殯窆之節。
孝心克承意者有如是矣。
兄弟四人
公居長而友愛甚篤。
一小屋。
扁以四樂齋。
實出於四昆季湛樂之義。
而亦晦翁四時讀書之意也。
一堂塤箎
和氣融融
者莫不艶歎。
仲氏華聞夙著。
而以奇疾早逝。
則公之悼惜
久而靡已。
撫育遺孤
無間己出。
敎子姪。
必以義方
而其御家衆
嚴有䂓度
閨庭之間。
藹然雍睦矣。
晩歲齋號晩知。
優遊其中
悠然圖書自娛之趣。
蓋昔尤翁以朱夫子晩知書畵眞有益。
却恐歲月無多之句。
書送於文谷金公矣。
公之愛書畵而取義如此
尊慕尤翁。
於此一端亦可見也。
乙酉司馬
士友之惜公沈淪者皆爲之相欣賀。
名宰之識公蘊抱者亦期以相薦引
丙戌春嬰疾沈綿
以至二載之久。
氣息若綫而精神如常
當其喪餘之日。
未能將事
乃扶起進伏於廳事後。
號泣悲哀
幾絶復甦
丁亥年四十九而歿於八月十九日
臨終畧無怛化意。
覔紙手書勿爲閒是非
勿爲閒出入
勿爲閒酬酢十五字。
遺胤子。
幽音所至
莫不悼惜
十月葬于府西峴之負艮原。
性度仁厚
氣宇英爽
持己接物
不設表襮
平居端坐
少無怠慢之容。
及逢意中人
開襟相對
谹議淸灑
早從宋雲坪遊。
經禮性理
盡意討論
雲翁亟穪於人曰某友吾之所畏
吾儕中活學。
篤信尤翁之道。
言必穪之而乃曰。
嶠南素穪淳俗
而惟以其黨習之痼。
義理堙晦。
吾黨之士。
亦鮮知尤翁之爲朱子一人
極可慨也。
至於心性理氣之說。
潛心
賾於前賢文字
而每以爲塘翁當爲百世之師。
俗論軒輊太甚
豈非斯文不幸
嘗謂胤君曰退理氣之辨。
是非雖定。
心性同異之論。
尙此齗齗
可勝歎哉。
翁詩水逐方圓器空隨大小甁者。
彼此皆爲證援。
汝須沈潛反覆
以期有覰得也
居家處鄕。
壹是皆以忠信爲務。
而於尊祖敬宗之道。
敦族恤窮之義。
尤致惓惓
至若義田社倉之法。
經營區畫未及究竟者。
豈不同志慨恨也。
公配平山申氏。
其考卽進士公也。
生於戊戌
歿後公二十三年。
墓與公同竁。
一男大之
二女宋煥人,李國彬。
大之二男
長能栻文科今司果。
能格生員出后
宋壻生一男行圭。
李壻生一男晢。
三女適姜在寧,魚錫洛,李志訥。
能栻生一男幼。
三女長適鄭延淳,次並幼。
嗚呼
公之始終徽蹟。
固甚焯焯
惟其憂世道衛斯文者。
實爲大焉
使公得遐壽而處高位
其所頹俗而振士風者果如何哉。
惜乎。
未及中身
僅得小成而止耳。
今胤君與我從遊
白首相警益。
回念往昔盛托之勤。
何甞不愴悒。
胤君之志行
見重士友中。
而其兩子相繼登科
雅望尋常
公之懿德垂裕益可想也。
玆於墓文之請。
不可昏耄辭。
謹書之如此。
何足闡揚乎哉
銘曰。
公在嶺陬。
志行卓異
激勵頹俗
確乎谹議
斯文堙晦。
公每歔欷
曰尤翁道。
深知者稀。
公平素。
尊慕文正
七十子
悅服孔聖
吾黨多士
孰不感聳。
允矣名碩
相推重。
晩纔小成
惜未遐齡
在公奚憾。
餘慶相承
始終遺蹟
何須盡記。
我作斯銘。
尙諗永世
學生朴公墓誌銘(幷序)
蓽齋朴先生後孫世居淸州之西。
有若諱尙泰。
生長石室之間。
以孝至行
見穪宗黨鄕隣
不幸早逝
知公者。
莫不悼惜
噫。
今距公歿遽踰五十年矣。
其可使徽蹟湮沒哉。
公字來伯。
尙州人
高麗贊成商山府院君諱侶之後
入我朝有諱良生吏曹判書
三世至諱光輔琴書齋。
以韓松齋薦授主簿
被召不就
其季諱光佑號蓽齋。
己卯生員守闕號泣
乙巳司諫直言被禍
贈吏判謚貞節
兩公於公爲本生所後八代祖也。
高祖諱而煥號櫟老堂贈左承旨
曾祖諱榗監察
祖諱明㝡承議郞
參奉諱楦之次胤出繼
考諱濂。
志行鄕黨稱服
順天李氏持平珽之女。
安東金氏贈參判斗翼之女。
南陽洪氏壄之女。
公以肅廟丙
閏三月二十日生。
金氏出也。
自在齠齔
志氣超凡
九歲遭金夫人喪。
哀戚成人
有妹甫五歲
生纔五朔
其所愛護
克致惓惓
私自餽遺乳母而語之曰。
善乳我幼弟。
後當厚報母。
聞者嗟異之。
平居事親之節。
一以承順爲務。
盡誠於甘毳之供。
夫人患腫危劇
晝宵憂焦
藥餌盡方。
吮其膿汁。
竟臻完復
人皆感歎誠孝矣。
公早從士友遊。
講習禮書
居家處事
嚴有䂓度
家中喪祭之有違於禮者。
必禀於尊庭而改定
凡於忌辰
蠲糦克虔。
亦加戒飭爨婢輩。
當夜端坐以待鷄鳴
每日晨起祠堂
退而整修諸務
侍率盡其道。
常以早失恃爲至痛。
渭陽之思冞極。
而其供奉不致力焉。
童時塾師韓某老而窮甚。
公念其身後事。
爲辦其衣衾棺槨之具。
及公歿。
韓乃操文以慟之而穪其致謙恭禮法中人
又歎其恤老窮孝友之推。
公之平日羣行
於此亦可推而想也。
甲申年四十九而卒於五月十六日
于州南公召洞承議公墓右麓。
後移厝於先兆下枕坎之原。
配位祔左。
豐壤趙氏
通德郞宗瑞之女。
生於壬辰
姿性惠順。
事尊嫜奉君子
誠敬備至
每當父母舅姑遠諱之日。
雖在耋齡。
前期食素。
寡居四十餘年。
常以罪
公元1800年
自處
亦罕接親戚。
敎子義方焉。
庚申正月卄四日歿。
壽八十九。
二男時中勉中
中繼承遠
一女南圭錫。
側出二女權球,李鎭紀。
勉中一子承遠出繼
從姪爲嗣
鄭常鉉。
餘幼。
嗚呼
以公篤孝之行。
好禮之志。
克享遐齡
其所進德果何可量也。
而遽止於蘧伯玉知非年數
惜哉。
銘曰。
嗟公懿行
少而好禮。
惜未得壽。
以就其志。
我作斯銘。
寘諸幽竁
尙其不泐。
可諗永世
養窩李公墓誌銘(幷序)
養窩李公昔嘗隱居行義於九屛山中。
與同志數君子
講究實學
久菴尹先生穪其深於踐履
從叔雲坪翁嘆其興起後學
噫。
後之人欲知公者。
於此觀之哉。
公諱朱字日章
系出璿派。
讓寧大君以太宗大王元子
自廢以沒。
世穪至德
比諸泰伯
於公爲十二代祖。
四世始西叙。
有諱副司果贈判書
自是簪紱相承
三世至諱性恒。
登第官止宣川府使。
仁孝名臣
寔公之高祖也。
曾祖諱垈官江華經歷
號傍隨窩
早遊我先祖尤菴文正公之門。
文正公甚加期許
爲作窩記以勉之
祖諱寧錫不仕。
其配權氏卽文正公外孫女
考諱澺學生
妣恩津宋
公元1768年
氏奎運之女。
松潭柟壽玄孫
公以肅廟戊子四月十八日
生于懷德之宋村外氏家。
禀質甚美。
超異凡兒
戱嬉未甞較爭
步履罔或顚躓
九歲祖母喪。
悲慽甚。
服縗受吊如成人
見者嗟異焉。
生公心疾廢絶百事
夫人女士儀範
憂公失學
手書若干字而口授之。
則輒佩其書誦說甚熟。
及就外傅
益進
長往季父湖隱公僑居中。
書史詞翰
用工刻苦
早登鄕解。
湖隱公嘉悅而期勉益重。
甫踰弱冠
慨然歎曰有言人生斯世
學問無以爲人。
然則爲士者豈徒記誦詞章之習。
乾沒名利而已哉。
遂師尹先生
得聞爲學之方。
旣而自念親癠非常
不可離遠遊。
杜門侍側。
動靜隨護。
竭誠服勤
怡色承奉
生公甚安之。
及其疾革
嘗糞泣禱。
不用極。
遭喪
勺水不入口者累日
幾至隕絶
三年之中。
縗麻不脫
哀毁踰制
服闋卽就師門
專意向上之工。
而以慈敎亦不廢公車業。
屢占解元
竟不利南省
壬申浦中搬移報恩之三里。
密邇外舅懶齋
叔父進士公先已入
至是羣從團聚
渾忘羇寓之苦。
懶齋之弟野齋大學行見重於鄕黨
友壻夢尤堂金公復相推許最深。
家接閈。
杖屨來往
以爲樂。
每於朔望定會設講。
羣子諸生相揖序坐。
各誦所課書
長者對討經義
亹亹不倦
日暮乃罷。
於是遠近士子來從者甚衆。
山居甚閒靜。
數間小窩。
扁以八養。
讀書其中
殆有玩樂之趣。
乙亥正月有疾猝㞃。
一日胤子徒弟曰昔曾子云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矣。
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正顔色斯近信矣。
是皆修身之要。
而作聖根基在此矣。
爾等盍亦從事斯語乎。
其所告誡
必以曾氏將死之言者
豈不異哉。
竟以初四日卒。
葬于霞谷
後移窆於坪負酉之原。
容儀端雅
性度慈良
餙邊幅。
不設表襮
平居未嘗疾言遽色惰容戲語
事親奉先
致誠禮。
峽居以來
遠隔先壠
每遇節辰。
倍加愴慕。
家廟祭薦之節。
力盡意。
以爲不致潔。
無以交神明。
値其諱日
澡浴齋戒
靜討一室
廢書默坐
夜不寐以待鷄鳴將事焉。
夫人年益老家甚貧。
甘毳之供。
亦不匱乏
甚爲鄕隣之所歎賞
平日夙興整衣冠。
省候慈闈
拜謁祠堂
退而端居
終日對卷。
夜則諷誦思繹
慥慥不已
其所着工最在於大學中庸近思心經
而於朱子大語類等書。
循環潛玩
又嘗曰小學之書擊蒙要訣
實爲爲學切要
志于學者。
其可捨此二書而他求哉。
經義之有疑晦者。
一皆質問凾丈
明透而後已。
若其理氣同異之辨。
篤信師說
得精微。
至於身心收斂之要。
錄取古訓
常加觀省
發言處事
從實地中出來
誘掖後進者亦多。
聰明強記
見識極博。
以至國朝事蹟
人家族派。
亦無不淹貫
爲文辭。
不務雕繪
一切理勝而意暢。
尤深於詩律
格調淸雅
至如程文
不追時好
晦翁所謂聖贒書。
據吾所見爲文以應之者也。
居家不以生理累心
隨分耐遣。
破屋殆不蔽風雨而處之晏如
客至不接閒說話
而對意中人論文講義而已
舍南幾里許孤峯亭。
公愛其巖壑溪潭之勝。
有時乘興獨坐
携朋共遊。
嘯咏徜徉
悠然有出塵之標。
居常存心以不爲主
嘗曰溫公以爲平生無不可對人言者。
學者於此苟能體行
一生受用不窮矣。
家有病馬將賣。
僕隷輩欲衒售。
招買者語之以實。
納官糴。
當秋自田塲卽輸。
家人惜其精均。
欲遅期而雜以麤糓。
公大加戒責曰士夫國糓
不宜稽逋
而尤豈可爲此奸欺乎。
知舊之爲方伯者。
饋以幾斛糓。
則乃據與受同科之訓而辭之。
宗家斥賣木之蟲蝕者。
公元1755年
欲與諸宗共其財。
公以門長不肯許之。
而盡歸之宗家
以置京第。
聞者韙之。
公之志操廉潔
取予必審其義者。
於此數端亦可驗也。
嗚呼
潛德懿行
固多人所不及者。
而其從事學問
篤志求道
宜乎見穪師友諸賢矣。
惟其精藝而不遇有司之明。
窮經而不被刺史之薦則寔命也。
公歿後知公者咸以爲篤孝邃學
實合有棹楔之褒俎豆之享。
凡所誦慕。
久而不已
以至有列邑章甫呈籲營門
冀得登聞而㫌表。
然則公之徽蹟。
不可泯沒不章矣。
其視世之有爵祿無聞穪者。
果孰愈哉。
公配綾城具氏。
其考卽懶齋諱始元
同知中樞
屛菴壽福七代孫。
婦德甚備
事尊嫜奉夫子
各盡其道。
六親莫不穪其賢。
年六十五而歿於丁亥
祔于公墓
一男維謙。
二女長適都正金恒柱。
適士宋成圭。
維謙取再從弟之子政敏爲後
側出男幼。
金壻子魯昌
女適徐龜輔。
今公胤子公行來示余。
托以幽誌甚勤。
顧以契誼之篤。
景慕之深
而何可終辭。
銘曰。
師門奬其篤學
鄕黨服其懿德
顧余辭。
詎足闡揚其徽蹟。
厥後人。
尙可瞻式幽宅
處士玄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70年
公諱命直字子敬
蚤遊陶菴李文正公之門。
文正公於其初見
書與沈實二字曰。
過於英發
可以用力也。
有贈詩云知君湖海豪氣
千仞岡頭一振衣。
又於公之澗舍新成。
乃取老杜回向初心地之語命名尋初。
論及門之士。
獨許公以直。
噫。
公之獲親賢有如是焉。
豈不偉哉。
玄氏系出延州
鼻祖諱覃胤。
麗朝將軍
其胤諱德秀尙書
討虜功封星山君
自是簪紳相承
中葉宅于湖西天安
其居靈巖司直允明始。
寔公八世祖也。
曾祖諱徵官參奉竹林
祖諱若昊隱德不仕。
號三碧堂
考諱守初
文化柳氏
學生重基之女。
三碧公次子諱守中處士
其配豐川任氏。
敎官世䧺之女。
公本考妣也。
公以肅廟庚寅二月二十四日生。
穎悟
纔學語。
指月而問曰彼從何出。
處士公曰地底有水。
從水出也。
復問水在何處
一日處士公過祠堂前。
巾而不冠。
指而言曰爺爺冠。
金三淵聞之曰此兒可使理學也。
癸卯士禍。
李芝村謫住本郡西湖
公時未成童。
往受論語
甚被其奬勉。
及長頗多薰陶婦翁奇公挺龍。
旣而師事陶翁
又遍謁斯文諸丈老。
而於搢紳名流中如尹公心衡,李公台重最相親好焉。
自少已
科業外有用心處。
博觀經傳
潛究性命之原。
嘗就尹屛溪論未發之義。
屛翁以未發謂有精粗之分。
而擧朱子說以辨之。
則公未敢尊信
反覆質難
以爲朱子中庸章句
但云未發卽性也。
性則無不同。
而已矣。
是謂天下大本
豈以天下大本而有聖衆之許多同異乎。
大賢以下廝役之賤。
各有未發。
則是天命之性。
有無限層數也。
金渼湖元行李玉鳳祥皆以公言爲是
至於明德之說。
不從玉谷偏以氣當之者
而以渼湖此心具此性而虛靈之中燦然備之論爲歸宿
兼山兪公肅基
處士公有雅契
及見公甚相推許。
而甞爲心純善之說。
公固已習聞
乃以心有善惡之論。
疑其專屬氣質本心
所自說則欲於一身血氣上。
獨看得不齊之禀。
而亦自主己見
從人講討求是正。
學業之篤。
於此一端益可想也。
處士爲養痾付家務於公。
移處江舍。
本第稍間
公晨夕往還
三歲如一日。
纔踰弱冠
丁處士公憂。
哀毁踰制
慈闈致志物之養。
遭艱雖在不以筋力爲禮之年。
盛暑不脫縗麻
平居日必早起祠堂
奉先諸節。
盡其誠禮。
與弟相處
極其湛翕。
睦婣任恤之道。
靡不篤至
而尤致惓惓喪病
公元1772年
戹窮之際。
惟其嫉惡之性。
不能寡合鄕俗
而亦不顧焉。
公夙著詞翰之名。
不免屢屈於公車
晩登才行之薦。
而亦未見用於朝廷
凡其識公深者。
孰不歎惜也。
英宗壬辰
公去喪屬耳
竟以勞悴之疾。
卒於正月十一日
葬于郡西內先兆艮坐之原。
配幸州奇氏。
生于丁亥
婦德克備
後公十一年歿。
葬祔公墓左。
二男
長鎭漢次鎭澤
一女適李以樸。
漢生子溥明,溥仁。
三女長適金漢奎,餘幼。
鎭澤四子溥行,溥盈,溥進,溥遠。
一女適金夢漢。
嗚呼
以文行義
見重師友間者甚盛矣。
古語曰觀其所與。
今於公可以驗焉。
後人之欲知公者。
於斯觀之哉。
今溥行從我遊。
其諸父命來求幽竁之銘。
顧雖不文
不可孤其勤意。
遂爲之叙而系以辭。
銘曰。
公有孝友
鄕黨服其行義
公有文學
師友講其性理
斯其大者
羣行何必盡記。
我作斯銘。
尙可諗夫千禩
縣監兪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89年
縣監兪公彥容卒後十七年戊申春
金尙書用謙,尹大諫勉升,沈僉樞定鎭朴參議準源諸公
士友數百人
以公孝行呈文宗伯
至徹于朝。
褒贈通政大夫吏曹參議。
嗚呼
以孝㫌褒者。
從古何限
而其爲
公元1786年
朝紳長老名勝所欽如此者誠鮮矣。
苟非誠孝出天。
何能感動人哉。
孝實百行之源。
公之羣行焯焯
不待歷叙而槩可知也。
公字汝九。
杞溪人。
始祖三宰新羅阿飡
祖朝有諱義臣
以罔爲臣僕。
坐降爲戶長
是後冠冕蟬聯
入我有諱汝霖
禮曹判書謚景安公
寔公八代祖也。
高祖諱養曾參奉贈判。
曾祖諱槩贈吏曹參議
祖諱命興正郞判。
市南文忠公諱棨之子出繼
考諱夏基郡守
淑人安東金氏
郡守壽賓女。
仙源文忠公尙容曾孫
淑人慶州鄭氏。
學生爾誨女。
忠壯公玄孫
公以英廟丙午九月十五日生。
卽鄭氏出。
自在孩提
端序則見。
三歲有疾
不肯飮藥
父母曰汝不飮藥
吾將遠去。
公挽衣泣曰當善飮。
自是苦口之劑。
輒服之不厭
友愛出於因心
雖得微細之物。
分與姊妹
八歲丁郡守公憂於金山官次。
持縗哀哭成人
夫人敎以義方
嘗令就學遠外
公以離違爲難
則乃却食嚴責。
公折楚請撻曰謹當如敎。
願亟進飯
一切承順爲務。
凡有從學
不敢遠離
十五歲委禽侍直宋公正相之門。
甚被其嘉愛。
許久受業
文詞驟進
同儕莫及
甲子祖母鄭氏喪。
承重持制。
公元1751年
文備至。
辛未夫人背瘡阽危
日夜吮膿
竟得完瘳。
聞者皆穪以神佑誠孝
公嘗陪鄭夫人出寓村舍
時當盛暑
夜必卧于蚤蝎所萃。
替受其苦。
凡奉護之誠。
隨處皆然。
癸酉司馬
丙子除英陵參奉
戊寅繕工奉事
己卯春換義禁府都事
長興奉事
夫人時在鄕廬。
一日公忽心動
罔夜馳歸則癠候以腦腫。
證極危惡。
不能省識公之來侍。
嘗糞吮瘡
焦泣禱天。
一如年前疽患時。
及其回甦
公歎曰黽勉從仕
實是爲親。
而今有如情勢
何用仕爲。
遂欲棄官
終以鄭夫人不許
不敢違。
是冬禮賓直長
翌年買京第。
陪奉夫人
非公未嘗離側。
廁牏爇烘之役。
亦必親撿。
壬午尙衣主簿尋罷。
時以貢人侵責事。
罷該司諸官。
而公不免混入
癸未叙拜活人別提
輪對入侍
上穪端雅
甲申昌寧縣監。
承命入侍
上顧謂大臣儀度如此
治民何有
仍使進前善治民毋負予。
旣莅任。
盡心爲政
祛弊蘓瘼。
靡有餘蘊。
當灾磨勘
該吏告以加數修報之例。
公曰豈可逆料上官意而先自瞞報。
擧實以報。
自營亦無刪减之端。
政尙綜核
剖决公明
內難平之訟。
輒皆歸公而决之。
戊午
公元1786年
當瓜歸而歲値荒歉
邑民咸願借寇
齊訴營門
終至狀聞
特蒙仍任。
竭力賑飢
濟活甚衆。
畢備酒肉以餉老。
道伯歎其賑政居最
出糓六百斛以補助
公諉以畢賑而不受。
及歸一境民人牛酒送至境上。
庚寅稷山縣監。
縣在孔道
吏民疲於迎送使客
公務廉簡
爲惠甚多
半載之間。
頌譽已洽
辛卯朝廷以諸道軍案白骨正事
分遣御史
御史之入稷邑者。
以其當年身死未及定者
不加詳察而誤錄以啓。
至有彥陽縣六年定配之命。
大臣爲陳其在家篤孝
居官善治之狀。
上曰其善治可惜
特减三年之限。
公居謫甚謹
略無㤪咎意。
惟有一心戀結慈闈
每夜整衣露立祝天。
以冀老親康寧潸然下淚。
此蓋奴子之所竊覸也。
七月國有霈典。
蒙宥還。
到家嬰疾
實祟於炎瘴中戀親焦膓。
而屢朔沉篤。
坐卧須人。
猶必朝暮強扶
就親側。
夫人不能視。
但手撫公肌膚而問之。
公強氣對以差勝。
仰視慈顔
流淚被面
傍人亦涕。
疾革聲在喉間甚微微曰。
母氏何歸。
蓋恨其不能終養也。
年四十七而卒於壬辰正月二日
二月返葬扶餘之琴里壬坐原。
禀質溫粹
容儀雅潔
氣和
公元1772年
而志剛。
言重而行篤。
常自恨蚤孤無以致力文學
而其見識之明。
有人所難及焉。
居家䂓度
㝡審於正倫理篤恩義
誠孝一節
實無與儔。
而事伯氏盡其敬。
恤孀姊竭其力。
睦於宗族而必軫其窮戹
信於朋友而必謹其交遊
從宦以來
益務飭躬
不喜人之奔競進取
再爲縣宰
一心奉公
而尤致惓惓愛民
昌寧歸後。
邑之重囚越獄而逃。
揭榜曰吾實無罪。
欲逃者久。
而實恐賢侯由我被譴。
至于今。
公之仁德
於此一端亦可見也。
公初配淑人恩津宋氏。
其考卽侍直公。
生於丙午
卒于戊辰無育。
繼配淑人豐壤趙氏
府使載彥女。
生於甲寅卒于癸卯
淑人皆有婦德
葬祔公墓
二男長漢敏今英陵參奉
漢敎
二女長適金錫根次適李寧載。
長房有二子。
次房二女並幼。
金婿繼子炳球。
嗚呼
以公之志行才德
宜有壽與位。
而乃未踰中身而逝。
纔得縣官而止。
凡其知公深者。
孰不悼惜哉。
曩在辛酉
余年十四而公長於二歲
會于蘓湖之蓮亭
聯榻講誦
歡若塤箎
一散之後
便成參商
居然幽明之隔。
亦已過數紀
八耋殘喘
不堪後死之悲。
今見公一𢎥行錄
怳接音容
倍增悽悒。
顧何忍泚筆幽堂之文。
而亦何忍終
孤公胤之勤托。
遂抆涕而爲之叙如此云。
銘曰。
猗公篤孝
恩褒永垂。
以百行源
三銓貤。
御家徽範
居官淸德
實維餘事。
偉玆遺蹟
嗟乎斯銘。
友人之文。
置諸幽竁
以諗無垠
通德郞鄭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34年
公諱甲煥字景仁
昔嘗居于常山沙汀
築堂龜巖
徜徉泉石之中。
悠然踈曠之趣。
及歿親戚士友莫不悼惜短命才志未展。
噫。
今其徽蹟詎可堙沒哉。
迎日之鄭。
高麗門侍郞均之爲鼻祖
入我朝有諱淵。
兵曹判書謚貞肅公號松谷
三世至諱澈左議政寅城府院君謚文淸公號松江
寔公七代祖也。
高祖諱世演贈左承旨
曾祖諱濬僉正。
祖諱受河郡守
考諱晳通德郞。
妣潘南朴氏學生彩喜之女。
本生考諱枋工曹判書
貞夫濟州梁氏
學生大夏之女。
公以英宗甲寅九月二十日
生于綾州之仁物村寓舍
聰穎不喜戱狎
讀書不煩敎督
文藝日就
本生祖考隱公甚加奇愛
期以遠大
及長事父母益盡其志物之養。
通德郞公晩年久患風痺
轉側須人。
日夕扶將
誠敬備至
當其遭艱
哀毁踰制
祭奠之節。
一遵家禮
參之以擊蒙要訣
儀度
公元1770年
莫愆。
識者韙之。
持己接物
不設表襮
克加謹飭
甞在判書關西衙中。
聲色紛華
視之恬如也。
平居綽有經濟之志。
而亦不以名利嬰其懷。
惟以潛玩經史爲究竟法。
餘事詞章
不甚致力公車業。
而以贍敏見穪
凡於睦恤之義。
尋常惓惓
甚爲宗黨鄕隣歎服
實亦孝友之推也。
庚寅年三十七而遘癘以歿於三月十日
幽音所到。
驚悼不已
葬于沙汀之庚坐原。
會下殆數百人
咸安趙氏學生重綱女。
漁溪文靖公之後也。
生於英宗辛亥三月七日
柔順慈諒。
媍德克備
舅姑盡其誠。
君子致其敬。
判書公嘗穪以賢孝之婦。
公亟許其內助之多。
六親咸服其爲女士
及公歿育鞠七歲孤兒
而敎以義方
每戒之曰無怠傲浮薄
惟其攻業。
當百倍於人矣。
平日懿範
不可殫記焉。
正宗丁未十一月十九日
卒於恩津寓所
權厝隣境
後四年遷祔公墓左。
同原而異塋。
一男在應。
二女適朴東煥,權衿。
應生三子翊鉉,直鉉,克鉉。
朴壻一子載厚
四女適權趾孝餘幼。
權壻一女李曾淵。
嗚呼
今距公捐世居然三紀餘矣。
公之胤子從我遊有年
乃以公行錄一通來示余而泫然出涕曰。
小子幼而孤。
不識先人容儀
行。
槩有聞而知者
判書公嘗語不肖曰汝父孝友出於天性
自其夭逝後。
無生世之况。
再從時習翁謂曰汝之先君
容貌辭氣
有古君子風
舅氏井公每誦穪其仁孝
且竊聞屛溪尹文憲公期許甚大。
至於當時儕輩推重者亦多。
不肖深懼遺蹟泯滅
願得闡揚焉。
噫。
胤君之意甚悲矣。
余何可以昏耄辭。
爲此幽竁之銘曰。
公昔築堂。
龜巖之畔。
徜徉自適
襟懷坦坦
才志未伸。
惜乎命短。
凡我士友
疇不傷衋。
我作斯銘。
寘諸幽宅
尙其永世
遺蹟不泐。
不慍齋鄭公墓誌銘(幷序)
曩余於從叔侍直公。
早被敎育之恩。
與其子女視同同氣
其次女壻烏川鄭公東床之中。
聯榻相守。
歡若塤箎
顧甚喜其有蓬麻之益。
一自吾妹蚤圽
自貽伊阻
相戀之懷。
尋常窈糾
暮境一奉叙。
徒增悽悒。
是後未幾
遽承幽音
往跡茫茫
曷堪衋傷
今公之仲胤在俊來請幽竁之銘。
竊念自少知公深者。
莫如余也。
顧何可辭。
覽其行蹟一通
自不禁愴涕之落紙也。
公諱章煥字有文
自號不慍齋
麗朝平章事均之爲鼻祖
自是簪紳相襲
至諱思道
進賢館大提學封烏
公元1732年
川君謚文貞公
是生諱洪。
我朝知議政府謚恭簡公
是生諱淵。
兵曹判書謚貞肅公號松谷
三世有諱澈。
左議政寅城府院君謚文淸公號松江
寔公七代祖也。
高祖諱世演贈承旨
曾祖諱治府使。
祖諱一河左承旨
考諱櫓思陵參奉贈戶曹參判寅恩君。
昌寧成氏學生奎錫女。
文簡公六世孫。
甚有婦德
妣仁川蔡氏諮議之洪女。
梱範克備
女士穪。
公以英宗壬子六月初六日生。
孝友根於天性
七歲兩妹同時患痘。
每告蔡夫人曰吾則稍長可無深憂
小妹未免於懷者。
有以倍加扶護
及其自已證情甚劇則恐貽父母憂。
苦口之劑。
自強服。
者莫不異之。
判公嘗居洛下
同志頻會。
棊樽相歡
公在傍承奉之節。
儼如成人
適長者意。
十歲判公在聞韶仙遊洞。
判公謫居于此
而新構小亭
日與士友會飮其中
公左就養
克致誠愨
至於不時之需
因公之提告而得措辦者亦多。
判公顧謂蔡夫人曰賴有此兒。
棲息安閑
眞孝子也。
判公蒙宥
乃陪還漁隱舊舍。
乙丑委禽於蘓湖。
受業婦翁
攻毄數歲。
甚有進益
戊辰判公癠候猝㞃。
伯仲三公適皆在
公獨
自焦遑。
浹望不解帶
每當夜半
屋後僻處
向天泣禱。
遭艱哀毁踰制
至於肂殮諸節。
一皆躬撿無遺憾。
居憂盡禮
尤謹於內外之別。
服闋移寓天安松亭里。
卽府使公之僑居舊址也。
常以離違慈堂。
不堪憂欝
頻奉板輿滫瀡溫凊
不用極。
後又搬移汾涯
野居寬閒。
逌然有自適之趣。
惟以守先業敎子孫爲究竟法。
乙未長胤居京第。
從遊名勝間。
未幾遭其夭逝
痛其苗而不秀
自是無世念。
丙申丁蔡夫人憂。
時蔡夫人在漁隱宗家
一日心動
夜坐遲曙
發行數十里聞癠報。
蒼黃馳至。
侍湯纔五六日遽遭變
戚易之節。
一如前喪。
及葬所占山地爲人所禁。
公乃哀乞七日夜而竟致其順許
得以
聞者皆穪其誠孝感人
公之弟佐郞克煥歿後。
率育其嫠孤。
無間自己眷屬
甚爲宗黨鄕閭所欽歎焉。
公年六十二而以正癸丑正月初六日卒。
四月權厝天安龍門洞
移窆于溫陽大醉院負亥原。
初配恩津宋氏其考卽侍直正相
己酉己巳歿。
柔婉惠淑。
六親穪之不已
墓在漁隱洞先兆右麓無育。
繼媲南陽徐氏學生慶之女。
沙峯挺然玄孫
生於壬子
奉尊嫜承君子
孝敬備至
夫黨咸稱其淑德
公元1800年
懿範
後公歿八年而以庚申九月三日卒。
葬祔公墓右。
四男在公士人兪漢奎女。
次在俊娶進士尹學洙女。
在倫出爲族叔後。
娶縣監宋煥質女。
次在仁娶士人孟啓遠女。
再娶先達李激女。
二女長適宋治休。
次適李寅
側室男在儹在儐。
未及冠娶
內外孫皆幼。
性度寬厚敦確
容儀沉重峻偉
飾邊幅。
不設表襮
居家持躬則恩義藹然篤至
處鄕接物言議極其愿款
至於彰善癉惡之際。
其所秉執
一切不苟焉。
噫。
公以參判公之所鍾愛
而有鳳巖先生獅畵之喜。
邱翁玉潤之郞。
向時朋儕間期勉之重。
如何矣。
而竟未免以需世之器。
鞱晦而終。
公之自號以寓警者。
豈無以哉。
今余荒陋之辭。
未足以不朽公矣。
雖然後之欲知公者。
宜於此觀之也。
銘曰。
孝爲百行之源。
公有養志
羣行焯焯
何必盡載于幽誌。
我撮其大而綴辭
庶永諗夫千禩
拙窩鄭公墓誌銘(幷序)
公姓鄭氏諱龜煥字君輝
自號拙窩
延日人。
高麗烏川君克儒爲鼻祖
至諱思道
寶文閣直學士謚文貞公
直節穪。
入我朝有諱澈。
左議政謚文淸號松
公元1731年
江。
寔公七世祖也。
曾祖諱潝號守環贈參判。
祖諱敏河號簫隱。
中樞贈吏判。
志行高潔
鄕人祭社
考諱樸號夕惕
文行爲諸名勝推許
妣蔚山金通德郞繼輝女。
河西文正公之後也。
公以英宗辛亥十一月七日生。
禀質仁厚
志氣貞潔
孝友根於天性
成童夕惕公憂。
哀戚甚。
守制盡禮
三年如一日。
慈闈一切承順爲務。
溫凊滫瀡
不用極。
當其癠憂。
晝宵焦泣。
盡誠甞藥
遭艱哀毁踰制
一如前喪。
每於諱辰。
必思其所嗜。
竭力措備。
哀哭袒括時。
友愛篤至
赴試路聞季弟訃。
不堪半之痛。
决意廢科。
自是杜門斂跡
徜徉澗厓之中。
琴樽嘯咏自適
悠然有出塵之趣。
周甲之歲三月二十六日以疾卒。
葬于潭陽田負艮原。
持己接物
未嘗表襮餙邊幅。
聞人之善。
若己有之。
見人之惡。
若將凂焉。
平居以劬書力穡究竟法。
嘗語家人吾家相傳之業。
惟忠孝淸白耳
先祖文淸公位卿相食床無醬。
吾輩得飽藜羹
揆分亦足矣
每朝夙興
必命少者凈掃室堂
整頓几案
終日危坐
恬靜自持
公之淸襟雅韻
於此一端亦可想也。
叔父判書公枋亟穪公以志潔心淸。
亦嘗於疾甚時。
執公之
手書諸掌曰君子君子哉。
族叔判書公宲每誡其孫曰願汝行事
一遵生父廉潔自守也。
見愛重於父兄宗族有如是焉。
豈不懿哉。
公初配漢陽趙氏
通德郞光震之女。
墓在智谷子坐之原。
繼媲南原楊氏
學生寅之女。
葬於公兆下。
二男
長在誠出爲族叔後。
次在明。
一女適奇象頤。
楊氏出也。
側出女適李翰運。
明生二男源,瀾。
三女長適宋文八,餘幼。
奇壻生四男忠國,餘幼。
一女幼。
嗚呼
以公懿行雅操
未有刺史之薦。
知公深者孰不慨恨
惟其鄕剡之屢擬而旋止者。
可見其出於公廉潔之志。
有以諗夫今與後也。
平日之未展所蘊。
顧奚足憾哉。
公之嗣子與遊有年
而余稔知公徽蹟矣。
今於幽竁之銘。
何可孤其來托之意也。
銘曰。
嗟公篤行潔志
無間周親之言。
是可銘也已
于以諸葛田之原。
孺人蔡氏墓誌銘(幷序)
五倫之中。
三綱最重。
人之以丈夫忠孝俱全者亦甚鮮矣。
婦人孝烈兼有者豈不難哉。
南公尙翼之配蔡氏之懿行卓節。
使人不覺𥉉然而興歎也。
孺人籍仁川。
大司憲襄靖公壽八世孫。
考諱亨吉。
公元1761年
全州李氏生員緯之女。
孺人於肅辛巳九月十八日
天資貞淑
自在齠齔
已能識事親之節。
十歲遭母喪。
哀戚甚。
者莫嗟異
及歸南氏
事尊嫜承夫子
致誠敬。
自合禮度
奉祭接賓之節。
亦罔不得其宜。
六親穪歎不已
丙午五月夫子山寺患痘甚重。
孺人未得躬扶護
夙夜憂焦
沐浴露禱。
當其凶音之至。
號擗不欲生
自縊至三而賴傍人救。
得不殊。
粒米勺水終不入口
隕塞者數。
舅泣曰老父依賴以爲命者。
惟汝夫與汝。
而汝夫棄我先逝
汝又忍不顧我耶。
終至自裁則我亦隨汝而死而已
孺人小婦命薄罪極。
穹壤茫茫
實無一刻假息之義。
尊舅之命惻怛至此
且念夫子生世卄載。
有室無嗣
小婦死則更無人喪三年
亦恐爲地寃鬼
謹當奉饋奠以畢三霜
願勿復慮焉。
仍書一小紙納諸棺中。
三年下從之辭也。
旣殯孺人繼發痘疾。
顆粒輒以瓜括去曰汝是我讐也。
忍令留着於我身耶。
速死我使得夫子也。
顆始甚密
終亦平順
人皆異之。
三年之中。
未嘗擧頭見人
露齒對人。
而髮不櫛衣不澣。
形殼毁甚。
不能起作。
必索縗服加身。
至戊申春
雖如𩜾粥。
亦不飮歠
家人或強之則曰頑命之矢心
公元1788年
忍待喪制之終。
一縷不絶。
支離抵今。
而讎日再届。
吾將已矣
勿苦勸我也。
竟以是年三月十六日終。
其所言讐日猶不及數朔。
時値賊變之起。
四境士民擧皆奔竄而去。
隣里族黨相謂曰此烈婦也。
其死爲夫。
宜厝其夫墓側。
吾輩若不顧念
先自避去則必不免被神殛而罹賊鋒
乃齊會執紼
瘞畢而散。
義烈感人有如是焉。
亂靖後永窆以祔公墓左。
知縣賻葬需給役丁。
以致欽尙之義。
境內章甫前後呈籲於營邑。
以冀徹聞天陛者甚衆。
嗚呼
孺人之早孀而以其自裁之心。
忍到三年
哀毁如一日。
極其自苦
竟至殞滅者。
卓乎烈哉。
若其孝之根於天性
幼時居喪致哀
至使觀者悅。
則固是閨中罕有
而於其自矢下從之際。
克遵尊舅之命者。
亦可見其平日孝心純篤矣。
然則貞烈之操。
孝順之性。
豈可一節論也。
噫。
孺人孝烈之蹟。
固有瞻聆之欣聳。
而尙無㫌表之榮耀
人之過壽山里閭者。
不爲慨恨哉。
孺人尊舅諱廷麟。
固城人。
世居黃澗壽山
三槐堂先生知言六世孫也。
孺人繼子致寬托余以壙誌之銘。
顧玆辭。
足以闡揚也。
銘曰。
孝烈一理
實罕兼全而有。
死節洵美
尤難從容而就。
嗟哉孺人
展也有此蹟。
納銘幽竁
尙其永世不泐。
孺人李氏墓誌銘(幷序)
公元1796年
孺人姓李氏
系出咸平
判書襲之十五世孫也。
曾祖諱敏章通德郞。
祖諱錫命通德郞。
考諱勝。
妣順興安氏聖希之女。
孺人以英廟丙辰五月初二日生。
至孝
五歲失怙
事母盡其誠。
二十爲林公相繼配。
學生諱尙湛之子
典書蘭秀之後也。
孝友篤至
甚爲鄕黨穪許
孺人承奉無違
以尊舅老而鱞。
致誠力於供養之節。
親族莫不歎服其爲孝婦
乙酉公猝嬰奇疾。
孺人晝宵焦泣。
扶護不離
當其臨歿。
不在傍。
家衆驚遑而索之則已於隱處飮毒而幾絶矣。
多般救解而得甦。
雖以學生公垂泣懇諭。
稍緩其自决
矢心益堅矣。
安氏來見而百端寬譬
亦無以少開其懷。
視其𥠧孤。
頓無顧恤意。
閉戶蒙被而卧。
惟於尊舅供饋之備。
靈几祭奠之需。
則雖付小姑老婢
而亦隨時看審。
得以適宜焉。
逮其喪畢。
告訣于學生公曰頑命之隱忍至此
實以尊舅之故耳。
小姑稍長而克解養親之道矣。
小婦服闋而冞增崩天之痛矣
下從之義。
可以遂也。
遂廢却食飮
粒米勺水不入口者六日竟至隕絶
時年
三十二。
葬于公州之濟川村後壬坐原。
公墓相向而近也。
二男,榮震。
夏生二子。
復圭次幼。
震生四子皆幼。
嗚呼
人家烈婦下從
多在喪出之初。
而或在於襄奉之際。
亦在祥禫之後
有遲速之不同
無難易之可論。
大凡論者皆以從容就死爲尤難。
孺人始終所處
豈不烈烈哉。
士林之呈籲營邑。
出公議。
而惜乎終未得以聞于朝也。
孺人之胤子將寘銘幽竁
而來余文
以圖不朽
意可也已
遂爲之銘曰。
維玆濟川之阜。
嗟哉烈婦幽竁
于以寘銘其中
尙可諗夫永世
農岡南公墓誌銘(幷序)
黃溪壽山幽深窈廓。
南氏累世所居
而公考槃於其一壑之中。
自號以農岡居士
其諱尙直。
字養以。
初諱尙寬而字汝。
早遊久菴尹先生之門。
先生大加奬詡。
贈以詩曰宜養浩然做。
先從字尋
手寫直養二字以授之。
又甞以天地之生萬物
聖人之應萬事
而已十六字書與。
公體承先生惓惓之意。
遂改其名與字
於以養之義。
顧名致思
終身服訓。
篤行邃學
甚爲士友推重
而不負賢師所期
公元1800年
勉。
噫其賢矣哉
公固城人。
遠祖英毅公以唐按廉使漂泊南來
仕羅朝景德王賜姓南
至麗代有英陽宜寧固三派之分。
固城君諱匡甫。
六世有諱奇恭安府尹
及我朝受命
克守罔僕之節。
是生諱琴兵曹判書左議政號道菴
三世至諱知言
以孝行經學薦。
察訪號三槐堂
寔公六代祖也。
高祖諱守柔
曾祖諱山竬。
兩世俱以大耋受恩資。
祖諱釴。
考諱道弘。
生員龍溪
文行見重當世名勝
最於久菴交契深至
寶城吳氏學生昌基女。
梱範甚懿。
公以英廟庚申十二月十三日生。
聰悟不類凡兒
四歲而孤。
未嘗遊戱
八歲就傅
凡書一看輒記。
不煩敎督
文藝日進
十一歲丁吳夫人憂。
哀戚之容。
持制之節。
儼如成人
伯氏以其喪出於癘患。
使公出避。
而公猶頻入殯所。
撫柩哀號
伯氏終不能禁。
遂許其還守苫次
是年又遭伯氏喪。
哀痛失怙
與家姪上舍君致亨。
相依守制
一切從禮
鄕黨穪其善居喪
甫成童文學已有華聞。
一日孟子性善章。
慨然興歎曰舜人也我人也。
何獨如舜
爲書自矢
諸懷中。
有志聖贒之學。
隣居徐處士達漢年踰六十。
行義甚高。
與公爲忘年交
昕夕講討
公元1819年
相資益。
於是專意向上
潛玩經籍
凡有疑晦
隨而箚錄。
積成幾許沓。
弱冠之前嬰疾屢危。
仍成沉痼
每自恨其不能篤工。
嘗以大學問目
因人付上於久菴先生
先生有書於公曰雖不曾相見
必知先誼之非汎也。
何不親以書相質
因人送示。
明德說已覰得心源頭
義理精深
文辭條暢
所謂後生可畏
奇哉奇哉。
公十九歲加冠
翌年己卯
屛門執贄
乃以聖學輯要嘗所箚疑者奉質。
先生披閱曰君之所見
大體與吾同矣。
人物性之不同
戒愼恐懼之屬靜邊
明明德於天下之爲明人之明德云者。
皆吾所見也。
公遂留待三月
講質小大學家禮
先生對人亟穪曰未來時見其書。
旣來後聞其論。
條理詳明
性度沈靜
甚喜吾黨有人
時同學者金公奎五,洪公章海,宋公明輝相守講劘
咸服其精透
玄風一源公學於先生曰。
義理見解淋漓矣。
退歸
先生贈詩與筆。
可見致意之深也。
丁亥十一月師門訃。
設位哭服心喪朞。
翌年二月奔哭於鴻山會下。
玄風,金監役砥行,宋燕岐煥世諸公掌禮事。
公同周旋者亦多。
公自遭樑摧之痛。
益致慥慥講究
深憂鄕俗鹵莾
惟以敎育興發
公元1773年
務。
時與湖嶺多士
會講於黌堂蕭寺間。
鄕飮寒泉書院
作院䂓三十餘條
以正士趍。
癸巳新成茅棟於農岡。
繞庭。
圖書環座
逌然自適其中
探賾之功彌篤。
從學者益衆。
丙申當宁登極之初。
乃降綸音
有曰方今朝廷大弊。
甚於科擧
又曰爲士者在少壯時。
講究天下正理
反閉門。
學作詩賦。
至於學問工夫
心性地頭
不啻笆籬邊物。
又曰取士之法。
善於鄕擧里選
莫不善於功令考課之制。
以爲聖上新服景命
慨然有志三代之治。
在草野。
自不覺欣聳。
盍各其所蘊於求言之下。
乃構一䟽
學校科擧利害
陳爲萬餘言。
將伸芹曝之誠。
適値逆獄之起。
不無礙掣之端。
遂不畢其說。
而槩以其意設爲問答。
以成謾錄。
古人之私講時務焉。
丙辰三月作離嶽之遊。
文壯臺。
飄然有出塵之標。
同遊者皆歎其莫能躡。
十月宿痾沈劇
經冬涉春
轉益懔綴。
五月一詩曰。
堯夫三太平
橫渠五十八。
蓋慕二先生
嚴密安樂
終欠六有工。
寧論空中閣。
有自叙之辭曰有志而氣莫充。
有病而業因無。
如是窣窣了。
何渠不若蟲蟊
時疾勢遽草。
奄奄垂盡。
精爽少無迷錯意。
臨終一言及家
公元1797年
事。
和平二字以授諸子
又作書言其三恨先人墓表未樹。
先師遺集未修。
鸝淵影堂未就。
末言治喪一以家禮爲準而備要參考
襲用綿衣而只用帛單衣一件。
仍命子姪移枕東首
翛然而逝。
丁巳六月八日也。
訃聞遠近士友悼惜曰賢者云亡
吾黨益孤矣。
八月十二日葬于農岡之右麓酉坐原。
禀質溫粹
容儀端重
孝行篤至
以幼未持服先考喪爲至痛。
欲行追喪之
就質於師門
先生非禮爲敎。
而不欲其冐行
公後又以書請曰竊欲效兪相公泓吳晩翠億齡事。
每遇親忌。
三日不食
寢苫枕塊
二十五日䟽食水飮
寢居於外。
得以情事
先生以不可以一人私情
創行無於禮之者答之。
公卒不敢徑行
每當喪餘之日。
哀哭袒括時。
孺慕之誠。
沒身不衰
祧奉兩世蒸嘗之節。
致誠
繼祖之宗。
所居稍間
而亦必行祭參出入告之儀。
平居戀國之忱。
罔或以身居草萊少弛
如聞君違政失則憂形於色。
丙申國恤
御酒肉於葬前。
事師之道。
極其服勤
每値諱辰。
齋素涕泣
僾然臨祭
手摹其所寫眞實心刻苦工夫八字
揭之座右
以寓羹墻之慕。
居常一念
在於編摩遺稿
與同諸公
相提勉。
盡意校勘
擬奉影幀於鸝淵精舍。
藏修瞻依之所。
而事將就緖。
嘗恨先生所撰華陽院庭碑銘終未竣役
金渼湖元行山長不許其刻立。
公聞渼翁到寒泉
乃往見而質難
緣其發還甚遽。
不能盡所欲言而歸。
錄其問答說而仍以其所未盡言者
構成跋語
實懼其作銘之精義
終至堙晦。
而於渼門諸人之疑怒畧無顧憚焉。
從遊之際。
益致審愼
必親有道
一就宋櫟泉明欽而略有講質。
見穪許。
屢拜權蒙齋震應而經奧義
多所辨明
宋敎官煥德以其居住不遠。
而或盍簪
甚有講劘之趣。
前後知縣皆來訪。
而一不往謝
李侯運永金侯箕應以講學相邀而會。
凡於後進
不論親踈遠近
必隨其才而訓迪
使各得以成就
隣人孝子修寬自幼出入門下
稍長受小學擊蒙要訣二書
專意着工。
亦多踐行
以至孝聞于朝。
給復之典。
修寬每以爲我之粗知道者
實賴農岡丈席之牖迷也。
居家制行
循法義而不至嶄截
接人處事
必務誠信而不設畛域
至於大關義理處。
之如一刀兩段
秉心堅確
持躬整飭
睦婣任恤
亦靡不用極。
尤於禮節
罔或遺忽
深慨冠禮之廢。
有若溫公說。
而勉戒族黨行三
公元1802年
加儀。
平日不事著述
讀書隨疑輒記。
有小大學疑論語箚錄性理提綱等編。
心性理氣之說。
所得師友講辨者。
固不淺尠
而自透得者益復精明
亦有初晩之異。
至如明德有分數之論。
卽其最後定見也。
公之始終用工微密處。
見其前後諸說而槩可推矣。
詩文雜錄若干稿藏在巾笥
子文十卷可行于世。
乃其大全中撮摭而成者也。
公配昌寧成氏。
學生爾泌女。
西岡汝櫄玄孫
慈良端淑
婦德克備
生於壬戌
卒於乙卯
葬于遯村卯坐原。
二男致泰,致恒。
嗚呼
公有出天之孝。
因心之友。
而益之以德義之高。
學識之博。
雖未展其蘊抱明時
而其樂得敎育山樊之中。
蔚然西河風則甚盛矣。
刺史不能薦。
未有九重之徹。
惜哉。
余於公。
晩契甚篤。
頃當賤臣之將膺召命
公在床簀阽危中。
深憂此去就之難。
口占一書
歷叙古今聖賢出處之義。
而多所論說
以期秤量精切不差
公之眷厚於我固極矣。
而亦可見其爲大儒眼目也。
今公胤子錄公行以示余。
余於幽誌之托。
可以文辭
不禁愴涕而書之如此云。
銘曰。
嗟公蚤歲
有志斯文
承訓家庭
薰德屛門
焯焯羣行
懿哉其源。
潛玩經籍
半世山樊
心性理氣
精透之論。
羣贒相講。
晩見益敦。
敎育而樂。
靜裏經綸
有興奮。
洋洋窮村
惜其斂晦。
九臯莫聞。
在公何憾。
可挹遺芬
允矣徽範
垂裕後昆
我作斯銘。
以諗無垠
公元1805年
 煥箕之作此誌文
遽已八載矣。
公歿後十年丙寅春
移厝于遯村前岡巨洞之乙坐原。
孺人同竁祔左。
不可無追識。
謹書之如此。
學生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44年
公諱欽敎字寬五。
蚤廢公車業。
圖書自娛
晩歲卜築仙巖
徜徉其中
小齋尋樂
逌然有自適之趣。
遠近士友莫不穪其文行志操
而惜其沈淪終老焉。
新昌之孟
高麗內侍令同正諱儀爲鼻祖
一世典校副令諱希道
當我朝屢徵不起
退居溫陽五峯山下。
世穪東浦先生
是生諱思誠
左議政謚文貞公
歷幾世有諱世衡
安東府使贈吏曹參判號霞谷
寔公六代祖也。
高祖諱萬始
郡守號柏坪
曾祖諱淑章通德郞。
祖諱遂大通德郞。
考諱躡遠。
昌原黃氏生員鵬河之女。
本生考諱師遠。
妣恩津宋氏參奉康錫之女。
公生於英宗甲子十一月二十日
穎悟文藝夙就
甫踰十歲
荐遭本生父母喪。
公元1763年
戚之容。
無異成人
十四歲出後。
兩親盡其誠敬
當其癠憂沉篤。
奉護之道。
不用極。
晝宵焦遑。
累年如一日。
癸未外艱
殯窆恔心。
守制甚嚴。
丁亥祖妣承重之制。
癸巳黃夫人憂。
戚易備至
一如前喪。
平居隨事區畫
皆有䂓度
致誠禮於奉先之節。
烝嘗蠲糦。
罔或有愆。
每甚惓惓本生後事
撫恤其孀嫂孤兒
竭力盡心
奉祠宇於傍近
日必展省
亦於繼曾祖之宗。
以其主祀者有廢疾
事無巨細
一切看詳
以效重宗之義。
若其睦婣任恤
親戚鄕隣感服者。
又不趐尋常焉。
靜居自守
罕與遊從
惟以溫繹經史。
敎訓子姪究竟法。
自號拙修
以寓警惕者。
雅操槩可想也。
辛酉年五十八而以二月二十二日卒。
胤子赴試未還。
而獨從姪侍護
是日曉飭衣整冠。
評論古今人物
日暮臨終
畧無怛化意。
可謂不愧古人正終也。
葬于溫陽內金谷負壬原。
從先兆也。
容儀碩頎。
性度愿愨
持己接物
不設表襮
以外慕爲深戒
乃曰榮利
榮利爲樂
平日篤好古禮
冠而三加
飮而一獻
所以行於家而用之鄕者。
足以激勵頹俗矣。
人之見公志氣
公言議者。
宜乎歎賞不已也。
公初配平康蔡氏啓之女。
公墓之異麓庚坐。
繼媲全州李氏志復之女。
一男直淳。
二女長適李在敬次幼。
嗚呼
余與公旣有一覯之雅。
而其於徽蹟。
實所稔聞深識矣。
公歿後胤累然縗麻之身。
來求幽堂之銘。
顧此昏耄
無以卽副其勤托。
居然三年過矣。
惕然興懷而爲之叙。
系以辭。
何足爲闡惕幽潛哉。
銘曰。
曩君仙巖之廬。
士友穪其志行之篤。
斯邱距舊廬密邇
鄕黨指點而傷衋。
我銘寘諸幽竁
尙其永世不泐。
杏亭河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801年
公諱鎭兌。
初諱鑽字贊彥。
自幼至老。
羣行焯焯
不可殫記。
而實皆源於純篤之孝。
是可諗夫今與後也。
豈不懿哉。
晉陽之河。
高麗左司郞中拱辰鼻祖
入我朝簪相承
至諱憕成均進士號滄洲
俎豆之享。
寔公六世祖也。
高祖洛生員。
從遊於尤兩賢之門。
曾祖諱潤宇。
祖諱應運
文行甚著。
號習靜齋
考諱載岳。
安東權氏生員大女
妣居昌愼氏忠義衛殷相女。
公生於英廟丁巳四月四日
愼氏出也。
穎悟
六歲而孤。
九歲愼夫人命。
就學從母趙公希孟
文藝益進
師事亦勤。
一日泣告趙
公元1791年
公曰小子命道奇釁。
至痛在於失怙
老母在堂
積歲離違
至情所不堪。
遂卽辭歸
專務志物之養。
滫瀡溫凊
靡不竭力
辛亥當其癠憂危㞃。
晝宵焦泣。
嘗糞血指
累月如一日。
冐霜露祈星斗
以至築壇設燈而自爲文以祝。
辭意懇惻
足以感天。
間又有氷鯉異焉
翌年春始天和
是秋壽筵
聞者咸穪其誠孝所感。
越四年乙卯愼夫人踰八耋而沒。
哀戚甚。
以不致毁之年而守制盡禮
縗麻不脫
薑桂不進。
以終三霜
每値喪餘之日。
哀痛袒括時。
凡於奉先之道。
敦宗之義。
隨處致力
滄洲遺稿之裒稡編成。
累代碑碣次第刻竪。
舊士之推完。
義庄之定置。
各得其宜
實皆孝之推也。
公自少好學。
墨莊有累百帙。
謄寫者不知爲幾許冊。
點綴標識
一卷未經手澤
焚膏繼晷
覽讀不輟
潛心洛閩羣書
而於西銘積數工夫
裒集諸家註解而編爲一書西銘集成
平居不以事物嬰其懷。
乃於堂東闢園築階。
階有三等五等相對
以象三綱五常
列植花卉
徜徉吟哦其中
逌然有自適之趣焉。
庚申年六十四而以疾歿于七月十九日
疾革口占遺書
以致無所憾恨之意。
而末段有曰所恨者暮年抱病
事之未遑者多。
嘉猷無貽。
後昆繼志者難。
公之平日惓惓於承先裕後之道者
於此可見也。
于州東車峴甲坐之原。
從先兆也。
遠近莫不以孝子云亡。
相傳嗟悼
士友之輓誄以哀之者甚多
至有鄕議齊發
呈籲營府焉。
公配晉州姜氏。
學生榦之女。
婦德克備
公同庚。
四十一而沒。
于州北梧坊之卯向原。
二男聖範,益範。
二女適郭厚寧,鄭鎛毅。
聖範生一男幼。
益範生二男長慶天,次幼。
二女俱幼。
郭壻生四男長墩,餘幼。
一女適申宅羲。
鄭壻生一男幼。
嗚呼
公文行之篤。
沈淪遐陬
未免刺史不能薦之歎。
不爲慨恨
若又遺蹟無所闡揚而終至泯沒
則益使人傷衋不已矣
今於幽竁之銘。
不須盡叙其細行
只撮其大者而可銘也已
銘曰。
人於百行
維孝爲大。
嗟公篤孝
無儔於世。
餘事文學
亦懋爲己。
始終徽蹟。
何須盡記。
我撮其大。
以銘幽竁
欲知公者。
宜於斯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