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双溪遗稿卷之七 (自动笺注)
雙溪遺稿卷之七
 墓誌銘[下]
  
弟嫂淑人鄭氏墓誌銘
公元1792年
南陽治北海望山子坐之原。
有我祖戶曹參判贈領議政正臣
我考禮曹判書致仕朝賀贈領議政喆輔兩世之墓。
左轉百餘步。
議政公第三子奉贈判書諱得輔墓。
左麓西南越小坪。
又一麓與議政公墓相望
背丙面壬而墓。
卽吾弟今淸州使學源之配淑人東萊鄭氏所藏也。
淑人正言諱元淳
進士諱錫命
曾祖正諱勖先。
議政憲公太和孫也。
妣完山李氏
郡守迪女。
淑人壬子四月十一日生。
十五。
歸于我家
氣朗而行潔
舅姑妯娌娣姒
以誠
先府君高年
謝官家居
淑人左右承奉調娛
息女
衣必適凉燠
食必具甘旨
蘋蘩
致其蠲美。
十年冢婦事。
無間言。
姪子女幼而失恃
撫育訓誨
經紀嫁娶
不異己子。
與人無表襮。
出言矯餙
臨財不苟得侈用。
隨夫之外邑
廩入外絶無需索。
丙申八月十六日
偶遘疾不起
二子田秀,敦秀。
田秀進士三子
俱幼。
夫家先系
議政公墓表。
銘曰。
居也尊章宜之
歸又密邇其藏。
神理孔安
地斯允臧
其命雖嗇。
其後必昌
從弟左議政墓誌銘
公元1785年
公諱性源
字善之
延安人
李肇唐中郞將諱茂
蘓定方百濟
留仕新羅
封延安伯
孫因籍焉。
入我朝。
有諱石亨
三塲壯元。
官判中樞府事。
佐理勳。
延城府院君
號樗軒諡文康
四傳有諱廷龜。
左議政
號月沙諡文忠
諱明漢
吏曹判書
號白洲諡文靖
兩世文衡
於公爲六世五世也。
高祖諱萬相
進士吏曹判書
曾祖諱鳳朝。
沃川郡守左贊成。
祖諱正臣
曹參判贈領議政
考諱吉輔。
工曹判書贈領議政
豐壤趙氏
判書錫命女。
繼妣光山金氏
學生德升女。
俱贈貞敬夫人
生考諱得輔。
靖陵奉贈吏曹判書
前妣溫陽鄭氏。
直長諱壽崙女。
後妣全州柳氏
學生諱震虎女
俱贈貞夫人。
夫人出也。
公以英廟乙巳正月初六日生。
甲戌增廣生貟。
丙子筮仕
歷義禁府都事禮賓司宰奉事社稷宗簿直長
己卯
陞司圃署別提
祔廟都監郞廳。
氷庫別提
移司憲府監察
出爲新昌縣監。
尋以病罷。
壬午
製。
癸未殿試
乙科三人
初除
曹正郞
纔數日。
選入都堂錄。
自是數年。
連除校理修撰司書文學持平正言獻納
而在玉堂最久。
兼東學敎授問事郞廳。
三膺畿湖按廉之命。
一爲嶺南試官
丙戌魁重試。
例陞通政
自丘曹參議入喉院。
陞至左承旨
除大司諫
薦爲廣州府
戊子
解歸。
屢除承旨,禮曹參議。
以大司諫
啓論奉朝賀洪鳳漢罪。
辛卯
判書公憂。
服闋
承旨兵曹刑曹參議
甲午
淮陽府使。
丙申
今上御極
擢授黃海道觀察使
丁酉
轉按嶺南
戊戌
入爲大司諫
嘉善
兵曹曹參判,漢城府右尹同知經筵春秋館義禁府事,差備局堂上實錄廳堂上。
己亥
除江華留守
庚子
入爲大司憲,都承旨
兼司饔院提調
漢城府判尹,刑曹判書兼知經筵
是冬
除兵判行大政宣惠廳堂上,司譯提調
校理洪文泳䟽斥政注甚力。
公引義不出。
罷敍。
除議政府右參贊奉常提調
大臣論都政做錯。
罷職
敍拜刑曹判書弘文館提學,司圃署提調
職務相妨
解史局
仍察備局有司
除兵判屢違罷。
翌日特敍。
仍任刑判兼都摠管
已而又除兵判。
不敢復辭。
連行大政
文衡準點
經筵,司圃,司僕提調
微事
坐罷。
東郊
公子
秀以庠生應製
賜對寵褒
特敍公。
諭以入城。
大司憲兼同經筵文館提學
自刑曹。
又移兵曹
尋遆付知中樞
又拜刑判。
未幾
冢宰
五朔許。
兼兩提學,同成均內醫院典醫監提調判度支
癸卯
出爲平安監司
甲辰
遆拜兵判。
丁金夫人憂。
丙午服闋
除知敦寧,工曹判書繕工尙衣提調
文孝世子宮都監堂上
奎章提學
又入兵曹
旋病遆。
館伴
儐弔勑。
慈殿降諺敎。
大臣諸宰。
詣賓廳。
啓請亟正䄄湛逆律,宇鎭設鞫嚴問。
知義禁。
按鞫爭宇鎭酌處
及䄄配江都
與諸閣臣
求對請寢。
嚴旨並罷。
負罪臣聯章。
復申前請。
不省開城留守
丁未
移拜北伯。
到營踰月。
翰林喪。
大臣情理啓遆。
右參贊成均
公連在蘆原。
䟽陳悲苦之情。
賜批慰諭
促令入城。
黽俛供職
戊申春
枚卜右議政
尋陞左。
三上䟽力辭。
連遣承旨史官
敦勉益隆摯。
不得已承命登筵
痛陳懲討之義。
禁衛營,司譯院,御營廳都提調
己酉
逆宗放還
公與諸大臣
詣閤力爭
嚴旨並罷。
旋寢。
冬至正使內醫院都提調
以顯隆園遷奉三公
宜備前席
勉副付西樞
公旣辭陛。
義州水灾有商蠲恤事宜之命。
公元1790年
公到灣。
條陳甚詳。
使事旣完。
在途疾作
特遣史官迎慰柵外。
命兩西道臣。
賫致藥物
勞問相續
諭以任便趲程
及還。
益篤
不能復命
庚戌四月一日
終于正寢
享年六十六。
六月七日
楊州蘆原甲坐之麓。
翰林同一局。
治命也。
高靈申氏。
進士濩女。
崑秀翰林
無子取從子洛秀子若愚後之。
二女進士金寅鎭,進士鄭東潞。
風骨英特
器局峻整
自童歲。
聰記絶人
課書百餘行。
讀五六遍輒誦。
出句語多警拔
言貌舒重。
而常有橫逸不覊之氣。
先生長者
皆期以遠大
屢屈功令
潦倒蔭塗。
志氣不少摧沮
旣拆第。
朝廷爭嚮
文學政事。
所投無不綽然有裕
經筵
講論精切
䂓諷侃侃
英廟甚器之。
累畀直指之任
其中介然有守
不肯隨人俯仰
要之地通擬每後。
聖上親政
大明黜陟
登進才彦
公始顯被簡拔
出殿藩維
入參宥密
周流列卿
兼綰衆務
竟至擢置中書
聖眷日隆
視遇家人
倚毗柱石
公亦感激殫竭
不有其身。
乃心王室
夙夜靖恭
而天乃奪其齡矣。
內行甚備
伯氏參判公。
長公三歲
而公事之嚴恭
及喪。
哀毁齊斬
營塟地。
多人所難能。
三姊
撫兩姪。
禮勤恩篤。
晩擧男
愛重
義方之訓不少弛
痛念外氏零替
取其孤孫。
鞠之家。
敎之讀書
資之娶婦。
從妹無歸者。
亟與錢米
俾免飢困
千金宗弟
營置遠祖墓舍及田。
以至故舊賓客之周旋濟恤。
曲有恩義
爲文辭。
䂓䂓作者䡄範。
精鍊遒緊
切於情境
率口成章
粲然可觀
達治體。
剸理有法
案無停牘。
無遺情。
所按郡邑
肅然嚴憚
尤鍊刑獄
刑官最久。
不在其官。
亦多與聞議讞
愛好人倫
出於公心
嘗曰。
居藩時。
每見守宰稍有可意者。
護惜拱璧
又歎曰。
累掌西銓。
思見跅弛泛駕之士。
而竟未之見。
人才隨世降耶。
抑吾鑑識不明耶。
公性本簡伉
寡言笑。
遊從
立朝三十年。
多忤少與
惎憾交集
獨上結明主之知。
父子同被寵眷
終始恩禮
曠絶同朝
拜相後初批及隱卒之敎。
皆以剛方爲諭。
親製祭文
有孰爲人鏡之句。
臨筵語及公。
歔欷痛惜
嗚呼
士生於世。
得位易。
得君難。
公旣持此以歸。
可以百世不朽
卽顯刻幽銘
敢贅一字之私乎。
公在燕館已自危。
遺書訣余。
門戶盛滿爲憂。
戒少輩謹飭
及歸將革。
握余手曰。
銜命半年
入城六日
終不得一天顔
此爲不瞑之恨。
一言及他。
公之斂退雅意
忠愛眞誠
於斯矣。
顧余老白首
以後事累公。
乃反和淚泚筆
誌公之藏。
可悲也已
銘曰。
剛者不誳。
方者不隨。
丞弼之德。
莫尙乎斯。
以人爲鏡
可鑑邦治
魏公以後
疇能當此。
公受寵言。
于我聖君
賁玆幽宅
以及貞珉
百世之下。
榮于華衮
孰不卿公。
此者鮮。
菀彼右麓。
佳兒攸家。
生同眷遇
歸亦不遐。
神理孔愜。
其地允臧
銘以識之。
永垂耿光
進士呂公墓誌銘
公諱善明。
字誠甫
篤行君子人也。
幼而失怙
事大夫人至性
滫瀡簟襡之節。
抑搔扶持之方。
一於誠敬
自合古禮
太夫人高年
公亦老矣。
不懈益虔。
躳服麤食淡。
輕暖甘旨之供。
無不畢具
及喪。
哀毁踰制
伯氏甚謹
替勞服勤
僕隷然。
姊妹之竆無歸者。
迎致近里奉之。
終其身。
收卹諸甥
曲有恩意
子有法度
每日晨起謁廟
必令隨後
非有事。
不許離側。
常令斂衾席。
掃灑室堂曰。
吾非無僮僕
欲使汝知弟子職也。
吾嘗以此
事吾先妣伯氏
以此
事我不亦可乎。
公少治擧子業
庚午
司馬
以親老廢擧
盡室楊江
課農種桑
專意於養。
暇則與鄕里故舊
徜徉山顚水涯
曠然遺世之意。
喜施予。
雖布
公元1771年
竆居
周急濟困。
不及
往往稱貸以應之。
孝悌之推而爲收族仁民
眞心惻怛
不假修爲云。
呂氏系出咸陽
始祖林淸
高麗大將軍
入我朝。
世有冠冕
至諱裕吉。
城府右尹左贊成。
號春江
受業牛溪先生
張公維,韓公浚謙撰碑誌。
盛稱孝子
諱爾徵
曹參判贈領議政
子諱聖齊。
議政
於公爲曾祖
祖諱必升。
早世
考諱光周。
弘文館校理
延安李氏
林潤朝女。
全州李氏
通德郞益大女
翰林春英玄孫
公出也。
公以肅廟辛卯十一月十日生。
丙申三月二十日終。
塟楊根水里。
庚戌
遷雲浦里酉坐原。
南距先塋五里許。
慶州李氏
佐郞聖源女。
吏曹判書慶徽五代孫。
孝謹睦婣
克承夫子之志。
生以庚寅七月二十八日
沒以己酉十一月十六日
塟祔於公。
二女而無男。
族弟佐郞善養第二子龜爲嗣
女適牧使具膺,學生趙雲卿
雲卿早死。
女殉之。
有㫌閭。
龜永二男一女
長東奎。
餘皆幼。
福源與公夙敦世好
每接其容聽其言。
歎其行誼之高。
䂓模之廣。
庶幾可求之古而有遺於後者歟。
銘曰。
其存也順。
其沒也寧。
薄敦鄙寬。
視此幽銘
雙溪遺稿卷之七
 墓誌
  
夫人墓誌追記
公元1789年
夫人歿以孺人
後因不佞忝竊崇秩
累贈至貞夫人
夫人無子。
夫人安氏。
二男一女
男長時秀
今參判。
晩秀
直閣
女適僉正金思義
側室男旭秀,耆秀
女適金完鎭。
初塟祖考議政公墓左子坐原。
己酉某月某日。
遷厝西南五里文起里辛坐原。
夫人墓左。
夫人與余爲夫婦
六年歿。
已過五十年。
不能記言行。
而葢想狷介守禮
事尊章誠敬。
婢僕䂓度
對余莊默。
常如嫁來之初。
一庵先生方草此誌。
顧某而歎曰。
世敎寢衰
婦女之能知梱範者。
未易得云。
余今老矣。
閱世旣久。
搢紳閨閤見聞亦多。
益知先生之言可思。
而夫人之賢而無祿
可悲也。
夫人墓誌
公元1785年
夫人姓安。
籍順興。
文成公諱裕之後
祖諱至。
官縣監。
考諱壽坤
泰陵參奉
全州李氏
彦純女。
夫人乙巳十月二十一日生。
幼夫(一作失)怙恃
鞠於姨母及舅家。
十六。
歸于我。
禀潔而行謹。
忮求之心。
矯餙之言。
父母憐其零丁
嘉其婉順
撫之敎之。
息女然。
及傳梱政。
夙夜洞屬。
絲毫必禀而行。
娣姒妯娌
至婢
公元1757年
僕。
得歡意。
無異言。
寢疾踰年。
自知不起
一日對余歔欷曰。
不能父母
不能終養舅姑
報恩德。
徒以戚貽不孝之罪。
死將不得瞑矣。
一語及諸穉。
丁丑十二月十三日歿。
南陽治北文起里辛坐原。
距吾王考及考墓五里許。
相望
己酉
遷尹夫人之塟。
夫人左右壙而虛其中
以待他日
夫人淑人歿。
後因不佞冥升
累贈至貞夫人
二男時秀
今參判。
晩秀
直閣
二女長適郡守思義
一夭。
側室男旭秀,耆秀
女適金完鎭。
一庵尹先生墓誌
先生諱東源
字士正
號一庵
明齋先生右議政諡文成孫也
魯西先生執義贈領議政諱宣擧諡文敬曾孫也
平之尹。
東方大姓
鼻祖高麗大師莘達。
本朝
有諱坤。
佐命太宗
封坡平君
有諱倬。
久長師儒
己卯諸賢所推服
至諱煌。
官大司諫
號八松
贈領議政諡文正
寔生魯西先生
自八松公
三世讜議正學
宗主善類
考諱行敎
大司憲
初娶潘南朴氏。
都事泰素女。
無後
後夫人恩津宋氏。
掌令基厚女。
肅宗乙丑八月二十日生。
先生幼甚魯。
授書百遍
不能成誦
老先生勉以人一己百之功。
公元1685年
奉持自勵
十六七。
始遍誦經傳史漢
又嘗輕銳善喜怒。
從祖農窩公切責之。
先生痛加愧悔
遂無疾言遽色
葢自童時。
心力過人
變化氣質如此
識者知其終必大擔荷矣。
憲公爲養屢典近邑。
先生常侍老先生
掌書䟽應賓客
誠稱其禮。
幹蠱無缺
方人遊門下者以爲先生有孫。
老先生默察先生姿稟器度可以保守文獻
嘉悅期勉。
寢疾中吟示一絶
有阿孫須用愼齋功之句。
臨革。
謂宋夫人曰。
爾生兒。
能傳吾家業。
無憾矣。
景廟初。
廷臣交薦先生學行
翊衛洗馬
先生以爲世祿餘裔。
無不仕之義。
引分退伏
歸標置。
遂出而供職
時英廟在東宮
已聞先生名。
賜顧問。
且詢家庭所聞
先生爲之反覆指陳
又寫進老先生所證爲學畫一兩圖
英廟亟稱之。
後來招延之旨。
屢以桂坊爲辭者。
以此焉。
嘗因言端
折受之爲民弊。
英廟愴然曰。
此予延礽時所受賜。
故姑仍之。
當爲爾罷之。
洗馬愛我也。
賜詩一秩曰。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無邪
須體此意。
以輔予也。
侍直
英廟登極
例陞六品
除司饔院主簿
未幾
除司憲府持平
乙巳
丁大憲公憂。
服闋
又除持平
屢召屢辭。
特命遆付閑官
開進
身之路。
以工曹佐郞
別諭申召
謝恩日。
命入參晝講
以法講體嚴。
陳䟽辭。
間參召對
條陳寡欲之要。
修身之方。
會筵臣請令先生出入胄筵。
翊衛
時有逆變
上日御帳殿。
頻召先生
詢以討逆慮囚之宜。
多所採納
除文義縣,掌令,司僕寺正韓山郡守軍資監正
並不赴。
旋除南原縣監。
肅命
上迎謂曰。
不相多年
見難致。
旣來之不可送矣。
仍命付閒職
出入講筵
先生以母老辭。
不許
賜米帛。
資養老。
先生感激恩禮
前後三登筵。
論學必主於省身袪私。
論治必先得人保民
以後封爵翁主宮庄事。
反覆陳戒。
言甚切至
上輒優容之。
先生歸意已決。
請暇省親
屢除憲職
並辭遆。
爲養洪州
未幾輔養僚屬官。
別諭召。
入京陳辭
侍講進善
丙辰
丁宋夫人憂。
服闋
連除執義善司僕正。
溫陵復位事。
禮官問議。
老先生己卯獻議
仰贊聖斷
辛酉九月十八日
考終
享年五十七。
門人士禮從事
塟尼城縣南杜村。
丁卯
遷于其東麓
丙戌
又遷于內杜村未坐之原。
祖妣夫人墓下。
淑人東萊鄭氏。
牧使復先女。
明達識大體
治家有法度。
後先生二年卒。
先生墓左。
生一二女
男曰光緝參奉
女長
福源妻。
次適趙載郡守
光緝二男弘基,定基。
三女適朴始榮判官李在郡守,崔粹剛。
趙載履一男弼鎭。
先生德性塞淵
規模廣大
平居毅然不可犯之色。
而卽之溫然
渾是一團和氣
若其爲學次第
造道淺深
福源蒙陋
何足以知之。
昔者聞諸先生曰。
學者當志於遠者大者
工夫則先從卑近平易下手
心胷開濶
脚跟牢實
捨人日用馳騖高妙
繳繞端緖
則去道遠矣。
又曰。
尙同則私常掩公。
好勝則理不率氣。
朋黨者。
狹小之見也。
功利者。
苟簡之論也。
先生儒門正嫡
聞道甚早。
知之眞而信之篤。
得以魯而守以約。
故其爲言平常新奇
而有承受經歷
質愨深切
體用具備
玩而味之。
門墻之高。
堂室之奧。
庶可窺矣。
先生語學者曰。
不過家庭所聞
以傳諸人而已
昔金江湖叔滋。
不及圃冶。
不逮寒靜。
能爲傳道堦梯
吾黨如有大受者。
吾其爲金江湖乎。
謙挹如此
所以自任者。
亦有不可得以終辭者矣。
幼習子弟之職。
夙興夜寐
定寢斂襡。
至躳薪火之事。
人或請代則不許曰。
古人百里負米者。
何爲勞也。
夫人之喪。
路承訃。
終身痛。
學者顔丁居喪章。
輒爲泫然
久之
奉先之節。
一遵老先生所嘗行。
出入必告。
非甚病。
不廢晨謁
蘋蘩之需。
務潔而不務豐
嘗於病中値先諱。
家人進肉饌。
下箸
始覺而泣曰。
君子愛人以德
小人姑息
曹非愛我也。
家族衆大。
同居一井
老先生時。
惇親博愛
已有成規
奉而不墜
撫之以恩。
導之以義。
吉凶孤竆
周恤不及
以至兩湖人客之過其廬者。
行槖告缺。
之無倦色
奉身節度
儉約淡苦
衣取蔽體
食取充腸
晩年居廬
携一僮供行廚
從學者或不能堪。
而處之晏如也。
居鄕有法
敎行於家。
後生少年
無得朝廷是非官長得失
僮僕不敢鄕鄰爭閧。
出入門下者。
亦皆循循謹飭
輕薄傲慢之習。
或有非理相干者。
未嘗介意曰。
不過誤也。
後當自知
其人久自愧服。
宗族鄕黨懷仁感義
之如幈幪焉。
先生素有經濟大志
識慮力量
周於世務
當朝諸公
相語曰。
恨不處某以常調
猶得有用於時
不如齟齬展布也。
先生正學直道
決不肯枉己而求合於人。
庚戌造朝
不過數十日而一二筵奏。
激昂剴切
丹誠無補
遐志益決。
使先生平步進乎朝。
三司公卿
言語之觸世諱。
注措之乖時尙
將必有大齟齬
而卒亦無小展布矣。
不用於時
未足恨也。
晩入芝山
俛仰感慕
專以考求遺緖
成就後進己任
望實日隆
士流歸仰
而天不假年
志業未終。
邇來三四十年。
典刑日遠
斯文衰絶
有志之士。
倀倀迷方
爲眞可恨也。
昔在肅廟丙申
有兩先生鐫官秩之命。
門下諸人
連章伸辨。
先生力止之曰。
此當俟天理自然昭著
聖心自然開悟而已
不可紛紛重違無辨遺規也。
先生高識雅量
早歲已有成德氣像
君子時義之道。
後人之所當知也。
不事著述
有若遺稿藏于家。
典實平正
布帛之文。
字畫謹嚴有法
雖尺𨂜之抵卑幼者。
未嘗潦草焉。
福源夙蒙先生愛誨甚勤。
而老而無聞
孤負德義
掇拾遺事
傳示久遠
爲後死之責。
而識不足窺測
不足闡發
謹就原狀
撮其德學出處大致
及附一二舊聞
納諸壙旁。
以俟百世之攷焉。
僉樞(亨潤)墓誌追記
公元1761年
歲辛巳
先府君爲此銘。
後二十八年戊申
左議政李公性源
以公金井時事
白于上曰。
臨亂盡職固可尙。
首請討賊
終辭參謀
實有急病讓夷之節。
合表奬。
乃命贈公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經筵春秋
館義禁府成均館事弘文館提學,五衛都摠都摠管
公吾先執也。
福源幼蒙提挈
視遇甚厚。
進候
燕笑欵欵
輒引國朝典故先輩言行
以牗昏陋。
銜佩德意
老而不忘。
閱世旣久。
見人亦多。
益知厚德淸操近所罕覯
使之處高位素蘊
謨猷功澤
多可傳。
而蹇屯潦倒
百不一試
卒之堇以郵官之勞。
追得身後之贈。
搢紳之士所共歎息
然官微而義愈彰。
世遠而勞必紀。
公之忠誠才識
擧其一端
可推其餘。
聖朝所以酬報風勵者。
庶乎爛然有光。
不朽百世也歟
公初塟妙寂。
某年遷西原
某年還塟妙寂某坐原。
東翰二男宗默文科佐郞
次宜默。
第三女適吳鐸
宗默男喜進進士
東䎘三男憲默,守默,弘默。
憲默男豐進。
女適尹時采
餘幼。
東翼改名東羽
二男四女
賢默女適注書尹永儀,進士南履奎,閔師容。
餘幼。
東羽福源記恩贈事實先銘之後
誼不得辭
抆涕而爲之書。
雙溪遺稿卷之七
 墓表
  
先府君墓表
公元1751年
嗚呼
先府君喆輔
字保叔
晩號止庵
曹參判贈領議政正臣四子也。
肅廟辛未九月二十四日生。
甲午
增廣進士
景廟癸卯
別試庭試。
院。
由兼說書
史局
英宗庚戌
六品
歷司憲府持平執義,司諫院司諫弘文館修撰副修撰,校理副校理應敎,副應敎侍講院兼弼善,兼輔德,兵曹正郞司僕掌樂院正,漢學東南學敎授,知製敎堤川縣監,江界按覈京畿暗行湖西丁御史
丁巳
景慕冊封陳奏勞。
通政
承旨兵曹參知判決事,大司諫日記廳堂上,安東安邊府使。
而居喉院最多。
丁卯
特擢吏曹參判。
久不膺命
利川
旋寢。
歷都承旨,漢城府左右尹,刑曹參判,同知中樞經筵春秋館義禁府事,副摠管,承文院備邊歸厚提調喪禮編輯廳堂上,冬至副使京畿咸鏡監司
甲戌
又特擢刑曹判書
轉長六曹京兆左右參贊,知中樞廣州留守兼守御使,知經筵春秋判義禁都摠管觀象尙衣軍器內醫提調
常帶御製編次之任
正憲崇祿。
以敦匠勞。
崇政
金吾特擢。
庚戌
入耆社。
公元1770年
以子福源承旨
例加輔國
正一品。
引年致仕爲奉朝賀
庚寅六月十五日己丑
考終于駱下正寢
享年八十。
府君天姿簡整。
寡言笑罕交遊
無營爲。
無機關。
敦睦本於孝友
淸儉因於質性
一切事物
無所耆好。
惟喜讀書
至老不懈
立朝四十年。
多退少進
而被聖主視遇特殊
簡拔眷顧
有始有終
前後御製御筆米帛藥物
平日垂奬。
身後追悼
不勝書。
其許致仕之敎。
有曰守心貞介
向國誠心
仍諭筵臣曰。
卽此重臣行狀
以此諡可也
府君晩年
每語不肖等曰。
受恩深重
致位崇顯
世路𡰈。
一事展布
吾嘗四經大賑。
再按邊獄。
全活不少
爲國自效
秪此而已
世卿大夫節惠之典。
墓道之辭。
多浮其實
常病之。
他日勿請諡于朝
勿求銘于人。
但以短石記生卒履歷
竪之墓前。
以見吾志也。
不肖等謹受命不敢違。
平日言行之詳。
別有一通敍次及所著詩若干卷。
繕寫
藏于家。
以傳之子孫。
以俟後之尙論君子有考焉。
初塟南陽西面九老峴。
壬辰三月庚寅
遷于北面海望議政公墓左坐子向午。
貞敬夫人潘南朴氏。
吏曹判書文孝公諱泰尙子禮山縣監贈吏曹參判諱弼純之女。
庚午九月
公元1750年
初二日生。
庚辰六月十二日不肖等。
初塟去今墓纔數步。
壬辰
遷祔于左。
夫人端粹靜閒。
和而有度
子侄以義先利。
婢僕
使恩勝威。
惻怛之仁。
及於蟲禽。
豈弟之福。
冠於族黨
年德巍然
無異言。
男長福源
女適縣令朴仁榮。
二男祖承有才氣。
七齡而夭。
三男學源前府使。
福源子時文科文正字晩秀進士
女適縣監金思義
庶子旭秀。
學源子田秀,庭秀
朴仁榮子命圭,正圭,秉圭
女適金永年李勉求,趙升鎭,李義亮。
府君夫人墓誌
旣而曰。
年至事亦畢。
奚待後人
遂自誌。
今埋于墓兩傍
姓貫世次
具載議政公墓表。
復書
再從侄(仁秀)墓表
公元1747年
嗚呼
吾門其殆衰不振耶。
弟子之才而夭者多也。
王考兄弟三房
三歲失其嫡愚秀十六。
晦秀二十。
仁秀年㝡多纔二十三。
譬如草木英英向茂而風霜早至。
先折其幹。
本根柯葉
何賴焉。
仁秀字元伯
正公敬臣曾孫
知公道輔孫。
生員源子
後其伯父有源。
母之父正郞徐命
生母之父正言尙行
丁卯十一月十一日生。
己丑四月十二日沒。
初塟楊州牛耳洞。
三年
遷于利川府東聖住
公元1771年
山僉正公墓下庚坐之原。
配坡平尹氏
鈴平府院君之後
在仁女。
同年
後二年
塟祔左。
君生而有璞玉之質。
騶虞之性。
白晳靜潔
中似其外
孝順根於天。
忠愨孚於人。
樂善好古
又敏於學。
正公厚德
知公雅操
將謂於君乎發之。
而病不能肆其力。
不能充其志。
又不遺一塊肉以待不食之報。
兩父竟又無他子。
天理有無
余甚疑焉。
尹氏貌婉而行貞。
旣喪君。
饘粥歸寧
以俟盡賣嫁時奩具
托家人。
立石識墓。
是宜爲君婦。
自君三世以上
具載正公墓表
復書
尹生(光素)墓表
公元1738年
生名光素
字景禮
吾友尹孺文長子也。
戊午重陽日生。
生質皎然
聰穎有藝。
學語
已能誦數百字
六歲
失其母。
孺文憐其羸弱
不課以學。
十歲
始授書。
過數板。
便自悟解
喜爲詩。
能爲八分書
旣冠。
出遊庠學
有聲
伏其同輩少年
偶遘疾不起
丁丑八月二十三日也。
年纔二十。
遂無子。
塟龍仁縣治之西▣坐之原。
距其大父吏曹判書諱▣葛川之墓可十里
平之尹。
爲我東大閥。
入我朝。
吏曹判書昭靖公諱坤
大司成諱倬
四傳而至八先生諱煌兄弟
名節爛然
益光其門。
四弟庶尹公諱熻。
生諱海擧。
號不憂堂
爲生高祖
吏議
曾祖諱▣郡守贈吏參。
孺文名東昇
前吏曹參判。
古之觀時運者。
必於世族子弟
云思多士
生此王國
匪生之艱。
成之維艱
余每見人家後生之有材無年
輒爲之歎惋彌日
不獨爲其門戶惜也。
趙會之載遇嘗謂孺文曰。
君兒骨相類吾伯父
他日名位非君比。
伯父者。
生之外大父判敦寧公錫命也。
鄭時景淳
亦語余曰。
使此子而成立
庶乎所不爲。
一時士友所期如此
而竟不及驗。
悲夫
李僉知(尙泰)墓表
古者黨庠遂序。
皆有師。
傳其業。
達其材。
以貢於王國
故人衆多
庶官無曠
後之世。
師道日益廢。
鄕俗日益貿貿
古今之材有殊
敎與不敎而已
關西州郡
傍邊塞。
高句麗時。
用武之國
俗便弓馬
任俠而罕治章甫之業。
近日
寢有彬彬之風。
明經科第者。
指不勝屈
馳騁詞場
名聞京師者。
往往而出焉。
斯葢聖朝右文
無遠不化
而苟無誘掖訓迪以爲之先者。
則孰使之興起成就哉。
定之新谷里。
有姓李諱尙泰而字俊卿者。
自幼喜讀書
稍長。
公元1792年
涉經史諸家
文思日進
間從尙書李公彦綱遊。
益嫺功令各體。
小成歎曰。
科宦止一身耳。
孰與成人之多。
遂不復赴擧
闢書齋延諸生
日以敎授爲事
先自族子弟始。
及於鄕黨
又及於傍郡遠州
視其人志高下
才性長短
授以讀書次第
作文程式
不能繼糧資。
不能書籍者。
輒爲之竭力周旋
捐庄土及松田
付之書齋
以助供給
課督有成法。
應接以至
槩四十年如一日。
士皆感奮相勸勵。
踵門者。
不記其數。
而登大小科者爲五十餘人
事聞于朝。
特授通政以褒之。
旣歿而其徒各以其所得傳于人。
功利所及甚廣且遠。
定之一州
號爲文鄕
關西之㝡。
可謂盛矣。
公之先。
初籍全州
後徙咸鏡道會寧
九代進士諱春興
來寓定州
定之有李。
自此始。
六代祖諱從禮
武科參軍
戰功
竪碣於碧潼地。
高祖諱龍傑。
鄕薦
官軍監主簿
世爲關西望族
載於輿地誌。
曾祖希白
司僕寺正
祖諱華門。
贈工曹參議。
考諱世漢。
武科
以親老不求仕。
別搆一舍
以處諸書生。
誨誘勸課
至老不懈
是宜生公
淸州韓氏。
將仕郞精一女。
公生以壬子四月二十七日
沒以壬戌正月六日
初塟婦山。
庚寅二月七日
移塟新谷
里甲坐原。
先配文氏。
後配韓氏。
四男一女
長良普生員
次良遂,良彪,良彦。
女適許遠
良普子胤侃,胤佐,胤倜,胤泓,胤溎。
女適鄭趾顯,鄭昌百,鄭鍾百。
良遂子胤植。
女適金仁伋,鄭聖鳳。
良彪子胤蕃。
女適卓宗。
良彦子胤璇,胤璣。
公有孝友至性
睦於宗族
厚於故舊
設爲約條。
鄕人勤儉力穡
重愼畏法
其在書齋諸生也。
必先以孝悌之訓。
於長幼之序云。
余嘗與公之姪斗運
同肄擧業
公事行甚熟。
每歎曰。
安得如公十數人
散置八路
聖代文敎
使遐土無棄才乎。
今於生員之請也。
不辭而爲之書。
以表其墓。
掌令南公墓表
積城之鎭曰紺岳。
南氏之世蹟在焉。
高麗末。
參知門下府事諱乙珍。
棄官歸。
隱於沙川縣。
太祖龍興
屢徵不起
封沙川伯
不拜
轉入紺之石窟終焉。
後人號其地曰南仙窟。
三傳有諱褒。
燕山昏朝
不受典翰直提學
結茅耕田紺之下。
中廟改紀。
知弟衮必禍世道。
遂不復仕。
自放湖山
方內名勝
足跡殆遍。
安身畢命
實在於紺。
高節淸風
祖孫相望
至今遊於紺者。
指點二公之所棲止
瞻仰歌詠
不衰
沙川伯之墓。
在紺之東南粉土之洞。
提學之墓。
在紺之東北紫巖之洞。
粉土紫巖之間。
有背坤面艮而塟者。
提學之子令公墓也。
公諱廷縉
字肅甫
生以壬子正月十一日
卒以己未七月十日
不應干祿
有以志行薦于朝者。
除寢郞。
屢轉監察,三曹佐郞
又以薦入㙜爲持平掌令。
出爲黃澗奉化,淳昌,谷山金山等邑。
所至律己淸苦
服其吏民
往不挈眷
不問貲。
其在金山
觀察使晦齋李先生
廉謹第一聞。
中廟敎曰。
故直提學南褒。
恬退可尙。
其子又如是
古之良吏何加焉。
特賜表裏一襲以奬之。
公本無意於仕。
不就內職
黽勉於外。
非所樂也。
竟歸紺之舊棲而老焉。
廟墓各有品式
子弟
必先孝悌
所搆堂屋
奉先望先瞻先之號。
以寓終身之慕。
世之評品公者。
但曰廉吏
而觀其篤於行義
淡於榮利
使遇其時
能爲沙川伯之不事二姓
提學急流勇退
庶乎有所受而無所沗矣。
且公之少而藏修於紺。
老而游息於紺。
自爲壽藏
以從先大夫
亦於紺。
三世之生居死塟。
同在一區
流芳相襲
遺躅宛然
山川之名。
因人益顯。
後之爲紺岳圖誌者。
有徵於公之家乘
偶然哉。
前配坡平尹氏
鈴陽君
老女
後配平山申氏。
掌令弘幹女。
先公沒。
塟祔於公。
三男𢁾參奉,㦥,全直長
側男亦三喬,弇,末生
四女適參判金德龍,縣監田胤武,郡守李斌進士趙克勤
孫曾以下
不能悉記。
姓貫世次
已載直學公墓碣。
復書
淸州使朴公墓
公諱弼謨。
字明叔
潘南之朴也。
西溪先生處士兄曰世垕。
賢而早世無子。
先生其中子泰輔後之。
應敎
號定齋
死於諫。
又無子。
以定齋之兄持平諱泰維號白石之次子。
爲其子。
妣完南李相國厚源女。
生妣海州鄭氏。
大司憲女。
西溪先生棄官
竆經水落之山。
朝野浩然歸重
白石定齋兩公讜議忠節
一世
公以蚤孤伶俜成長
而思其家聲甚自貴重
自爲諸生時。
不肯苟隨進退
以不功令
早停科擧
初以忠臣子蒙錄用
後以淸彊官見推薦
世所稱膴仕善地
未嘗有求。
而掌銓者輒以先之。
監司御史者。
進而褒聞於上。
退而稱道於人。
無異辭。
然公愈自砥勵
約己奉法
終始不怠
有不慊其意。
捨去不少吝。
歷官內而貞陵參奉,翊衛司副率,氷庫別提司僕寺僉正判官儀賓府都事司宰監僉
公元1743年
正。
外而金城縣永川淳昌郡守全州判官淸州使,陽川縣,茂朱府使。
陽川出於特簡
不就者。
典牲署奉事,義禁忠勳府都事信川溫陽郡守密陽府使,忠原縣監。
宣惠郞廳者屢。
而或就或辭。
未嘗久也
公有孝友至行
奉先事兄。
誠稱其禮。
治家爲官。
立定榘度
分寸不踰。
平居端莊簡默
不可狎。
所至以不擾。
惠民以不貪。
威吏以不苟。
去就律其身。
所謂不言不笑不取者。
公殆近之。
其在全州
上覽褒目。
特下璽書曰。
守之以
則不務乎新奇可知
濟之以簡。
則不察乎小明可想。
仍施錫馬之典。
後每語及公。
輒敎曰。
此是朴泰輔之子
葢稱人而必本父兄
聖意厚之至也。
公雖沉於卑位
不究其用。
鄕黨敬之。
朝廷信之。
聖主褒異之。
庶乎不愧爲名祖名父之後歟。
公以肅廟癸亥十一月七日生。
辛未三月十五日終。
水落山先瑩(一作塋)下負甲之原。
靈山辛氏。
正受和女。
慈祥睦婣
聞於里中
與公同年生
卒後公八年
公墓左。
三男師允監役,師範,師欽。
俱今縣監。
女適大司諫鄭純儉,李宗郁,吳彦邦。
庶女爲南履奇妻。
師允男存源今縣令,致源。
女適柳東翰,李弘演李東佐郞
師範男休源,彬源,叄源。
師欽男胄源,徵
源。
女適吳泰詹。
鄭純儉子東翼
李宗子敬五。
朴氏自潘南先生尙衷之後
有名勳伐
具載先碣。
故不書。
西溪先生諱世堂
官判中樞府諡文節
定齋吏曹判書諡文烈
㫌其閭。
公於福源
母黨尊屬
自童歲獲侍杖屨
竊覸言動
今以蕪陋
表公之墓。
兢兢致意
不敢一詞
所以深體公精約謹嚴雅規云爾
李節度墓表
公元1751年
公諱汝迪
字惠伯
世宗王子和義君瓔六世孫也。
和義生驪興君轅。
興生陽都正級。
陽生泰山君鳳。
是於公爲曾祖
祖諱尙志
戶曹判書
考諱漢珪。
知中樞府事贈左贊成。
推公之勳也。
貞敬夫人安東權氏。
公以崇禎己未十一月初九日生。
不類凡兒
鄰童
設壇建旗
作戰陣狀。
二十四日中武科。
宣傳兼備邊司正廳郞廳。
丙戌
六品
使臣赴燕還。
訓鍊主簿都摠府都事經歷禁衛營郞廳,參上,宣傳官,訓鍊副正,長興府使。
庚寅
訓鍊正。
內乘
陞爲內禁衛將。
尙州營將
廵撫使幕辟。
遆復爲內禁將。
壬辰
釜山僉使。
至卽繕治戰艦兵器
濟南樓。
樓額卽公筆也。
洋路險惡舟多敗。
公元1679年
時赴操者。
率從陸。
公令曰。
平時舟行
緩急何爲
裝束登船
令擧碇。
軍吏更諫不爲動。
令人大砲於舟頭尾
及到五六島。
逆風
舟迫石稜
急放前砲。
舟退數十步。
獲脫於危。
水宗
又放後砲。
一瞥利涉
舟中人始服公膽略
癸巳
宣川府使。
五朔而罷。
百弊具擧。
邑民鑄銅去思碑。
甲午
內禁衛。
吉州使。
以前牧仍任。
遆爲內乘
乙未
除滿浦僉使。
未及肅命
復除吉州
州卽北關雄鎭也。
公布恩信
薄征徭。
勸課儒武。
以躳爲率
軍民翕然悅服
秩滿而歸。
十二社各竪豐碑
特立生祠以祭之。
後八年
坐謫過吉。
吏民迎謁
挽轡不得行曰。
不圖今日復見我公。
牛酒布疋相續
幷却不受。
至古站驛
一老媼捧糖米餠。
伏路傍曰。
昔日嗜此物。
以爲獻。
公爲之下馬
地坐小嘗而慰遣之。
及到配。
吉之民戶吏廳。
米船輸之浦人
約近配漁漢。
日致魚族
遺愛可見也。
戊戌
安東數郡。
有萑浦之警。
公以諸宰筵擧。
討捕使之命。
至則悉引諸囚。
反覆審別
出其輕者歸之農商
桁楊弛𧨝捕。
一日廵場市。
軍校
縛致市中一人詰之。
巨盜
莫不稱神。
旬月間。
盜盡平。
道臣褒聞。
特授嘉善階。
己亥
除豐德府使。
庚子
全羅左水使。
以豐德還逋免。
後數月。
黃海水使。
所江以僉使。
新陞水營
庶事草創
不成㨾。
極意區劃
親操版鍤
城堞譙樓器械
靡不一新
道臣欲啓聞論賞。
力辭之。
壬寅
除驪州牧使。
癸卯
都摠都摠管
關西伯吳公命恒。
軍制通事
辟爲中軍
甲辰
復授摠管
旋拜忠淸兵使。
未幾辭遆。
㙜參
富寧
押去。
吏憫其離親
欲遲一兩日。
公曰。
不可私情君命
登程
丁未
宥還。
摠管入侍
上問北邊事。
公陳嶺隘火耕
申禁
兵用莫如馬。
開市時。
馬禁宜弛。
以便養。
出爲谷山府使。
戊申
長湍防御使
時逆晟方在西閫。
朝議欲藉公也。
受密符。
未及具飯。
促鞭夜行
翌日長湍
發軍有旨。
先已來到
兵符左右相左
前府使疑。
不卽發軍。
公責曰。
國事方急。
雖被矯制之罪。
領兵入
可緩乎。
口呼馳聞。
遂進弘濟院。
上驚歎曰。
是何神也。
爲人臣當如是矣。
近侍勞問相續
公發谷山時。
密啓願得松都馬兵一哨。
往勦西賊
上卽報可及。
西賊就擒
整旅過京營口
畿伯遣人問所向
公不答。
指彈箭而去。
公方竹山
兵事秘故不言
而以箭諭之也。
漢江
廵撫捷報至。
還軍
旋以嶺賊未平
拜慶尙右兵使。
上面諭曰。
嶺南事一以委卿。
本道文武在官者。
黜陟遷拜
惟卿意。
公歷擧數人。
請差河東昆陽安陰等邑。
幷從之。
特分輦下兵使隷公。
又命別軍職四人隨去。
受命感激
晨夜兼行
金山
聞賊已殲。
罷軍赴營。
公謂晉陽西南隅低夷難守。
壬辰城陷坐此
乃於西門內刱寺。
戎器
立僧將以守之。
月給試藝
又狀請兩南吏作隊
西北親騎衛之制。
上可之。
己酉
親年解歸。
是歲以金川郡守
丁外憂
制闋。
楊州使。
祈雨祭牲奪職及出代。
特命仍任。
甲寅
入爲禁衛中軍摠管
前此
屢爲諸軍門千摠別將之任
至是始拜亞將
而公已病矣。
同知樞府事。
禱雨廟社
公方腦疽
强起赴陣。
益篤
會有御賜馬。
公使人扶起。
開窓視之
長吁曰。
吾病殆不起
更無報國恩之日矣。
竟以八月十二日終。
得年僅五十六。
訃聞
下悼惜之敎。
弔祭致賻如儀
以子禧遠揚武勳。
贈資憲大夫兵曹判書知義禁府訓鍊院事。
始塟楊州德坡洞。
後遷于金浦黜丹面午坐之原。
配貞夫人原州李氏
學生葳女。
祔左。
二子長禧遠摠管
次裕遠府使。
側室男禮遠同知
摠管二女一子
文德今兵使。
兵使生一女一子
子身敬。
適任厚常。
側室懋敬
女適尹任喆,權思範
府使生三子。
文爀今水使,文喆營將,文若水使。
繼子彦敬
女長適金燦圭。
次適申純
營將一女一子
皆幼。
不佞未及識公。
而嘗見摠管磊磊將家風。
心識之。
今讀松石宋尙書狀公之文。
和柔外孚。
精華內蘊
昂昂神駒汗血也。
遒遒秋隼之刷翮也。
宋公非妄譽人者。
於是乎益得想見公典刑。
其所歷邑閫徑劃施設
俱有可書可思。
及當寇亂倉卒中外波蕩之日。
西有憂則移之西。
南有急則付之南。
托以心膂
以便宜。
平素望實之隆。
上下倚仗之深。
亦可見矣。
王靈所振。
小醜迅掃。
不暇一試智勇
聞命輒行
白刃樂地
其忠君衛國之誠。
不擇夷險之節。
炳然可質神明
何必笠轂雲㙜
然後爲眞將軍哉。
南征之日。
陛辭而出。
過家門不入。
知樞公手書戒之曰。
受命之日。
忘其家。
臨陣約束
忘其親。
援枹皷之急則忘其身。
汝須竭忠殉國
毋損家聲
公之答書曰。
許身於國。
一死職耳。
敢不承訓
觀乎此。
則父有義方之訓。
子有移孝之忠。
忠義素定
可傳家。
特書于終。
俾爲公後而拜公墓者。
視而勉焉。
叔父參奉公墓追記
先府君嘗手草公誌文墓廬之中。
不肖藐小在傍。
粗能記憶
操筆
簌簌下。
屢廢而屢書。
葢公與先府君
遊居必隨。
筆硏常共。
故知最詳而惜最深。
不獨天倫至性也。
此表出於誌成三十年之後
語雖節約誌文
致意丁寧矣。
心源官至大憲
男潞秀,洛秀。
俱成進士
一子性源監司
崑秀
朴師郁男禮源奉事,祐源校理
申曘官至僉正。
大升承旨
呂善養主簿
男駿永進士,驥永。
女幼。
不盡錄。
嗚呼
表成十餘年。
人事多變
仁善之報。
亦逾久逾善矣。
司諫公墓
英廟在宥
作成衆髦。
偕升大猷
和衷極功郅隆
世運屢嬗。
士論日卑。
尙同排異之弊滋。
惡方喜圓之風成
當是時。
侃然自持
不隨時俯仰
屯邅留落
卒無悔悶者。
其惟泠窩朴公乎。
公諱弼載字聖適。
宅傍有泠泉。
取以自號也。
潘南之朴。
有名德。
六世祖諱紹。
司諫
號冶川
正學直道
不容於世。
遁於嶺南以卒。
冶川公季弟贈參判諱緝。
受學於朴松堂英。
早世無子。
冶川季子諱應寅。
以冶川之命。
爲其嗣。
累典府牧
終敦寧都正。
高祖諱東緝
官僉正。
曾祖諱梠。
判官左承旨
祖諱世𤎱。
事顯,肅兩朝
讜直
著稱
官止左承旨
考諱泰舒
世推長德
縣邑
皆有遺愛
終僉中樞贈吏曹參判。
妣貞夫人金氏
學生諱萬獻女。
以肅廟戊辰初五日
生公鷗湖庄舍
公自童歲。
不喜遊嬉
家有藏書小樓。
日處其中
潛心看讀。
文思日進
不煩長者敎督
松厓徐公宗泰比隣
公以童丱往拜。
公命韻。
卽席搆進。
徐公大奇之。
爲之酬和
且贈以筆。
異日斯文傳鉢意。
慇懃寄與尖毫之句。
葢徐公時帶文衡也。
遊明崔公錫鼎之門。
亦盛有奬詡。
試藝泮庠。
輒屈曹偶
乙未
進士
景廟甲辰
泰陵參奉
奉事
以親病呈遆。
英廟丁未擢庭試乙科
院。
出爲省峴察訪
鞫獄堂后勞。
典籍
卽拜正言
上䟽論建極之道。
不在言語文字之末。
以至大信
反復百言
時議多不悅。
識者韙之。
判公憂。
庚戌
制除
安陵縣監。
安是關西大都會
公以簡制劇。
訓士惠民
具有方。
一年
治行一道
旣歸。
安人設像祠焉。
持平
節使之廻。
得誣史改本
將有太廟告由之擧。
公上言列聖朝以來
所以致禮彼人者。
徒以皮幣之末。
此正忍痛含寃迫不得已之意。
今日之處誣史改本者。
其可用皇朝會典頒降之例乎。
朱子
所謂厚禮乞憐
幸以得之
君臣相慶者也。
時纔逆亂
章奏之間。
搏擊紛紜
姻婭朋舊
動被黨逆之目。
公又上䟽極言非聖美事
賜批嘉納
癸丑
玉署
副修撰。
屢違召。
黜補山陰縣監。
副提學李公宗城䟽請還寢。
公旣膺命
啓沃獻納己任
每登講筵
敷奏娓娓
上輒傾聽顧問
旋因失對
特遆。
自後屢除不膺。
出爲京畿都事
丁巳
錦城縣監。
不赴。
連拜執義司諫
戊午
以便養。
咸平縣監。
未幾
司諫輔德司書,中學敎授御營訓局郞廳。
甲子
特擢同副承旨
屢除至左副。
丙辰
丁內囏
服闋
又入銀㙜
遆拜刑曹參議
移大司諫
庚午淸州使。
不赴。
公因毁成疾。
至是益劇。
四月二十七日終。
利川大浦▣坐之原。
天姿簡淡
寡言笑絶營爲
而性篤於內行
奉偏慈垂二十年。
服勤不惰。
愛敬備至
素貧匱。
十口恒饑
滫瀡藥餌
未嘗告乏
末年寢疾
公身着短褌。
寒暑一弊席於牗下。
以候喘息
及罹憂。
公年已六十。
號咷之聲
出於肺肝
淚緣白鬚
交滴衰裳
見者感動
長房監役公先卒。
經紀宗事
撫視孤侄
以誠
得一尺帛
輒分於姊妹
季妹尤以太夫人鍾愛
與同居。
敎養嫁娶子女如己子。
以及宗黨戚屬
䟽且遠者。
待之曲有恩意
莫不之如家。
公季金堤公弼時之喪。
公方持衰而躳執百勞
柴悴益甚
馴致不起
亦見其至性也。
自幼劬書。
平居未嘗一日不對卷。
蓄之旣富。
味之益深。
饑渴之於飮食
發爲辭章
源本六經
出入諸家
燦然可觀
一時制誥出公手。
三司時䟽箚。
指陳剴切
誠意懇欵
深得古人告后之體。
素有經世之志。
山川關防甲兵錢穀
無不心了掌指
官中外雖不多。
措置剖斷
皆愜於法意物情
公旣生詩禮古家。
夙負士友重望
文學才猷可以華國需世。
而顧雅性懶於進取
又見俗尙日趍汙下
深以苟合强同爲耻。
久要之先據顯要者。
頗欲引重
而公湛然自守
不以屑意
晩年聖眷鄭重
除命屢下於銀㙜
記問至及於苫塊
而公已病矣。
立朝二十餘年。
終於下大夫
不滿德。
公議惜之。
平山申氏。
象村文貞公之後
牧使諱轂女。
訓名家。
懿行多可書。
先公三十年卒。
悼念如一日。
初塟廣州
後祔於公。
繼配綾城具氏。
安監司鳳瑞曾孫
同知泰岳女。
亦有婦德
先公三年卒。
塟與公同岡異麓。
夫人一男一女
男師郁前僉中樞
適士人徐命鼎。
夫人二男
師邵進士,師郯今縣監。
僉樞
子禮源今縣令,祐源今參判。
金堤之子牧使師沃爲子。
女適吳彦登。
進士二子一女
縣令醇源
源子宗球前參奉
源一男幼。
醇源三男並幼。
徐命鼎一男二女
羽修
公吾先執也。
某以通家後生
每候公於西之宅。
宅距通衢無數步。
門巷幽閴
圖書滿室。
蕭然寒士之居。
諄諄提誨。
不外陳編
退而莊誦。
諸中心。
今於表墓之文。
感念先誼。
敬挹淸範
托名爲幸。
而懼陋之不足自效云。
江都三忠墓表
不佞受命于沁。
周視關防
走謁忠烈祠
慨念當時如在目前
退而徵諸掌故
仙源以下九公碑誌爛然具在
獨沁之三忠闕焉
嗚呼
三忠之墓。
惡可無一片石哉。
又况墓在立慬之地。
漫然庸衆人之塟。
無甚識別
後之人。
何觀焉。
乃爲伐石樹墓。
大書以表之。
採邑野乘
記于其陰。
校工徒。
樂趍其事。
不淹時而告訖。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信哉。
黃中軍墓表
江都婦孺漁樵
皆能誦三忠
三忠謂誰。
黃中軍善身,姜千摠興業,具千摠一是已。
三忠之死同日
其義亦同。
而以亞將
先請捍賊者。
黃公也。
提疲兵出城。
公元1570年
以爲戰死倡者。
黃公也。
公字士修
平海人。
門下侍郞平海君諡襄武諱希碩七世孫。
隆慶庚午生。
丁酉武科
歷官至訓鍊院正。
丁丑之難。
主將弛備
力諫再三
主將嘻笑且詈曰。
老將㥘耶。
長江天塹
虜安能飛渡也。
隷公老殘兵一哨。
使爲防守。
公顧謂姜興業曰。
事已至此
吾輩惟一而已
出戰鎭海樓下。
射殺數十賊。
力竭被執。
屈死
後十五年孝宗王臨筵。
歎曰。
予嘗見黃善身。
年老容貌
不異凡人
乃獨辦此。
人固未易知也。
有司㫌閭贈官
同祀忠烈祠
錄用子孫
余觀當日殉節者亦多矣。
公卿大體
名家子砥礪素定
彼固宜爾。
如公竆海介士
無所知名
棄甲草間求活
誰復短長
而乃毅然直前
舍生取義
此其志非計成敗
豈顧區區後世名哉。
忠得於質性
勇激於庸帥。
不徒死。
盡吾之職。
餘人不足道
視並祠諸君子。
不亦凜凜可敬歟。
方公戰時
有一伺候軍隨公不去。
見公死。
收瘞之。
識其處。
及亂平。
歸塟先塋長嶺里四旺洞距府北門數弓許。
姜公繼公戰死。
具公罵主將赴水死。
伺候軍失其名。
姜千摠墓表
公元1575年
三軍勇㥘。
繫于將。
庸懦劻勷逃且降。
而爲其部曲者獨奮身抗戰死。
未有也。
世有此一人已。
自奇曠絶
二人乎。
况並出一小島乎。
余旣表黃忠臣之墓矣。
黃公同日同地同事死者
姜公興業其人。
公字渭叟
山人
七世祖諱
晉山府院君諡恭穆
祖諱世㻶。
主簿
考諱公望
司果。
妣兪氏。
直長穗女。
公以萬曆乙亥生。
家世業儒
幼從石洲權鞸遊。
大醉白蓮酒。
高卧北窓風之句。
及權公罹詩禍
不勝悲憤
所業
武藝出身
歷官訓鍊院僉正。
丁丑
本府左部千摠
時虜迫甲串。
主將不爲備。
知事無可爲。
中軍黃善身。
慷慨約同死。
百餘人出城。
虜已滿岸。
砲聲震地。
黃公先戰死。
公戰益力。
右手指絶。
左手射。
矢旣盡。
以弓搏之。
至死終不回顧
虜憤其不屈
擲屍海中
而猶嘖嘖不已曰。
壯哉白首將軍
壯哉白首將軍
衣冠長嶺里長丞洞。
配享忠烈祠
贈官㫌閭。
一如黃公
後四世而絶。
朝廷忠臣不可絶。
命立傍孫。
主其祀。
令錄用。
或曰
虛塟奚表爲。
嗚呼
余之所表者。
公之忠節而已
髑髏衣冠何擇焉。
千摠墓表
公元1637年
崇禎丁丑春
騎長南漢
分兵江都
檢察使慶徵副使李敏求留守張紳
恃險設備
置酒高會
軍情洶洶
右部千摠具公元一就家與妻子訣曰。
今日吾當戰死。
爾等勿復待我。
馳赴甲津。
虜已臨江而陣。
先以二小舠。
數十降人以試之。
慶徵走入城。
下碇江口
不敢前。
登岸大呼曰。
賊兵一渡。
廟社何地。
島人父子且盡戮。
諸船何不迎戰
大將若不戰。
請先斬大將而後戰。
聞之大恚。
使人收公。
將殺之。
公罵曰。
竪子忘君負國
罪通于天。
我豈死竪子手乎。
南漢痛哭四拜
握劒役水死
當是時。
黃,姜二公
死於戰。
公死於罵。
罵不戰而死。
猶戰而死。
是何江都之多烈丈夫也。
慶徵席勢擁兵
驕癡自恣
視分朝大臣以下蔑如也。
諸將士大夫環視憤歎
不敢一聲
迺公白首校尉
敖然叱罵之如僕隷狗彘然。
至欲手劒斬之。
徇軍中。
比之罵賊殺賊。
大難
又大快。
剛毅激烈之氣。
至于凜凜如生
向使公及黃姜二公
分兵捍守。
不受制庸夫
當時豈遽至此
使後之江都人
常能誦慕三忠
不爲全軀妻子之計。
所以御外侮而壯本朝者。
不在金城湯池
而亦何必眞有三忠事哉。
公字汝先。
綾城人。
公元1582年
曹參議諱綱七世孫。
祖諱仁老
考諱鳳。
公以萬曆壬午生。
蚤有大節
中武科。
十年不肯干進
受任軍官日。
礪刃馬。
常如臨陣
一死葢其素定
非出於倉卒云。
衣冠於佛恩里莊山。
㫌贈錄後如二公
祠享公先二公
承旨公墓
公元1640年
粤在肅廟盛際
爭臣姓朴諱世𤎱晦仲其字者。
出入㙜省十有三年
一以匡君德。
官邪
恢張淸議
扶護善類己任
其爲正言
論金煥嗾人上無事狀。
煥及誣告金重
鞫問
司諫李選稱煥爲國效誠
罷職
日前洞開獄門。
聖朝過擧後日弊源
况金煥,朴世亮㙜啓方張。
政院之混列。
放秩甚無嚴。
宜施重罰
其爲持平
副提學趙持謙校理韓泰東吳道一
淬礪本末
大臣微事斥逐
大咈物議
請還收遆罷左補之命。
又論摠戎使金錫一家兄弟
俱典內外戎機
非所以待戚畹
江襄監司趙聖輔。
身有重謗。
不合方伯
其爲掌令。
論羅良佐爲師訟誣。
無可罪。
請收邊配之命。
極言士論角立
末流之禍。
至於沈金之分黨。
不宜加扶抑。
其爲司諫
論內需司獄
王者無私之道。
諸葛亮宮府一體
之語。
請卽革罷
甲戌改紀。
又爲司諫
啓請嚴討坤殿出宮時半日庭請及肆加詆誣者之罪。
且論宋公時烈金公壽恒之寃。
仍請其時搆殺兩臣者之罪。
其爲執義
盛論議政南九萬素蓄爲國之誠。
恠鬼輩必欲擊逐。
不加之罪。
奸徒無所懲戢。
儒臣尹拯恩數雖侈。
誠禮未摯。
請快示開釋之意。
益敦招徠之道。
前後擊刺
當路所庇。
所伸救。
當路所排。
一時士流以爲重。
忌嫉日積
言多齟齬不行
進塗常在用捨間。
間遭譴斥
公議旋寢。
再錄玉署
輒見格都堂
及擢居喉院。
惓惓獻可替否爲事
嘗陪駕謁孝陵
上䟽請政令施措。
如承仁宗之敎。
必效仁宗之德。
且以仁宗孝友之道。
訓迪世子
以基億萬年無疆之福。
反復百言
感激懇欵
仁宗東方聖主
好賢愛士。
庶幾三代之治。
適因展謁本陵。
勉以繼述之孝也。
一日牽入槖駞于內。
公上切諫
西旅貢獒。
太傅(一作保)矢訓。
周穆得狼。
荒服不至之語。
曹參吳公道一
申公相差東宮嘉禮正使
申公新喪子。
上下切責
公又䟽陳諱忌不可甚拘。
威怒不可太遽。
隨事納規。
無異居㙜時。
公生於仁祖甲戌
登科於肅戊午
壬戌
入㙜。
年幾五十。
及爲承旨周甲矣。
儕流後生
登顯要。
獨白蹭蹬
處之夷然
不挫不隨。
議論鋒發風生
絶無摧頹軟熟之意。
中有所守。
無所慕。
誠於好善
勇於疾邪。
不以亨屯而易其操。
衰壯而異其氣也。
然公之立朝直道
本於事親至性
事親先自事大父母始。
服勤致養
父母
得一味之珍。
必先父母曰。
體吾父母之心也。
及有喪。
出外
不卽內。
長侍承旨公於苫次
三祀如一日。
承旨公亟稱曰。
若吾兒之孝。
可謂知所本矣。
父母
定省告面。
遵法則。
居而愛敬
喪而憂戚
一於誠。
勉强
前後刲臂斷指者再。
夫人幾殊而蘓。
李相國眞白于朝。
有㫌閭之命。
及身而門施棹楔
古所罕有
鄕黨士友翕然曰。
若人之得此宜哉
三兄早逝
撫恤孤寡
恩意篤摯
寡姊妹有淪寓鄕曲
歲輒往視三五百里。
到老不廢。
竆族之有喪婚者。
竭力幫助
外踈屬。
之如家。
性素骯髒
信心直行
自在布衣
不肯隨時俯仰
尤庵同春宋公
新被徵入都。
都人士競趍謁執贄
公獨不往曰。
所聞行所而已
不消陽浮作閙熱事。
同春尹善道詆誣
公爲製諸生卞章。
後居㙜。
又力伸尤庵之寃。
庚申後。
士論時議不合
公元1760年
沮抑
公常直之
所與遊皆當世知名士。
而不求强合。
未嘗苟同
有酒德。
酒後歌詠自適
世間榮辱欣戚不屑焉。
人或以妨於宦業爲言
公但一笑而已
先墓在漢南
結小屋其傍。
瞻依逍遙
自號鷗湖懶翁
幼有雋才
元孫之赴藩也。
公纔十齡
觀于道周
賦詩曰。
今夕是何夕。
人間萬事危。
燕雲千里路。
分手相離
詞藝之穎遒。
意氣慷慨
聞者擊節
及長。
遊泮庠。
聲譽益藉。
詩文
操管立就。
藻采爛然
而不欲以詞章自名
藁多散佚不傳
庚辰四月十五日
卒于鐵原官次。
本州內坊負亥之原。
申參判攘操文哭公曰。
居家事親之道。
立朝匪躳之節。
宗黨敦睦是尙。
交朋友信義克著。
此數語可以公平生也。
朴氏皆祖新羅赫居世。
以潘南爲籍者族最大。
有潘南先生諱尙衷
麗季爲右文館直提學
與圃隱鄭文忠公齊名
李仁任刱議事北元
先生華夷之辨。
上書爭之。
殞於淫刑
本朝追加爵諡
立祠而享之。
是生諱訔。
獻陵
官至左議政
錦川府院君諡平度
五傳而有冶川先生諱紹
正學直道名於世。
己卯
金安老所螫。
屛於嶺南以卒。
官止司諫
冶川季弟贈參判諱緝。
嘗隨冶川。
事朴松堂英。
早世
無子。
冶川命季子應寅爲其嗣。
以懿叔父
壬辰覊靮勞。
通政
終敦寧都正。
是爲公曾祖
大父諱東緝。
當門戶貴盛
獨自退然
歷官郡縣
進壽護軍
考諱梠。
漢城府判官
始仕敎官
學子塡門
多所成就
妣姜氏贈淑夫人
晉陽著閥進士渭興女。
平昌李氏
吏曹判書平原君季男後。
翊贊諱昌煥女。
甚有婦德
諸婦爲季。
而姜夫人最宜之。
生於辛未
卒於戊寅
公墓
二男一女
男長▣▣僉正。
用子侍從恩。
僉樞
後又以子原從勳。
贈吏曹參判。
次▣▣敦寧都正。
女適參奉李泰坤。
判娶通德郞具致遠女。
生一二女
男弼賚監役。
女適李輝遠。
後娶通德郞金萬獻女。
二男二女
男弼載文科司諫,弼時郡守
適生員李㝡齡,參奉煕績
都正前娶李觀夏女
後娶監司鄭昌胄女。
二男二女
男弼偁,弼興。
女適李文欽校理申致勤。
李泰三男
錫𧙖,錫褘。
錫𧙖女適監役洪啓萬。
弼賚五女一男
適曺世孟,趙明進士,尹勖,鄭與良,李匡周。
男師悅。
弼載一女三男
女適徐命鼎。
男師郁前郡守
以子恩陞僉樞
師邵進士,師郯今縣監。
弼時一男
師沃前牧使。
弼偁二男二女
男師鼎進士,師
女適承旨徐有良,都事曺命徽。
三女一男
女適洪應
▣▣男師亮進士
師悅四男▣▣。
師郁二男
禮源縣令,𧙗源今判。
爲師沃子。
師郯一男
醇源
福源生後百年
不能公本末。
竊嘗公章奏而讀之。
慨然想見剛方志操
謇諤風采
可以立懦而廉頑。
獨念公與一隊淸流
政當至治盛世
言不得行
不得展。
馴至士論橫潰
時運嬗變
朋黨之禍愈久愈烈。
而徒使後之論公者。
稱爲敢言之士。
此豈公之志哉。
今當列公事行
中外踐歷
皆略不載。
所治州郡
廉平多可書。
而亦不暇擧。
特取公前後居㙜時言議。
撮槩而表著之。
所以公立大致之有在。
而亦所以有感世道升降之際云爾
松谷趙公墓表
趙文簡公捐館舍
百有二十年於此
君子誦其德。
小人思其澤。
墓道尙闕顯刻。
太史氏之耻也。
福源眇然蒙陋後生耳。
何足知公
嘗讀明齋尹先生狀公之文。
略曰。
生禀陽德
學得庭訓
自在場屋
不屑溫飽
纔爲小官
便懷經濟者。
王孝先范希文之志也。
明揚草野
登進儒術
常宗善類
以奬王室者。
陳仲擧呂晦叔之忠也。
至於道統詖邪
昌言正色
公元1609年
不以偏黨禍福勤其心者。
文孝公盛業
所以兼夫尹和靖胡康侯之義。
公實善繼者也。
立朝四十年。
歷事三朝
根柢士林
冠冕朝端
誠孚人主
澤流生民
若公者眞所謂王之藎臣
有德有業之君子矣。
公卽明翁之先執也。
知之深服之誠。
故稱道之詳
引喩之重如此
以此表公之墓。
則其庶不朽矣乎
公諱復陽
字仲初
松谷其號也。
豐壤之趙。
出自祖元侍中諱孟
後世節度使諱安國
於公爲高祖
爲將不妄殺人。
以此其後
曾祖諱侃。
儀賓都事
祖諱瑩中
僉知中樞府事。
考諱翼。
左議政
諡文孝
道德經術。
世儒宗。
學者稱浦渚先生
妣星州玄氏。
郡守德良女。
公以萬曆己酉十一月壬辰生。
癸酉司馬
戊寅文科
院。
堂后翰苑
時有錦州之役。
抗䟽力言不可
辛巳
典籍
改兵曹佐郞
出入三司春坊
遍帶兼啣。
間爲吏郞舍人仁祖實錄郞廳。
爲養補結城。
尋罷。
微事
水原
未幾還。
諫院䟽論內獄治囚之失。
孝廟新服
玉堂
䟽陳士類進退
言路通塞
治政得失
生民休戚
歸之人主一心
又䟽卞牛,先生之誣。
登對極言之。
前後進講
輒因文義建白
忠節
遺逸
善類
羣枉
言皆剴切
虛心嘉納
公與魯西尹公宣擧
爲道義交。
出處雖殊。
講劘不倦
樂靜趙公錫胤市南兪公𢧊。
有淸盛名
公亦與之友善
阨困之際。
伸救甚力。
批逆鱗蹈危機。
不少顧。
朝野倚重焉。
丙戌內艱
乙未外艱
戊戌
以副應敎
擢拜副承旨
大司成,大司諫,禮曹參議。
己亥
孝廟昇遐
纂輯廳堂上,承文副提調吏曹參議副提學
庚子
八路大無。
公䟽大行蠲恤
別設句管
以講荒政
䟽下備局。
議設裁省賑恤廳。
以公及洪公命,兪公𢧊管之。
三歲荐凶。
焦心竭慮。
夙夜不懈
壬寅
陞禮曹參判。
大司憲,備局有司堂上
癸卯
出守松都
尋召爲賑堂。
拜吏曹參判。
爲江華留守
鄕約
戎政
築長堤。
沃壤千頃
島民賴之。
乙巳
以副學。
還朝
歷亞銓,都憲子輔養官。
戊申
擢禮曹判書
兼國子。
兩館提學
世子冊禮
輔養官爲賓客
吏曹判書
世子入學
齋沐升座
世子執冊請敎
禮成
賜馬之典。
庚戌
復授賑堂。
拜禮判。
辛亥正月十日考終
享年六十三。
訃聞
震悼輟朝曰。
趙某輔養東宮勤勞
眷眷之誠。
特賜東園秘器
弔祭如例。
世子再遣宮官致祭
交河田里負酉之原。
貞夫德水李氏
觀察使景容女。
明惠婦德
先公四年卒。
公同異室
四男二女
持衡,持成,持謙副提學
號迂齋
讜議淸節
領袖士流
女適進士九成判書吳道一
長房男命德。
婿大司諫李世勉。
命德繼子漢輔判官
次房男命興郡守李宇春進士李宜奉事鄭錫敷,崔尙顥。
郡守男長卽判官
次漢弼府使。
四房無男。
婿尹師賢監役,朴弼貴,崔昌彦。
判官男廷禹。
繼子象存今郡守
漢儒繼子廷憲
府使男廷獻前縣監。
庶男廷潤
廷獻永存秉存
象存男萬
嗚呼
公之德業文章
具載國乘野史遺集年譜言行錄等書。
按而求之。
可得大體
若其發揮志業
髣像前脩
評論的確
明翁之狀是已。
葢公早受文孝公之訓。
經術政事
有素講。
所歷所發。
一以匡君濟民爲意
而其誠之最勤。
其功之最大。
實在輔導儲宮
惟我肅宗大王聖姿天挺
聰明首出
而公爲輔養官爲賓客
乃在於寶齡方冲睿學初進之際。
齋心覃思
朝夕左右
將講。
正衣端坐成誦
及講。
解釋詳切
諷諭懇惓。
肅廟感公至誠
動循規箴
有以成就聖德
以開四十載郅隆之治。
以基億萬年無疆之休。
識者謂公早諭之力爲多。
而亦朝家任久責
公元1791年
專之效云。
前後三爲賑堂。
一意擔當
抄飢發倉。
遑遑救焚拯溺
區劃經紀
節目纖悉
後之賑者。
多遵公成法
上前議蠲免。
或爲有司沮格
公輒以國體民情
反覆開說
得請乃已。
乙巳以後
歸意已決。
而以賑黽勉復出
辛亥元日朝退。
感疾七日
朝見陰霧四塞
歎曰。
人日不淸
又將死了許多人。
口號草䟽
條陳民事
疾旣革。
又陳遺䟽
飢氓聞公訃。
相聚號哭曰。
我公亡矣。
誰復活我者。
卿大夫之喪。
市弔巷哭
近古未有也。
公之墓不可無表
不佞不敢僭爲之說。
謹以明翁之論。
弁于石徵。
信于後末
特擧公輔儲賑民兩大事。
表而出之。
葢用歐陽公銘希文
著其繫天下國家大者之意。
亦公之雅志然也。
制使公墓
英廟在宥
朝野淸平
鼓鼙之思。
常紆淵衷
一日臨筵。
武臣誰可將。
豐陵君趙公文命,靈城君朴公文秀齊對曰。
金洸國之干城
聖意已默有識別。
將相交薦
時議謂且朝暮登壇
而公不起疾矣。
英廟亟加悼惜曰。
今世難見如此人。
大將材也。
公子廷遇以宣傳入侍
特賜法醞以寵之。
思其父也。
嗚呼
士生於世。
盛時難。
受知明主尤難。
遇時矣。
受知矣。
竟不得致其位。
非命耶。
然生而注意
歿而追思
華衮一字
百世不朽
以此表其墓。
不亦榮乎。
公諱洸字武伯
金氏
系出新羅敬順王。
高麗上洛公諱方慶
始籍安東
入我朝。
有諱大來
篤行王子師
於公爲九世祖。
遼東伯諱應河。
死深河之役。
忠烈天下
季諱應海。
官御大將
丙子亂。
孤軍洞仙嶺。
力盡自刎
麾下所救得不死。
世比顔平原兄弟
御將公。
卽公高祖
曾祖諱克鍊。
贈戶曹參判。
祖諱世章。
兵曹判書
考諱重九
全羅道馬節度使贈兵曹參判。
公貴也。
妣贈貞夫連山徐氏
通德郞梃女。
不育
貞夫人完山李氏
典設別檢星長女。
肅宗二十三年丁丑六月二十一日生。
幼有器度寡言笑。
不形喜怒
讀書
大義。
庚子丁節度公憂。
制除
徐相國宗泰辟勸武。
景廟癸卯
宣傳官。
擢第
卽差備邊郞兼管北漢軍餉
時設良役釐正廳
武郞僚。
一時而公與焉。
甲辰
內乘訓鍊主簿都摠府都事宣傳官。
英廟元年罷。
癸卯榜。
丁未復科。
歷官內而都摠經歷禁衛營郞,訓鍊院正,訓局別將副摠管內乘能麽兒堂上
外而中和咸陽,沃川,南原,礪山,定州安岳谷山等守
北漢管城
公元1742年
將,全羅右水使,忠淸兵使,黃海水使。
以訓千摠
陞堂上階
禁軍別將
嘉善
順天公州營將昌城府使,南兵使,三道制使
皆不赴。
親嫌親年及仍任前職也。
壬戌六月九日
終於谷山官次
年止四十六。
塟鐵原宗面芳祝洞。
己丑
遷于素厚里辰坐原。
貞夫人茂尹氏
監察志尙女。
善事尊章
治閫有法度。
不以家事累公。
先公一年
卒後公二十七年。
塟祔公墓
男長柱翼。
後改慶遇。
武科府使。
柱日
改名卽廷遇。
武科兵使。
庶男柱南。
改名命遇
同知
女長適庶尹朴一源
適士鄭東鉉。
慶遇男長魯成。
防御使
次魯衡宣傳官。
廷遇無子。
子魯衡。
魯成男永基
公頎幹方面。
風骨英特
性沉毅有大節
臨事邁往
發言磊落
夙負時望
顧思家聲
持心處己。
自愛重。
廁跡韎韋
而自少劬書。
不懈
喜看紫陽綱目名臣錄,自警編等書。
在公亦必隨身
每覽前代用捨消長之際。
輒爲激仰感慨
平生未嘗求官。
前後郡邑之除。
或爲便養
朝廷事簡遣也。
徭賦
飢困
城堞
勸學校。
所至有成規。
方伯御史按撫使屢上治㝡
璽書廐馬
寵典相續
留心戎政
以忠兵辭陛。
奏曰。
右之練操久矣。
朝家節度
今歲雖歉。
不可停也。
上許之。
至則申嚴約束
仍歲行之。
隊伍器械
秩然改觀
再掌禁旅
紀律整肅
士皆屛息不敢譁。
嘗以將鑑音義多晦
別加注解
名曰將鑑註釋
眷眷致意居安慮危
公之素蘊
百不一展
而薄試於中外
見於文字如此
篤於孝友
奉偏慈。
誠禮備至
丘嫂撫孤姪。
資給姊妹
以至貧族竆交
曲有恩意
律身淸嚴
不畜姬媵
不昵市井
不營家人産業
嘗曰丈夫許國
頭臚且不惜
何暇百口計也。
旣貴而不服衣袴
室廬器用
皆取苟完
戒子姪曰。
愼毋墜吾家樸素風。
歸鹿趙相國挽公。
有志節當求士友中之句。
一時名公之重公惜公。
不止將材也。
不佞公有世誼
少時見公。
神貌意氣
嶷然拔衆。
中心竊識之。
旣而聞公居家莅官
事行益詳。
閱世受符鉞掌笠轂者益多。
未嘗俯仰歎息於斯人之不易得也
廷遇挺挺有父風。
嘗求公墓文。
文未成而人已亡。
書此遺其家。
後人知公
且無負宿托爾。
季舅軍資朴公墓表
公諱師伯
字聖老
舅氏也。
先君嘗語小子曰。
汝舅少我五齡。
見其幼逮其壯。
迄于老白首
周旋講論
諳悉
自十餘歲時
才性識解
可畏
相與之久。
益知心與行無一不是處
眞淸篤學君子儒也。
先君交遊少許可。
獨於公。
敬服歎賞
屢形於言。
公之病革也。
手書不愧不怍復何恨七字以寄之。
稱道平生
以贈其歸也。
福源不足窺測所存
不足形容有道
而夙蒙眷愛提誨。
得以竊覸一二。
外和而內莊。
大體而勤小物
律己也嚴而不矜
接人也淡而不厭
平居穆然
寡言笑絶營爲
及至義理事物
明確微密
燭照數計
說經傳。
務求聖賢本旨
不爲箋注家所纏繞
爲文章。
循襲作者䡄範。
而理明辭達
體裁典雅
有致澤志而不欲苟合
高尙風而不卑小官。
旣老而不懈于學。
屢空而不改其樂。
懷仁守義有若無若虛之容。
憫時病俗而無憤嫉玩侮之意。
雅言罕及於時得失黨論是非
而每尙論古人出處語默
以見其志。
鄕黨敬之。
朝廷重之。
有以經術稱。
有以政事稱。
有以廉謹法稱
眞知公者葢鮮矣。
公有孝友至性
太夫人享大耋。
左右就養
洞屬愉婉
誠禮兩盡
每遇喪餘。
齋居靜默
容色悽怵。
子弟吏隷。
不敢禀冗事。
伯氏同敦寧公有高行淵識
公服旣勤
愛慕冞篤。
非甚疾與赴公。
隅坐
笑。
以適其意。
同敦公亦詢事質疑。
印可無違忤。
終日怡怡
和氣藹然
季妹李氏婦。
早嬰奇疾。
扶將調護
躳行僕婢之事。
數十如一日。
不見倦色
以至族戚姻婭
各有恩意
古所睦婣任恤
實行之。
人亦莫有間然。
公以學術世道爲憂。
其哭家姪縣令公文
略曰大道旣隱。
人各持說。
過與不及之間。
道日益晦。
晩出諸儒。
最近於正。
至於言性而外氣。
則或撓乎佛老空玄
標義而繩人
則反幾於刑名刻核
甚者騖於言論
而昧於反躳
自知日遠孔子之敎。
此學之弊也。
王化不行
私意漸橫。
遊談遊俠
以及節義淸談
下至牛李洛蜀之黨。
陸王之辨。
東林之講。
是皆一流人。
風聲氣習
有以屢變而私相附詡。
生死捨命
莫知有大公之道則一也。
是以學者之尊聖而尊賢者。
亦不復裁以義理
奉若己私
此俗之壞也。
是二者非大眼目。
不足以明。
大力量。
不足以正。
乃公卓然獨得之見。
未嘗以語人者也。
嘗曰。
人要恭遜爲本。
周公之才
而使驕且吝。
則其餘不足觀
聖人之訓嚴矣。
又曰。
平日雖無自治之功。
未嘗有怒於人。
吾未善而彼加誚責
自訟不暇
何敢怒也。
苟我無失
則彼自妄耳。
安足怒乎。
又曰。
行道
公元1756年
之官
任事之官
任事者當遵守朝廷法度
不可率意變更
遵守自有道耳。
又曰。
簡者省事未來之前
事到面前不應
則慢也非簡也。
又曰。
朝家科擧求人
有意於世者。
須俛而就之。
俳優之習不可爲也。
嘗著郡政八戒
始於治己。
終以敦俗。
且曰。
使我爲邑
當久而責效
若求功於時月之間。
所傷多。
雖有目前聲譽
不忍爲也。
後之求公者。
卽此數說玩索之。
可以得公之槩。
而其未及言與言而未及錄者。
亦可以類推意會矣。
不喜著述
有經史記一卷
詩文若干篇。
藏于家。
福源侍坐
會有諫院之命。
語及去就
公不答。
徐曰。
司諫重任也。
不覺竦然汗出。
久而思之。
恨不能卽席仰請一言之誨也。
朴氏。
系出羅祖赫居世。
羅亡裔孫散處
籍潘南者。
戶長諱應珠爲祖。
潘南先生以後
有名勳伐
具載先碣。
曾祖世堅
右承旨吏曹判書
祖諱泰尙。
吏曹判書,典文衡贈領議政潘溪府院君諡文孝
考諱弼
禮山縣監贈吏曹參判。
延安李氏
通德郞諱慶著女。
公以丙子十一月初一日生。
己酉生員
庚戌筮仕
內爲惠陵穆陵參奉內資奉事,義禁府都事禮賓奉事直長濟用監主簿,司憲府監察,戶
公元1766年
曹佐郞正郞宣惠廳郞廳,掌樂院主簿,昌陵令軍資監正
外爲全州判官大興郡守利川府使,公州判官,朔寧郡守平壤庶尹,天安郡守三陟府使。
戶曹屢除。
皆以自辟。
朔寧再任。
大興,公州。
因戶曹啓
仍不赴。
丙戌二月十三日考終
享年七十一。
塟楊州樓院文孝公南庚坐原。
慶州李氏
府使成坤女。
端行潔。
事尊有禮
蘋蘩以誠
倦怠不形宴私
詬詈不及卑幼
治梱有規度
不以家事累公。
崇儉安貧
克承其志。
通古識道理。
候謁從容
喜道前言往行
未嘗鄙俚之言囑托之事。
生後二年
歿後公十八年。
塟祔於公。
一男判官
三女判書景淳李宗萬,尹行儒。
公墓見托
福源異於外人
覿德有素
陳辭必誠也。
摻筆兢兢
有漏無溢。
雖於微旨幽光
無能發揮
庶乎不負公謙約謹嚴雅規云爾
仲父楊口公墓
公諱山輔。
字汝重
李肇唐中郞將茂從蘓定方百濟
留仕新羅
封延安伯
遂以延安爲籍。
入我朝。
有諱石亨
佐理功臣延城府院君號樗軒
四傳有諱廷龜。
左議政諡文忠號月沙
諱明漢
吏曹判書
公元1742年
文靖號白洲
兩世文衡
文靖第三子諱萬相。
進士判書
子諱鳳朝。
郡守贊成
子諱正臣
參判贈領議政
寔公三世也。
妣贈貞敬夫人全州柳氏
學生以震女。
議政公有五男
公於序爲第二
以肅廟壬戌正月三日生。
英廟庚戌入仕
歷官繕工監監役,歸厚別提漢城府司饔院主簿任實楊口縣監。
戊辰十月二十五日棄世
初葬廣州慶安里。
翌年
移龍仁梧里谷。
乙酉
又移竹山峴里壬坐原。
質性厚重
器宇寬碩。
言出悃愊
事無矯餙
昆弟
宗族
以至
凡有措爲。
不苟便目前
常爲經遠啚。
不惟身是謀。
常欲兼濟衆人
平居子弟
以便儇爲深耻
刻薄大過
處官如家。
視民吏如子孫
僮僕撫摩訓勑
懃篤厚。
福源之宰楊口
距公去多年
父老公德不衰
邑中廨庫門墻有經公繕修
樸素鞏密。
久無弊壞
退而點檢疎鹵
未嘗怵然
淑人驪興閔氏。
縣監宗魯女。
端恭溫惠
婦德
生卒皆後公一年
葬祔左。
男長百源縣監,宅縣令
女適參奉任𪼤,鄭昌師。
監子觀秀今郡守
女適鄭東杓,奉事聖準,尹昇
觀秀三子皆幼。
源子晉秀生貟
女適林淵浩,生貟鄭東說,韓用大趙萬元。
晉秀子幼
任𪼤繼
子希承旨
鄭昌繼子民始今判書
公之葬。
先府君爲誌。
而墓久無表。
從姊鄭氏婦鳩財攻石。
福源識之。
有不敢辭
謹書姓系仕歷及公德性大致。
如右云。
從弟參判公墓
公元1782年
嗚呼
余與宅之兄弟四十有九年。
居家立朝
相隨
忻戚榮辱
相關
愛之篤故悲之切。
知之深故述之詳。
昔旣誌其壙。
今又表其墓。
而其爲辭無異
無異辭而重言之者
藏諸幽。
示諸顯。
以致丁寧
以啚於久遠也。
宅之諱心源
初名仁源
避國謚改今名
宅之其字也。
李肇唐中郞將諱茂從蘓定方
百濟
留仕新羅
封延安伯
孫因籍焉。
入我朝。
有諱石亨
判中樞府事。
佐理功臣延城府院君
謚文康號樗軒
四傳而有月沙左議政文忠公諱廷龜白洲吏曹判書文靖公諱明漢
兩世文衡
文靖第三子諱萬相。
進士吏曹判書
生諱鳳朝。
沃川郡守左贊成。
生諱正臣
曹參判贈領議政
議政公第三子諱得輔。
靖陵奉贈曹參判。
全州柳氏
學生虎女
貞夫人。
是爲宅之考妣
宅之以景廟壬寅正月初四日生。
英宗庚午
謁聖文科第一人
遍歷
公元1770年
三司春坊政府郞。
己卯
嘉禮都廳勞。
通政
辛巳
特擢同義禁。
爲大司諫大司憲
前後居喉院最多。
丁亥
以副价赴燕
外而州縣
內而漫職。
不盡錄。
庚寅五月初五日終。
南陽府西六橋洞辛坐原。
前配貞夫楊州趙氏
學生台彬女。
早歿無子。
祔左壙。
後夫人河東鄭氏。
學生東僑女。
生一女。
參奉鄭昌老妻
二男潞秀,洛秀。
俱成進士
宅之平日不喜浮文夸語。
余不欲以平日所不喜者。
加於其墓。
獨嘗記宅之歸于斯也。
余以文哭之。
其略曰。
風姿而性本慈良
言笑縱宕而心則狷介
篤於孝友而拙於交遊
於然諾而㥘於進取
所與文士
所急窮塗
才可綜理棼劇。
可以一視夷險
嗚呼
此數語足以宅之矣。
以此而表其墓可矣。
後之覽者。
余言不爲浮夸
則斯知宅之也。
宅之之官雖顯而用不究也。
知余之旣誌又表非以兄弟之私也。
城府使李公墓
公諱基聖
字士希
韓山之李。
東方大姓
始祖允卿
高麗權知戶長
四世有諱糓。
僉議贊成事號稼亭
生諱穡。
門下侍中號牧隱
文章節義
至今照映耳目
入我朝。
有諱季甸。
靖難勳。
中樞韓城府院
謚文烈
生諱堣。
大司成
於公爲十世九世
曾祖諱敬培。
重林察訪執義
祖諱▣▣左承旨
考諱汝晢。
通德郞。
妣完山李氏
司評桓之女。
公以肅廟丙申閏五月初二日生。
丁亥
文科別試
歷官成均典籍,司憲府監察兵曹正郞,居昌縣監,鏡城判官,結城縣監。
壬寅
除掌令。
宗簿寺正
拜鍾城府使。
微事罷。
英廟乙巳
㙜臣以公居㙜時。
請鞫李晩成發島配啓。
閱月靳允。
竟配三水府。
在塗疾作
其年九月二十五日
易簀配所
得年七十。
葬德山鳳鳴洞負壬原。
從先兆也。
越二年丁未。
蒙恩宥。
配淑夫人義城金氏
察訪洧女。
慕齋先生安國後也。
和順婦德
丙子歿。
葬祔公墓左。
生一女。
宋濂源。
後配淑夫人朱金氏。
學生婉女。
治閫有法度。
視宋氏婦。
無間己出。
己巳歿。
二男二女
男思復。
次思觀。
出後三從兄府使基漢。
文科左議政
女長適判官譱行
次適鄭來儀
宋濂源男翼相。
女韓日增
思復二男趾采。
今牧使。
次定采。
女適趙胤源。
左議政元采
今牧使。
出後宗叔牧使思
從弟淑子憲采爲子。
進士
三女主簿閔昰祥,牧使鄭華淳,朴叄源。
庶子端采,冕采,紳采。
庶女鄭相裕。
來儀子㮋,櫟。
趾采子
海慶。
定采無子。
再從弟敏采子海寧子之。
俱登上庠
元采海愚武科前府使。
次海魯。
女適進士徐英修,鄭有容,林泰鎭,朴宗殷。
以故華胄
才器老成
文藻夙就
弱冠仲氏進士公。
迭魁泮庠。
譽望蔚然
一時知名士。
輩行願交。
課試者。
勿失
顧性懶進取
蹭蹬不偶
年踰五十。
釋褐
又十六年。
始列侍從
而公已老矣。
前後歷日月。
多在郞署郡縣之間。
卓卓可記。
再爲北邑
律己惠民
養士詰戎
有成遺愛
在公蘊負爲薄試。
未足展布也。
公事親有至性
志必順適
事無專輒
少時賭博
庭訓斷去。
終身不復近雜戱
太夫人患腫
有名醫亢甚。
人莫能屈致。
一見懇祈
輒動曰。
孝子也。
日來視爲盡其方。
遂獲良已
通德郞公寢疾多年
公以身溫被
以頂擎頭。
無惰色。
無滿容。
終始如一日。
居官淸苦契活如寒士
甘毳之具。
竭力營辦
隣里亦感其誠。
樂爲之助焉。
夫以公生質之美。
內行之篤。
居則宜家
出可需世。
晼晩連蹇
百不一施
卒之阨困擯逐
臯復絶徼
不獨關公命塗。
殆亦時運所使
而公操履堅確
處坎心亨之實。
可以見矣。
有男廊廟
大厥門戶
繼而列於朝者方生。
未艾報於不食者。
其在是歟。
雙溪遺稿卷之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