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北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自动笺注)
石北先生文集卷之十六(靈川申光洙淵甫著)
 雜著
  
兪君魯瞻(日柱)小卷
兪君魯瞻小卷也。
詩可百餘首
皆可誦。
格高而才淸。
意遠韻勝
往往造境幽竗
絶不近世少年語。
雪山荒寂
時一披卷
輒恨其篇什不富。
如嘗小品奇味。
欠一飽。
徑寸之珠。
照前後十二乘。
十枚足稱寶。
何必波斯市。
然後獨詑爲奇觀也。
寶故不在多也。
魯瞻髮覆額。
從長受業時。
乃翁奪卷抵地
昨日事。
不見大肆力攻文。
居然而爲詩人
噫。
余老矣。
後生年力方王。
行見其不介馬而馳之。
駸駸逼人
十年
吾將避此子三舍矣。
黃驪山水
爲魚盟主數年爾。
顧安得致於此
法正同載葉舟
往來淸心,神勒間。
一江奇事也。
書文初寄浿郵卷尾
吾母恐阿奴火攻伯仁
近見太學酬昌卷。
險韻
一疊四十餘篇
邊幅有恢。
才力不窘。
斯已難矣。
又賈餘勇。
以前韻。
寄伯從子兄弟浿中十首
用意匠。
愈出愈奇
驅駕氣勢
莽莽滔滔
始欲一掃關西
直渡鴨綠
遼東大野
萬里城。
而尙有餘力。
何其壯也。
懨懨衰病
今作鷄窠中人
綠沈金鎖
不復有事中原矣。
自今以往
惟有巢車
以望戰塵耳。
敬書御製賡和帖後
公元924年
甲申臘月親政御製
入侍諸臣賡進。
左副承旨韓必壽所受賜者。
聖筭七十一歲。
親政賡歌
往牒所曠。
果如宸翰所詔。
甲申距今又十一歲矣。
親政未甞倦。
賡和之什。
家輒盈軸。
雲漢之章。
常覺昭回棟宇
卽此一事
可占億萬無彊之休矣。
豈特子孫寶藏之榮而已
   上之登極五十年甲午初夏
申光洙謹書
仁叟黃庭經帖後
右軍山陰道士書。
換鵝者也。
養生家宗之久視
使右軍得其道。
至今不死可也
何必呴噓導引
心境無事
風恬日燥。
晴窓棐几
用佳筆墨
試戲一遭
覺此身已如成丹爾。
沈德卷末
空谷寂寂
不到門。
晝枕一回
松風啼鳥聲。
悠然久之
把沈令詩卷看。
赤木雅氣襲人
如對焚香高士
到手癢。
不禁汚盡佛頭
自笑一種狂態
老而不衰也。
李穎源(瀷)耽羅錄後
耽羅時。
僚兄陪吏。
出海後。
以不佞筆。
各書一通
留作子孫之觀。
昨年繕工直中。
先寫朴吏長軸以歸之。
此錄以病暑不振
下筆旋輟。
遷就經歲。
今始斷手
不佞與壽喜之作。
源所和者。
不錄於此卷云爾。
西學
四學
古之庠序
博士弟子之未陞於太學者。
居之爲隷藏修之所。
國家所以培育人材之道。
一視太學
太學親臨視學
自列聖朝常典
至於四學
未嘗有親幸之擧。
今我聖上於八耋大齡
因餘慶坊追慕之行。
臨過西學
諸生執經聽講
於是乎臣等昵侍黼座
獲覲耿光
天顔溫粹慈父之詔愛子
仍書下輦過四字
揭諸壁上
於是乎臣等又獲覩宸翰
龍章鳳彩
煥爛紗籠
顧此庠舍。
何以得此。
噫。
斯學之設。
今幾百年也。
斯學者。
古今幾人。
而未聞有特典躬臨如今日者也。
亦未聞有叨被龍光如臣等者也。
猗與盛哉
莫非聖上一心興學
雖在遅暮之年。
彌篤而彌勤也。
臣等無似
不能虞庠胄子
周家之多士
亦嘗
優游涵咏於菁莪棫樸之化。
周旋撎讓靑衿玄昇之列。
則亦將皷舞興起
與天之鳶淵之魚。
同流動蕩之中也。
又况龍旂和鑾
不遐戾止
威顔咫尺
得君爲師。
其所以永錫難老之頌。
不多讓於在泮君子
四字宸翰
以爲黌舍之寵。
不啻如弘璧天球之懸於兩序也爾。
又將與皇朝太學宣王石皷之銘。
竝美於千載矣。
嗚呼
豈獨等之榮也。
實我聖上崇學敦儒之至意
亦我西學光前照後之盛擧也。
敢不識其事如右
留傳有億。
以作西學故實也哉
馬騎士事
馬騎士。
不知何許人
去年冬。
少弟光河。
歸自臨湍媍家
午歇碧蹄驛。
有客京師路。
馳兩駿馬
不帶奴。
能自馭入門
見其人。
長可八尺餘。
廣顙大口
長入鬂際。
鬚髯百莖
語輒搖動
目有光。
小騣笠。
衣皁夾袖。
葡萄紋鞾𩊓。
錦帶
手銀頭漆鞭。
施禮
坐其側。
已而
囊中百錢
店主人。
換酒一彘頭。
倒數椀訖。
佩刀
光照一尺
刻其面曰秋鯉者。
彘肉啗盡。
意氣偉然
旁若無人
光河駭然
知其爲奇士
問子爲何如人。
曰我騎士也。
宿衛罷歸耳。
舍弟
時。
語及朴淵瀑奇勝曰。
客有游朴淵者。
記其一句
門稀見月。
佳語也。
光河仍問子能詩不。
欣然對曰。
能。
光河益奇其所爲曰。
請聞子詩可乎。
曰。
不須舊作
卽與和詩
可知耳。
然僕下走也。
不與儒士相接
願先聞世之好詩也。
光河欲嘗其深淺
擧酒爲詩。
羽翼花是妓精神一聯曰。
膾炙一世者。
光河所擧詩。
高麗李奎報作。
吾兄弟甞笑其俗陋者爾。
騎士嘻笑相視曰。
子何面嫚人甚也。
願聞好詩
光河內驚喜以爲此人具眼者也。
遂移席相近曰。
吾將以好詩
爲子相聞
以子所聞知。
今世孰爲能詩者。
曰。
未嘗無其人。
而吾未盡聞知也。
嘗記一句曰。
臨行盃酒
不敢明時
不知爲何人作。
而亦不聞全篇也。
能詩者爾。
光洙往年蔡伯規嶺外詩也。
光河益大驚
何從聞此詩。
吾兄作也。
騎士曰。
有人傳書生作爾。
果然
不問所謂其兄姓名
於是光河拈其兩兄集中李先輩直心權攇詩。
或全首或一二聯。
故出入雜誦。
騎士犂然歎賞
風咏久之
其音瀏瀏動人
又能各辨其詩前後不一失曰。
今日好詩多矣。
酒半
仍畧敍其平生
家本海西人
馬其姓。
軍籍
任俠
嗜酒唫詩。
不事家人産業
少嘗過洞仙嶺。
遇刦盜數人。
揮秋鯉殺盡。
平壤愛妓
負心事。
又殺之。
一夜走二百里。
匿命江湖間。
後數年。
出游山水
三入楓岳。
九郡雪岳五臺淸平
北自國島。
六鎭
野人地。
南見智異山。
東萊海上
若兩西則吾鄕鄰耳。
東國一周已。
中州
則盡天下矣。
又曰。
山水固奇矣。
遊而不觀於海。
未始游耳。
不可不奇士遊。
有客善草書。
吾游山水。
常與之俱。
吾遇境得詩
必令客磨水墨淋漓
一揮巖壁間。
棄去不復錄。
嘗用一千五百錢。
買舟臨津
便風濟州
一晝夜。
海中
黃龍水立相闘。
鯨魚蜃樓
奇怪駭異
白鹿潭。
是漢挐絶頂毒龍之所宅。
其西卽蘇淞福建之地也。
晴日可以南望琉球
秋分
老人星旌義海中
大如桮而沒。
天下奇觀也。
大叫其上。
跳躍狂奔
已而詩成。
草書客亂筆。
或投潭中
或棄亂石間。
如是三日
不食興盡
拏舟徑歸。
此樂㝡快不可忘也。
光河亦好奇者。
泠然作而曰。
吾子天下士也。
草書客亦奇矣。
騎士慘然曰。
吾與草書客。
北歸
不幸亡於塗。
吾傾槖中金。
棺槨
藏諸路旁
客死
不復出遊
後遇蕫生者。
蕫亦奇士也。
能詩善歌。
從吾游山澤間。
倡和甚多
年前自賣爲譯者奴。
遊於燕市
昭王
樂生之墟。
遼金迭代
大明遺民
盡化爲異俗
歸來
慷慨爲余道其事甚悉
語罷。
直視陰嶺不語
陰嶺
天將李如松敗兵地也。
遂贈光河詩曰。
于今無友道。
夫子故人同。
脫劒秋水
論詩動古風
前村騎馬立。
落日戰塲空。
明發高陽路。
監門老酒中。
光河卽席和贈云云
騎士卽起擧鞭曰。
日夕矣。
請從此別。
彼此不須知名
子但以馬騎知我
我亦以一書生知夫子
丈夫自相逢耳。
復馳兩駿馬
不顧而去。
光河芒然凝望
不見上馬出店門。
行數日至家。
傳騎首尾
鐙火翳翳半明
余臥聽之。
始而喜。
中而驚起坐。
其終也。
恍惚自失也。
神仙劒客
變化隱現
莫測其跡者。
旣而
歎息以悲之。
騎士世之奇男子
而隱於騎士者也。
今人言古豪傑奇偉之士。
不復斯世
騎士者。
非其人耶。
東國狹小
山澤草茅之間。
瑰材儁物
伏而不出者。
豈獨一騎士而止哉。
彼或以漁採
或以商賈
或以市井
或以輿儓
或以浮屠丐者
賣酒屠狗
捆屨織席之流
含光遁跡
終以老死凘滅。
草木無異
不復知有斯人
豈不悲哉。
吾觀騎士之詩。
豪壯感激
燕趙悲歌慷慨之風。
不平者之鳴也。
噫。
騎士以其磊落不羇之氣。
淪於下流
無以
發其壯心
不得已洩之山水詩酒之遊。
其鳴惡得不平乎。
騎士不遇於時
而遇於山水
遇於詩酒
遇於草書客,蕫生。
騎士不爲不遇矣。
若余者進旣不合於世。
則退而有志山水未能也。
有志詩酒未能也。
草書客,蕫生。
何以從遊
不爲騎士所笑者乎。
余每訽吾弟。
異時不究騎士鄕里名字
則吾弟笑曰。
不問吾兄姓名者。
肯道其名乎。
以爲使我當之。
有以處之爾。
後與李直心氏言此事。
李丈慨然曰。
彼固不肯道其名。
季氏何不一程耶。
懊歎不已
嗚呼
騎士在世
而吾不見騎士
騎士日過吾前。
安得以知其爲騎士也。
吾聞松都馬姓
大族也。
往年海道大閱
巡察使士族子弟弓矢者。
團結一隊
騎士大司馬調用
禁軍騎士
海西子弟之稱也。
馬騎士。
松都之馬。
與海且近。
西州士族子耶
行止不可得以知也。
余旣作長歌。
寄意
今冬光河再赴湍上
余又賦二絶句。
付其行。
馬家騎士不知名
去歲逢君驛路行。
天下男兒不見
今年爲我開城
聞君傳誦兩兄詩。
騎士聞之稱絶奇
男子何須舊識面。
寸心燕趙相知
碧蹄
爲我題其壁。
他日騎士再過。
知爲吾也。
光河
馬病
高陽便道行。
不過碧蹄
碧蹄
京師長湍必經地。
題壁至易事也。
碧蹄題壁
不可得
馬騎士又可得見
日者
權國珍。
謂我。
吾在京師日。
季氏馬騎士事。
後問松都人
松都人
不知騎士名。
徒知爲海西人
往來開城府
業商販。
借人錢。
收嬴數千百。
必取一倍
其餘盡歸物主
又嘗赴昌城互市
月夜黃金樓。
有詩忘其首聯。
雲冥萬里單于窟。
月白三更戍客樓。
天地雖分南北界。
山河尙帶丙丁羞。
忘其一句
怒看旄頭劒自抽云云
下所稱。
又吾前所未聞者也。
騎士事。
愈聞愈奇。
此外世所未知聞者必益奇。
而其人終不可得見矣。
余遂叙其所如右
庶幾未老而一遇之幸爾。
又老而不遇
卽吾文而如見馬騎士云
僧傳
虎僧爲人
愿而多力
事其師甚勤。
其師甚愛之
嘗與西游玅香
塞上諸山。
轉入深峽小庵
留月餘。
虎僧常出販。
與其師約歸日。
未嘗一失期。
至期師必出門候。
與俱歸。
一日赴遠市。
三日當反。
及暮。
其師又出門
庵僧止之曰母。
山多虎。
日入不可出。
市遠路确。
未必今日反也。
師曰。
徒弟出。
未甞失期我者也。
(缺)出。
昏黑不反
庵僧火往視之弗見。
石有血點滴。
駭而呼。
夜黑不可蹤。
明日羣伐(缺三字)山。
得半體而歸。
日晡虎僧至。
負重(缺五字)戶齊。
與衆僧相勞苦畢。
問吾師(缺六字)曰。
老師往鄰庵。
病數日矣。
虎僧驚憂曰。
吾(缺)出當還。
吾師必出門候我。
吾與師約
昨日反。
負重塗遠。
後期一日
師必苦遅我矣。
果然吾師病矣。
卽欲走視。
不可終諱。
告以虎。
虎僧絶而復甦
大哭曰。
師乎我罪也。
師乎我罪也。
嚮者
吾固疑之。
噫。
虎食之矣。
復絶良久起。
哭告衆僧曰。
吾師已矣
所不報師讐。
吾不獨生
請與諸師約
虎食吾師弗盡。
今夕必來索餘。
吾赴虎搤其腰。
師能以刃左右之乎。
衆曰。
諾。
請爲客報讐
夜虎果來。
大吼墻外
攫沙擿兩闥雨落
虎僧闇發躍直前
虎吼人立搏。
虎僧就勢入頸拄虎頷
义手搤虎大呼
虎亦吼。
僧伏不敢出。
僧益奮力虎皮
入握且盡。
大呼
虎膨急喘。
引鐻動地
僧益不敢出。
人與虎可十易。
腹背輾地。
赭十餘席廣
兩竭而斃。
虎墜於崖。
人半其上。
天明大寺僧數輩至。
問夜何虎甚吼也。
審知狀。
切責庵僧。
上其事于官。
官乃爲斃庵僧數人。
於是旁郡邑聞者。
莫不哀且壯虎僧。
快庵僧之斃也。
後上之三十三年。
洙寓疾鳳棲菴。
僧性圓言其師在山中
得其事。
虎僧年可二十。
長可七尺餘。
不知何方僧。
蓋摻南音
不知其名。
以死於虎。
稱虎僧。
其寺則聞諸師。
忘其名。
圓師名覺靈。
舒川僧。
善治鬼。
嘗病食肉而死。
外史氏曰。
夫世益衰薄
鄕曲小人
有父母兄弟之讐。
致死者鮮矣。
又因利而貨居者。
往往有之。
浮屠氏。
夷狄之敎也。
其所師弟子者。
非以義合者乎。
虎僧不憚以其身。
爲肉投虎口。
肉薄力竭
卒與虎俱斃。
以報其師。
夷翟之敎而斯人也哉
噫。
虎僧匪死而求名者。
圓能道其事。
不能傳其名。
何不幸也。
然彼摻南音
要之兩南産也。
余甞游湖南
湖南百濟舊俗也。
挾詐喜闘訟陵上
嶺南
人大質樸悃愊
新羅遺風
異時堤上,金郞幢寶。
黃昌之流
男子
近代大丘朴孝娘姊妹無論
晉陽介德
善山香娘
女子節義卓卓
焜燿耳目者也。
抑虎僧。
嶺南人耶。
僧傳
公元932年
壬辰後五十餘年。
客有讀書五臺山者。
有僧年八十。
癯而精悍
與之語頗黠。
常在旁。
喜聞讀書聲。
遂與客熟。
一日曰。
老僧今夜祭亡師。
不獲侍左右矣。
夜深
公元942年
哭甚悲。
曉益酸絶。
朝見有涕蹤。
客問吾聞浮屠法。
祭不哭。
師老而甚哭。
聲若有隱痛
何也。
歔欷而作曰。
老僧
朝鮮人也。
淸正北入也。
簡倭能劒者二十以下五萬。
得三萬。
三萬得萬。
得三千。
別部軍前
百步飛擊人。
搏空鳥。
老僧亦其一也。
幷海九郡而北。
鐵嶺
關南
深入六鎭
見人
海岸有石陡立百餘。
尋見一人雨笠衣。
坐其上。
別部譟而仰發銃。
其人劒揮之。
丸輒紛紛雨落
倭益忿環不去
已而
其人騰而鳥下
飛劒往來
人肩如草薙
於是倭能劒者三千。
不殺老僧若一倭已。
其人遂按劒而嘑。
若屬三千。
不殺二人已。
雖夷而讐我。
亦人已。
不忍盡之矣。
能順我乎。
曰。
死生唯命。
二人遂從其人。
山中數年。
盡得其術。
師弟三人
徧游八道名山
至一山。
結茅一年半年
輒棄去。
秋深月盛。
或登絶頂
劒器淋漓移時
石斷高松
怒洩乃止。
姓名不肯言。
後十年
出游
其人頫而結屝係。
一倭忽乘後拔劒。
斷其頭。
顧老僧曰。
夫匪吾讐乎。
今日反之矣。
二人間行反諸日本
老僧目見師遇害。
狠發劒。
立斷其倭頭。
噫。
老僧與其倭。
俱倭耳。
同師數十年。
不知其日夜內懷陰賊心也。
旣報師讐。
吾三
人。
父子兄弟
一朝喪師
又劒倭東來三千。
吾兩倭在爾。
吾殺其一倭。
顧天一身已。
日出漲海萬里
異國
多畏
獨生何爲
遂人哭欲自殺
又念我日本人也。
東澥而死。
東走自投
會海大魚闘。
皷浪卷落海岸
不能再投。
卽上五臺爲僧。
松葉四十年不下山
每歲師死日。
未嘗不哭失聲
今年老僧八十矣。
朝夕且死。
後年今日
欲復哭易乎。
是以甚哭。
顧安浮屠法乎。
噫。
吾老於是矣。
寺僧
莫知吾外國人
今日措大
一露平生
八十僧。
焉用諱倭。
爲言已。
夷然乃笑。
明日不知所之
外史氏曰。
劒師俠而隱者乎。
當壬辰之難。
草埜勇(缺二字)如洪季男,金應瑞輩。
奮起捍賊。
奇功
劒師伏而弗出。
欲以功名自顯。
何哉
彼有異術
誠知壬辰之變。
天數也。
區區智力可弭。
自古智勇異能之士。
不免小國尤甚焉。
雖以國朝言之。
南怡,金德齡
皆是已。
故劒師寧老死嵁巖而弗悔也。
世傳二子所遇白頭隱者
草衣之流也歟
至若不言姓名
尤奇矣哉
然劒師與二倭處十數年。
亦可以知心術矣。
一爲賊一爲子。
肘腋之。
卒以其道授賊自戕
明於保身
闇於知人
所謂單豹養內
虎食其外者邪。
孟子曰。
羿亦有罪焉。
五臺老僧
夷狄奇男子也夫
狂奴墓誌
今上二十二年。
命復端宗時死事臣官
謚錄後
六臣例。
於是金公宗瑞皇甫公仁趙公克寬
皆有後見錄。
獨忠莊公鄭公苯子孫無所徵。
國人悲之。
今年春
長興鄭君國彥。
其姪進士奎煥。
光洙北山下。
出裒中文曰。
此吾八世祖變韶所譔其先狂奴墓誌也。
始吾鄭世居長興
九世祖光以上譜系
鄕里傳爲故鄭相國後。
或傳爲官奴後。
(官與光音近故訛傳耶。
)又傳其八世祖詩曰。
死子當戮。
生全聖恩
放歌痛哭
天地窮人
又其旁祖淸安公墓碣曰。
菁川之後裔。
不知鄭相國爲何如人。
如何而爲官奴。
如何而有八世祖詩。
菁川不知爲幾世祖
不知八世妣姓。
世稱長興名族
奎煥五世承旨公名世。
與弟淸安公名遠。
後先死於壬辰之難。
朝家祠祭之。
邑有馬姓賄。
爲祠任。
吾鄭斥之。
馬恚曰。
八世祖母
卽吾馬也。
而迺卑我。
爲吾鄭卞之。
官攷籍。
六世以上無徵焉。
馬以妄言被罪
太守黃公仁煐。
謂吾鄭曰。
亡論馬與非馬。
若鄕之望也。
不知
公元1592年
世妣姓耻也。
盍謀徵爾先墓誌
鄭遂卜日開八祖基得誌石。
卽此文也。
光洙按其誌。
往往缺。
可以意得之。
始祖菁川君乙輔以下
至光露。
五世
光露初名遠
字器之
莊公之子也。
始降祖郊隱公
視之
謂忠莊公曰。
異日我家
與國家同厄。
存鄭氏者。
其此兒乎。
遜國初。
公諷忠莊公
下缺四字
引去辟禍也。
莊公書眎死生以之四字
狂奴子上七字
意變晦跡
自稱曰也。
自稱狂奴子也
第一行。
公墓誌上三字
亦意狂奴子也。
詳狂南走
不知所之
癸酉。
莊公後命樂安謫所
公忽自外入。
抱父哭。
莊公徐揮之曰。
狂奴狂奴
奚爲擾我。
丞去丞去。
公後變名光露。
蓋光露者。
狂奴也。
言光始露也。
下降長興府上一字
其意則不可得
盖始居長興也。
臨終戒子孫。
下觖四字
意母應擧業也。
子孫錄。
變韶妻果馬氏。
而匪長興之馬。
松京之馬也。
其所月日
實弘治某年。
燕山主時也。
此誌出。
而鄭氏之世大定矣。
嗚呼
天之於忠臣孝子
唯恐晦昧而弗章。
雖其遅速有時
未甞不陰發之也。
鄭氏旣數世畏約
壬辰闔門之熸。
家乘蕩然
歲月逾久。
後屬逾遠
光露之爲狂奴
狂奴之爲忠莊
公子
非天而孰能發之。
然天不能自言。
待人而發之。
於是馬氏者出而角之。
使狂奴之名。
顯於三百年後
其識如此也。
其志如此悲也。
其跡如此奇也。
一世大驚異事
然後鄕里之所傳。
九世祖之詩。
三世不立墓碣
菁川之微意
皆如執契而徵。
馬氏者。
天之役也。
黃太守令鄭氏徵誌。
亦天也。
天之爲鄭氏用心
亦勤矣。
世言忠莊公畢命前數日。
山僧白飯
父母
焚主竹林中
豈復以宗祀爲恤哉。
然鄭氏血脉不絶人間
隱而復見。
挫揠而復振
大冬閉塞之餘。
枯枿萌發
天之不絶忠臣之後如此哉。
變韶氏艱難憂患中。
能納誌父墓。
其書端宗事。
輒稱上王。
豈非狂奴公之賢子乎。
自今莊公子孫
當與河濱之朴。
竝顯於三韓
隱公所詔至此益驗矣。
豈有術。
前知耶。
吾聞發誌之日。
雙虹起于穴旁。
來會者。
相傳忠臣孝子之氣。
欝結百年
感觸激發
上燭于天。
固有然者。
鄭氏世多忠節
旨公兄弟六人
繼二兄而死於賊者。
名弘名立
又其弟穩城守名振
淸白吏
嘗曰。
胷中自有匕首
能割去私慾
國彦高祖也。
國彥慷慨有氣誼。
奎煥亦能文
余旣爲鄭氏書狂奴子事。
又爲長歌以歸之。
狂奴狂奴子。
王之臣莊子
天飜地覆揖遜時。
父爲上王樂安死。
詳狂之兒自何來。
抱父大哭哭奈爾。
死寄枯骨白家山。
欝欝三百餘年只。
子孫凋弊南荒
家門故事微茫
豈知光露是狂奴
天恐狂老事弗彰。
乃借邑中馬氏口。
訟激神明黃太守
孫開得誌石。
石上斑斑何所有。
本名遠字器之
相苯其父郊隱祖。
九世幽光始大露。
有如古鏡出土
又如劒出豐城獄
此事奇絶今古
鄭氏爲哭馬氏羞。
明白忠臣門戶
我聞雙虹穴中起。
白日上燭九萬里。
知是忠莊父子氣。
感激洩亘靑空裏。
東走朝君越中陵
上王携與六臣
淸泠錦江亭。
時時作風雨騰。
公神不復長興
石北先生文集卷之十六(靈川申光洙淵甫著)
 附錄
  
行狀[申光河]
公諱光洙
字聖淵
號石北
或稱五嶽山人
高靈人也。
高靈之申。
世以文學顯。
十一世祖巖軒先生諱檣
文章筆翰有名世宗朝。
官至集賢殿提學
生諱仲舟。
端宗遜國
不樂仕。
以知淳昌郡事。
棄官
與弟歸來公末舟。
止淳昌居焉。
生諱渙。
正言
正言
曾孫贈吏曹參判諱永源
牧隱李先生玄孫參奉秀女
湖南
始居韓山
生諱湛。
吏曹判書副提學
與盧蘇齋守愼奇高峰大升
爲道義友
歷事明,宣兩朝
萬曆壬辰亂。
倡義穆陵名臣
是生濟用奉事諱自淑。
奉事生省峴道察訪諱潝
察訪進士諱泰濟
進士公以文行當世名。
先府君諱澔。
僉知中樞府事。
峻潔
廢擧
聰明博洽
長於史學
淸刻自修
好古樂善
敎行於家。
鄕里服其義。
初娶星山李氏
通德郞徽女。
以肅廟三十九年壬辰二月初三日未時
生公漢師嘉會坊宰洞外氏第也。
自副學公世居京師
先府君中年遂復居韓山
資性穎異
五歲屬文
發語驚人
筆畫飛動
往往取去。
進士公常膝之曰。
兒將世吾家者。
奇愛之。
六歲
先夫人憂。
哀慕成人
十三。
繼母李夫人
孝謹備至
夫人甚安之。
盖自五六歲。
刻苦讀書
記覽
長老故實
或有疑。
公髧髮坐傍。
輒對以出某書幾卷幾板。
攷據不少錯。
長老大驚異。
弱冠仲弟光淵力攻古文辭。
作者自命
林川李直心先生
文章甚高。
簡視世俗文。
無足當其意者
一見公詩若文
欣然笑曰。
天才也。
東方人
公亦服
公元1344年
李先生甚。
菊圃姜公樸
亦負盛名
高下後進
見公詩大驚服。
以爲不及也。
卽枉公劇驩而去。
常愛慕公。
公亦以爲知己也。
游庠序間。
有司輒屈之。
而名益盛。
大鳴一時
公車體裁
一變陋習
於是名動一國
南北荒野海島小民
有能誦詩書學文詞者。
率蓄公詩賦十編日誦
擧其名。
一見其面。
四方游學之徒。
跋涉千里
請益門下者甚衆。
一言指授
悟解
大抵所爲法度
多異衆。
今上三十六年庚午。
始擧進士
年三十九。
人謂之曰子之文甚高。
盍少降而取之。
公笑曰。
我治之未至也。
不改
已而益困。
絶意不復應擧
五十始薦寧陵郞。
寧陵故臨驪江
山水絶佳
日與一二友朋
泛舟寺下
酣嬉唱酬詩。
詩多絶竗
常曰吾於驪江
得意游詩亦然
甲申正月
遷禁府都事
奉使耽羅。
罪人
王命走馬
日三百里。
三日海南縣
登舟半日
濟州
明日廵撫御史先後發。
夜半到七百里洋。
大風作。
天墨色。
水擊帆過十丈
舟旋飄一踔。
商舶二艘
觸碎於前。
舟人大恐啼。
同僚郞執公手痛哭
公色不變
徐曰毋恐也。
死生有命
奈何
天將曉。
舟泊
舟人曰。
必蘇,杭也。
平明視之濟州也。
御史,兵水使以
風聞
朝廷震驚
令水使趣發船。
尋問死生
士大夫大驚錯愕
以爲忠信人。
豈死於海者也。
留舘四十日。
與同僚郞及書吏壽喜爲歌詩
紀其人民風土山川鳥獸羇旅困頓之狀。
有浮海錄
行於世。
三月
爲文南海神
風利出海
京師
繕工奉事
禮賓直長
上四十二年。
大酺提調辟公都監郞。
都監竣事
例叙六品職。
有一大臣意欲他人任。
公知之不應
或曰
無讓也。
出宰階也。
子有老親
喟然曰。
仕宦遅疾
時也。
吾雖急於養。
豈可以已之故。
居人之所欲也。
大臣聞之。
媿謝
然卒用其人。
明年
陞敦寧主簿
丁亥
先府君喪。
己丑
服闋
庚寅
復除西部都事
不樂
唯以太夫人復起
辛卯九月
除漣川縣監。
明年壬辰春二月
國家耆老科。
限年六十許赴。
特旨也。
子弟賓客
競勸之。
公笑曰。
布衣得一養親
足矣
廢擧十七年
豈用老人科屈爲。
太夫人聞之。
謂曰。
以女名於文止縣令
欲以一第見我乎。
且六十科曠典
女母固。
公迺强赴。
甲科第一人
自公卿大夫士。
下至衛卒市井
莫不動色
相告曰。
申某今乃爲及第
召見彰義宮。
左右大臣交奏曰。
文章士也。
公元1352年
喜謂曰。
女以六十一爲擧子首。
且其文不衰
甚奇矣。
卽加通政階。
翌朝謝恩時。
子禹相以翰林侍。
上命禹相前曰。
聞而父有老母
賜女暇。
女與而父。
往省女大母
命賜樂。
三日
直除右承旨
五日
試士殿前
收卷侍上前
上親書四皓三字
命揭于政院。
耆老四人
並爲承旨故也。
上又命禹相立父前。
左右父子身長短。
恩遇家人
日觀者。
嘖嘖以爲榮。
上命公曰。
吾爲若遞職。
往省乃母于漣
子從焉。
賜若楊州樂。
未幾除敦寧都正。
敎曰。
申某。
不可下鄕
令將母來。
三月
太夫人京師
復除承旨兵曹參知
參議
事同百官坐罷。
卽令中官
宣問申某亦罷否。
旋復除敦寧都正。
五月
上因濟州事問左石。
都正某以金吾漂海蘇杭
三年始返然否
左右以還濟州對。
上曰。
記錄文字
令持奏。
引見集慶堂。
其時事。
仍問都正母年幾何
寢食起居狀。
又下敎曰。
都正某許令將母來。
聞尙住本府直房
予甚憫焉。
中朝壯元。
賜宅之興。
戶部買給宅一區
賜其母奴婢一人
皇恐不敢受。
上疏以爲在上爲溢惠。
在下爲濫受。
死罪不敢受。
辭甚切。
不許
遂仍大臣引義力辭。
大臣奏曰。
申某不敢是也
無寧一邑養母便。
上可其奏。
六月
順天府使。
下敎曰。
方夏熱盛
不可以老人行。
秋凉赴官
七月
辭朝
行至韓山
時上侍從在外
悉召文臣出守者。
公亦因是罷。
後上覺。
選部曰。
諺曰怒憎蠅以及愛蠅。
某罷。
非予意也。
文臣邑闕卽授。
九月
寧越府使。
當是時。
八路郡縣
文臣爲宰者。
惟公一人已。
粤卽沃沮故地
地荒山深
鳥獸居。
吏多不法
鄕豪盤據武強
茤稈柴炭徭賦
小民專。
小民不堪
流徙傍郡。
邑居者益大困。
公始至。
拊摩不撓
鉤巨瘼六七。
馳往見監司金鍾正
極言振刷之術。
監司雅重公。
悉從之。
謂人曰。
誰謂文士濶於事務
其言甚明白
且習吏事
於是設釐正廳
民戶簿。
巨豪小民等。
不從令。
無良者。
立杖數人。
無敢譁者。
小民之應支。
前時五之三。
大悅
徙者稍稍復。
又剖庫發數千斛逋糶。
撾雄猾吏
悉徵之。
於是陰感鄕豪
中大譟。
不少撓。
明年
方伯至。
左右不悅者。
中流言竟置之中考。
爲政
悃愊簡靖
不求譽。
先儒化正風俗
斥絶私謁
奉法惟謹
常主於慈諒廉約
公退之暇。
妓樂與子弟賓客
公元1355年
東西二江
錦江亭。
顧眄江山
風流逸宕
忘其太守也。
還家之日。
無宿糧。
往往竊笑踈濶
公亦不辭也。
乙未春正月
上問大臣
耆科壯元申某何在
卽除右副承旨
在上前奏對。
聲音爽亮折旋班序敏贍
屬目
上甚嘉之曰。
承旨甚文。
應製十韻詩。
居魁。
特賜豹皮
上笑曰。
善藏以薦軺軒也。
右承旨
或曰
大夫人益老。
家甚貧。
盍陳䟽乞郡養。
不肯曰。
吾以親故
得二邑。
不久於官。
亦甞養矣。
子禹相。
見任大同督郵
幸朝夕供無闕。
吾不欲藉吾親以求益也。
顧語子弟曰。
不可以不知足
知足無辱
平生無能踰人。
自謂知足先於人也。
二月
日變陳戒罷。
未幾召見
賜帛表裏
四月
長陵祭官。
雨於道。
寒疾
越四日。
考終寓舍
是月二十六日癸卯也。
享年六十有四
五月
韓山
六月十五日辛卯
權厝于宅南崗蟹陽之原。
夫人少左
不利於年。
不及祔。
襟抱冲曠
韻度粹朗。
處已接物
坦蕩寬穆。
不設畦畛
不爲厓異。
直性任眞
處人於信。
過於忠恕
然人有不可意
正色折之
言議不苟
或有簡倨名。
居家立朝
當衆利所趨。
逡巡退讓
生産細務
淡然不經意
公元1420年
故雖窮居僦舍
不堪其苦。
然日吟哦其間
處之固夷然
少嘗與蔡尙書濟恭李學士獻慶李進士東運。
布衣交
晩與洪翰輔,丁範祖睦萬中游。
六七人者。
窮達錯迕
要皆聲氣相感
爲文章相唱酬
傾倒忘形
相與引重
有古人風
性愛酒。
未嘗滿盃。
微醺
國風離騷
楚聲
常多疾。
神思沈遠
殆欲物與相忘
及所嘗與爲悅如數君子者至。
置酒
窮晝劇談古今經史。
傍及神仙佛老中國外夷山川道里物産謠俗
若按簿而責名。
關節開解語時。
朗然而笑。
眉目淸揚
意氣遒逸
或樂赴名園勝會
留連酣暢
不知沉痾之在體也。
常好左丘明司馬遷之文。
常曰。
吾於書。
未嘗多讀。
使我三年讀書
有進於是者。
欲得溪山深靜縛精舍
與一二同志
天下好書
公相不願換也。
公之內舅隱者李正遇先生
文章
好言論。
磊落奇古
五十年。
出世
無知者。
然以公爲知也。
嘗以左氏傳遺公。
托意重云
盖公之文。
雄肆峻潔
叙事簡要奇奧
然其骨格風神
最近於韓,歐。
詩專尙少陵
出入王,孟諸家。
得於心而會於神者。
發之以性情之眞。
故洪而憲,睦幼選諸人
以爲石北之詩。
其高豪儁
淸麗頓挫
可能也。
隨物
賦形
極其妙。
不可能也。
隨物而妙。
尙可能也。
其▦處。
不可能也。
知言也。
未甞筆名
小楷半行
遒媚
酒酣落筆
字體蕭散
往往淳化古法
尤善於柬牘詞翰小草
平生泊然
無他嗜好
好遊名山水。
布衣關西
汎沸流江
一日淸流壁。
西方人士。
盡滻北之塞。
謁者
晝夜虛席
關西伯鄭翬良。
以大提學
道拜右議政
就見邸舍
一交
公竟不往謝
鄭公之敬重公益甚。
接引後進
材氣高下
各就其所有者樂告之。
小善
丞稱之如不及
及卒。
士大夫知與不知
相吊曰。
斯人喪矣。
後生新進
將無所名。
太夫人嘗謂光河曰。
女兄事吾。
五十年如一日。
平居
未嘗見其有疾言遽色
以我爲知言也。
古人言行四方異聞
陳說之。
其言委曲不厭
作詩文。
得意
爲我誦之。
表裏洞澈粹然
君子人也。
自幼少時
凡草木昆虫之微者。
謹護之。
如恐傷之。
仁愛之心。
性然也。
少多疾。
甚淸嬴。
五十後。
神完守固
內靜而外澤。
冠帶端拱而立
體氣嫺雅
秀出班行
相若上下者。
不以爲甚少也。
夫人海南尹氏
故禮曹參孤山先生善道曾孫
成均進士斗緖女。
婉順柔嘉
婦人德。
先公二十年丙子歾。
五男三女
男長禹相。
文科吏郞。
出爲督郵者。
次履相。
進士
次渭相,奭相,甫相。
女長適李顯文。
早寡
次適韓公權韓錫堂。
禹相無子女
立渭相第二子子之。
履相有二子
未娶。
二女長適柳遠鳴。
一女幼。
渭相有二子
未娶。
其仲。
出后於禹相者也。
一女幼。
相出后於仲氏光河。
又無子。
取甫爲子。
文無子。
族人子弼爲后
公權堂有子女
幷幼。
嗚呼
公以五十布衣
落拓嶔㟢。
從蔭塗進。
浮沉下僚
晩以老人起家
立朝數年已。
言議事業
毋所表見於世。
獨其志行文章
不可泯者。
光河畧据塗耳目者。
錄之。
不敢溢也。
立言君子
攷信不朽公是圖。
年記[申相禹]
先考弱冠
湖南
南之人士
無不願交。
吳達運,李彥根,蘇凝天。
世稱三文章
而或與之同硏。
或與之酬唱
名震湖南
無論儒釋
乞文者相續
大芚寺八相殿上樑文
亦爲世膾炙
公元1381年
辛酉
占解陞補試。
泮長金尙星。
公元1386年
丙寅秋
漢城發解二等
又解陞補試畫壯。
而如關山戎馬等作
登於歌詞
泮長李鼎輔
公元1388年
戊辰
湖西覆試
以上之下。
爲畫壯。
公元1390年
庚午
進士
公元1397年
丁丑
廢擧
自此不復入塲屋。
公元1400年
庚辰
關西
觀沸流,浿江等諸勝。
公元1401年
辛巳
復游浿江
寧陵參奉
以散政副擬。
落點
銓堂李鼎輔
公元1403年
癸未
例遷司甕奉事
公元1404年
甲申正月
金吾郞。
罪人來事
入耽羅。
遇風漂泊留耽羅。
四月
復命
繕工奉事
公元1405年
乙酉冬
例升禮賓直長
公元1406年
丙戌冬
出六。
寧主簿
公元1407年
丁亥春
遭艱南歸
寅庚。
西部都事
公元1411年
辛卯秋
赴漣川縣監。
公元1412年
壬辰二月
耆老科。
當日唱榜。
直陞堂上
三日
右承旨
仍以御筆書下四皓三字
揭于政院。
上曰。
舊時政院。
爲六仙閣
今爲四皓閣矣。
仍命以此揭版
是時耆榜四人
皆爲承宣
上敎如是
同榜洪亮輔,宋純明,宋載禧,徐晦修,李宅身
同月十六日
以試所承旨點下。
同月十七日畫講入侍時。
命給三絃
歸覲漣川。
上曰。
受由下去承旨
萬古所無。
爲耆科而侍下者
豈不貴乎。
聞其母之年逾八十矣。
特進官安𠍱曰。
八十則猶未及
過七十云矣。
提調致仁曰。
似非其所生之母矣。
特進曰。
似然矣。
上曰。
然則繼母耶。
都提曰。
然矣。
上曰。
承旨時年幾何
入侍承旨曰。
六十一矣。
上曰。
可貴者。
孫先爲而子繼爲壯元。
誠可壯矣。
都提曰。
昨日試所承旨京中無住着之處。
方欲將母下鄕云矣。
上曰。
然則窘耶。
都提曰。
勢似然矣。
其在漣川。
則以官爲家。
今旣遞官。
無所於歸矣。
上曰。
然則翰林家眷
亦在其處耶。
賤臣對曰。
然矣。
承旨曰。
無所住着。
故來住於其女之家云矣。
上曰。
其女誰耶
都提顧問賤臣
賤臣對曰。
卽前參判韓必之子也。
上曰。
韓必之子
則卽其可愛者耶。
頃日亦爲入侍矣。
然則韓必饋之矣。
提及特進曰。
韓必壽亦無可饋之物。
率其老親
何以往托於其家耶。
上曰。
韓必亦然乎。
對曰。
然矣。
親問賤臣曰。
汝父將欲將母下往云。
將向何處耶。
賤臣對曰。
京裏無住着之所。
故將韓山鄕第矣。
上曰。
汝之妻眷。
爲卒來耶。
對曰。
然矣。
上曰。
方住於何處。
曰。
方住于秋曹直房矣。
都提曰。
聞是借入矣。
同日午時入侍時。
上曰。
承旨何處三絃而去耶。
賤臣對曰。
聞是楊州三絃矣。
上曰。
貴矣。
其孫先爲。
子復爲之。
豈不貴哉。
承旨之母。
所食何物
賤臣對曰。
自少尠食
近則尤甚矣。
上曰。
能辨子與孫。
無誤妄之事耶。
對曰。
此則無矣。
上曰。
旣給三絃
歸而榮親可也
仍命出代傳敎。
同月二十一日彰義宮入侍時。
上曰。
今番耆科一人
卽侍下也。
都提曰。
多被國恩
歡情倍切云矣。
三月初一日
命除敦寧都正。
同月初二日月臺入侍時。
上曰。
昨日都正。
卽耆科耶。
領相金致仁曰。
然矣。
上曰。
有敦寧耶。
領相曰。
無論有無
銓曹則例爲檢擬矣。
令問賤臣
賤臣曰。
有之矣。
上曰。
何以有之。
賤臣因都令而奏曰。
穆陵外裔矣。
上曰。
穆陵外裔甚多矣。
仍曰。
都正有丘債乎。
領曰。
未能詳知。
而下人則有之矣。
都令曰。
略有之矣。
領曰。
權導則至都正而有之矣。
同月初六日集慶入侍時。
上問于賤臣曰。
汝父何時上來耶。
賤臣對曰。
今日發程矣。
上曰。
自何
上來耶。
賤臣對曰。
自漣川上來矣。
上曰。
漣川爲幾日程耶。
賤臣對曰。
二日程矣。
上曰。
許令將來
其果同來耶。
賤臣對曰。
以同來之故。
至今未來矣。
上曰。
善矣。
承旨對曰。
命將來。
又爲除職。
恩榮備至矣。
上曰。
方今人多。
下大夫無數
如是
何以爲之耶。
都正猶勝於軍職耶。
承旨對曰。
此是實職
勝於軍職矣。
上曰。
今番初耶。
賤臣對曰。
祖母上京
今番初也。
以臣父作宰。
故隨而上來矣。
上曰。
可貴矣。
命書傳敎曰。
都正某。
許令將母而來矣。
無以爲家。
予甚憫焉。
可遵中朝故事壯元給宅之例。
戶部買給宅一區
賜其母奴婢各一。
於是自地部以千緡一屋
內司定送奴婢一人
同月初九日
陳疏力辭奴婢第宅之命。
不敢受。
批曰。
省疏具悉
回甲壯元。
豈有之。
頃年雖有李世勉。
今予初聞於爾。
近者此䂓。
在乎三。
一則命將來。
弛其禁而處直房
非伸禁令之意。
旣命上來
家僕無助
何異於召其人而閉其門。
一則中朝故事
豈不美歟。
爾章
唐之李密
新羅崔致遠
已有此例。
一則若今爲其親。
一則爲其才。
今予此敎。
不問偶同一。
則此非私爾也。
意盖深焉。
爾其辭領受。
同月十一日
命除兵曹參議
文臣製述居第二。
同月十二日集慶入侍時。
上曰。
上番翰林誰耶
承旨對曰。
申禹相也。
上曰。
又爲入來耶。
汝父今爲騎堂矣。
賤臣對曰。
除授爲之矣。
上曰。
領相惟恐見漏。
期於得出矣。
初以軍號爲題矣
今日軍號
圓復爲之。
昨夜光景也。
翰林入來耶。
承旨對曰。
來矣。
上曰。
父子合力
則謂必名作矣。
得第二矣。
神人齊蹈。
足以元文之善。
故爲之矣。
仍問賤臣曰。
汝父曾前。
亦已屢經他邑耶。
賤臣對曰。
小臣之父。
初宰漣川矣。
承旨對曰。
僅過五六朔而來矣。
上曰。
汝父年已老。
始仕幾年耶。
賤臣對曰。
十餘年矣。
上曰。
文則果是善爲。
無論彼此
以爲善矣。
承旨對曰。
有名於世。
升庠壯元。
亦爲十餘次矣。
上曰。
汝父果爲十餘次壯元耶。
賤臣對曰。
升庠壯元。
雖非十餘次。
而合京鄕諸魁。
則爲十餘次矣。
上曰。
如此之文。
若非耆老科。
則止於漣川守
萬事皆有時矣。
上曰。
洪亮諸人
已經承旨參議耶。
承旨對曰。
承旨則皆經。
參議則壯元爲兵議。
宋載禧爲戶議。
洪亮輔爲刑議。
純明新遞承旨
徐晦修方爲承旨矣上問于賤臣曰。
汝父爲承旨耶。
賤臣對曰。
然矣。
上曰。
三日
時爲之矣。
賤臣對曰。
右承旨
爲試所承旨矣。
上曰。
然矣。
同月十七日隆武堂入侍時。
上曰。
騎堂入來耶。
承旨對曰。
入來矣。
上曰。
年幾何。
承旨對曰。
六十一矣。
上曰。
與尹得雨同甲
老少何如耶。
騎判李昌壽對曰。
騎堂尤少矣。
上曰。
今番第二之事。
卿其知之耶。
騎判對曰。
臣亦見之矣。
上曰。
公然前大提學入來
置之第二
神人蹈足
幾乎落矣
領相則曰。
豈有足乎云。
而予則曰。
獨脚亦夜行
豈無足而然乎。
翰林則以父子較藝之故。
不爲應製云。
謂必合力善作矣。
無乃小致其力歟。
騎判曰。
能文之人。
亦有得失矣。
上曰。
元文旣善。
故雖例句
亦有光華矣。
又曰。
今番堂事見之。
則以善文故爲科矣。
騎判對曰。
然矣。
六月二十三日藥房入侍時。
上曰。
翰林卽申禹相耶。
都提對曰。
然矣。
臣適有言端。
敢此仰達矣。
申某之卽今處義。
誠爲閔惻矣。
國家恩典曠絶前古
而在渠私義
不敢遽受。
有人言。
爲難處。
當初未來之時。
不知國禁之如是矣。
及知禁令之後
則窮無所歸。
誠爲閔隘矣。
臣欲有所奏。
而旣異時任。
不敢
遽達矣。
上曰。
言之可也
都提對曰。
朝家必欲加恩
更借一宰。
以爲將往之地好矣。
及第
亦以漣川守爲之。
旋卽遞歸矣。
上曰。
好矣。
此勝於留京矣。
仍問賤臣曰。
汝之祖母
時年幾何
對曰。
七十一矣。
上曰。
尙少矣。
無論遠近
可以將往矣。
都提對曰。
旣已將往。
何論遠近耶。
上曰。
無論遠近可也
比諸在京時必勝矣。
於此等事
心不泛然
之者
亦必爲感。
予於申某事。
每爲顧助矣。
都提對曰。
之者
感泣如何哉。
仍命注書。
往問銓曹有何守令闕。
對以有順天闕。
仍命開政。
以首擬蒙點。
都令曰。
然則向日之敎。
何以處之耶。
上曰。
不必還收。
自歸消瀜矣。
上曰。
徐晦修,宋純明
皆是少年矣。
都提對曰。
今番皆是少年
謂之耆科。
可惜矣。
上曰。
其壯元誰耶
都提對曰。
申某也。
上曰。
果然矣。
昨日試官時。
予欲落點矣。
猝然忘却
趙德成點之矣。
將母作宰。
一時便休矣。
都令對曰。
申某精力尙少矣。
提調對曰。
精力無異少年矣。
都提對曰。
筋力尙康。
不可謂老矣。
同日入侍時。
傳曰。
都正申某。
今聞大臣所奏。
頃者下敎非爲也。
反弊也。
今無他道相當窠守令。
卽爲
口傳備擬
以示予竟爲其人之意。
月日德游堂入待時
上曰。
上番翰林
卽申禹相耶。
承旨對曰。
然矣。
上曰。
其父之將母赴官
當在何時耶。
承旨對曰。
以曰熱尙酷。
故稍待凉生。
將欲赴任云矣。
上曰。
如此炎熱
何以作行耶。
姑勿催促
以待凉生可也
同月二十五日
順天任所
行到韓山
罷職而歸。
於是時。
以祭官苟艱之故。
八道文守令。
皆令沙汰
故入於渾罷中。
八月承旨入侍時。
翰林番。
次之苟艱。
上曰。
翰林何處盡去
如是苟艱耶。
承旨曰。
或多在外者故耳。
上曰。
在外誰耶
承旨歷數以對。
至於賤臣名曰。
某則隨其父之任
尙未還歸矣。
上曰。
其父方爲何任耶。
承旨對曰。
向以特恩順天府使。
未及到任
而入於文臣罷歸中矣。
上曰。
予果忘之矣。
欲打憎蠅而亦及於愛蠅矣。
如今八道雖無一文守。
則不可渾入於其中
無論某窠。
此後首出之窠。
卽令更除可也
九月日。
更除寧越府使。
公元1413年
癸巳十二月
遭貶遞歸
盖自莅任以後
設廳釐弊。
鄕豪
豪猾合勢蜚語
營門竟置中考。
貶辭則以文人本踈。
悍俗日訛爲目。
公元1415年
乙未二月
又際石承旨
應製十韻律居魁。
特賜豹皮一領
仍敎曰。
以待他日軺上之用。
未幾賜帛表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