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汉集卷之二十四 (自动笺注)
江漢集卷之二十四
 跋尾(詔制考)
  
卽位勑(宣德)
朕恭膺 天命
嗣承寶位
王屢遣使
奉表方物來覲
具見至誠
玆遣尹鳳等。
往賜王及王妃綵幣。
公元1426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元年
太監尹鳳等來頒。
初 太宗夢 高皇帝大圭曰。
之子孫。
永世其昌。
旣而
 誠孝張皇后生 宣宗
 太宗見之。
大喜曰。
英氣溢面。
符朕夢矣。
永樂中
立爲 皇太孫
 太宗每語 仁宗曰。
此他太平天子也。
洪煕元年
 詔居守南京
卽位
軍國大事
多禀裁於 皇太后
惇行惠政
刑部奏囚。
慘然
爲廢御膳
左右曰。
說與刑官
少緩之。
 德音歲下
放囚者。
三千人
當是時。
海內寧泰
 皇太后嘗游西苑
 宣宗衮冕
親掖輿。
萬歲山
奉觴上壽
 皇太后駕幸 長陵
 宣宗櫜鞬前導
河橋
下馬扶輦。
 陵旁民
夾道迎拜
 宣宗仁孝
天下
雖古之盛天子
不能過也。
王世子朝覲
世子欲來朝覲
已見王父忠敬之心。
世子
勤力學問之年。
遠途跋涉非易。
可免其來。
如已啓行
亦令還國
公元1427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二年
 莊憲王欲遣世子(恭順)朝 京師
會 有勑。
果行
世子溫文有德
好學不倦
成忠文公三問
集賢殿
世子嘗夜手一卷
集賢殿
講論久之
月已墮矣。
一夕世子枉臨
夜半
三問始解衣。
已而
戶外履聲
世子字謂三問曰。
謹甫不寐否。
三問下階迎拜
由是
國人世子之能下士也。
猗蘭操
孔子自衛反魯。
隱居谷中
之茂。
衆草爲伍
自傷逢時
而託爲此操。
予慮在野之賢。
有未出者。
擬作焉。
公元1429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四年
猗蘭操曰。
蘭生幽谷兮。
曄曄其芳。
賢人在野兮。
其道則光。
之茂兮。
衆草爲伍
於乎賢人兮。
汝其予輔。
十月丙戌
兵部尙書華盖殿大學士少傅楊士奇工部尙書謹身殿大學士太子少傅楊榮太常卿翰林院學士楊溥等。
諭以擧賢之道。
謹案
 明史傳
士奇名寓
以字行。
洪煕元年
禮部侍郞
公元1426年
華盖殿大學士
 仁宗不豫
士奇思善門。
命書勑。
迎 皇太子南京
宣德元年
漢王高煦反。
侍郞山言
,趙二王實同心
襲彰德執趙王
力贊之。
士奇曰。
 太宗皇帝三子
無罪者宜厚遇之。
何遽加兵
傷 皇祖在天之意乎。
 宣宗趙日益親。
士奇曰。
趙王所以全者。
卿之力也。
因 賜金幣。
 宣宗微行
夜半
士奇宅。
士奇倉皇出迎之。
頓首曰。
 陛下奈何以 宗廟社稷之重。
反自輕爲。
 宣宗曰。
欲與一言故來耳。
後數日。
果獲二盜
異謀
立召士奇告之故。
且曰。
而後
知卿之愛朕也。
字勉仁
宣德元年
高煦叛。
 宣宗
計策
對曰。
 親統六師
不意威臨之。
無不濟。
 宣宗稱善。
於是 車駕京師
樂安
高煦出降
三年
 宣宗廵邊
遵化
兀良哈寇會州
自將精卒三千人
往擊之。
獨命從。
石門
喜峰口
兀良於寬河。
 宣宗親射其前鋒
三人
兩翼並發
大破之。
虜人望見黃龍旗
下馬羅拜請降
會州平。
居多
賓客
士多歸心
大事不愧姚崇
不拘細行小節
亦似之。
字弘濟
楊榮
同擧進士
永樂初
公元1435年
洗馬
侍 太子
 太宗北征
坐迎 駕遲。
錦衣獄者十年
詩書諸子數周。
 仁宗卽位
出獄
宣德元年
內閣
士奇等。
共典機務
五年春
從幸 獻陵
士奇朝于 行殿
 太后慰勞之。
歲首
從 幸西苑萬歲山
賦詩賡和
 宣宗從容問天百姓疾苦
有所論奏
未嘗虗心聽納也。
當是時。
海內淸平
無失政。
中外翕然
三楊居第
士奇西楊
東楊
平居
自署郡望曰南郡
因號爲南楊
質直廉靜
城府
恭謹
入朝
循墻而走。
大臣論事爭可否。
或至違言
平心處之。
大臣歎服
世稱士奇有學行
有才識。
雅操
非人所能及。
三人者。
誠可宿德之臣也。
天下豈有遺賢乎。
然 宣宗猗蘭操
善良
出於
百世之下。
讀此勑。
孰不感激流涕也哉
禮待 王人贈遺
自今朝廷所遣內官內使人等
王國中。
王但以禮待之。
贈遺以物。
朝廷取索物件
唯憑御寶勑書應付
口傳朕之言語取索非理需求者。
悉勿聽。
王父敬事朝廷
歷年歲。
逾久逾篤
朕所深知
彼左右近習所能間也。
無慮焉。
公元1429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四年
 莊憲王遣恭寧君栶。
如 京師
請免歲貢銀器
 天子曰。
金銀旣非本國所産。
自今貢獻
但以土物效誠
又下此勑書
先是
 宣宗內官金滿
 賜磁器
諭曰。
王聰特達
恭事朝廷
足見王之至誠
朕深嘉悅
盖是時。
 宣宗皇帝與 莊憲王。
天下一治之運。
日下五色雲見。
景星三見西北方。
甘露降於山谷
白鵲有巢林木者。
中國子弟及屬父老臣民
偕饗昇平
詎非幸歟。
賜絛環刀銀幣
王事大之心。
篤於誠敬
洊歷年歲
弗懈益隆。
眷王之賢。
重嘉悅。
特遣中官昌盛等。
齎朕所御寶裝絛環及刀劒銀幣諸物賜王。
用示褒嘉
公元1430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五年
內官昌盛尹鳳
賜所御寶裝絛環,刀劒銀幣磁器
十月
 宣宗奬諭曰。
至誠端恪
敬事朝廷
朕用嘉悅
使臣回。
特勑奬諭
謹案
宣德之世。
鄭靖王瞻埈,越靖王瞻牖,襄憲王瞻墡,荊憲王瞻堈,淮靖王墺,滕懷王瞻塏,梁莊王瞻垍衛恭王瞻埏
 兄弟也。
恩遇不及 莊憲
洪武永樂以來
外國亦有獲禮於 天子者。
而 王朝爲之尤焉。
嗚呼
乾之大人
九五在上
九二在下
相與利見
此之謂也。
招隱
惟賢者。
致治之具。
卽位以來
屢詔有司
德行才智之士。
與共圖治道。
林泉巖谷
必有遠引而不輕出者。
夙夜念之不能已也。
夫枉己求售
志士本心
潔身獨善
聖賢中道
故嘗作招隱之歌。
使幽遠之賢。
皆知朕志。
庶幾幡然奮起者。
等爲國重臣。
特示觀之。
擧賢爲國
人臣之忠。
其必有以勉副斯意。
勿徒視爲空言可也。
公元1431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六年
 御製歌曰。
吾觀天地化育功。
四序五行實任之。
軒轅堯舜煕皥
亦有六相臯夔
君臣共濟往古
大廈豈是一木爲。
况予凉薄
資九五承大寶
四海之廣兆姓繁。
側席仁賢王道
長林大澤
高丘巨壑
豈無懷才抱德者。
蕭散幽閒樂其樂。
扣舷淸歌綠水
結巢雲松白鶴
雲松蒼蒼白鶴飛。
翠蘿搖曳春風時。
朝鑱黃獨
夕茹紫芝
放歌考槃什。
吟咏梁甫詞。
如玉在璞韜其輝。
天之生才有爲
下求賢詔。
公元1425年
珠寧無遺。
中夜有懷起待朝。
勞心咨求日晏
嗟爾賢人
何樂空谷
有莘幡然畎畒
傅巖何嘗版築
磻溪白首鷹揚
卧龍亦復南陽
旱歲人間望霖雨。
大川利涉舟航
嗟爾賢人
無爲徘徊
石泉麋鹿非爾伍。
風雨天路爲爾開。
脫却芰荷衣。
挂在淸澗隈
翩翩命駕蒲輪來。
黃金如山高臺
爾爲詠臺與萊。
無爲令我悵望思難裁。
因 頒手勑
以廣賢路
四方幽隱之士。
滄江先生徐舫方舟
終身不出何哉。
史稱徐舫桐廬人
好擊走馬蹴踘
旣而悔之。
學爲歌詩
乃遊四方
詩益工。
行省參政
蘇天爵將薦之。
笑曰。
詩人
豈可覊以章紱哉。
避去
築室江臯
自號滄江散人
宋濂劉基赴召也。
舟溯桐江
鄕夕黃冠鹿裘
江上
而笑。
望見
迎入舟中
欲載上黟川。
終不可乃止。
初未相識
以問曰。
徐方舟也。
因起與酌酒。
以爲別。
洪武之際。
避世
老於江湖
 宣宗卽位
猶不仕。
亦見其高也。
宴羣臣勑
公元1431年
臘後五日夜大雪。
迨朝而霽。
豐年之祥也。
作喜雪之歌。
與羣臣同樂之。
命光祿賜宴。
其悉醉而
歸。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六年十二月辛巳
宴羣臣。
喜雪歌。
一冬晴明不厭
臘月雪飛尤所喜。
從古農占重三白。
來年有秋預可擬。
昨夜長風廣莫來。
號空捲地初停雷
斯須玉屑
千樹萬樹梅花開。
地平鋪皆一色
光輝未數瓊瑤白。
四山蒼翠不可尋。
但見凌空銀壁
憑高四顧奇觀
日上扶桑不寒
昔人勞農享臘惟此時
更說來年豐有期。
村村腰鼓宴飮
庶幾時平今見之。
嗟予菲德臨九五。
燮理功能丞輔
擧觴相樂拜天庥
永念 皇天與 皇祖
於乎盛矣。
謹案
宣德六年
郭璡吏部尙書
黃福戶部尙書
胡濙禮部尙書
許廓兵部尙書
吳中工部尙書
顧佐右都御史
盖是時。
材賢最多。
三楊並列庭中
至於翰林侍讀李時勉
剛直不屈
名重天下
謚曰忠文
時勉庶吉士
翰林侍讀學士
洪煕元年。
上疏言事
 仁宗怒。
召至便殿
不遜
武士撲以金瓜
脅折者三。
曳出幾死。
明日交趾道御史
錦衣衛獄。
 仁宗大漸
夏原吉曰。
時勉廷辱朕。
言已勃然
其夕崩。
 宣宗卽位
使者
時勉來。
 望見罵曰。
小臣
敢觸 先帝
疏何語。
時勉叩頭曰。
臣言諒闇中。
不宜妃嬪
六事
令盡陳之。
對曰。
惶懼不能悉記。
 意解。
問草安在。
對曰。
臣已焚之矣。
 太息曰。
忠臣也。
立赦之。
復官侍讀
由 宣宗明聖之德也。
特賜奬諭
王恭朝廷
可爲卓然賢王者矣。
朝廷待王。
亦前後一誠。
公元1432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七年秋八月
特賜奬諭
是歲三月
太監昌盛等。
 賜綵幣。
諭曰。
王之恭事朝廷
恪共乃職。
朕已具悉
特遣昌盛等。
王綵幣。
至是降 勑。
又褒之。
 德音隆重
中朝公侯卿大夫
爲之嗟歎
臣伏見 (莊憲)碑銘曰。
新樂聲容
 祖宗功德
會用雅樂
斥女樂。
盖自 王朝開國以來
 太宗皇帝嘗 賜樂器。
然聲不中律
祭樂八音未備。
當祭磬用瓦磬。
鐘亦雜懸。
不具其數。
洪煕元年
生於海州
宣德元年
磬石産於南陽
乃命朴堧
編磬
海州
積其分寸
古經
黃鐘一管吹之
其聲差高於中國黃鐘之音。
乃以蠟。
燃成差大。
積分成管。
一粒一分
累十粒爲寸。
法以九寸黃鐘之長。
三分損益
以成十二律
逾月
制新磬二架以進。
 王命取 大明所賜磬一架
新制律管協之。
 敎曰。
中國之磬。
果不諧協
今新磬能得正聲。
予甚喜焉。
夷則一枚
其聲不諧
何也。
審視曰。
限墨未盡磨也。
卽磨之。
然後乃諧。
朝祭之樂。
備矣
字坦父
密陽人也。
精於鐘律
坐卧
交手心胸之間。
而爲戛擊形。
轉喉口吻之中。
而爲律呂聲。
積十餘年乃成。
授大提學
專意樂事
 王招
較正鐘律
曰。
某律高一分
更視之則高。
律有滓泥矣。
 王命剔滓泥一分
啓曰。
今則律正矣。
 皇朝使者來聽樂。
歎曰。
正聲也。
無乃異人鐘律乎。
嗚呼
樂學不傳久矣。
能得鐘律之妙。
異人也。
然 王知之能協律
而委以八音之事。
聖人也。
 勑所謂卓然賢王者。
不其然乎。
五經四書大全
覽奏。
欲遣子弟北京國學
遼東鄕學讀書
具見務善求道之心。
但念山川脩遠
氣候不同
子弟之來。
不能久安客外。
父子思憶之情。
不能已。
今賜王五經四書大全一部
以爲敎子弟之用。
 
公元1433年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八年冬十月
陪臣朴安臣至自 京師
頒 欽賜五經四書
初 莊憲具奏
乞遣子弟
北京太學讀書
 不許
然所賜五經四書
行於 王國
儒林道德之源。
則謂之 皇朝之功。
亦可也。
建州衛人畜勑
朕已勑諭
凡察李滿住等各將所搶去人口馬牛頭匹
盡行給還
王亦須以所得建州等衛頭畜等物還之。
而自今各須天道
輯和鄰境
戒飭下人
勿相侵犯
庶幾共享太平之福。
 
右 宣宗皇帝勑書
宣德八年閏八月
指揮僉事孟捏可來頒。
先是
野人李滿住楊木答兀結黨
遼東開原等處。
軍民被虜。
來者五百六十餘人
 莊憲解送 京師
野人侵擾北邊
八月
 王遣崔潤德往討滿住
先祖翼成公喜與許文敬公稠。
以爲不可
至是。
 天子勑書之如此。
世謂二公先見也。
翼成公喜。
字懼夫
永樂中
世子禔廢。
公爭曰。
世子年少
雖有鷹犬之失。
不可遽廢。
 上王(恭定)怒。
交河縣
已而放之南原府。
 莊憲卽位
 上王謂 王曰。
無罪
終不
公元1426年
可棄。
因泣下。
 王感動
起拜禮曹判書
宣德元年
右議政
六年
遷拜議政
 王視學
因欲試士
公啓曰。
視學
古之制也。
今 殿下如爲試士
而欲擧視學之禮。
視學輕於試士
不合於古聖之制也。
 王以爲然。
半車等。
和親
受敎書。
以爲 王朝不可野人私通國書
使野人誠心歸順
則 王朝待之如故而已矣。
益精議令禮曹奉 王旨
移牒野人
公曰。
通書
不可爲也。
野人
乞以子弟來質之。
又請朝見
則 王朝其可遏乎。
 王雖從益精之議。
然嘗稱黃某凝重
善斷大事
蓍龜也。
諸公會議禁中
日且晏。
公猶不食
戶曹判書金宗瑞
爲設宿膳以饗之。
公輒却之。
宗瑞
立之階上。
切責曰。
汝何敢私饗三公乎。
宗瑞慙。
汗出霑背
良久遣去。
 王命有司
佛宮
集賢殿學士成三問等。
極諫不聽
皆辭歸。
集賢殿爲之一空
 王流涕招公。
 下敎曰。
集賢諸儒。
棄予去。
若之何
公進曰。
臣請往諭。
遂徧往三問等家。
諭召之。
三問等。
於是乃反。
文敬公稠。
字仲通
翼成公俱爲相。
輔翼 明主
不能一變民俗
以造於中國之道。
然稠淸愼好儒學。
精於禮。
公元1432年
太廟社稷山川祭祀之事。
士庶冠昏喪葬之儀。
一皆考正
翕然合於周官節文
 上王(恭定)薨。
議羣臣服
旣葬釋衰。
稠駁曰。
君喪苴絰菅屨
世子達于卿士
是羣臣同服斬衰也。
今 聖上慈孝篤至
繩纓以終其制。
而羣臣服五月
卒哭
乃服吉服可乎。
請令羣臣。
陪祭原廟
衰絰以終三年之制。
 敎曰。
可。
明年四月
 天子太監劉景禮部郞中楊善 賜祭
使者入臨廣孝殿。
百官皆服衰絰
陪 王祭。
謂祝曰。
是中於禮矣
初諸功臣
爲 上王(恭定)就浮屠寺設經齋。
名曰水陸
稠啓曰。
禮。
大夫不敢諸侯
今諸臣雖自謂忠於國家
安敢以浮屠禮饗 先王乎。
福寧殿。
水陸
翰林學士齋文
非禮之正也。
功臣
設 先王位於下壇。
何其褻也。
壇廟祭祀之禮。
有正制。
不可踰也。
今 殿下方嚮儒術
經行僧。
功臣
猶爲 先王水陸
豈不惜哉。
 王稱
命罷水陸
二公制治之功於 本朝
號爲良相
宣德三楊之賢。
何以異哉。
力拒達達 奬諭勑(正統)
得奏。
知力達達事。
良用嘉悅
王之忠誠
朕所素知
初非待今之奏也。
特賜王綵表裏
公元1442年
 右 英宗皇帝勑書
正統七年
脫脫不花
使女眞來誘之。
邊將語之曰。
天無二日
民無二王
今 大明統一天下
汝何發不道之言乎。
遂拒不納。
 莊憲王馳奏 京師
故有此 勑。
脫脫不花
元後韃靼長也。
 皇朝稱之曰達達可汗
至是移書
詞絶悖。
 王力拒之。
大義也。
械送賊倭 奬諭
王嗣東藩
保障邊境
克體爾先王天事大之心。
秉恭攄誠
久而彌篤。
朝廷加恩眷待
不替益隆。
可謂君臣一心
終始間者矣。
玆復械送犯邊倭賊。
足見王遵朝命體國安民之意。
亦以見守邊得人而有御暴之功。
朕深嘉之
特賜王綵表裏
用答王之忠誠
公元1444年
 右 英宗皇帝勑書
正統九年四月
陪臣辛引孫歸自 京師
 帝賜幣及表裏
先是
倭奴四十艘襲破台州桃渚寧波
又陷昌國
八年五月
海寧
 王(莊憲)擒失剌也門六十人
使引孫
獻于 京師
此 天子所以奬諭也。
械送賊倭 奬諭
世守東陲。
奉職攄誠
益謹靡懈。
朝廷嘉善重賢。
禮遇優加。
所謂德厚寵榮
王其有焉。
曩者倭賊出沒爲盜。
王已生擒賊徒解來。
今復獲其餘黨解送
見王忠誠衛國之心。
彌久彌篤。
良用嘉悅
特賜勑用。
褒美之意。
公元1445年
 右 英宗皇帝勑書
正統十年春正月
 奬諭益隆。
是歲。
東良北住兀良哈浪甫也隱豆。
弑其父來朝
 王(莊憲)以爲大逆之人。
天地所不容也。
立誅之。
野人震恐
十三年正月
 天子賜勑曰。
 王世居東藩。
天事大。
克修職貢
愈久愈虔。
特賜王綵表裏
其褒之也亦至矣。
欽差尹鳳,鄭善 賜謚制
(景泰)。
朕恭膺 天命
君主華夷
柔遠懷忠
旌賢褒德
無間四方萬國之衆。
咸推一視同仁之心。
藩邦盡敬天事大之誠。
朝廷(缺)擧矜終恤亡之典。
朝鮮國王李(御諱)。
禮行(缺)樂善以處。
恭謹奉乎君上
惠愛孚於國人
朝廷之命是從。
誓夷虜之誘不納。
修職貢於中國
愈久彌敦。
守藩屛於東陲。
益勤不懈
志同金石
義全始終
方當嘉悅之深。
遽及云亡之戚。
隆恩典。
以示褒揚
賜謚曰莊憲
雖永光於爾世。
何能
已於朕懷。
靈其有知
尙玆欽服
公元1450年
 右 代宗皇帝制書
景泰元年
太監尹鳳奉御鄭善。
 賜謚曰莊憲
初 莊憲王。
學士朴忠正公彭年成忠文公三問等。
集賢殿
 躬臨行酒。
彭年大醉而仆。
 王脫所御藍錦衣以覆之。
及幸溫泉
 命彭年等。
以便入侍 駕前。
顧問
嘗抱元孫(恭懿)步殿中
彭年等曰。
寡人千秋萬歲後。
等宜護予元孫
嗟乎
 王其知人矣。
欽差尹鳳,鄭善 諭祭文
王東海邦
襲承世爵
天事上。
克秉忠誠
保境撫民
藩維用固。
宜膺壽祿。
過百齡
胡遽于玆。
翛然長逝
訃音遠至
良用悼嗟。
玆特謚爾以莊憲
遣人諭祭
並命爾子(御諱)。
封王爵
以奉爾祀。
主國人。
王靈有知
服玆榮寵
 右 代宗皇帝祭文
景泰元年
太監尹鳳奉御鄭善來 賜祭
 莊憲王事 上之禮。
出於至誠
進貢文書方物
親自監檢
故 皇朝寵眷之隆。
,宋二代之所能及也。
準 奏錫命
祗膺 天命
君主華夷
一視同仁
靡間遐邇
凡封
海外
國君長。
俾統其衆。
悉遵 祖宗成憲
用圖輯寧
咸臻煕皥
朝鮮國王李(御諱)。
受封以來
克承先志
天事上。
罔有怠違。
屬玆云亡
有繼承。
世子(御諱)。
王之嫡長
資忠厚。
國人攸歸。
特遣太監尹鳳奉御鄭善。
封爲朝鮮國王
主國事。
國中大小臣庶
務盡乃心
輔翼善道
循禮分。
毋或僭踰
使國人安生樂業
永享太平之福。
庶幾可副朕懷。
故玆詔諭
咸使聞知
 右 代宗皇帝詔書
景泰元年八月甲戌
太監尹鳳奉御鄭善來宣。
先是
也先大入寇
 英宗親征
兵部左侍郞于謙
極諫不聽
及 車駕土木
京師大震
衆莫知所爲
 郕王監國命羣臣。
戰守策。
侍講徐珵言。
星象有變。
宜南遷。
厲聲曰。
可斬也。
京師天下根本
一動大事去矣。
獨不見南渡事乎。
 王以爲然。
議乃定。
遷爲兵部尙書
時言者請誅王振
黨馬順。
言者
給事中王竑
發怒廷擊順。
朝班大亂
 王望見。
驚懼欲起。
直前掖 王而止。
衆乃定。
衣袖爲之盡裂。
吏部尙書王直
執謙手曰。
 國家惟賴公耳。
當是時。
毅然以社安危己任
天下以爲重。
 代宗
卽位
泣奏曰。
得志
必輕中國
長驅而南。
軍旅之事。
臣當之。
不效則治臣之罪。
 帝改容
字廷益
錢塘人也。
七歲
神僧相之曰。
救時名卿也。
寇挾 上皇紫荊關
遣諸將。
九門外。
及寇至。
身自督戰
也先弟孝羅平章卯那孩。
中礮死。
遂夜遁。
擁 上皇良鄕去。
少保
總督軍務
寇以喜寧謀主
密令大同鎭將。
斬之。
又誅間者田兒
寇始有歸 上皇意。
遣使求和
 京師解嚴。
故 王朝得通使价。
朝聘矣。
準 奏錫命
帝王天下主宰
必以天下之心爲心。
一視同仁
罔有內外
簡賢命德。
以任司牧
因情適宜
以致化理
其有仁惠
洽于一方
胤嗣肖乎世德
父子相承
傳叙惟允
所以表賢人而繫衆心也。
朝鮮國王李(御諱)。
慈惠謙恭
聰明特達
樂善循理
纖毫能勤。
天事上。
終始一誠
仁孝孚於國人
功烈著乎邊境
敬恭朝命
斯須不違
竭力殫心
惟恐不及
朝鮮有國以來
罕有王者也。
比奄及於告終
下人之罔屬。
爾李(御諱)。
乃其世子
忠孝有誠。
敬愼不懈
以長以賢
宜膺傳襲
玆特封爾爲朝鮮國王
於戲
藩國所寄。
匪德不
任。
惟敬天奉上爲大。
保境恤民爲重。
惟忠惟孝
以永率乃父之行。
庶幾衆心協和
世保藩土。
往膺朕命
益紹光榮
欽哉
公元1451年
 右 代宗皇帝制書
景泰二年五月甲子
政府左議政皇甫仁賫來。
是歲。
棘城厲壇
 恭順王祭文曰。
不純陽而有陰。
物不長生而有死。
有來必有往。
有神有鬼
固體物而不遺。
厲氣之無主。
無情之謂陰陽
有情之謂鬼神
無情則不可與言。
有情可以理曉。
予惟水火養人
而或有時傷人
鬼神生人
而或有時害人
傷人者。
水火也人也。
害人者非鬼神也人也。
寒暑雨暘五味之食。
天下養人能事
而人自失調和
則病乃作焉。
故知神德盛。
一天地。
今之厲氣
實非鬼神作慝
抑亦自作孽耳。
然適因一人作孽
傳染寖廣
積年不止
無辜橫罹。
殞沒性命
不知其幾。
豈非天吏逸德
玉石俱焚乎。
予以凉德
忝爲一國神人之主。
常懼有一物不獲其所者。
况忍視吾民之橫罹夭札乎。
玆命有司
令於所在
擇淨爲壇
分遣朝臣
祭以牲醴及羹。
申之以丁寧之喩。
使爾開悟
惟爾鬼神
思以善繼善收
霽怪憤之氣。
布生生之本德
以謂 王之文章固盛矣。
問學苟不純粹
制作豈若是邪。
冊 王妃權氏制
帝王推恩錫爵
褒榮及其伉儷者。
國家盛典也。
爾權氏。
朝鮮國王李(御諱)之妻。
柔淑
內助有稱。
爾夫旣襲王爵
爾宜與之偕榮。
玆特封爲朝鮮國王妃
爾尙恪遵婦道
以助藩邦
欽哉
 右 代宗皇帝制書
景泰二年夏五月
政府左議政皇甫仁賫來。
 王妃旣薨之十年
 恭順王卽位
追冊 王妃
上 尊號
後八年
議政鄭麟趾等。
以 王妃父專之罪。
追廢 王妃庶人
又二十一年。
布衣南孝溫上疏言。
不學無術
聞見淺鄙
固不知某事招某祥也。
某事招某災也。
然稽之於事。
酌之於心。
則吾之心。
天地之心。
吾之氣。
天地之氣。
人心人氣之順。
天心天氣之順。
人心人氣不順
天心天氣不順
天心天氣不順
災之所以降也。
臣愚妄意
 權氏之廢。
人心未順。
天心所未順。
從可知矣。
縱曰已毁之主。
不當復入 宗廟
惟當追復 尊號
改以禮葬。
一如 先后之禮。
以答民心
以答天譴
豈不美哉
公元1134年
下政院。
小人任士洪啓曰。
臣子所不得議。
遂寢不行
正德八年春二月丁卯
大雷震 太廟松木
三月辛巳
 王(恭僖)下敎。
追復 尊號
典禮
亦有光矣。
欽差金宥金興 賜謚制
朕恭膺 天命
撫有萬方
褒德旌賢
無間遠邇
朝鮮國
素秉禮義
天事大。
守一誠。
著令名。
可無厚恤。
故國王(御諱)。
存心旣仁。
樂善不倦
恭順事上
惠愛以及人。
朝命之是祗。
外誘之不納。
敦修貢獻
禮敬兼全。
固守藩陲。
初終不解
朕方隆於眷倚
爾遽及於薨亡。
宜有褒揚
以示旌異
賜謚曰恭順
靈其不昧
尙克欽承
公元1452年
 右 代宗皇帝制書
景泰三年閏九月
尙膳監左監丞金宥,右監丞金興來宣。
初 恭順王寢疾時。
朴忠正公彭年成忠文公三問等。
講論經旨。
夜將半。
世子(恭懿)背。
 下敎曰。
予以世子付卿等。
賜酒
 王爲下榻。
先執觶以勸之。
彭年三問皆醉仆。
 王引貂衾。
覆其上。
悲夫
準 奏錫命
朕恭膺 天命
主宰萬邦
封建諸侯
遠邇惟一
此國
家之大典
 祖宗成憲也。
朝鮮國
守禮之邦。
俾統其民。
可無君長
故國王李(御諱)。
先代之爵。
事天事大
始終一誠
克敬克仁
遠邇咸譽。
屬玆薨逝
有繼承。
世子(御諱)王嫡長
資忠孝。
國論攸歸。
今遣內官金宥,金興賫勑
封爲朝鮮國王
主國事。
凡惟國中大小臣民
夙夜惟寅
盡心匡輔
循禮分。
罔或僭踰
長堅忠順之心。
永享太平之福。
 右 代宗皇帝詔書
景泰三年閏九月丙子
金宥來宣。
 王(恭懿)在位三年
尊爲 上王。
天順元年六月癸丑
議政鄭麟趾等。
降封爲魯山君
甲寅
遜于寧越郡
 上王夜登竹樓
作詩曰。
月欲低蜀魄啼。
相思倚樓頭。
爾聲苦我心哀
無爾聲無我愁。
爲報天下苦惱人。
愼莫登春三月子規樓。
國人聞之。
無不流涕
準 奏錫命
國家奄有四海
君主華夷
一視同仁
無間遠邇
命德則寄以一方之任
象賢則錫以累葉之承。
所以繫其衆心
而俾臻于乂安也。
朝鮮國王李(御諱)。
端重謙溫。
聰明勤儉
天事上。
始終一誠
父王旣已有年
致國人靡不信順
恭承朝命
斯須不違
其先王之
賢子賢孫也。
享國未幾
告終之來聞。
應有繼繩。
以統其衆。
爾(御諱)。
乃(御諱)之嫡子
旣賢且長。
傳襲惟宜。
玆特封爲朝鮮國王
於戱
惟敬可以事大
惟仁可以撫衆。
保乂可以安邦
順正可以享福
惟率乃祖乃父之行。
庶稱朝廷賢之心。
往其欽哉
毋怠朕訓。
 右 代宗皇帝制書
景泰三年閏九月
太監金宥,金興來頒。
 上王(恭懿)遜位明年
忠文公成三問忠正公朴彭年
忠烈公河緯地忠簡公李塏忠穆公兪應孚。
謀復 上王。
發覺
同日死之。
景公誠源。
自刎死。
明年
 上王薨于寧越
後二百四十二年。
縣監申奎上疏
 魯山君。
君臨一邦
一朝也。
國人知愛戴。
遜位
猶稱 上王。
當時 顯號未嘗去也。
貫高之變。
趙王敖不與同坐者。
以不知其謀故也。
然則當時 魯山不得復位者。
或由事勢所使然也。
而亦豈非有待於 聖明乎。
何者
 聖上旣嘉六臣之節。
特加褒美
許其立祠
賁賜榮額。
六臣孤忠
受知於 聖明
益光百世之下也。
嗚呼
六臣故主而死於節。
已蒙 聖明美之恩。
况爲六臣
故主
而不知其謀。
曾無疵德也。
而沒不得寧。
不用 王禮
時移事往。
丘壠已平。
蓬科蕪沒
狐兎躑躅
安知夫幽寃鬱律
百世不化乎。
今若追復 王號
祭用 王禮
封其 寢園
加置守護
別立 祠殿。
備其儀物
神理可慰。
天心可悅。
人情亦必爲之翕然矣。
 王(元孝)感動
追復位號
上 尊謚。
嗚呼懿哉。
冊 王妃宋氏制
朝廷錫爵
本於推恩
妃匹相家
貴於順正
國之正典
不爽厥施。
爾宋氏。
朝鮮國(御諱)之妻。
柔順有稱。
相成無忝
夫旣襲乃王爵
爾宜錫以貴稱
封爲朝鮮國王妃
爾尙恪遵婦道
以助藩家。
欽哉
公元1455年
 右 代宗皇帝制書
景泰六年四月丁酉頒。
七月甲申
尊爲 懿德王大妃
八年六月癸丑
降封夫人
正德十六年六月甲申薨。
後一百七十七年。
追復位號
準 奏錫命
朕惟封建諸侯
固當謹於國序。
撫安庶類
尤在順乎人心
一時之宜。
百王之法。
朝鮮國王李(御諱)。
早以嫡嗣
襲主東藩
自顧孱弱之軀。
莫弭姦兇之患。
安國
身不固榮。
推位已遜於宗賢
嘉德宜從於懇請
玆特封王叔父(御諱)。
朝鮮國
主國事。
凡爾一國臣庶
務悉恭順毋違
永肩忠義之心。
安享太平之福。
故玆詔示
咸使聞知
 右 代宗皇帝詔書
景泰六年閏六月乙卯
 上王(恭懿)奏言
臣年甫十二承襲
罔知攸爲。
先臣母弟(惠莊)。
通古今。
有功有德
令權襲軍國勻當。
伏望 聖鑑特降明允
明年四月己未
太監尹鳳,金興來錫 命。
復辟詔(天順)
朕昔恭膺 天命
嗣承大統
十有五年。
不虞北虜之變。
惟以宗社生民之故。
親率六師御之。
而以庶弟郕王監國
兵律失御
乘輿被遮。
時文武羣臣。
旣立皇太子而奉之。
豈期監國之人。
遽攘當宁之位。
旣而 皇天悔禍
虜酋格心
奉朕南還
無復辟之誠。
反爲幽閉之計。
旋易皇儲而立己子。
惟天不佑。
未久而亡。
杜絶諫諍
愈益執迷
失德之良多。
沉疾之難療。
朝政不臨。
人心斯憤。
廼今年正月某日。
朕爲公侯駙馬伯及文武羣臣六軍萬姓之所擁戴
請命于 聖母皇太后
祗告 天地社稷宗廟
復卽皇帝位
大赦
天下
咸與維新
公元1457年
 右 英宗皇帝詔書
天順元年
翰林院修譔陳鑑太常寺博士高閏來頒。
初 英宗土木時。
先謀逆。
天大雨。
雷震也先所乘馬
謀不果行
先見 帝御幄上。
有神奕奕
正赤如龍蟠。
驚異之。
欲以妹進于幄中
 帝不納。
也先敬服
 代宗卽位
尊 英宗爲 太上皇
都御史楊善等。
奉迎 車駕
先置酒餞 上皇
自彈琵琶
妻妾羅拜于下。
 上皇旣還。
居南宮者八年
 代宗寢疾
武淸侯石亨等。
迎 上皇復 天子位。
改元天順
薛瑄禮部侍郞翰林院學士
入預機務
字德溫
河津人也。
少師高密儒者魏希文海寧儒者汝舟
潛心六藝
洛閩正學淵源
至忘寢食
永樂十八年進士
宣德中
擢爲御史
華盖殿大學士楊士奇謹身殿大學士楊榮翰林院學士楊溥
之名。
相見
謝曰。
士不自重
辱身也。
卒不往。
出監銀場湖廣省
正統之際。
山東提學僉事
學者
躬自講授
學者稱爲薛夫子
太監王振
三楊曰。
河東誰可爲大理卿者。
三楊對曰。
夫子可。
於是大理少卿
大學士
公元1425年
謂瑄曰。
用子者。
王振之意也。
一往見之可乎。
正色曰。
拜爵公朝
謝恩私門
不爲也。
是時。
公卿勢。
無不趨拜
兵部尙書徐晞白事膝行
不敢仰視
屹然庭中
趨揖之。
亦揖。
無加禮。
由是欲殺之。
指揮某死。
其妻某氏爲妾所誣。
坐弑夫。
都察院
同官
辨其寃。
遂誣以受賄
下獄
都御史王文。
振之指。
死。
在獄中。
讀周易。
顔色自若
將就戮。
老奴
抱薪而泣。
問故。
老奴于邑泣益悲曰。
聞薛夫子將就戮也。
大感動。
刑科三覆減死
 代宗不豫
上疏請建太子
中官王誠等。
謀召入襄王世子
未幾
 英宗復 帝位
卽日收文庭鞫之。
下羣臣議。
石亨等將置極刑
力救得減一等
 英宗素重道學
及預機務
延見
論天下事
從容開導居多
天順復辟之初。
 帝心藹然鄕於仁。
盛德日新
足以爲後世法也。
初 宣宗爲太孫時
濟寧胡氏善祥爲妃。
胡氏無子。
病。
 宣宗卽位
諭胡氏上表辭位
鄒平孫氏爲后
楊士奇不能爭。
胡氏退居淸寧宮
 賜號曰靜慈仙師
天下憐之。
 宣宗亦悔。
太息曰。
此朕少時事也。
太后崩。
 英宗下詔
追復胡氏位號
謚曰恭讓皇后
 惠皇帝幼子文圭
生纔二歲
 太宗靖難
幽之中都廣安宮。
號建庶人
 英宗復辟
文圭無罪久繫
欲釋之。
左右以爲不可
 英宗曰。
天命者。
自爲之。
大學士李賢贊曰。
堯舜之心也。
 英宗乃請於 皇太后
文圭
聽居鳳陽
婢妾十餘人
閽者二十人
文圭時年五十七。
起居出入
使自便
始得昏娶。
天下翕然稱 英宗之仁也。
冊 皇庶母九妃
委身蹈義
隨 龍馭以上賓。
宜薦徽稱
用彰節行
公元1435年
 右 英宗皇帝冊文
 皇庶母賢妃趙氏
謚曰純靜
惠妃吳氏。
謚曰貞順
淑妃焦氏。
謚曰莊靜
敬妃曹氏。
謚曰莊順
順妃徐氏
謚曰貞惠
麗妃袁氏。
謚曰恭定
淑妃諸氏。
謚曰貞靜
充妃李氏
謚曰恭順
成妃何氏。
謚曰肅僖
此 宣宗殉葬九妃也。
端靜貴妃何氏。
亦同冊。
始 孝恭皇后孫氏。
宮人子爲己子。
卽 英宗也。
 英宗卽位尊孫氏。
皇太后
生母無知者。
豈 先帝九妃之中。
誕生
英宗者歟。
自 太祖 太宗以來
宮妃殉葬者多矣。
 代宗崩。
猶用其制。
 諸陵夜半
金燈出於原上
宮娥引 駕以行。
神宮監望見之。
 英宗遺詔始罷殉葬
亦 盛德也。
承天門災求直言
乃者
承天門災。
朕心震驚
罔知所措
意敬天事神。
有未盡與。
 祖宗成憲
有不遵與。
善惡不分
用舍乖與。
曲直不辨
刑獄寃與。
征調多方
軍旅勞與。
賞賚無度
府庫虗與。
請謁不息
官爵濫與。
賄賂公行
政事廢與。
朋奸欺罔
附權勢與。
羣吏弄法
威福與。
征斂徭役太重。
閭閻靡寧與。
讒諂奔競之徒倖進。
忠言正士不用與。
有司闒茸酷暴
貪冒無厭
而致軍民不得其所與。
此皆傷和致災之由。
而朕有所未明也。
今朕省愆思咎
怵惕是存。
爾羣臣休戚惟均。
洗心改過
無蹈前非
當行直言無隱
公元1457年
 右 英宗皇帝勑書
天順元年
翰林院修撰文肅公岳正譔。
正字季方
漷縣人也。
薛瑄致仕
 英宗可以者。
吏部尙書王翺
薦。
召見文華殿
 英宗大喜
曰。
直內閣。
盡心輔朕躬。
頓首受 命而出。
秋七月
承天門災。
 英
宗懼。
草勑求直言
 勑下。
四方傳誦焉。
祭故兵部尙書忠肅公于謙文(成化)
當國家之多難
保社稷以無虞
公道之獨持。
權姦所並嫉。
在先帝已知其枉。
而朕心實憐其忠。
公元1465年
 右 憲宗皇帝祭文
成化元年
 詔追復兵部尙書于謙官。
 賜祭于家。
臣伏聞。
 英宗皇帝
黑河
不與也先俱生。
每朝罷。
留宿直廬
不歸私第
大同參將許貴
遣使
與冦講和
以爲 國家與寇不共戴天
不可與之講和也。
爲 陛下介冑臣。
尫怯如此
何以御侮
法當斬。
由是
邊將請戰
不敢復言講和事。
先見 中國無釁。
遣使請歸 上皇
 代宗曰。
寇詐難信。
宜絶之。
吏部尙書王直等。
議迎 上皇
 代宗不悅曰。
朕本不欲登大位
乃爲卿等所推爾。
從容言。
 天位已定
豈復有他慮乎。
 代宗改容曰。
從汝。
乃遣楊善迎 上皇
謙之力也。
 上皇旣還。
猶言 國耻未雪。
臣請率師討也先。
以復前仇
 代宗不許
儉約
 代宗賜第西華門
辭曰。
 國家多難
人臣何敢求自安乎。
嘗病痰。
 代宗躬幸萬歲山
取瀝以賜之。
 英宗復位
徐有貞下獄
公元1251年
殺之。
 英宗曰。
于謙有功
何故殺邪。
有貞曰。
不殺于謙
 陛下復位
無名也。
死之日。
陰雲四合
久而不散。
後 英宗知謙之寃。
頗悔之。
指揮朶兒
屍。
酹酒慟哭
曹吉祥怒而抶之。
明日
朶兒復以酒酹之如故。
 憲宗卽位
下 詔書
復官賜祭
豈深追 英宗遺意歟。
欽差崔安,鄭同 諭祭文
王早世爵
保國海東
天事上。
終始一誠
永壽年。
以享富貴
嬰疾遽終。
聞訃增悼。
玆特謚曰惠莊
遣官諭祭
靈其不昧
尙克欽承
 
公元1468年
右 憲宗皇帝祭文
成化四年秋九月
 惠莊王薨于正寢
五年
 憲宗太監崔安,鄭同。
 賜祭思政殿。
初 恭懿王寧越
東峰先生金時習
陷于廁中而逃之
入雪嶽山
浮屠
陽狂不遜
諸生有請受學者。
輒以木石逆擊之。
彎弓欲射。
以試其誠。
諸生能傳其業者盖少矣。
喜觀山水
放曠形骸之外。
登臨故都舊墟
未嘗蹢躅悲歌
其爲詩。
始題于紙。
亦不示人而投諸火。
或白樹而書之。
諷誦良久
輒大哭。
盡削其樹。
或種
然可愛。
已而又哭鋤去之。
世人莫測其意也。
 惠莊
王旣承大統
卿大夫多勸之仕。
時習堅卧不應
月明
離騷經。
誦畢必哭。
不忍忘 恭懿王也。
然 惠莊猶不之問。
提學徐公居正
遇諸市。
時習仰首字謂居正曰。
剛中無恙
居正駐軒笑應之。
一市驚目相視
有一大夫居正欲糾其罪。
居正搖首曰。
公止。
今罪時習
百世之下。
必累公名
時習日與市童游。
醉仆街上
見領議政鄭昌孫
大呼曰。
彼奴宜休。
昌孫俛首而過。
若不聞者。
文成公李先生珥曰。
時習陽狂避世
節義倫紀
究其志。
可與日月爭光
則雖謂百世之師。
亦近之矣。
時習危言妄議。
犯忌干諱
訶詈公卿
略無顧藉
當時不聞有擧其非者。
 先王盛德
碩輔宏量
季世使士言遜者。
得失何如邪。
準 奏錫命
紹承寶曆
統御華裔
丕冒海隅出日
不世受命
以克受其邦土
朝鮮國王李(御諱)。
自膺封爵
忠篤不懈
文焉修覲貢之禮。
武焉伸敵愾之威。
朕用嘉之
謂爲東藩純臣
降年不永
倐自淪沒
今特封王世子(御諱)。
王位以總國務
惟(御諱)早象父賢。
嗣保疆域
本國大小臣民
奉順嗣王
畏天事大
無或
替于爾先王之時。
朕尙有以永綏大芘爾國焉。
故玆詔示
俾共欽承
公元1469年
 右 憲宗皇帝詔書
成化五年
太監崔安等來宣。
欽差金興,崔浩 諭祭文
惟王克嗣先猷
繼守東海
方期安享壽祿。
綏爾國人
恪秉忠誠
作朕藩輔
胡不逾年
遽玆長逝
訃音遠至
良切憫傷
玆特謚曰襄悼
遣官諭祭
靈其有知
欽承嘉命
公元1470年
 右 憲宗皇帝祭文
成化六年
太監金興,行人崔浩
來 賜祭
準 奏錫命
嗣守丕圖
撫御寰宇
遐方絶域
立君長。
俾治其民。
易世錫封
厥有彝典
朝鮮國王李(御諱)。
先事大。
忠孝有聞。
受封未及踰年告訃。
遽云卽世
顧玆緖業
宜屬親賢
特遣太監金興齎勑
封王之姪(御諱)。
朝鮮國
繼總國政
惟爾實惠莊王之孫。
本國大小臣民
一心奉順
輯和東土
藩屛中朝
無替先王之業。
稱朕眷待爾國之意。
公元1469年
 右 憲宗皇帝詔書
成化五年十一月
 襄悼王薨于正寢
嗣子琄幼。
 貞熹王妃尹氏
定策立所
公元1470年
後。
以 康靖王德器夙成
權署國務
六年五月
金興來錫 命。
準 奏錫命
公元1469年
得奏。
爾叔王(御諱)。
成化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薨逝
特遣太監金興,行人姜浩
齎文諭祭
並齎詔。
示爾國人
封爾(御諱)。
朝鮮國
主國事。
並封爾妻韓氏。
王妃
爾宜敬守先業
保國安民
忠誠以事朝廷
信義睦鄰境。
節儉以舒財用
東土民物康阜
永爲中國藩輔之重。
朕惟爾嘉。
頒賜爾及誥命
冕服,綵幣等件。
至可領也。
 
公元1470年
右 憲宗皇帝勑書
成化六年五月頒。
初 康靖王
以 王孫封者山君
 惠莊王嘗謂王妃曰。
是兒類 康獻王
及 襄悼棄羣臣
 康靖王入承大統
於戱
 聖祖知 文孫也如神矣。
行狀器度雄偉
 康靖王眞天人也。
復 景皇帝位號
公元1472年
朕叔郕王踐阼
戡難保邦。
奠安宗社
殆將八載
彌留之際。
奸臣貪功
妄興讒搆。
請削帝號
 先帝旋知其枉。
每用悔恨
以次抵諸奸於法。
不幸上賓
未及擧正
朕敦念親親
用成先志
可仍皇帝之號。
其議謚以聞
 
公元1475年
右 憲宗皇帝制書
成化十一年冬十有二月戊子
上 尊謚。
謹案
 憲宗皇帝篤於任人
謹於事天
恢恢有人君之度。
兵部尙書文淵閣大學士文憲公彭時吏部尙書謹身殿大學士文毅公商輅
侃侃守義
盡忠獻納
粹然一出於正。
故 憲宗踐阼以後
復 代宗皇帝位號
蠲賦省刑
閭里充足
本紀曰。
 仁宣之治。
於斯復見。
是也
字純道
安福人也。
正統中進士第一。
修撰
明年
入閣機務
天順元年
 英宗召見文華殿
曰。
汝非朕所擢狀元乎。
頓首
 命兼翰林學士
 英宗大漸
遺詔
令妃殉葬之。
遺詔
輒泣下悲愴不已
 英宗亦爲之流涕。
 憲宗卽位
時議上 太后錢氏尊號
中貴人希 周妃旨言。
 天子所生母。
當稱 太后
爭曰。
朝廷所以天下者。
正倫常。
不然則上損 聖德
小哉
中貴人復傳 周妃旨。
內閣不知有 胡后讓位故事乎。
大學士李賢色變
時對曰。
 胡后退淸寧宮
正統之初
不加尊。
今 錢太后未嘗退居
且 先帝遺命
 錢氏萬歲後。
與朕同葬。
名分已定
安可與 胡后爲比
中貴人曰。
何不草 錢氏讓表
公元1254年
正色曰。
人臣阿意順從
萬世倫常罪人也。
中貴人危言脅之。
仰天曰。
 英宗皇帝神靈在上
人臣孰敢有二心乎。
今 陛下如推孝心
則 兩宮並尊爲宜。
遂定
乃尊 錢氏
慈懿皇太后
周妃爲皇太后
四年
 慈懿太后崩。
 憲宗
山陵
時對曰。
合葬 裕陵
主祔 廟。
正禮也。
 曰。
他日妨 母后耳。
曰。
 陛下孝事 兩宮
聖德彰聞
禮之所合。
孝之所歸也。
 曰。
朕屢請合葬
未得 太后之命耳。
明日
 中旨閣臣
別卜山陵
百官
文華門哭爭之。
 與 太后感動
從時言。
於是百官萬歲
十一年。
少保
三月卒。
 詔贈太師
字弘載
淳安人也。
鄕試第一
正統十年
會試殿試第一
終 明之世。
三狀元。
一人
修撰
入參機務
成化中文淵閣大學士
爲人平粹簡重
寬厚有容
至臨大事大議
毅然不可奪也。
中官汪直西廠
數興大獄
條直十一罪言
用事
士大夫不安其職。
商賈不安於途。
庶民不安其業。
不去
天下安危未可知也。
 慍曰。
一內竪。
何遽危天下。
誰主此奏者。
太監懷恩
傳旨詰責
正色曰。
京。
天下根本也。
留守
大臣也。
收捕
下詔獄。
大同,宣府要害守備
俄頃不可暫缺
一日械繫數人。
朝臣有罪
請旨
然後逮問
抄沒三品以上
不去。
天下安得無危邪。
項忠等。
亦劾
遂罷西廠
萬貴妃之名。
爲其父乞畵像贊。
遺金帛甚厚。
力辭。
使者告以貴妃意。
曰。
非 帝命
不敢承也。
貴妃不悅。
終不顧。
御史戴縉
功。
請復西廠
求去。
 詔加少保
賜 勑歸
正議
孜孜奉職
非其義不取
有古大臣風。
瓌偉
立朝剛直
中貴人無不憚畏
 明宰輔
以道事君者盖寡。
惟時二人最賢。
入閣二十餘年。
天下淸平
比諸三楊
亦無愧矣。
立 皇太子
王素禮義
忠敬朝廷
玆朕建立皇儲
嘉惠多方
矧惟王國尤所當厚。
特遣正使戶部郞中祈順,副使行人司左司副張瑾
詔諭王。
並賜王及妃綵幣紋錦。
至可收領
用副朕眷待之意。
公元1476年
 右 憲宗皇帝勑書
成化十二年
 賜綵幣紋錦。
戶部郞中祈順,行人司左司副張瑾來頒。
萬貴妃專寵
而妬後宮有娠
皆使墮。
悼恭太子
亦爲所
害。
 帝燕居
偶行內藏
紀淑妃應對稱旨
悅幸之。
遂有身。
乃遷居安樂堂。
生 皇太子
一寸
爲藥所中。
生髮
使門監張敏溺焉。
驚曰。
 上未有子。
何棄之。
哺養
藏之他室
 帝不知也。
十一年。
 帝召張敏櫛髮
照鏡歎曰。
老將至而無子。
伏地曰。
死罪
 萬歲已有子矣。
 帝愕然
子安在。
太監懷恩曰。
 皇子潛養西內
六歲
不敢聞。
 帝大喜
遂幸西內
使者往迎 皇子
使者至。
妃抱 皇子泣曰。
兒去吾不得生
兒見黃袍有鬚者。
卽兒父也。
衣以小緋袍
小輿
擁至陛下
髮披地。
走投 帝懷。
 帝置之膝。
撫視之。
悲喜泣下曰。
朕子也。
容貌類朕。
使懷恩言于內閣
明日
羣臣皆入賀
大學士商輅
建儲
於是立爲 皇太子
頒 勑天下
是歲。
月生五色雲
 大子之祥也。
建州
建州女眞
逆天背恩
寇邊陲。
已令監督總兵等官。
選領精兵
刻期征勦
惟爾國王
紹胙東藩
輸忠於我國家
有隆無替
朕甚嘉悅
我兵壓境
賊有奔竄國境
諒必擒而俘獻之。
王如申遣偏師
相應援。
大奮貔貅之威。
同殲犬羊之孽。
逆虜旣除。
則王敵愾功勤
茂。
聲名豈不有以享於無窮哉。
公元1479年
 右 憲宗皇帝勑書
成化十五年
建州女眞
犯邊塞。
命 康靖王出師討。
初 惠莊王。
承 英宗皇帝之命。
遣魚有沼。
建州
李滿住及其子。
焚其廬舍
乃斫樹白而書之曰。
某年月日
朝鮮大將魚有沼。
建州而還
 天子中官姜玉,金寶
白金文錦西洋布以 賜之。
至是。
 天子又降 勑勖武功也。
謹案
禮記王制
諸侯賜弓然後征。
賜鈇鉞然後殺。
 憲宗皇帝勑書
命征建州
上公待 王朝也。
故 王朝專征伐。
是 勑書威於弓矢
嚴於鈇鉞也。
嗚呼
 王朝其進矣。
建州
往年
建賊背逆
朕嘗出師致討。
而爾國先王(御諱)。
發兵來助。
用能克捷矣。
玆者。
賊猶稔惡不悛
朕從廷議
出師討之。
王發兵來助。
雖前兵。
江水解難濟。
不獲與我師合勢
同成厥功。
而後兵。
亦抵巢攻勦禽。
斬其部屬
焚毁廬舍蓄峙。
得其所掠我邊衛人口
又遣陪臣
押赴來獻
王之忠誠
先世可謂能繼。
朕命可謂無負矣。
令聞寧有窮已邪。
今遣內官鄭同,姜玉。
王國
王綵段,白金文錦西洋布。
其領兵官
左議政尹弼商節度使金嶠。
亦各如例有賜。
旌勞勩。
王其欽承之。
公元1480年
 右 憲宗皇帝勑書
成化十六年
太監鄭同,姜玉來宣。
初 康靖王大將魚有沼。
往征建州
有沼率師至滿浦。
會氷未合
班師還。
 王乃更命左議政尹弼商節度使金嶠。
往征之。
俘獲甚衆。
 王大喜
遂遣陪臣魚世謙
獻俘 京師
 天子下勑。
奬其功臣
觀成化之世。
魚有沼,尹弼商
未有將帥之材。
而乃能率深入
女眞之庭。
建州之帳。
埽淸東北者。
何哉。
 中國方盛。
而 王朝承其餘威也。
至崇禎中
建州兵來圍南漢
已而
又襲江都
當時將帥之材。
非不如有沼,弼商
江都卒莫之守。
 王世子(昭顯)。
質於瀋陽者。
何哉。
 中國方衰而 王朝受其餘禍也。
臣每讀 憲宗此勑。
未嘗歔欷流涕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