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五 (自动笺注)
樗村先生遺稿卷之四十五
 墓表
  
議政艮齋崔公墓表
惟我肅宗大王在位四十六年。
久道化成
名碩登進
幷以事功忠藎
經述儒雅
各有展布
以鳴國家之盛。
至若急流中勇退如錢淡成者。
獨有艮齋崔公而已
當公之退處林下
山澤槁枯無異
殆若忘世
及夫國有大逆
凜凜危迫之憂。
奮身自力
疾馳告急
使宗社獲安
人心帖息
豈非君子大勇歟。
功高一代
而公自居
聖主深知公。
不枉其志煌煌四大字。
可與穹壤同弊。
山河帶礪
不足論。
嗚呼
公之晩年一着
可以見其平日所存
進退隱現
與義比者也。
公諱奎瑞。
字文叔
海州崔氏。
文憲公冲。
始祖
奕世嬋嫣
名德相承
本朝
集賢殿副提學萬理。
顯陵名臣
孤竹公慶昌。
文武全材稱。
又再傳諱振海。
安山郡守左贊成。
爲公大父
考諱碩儒
平縣監贈領議政
妣某封某氏。
公以司䆃寺正諱碩英之子
而爲叔父後。
所生妣某貫某氏。
公幼而聡穎特達
五歲出後
長者
使之寫其情事
應聲曰。
人皆有一天
獨有
公元1729年
天。
見者異之。
己酉
司馬
庚申
除永禧殿參奉
別試文科
自承文院副正字
以至于大拜
內外踐歷
已具幽堂之誌。
而其在憲府
持平
論江華留守尹堦營私病民
又甞坐府。
杖治䆠竪恣橫者。
諫院
以大司諫
中批三臣
有失僉擧之義。
經筵
副提學
折受之弊曰。
凡言守令之善。
必曰民不見吏。
堂堂聖朝
分遣乕而冠者。
奪取窮民口吻中物。
使邑里不得寧。
在事軆。
何如也。
己巳
元子定號。
上盛氣以待諸臣曰。
不從言者
納官退去
公進曰。
聖上春秋方盛。
王子生纔數月。
正宮終無螽斯之慶。
國本不期定而自定矣。
今以官爵䝱持。
不但羣下太薄。
殿下於此
失言大矣
己卯
以禮曹判書
乞暇沐溫泉
遂歸龍仁之魚肥谷。
時公年五十歲矣。
眷注方隆。
名位方盛。
上下之交。
非有鑿枘難合者。
决意長往
不竢終日
雖愛公者。
不能無惑。
不愛公者。
隨以惎間
朝旨敦廹
譴責切峻
介石之志。
無所撓。
甲辰辭䟽。
畢陳自廢之義。
而始知公之前日告退意有在也。
今上初卽位
公力首輔
乃許以軍啣入侍
上曰。
若有勉戒者。
願聞一二焉。
辭謝曰。
孝子
百行之源。
伏聞
公元1728年
殿下哭泣顔色
無不感激
竊願以孝帝王之孝自勉
又曰。
論語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臣敢以重之一字
殿下獻。
時有李義淵者。
托以儒䟽。
上誣景廟。
公留䟽卽歸。
上連降別諭。
備言不可去之義。
附奏
臣在大行朝。
一䟽曰。
朝廷寘臣於數外。
枯槁窮山
守死不變
則其於厲廉之道。
未必不爲燕臺郭隗
不猶愈於身在都下無所裨補者乎。
戊申之事。
上欲元勳歸公
旣而
終不可強。
手書一綠(一作線)扶鼎以㫌之。
是歲寓江都
癸丑九月
龍山
搆小窩。
扁曰蠶窩。
且書孤(一作狐)死首丘葉落歸根八字壁上
見志焉。
甲寅臘月晦日。
命家人掃室正席
澡軆易服。
至翌朝
口占遺䟽
婦女
翛然而逝。
春秋八十六。
前一旬。
大星
隕於家園
未就襲。
異香蟠空。
經日不散。
吁亦異矣。
傳批史官
回陳公已逝。
上降備忘百言
俾更申諭曰。
替予躬往。
又敎曰。
黃耈其逝。
予將何依。
士於知友
宜成其美。
予於元老
許以知心
則徒思寵耀
不念成美之道乎。
勿用大臣例。
以奉朝賀祿俸
三年繼給。
太常
不待贈諡
幷賜東園秘器
以其三月
歸葬陽城篔簹谷丑坐之原。
上甞與諸臣論及
曰。
雖以古之名臣論之。
首尾進退完全
未有如崔奉朝賀者。
嗚呼
可以君臣之際也。
公之得於天者。
明高朗
而濟之以己分上用力密切
甞曰。
不忮不求不踰閒。
是吾七字符。
以是公平生則可知已。
公於少日
遇人方外者流
目公以爲無傷人害物之意。
盖其祥知之氣發於外。
望見而知之也。
立朝未幾
已有不樂仕宦之情。
名塗進取
視之蘧廬
若其不求而至者則有之。
而初無求而後得之者。
固已無愧於不忮不求之訓矣。
錥亦甞承敎於公。
曰人之病。
須知內外陰陽之辨。
在公衆。
坦然做去。
不然他人所不知處。
則却不欲其知之。
於此
每有發省者。
公之省身克己之功。
可謂眞切
其所以不踰閒者。
不可只從外面粗淺處求之而已。
之前後筵對勉戒之語。
多在誠之一字
最後陰陽交戰
痛加抖擻一轉語仰勉者。
讀之不覺竦動開發人處。
引君當道之義。
痛切懇至
至今烱烱猶若可識也。
夫人全州李氏
僉知中樞府事贈吏曹判書提學之女。
安貧崇儉
克配公德
德行公所行錄
六男二女
男長尙震縣監。
次尙復僉正。
次尙鼎參議
尙謙別檢。
次尙觀郡守
尙履文科持平
郡守沈宗賢,士人元命卨。
尙震男。
郡守駿興,正郞運興。
沈東鎭,林象九說書李顯祚。
尙復男。
敎官普興,範興。
尙鼎無子。
子運興。
尙謙男。
興,正郞景興,寅興。
校理李彛章。
尙觀無子。
子範興。
尙履男。
馬載興。
文學允明,縣監朴善源
沈宗賢男。
司評鏞。
敎官李命德。
元命卨男。
正景濂。
李匡
內外曾孫不盡記。
嗚呼
公之名德出處
國史書之。
士大夫誦之。
何待區區淺陋發揮
墓道文字
猥承見屬。
旣辭之不獲
則不敢爲一毫溢辭者。
竊恐有負公雅志
而亦非所平日誦慕之實心也。
外祖霞山公墓
公元1640年
嗚呼
此吾外王霞山李公衣履之藏也。
公諱萬謙。
字子益
系出全義
高麗太師棹。
始祖
仍世大官
入我朝。
樞院孝靖公貞幹
京畿觀察使士寬。
曹參議禮長三世。
名德相承
高祖咸鏡道節度使號淸江諱濟臣
才兼文武
宣祖名臣
曾祖諱壽俊。
曹參議
大父諱學基。
考諱行道
憲府持平
廣州安氏。
平安道觀察使獻徵之女也。
公生於崇禎庚辰
天才絶異
文辭一世
尤工騈儷
一篇脫藁
諸公輒取去。
傳寫以爲法。
丁酉
中生
公元1743年
闈。
屢冠多士
不利會試
癸亥
始以節製
直赴殿試
甲科
例授宗簿直長
甲子正月初四日卒。
享年堇四十五。
葬于楊根某山某向之原。
從先兆也。
嗚呼
生自名閥
華聞夙彰。
人或以詞垣館閣期之。
幷遊諸公
一時之彦。
而論其高才博識。
多自以爲可及
明谷崔公錫鼎
與公爲姨兄弟。
哭公之文。
有曰。
出則聯裾
居則共寢者二十年于玆。
知兄者莫我若也。
姿性端方
氣宇和易
聡悟絶倫
淹貫羣書
靡不包羅総括
詞藻夙就
聲名籍甚
不惟一時流輩瞠乎下風
雖古之博雅
亦鮮其儷。
霞谷鄭公齊斗則曰。
高雅之志。
愷悌之資。
淹博之學。
精敏之詞。
今其不可得以見之。
世所共識
傳聞亦嗟。
二公之言如是
餘人贊道之辭。
不必盡擧。
而公文行望實
一世所重。
可知已。
錥生不及在世之日。
幼而失母。
於公之事行
無所覩記
未有傳聞
而外尊屬
凋逝已盡。
之流風餘韻。
在於後人者。
邈然不可復見。
雖欲追述其萬一。
傳示久遠
何所徵乎。
嗚呼
以吾外翁之才之德。
而身旣沉屈。
爲世所悲
志業行誼之可述者。
又已掩翳不彰
乃至於此
寧不於邑
先子自童子時
公學
甞謂不肖曰。
外舅尙書授我。
而方與人酬酢
使之坐於凾丈外。
誦而傳之。
不曾有錯。
人問其讀是書幾許年而乃爾。
答曰。
少日讀至三十遍。
其後不能讀云。
先妣記性絶異
不肖自𥠧少時鈍根甚。
先妣甞自咄曰。
以吾父之聡明
而乃有孫如汝者耶。
不肖方愚昧。
不能仰扣外王父聡明之如何。
而亦未知其言之爲可悲也。
久欲以文字。
請於立言君子
要爲不朽之圖。
而以家狀未就。
因循迄今
使其及於明谷在世之日。
則不家狀
亦必可成。
而竊恨不能商量數十之前
莫非錥之罪也。
公之下世六十餘年矣。
日月寢遠
聲光寢微。
之後生少輩。
幾不知有公。
設或有知之者
不過得之令文字之間。
其所知公者。
所以愈不知公也。
不敢從人乞銘。
以賁幽堂
而心竊有所痛恨
亦有所大懼者。
先人湖西時。
治一小石
載送舅氏
而且不肖曰。
此汝母所托也。
嗚呼
吾母甞恨外王父卓行高文
埋沒不顯
爲至恨。
必欲爲標墓道
不至於百世蒭牧之原。
先人又不忘少日之托。
畢竟獲遂其志。
則此事何可但已。
以文字之不可托於人者。
如此
若或荏苒不能擧。
無寧以數語識其石。
且記吾父母所以經營之實。
使人知爲某公之墓
而已
則不猶愈於閼然遂廢者耶。
嗚呼悲夫
前配完山李氏
考某。
後配文化柳氏
學生震昌。
公無子。
取弟郡守百謙之子敎官徵鼎而子之。
三人
長適縣監崔祥。
次適領議政沈壽賢。
次適學生金堂
徵鼎娶都事趙尙協女。
有四子。
德星進士德章,德冕,德晃。
監子
泰亨
議政子。
錥。
女二。
長適府使鄭錫耆。
次適學生洪鎭輔。
學生繼子
履。
嗚呼
人孰無母家。
而寧復有如錥之情事者耶。
雖在𥠧昧無所識。
而猶記吾母痛念慈氏遘難
日夜腐心
忽若無生
每思之。
怵然心驚。
不肖之所可致力者。
只有墓道之表。
不負所托也。
而乃不免草草如是
俯仰懷痛。
有淚潸焉。
頃年止山時。
執義從叔臨見
中酒以往
放言不顧
且曰。
君之外翁李公。
長者長者
時年少。
不能深識公。
竊聽輿論
則以淸溪洪君。
相伯仲云。
又亟稱之曰。
長者長者
朴公於醉後。
心所可者
擧世之而不恤
至於外翁
乃若是者。
必於見聞之世。
所以知公深故爾。
外祖母李氏墓表
此吾外祖母全州李夫人之墓也。
夫人出世宗大王九男寧海君瑭之派。
四世襲封
後繼有官
公元1744年
職。
不幸家覆又絶世
可悲矣。
外祖父十八歲。
生貟
夫人賢德
克配君子
無違志。
爲公甚所敬重
而自本家遘𥚁。
不安其室家。
至於流離
所止泊。
以歿其身。
盖公始不敢違朝令。
而其情無少改。
甞有詩曰。
一鶴孤飛海上
碧雲殘月崑丘
(七字缺。
)遙夜悲鳴憶舊儔。
爲之手書于諺書卷上。
至今藏于不肖家。
錥幼而失母。
而猶思吾母日夜外祖母窮約
憂念不置
自稍有知
亦能記此意。
而心竊悲傷
然卒不能一分致力
使吾外王母少抒。
一日窮鬼所迫。
送死之禮。
不能無憾
則錥之罪不但不能外王母而已
不能體吾母平日憂念老母至情
痛恨之極。
顧無自盡誠力之地也。
夫人庚辰生。
戊戌十二月初十日卒。
翌年春
葬于楊根西終面沙洞乙坐之原。
外王考墓在南麓相遠
而夫人則別營兆域也。
夫人甞有丈夫子
名祥龍
幼有邁往之才。
而卒不育
尹士涵墓表
余自士涵歿後。
每思之慘。
(十字缺。
)而然爾亦不以其人之才。
(十字缺。
)特以其志氣剛决
可以超然高擧
必不入於末俗
公元1743年
科臼中。
而亦可使余衰弊之氣少振也。
世之論人者。
必曰資禀拔萃也。
聡明特達也。
吾意則不然曰。
志氣第一爾。
雖有二者之美。
志氣不能自強
則顧不能光拓得去也。
不佞爲此說。
盖因士涵而發。
始余在止山也。
士涵以弱冠
有時往來
視之
少年學文藝者而已
一日小學一冊而至曰願學焉。
漫應之曰。
君之家旣不邇。
何可數來爲也。
然而士涵之來愈數。
竊見其志不專在文藝而已
心頗異之。
而以其氣質弱。
易致疾恙
故屢止之而不肯聽。
旣而
來寓于庠舍。
大冬極寒
而亦不自恤。
又於春夏泥瀜。
木屐
自其家鎭日而來
雖遇甚雨狼狽
而顧不之憚。
余旣知其志之篤。
而且以爲剛勇
能有自立
於是向來未敢深與之意頓然失去
而每從所見
竭其端告之遍。
自經以下
程朱文字
無所不讀。
至癸亥
移家將還于白城舊居
棲屑山寺且數月。
士涵亦隨之。
及輟還時。
士涵遽自疑曰。
前此屢承嚴責。
而此番則殊不然
未知何居
余笑曰。
嚴切之言。
亦豈長時可聞者耶。
吾於朋友
未甞廹急之辭加之。
而獨於士涵。
有時呵責
殆如子弟之不馴者。
然至是則不見不可意者
不至於前時
切切
故士涵乃有此說也。
士涵又曰。
學問
氣質變化
第一義諦
而養東則東(一作未)得己不及人。
非不欲竭其才而自力焉。
許多從事
未見其進益之效。
其將奈何
余答曰。
氣質如一穹石不可動者
而用盡移山之力。
畢竟亦有一二分轉動之勢。
以士涵喩之。
則已有罅隙可乘者。
能不用力
必有取次轉動之望矣。
如是向後進進不已
只看在我者爲如何爾。
湯武反之者。
能到聖人地位
自此以下
各有分數之可吉(一作言)。
至如十分
雖不敢望
而五六分以下
惟在其人志氣之能爾也。
是後相從之數。
不得止山時。
未甞久濶
癸亥夏
士涵委來。
請讀儀禮經傳曰。
諸經不免草草打過
而亦幾遍閱。
禮書未之讀。
故敢請。
余謂之曰。
朱子陳才卿書曰。
禮學是一大事
不可不講。
然亦須看得義理分明
有餘力時及之。
今君之讀禮書
無所不可者也。
乃與之讀儀禮
旋因賤疾復作
不能對討爲日曠
而堇讀數篇而止。
自是之後
不得復聚。
甞因湖行歷見而去。
遂成幽明之隔。
噫嘻痛矣
昔在止山
君方年少
不爲朋友深知
一日閔士相鈺來見。
與君聯枕於校宮而歸。
言于余曰。
士涵所見已到高明處。
不謂其已能如
許也。
是後朋友年大於士涵者。
莫不相許
苟使其假之以十年二十年。
則亦必大可觀者矣。
豈獨士涵之不幸耶。
亦爲老我不幸也。
年衰病痼。
如下山之勢。
無分躋攀之進。
而遽失吾之強輔
倀倀然瞽之失
有時思及。
不特痛惜之情。
以此身之踽踽
爲自悼也。
君性夙慧
於四五歲。
已有趣操可見者。
在其外舍時。
大人方持憂服
有以靑衣加其身者。
不肯曰。
父之服如彼。
其子何可乃爾
其外翁戱之曰。
以汝爲子。
宜乎(一作呼)我爲爺。
對曰。
翁之姓李而孫之姓則尹也。
不敢聽命
人或投之以栗曰。
隣園得之
曰偸來之物。
所不食。
此皆學語後數歲事也。
生質之美如許
而旣長又有志於此事。
每有不得不措之意。
故其用力
常欲人一己百而後已。
如是將來造詣所極。
又何可量也。
在家百行之源。
有人不可及者。
不能盡述。
平日讀書
畧有箚錄。
不忍埋歿者。
已於行狀中槩擧之。
故亦不爲縷說
只道區區相與之深慟惜之切而已
君諱養東。
士涵其字也。
海平尹氏
自勝國爲名閥
而入我朝。
有諱斗壽。
議政海原府院君諡文靖號梧陰
協贊中興之功。
是生諱昉。
議政海昌諡文翼
是生諱履
公元1714年
之。
判敦寧府事海恩君諡貞孝
是生廣興守諱垍。
卽君之七代以後四世也。
曾祖世弘
大父重明
內資直長
父諱得恭。
全州李氏
郡守好女也。
君以甲午十二月五日生。
乙丑正月十四日終。
葬於衿川。
移葬于長先塋酉坐之原。
全義李氏
父萬珏。
一子
幼。
君之弟藎東。
屢以墓道之文爲言
不佞何待國甫之托。
然後作文字以副之耶。
但覺傷痛
不能泚筆
遂至七年之久。
顧余衰綴。
日甚荏苒之頃。
恐有負於平日之志。
自力僅綴若干語。
以歸之云爾
朴公輝山墓表
公元1720年
公諱輝山
字汝玉
姓朴氏
系出慶州
有諱瑀。
始顯于麗朝
門下侍中
封屛山
仍以屛山爲籍。
今之比安縣也。
本朝
有諱瑞生
官吏曹參判。
受學吉冶隱
世稱栗亭先生
嶺儒爲之立祠
四傳有諱希聖
朔州府使贈左承旨
於公高祖也。
曾祖諱峻。
安縣監。
事親至孝
三綱行實
祖諱宗岳
利仁察訪左承旨
考諱峸。
通德郞。
淸州韓氏。
察訪有性女。
公以顯廟庚子二月十四日生。
資性質直謹信
失所怙。
養王父。
左右就養無方
承奉懽適
惟恐一事之有違於王父意。
常曰。
惡衣惡食
學者
公元1699年
大戒
飭躬修行
子弟先。
性又介㓗
臨財不苟
出遊黌舍
持論平直
不屑黨比激之習。
前後章甫䟽籲。
每推公主其事。
其爲士友信服如此
己卯科獄。
不復留意擧業
者(一作子)徵佐赴鄕解。
名在榜中。
及見試券有失誤
公輒使呈於禮曹拔之。
如使他人當之。
則或不能如是
而公斷然不撓旁人之說。
此亦可見處不苟一端也。
晩年移家
小築於先山下
躬行歲事
以寓追慕
雖甚窮窶
不以家事自累
取優閒靜。
便以適其意。
小學,孝經等書。
訓課童蒙
以爲終老之地而已
戊戌正月初五日卒。
葬於先山下卯坐之原。
安東權氏。
學生諶之女。
曹參習齋擘之玄孫也。
宗黨以婦德稱之。
事尊章。
子女
俱得其道。
先公三年而生。
後公二十二年而卒。
附葬于公之墓左。
二男二女
男長徵佐文科
見任靑陽縣監。
次徵佑。
女長適士人金一匡
適生貟金宇樞。
徵佐子垂訓,垂聞,垂韻。
女適趙衍五。
徵佑子垂奮。
一匡子承慶。
金宇樞四子二女
男肅煕,樂煕,若煕,拓煕。
李濈,鄭基
其婿也。
謹按
屛山行錄
栗亭
被選淸白
後孫或載於三綱行實
或擧以孝廉節行。
相傳世其家。
藥泉南公之序曰。
今人世系之中。
有一
科名顯官
以爲宗族之光。
而况秉彛懿德
咸聚於一門
繼繼不已
以增夫斯民綱常之重。
判公以後
則不替。
而位則不稱。
積之厚者。
其發必大
明谷崔公之序曰。
噫。
爵祿科名之揚顯。
謂之勢榮。
行誼誠節較著
謂之義榮
名閥稱。
不如節行之爲懿也。
嗚呼
公生於節行之家。
不能以勢榮稱
而裕躬燾後。
不于其身而于其後
古人所謂留有餘不盡之福。
遺子孫者。
不其然乎。
抱疾深伏
與人從遊
以是一日之雅於公。
而公之孫垂訓
相從有年
乃以其家庭之命。
行狀而來
徵文於老廢無用之人。
不宜冐昧承當
而竊見累世節行之美。
自不覺其興感
不敢巽辭
謹就狀中。
纂次以歸之。
神識昏昧
言語拙劣
是用愧恐而已
聖問墓表
公元1727年
昔年聖問
來省其外王母白城
一日見訪
余於其時
已喜其容觀秀拔
心竊欣聳。
問其年則方十七歲也。
旋取大學
開講說之端。
凡數往來
其所扣質。
亦非少年泛問漫應之比。
其後不相見且久。
歲丁未
適入都而因桂坊出入
知其家近而過之。
以余棲屑之蹤。
非心傾嚮
則必不爾也。
未幾何。
而聖
問歿。
不但痛惜不已
亦有恨其不能脩短之命。
旣疑且惑。
至今不能釋于懷。
今於墓文之托。
極知不文不足發揮平日相與之深。
而亦不可老病昏廢辭之。
堇綴若干語以歸之。
按君之遺事所錄。
有曰。
禀質厚重
器宇峻整
溫粹之資凝遠之識。
及長。
大肆力於學問
必以聖人爲可學。
斯文興喪。
視作己任
而志在堯舜君民。
挽回世道
苟有一分未到。
則吾事未了
又曰。
學者
不以孔孟自期
則皆苟焉耳
此乃君之平日所甞言。
無非第一義不讓別人之意。
噫嘻
世豈復有斯人也哉
士先立其志。
然後自己當爲者。
亦可以勉勉循循而進。
如是
得少以爲足。
只將以名聲一世而止爾。
聖問者。
年未弱冠
其所自期待者。
不在明道希文之下。
噫嘻
世豈復有斯人也哉
聖問初無師受指導之益。
而自其志學之年。
已能認作本分事。
一此不解
不得不措。
則古之人吾不及見。
而以吾所覩記
則有此忒早如聖問者。
更有何人也歟
嗚呼
天旣賦與之者若是之厚。
而又何奪之速。
若是不少待耶。
居家
誠孝篤至
父母側。
每有愉色惋容。
親或有不豫色。
則爲之起敬起孝。
必待其懽然而退。
凡於兄弟姊妹
務盡友愛
有疾病。
躬自扶護
而救視之方。
無所不用其極
尤於夫婦居室之間。
持戒甚嚴。
常自言夫婦陰陽之正。
天地相配
豈可以不正干之。
內外相敬如賓
且相勉戒。
朋友切偲焉。
平居不在乎一切世味
衣取蔽軆
食取充腹而已
至如賭戱之具玩好之物。
一無所喜。
或値紛華之際。
斂膝危坐
若無所覩者然。
戱謔之言。
惰慢之氣。
不設於身軆
雖在應接疾遽之際。
聲氣不異常日
儼然端坐
見其有不可犯之色。
其與交際
又甚欵洽
對來樂易焉。
持己務在誠實
行事必欲其光明正大
未甞苟且掩餙之態。
每誦不愧屋漏內省不疚等語。
以自警省
其於人也甚恕。
隱其惡而揚其善。
有言人之過者。
則必曰傳者之說。
不可必信
常自慨然以爲世態不佳
士習偸薄
滔滔以往
不可復振
遂欲一夫不得其所若撻于市爲
且曰。
學之不進。
由志之不固也。
其所以爲學。
不欲如世人講說文華者。
而乃成己成物
知爲合內外之道也。
深痛科擧之弊。
心欲廢之而亦以親意爲重。
乃曰。
旣不廢而不習程文
亦非道理也。
雖攻擧業
而其心所主。
則在經傳儒家諸書矣。
每嫌詩人之浮誇。
不事漫吟
有時隨意寫出。
亦自
公元1710年
典雅
其詠大道詩首曰。
靑門朝闢路縈迴
末句從知大道不人猜。
亦有意致矣。
薜溪李公德壽
見君之春秋論。
大加嗟賞
就其下批曰。
議論的確
文辭爾雅
今此得此。
不啻衆哇中聞詔也。
君初不以文章爲意
先輩見詡乃如此
前後赴擧
屢入發解
人亦莫不艶稱
而君則殊不欲以失得自撓也。
君以庚寅二月十二日生。
己酉十二月十八日終。
得年堇二十。
何其短歟。
家世自高麗名右文館直提學尙衷以後
代有大官
至冶川先生諱紹
有幾子。
蜚英毓德
爲世所稱願
曾大父諱世堂。
號西溪
急流中勇退。
官至判書
大父諱泰維。
持平
人稱白石
父諱弼基。
錦山郡守
豐川任氏。
通德郞震女。
明齋尹先生外孫也。
典籍邦鎭女。
再娶司諫趙鎭世女。
前後室皆無子女
詩曰。
瑟彼玉瓚
黃流在中
以其至者言之。
則非君子成德
不能稱此名。
自是以下
各自高下之可論者。
古人云士當先器識而後文藝
夫器譬則玉瓚
譬則黃流也。
雖在衆人
而亦自有器識深淺之可辨焉。
器之厚而識之淺者。
有之矣。
識之高而器之薄者。
亦有之矣。
是故
人才成就之難。
從古而然也。
聖問者。
亦可謂有其器。
而識則方進而
未已
畢竟所到究極之地未易量。
遽然暴折。
天意不敢知也。
以其志而充其量
庶乎彷彿黃流之在玉瓚
而乃於斯
嗚呼悕矣。
景君墓表
殷之大姓曰景。
而公殷士之尤著而有聞者也。
始余以童子
家大人適殷。
時我伯父莅是邑。
而堂弟二人
方羈串。
伯父課之嚴。
公務有時妨奪。
思得如焦先生千之伯強者。
俾訓子弟
而難其人。
聞邑中有景長老
年高有文。
履行亦爲鄕里重。
乃以禮致之。
而托二弟焉。
長老及見二人者。
秀朗可敎。
不甚遜拒焉。
二弟在殷凡三年
從長老學
受授顧多。
惠好之深。
尤有不可忘者。
不佞在衙中不久
未甞以文字相從事
被其撫愛
二弟無異
洎還京洛衍時。
亦有書問往來
長老歿而後方已。
嗚呼
公之爲人長厚
其外視之
亦可以知其所存。
謹勤平恕
不失色於人。
以之處家處鄕。
無往不以道行
故殷之人士咸以長德
歸之。
平生欲以營爲自累
所事不出於讀書課學之外。
日與村塾秀才從游
日月刮劘
俾有所成就
畢竟作成之方。
古人化導或少遜。
而使一方之士。
刷去椎樸
可以鄕選進士
則顧有餘矣。
倘使海西數十邑。
邑置一人如公者。
俾專訓迪
其所以隨才課成爲效。
亦豈淺淺哉。
及其歿。
遠近從學之士。
各以其力濟之。
賵襚之具。
無不備。
及其葬也。
亦然
二祥而猶不止
此又豈可勸沮而爲之哉。
可以見公之至誠樂育
令人感服一段事也。
公諱▣▣。
字▣▣。
首陽
配某貫某氏。
有四二女
若干人。
其長仲子祺,禧。
能講世好
又以其子壽朋
遠托於余。
相與之意。
不易也。
錥亦能知自力可望者。
嗚呼
公之不食之報。
其或在玆也歟
遂銘曰。
有來挾持
各以其志。
公能有敎。
矧與之類。
開人之眼。
理應善報
于何而微。
茀祿裕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