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x 页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碑
碑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3H 页
先祖礼宾卿府君墓碑
宗人韩琦,命玄,哲增驰书于元震曰。先祖礼宾卿府君衣履之藏。世代既远。不知其处。久为子孙羞。湖南之灵光郡西陈良面支藏山下薪寺洞。有一古墓。自古传以为韩政丞墓。辛酉秋。湖南宗人德润,重彦,希孟,世龟,宗圣,希秀,日周往审之。墓前有短碣。岁久苔蚀。字不可辨。用沙水磨洗。乃见朝正大夫行礼宾卿韩光胤之墓十三字。又有阴记六行。刬缺尤甚。而石裔土没处。尚有罗州陈氏及子某某若干字。官衔姓讳配位子名。一如谱牒所载。府君仕于松京。殁藏南土。当时事无可徵。墓傍居民传说政丞公谪居于此。殁仍藏焉。理或然也。而乡俗例称宰相为政丞故云。然湖南诸宗遣一宗人。赍印碣一本来。告京里诸宗。壬戌春。宗中以哲增定有司。往干修改禁护之事。时则郡守亦为先祖外裔。遂以官力改封墓。修岁事。南中诸宗人。又出钱财。庀祭田。又讼于官。掘去十馀民冢冒葬者。坟墓失护。不知其几百年。今忽得之。重修茔域。瞻扫有所。其为子孙之幸。何如也。旧碣剥落已
宗人韩琦,命玄,哲增驰书于元震曰。先祖礼宾卿府君衣履之藏。世代既远。不知其处。久为子孙羞。湖南之灵光郡西陈良面支藏山下薪寺洞。有一古墓。自古传以为韩政丞墓。辛酉秋。湖南宗人德润,重彦,希孟,世龟,宗圣,希秀,日周往审之。墓前有短碣。岁久苔蚀。字不可辨。用沙水磨洗。乃见朝正大夫行礼宾卿韩光胤之墓十三字。又有阴记六行。刬缺尤甚。而石裔土没处。尚有罗州陈氏及子某某若干字。官衔姓讳配位子名。一如谱牒所载。府君仕于松京。殁藏南土。当时事无可徵。墓傍居民传说政丞公谪居于此。殁仍藏焉。理或然也。而乡俗例称宰相为政丞故云。然湖南诸宗遣一宗人。赍印碣一本来。告京里诸宗。壬戌春。宗中以哲增定有司。往干修改禁护之事。时则郡守亦为先祖外裔。遂以官力改封墓。修岁事。南中诸宗人。又出钱财。庀祭田。又讼于官。掘去十馀民冢冒葬者。坟墓失护。不知其几百年。今忽得之。重修茔域。瞻扫有所。其为子孙之幸。何如也。旧碣剥落已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3L 页
甚。后不几年。恐复堙没而无徵。及今宜更竖石以表之。坟墓访得之由。亦不可无识。撰述之役。子其任之。元震得书而跪读。感叹之久。遂次其语以为文。仍窃惟念有功德在人者。其墓必传。始祖太尉公墓。亦尝失其处。 肃庙己巳。复求得之。岁修香火。岂非功德之报耶。礼宾府君事迹。远不可考。然以其墓之既晦而复显。可徵其功德之在人也。天长地久。废兴无常。又安知既显而复晦也。石于是乎不可不竖。而故则新之。又有俟于无穷云尔。 崇祯再甲子仲冬日。十七代孙元震撰。
灵光邑主山东。有一洞壑。去邑村五里。洞中有东向大冢。自古称韩侍郎墓。墓下相见近地。有韩侍郎堤。法圣浦南边。又有韩侍郎遗址。而至今村名以韩侍郎为称。礼宾府君嗣子中赞府君。尝经工部侍郎。故疑其为中赞墓。礼宾墓访得时。并审所谓侍郎墓。旧有墓表。为他人冒葬者所断弃云。墓傍得碣石数片。见一韩字。馀无所见。既失表碣。他无左验。不敢质以为中赞墓。异日或得志石。可定疑信。姑记于此。以俟后人云。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墓碣
灵光邑主山东。有一洞壑。去邑村五里。洞中有东向大冢。自古称韩侍郎墓。墓下相见近地。有韩侍郎堤。法圣浦南边。又有韩侍郎遗址。而至今村名以韩侍郎为称。礼宾府君嗣子中赞府君。尝经工部侍郎。故疑其为中赞墓。礼宾墓访得时。并审所谓侍郎墓。旧有墓表。为他人冒葬者所断弃云。墓傍得碣石数片。见一韩字。馀无所见。既失表碣。他无左验。不敢质以为中赞墓。异日或得志石。可定疑信。姑记于此。以俟后人云。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墓碣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4H 页
大司谏权公墓碣铭
我寒水先生有贤侄子。曰莹。字仲蕴。以余出入先生门久。稔知公所存。公之文识志节。可以压流辈愧鄙夫。而独年位屈于人。余甚惜之。其子德性走书来。属余以幽堂之文。追思旧游。为之一涕。虽不文。其何忍辞。谨撮公官系始卒而书之曰。安东之权。以太师讳幸为始祖。太师之后。圭组蝉联。世有显人。曾祖讳圣源。官府使。 赠左赞成。祖讳格。官执义。 赠领议政。以直道重一世。考讳尚明。 赠某官。有隽望。侪流待以国器。不幸早世。妣龙仁李氏。左议政忠正公世白之女也。以公贵推恩。 赠考吏议。妣贞夫人。公以 肃庙戊午十二月十二日生。七岁而孤。李夫人挈归于黄江。依寒水先生居焉。伯从氏草堂公教督勤。李夫人提诲严。甫成童。已知读书饬躬之方。寒水先生季父尚书公甚爱重之。十八。奉李夫人入京。业公车不懈。以显亲为志。累举辄屈。三十五。遭李夫人丧。公自省事。以早失庭训为至痛。日不离李夫人侧。志物之养。必诚无缺。及其当大事也。情文备至。而亦有人所不可及者。服阕。不废举。欲追副亲意也。辛丑。始小成。某年。筮仕为 穆陵参奉。历司瓮主簿,工刑曹郎,
我寒水先生有贤侄子。曰莹。字仲蕴。以余出入先生门久。稔知公所存。公之文识志节。可以压流辈愧鄙夫。而独年位屈于人。余甚惜之。其子德性走书来。属余以幽堂之文。追思旧游。为之一涕。虽不文。其何忍辞。谨撮公官系始卒而书之曰。安东之权。以太师讳幸为始祖。太师之后。圭组蝉联。世有显人。曾祖讳圣源。官府使。 赠左赞成。祖讳格。官执义。 赠领议政。以直道重一世。考讳尚明。 赠某官。有隽望。侪流待以国器。不幸早世。妣龙仁李氏。左议政忠正公世白之女也。以公贵推恩。 赠考吏议。妣贞夫人。公以 肃庙戊午十二月十二日生。七岁而孤。李夫人挈归于黄江。依寒水先生居焉。伯从氏草堂公教督勤。李夫人提诲严。甫成童。已知读书饬躬之方。寒水先生季父尚书公甚爱重之。十八。奉李夫人入京。业公车不懈。以显亲为志。累举辄屈。三十五。遭李夫人丧。公自省事。以早失庭训为至痛。日不离李夫人侧。志物之养。必诚无缺。及其当大事也。情文备至。而亦有人所不可及者。服阕。不废举。欲追副亲意也。辛丑。始小成。某年。筮仕为 穆陵参奉。历司瓮主簿,工刑曹郎,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4L 页
司宰主簿。丁未。时事大变。弃官不屑就。壬子。擢别科。士类以得人相贺。时朝象混淆。堤防大坏。公常慨惋于心。及其入台。上疏极言忠逆之分。又请收召山野士。 上甚怒。促令入对。 天威震叠。而公举止安徐。言益剀切。 上愈怒。即命窜济州。会有言者。改以海南。宥还。不乐荣进。累违玉署除命。斥补朱温万户。未期牵复。庚申。用敦匠劳升通政。所践历若干职。以乙丑二月八日考终。越三月二十八日。归葬于堤川门岩洞先山局内。从遗志也。噫。以公之地望。通计大阐后十四年宦业。内则兵曹郎,持平,修撰,校理,文学,兼中学教授,掌乐正,兵曹参知,参议,大司谏,承旨,工曹参议。外则高山察访,平海郡守,利川府使,庆州府尹。平海未赴而递。此岂期公于始者。公仪貌魁伟。文词赡畅。而以寒水先生,尚书公为伯季父。忠正公之自出。而谓公甥也者。又陶山相国也。倘使公小与世俯仰。无甚亢厉。则崇秩要津。如拾芥易也。平生不为妩媚容。绝不与显者相追逐。且见时辈假荡平之名。以陷溺人心。有独立颓波之意。卒以是终身抹摋。不克展布其一二。可敬也。亦岂不可惜也。公尝自题其七分之貌曰。滑稽者流。贞正其守。韬光混迹。同流合污。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5H 页
又书曰。尔项也何强。尔目也何大。嗟尔举止之疏慢。宜圣主之不察。此虽公自道。亦可想像其人也。公自号清隐。晚称欹枕翁。有遗稿若干卷藏之家。公娶文科 赠判书鱼史商之女。仁孝宽惠。甚有妇道。生于己未十月二十三日。殁于丁卯三月一日。葬附于公墓之左。无所举。以兄燮子子之。即德性也。其妻尹津之女。其再娶。尹得商之女也。生二男时应,惠应。四女适李凤模,郑谦焕。一女幼。公疏所谓山野士。其一余也。今于铭公之墓。独无愧乎。然无所愧者辞也。铭曰。
志嘐嘐然而气昂昂然。于艺也亦富有词翰。以人所贵者为其所贱。介于守而拙于进。炎徼冰障。所困衡者备独。不铲其傲岸。曷不宰枢。而期颐天独畀以完名。后之人过公墓而起歆。一片穹石之大刻斯铭。
景默斋李公墓碣铭
在昔己巳。群奸得志。其所耽耽视而必欲祸之者。尤庵宋先生也。有或为左右之者。则设刀锯以待之。直斋李先生倡同门士。叫閤讼冤。卒至于窜极北而不悔也。其后三十五年癸卯。贼冕之孙致云猥居台地。启请追削我遂庵先生官职。诬悖之言。上及尤翁。当时士祸之惨。与己巳同。芟夷斩伐之馀。人莫不惴惴
志嘐嘐然而气昂昂然。于艺也亦富有词翰。以人所贵者为其所贱。介于守而拙于进。炎徼冰障。所困衡者备独。不铲其傲岸。曷不宰枢。而期颐天独畀以完名。后之人过公墓而起歆。一片穹石之大刻斯铭。
景默斋李公墓碣铭
在昔己巳。群奸得志。其所耽耽视而必欲祸之者。尤庵宋先生也。有或为左右之者。则设刀锯以待之。直斋李先生倡同门士。叫閤讼冤。卒至于窜极北而不悔也。其后三十五年癸卯。贼冕之孙致云猥居台地。启请追削我遂庵先生官职。诬悖之言。上及尤翁。当时士祸之惨。与己巳同。芟夷斩伐之馀。人莫不惴惴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5L 页
焉。直斋之子蓍圣季通甫。又为首于江门诸人。陈疏辨斥。虽为群小辈阻搪。疏未登彻。而可使奸谀堕胆而斯文增重矣。盖其尊师卫道。奋不顾身。即公家传法门也。公可谓无忝于直斋。而直斋亦可谓有后矣。公之高祖考龟川君忠肃公讳睟。抗节昏朝。百代之所瞻仰。则灵芝醴川。不可谓无根源也。公系出璿源。 中宗大王第五子德阳君讳岐,礼山君讳宗麟。于忠肃为祖若考。而忠肃公之子曰蓬山君讳烱信。孙副司果讳塾。俱以茂德纯行世其家。副司果是生直斋讳箕洪。以道德行义。官至执义。士林俎豆之。妣潘南朴氏。冶川先生绍之五代孙。通德郎世埙之女。以崇祯庚申正月丁酉生公。公容貌端厚。气宇沉静。孝悌之行。得于天禀。七八岁时。朴淑人有疾思鲫鱼。公就水聚处。剖冰得二鲫及他鱼以来。人皆异之。及其长也。律身制行。已有过人者。前后遭艰。哀毁踰礼。祈寒盛暑。不脱衰绖。其事伯氏县监公。爱敬备至。县监公尝称之曰。吾先考行义。吾弟继之。平生不妄交游。不喜浮华。教子弟以法。待亲戚有恩。至于违道近名之事。若将浼焉。尝谓其诸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虽子弟之于父兄。称述太过。便作别人。皆非敬父兄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6H 页
之道。汝等须戒之。又曰。广请挽诔。亦一末世风习。吾死后勿为此等事可也。盖其纯实之行。谨厚之质。大有异于时俗也。年二十一。请业于遂庵先生门下。终身服事。不敢有懈。经传蕴奥。礼意微细。质疑问难。日有进诣。孤露之后。因废举业。专用力于此事。又尝从艮庵李公于丰壤。讲论经礼。多有书疏往复。尝构数间书室。为藏修地。问名于丈岩郑公。郑公即直斋翁道义交。而公之所尊事者也。以景默名之。书以志之曰。人虽有美质。必内有贤父兄。外有严师友而后。可以成就其德。在昔蔡仲默之于晦翁,西山是已。今吾子父兄师友之益。亦足以追轨于仲默云云。郑公之所期许。亦可知也。公自辛丑以后。益无意于世事。惟以闭户读书课儿教孙为事。契活不免屡空。而逌然自适。未尝有戚戚之色。乙巳初服。铨官方拟检举。适有亚铨亲嫌。未果焉。伊后掌铨者。虽迫于公议。有或签拟。而竟未得一命。士类莫不慨惜。以戊辰二月。考终于文山精舍。是年五月。卜葬于清州飞鸿里甲坐之原。前配恩津宋氏。郡守茂锡之女。尤庵先生曾孙也。妇德咸备。不幸短命。艮庵李公撰志文。以阐其懿美。后配㓒原尹氏。士人命咸之女。男长匡济。次普济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6L 页
早夭。宋氏出也。能济,应济,共济。女适士人宋辉道。尹氏出也。匡济娶县监郑缵辉女。生四男一女。男长东镇。女适士人孟镇中。馀幼。普济娶士人郑构女。生三男二女。皆幼。宋辉道生一男幼。东镇娶士人卞昌夏女。生三女。皆幼。呜呼。自余出入江门。获从公游。望其眉睫。已得其纯心厚德。况公以直斋为父。遂翁为师。其得于己而存于心者。可推知也。然内而不出。敛而不市。其于声名利禄。泊如也。以终其世。此公之所以高于人而人不可及者也。至于师诬罔极。祸色弥天之日。微公之直前担荷。不以目下骇机贰其心。则凡我江门诸人。将无面可显于世矣。此非出于一时气义之所激。而平日问学之定力。亦不可诬也。顾余病伏穷海。与世相忘。承公之讣。不禁抆涕。公之诸孤遽托以墓道之文。宿昔敬重之意。庶因此自见。其何敢以不文辞。系以铭曰。
人所好名。子所好德。人所懋位。子所懋学。躬积之厚。天报之啬。窒而归成。理或不忒。
进士金公墓碣铭
公讳时叙。字彝叔。安东之金。自上祖太师讳宣平。圭轩继继。至参判尚寯有二子。曰光煜参赞。曰光炜县
人所好名。子所好德。人所懋位。子所懋学。躬积之厚。天报之啬。窒而归成。理或不忒。
进士金公墓碣铭
公讳时叙。字彝叔。安东之金。自上祖太师讳宣平。圭轩继继。至参判尚寯有二子。曰光煜参赞。曰光炜县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7H 页
令。县令之子府尹寿翼,都正寿一。而都正出后参赞。子县监盛大又后于府尹。即公高曾祖考也。妣坡平尹氏。军资正悏之女。公以辛酉三月生。四十一。中进士。四十四卒。葬于杨州瓦孔里丁坐之原。从先兆也。配恩津宋氏。县监彝锡之女。生四男三女。男显行监役。勉行出后从祖叔父。谨行进士。善行文科校理。女长适李东馝。次适安杓。次适李国贤。武科宣传官。显行娶参判安重弼女。无后。再娶进士申震雄女。有二女。以善行子履禄为嗣。勉行娶佥正尹世恒女。无后。再娶士人安允揆女。生一男履正。女沈公彦。谨行娶士人李思谦女。生三男。履甲,履乙,履庚。二女幼。善行娶平原君标女。生二男。长即履禄。次履祏。李东馝一男敬熙。二女朴喜源,金致慎。安杓一男光烈。二女幼。余与公并世而居僻也。未有一日雅。公之第三胤上舍远从余。讲求古人为学之方。相得甚欢。其后与上舍伯仲季相面。皆士夫家佳子弟。又其后相继有科宦之荣。余固意公厚积以垂裕于后昆也。今者公之诸胤。以其从祖叔父东圃公,陶山李相国所撰状文墓表。先之于余。仍请铭碣之文。余观二公文字。益信公之宜有后也。谨采摭而为之铭曰。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7L 页
公生神赉。考妣徵梦。貌丰质厚。安德有像。敦孝且友。循性之真。七岁失恃。毁比成人。视姊以母。视弟以身。行修家庭。人无间言。论事言厉。容物量恢。若己饥渴。急人之灾。有才有志。俯视流俗。农,渊二老。公所薰炙。曾从讲易。节彼雪岳。小成何晚。世祸旋酷。杜门江干。伤时有泪。或琴或咏。聊以自寓。太岁在辰。天阏其寿。仁不获报。理舛难究。振振子姓。既蕃且显。归成不忒。可劝为善。
孤庵赵公墓碣铭
湖之乡。有隐德君子种善而遗后者。孤庵赵公讳世杰。字子敏。其先系出平壤。圭组蝉联。至贞肃公讳仁规。益大而昌。而节义忠孝之士。相望而出。有讳胤。同圃隐先生。协辅王室。为岭南按廉使未还。而我 朝受命。以国亡不死为深耻。改名狷。狷字犬傍而音亦同犬。盖取犬有恋主之诚以自誓也。隐于智异山。 太祖以书招之。对以愿采松山薇。不愿为圣人氓。屡除至府院君。终不就。卒谥平简公。生讳铁山。登丽朝文科。逮我 朝。累迁至中枢院事。亦不就。生讳轼。 赠左承旨。以荫除官。不仕。盖守平简公三世勿仕新朝以报丽恩之遗训也。有讳寅。当光海斁伦。不赴举。
孤庵赵公墓碣铭
湖之乡。有隐德君子种善而遗后者。孤庵赵公讳世杰。字子敏。其先系出平壤。圭组蝉联。至贞肃公讳仁规。益大而昌。而节义忠孝之士。相望而出。有讳胤。同圃隐先生。协辅王室。为岭南按廉使未还。而我 朝受命。以国亡不死为深耻。改名狷。狷字犬傍而音亦同犬。盖取犬有恋主之诚以自誓也。隐于智异山。 太祖以书招之。对以愿采松山薇。不愿为圣人氓。屡除至府院君。终不就。卒谥平简公。生讳铁山。登丽朝文科。逮我 朝。累迁至中枢院事。亦不就。生讳轼。 赠左承旨。以荫除官。不仕。盖守平简公三世勿仕新朝以报丽恩之遗训也。有讳寅。当光海斁伦。不赴举。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8H 页
屡除寝郎。亦不仕。遗戒勿书职衔。后 赠执义。公曾祖也。生讳廷翼。号乐道斋。有学行。丁丑胡乱。与夫人殉节于江都。夫人旌闾。公特 赠左承旨。生讳猷。以死节家子弟。被劝武登第。官至统御使。即公之考也。妣全义李氏。宣务郎贞吉之女。文贞公石滩慎仪之孙也。 仁庙戊子。生公。幼不好弄。惟务课读。统御公常曰。于吾意无所拂。无一事以贻吾忧者。是子也。真孝矣哉。诚孝根于天得。朝夕视膳。晨昏定省。礼无所亏。推而至于敬兄友弟。咸得其道。见时物。未供亲厨。则未尝先尝。临事。未至害义。则惟亲意是从。所谓志物之养皆备者非耶。先夫人疾剧。思尝雉。未及进。终身为恨。不复食雉。内外艰。皆庐墓啜粥。丧制一遵家礼。馈奠之具。必身亲之。暇则亦看礼书。有猛兽避庐。白雀栖檐之异。人以为诚孝所感。值丧馀日。则沐浴致斋。益尽诚敬。或有故未参。彻夜露处。席藁号泣。虽节日小祀。不自将事。亦终日废食。不接事物焉。己巳。 坤宫废黜。即归乡楸。杜门谢客曰。士子今日。不能碎首九阍。惟宜没身山里。绝世以自靖也。遂断迹京洛。不事举业。心经朱文等书。置在案上。以自警省。甲戌。 坤位复正。设行庆科。始一赴而止。自是益勉于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8L 页
收心养性读书玩理之功。每日早起盥栉。拜谒家庙。退处静室。左右图书。悠然自乐。家贫。不以生理经心。惟以教训子孙为事。自号孤庵。盖寓孤露衔恤终老林泉之意也。尤严于酒色之戒。尝过旅店。有鲁男子之事。而饮酒未尝至醉。且以戒后生曰。酒色之于人。为害最甚。小而丧误心性。大而败亡身家。皆此之由。士君子持戒。当先于此也。公存心不苟。制行谨严。虽于隐暗之中。微细之事。人所放过处。公则不放过。故实心实行。孚感于人。乡人莫不敬服。其有恶行者。亦必曰。某公知之否。将何颜面。更近其门墙乎。间有负荆请罪。革心改过者。邻近负笈之徒。日以坌集。公虽不以师道自居。其诱掖劝奖之勤。至老不替也。孝悌学行之目。尝登于御史褒荐。而铨曹无知公者。坎壈以终。人皆惜之。己亥。除佥枢。以子贵推恩也。壬寅十二月十四日。以微恙不起。享年七十五。配坡平尹氏。慈良温恭。执妇道无违。先公十一年而殁。享年七十。与公合葬于洪州州南华阳洞负子之原。今 上乙巳。推恩 赠公大司宪。夫人 赠贞夫人。一男脩官节度使。一女适韩宗哲。节度公三男一女。东泰进士。有文早世。东恒前水使。出为堂叔父府使健之后。东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9H 页
晋今全罗兵使。进士男旵。女适尹秉渊。侧室男𣅽。水使二男三女。男㠍。次幼。洪相说,李达海其婿也。一女幼。兵使一男四女。男幼。尹德渊,郑埙其婿也。二女幼。侧室一男幼。旵四男。长德镶。馀幼。𣅽三女皆幼。余未及识公。而兵使君与余相亲善。托余以公之墓刻。余不敢辞。谨受其状而读之。于是益知公之德。上有所承而下有所传也。铭之可无愧乎。铭曰。
深山之桂。幽谷之兰。其香自馥。人莫知兮。惟其子孙绳绳。若文若武。宜家宜国。天之报善。其在斯兮。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墓表
进士李君墓表
士有有才有行。且志于古道而无寿。不克以充其质之美。卒其志之远者。则人莫不悼惜之。此固秉彝好德之所同者。而在于同志同游而知其贤之深者。抑有甚焉。余于韩山李君原仲之亡。窃深悼惜也。君名混。禀质清明端秀。温良颖悟。自未语时。已能解长者意。长者欲唾则进瓯。欲卧则献枕。见者异之。或比之程伯子手指坠钏事。七岁始学文。不待劝督。而自不辍课诵。群儿在傍游戏。若无睹也。盖其好学之诚。自幼已然。成童。文学大进。著述赡敏。始以丱角入场屋。
深山之桂。幽谷之兰。其香自馥。人莫知兮。惟其子孙绳绳。若文若武。宜家宜国。天之报善。其在斯兮。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墓表
进士李君墓表
士有有才有行。且志于古道而无寿。不克以充其质之美。卒其志之远者。则人莫不悼惜之。此固秉彝好德之所同者。而在于同志同游而知其贤之深者。抑有甚焉。余于韩山李君原仲之亡。窃深悼惜也。君名混。禀质清明端秀。温良颖悟。自未语时。已能解长者意。长者欲唾则进瓯。欲卧则献枕。见者异之。或比之程伯子手指坠钏事。七岁始学文。不待劝督。而自不辍课诵。群儿在傍游戏。若无睹也。盖其好学之诚。自幼已然。成童。文学大进。著述赡敏。始以丱角入场屋。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09L 页
玉貌清扬。端坐众中。操笔而文就。文又甚佳。展卷而读。音韵琅然。观者莫不倾耳而注目。自是声闻蔼菀。乡邻之士。稍以文学自名者。无不愿交焉。既冠。游于遂庵先生之门。先生爱其才。高而志端。亟称之。同门之士。亦皆以为难及也。辛丑。中司马一等。始游太学。士论重之。是时 景庙疾患沉痼。倦于万机。又未有嗣续。朝野忧遑。罔知攸济。于是诸大臣合辞请建国本。今 上殿下遂以介弟登储位。贼臣凤辉敢于名位已定之后。投进凶疏。鼓作异论。显有危动之意。朝廷请讨其罪。而其党泰耇方居相位。入劄救辉。国人咸愤。君率馆学儒生四百馀人。陈疏极言请斩凤辉。仍论泰耇护逆之罪。未几北门之祸作。耇主国论。辉被奖用。建 储诸大臣皆受惨祸。人皆为君危之。君独怡然曰。是非忠邪。后当自明。早晚食橘之福。吾所甘心也。太学生尹公志述。亦以前日疏论 景庙私亲事。首被极刑。君曰。陈欧之后。复见此事。士不可以出世矣。遂自废不赴举。乙巳改纪之初。铨部举拟。首及君名。盖以士论所许也。诸大臣复官致祭。 赠谥建祠。其馀抱枉者。一并追伸。尹公亦追配于陈欧之庙。君于是复就公车。丁未春。入洛遘疠。卒于旅邸。距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0H 页
生年乙亥。得年才三十三。呜呼惜哉。君居家。孝友出于天性。幼而事继堂。长而事所后父母。爱敬踰人。人不间于其一家之言。伯兄生员津殁于瘟疫。殡敛诸节。亲自捡看。尽其诚礼。不以染气为惧。丁未京试。与仲兄洙同赴。其兄先遘疠滨危。君躬自救护。昼夜不懈。至以代某之愿。呼天而告之。兄病仅苏。而君忧瘁积伤之馀。继得其疾。遂不起。呜呼。益可悲也。君之德行可书者多。而观于是。亦足以知其人矣。韩山之李。自稼亭牧隐二公。以文章德义。父子相继。世推为名阀。至土亭先生。又以绝人之禀高世之行。为世所景服。 肃庙朝。 赠谥文康。士林俎豆之。寔君六代祖也。高祖讳据仁。别提。 赠执义。曾祖讳达。 赠左承旨。祖讳必烠。嘉善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考讳祯亿。司宪府持平。妣庆州金氏。将仕郎师贤之女。冲庵先生之兄壮庵公光之五代孙也。出为季父讳祯逵嗣昌宁府院君成汝完之后。通德郎遇昌。即其所后外祖考也。君娶昌宁成氏。士人道明之女。生一男二女。皆幼。呜呼。持平公以清名直道。见重士类。不幸早世。不克展其所蕴。朝野咸惜之。是宜不食之报在后。而君又不得其年。法器埋没。家声寂寞。天之报施。果安在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0L 页
哉。余于君为同门友。未见而饫其华闻。既见而服其美实。辛壬之后。与同行遁。数相过从。又仍之以瓜葛之好。益知君为人所期。百年丘壑。共遂其志。君今舍我而逝。我何能以为怀哉。君之兄洙葬君于家后负亥之原。状其行。来属余以墓道之述。嗟乎。人事之不可期也如是夫。余何忍记之。亦何忍终辞。遂挥涕而叙其略如右云。
郡守金公墓表
吾党有卓荦不羁而内行纯笃者。曰安东金公士祥讳时发也。高祖讳尚容。右议政。谥文忠。丁丑虏乱。殉节江都。朝家命旌其闾。士林立祠俎豆之。曾祖讳光炫。吏曹参判。祖讳寿宾。沔川郡守。考讳盛益。 世子翊卫司副率。三世皆以孝谨称。妣安东权氏。执义让之女。以 崇祯癸亥生公。二十三。中进士。三十二。除永昭殿参奉。翌年。丁外艰服阕。除 恭陵参奉。因事罢官。旋除翊卫司侍直,副率。庚子 景庙嗣位。本司权减。命升六品。辛丑。除典牲署主簿。历义禁府都事,工曹佐郎。出为任实县监。时 景庙有疾患。嗣续无望。大臣金公昌集,李公颐命,李公健命,赵公泰采恐奸凶辈乘时危国。同与建策。策立今 上为世弟。仍
郡守金公墓表
吾党有卓荦不羁而内行纯笃者。曰安东金公士祥讳时发也。高祖讳尚容。右议政。谥文忠。丁丑虏乱。殉节江都。朝家命旌其闾。士林立祠俎豆之。曾祖讳光炫。吏曹参判。祖讳寿宾。沔川郡守。考讳盛益。 世子翊卫司副率。三世皆以孝谨称。妣安东权氏。执义让之女。以 崇祯癸亥生公。二十三。中进士。三十二。除永昭殿参奉。翌年。丁外艰服阕。除 恭陵参奉。因事罢官。旋除翊卫司侍直,副率。庚子 景庙嗣位。本司权减。命升六品。辛丑。除典牲署主簿。历义禁府都事,工曹佐郎。出为任实县监。时 景庙有疾患。嗣续无望。大臣金公昌集,李公颐命,李公健命,赵公泰采恐奸凶辈乘时危国。同与建策。策立今 上为世弟。仍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1H 页
请代理国事。奸凶辈果以建 储代理。指为叛逆。大起士祸。将以及于 储位。金公昌集,李公颐命,赵公泰采赐死。李公健命被极刑。实辛丑壬寅事也。祸事之初。公弃官归。李公颐命。公之妇翁也。栫棘南海。始有拿鞫之命。旋有还配之命。又旋有所到赐死之命。公始闻拿命。将就诀于中路。闻有还配之命。仍为驰往。行至成欢驿。遇一驿卒持关文。谓向南海。公意其为还配传旨。指李公所由路甚详。且使之随去。盖欲其亟传好消息也。驿卒本欲取湖南路而公指以岭路。驿卒疑未决。入告察访。察访黄启垕为迎时辈意。捉囚公奴。诬启以某以某婿。拆见关文。指示迂路。且拘驿卒。俾之稽滞。驿卒遂从湖南去。而公则向岭路行。踵李公还至汉江。而关文追到。始知其为后命也。李公受命于江上。公即就理供曰。驿卒取路湖南去。而李某实由秋风岭来。指岭路非为迂也。苟见关文而知所到赐死之命。则人情岂忍详指来路。使之径死于路傍乎。当时李公为祸首。时辈以李公故。必欲甘心于公。又令监司移讯公奴之囚成欢者。监司李世瑾初则据实报之。时辈怒加斥责。李受困而移怒公奴。酷杖碎胫骨。勒捧诬服以报。自是栲掠无算。公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1L 页
辞气慷慨。不为之少屈。时辈愈恶之。至请除结案施刑。事将不测。狱官明彦亦知其非。据法覆奏。祸遂少弛。乙巳。今 上登极。闵公镇远白其冤而释之。公孽叔盛节于壬寅狱。诬告被戮。其案未及昭雪。公诸弟以其缘坐。先已编配。公亦配临陂月馀。狱伸而宥。除宗簿寺主簿。移户曹正郎。长官凭藉规例。发卖某物。乃堂郎之利也。公陈其弊。以去就争之。终亦不能夺。除咸兴判官未赴。拜司仆主簿。出守锦山郡寻罢。丁未。复翻辛壬狱。公兄弟又坐配于临陂,咸悦二邑。戊申乱作。中外奔波。公守谪舍不去曰。罪谪者何敢去其地也。庚戌。丁内艰。哀吁监司。乞见母柩。监司不以闻。自禁府禀启。许往营葬。葬毕还配所。壬子。洪相致中陈其冤悯状。又引 仁庙朝放尹毅立故事。以为言。 上特屈法放之。公既放还。三年已毕矣。自是不复以荣进为意。人或劝之求仕。辄应之曰。吾岂可从小儿辈乞怜乎。戊午。公族弟橧巢公信谦寓居乡中。殁于客土。公亲莅丧葬。尽心经纪。葬地适有讼者。既屈而恨公深。诬公以杀人。闻于监司。监司李普赫辛壬党人也。必欲构陷。而知事俞公拓基,宋相寅明极言狱案之无实。持之者龂龂不已。遂命酌处。窜南原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2H 页
府獒树驿。己未赦还。公再罹文网。益无意于世。惟以会亲友命舟楫为乐。或戒以风涛之危。则公曰。吾向罹世祸。久在圆门。世念一不来心头。惟忆秋风观渔。放船沧海。甚适意事也。恐不可复得。幸而有今日。安得不快意以终馀年也。壬戌四月一日。卒于洪州葛山之旧第。享年六十。以其年六月九日。葬于家前左麓如思洞负辛之原。实与参判公墓同局。公生于忠孝之家。不失故家型范。性又亢厉豪爽。视势利如无也。见人有纤细回互之态。则奋然作色而责之。闻人家有伦常乖乱之事。则毅然据义而斥之。人以此多恶之。然与之周旋。观其所存。则无不心服。虽或斥人之过。事过之后。待之如故。人亦不甚怨也。事亲。以养志为先。既丧。有终身之慕。尝吊于人。见其孤因丧而冠。归而哭甚哀。盖悲其情事同于季弟也。兄弟六人。公居长。吉凶之需。皆自公办之。同居怡怡。未尝失其和气。子侄群居在前。抚爱如一人。不知其谁为子谁为侄也。推以至于一家亲旧。无不然。李济于公为姻戚也。殁于咀咒。至亲无在近者。公自其病时。至于袭敛。皆亲自检察。不使凶人犯手。又其侄妇遘疠死。侍者不知袭敛之节。公曰。死生有命。而人情事理。宁可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2L 页
恝视。强众挽躬往。坐其近舍。一一指教。使无憾也。公兄弟十年囚谪。备尝险衅。实由于孽叔。而抚其遗孤。不存形迹。疏戚有贫不能为生者。岁给谷以资之。又与之马。卖之为食。有奉母而占科者。贫无以应榜。送谷助之。有欲买公田而构舍者。公曰。子甚贫窭。吾岂取直。遂作券与之。又尝于稠坐中。有人为妻营葬而事力不及。嘘唏曰。妻尸将腐于室中。公曾不识其面而悯其情。出力助之。于素昧者如此。他可知也。以此晚年产业颇窘。而亦不介意也。至于仆马之借。求辄应之。或辍己事而施之。此虽细事。亦夫子所叹无矣者也。方治第。有遭丧者求其木手。辍役而送之。或曰。营造忌与凶事。公曰。事有缓急。俗忌何论。又求木板。就家材择与之。或又曰。此尤所忌。公曰。于义可与则他不须言。公之处事。以义裁断。不计其他又如此。平生勇于周恤。快于施与。其视壅滞鄙吝之人。若浼诸己。为人谋事。一出于真心。施德于不报地。而曾无自多之色。人或称谢于既往之后。则公曰。有是耶。吾未记之。盖公施与多而无心于受报。故心实忘之。非矫情语也。少负志气。为将有为于世。中岁以后。屡中奇祸。多经丧故。于是寓怀于酒。酒后时或慷慨痛哭。不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3H 页
知者以谓酒使。而公则悲其时世之日非而心事之相违也。尝语人曰。人或以酒色花鸟目我。而我于物。实无癖好。又无所滞泥也。又曰。人心易荡。为儿辈存诫。见子弟读书课业。则喜见于色。见无所事。则正色诫之曰。心手无所执。则邪思兴矣。性耻过实之辞。又不喜多言。故名其居曰默斋。子弟侍者。或终日不闻一言。对人。未尝不欢然款洽。不设畦畛。或时诙谐而亦不流也。前后居官。曾无一期之久。虽未有成绩之可言。要其威棱廉白。束吏便民。类非俗吏之规模。及其阅历时变。困横增益。方可以试剸犀之手。则已崎𡼲。落拓于湖海渔钓之间矣。公娶淑人完山李氏。有二女而无子。以仲弟子教行为后。女长适士人李经济。次适李维。皆先公殁。侧室有一子二女。女长适林载麟。馀幼。教行有子女各二人。皆幼。李经济女适郑云焕。李维女适洪乐春。余与公同乡而居。知公甚熟。槩论公之志行。则死生不易之操。名利不屈之志。孝友敦睦之行。轻财好施之义。皆末世之所未见。而余之所深服公者。然此不足以尽知公也。公尝与侪友论其志。公曰。愿得三千兵马。驰骋辽蓟间。此可见公之所存者大也。惜乎生不及 孝庙之世。不自表见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3L 页
也。余于是重为之叹息而为之铭。铭曰。
以忠信笃义之士。为湖海风流之主。知之者谓公鄙薄时俗。不知者谓公轻世傲物。小德出入而大德不踰闲。公其人欤。公其人也。
讱斋曹公墓表
公讳世龙。字泰如。号讱斋。昌宁人也。新罗时有讳继龙封昌城君。是为鼻祖。入我 朝。有讳伟。世称梅溪先生。 赠谥文庄公。以道学文章。冠冕一世。于公为六世祖也。高祖讳胤禧。官礼宾正。以寿升通政。曾祖讳瀷。祖讳悌昌。考讳逾。号愚拙堂。以学行 赠持平。妣善山金氏。护军震燧之女。公生于丙辰四月十七日。殁于乙卯二月十九日。是年四月日。葬于黄涧马岩山卯向之原。从先兆也。公性度沉静。操履端方。居家孝友。克绍世德。尤好圣贤之书。手抄口诵。探索其义。与弟进士世鹏。道义相磨。甚有埙篪之乐。又尝一游寒水斋先生之门。获闻为学之指。平生言议不苟。多令人敬服者。其丁外艰也。持制甚严。羸瘁成疾。而不脱衰绖。不近姜桂。及其后丧。公年方六十矣。居忧以礼。一如前丧。过再祥。不肉素。患呕逆之證。因气损火发。竟至不救。当戊申逆变起于道内。往见邑倅。激
以忠信笃义之士。为湖海风流之主。知之者谓公鄙薄时俗。不知者谓公轻世傲物。小德出入而大德不踰闲。公其人欤。公其人也。
讱斋曹公墓表
公讳世龙。字泰如。号讱斋。昌宁人也。新罗时有讳继龙封昌城君。是为鼻祖。入我 朝。有讳伟。世称梅溪先生。 赠谥文庄公。以道学文章。冠冕一世。于公为六世祖也。高祖讳胤禧。官礼宾正。以寿升通政。曾祖讳瀷。祖讳悌昌。考讳逾。号愚拙堂。以学行 赠持平。妣善山金氏。护军震燧之女。公生于丙辰四月十七日。殁于乙卯二月十九日。是年四月日。葬于黄涧马岩山卯向之原。从先兆也。公性度沉静。操履端方。居家孝友。克绍世德。尤好圣贤之书。手抄口诵。探索其义。与弟进士世鹏。道义相磨。甚有埙篪之乐。又尝一游寒水斋先生之门。获闻为学之指。平生言议不苟。多令人敬服者。其丁外艰也。持制甚严。羸瘁成疾。而不脱衰绖。不近姜桂。及其后丧。公年方六十矣。居忧以礼。一如前丧。过再祥。不肉素。患呕逆之證。因气损火发。竟至不救。当戊申逆变起于道内。往见邑倅。激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4H 页
劝其预备之策。自制倡义文。欲为赴乱计。母夫人已笃老。又不忍公之离侧。遂不得自遂。此公平日志行之大者。馀可略也。公娶安东金氏。进士墠之女。举二子一女。长霶娶冶隐后孙吉重龟女。生四男一女。次䨰娶冲庵后孙金世秋女。生一男二女。女适光山金湜。余与进士君。有同门之契。进士状公行。以书来求墓文曰。先兄之行谊泯没可惜也。余拙于文词。且病世之为状志者。不质不杀。反不足以徵信于后。就其状。举其纲而序次之如右。进士之言。非阿好者。余之文。又质略如此。庶几不为知德者之所厌云。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墓志
先考妣墓志
我韩氏。箕子后也。箕子君朝鲜四十馀世。至箕准。为燕人卫满所逐。都于金马郡。为马韩王。即今之益山也。后为百济温祚王所灭。子孙有兄弟三人。曰友谅,友平,友诚。友谅得姓为韩氏。后有讳兰居清州。力穑致饶。家赀累巨万。里名至今称以务农亭。盖以公故也。丽太祖征甄萱。路过清州。公迎犒军三日。因杖剑从之。赞成统合之业。官至太尉。名在壁上。太尉始自清州起家。策大勋。殁仍葬焉。子孙因籍焉。太尉子讳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墓志
先考妣墓志
我韩氏。箕子后也。箕子君朝鲜四十馀世。至箕准。为燕人卫满所逐。都于金马郡。为马韩王。即今之益山也。后为百济温祚王所灭。子孙有兄弟三人。曰友谅,友平,友诚。友谅得姓为韩氏。后有讳兰居清州。力穑致饶。家赀累巨万。里名至今称以务农亭。盖以公故也。丽太祖征甄萱。路过清州。公迎犒军三日。因杖剑从之。赞成统合之业。官至太尉。名在壁上。太尉始自清州起家。策大勋。殁仍葬焉。子孙因籍焉。太尉子讳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4L 页
颖。龙虎校尉。子讳尚休。别将同正。子讳奕。尚衣直长。子讳希愈。检校神虎将军。行仪仗府别将。子讳光胤。朝正大夫礼宾卿。子讳康。谏议大夫国子大司成。加匡靖大夫都佥议中赞修文殿太学士。谥文惠。子讳谢奇。朝正大夫佥议府右司议。子讳渥。三重大匡都佥议右政丞上党府院君。谥思肃。尝从忠烈王入元。以奇谋脱王于祸。子讳公义。清城君。谥平简。忠定王逊位江华。旧臣莫有从之者。公独曰。君臣之义当有终。遂随往。忠定死。葬之而后归。子讳脩。判厚德府事右文馆大提学清城君。谥文敬。号柳巷。以持敬之学。为世所尊。诗文笔法。并传于世。恭悯王时。僧肫始得志。公密言于王曰。肫非正人。不可近也。王不从而黜公于外。肫败。王思其先见。复召之。牧隐李先生所撰墓文。具载其事。子讳尚敬。开国功臣领议政西原府院君。谥文简。号信斋。前朝王氏殄灭之馀。犹有存者。 太宗大王又欲尽除之。公力陈其不可。王氏赖而得免。白轩李相国景奭撰真像赞。有曰胜国馀裔。一言而全者是也。子讳惠。文科壮元。咸吉道观察使。 赠领议政。子讳继禧。佐理功臣左赞成西平君。谥文靖。以文学名世。凡国家事关文学之任者。公必与焉。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5H 页
四佳亭徐公居正撰墓文。赞美甚盛。子讳士介。永兴府使。 赠兵曹参判。子讳胤昌。礼曹参判。当 中明两朝。士祸频作。未尝不与一时名贤同其屈伸。西坰柳根撰碑文。备述其事。慕斋金先生作挽哭之。有清裁直道之语。子讳克恭。司圃别提。早世。子讳天赉。成均生员。 赠吏曹参判。有文行。亦早世。配边氏。兵使明胤之女。以烈妇旌闾。子讳孝参。字景鲁。七八岁。连失怙恃。既长。常怀至痛。不与宴乐。不服华靡。不为进取计。晚居于结城之旧庄终焉。季子清节公遗书子孙。有曰先人一生行事。自然与义相合。非勉强行之者。又曰。无仕宦之意。后山养松。前庭植竹。坐卧之傍。挂一长琴。此乃平生所爱玩者。又曰。至于财利。凡人所不及者。非一二事也。凡此数语所记虽略。其有隐德实行。亦可徵信也。初娶全州李氏。郡守克仁之女。后娶文化柳氏。县监德容之女。清节公。即柳氏出也。讳必迪。字迪夫。自号清节居士。天资峻洁。行义刚方。丁卯之难。以白衣扈 驾江都。朝廷欲授六品职。公以从驾媒荣为耻。力辞之。朝廷知公之不屑而止。文词华赡。高出等夷。少时入场屋。必占嵬选。而未尝以此役志也。丙子后。废举自靖。敛迹乡庐。铨官有知公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5L 页
志行者。欲为捡举。书问于公。公辞不许。惟以教诲子孙。为门户计。以寿得折冲衔。盖公有雄词高行。而不以名利为心。故卒坎壈以终。娶江华崔氏。宣务郎永源之女。再娶光州金氏。 赠参判韧之女。子县监公。崔氏出也。讳如益。字相夏。容仪明秀。性气英爽。少事举业。格调不卑。场屋所制词赋。鲙炙一时。盖深得骚选之体也。甲寅。时事大变。公禀定于清节公。废举不赴。清节公惜公沉屈。临终遗命。时事稍可则可更赴举。庚申后。连中大小解。前后凡九度。而竟不利于会围。世莫不称屈。家虽清贫。而养老奉先之节。志物俱备。乡里举孝行。选部屡拟监役,寝郎。晚得筮仕。己巳。除青山县监。时奸壬当朝。素知公言议严于淑慝之分。铨官托事启递。公遂不乐在京。挈家来寓于结城。有遗世自适之意。以癸酉十二月考终。配昌宁成氏。同知璹之女。仁厚节俭。甚有妇德。子女婢仆。未尝见其有疾言遽色。先公五年而殁。有丈夫子六人。而先府君次居第三。讳有箕。字仁叔。生于乙未二月十三日酉时。自在学语时。德器浑厚。识解通敏。绝异于凡儿。稍长。文艺日进。不待长者课读而手不释卷。年甫弱冠。经传子史。无不淹贯。发之为文词。赡畅典实。非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6H 页
剽窃钩棘者所可及。及游场屋。声名藉甚。清节公爱重期望甚至。数为诗赠之。以见其志。且勖之洛下知名之士。莫不愿交。而贵游子弟则未尝往答其礼。大小占初解者十三度。及其孤露。年未及知命。而以荣不逮亲。不复就公车。府君天性仁孝。事父母。朝夕愉婉。惟以顺亲心为心。又赖贤配奉舅姑无违度。县监公于诸子中。倚仗最深。临老就养。必于府君。戊辰。丁内艰。己巳。县监公罢官。府君奉归结城。穷居致养。尽力办备。县监公甚安之。及县监公捐世。葬于公州先茔。守服于近墓数十里县监公旧居。毕丧。复归结城。群弟亦皆从府君来居。与同穷约。杜门守静。绝意世事。教子弟。一循清节公所赠勤读修身之训。尝曰。吾子孙中有从事于学问者。吾之愿也。及不肖元震成长。命受业于遂庵先生之门。而不计其资送之艰难。家事旁落。有屡空之叹。而或有言及殖货营产者。辄嚬蹙曰。妨人利己之事。吾不为也。季子启震尝告之曰。堪舆士见吾家家基。以为贵则可期。而富不可必也。府君闻而笑曰。果若其言。真是好家基。富非吾所欲也。每当俭岁。辄曰。人苟有财。当活人以种德。不可多占田宅。以遗子孙也。一家贫穷之丧。必躬庀其葬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6L 页
殓。其子女之无依赖者。养之家中而嫁娶之。处兄弟教子侄待宗党。一切以和厚诚信为务。随人性情而调娱之。事或有至难处。人或有甚难化者。而终不失自己道理。实有外人所不知。凡人所不能者。府君尝避疠气。久寓村家。斗屋湫隘。蝇蚋多集。人不堪其苦。而府君处之油然。客有来言除去蝇蚋之术。府君答曰。蝇蚋虽微。亦是含生之类。何可尽杀以求自便也。其人诵其言而久犹叹服。府君以海居隔远于先世祠墓。有移家就近之计。癸巳。挈眷侨寓于清州如愚川。翌年夏。往省伯氏于瑞兴任所。至之未久。忽起思家之念。遄驱以返。至家移时。气塞不省。以翌日子晓。皋复于寓舍。实七月初六日乙巳也。祸故出于不意。子孙以未及试医药为至恨。先妣谓之曰。府君平日每愿不病而死。今得其愿矣。不可以此为恨也。其年十月十四日壬申。葬于燕歧县北太朴山负坎之原。庚戌十月十三日戊申辰时。迁奉于结城阳和洞辰向之地。配咸阳朴氏。国初功臣天岭君永昌之后。高祖讳黎献。直长。曾祖讳忠生。济用监判官。祖讳彻。大丘府使。考讳崇阜。敦宁府都正。妣坡平尹氏。吏曹参判鏶之女也。以癸巳十二月二十五日亥时生。仪姿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7H 页
端厚。性质宽重。其在父母之侧。不妄言笑。惟勤女工。而时或出言论事。多有过人者。父母奇爱之。常以见识推许之。其未笄也。遘疠几危。梦一官人称以韩佐郎。容仪甚伟。自外来坐堂上。厉声呵之。俄见有一鬼形者出门而走。官人遂入卧内。取清水遍身挥洒。顿觉精神爽然。因得回苏。遂以梦中事告之父母。大异之。年长择对。必于韩氏。遂归于府君。府君少时。专用心于文字。不以家事为意。先妣惟以缝剪之工干治之能。辅成家道。能使府君不忧也。事舅姑。诚敬笃至。奉养承顺之道。靡不用极。县监公爱重之。不以世俗妇女待之。晚年依赖。专在于我先妣。尝谓诸子弟曰。某妇实汝辈之恩人。不可轻视也。至于家庭间书尺。辄曰。某妇善养吾。吾以是赖之。先妣处于五妯娌之间。尽情相待。不以表襮。有善则勉之。有过则戒之。故诸妯娌依仰感悦。无异私亲。虽或有咸酸之难调者。不敢为较量长短之计。教子女。严而有法。尤所戒敕者。必以正直宽平为先。或见有不直之事。虽小必切禁之。又有连姻亲熟之家穷败不振。则居常忧叹。至忘寝食。子弟或告之曰。他家事何忧之至此乎。则曰。自不得不然也。先妣有达识高见。明于大义。又有藻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7L 页
鉴。元震儿时学程文。冀得一第。先妣谓之曰。汝当粗有时名。然终不能出世也。指启震曰。此儿当以文章登科贵显也。后皆略如其言。戊申之变。兄弟皆以王事出去。送别之际。略无几微见于言面。既归。亦不以喜动颜色。一如常时逢别。及从子挺震来拜。语之曰。此后时变不可知。而儿辈每以我为念。恐不能专心于国事。以此吾不愿其久寿。辛亥夏。元震因 召命陈疏言孟子事。疏未入。玉堂先入劄讦诉。 天威震叠。将获大罪。赖大臣救解得免。外氏诸人皆以妄言为咎。先妣抵书责之。且曰。此等义理。君辈恐不能知之。自是 召命不复下。朝廷亦不敢捡举。而先妣怡然不以为恨。其达识高见。此亦可见其一二也。临终之岁。教元震曰。我为汝家生。当使汝家昌。我死之后。汝其志之。元震泣受教。不敢仰对。而教意则何敢忘也。以壬子七月十五日辰时。终于结城南塘旧第。享年八十。殁时以微恙。经一日夜而终。与府君之丧同。诸子不孝。罪通天地。前后丧变。皆不得少施医药。冤酷痛苦。呼天罔极。以其年十月七日。权厝于阳和洞别冈。甲寅五月初一日辰时。合祔于府君墓左。三男四女。男长泰震通德郎。仲即不肖元震。猥以虚名。忝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8H 页
在 徵召之列。季子启震出后于府君之弟宗箕。文科侍讲院弼善。带三字衔。女长适姜柱天。次适安宗益。早殁无后。次适吴宗周。季适李宗五。生有异质。可比程氏女。闻声而心通。不教而知学。性又沈默。未尝语人以文字事。故虽兄弟。不能尽知之。先妣晚年。频有疾患。常侍其侧。诵说书史。释其意义。先妣喜而听之。忘其病也。年二十四。厄于产而殁。得年又不及程氏女一年。父母甚悼惜之。泰震娶正郎李天耆女。生三男一女。男后远,后遂,后述。后远后述皆生员。女适吴载道。元震娶成重光女。生一男后殷。再娶闵镇华女。生二男后宗,后贤。侧室子后准。启震娶李蕃女。生二女。适掌令宋能相,李性遂。再娶李宗相女。生三男三女。男后乐,后赫,后学。女适黄百祚,沈𨩌。季幼。姜柱天一男二女。男奎焕参奉。女适朴寿龟,李时恒。吴宗周四男一女。男玮,𤫉,瑾,璥。女适金简材。李宗五有一男夭。内外曾玄不能尽录。呜呼。先府君博学厚德。远过流俗。先妣尽孝舅姑。立教子孙。亦可谓女中君子。而顾乃屈于数命。穷困没世。府君寿又不遐。岂非子孙无穷之痛也耶。元震既不能躬耕致养。以供子职。又不能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始阙矣。幽明负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8L 页
罪。尚何言哉。惟有追记平日言行之万一。俾传于后。庶几少赎不孝之罪。而迁延岁月。未即成文。盖亦欲效朱夫子末年始撰韦斋状也。今病且死。不可复有待矣。欲措诸辞。则神思衰落。文不成理。而回首茫然。亦多遗忘。此又重其不孝也。呜呼悲哉。谨述其梗槩。以为幽宫之志。而世系先德。亦并详著。不惟以备陵谷之变迁。欲使子孙世世有所考信而观法焉。 崇祯后庚午二月日。不肖孤元震泣书。
睡谷李公墓志铭
睡谷李公讳蕃。字子华。以癸丑二月二十二日。殁于家。以其年六月。葬于洪州讷方乡伫待洞负巳之原。其孤晋昌以公世系之状。来请余幽室之铭。顾其相托之意。有不可以终辞。遂按其状而叙之。公骊兴人。骊兴之李。著自胜国。簪绂蝉联。有讳行。大提学。 赠谥文节。号骑牛子。有文集行于世。生讳逖。始入我 朝。艺文馆提学。生讳孜。知敦宁府事。四传而讳光轮。参奉。壬辰之难。从重峰赵先生宪。殉节于锦山。 赠执义。旌闾。是为公高祖也。曾祖讳大淑。举进士。见光海政益昏。不复公车。后官工曹正郎。祖讳以馨。始筮仕。与贼臣自点连姻。绝不与交。为其所中。罢官归乡。
睡谷李公墓志铭
睡谷李公讳蕃。字子华。以癸丑二月二十二日。殁于家。以其年六月。葬于洪州讷方乡伫待洞负巳之原。其孤晋昌以公世系之状。来请余幽室之铭。顾其相托之意。有不可以终辞。遂按其状而叙之。公骊兴人。骊兴之李。著自胜国。簪绂蝉联。有讳行。大提学。 赠谥文节。号骑牛子。有文集行于世。生讳逖。始入我 朝。艺文馆提学。生讳孜。知敦宁府事。四传而讳光轮。参奉。壬辰之难。从重峰赵先生宪。殉节于锦山。 赠执义。旌闾。是为公高祖也。曾祖讳大淑。举进士。见光海政益昏。不复公车。后官工曹正郎。祖讳以馨。始筮仕。与贼臣自点连姻。绝不与交。为其所中。罢官归乡。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9H 页
后以金吾郎。承命拿来海伯金公弘郁。公悯其冤。且知其必死。不忍迫其行。少违限时。 天威震叠。并拿公就问。事将不测。公对以实。 孝庙嘉其直。为之霁威。遂止于窜配。后同春,尤庵两先生白其可用于筵中。叙复未几而卒。考讳万夏。有高行。世称乡先生。妣宁越严氏。监察 赠判书圣耇之女。典翰十省堂昕之玄孙。贞悫端洁。妇德无亏。公以壬辰十二月四日生。天资和厚严重。自幼不妄言笑。服习庭训。谨守矩度。虽无操捡之名。未尝自处于礼法之外。襟怀冲旷。处事坦直。待人,接物。不设畦畛。乡邻化服。有古长德之风。性又笃孝。事亲不伤其志。少而丁内艰。谨丧礼。老而居外忧。毁不惰。人以为难。友爱诸弟。同其饥饱。女弟年长患痘。證甚危。浑身腐臭。人不敢近。公日夜守视救药得苏。人皆感叹。邻有一老人自治丧具甚备曰。以吾不能有子如某。乡人有陈元之行者。公为陈人伦开晓甚切。其人卒能改行。此皆孝义实行。孚感于人者也。公精于礼学。疑文变节。人多就质。冠昏丧制。一依古礼。祭祀之节。尤致诚敬。常曰。奉先之道。在诚不在物。凡享祀之物。必取办于家而亲自捡看。虽甚艰乏。未尝求丐于人。人家多以拘忌废祭。而公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19L 页
则于世俗所忌。一无所拘。虽在避寓中。必行之。教子弟。以小学,家礼,击蒙要诀为主。尝言曰。司马公平生无不可对人言者。吾虽不敢望古人。此则庶几近之。平居必晨兴盥栉。整衣冠端坐。老而犹然。始甚清羸。厚于颐养。及至大耋之年。颜色愈泽。目光莹然。坐不欹仄。行不须杖。人称为地上仙。公屡发解额。铨部亦屡拟。于仕涂而皆不利。晚以优老典授通政阶。自执义公以后。世有节行。公又不替。竟陆沉以终世。惟寿考康宁。可徵其仁。则岂所谓畸于人而耦于天者耶。公配孺人沈氏籍青松。青阳君义谦之六代孙。军资监判官 赠户曹参判挺世。同知中枢府事榗。通德郎若洙。即其曾祖祖考。县监徐准履。其外祖也。孺人以辛卯七月十七日生。既笄归于公。入门。宗族皆贺。祖姑在堂。两姨姑同居。孺人处其下。周旋承奉。人无间言。舅通德公享年八十一岁。孺人事之四十馀年。尽其诚敬如一日。家甚清贫。瓶贮屡罄。竭力营办。以奉宾祭。不惮劳悴。性又宽和。与物无较。常言人虽薄于我。我当待以厚。不可以自处以薄。处于妯娌娣姒之间。咸得其欢心。交邻里御婢仆。皆有恩信。平生服劳不倦。虽在衰年。亦必亲自纺绩。以供公衣服。子女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0H 页
请止。则曰。习性所安。不知劳也。以丙午十一月十一日殁。翌年正月。葬于余思洞通德公墓下。后移祔于公墓之左。长男道昌早卒。义昌出后季父而夭。季即晋昌。四女婿。士人姜济相,赵箕洪,尹佐,持平韩启震。道昌娶金桓瑞女。生一男瑎。早死无嗣。一女适沈师文。晋昌初娶申著华女。生一男幼。再娶林氏。三娶柳氏。姜济相四男。寿平,寿贞,寿鸣,寿英。赵箕洪一女适县监李喜泰。尹佐三男。昌百,昌亿,昌万。一女幼。韩启震二女。长适咨议宋能相。次适李性遂。余与公居同乡。习闻公行义之淳洁。及公之女入吾门。妇道甚备。既殁。人不忘其贤。益有以见公之型范。然余之所以知公者有在也。始公每与余论当世之是非。如水投石。及至辛壬祸作。公之所是者方得志。而所非者皆就死。于是前之是非与公不同者。或反迁就。以傅时议。公则一变其旧见。非前之所是而是前之所非。视其得志隆赫若浼也。是盖世人之是非。在时而不在心。公之是非。在心而不在时也。是非不随于时者。方可以定是非之真。斯可以见公之大者。是为铭。铭曰。
德义世袭。长厚其风。厚积不发。益诎于公。人或疑天。我谓不僭。其必在后。作诗以谂。
德义世袭。长厚其风。厚积不发。益诎于公。人或疑天。我谓不僭。其必在后。作诗以谂。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0L 页
隐谷处士吴公墓志铭
隐谷处士吴公讳斗雄。字敌万。后改以季明。系出海州。高丽尚书仆射讳札之后。吴氏世以忠孝名家。公曾祖讳定邦。官大将。当光海斁伦。廷议立异。祖讳士谦。宗亲府典簿。 赠左赞成。居丧过毁。殁于庐次。考讳翮。司宪府持平知制教。号百千堂。以文章鸣世。有黔娄行。公从兄判书忠贞公斗寅。当己巳 仁显王后出宫。又抗疏切谏以死。大将公,忠贞公以忠。典簿公,持平公以孝。懿烈休风。耸感一世。世之称忠孝之门者。必先数吴氏焉。公生于忠孝家。既性于孝。又擩染耳目。自幼有至行。六岁而孤。既省事。常以幼不能执丧为至恸。事母极其诚敬。未尝少失其意。丧毕。又素服三年居外。以寓追服前丧之意。邑之章甫屡举公行谊。请闻于朝。其文略曰。吴某至行出天。当母病沉笃。隆寒沐浴祷天。乞以身代。每粪辄尝。以验其安危。执丧踰制。菹羹不入口。肢体皆肿。杖而后起。母坟去家稍远。三年之内。日必省墓。虽大风雨寒暑不废。所伏之处。草为之不生。每遇亲忌。必旬日斋戒。是日悲哀如始丧。虽古之大连小连。殆无以过之。盖实录也。事二兄甚悌。待人一以诚。不言人过恶。斯皆推孝
隐谷处士吴公讳斗雄。字敌万。后改以季明。系出海州。高丽尚书仆射讳札之后。吴氏世以忠孝名家。公曾祖讳定邦。官大将。当光海斁伦。廷议立异。祖讳士谦。宗亲府典簿。 赠左赞成。居丧过毁。殁于庐次。考讳翮。司宪府持平知制教。号百千堂。以文章鸣世。有黔娄行。公从兄判书忠贞公斗寅。当己巳 仁显王后出宫。又抗疏切谏以死。大将公,忠贞公以忠。典簿公,持平公以孝。懿烈休风。耸感一世。世之称忠孝之门者。必先数吴氏焉。公生于忠孝家。既性于孝。又擩染耳目。自幼有至行。六岁而孤。既省事。常以幼不能执丧为至恸。事母极其诚敬。未尝少失其意。丧毕。又素服三年居外。以寓追服前丧之意。邑之章甫屡举公行谊。请闻于朝。其文略曰。吴某至行出天。当母病沉笃。隆寒沐浴祷天。乞以身代。每粪辄尝。以验其安危。执丧踰制。菹羹不入口。肢体皆肿。杖而后起。母坟去家稍远。三年之内。日必省墓。虽大风雨寒暑不废。所伏之处。草为之不生。每遇亲忌。必旬日斋戒。是日悲哀如始丧。虽古之大连小连。殆无以过之。盖实录也。事二兄甚悌。待人一以诚。不言人过恶。斯皆推孝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1H 页
以行。无所难焉。性又恬静寡欲。力学不倦。终日整衣冠危坐。无怠慢容。鄙言戏语。未尝出诸口。货利声色。视之若浼。虽箪瓢屡空。晏如也。朝廷嘉公至行。始有甄录之命。后 赠官持平。旌其闾。妣原州元氏。前朝节士耘谷天锡之后。大君师傅振海之女。沈文贞公喜寿之外曾孙。以戊子五月二十一日生公。殁以丙申三月八日。始葬于阳城九千里。以宅兆不利。改窆于同县天德山先茔右麓负庚之原。配东莱郑氏。赞成靖节公矩之后。水使汉骥之女。庄勤秉妇道。生先公二年。殁又先公一月。葬附公左。育一男宗周。五女婿。李寿颐,韩大震,沈兑殷,郑镡,李台龄。宗周娶清州韩氏。生四男。玮,𤫉,瑾,璥。一女幼。玮之母。即余妹也。余以连家故。颇习公志行。公尝谓余妹曰。吾日拜庙。未尝不涕。今不然。殆其死夫。果如其言。余闻之。益叹公至诚无伪。今于玮之请铭幽宫。其何可辞。铭曰。
天德之麓。有封若堂。忠臣之孙。孝子攸藏。乡邻慕德。圣朝表行。我铭不愧。过者必敬。
淑人黄氏墓志铭
庚申夏。余过京师。心制人金君勉行以状草一通谒余曰。此吾先淑人行录也。愿子志之。色怛而言戚。有
天德之麓。有封若堂。忠臣之孙。孝子攸藏。乡邻慕德。圣朝表行。我铭不愧。过者必敬。
淑人黄氏墓志铭
庚申夏。余过京师。心制人金君勉行以状草一通谒余曰。此吾先淑人行录也。愿子志之。色怛而言戚。有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1L 页
足以动人者。余辞不获。则敬持以归。而疾病也。久未有以泚笔。金君又因人速其成文。呜呼。此诚孝子之心也。况以淑人之贤为母乎。遂按状而叙之曰。淑人昌原黄氏。上祖高丽侍中忠俊。我朝有讳居正。官刑曹判书。自是世簪缨。至讳玮。官艺文奉教。兄弟父子十人。皆登第显扬。一世荣之。是生讳得中。官县监。 赠左议政。子讳瀣。 赠吏曹判书。子讳荩耇。官都正。享八耋。以长男判书钦贵。升嘉善秩。 赠左赞成。赞成公举七男。而季子𨭬官唐津县监。又享八耋。升通政。娶文化柳氏正郎轴之女。以 崇祯后再癸亥。生淑人。及笄。安东金氏参判讳尚寯之玄孙。左参赞讳光煜之曾孙。都正讳寿一之孙。正郎讳盛后之子今官司议时敏。聘以为室。淑人自幼德性仁善。识虑明慧。甫十岁。往侍赞成公殆岁馀。母夫人思恋欲见之。赞成难之曰。眼前诸孙不为少。而老人之赖此儿为多。资性之美。已可知也。及归夫家。金氏族大。姑赵淑人壸彝甚严。而淑人周旋承奉。未或违忤。妯娌娣姒之间。又能调娱咸酸。咸得其欢。癸巳。遭正郎公丧。未葬而赵淑人病笃。祭奠药膳。两面供奉。一不违时。至于废寝食皴手指而不以为劳。夫家诸从相谓曰。嫂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2H 页
之诚孝精力。非俗妇人所及。某之待其室。当以恩人云矣。赵淑人遇寒辄疾剧。淑人奔走奉护。不敢遑宁。晨晓寝户之外。伫立徊徨。赵淑人呼之辄应。赵淑人尝曰。吾之依此妇。婴儿之赖慈母也。司议公素患清羸多疾。又以文史自娱。家素清贫而不以为意。淑人随事经理。使不知其穷匮。时或迎宾举觞。必有异味。亲友皆曰。某之贫而有是。是必有贤内助也。司议尝为狼川宰。淑人以不逮养于赵淑人。对床辄呜咽。官厨所供。又必以冷薄为喜。解官之后。民有磨崖之颂。而淑人之助与有多焉。祭奠之具。必先时措办。亲自看当。务尽其蠲洁。有两世祠版。从长房移奉于家。诸宗人忧其贫。淑人曰。夫子尝病而能久于世。为兄弟长。奉祖先祀幸也。贫不足忧。平日不信巫觋。司议公尝患奇疾沉绵。一家妇女有劝为祈禳者。据理斥之。及后病已。始劝者愧服。又尝曰。死病无良医。良医又难得。虽病未尝服药。及其疾革。虽夫与子之苦劝泣谏。而终不变其所守。尝谓子勉行曰。以汝大人之文誉而屡举辄屈。汝又落拓如此。可慨也。虽然。得失命也。能为佳子弟。不坠汝家声。吾望也。且汝气质不足于沈弘。宜戒之。唐津公尝旅宦在京。淑人不烦乡家。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2L 页
私自具办。以奉其凡节。判书公喜之曰。女子不使其父为之忧。而却能忧其父如此。吾弟之女孝也。唐津公在乡时。伻候不能以时。则淑人至诚讨便。乡里往来者。亦感其意。虽甚忙遽。必觅书传致。故虽三日程远地。而月数三得书。至于温煖甘滑之物。不以路远而或阙。唐津公尝谓勉行曰。吾之至今支赖。赖汝母也。至于待子妇御婢使。未尝督过。惟以教诱感服为务。推以施诸他人者皆然也。壬子。遭柳夫人丧。哀毁甚。又见孙男夭。疾遂沉笃。以己未二月五日。竟不起。有异姓哀哭踰于骨肉曰。吾今失所凭依。至于疏族邻妇。有或涕出曰。贤妇人亡矣。其年三月壬申。葬于杨州陶穴里卯坐之原。从先兆也。淑人未有产育。勉行即司议公之从兄进士时叙之第二子。为之子者也。初娶佥正尹世恒女。无后。后娶士人安允揆女。有一子一女。俱幼。余惟念世之贤妇人。虽有志节才美之出人者。言行不出闺门。事为只议酒食。则虽有实德之纯备。宜无以著见矣。今此撰次。悉据金君所录。而金君端人也。必能知溢美之为诬其亲。则淑人之贤无疑也。呜呼。舅姑称其孝。夫子得其助。宗族服其贤。此已无歉于人道之大者。而至于病不服医药。达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3H 页
命也。家不近巫觋。识理也。是宜铭。铭曰。
笃于伦晢于义。丈夫难妇有是。厚于德啬于命。吁嗟乎天曷定。
佥枢权公墓志
安东权震应亨叔甫。既状其伯父佥枢公行。又驰书欲余之志其墓。噫。宜有是也。顾今世习知佥枢公者。独老夫在耳。且余之为志。固无待于状。而状又质而不文。据而为说。可幸无愧。公讳养性。字伯涵。高丽太师讳幸之后也。太师以来。世其昌显。入我 朝。有讳瑊。封花川君。谥襄平。五传而至讳格。执义。 赠领议政。以清名直节重于朝。于公为曾祖。祖讳尚夏。左议政文纯公寒水斋先生。承尤庵宋先生嫡传。为士林宗师。考讳煜。善山府使。学识淹博。词翰精敏。出处行义。一以儒者法门。至于医药卜筮天文地理兵家之术。无不晓解。而一切敛晦。不自有其有。世未有知者。文纯公倚重之。尝许以父子间知己。妣庆州金氏。县监震粹之女。 仁庙朝名臣副提学松崖堂庆馀之孙也。公以 肃宗乙卯生。辛丑。荫补缮工监役。俄迁童蒙教官。以文纯公疾笃辞。乙巳。用监蕫劳。升司宰主簿。国法荫仕者。有六品讲。 上以公为文纯公胄
笃于伦晢于义。丈夫难妇有是。厚于德啬于命。吁嗟乎天曷定。
佥枢权公墓志
安东权震应亨叔甫。既状其伯父佥枢公行。又驰书欲余之志其墓。噫。宜有是也。顾今世习知佥枢公者。独老夫在耳。且余之为志。固无待于状。而状又质而不文。据而为说。可幸无愧。公讳养性。字伯涵。高丽太师讳幸之后也。太师以来。世其昌显。入我 朝。有讳瑊。封花川君。谥襄平。五传而至讳格。执义。 赠领议政。以清名直节重于朝。于公为曾祖。祖讳尚夏。左议政文纯公寒水斋先生。承尤庵宋先生嫡传。为士林宗师。考讳煜。善山府使。学识淹博。词翰精敏。出处行义。一以儒者法门。至于医药卜筮天文地理兵家之术。无不晓解。而一切敛晦。不自有其有。世未有知者。文纯公倚重之。尝许以父子间知己。妣庆州金氏。县监震粹之女。 仁庙朝名臣副提学松崖堂庆馀之孙也。公以 肃宗乙卯生。辛丑。荫补缮工监役。俄迁童蒙教官。以文纯公疾笃辞。乙巳。用监蕫劳。升司宰主簿。国法荫仕者。有六品讲。 上以公为文纯公胄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3L 页
孙。特 命除之。以汉城判官。出为麟蹄县监。及辞朝。 上引见。备问文纯公典刑及所居江山景物。 宣酝赐鹿皮以宠之。且谕以清白奉职。无忝先烈。公益自感激。畏慎守法。一意抚摩。峡民怀之。方伯褒闻。升金堤郡守。适当时事大变。群壬得志。公不屑就。累辞递免。壬子。拜冰库别提。移汉城庶尹。癸丑。除白川郡守。甲寅罢归。丙辰。拜翊卫司翊卫。迁仪宾都事。未几解归。庚申。拜司饔主簿。不就。甲子。 上入耆社。年七十职四品者。各加一资。遂升通政。拜佥知中枢府事。丙寅七月。以宿疾考终于黄江旧第。是岁九月。附葬于忠州束谷文纯公墓右麓坐癸之原。前夫人李氏祔左。李氏参判思永女。不育。再娶县监赵麟祥女。又无嗣。四女适南赫宽,李长源,金哲行,李敬玉。三娶李世观女。生子济应。南赫宽一男纪泽。李长源一女幼。金哲行一男履常。三女幼。李敬玉二男一女皆幼。公胚胎前光。性质醇谨。自在幼少时。已少子弟过。及长善病。谢举子业。筑书室静僻处。以便调养。晨昏之暇。辄左右简编。不以世俗冗琐事存诸心也。待人接物。绝无边幅修饰。温厚慈良。以尽款洽。而见有不是处。则痛责之。不少饶假。至于货利声色。尤其所戒谨。再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4H 页
典邑。不以一介自随曰。吾家素贫寒。以公粜为饥饱。若自吾润屋。无以拜先庙也。奉先之诚。老而不怠。笾豆之实。预贮别室。未尝临时取办。将祭也。先期斋沐。洒扫庭宇。视器省牲必亲之。虽寒暑不废。家间凡事。一循旧规曰。吾才志下。不及先人。何敢有所改易乎。每诵直字。以训诲子侄曰。此尤庵先生临命时传授我王考者也。从事于此。下不失为令名士。临殁。又招子侄戒之以五伦之道。申申不已。盖公生长法家。服袭典训。居家敦孝友之行。从宦有恬简之操。持心处事。悃愊无华。令人可敬服。虽不以文学为长。才谞见称。而视世之名浮而实愧。言誇而行违者。孰贤智也。知德者必有所取舍矣。余以壬午岁。始受业于文纯公门下。请益之暇。获私于先大夫。先大夫谓愚可与语。披沥以牖之。得闻所未闻。受赐大矣。退而从公兄弟游。又相视莫逆。文酒嬉笑。忘形骸以为乐。后十六年。哭先大夫。又五年。先生弃后学。又十五年。公之讣至矣。观居此世。益觉支离。而吾生之踽踽伥伥。何如也。今又以幽堂之文见托。其何忍为。其何忍不为。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行状
族祖苍愚先生行状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行状
族祖苍愚先生行状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4L 页
先生讳如玉。字子刚。清州人也。东国之韩。其源盖出于箕子。箕子之后有得姓者三人。韩其一也。韩之籍于清。又自高丽太尉讳兰始焉。太尉始居清之务农亭。力穑致家财钜万。丽祖征甄萱。师过门前。迎犒其师。遂仗剑从之。赞成王业。书名壁上。其后有修文殿太学士文惠公讳康,宝文阁提学讳谢奇,宣力佐理功臣上党府院君思肃公讳渥,清城君平简公讳公义,输忠赞化功臣右文馆大提学清城君文敬公讳脩。连五世皆以丽朝名臣。名在史传。文敬公生讳尚敬。策我 朝开国勋。封西原府院君。官至领议政。谥文简。胜国馀裔将尽。赖公言获全。事载白轩李相公景奭所撰画像赞。盖以报前朝世事之恩。毓中兴沙麓之庆云。生讳惠。擢魁科。官咸吉道观察使。生讳继禧。际遇 成庙。与达城君徐居正,晋山君姜希孟。并称为三臣。赐号佐理功臣。封西平君。官至左赞成。 赠谥文靖。文敬公以文章德行。冠冕一世。而本之于主敬之学。阳村权公近序文集。备述其学。盖有闻于箕子敬用五事之旨也。不然。何其历罗丽千五百年间。人不知学。学不知敬。而公独有得于是耶。文靖公以勋名德业。辅理治朝。又专以学问见称于上下。则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5H 页
又是受文敬之教也。文靖生讳士介。通政大夫永兴府使。累典郡邑。皆有治绩。生讳胤昌。礼曹参判。慕斋金先生作诗哭公。推以直道。生讳克恭。司圃别提。生讳天赉。生员。 赠吏曹参判。性至孝。早卒。夫人边氏。有烈妇行。旌其闾。生讳孝仲。嘉善大夫承政院左承旨。 赠吏曹判书。著节昏朝。清阴金先生铭其墓。以直孝义称之。生讳必久。郡守。世称长者。先生郡守公之次子。妣安东权氏。参判泰一之女。先生生于丙子四月二十四日。卒以乙丑七月二十八日。得年五十。先生自儿时。笃于诚孝。游嬉。未尝离亲侧。有亲疾。色忧涕泣。盖其天性然也。及长。志物之养备至。亲疾革。出指血以进。居丧。哀毁尽礼。不脱衰不出庐。终三年如一日。遂病湿。不良于步。郡守公病时。思尝西瓜。以医言不利于病。不果进。先生自是不复食西瓜。见之必涕。家人不敢使之见也。先生生二岁。母夫人卒。育于外庶祖母李。自以早失慈颜。不得为子职。为终身恸。事李如事母。李既老。思归故乡。先生从往安东。羁旅十数年。不忍去。妻孥留京邸。久未相聚。其抵家人书曰。事李之日短。团会之日长。闻者为之感动。李且死。尽心视疾。既殁。心丧踰期。事庶母待庶兄弟。人无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5L 页
间言。析著。自取荒瘠。庶兄有破产不能保者。更分与之。有寡妹穷居。尺布斗粟必分之。女儿戏言曰。爱子女。不如爱兄弟。先生曰。汝吾之生也。兄弟亲之生也。因泫然出涕。女亦感泣。邻有恶人若恝于其母病者。先生前致之。为陈人伦。谆复恳恻。且曰。汝今一朝母死。虽欲孝得乎。其人感泪交颐。卒能改行为善。其孝友为政。推以及人如此。先生资禀清高。襟怀疏旷。于一切名利纷华。泊如也。少游尤庵先生之门。从事为己之学。心经,近思录等书。常置几案。又手抄我东诸先生论学要语。潜心研究。要见其意而后已。然其为学。务实而耻名。故平居不甚拘束。而内笃操守。未尝与人讲说。以学道自处。盖惧其学道之名未易当也。以是一世之人知先生者甚少。而惟尤庵先生亟称之曰。子刚孝友实行。可畏人也。先生尝语人曰。余自儿时立岩石上望月。辄有今月曾经照古人。我独不见底意思。想像千古贤豪。慨然有旷世不尽之感。此心老而不衰也。又深爱郑虚庵,梅月堂之诗。每吟讽之。想见其遗世独立之意而嗟惜之。盖其胸中所存。此亦可槩见也。少治举子业。弃不就。为庶祖母李泣劝。不得已赴乡解。占高等。将赴覆试。过骊湖。与群从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6H 页
欢饮数日。至京则已不及期矣。其于进取。意所不存如是也。畏斋李相公端夏知先生贤。惜其虚老草莽。劝之仕。先生应之曰。公何语处子以婚嫁事。谓公能知我。今乃发此言耶。李公深为之愧服。以此坎壈没世。而终身无怨悔之意。盖其所以自待者不轻。而自乐者有在也。先生性甚介特。不屑人之不洁。而待人甚宽厚。虽仆隶之贱。亦不忍斥言其恶。而人自化之。其在岭南。岭人本不同趣。而犹知爱慕先生。见先生从游宋先生。乃曰。韩苍愚而师之宋某。其君子人欤。苍愚先生之号也。宋先生之窜海涯也。先生往省之。路由岭。岭人皆知先生之行将省宋先生。而犹迎接甚款。至以骑粮资送。又令子弟护行。忠信笃敬。无不可行。先生盖有之矣。先生乐善好义。疏财远利。尝有庄土为庶族所耕食。而不责其税入。其人又作伪券。盗卖于人。先生招其人。授以本券。且戒之曰。吾之财物。吾之亲戚卖之。亦何不可。但作伪券受价事甚不义。汝若不贫。何至为此。其人惭谢而去。先生在安东时。监司有悯先生饥寒。劝纳数匹布。以米数十石偿之。事近防纳。而先生为其意之勤挚。初不甚辞。人或为言。先生瞿然曰。若非某人之言。几陷于非义也。即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6L 页
谢还其米。并其布而不索焉。尝有鬻陶器者过门。适得官粜麰以易之。既易之。知麰腐败不可食。使人追还其器。又尝于路上。从者得一物。行数里乃觉之。责之使返其故处。此于先生为细节。而亦可见其不欺之学矣。先生始不喜饮。自经风树之痛。遂托于杯勺以自遣。凡有忧时悯俗感慨不平之怀。辄皆发之诗章。每遇佳山好水。必命觞吟咏。悠然忘归。所为诗千有馀首。皆弃不录。存者无几。畏斋李公尝称之曰。子刚之诗。可传于后。尤庵先生曰。求之唐诗。亦未易多得也。或问先生人品何如。先生答。侬一白痴。苍愚人耳。仍自号苍愚。又呼为白痴。盖其谦而又谦之辞。而亦以自见其与世寡谐之意也。晚爱善山梅鹤亭之胜。遂僦居。为终焉之计。不复还京洛。竟终于是。返葬于骊州北城山下先茔之侧。辛巳四月。改葬于旧山左麓负壬之原。以配尹氏祔焉。尹氏同知 赠判书挺之之女。敬肃贞静。得妇道甚。先先生十二年卒。一男寿箕。二女适县监李增华,士人李泰华。寿箕娶士人朴世辉之女。生一男光朝。生员。一女适进士李广矩。李增华生四男。广济,广泽,进士广源,广渊。李泰华生三男二女。光朝娶士人任调元之女。生男女几人。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7H 页
先生于元震为族祖也。元震生四岁。先生殁焉。既长。颇能闻先生之风而窃慕之。每恨未及承先生颜而服先生教。又恨不得尽知先生之言行也。一日光朝录先生言行。以示元震。俾为之状。元震受其录。伏而读之。始得先生之详。于是仰而叹曰。先生其可谓百世之师也欤。然世之论人之贤者。惟视其名与位。位之高者以为贤。名之大者以为贤。先生无位也无名也。世孰得以知其贤也。且以族孙而状族祖。得无嫌于一家之私言欤。噫。斯其为先生之贤也欤。以先生艺学之能也。门望之高也。贤公卿之知也。而爵禄不得以逼先生也。则斯可以见先生之高其蹈也。以先生之学问之高深也。行义之修洁也。游于大贤之门也。而名誉不得以加先生也。则斯可以见先生之笃于实也。斯岂非无名无位之所以为先生贤也欤。若是者。虽以族孙而状族祖。亦无嫌于其言也。百世在后。何患无知之者。遂第录如右。且附以僭妄之论曰。孟子称伯夷为圣之清。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自圣而降。又岂无贤人之清和欤。若论其贤人之清和。先生庶几其人哉。先生之守己也。遁世无悯。亭亭乎万物之表。皭然若冰雪。不获世之滋垢。则非所谓清者欤。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7L 页
先生之应物也。坦怀而待之。诚信以感之。虽与异趣者处。亦不失其欢意。彼既安吾之德。而吾亦无屈于彼。则非所谓和者欤。闻先生之风者。亦将使顽夫廉懦夫立。鄙夫宽薄夫敦。斯不可为百世之师也欤。后有知德者。亦不以斯言为诬也。 崇祯纪元后再丁巳四月日。族孙前主簿元震谨状。
景寒斋郭公行状
公讳始徵。始字敬叔。后字智叔。尤庵宋先生所改命也。号景寒斋。亦尤庵先生所命也。系出清州。鼻祖讳祥。新罗侍中。自是世有显人。有讳麟。丽朝壮元。官直文翰署。忠直有文章。与金有成同使日本。不屈死不还。墓草西靡云。讳枢。丽朝壮元。我 太祖开国。拜为议政府赞成。辞不受。守其志以终。后 赠谥文良。寔公之九代祖也。高祖讳怀英。登第官内赡寺正。 赠左承旨。曾祖讳说。号西浦。登第历官佥正。升嘉善阶。 赠判书。早岁休官。以清白传家诗书遗业八字。遗训子孙。祖讳希泰。号仙舟。登第官同知中枢府事。 赠判书。两世皆以文章笔法名于世。考讳之钦。号芝浦。擢魁科。官司宪府执义知制教。刚直清白。居台阁。人推谏臣风。妣淑人昌宁成氏。昌宁府院君汝完之
景寒斋郭公行状
公讳始徵。始字敬叔。后字智叔。尤庵宋先生所改命也。号景寒斋。亦尤庵先生所命也。系出清州。鼻祖讳祥。新罗侍中。自是世有显人。有讳麟。丽朝壮元。官直文翰署。忠直有文章。与金有成同使日本。不屈死不还。墓草西靡云。讳枢。丽朝壮元。我 太祖开国。拜为议政府赞成。辞不受。守其志以终。后 赠谥文良。寔公之九代祖也。高祖讳怀英。登第官内赡寺正。 赠左承旨。曾祖讳说。号西浦。登第历官佥正。升嘉善阶。 赠判书。早岁休官。以清白传家诗书遗业八字。遗训子孙。祖讳希泰。号仙舟。登第官同知中枢府事。 赠判书。两世皆以文章笔法名于世。考讳之钦。号芝浦。擢魁科。官司宪府执义知制教。刚直清白。居台阁。人推谏臣风。妣淑人昌宁成氏。昌宁府院君汝完之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8H 页
八代孙。宣教郎俊雄之女。继妣淑人安东金氏。开国公方庆之后。都事鋈之女。事舅姑以孝。训子孙以义。公其出也。以甲申六月二十三日庚午。生于汉师之芹洞里第。幼而庄重。不妄言动。群儿皆敬惮之。性又敏悟。一日在邻居徐公汉柱坐隅。徐公指屏风画人家于岩上。其形欹侧者。问群儿曰。此家将颓否乎。诸儿皆对以将颓。公独曰。此乃画其斜看之状。若画将颓者。当添扶颠之木。徐公起。执公手曰。尔之见。长者所不及。异日当为大儒。时公年七岁矣。九岁始受小学于徐公。朝夕诵习。每事必欲服行。成童。慨然有志于古人为己之学。读书。必以义理之文为主。尝随诸兄入场屋。出语人曰。科场是士子夺志之所。不可再入。遂谢举子业。时同春宋先生膺召入京。公执贽往谒。仍受大学,家礼等书。自是益专意于向上之功。蚤起危坐。不少倾倚。读书研究。昼夜覃思。不觉神观之羸败。家人恐其劳瘁成疾。公曰。心自乐此。欲罢不能耳。用力不懈而益勤。中岁。厌居京洛。尽室来就木川乡庄。又事尤庵宋先生。至诚慕悦。先生之所在。未尝不随。故心经释疑家礼集览校正之役。公皆与焉。其在函丈之侧。质疑请益。孜孜不怠。忘寝与食。先生每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8L 页
称以好学。道臣累荐公以经明行修。大臣文谷金公寿恒,畏斋李公端夏亦交荐之。己巳。除 齐陵参奉。未几。群凶当国。弃官归乡。及 仁显王后废黜。尤庵宋先生被祸。公含冤负痛。如不欲生。遂挈家入泰安郡。优游海曲。以为泯迹终焉之计。士多有慕公德而来请业者。各出财力。构成讲斋于海上。斋凡二十楹。公嘉其愿学之诚。一依栗谷先生石潭遗法而教之。泰之郡古称僻陋。士不知学。自得公以身为教。人皆耸感而乐趣焉。暴悍无赖之人。亦有从化而改行者。所寓之西。有一高台俯临沧溟。远通燕齐。即 皇明时水路朝天使行发船处也。公名其台曰望远。有时徜徉舒啸于其上。怅望神州。怀念京周。慨然有蹈海之想。甲戌更化。 坤位复正。师门之冤亦雪。公久处海滨。惓顾松楸。常以为戚。及是世道回泰。为便省扫。遂还木川旧寓。亭台颓废。无复存者。更构小庵于旧址。复扁以尤庵先生所书景寒二字。日与学子。讲习其中。时或兴至。则戴平凉子被鹤氅衣。逍遥于水石之间。至或竟夕忘返。遂取退溪先生陶山六曲歌,栗谷先生石潭九曲歌。辑为一编。使冠童讽咏之。又自制诗歌而和之。名之曰景寒感兴诗歌。音调和平。托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9H 页
意深远。时或自歌。或使人歌而听之。悠然有浴沂咏归之趣。癸未。拜 穆陵参奉。呈病辞归。时今 上殿下始以延礽君在潜邸。出就傅。极择师傅之任。公首膺是选。将行接见教学礼。该曹无前规可据。 肃宗大王命公撰进仪节。公参考古今师生相见之礼及教学之规。作为节目。未及入启。 肃宗大王更为下教。以宾主相见礼定行。公以师傅名决不可从宾主之礼。以其所撰节目。使录事入启。如未蒙允。将欲覆启。 肃宗大王览其节目嘉之。即命以师傅所定节目行之。又命藏留该曹。以为日后定式。公每于相见授书之际。庄敬自持。殚竭心思。文义解释之外。反覆引譬。以尽开导之方。又每以学问为己之术。孝友恭俭之道。勤勤勉戒。因手书孝友恭俭四字以进。今 上时年虽甚少。亦深敬信。眷礼以诚。闻公有疾。辄赐药饵。及公出为邮官。特设饯以送之。自是书札药物问讯不绝。以示敬慕不忘之意。公上书以谢。因又劝学曰。自古公子安于富贵。厌弃学问。盖居养所致而然也。然其所谓学问者。非欲博学多闻。为博士职也。亦非记诵词章。为举子业也。祗欲维持此心。存养迁改。而存养迁改之道。莫如读书。读书之要。又莫如小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29L 页
学。我 朝寒暄金先生五十而读小学。其终身服膺可知。许鲁斋亦谓小学书。信如神明。敬如父母。其以做人㨾子。必在小学。而平生尊信。益可想矣。今承下教。前读小学。尚未毕讲。未知熟读详味。务精不务多而然耶。更乞益加勤勉。一部小学。循环熟读。四字名义。躬行力践。以副区区爱敬之望。第以不敢当为教。无乃或近于自画之归耶。曾览栗谷李先生击蒙要诀否。此书亦一小学。而尤为精切。伏愿时时兼看。以为终身佩服之地。今 上又以书答曰。一札劝学。勤勤恳恳。罔非入德之琼玉。敢不服承。但生之多病。曾所惯识。厥后诸證层叠。寻医问药。日比月连。临卷之日常少。将未免面墙。只自怅叹。要诀暨四字之训。顾諟图存。而非特管见专昧用功。谩作丌上之设。益自惭叹。闻公遘疟。又寄书以问。兼赐药饵。仍令星火急传。及公之丧。特赐赙仪。又以祭器别赙。盖其眷礼之诚。终始不替矣。及 上登进储位。临筵讲学。议论每出人意表。又以勤勉学问。面戒臣僚。于是国人咸知圣学之高明。掩跨百王。是虽圣质天纵。其开发导迪之功。亦有不可诬者矣。戊子。迁冰库别提。移拜利仁道察访。莅驿之日。一以仁恕为政。抚恤邮卒。省革弊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0H 页
政。又以孝悌之道。劝谕诸驿。所谕文字。译以谚书。使之易晓。又令各驿父老查报其子弟孝友者及其不能者。赏罚以劝惩之。又令枚报男女年八十以上及其茕独流亡者。捐俸以济恤之。驿卒感戴。久而不忘。庚寅瓜递。公州遁村。颇有水石之胜。而慎斋金先生杖屦所游处。且与孔岩朱先生祠宇相近。公俯仰兴感。乐其幽胜。遂家焉。临溪筑室。移扁景寒之号。箪瓢屡空。处之晏如。惟以讲学为乐。日夜玩绎朱书。不以衰病而少辍。癸巳正月。偶感寒疾。疾既革。精神愈爽。见枕屏倒设。责侍者正之。麾小室出门外。正席就枕而殁。即其月二十二日也。以其年三月。窆于公州反浦面薪田癸坐之原。丙申二月。改窆于木川治东瓮洞坤向之原。从先兆也。公仁恕忠厚。恬淡寡欲。其乐善好义。爱人利物之心。自幼已然。六岁。在芝浦公平山任所。胡使过去。贪求无厌。有不称。辄肆咆哮。鳌城府院君庶子李箕男。以差员到邑。移怒吏卒。欲扑杀之。邑人将聚观。公使止之曰。杀人不仁之事。何可对不仁之人乎。箕男闻而惭叹。宥其人。来见芝浦公贺曰。此儿有仁民爱物之心。他日当为君子云。爱亲之诚。发于至性。自幼已知事亲以礼。晨昏定省。虽有疾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0L 页
不敢废。弱冠。丁芝浦公忧。毁几灭性。三年啜粥。不食盐酱。非祭奠。不见家人。金夫人疾谻。每粪必尝。斫指进血。及丧。哀毁啜粥。一如前丧。忌日哀慕如袒括时。省墓必号泣。公可谓终身慕者矣。友于兄弟。事伯氏如严父。事丘嫂如慈母。居家至行。多有感动人处。常慕张公艺九世同居之事。尝定其堂室之制。量其契活之规。作为一图。名之曰郭氏百世同居之图。事虽拘牵。不能从心。其敦宗厚亲。及于无穷之意则有可见矣。笃于师友之义。闻同春先生讣。在忧服中。亦持师服。月朔设位哭临。事尤庵先生几十年。非有疾病。必往侍焉。左右服勤不懈。及己巳之祸。公先自木川。苍黄入洛。倡率同门。抗章讼冤。时火色弥天。触之者燬。公独奋然。愿为疏头以当其祸。同门诸人议以齿序书名。故公名虽居下。其首发疏论者实公也。与遂庵权先生。同事师门。交义特深。白首不渝。与人言。未尝称人之恶。至见朋友有过。必反覆规告。虽见忤不悔也。公与尹拯父子。从游最久。情义甚厚。及拯彰露父𫺛。背悖师门。公悯怜其昏惑。屡书规责。终不见听。则遂绝之。然顾念两世交好之谊。未尝出之以恶言。盖公不欲伤其君子绝交之道。而其忠厚恻怛之意。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1H 页
未尝不存乎刚决严厉之中矣。于此尤可见公之德性也。世或以绝恶不严疑之。岂知公者哉。遂庵先生挽公诗。有曰百变沧桑曾不易。一区林壑若将终。斯可以知公之平生哉。公之为学。既主于庄敬晦养。以立其本。而又必以谦虚敦确为先。故其言曰。人之为学。若不足于温恭谦挹。而有自大自是底意思。则非所以养德也。又曰。初学之士。嫌于执滞。每事务欲平顺。则心无主张。而其弊必至于懦弱无立矣。所谓固执者。虽或近于胶柱。必有此等操守然后。方可以有所成就矣。故公于此学。自少至老。用力可谓勤且深矣。而未尝有矜高自足之意。见善则迁。闻义必服。且当世道溃裂。变怪百出。利害怵迫。丧其守者滔滔焉。而公则确然无改也。公尝过水原。路遇雷雨。入避圃幕。俄而震击一行人于侧近幕中。人皆惊仆。公独凝然不失措。又尝过素沙。与武人同宿。夜遇剧贼突入。武人苍黄惊跳。公举止安详。而贼亦不犯。此亦可见公之定力矣。平居整饬仪容。略不解弛。虽遇疾病。不废盥洗。子弟或谏。则曰。吾不如此。身心散漫。病若有加矣。夜闻迅雷。虽寝必起。正坐达朝。盖其收敛敬畏之功。未尝少懈如此。公于礼学。用力尤勤。尝曰。吾自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1L 页
二十岁前。即知好礼。尝读疑礼问解。先见其问目。掩卷思量其所答如何。然后开卷见其答说。逐日如是。以尽其帙。自是于礼家门庭。眼目稍明云。故公之说礼。于疑文变节。考證详切。辨释精到。多有人所不及处。公平生读书。不喜立论。未尝著书。有诗文略干卷藏于家。初娶延安李氏。靖社功臣延平府院君贵之孙。县监怭之女。生三男一女。男长曰载绩。先公三岁而逝。曰成绩,曰夏绩。女适申悏。再娶青松沈氏。通德郎益亨之女。生三女。长适生员金铁根。次适县监朴弼彦。次适李显裕。侧出一男一女。男曰治绩。女适李命相。载绩娶县监宋元锡之女。生四男二女。男镇维生员,镇普,镇舆,镇奎。女长适李端常。次适韩后遂。成绩娶李命材之女。生四男一女。男镇一,镇九,镇万,镇亿。女适安宗臣。夏绩娶李基硕之女。生一男一女。男镇杓。女幼。金铁根生二男一女。男得丽,得秋。女幼。朴弼彦生二女。皆幼。李显裕生二男二女。皆幼。治绩生一女幼。李命相生一男一女。皆幼。镇维生五男一女。男长泰济。内外曾玄多不尽录。盖惟尤庵先生以山岳之资。明诚之学。当世道颓败之日。明天理正人心。闲圣道距诐淫。使一世之人。翕然知尊朱子之道。诵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2H 页
春秋之义。则其道术之明。德业之广。未有若是之盛也。公于是能自得师。委身服事。及其变生门墙。党援半国。学者往往有逶迤其间者。而公能壁立不顾。尊师信道。炯然一心。而其平生出处。又必与师道同其屈伸。则公可谓不负师门矣。公又以学文之工。性理之说。首先启迪于 圣上龙潜之初。以为允德成就之端。以基亿万年无疆之休。则东土生民。默受公赐者。亦不可槩量矣。因是而夷考其平生。盖以敦厚之姿。济之以学力。出处言行。无一瑕颣之可指者。则亦可谓一世之完人也。记昔我先祖考亦于己巳士祸之作。罢官归乡。公之将入泰安也。历访止宿。小子时甚少。虽未能详记其所言者何事。至今追思。盖皆忧时叹世。长往不返之意也。自是所闻于家庭者。每称公为高世之士。及游于遂庵先生之门。又习闻其称公。必曰君子人也。近又侄子后遂赘入公家。益闻公内行之懿。于是知公而慕公也益深。尝窃以为公虽名位不称其德。而不深见知于今世。其盈缶之孚。终必可徵于百世无疑也。公之孙镇维,镇舆来属公状。辞不终获。则谨就其家谱。参以闻见所及而第录如右。以俟世之立言君子云。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2L 页
赠司书沈公行状
公讳瀷。字翼之。青松人也。青松之沈。以丽朝文林郎洪孚为始祖。四世而至德符。封青城郡伯。我 圣祖开国。辞佐命勋。拜相。又不应命。郡伯以后六世。为国舅者两世。为上相者三世。至七世孙义谦。官大司宪。袭封青阳君。盖当 宣庙朝阴阳互争之际。身居戚里。以扶护士类为己任。与栗谷,牛溪两先生。朴思庵,郑松江诸公。同其进退。东西标榜。虽自公始。而一时名贤。后世公议。莫不多公之为也。次子㤿为伯父郡守仁谦后。官县监。即公高祖也。曾祖讳光世。官应教。祖讳稳进士。皆 赠吏曹参判。考讳若溟。监察。 赠吏曹判书。妣青海李氏。青海伯之籣之后。佥正 赠参判文柱之女也。以乙酉五月二日生公。公颖秀聪慧。绝异凡儿。生才七月。口能成语脉。心能晓物名。指日曰日。指月曰月。见者莫不惊异。四岁。通知行用文字。八九岁。俨若成人貌㨾。不烦提撕。文识日就。句读之间。只闻音释。领悟指义。间有即物之咏。大有步趣。一家长老皆曰。吾先祖安孝公十二登庠。此儿当复继之。十三。始就外傅。汎滥于经传子史。记诵之敏速。见解之精到。独步于同学诸儿。诗律歌行。自有古作
公讳瀷。字翼之。青松人也。青松之沈。以丽朝文林郎洪孚为始祖。四世而至德符。封青城郡伯。我 圣祖开国。辞佐命勋。拜相。又不应命。郡伯以后六世。为国舅者两世。为上相者三世。至七世孙义谦。官大司宪。袭封青阳君。盖当 宣庙朝阴阳互争之际。身居戚里。以扶护士类为己任。与栗谷,牛溪两先生。朴思庵,郑松江诸公。同其进退。东西标榜。虽自公始。而一时名贤。后世公议。莫不多公之为也。次子㤿为伯父郡守仁谦后。官县监。即公高祖也。曾祖讳光世。官应教。祖讳稳进士。皆 赠吏曹参判。考讳若溟。监察。 赠吏曹判书。妣青海李氏。青海伯之籣之后。佥正 赠参判文柱之女也。以乙酉五月二日生公。公颖秀聪慧。绝异凡儿。生才七月。口能成语脉。心能晓物名。指日曰日。指月曰月。见者莫不惊异。四岁。通知行用文字。八九岁。俨若成人貌㨾。不烦提撕。文识日就。句读之间。只闻音释。领悟指义。间有即物之咏。大有步趣。一家长老皆曰。吾先祖安孝公十二登庠。此儿当复继之。十三。始就外傅。汎滥于经传子史。记诵之敏速。见解之精到。独步于同学诸儿。诗律歌行。自有古作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3H 页
者䪨格。人多脍口传诵。亲意以科第为重。故业公车甚勤。各体述作。无不精妙。而尤长骈俪之文。深得馆阁手段。十九发解。凡入场屋。呈卷必中。而每屈于南省。赵相国师锡素以鉴识自任。常以国器许公。及其屡屈无成。则大加嗟惜曰。子之不得一第命也。毋宁从荫路发轫。历试于大小字牧。亦一道也。公正色曰。士当藏器待时。何拘早晚。科事已非第一等事。况下于此者乎。赵公亦不能强焉。己巳。时事大变。公不乐京辇。尽室南下。杜门静坐。以书史自娱。训诲诸子曰。吾以程式之文。劳弊精神。半生有馀。晚来真味惟在于静几陈编。汝辈须留意于儒家文字。毋徒以雕篆末技为事也。公既蹉跌科场。又不屑于荫仕。而年已过六旬矣。一世之人。皆惜其冤屈。戊子。忠翼公赵相判西铨时。除四山监役。筮仕十四日。又擢九日泮制。公自少初举入格大小二十度。至是大阐。出榜日。庙堂诸宰适会宾厅。相顾同贺曰。此人素有重望。决科虽晚。朝廷当及时收用。庚寅夏。唱第数月。偶感微疾。以七月二十九日不起。八月。葬于坡州釜谷里丙坐之原。筵臣陈达。特 赠侍讲院司书。公初娶德水李氏。兵曹参判秞之女。天性婉顺。壸范咸备。事舅姑奉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3L 页
君子。一无违度。且于女工。无不精巧。夫家六亲。一辞称贤。三十五戊午卒。继妣灵光金氏。通德郎信圭之女。禀资仁善。处事正大。抚养前妣所育。一如己出。平生有敬天之诚。戒饬儿辈无得向日月便旋。夜闻雷霆。提醒入睡之儿曰。天威方严。不宜偃卧无变也。虽蝼蚁之微。虑或践蹂残灭。戒婢仆勿以汤水弃之庭畔曰。春夏地面。蠢动之物。若被烂死。则心有所不忍也。教训子男则曰。汝辈若陷身于不义。染指于非理。牛马走不若也。盖妇人中有士君子知行焉。寿七十一丁未卒。前配生一男二女。男曰鼎贤。女适牧使安相元。次适洪㬇。后配生五男一女。男曰重贤。司马判官。曰元贤。出继季父涤。曰箕贤。曰推贤。司马县监。曰明贤。出继堂叔父濯。女适进士洪启祥。鼎贤娶县令尹宪卿女。无子而夭。重贤娶鱼史纲女。无育。再娶金泽女。生一男二女。男铋。女长适闵百顺。次适奉事闵百奋。元贤娶李世宝女。生二男一女。男錝,鈗。錝继鼎贤后。女适金烆。再娶朴炫女。无子女。箕贤娶李重庆女。有一男一女。男鍏。女适金乐材。推贤娶佥知元庆运女。生一男一女。男锜。早夭无嗣。女适尹会东。再娶李星昌女。有二男一女。男鉴,𨩌。女适郑进焕。明贤娶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234H 页
李秉益女。有二男二女。男銗。女适金允柱。馀幼。安相元有二男。允行文科正言。允宅。洪㬇有二男二女。男彦长,彦直。女适朴鼎揆,李真楫。洪启祥有二男一女。日海,云海。女适金渊行。内外曾玄多不尽录。盖公事亲孝。与兄弟友。待人接物。一以诚信。而人之奸伪。如见肺肝。当之者或至于惶汗失措。平生自律。无一毫苟简。慷慨忧世之志。乃其所素蓄积。公之登第也。丈岩郑公以宪长入洛。屡次来访。责勉以淬砺风节。挽回世道。郑公于人少许可。而其所期望于公如此者。盖知公所存也。公文可以焕猷。才可以需世。自在弱寇。声名蔼蔚。暮年一第。蹇屯已甚。而年又不永。无所表见于世。岂非命耶。第念公之后承。蕃兟且多。有有文有学者。或者不食之报。其在斯欤。余以穷乡晚出。未及遂既见之愿。而窃尝从士友间。得公之文行久矣。今因其状。撰次如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