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山集卷之十四 (自动笺注)
屛山集卷之十四
 墓碣
  
庶尹公墓碣銘
公元1628年
古稱長德君子者。
不苟崖異斬截之行。
肫肫美實
著於日用事爲之間。
常患世未見其人。
今於碧珍李公焉得之。
公諱志雄字萬夫
高麗開國元勳碧珍將軍諱忩言之後也。
自麗代至 本朝
世有聞人
而 成廟小宰靖公村先生諱約東。
聲名尤盛。
高祖諱碩明
學行稱。
至德郡守 贈兵曹參判。
曾祖諱喜善。
經行童蒙敎官
 贈左贊成。
祖諱尙伋。
直節一世
丙子以兵曹參知
扈 駕入南漢
憂憤以卒。
 贈吏曹判書
考諱埬。
弱歲丁內艱
以孝圽。
 贈左承旨
全義李氏
江先生濟臣之孫。
儀賓都事諱耈俊之女。
從 贈淑夫人
公以崇禎戊辰七月一日
生于京第。
五歲旨公久嬰奇疾。
晝夜不離側。
起居必偕。
旨公幼年致傷
出入輒諱之。
公雖在昏睡中。
驚起趍從。
旨公爲此不得輕出
八歲竟罹荼毒
哀毁執禮
一如成人
丙子大夫避兵江都
判書公喪。
難已奉柩葬于忠州
留守制。
時公痁病
羸瘁難支。
而朝晡奠哭。
一日廢。
制畢太夫人挈歸京師
受學季父
及長以詩名塲屋
甲午司馬兩試
游學泮宮
同學推服
諸生擧高應薦於朝。
而適以年次居副。
尤庵宋先生銓席
以公世族名素著。
越次首擬。
拜 宣陵參奉
報滿。
繕工監副奉事歷尙瑞院副直長仍陞直長
轉陞典牲署主簿
移刑曹佐郞正郞
丁未大夫人憂。
廬墓三年
居瘠踰節。
己酉拜戶曹正郞
造紙別提社稷署令宗親府典簿
庚戌除加平郡守
丁巳復拜刑曹正郞
戊午安城郡
庚申除榮川郡守
癸亥尙衣院僉正。
金堤郡守
公初以家貧親老。
屈意就仕。
及累典郡縣。
祿不逮養
懷風樹之痛。
不忍專城之供。
獨奉其身。
務自儉約
專心恤民
所居多異績。
加平以畿甸殘邑
官無宿儲
年且大侵
公至則至誠經理
請於朝移
捐其俸周急
老羸顚連者。
糜粥以饋之。
播饁之罄絶者。
米鹽以分之。
一境賴焉。
終無捐瘠
方便簽丁。
閭里不擾
水軍不許赴擧
故民皆避之。
李相國素重公。
面議得其 筵奏。
水軍赴試
自是不憚
列邑便之。
秩滿邑民乞留一年
樹石頌德
榮川固多搢紳子弟
公以興學爲事
每謁文廟日。
諸生講論指授
諸生
歡忭慕悅
前任金堤者政苛刻
郡弊莫之救。
銓曹以公寬仁可蘇完。
選除之。
下車
孜孜撫摩
堤人卽大和
又値歲儉
賙賑一如在加時。
民皆感服
前後在郡。
吉日月半
必望 宸拜聖。
春秋釋菜
必親行之。
社稷以下神版缺破而置非其所者。
輒易版建宇。
亦皆躬祀之。
己巳 坤聖遜位
公參吳公斗寅疏。
禍作。
與疏下諸君胥 命闕下
目見吳公以下三臣擔舁出血淋漓
憤泣徒步還家
杜門絶世事。
甲戌改紀。
首拜漢城府庶尹
戊寅翊衛司司御。
秩滿家居
掃一室
左右圖書
蕭灑其中
辛巳七月十四日
考終正寢
享年七十四。
是日平善
將赴耆社會
口授子弟答書。
俄而氣乏。
逌然而逝。
九月六日
葬于判書公墓傍巳向之原。
稟性溫厚
處事勤儉
喜怒之色不形於外。
惰慢之氣不施於容。
每日晨起
整攝冠巾
坐必正席
處有常所
爲人謀。
微細盡心
聞人是非善惡
絶口不言
貨利聲色
若將凂之。
傷人害物之念不萌於心。
致敬奉先之節。
懋恩於敦宗之誼。
居官廉約
及其家食
妻子內窘。
泊然不以爲意也。
淑人李氏
慶州
新羅佐命功臣諱謁平之後。
昏朝節士掌令 贈典翰艮翁先生諱瀷之孫。
翊衛司司
公元1687年
御諱仁實之女。
持平 贈戶曹判書月川君金公諱元亮之外孫
淑人婦道備。
紡績鍼縷
供祭賓客之需。
井臼蕭然
未嘗戚戚容。
諸子嚴。
小有過。
假借
重則笞之曰。
凡子所不肖。
母掩其過也。
內外親戚。
皆稱其媺行
長老尤以佐君子內治爲難及也。
寢疾不進湯劑
命修時月之備。
臨檢之。
丁卯三月十八日生。
卒于丁丑二月二日
初窆于先塋左崗。
及公喪。
移而同穴焉。
長世璜。
武科通政牧使。
次世球,世瓘俱早歿。
次世瑍。
衛率。
女長適參奉尹揆。
次適尹熀。
牧使男挺相。
俱中司馬
爲禁府都事
女適緬。
庶男挺樟,挺樑。
庶女趙倬。
世球女適金聲大。
世瓘二女
進士德一,掌令朴徵賓。
繼子挺樸文學
世瑍男挺郁正字
挺樸出繼
尹揆男莊敎,英敎。
女李錫祺
尹熀男挺殷,挺覺武科
李漸
曾孫學普。
餘幼。
相出
心普。
餘幼。
挺樸出。
天普,山普,日普。
餘幼。
挺郁出。
外孫曾俱有男女。
內外曾玄八十餘人
嗚呼
以公之資之美。
勞碌朱墨
終莫之振。
可必乎。
天旣錫公以寬樂壽考。
子孫衆且才。
稍稍科甲進。
不可必乎。
後之尙論者。
有以辨之矣。
銘曰。
可觀民社
豈其卿
善必積而爲慶。
後也昌。
葆天
和而歸眞
生順歿寧。
僉正洪公墓碣銘
公元1650年
余嘗觀綺家子弟。
役志耳目之娛
不復屈首藝業
况能知有進於此者乎。
昔余每入姊兄洪公燕居之所。
茅茨蕭然
一玩好。
披閱書籍
以此爲樂
而指楣間草堂二大字曰此尤菴先生筆也。
公文詞之樂而不足
得當時之大賢依歸焉。
成就淺淺
而卒厄於命。
莫施於用。
可慨也已
公諱重箕字九以。
系出豐山
高麗國直學諱之慶之後
子諱侃。
僉議舍人
號洪厓
文章名。
孫三館提學諱侑
寶文閣提學諱演
父子相繼大顯於世。
大司憲 贈領議政履祥
經術德行稱。
號慕堂
於公爲高祖
大父文懿公諱柱元號無何堂
尙 宣廟貞明公主。
封永安尉
皇考貞簡公諱萬容
再魁文科
官禮判書
娶礪山宋氏都承旨時吉女。
以 崇禎庚寅五月二十九日生公
丰姿秀容
燦然丹穴奇毛也。
父母鍾愛
大爲文懿公貴主所奇重。
勸學且勤。
文藝夙成
十七中司馬
丙寅掌苑署別檢。
己巳以 莊烈王后因山時敦匠勞陞六品
宗簿主簿
乙亥廣興主簿,工曹戶曹佐郞
子陞正郞
丁丑
司饔院僉正。
戊寅通判平壤府。
庚辰拜戶曹正郞
癸未司僕寺僉正。
公素阿睹疾。
甲申點馬西海中。
觸冒風霧
病愈劇。
至不視物。
卒以沉淹。
丙戌五月二十七日
考終正寢
七月葬于豐德祖江先塋右崗負亥之原。
後以男錫輔南藩之除。
推 恩贈吏曹參判。
公事親孝。
兄弟友。
夫人積年寢疾
所須藥餌
必手種而口嘗之。
文懿公久嬰風患
夜不解帶
躬自扶將
遭宋夫人艱。
哀毁逾制
葬祭盡禮
四弟皆幼。
撫育懇摯
朝夕哭泣之餘。
輒勤課督
及丁貞簡公憂。
病在己而戚猶前。
凘綴累月
不勝喪。
奉先之節。
克誠克敬
祭之日。
蘩之品。
椅卓之屬。
必親審之。
晩年沉病
强起伸禮。
平居端默
不設惰容
閨門內穆穆也。
與人欵洽
和氣藹然
弔死問疾
微賤分踈
惓惓不怠
親族貧寒所識窮乏者。
之如不及
無親踈有急。
輒於公乞哀
卑小官。
奉職愈謹。
米穀料量平。
馬政考牧勤。
一試西邑
吏服廉威
民懷慈惠
噫。
公穎透之識。
鍊達之才。
供世有餘。
從遊亟丈。
飫聞緖論
將無所處不當
廢擧門禍作之際。
斂跡於 坤聖遜位之時。
自玆以後
世念淡泊
低徊下位
無以表見於世。
雖若可恨
一時賢士
大夫莫不樂與之遊。
竹泉公貞少許人。
隨肩而兄事恭。
丈巖鄭相公剛方特立
不喜追隨
造朝數與過從
處士三淵金公罕入城。
入輒訪語更僕
遂庵跡高山林。
忘年托契
書牘盈几。
尤菴先生嘗稱曰某早遊太學
峻望
見重於世如此
且吾先君子不苟譽人
處公甥館
知其才。
稱賞之。
有事諮諏
辨析明的。
其中之所蘊益可見也。
公配卽吾伯姊
婦德甚備
旣富能儉。
旣老能勤。
年今七十有九。
重肉不登於案。
女紅不離於手。
慈愛贍恤
遍洽宗黨
今其子孫衆多
門闌煥爀者。
繄公不食之報。
是資。
而吾姊之德。
亦有以助之也。
男長錫輔。
文科曹參判。
次鉉輔。
文科壯元。
曹參判。
進士李昌輝,洗馬顯應
孫男進士元象漢。
進士元金致萬,士人申晧錫輔出。
孫男鳳漢。
進士李德重,李彦衡鉉輔出。
昌輝三男瀣,溎,漪。
顯應三男時中,明中,餘幼。
文科申晩士人權翯。
嗚呼
昔公弟畜余。
愛之特厚。
到今如昨日
人間存亡
歲月幾何
相役墓道
臨文悽愴
銘曰。
朱門峩峩
堂深深。
披帷人在。
一床書琴
頹乎其容。
燁乎其中
漫應世務
貫徹會通
棲遲末路
匪樂我員。
逝將復路。
擺脫膠紛。
天假之息。
收我明視
斂此衆美
寂然腔裏。
儲之有裕
貽厥子孫
緬焉來斯
此刻文。
僉知朴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13年
藏有石古也。
藏之無窮已。
石磨有時
不待憑而久者。
其在人乎。
公諱世拯字濟卿
密陽之朴。
系出新羅始祖赫居世。
入我 朝代聞人
至諱增榮訥齋
文章經術顯於世。
二十九以弘文館校理
毁卒于服。
生諱薰號江叟
薦授司憲府持平
登賢良科。
擢拜承旨
後與靜庵先生諸賢同被北門之禍。
士林並擧公兩世。
腏食先生俎䇺之所。
祖諱安建。
縣監。
考諱廷麟。
司馬第五名
官義禁府都事
妣完山李氏
 世宗莊憲大王八世孫參議諱成祿之孫。
通德郞諱信輿之女也。
癸巳十二月
生公淸州北溪第。
生而岐嶷
游戱凡兒
弱冠
慨然求道志。
出入尤庵先生之門。
飫聞緖言
徜徉林臯
若將終身
鄕黨慕其行誼
累薦于方伯
投牒廵撫
由是名聞達於搢紳間。
壬辰除 顯陵參奉
典獄奉事
內贍直長
因事坐罷。
戊戌 端懿王后因山時。
監造官勞陞叙
廣興主簿
己亥軍資監判官
辛丑出爲長水道察訪
是年冬
奸壬盜柄
公元1725年
禍始作。
公卽投紱而歸。
今 上元年乙巳
公年已七十。
以其子侍從
通政階。
連除五衛將僉知中樞府事。
感激 恩旨
黽勉趍謝。
泮渙
公無仕宦意。
未幾拂衣而歸。
洛中諸公歎惜而服其勇决也。
丙午復拜五衛將。
旋兼曹司衛將。
公雖以屑屑來往爲嫌
而亦不欲高抗取名
復來謝 恩。
將欲尋初服
遽以丁未五月六日
考終漢師乾川第。
享年七十有五。
七月歸葬龍山先壠負辰之原。
魁梧碩大
氣象渾厚
平居簡默
不與妄言
至若斯文是非
 國家義理
辨之甚嚴。
毅然不可犯者。
惰容不設於身。
怨詈不出於口。
見人非義
若撻于市。
聞人之善。
若己有之。
毁譽溢辭
出人信服
孝友根天。
每以幼而失怙
壯而終鮮。
爲至痛。
母夫人養志物。
左右無違者餘三十年。
及歿泣謂宗姪曰。
吾於先君
未及服喪
猶幸逮事慈堂矣。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雖非禮意
於我乎饋奠
遂奉几筵于家。
以終三年
宗姪父子繼歿。
宗孫稚藐
遷奉考妣祀版而攝享之。
經理宗家
成家道。
孫旣長。
奉還宗家
訥齋公墓失其處。
竭力尋覓
改封其塋。
江叟嫡派親盡。
公立下置祭田
庶孫主祀。
及庶
孫死。
埋主於墓。
宗人歲一祭之。
倡修宗稧。
令辰佳節
少長壺觴
盡歡而罷。
宗人有過者。
面斥之。
使之惕勵
貧而遭婚喪者。
隨力周恤
恩意洽然。
宗人仰之
及其來哭。
皆涕出曰。
吾門之樑木摧矣。
治家嚴而寬平
日戒諸子甚勤。
篋中遺戒百言
首之以忠信篤敬
眷眷祭祀之節。
懇懇心術之微。
於此公之所養可知也。
配淑夫人韓山李氏
牧隱先生之後
 贈吏曹參議諱汝晳之女。
甚有婦德
先公廿九年卒。
初葬于分土洞。
至是遷祔于公。
男長彙,次履正,次弼文科曾爲司諫院獻納
適士人申憼,李顯佑。
通德李徽著女。
三女
士人金義根,李思贊其婿也。
族子致觀。
其螟兒也。
履正娶 贈持平權瑞女。
二男
致墪,致塾。
通德郞洪禹明女。
不育
堂姪致益爲子。
嗚呼
乾沒下僚
世莫知之。
闇然而章者。
亦自有不可掩矣。
一士候公至虎溪上。
見老人憇岸太息曰。
人一當萬人
言一當萬言
惜乎。
斯人將死於屈沉後日
因忽不見
公之易簀
在於屈沉後日
聞者咸異之。
郡章發文
將享公於儒宮
以從訥齋江叟之後
可謂知公之深。
溪上老人遁世明鑑者耶。
爵位不足以動人
而人之敬慕若此
其視世有所憑倚
震耀一時者遠矣。
此其名久傳於後無疑也。
公我出也。
叔祖寔公外祖
不佞每接公卓犖之容忠厚之言。
未嘗感嘆
今於相墓之役。
援筆無媿辭
銘曰。
旣和而實。
天德之純。
俾壽而熾。
天報之全。
充乎其積。
著乎其名。
詔後勿毁。
君子所藏。
屛山集卷之十四
 墓誌銘
  
都正趙公墓誌銘
公元1709年
公諱道輔字汝一
豐壤趙氏
出自高麗門侍中平章事孟。
太祖統合三韓
封開功臣
其後代有聞人
簪纓不絶
入我 朝七代祖益貞。
以翊戴功臣
官止吏曹參封漢平君
五代宗敬
弘文館典翰。
高祖廷機
議政舍人
 贈副提學
曾祖守翼。
弘文館校理
 贈吏曹參豐寧君。
祖潝。
城府右尹
 仁祖朝靖社功封豐安君
 贈左參贊
考仲耘。
曹正郞 贈吏曹參判。
妣 贈貞夫人淳昌趙氏
縣監光弼之女。
判智崗之後也。
己丑四月三十日生公
幼而岐嶷沉重
動止凡兒
判公奇愛之。
年纔志學
四書三經
間就不佞先大夫
孟子韓子書。
公元1699年
孜孜不怠
文詞日就
先大夫亟稱之。
公車業。
無不精鍊
長於騈儷
老師宿儒見之。
色沮
判公以咸縣監。
方伯見罷
罷之日。
印發行。
公時在京。
聞報卽趣馬疾馳
一日一夜行三百里
迎拜中路
盖已揣判公投印卽發而侍行無人也。
判公喜曰。
汝能知吾。
無憂矣。
孝性出天。
母夫人喪。
初終諸具。
一切親執。
微細事。
毋或泛忽。
判公在信川任所有疾
公親執藥物
衣不解帶
疾革割指以進。
而竟無效
經紀凡百
一如前喪。
有一守宰宿嫌不許 朝家例給擔軍。
因人言强給之。
不用之。
雇得擔夫
歸葬先壠
逐朔省墓
治農墓下。
以備祭需。
竭誠拮据
未嘗乏絶
語及公平日行事。
嗚咽不自勝
老孺如一日。
己卯始除 顯陵參奉
官終敦寧府都正。
內則司饔院奉事, 宗廟直長禮賓主簿,義禁府都事
外則玄風洪川縣監。
此公踐履者也。
其在玄風也。
以制頑悍小民爲務。
當婚喪貧不能辦者。
盡心顧恤
士人至親訟田
公引古人閉閤思過之義。
誨勑諄懇
其人感愧乃歸。
不復爭。
隣邑有八吏共敺一氓斃。
七人合謀推諉一人
人性孱言拙。
不能自白
推官欲以一人成獄
公以
公元1718年
推官
累加訊問
察其情。
以爲八人同其罪。
今以一人爲元犯甚不可
爭之不得
互相論報
方伯公言
成獄
八人者後皆免流配
南中人稱仁明
及赴洪川。
蠲役寬徭
一意撫摩
峽民賴安。
戊戌公年七十。
子尙絅在侍從
推 恩例通政
己亥因 肅廟入耆社。
優老典陞嘉善
同知樞府事。
追 贈考妣如例。
甲辰七月十八日
考終正寢
春秋七十六。
其年十月
葬于楊州古州內廣巖里先塋側負巳之原。
資稟寬弘
氣度嚴毅
居家恭而儉。
當官淸而勤。
待人接物
誠意藹然
凡於世間芬華
泊如也。
榮辱得喪
付之天。
絶無營爲事。
積工鉛槧
累擧不中
慨歎之聲未嘗發於口。
晩覩門闌科慶。
而亦無劇喜之見於辭色
杜門罕出。
惟以書籍自娛
居常不言朝廷得失人品高下
是非自判於胸中
慷慨好義
讀史古人殺身成仁事。
感激流涕
使人己巳日記。
吳尙書,朴學士受杖處。
擊節而歎。
汪然於悒
一座慘然
爲之罷讀。
及至辛壬禍作。
憤慨嗟咄曰。
豈意三百年喬木世家
一朝盡爲夷滅乎。
國將亡矣。
當妖䆠獄出。
子尙絅與六七同志
陳疏請討。
而疏中一轉語
觸時諱。
兇黨至有設鞫窮問之議。
公元1710年
逌然尙絅曰。
預思供辭。
毋失也。
雖死何恨。
及至尙絅遠謫也。
扶病出送于郊外曰。
善類將盡劉。
竄逐固所甘心
須勿以我爲念。
少無戚戚容。
當是時也。
火色瀰天。
人人惴恐
而公忠義憤激
不以死生禍福動其一髮
嗚呼
豈不偉哉。
夫人金氏
左議政命元之玄孫
判書貞孝公南重之孫。
府使必振之女也。
孝順端莊
甚有婦德
奉祭祀必盡誠敬
宗黨得歡心。
惡言俚談不出於口。
巫覡祈禳不設於門。
生于庚寅三月十二日
得年四十三。
卒于壬申九月初九日
其年十一月
葬與公同原異穴。
公擧三男一女
男長尙絅文科曾爲吏曹參議
次尙綱曾爲典設司別檢。
次尙紀中司馬。
適士人尹天健
側室二男尙綏,尙繼。
二女李榮元,李錫三。
曰暾曰曮曰晸。
尙絅出也。
曰棨曰綮。
尙綱出也。
曰毅。
尙紀出也。
天健二男長琬,次琰
尙綏生一男備。
李榮元有一子一女
李錫三有三子
銘曰。
淳風一散
末俗齷齪
未有其中
邊幅是餙。
倜儻我公。
褰裳高踔。
坦蕩其心。
鏟滌畛域
屈考功
跡困朱墨
大耋崇官。
晩膺天錫
時躓時亨
曷忻曷戚。
行流止坎。
等視倚伏
葆我天眞
歸卽冥漠
作詞不愧
永示無極
同樞尹公墓誌銘
公元1630年
公諱澤字聖源
坡平尹氏
出自高麗太師諱莘達
太祖統合三韓策功
入我 朝有諱坤。
佐 太祖佐命功。
封坡平君諡昭靖
三四至諱師路。
尙 世宗朝貞顯翁主封鈐川尉
以 世祖朝佐翼功。
陞封府院君諡景憲
寔公八世祖也。
曾祖諱機。
翊衛侍直左承旨
祖諱宗福
 贈兵曹參判。
考諱受說。
濟用奉事 贈吏曹參判。
妣隋城崔氏。
學生士龍之女也。
以 崇禎三年庚午六月二十七日
生公漢師貞善坊第。
自幼誠孝篤至
少丁崔夫人憂。
啜粥致哀
判公晩年風病
閱歲沉痼
夙夜侍側
衣不解帶
子夜焚香祝天。
遭艱
執喪如禮。
每遇喪餘之日。
號擗如初
年過八耋。
齋素少日
仲氏僉樞公至老同居
族黨貧窘而有婚喪者。
疏遠必盡其力顧助。
待人接物
休休有容
不爲崖異
而至見有悖於義理者。
不少假借
性甚勤。
手不釋卷
古人嘉言善行雜記之文。
無不手書
積成卷軸
至老猶不廢曰。
不可安逸
以是子孫耳。
自少力治公車業。
發解不售
筮仕除四山監役。
年七十。
用其子侍從 恩陞資拜僉知中樞府事兼五衛將。
八十
公元1710年
增秩同知樞府事。
庚寅十月二十五日卒逝。
是年十二月十二日
隔窆于楊州治之北蘇羅山配贈貞夫人安氏墓右亥坐之原。
後以子貴 贈吏曹判書
公有丈夫子一曰憲柱。
公雖愛而重之。
自幼少時
嚴立課程
敎誨不怠
藝業日就
得一聲譽於儕友間。
科第朝夕期。
而公勉勑之愈勤。
卒能大闡甲科
家聲烜赫
而又存畏懼之心。
隨事戒之。
其當發軔則曰。
汝今立朝事君。
當官盡心而已
功名不可妄求
切勿浮薄交遊
以避末路禍網可也
見其推恩則曰。
汝得蒙 天恩
榮及父母
若不盡誠報國
天必厭之。
及其專城養之則曰。
民社責重。
愼毋以邑少而忽之。
奉公必先律己
養親之節。
不宜過豐。
旣有厚德內蘊
義方之敎又若是
享大耋衍後慶宜哉
夫人文成公晦軒先生裕之十二世孫也。
考諱永達。
 贈左承旨
祖諱璿。
永興府判官
曾祖諱仁孫。
定平府使 贈刑曹判書
夫人生于 崇禎戊辰四月三日
卒于丙戌十二月四日
夫人性質和柔
孝友出天。
于歸三年
尊姑崔氏喪。
二叔二妹幼弱
撫養勤懇
無異子女
躬自織造
以辦婚嫁之需。
判公疾。
執爨火。
奉進糜粥
夙夜不懈
公元1726年
五年如一日。
雖在八耋之年。
祀事必親檢察
蘩之薦。
極其精潔
承旨臨終來禽
而節早未進爲至慟。
終身不忍入口
聰明過人
略通經史。
古人言行
記誦頗多
常擧而戒子曰。
古人所云聞人過失
如聞父母名。
耳可聞口不可言
與夫勿以惡小而爲之
勿以善小而不爲等語。
汝其銘佩
終身不忘可也
又曰汝爲諫官
雖當盡言不諱
抉摘過失
沽直爲意
君子所爲
汝其愼之。
從子南陽任所
對案不豫曰。
此皆取於民。
豐侈若是
必至愛民
無孤 主上分憂之責。
誨誘語多類此
憲柱今爲刑曹判書
二男
長慶進士正郞
次慶運。
一女進士李岳鎭。
慶運有一男一女
光輔
女幼。
李岳繼子演。
不佞與刑判公契結洛社
名題鴈㙮
交誼甚密
屢拜公於北洞之第。
蒼顔白髮
魁然堂中
和氣藹然
人心醉。
今於公幽堂之誌。
義不容辭
謹取刑判公所家狀
纂次如右
而系之以銘曰。
溫溫懿德
受天之福。
福之維何。
遐齡峻爵
不食之慶。
以啓後昆
其高大。
廷尉之門。
楊山鬱鬱
楊水淸漣
孔安且固。
公宅萬年
右議政趙公墓誌銘
公元1659年
國於天地
有與立焉。
氣數相推盪。
患難無常
而必生扶危定傾之人。
國以賴焉。
觀於辛壬之際。
盖可驗也。
間氣降才。
未嘗數數
儲精鍾氣
並生四君子一時
以身殉國
身殲而國存。
天意不偶然哉。
百身莫贖
不獨國人之痛而已
千載之下。
亦必扼腕流涕矣。
公卽四君子之一也。
諱泰采字幼亮號牛坡。
又號二憂堂
楊州趙氏
肇自高麗判院事諱岑
入我 朝有諱末生
領中樞府事兼兵曹判書諡文剛
爲 獻,英兩名臣
曾祖諱存性。
知敦寧府事諡昭敏
祖諱啓遠。
刑曹判書諡忠靖
考諱禧錫。
山郡守。
累 贈領議政
公貴也。
水原白氏僉知中樞府事諱弘一之女。
休庵忠肅公仁傑之後
以 顯宗元年庚子十一月九日
生公議政公槐任所
二朞議政公艱。
乳媼攜之處他所。
餽以飯。
閉門遠出。
飯訖渴甚索水。
未有應者。
以其飯盂取己溺飮之。
人皆異之。
年纔齠齔
不待課督
讀書不已
十二歲能作歌詩
長老稱賞之。
丙寅別試丙科
以假注書參朝大會
周旋中儀
退憂金相國壽興賀公叔父議政公曰。
此注書他日必成大器
可謂賢姪矣。
選隷院例兼奉常直長
被薦堂后
己巳用 莊烈
王后虞主監造勞。
陞叙成均典籍
黨人顓朝。
浮沉下僚
監察直講,兵曹佐郞正郞
間嘗檢災湖南
掌試關西
辛未出宰沃溝。
四年莅官
一心盡職
吏畏而民安
歲饑民困
汲黯發倉故事
出儲米分貸。
會有司檢摘將施罰。
民恐因此失公。
早稻競納。
土風貿貿
不尙文藝
公資其粮。
勸講讀。
筆札試詩賦。
士風丕振
及歸邑人立石追思
甲戌改紀。
持平承 召。
繡衣廉察嶺南道。
是時朝議大潰。
公之宗人皆附時相
公獨扶名義
玉堂嫉惡之。
仍枳館錄。
左相朴文純公于諸宰曰。
當此義理不明之日。
餘人皆可拔。
趙某不可拔。
遂被都堂圈。
累爲修撰校理
間爲正言持平司書文學
常帶三字啣。
禁營郞廳。
 內旨命納墨油二百斗。
公在玉堂
上箚爭之。
 上下嚴批頗示未安之意。
而猶减五十斗。
盖嘉公直言也。
相臣南九萬內挾顧瞻之意。
外托深長之慮。
請貸謀害 國母希載,義徵死。
三司爭不得。
公於 講筵
備陳不可不從之意。
始有義徵正法之 命。
又因虹貫之變。
修德崇儉
開言路恢公道
面戒至切。
退而與同僚上箚。
以懋誠實祛偏係恢言路擇守令養廉恥嚴贓法六條
弭灾之策。
 上嘉
納。
李東郁以 中批擢拜曹參判。
公疏郁曾在西邑
喚妾呈舞於兇奉使之日。
不宜寵擢
又論鄭維岳反背名父
戕害士類
不可以疏决放還
從之。
亢旱
相臣陰扶己巳黨人
罪犯甚重者。
幾盡酌處疏决
而又將與三司會議賓廳。
欲倂寬宥
公陳疏不赴
移書兩司
使各引避
賓廳之會。
因此旋罷。
 上於相臣之批。
嚴責兩司
繼而筵臣又非斥之。
與同僚疏辨。
辭意正直
 上批尤未安。
自是逾見忤於當路人。
公每以王法不行
慨然前後希載事甚力。
妖孽埋凶於希載父母墳。
誣謂大將申汝哲家僮所爲
嫁禍一邊
會有人疏告。
逮捕得罪人。
端緖旣露。
時相徑請放釋
公與館僚箚論。
又與兩司嚴鞫
 命下。
罪人亡匿
久未斯得。
凶言日煽。
 上亦疑之。
士類之禍將不測
公授捕郞方略
果得跟捕
奸情盡發。
危機妥帖
而公絶口不言
無知者。
臺臣申公疏斥南九萬及新相徐文重。
 上震怒
黜補海外邑。
公請對曰嶺海千里
難保生還
恐貽殺諫臣之名。
遂 命移除陸邑。
公出三司五六年間。
其所引經據義。
啓沃 君心。
扶陽抑陰。
維持道者甚多
公之受知 肅廟者。
自此深矣。
戊寅拜戶曹佐郞
侍講司書
獻納
 特旨擢拜承政副承旨
臺官例請還收。
而以某之才望
宜置 經幄
以備顧問爲辭。
尋陞右副。
遞拜掌隷院判决事
己卯忠淸監司
以大碩人年深
陳情不赴
歷拜承旨,工戶曹參議,司諫院司諫
庚辰擢拜曹參判。
薦授平安監司
西路乙丙凶荒
營需入於豪猾之手。
久不償者以數萬計
公嚴不假
而務自節嗇
期年
府庫充牣
於是賞給激將士。
戎具以備陰雨
勸課儒生
興學校。
奉老而不能養者餽以米肉
有子而不能婚者助之衣衾
及歸民繪像而祠饗之。
辛巳拜吏曹參判。
自是數年之間。
多在銓曹
再爲司憲府大司憲
間爲漢城府右尹
壬午用 大婚時進圭勞。
嘉義階。
癸未薦授戶曹判書
陞資憲階。
時客使倂至。
凡所區畫應副
各得其當。
摠察文簿
毫末不遺
有以微事欺公嘗試
若不知。
及其以大者欺之。
公數之曰小事無傷
吾故不問
今者太無忌
勿復爲也。
曹中服其量而畏其明。
不敢欺也。
兼守御使
臺臣疏斥
屢辭不出
 上以保障重任
得人爲喜爲 批。
而慮地部滯務
副將任。
先是在西藩。
使者事有不善
後莅御廳。
使幕屬出賣江都八百斛
將以繕修
山城
後任人因其設施
取贏餘。
以補軍需
及是代西藩者。
不悅於公。
務欲修郤
異己者惡公之將入銓地。
羣憾煽謗。
相繼論斥
 上察情狀
臺 批筵敎。
開釋諄諄
而特遞言者臺職
公陳疏請査。
 答曰浮薄之輩。
必欲敗亂朝廷
豈但卿之不幸
國家不幸也。
予已洞察構陷
何行査之理。
公力辭遞職。
遂就衿陽之牛坡。
逍遙丘園
以爲斂跡避謗之計。
媢嫉者猶齗齗不已
公議莫不稱枉。
諸公前後力辨構誣。
漢城判尹辭遞。
俄拜工曹判書
公陳疏乞解。
 上批優渥
勉以弘濟時艱
以待大臣待之
公遂黽勉赴朝。
移拜兵曹判書
搜才振滯
大得武士心。
大政
注擬如流。
履屐皆當。
向之誣公者在亞席。
不覺心悅而面賀也。
遞拜戶曹判書
經費有裕
綿布之新蓄至不可較。
後來國有大事
取用於此
若探藏焉
 上爲祀 神宗皇帝設壇禁苑
政院書淸人年號於壇名單子。
公白 上凡係壇事
倂勿書其號。
從之。
乙酉用 皇壇監董勞陞正憲階。
擢拜判義禁府事。
崇政階。
 國家江都南漢
俱阻津路
脫有緩急
易致阻塞
欲別設一保障地。
公屢以固守都城之意。
條陳 筵席
諸議多與公同
遂 命繕修都城
旋因臺
啓將中止
公白曰城底人恐撤其家。
有此浮議
豈可撓動於此等說。
徑停大計乎。
請令諸軍門分責成
從之。
海西道將行兼牧及詳定法。
公力陳其必有後弊。
果如其言
公嘗曰 祖宗法制
自足爲治。
今人徒見目前之弊。
率意變改
一弊祛衆弊生。
未見有益也。
移拜吏曹判書
又兼守御使
丁亥異己者敲撼遞銓職。
漢城判尹,禮曹判書
復拜兵曹判書
建白 筵中曰。
仁川一邑
四面環海
只有東南一縷陸路
築城設關作防營
而罷永宗爲中軍
則可與江都犄角矣。
仍以圖進。
 上令往審。
而 朝廷不能用。
彼中商舶臭載於我國地界
商舶還後。
有請出貨物者。
公曰拯取胡商貨物爲國用。
不可使聞於他國也。
 上是公言從之。
大夫年深病痼。
陳情乞免
 上慰勉之。
數月遞拜漢城判尹。
己丑左參贊
十二月丁大夫人憂。
時 上有腫候甚重。
公以藥院提調
移直廚院。
大夫人患危劇
歸家省護。
垂涕而出曰君親俱病。
忠孝若何兩全
者莫感動
壬辰服闋
己丑藥院勞陞崇祿階。
拜知中樞漢城判尹。
淸人送差壓境
白頭山界。
儐臣朴公權請得內藏盛京誌。
以此援據爭之。
盛京誌中圖白頭山
界。
而誌爲約條中禁物。
公曰彼若以禁物爲執而逞其憤憾
危矣
只可謄示曰。
曾於奉使時謄來云爾
可以濟事而免其嘖言矣。
 上令臣從公言
及淸人來。
微細事。
輒皆執而生梗
朴公嘆服慮事之審。
時設庭試。
提學李墪預出題
使其比隣親密賊臣師尙兩子製之。
且承牌赴 闕。
無端還家
歷抵吳道一子。
榜出
兩家子皆與焉。
副學李公健命諫長李公宜顯疏發其端。
 上命金吾鉤覈。
公以金吾按治
得其奸情
李眞後時納券之狀自露。
墪之黨金始㷜,趙遠命,李濟李世德等換面迭攻公。
欲沮査事。
公上疏屢辨獄情之肯綮
奸細之跡。
逾益彰著
上罷始㷜,遠命
黜濟竄世德,墪而竟編配
伋等四人科。
凶黨仇嫉益甚
百計構陷
終及大禍者。
亦祟於此矣。
復拜兵曹判書
漢城始成。
 上命經理
公嘗主守都城之議。
故以北漢不必築。
旣築則又謂不可棄。
盡心區畫
儲峙備御之策。
靡不纖悉
間以職任煩多
有難兼察。
屢辭得遞。
大臣非公無可共事
箚請仍察。
癸巳 上進徽號
都監監董勞陞輔國階。
以上使赴燕
甲午漢城判尹,工曹判書
藥院提調
入直 闕中。
乙未復拜吏曹判書
公元1716年
正言趙尙健論尹拯師事被竄。
公於入 診時。
從容陳白拯之始末曰。
 殿下每疑先正所撰墓文有辱及父之語。
故有 下敎墓文若有辱說則師生雖重。
豈不告絶
則不然。
先正不以己意論斷
歸重於先正臣朴世采所撰行狀
因此不滿
抵書於朴世采
斥其師之本原心術
所以有背師之說。
論諫臣被竄之爲過擧
遂庵權文純公聞之曰。
某公所奏墓文之說。
前後章奏所未發。
語約而意緊。
其後 上取墓文
 處分大定
以爲公當日之奏。
未必無助
 上候積歲沉淹。
少有酬應
輒致增劇
而以尹拯章疏紛紜
日積公車
公請姑勿捧入。
以待平復
丙申春
賊臣眞儒藉此詬辱
以政間事
粧撰詆毁
眞儒卽眞伋之同産也。
逬出郊外
辭遞銓職。
刑曹判書
不赴
凶黨得志
欲翻壬辰科案
以陷公及前後按獄諸公
累月經營
終不得售其計。
於是賊臣弼夢誣毁公益急。
至以公女婿營家其先臨海君舊基事。
張爲說。
旨意叵測
 上召責前席
斥補邊邑
拜工曹判書
陳章累辭。
 特下別諭曰。
任使久矣
惟其恩眷終始不替。
媢嫉之輩必欲甘心
而構捏之慘。
至於弼夢而極矣。
予思卿至
發於夢寐
見卿入侍
心甚欣喜
覺來思愈切。
不能忘也。
感激 異恩
黽勉承 命。
扈從溫泉 幸行。
還卽請暇省墓
仍住江郊
盖自被誣之後
雖啣 恩膺命
而久於朝。
非公意也。
微痾
 上遣醫賜藥
命官掌試湖西別科。
拜議政府右議政
累辭不就
 上敦甚至
會 上候增加
國事多艱。
遂起視事
戊戌 春宮將謁聖廟
以爲非時緊急
則不離違侍湯。
請退期。
承 命與二品以上會議
伸姜嬪寃。
朝廷尹宣擧文集中有誣及 孝廟語。
毁其板削其職。
又將毁其書院
以爲吾於宣擧
攻斥之不後於人。
而毁板足矣
何必毁其書院
使怨毒益深。
以爲他日 國家禍。
國家尊尙
只係恩額。
則毁不毁。
國家所知
 上只撤恩額。
一時譁然非之。
正言成震齡,掌令朴致遠相繼疏斥
逬出郊外
判書鄭公澔卽公執友。
不諒公本意。
疏論頗緊。
戱笑曰此台怪剛。
猶如此耶。
上箚引咎
不少較辨
鄭公旋悔之曰趙相器量
所不及。
公屢上章遞相職。
 上前慰勉
尋常
近侍偕來
公念事君日短
不忍永訣
黽勉入朝
而益無意世事
朝會出門
己亥兼扈衛大將
請暇省墓
歸陳量田時
公元1720年
弊數事。
仍請停捧三南舊糶及身布。
嘗赴庭班。
大臣出入王子不起
招宗府錄事
責其違例之失。
王子遜謝
庚子六月
 肅廟昇遐
 中宮使今 上傳敎曰。
吾欲手自飯含
高聲對曰。
首相贊 世子爲之。
邦禮也。
此則决不可爲也。
 中宮始覺其非。
飯含如禮。
時適日曛
內侍只秉一炷燭。
公招首䆠叱責曰。
 聖駕賓天
曾未半日
而爾輩怠慢若是耶。
䆠寺輩每見公。
斂容縮色
 因山訖。
退居于牛坡別業
辛丑正使赴燕
彼中掌禮部者曾使我國
不充谿壑
至是遇之多無狀
過限不許歸。
一行人不堪其苦。
而公處之逌然
惟以事理曉之。
胡譯亦皆感服
再爲燕使。
行李蕭然
不以一物累己。
 景宗有疾患。
機務委廢
䆠妾從中用事
而且無 嗣續
大臣深憂之。
議欲建請。
早定 國本
以固國勢
正言李廷熽疏請建 儲。
大臣 稟處。
時公蹤跡齟齬
不得與聞朝廷大事
同堂異志者。
諸公不與通議
適出江郊
聞臺疏上。
促駕入城。
時任兩大臣已在 闕中。
公乃偕諸宰承 召詣閤門外
議政金昌集欲知公意問曰。
事將奈何
公卽曰國有長君
社稷之福也。
謳歌訟獄
已有所歸
今日事有死而已
金公歎服
歸語家人趙相力量
可謂偉矣。
其夜與諸臣入對曰。
宗社大計
莫重於建儲
宋仁宗皇子夭歿之後
春秋不至晼晩
范鎭累疏請文彦博等力贊定策
聖上春秋鼎盛
尙無螽斯之慶
深惟國計
亟 賜處分
國家億萬無彊之休也。
宋之名臣
非不多矣。
囁嚅不發。
范鎭獨請之。
豈可以言出一臺官
所持難乎。
 上卽許之。
諸臣請 上入稟 慈旨
退竢 閤門
夜漏罷。
 上御樂善堂
更召諸臣入。
手指案上二封書。
其一卽 御筆延礽君三字
其一卽 慈聖諺敎也。
有曰 孝廟血脉
 先王骨肉
唯 主上與延礽君而已
有何他議。
予意如此
下敎于諸大臣矣。
大臣奉讀訖。
莫不掩泣
於是承旨書出 傳旨
香案前奉眎。
付之史官
退出
凶黨久蓄不軌之志。
謀禍 王室
定策 國本大定
大生疑㥘。
越三日賊臣鳳輝投疏論定策事
至曰 國體太輕。
人心疑惑
又曰 成命已下。
無容更議
大臣臣愚迫脅之罪。
不可不正。
至引嚴延年劾奏霍光無人臣禮四字
隱然以 慈聖之下敎於大臣者。
比之於漢太后霍光之廢昌邑王事。
 上使賓廳論啓。
公與諸大臣合辭請鞫。
始許而後遠竄
三司
臣面請復許。
又因兇黨伸救。
 命大稟議
不用依前遠竄
當是時。
 儲位不安
人心洶洶
執義趙聖復上疏請依 先朝故事
使 東宮侍側
聞政令。
俄而夜下 備忘
令 世弟代理
中官傳政院。
賊臣錫恒已到 闕門
入對還寢 成命
大臣急進
錫恒已退。
門亦閉矣。
公亦自中路歸。
未幾大臣諸宰來會賓廳。
又 下代理之命。
公與諸大臣庭請還收者凡四日
請對 不許
啓辭幾十數
 批旨若曰予病非一朝之祟。
十餘年積傷之致。
曰若火升降之際則精神索莫
昏不覺察
又曰今此 代理
不過丁酉已行之事。
最後至曰近來火證頻發。
不得覺察
至於使左右例擧行。
如是可以爲國乎。
此予至誠之言。
左右可乎。
世弟可乎。
與我兄弟
分苦分痛
一以調便予之病。
一以扶將之國
 批下。
大臣三品以上面議
庭請撤罷當否。
一兇黨咆𠷺班行
公厲聲曰大臣在。
安敢乃爾
兇黨縮退
時賊勢鴟張禍迫呼吸
忠賢心死
滿庭惴惴
凝然山岳高峙
在班羣僚
莫不屬目
以爲重。
翌曉遂與領議政金公昌集領中樞府李公頤命左議政李公健命
聯名上箚曰。
當初 備忘
大小事並令
裁斷之 敎。
國朝以來未有之事。
臣等雖萬被誅戮
决不奉承
至於丁酉事。
自是 先朝裁定
且有節目區別
其視並令裁斷之 敎不啻有間
聖敎出於至誠惻怛
爲 殿下臣子者。
亦安敢以徑遽爲拘。
一倂違拒
以傷 殿下之心哉。
乞令有司只依丁酉節目稟 旨擧行
箚纔上。
賊臣泰耈忽自宣仁門入。
請對
時泰耈疏救鳳輝
兩司方合啓請黜。
院以臺論方張
不可請對却之。
俄而䆠妾輩鎖閉協,泰亨兩門
塞斷自內通進修堂之路。
自進修堂出。
謂有 上敎促召泰耈以入。
大臣在備局聞之。
蒼黃隨入。
以前後 備忘
置榻前。
而 上終無一言下敎。
箚亦無 批。
方諸大臣入對也。
欲與公偕。
不肯曰朝旣稟定節目
旋卽請寢 備忘
未可知也。
自是兇黨愈益橫恣
禍機日急
締結妖䆠逆婢。
必欲先除士類
危動 國本
逆臣一鏡等七賊投進兇疏
攙引梁冀閻顯事。
並誣 慈聖。
盖建 儲時旣稟 慈旨
而庭請前後 批旨。
或謂多出 慈旨
兇黨爲說。
必欲逼愶 慈聖不得干涉
而陰與䆠妾恣行其謀。
於是䆠妾倡出妖言
托以捕狐。
設機罟。
使上下大小不得相通
以待賊鏡等
疏。
疏入之夜。
屢下矯旨
盡逐士類
引入兇黨
布滿朝廷
翌日三司請島配三大臣。
遠竄公。
俄而又加公以安置之律。
遂有珍島栫棘之行。
火色滔天
傍觀褫魄
而公諧笑亹亹
不動毫毛
子姪有欲往見同堂當路者。
紓禍
公曰叱嗟
死生有命
寧可苟免耶。
當路者自 筵中退見。
公問曰兄自宣仁退後
嘗謂我竊覵 天顔
甚有欲與言者
畏憚老論不敢發。
今兄獨入侍。
未知多少 聖敎耶。
當路默然良久曰今亦未聞 玉音矣。
公笑曰善爲之。
 慈聖國母。
 儲君國本也。
如有一毫未盡
史冊何。
且曰以言殺士。
非 國家美事
宜以一言救之。
否則不免小人
盖指尹志述事也。
去國越七日
妖䆠謀逆事發。
兇黨謀益急。
駭機日迫。
 慈聖命世弟以䆠妾謀危宗社之狀。
告于 上。
妖䆠等卽牢閉 世弟往來路。
使不得問寢於 大朝
謀欲廢黜
 世弟夜召宮官
涕泣言之。
 慈聖再下諺敎於藥房
兇黨封還初次下敎。
再次下敎有曰。
儲嗣之定。
奉 先王遺敎
 大殿親書爵號
予又以諺敎下敎于大臣
而䆠妾交構 兩宮
欺蔽 聖聰
予嘗慨然
宮人開諭
敢以兇悖之說。
肆然於 大殿及予坐之前
罪狀必有
公元1722年
當律。
兇黨不得已取妖䆠等兩賊誅之。
逆婢則故緩拿入。
自斃
以絶盤問之路。
是日急發三大臣按律及公移配耽羅之 啓。
日夜懸望冊使之未準請。
壬寅三月
使行吉語聞。
翌日使虎龍誣告三大臣子弟門客。
上及 東宮
而師尙等禍公之 啓踵出。
公處栫棘中。
夷然自適
少無戚戚容。
蒔花栽竹
日事吟哦
百篇詩律
太半惓惓憂國語也。
兇論層加。
百計謀害甚。
至泰億亦參請對。
而公絶無幾微見於辭色
泰億以大提學
謂 敎文中不可不入。
而嫌其至親
使賊鏡代撰。
誣辱 慈聖曁 東宮
而公名亦列於三大臣之下。
先是作寃淚 先朝三老相。
悲歌半夜孤臣之句。
流入都下
益爲兇黨所深嫉。
請對殆無虗日
而 上則未嘗片言及於有罪無罪之間。
凶啓竟以依字書出。
遂以壬寅十一月五日後命
命下之日。
都下人民齎咨涕洟曰。
豈有德如某相公
而終罹慘禍乎。
至欲上章願贖。
來會 闕下者殆五十餘人
而度其不可及乃罷。
公於受禍之際。
神色自若
無異平居
子弟家衆在傍號擗
慰諭之曰吾無所憾。
惟 先朝厚恩無以報。
是吾恨也。
語及國勢
眷眷不忘。
處置後事
纖悉無遺
作書告訣于叔兄府
使公。
諸婦諸女一家人自京來。
謂言兇黨亦有請寢後命箚。
而未聞 批旨而來
家人周旋待之
公正不許曰。
得一死。
眞是快活
吾何忍藉渠輩之力。
苟延須臾之命乎。
况且 王命不可稽也。
促府隷定時刻
陰雲四匝
天地晦冥
風雷暴作
一道長虹
起於屋後
及葬時當嚴沍。
而又有山上虹見之異。
嗚呼
當其火色滔天之日。
人皆惴慄。
靡不喪其所守。
而公骨肉之親。
弄權柄。
死生禍福
在其掌握
使公如欲苟免
則豈無其道。
不但不忍爲此
又復觸激不諱
爲公所難
而况從容就 命。
一毫畏禍之色。
則此尤古人所難
於此可以見公之所養也。
甲辰今 上卽位之初。
首斬鏡賊。
乙巳逬黜兇黨
召用舊臣
右議政鄭公澔箚陳寃狀曰。
 先王無嗣儲則建 儲之請。
安得不早
 先王旣有疾患代理之擧。
豈有他意
兇黨之有二心於 殿下者。
乃以建 儲歸之於廢立
 代理歸之於簒逆
非特誣諸臣。
所以誣 殿下也。
四臣者以 肅廟舊臣
協輔 先王
精白一心
可質神明
而獨不忍捨吾君之子
終不免於刑戮
奚特國人之所共悲。
 肅廟在天之靈
亦必衋傷矣。
 殿下以 肅廟之心爲心。
不以自己爲嫌
四大臣寧至今有寃未伸耶。
翌日大臣承 命率二品三司入侍
請伸至寃。
至有流涕者。
 上亦泫然良久曰。
今予若有一毫自嫌之心。
不思所以伸雪
則非重 宗社之意也。
卽命復爵致祭
不待諡狀
擧節惠之典。
諡曰忠翼
兇黨之前後嫁禍者。
倂皆竄黜正法
師尙死。
遠配其子。
頒 敎八方
播告諸賊窮兇情節
諸道章甫
相繼陳章
請擧俎䇺之典。
 命賜 太廟餘材。
建祠江上
並享四大臣。
揭額曰四忠書院
嗚呼
自古兇逆戕害善類
竊弄神器者。
固有之。
奸回憯毒
未有若辛壬之兇黨者也。
盖自甲戌以來
一種懷利顧瞻之徒。
曲護逆竪
斁敗名義
盜名山林者。
背師猖獗
肆意修卻。
喪失名節造語叵測
誣及 聖祖
惟我 聖考洞察情狀
踈斥其黨。
及至晩年
揭示微 旨。
闡明義理
遺子孫後世。
由是兇黨絶望
怨毒次骨
潛吹虺毒
待 國家有變久矣
及夫 聖考賓天
 景宗踐阼
兇徒幸聖疾之沉淹。
乃敢擁蔽 聰明
簸弄威柄
外結黨援
以張氣勢
潛通䆠妾。
恣行胸臆
口𠷢天書
手握 王章
奸謀兇計。
無所不至
將以覆亡社稷
 景宗倘無疾患
則何可不恤 宗國之憂。
一任鬼蜮之跳
踉於白日之下哉。
疾病之來。
聖人所不免。
而建 儲之請。
聯箚之上。
實出於萬不獲已
則數三大臣之同心誓死
以扶 國家者。
神明可質。
兇黨旣乘 景廟之有疾
以售網打善類之計。
乃反全諱 聖疾。
虗捏無。
以聯箚爲莫大之案。
至於盡殲忠良
以快其心。
天下寧有是哉。
然其凶肚逆膓。
終莫能自掩。
故我 聖上嘗下敎曰。
向時人之必欲秘諱 聖疾。
在於遮渠情狀
又曰 大行違豫之候。
妖儉作俑之狀。
人孰不知
夫詳知 景宗之素有疾患者
孰如我 聖上
洞察羣凶矯誣 睿旨者。
亦孰如我 聖上哉。
 聖敎丁寧
昭如日星至此
兇黨情迹
彰露無餘矣。
嗚呼
君臣大義
無所逃於天地
而能盡其分者盖寡矣。
公當禍變之日。
只知有國。
不知有身
七尺之軀
犯衆鏑之萃。
至死不悔
斷斷之忠。
金石可貫。
凜凜之氣。
穹壤同朽。
卓乎不可尙已。
內行純備
事大碩人孝。
齠齔之歲。
一意順適
旣貴諸司俸入
一歸之奉老需。
設宴稱壽
以爲常。
嘗以早孤不識嚴顔爲至痛。
助祭之節。
修墓之事。
不用極。
公生於議政晬日
於是日。
愴慕倍深。
伯氏嚴父
隨事承順
如恐不及
或示未安之意。
則退竢廳
廡之間不敢歸。
撫恤窮族。
待以擧火者。
不知其幾。
家庭之間。
和氣可掬
義方之敎甚嚴。
子弟不敢燕服入見
與人交。
一以誠意待之
舊要貧窘者。
施與無慳。
顧助婚喪。
若己飢渴
於朝中儕流
亦懋和厚
而若見其大段不是處
輒復直斥諧笑中。
以此憚之。
前後被誣於人固不鮮
而亦滯。
時或不記某人之爲某事。
平居與人欵洽
間以諧謔風流
蔭映一座
雖偏塞躁暴之人。
因事不平
憤恚滿心
而對公輒自然氷釋
每以黨論轉激。
貽害 國事
赤心憂歎
勤勤懇懇於 筵奏章疏之間。
有以消瀜蕩平
至於大是大義理。
則辨之極其嚴截。
事 聖考三十餘年。
未嘗直節自許
學術自任
而居臺閣則必盡言於時政之闕失
經幄則多有補於 君德成就
及至雍容廊廟
區畫衆務
深謀遠慮
動中機窾。
一遵成憲
不喜變更
以是深結 主知。
契合昭融
恩禮之隆。
終始不替。
而公卒乃一死殉國
無負 聖考特達之恩。
君臣際會
千載一時
而 聖考則哲之明。
可見也。
壬寅十二月權厝木川
丙午三月 上命以禮庀葬。
合窆于長東坡村卯坐之原。
夫人靑松沈氏。
府使益善之女。
議政源之孫。
花浦洪忠
公元1699年
正公翼漢之外孫。
甚有婦德
且載於公所墓表
與公同年生
先公二十三年卒於己卯正月十六日
貞夫人。
後 贈貞敬夫人
男長鼎彬進士郡守
次觀彬文科參判。
次謙進士
女長適士人李廷煐。
次適進士朴舒漢。
次適進士洪啓百。
側出男復彬。
女爲武科洪輔人妻。
鼎彬取謙彬男榮克爲子。
四女李焴,宋堯協,尹得敏。
季未行。
觀彬繼子榮晳。
謙彬男長卽榮克。
次幼。
女皆未行。
李廷煐一男二女
朴舒漢無后
洪啓百二男一女
不佞晩躡後塵
常慕公愷悌之風。
而吾季忠愍公健命與公爲莫逆友。
周旋槐棘
戮力王室
生而共扶 社稷
死而同罹慘禍
後死之痛。
豈獨哭吾私而已哉。
雖然人孰無死
得死爲難
求仁得仁
公實無憾
方今國賊未討。
 王綱解紐
危亡之幾。
凜乎朝夕。
倘使無恙輔弼之地。
則必能感回 聖聰
快行天討
而顧此庸懦餘生。
公疇昔之憂。
彷徨日暮之途。
終莫能裨補國事
一死尙遲。
今叙公幽堂之文。
不覺顔厚而心怍。
亦安敢過溢其辭。
以誣公也哉
銘曰。
帝眷大東
用賚良弼
 王曰汝來。
輔我王室
公對 休命
玉立巖廊
光風煽和。
鳳池日淸。
誠切嘗藥
痛纏
遺弓
送往事居
一片丹衷
 螽斯慶遲。
燕居深念
 金宮半夜
擎出 綸音
 前星耀彩。
萬姓延頸
彼逆何心。
潛懷不逞
謂天可欺
時可乘。
矯誣百端
孰詰孰憑。
危動 國本
剪我羽翼
忠賢逬逐
路出荊棘
磨牙鼓吻
虎視眈眈
長虹倐起。
碧海天南
氣返山河
魂斷蒼梧
地老天荒
海波不枯。
 瑞旭初升。
妖祲掃廓。
丹扆曉闢
顧瞻太息
簪笏依然
斯人不見
 天語諄諄
疇昔禍變
周王遘癘。
廬寢命。
非諱之諱。
竊國之柄。
網打善類
如仇如讐。
奸情狼藉
死生堪羞。
天道好還
九原難作
曷其褒顯
以表忠赤
諡不待狀
復舊資。
哀榮斯備。
國家禮宜
于以廟享
節祠之傍。
于以庀葬。
臨湍之岡。
 恩徹泉壤
名垂日月
千秋萬歲
過者抆血
屛山集卷之十四
 墓表
  
先府君墓表
府君諱敏叙字彝仲
號西河諡文簡
 世宗莊憲王有支子曰密城君諱琛。
三世至廣原守諱耈壽。
府君高祖也。
曾祖諱克綱。
奉常寺僉正。
祖諱綏祿號東臯
官止驪州牧使。
考諱敬輿
議政白江諡文貞
貞敬夫人豐川任氏別坐諱景莘女。
府君崇禎
公元1693年
癸酉正月二日生。
正公冢嗣諱成祿。
刑曹參議生諱厚輿。
訓鍊院都正。
配務安朴氏開城都事諱璘女
無嗣
府君爲後
年十六中解額
十八陞上庠
二十擢增廣別試
遍敭華顯
館閣則薦史局
而在玉堂最久。
三字銜。
大司成,承文院副提調,藝文館提學
主文盟。
臺省則由正言持平並進其長。
司則再闢蓮堂。
踐列佐貳
春官秋曹地部京兆
而於銓部郞官升。
三居左堂。
再登長席
且屢入金甌之卜。
外職乞養開城經歷
有白 上留之。
再爲咸鏡監司
皆未赴而移內。
羅州高陽光州居留江都
戊辰二月二日
告終正寢
詩文十七編刊行
貞夫人元氏。
左議政原平府院君斗杓女。
己丑十一月五日卒。
享年七十九。
二男三女
男長觀命承旨
二男
望之夭無子。
只有一女
次翊之一女幼。
健命參判。
生三男。
晦之,次性之夭,次述之。
二女幼。
女長適僉正洪重箕。
二男錫輔說書,鉉輔生員
進士李昌輝,李顯應其壻也。
次適主簿南鶴鳴不育
次適金昌立無子。
以其兄子厚爲後
一女李彦臣
府君初葬于抱川先壠
宅兆不利
己丑九月
權安于積城紺岳之南。
庚寅正月四日
夫人合窆交河
舍之北十里炭浦丑坐之原。
嗚呼
府君忠孝之行。
正直之操。
以至文章言議
政事施措
非不肖輩所敢泚筆
將託不朽立言君子
而姑記世系官資生卒子孫之槪。
後人得以考焉。
從兄忠文公墓表
公元1724年
惟我 肅廟昇遐之越三年壬寅
忠文李公與金忠獻昌集趙忠翼泰采,從父忠愍公健命
同被極禍
世所稱四大臣者也。
公出詩禮之門。
弱冠登朝
早負公輔之望。
才誠德量
大爲一時推服
士大夫稱當魁傑之人。
必以公爲首
當 國家危疑之際。
凝然屹立
羽翼 東宮
兇徒視公猛虎之在山。
忌嫉特甚
必殺之而後。
狐狸之號。
無所憚。
嗚呼
若公謂之佩 國家安危者非耶。
公諱頤命字養叔
號疎齋
 世宗莊憲大王子密城君諱琛之八代孫。
祖諱敬輿
議政文貞公
考諱敏廸。
大司憲
昌原黃氏。
崇禎紀元後三十一年戊戌正月一日生。
公幼出后季父持平公諱敏采。
二十三擢文科
玉署南床
三十拜江襄監司
己巳寧海
壬申南海
甲戌更化
拜戶議。
尋擢江都留守
諫長
伯兄寃忤 旨。
編管公州。
蒙 宥拜刑參陞禮判。
丁內艱
公元1710年
闋拜大司憲
甲申移吏判。
丙戌拜兵判。
陞判義禁。
仍拜右相
己丑左相
公蚤事 聖考
受知最深。
魚水之歡
羣臣莫及
逮夫庚寅入藥院。
前後侍疾者十有一年。
 聖考嘉其誠。
嘗曰憂予疾者惟卿一人
 肅廟薨。
告訃燕京
辛丑冬禍作。
栫棘南海
壬寅被逮漢津
後命
四月三十日也。
藁葬于公州竹谷
乙巳今 上誅賊臣
羣兇
大加褒忠隱卒之典。
復公官。
諡不待狀
江上
丁未閏三月四日
以禮改葬于林川玉谷坐辛之原。
判書金萬重之女。
生三男八女。
器之進士
壬寅被禍
女適郡守鼎運郡守金時發,參奉林象翼,敎官金信謙進士遠祚
餘夭。
孫男曰鳳祥參奉
曰鵬祥。
嗚呼
公之 社稷之功。
國史記之。
若其寃毒之禍。
百身莫贖者。
莫不心哀口碑之。
玆述其系出生卒。
書之石。
使百世之人
知公衣冠之藏而起敬焉。
監役張公墓
張氏之先。
出自中國
高麗忠烈王時有諱舜龍。
元成公主來。
食采德水
孫因以爲貫。
入我 朝諱翮。
漢城
自是簪纓不絶
曰諱玉。
早擢魁科。
弘文館應敎
文章一代
三世至諱逸。
縣監 贈領議政
公元1623年
生諱雲翼
刑曹判書西村
 贈領議政德水府院君
實我 仁宣王后祖考也。
生諱綸。
義禁府經歷
初娶長溪黃氏承旨廷喆之女。
子女
再娶濟州高氏縣監尙志之女。
二男
其季諱善涵德游
生於天啓癸亥
四歲而孤。
丙子避兵江都
丁丑母夫人高氏憂。
仲父谿谷文忠公愛其警悟
憫其孤露
取以育之。
誘掖勤摯。
公刻淬礪
遵敎訓。
天資明粹
襟抱樂易
動止有則
不失杯酒團圝之際。
誠意懇欵
素孚於儕友應接之間。
以此推重之。
甲辰四山監役。
公伯氏諱善淵先圽。
 顯宗大王下敎曰某之妻不死江都之亂。
今其子不可奉予外氏祀。
以其弟某代承宗事
公聞 命衋傷
忽忽無人世意。
田財無取
撫諸姪益篤
乙巳六月
考終于聚賢洞僦舍
得年僅四十三。
其年十月
于果川方背洞先壠向甲之原。
戊子四月
遷厝于同麓坐酉之兆。
宜人姜氏。
晉州望族
同知樞府事諱說之女也。
十六歲辛卯
歸于公。
公早卒。
諸孤稚藐
宜人治家有法度。
諸子外傅
皆有成就
蘩之誠。
八耋如一日。
敦睦之仁。
推及疎賤
宗人之無異辭。
辛卯十月
天年終。
春秋七十六。
其十二月
隔窆于公之兆。
男長楔縣
監。
次㯙從仕郞
通德郞。
佐郞
女適府使李汝柱。
震燁,震煥,震炳,震煦,震燧,震煒。
楔出也。
二女士人許漑,李命良。
㯙無子。
子震炳。
楫生震炅。
植男震熽。
女李海升。
李汝柱男雲龍文科察訪
公出詞翰勳伐之家。
早攻博士業未成。
年又不長。
以至斯。
豈天乎。
然其行誼之服于身著于家。
不可湮沒
撮其槩。
是爲之表。
屛山集卷之十四
 神道碑
  
提學金公神道碑
自吾失士直十數寒暑
士直淸標雅儀。
未嘗怳然接乎吾目。
士直之胤若魯。
日訪吾寂寞之濱。
謂曰。
先大夫執友丈人在。
請以銘先大夫墓
曰吾之文何足以不朽吾士直乎。
雖然昔吾爲文樸而晦。
世莫取。
獨士直好之。
子期死。
吾之聲不發久矣
今爲士直銘。
其必有犂然合者矣。
公諱楺號儉齋
士直其字也。
淸風金氏
出自高麗門侍中諱大猷
子孫蕃衍
圭組相承
至諱繼。
 贈執義
諱仁伯
 贈吏曹判書
俱以學行名於世。
寔公之高曾祖也。
祖諱克亨。
曹正郞 贈贊成
道學尤著。
考諱澄。
淸名直節
聳動一代
全羅道觀察使 贈領議政
咸平李氏
亮谷
公元1653年
先生義吉女。
文館奉敎瀞孫。
以 崇禎紀元癸巳五月二十日生公
姿稟爽朗
聰明絶倫
過目成誦
年纔齠齔
文詞日富
旣長就南溪朴先生受業
見解明透。
學識超詣
先生期待特甚
許以斯道之托。
尤庵宋先生亦重之。
虗坐延之。
甲寅羣壬用事
先生罹罪籍。
公嘆曰此豈進取時乎
廢擧業。
挈家寓居利川
杜門講學
嘗謂吾東方士大夫有家訓。
是以不行妻子
不及奴僕
乃著家約一編
大要儉約爲本。
日用事爲
井井有禮法。
行之於家。
闔門肅然
鄰近士子亦多觀感取則焉。
丙辰議政公憂。
喪制一遵家禮
祭奠必躬薦。
雖病未嘗一日廢。
庚申更化
以親命赴擧
素志也。
癸亥司馬
屢以經學登薦剡。
乙丑遂除 昌陵參奉
丁卯拜義府都事
戊辰典設司別檢。
己巳六品
爲義禁府都事
奸兇得志
將反庚申逆案
忌公在王府
黜爲利仁察訪
旋發遠竄之 啓。
極力誣衊
 上只命削職
忌嫉者猶未甘心
後竟禁錮
及至 坤聖遜位
倫常斁敗
謝絶世事
日與學徒講劘
甲戌 聖心大悟
命復 坤位。
一二宰臣蒼黃聚會
擧措駭異
政院亦請待大臣入來會議擧行
公聞之駭嘆
親舊
力言其非。
領相南九萬承召至近畿
因人去就
公復一日留滯則 坤聖復位遲了一日
當受一日之責。
又曰人心陷溺
義理晦塞
當今急務
莫如扶植名義
南終不用
倡爲深長慮之議。
以惑一世
一種顧瞻之徒。
從而和之
半國靡然
公深惡而痛斥之。
朴先生入朝
首扶名義
時政院及聚議宰臣罪黜
於是倫紀復明
人心大定
得罪名義大生慍憾。
詆毁公俑此。
筵臣有白公己巳被誣狀。
 上曰向日臺啓之捏虗。
予所洞知
特下叙命。
仍命儒臣諭意
異數也。
卽拜司僕主簿
感恩出謝。
水運判官,戶曹佐郞
乙亥朴先生
九月之制。
龍潭縣
期年儒化大行
丁丑拜戶曹佐郞正郞
戊寅長興主簿,戶曹正郞
出爲果川縣監。
己卯增廣文科
適榜中人幻弄盜占事發。
一榜遂罷焉。
纂修郞廳增補輿地勝覽
司宰監主簿
轉掌樂院主簿。
辛巳高陽郡
壬午拜司䆃寺僉正。
褫拜掌隷院司評,漢城府庶尹
癸未繕工監副正。
兼管正軍役。
富平縣監。
甲申李夫人憂。
哀毁踰制
凘綴日甚
親戚知舊爲公憂。
終不變。
丙戌司僕判官
丁亥出爲延安縣監。
治最一道
表裏之 
賜。
戊子拜戶曹正郞
倖相崔錫鼎作爲禮記類編
庸學二書還入於四十九篇之中。
變易朱子章句
創爲新註。
仍請入榟
參講法筵
欲以是自誇。
公曰此斯文之變也。
極力斥之。
士論遂發。
疏論毁經侮賢之罪。
其黨恚公益深。
恣意醜辱
解官閒居。
庚寅朝廷火其書。
卽拜公禮寺正不就
時言己卯榜可復者衆。
上採公論
特命復之。
於是羣憾挾力。
左右迭起
歷歲爭執
壬辰始拜成均館司藝,侍講司書
癸巳三字銜。
拜司憲府掌令,弘文館校理
不就
間拜司僕寺正
移司諫院司諫弘文館修撰
拜章力辭。
 批旨愈懇。
別諭責以分義
 筵敎又嚴截。
不得已始出拜 命。
副校理兼南學敎授
 上方講禮記月令。
公因文演義逐章寓誡。
懇懇乎躬儉約貴近
扶陽抑陰。
愛民勸農之事。
而尤致意聲色嗜欲之戒。
又引麗末鄭以吾立錐地盡侯家
惟有溪山屬縣多之詩。
極論宮家並占山澤之弊。
因 召對蘇軾策略曰。
之學。
本自申韓
有功利之說。
朱子嘗攻其學術
其所天子必有所私之將。
將軍必有所私之士者。
非矣。
國家任人
莫重於相與將。
尤宜公而擇之。
何可容私於其間乎。
又曰當今朋黨之禍。
將至亡
國。
願以大公至明之道。
建極于上。
勿問色目
賢才是用
又陳刑法解弛之弊。
閭巷僭踰之害。
切中時病
嘗進館中故事
宋儒眞德秀無逸則壽。
親賢則壽之說。
陳誡曰。
常情言之。
安肆逸樂
爲壽考之道。
周公無逸享國永命之本者。
誠以習爲勤勞
無少怠荒
莊敬日强
物欲退聽
以自至於壽考
親賢則壽者。
其義與此相爲表裏
人君崇高之位。
逸欲易生。
拂士朝夕與處。
誨之以正言
引之以正道
保養身體
禁絶嗜欲
自可無損壽之道矣。
又曰宋與契丹增幣結好
富弼尙以思其輕侮之恥。
告誡其君。
近日彼之優厚我者。
莫知其何意
而乃反動色相喜。
曾不却顧
夷虜兇狡有餘。
宜飭儐臣預度機宜
毋令納侮。
 殿下亦宜深省富弼之言。
北使入城之日。
大雨暴注。
公上箚曰水陰氣。
在類爲小人夷狄
虜使在城
皇天示警
天下之患。
常起所忽。
不可不深念
况當一陰始生之時。
大水用事
陵逼陽氣
此爲一小人欲乘衆君子之象。
尤宜惕慮
北使穆克登嘗屢至。
筵臣請密贈以示優待之意。
公陳疏曰彼若據義却之則是自取辱於夷狄也。
彼又彰言行中以著廉。
歸告其主以固信。
天下聞之。
以我爲何如也。
只給副使
猜疑之端必生矣。
上使果疑怒。
釁端層出
一如公言
七日玉署
六登講筵
敷奏諄勤
日𣅳乃出。
慨然輔導君德己任
而間多觸忤之言。
 上稍訑訑色。
遂卽引退
自是 天點亦屢靳。
公益不安於朝。
時掌令徐命遇疏廷臣殆遍。
且提復科事。
詬辱備至
後有兼侍講文學,中學敎授之除。
上章固辭不復就。
外出山府使。
谷處僻奧
不知學。
公聚年少子弟
自勸誘。
未幾文敎丕興。
遠近聞風四集
及公之歸。
追思不已
立祠祀之。
甲午儒臣言公經學
宜亟召還經幄
 上優答未卽命。
義州府尹
以前尹仍任。
褫拜副修撰兼侍講輔德
乙未水原府使。
通政
移拜黃海道觀察使
祛弊蘇殘。
尤以儒敎爲務。
海西舊有先生鄕約
而廢不行
修潤申明之。
一路興起
丁酉拜司諫院司諫
納節
平安道觀察使
嘉善
公廉持己
勤以莅事。
威制豪猾
恩及疲氓
治績大著
尹拯門徒李世德擊鼓訟其師。
誣引朴先生語爲證。
公上辨白
仍論禍亂之餘。
人心大變
尊周之義。
殆乎泯滅
儻非 孝宗大王倡揭於上。
一二先正闡明於下。
禮義之邦
幾淪於左衽之域矣。
天不助順。
弓劍遽遺。
遺風餘聲。
足以淑人心而天理
 宗社靈長
倫常不墜者。
是誰之力。
頃者公排大義
以爲空言無實者。
發於巨室
擬書出。
乃知此說明傳授
自古聖賢
不得行於當時
則寄諸言語文字者。
周公以下皆是也。
若以無成功而謂之虗假
春秋之作。
不足以誅亂賊。
楊墨之闢。
不足以夏禹
惜乎其八十年工夫
做得大義虗假之說。
以誤世而已
乞令詞臣擬作大誥
揭示遠邇
時 王世子代理
優批嘉納
戊戌多士朴先生從祀之請。
年少臺官妄肆譏詆
語多不擇
且疑公激成士論
排擊不足
幷及公子之瀛館者。
至謂之氣勢煥爀
大駭懼。
四上書乞解 不許
別諭開釋
自公丁酉封章
尼黨尤切齒
至是賊臣誼爲正言
持公甚急
至以貪饕汚衊之。
公上章乞賜査明
 批曰危險之言。
專出構捏。
所遭之至寃。
 聖明業已洞燭
何待査明
閉閤累月
連章力辭。
最後大臣言始許褫。
雅操淸潔
及莅兩西。
財貨脂膏之汚衣。
府庫充牣
歸槖蕭然
以此益知其言之誣妄焉。
籌司有司堂上,兵曹參判,同知禁府事, 世子副賓客
除召聯翩路中
歸到城外
使褊裨納符。
將直返鄕里。
聞 上疾添
公元1719年
重。
爲便承 候。
遂入城。
連有弘文館副提學,司憲府大司憲司譯提調之除。
逡廵不就
後由漢城府右尹拜吏曹參判,兩館提學,知成均館事同知春秋館事,典牲署提調
以爲在京累辭不得
當 君父病劇之日。
一向辭退
臣子分。
黽勉出肅。
日赴 候班。
未嘗一日疾病休。
己亥三月
自試罷歸疾作
十三日卒于京第。
當其疾革
神氣泰然
少無戚戚容。
子正魯等問後事
答曰吾獲蒙 洪造
致位卿班。
不能一言行一事。
所負多矣。
何暇念及家事
婦女出戶
卽令屛去褻衣
易布淨席。
戒令襲斂勿用錦帛
正枕整襟而卧。
翛然而逝。
訃聞于朝。
弔祭如儀
 世子特賜棺材
宮官致吊。
五月十八日
葬于廣州白雲山西碭山先塋側抱未之原。
後以仲子從勳 贈議政府左贊成。
長身瘦骨
穆然淸高
目光烱烱。
能辨細字於數丈之外
生長詩禮之門。
幼襲庭訓
服膺賢師之敎。
發軔正路
蚤夜孜孜
不絶聖人言。
不釋百家文。
加意存省之方。
用力窮格之工。
明睿所照。
默識旁通
天人性命之奧。
陰陽屈伸之妙。
經曲常變之制。
古今理亂之跡。
融貫穿。
無所礙滯。
父母奉祭祀。
致其誠敬
伯氏嚴父
平居夙興盥櫛
終日危坐
未嘗疾言遽色
惰慢之氣。
不設於身。
鄙俚之言。
不出於口。
碁奕之戱。
異端之書。
無一近身
弊席凝塵
淡若寒士
事君以犯顔勿欺爲主
謀國以挈大經遠爲務。
莅外專尙敎化
士林聳動
文章淸秀富贍
若閒雲出岫
變態無常
長江赴海。
逝波不停
至於論事之文。
白精切。
推到窮極
宋先生嘗曰令人有望洋之歎。
以爲生三之義重且大。
而自有懷尼事。
師生
廢壞無餘。
近世子弟之於父兄
幼少之於長老
無行誼。
不知爲敬者。
率由師道不明也。
同門之士。
或各主私見
有背師旨者。
引義切責
學者必以隆師敬長之說。
反復曉諭
隨人才品
誘掖有道
嘗曰學問非別件物事。
只是日用當行
古人言行
體驗於心身上
可以有得矣。
平日用工
㝡深於小學
晩又嗜中庸朱子書。
至老不倦
待人接物
不設表襮
開心見誠
和氣藹然
至若闢邪說衛
毅然己任
得失榮辱
絶無欣戚
雅意丘園
嘗述八懷詩。
以識其志。
所著小學集註增補朱子外紀,尊周錄及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公元配完山李氏護軍鳴震女。
月山大君之後
婦德
早世無子。
繼配礪山宋氏。
郡守摶女。
判時吉之孫。
五男
三女
男曰正魯佐郞曰取魯判書曰省魯都事曰若魯校理曰尙魯。
女適縣監鄭錫祚,士人黃在河,佐郞兪崶。
正魯取生員韓碩佐女。
無嗣一女
所後子致良生員
女沈錞。
再娶士人李錫祿女。
取魯娶判書李基夏女
二女
長洪啓禧次趙正逵
再娶士人鄭鎬女生一男
卽爲正魯後者
三娶士人洪重埰女。
省魯娶都事尙廸女。
生一男致溫。
再娶士人李秀芳女。
生一男幼。
若魯娶監司李海朝女。
生三一女
致恭,致儉。
餘幼。
尙魯娶趙正萬女。
二男一女幼。
鄭男愼儉。
女婿及第李山培,金仁大。
黃男𪳣,㰔。
女婿韓始大,李省曾,鄭增。
男德中。
嗚呼
祥鳳瑞麟。
莫不貴。
靑天白日
奴隷亦知。
以公溫粹之姿。
篤實之學。
克養深厚
表裏瑩澈
規模制度
一遵程朱成法
言論是非
主義理。
學術言行
皆可爲範於世。
不幸世敎頹敗
人心陷溺
春秋之義。
視若土梗
師生之分。
棄如弁髦
馴致名義大壞
狂瀾滔天
大爲是懼。
嚴辭峻斥。
不少沮撓
於是羣嗔如屋。
衆鏑叢身
終不能少安朝廷
而天不憗遺
又靳遐齡
使其蘊抱不克施一二。
嗟呼
此豈命耶。
吾與同心莫逆
吾黨有申翼仲者。
三人憂時慷慨
相對噓唏
翼仲病在床。
寧屬之曰國事尙可爲。
二子勉旃
噫。
吾與憂心惙惙
勞辛於數年之間者
寧有粗補國事
少副長逝之托。
而公歿之後
邪說益作。
大禍彌天
彝倫滅矣。
國勢危矣
回視曩昔
一落千丈
二公之靈。
想應衋傷冥冥
白首人間
無與告語
後死之戚。
曷其有極
銘曰。
猗歟玄翁。
間世名賢
公承厥緖。
儘有淵源
精粹之姿。
輔以學力
如彼良玉
而加磨琢
潛心理妙。
識解超卓
論說沛然
氷解凍釋
世敎之衰。
詖淫日滋
距闢之責。
非公伊誰
憤不顧身
隻手障川。
扶植正論
功存斯文
衆咻羣猜。
甘心齮齕
行止非人
嬖臧奚尼。
深結 主知。
躡雲衢。
金華細氊。
講論唐虞
庭分憂。
文翁闡化
赤幟詞壇
一戰定霸
弭節逡廵
居寵若驚。
歲月晼晩
憂時激昂
丹衷鬱鬱
二竪沉沉
氣返山河
痛纏七林
人生而死。
全歸盖寡。
公受天賦
先立大者
彝倫賴之。
百世有辭
我銘不諛
揭示來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