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帝纪第十 (自动笺注)
安帝
公元387年
安皇帝諱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長子也。
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爲皇太子
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孝武帝崩。
辛酉太子皇帝位,大赦
癸亥,以司徒會稽王道子太傅攝政
冬十月甲申
孝武皇帝于隆平陵
大雪
公元397年
隆安元年春正月己亥朔元服改元,增文武一等
太傅會稽王道子稽首歸政
尚書右僕射王珣尚書令領軍將軍王國寶尚書左僕射
二月呂光禿髮烏孤自稱大都督大單于國號南涼
將竇苟于金昌[1],大破之。
甲寅,尊皇太后李氏皇太后
戊午[2],立皇后王氏。
三月呂光子纂爲乞伏乾歸所敗。
光建康太守段業自號涼州牧
慕容寶魏師于薊。
夏四月甲戌兗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舉兵,以討尚書左僕射王國寶、建威將軍王緒爲名。
甲申,殺國寶及緒以悅于罷兵
戊子大赦
五月,前司徒長史王廞吳郡反,王恭討平之。
慕容寶慕容詳僭卽皇帝位于中山黃龍
秋八月呂光爲其僕射楊軌、散騎常侍郭黁所攻,光子纂擊走之。
九月慕容寶慕容麟慕容祥于中山,因僭卽皇帝位。
冬十月慕容麟魏師所敗。
[3]
公元398年
二年春三月龍舟二災。
夏五月蘭汗慕容寶自稱大將軍昌黎王
秋七月慕容寶子盛斬蘭汗僭稱長樂,攝天子位。
兗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荊州刺史殷仲堪廣州刺史桓玄南蠻校尉楊佺期舉兵反。
八月江州刺史王愉奔于臨川[4]
丙子寧朔將軍啓方慕容德慕容法戰于管城[5]王師敗績
丙戌慕容盛僭卽皇帝位于黃龍
桓玄大敗王師白石
九月辛卯,加太傅會稽王道子黃鉞
征虜將軍會稽王世子元顯前將軍王珣右將軍謝琰桓玄等。
己亥,破庾楷牛渚
丙午會稽王道子中堂元顯石頭
己酉前將軍王珣北郊右將軍謝琰備宣陽門
輔國將軍劉牢之新亭,使子敬擊敗恭,恭奔曲阿長塘湖,湖尉收送京師,斬之。
於是太常殷茂仲堪等走于尋陽
冬十月新野騶虞見。
丙子大赦
壬午仲堪等盟于尋陽,推桓玄盟主
十一月,以琅邪王德文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將軍王雅尚書左僕射
十二月己丑,魏王珪尊位年號天興
京兆人韋華帥襄陽流人[6],降于姚興。
己酉,前新安太守杜炯反于京口會稽王世子元顯討斬之。
禿髮烏孤自稱武威王
公元399年
三年春正月辛酉,封宗室蘊爲淮陵王
二月甲辰河間王國鎮薨。
林邑范胡達陷日南[7]九真,遂寇交阯太守杜瑗討破之。
段業自稱涼王
仇池楊盛遣使稱籓,獻方物
三月己卯追尊所生夫人爲德皇太后
夏四月乙未,加尚書令王珣衛將軍,以會稽王世子元顯揚州刺史
六月戊子,以琅邪王德文司徒
慕容德青州,害龍驤將軍辟閭渾,遂僭卽皇帝位于廣固。
秋八月禿髮烏孤死,其弟利鹿孤嗣偽位。
冬十月姚興洛陽,執河南太守辛恭靖
[8]
十一月甲寅妖賊孫恩會稽內史王凝之死之,吳國內史桓謙臨海太守新蔡王崇、義興太守魏隱並委官而遁[9],吳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皆遇害[10]
衛將軍謝琰輔國將軍劉牢之逆擊,走之。
十二月桓玄江陵荊州刺史殷仲堪南蠻校尉楊佺期遇害
呂光立其太子紹爲天王自號太上皇
是日死,呂纂弑紹而自立
是歲,荊州大水平地三丈
公元400年
四年春正月乙亥大赦
二月己丑,有星孛奎婁,進至紫微
三月彗星見于太微
夏四月地震
孫恩寇浹口。
五月丙寅散騎常侍衛將軍東亭侯王珣卒。
己卯會稽內史謝琰孫恩所敗,死之。
轉寇臨海
六月庚辰朔,日有蝕之。
旱。
輔國司馬劉裕南山
盧循廣陵[11]死者三千餘人
琅邪王何澄尚書左僕射
秋七月壬子太皇太后李氏崩。
丁卯大赦
是月姚興乞伏乾歸,降之。
八月丁亥尚書右僕射王雅卒。
壬寅,葬文太后于脩平陵
九月癸丑地震
冬十一月寧朔將軍高雅之孫恩戰於餘姚王師敗績
揚州刺史元顯爲後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揚豫徐兗青幽冀幷荊江雍梁益交廣十六州諸軍事前將軍劉牢之爲鎮北將軍,封元顯彥璋東海王
十二月戊寅,有星孛天市
是歲,河右諸郡奉涼武昭王李玄盛秦涼州牧涼公年號庚子
公元401年
五年春二月丙子孫恩復寇浹口。
呂超呂纂,以其兄隆僭卽偽位。
三月甲寅衆星西流,歷太微
夏五月孫恩寇𣺣瀆,吳國內史袁山松死之[12]
沮渠蒙遜段業自號大都督北涼州牧
[13]
六月甲戌孫恩丹徒
乙亥內外戒嚴百官入居于省。
冠軍將軍高素右衛將軍崇之石頭輔國將軍劉襲柵斷淮口丹陽尹司馬恢之戍南岸冠軍將軍桓謙輔國將軍司馬允之遊擊將軍毛邃備白石左衛將軍王嘏、領軍將軍孔安國中皇堂。
豫州刺史譙王尚之京師
寧朔將軍高雅之孫恩廣陵之郁洲,爲賊所執。
秋七月,段璣弒慕容盛[14]叔父盡誅段氏,因僭稱尊號
九月呂隆降于姚興
冬十月姚興帥師侵魏,大敗而旋。
是歲,饑,禁酒
公元402年
元興元年春正月庚午朔大赦改元
以後將軍元顯驃騎大將軍征討大都督,鎮北將軍劉牢之元顯前鋒前將軍譙王尚之爲後部,以討桓玄
二月丙午,帝戎服元顯西池
丁巳,遣兼侍中齊王柔之騶虞幡宣告、江二州
丁卯桓玄王師姑孰譙王尚之齊王柔之並死之。
右將軍吳隱之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廣州刺史
三月己巳劉牢之叛降桓玄
辛未王師敗績新亭驃騎大將軍會稽王世子元顯東海王彥璋冠軍將軍毛泰遊擊將軍毛邃並遇害
壬申桓玄自爲侍中丞相錄尚書事,以桓謙尚書僕射[15],遷太傅會稽王道子安城
俄又自稱太尉揚州牧,總百揆,以琅邪王德文太宰
臨海太守辛景擊孫恩[16],斬之。
是月禿髮利鹿孤死,弟辱檀嗣偽位。
秋七月乙亥新蔡王崇爲其奴所害。
八月庚子尚書下舍災。
冬十月冀州刺史劉軌叛奔于慕容德
十二月庚申會稽王道子桓玄所害。
曲赦廣陵彭城大逆以下
公元403年
二年春二月辛丑建威將軍劉裕徐道覆東陽
乙卯桓玄自稱大將軍
丁巳冀州刺史無終桓玄所害。
夏四月癸巳朔,日有蝕之。
秋八月,玄又自號相國楚王
九月南陽太守庾仄起義兵,爲玄所敗。
冬十一月壬午,玄遷帝于永安宮
癸未,移太廟神主琅邪國
十二月壬辰,玄篡位,以帝爲平固
辛亥,帝蒙塵尋陽
公元404年
三年春二月,帝在尋陽
庚寅夜濤水石頭漂殺人戶
乙卯,建武將軍劉裕沛國劉毅東海何無忌舉義兵。
丙辰,斬桓玄所署徐州刺史桓修京口青州刺史桓弘于廣陵
丁巳義師濟江
三月戊午劉裕甫之于江乘,斬皇甫敷於羅落
己未衆潰而逃。
庚申劉裕留臺,具百官
壬戌桓玄司徒王謐劉裕鎮軍將軍徐州刺史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幷八州諸軍事假節
劉裕揚州刺史錄尚書事。
辛酉劉裕尚書左僕射王愉荊州刺史[17]司州刺史溫詳。
辛未桓玄逼帝西上
丙戌密詔以幽逼於萬機虛曠,令武陵王遵依舊典,承制百官行事,加侍中,餘如故
大赦謀反大逆己下,惟桓玄一祖之後不宥。
夏四月己丑大將軍武陵王遵稱制,總萬機
庚寅,帝至江陵
庚戌輔國將軍何無忌振武將軍劉道規桓玄將庾稚[18]、何澹之戰于湓口,大破之。
復逼帝東下
五月癸酉冠軍將軍劉毅桓玄戰于崢嶸洲,又破之。
己卯,帝復幸江陵
辛巳荊州別駕王康產、南郡太守王騰之奉帝居南郡
壬午督護馮遷斬桓玄貊盤[19]
乘輿反正江陵
甲申,詔曰:「姦凶篡逆自古有之。
不能式遏杜漸以致播越
賴鎮軍將軍英略奮發忠勇絕世冠軍將軍毅誠心宿著,協助嘉謀
義聲旣振,士庶效節社稷載安四海齊慶。
大赦,凡諸畏逼事屈逆命者,一無所問。
戊寅[20],奉神主人于太廟
閏月己丑桓玄故將揚武將軍桓振江陵劉毅何無忌退守尋陽,帝復蒙塵于賊營。
六月益州刺史毛璩討偽梁州刺史桓希,斬之。
秋七月戊申,永安皇后何氏崩。
八月癸酉祔葬穆帝章皇后永平陵。
九月,前給事中刁騁、秘書丞王邁之謀反伏誅
冬十月盧循廣州刺史吳隱之所敗。
始興相阮腆之而[21]
慕容德死,兄子超嗣偽位。
公元405年
義熙元年春正月,帝在江陵
南陽太守魯宗之起義兵,襲破襄陽
己丑劉毅次于馬頭
桓振以帝屯于江津
辛卯宗之將溫楷于柞溪進次紀南,爲所敗。
振武將軍劉道規桓謙,走之。
乘輿反正,帝與琅邪王道規舟。
戊戌,詔曰:「朕以寡德,夙纂洪緒
不能緝熙遐邇式遏姦宄
逆臣桓玄乘釁肆亂,乃誣罔天人篡據極位
朕躬播越淪胥荒裔宣皇之基,眇焉以墜。
賴鎮軍將軍忠武英斷,誠冠終古
運謀機始貞賢協其契;抆淚誓衆義士感其心。
霜戈一揮
巨猾奔迸三率棱威大憝授首
而孽倡狂,嗣凶荊郢
天祚社稷義旗載捷,狡徒沮潰,朕獲反正
斯實宗廟之靈,勤王之勳。
豈朕一人獨享伊祜,思與億兆,幸茲更始
大赦改元,唯一祖同黨不在原例。
百官二級[22]鰥寡孤獨穀人五斛,大酺五日。」
二月丁巳留臺乘輿法駕,迎帝于江陵
弘農太守戴寧之、建威主簿惠子謀反伏誅
平西參軍譙縱平西將軍益州刺史毛璩,以蜀叛。
三月桓振復襲江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奔于襄陽
建威將軍劉懷肅,斬之。
帝至自江陵
乙未百官詣闕請罪
詔曰:「此非諸卿之過,其還率職。
戊戌,舉章皇后三日,臨于西堂
劉裕何無忌抗表遜位不許
庚子,以琅邪王德文大司馬武陵王遵太保,加鎮軍將軍劉裕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
甲辰,詔曰:「自頃國難之後人物凋殘常所供奉,猶不改舊,豈所以視人如傷禹湯歸過之誡哉!
籌量減省。」
夏四月劉裕旋鎮京口
戊辰,餞于東堂
五月癸未,禁絹扇摴蒲
遊擊將軍章武王秀益州刺史司馬軌謀反伏誅
桓玄故將桓亮、苻宏、刁預寇湘州守將擊走之。
秋八月甲子,封臨川王子脩之爲會稽王
冬十一月,乞付乾歸伐仇池仇池公楊盛大破之。
是歲,涼武昭王玄盛遣使奉表稱籓。
公元406年
二年春正月益州刺史司馬榮期譙縱將譙子明白帝,破之。
夏五月,封高密王子法蓮爲高陽王
秋七月梁州刺史楊孜敬有罪伏誅
冬十月,論匡復之功,封車騎將軍劉裕爲豫章郡公撫軍將軍劉毅南平郡右將軍何無忌安成郡,自餘封賞各有差。
乙亥,以左將軍孔安國尚書左僕射
十二月盜殺零陵太守阮野。
公元407年
三年春二月己酉車騎將軍劉裕來朝
東陽太守殷仲文南蠻校尉叔文晉陵太守殷道叔永嘉太守駱球。
己丑[23]大赦,除酒禁
夏五月大水
六月姚興赫連勃勃僭稱天王朔方國號夏。
秋七月戊戌朔,日有蝕之。
汝南王遵之有罪伏誅
八月,遣冠軍將軍劉敬宣持節監征諸軍事
冬十一月赫連勃勃大敗禿髮傉檀,傉檀奔于南山
是歲,高雲馮跋慕容熙,雲僭卽帝位
公元408年
四年春正月甲辰,以琅邪王德文司徒車騎將軍劉裕揚州刺史錄尚書事。
庚申侍中太保武陵王遵薨。
夏四月散騎常侍尚書左僕射孔安國卒。
甲午,加吏部尚書孟昶尚書左僕射
冬十一月癸丑[24],雷。
梁州刺史思平有罪棄市
癸丑大風拔樹
是月禿髮傉檀僭卽涼王位。
十二月陳留王曹靈誕薨。
公元409年
五年春正月辛卯大赦
庚戌,以撫軍將軍劉毅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輔國將軍何無忌鎮南將軍
庚戌尋陽地震。
二月慕容超慕容興宗宿豫陽平太守千載南陽太守趙元並爲賊所執。
[25]
三月己亥大雪[26]平地數尺。
車騎將軍劉裕帥師伐慕容超
夏六月丙寅,震于太廟
劉裕大破慕容超臨朐
秋七月姚興乞伏乾歸僭稱西秦王于苑川。
九月戊辰離班高雲雲將馮跋,殺之[27]
僭卽王位,仍號燕。
冬十月魏清河王紹弑其主珪。
公元410年
六年春正月丁亥劉裕慕容超,克之,齊地悉平
是月廣州刺史盧循反,寇江州
三月禿髮傉檀沮渠蒙遜戰于窮泉,傉檀敗績
壬申鎮南將軍江州刺史何無忌戰于豫章王師敗績無忌死之。
夏四月青州刺史諸葛長民兗州刺史劉籓[28]幷州刺史劉道憐乃入衛京師
五月丙子大風拔木[29]
戊子衛將軍劉毅盧循戰于桑落[30]王師敗績
尚書左僕射孟昶懼,自殺
己未大赦
乙丑淮口內外戒嚴
大司馬琅邪王德文都督宮城諸軍事,次中皇堂,太尉劉裕石頭梁王珍之南掖門,冠軍將軍劉敬宣北郊輔國將軍孟懷玉南岸,建武將軍王仲德屯越城,廣武將軍劉懷默屯建陽門,淮口築柤藥園廷尉三壘以距之。
丙寅,震太廟鴟尾
[31]
秋七月庚申盧循遁走
甲子,使輔國將軍王仲德廣川太守劉鐘河間內史蒯恩等帥衆追之。
是月盧循荊州刺史劉道規雍州刺史魯宗之等敗之。
又破徐道覆華容,賊復走尋陽
八月姚興桓謙江陵[32]劉道規敗之。
冬十一月,蜀賊譙縱巴東守將溫祚、時延祖死之。
十二月壬辰劉裕盧循豫章
公元411年
七年春二月壬午右將軍劉籓斬徐道覆始興傳首京師
夏四月盧循交州刺史杜慧度斬之。
秋七月丁卯,以荊州刺史劉道規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月沮渠蒙遜伐涼,涼武昭王玄盛與戰,敗之。
公元412年
八年春二月丙子,以吳興太守孔靖尚書右僕射
三月甲寅山陰地四尺有聲如雷
夏五月乞伏公府乞伏乾歸,乾歸子熾盤誅公府[33],僭卽偽位。
六月,以平北將軍魯宗之爲鎮北將軍
秋七月甲午武陵王季度薨。
庚子[34]征西大將軍劉道規卒。
八月皇后王氏崩。
辛亥高密王純之薨。
九月癸酉,葬僖皇后于休平陵
己卯太尉劉裕右將軍兗州刺史劉籓、尚書左僕射謝混
庚辰矯詔曰:「劉毅苞藏禍心構逆南夏,籓、助亂,志肆姦宄
賴寧輔玄鑒,撫機挫銳凶黨卽戮,社稷乂安
好生之德,所因者本,肆眚覃仁,實資玄澤
況事興大憝,禍自元凶
大赦天下,唯劉毅不在其例。
普增文武一等
孝順忠義隱滯遺逸,必令聞達。
己丑劉裕帥師討
參軍王鎮惡江陵城自殺
冬十一月沮渠蒙遜僭號河西王
十二月,以西陵太守朱齡石爲建威將軍[35]益州刺史,帥師伐蜀。
荊州十郡湘州
是歲,廬陵南康地四震
公元413年
九年春三月丙寅劉裕前將軍諸葛長民及其弟輔國大將軍黎民從弟寧朔將軍秀之
戊寅[36],加劉裕鎮西將軍豫州刺史
林邑范胡達寇九真[37]交州刺史杜慧度斬之。
夏四月壬戌,罷臨沂湖熟皇后脂澤田四十頃,以賜貧人,弛湖池之禁。
封鎮將軍魯宗之南陽郡
秋七月,朱齡石克成都,斬譙縱益州平。
九月,封劉裕次子義真桂陽公。
冬十二月安平王球之薨。
[38]
是歲,高句麗倭國西南夷銅頭大師並獻方物
公元414年
十年春三月戊寅地震
夏六月乞伏熾盤帥師伐禿髮傉檀,滅之。
秋七月淮北大風,壞廬舍
九月丁巳朔,日有蝕之。
林邑遣使來獻方物
是歲,城東府
公元415年
十一年春正月荊州刺史司馬休之雍州刺史魯宗之並舉兵貳於劉裕帥師討之。
庚午大赦
丁丑,以吏部尚書謝裕尚書左僕射
二月丁未姚興死,子泓嗣偽位。
[39]
三月辛巳淮陵王蘊薨。
壬午劉裕休之戰于江津休之敗,奔襄陽
夏四月乙卯冀二州刺史劉敬宣爲其參軍司馬道賜所害。
五月甲申彗星二見
甲午休之宗之出奔姚泓[40]
平蜀功,封劉裕義隆彭城公,朱齡石豐城公。
己酉霍山崩,出銅鐘六枚
秋七月丙戌京師大水,壞太廟
辛亥晦,日有蝕之。
八月丁未[41]尚書左僕射謝裕卒,以尚書右僕射劉穆之尚書左僕射
九月己亥大赦
公元416年
十二年春正月姚泓使其將魯軌襄陽雍州刺史趙倫之擊走之。
二月,加劉裕中外大都督
夏六月赫連勃勃姚泓秦州,陷之。
己酉新除尚書令都鄉亭侯劉柳卒。
秋八月劉裕琅邪王德文帥衆伐姚泓
丙午大赦
冬十月丙寅姚泓姚光洛陽[42]
己丑,遣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謁五陵
公元417年
十三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蝕之。
二月涼武昭王李玄盛薨,世子士業嗣位涼州涼公
三月龍驤將軍王鎮惡大破姚泓姚紹潼關
劉裕敗魏將鵝青于河曲[43],斬青裨將薄干
是月涼公李士業大敗沮渠蒙遜鮮支澗。
[44]
五月[45]劉裕潼關
丁亥會稽王脩之薨。
六月癸亥林邑馴象、白鸚鵡
秋七月劉裕長安,執姚泓,收其彝器,歸諸京師
南海賊徐道期陷廣州始興劉謙之討平之。
冬十一月辛未左僕射前將軍劉穆之卒。
公元418年
十四年春正月辛巳[46]大赦
青州刺史沈田子龍驤將軍王鎮惡長安
夏六月劉裕相國進封宋公
冬十月,以涼公士業鎮西將軍封酒泉公
十一月赫連勃勃大敗王師青泥北。
雍州刺史朱齡石焚長安宮殿,奔于潼關
尋又大潰,齡石死之。
十二月戊寅,帝崩于東堂,時年三十七。
葬休平陵
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
凡所動止,皆非己出。
桓玄之纂,因此獲全
初讖云「昌明之後二帝」,劉裕將爲禪代,故密使王韶之縊帝而立恭帝,以應二帝云。
恭帝
恭帝諱德文字德文,安帝母弟也。
初封琅邪王,歷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領司徒錄尚書六條事。
元興初,遷車騎大將軍
桓玄執政進位太宰,加兗冕之服,綠綟綬
篡位,以石陽縣,與安帝俱居尋陽
敗,隨至江陵
死,桓振奄至躍馬奮戈直至階下瞋目安帝曰:「臣門戶負國家,而屠滅若是
下床曰:「此豈我兄弟意邪!
下馬致拜
振平,復爲琅邪王,又領徐州刺史,尋拜大司馬,領司徒,加殊禮
公元409年
義熙五年,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加羽葆鼓吹
公元416年
十二年,詔曰:「大司明德懋親,大尉道勳光大,並徽序彝倫燮和二氣髦俊引領,思佐鼎飪
雅尚沖挹四門弗辟,誠合大謙虛之道,實違急賢贊世之務。
蒲輪載徵,異人並出東平開府奇士向臻,濟濟之盛,朕有欽焉。
可敕二府依舊辟召必將明敭俊乂,嗣軌前賢矣。
於是辟召掾屬
太尉都督中外諸軍,詔曰:「大司馬地任重親賢莫貳
雖府受節度可身致敬。」
劉裕北征也,帝上疏,請帥所莅,啓行戎路修敬山陵
朝廷從之,乃與俱發。
有司卽戎不得奉辭陵廟,帝復上疏曰:「臣推轂閫外,將革寒暑不獲展情埏璲私心罔極
伏願天慈,特垂聽許,使臣微誠粗申,卽路無恨。
」許之。
姚泓滅,歸于京都
公元418年
十四年十二月戊寅安帝崩。
劉裕矯稱遺詔[47]:「唯我有晉誕膺明命業隆九有光宅四海
以不德,屬當多難幸賴宰輔,拯厥顛覆
仍恃保祐,克黜禍亂,遂冕旒辰極混一六合。
方憑阿衡惟新洪業,而遘疾大漸,將遂弗興
仰惟祖宗靈命
親賢是荷
咨爾大司馬琅邪王,體自先皇明德光懋,屬惟儲貳衆望攸集。
君臨晉邦奉係宗祀允執其中燮和天下
闡揚末誥,無廢我高祖景命
是日,卽帝位大赦
公元419年
元熙元年春正月壬辰朔改元
山陵未厝,不朝會
皇后褚氏。
甲午,徵劉裕還朝
戊戌,有星孛太微西籓
庚申,葬安皇帝于休平陵
受朝,懸而不樂
驃騎將軍劉道憐司空
秋八月劉裕移鎮壽陽
劉懷慎前將軍北徐州刺史,鎮彭城
九月劉裕自解揚州
冬十月乙酉以其子桂陽公義真爲揚州刺史
十一月丁亥朔,日有蝕之。
十二月辛卯[48],裕加殊禮
己卯太史奏,黑龍四見東方
公元420年
二年夏六月壬戌劉裕至于京師
傅亮密旨,諷帝禪位草詔,請帝書之。
欣然左右曰:「晉氏久已失之,今復何恨。
」乃書赤紙爲詔。
甲子,遂遜于琅邪第。
劉裕以帝爲零陵王,居于秣陵,行晉正朔車旗服色一如其舊,有其文而不備其禮。
自是之後深慮禍機,褚後常在帝側飲食所資,皆出褚后,故宋人莫得伺其隟,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49]使後兄叔度請后;有間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內房
年三十六。
諡恭皇帝,葬沖平陵
幼時性頗忍急,及在籓國,曾令善射者射馬爲戲。
旣而有人云:「馬者國姓,而自殺之,不祥之甚。
」帝亦悟,甚悔之。
其後深信浮屠道,鑄貨千萬,造丈六金像,親于瓦官寺迎之,步從十許里。
安帝不惠,帝每侍左右,消息溫涼寢食之節,以恭謹聞,時人稱焉。
公元317年
始,元帝丁丑歲晉王,置宗廟,使郭璞筮之,云「享二百年。
」自丁丑禪代之歲,年在庚申,爲一百四歲。
丁丑始係西晉庚申終入宋年,所餘惟一百有二歲耳。
蓋以百二之期促,故婉而倒之爲二百也。
史評
公元106年
史臣曰:安帝卽位之辰,鐘無妄之日,道子、元顯並傾朝政,主昏臣亂,未有如斯亡者也。
雖有手握戎麾,心存舊國迴首無良忽焉蕭散
於是桓玄乘釁,勢逾飆指,六師咸泯,隻馬徂遷
是以宋高非典午之臣,孫恩金行之寇。
若乃世遇顛覆,則恭皇斯甚。
於越之民,詎熏丹穴會稽之侶,寧歎入臣
皇屋歸來,灑丹書不恨
五運攸革,三微數盡,猶高秋彫候,理之自然
觀其搖落,人有爲之流漣者也。
贊曰:安承流湎,大盜斯張。
恭乃寓命他人是綱。
猶存周赧,始立懷王
虛尊假號異術同亡。
校勘
  • 竇苟 原作「竇荀」。
    周校:光及禿髮載記作「竇苟」。
    斠注:御覽三三六引後涼錄亦作「竇苟」。
    按:通鑑一0九亦作「竇苟」,「苟」「荀」形近易誤,今據改。
  • 甲寅至戊午 二月己巳朔,無甲寅戊午日,此二日宜在三月
  • 慕容麟魏師所敗 「敗」,殿本局本作「殺」,誤。
    魏書太祖紀、通鑑一0九並云敗奔鄴。
    慕容德載記麟後慕容德尚書令然後被殺,非死於此時。
    宋本改作「敗」,今從之。
  • 公元266年
  • 王愉 原作「王渝」。
    周校:「」誤「渝」。
    按:下元興三年傳、王恭傳、會稽王道子傳、通鑑一一0皆作「」,今據改。
  • 啟方 原作「鄧啟」。
    周校:天文志及慕容載記皆作「鄧啟方」。
    按:郗恢傳、通鑑一一0亦均作「鄧啟方」,今補成一律
  • 韋華 原作「韋禮」。
    周校:姚興載記作「韋華」。
    校文載記下文尚有兼司徒韋華、右僕射韋華,張忠傳及前秦載記苻堅時黃門侍郎韋華,當即其人。
    按:韋華亦見宋書武紀中。
    今據改。
  • 范胡達 原作「范達」,無「胡」字。
    周校:據四夷當作「范胡達」。
    斠注:宋書良吏傳亦有「胡」字。
    按:宋書天文志三、水經溫水注並有「范胡達」。
    今據補「胡」字。
  • 辛恭靖 原作「辛恭靜」。
    周校:「恭靜」當照本傳作「恭靖」。
    按:通鑑一一一、通志一0下亦作「恭靖」,今據改。
  • 魏隱 孫恩傳作「魏傿」。
    校文謝琰傳作「魏鄢」。
  • 司馬逸 商榷孫恩傳作「謝逸」。
    考異南史孝義傳作「司馬逸之」。
    按:宋書張進之傳亦作「司馬逸之」。
  • 盧循廣陵 孫恩傳、通鑑一一二皆繫於下年魏書司馬睿傳亦繫於下年滬瀆至郁洲之後,紀蓋錯前一年。
  • 孫恩滬瀆吳國內史袁山松死之 原脫「滬瀆二字
    校文:以山松傳校之,「寇」下似脫「滬瀆二字
    按:丁說是
    孫恩滬瀆」亦見孫恩傳、宋書帝紀上、通鑑一一二。
    今據補。
  • 涼州 周校:載記涼州無「北」字。
    按:北史北涼列傳御覽一二四引北涼同載記。
  • 段璣弒慕容盛 「段璣」,各本作「段興」,惟殿本作「段璣」。
    慕容盛載記御覽一二五引後燕錄、通鑑一一二均謂段璣與秦興、段泰共同,則作「段璣」者是,今從殿本
  • 桓謙尚書僕射 據弘明集一二桓謙玄論沙門敬事署銜爲「中軍將軍尚書令」,廣弘明集二五道宣宰輔佛教隆替狀亦稱「尚書令桓謙」。
    不作僕射」。
  • 辛景 諸史考異:世說德行注引晉書帝紀作「辛昺」,今紀作「辛景」,是史臣避唐諱改。
  • 荊州刺史綏 「綏」,各本作「緩」,惟殿本作「綏」。
    本傳宋書南史宋武帝紀、天文三均作「綏」,今從殿本
  • 桓玄將庾稚 周校:傳「庾稚」作「庾稚祖」。
    按:通鑑一一三亦作「庾稚祖」。
  • 貊盤洲 桓玄傳作「枚回洲」,水經江水注、通鑑一一三、御覽六六引荊南記亦均作「枚回洲」。
  • 戊寅 戊寅後癸酉六日,而在上己卯前,此日次失序
  • 阮腆之 阮裕傳作「阮腆」。
  • 百官二級 「官」,宋本通志一0下均作「姓」,今從殿本局本
  • 己丑 二月辛丑朔,無己丑己丑閏二月十九日
    上文殷仲文、駱球等,通鑑一一四並繫於閏月
  • 癸丑 是月辛卯朔,下「辛卯」應在癸丑前,繫日失序
  • 南陽太守趙元 慕容超載記宋書武帝紀上「南陽並作濟南」。
    地理考之,作「濟南」者是。
  • 三月己亥大雪 「己亥原作乙亥」。
    三月己丑朔,無乙亥
    五行志下及宋書五行志四作「己亥」,是,今據改。
  • 九月戊辰馮跋攻班殺之 九月丙戌朔,無戊辰
    通鑑一一五繫此事於十月
    「殺」,各本作「弒」,誤,今據殿本建康實錄一0改。
  • 劉藩 天文下作「劉蕃」。
  • 五月丙子大風拔木 丙子依日序當在下己未」「乙丑」之下。
    五行志下、宋書五行志五皆云「五月壬申大風,拔北郊樹」,「甲戊又風,發屋折木」,疑紀日干有誤。
  • 戊子至桑落洲 五月壬子朔,無戊子通鑑一一五作「戊午」,以下文「己未」「乙丑」日序推之,作「戊午」者是。
  • 丙寅震太廟鴟尾 上年書「夏六月丙寅震于太廟」,疑此爲一事之誤重,宋書五行志四在五年可證。
  • 姚興桓謙 校文桓玄傳、宋武紀桓謙譙縱將。
  • 熾盤 宜依熾磐載記作「熾磐」。
    下同
  • 庚子 七月己巳朔,無庚子
    通鑑一一六作「閏月」,建康實錄一0作「八月」,俱有庚子未知孰是。
  • 西陵太守朱齡石 周校:「西陵譙縱傳作「西陽」。
    宋書朱齡石傳、建康實錄一0及通鑑一一六俱作「西陽」。
  • 戊寅 「戊寅」上原有三月二字
    複出,刪。
  • 范胡達 「胡」,各本作「湖」,今從宋本,說詳本卷校記〔七〕。
  • 安平王球之薨 上年云「武陵王季度薨」,球之季度子,作「安平王」誤,元四王傳並可證。
  • 姚興死子泓嗣僞位 姚興實死于下年,紀誤提前一年,說詳通鑑考異
    書及南史武帝紀亦可證。
  • 休之宗之出奔姚泓 校文載記二人出奔皆在姚興時,休之傳亦云。
    然今謂奔於姚泓,蓋紀誤以死於是年二月,故休之等以五月出奔,遂屬於耳。
    實則死在十二年,非是年。
  • 八月丁未 八月壬子朔,無丁未
  • 姚光 斠注:姚泓載記」作「洸」。
    按:宋書武帝紀中魏書姚萇傳、通鑑一一七並作「洸」。
  • 鵝青 斠注:魏書司馬叡傳作「娥親」,廣韻七歌:「娥,又姓」,本紀作「鵝」誤。
    按:魏書太宗紀、劉裕傳、通鑑一一八亦作「娥清」。
  • 鮮支澗 蒙遜載記通鑑一一八作「解支澗」。
  • 五月 「五月」上原有「夏」字,複出,刪。
  • 正月辛巳 正月丁酉朔,無辛巳
  • 遺詔 各本無「遺」字,據宋本通志一0下補。
  • 十二月辛卯 十二月丁巳朔,無辛卯
  • 九月丁丑 九月丙午朔,無丁丑
  •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