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附录 未录碑文存目表
附录 未录碑文存目表 第 165 页
附 录
未录碑文存目表

纪年       
碑称       
碑址        
存失 
备考
康熙六十一年   
民番界碑
1牛相触山
(彰化县二水乡)
2大武郡山
 (彰化县社头乡)
3内庄山
 (彰化县芬园乡)
4投溪
 (台中县雾峰乡)
5张镇庄
 (台中市南屯区)
6南日山
 (台中县大甲镇)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惟考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番俗杂记番界云:『康熙六十一年官斯土者议,凡逼近生番处所,相去数十里或十馀里,竖石以限之,越入者有禁。……东螺之牛相触山、大里善山、大武郡之山前及内庄山、半线之投溪墘、猫雾之张镇庄、崩山之南日山脚,……亦俱立石为界』。乃拟碑址如上(参阅拙著「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解说)
乾隆三年十二月  
天朝旌表碑
彰化县彰化市
现存
碑在该市节孝祠前院左边。高一五二公分,宽七二公分;砂岩。有边框文样,稍剥泐;上端有「皇清」二字。文作『天朝旌表,殉难节妇汪门刘氏、从死孝妇媳余氏。乾隆三年腊月谷旦立』。即旌表雍正九年大甲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一

- 166 -
西社番乱时,汪家姑妇死节者
(事见「彰化县志」「人物志」
「节烈」)。因文字无多,故从略。

乾隆三十四年七月 
田园改则谕示碑
南投县名间乡
现存
碑在该乡妈祖庙福兴宫前。高二00公分,宽八六公分;砂岩。字迹剥泐殆尽,仅能辨认约二百字。碑为彰化县知县成履泰所立,纪浊水溪汎滥成灾,以致水冲田园不得不改则事。「彰化县志」「杂识志」灾祥云:「(乾隆)三十三年夏六月,大雨水』。「田赋志」豁免亦云:『乾隆三十三年豁免水冲园一十九甲七分四釐』。因所存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 
番境舞弊示禁碑
台中县潭子乡
现存
碑在该乡潭阳村潭兴路石碑仔。高一五0公分,宽六七公分;花岗石。字迹剥泐过半。碑为北路理番同知张所受所立,纪汉人不得于番境瞒官舞弊事。地处岸里社境,且值该社勃兴时期,官府划界迁民、保护土番之举措,由此可见一端。因文字剥泐过甚,故从略不录。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二

- 167 -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
田园减则升科谕示碑
南投县竹山镇
现存
「云林县采访册」称作「二甲作一甲碑」,在该镇社寮里石碑仔。高一八四公分,宽八七公分;砂岩。上端有「奉宪示」三字;字迹剥泐殆尽,仅能辨认约二百字。碑为彰化县知县张可传所立,纪沙连后埔仔一带地瘠租重,乃谕知准其田园二甲作一甲减则升科完赋事。因所存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 
观音亭香灯谕示碑
南投县南投镇
现存
碑在该镇龙泉寺旁,原在文昌祠内。高一三八公分,宽六二公分;砂岩。下部已残,字迹剥泐几半;上端有「香灯碑记」四大字。碑为南投县丞周丰所立,纪南投一带民番喜捐埔地给佃垦耕,为观音亭香斋之资事。文有『白番巫三甲大武力』等语,可见该地当时业已汉番杂处。因文字剥泐过甚,故从略不录。
乾隆四十三年四月 
蓝兴庄田园充公谕示碑
台中市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惟「台中地方移住民史」云:『蓝兴堡原称蓝兴庄,乾隆四十三年四月所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三

- 168 -
建大墩街古碑,有「猫雾堡
蓝兴庄田地奏请充公」等语』。

乾隆五十八年七月三日 
埤圳水份碑
台中县神冈乡
现存
碑在该乡岸里国民学校校门东侧。高一四三公分,宽六五公分;花岗石。字迹剥泐殆尽,仅能辨认约一百字。按其年代,当为北路理番同知兼鹿港海防同知金楘所立者;纪应遵守埤圳水份灌溉埔地为田事,可能与该乡「水圳杜讼碑」有关者。因文字剥泐过甚,故从略不录。
嘉庆五年     
新社宫祀田碑
彰化县田中镇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经查,原在该镇妈祖庙乾德宫内;光复后,因庙产纠纷屡起,遂被人埋入地下,不知下落云。
嘉庆二十二年六月 
民番界碑
1南投县国姓乡
2南投县集集镇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嘉庆十九年,水沙连隘丁首黄林旺结交嘉、彰二邑民人陈大用、郭百年等,贪埔里社膏腴,于二十年拥众入山侵垦,大肆焚杀;二十一年冬,镇军武隆阿巡阅台北,悉其事严诘之。二十二年六月,驱佃出山,并于集集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四

- 169 -
、乌溪二口,各立禁碑(事见
姚莹「东槎纪略」所载「埔里
社纪略」)。相传,乌溪禁碑
立于龟仔头坪(即今国姓乡龟
仔头),雕以「原作生番厉,
不造汉民巢」十字,王得禄者
管理之;集集禁碑立于风谾口
即今集集镇洞角附近之风穴,
雕以「严禁不容奸入,再入者
斩」十字,刘仁明者管理之。

道光五年一月   
彰化庙卧碑
彰化县彰化市
现存
碑仆于文庙内东北隅。高七六公分,宽一七四公分;花岗石。字迹稍剥泐。文为顺治九年礼部题准置于明伦堂之教条,碑由彰化县学教谕蔡克全所立。因系清廷通谕之件,故从略不录。惟「彰化县志」「学校志」「学宫」云:『道光四年,教谕蔡克全刻卧碑石,置明伦堂之左』。盖年代误矣。
道光九年     
重修龙山寺碑
彰化县鹿港镇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经查,曾在该镇龙山寺内,但不知何时失落。碑名载于木村定三编「鹿港之史迹」一书;成立年代正符道光十一年二月「重修龙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五

- 170 -
山寺碑记」所云『己丑冬,孝
廉林君廷璋暨八郊率众修鹿港
之龙山寺』等语。

道光十四年六月  
圳长争执示禁碑
台中县?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考「台中地方移住民史」云:『关于修筑埤圳,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业主张振万与廖元清订立包修合约,此系圳长之滥觞。尔后,廖姓子孙承袭圳长而徵收水租。迨道光间,鉴于其利甚厚,始有争其职者。于是,彰化知县李(按即李廷璧)曾给戳记与廖成点,且将告示付诸勒碑,以杜纷争』。
道光年间     
泰兴宫三山国王碑
台中县东势镇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考「台中地方移住民史」云:『现存古碑多冠以道光两字,而大茅埔庄之三山国王碑乃其一例』。
同治八年四月   
大甲营盘谕示碑
台中县大甲镇
已失
原碑已失。经查,曾在该镇社尾李仁木宅旁土墙下;后因开垦水田,遂埋入地下。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松本盛长发现并摹拓;拓本今存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高八五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六

- 171 -
公分,宽四四公分;其上端有
「碑牌」二字。字迹剥泐殆尽
,仅能辨认四十五字。碑为北
路右营分驻大甲龚某所立,内
容不得其详。因所存文字无多
,故从略不录。

光绪元年二月   
万年亨衢碣
南投县鹿谷乡
现存
碣雕于该乡凤凰村东方山坡砂岩,位于清末旧路上,距路面一四0公分。边框高一五0公分,宽二二三公分;仅有「万年亨衢」四大字,行书。「云林县采访册」云:『凤凰山……山后时有生番出入。前台湾镇吴光亮由此开路直通台东州后山,于山石上勒「万年亨衢」四字』。其成立年月,依据「台东州采访册」兵事所载而考定。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光绪元年三月   
山通大海碣
南投县信义乡
现存
碣雕于该乡军石桥下游陈有兰溪左岸约三百公尺处(即十八重溪与陈有兰溪汇合处附近)溪畔砂岩。楷书,仅作「山通大海」四字;每字十八公分,相距二十五公分。但一端下降,倾斜约三十五度。「云林县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七

- 172 -
采访册」云:『山通大海碑在
十八重溪金银山前,高六七尺
、宽三尺,正书「山通大海」
四字,光绪年间吴光亮勒石』
。其成立年月,依据「台东州
采访册」兵事所载而考定之。
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光绪元年四月   
过化存神碑
南投县信义乡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考「云林县采访册」云:『过化存神碑在八通关山顶,俗名水窟碑。高七尺、宽三尺馀,前吴光亮立』。但至日据初,已经失落。其成立年月,依据「台东州采访册」兵事所载而考定之。
光绪十二年    
文昌祠祀租碑
南投县竹山镇
现存
碑在该镇文昌祠左庑,仆作石阶。高一二0公分,宽六0公分;砂岩。经雕改,字迹悉不能辨认。考「云林县采访册」云:『文昌祠在林圯埔街。……光绪十二年郁郁社诸同人建置祠租一百馀石,勒碑立石,为祠内春秋祭祀之费』。因字迹皆湮没,无从采录。
光绪十三年二月  
前山第一城碑
南投县竹山镇
已失
原碑已失,故不录。考「云林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八

- 173 -
县采访册」云:『前山第一城
碑在九十九崁上旌义亭内;高
六尺,宽三尺。正书「前山第
一城」五字,光绪十三年前邑
主陈世烈勒石也』。又「台湾
筑城沿革考」云:『光绪十二
年新置云林县……城成,……
又立石于亭内,号曰「前山第
一城」。高三尺,宽一尺五寸』
。其碑文为『光绪十三年仲春
月。前山第一城。岭南陈世烈
题』等十九字。至遗失年代,
经考当在日据初期一八九六年
至一九0五年之间。

光绪十三年春   
化及蛮貊碣
南投县集集镇
现存
碣雕于该镇东洞角之清末旧路旁砂岩上。高约三公尺,宽约五公尺;边框高四八公分,宽一八0公分。行书,字迹尚明,文为『钦命布政使衔署台澎兵备道陈方伯抚番开垦处。化及蛮貊。大清光绪十三年春,云林抚垦局委员陈世烈题』等字;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光绪十三年春   
万兴关碑
南投县信义乡
现存
碑在该乡楠仔脚万。高二六公分,宽五四公分;砂岩,有边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九

- 174 -
框。相传为清末开办楠仔脚万
番学堂时,置于该学堂门口者
。仅雕『光绪十三年春月。万
兴关。岭南陈世烈建』等十六
字。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光绪十三年?   
开辟鸿荒碣
南投县集集镇
现存
碣雕于该镇西林尾里草岭之浊水溪畔砂岩,位于清末旧路上。行书,字高四一公分,宽三五公分,每字距八公分;仅为「开辟鸿荒」四大字,相传为光绪十三年云林知县陈世烈所题者。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光绪十四年九月  
紫南宫祀田碑
南投县竹山镇
现存
碑在该镇社寮土地祠紫南宫前。高一二二公分,宽四一公分;花岗石。上端有「紫南宫」三字;字迹剥泐殆尽,仅能辨认『同立永远香祀田社寮大公街众铺户鸠集佛银六十大员买水田一段座落土名在沟漕埔长寮仔东至』并『光绪十四年九月』等四十八字,为纪住民醵赀买田为该祠祀田事。因文字剥泐过甚,故从略不录。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十

- 175 -
光绪十五年八月  
演武厅界址碑
台中市
已失
原碑已失,拓本藏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高七四公分,宽三五公分;字迹模糊,仅作「内教场演武厅界」七字。「台中市史」所云『昭和二年六月发现一石于大南门遗址,雕以「内教场」等字,系往时慰安城内将士舞乐之所。石存台中教育博物馆』。盖即指此。其成立年月,据「台湾筑城沿革考」台中城条下所引林汝言手记云:『光绪十五年三月,命县知事黄承乙来守此土;八月间,兴建县衙、城隍、考棚、文庙及八门城楼』一节而考定。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无年月)    
张承祖界址碑
台中县清水镇
现存
碑在该镇大突寮石牌仔之岸里社西界址碑旁。高八五公分,宽二五公分;花岗石。字迹几就湮没,上端有「奉宪」二字,中作「竖立张承祖界址」七字。考岸里社境域,雍正十一年十月所成契字虽有「西至山顶」等语,但未言及立碑;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所成契字,亦未言及西至。故其成立年代,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十一

- 176 -
可能在乾隆末年或以后。因文
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无年月)    
彰化文庙下马碑
彰化县彰化市
现存
碑在该市文庙内东北隅,已残。高二一三公分,宽四二公分;花岗石。汉满文合璧,汉文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十二字。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无年月)    
鹿港船筏混泊禁碑
彰化县鹿港镇
现存
碑在该镇中山堂前,仆作沟盖。高一六七公分,宽四四公分;砂岩。上端有「列宪勘定」四字,文为『不许船筏混泊公界。如敢故违,拿究不贷』。因文字无多,故从略不录。

未录碑文存目表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