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公元1890年
光緒十六年
寄譯署(二月十六日酉刻)
袁世凱電,美前總兵薛斐爾曾謗華,韓前延用李仙得曾導日兵攻臺灣,韓又欲延用,殊失藩體。近李許韓代貸美債二百萬元,以海關作保抵。韓王甚寵信。然以凱料,李本著名無賴,好出大言,似貸議終難成,欲暫愚韓沽寵云。
寄譯署(二月二十日申刻)
袁世凱電,頃韓賞李仙得二品銜,充內署協辦,似德尼不久將去,然韓既知李曾犯華,而故用之,殊狡險云。
寄譯署(二月二十二日巳刻)
袁世凱電,頃禧在明來,談李仙得曾引日兵攻臺,而韓昨授以官,必由日廷密薦,聞將貸款二百萬,以海關作抵押,並擬派李充總稅司。果爾,則韓利權盡歸日,關係華大局,貴政府應禁止。且韓近欲撇華自主,昨王仍請我國派欽使駐韓,不應由駐華使轄
。其意可見。史納機踵至,所談概同。禧且云:韓用西人,向請華派,今擅用李,華應諮問。凱皆佯答以李何能為?我政府應不為慮等語。查韓用李,殊不合,且可慮。然徒詰問,恐難結束。至應否擬辦詰禁,抑聽其自然,乞核示遵云云。鴻查韓近來舉動殊常,若由政府詰禁,沉漠置不理,既損威重,且無辦法,應察看以後情形再議。
寄譯署(二月二十二日巳刻)
袁世凱電,史又云:前以李謀收關權事,電赫德。昨奉覆已商明總署,無論何人來索,關稅概不交付,各口亦不許韓派一人。遇事務與袁妥商,聽其指示等語。赫如此電屬,甚是。韓廷難保非以此嘗試,袁、史合力足以持之。
寄譯署(二月二十二日酉刻)
袁世凱電,李仙得韓名為李喇待,聞已定月薪五百元,立合同二年,將派赴日商辦貸款事云。
寄朝鮮袁道(二月二十三日未刻)
關務即照赫德議,由汝與史力持。李仙得既立合同,請禁彼必不理,姑俟後察辦。
覆醇邸(閏二月二十八日巳刻)
昨抵津,已電聞。差次屢蒙垂問,感甚。東路即可舉辦,有裨大局,擬派吳熾昌帶熟手員匠馳往勘路。按輿圖,營口至吉林約千五百里,或有須繞越處,勘定再議。每年儘部款二百萬、造二百里路,逐節前進,數年可成。乞預籌之。洪鈞函稱,黃彭年前疏,由申報刊播,俄國大驚。東方鐵路催工以爭先著。鴻令吳熾昌諸事慎密,俟興工時則不患人知也。劼剛溘逝,可惜。廷臣於海防機要,固多隔膜,疆吏中亦少深明西艦用法者。若鈞意添用外臣,如劉銘傳軍事閱歷已久,臺灣尤用水師之地,或令隨同講求,候卓裁。
寄譯署、海署(三月初四日午刻)
臺撫劉江電,頃接基隆電報,俄鐵艦今早十點鐘進口,云自呂宋來裝煤二百噸往琉球。查該艦鐵板厚五寸,高五十英尺,喫水深二十六尺,寬四十尺,長三百六十尺,機器三副,極快,每點行二十邁。有六寸徑口十四尊,小火輪四隻,魚雷艇兩隻,勇四百五十名,艦係前歲成,價四百萬元。其弁勇欲上臺,已照例阻之。傳抱病十餘日,近稍愈云。鴻查該艦鐵厚五寸,僅六寸徑口,而每點行二十邁,似是西洋新式大快船
也。
覆臺撫劉爵帥(三月初四日午刻)
貴恙是否春溫?時疫想已脫體。須請老練洋醫診視,勿亂喫藥為要。時艱孔亟,鉅任疊加,祈勉為之,勿萌退志。雖奉懿旨,因有賢王同事,謝摺照現章僅皇上一分,語意惟推尊太后耳。俄艦事已轉電譯署,海署何日移去?並復。
寄朝鮮袁道(三月十三日酉刻)
李仙得貸款與何國、何人?議成約若干數?是否將海關作抵?望設法探確具報。中朝本有借款與韓、力杜外借之說,但韓未來謀求,不便過問。
寄上海聶道(三月十四日亥刻)
聞有英國流氓李仙得,由日赴滬,欲為朝鮮向各銀行借貸巨款。朝鮮窮極,必償不起,將來恐生事端,望密查是否至滬?確訪動靜。如有此事,務設法諷阻。
寄朝鮮袁道(三月十五日巳刻)
中朝議須力杜韓外貸,免生事端。總署已電致各國駐使知照各外部,阻其借貸。如
彼向中國乞貸,當視其事體之輕重、數目之多寡,臨時酌辦。由該海關分年扣還。汝或相機密示以意,但不可著跡。李赴滬必無成議,已電滬道查訪諷阻。
寄譯署(四月二十六日戌刻)
袁道電,頃閔種默來謁,談及巨文島之謠。據云:絕無此事。再,西人謂李仙得電告韓廷,貸款無成。王甚怒,擬卻去李,已電丹士謨回,接須尼事。又延駐日橫濱總領事克士希同來等語。未識確否云。
查覆部駁海防經費摺(五月初三日)
奏為光緒九、十兩年及十一、十二兩年北洋海防經費案內,兵部刪查各款,現經彙案逐一查覆,仍請照銷,恭摺仰祈聖鑒事。
公元1888年
竊准兵部核覆,光緒九、十兩年並十一、十二兩年海防報銷各案內有刪查各款,當飭支應局司道查覆核辦。茲據該司道詳稱,光緒九、十兩年登覆案內道員唐廷樞在法國坐探軍務寄電報十七次,前經兵部行查每字價若干,當以部覆。七、八兩年銷案內行令嗣後定購外洋軍械、軍火、電報字價詳細分載。此次唐廷樞坐探軍務,事多機密,與定購軍械等項不同。且在未定部章以先,自當循舊造報,覆請照准。茲兵部仍令開報字數,並令將中國電外洋各國官報價值章程鈔錄送部。查唐廷樞在法國所寄電報,均係由外洋電報公司遞相轉寄。該公司向按時價連譯費等項彙開總數,收取報費,並不載明每字價若干確數。且部章總以奉文之日為始,上屆部覆係十四年三月奉到,前項電報係十年以前所寄,其時尚未定有發電應報字價部章通行各處,故唐廷樞寄報時並未向西洋公司將字價詢明,無憑分晰報部。至電報價目,除官電本線因公寄報向不給費外,其中國商線均係由商經理,報費時有增減,以與洋商爭衡,不能官為強定不易之規,致礙商電大局。至外洋海線寄報如何章程,中國更無從過問。嗣後自應按照時價,分晰字數,據實造報,無從鈔送章程。所有行查銀七百五十九兩一錢二分二釐四毫九絲,應請照數准銷。
又,專雇招商局輪船裝械、軍火各物,由天津、上海運至山海關、旅順口等處,水腳共十款,前經兵部彙同天津、旅順、營口、金州等處裝運官弁、勇夫四款,一併行
公元1883年
查,每噸擔、每員名各給水腳銀若干,當以光緒九年間送部輪船水腳章程案內聲明順便搭載,可照定價。若專雇則須另議,難繩以畫一官例,致拂商情。奉部覆准照辦。此項所支水腳,內有專雇各款,係照章另議,其搭運至旅順口、山海關等處,皆非通商口岸,係由便輪繞道運往,向無應收水腳若干定章,隨時酌給津貼,均不按噸擔、員名核算聲復,並將續定旅順口等處水腳章程隨案報部,聲明自十一年起,凡搭載則照章支給,若專雇則仍須另議。茲兵部復令分晰噸磅支數。查專雇輪船,向照招商局與洋商公定規例,按該船成本、保險、辛工、煤炭、雜支各款彙總議給水腳。此係以船為準,並非以貨為準。故不按噸磅核算。惟專雇一船,無不滿載,較按噸、按擔核給水腳,既為節省,而裝運官物尤必格外減讓。如本案旅順、營口等處,裝運弁勇人等,水腳均係專雇之船,彙總議給,據實開報。現經兵部核以續定章程,均屬有減,一概准銷。由此類推,前項裝運火水腳,絕無浮多,已可概見。且專雇輪船,必須另議,不能繩以畫一官例,經部復准照辦有案。自應援照定章辦理。其中搭運至旅順口、山海關等處械各物,前已聲明係由便輪繞道運往,且在未經定有水腳章程以前,故從減酌給津貼,本未較準噸磅數目,勢不能將從前運往各物復一一聚而權其輕重。所有行查銀一萬一千九兩七分五釐一毫五絲六忽九微,應仍請照數准銷。
又,十一、十二兩年報銷案內,除劃歸工部核銷房棧租及津貼駮船、油等銀三百
公元1888年
四十六兩七錢八分二釐七毫,業奉工部行令歸入下案造報並將全冊總數少結銀九分七釐二毫,業經更正外,計刪查各款內桿電、小輪船管駕人等六員名,月支薪糧、公費銀八十六兩,兵部以未據奏咨有案。又,水師各船鎗正副教習二十名,每名月支銀十五兩至二十兩不等,以未造花名,行令聲復開報。查桿雷小輪艇,即上案水雷輪艇。此係照案接支,更正船名,並非新添之船,亦未增減薪糧,毋庸再行奏咨。其鎗正、副教習二十名,前由海軍提督丁汝昌選充時,酌定等級餉數,計正教習李貴、林永孟、王發、唐建冬、黃生基、翁羲年、葛長清、于連會等八名,各月給銀二十兩。副教習江杜、劉上林、張華春、任亨黎、潘細第、林興黎、張士魁、張鎮、潘恒言、張金甲、陳金海、張瀚清等十二名,各月給銀十五兩。所有行查銀二千六百九十八兩二錢六分六釐五毫,應仍請照數准銷。又,威遠練船學生雇用薙髮匠一名,兵部以各船所無。又,屯船醫士一名,以六鎮蚊船各配管駕人等五十三員名,每二船設醫士一名,該船十三員名,設醫士一名,比較過優,行令刪除。查薙髮匠各船皆有,係在公費內開支。此項學生並無公費,威遠船原有之匠,又不敷用,且該學生等盡在幼年,恐以薙髮為名,託故登岸,致涉荒嬉,是以專用一匠,俾供職役。其屯船醫士,該船額設督操人等,雖僅十三員名,而練勇四百餘名,除以一半分撥康濟、威遠兩練船外,其餘皆在屯船操習。是該船弁勇人等,實有二百餘員名,添設醫士一名,較六鎮蚊船並不為優。所有刪減銀五百四十二
公元1871年
兩八錢,應仍請照數准銷。又,咨調閩廠千總陸麟清來津差遣,照閩廠原支月給薪水洋銀一百二十元,兵部行令將准銷成案錄送。查千總陸麟清,前派監造鐵甲船工,月給薪水洋銀一百二十元,由閩廠折合庫平番銀八十六兩四錢,按月墊發,業經歸入訂造三艦款內撥還造報,經戶、工二部奏明准銷,並分咨兵部有案,毋庸再行鈔送。且該千總調津以後,即派充鐵甲船總管輪,前赴滬、閩、香港一帶選募三艦需用管輪人等,預先教練,以備撥用。若按鐵甲餉章,總管輪每月應支銀一百三十兩,現支一百二十元,合銀僅得過半,而往返川資、旅費概未請領。是無論原支若干,揆以稱事授糈,已屬格外核減。所有行查銀四百七十二兩七錢九分一釐七毫八絲,應仍請照數准銷。又,操江輪船月給公費銀二百十兩,兵部以曾否奏明有案,並有無在南洋支過,行令查明報部。其醫士一名,行令刪除。查操江輪船自同治十年調赴北洋巡哨,應用油燭、紙張,向由南洋每月支給銀三十兩。其水線以上零星修理,並應需車油、棉紗、旗幟、號衣等項,由天津機器局墊辦,再由南洋撥還,每年約需銀三千餘兩,大修尚不在內。光緒九年間,經南洋咨准,改由北洋支給。嗣因該船歸水師副統領洋員琅威理乘坐,隨同各船操巡。凡隨時應用料物,需費甚繁,刻不可緩。若赴天津機器局請領,動需時日,必誤事機。該管帶又無款可墊,當經水師統領稟准,比照北洋各兵船,月給行船公費銀二百四十兩,既免貽誤,且有限制。除由南洋月領油燭、紙張銀三十兩外,北洋實計發公費銀二百十
兩。所有水線以上零星修理,並應用車油、棉紗及旗幟、號衣等項,均不得再行開支,較向由機器局每年支用三十餘兩之數,更為核減。其添設醫士一名,係因該船官弁人等,終年操巡海上,櫛風沐雨,冒暑衝寒,沴厲最易相侵,療治不容稍緩。無論全船人數多寡,皆應設有醫士,以備緩急。況該船設管駕人等七十餘員名,較之六鎮人數為多,雖六鎮每二船設醫士一名,而六鎮係屬守船,以二船共守一口,故可共設一醫。該船係屬巡船,周歷無定,洪濤巨浸之中,咫尺千里,設有急症,他船不能兼顧,必須專設一醫。所有行查銀一千二百三十九兩並刪銀一百六兩二錢,應仍請照數准銷。又,護軍營弁勇二百名,往返仁川,每名津貼輪船、飯食銀六錢。兵部以未開明每日支銀若干?共若干日?行令查明報部。查前項津貼,本係酌量核給,按旅順至仁川往返,共須四日,每日應攤銀一錢五分。所有行查銀一百二十兩,應仍請照數准銷。又,軍械所雇大車裝兵鎗等項,由大沽包運至軍械所,每輛價銀一兩五錢,兵部以未將程途里數開報,並以車輛與銀數不符,行令聲復。查大沽至天津城內軍械所陸路計一百餘里,前項大車係按照民價雇定包送,並不以里數為準。至所雇車輛運送兵鎗等項,共重六萬九千餘斤,共雇大車六十九輛,每輛約裝一千餘斤,冊開三十九輛,實係繕寫錯誤,應即隨案更正。所有行查銀一百三兩五錢,應仍請照數准銷。又,普濟輪船由天津裝拉火子彈等物赴山海關,內差弁一員,支水腳銀五兩。兵部以立案所無,行令刪除。查立案與銷冊不同
。立案祗摘敘案由,開報總數,銷冊須分別名目,造具細數。該弁係派令押送軍火,故立案冊內即將差弁水腳歸入軍火水腳,彙總開報。今銷冊總數,悉屬相符,並無多支。所有刪除銀五兩,應仍請照數准銷。又,專雇輪船赴澎湖裝官弁、勇夫至廈門。又,鐵錨由滬運至煙臺。又,上海地亞士洋行轉運鐵件、彈等項至天津。又,英商帶水駮船裝運械等件至天津。又,專雇輪船裝位等件由天津、旅順等處運至山海關。又,專雇輪船由天津赴香港裝位等件運至天津、旅順等處。又,專雇輪船由滬裝位等件至天津。共七款,支過水腳銀八千九百七十六兩九錢一分一釐六毫六絲四忽三微九纖,兵部以未分晰噸擔、員名,行令將細數報部。查前項七款內,招商局輪船水腳四款,均係專雇之船,不按噸擔、員名核算,與九、十兩年部查各款,事同一律,業經詳細登履於前。其鐵錨由滬至煙臺,運腳、保險等費;又地亞士洋行轉運鐵件等項,由滬至天津;又英商帶水駮船裝械等件,由大沽至天津;均係外國輪駮等船承裝,該洋商不諳中國規例,向係約估貨件,由車械所彙總議給,不能執招商局搭載章程,強以相繩,委實無從分晰。所有行查銀八千九百七十六兩九錢一分一釐六毫六絲四忽三微九纖,應仍請照數准銷。又,截留招商局海琛輪船差遣朝鮮等處每日用費銀一百八十餘兩及二百三十餘兩不等,兵部以該船係赴朝鮮何項差遣,並所運何物,行令聲明報部。查該船係派赴朝鮮偵探巡哨及轉運各兵輪餉械、煤糧等件,以備不虞。所有行查銀二千九百八十兩二錢
公元1884年
六分四釐,應仍請照數准銷。又,第五十八款內雇泅水打凌夫,每名給銀一兩,行令查明雇用幾日?又烘冰、柴草每百斤價腳銀二錢,行令查明價值若干?運腳若干?查前項用款,係因光緒十年冬間赴援朝鮮、臺灣各軍,由山海關乘輪前往,海口冰堅,舟不得進,經升任定鎮總兵葉志超,雇覓打凌夫,以鑿開冰路為度,每名酌賞銀一兩,並非按曰而計。其所購烘冰柴草,即令賣戶包送,價腳併計,每百斤給銀二錢,較另雇挑夫為省。又,第八十二、八十七、九十二、九十八等四款內,撥還上海勘驗軍火局、地亞士洋行起卸兵鎗、鎗子、位、電燈、火藥、機器等件,租用起重架駮船轆轤,並驗保各雜費,行令查明每項幾日?及如何開支?並保險各物原價若干?查前項租用洋商起重架等件,起卸鎗各物,事極繁瑣,若逐項按日計算,不免多立名目,稽延時日,是欲求惜費而所費轉多。故遇有洋商交涉,率皆責令承包,將一切費用格外從減,與之彙總議定,俾免另生枝節。其保險一項,報部輪船水腳章程內稱,貨值千兩。自滬至津收保費實銀三兩,雖係以貨價定保費,實係以保費定貨價。如貨值萬金,而保費祗按千金估給。儻中途失事,保險行家即按千金認賠。其千金之貨,而按萬金估給者亦然,皆不以各物原價為憑。如此次第八十二款內兵鎗一百六十七箱,計四千桿,原價四萬二千餘兩;鎗子二千箱,計二百萬粒,原價三萬二千餘兩;照章共應給保費銀二百二十餘兩,現僅支銀一百九十餘兩,係由勘驗局從少估給,雖較定章有減,實與原價不符。其餘各
公元1886年
款,亦復類是。又,第八十五款內裝運齋堂煤寄存招商局棧力、包袋每噸銀一錢五分七釐二毫一絲四忽。又,齋堂煤並焦炭運至旅順每噸水腳銀七錢。行令查明,係由何處運至招商局及旅順?各計程若干?又仁川口卸運水師備用煤每噸摃運各力銀三錢八分。行令查明照何例章支給?查齋堂煤寄存招商局棧,即由紫竹林碼頭至該局棧房。其運至旅順煤炭,係由天津搭裝輪船運往,並不按程核計。其仁川口摃運煤噸各力,係按照該處民價核給,並無例章可比。又,第一百一款,大沽船由內河及大沽口沙外運交各兵輪煤炭,每噸駮費銀自一兩六分至五錢不等。行令查明各計程若干?查大沽船運往各兵輪煤噸,潮汐時有長落,即路程時有遠近,通扯搭算,其在內河運交者,約四、五十里,出海至大沽口運交者,約六、七十里,在大沽口沙外運交者,約百餘里,其運至沙外,原定每噸銀一兩六分。嗣於十二年間,經該詳明核減二錢,業於立案冊內詳細聲明,按年照章造報。所有行查銀八千三百六十五兩七釐八毫三絲一微,應仍請照數准銷等情,具詳前來。
公元1875年
臣查前經戶部核覆,光緒元年至六年洋員支款案內聲稱,本部核銷各項,總以例章奏案為憑。惟北洋所覆各節,亦係實在情形,以前用款應由該大臣自行奏明辦理,當將元年至六年以及七、八兩年北洋海防報銷,經部駮查各款逐一據實登覆,奏請准銷,奉旨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並將九、十及十一、十二等年戶部駮查各款,先後援案
奏請准銷,亦皆仰荷俞允。茲九、十及十一、十二等年造歸兵部核銷各款,事同一律,且均係力求撙節,實用實報,事多中外交涉,並無例章可循,應請旨飭下兵部照數准銷,以清案款。理合恭摺覆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公元1880年
寄譯署(五月初四日酉刻)
袁道電,頃據釜山委員電稱,李仙得附日商尾張到港,聞韓王近欲辭卻,見復自來,恐未易退云。
覆醇邸(五月初十日辰刻)
倫頓又加電催,俟有確覆,再呈。初七早,由火車往大沽出口驗船,駛行八十里。是晚仍乘火車回署,海風甚平,船亦穩,足舒廑念。劉銘傳四月望後來函,自春初入山染瘴,久病不愈,近則左體麻木,耳聾目翳,恐成廢人,已請假一月。如病甚,再請開缺。荷國恩王眷優隆,屬為轉告,須等替人等情。詢臺灣來人,尚非飾詞。
寄譯署(五月十三日亥刻)
再聞李仙得回稱,已寄信美京,可望貸成,而西、韓人多謂其必無成。德尼力請,
先清欠薪,再訂續用,因仍未定留云。
寄譯署(五月十五日戌刻)
袁道電,昨據韓近臣鄭秉夏云,李仙得前稱付予文憑,以海關作抵,必可貸成。曾謂美銀行許貸百萬元,須韓准租開煤礦,是恐韓人責其食言,故託詞加請,為支吾唐塞計也。李不能貸款,韓亦必不允租礦,貸事自將決裂等語。頃據史納機來告,以聞與鄭同云。
寄譯署(五月二十七日亥刻)
袁道電,前聞李仙得向德商世昌號議貸韓款,昨德領事口麟來談,如有洋商貸予韓人,華過問否?凱以總署前次電飭告之。麟稱始聞此說。似李議又必無成云。
借撥出使經費報銷摺(六月十五日)
奏為查明北洋借撥出使經費,擬請就款開除,作正報銷,以清案款,恭摺仰祈聖鑒事。
竊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咨,奏銷江海關一百九結至一百十二結出使經費,並請飭催
歸還借撥各款,鈔錄原奏,咨行欽遵查照等因。當經督飭海防支應局司道查得原奏,北洋購辦西洋火器,借用銀四十萬兩一款,尚應還銀三十三萬二千四百七十三兩七錢六毫。籌辦電線,北洋應還銀四萬兩。購辦青鉛、鎔鑄鉛子,借撥銀一萬七千五百三十八兩八分八釐。購辦西洋火器,借銀四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兩九錢八分二釐八毫。查此款內,有墊付浙江購買黎意鎗價銀二萬三千六百九十二兩五錢一分八釐二毫,應歸南洋借撥,由浙江歸還。又,重列鉛子工價銀一千三百六十二兩四分八釐,已據江海關道更正收回。前已奏明在案。計續借一款,實止銀一萬六千二百五兩四錢一分六釐六毫。統計實欠電線經費銀四萬兩。西洋火器並青鉛子價銀三十六萬六千二百十七兩二錢五釐二毫,內除原領西洋火器浙江省應還銀五萬八千八百三十兩五錢九分一釐八毫、廣西省應還銀八萬七千四百十七兩八分九釐、臺灣應由福建臺餉內劃還銀五萬七千一百四十九兩一錢三分九釐八毫,前因久懸難歸,經臣咨准總理衙門覆稱,各省既皆不能歸還,應行奏明辦理。旋經閩、浙、廣西督撫臣奏請免繳,復經總理衙門議駮,各該省庫儲奇絀,無款可撥,均屬實情,能否設法籌還,應仍由各該省自行察酌奏辦。又,撥剩西洋火器,現在嚴密存儲,合銀三萬七千六百二十一兩八錢二分一釐一毫,應俟何處領用,方能按價收還外,計雲南、河南兩省並保定練餉局已繳還銀六萬二千三百三十八兩一錢三分七釐四毫一絲六忽。又,付價餘銀一萬七千二百十三兩三錢六分一釐四毫八絲四忽,此項繳
公元1887年
還並餘剩共合銀七萬九千五百五十一兩四錢九分八釐九毫。前於光緒十三年因天津機器局驟停部餉銀十二萬兩,經費頓絀,經海軍衙門奏奉懿旨,允准由戶部歲撥洋藥稅釐銀十萬兩,聲明未到之先,由臣暫行籌款辦理。時值該局仿製各種新式軍火,添購機器、料件,需款甚亟,別無可籌。經臣奏明將前項銀七萬九千餘兩,移緩就急,儘數撥用。擬俟十三年洋藥稅釐撥到歸款。詎此項稅釐,戶部自十四年撥起,以致墊款無從歸結。此外,銘、盛兩軍並津勝營領用軍火,應還銀四萬五千六百四十七兩六分四釐六毫,前經奏明本擬由海防支應局在於提用淮餉項下撥還,今所提淮餉因海防用款繁鉅,早已動支無存,無可撥還。又,籌辦電線一款,係遵旨接造瀋陽至鳳凰邊門,以達朝鮮電線,使中、高聲息靈通,控馭便捷,關係緊要。前因此款,北洋無從籌還,曾經奏請就款開除,歸入北洋設線案內核實造報。現在北洋創辦海軍,用款浩繁,每歲薪餉並工需、雜費均係撙節預估,由海軍衙門指撥,縱使照數解足,一年僅敷一年之用,斷不能歸還前欠。況各省關撥款報解多未足數,甚有解不及半者。實屬萬分竭,更無力可以騰挪。是前項北洋欠款,歸還無期,與其日久懸宕,徒煩催牘,何如作正開銷,早清案款。
查現在出使經費,據江海關冊報,截至一百十六結,已積存銀一百六十餘萬兩,源源繼長,開支有餘,總理衙門統籌全局,洞悉外省艱窘情形,所以前有各省不能歸還應行奏明辦理之議。今北洋庫款,艱窘萬狀,前項借撥、應繳各款,左右籌思,實係無力
籌還。矧此項出使經費,福建應還軍火價銀並雲南、吉林應還電線經費,均已奏准免繳,作正開銷。北洋事同一律,所有挪墊機器局。光緒十三年分製造經費,並前撥銘、盛等軍軍火價銀及籌辦瀋陽、朝鮮一路電線經費,共銀十六萬五千一百九十八兩五錢六分三釐五毫,合無仰懇天恩俯念北洋庫款奇絀,前項借款委係無力籌還,准予作正開銷,以公濟公,於帑項並無出入,理合據實恭摺復陳,伏乞皇上聖鑒,敕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查照,謹奏。
寄英崔使(六月二十六日午刻)
頃聞美國人李仙得請韓廷另具募票,委寄紐約美人名倭言西勒然得及屯士耳莫士兩人充代理,向紐約莫屯不勒士商會貸款百五十萬圓,限四箇月貸到,已由內外署戶曹官印押交李寄紐約等語。乞電崔星使轉飭防範云。望設法查訪勸阻。
寄譯署(七月十七日戌刻)
袁道來電,有美巨富名葛累好士,曾充美駐橫濱總領事,昨由日來韓,聞係李仙得所招,韓廷擬派充外署協辦,兼辦礦務,或云葛以開礦起家,頗諳練。
醇邸來電(七月十八日巳刻到)
(中堂近安。王自端午疾作,時發時愈。至七夕驟篤。越日昏瞀。仰蒙慈蔭,危而復安。日來服藥見效,惟四支又頹,左甚於右,且不禁用心,眠食尚可,諒中秋可痊。知關錦系,奉聞請釋念。省三近況若何?極望勿藥。)
覆醇邸(七月十八日午刻)
前疊據麥信堅稟稱,玉體違和。六月杪虛汗時作,精神疲倦,心竊慮之。密屬隨時體察,未敢遽行牋問。初八聞眩暈數刻,焦急無似,徹夜徬徨,隨令方兒及麥、柴等逐日將起居電聞;並開藥方寄閱,漸有轉機,正深盼系。頃得巧電,為之狂喜。此社稷之福,中外之慶。惟眠食稍進,心氣尚虧,總請節勞養心,漸臻泰復。連日詳詢西醫,參酌脈案,似由血虛所致。能否令太醫略加補血之品,或更見功。省三寬假調理,當可就痊,乞勿念。
奏留呂文經片(八月初十日)
公元1884年
再,據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文稱,查有前福建水師儘先游擊呂文經,福建同安縣人,由行伍,歷保花翎儘先游擊,委帶伏波兵船,光緒十年馬江之戰,因輪船中,先退革職,發往軍臺效力。十四年十一月,期滿釋回。本年六月萬壽慶典,該革員隨班祝嘏,欽奉恩旨著照原官降二等賞給職銜。
查呂文經前在閩、粵,歷帶兵輪,洞曉機宜,善於駕駛。南北洋海道港汊,均甚熟習。向辦捕盜、勦匪及轉運兵勇、餉械,皆能奮勉。當馬江獲咎之後,恪靖營兩次密渡澎湖,楊岳斌三次繞道密渡臺灣,皆呂文經駕駛輪船護送,始能各登口岸。由是臺防氣壯,法燄卒銷。是其冒險出入,有裨援臺之役,殊非淺鮮。曾經楊岳斌、左宗棠先後奏留有案。現值海軍初創,需材孔亟,水師人員較陸軍尤為難得。凡有材藝者,無不准其投效。呂文經曉暢洋務,狎習風濤,管帶兵輪,駕輕就熟。若令充當船上各差,必能力贖前愆,藉收臂助。請具奏前來。
臣查呂文經勤幹耐勞,管帶輪船十餘年,諳練駕駛,於海上風濤、沙線,閱歷已久,實為不可多得之材,即其獲罪原案,由於船艙中,退守林浦,以防內竄,旋又護送左宗棠、楊岳斌兩部援臺出力,功過尚不相掩,才力允堪任使。方今海軍初創,水師人材難得,使功、使過,本與賞格不同。呂文經深知愧奮,新沐恩綸,賞給職銜,尤感激圖報。合無仰懇天恩,飭交北洋海軍差遣,以觀後效。理合附片陳請,是否有當?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公元1888年
平遠船酌定餉章摺(八月初十日)
奏為平遠雙機鋼甲兵船酌定人數、餉數,照章支領,恭摺仰祈聖鑒事。
公元1890年
竊閩廠試造雙機鋼甲兵船,撥歸北洋,改名平遠,於光緒十六年四月間駛抵津沽。當將臣親往察驗情形,具奏並聲明應配管駕人等薪糧等項,另行核辦在案。旋即督飭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天津海防支應局司道,將該船應設官弁、水手、升火、匠役人等,按照海軍章程內致遠等鋼甲快船人數、餉數,從減核定。該船薪糧、公費、藥費等款,每年需銀三萬三千四百餘兩,外加煤修、雜支等項,每年約需銀二萬數千兩,共約需銀六萬兩左右。經臣咨商海軍衙門核准,常年薪糧、公費、藥費等款,照鎮遠等七船成案,由海軍衙門按年籌發。其煤修、雜支等項,歲需銀兩,即在歲撥鎮遠等船備用銀二十萬兩項下動支,咨覆照辦前來。所有該船配設官弁、兵匠人等一百五十八員名,月支薪糧銀二千三百八十七兩,行船公費月支銀四百四十兩,又歲支藥費銀二百兩,每年共需銀三萬三千四百餘兩,於光緒十六年五月分起支,照章加閏扣建,按京二兩平核發,彙同鎮遠等七船俸餉各款,一併由海軍衙門核發,仍屆年終歸入鎮遠等七船案內核實造銷,以符案款。該船應需煤斤、油修並購製料物及冬季棉號衣褲等項雜支,每年約需銀二萬數千兩,海軍衙門飭在歲撥鎮遠等船備用銀二十萬兩項下撙節動支,自應設法勻撥。惟前項借用銀兩,本係專備鎮、定七船雜支之款,現將平遠一船雜支加入,儻遇該船大修,須添購大批料物及加配械等項,需款過鉅,如經費實在不敷,仍當隨時咨請海軍衙門添撥,俾免竭。至平遠船薪糧,本係初定,儻有應需變通增減之處,及一切未
盡事宜,容再隨時查核奏咨立案。除將現定人數、餉數清單分咨海軍衙門、戶、兵、工部外,理合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敕下各衙門查照,謹奏。
寄譯署(九月初六日巳刻)
袁道電,頃李仙得來詢,韓海關是否押於華?凱云,商局早押。李云,如局款償,應止押。凱云,關由華派管,韓屬華,即押止,華亦不能不問。李云,恐無此例。凱云,非爾所知。李云,我以五釐息為韓貨鉅款,聞駐美華使頗阻撓,如不成,殊可惜,願彼此相好相助。凱云,如爾知華、韓名分,為韓作好事,自可相好,貸款非所知等語。李不悅而去云云。
公元1891年
光緒十七年
海防報銷摺(二月十六日)
奏為北洋海防經費光緒十三、十四兩年收支各款,分造清冊,並開清單報銷,仰祈聖鑒事。
公元1883年
竊北洋海防用款,前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會同戶部奏明,由督辦大臣咨報總理衙門、戶部查核。嗣於光緒九年八月部議應三部分銷,業經循照辦理,已造報至十一、十二兩年止,所有十三、十四兩年收支各款,應即接續造報。飭據海防支應局司道詳稱,前已將新支用款照章造冊繕單奏咨立案聲明舊有支款無庸再行立案,今計十三、十四兩年舊管項下,截存銀六十二萬五百九十六兩零,新收各省關解到釐稅銀一百八十七萬八千八百五十三兩零,又補收十五年各省關找解十三、十四兩年釐稅銀二十三萬七千二百五十六兩零,山東省解還鎮中等蚊船經費並各省解還領用軍火價銀六萬九千九兩零,淮軍餉內協撥造子、薪糧銀二萬三千五百九十一兩零,電報信資銀一萬二千九十二兩零,扣收京平平餘銀六萬三千二百二十二兩零,十一、十二兩年兵部銷冊內劃歸戶、工兩部核銷銀三百八十五兩零,共新收銀二百二十八萬四千四百十一兩零,連舊管合銀二百九十
公元1889年
萬五千七兩零,除派員赴英、德兩國接帶新造四快船回華經費不敷銀四萬五千三百八十兩零,又由英廠訂購出海魚雷霆並配齊雷等價及回華用款不敷銀七千一百八十九兩零,業經分案造報准銷。又,蠶池口教堂遷費銀四萬兩,前經奏明核銷案內就款開除。又旅順船添建攔潮石壩,經費不敷銀七萬四千六百六十四兩零,前經奏明歸入洋匠德威尼包建工壩工案內造報。又,解海軍衙門十三、十四兩年扣存京平平餘銀六萬三千二百二十二兩零,在應領鎮遠等七船薪糧內劃抵,已歸入七船案內列收造報,共登除銀二十三萬四百五十五兩零,實計兩年收用銀二百六十七萬四千五百五十一兩零,開除項下應歸戶部核銷銀六十萬四千一百九十二兩零,兵部核銷銀八十四萬七千四百二兩零,工部核銷銀一百十四萬三千二百三十四兩零,其餘銀七萬九千七百二十一兩零已接支十五年以後用項,無存,循案造具三部分銷細冊,收支四柱總冊,開具款目清單,詳請奏咨核銷前來。
臣查北洋海防經費,原定歲撥各省關稅、釐銀二百萬兩,嗣因釐金解數短絀,經臣奏明按八成減解,仍解不足數,連關稅併計,歲僅得銀一百五、六十萬兩,迨經海軍衙門編列北洋海軍、除鎮遠等七船薪餉及煤修等費,並四快船洋員薪飯,歲需銀六十萬餘兩,奏定赴海軍衙門請領轉發專案造報外,其餘常年額支各款,由海軍衙門歲撥各省關稅、釐銀一百餘萬兩,經解北洋,以供計授要需。凡添購大批軍火及興建臺壘等項工程
公元1885年
,難以預計,皆不在內。惟自光緒十一年創設海軍,欽奉懿旨,逐漸擴充,歷久勿懈。至十四年規模粗具,經海軍衙門奏定章程,令自十五年正月開辦,凡防務所不容緩者,不得不次第經營,力求周備。此後海軍應辦各事,需費正繁,歲撥之款,僅足供額支之用,如遇必須添購要件、添建要工,不在歲撥數內者,苟可就款勻籌,自當由外酌辦,儻實無可騰挪,再行查照奏定海軍章程,隨時咨商海軍衙門妥籌核辦。至海防係參用西法,一切支款並無例案可循,亦非他項軍需可比,業於立案文冊內將應辦各項實在情形,詳細聲敘。值此時艱餉絀,每遇興工、購料、製器、用人,臣無不督同在事各員,審察再三,可省則省,至訂購外洋軍械、器具,其價目多寡,尤必諮訪比核,務求撙節,不使絲毫濫費。茲將十三、十四兩年用款逐加覆核,委係實用、實銷,並無絲毫浮冒,除名冊分送戶、兵、工三部外,理合開具簡明清單,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敕部查核准銷,謹奏。
公元1887年
(謹將北洋海防經費,自光緒十三年正月起,至十四年十二月底止,收支款目,繕列清單,恭呈御覽。)
公元1886年
一、光緒十二年底,截存銀六十二萬五百九十六兩零。
新收項下
一、收湖北省釐金銀三十一萬兩。
一、收浙江省釐金銀十四萬兩。
一、收江西省釐金銀三萬兩。
公元1889年
一、收浙海關一百五結至一百八結四成一半稅銀十四萬七千五百八十九兩零。
一、收江海關一百五、六兩結四成一半稅銀十五萬九千三十七兩零。內一百六結短解銀一萬兩,於十四年找解清楚。
一、收山海關一百七結至一百九結四成全稅銀十萬九百兩零。
一、收山東省解還墊發光緒十一、十二兩年鎮中、鎮邊兩蚊船經費銀四萬四千四百七十三兩零。
一、收山海關道解還營口練勇領用北洋防費項下購造口云士得、哈乞開思鎗子並鉛丸價銀一千三百四十七兩。
一、收山東平度州礦務局領用北洋防費項下購存氐那米脫炸藥價銀五百九十九兩零。
一、收甘軍領用北洋防費項下購存操鎗、藥卷、皮紙價銀一百兩。
一、收部撥毅左軍領用北洋防費一項用購存軍火價銀八千五百八十八兩零。
一、收河南省解還毅軍領用北洋防費一項下購製鉛丸價銀五百十五兩零。
公元1887年
一、收淮軍報銷局光緒十三年第十六案撥銷行營製造局造子匠工及幫辦人等薪糧銀一萬二千九十六兩零。
一、收電報官局呈繳光緒十三年商報信資銀五千二百八十七兩零。
一、收光緒十一、十二兩年兵部銷冊內劃歸戶部核銷柴草價腳、工部核銷棧租房費及駮船油銀三百八十五兩零。
一、收北洋防費項下光緒十三年遵照海軍衙門新章改按京平核發各款扣回平餘銀三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兩零。
公元1888年
光緒十四年分
公元1889年
一、收湖北省釐金銀二十二萬兩,又十五年找解十四年分指撥釐金銀四萬兩,共收銀二十六萬兩。
一、收浙江省釐金銀十八萬兩。
一、收江西省釐金銀四萬兩,又十五年找解十三年分指撥釐金銀五萬兩,共收銀九萬兩。
一、收江海關一百六結至一百十一結四成一半稅銀三十六萬八千二百五十三兩零,又十五年找解十四年分一百十二結四成一半稅銀八萬四百十五兩零,共收銀四十四萬八千六百六十八兩零。
一、收浙海關一百九結至一百十二結四成一半稅銀十一萬九千四百十八兩零,又十五年找解十四年八千一百十三結四成一半稅銀三萬二千二百十六兩零,共收銀十五萬一千六百三十四兩零。
一、收山海關一百十結至一百十二結四成全稅銀六萬三千六百五十五兩零,又十五年找解十四年分一百十三結四成全稅銀三萬四千六百二十四兩零,共收銀九萬八千二百八十兩零。
公元1887年
一、收山東省解還墊發光緒十三年鎮中、鎮邊兩蚊船一半經費銀一萬一千七百五十三兩
零。
一、收機器局由部領回扣存吉林軍火價內應還北洋防費項下購造鉛丸價銀七百三十四兩零。
一、收山東平度州礦務局領用北洋防費項下購存氐那米脫炸藥價銀五百九十九兩零。
一、收熱河礦務局領用北洋防費項下購存氐那米脫炸藥價銀二百九十九兩零。
公元1888年
一、收淮軍報銷局光緒十四年第十七案撥銷行營製造局造子匠工及幫辦人等薪糧,銀一萬一千四百九十五兩零。
一、收電報官局呈繳光緒十四年商報信資銀六千八百四兩零。
一、收北洋防費項下光緒十四年遵照海軍衙門新章改按京平核發各款扣回平餘銀三萬一千六十三兩零。
以上新收共銀二百二十八萬四千四百十一兩零。
公元1889年
管收二項共銀二百九十萬五千七兩零,內除撥發派員赴英、德兩廠接帶訂造四快船回華經費不敷銀四萬五千三百八十兩零,又撥撥訂購英廠出海魚雷艇並配齊雷等價及回華用款不敷銀七千一百八十九兩零,均經專案造報,奉部准銷。又撥發蠶池口遷移教堂經費銀四萬兩,業經奏明在於北洋銷案內就款開除。又撥發旅順船添造攔潮石壩經費不敷銀七萬四千六百六十四兩零,業經奏明歸入旅順壩工程案內造報請銷。又撥解海軍衙門十三、十四兩年北洋防費項下應按京平扣發各款平餘銀六萬三千二百二十二兩零,業經詳請劃抵鎮遠等七船次年薪餉。以上五款,共應登除銀二十三萬四百五十五兩零,計實收銀二百六十七萬四千五百五十一兩零。
開除薪糧及雜支雜下
一、直隸提督辦理海防隨帶員弁薪糧銀五千二百三十一兩零。
一、北洋水師統領及隨帶員弁薪糧、公費銀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一兩零。
一、大沽水電營官弁人等薪糧、柴草、辛工、公費、加餉銀三萬四千三十五兩零。
一、北塘水電營官弁人等薪糧、柴草、辛工、公費、加餉銀一萬八千五兩零。
一、山海關水雷營官弁人等薪糧、柴草、辛工、公費、加餉銀一萬五千六百四十四兩零。
一、旅順口水雷營官弁人等薪糧、柴草、公費、飯贍、加餉銀二萬一百八十八兩零。
一、旅順口魚雷營及魚雷局廠官弁人等薪糧、公費銀四萬九千八百十四兩零。
一、旅順口工程局員弁人等薪糧、公費銀一萬三千八百三十兩。
一、水師學堂官員、教習、學生人等薪工、飯贍、公費銀五萬九千二百八十三兩零。
一、武備學堂官員、教習、學生、繙譯人等並操馬三十匹。薪工、飯贍、公費、馬乾銀五萬八千六百八十五兩零。
一、大沽水師船總辦、教習、委員、司事人等及添雇短工薪工、公費銀十一萬一千四百九兩零。
一、電報總、分各局並報房、機房原設十六處,嗣經更定計設十四處員司、學生、巡役人等,薪工、公費、房租銀三萬四千七百四十八兩零。
一、天津行營製造局造子廠員司、匠工人等薪工銀二萬三千五百九十一兩零。
一、大沽船公所、旅順、威海兩煤廠、水師子彈、火藥兩庫及劉公島水師機器廠司事、夫役、匠工人等,薪工、公費銀一萬六千二百九十二兩零。
一、旅順口軍械局、軍械庫及經理電光燈官弁等薪糧、公費,銀一萬一千三百三十八兩零。
一、武備學堂挑赴旅順學習臺、水雷各藝學生人等,薪飯銀二千五百七十九兩零。
一、旅順、威海水師兩醫院官醫人等,薪工銀一千一百五十三兩零。
一、水師營務處委員、繙譯、學生等及水師公所薪水、公費銀一萬二千一百四十五兩零。
一、會辦行營製造局隨辦洋務及洋鎗隊教習、練軍繙譯並海軍房書吏薪水、津貼銀五千四百二十三兩零。
一、船政衙門調赴北洋差遣學生薪水及由閩來津川資銀二千三百四十一兩零。
一、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練軍營、魚雷營、臺、工程、濬澳、指泊及水陸各營洋號等項教習洋員薪水、川資銀六萬八千九百七十四兩零。
一、水師各船雇募水雷洋教習、洋醫,又水師各船及武備學堂遣撤洋教習川資銀五千九百六十九兩零。
一、英人敦約翰前赴西洋辦理蠶池口遷移教堂一案,應需川資及因公用款共找支銀二千三百五十兩零。
一、洋員李寶等並繙譯薪飯、房費、馬乾及回國川資銀八千二百九十四兩零。
一、新城葛沽練軍營拉車馬乾銀七百三十八兩。
一、旅順口建造魚雷營局艇臺並洋務教習住房,又劉公島添建操棚廠庫及水師醫院等項,共購民地九十九畝零,地價及籽種工本銀二千六百二十三兩零。
一、光緒十一、十二兩年北洋銷冊內兵部劃出統領正定練軍總兵葉志超,由山海關駁運赴援
朝鮮、臺灣弁勇,購用烘冰柴草價腳銀三十九兩零。
以上應歸戶部核銷。
開除養船及運保費項下
一、鎮北等六蚊船管駕人等薪糧、公費、藥資銀十四萬四千二百二十四兩零。
一、超勇、揚威兩快船管駕人等薪糧、公費、藥資銀十三萬五千九百五十二兩零。
一、威遠、康濟兩練船管駕人等薪糧、公費、藥資銀九萬八千四百十二兩零。
一、水師各船鎗正、副教習並威遠練船學生、聽差、伙夫及水師添練頭、二、三等水手,薪糧銀六萬一千七百四十兩零。
一、水師屯船督操並督船大二副、正副管旗、操練、營務處及試用候差學生,隨帶官醫生、軍樂樂童薪糧、公費、藥資,銀二萬三千四百七十七兩零。
一、利運運船、敏捷夾板練船、犀照水雷小輪船管駕人等薪糧、公費,銀四萬二千二百七十二兩零。
一、左右隊大魚雷艇六艘管駕人等薪糧、油燭,銀六萬八千八百五十四兩零。
一、守雷、下雷、桿雷小輪船三艘管駕人等薪糧、公費,銀一萬二千七百四十四兩零。
一、快馬小輪船管駕人等並操江輪船醫士薪糧、公費,銀一萬五千五兩零。
一、利順、遇順拖輪兩艘管駕人等薪糧、公費,銀一萬六千八百七十三兩零。
一、導海機器挖泥船並接泥船等管駕人等薪糧,銀三萬一千六百二十兩零。
一、北洋水師副統領提督銜洋員琅威理暨水師各教習洋員,又添雇水雷及新購魚雷大快艇教
習洋員,薪水銀十四萬五千七百四兩零。
一、北洋水師各船及魚雷、水雷各營病故員弁、水手、雷兵人等卹賞銀四百十三兩。
一、軍械局起卸、裝運位、軍火、器械車船夫力銀五百三十五兩零。
一、武備學堂添練馬隊,購操馬三十匹,價銀四百二十七兩零。
一、武備學堂旅順魚雷營學生、雷兵等,乘坐兵船出海操練,津貼伙食銀四百十九兩銀。
一、辦理朝鮮通商交涉事宜道員袁世凱,領仁川口駮運水師儲備塊煤,又天津軍械局委解神機營鎗、子彈、銅帽等項,摃駮車船等價銀九百九十四兩零。
公元1887年
一、光緒十三年定購德國克鹿卜廠九生脫後膛鋼並架、子藥車、子彈,又購英國阿模士莊廠水師備用單管馬克綏姆並架、鋼鐵、炸彈,又購德國克鹿卜廠十生脫半後膛鋼並架、隨件、引火、子母彈、鋼開花彈,又購沿海各臺需用測遠器,又購英廠威布烈六出鍍銀上等手鎗、配帶零件、合膛子彈,又購英、德兩廠仿造荷乞子、機器及仿造運子、裝炸藥器具,又購德國伏爾鏗廠導海挖泥輪船、備換斗輪等項器具,又購操習魚雷應用水衣、汽表、氣筩、轉數表、電光燈及修理魚雷器具,又購英廠旅順水雷營操防應用雷電器具並各項料物,運保等費銀一萬八千九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冬季,北洋水師統領提督丁汝昌統率各船操巡南洋,因公電報,又出使德國大臣代北洋訂購洋廠械及因公發遞電報費銀一千三百七十七兩零。
一、招商局及洋商輪船承裝位、子彈並壓汽機、測量表、斗扣、鋼拴料物等件,由上海運至天津、煙臺等處,水腳銀二千五百五十一兩零。
公元1888年
一、光緒十四年定購德國克鹿卜廠七生脫半新式過山並架、藥彈箱車、備換閂、零件,又十五生脫生鐵開花彈、二十一生脫生鐵開花彈、硬鐵炸彈、二十四生脫生鐵開花彈,又康濟兵輪改作魚雷練船,由英、德兩廠定購新式電機、電燈、雷、魚雷、壓氣機、燐藥管,又購克鹿卜十二生脫口徑新式後膛長鋼並架座、備件、子母彈、開花彈,共支運腳、保險等費銀二萬九百三十八兩零。
一、大沽船十三、十四兩年分撥發水師輪船煤斤、駁費銀四千八百五十一兩零。
以上應歸兵部核銷。
開除采買及修製項下
一、購德國克鹿卜廠十生脫半新式後膛鋼並架、隨備件、鋼開花彈,又購克鹿卜廠七生脫半新式過山並架、藥彈箱車、備用閂、零件,又十五生脫生鐵開花彈、二十一生脫生鐵開花彈、硬鐵炸彈、二十四生脫生鐵開花彈,又購沿海各臺需用測遠器,找價銀七萬六千七百十九兩零。
一、旅順水雷營購操習水雷犀照小輪船價銀三千四百兩。
一、購英國阿模士莊廠新式四十磅子後膛全鋼快捷大,並隨帶架具零件全份、硬質彈銅、火引、銅子殼、牛油、氈墊,又購配蚊船、邊後閂、鋼底,又購威布烈六出鍍銀上等手鎗,配帶零件、合膛、子彈,價銀五萬八千三百七十七兩零。
一、購英、德兩廠仿造荷乞子、機器,又仿造運子、裝炸藥器具,價銀一萬一千八百九十九兩零。
一、北洋水師由英廠購置輪機、電燈及備用各件,並算法書籍、畫圖、器具等項,又由德廠訂購操習魚雷應配水衣、氣表、氣筩、轉數表、電光燈及修理魚雷器具,又購英國官製中國海圖、各國海圖、操書,價銀九千五百二兩零。
一、由德國伏爾鏗廠訂購導海挖泥輪船,備換斗輪等項器具,價值、棧租銀四千二百五十三兩零。
一、大沽、旅順水雷營,由英廠及津、滬各洋行定購操防應用雷電器具,並各項料物,價銀一萬一千四百三十兩零。
一、水師學堂購辦挑上練船學生並教練魚雷應用洋廠儀器、書籍、圖紙、筆墨並鋼鐵各件,價銀一萬二千五百十二兩零。
一、武備學堂訂購德廠新式測遠鏡並架座零件,又購化學需用器具、藥物及工程隊需用長柄洋金欣,價銀一千一百十兩零。
一、大沽船購鍋爐、大汽錘、起重、白油、繩、鐵練,價銀三千四百二十九兩零。
一、天津軍械局、旅順工程局訂購北洋建築臺壘庫廠等工需用塞們德上,又旅順口沿海各臺及軍械各局訂購雙軌鐵路、鐵車連、鐵墊板、鐵轉盤、螺絲鉚釘、魚尾夾板及零件、十寸圍白、大力繩,價銀四萬三千四百七十八兩零。
一、購克鹿卜廠十二生脫口徑新式後膛長鋼並架座備件、子母彈、開花彈,價銀二萬一千四百三十五兩零。
一、水師學堂領用機器局各項料物、器具並購測遠儀器,價銀二千二百六十九兩零。
一、由洋廠訂購旅順口停泊鐵甲、鋼快等船需用繳關大錨,又製造浮鼓鐵板,價銀二萬二千七百九十七兩零。
一、康濟兵輪改作魚雷練船,由英、德兩廠定購新式電機、電燈、雷、魚雷、壓氣機、燐藥管及一切器料,價銀四萬六百八十六兩零。
一、購海防各營操鎗需用洋皮紙、青鉛並鑄鉛、丸鉛、箭及製木箱等項,價銀一萬九百九十八兩零。
一、撥行營製造局仿造口云士得鎗子及格林子彈經費,銀九萬六千四百九十七兩零。
一、撥旅順口魚雷營添購修製魚雷零星料件,經費銀七千七百十九兩零。
一、撥電報官局電線歲修及購辦應用零件,經費銀七千八百八十三兩零。
一、大沽船改造敏捷夾板練船並添配帆索、錨纜及一切應用器具,料價銀七千九百三十九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超勇等五船購備常年操巡應用料物、器具,又劉公島水師機器廠購備常年修製應用料物、器具,又旅順口導海、挖泥各船購備常年濬澳應用料物、器具,又旅順魚雷營雷艇、雷廠常年工操需用大批料物、器具,價銀八萬一千四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製賞各洋員三、四、五等金銀寶星並佩帶、木匣等件,工料銀四百六十一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大沽船承修超勇等船並添置備用各件,料價銀三萬六千一百三十一兩零。
公元1887年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冬季超勇、揚威、康濟、威遠四快船及左隊一號魚雷快船,赴上海祥生洋廠及閩廠修配改造,並添置各件,工料銀五萬五千六十三兩零。
一、駐防山海關正定練軍操演格林車,仿造洋式五馬鞍轡,又天津軍械局修理兵鎗,並購配鎗箱、白洋鐵皮,又製配車用裝藥皮盒等,又山海關水雷營歷年修理操雷平底大船,工料銀一千二百五十三兩零。
一、武備學堂仿造洋式行軍輕氣球,又購操球鏹水,又山海關水雷營添製操雷需用各種架座、箱盤等件,工料價銀四千三百二十七兩零。
一、大沽船承造水陸各營需用大小舢板,並各營領取各件,又旅順工程局改修卸重木駮船,並購起重、金山松木,工料價銀三千五百九十八兩零。
一、旅順口嶗嵂嘴建築大臺,並子藥庫、糧食器具庫、跟房、房、臺門、根牆、官兵住房,工料找價銀二萬二千七百二十七兩零。
一、大沽船建造收庋蚊船土,工料找價銀一萬八千三百三十四兩零。
一、北塘搭造浮橋,調用天津道運漕滿料駮船,應繳變價銀三百六十兩。
一、天津水師學堂添建魚雷小廠煙囪、泊岸水井、煙煤圈,工料銀二千二百九十二兩零。
一、大沽海口防營添建存儲攔港軟木筏及錨鍊等件、廠庫圍牆,又修理大沽海口蚊各船、存儲軍械公所,工料銀三千二百四十四兩零。
一、威海衛劉公島創造水師運煤鐵碼頭並配設應用各項器具及廠庫等項,又建設北洋水師練勇操棚、學堂、廠庫並大小住房、操場、石圍牆、石泊岸、土坡,工料銀十八萬七千八百二十三
兩零。
一、旅順水雷營添建棉藥庫、看庫、住房、圍牆,又魚雷營添建收藏艇、石泊岸、廠庫,又添建洋教習住房並營門、城樓、看煤住房及弁兵廚房、開挖水井,又建設燈塔並存油及看燈人住房,工料銀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八兩零。
一、天津武備學堂添建行營小臺,工料銀一百二十九兩零。
一、旅順口白玉山、威海衛劉公島各建水師醫院一所,內白玉山大、小房屋五十五間並罩棚、圍牆,劉公島大、小房屋一百八間並走廊、院牆、圍牆,工料銀二萬七千五百十兩零。
一、旅順口改建操學生及洋教習學堂、住房、圍牆,又嶗嵂嘴北山添築小臺、子藥庫、官房、兵房、營門、更房、石臺門、塊石、各牆暗涵洞,又饅頭山、城頭山兩臺添築護牆並添建子藥庫、改造盤、添改兵房,又蠻子營臺添築護牆並添建藥庫、講堂、巡房及移建兵房,又威遠臺添築石牆並添建子藥零件庫、改築盤、兵房,又虎尾臺添築石牆、操場、臺階、泊岸並改造藥庫、兵房,又西岸各臺添造拉、石泊岸、大道、枝路、木橋,工料銀二萬五千八百五十九兩零。
一、光緒十一、十二兩年北洋銷冊內兵部劃出三艦管輪人等,在香港候船房費並山海關防營津貼、駮船、油駮及招商局存鎗棧租,銀三百四十六兩零。
一、快馬及守雷、下雷小輪船冬令守凍包紮船面及搭蓋住棚,需用繩蓆等項,工料銀一百五十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軍械局製造龍旗,又大沽、北塘、旅順口、山海關等四處水雷營及
旅順魚雷營製給雷兵、水勇人等各項號衣褲、包巾、腰帶、戰靴、旗幟等件,工料銀九千九百八十二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武備學堂製給學生及洋號、洋鼓、兵丁各項號衣褲、號帽、戰靴等件,工料銀二千七十兩零。
一、光緒十三、十四兩年北洋水師統領製給各兵輪舵工、水手、升火、管旗、匠役、練勇人等,冬季例賞棉號衣。褲及新募練勇應給一次單夾號衣褲、號帽、包巾、腰帶、戰靴,又隨帶駕駛、管輪、學生春、夏、冬三季官號衣褲、靴帽等件,工料銀七千七百四十兩零。
一、水師學堂製給派上練船學生、旅順口水陸營務處製給操學生各項號衣褲、號帽、戰靴、行囊等件,工料銀八百九十二兩零。
一、大沽防營並各雷艇領操位,又駐防大沽北岸保定練軍左營領操石頭縫臺位,又北塘防營領操位,又義勝營駐守蟶頭沽臺牆領操位,又新城葛沽營領操位,又正定練軍駐防山海關、寧海城、鐵門關、長龍崗等處臺領操位,又旅順口東岸黃金山臺領操位,又護軍營駐守旅順口東岸人字牆領操位,又護軍營駐守旅順口東岸牧豬礁臺領操位,又護軍營駐守旅順口東岸田雞臺領操位,又慶字正營駐守旅順口東岸嶗嵂嘴臺領操位,又親兵慶守營駐守旅順口西岸饅頭山、城頭山、蠻子營、老虎尾、威遠各臺領操位,費銀二萬七千三百五十四兩零。
一、北洋水師各輪艇及機器魚雷等廠燒用煤斤,價值銀十四萬八千七百九十五兩零。
以上應歸工部核銷。
以上共開除銀二百五十九萬四千八百三十兩零。
實在項下
公元1889年
一、應存銀七萬九千七百二十一兩零,已接支十五年以後用項,無存,另行開報。
籌辦關東鐵路摺(五月二十四日)
奏為關東鐵路,遵旨次第籌辦,各省奉撥鐵路經費,請飭先行解津濟用,恭摺仰祈聖鑒事。
竊關東鐵路,前經臣疊商海軍衙門選派員匠分赴關內外度地估費,酌擬辦法,由該衙門會奏。本年三月十三日,欽奉上諭派臣督辦一切事宜,力小任重,惴懼莫名。臣復飭勘地熟手從直境之林西鎮至山海關止,劃為第一段,詳細覆勘,另繪分圖,呈候隨時指授。遴派記名提督周蘭亭、直隸候補道李樹棠為官路總辦,住工督率,分飭地方官妥為照料。現在由林西至山海關相度之地,業經插標釘橛,派員查照時價,公平議買,飭直隸藩運司將本年應撥銀五萬兩,就近解津。第為數無多,約計購地、築路、訂料等項,需費浩繁,一經開工,必須撥款,源源應手,斷不能稍有停待。此項奉撥經費,部庫每年一百二十萬,已據奏明按年照數另款存儲,當可指以應用。惟部庫根本重地,不妨稍緩支取,須將外省歲撥八十萬,先行催解。再隨時赴部庫請領。昨准戶部將直隸、河
南、陝西、山西、四川、山東、湖北、湖南、江寧、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東、福建、臺灣十六省應解鐵路經費,酌定限期,欠解處分,奏准通行飭遵。各省自必如期籌解。但部議限於五月以前解到一半,現將逾限,尚未聞有起解之信,部議令解交海軍衙門兌收,再由臣由派員赴京請領,展轉需時,實恐緩不濟急。擬請自本年起,凡各省報解鐵路經費,由海軍衙門暨臣處隨時查案咨催,經解天津,以應急需,而免周折。臣於驗收後,即分咨戶部及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查照。每屆年終,仍由臣將各省已解、欠解數目,開單彙咨海軍衙門,按照部章核明議奏,似較直截。至關外奉省應行豫籌事宜,臣前在大連灣晤商將軍臣裕祿,已將大概情形妥晰籌議,俟關內路工就緒,再行次第商辦,合併陳明。所有鐵路開辦及催收外省撥款各緣由,恭摺由驛具陳,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吳毓芬請卹片(八月十九日)
公元1862年
再,按察使銜江蘇題補道吳毓芬,於同治元年隨臣率師赴滬,綜理營務,旋募立華字營,航海援常熟,先克福山,解城圍,調防吳江縣。時大軍壁蘇州城下,浙賊數萬來援,徑撲吳江,沿塘築壘,合圍迭擊。吳毓芬誓眾堅守,相持逾月,賊不得過。程學啟以所部開軍來會,戰於南門。吳毓芬開西門,出賊背夾擊之,擒斬偽貴王等賊目四十餘
公元1889年
名。追至平望,伏屍蔽野,賊援既絕,蘇城勢孤,未幾收復。旋進軍浙境,克平望、黎里等鎮,規取嘉善縣。據賊偽郛王陳占榜送質約降。吳毓芬輕舟入城受之,料簡精銳,編為華字左右暨新副水師營,餘眾數萬,資遣歸里,遂進圍嘉興府城。嘉興守城極悍,程學啟攻北門被創,不能進。吳毓芬由東路進克六里街合歡橋、吳涇橋諸隘,奪賊所築月城外石壘,以巨壞城樓及雉堞數十丈。吳毓芬身先將士,踰濠拔蒺藜,倚雲梯蟻附而登。開軍亦自北門入,以先登功,賞給御勇巴圖魯各號,調防溧陽縣。先是,溧陽、金壇賊酋季世賢、林得英赴援金陵,守賊以城降。吳毓芬至溧十日,二酋驟回,敗鮑超所部霆軍千人於金壇,竄至南渡。吳毓芬念溧陽為巨酋巢穴,新附反側未定,若內外合則全局危,乃夜出兵,抵南渡,預設伏,令降人習賊號者,易服入賊壘,縱火。賊大擾,縱兵奮擊,斬林得英及偽天將黃有才等數十人。李世賢僅以身免,餘眾皆殲。城內降自慴伏,即日散遣。其眾四萬人,調防長興縣,謀知湖州賊謀竄廣德,吳毓芬擬先取泗安鎮,扼其要路,而橋道已為賊斷,橋南賊營連屬,進戰不易。該道簡精卒舁小舟夜出,黎明至橋,牽舟徑渡,驟踏賊營,循河追擊,直抵泗安,賊出迎力鬥,將士奮死直前,肉薄登壘,湖州大股奔至,見幟盡易,大駭卻走。縱兵兜擊,無一脫者。捷聞,奉上諭,吳毓芬一軍進勦疊破成林橋等處堅疊,直偪泗安,連克五營,勦辦甚為得手,著賞加按察使銜等因。欽此。旋調防揚州府,進紮清江、宿遷及山東之嶧縣、韓莊等處,以
其弟吳毓蘭分統華字兩營,回防揚州,力擒賴汶洸,東捻以平。先是,吳毓芬會攻嘉興時,自冬徂春,連旬風雪,地泥淖,積受寒涇,至是驟發,假歸調治,遂成痼疾,馴至不起。臣查吳毓芬起自諸生,以學行信義著聞閭黨。咸豐中捻首談家寶,縱橫廬、鳳間,吳毓芬謁故撫臣福濟,謂家寶壽州俠士,以家陷冤獄,非有意作賊也。請以單騎招之,遂與偕詣臣軍前,隨克復含山、巢縣、無為州,卒以力戰死事。當臣東征之始,方苦兵單,其時故兩廣總督張樹聲、故廣西巡撫潘鼎新、故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前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皆練團勇,保衛鄉里,與吳毓芬氣誼素投,奉檄往招,約與俱來。是為銘、鼎、樹、慶四軍各致勳閥,為時名將,抵滬後,軍餉極絀,臣令吳毓芬兼綜釐務,承積敝之後,極意釐剔,兩月內多收六、七十萬,軍食以饒,治軍嚴而有恩,與共甘苦,人人皆得盡言,樂為致死。賊中虛實情偽,罔不周知。大小百數十戰,未嘗牲衄。破賊之日,必先資遣難民,皆令得所,財幣一無所私。其生平,將才、吏才,並稱卓絕。故雖名位未顯,而並起諸將,皆推重之。同時,大吏爭欲得以為助。惜以病廢,未竟其用。然論從征之早力戰之勤,勞苦功多,實難泯沒。而吳江之守、嘉興之克、溧陽泗安之戰,論功最偉,尤為大局所關。追念前勞,深堪痛惜,合無籲懇天恩俯准將吳毓芬照軍營立功後積勞病故例,從優議卹,並附祀各省淮軍昭忠祠,以彰藎績,出自逾格慈施,理合附片陳請,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論獎案並劃抵撥款(八月二十日)
宜道來津,奉鈞諭以此次海軍保案、在署辦事章程等,不得與外間營局各員共列保獎,仰見殿下體念將士勤苦,洞濁靡遺,凡在戎行,聞之感奮。惟海軍經辦各事,鈞署為總匯之區,各章京等綜理文牘,收發餉需,勤慎趨公,不無勞勩足錄。查奏定海軍章程內載,三年校閱之期,海軍衙門辦事人員,三年中實係異常出力,有功效可見者,准分別保獎,是該員等應得獎敘,原合例章,且樞、譯兩署,並有例保之期,海署人員尤為清苦。若獨不得列保,稍覺向隅,擬請由鈞署照章擇尤酌保,以照平允。
至北洋各員弁,前奉諭旨,飭由敝處擇尤保獎,當即轉行各營局,一體開送。惟分布多處,時閱數年,應保人數較多,再由鴻章認真核減,未免稍稽時日,約計重陽後可以具奏。屆時備牘咨達台端。
再,接造京東鐵路,現已購地興工。此後造船、造橋,購料、運腳,種種需用正繁,亟須現銀接濟,各省協款解津者,現不足二十萬,其未奉文之先,業已解交海署者,亦不及二十萬。此外,湖南、廣東、四川、湖北、江西、江寧六省,均未報解。江蘇、臺灣兩省各久解二萬五千兩。山東欠解三萬五千兩。封河不過兩月,號商匯兌逾遲,可勝焦慮。現在欠解各省,除由敝處咨催,仍照案情由鈞署專文分催,較為得勁。其已解
署之河南、山西、浙江三省銀各五萬兩,江蘇一半銀二萬五千兩,共十七萬五千兩,應請即由直隸海防捐項下就近分次劃撥,藉省領解之煩。一俟奉到大咨,即當遵辦。至部款百二十萬,設或各省催款,不能應急,容再電請商撥,統祈大力主持是幸。
寄譯署(八月三十日酉刻)
袁世凱電,聞李仙得將赴日商改采漁章程。擬將濟州駁刪,並加漁稅,齎有文件,係美國人葛累好所撰。查李、葛時謀貸款理財,然各國均知韓情,必難有成。至中、韓事件,凱迭屬人轉勸以不可干預,免貽後悔。德尼可為前鑒。兩酋似可安分,且素忌薄德尼。派使事必不力勸。至王及妃素性好利,近聽兩酋理財議,方專力剝削,他事似不暇及云。
北洋修理運船片(十月二十九日)
再,北洋海軍及沿海防營,轉運料物、餉械,僅有利運一船,差務紛繁,日不暇給。近年添築旅順口、威海衛、大連灣等處臺,遇有大批料械,必須另雇商輪,既費鉅貲,又虞遲誤。按照海軍奏定章程,北洋應添購運船一艘,因庫款支絀,未敢遽增。
茲查有海境輪船,原供北洋轉運,前經調往臺灣差遣。本年夏間,撫臣劉銘傳以無
款籌修,仍請調歸北洋應用。該船木殼堅實,貨艙寬敞,加以修理,即可供運。飭據旅順船核實估計,修費銀三萬餘兩,內工價銀一萬餘兩,歸船常年經費支銷,無須另行撥款,應需料價銀二萬有奇,即在北洋海軍經費內竭力籌撥。其配設員弁、水手五十九員名,月支薪糧公費銀一千二百四十六兩,均係查照北洋原定報部章程辦理。得此船以助轉運,既省添造新船之費,又省另雇商輪之資,於北洋防務實有裨益。該船於六月間駛到旅順,即於是月開支薪餉,六月以前已由臺灣核發。據海防支應局司道具詳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將薪餉、公費請摺分咨海軍衙門、戶、兵、工部查核立案外,理合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謹奏。
續收賑捐片(十一月十六日)
再,上年直屬水災奇重,工賑繁興,庫儲支絀,經臣奏准開辦推廣賑捐,業將上年六月勸辦賑捐起結至本年三月底止,收過本省、外省捐項兩次奏報在案。
茲查自本年四月起,截至六月底止,除安徽學政錢桂森、湖北藩司王之春、雲南藩司史念祖、陝西臬司唐樹楠、前江蘇臬司陳欽銘、記名提督郭占元、雲南昭通鎮總兵何雄輝、直隸通永鎮總兵吳育仁、兩江儘先副將張文宣、前津海關道劉汝翼、雲南迤西道陳席珍、前四川永寧道李經羲、福建候補道孫澐、廣東候補道周炳勳、奉天候補道徐本
衡、榮森,浙江試用道錢應桂、候選道戴宗騫、廣東惠州府知府盧秉政、雲南永昌府知府鄒馨蘭、代理福建臺灣府知府方祖蔭、安徽候補知府孫廷林、直隸深州直隸州江槐序、天津海防同知史善詒、遷安縣知縣牛昶煦、主事職銜張權中、候選詹事府主簿蔣國琦、廣西監生岑春萱、紳士黃薉(隹薉冏)翰、楊永畋、劉其恭、李遂京、何兆英、陳國芬、陳廷琛、張振勳、徐若藩、徐陛銜、徐壽民、紳婦顧張氏、節婦楊李氏、羅吳氏、孀婦宋雷氏等,共捐銀十一萬六千八百十八兩,均經臣及兩廣、兩江、四川、安徽、雲南各督撫臣先後專案奏請建坊獎敘外,續收到本省、外省官紳商富捐解直隸賑銀共八十七萬四千七百四十七兩二錢六釐七毫四絲,業飭籌賑局兌收濟用。
查上年直境災重且廣,秋麥未經播種,多係補種春麥,而窪區積水,一時未能涸復,是以今年麥收較遲。查辦數十州縣春撫,直至五月間始能告竣。除撥發漕米外,用銀已二十餘萬。此外修濬北運、大清、子牙、瀦龍、薊運、鳳河各河隄,南運之捷地、減河、普律、挑挖及古北口修辦河壩鉅工,同時並舉,以工代賑,需款不下六十餘萬,正苦無從籌措,幸賴此項捐款,陸續接濟,隨時應付,俾工、撫兩項,得以放手搶辦。億萬災黎,不致委填溝壑。各河要工,亦均剋期蕆事。實為始願所不及。應將捐數先行奏報,飭取捐生履歷造冊咨部核獎,以示鼓勵。除六月以後捐項,俟截止後,核明實收若干,再行奏報外,所有本年四、五、六三箇月續收賑捐銀數,理合附片具陳,伏乞聖鑒敕部立案,謹奏。
寄朝鮮唐丞(正月二十九日辰刻)
平壤開口,上年國王咨復未允,今忽李仙得赴日密商,何反覆狡變若此?韓各口向由中國商開,今欲開港,必應將所以要開之利益,由王詳細咨請商核。若瞞眛過去,中朝必有責言,關係非小。俟其何時送咨,即電聞。再,史納機前亦以添開鐵島口岸為言,應令豫為籌劃妥辦,切屬韓外署勿任李仙得攙越生事為要。
寄伯行(正月二十九日辰刻)
公元1888年
唐紹儀電,李仙得去年九月赴日,駐漢各使曾向儀云,仙得久去不回,其中必有緣故。儀答,渠赴日商改采漁章程,非一時所能辦妥,然隨時密訪,昨聞仙得在日,除商改約條外,另與日政府密商,議開平壤口岸。該港所用各關員,均由日政府先行假用,不得與仁、釜、元三口相同等語。儀即往詢外督辦閔種默,據云,此次議開平壤口岸,實與仙得無涉。今國王欲將平安道鐵島開作通商口岸,未知中堂能否允准?務懇代求。儀答去年國王與中堂咨文內開,平壤不能允開,何以今日忽有開港之意?余雖可先為電稟,國王應送咨文,請商核允。閔云,平安道等處華、日漁船漏稅甚多,如不開平壤,則稅餉難增。如今送咨文請商,各語必與前文所敘不符。中堂想必見責。儀答,國王與中堂咨文,儻能中理,或可允開,請稟國王,即送咨文。閔云,俟開河,王即送。查韓員性多狡詐,此次議開平壤,該督辦雖未敢稱李仙得所為,然與儀所聞,非為無因云。
寄伯行(正月二十九日酉刻)
唐紹儀電,頃晤法使彌樂石,據稱,昨接在日京友人來函云,李仙得在日假銀二百萬元,先將一半解漢,作為還償國債,餘百萬元託日鑄錢局代造金銀銅等錢費等語。旋往詢外署督辦。據云,曾未得聞此事。深為詫異。查韓廷近年與各國交涉密件,非外署
公元1890年
所敢過問。該督辦或未盡悉,亦不可知。查十六年二月在京與醇邸總署會議摺內,一、該國稅司仍由華派委,一、杜該國借外債,慮其以關稅作抵,致受盤剝,應設法阻止。如係軍用需要,由中國代借,以保權利等語。仙得前赴美圖借,經電崔使屬外部勸阻,今又赴日,似以平壤開口賺其借債。必須查探是否官借?商借合同如何?議訂有無關稅作抵字樣?能否設法勸阻?俟得確耗,再轉告署。榎本外和內狡,恐無實話,防之。
寄朝鮮唐丞(二月初一日巳刻)
公元1887年
查光緒十三年韓王議開平壤口岸,未先請中朝核准遵奉而遽有此議。曾電諭袁道知照韓政府查遵。嗣據華商稟,請准開平壤。本大臣咨商國王,尚未覆允。現聞韓遣李仙得赴日密議,准開平壤。韓廷並未先以告知,顯違向章。如果屬實,殊堪詫異。仰即轉照韓政府,如有開設平壤或他處口岸等議,須由韓王先行咨商中朝核允,查該港稅關所用各洋員仍由本大臣查照仁、釜、元三口辦法,酌派接充,以存體統,而歸一律。此係總理衙門王大臣政府奏奉諭旨飭遵,朝鮮君臣切不可玩違,致貽後悔也。
公元1890年
唐丞來電(二月初七日申刻到)
明仙得在日,商有此議,人所共知,今尚含糊欺瞞,我不知國王將來何以咨請中堂?去歲中堂咨開平壤,王未覆允。今反與日人議開,恐有大不妥在後。種默惶然,求再送文詰問,另行答覆何如?惟答覆甚難措詞。閣下可代擬稿否?儀答請我送文貴政府,據實答覆,似可想法轉圜,代擬稿則不可,種默復懇。儀答我可告以大意,覆文應實陳為濟州漁采,議開平壤實因保愛百姓起見。韓民即中國民,求中國允許之類,或可據以轉稟。種默甚感,擬即送文再詰。儻可照辦,尚屬有益大局,是否有當?伏乞訓示。
寄譯署(二月十四日午刻)
公元1889年
唐紹儀電,韓政府覆文不妥,已遵電諭詰駮。頃據韓政府覆文,查敝邦與日本約條,限五年議改,去年派李仙得前往該國,為改約之議。以該員與日本通語嫻熟,且素多面好,務要周詳開議,而最所要急者,即濟州漁采,特置約外之意也。竊思日人貪狡,素以濟州一島視為奇貨,豈肯公然允讓?須將他利益而餌之,可免此難。因查往年鐵島議開口岸一事,今日若將此口岸之議為濟州作抵,日人必樂從,在敝邦非新開口岸之比,庶為將計就計之端,其未及先行咨商者,因仙得往彼,閱歲尚未聞日廷如何答應也。今此之舉亦為濟。其濟州之民為韓民,亦中國民也。中朝必以一體視之。如日本允禁止該國人民在濟州一帶地方采漁,敝邦酌改鐵島相換定議,當即遵照北洋大臣電諭,先行咨商。至於該港稅關所用各洋員,並照三口一律辦理,以存體統等語。
公元1894年
光緒二十年
張之洞捐立義莊摺(三月十五日)
奏為大員捐產贍族,援案懇恩賞給匾額,以示嘉獎,恭摺仰祈聖鑒事。
據藩司裕長詳,據天津府知府沈家本轉,據南皮縣知縣殷樹森詳稱:該縣紳士、現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呈稱:世居南皮,宗支蕃衍,貧乏不能自給者甚多。之洞故父、特贈太僕寺卿、原署貴州貴東道張金英,嘗思仿宋臣范仲庵遺規,設立義莊,以周宗族。祗以邊省遠宦,力不從心。之洞渥荷天恩,服官中外三十餘年,謹將歷年積存俸廉,恪遵遺訓,置買大于莊、李習莊兩處田產共地一十三頃四十五畝有奇,計價銀一萬五千七百七十五兩零,投稅印契,為闔族義莊。凡族中貧苦之家,老疾、孤幼、節婦及喪葬無措、幼學無力、考試無資者,俱於此項出產內,分別資助,詳定章程存祠,選擇族人公正誠實者經管。闔族公同稽查,永杜後人典賣。照鈔紅契,呈請蓋印附卷。由該府縣加具印結,詳司覈明,請奏前來。
茲查現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克承先志,捐置田產共值價銀一萬五千七百餘兩,以贍宗支,孝義之風,足勵薄俗。定例士民人等捐資贍族值千金以上者,均請旨建坊。咸豐
公元1883年
八年吏部右侍郎張祥河捐田贍族,經部議以係二品大員,若僅照士民捐田之例,似無區別;奏奉上諭:張祥河捐田贍族,古誼可風,著加恩賞給御書匾額,以示嘉獎等因。欽此。光緒九年原任兵部尚書許庚身,十七年現任吏部左侍郎徐用儀,十九年現任福建臺灣巡撫邵友濂,均以捐產贍族,經歷任浙江撫臣劉秉璋、崧駿先後奏請,蒙恩賞給匾額,欽遵在案。張之洞事同一律,可否仰懇天恩,准照成案,賞賜御書匾額,以示嘉獎之處,出自慈施。除冊結咨部外,理合會同順天學政臣李文田,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寄譯署(五月二十六日申刻)
龔使有電,日已在英訂造兩大鐵艦,其堅利為東方海面所無。頃馬格里密函,東方水面之輪,日欲盡雇運兵械,刻在英議買在東海大輪。有契友密告,中、日戰事在即。果爾,恐無利中、日而利俄等語。瑗前晤俄使,言及新聞紙敘韓亂,各國派兵輪往。俄使笑云,俄不插手。窺其意似暫不插手。日釁已明,臺灣尤緊要云。
覆龔使(五月二十八日申刻)
葉曙青二千五百人仍在韓內地勦撫餘匪,臺灣已飭嚴防,俄現調處無他意,英使亦在調處,但須外部用勁。
寄伯兄粵督(六月初八日申刻)
密,總署庚電,奉旨,前因邵友濂請調南洋兵輪三、四艘赴臺協助,當令劉坤一酌派備用。茲據電奏,南洋兵輪不敷分撥,擬調南琛兵輪及威靖運船兩號前往臺防,恐難得力,請於北洋、廣東再調數號赴臺等語。著李鴻章電商李瀚章酌量派撥,欽此。查北
洋兵輪,昨已奏明,依護各口臺,巡防渤海門戶,尚可自固。現又分防朝鮮仁川、牙山各口,如和議不成,內意須聲罪致討,則雇用商輪,裝送陸軍,尤須得力兵輪護送,實未便遠調臺灣。廣乙、丙暫留借調,廣甲頃亦赴威歸隊,以便遠征。廣東是否另有兵輪可派赴臺?如南琛、威靖之類,請就近酌調一、二號應命,示覆,以便彙奏。總之,中國新式得力兵輪,實不如日本之多,臨事再東抽西撥,必如往年法越故事,徒滋貽誤。
譯署來電(六月二十七日亥刻到)
(省三中丞前奉電旨,令其來京陛見。貴處諒有回音。何時啟程?即電復。)
覆譯署(六月二十七日亥刻)
劉省三電復,病未愈,目昏耳聾,萬難應召。
覆臺撫邵中丞(六月二十九日亥刻)
日全力踞韓,敝處奉旨分兵越國進勦,毫無把握。又兼顧北洋海防,力竭智窮,與從前法越情勢不同,實難再籌援臺。但日雖不忘情於臺,計其力量,斷不足封臺口,望鎮靜嚴密圖之。揚西園驍將,惜兵單無所用之,應請添撥數營。王芝生亦甚樸勇,頃令附輪馳候驅策。
奏報薛福成出缺摺(七月十二日)
奏為前任出使大臣,途次因病出缺,代遞遺摺,仰祈聖鑒事。
竊前任出使英、法、義、比國大臣、都察院大副都御史薛福成,於四月間交卸使任,因歷年在外洋積受風濕,觸發舊疾,請假回籍就醫。於五月杪行抵上海,疾劇不能前進,延醫調治不效,延至六月十九日出缺,繕就遺摺,專丁航海呈請代遞,並將所用關防齎送前來。
公元1884年
臣查已故副都御史薛福成,學識深穩,淹通古今,在故大學士曾國藩幕中多年,深被器賞,平日講求經世之學,於洋務利弊尤為洞澈源流。光緒十年,由直隸候補道,蒙恩簡放浙江寧紹台道,正值法越事起,沿海辦防,升任撫臣劉秉璋檄令總理營務,統籌戰守機宜,備御初定,寇氛已逼,浙防聲勢本弱,敵人乘隙來窺,以兵船駛入,均被我軍擊毀,相持四十餘日,卒不得逞。固守之功,一時稱最。和議既成,議辦善後,添造臺壘,購備位,至今屹然為浙洋重防。十五年,擢湖南按察使,旋奉命改授京堂,充出使大臣。在外五年,遇事持正力爭,不避繁難,前後條奏事件,如長江教案及各島添設領事、豁除出海舊例、嚴禁私購軍火各端,皆關係中外大局,仰蒙俞旨飭下施行,而於辦理滇、緬界務一案,爭回漢龍、六馬、鐵壁、虎踞四關,分得野人山內之昔馬及潞
公元1889年
江以東之利干地方,於滇境西南邊外均有展拓,收回車里、直運兩土司管理全權,隱杜英、法窺伺滇邊之萌,有裨於邊防者尤大。臣屢據雲、貴督臣王文韶來書,稱其深心毅力,獨為其難,所有辯論詳細情形,疊經總理衙門隨時奏聞在案。該大臣於出洋之初,染患時症,以使事緊要,扶疾遄行。英國交涉事務最多,倫敦四面瀕海,風霧不時,水土異宜,復增咯血之疾。頻年調理,迄未痊愈,東還正值盛夏,感受紅海之炎鬱,印度、臺澎洋面之颱颶,病益不支。該大臣年未六旬,志力本健,自以渥蒙知遇,圖報方殷,其趨功之勇、治事之勤,實為今日所罕見。當此洋務需才之際,方期得效尺寸之長,中道摧折,深堪痛惜。
伏查已故戶部侍郎曾紀澤、兵部侍郎洪鈞、廣東巡撫劉瑞芬,並以曾經出使外洋,事歿之日,朝廷念其前勞,優加賜卹。薛福成奉使績效,亞於曾紀澤,過於洪鈞、劉瑞芬等,竟以積勞致疾,奄忽告終,既未能覆命闕廷,並不得首邱鄉里,比於諸臣,尤為可悲。應如何加恩從優賜卹之處?出自逾格慈施,非臣所敢擅擬。該大臣之子直隸候補知縣薛翼運、任選知縣薛瑩中,因聞病亟,前往省視,其身後事宜,臣已電飭辦理上海招商局道員沈龍虎就近妥為照料回籍。所有前任出使大臣途次病歿代遞遺摺緣由,除將關防咨送總理衙門查照外,理合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據實陳奏軍情摺(八月二十日)
奏為軍情益急,臣力難支,據實瀝陳,仰祈聖鑒事。
竊倭人起傾國之兵,進圍平壤,危急萬分。前據葉志超疊次來電,均轉電總理衙門代奏。現接義州電報,安州以北電線亦斷。葉志超自十五日以後,並無續電。風聞平壤業已不守。其派護銘軍赴大東溝之海軍各艦,於十八日在大鹿島洋面與倭船惡戰三時之久,互有沈毀,亦經轉電奏聞。並據各國探報,倭人將以大股圖犯北京。又云謀襲瀋陽。現值水、陸兩軍新有挫失,兇燄日張。臣督率無方,罪戾叢積,謗議咎責,實無可辭。至此事本末及統籌全局情形,有不敢不披瀝直陳於聖主之前者。
方倭事初起,中外論者皆輕視東洋小國,以為不足深憂。而臣久歷患難,略知時務,夙夜焦思,實慮兵連禍結,一發難收。蓋稔知倭之蓄謀與中國為難,已非一日。審度彼此利鈍,尤不敢掉以輕心。凡行軍制勝,海戰惟恃船,陸戰惟恃鎗,稍有優絀,則利鈍懸殊。倭人於近十年來,壹意治兵,專師西法,傾其國帑,購製船械,愈出愈精。中國限於財力,拘於部議,未能撒手舉辦,遂覺稍形見絀。海軍快船、快太少,僅足守口,實難縱令海戰。臣前奏業已陳明。至陸路交鋒,倭人專用新式快鎗、快,精而且多,較中國數年前所購舊式者,尤能靈捷及遠。此次平壤各軍,倭以數倍之眾,布
滿前後,分道猛撲,遂至不支。固由眾寡之不敵,亦由器械之相懸,並非戰陣之不力也。臣屢電奏前敵兵勢過單,但北洋沿海各要口,關係至重,正議添兵,更無餘力。除盛軍係津沽游擊之師,全隊調往外,復經抽調北塘、蘆臺、山海關、旅順各防隊,已覺處處空虛。昨又撥調大連灣銘軍四千人,移緩就急,實萬不得已之舉。至招募新營,必須數月精練,徵調外省,多屬零星湊集,又難剋期到防。且有兵尤須有械。舊儲鎗械,本屬無多,開戰後設法購運來華,尚需時日。此皆非倉猝所能集事者也。臣忝司軍旅三十餘年,從前勦辦髮、捻,薄奏微效,然皆內地賊匪,與外洋情勢迥殊。數月以來,朝作夜思,寢食俱廢,迄無起色,焦憤莫名。仰荷聖慈不加重譴,僅予薄責,策勵將來,感激涕零,罔知所報。際此時艱方亟,斷不敢自請罷斥,致蹈規避之嫌。惟衰病之軀,智力短淺,精神困憊,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自知不逮。若不熟思審處,據實陳明,及至貽誤事機,百死詎足塞責。伏願聖明在上,主持大計,不存輕敵之心,責令諸臣多籌巨餉,多練精兵,內外同心,南北合勢,全力專注,持之以久,而不責旦夕之功,庶不墮彼速戰求成之詭計。故就目前事勢而論,惟有嚴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籬;力保瀋陽,以顧東省之根本。然後厚集兵力,再圖大舉,以為規復朝鮮之地。奉天地廣兵單,與臣處相距過遠,且為將軍及練兵大臣駐紮處所,一切調度,未便遙制,應請特簡重臣督辦,以便調遣,而專責成。
北洋海軍尚有定遠、鎮遠兩鐵艦,輔以快船、蚊雷各艇,與陸路臺,聲勢相倚,各口守臺弁勇,均係訓練有素,合以新募各營,扼要填紮,倭人若以大股來犯,臣當督率各將領,奮力迎擊,斷不敢稍有疏虞,上勞宸慮。至臣前奏所請撥發餉項、一切募軍購械及水陸轉運各事,支發浩繁,年內外亟須接濟。屆時或請撥部款,或酌借洋債,再行奏明,請旨遵行。所有通籌情勢,據實瀝陳各緣由,謹繕摺由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覆臺灣邵撫(八月二十九日酉刻)
沁電悉,扣留查艙既合公法,亦有情理,稅司、領事均以為然,即可主持認真查辦。若待署復,必轉詢代使,轉電歐使,歐陰袒日,近英、日合謀拒俄,必不肯得罪日人。我得復失,誠貽笑柄,應將在船英人交稅司另行安置。如查艙中軍火甚多,善遣英人,扣留船隻,如軍火甚少,應遵旨放行,不過籌貼住日費用,望妥籌酌辦。
大東溝戰狀摺(九月初七日)
奏為海軍在大東溝口外接仗,力挫賊鋒,並查明兵船管帶各員死事慘烈情形,懇恩優卹,恭摺仰祈聖鑒事。
據海軍提督丁汝昌呈稱,海軍各兵艦奉調護送招商局輪船裝運總兵劉盛休銘軍八營陸兵赴大東溝登岸,於八月十七日丑刻由大連灣開行,午後抵大東溝,即派鎮中、鎮南兩船、魚雷四艇,護送入口。平遠、廣丙兩船在口外下椗,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十船距口外十二海里下椗。十八日午初,遙見西南有煙東來,知是倭船,即令十船起椗迎勦。我軍以夾縫雁行陣向前急駛,倭人以十二艦魚貫猛撲,相距漸近,我軍開轟擊,敵隊忽分、忽合,船快、快,子彈紛集。我
軍整隊迎敵,左一雷艇亦到,各船循環攻擊,堅忍相持,至未正二刻,平遠、廣丙二船、福龍雷艇續至,定遠猛發右攻倭大隊各船,又發左攻倭尾隊三船,中其扶桑艦,三船即時離開,旋即回隊,圍繞我軍夾擊包抄,開花子彈如雨,一排所發即有百餘子之多。各船均以船頭抵御,冀以大得力,敵忽以魚雷快船直攻,定遠尚未駛到,致遠開足機輪駛出定遠之前,即將來船攻沈。倭船以魚雷轟擊,致遠旋亦沈沒。管帶鄧世昌、大副陳金揆同時落水,經遠先隨致遠駛出,管帶林永升奮勇督戰,突中敵彈,腦裂陣亡。濟遠先被敵船截在陣外,及見致遠沈沒,首先駛逃。廣甲繼退。經遠因管帶既亡,船又失火,亦同退駛。倭始以四船尾追,濟遠、廣甲,因相距過遠折回,乃聚圍經遠。先以魚雷,繼以叢彈,拒戰良久,遂被擊沈。超勇艙內中彈火起,旋即焚沒。揚威艙內亦被彈炸,又為濟遠當腰觸裂,駛至淺水而沈。該兩船管帶黃建勳、林履中,隨船焚溺同殞。來遠、靖遠苦戰多時。來遠艙內中彈過多,延燒房艙數十間。靖遠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均即暫駛離隊撲救修補。平遠、廣丙及福龍雷艇,尾追裝兵倭船,為敵所斷,未及歸隊。此時,僅餘定、鎮兩艦,與倭各艦相搏。歷一時許,巨均經受傷。定遠祗有三,鎮遠祗有兩,尚能施放。丁汝昌督同各將弁誓死抵御,不稍退避。敵彈霰集,每船致傷千餘處,火焚數次,一面救火,一面抵敵。丁汝昌旋受重傷,總兵劉步蟾代為督戰,指揮進退,時刻變換。敵不能取準,又發傷其松島督船,並合擊傷其左
側一船,白煙冒起數丈,靖遠、來遠修竣歸隊,平遠、廣丙、魚雷各艇亦俱折回,倭船多受重傷,復見諸船並集,當即向西南一帶飛駛遁去。我軍尾追數里,敵船行駛極速,瞬息已遠。然後收隊駛回旅順。濟遠一船已先回旅,廣甲一船在三山島擱礁,拖救不起。該兩船管帶方伯謙、吳敬榮,業經電請分別從嚴參辦。所有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船管帶鄧世昌等,力戰陣亡,應從優議卹,請奏前來。
臣查大東溝一戰,我以十船當倭十二艦,倭艦雖不及定、鎮兩鐵艦之精堅,而船快、快,實倍於我。我軍奮力迎擊,血戰逾三時之久,為地球各國海戰向來罕有之事。各將士效死用命,愈戰愈奮,始終不懈,實屬勇敢可嘉。此次據中外各將弁目擊,攻沈倭船三艘,而采諸各國傳聞,則被傷後沈者尚不止此數。內有一船,係裝馬步兵千餘,將由大孤山登岸,襲我陸軍後路,竟令全軍俱覆。而我運送銘軍八營駛抵口內,得以乘間陸續起岸,不至被其裁奪,關係大局匪細,實賴海戰保全之功。若非濟遠、廣甲相繼遁逃,牽亂船隊,必可大獲全勝。猶幸致遠、經遠衝鋒於先,定遠、鎮遠苦戰於後,故能以寡擊眾,轉敗為功。此則方伯謙之罪固不容誅,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提督丁汝昌統率全軍,身當前敵,受創後猶復輿疾往來,未嘗少休,激勵將士,同心效命,當時交戰情形,疊經臣電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先後奏聞在案。
八月二十九日,欽奉電旨,東溝之戰,倭船傷重,鎮遠、定遠各將士苦戰出力,著
李鴻章酌保數員,以作士氣等因。欽此。當經恭錄轉行欽遵查照。容俟查明核實奏保。其力戰陣亡之管帶、大副等,自應先行奏請恩卹,以慰忠魂。致遠管帶提督銜記名總兵借補中軍中營副將噶爾薩巴圖魯鄧世昌、經遠管帶升用總兵左翼左營副將穆欽巴圖魯林永升、致遠大副升用游擊中軍中營都司陳金揆,爭先猛進,死事最烈,擬請旨將鄧世昌、林永升照提督例,陳金揆照總兵例,交部從優議卹。鄧世昌首先衝陣,攻毀敵船,被溺後遇救出水,自以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仍復奮擲自沈,忠勇性成,一時稱歎,殊功奇烈,尤與尋常死事不同,且官階較崇,可否特旨予諡,以示優異,而勸將來,出自逾格恩施,非臣所敢擅擬。超勇管帶副將銜左翼左營參將黃建勳、揚威管帶副將銜右翼右營參將林履中,力戰捐軀,同堪憫惻,擬請旨各照原官升銜,交部從優議卹。其餘陣亡、傷亡、受傷員弁,應俟查明奏請分別照章卹賞。所有海軍接仗及管帶員弁陣亡各緣由,理合恭摺由驛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寄譯署(九月十六日未刻)
前臺灣劉撫電復,來電敬悉。傳兩耳聾閉,左目早廢,僅剩右目一線之光,畏見風日,兼之入秋家中又復死亡相繼,憂鬱氣結,肝風愈重,左邊手足麻木,難以行動,庶民食毛踐土尚思報國,身受厚恩,何能漠視國事?接前敵電,不勝憤懣,無奈病難速愈,耳聾目暗,不能陛見,又不便見客,軍事機密,豈可大聲疾呼?庚午、庚辰、甲申皆奉諭即行,如稍可撐持,公誼私情,斷不敢託詞推諉,請代電奏,乞恩賞假調養云。鴻屢以大義相責,重任相期,微聞病情尚非假託。
海戰請獎摺(九月二十三日)
奏為遵旨酌保定遠、鎮遠兩艦海戰出力員弁,恭摺仰祈聖鑒事。
竊海軍各艦,於八月十八日在大東溝洋面與倭艦接仗,力挫兇鋒,當將大略情形,電達總理衙門轉奏。二十九日欽奉電旨,東溝之戰,倭船傷重,鎮遠、定遠各將士苦戰出力,著李鴻章酌保數員,以作士氣等因。欽此。仰見聖明俯念微勞,有功必錄之至意。當即恭錄轉行欽遵查照。茲據海軍提督丁汝昌查明核擬呈請具奏前來。
臣查大東溝一戰,我以十艦當倭十二艦。倭人船俱快,我軍奮力迎擊,血戰逾三時許,始則互有損傷,既而我船或沉、或焚,或因傷修補,或駛追敵船,僅餘定、鎮兩鐵艦,與倭各艦相持至三點餘鐘之久。倭四面環攻,我軍誓死抵御,卒能以寡敵眾,轉敗為功,登時擊沈其督船、戰船、運船三艘,因傷後沉者尚不止此數。其運船係全裝陸隊,將由大孤山登岸內犯,竟遭覆沒,而我運送銘軍八營得以乘間登岸,不致被截,保全實多。當日苦戰情形,臣於九月初七日,業經詳細奏陳,全船將士同心合力,愈戰愈奮,始終不懈,均屬勇敢可嘉。現奉諭旨酌保數員,自應按照部定章程,不得逾十人之數,謹擇其尤為出力者,分別酌擬獎敘。頭品頂戴右翼總兵強勇巴圖魯劉步蟾,號令指揮,膽識兼裕,擬請旨以提督記名簡放,並賞換清字勇號頭品頂戴。提督銜左翼總兵果勇巴圖魯林泰曾,整隊迎攻,堅忍不拔,擬請賞換清字勇號副將銜升用。參將左翼中營游擊楊用霖,擬請免補參將,以副將儘先補用。右翼中營游擊李鼎新,擬請以參將儘
先補用。升用游擊提標都司吳應科,擬請免補游擊,以參將儘先補用。楊用霖、李鼎新、吳應科,均請賞給勇號。升用都司左翼中營守備曹嘉祥、升用都司右翼中營守備徐振鵬、右翼中營守備沈壽,均擬請免補都司,以游擊儘先補用,並加副將銜。左翼中營守備沈叔齡、右翼中營守備高承錫,均擬請以都司儘先補用,並賞戴花翎。以上十員,均係異常出力,仰懇天恩俯准照擬給獎,以示鼓勵。提督丁汝昌,統率全軍,身當前敵,裏創力戰,激勵華、洋將弁,效死用命,應請交部從優議敘,伏候聖裁。其餘千把以下出力各員,照章由臣咨部給獎。所有查明定、鎮兩艦出力員弁請獎緣由,理合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海戰請獎卹西員片(九月二十三日)
再,九月十一日,准總理衙門電開,本日奉旨,洋員漢納根,在海軍當差,教練有方,此次大東溝之戰,奮勇效力,深堪嘉獎,加恩賞給二等第一寶星,以示鼓勵。欽此。當飭水師營務處,按照等第,製成寶星,發交祗領。此次海戰洋員,在船者共有八人,陣亡二員,受傷四員。該洋員等以異域兵官,為中國效力,不惜身命,奮勇爭先,洵屬忠於所事,深明大義,較之中國人員,尤為難得。漢納根仰蒙特恩獎賞,西人傳播,歆羨有加,其餘死事、立功各員,自應一體給予獎卹。茲據丁汝昌及漢納根開單呈請
具奏前來,臣覆加查核,所有單開陣亡之定遠管洋弁尼格路士、余錫爾二員,擬請按照西國章程,給予三年薪俸,以示體恤。其力戰受傷之總管鎮遠務德員哈卜們,擬請以水師參將用。幫辦定遠副管駕英員戴樂爾、幫辦定遠總管輪德國阿壁成、幫辦鎮遠管帶美員馬吉芬,均擬請以水師游擊用。該四員並請賞戴花翎,給予三等第一寶星。
查西國賞功之典,固重寶星,至應募來華各員,尤以得中國官號為榮,足見仰慕華風,情殷報效。漢納根本有花翎總兵銜,此次在船督戰,尤為出力,可否並請賞加提督銜,以示優異,出自恩施逾格。以上各洋員所請獎卹,如蒙俞允,應請特旨宣示,愈足堅其效力用命之忱。是否有當?理合附片具陳,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海戰陣亡請卹片(九月二十三日)
再據海軍提督丁汝昌呈稱,濟遠、廣乙兩船,於六月二十三日,在牙山接仗,業將傷亡人數先後呈報。定遠、鎮遠各艦,於八月十八日,在大東溝接仗,除被沉焚各船員弁、兵勇,尚有陸續救回,應俟查明實數,再行具報外,應先將定、鎮等七艦陣亡、受傷各弁勇,分別等差,酌擬卹賞,開單呈請具奏前來。
臣查海軍交戰,與陸路不同。一船之間,彈雨紛集,船中緊要處所,尤為敵所聚攻。各將士以血肉之軀,捨命爭持,死事情形,最為慘烈。大東溝一役,血戰三時之久
,固為環球各國所罕聞,即牙山之戰,倭人首先開轟擊,我軍濟遠大副沈壽昌堅守位,竭力還攻,及中陣亡,則柯建章繼之,旋又陣亡,則黃承勳繼之,爭趨死地,義不顧身,卒能擊退敵船,保全戰艦,功既奇偉,志尤可嘉。此次陣亡副將鄧世昌等,業經臣奏請蒙恩加等優卹在案。沈壽昌諸人,同一忠勇捐軀,自當籲懇恩施,以慰忠魂,而作士氣。謹將兩戰陣亡員弁分別擬議,繕具清單,恭呈御覽。其受傷員弁、兵勇,即飭驗明分別等第,按照奏定章程,核給獎賞,除分咨查照外,理合附片陳請,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旅順失守摺(十月二十八日)
奏為查明旅順失守詳細情形,恭摺覆陳,仰祈聖鑒事。
竊臣按據登萊青道劉含芳自煙臺來電,知旅順於二十四日失守,當即轉電總理衙門代奏,自請從重治罪,仰荷聖恩不加重譴,僅予薄懲,感愧悚惶,罔知所措。欽奉諭旨,飭將詳細情形,迅即查明覆奏。茲於二十七日亥刻,復據劉含芳電稟,由民船救出溺水之記名提督黃仕林、水雷營幫帶官孔玉祥、何青雲及雷兵七人,送至煙臺,詢悉所言,與前電相同,而情事較為詳晰。據稱,二十四日辰初,賊由水師營後路山溝繞至韓家溝,衛汝成陸路行營臺未及開,賊即闖進。次至程元和臺開二十餘,賊已攻入
。徐邦道在操場接戰,放三排鎗,亦退。戰至教場溝,被圍。趙懷業見三臺已失,發號出隊,人未及齊,即向東行,各敗隊皆向東山衝打,未正棉藥庫被擊燃,申初軍械庫、水師藥庫、毅軍坐營及附近臺營盤、村莊、舊水師營,皆火起。賊遇人即殺,東岸各臺午前後放不斷,西岸各臺申初猶有聲等語。
二十八日子刻,又接劉含芳電,北河船主古巴自旅回稱,二十六日午後三點鐘,遠望小平島,尚在鏖戰。又有弁兵稱,徐邦道教場溝被圍,皆老隊,死剩十餘人,猶戰不已等語。丑刻又接宋慶電稱,徐邦道及桂軍營官胡永清、慶軍營官吳長純、馬步兵勇約二、三百人,零星闖出,面稱,敗退隊伍共約萬眾,賊重重設防,布雷,盡被擊散。又值海潮驟漲,北風凜冽,得脫者百不及一等語。臣查旅順一島,孤懸海中,所築臺,專為備擊洋面敵船而設。若論防守周密,必須於後路金州一帶設立重兵,當無事時莫不以為過計,且實無此財力。此次倭兵於金州東北之皮子窩登岸,本非旅順海口守臺兵將所能遠防。賊已襲據金州,則大連灣、旅順俱成絕地。前因平壤事急,無兵可調,又將久駐該兩處銘軍、毅軍相繼調出。其填紮者,除旅順守臺之親慶六營外,餘皆新募,所用毛瑟鎗及舊,不如倭兵之小口徑快鎗及連珠快子路遠而且速。又操練未熟,心志不固。大連灣既失,旅順更不可支,而諸將以新軍當巨寇,猶能堅守旬餘,屢戰獲勝,終以宋慶、程之偉等援師懸遠,賊來愈多,推原其故,實由眾寡不敵,精械懸殊,
傷亡枕藉,尚非戰陣不力。現各將領惟黃仕林業經救出,徐邦道業已衝出,餘尚不知下落。據孔玉祥等稱,敗退後俱向東山衝打。英船主稱,二十六日猶見小平島鏖戰。該島正在旅順之東,應俟查明再行續報。現在岫巖、旅順相繼不守,北而遼瀋,東而山海關內外沿海一帶,防軍均甚單寒。臣昨電請飭宋慶速即拔隊,由熊岳、海蓋一路會合,章高元等迎勦岫巖股匪,截其北竄,是晚,接奉電旨,當即恭錄轉電欽遵。臣當督飭榆關、蘆臺以東各營將弁,嚴密守御,冀固畿防。臣於拜摺後,即親赴大沽、北塘各處察看,妥籌布置,不敢稍涉疏虞,仍隨時電達總理衙門轉奏。所有查明旅順失守詳細情形,理合繕摺,由驛五百里覆陳,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寄譯署(二月二十四日申刻)
二十三辰抵馬關,倭派全權伊藤、陸奧亦至,約期會晤。二十四申齊集公所,互閱敕書妥協。伊、陸言住船不便,諄諄請移寓公館,豫備整潔,允明日暫移,以便就近議事。函請先停戰,意似游移。約二十五再會議,並開所索條款,容讀電聞。伊藤言,別來十年,中國毫未改變成法,以至於此,同為抱歉。探知前六、七日,有運兵船多隻出馬關,約五千人,云往澎湖、臺灣。確否?遼瀋榆關軍情若何?乞示,請代奏。
寄譯署(二月二十八日未刻)
心電奉旨謹悉。二十五會議,當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