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一、奏稿
一、奏稿 第 1 页
左文襄公奏牍
    一、奏 稿
   覆陈裁汰闽军并台湾等处军情片(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再,臣于同治二年四月初八日严州营次,钦奉寄谕:『已谕令耆龄即将所办闽、浙两省防剿事宜及所部各军,移交左宗棠接办。其浦城防所,应即遴委大员前往;抑当如何接办之处?即由左宗棠酌度奏明办理。耆龄所部广勇,并著于闽、浙军营内选择善于驾驭之员,派令统带;如广勇实系不能得力,有害无利,即著左宗棠酌量撤遣。钦此』。十四日,续奉寄谕:『耆龄奏「台湾官军剿匪情形,添派曾元福驰往夹剿;并遵将闽省援师分驻金、处各属情形」各摺片,台湾逆匪本系乌合之众,乃剿办几及一年,兵勇愈多,未能得手。即此次嘉义解围,亦属笨港绅民之力居多。是否吴鸿源等不能得力,抑系事无专责,各相观望?即著统筹全局,严饬各将士迅将斗六、彰化克复,及早蒇事;并著徐宗干、洪毓琛就近商办,毋任稽延。耆龄援浙各军,据该将军奏称经费支绌,量为裁减;左宗棠所统兵勇,是否足敷布置?倘闽军尚可裁减,自应酌量裁汰,以节饷需。钦此』。
一、奏稿 第 2 页
  臣维耆龄所部兵勇,从前原有四大支:统领粤军者,江西道员康国器;统领闽军者,署提督秦如虎、福宁镇总兵林文察;统领南康勇者,参将化儒,后以江西同知程培霖代之。见均撤退,无员统带。此外,人数稍多者,石字营一千馀人;先系从九鄢太愚管带,后以江西知县孔广晋代之;见亦裁遣。惟章武军千馀人尚留浦城,系耆龄旧部,向未派员统带。统计援浙一军兵勇,从前人数共二万数千馀员名;陆续裁撤,其见存者,不过一万三千馀员名。就中如南康勇冗杂尤甚,尚应裁撤;而章武军之千馀人,准耆龄函称,拟与闽抚臣商酌带赴闽省,臣已诺之。是援浙一军剩存不过八千馀人;而粤勇中之桀骜难驯及患病求归者,臣接带后尚须汰遣。至援浙一军统领,除秦如虎见署提督,接带之总兵周万远已经撤退;见在接带之署处州镇总兵、乐清协副将刘万德亦不为士心所附,臣前咨督臣仍归秦如虎调遣。其林文察所部台勇,已经前督臣撤遣,此时计已抵闽。统计援浙一军统领之仅存者,惟康国器一员而已。闽、粤各军营官,势均力敌,材质亦不相上下;就中推择统领,苟非其人,无以服众,若别由外营派委统领,彼此不相服习,骤难期其妥洽。此酌量撤遣非难,而另派统带则尚须审慎之实在情形也。
  至浦城地势,在闽省固为冲要;而以近日局势言之,贼踪扰及饶境,是浮、景为门户,而广信为堂奥。浦城又在江山、玉山、广丰之后,相距甚遥,不必以重兵屯于閒散之地。惟闽省转输入浙,则舍舟而陆,必问途于此;暂以偏师驻之,自无不可。
一、奏稿 第 3 页
  其台湾一郡,为闽省外郛;譬犹锁钥,台郡为锁,澎湖、厦门为钥,而鹿耳门、鹿仔港则通钥之窍也。鹿耳、鹿港两处无事,则全台有所恃以无恐,而省、郡之气常通。臣于数日内接阅各处文报,似吴鸿源、曾玉明未能得力;而隔海探报难期确实,见与闽抚臣妥慎筹办,以专责成,申军令、固人心为主。布置情形,容当续报。
  又延平府属沙县、顺昌、永安等处土匪獗猖,据署延建邵道曾宪德所禀各属办理情形,极为怠玩;深属可虑。俟查明确实,即当从严参办,以图力挽颓风。
  闽省吏治、军事积习已深,自非及早整顿,难期补救。臣惟有核实办理,相机调度,以期稍慰我皇上轸念海疆至意。
  所有覆陈情形,谨附片具奏;伏乞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另有旨。钦此』。
    议政王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奉上谕:『左宗棠奏「官军截剿富阳新城援贼大胜小挫并遵筹裁汰闽军及台湾等处军情」各摺片,已明降谕旨:将阵亡之总兵熊建益等从优赐恤矣。此次贼匪径犯新城,思袭富阳后路;虽经官军击退,而刘典、王文瑞两军尚须驻皖,蒋益澧全军力攻富阳,其馀各营分拨上下各游防剿,兵力实不为厚。是克复杭州,尚难剋期而待。左宗棠见拟将新隶闽军力图整饬、相机进剿,亦是因时制宜之法。即著将闽省营兵分别去留,认真训练,俾成劲旅;仍一面于闽、粤营官中慎选统领之员,派令分营管带,庶将识士心、士识将意
一、奏稿 第 4 页
,可收饷节兵精之效。至浦城地势既无须重兵屯驻,即由左宗棠酌派一军驻之,以护转输运道。台湾小丑,剿办几及一年,总无起色;吴鸿源、曾玉明既不能得力,即著与徐宗干妥慎筹办,申明军令,激励兵心,以期早日蒇事。沙县等处土匪猖,在事员弁办理情形极为怠玩;若不从严惩办,必致军心益懈、贼势益张,于闽省地方,大有关系。即著左宗棠迅速查明严参惩处,毋稍徇纵。至闽省吏治、军务积习已深,惟在该督实力整顿,力挽颓风,以副委任。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钦此』。
                     (--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 )


一、奏稿 第 4 页
   嘉义粤勇溃散请将贻误之护提督革职拿问摺(同治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会衔)

  奏为嘉义粤勇溃散,请将贻误之护提督革职拿问,并请速敕林文察办理台湾军务;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自台匪倡乱以来,即经奏调护理福建水师提督吴鸿源、总兵曾玉明、副将曾元福各带兵勇赴台剿办;而吴鸿源原统水陆兵勇三千馀名,嗣在台湾又添募广勇屯丁二千一百名,兵力不为不厚。乃自嘉义解围之后,并不迅图攻剿,顿兵南靖庄、二重沟者数月,致逆匪得预为准备竹围、匮,既难力攻,自应坚筑营垒,留兵与贼相持;而分兵别觅间道,相机雕剿,以孤贼势。乃仍袭攻坚之策,日以出队攻扑为事;师老,而贼益无所惮。致五月二十七日攻扑南靖庄之粤勇一千名,藉词口粮久欠,哗然溃散;其时贼匪
一、奏稿 第 5 页
乘机攻扑,各营兵丁亦多伤亡逃逸。嘉义一带贼氛猖獗、道路梗阻,虽据道、府禀:吴鸿源以力攻南靖庄不下,忧愤成疾,致有此挫;然始则迁延不进、继则调度乖方,实难辞咎。相应请旨将护水师提督吴鸿源革职拿问,以昭儆戒。
  臣维台湾一郡远隔重洋,居民多系泉、漳及广东占籍。每村辄筑土围,栽植篥竹,日久根株盘亘,有碉堡之固而无修筑之劳;枪弹丸不能飞入,纵火不能延烧。地脉肥饶,擅山海之利;以故恃险、恃富,易肇乱萌。从前平台之役,往往剋期蒇事;盖及其初起,急与芟夷,故民志定而贼势孤也。兹则官军相持已久,锐气潜消;又远隔重洋,饷需难以按期接济,逆贼反得负固而乘其敝。臣查署陆路提督林文察籍隶台湾内山,尚称能战;其弟林文明上年从军告假回台,亦称勇敢。该署提督前闻台湾之变,曾请回籍练团助剿。合无仰恳天恩,即令该署提督酌带本标得力弁兵数百名渡台,号召旧部;并统领各军剋期攻剿,以靖海疆。其林文察未抵台之先,令其先饬林文明预将旧部挑选以待,庶期一鼓作气,克利戎机。臣非敢谓平台非林文察不可,特以昔时用客兵,而今则不能不藉土人之力;以贼势蔓延既久,非初起之寇可比也。既用土人,则不能不用巨绅管带;取其性情相习,易于联络招抚也。林文察由实缺总兵署提督,令其统领各军,事权归一;又师行其乡,地势人情皆所熟悉,似于局势为宜。至闽省饷需近为浙省所累,时有拮据之虞;臣当饬福建藩司将援浙饷项内酌拨若干,暂资台饷,发交台湾道支给。
一、奏稿 第 6 页
  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徐宗干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同治二年八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左宗棠奏「请将贻误之护提督革职拿问」一摺,护理福建水师提督吴鸿源经左宗棠调赴台湾剿匪,统带兵勇数千馀名,自嘉义解围后,并不迅图攻剿;顿兵南靖庄时逾数月,糜饷老师。五月二十七日所部广东勇丁一千名藉词积欠口粮,登时哗溃。致逆匪得以乘机扑营,兵勇亦有伤亡;实属迁延贻误,调度乖方!吴鸿源著即革职拿问,交左宗棠确讯各情从严参办。并著左宗棠督饬林文察等军剋期进剿,将台湾府属南靖庄等处踞匪悉数歼除,以靖海疆。钦此』。
    议政王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二年八月十五日,奉上谕:『左宗棠「奏浙师援江获胜,江西肃清,筹办石太股匪;并台湾粤勇溃散,请敕林文察办理该处军务及见办延平、顺昌土匪」各摺片,本日已明降谕旨:将护水师提督吴鸿源革职拿问、护参将吴连升革职留营效力矣。台湾匪徒滋事日久,吴鸿源所统兵勇数已不少,不能于嘉义解围以后,迅图攻剿;辄于南靖庄等处顿兵数月,致该匪得预为准备。迨贼守御既坚,又不知分兵别觅间道相机雕剿,以致师老财匮,勇丁哗溃,贼氛益肆猖獗,实属调度乖方;业经明降谕旨:将该员革职拿问,仍著左宗棠、徐宗干确切查明,如有别项贻误情形,仍据实奏明参办,毋稍徇隐。林文察既籍隶台湾,熟悉情形,即著该署提督拣调得力将士,渡台联络绅团,速将该处匪徒殄灭;并著左宗棠、徐宗干催令林文察赶紧起程,毋稍延误。应需饷项,即饬福建藩司于援浙饷内酌量拨给。延平、顺昌土匪仅数百人,剿捕
一、奏稿 第 7 页
兵勇不下数千,该统兵官任其回窜星桥老巢,蔓延永安、连城、邵武、归化等处,一味迁延,不遵调遣;业经左宗棠将吴连升等分别咨参惩办,守备张连飞著于提省后严行讯办,按律定拟。并责成曾宪德督率各军将延、汀等处土匪剋期歼除,不准再事稽延,致干重咎。江西全境肃清,已据沈葆桢、曾国藩先后奏报;左宗棠见奏情形,与曾国藩等所奏大略相同。此股贼匪非复窜江西,即回趋广德;前经叠谕曾国藩、沈葆桢饬令江忠义等诸军乘胜进规池、太,并谕左宗棠饬令刘典督率各营由徽境之羊栈岭驰往会剿。此时江忠义等诸军定可追贼入皖,著左宗棠仍遵前旨办理;务令徽郡各营与江忠义诸军联络声势,前截后追,将池、太股匪就地歼除,毋任蔓延旁窜,是为至要!沪军见已攻克江阴、苏州、嘉兴等城,攻剿正在吃紧,贼势渐蹙;左宗棠当檄令蒋益沣等军攻贼要害,使贼兼顾不遑,当更有一、二处可以得手。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


一、奏稿 第 7 页
   请以吴大廷调补台湾道缺摺(同治五年九月初八日会福建巡抚徐宗干衔)

  奏为遵旨拣员调补台湾道缺,仰祈圣鉴事。
  窃臣等接准吏部咨开:同治五年五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福建台湾道员缺紧要,著该督、抚于通省道员内拣员调补;所遗员缺,著海钟补授。钦此』。窃维台郡孤悬海外,民番杂处,素称难治;近自匪徒叠扰以来,民气嚣然不靖,吏治、军政尤须及时切实经理,乃可长治久安。而地隔大洋,官斯土者,辄藉口风汛靡常,遇有禀白事件,
一、奏稿 第 8 页
任意积压;往往经年累月,匿不上陈。省郡声息隔阂,难于访察。台湾道例加按察使衔并兼学政,专治一方,事权较重;非操守清严、学识闳伟兼具应变之才者,难胜其任。臣等于实任各道员内详加遴选,非初膺外任,即人地非宜。惟盐法道吴大廷,湖南举人;由内阁中书,经臣宗棠奏调军营差遣。前湖北抚臣李续宜奏留湖北、前安徽抚臣唐训方奏留安徽;时已积功,保记名道员矣。臣宗棠由浙入闽时,复调其来闽,奏署福建盐法道;旋蒙恩简放是缺。该员守洁、才长,兼通方略;为臣等所素知。台湾道为海外要缺,惟该道可期胜任。谨合词恭摺奏陈,如蒙俞允该员以实缺道员调补,应请免其送部引见。见在丁曰健因病奏请开缺,台湾地方紧要;臣等一面具奏,一面即檄饬吴大廷前往接署。合并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同治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左宗棠、徐宗干奏「拣员调补要缺道员」一摺,福建台湾道员缺,著准其以吴大廷调补。所遗福建盐法道员缺,著即以海钟补授。钦此』。)


一、奏稿 第 8 页
   请以夏献纶接署福建盐法道片(同治五年九月初八日会福建巡抚徐宗干衔)

  再,吴大廷在盐道任内,甫阅年馀,试行票盐,大著成效;经臣等节次奏明在案。就盐务而论,应令久于其任,益臻周妥;且商民环禀吁留,请缓其东渡。惟盐政业经该道悉心措置,已有成法可循;臣等近在一城,尚可随时稽察。而台湾海疆门户,远隔重
一、奏稿 第 9 页
洋,为全省安危所系;非如该道清廉克己、才识过人,不能独当一面。所遗盐法道一缺需才亦急,查有卸署汀漳龙道浙江补用道夏献纶练达安详,操守可信;于鹾务利弊,亦颇留心。以之接署盐法道,必期无误。谨附片并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9 页
   拣员调补台湾镇总兵摺(同治五年十月初五日)

  奏为遵旨拣员调补台湾镇总兵,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六月十七日准兵部咨开:五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福建台湾镇总兵员缺紧要,著该督于通省总兵内拣员调补;所遗员缺,著罗大春补授。钦此』。臣维台湾地险民厖,易乱难治;镇、道之选,实难其人。以吴大廷奏调台湾道,实为海疆要缺需才起见;总兵如不得人,则道员力薄势孤,事多掣肘。台郡政事殷繁,粉饰苟安,相沿已久;臣前因驰驱戎马,未暇兼顾。兹自粤凯旋,甫经半载,察看地方情形,时深忧惕。承命于通省总兵内拣调镇缺,实鲜惬心之人。惟简放福宁镇总兵斐凌阿巴图鲁刘明灯,由湖南武举随臣讨贼,积功荐擢今职;其人谋勇兼资,廉干而善拊循、朴质而通方略,可望成一名将。以之调补台湾镇总兵,并带所部楚军新左营弁勇赴任,必期称职。惟该员系实缺总兵,应请陛见。且自简放福宁镇缺后,即随征闽、粤;嗣因粤东军务速竣,
一、奏稿 第 10 页
回籍省亲,尚未到任。兹始销假前来,而台镇亟需整理。合无仰恳天恩,俯念海疆要缺需才甚急,允以该员调补台湾镇总兵;暂缓陛见,先赴新任。俟台镇营伍料理粗有端绪,地方安谧,再由该镇具摺请旨,出自圣裁。如蒙圣慈俞允,以刘明灯调补台湾镇总兵;所遗福宁镇总兵员缺,即以见署福建陆路提督、简放总兵罗大春补授,堪期胜任。合并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左宗棠奏「拣员调补总兵」一摺,福建台湾镇总兵员缺,著准其以福宁镇总兵刘明灯调补;即著先赴新任,暂缓来京陛见。所遗福宁镇总兵员缺,即以罗大春补授。钦此』。)


一、奏稿 第 10 页
   筹办台湾吏事兵事请责成新调镇道经理摺(同治五年十月初五日)

  奏为台湾吏事、兵事,均宜及早绸缪;以惠边氓,而弭异患事。
  窃臣忝督闽、浙,于今三载有馀。初因浙寇未平,专意两浙。嗣浙事勾当甫毕,巨逆李世贤、汪海洋由粤东分道犯闽,臣率诸军入闽讨贼;闽疆肃清,臣遵旨入粤。迨粤事速蒇,臣始回闽治事,以次按治各郡县土匪;治军之日多、治事之日少。计自二月十八日回闽以后,甫七阅月,复奉恩命移督陕、甘。自维时日迫促、智虑短浅,上孤朝廷倚注之恩,下负十郡士民望治之意。俯仰愧作,莫可言宣。其最抱歉者,莫如福宁、台
一、奏稿 第 11 页
湾两府;初意拟俟各郡治匪事毕,再图次第整理。福宁一郡,距省匪遥,尚易随时料量。至台湾,则远隔大洋,声气间隔。该镇、道等遇事专制,略不禀承;细察所办各事,无非欺饰弥缝,毫无善状。见檄调补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台湾道吴大廷于抵台后,逐加访察,冀可销患未萌。而吏事、兵事应早为筹画者,不敢以去闽在即,稍事缄默;谨为我皇上一一陈之。
  台湾设郡之始,议由内地各标营调兵更番戍守,三载为期,用意至为深远。计额兵一万四千馀,可谓多矣。咸丰初年,因内地兵事孔亟,班戍之制不行;见今存者不及三分之一,名册有兵、行伍无兵。一有蠢动,即须募勇;所募者本处游手无籍之徒,聚则为兵、散仍为匪,勒索骚扰,不问可知。从前台湾道设有道标,以备调遣;近自道标裁撤,遇有剿捕之事,文员不得不借重武营。一切任其虚冒侵欺,莫敢究诘。武营纵兵为奸,营兵以通贼为利;全台之患,实由此起。道光四年,奉旨:镇兵归台湾道察看;久未奉行,群已习焉忘之。今欲复兵制,则宜遵班兵旧章,三年更戍;欲重道员事权,则宜复设道标,俾有凭藉。申明镇兵归道察看之例,以杜欺罔,而重操防;庶几互相维制,而军政可肃也。
  台湾水师向设战船九十六号,今无一存者。战船既无,而大修、小修之费仍不肯减;船无可修,而修船之费仍不能无。武营虚冒侵欺,藉口定例,非文员所能禁革;而历
一、奏稿 第 12 页
任总兵,从未有举而釐正之者。将弁炀蔽于下,镇臣回惑于上;积习相因,由来已久。如欲剔除痼弊,移此款项制船巡洋、募练水兵,以求实效;必须镇、道得人,同心共济,而部中不复以旧制相绳,庶几实事求是,而船政可举也。
  台湾物产素饶,官斯土者,惟务收取陋规,以饱私。厅、县有收至二万馀两者;台湾道除收受节、寿礼外,洋药、樟脑规费概笼入己;知府于节、寿外,专据盐利。武营以亏挪为固然,恬不为怪。交代延不结算,自副将至守备多者十二任、少者八九任、四五任,并无结报;侵吞款项不知若干?非廉明镇、道澈底清釐,何从穷其底蕴。见据吴大廷禀,拟将道署陋规樟脑、洋药等项悉数归公,永革节、寿陋规,以昭清白;刘明灯亦毅然以裁陋规、革节寿为请。是皆正本清源之策,所不容已者。惟陋规既已裁革,则必别筹津贴,以资办公;庶廉吏可为,乃收正己率属之效也。
  闽省文武锢习,以办案索兵费为取盈之计。近时内地严加惩诫,此风稍止;台郡则远隔大洋,肆无忌惮。民俗挟仇械斗,胜者辄佔败者室家、田产,谓之「扎厝」。地方官不为按治,先勒索勇粮、夫价;及其临乡,则置正凶于不问,或捕捉案外一两人,聊以塞责。民忿官之贪庸也,乃相率结会私斗,浸成巨案;谚云『十年一大反,五年一小反』,大概由此。必赖廉正明干之道员,时以洗冤泽物为心,严操守、勤访治,孜孜奉公,不敢暇逸;庶几惠泽下究,人心固结,乃收长治久安之效也。
一、奏稿 第 13 页
  台湾生番,性虽蛮野,却极驯顺。地方官如能清悫自持,以简佚之道处之,最易见德。从前生番献水沙连六社之地,请得薙发,比于内地民人;疆臣以闻,而部议格之。生番觖觖失望,卒致游民勾番私垦,徒长械斗之风;寖且藏垢纳污,终为逋逃之薮。至今台人言之,犹有馀憾。夫驭边氓之道,与内地殊;此辈山兽、河鱼,但能顺其性而抚之,勿有扰害,积渐自然自可无事。无论生番输款内附、供粮当差,于国家有益无损;即令稍有所费,亦当羁縻弗绝,以示恩信。何可摈绝不受,坐视客民强佔虐使,留为肇之端?况近自洋人入驻要口以来,游历内山,习知形势;设我弃而人取之,尤于事体非宜。见当生齿繁盛、游民辐辏之时,似宜弛垦荒之令,并听生番薙发,齿于编氓。所有番社情事,愿内附者听之,但勿强为招致;于事理似无不可。
  至台郡虽属产米之区,近因番舶搬运颇多,地方官绅、士民时有盖藏空虚之虑。禁止势有不能,则当立社仓,广谋储积,似不可缓。
  凡此,均应由该镇、道察看情形,随时筹办者。臣原拟于诸务就绪后,东渡一行;今去闽有日,无暇及此。幸刘明灯、吴大廷皆实心任事、相信有素,必能绸缪未雨,为东南奠此岩疆。以上所陈,可否仰恳皇上天恩,下该镇、道察看地方情形,随时会衔陈奏,责成妥为办理,不胜感幸之至。
  所有台郡事宜,臣任内未及办理;谨拟责成新调镇、道筹办情形,据实陈明。伏乞
一、奏稿 第 14 页
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另有旨。钦此』。
    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左宗棠奏「筹办台湾吏事、兵事,请责成该镇、道等经理」一摺,台湾一郡远隔大洋,番民杂处,易启端;见当生齿日繁,洋舶来往,尤宜加意整顿,以奠岩疆。该督以去闽在即,一切规画未暇,致详请饬该镇、道等妥办,具见实心。所陈台湾积弊:兵制则班戍之制已废,有册无兵;战船无一存者,而修费不减;吏事则官索陋规以取盈、民好械斗以争胜。锢习相沿,殊堪痛恨。该督拟复班兵旧章,三年更戍;复设道标,以重事权;申明镇兵归道察看之例,以互相维制;移修船之费,以制船巡洋、募练水兵;裁革陋规,别筹津贴以资办公各条:均属因时制宜之策。总兵刘明灯、道员吴大廷既经该督遴选派办,必须实力筹办,以挽颓风;不得以该督远行,玩忽于继。并著吴棠、徐宗干随时督饬该镇、道等认真釐剔;所有一切情形,或详由该督、抚奏闻,或径由该镇、道会衔陈奏:均著斟酌事之轻重缓急办理。生番既以不得内附为恨,自宜相机驾驭,羁縻弗绝。其社仓储积等事,亦应绸缪未雨,及早兴办。吴棠未到任之先,英桂、徐宗干责无旁贷,必当善成该督之志也。左宗棠另摺奏釐定闽省各属进出款项,请将各厅、县应徵地丁、粮米等款数目出示勒石,以杜浮取;提款筹补流摊,以袪官累;酌提税馀,以充公费。所筹于吏治、民生,均属有益;即著照所请行。其馀一切未尽事宜,该督未起程以前,仍当随事规画,以臻周密。将此由五百里谕知英桂、左宗棠、吴棠、徐宗干,并传谕刘明灯、吴大廷知之。钦此』。

一、奏稿 第 15 页
   闽省官吏军需摊捐银两恳恩免捐摺(同治五年十月初五日会福建巡抚徐宗干衔)

  奏为闽省官吏应摊台匪张丙逆案并夷务军需未补银两,吁恳天恩免其摊捐;恭摺奏祈圣鉴事。
  窃维设官分职,优予养廉,原为办公有资,冀其清操自励。闽省各官养廉,自奉文核扣减成、减平,额领银数已形短绌;加以捐摊之案层见叠出,所馀更属无几,甚有不敷捐扣者。见将地方一切陋规禁革净尽,若仍按款捐摊,终至亏短正款。除外摊各项概予删除,尚有剿办台匪张丙军需一款,应捐银六十五万九百九两六钱零;自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一日起、截至同治五年七月底止,各官廉内已扣银八万三千六百七十五两零,未扣银五十六万七千二百三十四两六钱零。又办理夷务军需一款,应捐银七十五万三千六百五十八两三钱零;自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日起、截至同治五年七月底止,已扣银三万六千八百八十五万六钱零,未扣银七十一万六千七百七十二两七钱零:由署藩司周开锡详请奏恳免捐前来。臣等伏查前办海寇蔡牵军需案内,应摊未补银三十三万四千馀两,曾于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钦奉宣宗成皇帝恩旨免捐。其时新政特颁,群情感服。原以摊捐一事,实官吏亏累之由;缺分既素有积逋,贪廉均无能免累。任事一日,即累一日;任事一年,即累一年。于是有以后数十任代前人赔偿亏累者,有以亏累太
一、奏稿 第 16 页
重而营求调剂者,有以挪掩而被参处者,有以勒受交代而长属参商屈抑好官者;贤者叹廉吏之不可为,其不肖者且或以亏累太多,预料上司惮于举发,翻得遂其挟持之计。吏治衰废,职此之由。闽省军务甫清,正当革除稗政。臣等窃维欲恤民,必先恤吏;欲行惩贪之令,必先察其致累之原。所有前项两案军需摊捐,共未补银一百二十八万四千七两零,伏恳圣主逾格鸿慈,免予捐摊;以示体恤,而资整饬。
  谨合词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内阁奏上谕:『左宗棠、徐宗干奏「军需摊捐银两恳恩免捐」一摺,福建省摊捐各案,叠经该督、抚等奏请裁革,均已降旨允行,原以养民生而恤廉吏。兹据左宗棠等奏,称该省官吏应摊剿办台匪张丙军需等款,自道光年间起、分年核扣至同治五年止,计共未补银一百二十八万四千两零;各州、县负此巨逋,或以后数十任代前人赔偿、或以亏累太重而营求调剂、或以掩挪勒交而被参致屈,亏累太多,励廉无术。援案恳予免捐,俾清积累。自系实在情形。所有前项两案军需摊捐银两,著加恩免捐,以示体恤。嗣后该省州、县各官既无摊捐之累,办公应稍从容;其各倍懔官方,驯致廉洁。该督、抚等仍严饬所属实力整顿,不得另立名目,使各官吏有所藉口;以副朝廷兴廉恤吏之意。该部知道。钦此』。)


一、奏稿 第 16 页
   酌筹加给闽省八营各兵米价摺(同治五年十月初八日会福建巡抚徐宗干衔)

  奏为省标八营兵丁月支折色米价不敷养赡,酌筹增给以恤兵艰;恭摺奏祈圣鉴事。
一、奏稿 第 17 页
  窃查福建省标八营兵丁应支粮米,向按双月支给本色、单月支给折色;其应放本色者,督标中、左、右、水师四营,向系由台配运来省,盘收福州府仓,由府移营关支。前因英夷滋事,配运维艰,奏明:将一半本色之中,再改支一半折色,每石计折价银二两。历年秋季八月、冬季十二月及度岁米价,均由司给发;其馀各月,一半本色折米,仍发福州府转给。其抚标左、右营暨福协左、右军并军标各营应支双月本色,向由粮道及闽县、侯官等县徵收粮米项下拨给;其单月应支折色,每石祇给例价银九钱,向在通省兵饷项下估计,内督标四营由司径发,抚标左右营、福协左右军暨军标各营,均向移粮道散给。因查例价九钱,合市价每米一石不及三分之一,实属不敷养赡。见当整顿营伍之际,臣等督同署藩司周开锡体察情形,非酌筹增给例价,实不足以资腾饱,而恤兵艰。爰议自本年三月初一日为始,凡省标八营应支折色之月,均于每米一石例价九钱外,另增给银一两一钱;计每米一石,合共折给银二两。虽于市价尚觉未敷,而比较例价已逾一倍以外。其加给银两不在估饷之内,司库无可筹支;当饬暂在税釐项下移拨关支,统由司库径发,毋庸解道,以省周折。所有抚标各营向领例价九钱,即在单月解道米折银内扣除,以免轇轕。所有例价及加给银两,统俟裁兵加饷章程议定,分别查明属仓本色米石是否足敷拨给,应否由司再支折色,另行分别办理外,所有酌筹加给福建省标八营各兵米价缘由,据署福建布政使周开锡详请具奏前来,臣等覆查无异。
一、奏稿 第 18 页
  理合恭摺会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敕部核覆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户部议奏。钦此』。)


一、奏稿 第 18 页
   审明武职大员子弟默录旧文获中诘无枪替怀挟情弊议拟摺(同治五年十月十五日)

  奏为遵旨审明武职大员子弟默录旧文获中,诘无枪替、怀挟情弊议拟;恭摺奏祈圣鉴事。
  窃照同治四年九月福建补行甲子科文闱乡试榜发后,经抚臣徐宗干及提调监试各员访闻记名提督台湾镇总兵曾玉明之子曾云登、曾云书,均素不能文,而同科获中,恐有情弊;经抚臣令曾玉明将子送案查讯,一面委员渡台查提。据禀均经内渡,曾玉明延不交案;当经抚臣徐宗干会摺奏奉谕旨:『本任台湾镇总兵曾玉明,著暂行革职,勒令将伊子曾云登、曾云书交出,解省究问;曾云登、曾云书,均著革去举人,交左宗棠拘拿严讯,按律定拟具奏』等因,钦此。钦遵行据该革镇曾玉明将曾云登、曾云书交出解省,札委场后到省未派闱差之臬司邓廷暨汀漳龙道杜义山提集确审。先因供有未确,邓廷因病请假、杜义山饬赴汀漳龙道本任,致未审拟详办;移交代办臬司福建督粮道傅观海提集覆审按拟解勘前来,臣亲提研鞫。
  缘曾云登、曾云书均系暂革记名提督台湾镇总兵曾玉明亲子,籍隶台湾县,祖籍晋
一、奏稿 第 19 页
江县。曾云登由台湾县学增生,遵例捐纳贡生,加捐郎中;于彰化剿匪出力案内,保举奖叙知府,蓝翎。曾云书先在嘉义县从师受业,即由该县应试,取进嘉义县学附生,旋报捐员外郎,升郎中,改捐同知;于台湾剿匪出力案内,保举奖叙知府,花翎。均归部铨选。同治四年九月闽省补行甲子科乡试,曾云登、曾云书均由台湾道录科送省应试。台属士子,向系另编坐号,不与内地各生杂坐;曾云登、曾云书俱编坐调字号。适第一场首题,曾云登、曾云书均有旧作;次题下句、三题下二句,亦均有塾课经业师改正,时常记诵。遂各默出首题照录,二、三题即以旧作互相参改;诗题亦套袭相仿题目,完卷出场。其二、三场,均相参酌完篇。出闱后,趁风汛渡台。迨放榜,曾云登中式第二十七名举人、曾云书中式第八十一名举人。诘以首篇既系录旧,二、三篇何能添凑成文?且诗题相仿者固多,又何能套袭成律?据称:弟兄同窗,凡出课题,业师皆将书理尽心讲解。题虽少出一句,尚易添凑串贯;其诗实系套仿成韵。呈验旧录窗课一本。核对首题委系录旧,次、三两题均参改旧作;究无枪替、传递、交通、怀挟情弊。臣犹恐供有未确,复饬司面令默写头场诗文,核对笔迹无讹;并出题面试,文理尚属明顺。查台湾中卷,在通场本难出色;因按台额取中,本较内地为易。所供并无情弊,尚属可信。并查台湾本无土著,内地士民寄居何县,即在何县应试。曾云书供:伊本随父寄居台湾,因从师在嘉义县游学,随在该县应试,取进嘉义县学附生;当时未及呈明,以故弟兄
一、奏稿 第 20 页
异籍,并无跨考情弊。再三究诘,坚供不移。案无遁饰,应行拟结。
  查例载:『应试生儒越舍与人换写文字,发近边充军』;又律载:『变乱版籍者,杖八十』各等语。此案已革举人曾云登、曾云书因台属另编坐号,乘弟兄号舍相联,默记旧作互相参改,情关手足,与人换写文字者,情罪有间。曾云登先系异籍取进,除变乱版籍轻罪不议外,已革举人曾云登、曾云书均应请将前保知府归部铨选之案,一并撤销,并拔去花翎、蓝翎;均比照『应试生儒越舍与人换写文字,发近边充军』例,量减一等,各拟杖一百、徒三年,定地发配,折责充役。暂革记名提督台湾镇总兵曾玉明,于二子默录旧作互相参考,侥倖同中,并不自行检举;继复任其避匿,延不交案,实属有心徇庇。业经革职,应毋庸议。曾云登等籍隶台湾,因历科台属皆另编坐号,致被联号得以参改旧作,诘无枪替、传递、交通、怀挟情弊;所有监临、提调、监试以及内外帘各员,均无失察之咎,应请免予议处。台属士子向由台湾道考试,曾云书讯系异籍取进;所有失察之道、府、县学各员,均应查取职名,另行参处。
  除备录全案供招咨部外,所有遵旨审拟缘由,谨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敕部核覆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该部议奏。钦此』。)
                  (--以上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十九)

一、奏稿 第 21 页
   汇报闽省自咸丰二年起至同治三年六月止军需收支数目清单摺(同治五年十月十
    六日会福建巡抚徐宗干衔)

  奏为查明闽省自咸丰二年起、至同治三年六月止,各起军需收支数目,汇开简明清单,恭摺具奏,伏祈圣鉴事。
  窃前准户部咨开:同治三年七月初十日,钦奉上谕:『所有同治三年六月以前各处办理军务未经报销之案,准将收支总数分年、分起开具简明清单,奏明存案,免其造册报销。此系破格施恩,各统兵大臣、督抚具有天良,务须督饬粮台委员核实开报;不得因有此旨,任意影射浮冒,并著严禁劝捐归补名目及私设釐卡等弊。如有前项情币,一经发觉,除将承办各员严办外,必将统兵大臣、督抚从重治罪』等因,钦此。又奉准部咨,钦奉上谕:『同治三年六月以前各处军需用款,责成各统兵大臣、督抚核实奏报。其中款目繁多,应如何分年、分起开报之处,各就实在情形,先行妥议章程具奏』等因,钦此。钦遵转行饬据清理局司道将历年各起军需统行查明,酌拟办理章程,经臣等会摺奏明在案。
  兹据该局司道会详称:『闽省自咸丰二年起,先后徵调官兵赴援两湖、江、浙、广东、江西等省,并本省会匪、土匪连年滋事,加以粤逆叠窜,闽疆上下游被蹂躏十年
一、奏稿 第 22 页
,以后兼援剿浙省踞逆,计截至同治三年六月止,十馀年之中无岁不有军务。所用军需,由司局核发者,均系随时详明开支;其由统兵大员随营台局支用并各府州、县办理防剿供应过境兵差夫价等项,亦系由局核实查销,确有案据。见照前议章程,分起逐一釐查。内咸丰二年起、至六年二月止第一案,实用各款银三百五十一万四千九十六两二钱四分九釐;又自六年起、至九年底止第二案,实用各款银六百九十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七两三钱二分三釐;十年至十一年底止第三案,实用各款银一百八十四万五百四十六两二钱六分九釐;同治元年至三年六月底止第四案,实用各款银一百五万九千五百九十一两四钱二釐;又自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援浙一案,实用银四百一十三万一千七十七两八钱六分四釐;又咸丰三年台匪林供一案,实用银九十万二千八百四十四两一钱四分一釐。以上六案,统共用银一千八百三十六万二千五百三两二钱四分八釐。又同治元年二次剿办台属戴万生一案,内地拨解军饷银九十万三百九十七两五钱六分六釐;又援浙案内拨解台湾招募台勇安家等银四万九千一百四十二两七钱四分八釐,应俟台湾道、府将支销款目造册送到,再行核办。今将内地拨解前银,先行附报。又捐输军饷案内拨给二成团练经费暨上游各属护商经费共银十二万三千二百八十一两五分八釐,又拨解外省协饷二百八十一万五百一十二两一钱二分,均应归案开报。连前六案,统共银二千二百二十四万五千八百三十六两七钱四分;内由司库拨用一千七百七万九百九十八两二钱七釐,由
一、奏稿 第 23 页
军营粮台支应局提拨及各府州、县库动用银二百五十七万四千四百四十四两二钱七分七釐九毫,内地、台湾各营属尚垫用未领银二百六十六万七千八百一两五钱九分一毫。查营属各员垫用银两,应查照原挪,系三年六月以前交代库款,准其分别支收清款;七月以后款目,概不准领抵。如尚有长馀,当此库款支绌,应请毋庸再行发还。又各员长领,应归七月以后军需造报银三万九千七百六十五两一钱一分;又各员长领核减,应追银二万七千六百四十二两二钱二分五釐。内在闽人员,请俟奉旨之日,勒限三个月追完报部拨用;业已离闽人员,分咨各原籍勒限追完,咨报销案。所有前六案军需支用银数,均系查照历任局司道核销案据核实开报,不敢丝毫浮冒,均有文领、档册可稽。又各案内有各营弁兵借支俸饷、行装一款,因各营均有欠饷未经扣还,应请归于欠饷案内分别扣收造报』等情;详请具奏前来,臣等覆核无异。
  除将送到清册咨送军机处、户部备查外,谨缮具四柱简明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谨将福建省自咸丰二年起、截至同治三年六月底止军需收支总数,开具四柱简明清单,恭呈御览。计开:
   旧 管(无项)

一、奏稿 第 24 页
   新 收

  一、收浙省协饷银五万四千零七十六两七钱二分三釐。
  一、收广东省协饷银六十四万三千零五十八两七钱一分四釐。
  一、收江西省协饷银一万六千五百八十一两九钱一分六釐六毫。
  一、收四川省协饷银五万三千两。
  一、收山西省协饷银二万五千两。
  一、收陕西省协饷银三万两。
  一、收广东省协解诏关釐金银二十八万三千八百一十三两三钱六分六釐一毫。
  一、收湖北省协饷银四万一千两。
  一、收贵州省协饷银四万两。
  一、收奏留解京丘折银六千零七十六两一钱六分三釐。
  一、收截留台、澎兵饷银五万二千两。
  一、收捐输筹饷军饷并免充商共银三十五万三千六百五十一两九钱六分五釐。
  一、收捐输兵饷银四十二万四千零二十二两五钱九分。
  一、收捐输防剿经费银八十三万九千二百五十三两六钱一分八釐六毫。
  一、收捐输官局票本并补缴五成银九十万五千九百三十两九钱一分七釐四毫。
  一、收捐输援剿经费银八十三万五千六百零三两零六分零二毫。
  一、收捐输运本银一十万两。
一、奏稿 第 25 页
  一、收捐输船经费银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七两九钱零一釐五毫。
  一、收初届捐输津米银四万五千四百五十一两九钱八分七釐四毫。
  一、收二届捐输津米银三万八千零八十二两零八分六釐六毫。
  一、收常例捐输监生银八万九千二百二十两三钱三分六釐二毫。
  一、收捐输军饷监生银二万三千四百三十二两。
  一、收捐输兵饷监生银六十一万七千零三两四钱九分三釐。
  一、收从九改捐监生银三万二千三百二十万。
  一、收补缴四成实银捐监银五千四百六十八两八钱。
  一、收捐输沿海经费银一十二万零四百九十五两九钱六分一釐。
  一、收洋药加捐军饷银三万七千四百六十两四钱七分五釐。
  一、收茶叶加捐军饷银一万六千八十八两六钱三分二釐七毫。
  一、收福州府船捐银三万三千三千三百七十二两八钱。
  一、收司库拨用闽海关税银四百九十四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两九钱七分九釐四毫。
  一、收司库拨用各属起运茶税银七万七千九百六十七两七钱二分七釐。
  一、收司库拨用各属运销茶税银一百零九万三千四百零二两七钱七分六釐。
  一、收司库拨用洋药华税银九十五万八千七百八十五两八钱二分零二毫。
  一、收司库拨用洋药杂货釐金银一百六十四万四千一百一十三两六钱五分一釐三毫。
  一、收司库拨用福州府茶捐银一百零二万三千七百零七两六钱八分二釐八毫。
一、奏稿 第 26 页
  一、收盐库拨用预筹军饷银五万零四百三十八两八钱零八釐。
  一、收司库拨用筹备封储备饷银五万零六百七十八两二钱零九釐。
  一、收司库拨用封储备公银三万两。
  一、收司库提用漳州府备公银四千九百六十五两零一分六釐三毫。
  一、收司库拨用减平银七万零七百一十三两二钱一分六釐八毫。
  一、收司库拨用文职各员减廉银五万八千二百零六两八钱四分四釐。
  一、收司库拨用武职各员减廉银一万九千六百七十六两八钱四分七釐。
  一、收司库拨用防夷军需扣回银二千八百六十九两九钱九分。
  一、收司库拨用张丙军需案内摊捐银一万二千六百一十二两六钱四分一釐。
  一、收司库拨用蔡逆军需案内摊捐银一万二千九百七十四两一钱三分六釐三毫。
  一、收司库拨用英夷军需案内摊捐银三万二千六百九十九两八钱六分六釐。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四年分地丁银二万两。
  一、收司库拨用清查案内缴完款项银四万二千一百一十四两六钱八分四釐四毫。
  一、收司库拨用清查案内外省咨追银一千八百四十四两六钱六分八釐七毫。
  一、收司库拨用清查案内报拨银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九两二钱一分四釐。
  一、收司库拨用清查案内应存地丁银三千四百九十三两二钱七分一釐。
  一、收司库拨用各属寄库存留银四百零六两一钱三分四釐八毫。
  一、收司库拨用部颁票钞银三万九千八百四十九两。
一、奏稿 第 27 页
  一、收司库提用宝福局制钱合银一万七千九百七两九钱八分四釐。
  一、收司库拨用永丰官局盈馀银一十一万七千四百九十四两九钱一分。
  一、收司库拨用福州府闽、侯两县解缴发商生息帑本银四万一千两。
  一、收司库拨用各属书院膏火并义仓、育婴堂经费银四千一百八十七两三钱八分九釐。
  一、收司库拨用各属叛产银三万五千五百四十八两三钱八分一釐。
  一、收司库拨用革员石栋抄产变价银二万四百九两六钱九分五釐。
  一、收司库拨用参员马从凯等捐赎银一万六千九百两。
  一、收司库拨用绅士黄贻檀等罚捐银二万二千两。
  一、收司库拨用捐务积弊案内追缴银一十三万九千六百二十二两三钱七分二釐。
  一、收司库拨用革员周万远、陈英缴完军需银四千六百六十七两二钱零二釐七毫。
  一、收司库拨用各属解存交代各款银二万二千四百九十八两三钱。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元年起未解黑铅、饭食等银一万九千四百二十六两一钱八分六釐。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三年起未办运正额连纸张价脚等银一万五千九百八十六两八钱八分。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元年起未办运添办连纸张价脚等银二万一千四百三十三两一钱一分三釐。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四年起未办解高锡价脚等银二万九千九百六十六两四钱八分。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四年起未办解熟铜价脚等银四千九百九十八两一钱三分。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四年起未办解颜料价脚等银九千四百七十六两三钱七分。
  一、收司库拨用咸丰四年起未办铜锡颜料、饭食等银一万六千四百八十八两六钱七分。
一、奏稿 第 28 页
  一、收司库拨用原充兵饷盐课银五十二万二千一百三十二两四钱三分三釐。
  --以上共收银一千七百七万零九百九十八两二钱零七釐。
  一、援浙各军领用浙省衢局银七万一千二百二十一两七钱二分一釐二毫。
  一、各属动用盐课银一十二万七千一百三十二两一钱二分。
  一、各属动用捐输筹饷军饷银五十一万八千零九十二两九钱八分六釐六毫。
  一、各属动用捐输兵饷银八千两。
  一、各属动用捐输官局票本银九万二千九百九十八两二钱二分二釐。
  一、各属动用捐输援剿经费银一十二万七百九十两三钱一分四釐。
  一、各属动用乐捐不请奖叙银五千八百九十五两一钱五分四釐。
  一、各属动用四川总督王庆云、学政郑琼诏捐助闽省军饷银三千两。
  一、各属动用浙江巡抚黄宗汉捐助闽省军饷银三千两。
  一、各属动用二届捐输津米银四万三百四十六两五钱五分八釐四毫。
  一、各属动用捐输兵饷监生银四万八千四百零三两九钱一分。
  一、各属动用泉州府备公银八千三百六十四两九钱一分六釐四毫。
  一、各属动用汀州府备公银四千五百三十三两六钱二分四釐二毫。
  一、各属动用闽海关税银一十六万二千零八十八两五钱五分一釐二毫。
  一、各属动用起运茶税银一万八千八百两四钱三分七釐一毫。
  一、各属动用运销茶税银二千七百九十五两二钱三分九釐八毫。
一、奏稿 第 29 页
  一、各属动用洋药华税银三万六千三百七十八两三钱九分。
  一、各属动用洋药、杂货釐金银一十六万六千零六十三两四钱六分六釐九毫。
  一、各属动用福州府茶捐银一万八千八百一十二两。
  一、各属动用宝福局制钱合银五千三百六十三两六钱三分六釐。
  一、各属动用永丰分局银一万零一百二十两。
  一、各属动用书院膏火并义仓、育婴堂经费银二万零四百五十九两四钱一分六釐五毫。
  一、各属动用叛产银三万五千二百五十两六钱四分三釐七毫。
  一、各属动用借项银五万三千四百一十两八钱。
  一、各属动用各年正、杂捐各款银二十六万八千七百零五两六钱八分八釐三毫。
  一、带兵各营员动用存营兵饷银五千二百一十一两四钱六分。
  一、各属动用杂项税釐银七千一百三十九两七钱八分六釐四毫。
  一、台属捐输军饷银五十四万三千九百零五两。
  一、台属捐输运本银二万六千三百三十二两。
  一、台库备公银一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二两五钱二分五釐九毫。
  一、台库缉匪生息银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七钱零九釐一毫。
  ──以上共收银二百五十七万四千四百四十四两二钱七分七釐九毫。
  统共收银一千九百六十四万五千四百四十二两四钱八分四釐九毫。
一、奏稿 第 30 页
   开 除

  一、支咸丰二年起、至六年二月止第一案剿办粤匪、会匪共银三百五十一万四千零九十六两二钱四分九釐。
  --前件银两内,有借支俸饷、行装银九万二千三百二十四两一钱四分三釐系应扣还之项;理合登明。
  一、支咸丰六年三月起、至九年底止第二案剿办粤匪、土匪共银六百九十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七两三钱二分三釐。
  --前件银两内,有借支俸饷、行装银五万零一百九十九两零二分八釐系应扣还之项;理合登明。
  一、支咸丰十年起、至十一年底止第三案剿匪共银一百八十四万零五百四十六两二钱六分九釐。
  --前件银两内,有借支俸饷、行装银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七两零二分八釐系应扣还之项;理合登明。
  一、支同治元年起、至三年六月止第四案剿匪共银一百零五万九千五百九十一两四钱零二釐。
  --前件银两内,有借支俸饷、行装银一万二千四百二十两九分五釐系应扣还之项;理合登明。
  一、支咸丰十年起、至同治二年止援浙各军兵银四百一十三万一千零七十七两八钱六分四釐。
  --前件银两内,有借支俸饷、行装银九万七千一百一十一两一钱四分八釐系应扣还之项;理合登明。
  一、支咸丰三年剿办台匪林供案内共银九十万二千八百四十四两一钱四分一釐。
  一、支咸丰三年起各属捐输案内提给二成办理团练及延平府护商经费共银一十二万三千二百八十
一、奏稿 第 31 页
一两零五分八釐。
  --以上共除银一千八百四十八万五千七百八十四两三钱零六釐,应请作正开销。至各案内借支俸饷、行装银二十七万五百四十一两四钱四分二釐,除陆续扣收外,尚有未扣银两,应请归于欠饷案内扣收清款,另行造报。再,各案扣收一分平馀银九万二千九十四两九钱零,除开支各局书油蜡、纸张等项外,尚馀银两已归后案军需动用无存,应归七月后军需作收开报。理合登明。
  一、除拨解广东省协饷银二十一万八千五百两。
  一、除拨解湖南省协饷银六万八千八百两。
  一、除拨解湖北省协饷银一十九万一千两。
  一、除拨解贵州省协饷银一十二万两。
  一、除拨解江西省协饷银二万两。
  一、除拨解江苏省协饷银五万五千二百七十二两。
  一、除拨解直隶省协饷银二万六千两。
  一、除拨解浙江省协饷银二百零三万零四百九十两一钱二分。
  --以上共除银二百八十一万零五百一十二两一钱二分,应归各省汇案报销;理合登明。
  一、除同治二年台匪戴万生案内拨解军饷银九十三万零三百九十七两五钱六分六釐。
  一、除咸丰十年起援浙案内拨解台湾雇募勇屯、安家等项银四万九千一百四十二两七钱四分八釐。
一、奏稿 第 32 页
  --以上共除银九十四万九千五百四十两三钱一分四釐,应俟台湾道、府造送收支数目,另行具奏;理合登明。
  统共开除银二千二百二十四万五千八百三十六两七钱四分。
   实 在

  一、内地各属垫用未领银二百四十七万四千零二十二两六钱八分四釐一毫。
  一、台湾各属垫用未领银一十九万三千七百七十八两九钱零六釐。
  --以上共垫用银二百六十六万七千八百零一两五钱九分零一毫。
  一、各属长领应归同治三年七月以后报销银三万九千七百六十五两一钱一分。
  一、各属长领应行饬追归补银二万七千六百四十二两二钱二分五釐。
  --以上共长领银六万七千四百零七两三钱三分五釐。

   军机大臣奉旨:『户部知道。单并发。钦此』。



一、奏稿 第 32 页
   请将福建金门镇总兵改为副将归水师提督专辖摺(同治五年十月十六日会衔)

  奏为请将福建金门镇总兵改为副将,仍驻金门,归水师提督专辖;恭摺奏祈圣鉴事。
  窃照闽省海疆重地,当台湾未附之初,洋防至为吃重。故于同安之厦门设水师提督
一、奏稿 第 33 页
亲标五营,又于同安之金门设总兵一员;自南迤北则有南澳镇左营、铜山营,自北而南则有烽火营、福宁左营、海坛镇闽安协分驻巡防,声势联络。而陆路提督及漳州镇,距厦门东北及西面均不过二百里。水陆数百里中,两提、四镇,星罗布;所以控制台湾,设犄角而壮声势也。台湾设镇后二百馀年,兵制相沿未改,情形今昔迥殊,有宜因时变通,未可拘执成例者。查台湾重镇,额兵一万四千馀名;北路副将驻彰化、水师副将驻安平,而澎湖一协,尤为东西来往咽喉之地,台防本极周密。内地沿海各镇,除海坛、南澳二镇距厦门稍远,仍应照旧制分驻巡防外,其金门一镇与水师提督同驻同安县辖地方,相距最近;自应改为副将,归水师提督专辖,以一事权。见当增饷练兵、减兵就饷通筹营制之际,臣与水、陆提臣深思熟计,凡汛地辽阔、形势紧要之处,兵额未便过减者,或酌裁员弁,为省官养兵之计;水师船汛、营汛,在在需兵分布。如将金门改镇为协,则左营游击、守备各员缺可一并请裁,以所裁廉俸、薪乾等银匀加练兵之饷,兵力较厚而事权归一,于兵制实为允当。准水师提臣李成谋咨请奏改前来,臣查金门镇虽为巡查外海水师洋汛,而水师提督实可就近兼顾。提臣李成谋亲历全辖洋面察看情形,了然心目,议将水提前营游击移驻谾口、金门镇标右营移驻湄洲;见议酌改金门营制,可收因时制宜之效。相应请旨,准将金门镇改设协镇副将一员、中军都司一员,作为专营,仍驻金门;其前请移驻湄洲之金门右营游击、守备各员缺,亦作为专营驻扎湄
一、奏稿 第 34 页
洲,均隶水师提标统辖,巡查外海水师洋汛。所有金门镇总兵一员、左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均请敕部议裁;截存廉俸、薪乾等银,仍存司库,毋庸报拨,以充兵饷。
  除应行裁改之千、把、外、额暨战守兵丁名数以及另请颁发印信、钤记各事,宜俟该营另行查议详咨办理外,合将请改金门营制缘由,会同水师提督臣李成谋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另有旨。钦此』。)


一、奏稿 第 34 页
   闽省内地兵米改给折色并将经徵各属严定考成摺(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会福建
    巡抚徐宗干衔)

  奏为闽省内地各营兵米一律改给折色,并将经徵各州、厅、县、县丞严定考成,以儆惰延;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照闽省内地各州、厅、县、县丞年额应徵粮米一十二万五千八百三十八石零,内除应解道仓备给旂营并抚标各营等项本色米二万八千九百九十九石零外,就地派给各营本色米九万三百二十六石零;又额估米折银八万三千二十一两零;又台湾府属台、凤、嘉、彰四县应运内地各仓额谷六万五百二十四石零,内除折色谷二万八千四百四十二石零外,应运本色谷三万二千八十一石零:历经遵办在案。
一、奏稿 第 35 页
  就地给兵之米,向未严定考成,各属因而任意延欠;迨至交卸,率归交代案内虚款列抵,日久渐成无著。见计各营积欠之米,多则万馀石、少亦数千石,频事檄催,从无清给。是就地放给本色,兵胥受病也。闽省地瘠民贫,纳粮多系零星小户,每以折价称便;徵粮书差,因例应本色,多方刁难,必遂所欲而后许其折色。究之所收之价,归官者十之七、八,书差侵肥者十之二、三。是徵收本色,民胥受病也。上游各属,滩高水险,解运维艰;其奉拨解道之米,即幸而到省,而运脚有费、量收有费;每运百石之米,馀米多则耗费十石左右、少亦三四石不等。是解运本色,官胥受病也。查上、下游各州、厅、县、县丞就地放给兵米,名为本色,实多私行折价;其取之民也,每石收钱五、六千文至七、八千文,而放给各营每石仅折银一两一、二钱或一两三、四钱不等。积习相沿,由来已久。见在绿营兵额拟裁减五成、挑留五成,每守兵一名饷、米并计,月可得银三两;支饷银二两四钱、支米三斗折银六钱也。马兵月支饷、银二两七钱,战兵月支饷、银二两五钱五分,折米均如守兵之数。兵既无需乎本色,而地方官民徵解、完纳又以折色为便;应将各属向来折徵价值,明定章程,不准格外浮取,饬令一律径解折色。除驻防旂营官兵别无生产、专恃月米养赡,仍应按照向章折解道仓买米放给外,其馀内地各营,统以每石折银二两,就近移营散给。如有不敷,由道另行拨补。似此变通办理,折徵既有定价,胥差无从浮收,闾阎可免勒索之弊;饷由司给、米由道拨,
一、奏稿 第 36 页
兵丁更无偏苦之虞。且折价解省,不患盘运渗失,道仓书差、斗级莫从挑剔。各属所收折价本有盈馀,每石定以二两散给,虽较从前稍有加增,官仍不至赔累,而兵民均沾实惠。惟汀、漳等处甫离兵燹,泉州、兴化、永春亦向称积疲,徵收一时未能如额;同治元年以来,每年通省徵完不过五、六万石,除应给旂营本色米二万七千馀石外,只剩三万馀石左右。见计内地绿营留兵五成,额应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名。每名年给米三石六斗,估计共应米五万八千馀石,不敷甚钜。应请将额估米折、台折照数凑给,统以二两折算;并请旨敕部:嗣后应估米折照常估拨,以供支放,而免短绌。内地粮米如能照额徵足,则除给兵外,所馀折价,应令照数解司汇同米折、台折两项,一并拨充兵饷。其台属应运内地一半本色米三万二千八十一石零,请由台湾道饬属就地变价抵给台、澎各营兵饷,由司在于应发台、澎饷内截除。至各州、厅、县、县丞应解米石,饬令随徵随解,毋许压存;倘有延不清解,无论解道及就地给兵,均照粮米未完定例,严行参处。据署福建布政使周开锡、督粮道傅观海会详请奏前来,臣等覆加查核,各属粮米所收,多系折色。见即以折色解给,每石酌定银二两。其有被扰及积疲之区,徵收暂难如额,即按照实徵分数指拨;其不敷之数,在于米折及台折银两凑给,并循照粮米未完定例,严行参处。实于兵糈,大有裨益。闽省见改兵制,尤不能不因时变通,以求实济。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一、奏稿 第 37 页
  再,台、澎兵额应如何裁减加给饷米?俟新任台湾镇刘明灯、台湾道吴大廷抵台后,再行查看奏明办理。合并声明。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该部议奏。钦此』。)
                   (--以上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二十)


一、奏稿 第 37 页
   恭报起程日期摺(光绪十年七月二十六日)

  奏为微臣恭报起程日期,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光绪十年七月十八日,钦奉上谕:『大学士左宗棠著授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等因,钦此。臣谨于二十六日陛辞请训,即日启行;并将前次奏明带来驻扎直隶通州亲军百名,仍带由直隶通州取道山东德州、济宁州回江阴,仍归原营,交营官记名提督喻先知收伍,照常训练。臣一面驰赴江宁,与两江督臣曾国荃筹商兵事、饷事,相度机宜,扼要驻扎;至福建军务情形,仍当与穆图善、杨昌浚等妥筹办理,随时具奏,以慰慈廑。
  所有微臣起程日期,理合恭摺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38 页
   行抵江宁会筹拨调勇营赴闽摺(光绪十年八月二十八日)

  奏为微臣行抵江宁,会筹拨调勇营随带赴闽,以厚兵力;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七月十八日,钦奉恩命督办福建军务;二十六日,陛辞就道,水陆兼程。八月二十六日,行抵江宁省城,晤两江督臣曾国荃筹商一切,现在江南防务布置,尚属周密;惟福建海防,系臣专责,见在该处情形吃紧,臣当迅速成军,开拔前进。第新募勇营,虑难就范,不如旧部亲军,随同征剿有年,较为足恃。恭读七月十九日上谕:『左宗棠著前往浙江、福建交界地方督兵驻扎,以备策应。除前调北来恪靖七营及拨给杨昌浚恪靖四营归左宗棠节制调遣外,其馀江军不得再行请调,以免顾此失彼』等因,钦此。见杨昌浚已于江南拨调四营赴闽,其馀七营,臣此次谨遵旨调往福建防守。然兵力尚单,难资分布。曾国荃公忠在抱,未能释然;因于江南各军营内再添拨督辕亲军后营一营,归臣并调前往,其饷需仍由江南筹给。一俟部署定妥,剋日起程。应如何扼要驻扎及应筹勇饷,容臣体察情形,随时具奏。
  所有会筹拨调勇营随带赴闽缘由,理合恭摺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已悉。著该大臣即将各营调齐,赶紧部署起程,接续进发。钦此』。
一、奏稿 第 39 页
   添募勇营并宽筹经费请敕部先拨实饷摺(光绪十年九月初三日)

  奏为微臣督师赴闽,尚须添募勇营,并筹行营一切经费;请旨敕部先拨的饷三十万两,以济急需。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八月二十八日曾将行抵江宁会筹拨调勇营缘由,奏明在案。见接福州电信:台北基隆地方尚被法夷佔踞;援闽系臣专责,亟须厚集兵力,迅赴戎机。见在江南抽调八营难资分布,臣再拟派委妥员添募数营,随后开拔赴闽,扼要驻扎备调。但增一营,即多一营之饷;且招募经费、制办军装、沿途转运各局及臣行营办事文武随员日支薪资,一切需款甚巨。除江南所调八营月饷,业经会商两江督臣曾国荃仍由江南按月解济外,所有另筹添募并各项要需,无从筹措。前陛辞时,钦奉面谕,原允月给臣军饷银十万两;钦仰圣慈体恤,至周且备。跪聆之下,感悚难名。臣已经整理队伍,剋日赴防;约计目前需银三十万两,乃资展布。应恳天恩敕下部臣赶先照数指拨,出自鸿慈,不胜悚惶待命之至。至将来募军到防,每月实需饷糈若干?容臣抵闽后通盘核算,再行据实具奏。
  所有添募勇营并宽筹一切经费,请旨敕部先拨实饷缘由,恭摺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一、奏稿 第 40 页
   (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年九月初九日,奉上谕:『左宗棠奏「添募勇营并宽筹行营经费请敕部先拨的饷」一摺,览奏已悉。法人注意台湾,左宗棠拟添勇营,自系为军务紧要起见。惟闽省原有兵勇本不为少,近杨昌浚及该大臣带往者又有十馀营,兼令杨岳斌带八营继进,程文炳、周盛波两军中亦必有一军赴闽;目前台防紧急,兵械一切苦于无船装运,并不患陆兵之少。该大臣应遵前旨,在闽境驻扎,毋庸身临前敌,自不必亲统多营。所请添募勇营之处,俟到闽后与杨昌浚将兵数、饷数统筹全局,通盘计画,究竟闽省能筹饷若干?尚短若干?再行奏明请旨。该大臣月饷银十万两,著户部筹款拨解。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钦此』。)


一、奏稿 第 40 页
   台湾军情吃紧请敕重臣由海道赴援摺(光绪十年九月初八日会衔)

  奏为台湾军务吃紧,请旨飞敕重臣带兵由海道赴援,以维大局;恭摺仰祈圣鉴事。
  前奉八月二十二日电旨:『法兵见佔基隆,台北府城万紧;著派杨岳斌帮办左宗棠军务,即带湖南见招八营迅赴福建驻扎漳、泉一带,联络该处绅士、土勇设计渡台,暗结台民,速图逐法之策。此旨著分寄左宗棠、穆图善、杨昌浚等知悉』等因,钦此。臣窃思台湾为南北海道咽喉,关系甚大;倘有疏失,不但全闽震动,即沿海各省隘口不知何时解严。近接福州电信:法夷协力猛扑沪尾,虽经我军抵御,而法船泊沪尾者尚八艘、泊基隆者尚五艘,志在并吞全台。我军将士露宿兼旬,伤亡实多;兵力益单,守御尤形竭蹶。若不赶紧救援,诚恐遗误事机,牵动全局。臣体察情形,目前军务实以援台
一、奏稿 第 41 页
为急。惟台南之鹿耳门,闻有法船守口,不能驶入;各洋面亦时有敌船游奕,非偏师所敢竟渡。谕旨敕杨岳斌驻扎漳、泉,设计渡台,固属万全之策;但军情瞬息千变,杨岳斌陆路入闽,尚须时日。即使兼程赴防,亦恐缓不济急。此时而议救援之法,有不能不量为变通者。
  查台湾鹿港以南之笨港、北之梧栖港,潮至水深均可泊船;由彰化、大甲司、中港、新竹等处,陆程五、六日可至沪尾。闻该处尚为法船诇伺所未及,官军由此乘虚而入,当无妨碍。两江督臣曾国荃虽明知南洋防务不能松懈,然不能不先其所急;拟调派兵轮五艘,并咨商直隶督臣李鸿章于北洋抽调兵轮四、五艘,开赴上海取齐。理合请旨飞敕帮办军务臣杨岳斌统带湖南八营,由汉口附搭轮船赴沪,配载兵轮,先趋厦门暂泊;一面探明法船踪迹,雇领台湾引港水手,由澎湖之乾仔港直达鹿港停泊,将营勇分起登岸,星夜驰赴台北府城,为刘铭传策应。倘法夷慑我兵威、舍而之他,或分犯南北洋海口,杨岳斌仍可率带兵轮,跟踪追剿;臣与沿海各疆臣,亦当严饬海口防营极力堵御,毋致别启戎心。杨岳斌公忠在抱,威望素隆;咸、同间宣力长江,命将行师,成绩可考。方今而言,横海伏波之选,罕有出其右者。如带兵轮渡台,必能靖海氛而纾宸廑。至所统湖南八营月需饷项,应请敕下署湖广督臣卞宝第、湖北抚臣彭祖贤、署湖南抚臣庞际云等,由该两省按月筹解,庶免掣肘之虞。臣为维持大局起见,与曾国荃面商一切,
一、奏稿 第 42 页
意见相同。
  所有台湾军务吃紧,请旨敕重臣由海道赴援缘由,谨会同两江总督臣曾国荃恭摺由驿驰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另有旨。钦此』。)


一、奏稿 第 42 页
   恭报由江宁起程赴闽日期摺(光绪十年九月十二日)

  奏为恭报微臣由江宁起程赴闽日期,仰祈圣鉴事。
  窃臣前将行抵江宁调拨勇营各缘由具奏,九月初四日奉旨:『览奏已悉。著该大臣即将各营调齐,赶紧部署起程,接续进发』等因,钦此。臣连日与两江督臣曾国荃面商海防一切紧要事宜,并部署赴闽一切应办之件,粗有头绪。因台湾军务吃紧,臣不敢稍涉迁延,致滋贻误;前调各营已饬分起开拔前进,其后起即随臣开拔。定于本月十三日,由江宁起程,取道江西河口,以趋崇安;由延平到福州一水之便,剋日即到。容将布置情形随时具奏,以纾宸廑。
  所有微臣由江宁开拔赴闽日期,理合具摺陈报;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43 页
   派员设立粮台并分途安设转运军装各局摺(光绪十年九月二十三日)

  奏为臣军赴闽,派员设立粮台并分途安设转运、军装各局,以资接济,而重军需;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维行军首重筹饷,必先士饱马腾,而后能杀敌致果。臣所调江南八营,前与两江督臣曾国荃商定,仍由江南按月筹解的饷;业经奏明有案。又续调江西三营月需饷银,亦面商江西抚臣潘霨,由江西按月拨解。惟目前海氛尚炽,一切饷项、军装未便由海道运闽;自应仍由江西湖口、河口等处以趋崇安,挨站搬运,庶无他患。除江南、江西派委江宁、江苏、江西三藩司办理后路筹饷事宜,所调各营月饷即由该藩司等派员运解外,再于九江湖口设立粮台,派委营务处三品衔浙江候补道黎福昌总办;并于江西之河口、福建之崇安设立转运分局,以资周转。其各营需用军火、器械等件,有可随地采办者,应于臣行营设立军装局随时制备,方免临事周章;臣已拣派廉干妥员分起安设。凡局中应用经费,均饬极力节省,不准稍事虚糜。臣抵闽后,或添募营勇、或续调各军,均由见设各台、局承运饷需;庶几呼应灵通,无虞掣肘。除分别咨行外,所有派员设立粮台并分途安设转运、军装各局缘由,理合奏明立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44 页
   沪尾战胜见筹规复基隆摺(光绪十年九月二十六日)

  奏为台北沪尾地方大战获胜,见筹规复基隆情形,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接据台湾道刘璈禀称:『沪尾自八月十四日开仗之后,法夷屡思乘间登岸。二十二日卯刻,法船先开大攻我营垒;一面放小划数十只,载兵数百名蜂拥上岸。我军三面包抄,擢胜三营敌其南、淮军二营截其北,中间则有健营土勇数百人御之。鏖战至午,法兵不支,纷纷逃窜;被我军尾追,迫入沙崙之草。法船头目望见,遽开轰击,迎救夷卒上船;然已伤毙百馀名、沈溺数小划矣。是日自卯至未,恶战四时之久;阵斩首级十馀颗,夺获枪械多件。我军弁勇,仅伤亡数十名;实属大获胜仗。探询基隆法兵不过千馀人,皆汉奸及安南胁从之众。该夷于九弓坑、狮毬岭、佛祖岭、牛稠山顶、二重桥山顶、大台后山等处扎营安,法提督亲自梭巡;晚间率兵回船,惟留安南各处人驻守营卡。昨有安南人逃赴提督曹克忠营内薙发投诚,业加抚慰。见在官军进扎蝴蝶岭,合官绅助募之土勇数千,已不下万馀人,正可进图基隆』各等因。臣维兵法莫善于用间、军谋尤贵乎乘机;法夷垂涎台湾,挟全力以思逞,其引诱中华奸民及驱安南裹胁之人以助战,皆意计中事。臣前奏请飞敕杨岳斌带兵救台,原以该处为海道咽喉,不可坐视。其实客军渡海已非易易,而又有不服水土、不熟情形之患;则驾轻就熟,且有
一、奏稿 第 45 页
不如乡兵之可恃者。臣于九月初六日密电刘铭传督饬该镇、道等筹借台湾富户之款,重价募生、熟番万人,以资守御;亦实有所见。今据该道刘璈禀称:有越民投诚及官绅助募土勇之事,臣愚以为用间、乘机,在此一举。拟请密谕抚臣刘铭传督饬所属文武将领,将法夷派守营卡之安南人民多方招纳,以分贼势;并访求台湾所属忠勇明干绅士,激以义愤,劝令倡办团练,相机杀贼。务乘此次沪尾大捷、军声方壮,分道夺取基隆,庶为得势。
  所有沪尾战胜,见筹规复基隆缘由,谨缮摺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前据刘铭传奏报八月二十日沪尾胜仗,业经降旨宣示,并叠谕该抚将被胁越人设法招徕,联络绅团,攻复基隆矣。摺内提督「曹克忠」,自系「曹志忠」之误。著该大臣饬令刘璈随事禀承刘铭传妥为办理,共奏肤功,不得稍存畛域之见。钦此』。)


一、奏稿 第 45 页
   行抵闽省详察台湾情形妥筹赴援摺(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九日)

  奏为微臣抵闽,详察台湾见在情形,妥筹赴援;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十月十四日行抵延平,暂劄齐队;业经电请总理衙门代奏在案。二十二日,接奉二十日电旨:『南北洋援台八轮,剋日进发』等因,钦此;仰见朝廷垂念海隅至意
一、奏稿 第 46 页
。见在臣所调江南各营业已取齐,惟江西三营未到。臣于二十四日起程赴福州,二十七日晋省,与将军、督、抚臣面商进兵事宜,不敢迟回致误。
  惟以臣所闻台湾近日军情,證以台湾道、府及印委各员禀报,则办理实未尽合,有不敢不陈于圣主之前者。伏查法夷犯台,兵不过四、五千,船不及二十艘;我兵之驻基隆、沪尾者数且盈万,虽水战无具,而陆战则倍之。抚臣刘铭传系老于军旅之人,何以一失基隆,遂至困守台北,日久无所设施?臣接见闽中官绅逐加询访,并据台湾道刘璈钞呈台北府知府陈星聚所奉刘铭传禀批,始知八月十三日基隆之战,官军已获胜仗。因刘铭传营务处知府李彤恩带兵驻扎沪尾,平日以提督孙开华诸军为不能战,是夕三次飞书告急,坚称『法人明日来攻沪尾,兵单将弱,万不可靠』;刘铭传为其所动,遽拔大队往援,而基隆遂不可复问。其实二十日沪尾之捷,仍系孙开华诸营之功;即无大队往援,亦未必失沪尾也。沪尾距台北府城仅三十里,如果岌岌可危,地方官有守土之责,其慎重当有过于他人者;而知府陈星聚屡次禀请进攻基隆,刘铭传竟以无此胆识、无此兵力谢之。狮毬岭为台北要隘,所有法兵不过三百,曹志忠所部土勇、客军驻扎水返脚一路者不下八、九营;因刘铭传有『不许孟浪进兵』之语,即亦不敢仰攻。且闻台北各营将领及其土著之人,尚有愿告奋勇往攻基隆者;刘铭传始则为李彤恩所误,继又坐守台北不图进取,皆机宜之坐失者也。恭绎电旨,刘铭传仍应激励兵勇,收复基隆,不得
一、奏稿 第 47 页
懦怯株守,致敌滋扰等因;仰见圣明洞烛,不稍宽贷。臣思刘铭传之懦怯株守,或一时任用非人、运筹未协所致。李彤恩不审敌情,虚词摇惑,基隆久陷,厥惟罪魁;拟请旨将知府李彤恩即行革职,递解回籍,不准逗留台湾,以肃军政。并密敕刘铭传速督所部剋日进兵,规复基隆,毋任该夷久于盘踞。
  又,法夷自九月初五日封禁全台海口,由南西北东至外国名普安得岛麦地方为止。查万国公法虽有战国封堵敌国海口之例,然如系不义之战,诸国例得辨问。公法所载『城池地方被战者围困,局外者不得与之贸易』;固也。若台湾仅失基隆偏隅,旦夕可以收复,岂得以围困论?乃仅以法夷一纸空文,遽准堵禁;在我固多不便,而于各国商务尤有窒碍。据台湾道刘璈呈请奏咨前来,理合请旨敕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照会各国驻京公使据理辩论,立开台湾海口,以保商局,而重邦交。
  臣见派已革总兵杨在元密赴厦门一带确探情形,设法雇船暗渡营勇援台。一俟南洋兵轮赴闽有期,再行调兵分扎马祖澳、芭蕉山等处,以图首尾牵制,不任其肆意久据。
  至一切应办事宜,臣既有闻见,尤不敢缄默不言;仍当与将军臣穆图善、督臣杨昌浚等妥商筹办,以维大局。
  所有详察台湾情形,见筹进兵赴援各缘由,谨缮摺由驿驰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一、奏稿 第 48 页
   (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年十一月十八日,奉上谕:『左宗棠奏「详察台湾情形妥筹赴援」一摺,据称八月十三日基隆之战,官军已获胜仗。因刘铭传营务处知府李彤恩驻兵沪尾,以孙开华诸军为不能战,三次飞书告急,坚称沪尾兵单将弱,万不可靠;刘铭传为其所动,遽拔大队往援,基隆遂不可复问。李彤恩不审敌情,虚词摇惑;拟请即行革职,递解回籍,不准逗留台湾等语。前敌军情关系极重,必应确切查办,不得含糊了事。李彤恩所禀刘铭传各情,人言藉藉;果系因此贻误,厥咎甚重,非递籍所能蔽辜。前谕杨岳斌迅速赴闽援台,即著该前督于到台后详确查明,据实参奏。李彤恩著即行革职,听候查办。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一、奏稿 第 48 页
   派员援台并会筹一切情形摺(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会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
    总督杨昌浚衔)

  奏为派员援台并会筹一切情形,恭摺具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宗棠曾将抵闽日期及台湾情形驰报在案。近接各处探禀:台湾南北各口尚无战事,法船之泊基隆与马祖澳者,来去无常。
  臣等虑其再犯内地,已檄各营勇分扎长门、金牌、连江、东岱、梅花江各要口,严密巡防。长门、金牌为入口最要之地,见委臬司裴荫森、道员刘倬云星夜督工,就该处竖立铁桩、横以铁绠没入水中,安设机器,随时捩转起落,以便我船出入;敌船至,则起绠以阻之。臣穆图善即驻军于此,躬亲调度。其距省城三十里之林浦、魁岐及闽安右
一、奏稿 第 49 页
路出海之梅花江,概经垒石填塞,仅容小舟来往。以上各处,均建筑台、安放位,派兵驻守,可资捍卫而遏敌冲。此布置内地防务之实在情形也。
  臣等伏念目前军务重在援台,而援台之兵难在渡海。臣宗棠前饬已革总兵杨在元驰赴厦门、澎湖侦察各情,据禀:『法夷自九月初五日封禁海口之后,兵船游弈洋面。英、美各国商船进口,无不卸帆停轮,任听稽察;而于中国附搭渡海之人,搜检尤密。见有翎顶、大帽、用印公文及书劄纸面注有官衔、大人字样者,悉取而投诸水;若军装、器械,尤为该夷所深忌。外国商船亦不敢轻易搭载,致肇衅端。从前该夷遇见中国夹板商船,尚止盘查烦扰而已;近则掠船劫物,一如海盗,商船因之裹足。臣宗棠与德国商人商议,雇船则坚以有碍公法为词。似此海道梗塞,纵有雄兵不能飞渡,焦灼万分。臣等再四筹度,拟飞咨南洋大臣迅饬援台兵轮剋日放洋,故作径薄台北之势;务使法夷牵制顾畏,不暇梭巡。臣等一面檄饬前江苏题奏道王诗正统领恪靖亲军三营,陆续开赴泉州蚶江一带;先派杨在元驰往该处准备渔船多只,俟王诗正兵勇取齐,扮作渔人黑夜偷渡,由笨港、鹿港、梧栖港等处分起上岸。惟渔船须觇风色,不能迫以时日耳。其军火、器械,概由杨在元设法雇船运送;杨在元两署台湾总兵印务,情形熟悉,即饬专司台湾转运军需局务,藉资得力。王诗正统兵渡台,固当遇事禀商抚臣刘铭传、帮办臣孙开华妥慎办理;然军情瞬息千变,如有机会可乘,臣等亦准其相机行事,不必过于拘牵。
一、奏稿 第 50 页
臣宗棠复派行营总理营务处江苏候补道陈鸣志剋日渡台,会商台湾镇、道及地方绅士妥筹恢复基隆之策。陈鸣志军谋、吏治皆其所优,必能使各营联络一气,以壮声威。查台北至基隆路径,由水返脚、五堵、六堵以至暖暖街,过港经石梯至鸟嘴山,颇称险阻;暖暖乡团义勇据鸟嘴山,与法夷扎营之九弓坑、狮毬岭对垒。见正竭力拒守,待援甚殷。臣等拟饬王诗正、陈鸣志联络该义勇及曹志忠各营,竭力猛攻九弓坑、狮毬岭,必拔其垒,步步为营,以取建瓴之势。其沪尾港口,业经孙开华、章高元各营分段驻扎,预备地雷、火箭及格林甚多,足资守御。至南洋各兵轮到闽,必先攻取马祖澳以通福州出海之路;然后驶赴沪尾,与贼决战。臣等俟帮办军务臣杨岳斌到日,即商定进取机宜,期无负朝廷廑念海疆至意。
  所有派员带兵援台缘由,臣等叠次会商,意见相同。谨合词恭摺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再,此摺系臣宗棠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均悉。杨在元著仍遵前旨,不准留营台湾;转运事宜,即著另派妥员接办。王诗正既经檄派统营渡台,著归刘铭传节制调遣;左宗棠即咨明该抚随时察看,如不得力,即行撤回,毋稍瞻徇。钦此』。)
一、奏稿 第 51 页
   各军剋日渡台片(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会闽浙总督杨昌浚衔)

  再,正封摺时,钦奉电旨:『法添舰装多兵赴基隆,狡喝叵测。著左宗棠、杨昌浚饬恪靖各营及程文炳军剋日渡台』等因。臣等查本月十八日据抚臣刘铭传电称:『连日法添兵、添船,基、沪共泊船十五只,小轮在外。十二日到法兵五百名,据言尚有二千不日即到』等语;臣穆图善迭据代理澎湖协副将周善初、澎湖通判郑膺杰禀称:『九月二十七日,有法船一号驶泊乌嵌海面;次日开去。十月初三、初六等日,又有法船一艘来泊,旋即开行;见船必搜,商贾裹足。澎湖孤悬海中,兵、饷、械三项均缺;非内地筹备设法援应,危局难支』等情。据此,臣等查法船游奕海上,来往无定;究竟添兵若干?无从臆揣。至我军渡台之难,前摺已详言之,实因无商船可雇;渔船小而畏风,非可限以时日,不得不加意慎重。见仍饬统领恪靖援台各军王诗正、营务处道员陈鸣志剋日进发,不敢迁延。程文炳各军,尚未抵闽。吴鸿源于十月二十九日由厦门起程东渡,所部春字营改由泉州惠安县属之崇武、獭窟等处雇用渔船潜渡;中间有无阻碍,尚未据禀报前来。所需军饷、器械,臣等自当分别咨商江南、广东各省并行福建善后局遵旨竭力筹解。除转电两江督臣曾国荃、帮办军务臣杨岳斌、福建抚臣刘铭传钦遵办理外,谨附片覆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一、奏稿 第 52 页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52 页
   办理各海口渔团片(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会闽浙总督杨昌浚衔)

  再,福建滨海各府港纷歧,渔户船只殆不可以数计。该民操罟为生,朝夕随波逐流,于风涛沙线知之最详。其中固多强悍可靠之人,而嗜利诡随、甘心款贼者亦复不少。此次法夷犯顺,船泊芭蕉山、马祖澳日需牛羊、蔬菜各项食物,多系渔户暗中运送,图索重利;愚民无知,何惮而不为。臣宗棠前在两江总督任内,因筹办海口防务,饬滨海各府、县创设渔团,著有成效;前后筹办情形,叠经奏明在案。臣等伏念用兵之道,先清内奸;制胜之谋,必断接济。闽省海氛日炽,运道未通;正宜举办渔团,以消内讧而御外侮。见已拣派勤练明干之员,分赴福州、福宁、兴化、泉州四府各海口设局,会同地方官及本籍绅士办理渔团。择渔户中骁勇善水者,作为团长;勒以步伐、犒以资财、动以功名、慑以利害,但令不为贼用,其利益良多。需之时日,冀有可成。局中应用经费,仍饬各员明定章程,极力撙节,不准稍事虚糜。臣等会商意见相同,谨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办理渔团,亦制胜之一策。即著督饬官绅认真经理。钦此』。)


一、奏稿 第 52 页
   遵查彭楚汉被参各节据实覆陈摺(光绪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会闽浙总督杨昌浚衔)

一、奏稿 第 53 页
  奏为遵旨确查水师提督彭楚汉被参各节,据实覆陈;仰祈圣鉴事。
  八月二十二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年八月初七日,奉上谕:『有人奏:水师提督彭楚汉近于营务极为废弛,并有虚报兵额,剋扣军粮情事。任用游击窦壮龄,声名狼藉。厦门守口轮船,彭楚汉率行调往他处,不知何意?距厦八十里之金门地方兵力颇单,请饬该提督据险扼守。厦门军火、粮食俱乏,请令该督转饬兴泉永道酌提釐金,派员迅赴广东购办军火;其漳州府属产米之区,应令该道移咨汀漳龙道开禁,以济军食。总兵吴鸿源办理民团颇资得力,近闻募勇前赴台湾,深恐接办无人,团防废置等语。福建防务见尚吃紧,若统兵大员不能得力,其何以资战守!著左宗棠、杨昌浚查明彭楚汉如有前项情弊,即行严加训饬;务令将在防各营认真整顿,不得信任劣员,致滋贻误。金门兵力是否单薄?应否饬令该提督妥为兼顾,俾成犄角之势?军火、粮食能否按照所奏购买?吴鸿源见在已否前往台湾?该省民团是否必需吴鸿源一身经理?均著该大臣等酌度办理。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九月初五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八月十五日,奉上谕:『前有人奏: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于营务极为废弛,并有虚报兵额、剋扣军粮情事;任用游击窦壮龄,声名狼藉:当令左宗棠等查明训饬。兹复有人奏:彭楚汉驻厦多年,毫无布置。前以修城为名,提关税银三万两,所费不过二千馀金;其馀尽入私囊。近又开设柴米商行,勒令所部向该行购买,每月将口粮扣抵。本年三月,
一、奏稿 第 54 页
民间谣传法人欲攻厦门,该提督借出洋为名,潜赴广东;迨知人心略定,始行回厦。游击窦壮龄,平日开场聚赌、包揽词讼,该提督听信该员募勇捏报名数:请饬查参等语。福建防务正当吃紧,若如所奏:统兵大员剋扣兵饷、任用劣员贪黩营私各节,亟应严参惩办,以儆效尤。著左宗棠、杨昌浚归入前奏,一并确查据实具奏,毋稍偏徇。原摺均著钞给阅看。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钦遵当即密委福建分缺先用知府梁玉瑜驰赴厦门,按照原奏所参各节逐一确查。兹据梁玉瑜查明禀覆前来,臣等覆核无异;谨详晰为皇太后、皇上陈之。
  查彭楚汉于同治十三年由直隶大名镇交卸到厦,历年以来整饬军旅,地方颇称安靖;办理防务,遇事整顿,历任督、抚臣甚为倚赖。自中、法肇,益将各营兵丁严加选汰,一时之羸兵弱卒不无怨望;风影无根之谈,未必不始于此。彭楚汉以法夷攻扰马尾、佔踞基隆,强寇在迩,厦门实当要冲,逐日巡行各营,督率操练。夜即住宿营房,归署之日甚少。福州将军臣穆图善等节次奏报谓:『彭楚汉威望素著,办事镇静;见统新旧防勇四营及练兵民团勤加操练,分布得宜。复添设杉板船并募水勇两营,以备浅港截击』。臣等抵闽后,查察相符。原奏谓其营伍废弛,毫无布置;殆系传闻失实之辞也。彭楚汉自咸丰四年由武童投效杨岳斌营中,统带长江水师,战功最著;嗣随杨岳斌赴甘肃剿办回逆,尤有声绩。在大名镇任内统领练军,极为认真;李鸿章深加器重。迄今三
一、奏稿 第 55 页
十馀年,家无中人之产;见统水、陆各军,并未领取统费。其廉洁自好如此。待士严而有恩,虚捏兵额、剋扣勇粮,向来无此陋习。原奏谓其开设柴米商行,勒令所部购买,每月将口粮扣抵;不特查无其事,抑且与彭楚汉素履悬殊。原奏又称彭楚汉以修城为名,提关税银三万两,所费不过二千馀金,其馀尽入私囊;访诸舆论,从前并无修城提用关税银三万两之事。惟彭楚汉近以军务吃紧,于白石地方建造台一座;或即因此辗转误传,亦未可知。至谓其本年三月民间谣传法人欲攻厦门,该提督借出洋为名,潜赴广东,迨人心略定,始行回厦等语;查彭楚汉于三月闻警之时,深虑船单势孤,急将守口轮船调回港内,以备战守,一面督饬兵勇昼夜巡防,其时例应巡洋,因厦防吃重,未便远离,民心赖以镇定,实无出洋潜赴广东情事。众目昭彰,共见共闻。彭楚汉秉志忠亮,当不至临难存苟免之心;况见有八旬老母迎养在署,岂忍弃而之他。以统兵大员身肩重任,强敌压境,尤非一避所能了事;此可以不辨自明也。至听信游击窦壮龄募勇捏报名数并窦壮龄平日开场聚赌、包揽词讼一节,查窦壮龄系兴泉永道孙钦昂与彭楚汉会劄饬募壮字劲勇四百五十名,分驻厦门城西围子内、靖山头堆、釐金局、海关、后路头、武昭殿、火神庙、兴泉永道署、厦防厅等处,彭楚汉号令严明,平日点验兵勇,最为覈实,谅不至任其捏报;而以四百五十名勇驻扎至五十馀处,果其虚捏太多,何能分布?臣等于委员查覆后,复密饬兴泉永道就近点验,实无虚额捏报情弊,亦无开场聚赌、包
一、奏稿 第 56 页
揽词讼等事。此臣等派员查明原参各节,并證以平日见闻之实在情形也。窃维时事多艰,将才难得;任事之臣,宜加护惜。彭楚汉忠勇廉明,驻守厦门,隐然为闽省之镇。朝廷方资倚畀,必不以人言为转移;原奏所参各节,既查明实无其事,应请毋庸置议。至彭楚汉所部各军,臣等仍当函商令其加劲训练,精益求精,以仰副圣主廑念闽疆之至意。其窦壮龄居官若何?容再随时查察办理。
  除金、厦防务暨吴鸿源渡台各节,由臣等另摺奏报外,所有遵旨确查彭楚汉被参各节据实覆奏缘由,谨合词恭摺,由驿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再,此摺系臣宗棠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56 页
   试办台糖遗利以浚饷源摺(光绪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会闽浙总督杨昌浚、已革巡
 抚张兆栋衔)

  奏为试办台糖遗利,以浚饷源;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维赋税有常、度支无限,则开源、节流之说,不可以不讲也。开利之源,自以因民所利而利之为善。盖源开而流弊自少;故与民争利,不若教民兴利之为得也。十闽山多田少,素称硗瘠,民食多取给于外洋。而滨海各处,颇有淤壤,土少沙多,隆冬不霜
一、奏稿 第 57 页
;物其土宜,惟甘蔗尤茂。故海滨之农种蔗熬糖者,十居七、八。昔年中国自为贸易,衣食粗足。外洋通商以来,岁购红、白糖数十万石,民当增富;距农日加勤,其贫犹昔。考厥缘由,證诸西艺,盖中国贫农制器不精、熬煎失法,不能与外夷比;而朴拙同安,虽无利犹觉无害。今外夷互市,彼精我粗、彼巧我拙,虽购华糖并非自食;香港等处已广设机厂,提红糖变为白糖,以其半载回彼国、半仍卖还华商,皆获重利。中国贫农之辛苦,不能自享;其膏腴岁产徒饶,利权外属,无如之何。臣宗棠等抵闽之后,见边防紧急,营勇日增、库司告竭,邻协维艰;不得已商借洋款,暂顾目前。然款多息巨,筹填匪易。适有条陈糖利者,据称洋人煮糖之法,精于中国;出糖之数,加多一、二倍。由红提白之法,中国亦可自行;不夺民间固有之利,收回洋人夺去之利,更尽民间未尽之利。他口不计,仅举省垣贸易考之,年售仙游白糖七万馀石、福州红糖三万馀石;土人作糖每蔗十三石得糖一石,大约有蔗一百七十馀万石。若用西法制之,可得糖三十馀万石,较民间制造可多二十馀万石;每石作价银四两,可长银八十馀万两。除去机厂、人工及一切杂用,应可长银四、五十万两。此项长银,或提补借息、或再倡别利,为益滋大,实属有利无害。臣等覆核所呈,不为无见;證诸舆论,亦皆翕然。但事属创办,不敢不慎。拟于借款内提银数万两,先派熟知糖务之员亲赴美国产糖之区参观做法、购小厂机器,兼雇洋工数名来华试制。俟考定得糖实数,另议章程;或购蔗制糖、或代
一、奏稿 第 58 页
民熬煮。民利仍还之民,官止收其多出之数;著有成效,即行扩充。不惟内地各口可以一律照办,台湾产蔗尤多,军务一平,即须加意仿办。果如西书所载,利益与盐相埒。惟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如官倡其利,民必羡之。有的实之户、不搭洋股者,呈资入股,应准承课充商;官本既还,止收岁课,不必派员管厂。一切章程,届时再议。应否如斯,未敢擅便。谨合词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敕部议覆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该部议奏。钦此』。)
                    (--以上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十三)


一、奏稿 第 58 页
   会阅海口台严备闽防并待船援台摺(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会福州将军穆图善
    、闽浙总督杨昌浚衔)

  奏为会阅海口台,严备闽防,并待船援台;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台湾近日布置情形及臣宗棠拟亲赴台湾督战无船可渡各节,已于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会摺,由驿驰陈。拜摺后,连接探报:法兵船七艘泊马祖澳,掳引港人讯问:福州各港何处有水雷?有无兵船?声言往截南洋五船后,二十七、八日再来闽港等语;业于二十六日电请总署代奏。臣维狡虏声东击西是其惯计,然亦不可不防。臣宗棠、臣昌浚即往长门要隘,会商臣穆图善妥筹一切。将海口水道标识立即撤去,并督饬水雷教习将
一、奏稿 第 59 页
各雷火药装齐,沿港布;一面通知各国领事,即日封港。长门、金牌各台,本闽港第一关键。当由臣穆图善将马江起出建胜船之十八墩大,迅催安妥;又将原设各次第修备,督同各将弁昼夜巡守。敌船如敢来犯,立予轰击。其第二重门户则闽安之南北岸,亦关紧要。原设各台被敌轰毁之后,正在修整;原设各亦尚有数门,可以开放。臣宗棠、臣昌浚于十二月二十六、七等日先后出省,由南台、林浦、马江、闽安南北岸加巡视。二十八日,同到长门、金牌,各营将士均站队试枪,军容甚肃;各台可放之,亦皆演放数过。如狡寇果来,势难插翅飞过。惟基隆一日不克,台围一日不解;目击时艰,无船飞渡,徒深焦灼。南洋五船,原奉谕旨,归杨岳斌节制调遣;惟被围于浙江温州、石浦里港,未知何日方能到闽。倘与法船决战,得托福庇乘胜冲出抵闽,自当会商杨岳斌、程文炳设法援台,以纾宵旰;断不敢因循迟误,再蹈从前覆辙。
  所有臣等查阅海口台各缘由,谨合词恭摺驰陈;伏祈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再,此摺系臣宗棠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59 页
   援台各营分渡情形片(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会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杨昌
    浚衔)

一、奏稿 第 60 页
  再,臣等钦奉光绪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电旨:『左宗棠等电称法七船泊马祖澳,二十三日开往北行等语;法船飘忽无常,或截援船、或犯闽港,均未可知。著左宗棠等督饬各军严防闽口,仍催援兵渡台,使彼多所顾忌。南洋五船,据电至南田;见泊何处?曾国荃与左宗棠等电商,务期稳慎进取,牵制敌势。钦此』。具见圣慈悬念台防,极为周至;敢不审慎图维。
  旋接曾国荃十二月二十八日电开:『探得法船六艘,均由六七山开向南行,孤拔在内;将截南洋各船于石浦』。又有『欲将续到台湾数轮调齐,诱使吴安康出港,会合夹击;并带有鱼雷艇。已飞电镇海传知吴安康』等语。是法船专注五船,意在拦截南洋赴闽援师;便可任其所之,无所阻遏。吴安康得曾国荃电信,计必稳慎自守,不为所诱。惟顷据吴安康电报:『五船于十二月二十九日由石浦赴闽,遇法船九艘,随令五船布阵。忽风雨、大雾,目不相见,时许始霁,法船与澄庆、驭远二船,均不知去向;其南琛、南济、南瑞三船,已泊入宁波口。见正电饬确探澄、驭两船下落』。又据上海机器局委员潘露禀称:『遵札试造火龙、水雷,见在露夜赶造;将来如果合用,则较鱼雷价廉工省,实为海防之一助』。至援台之师,前派已革道员王诗正等统带各营,分起渡台;自头、二起到澎湖之后,久无抵台确信。正悬盼间,十二月二十九日接水师提臣彭楚汉及绅士道员叶文澜来电云:『平安轮船,二十七日由台回厦,载去台湾道刘璈所募岳勇
一、奏稿 第 61 页
七百馀名,已至台南山后之卑南起岸;旋转至澎湖,将头次运送到澎之岳勇七百馀名,亦载往卑南起岸回厦。王诗正、陈鸣志已抵台南。所有业已到澎之恪靖良营,已于十二月二十日雇民船渡笨港;恪靖刚营头队暨恪靖副中营,亦拟二十二、三等日渡偏港。其第三起到厦待渡之刚营尾队二百馀名及县丞朱佩馨所带之督标亲军营,原拟仍令平安轮船载往卑南起岸。而英领事因该船借用英国旗号,见时应守公法,不能前去;嗣再四与商,该船托称前赴香港,而潜载刚营尾队及督标亲军赴卑南。无如近日法船梭巡更密,是否能渡?尚未可必』。是援台之师设法分渡,已属不遗馀力。王诗正等一俟所部到齐,必当禀商抚臣刘铭传、帮办臣孙开华赴基隆助剿。
  顷又奉到正月初二日电旨:『法人添兵日众,我军亟应速渡助剿。著左宗棠等催令杨岳斌、程文炳两军设法潜渡,以厚兵力』等因,钦此。查杨岳斌业已进驻泉州,程文炳亦剋日开拔前进;该两军叠奉谕旨严催渡台,但有一线可乘之机,断不敢因循坐视,上烦宸廑。
  除将叠次电旨恭录咨行并转电飞催外,谨将近日探报及援台各营分渡情形,附片陈明;伏祈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62 页
   请旨敕议拓增船大厂以图久远摺(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会衔)

  奏为请旨敕议拓增船大厂,以图远久;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惟海防以船为先,船以自制为便;此一定不易之理也。臣于同治五年奏设船政于福建,仿造外国兵船;甫蒙俞允,即拜西征之命。一切制造,经历任船政大臣斟酌办理,不敢耗费财力;所制各船,多仿半兵、半商旧式。近年虽造铁胁快船,较旧式为稍利;然仿之外洋铁甲,仍觉强弱悬殊。船中枪,概系购配外洋兵船所用,又有多寡利钝之分;所以夷衅一开,皆谓水战不足恃也。夫中国之地东南滨海,外有台、澎、金、厦、琼州、定海、崇明各岛屿之散布,内有长江、津、沪、闽、粤各港口之洪通;敌船一来,处处皆为危地。战固为难,守亦非易。敌人纵横海上不加痛创,则彼逸我劳、彼省我费,难与持久。欲加痛创,则船不逮。况见今守口之率购自外洋,子弹、火药形式杂出;各、各弹南北洋虽能酌补,而身、枪管久必损缺。各国既守公法,一概停卖;将来由杂而少、由少而无,诚有不堪设想者。臣去冬布置闽海防务,亲历长门、金牌察看台,饬将马江被敌击沈之起出安配,粗足自固。然位少而海口多,陆师仍不能省;兵多饷钜,司库难支,不得已而有商借洋款之举。夫借款必还,且耗钜息;幸而军务顺手,尚不失为权宜。倘夷燄日张、海防日棘,而徒剜肉医疮、勉强支拄,
一、奏稿 第 63 页
何以剚强寇而靖海疆!臣愚以为攘夷之策,断宜先战后和;修战之备,不可因陋就简。彼挟所长以凌我,我必谋所以制之。因于船政局旧班出洋学生内询考制大略,据称『泰西厂不一,当以法华士厂、克虏伯厂、安蒙士唐厂、好雨莺厂四处为最。法、克两厂身筒皆鍊成全钢,安蒙士唐厂筒用精钢、身用熟铁,好雨莺厂筒用精钢、身用铸铁,皆擅专长。然半钢、半铁制费虽减,终有用久裂缝之虞;不如纯用全钢,价虽贵而无弊。参观比较,仍以德国克虏伯、英国法华士作法为妙。故中外各国,用该两厂之为最多。中国欲兴政,必于此两厂择一取法,雇其上等工匠,定购制机器,就船政造船旧厂开拓加增,剋日兴工铸造;虽经始之费需银五、六十万两,而从此不向外洋买,即以买经费津贴厂,当亦有赢无绌。惟制之铁,与常用铁器炼法不同,必须另开大矿,添机炼冶,始免向外洋购铁。查福州穆源矿苗极佳,闽中官民屡议开采,以销路不旺而止。若用以制,取之甚便。如能筹得二、三百万金,矿、并举,不惟可自制,推之铁甲兵船与夫火车铁路一切大政,皆可次第举办;较向外洋购买,终岁以银易铁,得失显然。泰西各强国于此等工程,断不贪购买之便而自省烦劳,良有以也』各等语,禀由船政局提调道员周懋琦转禀前来。臣查西洋各国,二十年前尚无铁舰,所有兵船与中国船政局见制相埒;即位药弹,亦多前膛笨重之物。论其昔年兵力、物力,本非能与我为难。孰料该夷逐渐讲求,日新月异,兵船铁甲厚至一尺有馀,
一、奏稿 第 64 页
更以一、二尺厚之阴丁鲁泊如象皮胶者贴衬其里,以故刚柔摩荡,坚韧异常。其后膛巨,全重能力,突过从前;北洋制造局所译克虏伯准心法及兵船海岸位架图说,言之甚详。申报所载英国新造巨可受药弹一千馀磅之重、能洞穿五尺馀厚之铁甲,闻者莫不咋舌;而自泰西各国视之,亦寻常工作耳。该夷务修战具,不惜财力至于如此。此次法夷犯顺,游弋重洋,不过恃其船坚利。而我以船悬殊之故,匪独不能海上交绥,即台湾数百里水程亦苦难于渡涉。及时开厂制办,补牢顾犬已觉其迟;若更畏难惜费、不思振作,何以谋自强而息外患耶!穆源铁矿,臣接见闽省官绅,均谓便于开采;似应委员试办,并拓马江船厂,兴工铸。臣又闻江南徐州铁矿矿苗之旺甲五大洲,若能筹款开办,即于吴、楚交界之处择要设立船政厂,专造铁甲兵船、后膛巨,实国家武备第一要义。臣老矣!无深谋至计,可分圣主忧劳;目睹时艰,不胜愧愤。惟念开铁矿、制船各节,事虽重大,实系刻不容缓。理合请旨敕下内外臣工,迅速妥议具奏。伏乞宸衷独断,期于必行;天下幸甚!至目前福建军务,断不敢因船、未利,托词延误。
  除分别咨商外,谨会同福州将军臣穆图善、闽浙总督臣杨昌浚恭摺陈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留中。钦此』。)

一、奏稿 第 65 页

   援台各营抵防苦战两日获胜因援断退师扼扎六堵摺(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会
    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杨昌浚衔)

  奏为援台恪靖各营甫经抵防,苦战两日获胜;因援断退师,见在扼扎六堵整备进取情形。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照已革道员王诗正、道员陈鸣志统率援台各军,分起由笨港、偏港、布袋嘴等处登岸;业经臣等于正月初四日奏报在案。
  嗣据王诗正等禀称:『所部各营登岸后,饬令拔赴彰化取齐;连接前敌探报:法寇陆续添兵已至四、五千人,势甚猖獗等语。适有西征旧部楚湘壮勇,自愿报效临敌;当此海口已封、渡勇最难之际,未便概置不收。遂挑精壮合之随带哨队,足成一营;委西征立功记名提督谭慎典管带。又台地语言难通、路径歧杂,向导、间谍,非士勇不为功;请添募土勇千人,以厚兵力,而速戎机。腊底抵彰化齐队后,即驰赴前敌』等情;比经批准照办去后。旋奉二月初七日电旨:『李鸿章电奏:「厦门叶文澜初四日来电:暖暖村接仗,我营被法佔踞,退扎六、七里;两军伤殁甚多」等语。著左宗棠等将详细情形查奏』等因,钦此。臣等因未接台北文报,仅于二月十五日将台湾道刘璈所禀探得台北各军战状,电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奏在案。顷接抚臣刘铭传正月三十日咨开:转据王
一、奏稿 第 66 页
诗正禀称:『正月十八日,奉调率所部进扎五堵;十九日卯刻,连接总兵曹志忠、道员林朝栋飞报:法逆近又载到黑鬼数千,由八斗登岸,猛扑月眉山、深坑等处卡隘营垒;各营兵单力薄,不能调拨,势颇不支等语。革道一面饬调提督申道发、贺兴隆拔队速进,一面飞派威营刘见荣、良营易玉林于辰刻带六成行队前往相机援应。酉刻复得暖暖街坐探委员李秉钧报称:我军未刻进抵暖暖街,则月眉山卡隘营垒先被法逆佔踞。并言大杠峰势甚高耸,此地既失,则法逆得势;不特大水窟站脚不住,恐暖暖街亦不堪问等情。是夜威营、良营整队进偪暖暖街前面五、六里许之厂坪,以防法寇夜袭。革道于二十日五鼓,加派刚营继进,自率亲兵队驰赴调度。是日法寇集月眉山,又分队攻大水窟之栋字营,势殊岌岌;当饬威营先赴河之北岸,攻月眉山左路;饬良营继渡,攻月眉山右路;而令刚营偃旗息鼓,绕月眉山之后。该逆向威营直前轰击,提督刘见荣、易玉林令各勇皆依山蛇伏,一枪不放;待其既近,始连环卧攻,伤毙法夷颇多,抵死不退。及刚营从山后转出,四面围击,复鏖战甚久,该逆乃渐溃败,遂将月眉山头层要隘营垒夺回。其大水窟一面,亦因贼势萃聚,大杠峰得以站住;革道即饬威、良、刚三营驻扎所夺营内,并调副中营近驻山脚,以成犄角。此二十日威、良、刚三营获胜,夺回营垒之实在情形也。革道是夜飞调中营队伍,并约曹志忠于二十一日黎明出队,分路进攻。是日法逆亦约齐基隆水陆所有之贼,分七、八路布山谷;兵既倍我,火器充足,并于
一、奏稿 第 67 页
四山峰顶连轰开花巨,我军屹不为动。良营前哨百长胡少亭、刚营前哨百长罗国旺、威营右哨百长李长青、副中营左哨百长龙春芳齐告奋勇,直抢大杠峰顶贼垒;已偪卡门,贼俱披靡。胡少亭、罗国旺举旗先登,皆中殒命;李长青、罗春芳抢获忠骸,各受重伤。刚营提督申道发扼隘死抵,足受枪子重伤,始将全队收还;而威营、良营、副中营仍复分路上山,横击贼腰。革道督率中营会同曹志忠绕入山里,以击贼伏。战势方酣,另股贼突由大水窟抄出暖暖街右、一由鸟嘴峰抄出暖暖街左,断我军后路,各隘土勇皆已溃散;贼众悉萃月眉山,愈战愈多,我军面面受敌。战至酉刻,应援已断、枪子罄尽,势难再守;乃与曹志忠合队下山,冲出重围,收回五堵。此二十一日子尽、援断,难以复驻之实在情形也。见拟即日进扎六堵河西,添配军火、填补伤亡,调齐后路土勇,仍当赶为收复。此次各营初到,正值法寇新添;鏖战两日夜,毙贼数百名。我军伤亡亦数十人,除查明另报外,其阵亡之升用提督两江遇缺尽先题奏总兵奇穆钦巴图胡少亭、花翎都司衔补用守备罗国旺,尤堪悯惜』等情,禀经抚臣刘铭传咨会前来。又接台北府知府陈星聚、基隆通判梁纯夫、淡水县知县刘勋正月二十八日会禀内称:『法寇不知于正月何日新更提督,到基隆尽反前提督孤拔所为,一味笼络百姓、收拾人心,基隆、社、八斗、煤硐等处逃剩莠民,均插白旗从逆;且有为其通线带路者。本月十八日,法酋带兵千馀,以奸民前导,由大基隆山之竹篙岭小路抄到深坑戏台地方;该处无险
一、奏稿 第 68 页
可守,随即退后』等情。禀中所陈二十及二十一日战事,与抚臣刘铭传来咨略同;尾开『暖暖村离郡不及五十里、离沪尾亦止六十馀里,山后均有小路可通。沪尾一口,为敌人所必争;该处守御虽严,兵力究嫌单薄。倘法寇复以奸民前导,潜从小路抄袭,再以兵轮大夹攻,使我五、六堵之兵不能回救,则沪尾危矣』!并称『林朝栋与王诗正之兵,最为奋勇。惟所用皆前膛旧枪,又无车轮炸;此间御敌,非后膛枪不济。请筹拨二、三千杆,设法解台,以应急需』等情。又接道员陈鸣志二月初一日禀称:『所募新勇两营,正月三十日到防,即饬前营进扎马陵坑、后营扼扎各要隘;职道暂驻五堵,督率各营添设台,步步为营。惟法夷佔一高山即安一大,无论崎岖山径,出队总以开花当先;并有九节分拆肩行,到处随可施放。我军不独无开花,即后膛枪亦甚寥寥;所以难于取胜』等语。除阵亡弁勇应由抚臣刘铭传查明具奏请恤外,臣等查王诗正各营战事尚未禀报到营,既经刘铭传钞禀咨会前来,證以刘璈、陈鸣志、陈星聚等禀词,自系属实。外夷火器之利,本非中国所及;所谓九节者,更属愈出愈新。敌势之张,概可想见。见在抚臣刘铭传亲驻六堵,仍饬各营简练军实,以图再举。帮办臣杨岳斌来函:『正月二十一日抵卑南登岸,二月初三日抵台湾府城;俟所部渡台前进』。其需用军火、器械,臣等仍当设法筹解,俾济要需。
  所有援台各营甫经抵防,苦战两日获胜,因援断退师各缘由,谨具摺驰陈;伏乞皇
一、奏稿 第 69 页
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再,此摺系臣宗棠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69 页
   密陈要盟宜慎防兵难撤摺(光绪十一年三月初四日)

  奏为要盟宜慎,防兵难撤;恭摺密陈,仰祈圣鉴事。
  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奉电旨:『法人见来请和,于「津约」外,别无要求;业经允其所请。约定越南宣光以东,三月初一日停战,十一日华兵拔队撤回,二十一日齐抵广西边界;宣光以西,三月十一日停战,二十一日华兵拔队撤回,四月二十二日齐抵云南边界;台湾,定于三月初一日停战,法国即开各处封口。已由李鸿章分咨沿海、云、粤各督、抚如约遵行矣。惟条款未定之前,仍恐彼族狡诈背盟,伺隙卒发,不可不严加防范。著传谕沿海各省将军、督、抚并云南、广西督、抚及各路统兵大臣督饬防军随时加意探察,严密戒备,毋稍疏懈。是为至要』等因,钦此。仰见庙谟宏远、怀柔休息之至意,钦佩莫名。然臣愚以为用兵之道,宜防尔诈我虞;驭夷之方,贵在有备无患。今日之事,实有宜慎之于先、防之于后者。谨先将管见所及,为我皇太后、皇上陈之。
  法夷犯顺以来,屡以忽战忽和,误我大局。上年四月十三日之约,口血未乾,即来
一、奏稿 第 70 页
挑衅。甚且逞其无赖,以为观音桥之战,自我先开;福禄诺之据,系我捏造。要求恫喝,无所不为。朝廷方遣使议和,而彼已一面踞我基隆、一面驶入马尾;乘瑕蹈隙,驯至溃坏而难于收拾。此次复请议和,意似悔祸;然何以宣光既有「退兵」之语,而台湾止有「停战」之文?言停战,则基隆一隅果否交还?尚似未定;言退兵,则北圻全境拱手而去,不问可知。臣远隔海滨,固不敢妄测当局羁縻之苦心、转圜之至计;而前车宜鉴,大局攸关。「津约」五条,已置越南于度外;佔踞之基隆与新失之澎湖,岂可再涉含糊耶!自去秋至今,沿海、沿边各省惨淡经营,稍为周密;今忽隐忍出此,日后办理洋务,必有承其敝者。如果基、澎不遽退还,则当道豺狼,必将乘机起噬;全台南北不独守无可守,抑且防不胜防。此要地之不得不争,所宜慎之于先者也。
  法人利在缓战,而不在言和;其忽然请和者,大抵越南夏令将交,瘟疫流行,军无斗志。尼格里丧师于外、斐礼避位于内,新旧更替,议论纷歧;增饷徵兵,动需时日。且三月新茶瞬将上市,英、俄二国向以茶务为大宗,各国茶商不能任其挠乱。有此数端,故阳餂我以请和之名,阴实便其一举两得之计。我若概从所请,则失地未还、防兵先撤,万一该夷狡焉思逞,而事机已失,言战则要害已为所乘、言和则口舌未能有济,悔无及矣!况上海法租界换竖俄旗,旦夕窥我,举动既多不便;倘因别端肇衅,俄人复藉此生端,则辩论愈难。言战、言和,悉听彼族挟持,而不能自主矣。臣窃谓沿海重兵,
一、奏稿 第 71 页
不可因目前请和,遽议裁撤。盖曾经战阵之兵,缓急可恃。即和约已定,而糜三数月饷项,可以防叵测而备折冲;较之临事周章,当有间矣。此边军之不可遽撤,所宜防之于后者也。
  臣衰年承乏,无补时艰;区区愚忱,不敢不尽。臣奉电旨后,即将基隆是否交还一节,电询总署;数日未奉电复,合并陈明。所有要盟宜慎、防兵难撤缘由,谨密疏由驿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留中。钦此』。)


一、奏稿 第 71 页
   各营旗台局月支饷银开具清摺咨部立案摺(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奏为臣部各营旗台局月支饷银数目,谨先开具清摺咨部立案,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光绪十年七月十八日,钦奉恩命督师入闽,陆续抽调江南、江西各营、添募援台亲军土勇以及设立粮台、转运、军装各局,叠经奏报有案。谨按户部奏定章程:各省军营开支饷项,必先奏明立案,方准造册报销等语。仰托皇威遐鬯,法夷就款;微臣所部各营旗台、局月支饷项经费,自应将大致数目先行造具简明清摺,咨部存案备查。惟招募经费、转运脚价、采制军装、军火以及川资、犒赏、养伤各项杂款,支无定数,有不能豫行开报者;应俟汇造总册时,由臣核实,查照陕甘报销成案,开单请销。约计
一、奏稿 第 72 页
臣部各营旗台、局每月应支银五万馀两,将来各项杂款仍俟汇总具报。窃念上年七月陛辞时,面奉皇太后懿旨:月准给臣军饷银十万两,仰荷圣慈体恤周至。凡我将士,感戴同深。值兹饷项奇绌,臣下尤应如何极力撙节,以济时艰;经臣督饬台、局各员概从节省,尚与十万之数有减无增。此后和议一成,如有可撤、可减之项,更应酌量裁并,以纾饷力,而慰宸怀。
  除造具清摺咨部立案外,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户部知道。钦此』。)


一、奏稿 第 72 页
   恳恩交卸差使回京复命并恳先行开缺回籍调理摺(光绪十一年五月初六日)

  奏为中法和议已定,微臣衰病日剧。吁恳天恩,俯准交卸差使,回京复命;并恳恩先行开缺,俾得回籍调理。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钦承恩命督办福建军务,上年十月杪率师行抵福州,与帮办军务福州将军臣穆图善、闽浙总督臣杨昌浚筹度进止机宜。维时台湾望援甚切,而法船游弋洋面、封禁海口,我兵无船不能飞渡,欲雇渔船,则有海风覆溺之患;商诸邻国,则以公法窒碍为辞。臣等苦心焦思、寝食不安者久矣。旋饬员设法觅雇轮船,载王诗正所统各营直趋澎湖,冒险偷渡;该军甫经到防,遽接恶战。敌人火固精,又得地势;故王诗正各军夺回
一、奏稿 第 73 页
月眉山要隘,仍以子尽援绝,退扎五堵。至于澎湖一岛孤悬海中,本系绝地。法人不得逞于沪尾,乃移巨舰装多兵,猛扑乌嵌;我兵发连中敌船,以弹力过轻,不能轰破。凡夫船不利办理棘手之故,臣固早虑及之矣。福州地面滨海,风寒潮湿最易中人。臣自抵闽以来,身体羸瘦,饮食锐减;手腕颤摇,难于握笔。每批阅文牍,万分吃力;为时稍久,便觉心神彷佛、头晕眼花。又以毒湿薰蒸,身触发,痛痒交作,喀血时发。终日坐起时少、睡卧时多;偶一行动,遂形气喘、腰疼,实有困惫不堪之象。医者云:『心血过亏,水土不服;风邪入里,病根已深。必须息心安养、静摄调理,方冀稍痊』。臣自维行年七十有四,受恩深重;如果军事孔棘,原不敢遽望生还。惟见在中法议和,夷务稍可歇手。福州各海口驻兵设防,尚属周密;台湾虽经停战并未撤兵,即小有震动,穆图善、杨昌浚、杨岳斌、刘铭传、孙开华诸臣必能相机商办,不至偾事。臣衰病之躯,加以水土不服;重负未释,恐贻陨越之羞。惟有仰恳天恩,俯准交卸督办军务差使,回京复命;并恳恩先行开缺,俾得回籍调理。倘蒙俞允,臣俟奉到谕旨,即将所部各营勇拨归督臣杨昌浚节制,听甚斟酌撤留。所有钦差大臣关防,或移交、或由臣委员赍缴,恭候圣裁。
  所有微臣衰病日剧,请交卸差使,回京复命,并恳恩先行开缺,回籍调理缘由,除电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奏外,谨缮摺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一、奏稿 第 74 页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殊深廑系。著赏假一月,安心调理;毋庸开缺。钦此』。)


一、奏稿 第 74 页
   请敕总署速商法使交还基澎法兵悉数退出其兵船不得停泊各海口片(光绪十一年
    五月初六日)

  再,正拜摺间,接镇海、天津、上海各处电报:逆酋已于四月二十九日在澎湖病死;业经会同督臣杨昌浚电奏。惟查平安轮被掳之乾军弁勇,昨奉电旨:『敕李鸿章派员赴澎湖会商法兵官,约定日期妥为收回』等因;见在孤拔既死,自应另与法官商办,俾得早日收回。应请旨敕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李鸿章与法使巴德诺脱速商交还基、澎,法兵悉数退出;其兵船亦应即日驶去,不得停泊各海口。迅出斯民于水火,地方幸甚、人民幸甚。是否有当?谨附片陈明,伏祈圣鉴训示。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一、奏稿 第 74 页
   再恳交卸差使展假回籍摺(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七日)

  奏为恭谢天恩,并恳俯鉴下情,准予交卸差使,展假回籍;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前因衰病日剧,陈请开缺回籍调理;昨于六月十五日递回原摺后开:军机大臣奉旨:『览奏殊深廑系。著赏假一月,安心调理;毋庸开缺。钦此』。跪读之下,感激涕
一、奏稿 第 75 页
零。伏念微臣衰朽残年,谬膺重寄;成功未奏,方切疚心。乃以多病之躯,上烦宸廑,仰荷圣恩优渥,赏予假期;敢不恪遵谕旨,就地医治。况海氛甫靖,善后宜筹;倘能勉强支持,何敢再三渎请。奈六月初九夜陡患痰涌、气喘诸症,手足瘈疭、神志昏迷;赶紧进药,逾时始苏。嗣后反复靡常,病势较前加剧。据医者云:『实因心血过亏,风邪入里,兼以水土不服所致;万难剋日就痊』。微臣自顾藐躬,有负重任;耄老既觉其无为,异地终难于调摄。惟有吁恳天恩,宽予假期,俾得回籍调理;倘获病体渐愈,断不敢稍耽安逸,自外生成。至若钦差大臣关防及随带恪靖各营应如何交卸之处?未敢擅便;伏候谕旨遵行。
  除将海防应办事宜暨福建布置情形另摺驰陈外,所有恭谢天恩,并恳俯准交卸差使,展假回籍缘由,谨再专差赍摺上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左宗棠奏,因病吁请开缺回籍,当经赏假一月,俾资调理。兹据奏称:病难速痊,恳请交卸差使,展假回籍等语;览奏病情,殊深廑念,自应俯如所请。左宗棠著准其交卸差使,不必拘定假期,回籍安心调理。该大学士夙著勋勤,于吏治戎机久深阅历;如有所见,仍著随时奏闻,用备采择。一俟病体稍痊,即行来京供职。钦此』。
    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奉上谕:『左宗棠奏「请交卸差使展假回籍」一摺,本日已有旨准其交卸差使,回籍调理矣。所有钦差大臣关防,即著交杨昌浚派委妥员赍京呈缴
一、奏稿 第 76 页
。至该大臣所统恪靖各营见在应留、应撤著左宗棠、杨昌浚体察情形、悉心会商,奏明办理。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一、奏稿 第 76 页
   遵旨交卸差使摺(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奏为遵旨交卸差使,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奉上谕:『左宗棠奏「请交卸差使展假回籍」一摺,本日已有旨准其交御差使,回籍调理矣。所有钦差大臣关防,即著交杨昌浚派委妥员赍京呈缴。至该大臣所统恪靖各营见在应留、应撤,著左宗棠、杨昌浚体察情形、悉心会商,奏明办理。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自和议大定、海口弛封以来,臣即札行各营及后路各台局截算饷项,听候裁并;见在援台各营因无船只尚未内渡,各营、各台局截算饷项,尚需时日,亦未申覆前来。除将随营办事文武各员弁及差官大旗薪水、口粮截清散发、酌给川资,一律裁撤外,所有各营、局已会商督臣杨昌浚,由其酌量撤留,以节饷糈。两江应解恪靖八营饷项,已咨请将九月以前之饷提前解闽,以便办理遣撤事宜:均分别咨行在案。兹于七月二十六日,将原领咸字八十号钦差大臣关防一颗标封及行营一切文卷、勇册委员赍送杨昌浚收存,并留经理支应委员清理饷项;此后收发银钱重件,随时禀请杨
一、奏稿 第 77 页
昌浚核示。各营、局裁撤事竣,由该台、局经手人员将收支总数详请杨昌浚核明会衔奏销,不得迟误。臣移交清楚后,择日起程回湘;一俟到籍,再行奏报。此后遇有奏咨事件,即随处借用地方官印信,俾免延误。
  所有微臣遵旨交卸差使缘由,恭摺具陈,伏祈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一、奏稿 第 77 页
   裁撤沿海渔团片(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会衔)

  再,臣前因海防吃紧,与福州将军臣穆图善、闽浙总督臣杨昌浚会商,于福建沿海之福州、福宁、兴化、泉州四府创办渔团;业经附片陈明在案。窃查渔团之设,原为断接济、清内奸起见;虽委员办理已有规模,见在和局既定,敌船早经退尽,善后应办之事,极为繁重;自应移缓就急,以节饷需。臣等与通省司道暨地方官绅再四筹商,就地既无经费可筹、官办又势难持久,已于六月底一律裁撤。谨会同将军臣穆图善、总督臣杨昌浚附片陈明,伏祈圣鉴。谨奏。


一、奏稿 第 77 页
   闽省军务肃清所有出力文武员弁恳准择尤保奖摺(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会福
    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杨昌浚衔)

  奏为闽省军务肃清,所有沿海防营台及后路各台、局出力文武员弁,吁恳天恩俯
一、奏稿 第 78 页
准择尤保奖,以昭激劝;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自法夷搆祸肆扰闽疆,臣等先后奉命办理军务。维时筹画战守,设立粮台、转运、军装及创办渔团并行营文案、支应各事宜,在在需人;均经遴委妥员,分别办理。伏念臣等谬膺重寄,上年台防吃紧,抚臣刘铭传困守台北饷绌兵单,适值海口既封、洋面梗塞,而筹济饷项、军火不遗馀力;复经臣宗棠檄委已革道员王诗正统率各军,不避艰险东渡赴援。虽基隆未复,澎湖旋失,咎无可辞;各营将士之劳苦,视往年军务实有过之。臣等所部各营自到防以来,分布滨海要口扼扎,严守台;经营务各员,督率将领整饬营规,宽猛兼施,三军感奋。当法人猖之际,寇船时来闽口游弋,狼奔豕突,昼夜戒严;皆成防守不懈,尚无贻误。此间库款支绌,臣等行营饷需,全赖各省关源源接济,方敷支放;各台、局按月筹解、络绎转输,诸军得以士饱马腾者,未始非各员之力也。至渔团之设,原为断接济、清内奸起见;臣等委员分途设局,并会同本籍绅士妥为办理。沿海数千里澳屿纷歧、渔船繁众,该员绅等躬亲周历,逐一编查,颇著成效。他如行营一切办事各员,或冒险侦探、或设法飞挽,皆无不黾勉从公、始终无间。见值军务肃清,防军遣撤;若不予以奖叙,衡情未免向隅。伏维圣朝有功必赏,凡边防、海防以及河工、海运各项出力人员,无不仰荷恩施,给予奖励;足见圣德覃敷,至优且渥。方今朝廷破格用人,臣等随营文武员弁久经历练,其中实不乏有用之才。虽未能异常
一、奏稿 第 79 页
出力与前敌同功,而到防一年之久,朝夕从事不敢告劳,要亦有足多者。除台湾各营、局及援台各军并上海、厦门办理转运出力各员,业由抚臣刘铭传奏保外,所有闽省沿海防营、台及后路台、局出力文武各员弁,合无仰恳天恩,俯准择尤保奖,以昭激劝;伏候谕旨遵行。谨合词恭摺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再,此摺系臣宗棠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以上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六十四)
一、奏稿 第 8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