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
 第二十三卷目錄
 南嶽衡山之神部彙考一
  陶唐氏帝堯一則
  漢〈武帝元封一則 宣帝神爵一則
  魏〈文帝黃初二則
  晉〈成帝咸和一則
  宋〈孝武帝大明一則
  梁〈武帝天監一則
  北周〈武帝建德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天寶三則〉
  宋〈太祖乾德二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大中祥符二則 神宗熙寧一則 徽宗政和一則
  金〈世宗大定一則
  元〈世祖中統一則 至元二則
  明〈太祖洪武四則 成祖永樂一則 英宗正統一則 憲宗成化一則 世宗嘉靖一則 穆宗隆慶一則 神宗萬曆一則 熹宗天啟一則 愍帝崇禎一則
皇清順治一則 康熙一則
 南嶽衡山之神部彙考二
  唐書天文志〉
  老子中經熒惑星霍山
 南嶽衡山之神部藝文
  祀衡嶽祈雨文       明韓重
  祀衡嶽文          陳省
  衡嶽文          羅洪先
 南嶽衡山之神部藝文二〈詩〉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門樓  唐韓愈
  謁南嶽         宋范成大
  望南嶽          明楊基
 南嶽衡山之神部紀事
 南嶽衡山之神部雜錄
 南嶽衡山之神部外編
 西嶽華山之神部彙考一
  上古黃帝一則
  陶唐氏帝堯一則
  始皇一則
  漢〈武帝元封一則 宣帝神爵一則
  魏〈元帝咸熙一則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則 文成帝興安一則 孝文帝太和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二則 元宗先天一則 開元六則 天寶二則 肅宗上元一則 僖宗乾符一則
  宋〈太祖乾德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大中祥符三則 哲宗元祐一則
  金〈世宗大定二則
  元〈世祖至元二則 仁宗延祐一則
公元1425年
  明〈太祖洪武三則 惠宗建文一則 成祖永樂三則 仁宗洪熙一則 宣宗宣德一則 英宗正統六則 代宗景泰二則 英宗天顯二則 憲宗成化六則 孝宗弘治五則 武宗正德一則 世宗嘉靖三則 穆宗隆慶二則 神宗萬曆一則
皇清順治二則
 西嶽華山之神部彙考二
  唐書天文志〉
  雲笈七籤白帝
  華嶽全集西方七宿
 西嶽華山之神部藝文
  太華山讚         晉郭璞
  華嶽銘序          傅元
  上西嶽書         唐李靖
  少華山佑順侯碑頌      房鄴
  拜嶽言           陳黯
  謁華山嶽廟賦        姚幹
  修西嶽碑銘      宋楊昭儉
  祭西嶽文        明朱誠泳
  地震祭文         章元
 西嶽華山之神部藝文二〈詩〉
  送楊尚書西嶽      唐姚合
  華山廟           張籍
  雨後華嶽廟       李山甫
  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華陰 王翰
  西嶽宮          明王履
 西嶽華山之神部選
神異典第二十三卷
南嶽衡山之神部彙考一
陶唐氏
帝堯命舜攝位,以歲五月南嶽
書經·虞書·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肆覲東后
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如五器
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如岱禮。
〈傳〉南嶽衡山
〈疏〉山云泰山東嶽華山西嶽霍山南嶽恆山北嶽
岱之與泰,衡之與霍,皆
一山而有兩名也。
張揖云:天柱謂之霍山
漢書·地理志》云:天柱廬江灊縣,則霍山江北,而與江南衡為一者
郭璞·爾雅註云:霍山今在廬江灊縣,別名天柱山
漢武帝衡山遼曠,故移其神於此
今彼土俗人皆呼之南嶽
南嶽本自兩山為名,非從近來也。
公元前106年
武帝元封五年,祭南嶽
史記·武帝本紀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
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
〈注〉徐廣曰:元封五年
衡岳志》時帝將封五嶽,以衡山遠,故以天柱代之耳。
公元前61年
宣帝神爵元年,詔歲祠南嶽灊山於灊。
漢書·宣帝本紀不載。
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
祠官以禮為歲事
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
南嶽灊山於灊,使者持節侍祠,一禱而三祠云。
公元221年
文帝黃初二年,祀南嶽
三國志·魏文帝本紀黃初二年初,祀五岳
公元222年
黃初三年,禮南嶽
衡岳志》黃初三年,禮南嶽,沈瘞珪璋
公元333年
成帝咸和八年,祭南嶽
晉書·成帝本紀不載。
衡岳志》咸和八年,祀南嶽,遣百戶吏卒,以奉其事。
神州傾覆,惟南嶽獨在封內舊臺百戶吏卒,以奉其職。
中興之際,未有官守,郡常遣太史兼假四時禱賽釋寒而請冰。
咸和以後又復隳替。
公元463年
孝武帝大明七年,詔祭南嶽
宋書·孝武帝本紀大明七年二月甲寅車駕南豫南兗二州
丙辰,詔曰:江漢楚望咸秩周禋,禮九疑盛唐,祀蓬萊渤海,皆前載流訓,列聖遺式
霍山是曰南嶽,實維國鎮,韞靈呈瑞,肇光宋道
駐蹕於野有事岐陽瞻睇風雲徘徊以想。
遣使奠祭
武帝天監 年,定以孟春仲冬南嶽
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衡岳志》梁武帝天監中,令衡陽郡南岳宰祀三人,以孟春仲冬祠之。
北周
公元572年
武帝建德元年,以慈利為北衡州,祀天門山南嶽
周書·武帝本紀不載。
衡岳志》云云
唐太宗貞觀 年,定祀南嶽衡山衡州
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衡岳志》唐太宗制,以五郊迎氣之日,祭五岳
貞觀中,定祀南岳衡山衡州
公元725年
元宗開元十三年封南嶽為王,立真君祠。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衡岳志》開元十三年封南嶽為司天王,秩加三公一等
是時天台道士司馬承禎言:今五嶽神祠,是山林之神也。
五嶽皆有洞府,有上清真人降住其職,山川風雨陰陽氣序,是所理焉。
冠冕章服,佐從神仙,皆有名數
請別立齋
元宗奇其說,敕五岳皆置真君祠。
公元737年
開元二十五年,祭南嶽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五年十月戊申敕令國子監祭酒張說南嶽
公元744年
天寶三載遣使南嶽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天寶三載四月丙辰詔令少府監李知柔南嶽
公元746年
天寶五載春正月封南嶽為司天王
公元751年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舊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天寶十載遣使祭南嶽司天王。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天寶十載二月己亥,遣嗣魯王宇祭南嶽司天王,取三月十七日庚子致祭
公元963年
太祖乾德元年遣使南嶽
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夏四月乙酉遣使南嶽
禮志太祖湖南,命給事中李昉南嶽,繼命有司製嶽神衣、冠、劍、履,遣使易之。
衡嶽志》建隆四年,平湖南,命李昉南嶽
〈按:是年改元
德。
公元968年
乾德六年七月,復南嶽祠。
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玉海云云
衡嶽志》乾德六年,始定南嶽常祀
時有司言:祀官所奉止四嶽,今按祭典請祭南嶽衡州
公元983年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定祀南嶽衡州
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禮志太平興國八年祕書監李至言:按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
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於所隸之州。
其後立夏日南嶽衡山衡州
公元1009年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定祀南嶽衡山
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禮志祕書丞董溫其言:漢以霍山南嶽,望令壽州長吏春秋致祭
禮官言:雖前漢嘗以霍山南嶽,緣今已在衡山難於改制
霍山如遇水旱祈求非時,準別敕致祭,即委州縣奉行
衡嶽志》大中祥符二年秋八月祕書丞董溫其南嶽衡山,從之。
公元1011年
大中祥符四年,詔加南嶽帝及后尊號
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夏五月乙未,加上五帝號,作《奉神述》
禮志五月乙未,加上南嶽司天昭聖帝
翰林禮官詳定儀注冕服制度崇飾神像之禮。
玉冊制,如宗廟諡冊
自作《奉神述》,備紀崇奉意,遣官致祭畢,奉玉冊、袞冕置殿內。
又加上五后號,南曰景明
遣官祭告
公元1076年
神宗熙寧九年遣使南嶽
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禮志熙寧九年十二月,以安南行營將士疾病者眾,遣同知太常禮儀院王存詣南嶽虔潔致禱,仍建祈福道場一月
公元1113年
徽宗政和三年,詔以祭五帝日祭南嶽衡山潭州界。
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衡嶽志》云云
公元1164年
世宗大定四年,定以立望祭南嶽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四年六月庚午初定五嶽四瀆禮。
祭祀志》四年禮官言:嶽鎮海瀆,當以五郊迎氣日祭之。
詔依典禮
立夏望祭南嶽衡山
公元1261年
世祖中統二年遣使南嶽
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二年秋七月乙丑遣使香幣,祀嶽瀆
禮志:自中統二年始,以南嶽南道遣使二人漢官蒙古官,出璽書給驛以行。
公元1266年
至元三年,定南嶽祭日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年秋七月丙午遣使五嶽四瀆
祭祀志》三年夏四月,定歲祀嶽鎮海瀆之制。
三月南嶽立夏日遙祭衡山
公元1291年
至元二十八年,加上南嶽封號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丁酉,詔加嶽、瀆、四海封號,各遣官詣祠致告。
祭祀志》二十八年春二月,加上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
公元1370年
太祖洪武三年,正南嶽神號
《明會典洪武三年,正嶽鎮神號南嶽,則稱南嶽衡山之神。
衡嶽志》洪武三年,革昭聖帝號,稱南嶽衡山之神。
七月,遣尚寶大使胡鉉致祭
南嶽記餘》高皇帝祝文曰:神有歷代封號予起寒微詳之再三不敢效,蓋神靈鎮南不知歲月幾何
神之所以靈人莫能測,其職必受命上天后土為人君者何敢預焉。
予概不敢加號
公元1374年
洪武七年,定祭南嶽衡山湖廣衡州府
《明會典云云
公元1377年
洪武十年遣使衡嶽
衡嶽志》洪武十年,遣晉國公李文忠禱祭衡嶽
洪武二十八年遣使南嶽
公元1395年
衡嶽志》洪武二十八年,遣神樂觀道士樂本監生王濟南嶽
公元1407年
成祖永樂五年遣使南嶽
衡嶽志》永樂五年,以征安南黎賊遣監生張禮衡嶽
公元1444年
英宗正統九年,以久旱遣侍讀周敘南嶽
衡嶽志》云云
公元1470年
憲宗成化六年,以地震遣祀南嶽
衡嶽志》云云
公元1532年
世宗嘉靖十一年,以儲宮未立禱南嶽
衡嶽志》云云
公元1569年
穆宗隆慶三年,以水災巡撫姜廷頤南嶽
衡嶽志》云云
公元1573年
神宗萬曆元年癸酉,以登極遣祀南嶽
衡嶽志》云云
公元1621年
熹宗天啟元年辛酉,以登極給事曾某祭告南嶽
衡嶽志》云云
愍帝崇禎二年己巳遣顧侯祀南嶽
衡嶽志》云云
皇清
公元1651年
順治八年衡嶽志》順治八年辛卯,遣內翰林弘文院侍讀學士白引謙祭告南嶽
公元1662年
康熙元年衡嶽志》康熙元年壬寅,遣太常寺少卿王引祚祭告南嶽
南嶽衡山之神部彙考二
唐書
天文志》
星紀鶉尾以負南海,其神主衡山,熒星位焉。
老子中經熒惑星霍山
南極者一也,仙人首出也。
上上太一也,天之侯王太尉公也。
主諸災變國祚吉凶之期,上為熒惑星下治霍山
南嶽衡山之神部藝文
《祀衡嶽祈雨文》·韓重
惟神毓秀鍾靈聳峙南土
奠安之功,民物允賴
今春以來天時亢暘雨澤少降。
五穀未能播種黎庶實切憂惶
夙夜兢惕用是側身修省,虔致禱祈。
惟神矜憫下民斡旋大造,早霈甘澤以滋禾稼,以濟民艱。
庶民豐稔之休,則神亦享無窮之報。
《祀衡嶽文》陳省
於維五岳秩祀百王
屹此衡山,實鎮炎方
祝融摩漢,紫蓋熒煌
七十二岫,斗牛之傍。
望盡荊楚吞吐瀟湘
為雲為雨,為燠為暘。
有虞巡狩祀事實將。
茫茫禹跡玉簡中藏
我奉帝命,特巡其疆。
陟彼絕巘白雲飛揚
豈曰游衍,亦曰祈禳
惟嶽有神峻極彼蒼
永奠南祀,徼福炎荒
神其鑒我,來格馨香
衡嶽文》羅洪先
洪先自有知,聞世有五嶽,地之鉅者也。
及知有所嚮則聞觀五嶽者,人之達者也。
已而仕于朝,始聞五嶽之事甚嚴,而南嶽獨為最遠。
非有天子之命,雖王公大人不可以往;非有禱謁之事,雖牲帛不可以獻。
不仕于朝,則又拘于地限,于力或有幸而得至,必其時之偶者也。
洪先今為田野之民,於分無所嚴,鄰南嶽封壤,越八百有餘里,載跋涉歷,旬朔而後至,又不可謂偶。
蓋於達人之觀,竊有志焉未能也。
天垂象,地示形至教莫加焉。
聞人南嶽祝融峰之上,獨立無伍
人之仰日月者,至此則見其出入海竅,如彈丸跳躍於肘袂。
雲霧涌坌,風力剛烈扃戶不密,即几席漭瀁之區。
而又千巖萬壑,突見崱出。
斬絕深伏,臨之使人心眩而膽悸
夫積不厚則所出不奇蔽,障不盡撤則所見極遠
自古云亡至,教日墜不可易者,惟象與形耳。
今將徜徉七十二峰之間,求所謂積厚者,視培塿為何
若而極其所止,窮其所變,以及吾身之所有者,果同耶,異耶,聞之與見果盡耶,未盡耶。
未盡者將陰啟而默授之,必有待乎。
其人則洪先,豈所棄乎。
是故雖非牲幣,亦可以獻矣。
南嶽衡山之神部藝文〈詩〉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門樓·韓愈
五嶽祭秩皆〈一作比〉三公四方環鎮當中
火維地荒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雲泄霧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一作晴〉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感通
須臾淨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一作晴〉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一逕靈宮
粉牆丹柱光彩鬼物圖畫青紅
升階傴僂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盰偵伺鞠躬
手持桮珓導我擲,云此最吉餘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長終
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難為功。
夜投佛寺高閣星月掩暎朣朧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於東。
《謁南嶽·范成大
湘中固多山,夾岸萬馬屯。
坡陀無敢高,似遜喬嶽尊。
曉投望雲亭,眾丘拱牆藩
濃嵐忽飄蕩積翠浮雲端。
天柱峻極祝融高寒
紫蓋當中,岡勢洶崩奔
峙為赤帝峰,下直壖垣
角樓雙闕圓方九閽
炎符撫中興南正司天
草木協氣山林神姦
妥靈備物龍卷鸞旗軒。
走忝桂林伯,與神俱南轅
上謁禮亦宜,為國元元
心空禍福相,古井寒無瀾。
杯珓不用擲,但願歸田園。
相傳壁畫好,拂拭塵埃昏。
弓刀壯士劍珮靈官
後宮樂處窈窕雲鬟
錦地舞月晝,珠櫳侍春閒。
武氏筆已絕,梗概清妍
旋車闔廟去,頗厭山市喧。
勝果招客遊,徑排集賢關
梵庋絢雜組,錫杖鏘古鐶。
避雨勝業閣,晚晴憑欄
石廩岣嶁望眼孱顏
上封孤絕南臺半雲煙。
碧岫有靈藥,朱陵洞仙
倦懶幽討山僧鐫我頑。
樛唐季枝,跼隋初根。
奇事不勝紀,重遊當細論
《望南嶽·楊基
我從匡廬來,但覺諸山低
嵯峨衡嶽雲霄與之齊。
下有赤蛇蟄,上有朱雀棲。
仰瞻祝融拔,俯揖紫蓋迷。
五嶺培塿三江涔蹄
巍然南服尊,嵩霍提㩦
封秩崇君稱,諸神咸朝隮
丹書寶冊萬古金泥
王重祀典,赤繅藉玉珪
自非精靈通,牲帛勞焚齎。
方向遠道無由陟層梯。
蒼蒼煙霞中,喔喔聞天雞。
緬思昌黎伯恭默開雲霓。
靈貺昭格誠敬良可稽。
斯人云沒感念含悽
南嶽衡山之神部紀事
北夢瑣言彭城劉山甫中朝士族也。
其先官於嶺外侍從北歸泊船青草湖
登岸,見有北方毗沙門天王,因詣之。
廟宇摧頹香燈不續。
山甫少年有才思,元隨張處權請郎君詠之。
題詩曰:壞牆風雨幾經春,草色盈庭一座塵。
自是神明無感應,盛衰何得由人
夜夢天王所責。
自云:我非天王南嶽神也,主張此地,汝何相侮。
俄而驚覺
風浪斗起,倒檣絕纜,沈溺在即,遽起悔過,令撤詩版然後已。
湖南馬希聲,嗣父位。
連年亢旱祈禱不應
封閉嶽司天王廟,及境內神祠
竟亦不雨。
其兄希振,入諫之,飲酒中夜而退。
堂前諠譟,連召希振復入,見希聲倒立階下衣裳不披,其首已碎。
令親信輿上,以帛蒙首。
翌日發喪,以弟希範嗣位
先是大將周達,自南嶽迴,見江上雲霧中,擁執希聲而去,祕不敢言
夕有物如黑幕,突入空堂即時而卒。
《談苑》華山下有南嶽行宮祈禱甚盛。
雲臺觀常以道士一人主之。
有一道士以施利市酒食畜婦人
巡檢姓馬者,知而持之,共享其利。
一夕道士夢為官司所錄,送五道將軍殿中,并追馬勘鞫獄具,各決杖七十。
既寤,覺脊間微痛,潰而為瘡,自知不祥,亟往詣馬。
馬亦在告矣。
問其夢中所見,皆同。
馬亦疽發於背,二人俱卒。
衡嶽志》明太祖夜夢一人偉貌修髯,俯伏階下,曰:臣來輔陛下
上問:卿何人
對曰:臣衡嶽神也。
詰旦上幸國學,命諸生開講
茹瑺應講,偉貌修髯,與夢中所見無異
上詢其籍,亦對曰:小臣衡山人也。
上奇其與相符,遂擢用之。
後立永樂朝官兵部尚書,封忠誠伯本縣祠,祭三百年不絕
嶽帝之靈有求必應
明季癸未歲,有當陽子龍者,寓衡為獻賊掠於圍中,默許玉皇尊經一藏,久未酬。
還因謁嶽叩禱於聖帝
夜夢中神告語曰:有李姓者,為汝了心愿
丁亥歲二月初,盧黃兩鎮搆釁衡郡鼎沸道人李常庚為之排解
士民咸曰:李道人兩營講和
子龍因而訪謁,言及往事,遂於九仙觀設壇諷誦訖。
至壬辰歲亂兵橫馳子龍妻女蕭氏潛身草莽中,窘甚,復許玉皇一藏保全無恙,亦在九仙觀諷誦
先年衡郡火災左右前後皆燬而子龍獨無
患闔郡稱異叩其故,曰:此人諷過玉皇經兩藏也。
嶽帝顯報如此,今郡南關天成館是。
南嶽衡山之神部雜錄
韓愈·送廖道士序》五嶽中州衡山最遠。
南方山巍然高而大者百數,獨衡為宗。
最遠而獨為宗,其神必靈。
客座新聞:衡神祠其經綿亙四十餘里,夾道合抱相間連雲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計其數,云一萬七千株。
真神佳境宜,其靈妥神安永無虞
南嶽衡山之神部外編
龍魚河圖衡山丹名靈,峙霍山將軍朱丹
五嶽真形圖南嶽
《聞奇錄》唐進士趙顏,於畫工得一軟障,圖一婦人甚麗。
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何令生,某願納為妻。
畫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
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之。
應則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
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晝夜不止
乃應曰:諾。
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活。
下步言笑飲食如常
曰:謝君召妾,妾願事箕帚
終歲生一兒,兒年兩歲友人曰:此妖也,必與君為患
有神劍,可斬之。
其夕,乃遺顏劍。
劍纔入顏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嶽地仙也,無何為人畫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奪君願。
君今疑妾,妾不可住。
言訖,㩦其子卻上軟障,嘔出先所飲百家彩灰酒
睹其障,惟添一孩子皆是畫焉。
墉城集仙錄》緱仙姑長沙人也。
入道,居衡山,年八十餘,容色甚少。
魏夫人仙壇精修香火,十餘年,孑然無侶
後有一青鳥,形如鳩鴿紅頂長尾,飛來所居,自語曰:我南嶽夫人使也。
以姑修道精苦,獨棲窮林,命我為伴。
他日又言:西王母姓緱,乃姑之祖也。
聞姑修道勤至,將有真官降而授道,但時未至耳,宜勉於修勵也。
有人遊山,必青鳥先言姓字
又一日,青鳥飛來曰:今夕有暴客無害,勿以為怖也。
其夕,果有十餘僧來毀魏夫人仙壇,乃一大石,方可丈餘,其下空浮,寄他石之上,每一人推之則搖動,人多則屹然而震。
是夕,群僧持火挺刃,將害仙姑
其室,姑在床上而僧不見
僧既出門,即推壞仙壇轟然有聲,山震谷裂。
謂已顛墜矣,而終不能動,僧相率奔走
及明,有遠村至者云:十僧中九僧為虎所食,其一不共推,故免。
歲餘青鳥語姑遷居他所,因徙居湖南,鳥亦隨之而往。
太平廣記》元和初,有元徹柳實者,居於衡山
二子從父為官浙右
李庶連累,各竄於驩、愛州
二子共結行李而往省焉。
於濂合浦縣登舟欲越海,將抵交趾艤舟合浦岸。
夜有村人饗神,簫鼓喧譁
舟人二子齊往看焉。
夜將午,俄𩗗風欻起,斷纜漂舟,入於大海,莫知所適
擺簸數四,幾欲輕沈,然後孤島風止
二子愁悶而陟焉,周覽之次,忽睹有紫雲海面湧出,又見虹橋忽展,直抵島上
俄有雙鬟侍女,捧玉盒,持金爐而來
二子見之,前告以實,女曰:少頃玉虛尊師當降此島,與南溟夫人會約
子但堅請,將有所遂。
言訖,有道士白鹿,馭彩霞,直降於島上
二子並拜而泣告。
尊師憫之曰:子可隨此女謁南溟夫人,當有歸期
尊師雙鬟曰:余暫修真畢,當詣彼。
二子受教,至帳前拜謁之禮。
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紅流膩絕。
二子告以姓氏
夫人哂之曰:昔時有劉、阮,今有元、莫非天也。
設二榻而坐。
俄頃尊師至,夫人迎拜,遂還坐。
飛觴侍女進饌玉器光潔
師會畢,告去。
回顧二子曰:子有道骨,歸乃不難
宿分自有師,吾不當子師耳。
二子拜。
尊師遂去。
夫人侍女紫衣鳳冠者曰:可送客去。
而所乘者何。
侍女曰:有百花橋可馭。
二子感謝
夫人贈以玉壺一枚
俄有橋長百步欄檻之上,皆有異花。
二子花間潛窺,見千龍萬蛇,遞相交遶為橋之柱。
二子因詰使者
使者曰:吾不當為使而送子,蓋有深意奉託強為之行。
襟帶間解一琥珀盒子中有物隱隱若蜘蛛形狀,謂二子曰:吾輩水仙也。
昔遇番禺少年,情之至而有子,未三歲,合棄之。
夫人命與南嶽神為子,其來久矣
南嶽回鴈峰使者有事水府
返日,憑寄吾子弄玉環往,而使者隱之,吾頗為恨。
二君子持此盒至回鴈峰下,訪使者廟投之,當有異變
倘得玉環,為送吾子
吾子亦自當有報效耳。
慎勿啟之。
二子受之,謂使者曰:玉虛尊師云,吾輩自有師,師復是誰。
曰:南嶽太極先生耳。
當自遇之。
與告別。
橋之盡,即昔日合浦維舟處,回視巳無橋矣。
二子詢之,時已一十二年。
驩、愛二州親屬,已殞謝矣。
二子達家,妻各謝世已三晝。
家人悲喜不勝,曰:人云郎君亡沒大海服闋九秋矣。
二子人世,睹妻子喪,不甚悲感,遂相與直抵回鴈峰,訪使者廟,以盒子投之。
倏有黑龍長數丈,激風噴電,折樹揭屋,霹靂一聲廟立碎。
二子戰慄不敢熟視
空中乃有擲玉環者。
二子取之送南嶽廟
及歸,有黃衣少年,持二金盒子,各到二子家曰:郎君持此藥,曰還魂膏,而報二君子。
家有斃者,雖一甲子,猶能塗頂而活。
之而使者不見
二子遂以活妻室,後共尋雲水,訪太極先生,而曾無影響,悶卻歸
大雪見老負樵而鬻,二子哀其衰邁,飲之以酒,睹樵擔太極字,遂禮之為師,以玉壺告之。
叟曰:吾貯玉液者,亡來數十甲子
甚喜再見
二子因隨詣祝融峰自此得道不重見云。
雲笈七籤:昔黃帝遊觀六合,後造神靈,見東、中、西、北四嶽並有佐命之山,惟衡山峙無輔
乃與昌宇、力牧方明等章詞,三天太上使霍山潛山為南嶽儲君,拜青城山為丈人,署廬山使者,令總衡嶽,以鼎鎮舉德真為主
儲君者,衡山副君也。
吳越或謂霍山為嶽,其實非正也。
南嶽衡山君,領仙七萬七百人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
霍山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嶽副主也,領靈官三萬人
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閱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險之府,而諸靈之所順也
儲君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玉策,或乘科車,或駕龍虎。
潛仙儲君黃帝所命,為衡嶽儲貳,時參政事,今職似輔佐者也。
潛山君服紫光繡衣,戴參靈之冠,佩朱宮之印,乘赤龍之車。
青城丈人,主地仙人,是五嶽上司,以總群官也。
丈人仙官萬人
朱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眾
廬山使者,秩比御史,主總仙官之位,蓋五嶽監司
使者服朱緋之袍,戴平華之冠,佩三天真形之印,亦乘科車
氏族博攷南嶽姓爛,名洋光
恆嶽志》南嶽神姓崇諱崿,主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
衡嶽志》魏夫人碑云:南嶽魏夫人華存學道久之龜臺金母三元夫人雙禮朱紫陽來降,教以神訣
王母擊節而歌,馮雙禮朱紫陽雲璈而答歌。
南嶽夫人王屋山王子喬等並降。
時夫人與四真人為賓主,設三元紫柰
西嶽華山之神部彙考一
上古
黃帝封華山
史記·五帝本紀不載。
封禪書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太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
陶唐氏帝堯命舜攝位,以歲八月西嶽
書經·虞書·舜典》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嶽如初
〈傳〉西嶽華山,初謂岱宗
公元前221年
始皇二十六年,定西嶽之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不載。
封禪書: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以西,名山華山
春秋泮涸禱賽如東方名山川;而牲牛犢牢具珪幣各異。
〈按本紀秦并天下在二十六年。
公元前110年
武帝元封元年有事華山
公元前220年
漢書·武帝本紀元封元年冬十月,詔曰: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獲駮麃,見夏后啟母石。
公元前61年
宣帝神爵元年,詔歲祀西嶽華山於華陰
漢書·宣帝本紀不載。
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
祠官以禮為歲事
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
西嶽華山於華陰使者持節侍祠
一禱而三祠云。
公元264年
元帝咸熙元年正月,使使者璧幣華山
三國志·魏元帝本紀云云
北魏
公元423年
明元帝泰常八年遣使華山
魏書·明元帝本紀不載。
禮志泰常八年正月,幸洛陽遣使以太牢祠華山
公元454年
文成帝興安三年,遣有司華嶽廟立碑
公元452年
魏書·文成帝本紀不載。
禮志文成皇帝即位三年正月,遣有司華嶽廟立碑。
數十人山上,聞虛中若有聲,聲中稱萬歲云。
公元497年
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五月癸卯遣使華嶽
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公元614年
煬帝大業十年十二月,幸東都,過祀華嶽築場於廟側。
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禮儀志》云云
公元619年
高祖武德二年十月甲子,祠華山
唐書·高祖本紀云云
公元620年
武德三年四月丙申,祠華山
唐書·高祖本紀云云
舊唐書·禮儀志》武德貞觀之制,五嶽四鎮,年別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
西嶽華山,於華州
元宗先二年,封西嶽華山神金天王
公元625年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舊唐書·禮儀志》元宗乙酉歲生,以華嶽當本命。
先天二年七月正位八月癸丑,封山神金天王
華嶽全集唐封金天王懿號冊曰:華山之神既能興雲致雨,而西方為最貴矣。
軒轅皇帝遊焉,以會神靈虞舜望焉,以覲群后
爰因夏氏,以迄隋室。
朝更五姓,載歷三千。
祀典相因舊章未改
壇場廟宇,何代不修
一禱三祀無歲或缺
所以生植神靈未嘗有怠。
其神祉休明災咎淫慝未嘗爽。
神祠在黃神谷口,漢興光初遷於官道北,建立宮庭祀事牲品視三公之禮。
公元720年
開元八年三月,敕太常長官分祭華嶽
公元722年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云云
開元十年,勒石華嶽。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舊唐書·禮儀志》開元十年,因幸東都,於華嶽祠前立碑,高五十餘尺。
又於嶽上道士觀,修功德
公元724年
開元十二年帝製嶽廟文,使勒石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二年冬十一月庚申,幸東都,至華陰上製嶽廟文,勒之於石,立於祠南。
公元725年
開元十三年五月戊戌,以親製西嶽碑示百僚,有五色雲見於前。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云云
公元735年
開元二十三年,群臣請封華嶽不從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三年九月丁卯文武百官尚書左丞相蕭嵩累表封嵩二嶽,帝不從
公元740年
開元二十八年,群臣請封華山不許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八年九月己丑邠王守禮宗子左丞相裴耀卿百官僧道父老皆於朝堂抗表,以時和年豐封嵩華二山,帝抑而不許
公元744年
天寶三載四月丙辰,遣宗正卿濮陽郡西嶽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冊府元龜云云
公元750年
天寶九載,詔封華嶽,會災而止。
唐書·元宗本紀》天寶九載正月丁巳,詔以十一月華嶽
三月辛亥華嶽廟災,關內旱,乃停封。
公元761年
肅宗上元二年改封華山為太山
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文獻通考云云
公元878年
僖宗乾符五年敕封少華山佑順侯
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文獻通考云云
公元963年
太祖乾德元年,命製西嶽神衣、冠、劍、履,遣使易之。
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五月甲寅遣使禱雨嶽瀆
禮志太祖湖南,命有司製嶽神衣、冠、劍、履,遣使易之。
〈按太祖本紀湖南平在乾德元年
公元983年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定以立秋日西嶽華山於華州
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禮志太平興國八年祕書監李至言:按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
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於所隸之州。
其後立秋日西嶽華山於華州
公元1008年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號西嶽神為順聖金天王
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禮志真宗封禪畢,車駕潼關遣官祠西,用太牢,備三獻禮。
庚午,親謁華陰西嶽,群臣陪位廟垣內外黃麾仗遣官分奠廟內諸神,加號嶽神順聖金天王
〈按本紀真宗封禪大中祥符
元年
公元1009年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庚辰陝西旱,遣使西嶽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11年
大中祥符四年,加上西嶽金天順聖帝,又加上帝后號曰肅明。
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壬子,出潼關,渡渭河遣官西嶽
乙丑加號西嶽
夏五月乙未,加上五嶽帝號,作《奉神述》
禮志五月乙未,加上西嶽金天順聖帝。
翰林禮官詳定儀注冕服制度崇飾神像之禮。
玉冊制,如宗廟諡冊
帝自作《奉神述》,備紀崇奉意,遣官致祭畢,奉玉冊、袞冕置殿內。
又加上五嶽帝后號:西曰肅明。
遣官祭告
公元1086年
哲宗元祐元年遣官西嶽
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禮志元祐元年十二月,以華州鄭山摧,命太常博士顏復往祭西嶽
公元1164年
世宗大定四年,詔立秋日西嶽華州
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禮志大定四年禮官言:嶽鎮海瀆,當以五郊迎氣日祭之。
立秋日西嶽華山於華州
公元1167年
大定七年,議改華嶽,以范拱仍舊制。
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續文獻通》:考大定七年或有前代都長安及汴、洛,以太等山列為五嶽,今既都燕,當別議五嶽名。
太常寺官或取嵩高疏周都豐鎬,以吳嶽西嶽
范拱以為非是,議略曰:軒轅上谷,在恆山之西,舜居蒲阪,在華山之北。
以此言之,未嘗據所都而改祀也。
後遂不改
公元1266年
世祖至元三年夏四月,定每歲祀嶽鎮之制。
七月土王日祀華山華州界。
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禮志云云
公元1291年
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加上西嶽天大順聖帝。
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禮志云云
公元1317年
仁宗延祐四年遣使西嶽
元史·仁宗本紀》延祐四年十月壬寅,遣御史大夫伯忽參知政事王貴陝西嶽鎮名山
公元1370年
太祖洪武三年,正西嶽神號遣使致祭
《明會典洪武三年,正嶽鎮神號西嶽則稱西嶽華山之神。
華嶽全集三年,遣尚書吏部員外郎李矩致祭西嶽
公元1377年
洪武十年八月戊申,遣宋國公馮勝道士何公溥致祭西嶽
公元1392年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乙卯,遣禮部主事廖亮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02年
惠宗建文四年七月丙申,遣道士惟新致祭西嶽
華嶽全集云云
成祖永樂四年七月甲子,遣道士全禮致祭西嶽
永樂五年五月戊辰,遣監生劉純致祭西嶽
公元1411年
永樂九年,遣戶部侍郎王彰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25年
仁宗洪熙元年,遣鴻臚寺少卿趙泉致祭西嶽
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26年
宣宗宣德元年二月乙亥,遣應城伯孫傑致祭西嶽
華嶽全集云云
英宗正統元年正月辛巳,遣安遠侯柳溥致祭西嶽
正統二年,遣華陰縣知縣王貫致祭西嶽
公元1441年
正統六年正月乙卯,遣禮部右侍郎王士嘉致祭西嶽
公元1444年
正統九年四月癸卯,遣翰林院編修呂原祭告西嶽
正統十年六月丁巳,遣通政使司右參議湯鼎祭告西嶽
公元1446年
正統十一年,遣通政使司右通政王錫祭告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50年
代宗景泰元年正月庚申,遣工科給事中霍榮致祭西嶽
公元1454年
景泰五年,遣左春坊翰林院侍講楊鼎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57年
英宗天順元年,遣禮科給事中張璿致祭西嶽
公元1461年
天順五年,遣大理寺寺丞丘晟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65年
憲宗成化元年二月丁卯,遣吏科給事中李和致祭西嶽
公元1468年
成化四年五月丁丑,遣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陳价祭告西嶽
公元1473年
成化九年四月甲子,遣禮科給事中霍貴致祭西嶽
成化十三年六月乙巳,遣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余子俊祭告西嶽
公元1484年
成化二十年,遣巡撫陝西都御史鄭時致祭西嶽
十月甲子,又遣吏部左侍郎耿裕致祭
公元1487年
成化二十三年,遣詹事少詹劉健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488年
孝宗弘治元年,遣成山伯王鏞致祭西嶽
公元1493年
弘治六年五月朔,遣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宗彝致祭西嶽
公元1497年
弘治十年四月,遣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許進致祭西嶽
公元1501年
弘治十四年四月甲午,遣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季麟致祭西嶽
公元1505年
弘治十八年十月乙卯,命巡撫陝西督理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楊一清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506年
武宗正德元年,遣大理寺左少卿張鸞致祭西嶽
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538年
世宗嘉靖十七年七月,遣華陰縣知縣唐寅祭謝西嶽
公元1561年
嘉靖四十年八月丁卯,遣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裴紳致祭西嶽
公元1564年
嘉靖四十三年,遣巡撫陝西都御史陳其學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567年
穆宗隆慶元年十月丙申,遣寧晉伯劉斌致祭西嶽
隆慶二年八月丁酉,命巡撫陝西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張祉致祭西嶽
以上華嶽全集云云
公元1587年
神宗萬曆十五年,遣巡撫陝西都御史王琁致祭西嶽
華嶽全集云云
皇清
公元1657年
順治十四年華嶽全集順治十四年二月己丑
皇帝整飭潼關等處兵備,兼分巡關內,道陝西
察司副使湯斌致祭西嶽華山。
公元1661年
順治十八年
華嶽全集順治十八年閏七月二十五日
皇帝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楊時致祭西嶽華
山。
西嶽華山之神部彙考二
唐書
天文志》
鶉首實沈以負西海,其神主華山太白位焉。
雲笈七籤白帝
少昊白帝,治西嶽
上應井鬼之精,下鎮秦之分野
華嶽全集西方七宿
西方七宿石氏星經西方白帝精白虎為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司秋司金西嶽
西嶽華山之神部藝文
太華山讚》·郭璞
華嶽靈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漿,其誰遊之,龍駕雲裳
華嶽銘序》傅元
易稱法象莫大天地,天以高明崇顯,而嶽配焉,地以廣厚為基,而嶽體焉,若夫太華之為鎮也,五嶽列位而存其首,三條分方而處其中,故能參兩儀比德協和氣之絪縕,故雲行雨施,興雷風動物是以古先歷代聖帝明王莫不燔柴加牲,尊而祀焉,於虞書,則西巡至於西嶽,而親祭焉,於禮,則大司馬掌其分域,而大宗伯典其禮祀也。
《上西嶽書》·李靖
布衣李靖不揆狂簡獻書西嶽大王閣下
上清下濁,爰分天地之儀。
晝明夜昏,乃著神人之道。
又聞聰明正直依人而行。
至誠感神,信不虛矣。
伏惟大王嵯峨擅德,肅爽凝威,為靈術,制百神配名位,雄四嶽
是以立像清廟作鎮金方遐觀歷代哲王莫不順時禋祀
興雲致雨,天實肯從。
轉孽為祥,何有不賴
嗚呼一丈夫耳,何得不偶用,退不獲安
呼吸窮池之魚進退似失林之鳥,憂傷之心不能已已
社稷陵遲宇宙傾覆奸雄競逐郡縣土崩
遂欲建義橫行雲飛電掃斬鯨鯢而清海嶽,卷氛祲以闢山河
使萬姓昭蘇庶物昌運
即應天順,時之作也。
大寶不可妄據,欲仗劍竭節未有飛龍在天
忠義之心,傾濟世之志,吐肝膽階下
神鑒之,願告進退之機,得遂平生之志。
有賽德之時,終陳擊鼓,若三問不對亦何神之有靈。
然後大王頭,焚其廟建,縱橫之略亦未晚也。
神裁之。
少華山佑順侯碑頌房鄴
上嗣九年,以宗室弄兵皇居失守大駕東狩至於華嶽明年華連帥
太傅許公罷藩邸,兵復諸子
位正皇儲,立母后朝廷乂安中外咸若
明年宮闕復就,乘輿反正,封少華佑順侯崇祀也。
始者內兵橫起右輔騷然警蹕難追,宗社不復扶持關輔徒為扄鐍。
抗表奉迎,莫迴天睠
公即馳單騎詣行,在所肉袒徒跣上言曰:廟主不行陵寢不告。
蒼黃順動,莫知攸往。
況西無正名之伐,東異省方之行。
南征無復國之期,北濟乏召君之慮。
當關右,不遠王畿
末虧巡狩之名,免負出君之恥。
可以百辟會朝之地,諸侯輸貢之府。
地雖不廣足以助供。
億兵則非眾,足以扞禦時也。
讜論確然宸心不返宣問往復至於再三
嘉謨不聽忠言不納,大事將去,群心洶然
關內諸侯,惟公獨任,非神啟聖不能釋明主之疑,非神祐忠不能純臣之節。
既而上察公之志不可奪也,諒公之言不可復也。
由是天迴日轉龍起雲從乃睠是邦,因駐清蹕
上復交泰之道,下無疑間之憂。
內難既夷外兵以息。
皇嗣不正者,濱於五紀,今則因公以正之。
坤儀之不定者,殆乎百稔,今則因公以定之。
君臣以協,父子以親,夫婦以倫,有國之大本也。
一舉得之,豈筆舌所能論哉。
咸以公仗順討逆,神寔佑之
順之封,非神莫尸。
璽書爰來,牲幣以告。
是命下客書石,誌之
耳目奇功縑緗具美授簡執筆,略無愧辭
姑錄許公貞順之誠,少華保佑之實,以報神,以勸事君。
至於天鎮地之崇,固國經邦之力,降神生賢之運,仙峰靈掌之奇,嶽有舊封,國有常祀
今茲紀述,故不復云。
頌曰:惟華之始,因山以紀。
蓮峰東秀終南西峙
少華居中不封不祀
歲在丙辰,暴兵中起
天子震驚蒙塵旅次
豈無近藩,諸侯莫至
惟我許公,聞風奮臂
一騎迎鑾六龍迴轡
行朝有亭行廟有位
宗戚以歸,兵戎以弭。
爰立母后,始正皇嗣
乃君乃臣,乃父乃子。
家國大倫,禮無違事。
祉既啟侯,封亦明祀
金天之毗,佑順之美。
乃刻貞珉,永證惇史
《拜嶽言》陳黯
關東隨計闕下
華嶽祠,有巫導以祈謁,乃徹蓋整衣馨爐瀝觴頫拜而前,緘默而退。
巫曰:客是行也,務名耶官耶胡為乎。
有祈禮而無祈詞,神之肸蠁而盍。
乃誠曰:余其來拜以嶽長群山
猶人之有聖賢草木之有百川之有河海鱗羽之有虯鸞
屹屹崇崇干霄拄空,載國祀宜人攸宗,拜之思盡乎。
余之敬詞懼乎,神之聰且神視,果高而聽果深必福其善而禍其淫。
余行合乎神也。
必照而臨如欺乎神也,祈之乎何心巫兮,余言無妄兮,為妄言者之箴。
《謁華山嶽廟賦》姚幹
沐蘭湯兮同之子,采白蘋南澗,修府君之明。
祀祠肅肅兮山之下,神萃萃兮凜千古
辛夷楣兮葯殿房。
雲旗兮駕虯虎
閟宮之瀏侐,紛進拜軒宇
連蜷兮既留予,蹁蹮屢舞,願馨香嘉薦
神祇之,或吐精享
周歷勝飛眸東,拓巨靈之掌。
北控長河之流殷其雷也。
寧示口於贔屭,成其物也,配祀典於清秋
豈徒三峰峻秀四面若削
萬壑雲騰,飛長天雨落
將有開之必先明神之攸作。
則神也無私正直自持禍淫福善幽鑒無遺
總角之年,每專精書圃洎乎既冠之日,亦切磋文詞
一飛之摩昊,胡十五之遊悲。
至誠之必應,何功名之太遲。
媚竈而先獲,寧守道之後時。
神乎神乎,莫使心疑我后之文。
思望賢如調饑礪,乃鋒刃以俟鹿鳴之時。
片玉宗伯,冀神兮無我欺。
《修西嶽碑銘·楊昭儉
明星之下,太華之疆。
聳躍萬仞神明一方
兌曰麗澤,秋為白藏
奠我西夏,實流耿光
有神明,宅於喬嶽
正直兮斯在,故蒸黎所託
我后所以墜典無文
卑陋舊制兮,繚垣匝野。
顯敞新規兮,高楹窣雲
神兮,神兮,所當揚厥職而顯吾君。
禦災捍患兮,福吾生民。
《祭西嶽文》·朱誠泳
公元1494年
維弘治七年歲次甲寅,三月庚寅朔,越二日壬辰秦王
誠泳昭告西嶽華山之神,曰:天地間五嶽並峙,為五方之宗。
巖巖華嶽,實奠西土
諸侯,祭境內山川
余小子欽承帝命嗣守秦藩。
華嶽之祀,予實主之。
歲時玉帛將事望秩肸蠁潛孚灝靈如在
乃今奉詔賜泳,又得便展拜廟於靈嶽之下,尺寸之誠,其敢隱於神哉。
予聞古之修祀事者,有報有祈,惟神作鎮
興雲雷,召風雨斡運陰陽,為一方民物祛除旱澇疾苦夭閼不齊之患,使宵旰西顧之憂。
而予宗臣亦享太平之福者,秋毫皆神賜也,敢不一報
獨念予德無,似不能奉答休祉,又不善攝養,嬰於足疾,藥連歲奏功
且以踰壯及強之年而嗣,裔未建簠簋之托,疚然在懷。
稽古傳記英賢之產歸之嶽降,夫金主生,生生無窮
兌澤物,物物沾其利。
固無以媚於神,然自神而言則為祭主
自廷命而言,則均為國主博濟之惠。
奚獨後予馨香如聞,願神默相使氣血循軌精神內固,勿藥有喜夢熊協吉,此予夙夜不能忘者也,敢不以祈。
夫以民物所賴報神之賜而以予所願祈神之休,是雖各舉其重者言之,而實未始不相關也。
神其鑒之。
地震祭文章元
公元1501年
維弘治十四年歲次辛酉正月庚戌朔越日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分守關內,道右參政章元應謹率華陰縣縣丞等官張鑑等敢昭告西嶽華山之神。
曰:弘治辛酉月正元日二日,環關輔屬境郡邑同時地震者三,有聲如雷動搖官民屋廬
朝邑一縣震動尤甚城垣樓堞公廨民居傾摧略半,被壓死傷甚夥。
二日四日以至旬日仍震不已陵谷坼裂水泉湧出
人民驚惶四散逃避露坐野宿無所依栖
扶老㩦幼啼聲載路訛言沸騰群心惑亂
城市鄉村為之一空,切維天道人事相為感通災異之來,必有所自
蓋由元應等守文武官僚平昔立心不端操持不謹職業不修軍民不恤財力不省公道不行刑法不中
良善困窮無所控訴豪猾得志罔知懲戒
民窮財盡征斂不休假公營私科罰不止
嗟怨聲聞,感傷和氣以致天道不順地道不寧
三陽開泰之時,一歲元之日而撼動如此一震不已至於連震,連震不已至於泉湧,變不虛生,誠為驚懼
雖各洗濯瑕疵痛。
警省慰安人心撫恤災患然而誠微德薄未遂潛孚
俯仰無措寢食不遑,仰惟神明峻極為靈,廟食西土,實上帝之所付託
下民之所仰望豈可坐視土宇搖撼室家摧壞人民顛沛不加之意哉。
如或人事乖違民心愁怨和氣感傷凡有殃咎,宜加於元應等守土官何辜罹患害。
所冀以皇天后土為心,以宗社生民為念,掌握機衡斡旋造化,反禍為福,轉災為祥。
撮土杌隉之餘,拯遺黎傾覆之際。
務俾隤然方者,靜位乎下群
然而生者安處乎中,息訛言,定眾志
宵旰西顧之憂,解溝瀆倒懸之急
斯神之貺也,亦神之職也。
宮居粒食者,既獲所安則廟焉。
血食者,宜有所享。
神人相依萬世永賴者也。
嗚呼,明有禮樂,幽有鬼神,陰陽表裡不可誣也。
惟神其鑒之,謹告
西嶽華山之神部藝文〈詩〉
《送楊尚書西嶽·姚合
報功祀典,寵詔下明廷
酒氣飄林嶺,香煙杳冥
樂清三奏備,詞直百神聽
拂雲霞濕,詩通水石靈
何因騶騎,暫得到岩扄。
華山廟》張籍
天廟西京道巫女紛紛走似煙。
手把紙錢過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雨後華嶽廟李山甫
華山黑影崔嵬金天〈缺二字未開
雨淋鬼火不滅風送神香不來
牆外素錢似雪殿前陰柏如雷
知君暗宰人間事,休把蒼生夢裡裁。
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華陰王翰
洪河之南曰秦鎮發地削成五千仞。
三峰離地倚天唯獨中峰修峻
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壇高眇逶迤
三十六梯入河漢樵人往往蛾眉
蛾眉嬋娟宜笑一見樵人下靈廟。
仙車欲駕五雲飛,香扇斜開九華照。
含情遲佇韶年,願侍君邊復中旋。
江妃玉佩留為念,嬴女銀簫空自憐。
仙俗途殊兩情遽,感君無盡辭君去。
遙見明星是妾家,風飄雪散不知處。
故人在西長安,賣藥往來投此山。
綵雲蕩漾可見綠蘿蒙茸緡蠻
欲求玉女長生法,日夜燒香自還
西嶽宮》·王履
西嶽行宮每每分,金方元氣孤尊
千秋像設嚴誰瀆,萬劫兵殘巋自存
肅肅陰風秋倍早,沈沈雲樹日長昏。
杜陵老子何多累,空憶真源只漫論。
西嶽華山之神部選
唐杜甫《封西嶽賦》:將陟西嶽八荒,御白帝之都,見金天之王。
刊石岱宗,又合符軒皇
閻隨侯西嶽望幸賦》帝則少皞神位,則蓐收在祀。
杜甫詩: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真源
李白詩:白帝金精元氣石作花雲作臺。
〈又〉明星玉女備灑掃
劉長卿詩:金天有封廟,柏隱蒼然
韓愈詩:日駕此迴轄金部司刑
元張翔詩:白帝真源深固地,金精灝氣浮天
明李攀龍詩:蓮花直撲青天色,玉女常含白雪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