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常典
 第二百三十卷目錄
 公輔名臣列傳五十
  宋十六
  陳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葉衡
  龔茂良      李彥穎
  施師點      黃洽
官常典第二百三十卷
公輔名臣列傳五十
宋十六
陳俊卿
公元1158年
宋史本傳》俊卿字應求興化人
莊重,不妄言笑
父死,執喪成人
紹興八年,登進士第,授泉州觀察推官
服勤職業同僚宴集,恆謝不往。
一日,郡中失火,守汪藻視之,諸掾屬方飲某所,俊卿輿卒假之行,於是以後至被詰,俊卿唯唯稱謝
已而其實,問故,俊卿曰:某不能同僚之行,又資其僕,安得為無過
公方盛怒,其忍幸自解,重人之罪乎。
歎服以為可及
秩滿秦檜當國,察其不附己,以為南外睦宗院教授
尋添通判南劍州,未上而死,乃以校書郎召。
孝宗時為普安郡高宗命擇端厚靜重輔導之,除著作佐郎王府教授
講經輒寓規戒正色特立
王好鞠戲,因誦韓愈張建封書以諷,王敬納之。
累遷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首言人主兼聽為美,必至公人臣以不欺為忠,必達大體
御下之道,恩威並施,抑驕將作士氣,則紀綱正而號令行矣。
遂劾韓仲通本以獄事冤陷無辜黨盡逐而仲通獨全劉寶總戎京口,恣掊剋,且拒命不分戍;二人遂扺罪。
湯思退專政俊卿言:冬日無雲而雷,宰相不當天心,下不厭人望
詔罷思退
災異數見,金人侵軼之勢已形。
俊卿乃疏言:張浚忠藎白首不渝,竊聞讒言言其陰有異志
浚之得人心、伏士論,為其忠義有素
反是,則人將去之,誰復與為變乎。
疏入,未報,因請對力言之,上始悟。
數月,以建康
又言:內侍張去為陰沮用兵,且陳避敵計,搖成算,請按軍法。
上曰:卿可謂仁者之勇。
權兵部侍郎
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詔整浙西水軍李寶因之遂有膠西之捷。
亮死,詔俊卿淮東堡砦屯田,所過安輯流亡
金主裒新立,申舊好廷臣附和議。
俊卿奏:和戎非得已,若以得故疆為實利,得之未必能守,是亦虛文而已
不若先正名,名正則國威彊,歲幣可損。
陳選練兵屯田減租之策,擇文臣膽略者為參佐,俾察軍政習戎務以儲將材
孝宗受禪,言:為國之要有三:用人賞功罰罪所以之者至公而已,願留聖意
中書舍人
孝宗志在興復,方以閫外事屬張浚
俊卿忠義沉靖有謀,以本職充江、淮宣撫判官兼權建康府事。
奏曰:吳璘孤軍深入,敵悉眾拒戰,久不決,危道也。
兩淮事勢已急,盍分遣舟師直擣山東,彼必還師自救,而乘勝關中
我及其未至,潰其腹心,此不世之功也。
會主和議方堅,詔班師,亦召俊卿
奏陳十事定規模,振紀綱,勵風俗,明賞罰重名器,遵祖宗之法,蠲無名之賦。
隆興初元,建都督府俊卿禮部侍郎參贊軍事
張浚初謀大舉北伐俊卿以為未可
諜報敵聚糧邊地,諸將以為必至,宜先其未動舉兵,乃請於朝出師。
已而邵宏淵果以兵潰,俊卿退保揚州
和議者幸其敗,橫議掏之。
上疏待罪俊卿亦乞從坐,詔貶兩秩
諫臣尹穡思退,議罷都督,改宣撫使揚州
俊卿奏:不可用,別屬賢將;若欲責其後效,降官示罰,古法也。
今削都督重權,寘揚州死地,如有奏請臺諫沮之,人情解體,尚何後效之圖。
議者但知惡而欲殺之,不復為宗社計。
下詔中外協濟,使自效
疏再上,上悟,即命都督,且召為相,卒為思退所擠,遣視師江、淮。
俊卿累章請罪,以寶文閣待制泉州,請祠,提舉太平興國宮
思退既竄,太學諸生伏闕下乞召俊卿
乾道元年入對上勞撫之,因極論朋黨之弊。
吏部侍郎同修國史
論人才當以氣節為主氣節者,小有過當容之;邪佞者,甚有才當察之。
錢端禮戚里參政,窺相位甚急館閣之士上疏斥之。
端禮遣客密告俊卿,己即相,當引共政
深拒不聽
翌日進讀寶訓,適及外戚,因言:朝家法,外戚預政,有深意陛下謹守
上首肯,端禮憾之。
建康府
逾年,授吏部尚書
時上未能屏鞠戲,將游獵白石
俊卿引漢桓靈、唐敬穆司馬相如之言力以為戒。
上喜曰:備見忠讜,朕決意用卿矣。
朕在藩邸,知卿為忠臣
俊卿拜謝
受詔館金使,遂拜同知樞密院事
曾覿龍大淵舊恩,竊威福士大夫頗出其門。
俊卿館件,大淵副之,公見外,不交一語大淵納謁,亦謝不接。
洪邁俊卿人言鄭聞右史,某當除某官,信乎。
所從以淵、覿告。
具以語質於上,上曰:朕曷嘗及此輩,必竊聽得之
有旨出淵覿中外稱快
移文邊吏,取前所俘。
俊卿請報以誓書云:俘虜叛亡兩事俘虜發已多,叛亡應遣
兩淮民,上國俘虜亡慮數萬,未嘗以為言,恐壞和議,使兩境不安
至交兵,則屈直勝負有在矣。
鎮江軍帥戚方刻削軍士俊卿奏:內臣中有主方者,當併懲之。
即詔罷,以內侍陳瑤、李宗回大理贓狀
十一月,當郊而雷,上內出手詔戒飭大臣葉顒魏杞坐罷。
俊卿參知政事
時四明獻銀礦,將召冶工禁中鍛之。
俊卿奏:不務帝王之大,而屑屑有司之細,恐為有識所窺。
從官梁克家莫濟俱求補外俊卿奏:二人皆賢,其去可惜
於是劾奏洪邁姦險讒佞不宜左右,罷之。
福建鈔鹽,罷江西和糴廣西米鹽錢,蠲諸道宿逋金穀錢帛巨萬計,於是政事稍歸中書矣。
龍大淵死,上憐曾覿,欲召之。
俊卿曰:自出兩人中外莫不稱頌
今復召,必大天下望。
臣請先罷。
不召
殿前指揮使王琪被旨按視兩淮城壁還,薦和州教授劉甄夫得召
俊卿言:薦兵將官乃其職,教官有才,何預事。
揚州傳旨築城訖事俊卿請於上,未嘗有是命。
俊卿曰:若詐傳上旨,非小故
奏言人主萬幾豈能防閑所恃紀綱號令賞罰耳。
不誅何所不為
削秩罷官
先是禁中密旨直下諸軍宰相多不預聞內官張方事覺,俊卿奏:自今百司御筆處分事,須奏方行
從之。
既而以內諸司不樂,收前命
俊卿言:張方王琪事,聖斷已明,忽諭臣曰:禁中取一飲一食,必待申審豈不留滯
臣所慮者,命令之大,如三衙發兵戶部取財,豈為宮禁細微事。
臣等備數出內陛下命令耳。
奏審取決陛下,非臣欲專之,且非新條,申舊制耳。
行復收,中外惶惑,恐小人疑似激聖怒。
上曰:朕豈以小人言疑卿等耶。
同知樞密院事劉珙進對爭辨激切,忤旨,既退,手詔端明殿學士,奉外祠
俊卿藏去,密具奏前日奏劄,臣實草定,以為有罪,臣當先罷。
除命,未敢奉詔
陛下即位以來納諫諍,體大臣,皆盛德事。
小事獲罪,臣恐自此大臣阿順持祿,非國家福。
上色久之,命江西
俊卿退自劾上手札留之,且曰:卿雖百請,朕必不從
四年十月制授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
俊卿用人己任所除吏皆一時,獎廉退,抑奔競
才可用,資歷淺,密薦於上,未嘗語人。
每接朝士牧守遠至,必問以時得失人才賢否
虞允文宣撫四川俊卿薦其才堪
五年正月,上召允文樞密使,至則以為右相俊卿左相
允文建議遣使金以陵寢為請,俊卿面陳,復手疏以為未可
上御弧矢,弦激致目眚六月御便殿
俊卿疏曰:陛下經月御外朝,口語籍籍,皆輔相無狀不能先事開陳虧損聖德
陛下憂勤恭儉清靜寡欲前代英主所不能免者皆屏絕,顧於騎射之末猶未能忘。
知非樂此志圖恢復,故俯而從事,以閱武備,激士氣耳。
陛下智謀,明賞罰,恢信義,則英聲義烈,不越尊俎,固已震慴敵人萬里之遠,豈待區區騎射百步間哉。
陛下一身宗社生靈休戚繫焉,願以今日之事,永為後戒。
曾覿官滿當代俊卿豫請處以浙東總管
上曰:覿意似不欲為此官。
俊卿曰:前此陛下二人公論甚愜。
捐私恩,伸公議
覿怏怏而去。
樞密承旨張說親戚求官,憚俊卿敢言,會在告,請於允文得之
俊卿敕已出,語吏留之。
惶恐來謝,允文亦愧,猶為之請,俊卿竟不與,深憾之。
吏部尚書汪應辰允文議事不合,求去,俊卿數奏應辰剛毅正直,可為執政
初然之,後竟出應辰平江
自是上意允文,而俊卿亦數求去。
明年允文復申陵寢之議,上手札諭俊卿俊卿奏:陛下痛念祖宗,思復故疆,臣雖疲駑豈不激昂仰贊聖謨,然於大事欲計其萬全,俟一二年間,吾之事力稍充乃可不敢迎合意指誤國事。
杜門請去,以觀文殿大學士福州
陛辭,猶勸上遠親賢修政攘敵,泛使未可輕遣。
既去,允文遣使,終不得要領
曾覿亦召還,建節鉞,躋保傅,而士大夫莫敢言。
俊卿福州,政尚寬厚,嚴於治盜海道晏清,以功進秩
轉運判官陳峴建議改行鹽法俊卿移書宰執極言福建鹽法與淮、浙異,遂不果行
明年,請祠,提舉洞霄宮
歸第,弊屋數楹,怡然不介意
淳熙二年再命福州
累章告歸,除特進,起判建康府江東安撫
召對垂拱殿,命坐賜茶,因從容言曰:將帥當由公選,臣諸將多以賄得。
曾覿王抃招權納賄,進人皆以中批行之。
贓吏已經結勘,而內批改正,將何所勸懲
上曰:卿言甚當
朝辭,奏曰:去國十年,見都城賤人安,惟士大夫風俗大變
上曰:何也。
俊卿曰:向士大夫覿之門,十纔一二,尚畏人知,今則公然趨附已七八,不復顧忌矣。
人材進退私門,大非朝廷美事
上曰:則不敢。
覿時或有請,朕多抑之,自今不復從矣。
俊卿曰:此曹聲勢既長,侍從臺諫多出其門,毋敢為陛下言,臣恐壞朝廷紀綱,廢有司法度,敗天下風俗,累陛下聖德
二府飲餞浙江亭
俊卿建康十五年父老喜其再來
為政寬簡,罷無名之賦。
時御前多行白劄,用左右私人持送,俊卿奏非便,上手獎諭
少保,判建康府如故
上章告老,以少師魏國公致仕
十三年十一月薨,年七十四。
屬疾手書示諸子云遺表止謝聖恩,勿祈恩澤功德,勿請諡樹碑
上聞嗟悼,輟視朝,贈太保,命路轉運司給葬事,賜諡正獻
俊卿孝友忠敬,得於天資清嚴好禮,終日惰容
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正色危論分別邪正,斥權勢顧避
凡所奏請,關治亂安危大者
雅善汪應辰李燾,尤敬朱熹,屢嘗論薦
其薨也,不遠千里往哭之,又狀其行。
有集二十卷
虞允文
公元1153年
宋史本傳》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壽人
父祺,登政和進士第,仕至太常博士潼川路轉運判官
允文六歲九經七歲屬文
父任入官
丁母憂哀毀骨立
既葬,朝夕哭墓側,墓有枯桑,兩烏來巢。
念父之鰥且疾,七年不調跬步不忍左右
父死,紹興二十三年始登進士第通判彭州權知黎州渠州
秦檜當國,蜀士多屏棄
死,高宗收用之,中書舍人趙達首薦允文召對,謂人君畏天,必安民,必法祖宗。
論士風之弊,以文章進必抑其輕浮,以言語進必黜其巧偽,以政事進必去其苛刻庶可任重致遠
極論四川財賦科納之弊。
上嘉納之。
祕書丞,累遷禮部郎官
金主亮修汴,已有南侵意。
王綸還,言敵恭順和好
湯思退再拜賀,置邊備不問
及金使施宜生頗泄敵情張燾密奏之。
亮又隱畫工臨安湖山以歸。
賦詩,情益露。
允文上疏言:金必敗盟,兵出有五道,願詔大臣豫思備禦
時三十年正月也。
十月,借工部尚書賀正使,與館伴賓射一發破的,眾驚異之。
允文運糧造舟者多,辭歸,亮曰:我將看花洛陽
允文還,奏所見及亮語,申言淮、海之備。
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三衙管軍宦寺承受允文言:自古人主大權不移姦臣,則落於近倖。
秦檜盜權十有八年,死,權歸陛下
邇來三衙交結中官宣和、明受厥鑒未遠。
大悟,立罷之。
金使王全、高景山來賀生辰口傳悖慢語,欲得淮南地,索將相大臣議事
於是三衙大將趙密等議舉兵侍從臺諫集議
宰臣陳康伯上旨今日更不問和與守,直問戰當如何
成閔為京、湖制置使,將禁衛五萬禦襄、漢上流
允文曰:兵來不除道,敵為虛聲以分我兵,戍其出淮姦謀爾。
不聽,卒遣
七月,金主亮徙汴,允文復語康伯軍約程在江、池,宜令到池者駐池,到江者駐江。
若敵兵出上流,則荊湖之軍捍於前,江、池之軍援於後;若出淮西,則池之軍出巢縣江州軍出無為,可為淮西援,是一軍兩用之。
康伯然其說,而軍竟屯武昌
九月,金主命李通大都督,造浮梁淮水上。
金主自將兵號百萬,氈帳相望鉦鼓之聲不絕。
十月,自渦口渡淮。
先是劉錡措置淮東王權措置淮西
至是,權首廬州亦回揚州中外震恐
上欲航海陳康伯力贊親征
是月戊午樞臣葉義問督江、淮軍允文參謀軍事
權又自和州遁歸,鎮江,盡失兩淮矣。
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軍采石,而別以兵爭瓜洲
朝命成閔李顯忠代權,、權皆召。
義問被旨,命允文蕪湖顯忠交權軍,且犒師采石時權軍猶在采石
丙子允文采石,權已去顯忠未來敵騎充斥
我師三五星散解鞍束甲道旁,皆權敗兵也。
允文坐待顯忠誤國事,遂立招諸將,勉以忠義,曰: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
眾曰:今既有主,請死戰
或曰:公受命犒師,不受命督戰他人壞之,公任其咎乎。
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將安避。
至江濱,見江北已築高臺,對植降旗二、繡旗二,中建黃屋,亮踞坐其下。
諜者言,前一日刑白黑馬祭天,與眾盟,以明日濟江晨炊玉麟堂,先濟者予黃金一兩
時敵兵實四十萬,馬倍之,宋軍纔一萬八千。
允文乃命諸將列大陣不動,分戈船為五,其二並東西岸而行,其一駐中流,藏精兵代戰,其二藏小港,備不測
部分甫畢,敵已大呼,亮操小紅旗麾百艘絕江而來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軍,軍小卻
允文入陣中,撫時俊之背曰:汝膽略四方,立陣後則兒女子爾。
俊即揮雙刀出,士殊死戰。
中流官軍亦以海鰌船衝敵,舟皆平沈,敵半死半戰,日暮未退。
會有潰軍光州至,允文授以旗鼓,從山後轉出,敵疑援兵至,始遁。
又命勁弓尾擊追射,大敗之,僵尸凡四千餘,殺萬戶二人,俘千戶五人及生女真五百餘人
敵兵不死於江者,亮悉敲殺之,怒其不出江也。
以捷聞,犒將士,謂之曰:敵今敗,明必復來。
夜半部分諸將,分海舟上流別遣兵截楊林口。
丁丑,敵果至,因夾擊之,復大戰,焚其舟三百,始遁去,再以捷聞。
既而敵遣偽詔來諭王權,似有宿約
允文曰:此反間也。
仍復書言:已寘典憲新將李世輔也,願一戰決雌雄
亮得書大怒,遂焚龍鳳輦,斬梁漢臣造舟二人,乃趨瓜洲
漢臣,教亮濟江者也。
顯忠至自蕪湖允文語之曰:敵入揚州,必與瓜洲兵合,京口無備,我當往,公能分兵相助乎。
顯忠分李捧軍萬六千往京口葉義問亦命楊存中所部來會
允文建康,即上疏言:敵敗於采石,將徼幸瓜洲
今我精兵京口持重待之,可一戰而勝。
乞少緩六飛之發。
甲申,至京口
敵屯重兵滁河,造三閘儲水,深數尺,塞瓜洲口。
楊存中成閔邵宏淵諸軍皆聚京口不下二十萬,惟海鰌船不滿百,戈船半之
允文遇風則使戰船無風則使戰艦,數少恐不足用
遂聚材冶鐵,改修馬船戰艦,且借之平江,命張深守滁河口,扼大江之衝,以苗定駐下蜀為援。
庚寅,亮至瓜洲允文存中臨江按試,命戰士踏車船中上下三周金山回轉如飛,敵持滿以待,相顧駭愕
亮笑曰:紙船耳。
一將奏:南軍有備,未可輕進,願駐揚州徐圖進取
亮怒,欲斬之,哀謝良久,杖之五十。
乙未,亮為其下所殺。
初,亮在瓜洲,聞李寶海道膠西成閔諸軍順流而下,亮愈怒。
揚州,召諸將約三日濟江否則盡殺之。
諸將謀曰:進有渰殺之禍,退有敲殺之憂,奈何
有萬戴者曰:殺郎主,與南宋和歸鄉則生矣。
眾曰:諾。
亮有紫茸細軍,不臨陣,恆以自衛眾患之,有蕭遮巴者紿之曰:淮東子女玉帛皆聚海陵
嗾使往,細軍去而亮死。
丙申敵人退屯三十里,遣使議和
己亥奏聞
入對,上慰藉嘉歎,謂陳俊卿曰:虞允文公忠出天性,朕之裴度也。
詔免扈從,往兩淮措置
允文鎮江,奏收兩淮三策不報
明年正月上至建康
尋議回鑾,詔以楊存中江淮荊襄路宣撫使允文副之。
給、舍繳存中除命於是允文充川陜宣諭使
陛辭,言:金亮既誅,新主初立,彼國方亂,天相恢復也。
和則海內氣沮,戰則海內氣伸。
以為然。
允文,與大將吳璘經略中原進取鳳翔,復鞏州
治兵陝西復州郡,蜀士欲棄之,允文不可
孝宗受禪朝臣有言西事者,謂官軍進討,東不可寶雞,北不可德順,且欲用忠義人守新復州郡,官軍退守蜀口。
允文爭之不得吳璘遂歸河池,蓋用參知政事史浩議,欲盡棄陝西臺諫袁季、任古附和其說。
允文上疏大略言:恢復莫先於陝西陝西五路復州縣又係於德順存亡一旦棄之,則窺蜀之路愈多,西和、階、成,利害
前後凡十五疏,且移書陳康伯康伯牽於同列不能回也。
上將允文陝西事,執政忌其來,以顯謨閣直學士夔州,尋又命奏事
隆興元年入對史浩既素主棄地,及拜相,亟行之,且親為詔,有曰:棄雞肋之無多,免狼心未已
允文入對言:今日有八可戰
上問及棄地允文以笏畫地,陳其利害
上曰:此史浩誤朕。
敷文閣待制太平州,尋除兵部尚書湖北京西宣撫使,改制置使
朝廷遣盧仲賢使金議和湯思退又欲棄唐、鄧、海、泗,手詔謂唐、鄧非險要,可寘度外允文五上力爭
思退怒,即奏曰:此皆以利害不切於己,大言誤國,以邀美名
宗社大事,豈同戲劇
上意遂定
思退請召允文,實欲去之也。
允文上印,猶以四川不可棄為請,乞致仕
詔以顯謨閣學士平江府
思退竟決和議,割唐、鄧。
二年,金兵復至,思退貶,上悔不用允文言。
陳俊卿亦薦允文大用,除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
乾道元年,拜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
是秋,金遣完顏仲有所議,偃蹇不敬允文請斬之,廷有異論,不果
錢端禮李宏玉帶,事連允文,為御史章服所論,罷政奉祠西歸
三年二月,召至闕,除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
吳璘卒,議擇代,上諭允文曰:吳璘既卒,汪應辰恐不習軍事無以易卿。
凡事不宜張浚迂闊軍前事,卿一一親臨之。
即拜資政殿大學士四川宣撫使,尋詔依舊知樞密院事
歸蜀一月,召至闕,不數月復使蜀。
太上御書聖主得賢臣頌》,上又為之製跋,陛辭,復以所御雙履及甲冑賜焉。
奏築黃鷹山城
襄陽,奏修府城
八月漢中,又往沔陽
九月,至益昌
先被手詔九事,洎至,悉奉而行,尤以軍政為急。
又奏閱實諸軍,第其壯怯為三,上備戰,中下輜重老者少者不預
汰兵凡萬人,減緡錢四百萬。
汰去兵有勞績者,置員闕處之。
興、洋義士民兵也,紹興初以七萬計,大散之戰,將不授甲,驅之先官軍死亡略盡
命利帥晁公武覈實,得二萬三千九百餘人
又得陜西弓箭手法,參紹興制為一書,俾將吏守之。
馬政張松,奏依舊分茶馬為川、秦司。
初在樞府,蕭遮巴以刷軍中人為言,允文嘗奏諭三衙撫存之。
至是,、洋、興元歸正人二萬,遮道繫縲之苦,允文分給官田,俾咸振業
欲結敵將姜挺、白沂,遵御札募鞏人王嗣祖外蕃以圖金人,又得蕃僧六彪者偕往,竟無成說。
時邛、蜀十四郡告饑荒政凡六十五事,劍倅獻羨錢五萬,卻之。
五年八月,拜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
允文多薦知名士,如洪适汪應辰
及為相,籍人才三等,有所見聞即記之,號材館錄
凡所舉,上皆收用,如胡銓周必大王十朋趙汝愚晁公武李燾其尤章明者也。
上以兵冗財匱為憂,允文陳俊卿議革三衙雜役,汰冗籍,三軍怨言
六年陳俊卿以奏留龔茂良上意,上震怒甚,俊卿待命浙江亭兩日不報
允文請對極論體貌之道,疊拜榻前,遂命判福州
詔以范成大祈請使,為陵寢故。
不從,且諜報欲以三十萬騎奉遷陵來歸中外洶洶,荊、襄將帥皆請增戍。
允文謂:金方懲亮,決不輕動不過虛聲撼我耳。
遂奏止之。
朝論紛然,允文屹不動,敵卒無他
莊文太子薨,儲位未定
允文上疏,且屢懇陳。
七年正月,上兩宮尊號,議始定,下詔第三恭王惇立為皇太子皇子愷以雄武保寧軍節度使寧國府
皇太子尋尹臨安
侍衛馬軍司牧地舊在臨安允文地狹不利芻牧,請令就牧鎮江緩急用騎過江便。
三軍有怨語,其後言者以此為言
胡銓臺評去,允文奏留之經筵
朱熹,上問允文否。
允文不在程頤下,遂召不至
鼓院六條上書人,允文力言不可,從之。
會慶節,金使烏林天錫入見,金主婿也,驕倨甚,固請上降榻問金主起居,上不許天錫不起侍臣錯愕失措
允文大駕禁中,且諭之曰:大駕既興,難再御殿使人來且隨班上壽
金使慚而退。
上以僕射名不正改為左、右丞相
八年二月,授允文特進左丞相樞密使梁克家右丞相
允文嘗舉克家自代,上不許
是月,以病乞解機政,又薦克家靖重有宰相器,至是始同相,手詔允文曰:朕方欲武臣樞密曹勛如何
允文人品卑凡,不可用。
既而張說簽書樞密院事右正言王希呂臺官交劾之。
上怒希呂甚,手詔遠惡監當
允文繳回,上益怒。
梁克家曰:希呂張說臺綱也,左相希呂國體也。
上怒稍解,卒薄希呂之罰。
四月御史蕭之敏允文允文上章待罪
上過德壽宮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何許
毋聽其去。
上為出之敏,且書扇製詩以留之。
允文之敏端方請召歸以闢言路。
上謂其言寬厚,命曾懷書之時政記
上命諫官允文李彥穎林光朝王質對,三人鯁亮,又以文學推重於時,故薦之,久不報。
曾覿一人賜第,擢諫議大夫
允文克家爭之,不從
允文力求去,授少保武安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進封雍國公
陛辭上諭進取之方,期以某日會河南
允文言:異時內外相應
上曰:若西師出而朕遲回,即朕負卿;若朕已動而卿遲回,即卿負朕。
上御正衙,酌酒賦詩以遣之,且賜家廟祭器
九年
大軍月給一石五斗不足贍其家,允文宣司錢三十萬易米計口增給。
立戶七條,括民馬,奏選良家子以儲戰用。
初,北界有寇鄰者,擁眾數萬在商、虢間,允文秉政日納款,迨至,復遣人致書允文不報羈縻之而已。
既而鄰謀覺,金密遣人捕之。
葉衡奏聞允文上疏自辨,因請納祿不報
上嘗謂允文曰:丙午之恥,當與丞相共雪之。
又曰:朕惟功業不如唐太宗富庶不如漢文、景。
允文許上以恢復
使蜀一歲,無進兵期,上賜密詔趣之,允文軍需未備,上不樂。
淳熙元年薨。
後四年上幸白石大閱,見軍皆少壯,謂輔臣曰:虞允文沙汰之效也。
尋詔贈太傅賜諡忠肅
允文姿雄偉,長六尺四寸慷慨磊落大志,而言動有則人望而知為任重之器。
早以文學致身臺閣,晚際時艱出入將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無二焉。
嘗注唐書五代史,藏於家。
有詩文十卷經筵春秋講義三卷奏議二十二卷內外志》十五卷,行於世。
梁克家
公元1160年
宋史本傳》克家字叔子泉州晉江人
聰敏絕人,書過目成誦
紹興三十年廷試第一,授平江簽判
時金主亮死,眾皆言可乘進取克家移書陳俊卿,謂:敵雖遁,吾兵力未振,不量力而動,將有後悔。
俊卿歸以白丞相陳康伯,歎其遠慮
召為祕書省正字,遷著作佐郎
災異數見,克家宜下詔求言,從之,令侍從臺諫卿監郎官館職闕失
克家六事一正心術二立紀綱,三救風俗,四謹威柄,五定廟算六結人心
論定廟算,謂今邊議不過三說,曰將、兵、財,語甚切直
累遷中書舍人
使,金以中朝進士第一,敬待之,即館宴射,連數十發中的。
金人來賀慶會節克家請令金使入朝南門百官北門從者毋輒至殿門外,以肅朝儀,詔定為令。
郊祀雷震之變,克家復條六事
給事中,凡三年遇事不可,必執奏無隱
嘗奏:陛下用實才,不喜空言空言無益,然以空言為懲,則諫爭之路遂塞,願有以開導之。
上欣納,因命條具風俗之弊,克家四條,曰欺罔苟且循默奔競上手獎諭
乾道五年二月,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明年參知政事
明年,兼知院事
修金好,金索所獲俘,啟釁未已
克家請築楚州城,環舟師於外,邊賴以安。
政府,與虞允文可否相濟,不苟同
皇太子初立,克家選置官屬,增講讀員,遂以王十朋陳良翰詹事中外得人
允文恢復朝臣迎合克家密諫,數不合,力丐去。
上曰:兵終不可用乎。
克家奏:用兵財用為先,今用度不足何以集事
改容曰:朕將思之。
詰朝上面諭曰:朕終夜思卿言,至當毋庸去。
八年,詔更定僕射左右丞相,拜克家右丞相樞密使
一日,上謂宰執曰:近過德壽宮太上頤養愈勝,天顏悅懌,朕退不勝喜。
克家奏:堯未得舜以為己憂,既得舜,固宜甚樂。
允文奏:堯獨高五帝之壽以此
上曰:然。
允文罷相克家秉政,雖近戚權倖不少假借而外濟以和。
張說樞府公議不與,寢命,俄復用
士夫不附已,謀中傷之,克家悉力調護善類賴之。
議金使朝見書儀,時欲移文對境以正其禮,克家不合,遂求去,以觀文殿大學士建康府
陛辭,上以治效為問克家勸上無求奇功
既而三省密院移牒泗州,敵不從,遣泛使來,舉朝震駭
後二年湯邦彥使事貶,天下益服克家謀國之忠。
淳熙八年,起知福州在鎮治績
趙雄奏欲令再任,降旨仍知福州
召除醴泉觀使
九年九月,拜右丞相封儀國公
逾月而疾。
十三年,命以內祠侍讀賜第在所存問不絕。
十四年六月,薨,年六十。
手書遺奏,上為之垂涕,贈少師諡文靖
初,唱第時,孝宗由建邸入侍,愛其風度峻整及第政府眷寵尤渥。
為文渾厚明白自成一家辭命溫雅,多行於世。
葉衡
公元1148年
宋史本傳》字夢錫婺州金華人
紹興十八年進士第,調福州寧德簿,攝尉。
以獲鹽寇改秩知臨安府於潛縣
戶版積弊富民隱漏貧弱困於倍輸,衡定九等,自五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額於上之四等,貧者頓蘇。
徵科為期限榜縣門,俾里正諭民,不遣一吏而賦自足
歲災,蝗不入境
治為諸邑最。
郡以政績聞,即召對,上曰:聞卿作縣有法
遣還任。
擢知常州
時水潦為災,發倉為糜以食饑者。
或言常平不可輕發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不救耶。
大作單騎醫藥自隨,遍問疾苦,活者甚眾。
晉陵李孟堅無錫縣有政聲,薦於上,即除知秀州
上之信其言如此
太府少卿
合肥瀕湖圩田四十里,奏:募民以耕,歲可得穀數十萬,蠲租稅,二三年後阡陌成,倣營田,官私各收其半。
從之。
戶部侍郎
鹽課大虧,奏: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竈之多寡亭戶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
仍命措置三人淮南通州浙東明州浙西秀州
丁母憂
起復,知廬州,未行,除樞密都承旨
馬政之弊,宜命統制一員各領馬若干匹,歲終計其數為殿最
李垕賢良方正對策訐直入第四等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以顯容諫之盛。
乃賜科出身。
有言江、淮兵籍偽濫,詔按視,且措置民兵訖事赴闕,上御便殿武士,召預觀,賜酒,灑宸翰賜之。
荊南成都建康府,除戶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
二事:一,牧守將帥必擇材以稱其職,必久任以盡其材;二,令戶部湖廣子實數,盡以京會立限易之。
從之。
右丞相樞密使
銳意恢復,凡將帥器械山川防守悉經思慮奏對畢,從容賜坐,講論機密,或不時召對
時會子浸患折閱手詔曰:會子雖曰流通,終未盡愜人意目即流使有二千二百餘萬。
今用上下黃金白金銅錢九百萬,內藏庫五百萬,并蜀中錢物七百萬,盡易會子之數,專命措置日近而辦,卿真宰相才也。
一日,上曲宴宰執凝碧,上曰:自三代而下至於,治日常少,亂日常多,何也。
奏:聖君不常有,周八百年,稱極治成、康而已
上曰:朕觀無逸篇》,見周公成王歷言商、周之君享國長遠,真萬世龜鑑
奏:願陛下常以無逸龜鑑社稷之福。
上又言:朝廷所用正論其人如何不可有黨。
如唐牛、李之黨,相攻四十年,緣主聽不明至此
文宗曰: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朕常笑之。
奏:文宗優游不斷故有此語。
陛下英明聖武,誠非難事。
御寶實封令與臨安府竇思永改合入官奏:選人改官,非奏對稱旨,則用考舉磨勘一旦特旨與之,非陛下愛惜人才之意。
上亟收前命
上諭執政,選使求河南奏:司諫湯邦彥有口辨,宜使金。
邦彥請對,問所以遣,既知薦出於,恨擠己,聞對客有訕上語,奏之,上大怒。
即日罷相責授安德軍節度副使郴州安置
邦彥使還,果辱命,上震怒,竄之嶺南,詔自便,復官與祠。
年六十有二薨,贈資政殿學士
負才足智理兵甚悉,由小官十年宰相進用之驟,人謂出於曾覿云。
龔茂良
公元1158年
宋史本傳》茂良字實之興化軍人
紹興八年進士第
南安簿、邵武司法
父母喪,哀號擗踊,鄰不忍聞。
調泉州察推,以廉勤稱。
宣教郎,以同知樞密院事黃祖舜薦,召試館職,除祕書省正字
累遷吏部郎官
張浚視師江、淮,茂良言:朝禦敵,景德之勝本能斷靖康之禍在於致疑,願仰法景德之斷,勿為靖康之疑。
監察御史
江、浙大水,詔陳闕失茂良疏曰:水至陰也,其占為女寵,為嬖佞,為小人專制
崇、觀、政和小人道長內則憸腐竊弄,外則姦回充斥於是京城大水以至人犯闕。
進退一人施行一事,命由中出,人心譁然,指為此輩。
臣願先去腹心之疾然後政事闕失次第言矣。
內侍梁珂、曾覿龍大淵用事,故茂良及之。
右正言
內侍李珂沒,贈節度諡靖恭茂良諫曰:中興相如趙鼎勳臣韓世忠,皆未有諡,如朝廷舉行,亦足少慰忠義之心。
今施於可惜
竟寢其諡。
嘗論大淵覿姦回,至是又極言之,曰:今積陰弗解,淫雨益甚熒惑入斗,正當吳分天意若有所怒而未釋
二人害政,甚百倍
上諭以皆潛邸舊,非他近習比,且俱有文學,敢諫爭未嘗外事
翌日,再疏言:唐德宗李泌人言盧杞姦邪,朕獨不知,何耶。
曰:此其所以為姦邪也。
大淵覿所為行道之人能言之,而陛下更頌其賢,此臣所以深憂
疏入,不報,即家居待罪
章再上,除太常少卿五辭不拜,除直祕閣、知建寧府
以不群小所容,請祠,不允
後知二人之姦,既逐於外,起茂良廣東提刑,就知信州
番山之址建學,又置番禺南海縣學,既成釋奠,行鄉飲酒以落之。
城東舊有廣惠庵,中原衣冠沒於南者葬之,歲久廢,茂良故地,更建海會浮圖,菆寄暴露者皆揜藏無遺
召對崇政殿左丞相陳俊卿欲留之,右相虞允文不樂。
俊卿亦罷,除直顯謨閣江西運判兼知隆興府
上以江西連歲大旱,知茂良精忠,以一路荒政付之。
茂良郡縣免積稅,上戶索逋,發廩振贍。
右文殿修撰再任,疫癘大作,命醫治療,全活數百萬。
待制敷文閣,賞其救荒之功。
召對,奏:潢池弄兵之盜,即南畝負耒之民。
今諸郡荒田極多,願詔監司守臣條陳,募人從便請耕,民有,雖驅之為寇,亦不從矣。
禮部侍郎
上亟用茂良手詔國朝典故有自從官徑除執政例,明日即拜參知政事
奏事,賜坐,上顧葉衡茂良曰:兩參政公議所與
起謝上從容曰:自今諸事毋循私,若鄉曲親戚,且未須援引
朕每存公道,設有誤,卿等宜力爭君臣之間不可事形跡。
茂良曰:大臣以道事君,遇有不可自當啟沃,豈容跡見於外。
請詔有司刊定司法
淮南旱,茂良奏取封樁米十四萬,委漕帥振濟
或謂:救荒常平事,今遽取封樁米,毋乃不可
茂良以為淮南咫尺敵境,民久未復業饑寒所逼,萬一嘯聚患害立見,寧能計此米乎。
他日,上獎諭曰:淮南旱荒,民無饑色,卿之力也。
湖州通判不法得旨,下帥臣體訪
通判茂良鄉人也,同列密以省吏棘寺推鞫欲及茂良
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獄進上茂良不知也。
上厲聲曰:參政決無此。
茂良遜謝,不復辯。
葉衡罷,上命茂良首參行相事。
慶壽禮行中外覬恩,茂良慨然歎曰:此當以身任怨不敢愛身以弊天下
若自一命以上覃轉,不知月添給奉與來歲郊恩奏補幾何,將何以給。
宣諭用廉退,茂良奏:朱熹操行耿介,屢召不起,宜蒙錄用
祕書郎
群小乘間讒毀未幾手詔茂良,謂虛名之士,恐壞朝廷
不至
錢良臣侵盜大軍錢糧,累數十萬,茂良奏其事,手詔具折
俄召良臣赴闕駸駸柄用其後茂良之貶,良臣有力焉。
茂良之以首參行相事也,踰再歲,上亦不置相,因諭茂良史官近奏三台星不明,蓋實艱其選耳。
淳熙四年正月,召史浩四明茂良亦覺眷衰,因疾力求去。
上曰:朕以經筵史浩,卿不須疑。
曾覿欲以大資祿其孫,茂良文武官各隨本色蔭補格法繳進
覿茂良入堂道間,俾直省官賈光祖等當道不避。
街司叱之,曰:參政幾時
茂良奏:臣固不足道,所惜者朝廷大體
上諭覿往謝茂良正色曰:參知政事者,朝廷參知政事也。
覿慚退。
上諭茂良先遣人於覿衝替而後施行
茂良批旨,取賈光祖輩臨安府撻之。
手詔宣問施行太遽,茂良待罪
使人宣諭委曲,令繳進手詔,且謂:卿去雖得美名,置朕何地。
茂良奉詔
謝廓然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廓然曾覿者也。
中書舍人光輔繳奏,不書黃,遂補外
茂良力求去,上諭曰:朕極知卿,不敢忘,欲保全卿去,俟議恢復,卿當再來
是日,除職與郡,令內殿奏事,乃手疏恢復六事,上曰:卿五年不說恢復何故今日及此
退朝甚怒,曰:福建子不可如此
謝廓然因劾之,乃落職放罷;尋又論茂良擅權不公,矯傳上旨,輒斷賈光祖等罪,遂責降安置英州
父子卒於貶所
覿廓然死後,茂良投匭訟冤,遂復通奉大夫
周必大獨相,進呈復職,上曰:茂良無罪
遂復資政殿學士諡莊敏
茂良平生不喜言兵去國之日乃言恢復事,或謂覿密令人訹之云:若論恢復,必再留。
茂良信之。
廓然茂良,亦以此為罪。
茂良沒數年,朱熹從其子得副本讀之,則事雖恢復,而其意乃極論不可輕舉,猶平生素論也,深為之歎息云。
李彥穎
公元1148年
宋史本傳》彥穎字秀叔湖州德清人
端重強記覽。
金犯浙西,父挾家人逃避彥穎十歲,追不及,敵已迫其後,能趨支徑,亂流獲濟
紹興十八年,擢進士第,主餘杭簿。
曹泳豪敓酒家業為官監,利其貲具,彥穎爭之。
怒,戒吏鍛煉不得毫髮罪。
調建德丞,改秩
時宰知其才,將處之學官,或勸使一見彥穎恥自獻。
調富陽丞。
御史周操薦為御史臺主簿
敗盟張浚督師進討
上方執政堅主和,陳良翰周操不以為然
右正言尹穡符執政薦引同己者,轉言和上前
上惑之,罷督府良翰相繼黜,而殿中,遷諫議大夫
一日以和、戰、守扣彥穎彥穎曰:人所見不同
既以和議為是,曷不明陳於上前,以身任之,事成功歸於公,不成奉身而退。
若欲享其利而不及其害,國事將誰倚。
大怒曰:自為諫官前後百餘奏,曷嘗一和字,而臺簿有是言。
自是彥穎,陰排之。
國子博士權吏部郎中,以父喪去。
免喪,復為吏部皇子恭王府直講權右史兵部侍郎
經筵張栻葛覃,言先王正家之道,因及時事,語激切上意不懌
彥穎曰:人臣事君,豈不阿諛取容
所以敢直言,正為聖明在上,得盡愛君之誠耳。
《書》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
上意遽解,使臣下皆若此人主應無過。
皇太子,兼左諭德
論建宮僚以為詹事東宮內外無所不當省,事須白詹事而後行。
司馬光皇太子講讀官奏疏,錄以進。
上大喜,行之。
皇太子臨安,兼判官中書舍人
張說登樞筦,彥穎論:寸長去年驟躋宥府物議沸騰
今此命復出中外駭然
臣恐六軍解體人心不服
未幾權禮部侍郎侍講,因言:士習委靡不然矯激,宜擇篤實鯁亮者用之。
詹事,見上,言:皇太子臨安已久,雖欲更嘗民事,然非便,宜一意講學
他日以言於上者告太子,趣草奏辭尹事,三辭乃免。
吏部侍郎權尚書侍讀
月食淫雨,言:甲申歲淫雨求言,今十年矣,中間非無水旱,而不聞求言之詔,豈不言多沽激厭之耶。
比來欺蔽成風侍從臺諫猶慎嘿,況其他乎。
陰沴之興,未必不由此。
廷臣多以中批斥去彥穎又言:臣下有過宜顯逐之,使中外獲罪由以為戒
譖毀潛行,斥命中出,在廷莫測其故,恐陰邪得伸,善類喪氣,非盛世事也。
吏部尚書
接送金賀正使還言兩淮兵備城築及裁減接送浮費甚悉上嘉納焉。
十二月,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二年閏九月參知政事
金使至,上遣王抃諭金使稍變受書舊禮,儀久不決。
彥穎曰:須於國體無損而事可濟,乃善,若如去年張子顏之行,不但無益
左司諫湯邦彥新進,冀僥倖集事自許立節
彥穎邦彥輕脫,必誤國
他日,對便殿上復語及之。
彥穎進說上色動,宰相引退
遂以邦彥申議國信使,且命福建海船,起兩淮民兵合肥訓練,并詔諸軍戎備中外騷然
彥穎復言兩淮州縣合肥,遠者千餘里,近亦二三百里。
民戶三丁起其二,限三月而罷,事未集民先失業矣。
作色曰:卿欲盡撤邊備耶。
彥穎曰:今不得已,令三百里內,家起一丁合肥,三百里外,就州縣訓習,曰增給錢米,限一月罷,庶不大擾。
翌日,復執奏,從之。
邦彥辱命而還彥穎論其罪,貶新州
彥穎東府三歲,實攝相事,內降繳回甚多
內侍白劄籍名器械犒師,降旨發左藏封樁庫錢,動億萬計。
彥穎歲中經費以進,因言:虞允文建此庫以備邊,故曰封樁陛下有意恢復,苟用之不節,徒啟他日妄費,失封樁初意
矍然曰:卿言是,朕失之矣。
自是不支
墜馬在告力求去,以資政殿學士紹興府勤約惠政
提舉洞霄宮,復參知政事,病羸,艱拜起,力辭,上曰:老者不以筋力為禮,孟享禮繁,特免卿。
諫官論其子毆人至死奉祠鐫秩
起知婺州,禁民屠牛,捐屬縣稅十三萬三千緡。
復知紹興府,進資政殿大學士,再奉祠,進觀文殿學士
紹熙元年致仕
家居凡十載,自奉澹約,食纔米數合。
室無姬媵蕭然永日,與州縣了不相聞
薨,年八十一,贈少保諡忠文
施師點
公元1165年
宋史本傳》師點字聖與上饒人
十歲六經,十二能文
弱冠游太學,試每在前列,司業宏稱文深有古風。
尋授以學職,以舍選奉廷對,調復州教授
未上,丁內艱
服除,為臨安府教授
乾道元年陳康伯薦,賜對,言:歷年下詔恤民,而惠未加浹。
陛下軫念惟恐一夫失所郡邑搜求惟恐財賦不集
毋惑乎日降絲綸,恩不霑被
細民既困於倍輸,又困於非法,重以歲惡,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積多逋負
明堂肆赦,戶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願悉除免
上曰:非卿不聞此言。
詔從之。
八年,兼權禮部侍郎,除給事中
太子詹事已除,上又特令增員為二,命兼之
賜對,言:比年人物骩髀,士氣耗薾,當廣儲人材待用
上曰:觀卿所奏,公輔器也。
翰林學士知制誥侍讀使金。
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儀者以親王將至,命師點退位師點屹立
相儀者請數四師點正色曰:班立已定,尚欲何為
不肯少動。
在廷相顧駭愕,知其有守不敢以為請。
九年,使還,有言其事於上者,上嘉不已
後金使賀正旦至闕,問館伴師點今居何官。
館伴宇文价班列中指師點以示之,金使恍然曰:一見正人人眼明。
十年,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入奏控免,上曰:卿靖重有守識慮深遠,朕欲用卿久矣。
復詔兼參知政事,除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
師點嘗同宰相奏事退,復同樞密周必大進呈,上曰:適一二事卿等各陳所見,甚關大體
前此宰相奏事執政措辭,今卿等如此所望
必大奏:祖宗時,宰執奏事自相可否,或至面相切責,退不相御
秦檜用事執政畏避敢言
陛下虛心兼聽,若只宰相奏事何用執政為。
師點復奏:臣敢不股肱之力。
上因諭之曰:朕欲天下日往胸中未嘗釋也。
先是州郡上供不時以進,立歲終稽考法,及是,主計有喜為督促者,乞不待歲終先期行之。
畫命已下,師點矍然曰: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
或謂:令已出矣。
師點曰:事有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
追寢其議。
樞密周必大舉手師點曰:使我天下赤子不被其毒者,公之賜也。
一日入對後殿,上曰:朕前飲冰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
師點曰:自古人君無事時,快意所為忽其所當戒,其後未有不悔者。
然之。
十三年,辭兼同知樞密院事
權提舉國史院權提舉國朝會要
十四年,除知樞密院事
師點惓惓搜訪人才手書夾袋中,謂蜀去朝廷遠,人才難以自見蜀士之賢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才行太學,每有除授,必列陳之。
五年春,以資政殿大學士泉州,繼除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淳熙二年,除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使
師點嘗謂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沈,初未嘗容心其間不枉附麗,獨人主知之,遂至顯用
夫人窮達有命不在巧圖,惟忠孝乃吾事也。
三年,得疾薨,年六十九。
金紫光祿大夫
奏議七卷、制槀八卷東宮講議五卷《易說》四卷史識五卷文集八卷
黃洽
公元1163年
宋史本傳》字德潤福州候官人
隆興元年,以太學生試春官第二,詔循故事臨軒,賜第二人及第
紹興府觀察判官
秩滿,就銓選不用名例謁廟堂。
宰相陳俊卿白於上,改宣義郎,除國子博士
適有旨職事官待次,改差浙東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
繼為太學國子博士樞密院編修官通判福州
奉祠,召為太常丞
請外孝宗方厲精求治,曰:黃洽厚德方任以事。
不許
當對,奏三事備事莫若儲才士卒當練其心,軍政必預為謀。
矍然徐奏:願戒飭州郡,毋煩擾以致寇,毋輕易玩寇
寇擾而後定,傷根本多矣。
祕書郎著作郎
上諭詞臣祕閣英俊異時公卿用,行黃洽詞,可及之。
右正言,首奏:諫臣非具員,職在諫爭朝政有闕,所當盡言
上亦以為端士,許其盡言無隱
侍御史
會水頻仍,因祠祭上言:此事全在一念陛下夙興默想專精在民,身雖法宮,心則壇壝洋洋左右理非漠然
洊歲荒歉之由,必有未盡契神示之心者。
一日特詔:諸路奉行荒政不虔差官按視安集
亟奏:使者一出官吏必須知畏。
常平一司所職何事
淮、浙、江東見有使,以五使五路,尚慮不周知
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過閱圖帳戶口多寡,地里遼邈,安能遍歷乎。
專責常平,名正而職舉,事分察精
又奏藝祖藩鎮偏重之失,不欲兵民之權聚於一夫之手。
使主兵官郡寄,是合兵民權為一,且屬邊徼偏重尤甚
上皆嘉納
論列未嘗攟摭細故他慝以累其終身
右諫議大夫
上方銳志肄武風諫,言:《頤》大象君子慎言語,節飲食。
言語飲食謹節之,況其他乎。
筋力喘息之間,一有過差,皆非所以養其身也。
上曰:卿言無非仁義忠孝,可為萬世臣子之法,朕常念之。
經筵,言:宰相天理物,要在為國得人
人主命相,任則勿疑。
宰相重則朝廷尊,朝廷尊則廟社安。
宰相掄才任職,當盡公心。
君子進則庶職舉,庶職則天下治
上首再三,乃曰:卿如良金美玉渾厚無瑕,天其以卿為朕弼耶。
御史中丞,奏:薦舉請託,必競於宰執臺諫之門,若宰執臺諫不為覓舉,使士大夫咸自率厲,以公道得之豈不甚善。
或果知其人,露章以薦,亦何不可
潭州奏彊盜罪不至死應配者坐加役流,有旨具議。
曰:彊盜異他盜,以其故為也。
若止髡役,三年之後圈檻一弛豨突四出善良受害可勝數耶。
況役時必去防閑之具,走逸結合,患尤甚焉。
上深然之。
參知政事
上曰:卿每告朕用人,今卿居用人之地,不可不勉。
上因商榷除目罄竭無所顧避上大喜曰:五十年無此差除
知樞密院事
累章求去,許之,除資政殿大學士、知隆興府
光宗受禪特詔言事洽奏用人萬世不易之論,臣前以此納忠壽皇,今復告於陛下
乞歸田,尋畀提舉洞霄宮
方未得請也,人勸之治第曰:吾書生,蒙拔擢至此未有報國,而先營私乎。
使吾一旦罪去,猶有先人敝廬可芘風雨,夫復何憂。
慶元二年致仕
常言居家不欺親,仕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何用求福報哉。
六年七月,薨,年七十九。
金紫光祿大夫
質直端重,有大臣體,兩朝推為名臣
文集奏議八十五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