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常典
 第十五卷目錄
 宗藩部彙考七
公元1101年
  總一則 太祖建隆一則 開寶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五則 雍熙三則 端拱一則 淳化一則 至道一則 真宗咸平一則 景德一則 大中祥符六則 天禧三則 乾興一則 仁宗康定一則 慶曆二則 嘉祐二則 英宗治平四則 神宗熙寧五則 元豐六則 哲宗元祐三則 紹聖四則 元符三則 徽宗建中靖國一則 崇寧四則 大觀四則 政和六則 重和一則 宣和七則 欽宗靖康一則 高宗建炎一則 紹興十七則 孝宗乾道七則 淳熙九則 光宗紹熙三則 寧宗慶元四則 嘉泰二則 開禧三則 嘉定八則 理宗寶慶三則 紹定三則 端平一則 嘉熙二則 淳祐六則 寶祐三則 景定二則 度宗咸淳七則 恭宗德祐二則 端宗景炎一則
官常典第十五卷
宗藩部彙考七
宋制:封爵,一十有二列等,惟九建國惟三俱掌於吏部司封宗室親王備設府僚國官,亦隨時增置不一
宋史·職官志》:爵一十二 王 嗣王 郡王 國公 郡公 開國公 開國郡公 開國縣公 開國侯 開國伯 開國子 開國男 皇子兄弟封國,謂之親王親王之子承嫡者為嗣王宗室近親承襲特旨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承襲,及特旨封國公
宗室近親封郡公,其開國公伯子男皆隨。
食邑二千戶上封公,一千戶已上封侯,七百戶已上封伯,五百戶已上封子,三百戶上封男。
〈注〉嗣王開國郡公縣公,後不封
官品紹興乾道慶元
先後修定
王,為正一品。
嗣王郡王國公為從一品
開國郡公,為正二品
開國縣公為從二品
開國侯,為從三品
開國伯,為正四品
開國子,為正五品
開國男為從五品
食邑 一萬戶 八千戶 七千戶 六千戶 五千戶 四千戶 三千戶 二千戶 一千戶 七百戶 五百戶 四百戶 三百戶 二百戶 宰相親王樞密使經恩加一千戶,兩府使相節度使七百戶。
宣徽三司使觀文殿大學士,已下至直學士文臣侍郎武臣觀察使宗室正任已上、皇子上將軍駙馬都尉加五百戶。
宗室大將軍上加四百戶。
知制誥待制文臣少卿監武臣諸司副使宗室副率已上,并承制崇班軍員等,初該恩加三百戶承制崇班軍員再該恩二百戶
二千戶已上雖有加例,緣無定法,親王重臣特加有至萬戶者。
食實封 一千戶 八百戶 五百戶
四百戶 三百戶 二百戶 一百戶 宰臣、親
王、樞密使經恩加四百戶。
兩府使相節度宣徽使、皇子上將軍,并宗室駙馬都尉任觀察使已上加三百戶
觀文殿學士宗室正任已上,騎都尉二百戶
武臣崇班宗室副率上加一百戶。
五百戶已上雖有加例,緣無定法。
親王重臣特加至數千戶者。
封爵之差,唐制:王,食邑五千戶郡王國公,三千戶;開國郡公二千戶縣公,千五百戶;縣侯千戶伯,七百戶;子,五百戶;男,三百戶
又有食實封者,戶給縑帛,每賜爵遞加一級
唐末及五代始有加邑特戶,而罷去實封之給,又去縣公之名,封侯以郡。
宋初沿其制,文臣少監少卿已上,武臣副率已上,內職崇班已上有封爵;丞、郎、學士刺史大將軍諸司使已上有實封
但以贈戶數為差不係爵級
邑過其爵,則并進爵焉,止於郡公
每加食邑,自千戶二百戶實封六百戶百戶
親王重臣特加,有踰千戶者。
〈注〉郡公食邑累加至萬餘,實封至數千戶者。
皇屬封郡公縣公贈侯者,無開國字。
〈注〉侯亦在開國郡公之上。
公元983年
吏部司郎中員外郎官封、敘贈、承襲之事。
親王郡王宗屬封爵,皆因其位敘而為之等。
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國公,曰郡公,曰縣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分國三等大國二十七,次國二十,小國一百二十。
〈按:爵一十二,有嗣王開國公開國郡公
注云:嗣王開國郡公縣公不封,此有縣公,無開國公
親王府、傅、長史司馬諮議參軍、友、記室參軍王府教授小學教授 傅及長史司馬,有其官而未嘗除。
太平興國八年諸王出閣楚王府置諮議參軍二員翊善一員;陳王府諮議翊善一員韓王冀王益王翊善一員
後又置記室諸王府侍講一員
並以常參官兼充。
〈注〉其後,多不置諮議翊善記室或止一員
公元1016年
大中祥符九年仁宗初封壽春郡王,置友二員,亦以常參官兼充。
天禧二年進封昇王,友遷諮議,仍置記
一員
皇姪皇孫侍教南北伴讀無定數。
公元1009年
〈注〉至道初太宗皇親子孫講學,欲置侍講之職,中書言:按唐太宗改諸王侍讀為奉諸王講讀,今皇孫皇姪環衛之職,請以教授為名。
從之。
京朝官通經者充。
其後令王記室翊善侍講分兼南北宅教授
大中祥符二年,又有侍教之名,自是北院或有伴讀
公元1162年
凡諸宮皆有教授,初無定員
是年英宗宗室率府副率已上八百餘人奉朝請四百餘人,而教官六員,乃詔增置教授官:凡皇族年三十已上者百一十三人,置講書四員;年十五已上者百十三人,置講書四員;年十五已上者三百九人增置教授五員;年十四已下者別置小學教授十二員;并舊六,為二十七員,以分教之。
子弟率教,俾教授官、本位尊長具名申大宗正司,量行戒責。
教授不職大宗正司密訪以聞。
舊制親賢宅講書紹興十二年改為府教授掌教親賢宅南班宗子
淳熙十二年,詔建魏惠憲王府,置小學教授二員,以館職兼充,掌訓皇孫
既長,趨朝謁則不小學名,而講習如故
自後皇姪皇孫皆置教授
禮志冊命王大臣之制,具《開寶通禮,雖制書備禮冊命之文,多上表辭免,而未嘗行。
每命親王宰臣使相樞密使西涼留守節度使,並翰林草制夜中進入翼日自內置於箱,黃門二人舁之,立御坐東。
內朝退,乃奉箱出殿門外宣付閤門,降置於案,俟文德殿立班閤門使引制案置於庭宣付中書門下宰相跪受,復位,以授通事舍人,赴宣制唱名訖,奏請宰相宰相受之,付所司
立后妃,封親王公主,即先稱有制百官再拜宣制訖,復再拜舞稱賀
宰相加恩制書,即宣付通事舍人,引宰相宣制右東,北向再拜立,聽訖,拜舞復位
百官受制,即自班中引出聽麻,文班於宣制右東,武班於西,並如宰相儀,聽訖,出赴朝堂
罷相者,即引出朝堂金吾仗舍。
諸王宰相朝謝,前一日,內降官告,從內出東上閤門外宣詞以賜,授節者,仍交旌節
〈注〉授者俯伏執旌節交於頸上者三。
參知政事宣徽使樞密使、及兩省兩制祕書監上將軍觀察使以上官告敕牒者,皆拜敕舞蹈,若止授敕或宣頭者止再拜,餘官悉不拜敕、不舞蹈,惟御史大夫中丞拜授東上閤門使,又引至殿門外中籠門再拜
親王節度使相官告並載以綵輿迎歸第
親王輿中,設銀師子香合輦官十二人,並愨頭、緋繡寬衣旌節各二,馬四,犦槊十六人執旌節攏馬對引,由乾元門西偏門出至門外;馬技騎士五十人,搶牌步兵六十人教坊樂工六十五人,及百戲蹴踘鬥雞角觝次第迎引左右軍巡使軍容前導本宮
使相輿中用銀香鑪輦官十二人,金鵝帽錦絡紫絁寬衣旌節各一,馬二,犦槊八人,馬技騎士二十人,搶牌步兵二十四人,軍巡使前導,餘如親王制。
有故則罷。
凡諫、舍、刺史已上在外加恩者,悉令其親屬乘傳齎詔,就以告牒賜之。
政和局上冊命親王大臣儀,迄不果行
公元962年
太祖建隆三年夏四月乙巳,贈兄光濟為邕,弟光贊夔王
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公元973年
開寶六年封弟光義晉王,班宰相上。
公元963年
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冬十一月甲子有事南郊大赦改元乾德
百官奉玉上尊號曰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
十二月辛巳開封府光義興元光美各益食邑,賜功臣號。
開寶四年秋七月戊戌,賜開封尹光義門戟十四。
冬十一月己未日南至有事南郊大赦
十二月丁卯行慶開封尹光義興元光美貴州防禦使德昭並益食邑
六年秋九月己巳,封光義晉王、兼侍中
壬申,詔晉王光義宰相上。
太宗本紀:帝諱炅,初名匡乂,改賜光義即位二年改今諱,宣祖第三子也。
太祖即位封晉王序班宰相上。
開寶九年冬十月癸丑,即皇帝位
職官志》開寶六年,詔:晉王位望俱崇,親賢莫二,宜位在宰相之上。
公元976年
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封弟廷美為齊王太祖子德武功郡
宋史·太宗本紀開寶九年冬十月癸丑,帝即皇帝位
庚申,以弟廷美開封尹中書令封齊王先帝子德昭為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
十二月甲寅大赦改是歲為太平興國元年
太祖子及齊王廷美並稱皇子,女並稱皇女
公元979年
太平興國四年冬十月乙亥,以平北漢功,齊王廷美進封秦王
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公元981年
太平興國六年春三月己酉興元尹德芳薨,追封岐王
公元982年
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太平興國七年,降封廷美涪陵縣公封子德崇、德明為王。
宋史·太宗本紀七年夏四月丁丑西京留守秦王廷美罷歸第,復其子德恭、隆名皇姪,女韓氏婦落皇女雲陽公主之號。
五月丙辰秦王廷美降封涪陵縣公房州安置
秋七月甲午,以子德崇為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封衛王;德明為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廣平郡王
公元983年
太平興國八年,進元佐元佑王爵,封元休元儁元傑皆為王。
宋史·太宗本紀八年冬十月戊戌,改衛王德崇名元佐廣平郡王德明名元佑德昌名元休德嚴名元儁德和名元傑
己酉,進元佐楚王元佑陳王封元休韓王元儁冀王元傑益王,並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真宗本紀:帝,諱恆太宗第三子也。
初名德昌太平興國八年封韓王改名元休
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元侃。
淳化五年九月進封壽王
至道元年八月立為皇太子,改今諱。
三年二月奉遺制即皇帝位
職官志》太平興國八年楚王廣平郡出閣宰相親王之上。
公元984年
雍熙元年春正月丁卯涪陵縣公廷美薨,追封涪陵王
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公元985年
雍熙二年,封德恭德隆為侯,廢楚王元佐庶人
宋史·太宗本紀雍熙二年春正月丙辰,以德恭左武衛大將軍、判濟州封定安侯德隆右武衛大將軍、判沂州封長寧侯
秋九月庚戌重九,賜近臣飲於李昉第,召諸王節度使宴射苑中
是夕楚王宮火。
辛亥,廢楚王元佐庶人均州安置
丁巳,群臣請留元佐養疾京師,許之。
公元986年
雍熙三年,以德隆弟德彝嗣兄為長寧侯
宋史·太宗本紀三年春正月辛未右武衛大將軍長寧侯德隆薨,以其弟德彝嗣侯,仍知沂州
公元988年
端拱元年,進元僖、元侃、元份王爵封子元偓、元偁為國公
公元986年
宋史·太宗本紀雍熙三年秋七月甲午,詔改陳王元佑元僖韓王元休為元侃,冀王元儁元份
端拱元年春二月庚子籍田開封尹陳王元僖進封許王,元侃襄王元份越王
庚戌,以子元偓為左衛上將軍徐國公,元偁為衛上將軍涇國公
公元994年
淳化五年,徙封元傑吳王改封元侃為壽王
宋史·太宗本紀淳化五年春二月己酉,以益王元傑淮南鎮江等軍節度使,徙封吳王
秋九月壬申,以襄王元侃為開封尹改封壽王
公元997年
至道三年,真宗即位進封元份四人王爵封元儼曹國公追復廷美秦王,復兄元佐楚王,贈弟元億代國公
宋史·真宗本紀至道三年二月,即皇帝位
夏四月癸卯,弟越王元份進封雍王,吳王元傑進封兗王並兼中書令
徐國公元偓進封彭城郡王涇國公元偁進封安定郡王,並同平章事
元儼封曹國公
六月戊戌追復涪王廷美西京留守中書令秦王
甲辰復封兄元佐為楚王
乙巳,贈弟元億為代國公
公元1002年
真宗咸平五年冬十一月己酉封子元佑信國公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景德二年進封元偓元偁元儼王爵
公元1005年
宋史·真宗本紀景德二年冬十一月癸亥彭城郡王元偓進封寧王安定郡元偁進封舒王曹國公元儼進封廣陵郡王
公元1008年
大中祥符元年冬十二月辛丑廣陵郡元儼進封榮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09年
大中祥符二年夏六月壬寅,詔量留五坊鷹鶻,備諸王從時展禮,餘悉縱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10年
大中祥符三年秋九月丁亥,作宗室座右銘諸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11年
大中祥符四年夏四月甲子元偓進封相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14年
大中祥符七年春三月丁未,封皇子受益慶國公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仁宗本紀:帝,諱貞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
大中祥符七年封慶國公
八年封壽春郡王
天禧二年進封昇王
九月丁卯,冊為皇太子
乾興元年二月戊午遺詔太子皇帝位
公元1015年
大中祥符八年,元儼降封端王,復進封彭王,封慶國公壽春郡王
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八年夏四月壬申榮王元儼宮火,延及殿閣內庫
五月壬午榮王元儼武信軍節度使降封端王
七月丙寅,以宮城火,詔諸王徙宮於外。
冬十一月辛酉端王元儼進封彭王
十二月戊寅皇子冠。
辛卯太子慶國公封壽春郡王
公元1017年
天禧元年春二月戊寅相王元偓尚書令中書令進封徐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18年
天禧二年春二月丁卯壽春郡太保進封昇王
秋八月壬子彭王元儼進封通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19年
天禧三年冬十二月辛卯,通王元儼進封涇王
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公元1022年
乾興元年二月戊午皇太子皇帝位
丙寅進封涇王元儼定王,賜贊拜不名
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公元1040年
仁宗康定元年,封皇子昕為壽國公
宋史·仁宗本紀康定元年秋七月戊寅皇子昕為忠正軍節度使封壽國公
慶曆元年春二月己亥壽國公昕薨。
夏五月乙丑追封皇長子為褒王賜名昉
公元1043年
慶曆三年封皇子曦為鄂王
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三年春正月庚午朔封皇子曦為鄂王
辛未,曦薨。
公元1044年
慶曆四年秋七月戊寅,封宗室德文十人為郡王國公
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公元1062年
嘉祐七年,封皇子曙為鉅鹿郡
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七年秋八月己卯,詔以宗實為皇子
癸未賜名曙
九月乙巳朔,以皇子齊州防禦使進封鉅鹿郡公
英宗本紀:帝,諱曙濮安懿王允讓第十三子。
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於宣平坊第。
四歲仁宗養於內。
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
景祐三年賜名宗實
嘉祐中宰相韓琦等請建儲仁宗曰:宗子已有賢智可付者,卿等其勿憂。
七年八月戊寅,立為皇子
癸未,改今名。
帝聞詔稱疾,益堅辭
同判大宗正事安國公從古等往喻旨,即臥內起帝以入。
甲辰,見清居殿。
自是,日再朝,或入侍禁中
九月,遷齊州防禦使鉅鹿郡
八年仁宗崩。
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
公元1063年
嘉祐八年英宗嗣位,以皇子頊為光國公,進封淮陽郡王
宋史·英宗本紀八年夏四月壬申朔遺詔帝嗣皇帝位
丁亥,以皇子右千牛衛將軍仲鍼安州觀察使光國公。
秋九月辛亥,以光國仲鍼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陽郡改名頊
冬十二月乙亥淮陽郡王頊出閣
神宗本紀:帝,諱頊英宗長子
慶曆八年四月戊寅生於濮王宮。
八月賜名仲鍼
嘉祐八年,侍英宗居慶寧宮,英宗即位封安國公
九月封淮陽郡王,改今諱。
治平元年六月進封潁王
三年十二月壬寅,立為皇太子
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
〈按:英宗紀作光國公,神宗紀作安國公存疑
公元1064年
英宗治平元年進封潁王顥為東陽郡
宋史·英宗本紀治平元年夏六月己亥,以淮陽郡王頊潁王祈國公顥為保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東陽郡
公元1065年
治平二年夏五月乙酉,詔宗室封王者子孫襲爵
宋史·英宗本紀云云
公元1066年
治平三年,以濮王子宗懿為濮國公,進濮王子孫魯王孫爵一等
宋史·英宗本紀三年春正月丁丑皇太后下書中書門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王夫人王氏、韓氏、任氏,皇帝可稱親。
濮安懿王為皇,夫人為后
詔遵慈訓
以塋為園,置守衛吏,即園立廟,俾王子主祠事,如皇太后旨。
辛巳,詔臣民濮安懿王諱,以王子宗懿為濮國公
秋七月乙丑,進濮王子孫魯王孫爵一等
公元1067年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詔允弼、允良朝朔朢,進封弟顥頵二人王爵
宋史·神宗本紀四年正月丁巳,帝即皇帝位
丙寅,詔東平郡王允弼襄陽郡王允良朝朔朢。
戊辰允弼允良並加守太保,弟東陽郡王進封昌王鄠國公頵進封樂安郡王
秋九月辛卯,徙封顥為岐王,頵為高密郡
公元1068年
神宗熙寧元年秋八月甲子,詔中書門下,考屬近行尊者一人,王之。
九月辛未太祖曾孫舒國公從式進封安定郡王
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公元1070年
熙寧三年夏六月丁丑,封宗室秦、魯、蔡、、燕、、越七王後為公
秋七月癸丑詳定宗室襲封制度
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公元1071年
熙寧四年春二月壬申進封高密郡頵為嘉王
冬十二月甲子,封越國公世清會稽郡王
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公元1074年
熙寧七年春正月乙卯,封皇子俊為永國公
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公元1077年
熙寧十年封宗樸濮陽郡王,尋薨,以宗誼濮國公
濮王以次襲封,子傭封均國公
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十年秋九月甲戌,宗濮兼侍中封濮陽郡王
冬十月戊寅朔,宗濮薨。
癸巳昭化軍節度使宗誼封濮國公
濮王以次襲封奉祀
冬十二月丁亥封子傭為均國公
《哲宗本紀》:帝,諱煦神宗第六子也。
初名傭封均國公
元豐五年進封延平郡王
八年三月甲午朔,立為皇太子
戊戌,即皇帝位
公元1078年
元豐元年封宗暉濮國公,進封宗諤豫章郡王
宋史·神宗本紀元豐元年春二月庚戌濮國公宗誼薨。
甲寅,以邕州觀察使宗暉為淮康軍節度使,封濮國公
夏四月乙丑,封虢國公宗諤豫章郡王
元豐二年夏六月辛酉,詔鎮寧軍節度使魏國公宗懿追封舒王
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公元1080年
元豐三年,封宗暉、宗旦皆為郡王進封弟顥頵二人王爵安懿王子孫進官一等
宋史·神宗本紀三年夏四月丁酉,封宗暉為濮陽郡,以安懿王子孫進官一等
秋九月丙戌,進封岐王顥雍王嘉王頵為曹王,並為司空
宗旦華陰郡王
公元1082年
元豐五年封宗惠江夏郡王進封子傭延安郡王
宋史·神宗本紀五年春二月丁卯,封武昌軍節度觀察留後宗惠江夏郡
秋八月壬子進封均國公傭延安郡
公元1084年
元豐七年,封世準安定郡,以宗暉嗣濮王,其宗晟等五人封郡王
宋史·神宗本紀七年春正月丙午,封洺州防禦使世準安定郡
二月進封濮陽郡王宗暉為嗣濮王,封宗晟為高密郡,宗綽為建安郡宗隱安康郡,宗瑗為漢東郡宗愈華原郡
公元1085年
元豐八年,哲宗即位進封顥揚王,頵荊王,弟佶等四人皆為郡王
宋史·哲宗本紀八年三月戊戌太子皇帝位
己未,賜叔雍王顥曹王贊拜不名
庚申進封揚王,頵為荊王,並加太保
寧國公佶為遂寧郡儀國公佖太寧郡成國公俁咸寧郡和國公似為普寧郡
冬十二月辛未揚王顥荊王頵並為太傅
徽宗本紀:帝諱佶,神宗第十一子。
元豐五年十月丁巳生於宮中
明年正月賜名十月封寧國公
哲宗即位封遂寧郡王
紹聖三年封端王,出就傅
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即皇帝位
公元1086年
哲宗元祐元年秋八月壬辰封弟偲為祈國公
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公元1088年
元祐三年秋八月己卯,進封揚王顥徐王
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公元1091年
元祐六年春二月癸巳宗室士俔追封魏國公
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公元1094年
紹聖元年,徙封顥冀王,以宗晟為嗣濮王
宋史·哲宗本紀紹聖元年春三月戊子,以徐王顥為太師,徙封冀王
夏五月丁卯嗣濮王宗暉薨。
六月壬午,封高密郡王宗晟為嗣濮王
公元1095年
紹聖二年,以宗愈相繼嗣濮王封宗景濟陰郡王進封顥為楚王
宋史·哲宗本紀二年春三月己亥,宗晟薨。
夏四月壬申,封華容王宗愈嗣濮王
秋八月壬申,命彰信軍節度使宗景為開府儀同三司封濟陰郡王
甲申宗愈薨。
九月甲午,以安定郡王綽為嗣濮王
冬十月辛巳進封冀王顥為楚王
〈按:宗愈元豐七年華原,此作華容
存疑
紹聖三年,封濮王子未王者三人:以宗楚嗣濮王進封佖、佶二人王爵
公元1096年
宋史·哲宗本紀三年春二月癸未,詔封濮王子未王者三人宗楚南陽郡宗祐景城郡,並開府儀同三司宗漢東陽郡
乙酉綽薨。
三月己亥,封宗楚嗣濮王
辛亥,封大寧郡王佖申王遂寧郡王佶端王
公元1097年
紹聖四年,徙封宗漢安康郡王,封世開為安定郡,而以宗祐嗣濮王
宋史·哲宗本紀四年夏六月戊子宗楚薨。
乙巳保寧觀察留後宗漢開府儀同三司,徙封安康郡王
秋八月乙酉,封湖州觀察使世開為安定郡
戊戌,封宗祐嗣濮王
公元1098年
元符元年,賜五王外第,名懿親宅,以宗漢嗣濮王進封咸寧郡王俁三人王爵
宋史·哲宗本紀元符元年春二月庚寅,詔建五王外第
丁酉宗祐薨。
三月丁巳五王外第成,賜名懿親宅
戊午,封宗漢嗣濮王
甲戌,進封咸寧郡王俁莘王普寧郡王似為簡王祁國公偲永寧郡
元符二年夏四月癸巳,封永嘉郡睦王
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公元1100年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進封申王佖四人王爵追封祖宗諸子為王,封世雄安定郡王子亶為韓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三年正月己卯端王皇帝位
丙戌,以申王佖太傅進封陳王,賜贊拜不名
己丑進封莘王俁為衛王,守太保簡王似蔡王睦王偲定王,並守司徒
三月辛未,詔追封祖宗諸子光濟三十三人為王。
癸巳,以寧遠軍節度觀察留後世雄崇信軍節度使,封安定郡王
夏四月己酉長子亶生。
秋七月辛卯封子亶為韓國公
欽宗本紀:帝,諱桓徽宗皇帝長子
元符三年四月己酉生。
初名亶封韓國公明年六月進封京兆郡王
崇寧元年二月甲午更名烜十一月丁亥,又改今名。
大觀二年正月進封定王
政和五年二月乙巳,立為皇太子
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徽宗皇太子嗣位
辛酉,即皇帝位
公元1101年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進封子亶為京兆郡,顥子孝騫、頵子孝參皆為王。
宋史·徽宗本紀建中靖國元年夏六月庚寅朔,以韓國公亶開府儀同三司封京兆郡王
甲寅,封吳王顥子孝騫為廣陵郡,頵子孝參為信都郡
公元1102年
崇寧元年封子楷為高密郡
宋史·徽宗本紀崇寧元年春二月甲午,子亶改名烜
庚子,封子煥魏國公
秋八月乙卯,子烜改名桓,煥改名楷
冬十一月戊申,子楷為開府儀同三司封高密郡王
公元1103年
崇寧二年夏五月己亥封子楫為楚國公
秋九月庚寅,封子樞吳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04年
崇寧三年,子楫進封南陽郡王,子杞封冀國公,賜陳王入朝不趨
宋史·徽宗本紀三年春二月壬子,以楚國公楫為開府儀同三司封南陽郡王
夏四月辛酉,徙封楫為樂安郡王
冬十一月丙戌封子杞為冀國公
十二月戊午,賜陳王入朝不趨
公元1106年
崇寧五年春三月辛丑,封眉州防禦使世福為安定郡
夏五月辛亥封子栩為魯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07年
大觀元年進封俁、偲二人王爵,封仲損、仲御為王,子棫、子構為公
宋史·徽宗本紀大觀元年春正月戊申,進封衛王俁魏王定王偲鄧王
乙卯,封仲損為南康郡仲御汝南郡
夏五月己丑封子棫為揚國公
乙巳子構生。
秋八月丁巳,封子構蜀國公
高宗本紀:帝,諱構徽宗九子
大觀元年五月乙巳生。
八月丁丑賜名封蜀國公
二年正月庚申封廣平郡王
公元1121年
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進封康王
建炎元年夏五月庚寅朔,帝即位應天府治。
公元1108年
大觀二年進封魏王俁九人徙封仲損等四人王爵封仲增五人為王子材三人為公
宋史·徽宗本紀二年春正月庚申,進封魏王俁燕王鄧王偲越王,並為太尉京兆郡王桓定王高密郡王楷嘉王,並為司空吳國公樞為建安郡冀國公杞文安郡楚國公栩為安康郡揚國公棫為濟陽郡蜀國公構廣平郡,並為開府儀同三司
庚午徙封仲損為齊安郡仲御華陽郡,孝騫為晉康郡,孝參為豫章郡,並開府儀同三司;封仲增為信安郡仲忽普安郡,仲癸為咸安郡,仲僕為同安郡,仲糜為淮安郡
三月甲子,封子材魏國公
乙亥封子模為鎮國公
秋九月壬申,封子植吳國公
公元1109年
大觀三年封子朴、子棣為國公,以仲增為嗣濮王
宋史·徽宗本紀三年秋八月乙酉,封子朴雍國公
己丑嗣濮王宗漢薨。
甲午,以仲增為開府儀同三司封嗣濮王
九月癸丑封子棣為徐國公
公元1110年
大觀四年秋七月戊申封子㮙為冀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11年
政和元年封子栱、子栻、子榛為公,宗粹為信安郡
宋史·徽宗本紀政和元年春正月戊寅封子栱為定國公
秋九月丁亥封子栻為廣國公
冬十月庚戌
昭化軍節度使宗粹為信安郡
十一月丙子,封子榛福國公
公元1112年
政和二年夏五月丁卯封子椿為慶國公
冬十二月辛亥封子幄為衛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13年
政和三年春正月己卯封子楗為韓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14年
政和四年追封濮王八人為王,封子梃為相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四年春正月辛丑追封濮王子宗誼為祁,宗詠為萊王宗師溫王宗輔楚王宗博蕭王,宗沔為霍王,宗藎為建王,宗勝為袁
冬十一月丁丑封子梃為相國公
公元1115年
政和五年封子樾、子楧為公,以仲御嗣濮王
宋史·徽宗本紀五年秋七月丁亥封子樾為瀛國公
八月嗣濮王仲增薨。
九月己卯,封仲御嗣濮王
丙戌封子楧為惠國公
政和六年冬十一月己未徙封衛國公幄為鄆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18年
重和元年,封孫諶、子椅為公,姪有弈為和義郡進封子楷為鄆王
宋史·徽宗本紀重和元年春正月戊子封孫諶為崇國公
乙巳,封姪有弈為和義郡
三月癸巳,令嘉王楷廷對
戊戌,御集英殿進士
戊申,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出身七百八十三人
有司以嘉王楷第一,帝不欲多士,遂以王昂榜首
秋八月癸酉封子椅為嘉國公
閏月丁卯,進封鄆王
是年閏九月
宣和元年進封樞、杞二人王爵封子棟為公,姪有恭為王。
公元1119年
宋史·徽宗本紀宣和元年春正月壬子,進建安郡王樞為肅王文安郡杞為景王,並為太保
癸酉封子棟為溫國公,姪有恭為永寧郡
公元1120年
宣和二年秋七月丙寅封子橞為英國公
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公元1121年
宣和三年進封栩、模、構三人王爵封子桐為公
宋史·徽宗本紀三年春正月戊午,以安康郡王栩太保進封濟王鎮國公模為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樂安郡王
冬十一月辛巳封子桐為儀國公
十二月壬子,進封廣平郡王構康王樂安郡王模為祁,並為太保
公元1122年
宣和四年進封子植王爵封子柄為公,而以仲爰嗣濮王
宋史·徽宗本紀四年春二月丙午,以吳國公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信都郡王
夏五月丁卯封子柄為昌國公
甲戌嗣濮王仲御薨。
乙酉,封開府儀同三司江夏郡王仲爰嗣濮王
冬十二月壬寅,進封莘王
公元1123年
宣和五年進封朴、棣二人王爵,以仲理嗣濮王
宋史·徽宗本紀五年春二月丁酉,進封雍國公朴為華原郡王徐國公棣為高平郡,並為開府儀同三司
夏六月己丑仲爰薨。
丁酉,以安國軍節度使仲理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嗣濮王
冬十一月戊申,以高平郡王棣為太保進封徐王
公元1124年
宣和六年,封㮙與令盪為郡王
宋史·徽宗本紀六年春二月丁亥,以冀國公㮙為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河間郡王韶州防禦使令盪為婺州觀察使封安定郡王
公元1125年
宣和七年進封栻、、楧、㮙四人王爵封子樅為國公
罷修蕃衍北宅,令諸王分居十位
宋史·徽宗本紀七年春二月己巳進封廣國公栻為南康郡福國公平陽郡,並開府儀同三司
三月丙戌,以惠國公楧為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建安郡王
夏五月壬午封子樅為潤國公
秋七月甲戌,以河間郡㮙為太保進封沂王
冬十二月戊午,罷修蕃衍北宅,令諸王分居十位
公元1126年
欽宗靖康元年,封子諶大寧郡王進封栻等四人王爵
宋史·欽宗本紀靖康元年春正月壬午,封子諶大寧郡王
夏四月戊午進封南康郡王栻為和王平陽郡信王
六月壬寅,封鄆國公幄為安康郡韓國公楗為廣平郡,並開府儀同三司
公元1127年
高宗建炎元年,以仲湜嗣濮王封子旉魏國公
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元年夏六月庚申,封靖康節度使仲湜嗣濮王
辛未子旉生。
秋九月己亥,以子
旉為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
公元1131年
紹興元年,以伯令話襲封安定郡王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元年春正月辛酉,詔:太祖創業垂統,德被萬世
神宗封子一人安定郡世世勿絕。
自宣和未至今未舉。
有司上應襲封人名,依故事舉行
秋七月辛丑,封伯右武衛大將軍令話為安定郡
公元1132年
紹興二年,封伯令畤為安定郡
宋史·高宗本紀二年秋八月甲午安定郡王令話薨。
九月丁亥,封右監門衛大將軍榮州防禦使令畤安定郡
公元1135年
紹興五年,封宗室瑗為建國公,令矼為安定郡
宋史·高宗本紀元年五月甲寅,命知南外宗正事令慮選年幼宗子,將育於宮中
二年夏五月辛未,選宗室子偁之子伯琮育於禁中
三年春二月庚子,以宗子伯琮和州防禦使賜名瑗,尋改貴州
四年秋九月壬子安定郡王令畤薨。
五年夏五月戊戌,以貴州防禦使瑗保慶軍節度使,封建國公
六月甲辰,封武經大夫令矼為安定郡
己酉,命建國出就資善堂聽讀。
孝宗本紀:帝,諱眘字元永太祖七世孫也。
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於秀州少長命名伯琮
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後,詔選太祖之後
伯字中有賢德者。
紹興二年五月,選帝育於禁中
三年二月賜名瑗
五年五月己亥封建國公
十二年正月丁酉封普安郡王
三月壬寅出閤外第
十三年九月秀王歿於秀州
十四年四月庚辰,聽解官行服
十六年四月乙巳免喪,還舊官。
三十年二月癸酉,立為皇子更名瑋
丙子進封建王
四月賜字元瓌。
三十二年五月甲子,立為皇太子改名眘
甲戌賜字元永
乙亥內降御札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朕稱太上皇帝退處德壽宮
公元1136年
紹興六年,封令懬為安定郡
宋史·高宗本紀六年春正月己丑安定郡王令矼薨。
夏六月辛酉,封集英殿修撰令懬安定郡
〈懬音曠。
公元1138年
紹興八年,以仲儡嗣濮王
公元1137年
宋史·高宗本紀七年秋七月甲戌嗣濮王仲湜薨。
八年春三月己丑,以知南外宗正事仲儡嗣濮王
紹興九年,封宗子璩為崇國公,封叔士㒟為齊安郡
公元1134年
宋史·高宗本紀四年夏五月丙子復選宗室子彥之子伯玖育於禁中
六年春正月壬午,賜宗子伯玖名璩,為和州防禦使
九年春三月丁亥,以和州防禦使璩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
秋九月丙戌,封叔士㒟為齊安郡
紹興十年,以士㒟主濮王事。
宋史·高宗本紀九年冬十一月癸未嗣濮王仲儡薨。
十年夏六月甲子,士㒟主奉濮王事。
紹興十一年秋八月乙亥,命諸王後各推年長一人權主祀事
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公元1142年
紹興十二年進封瑗為普安郡王
宋史·高宗本紀十二年春二月丁丑,加建國公瑗為檢校少保,進普安郡
三月壬寅,命普安郡就第朝朔朢。
公元1145年
紹興十五年春二月己亥,封崇國公璩恩平郡王,出就第
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公元1153年
紹興二十三年春三月丙午齊安郡王士㒟薨於建州追封循王
秋八月乙丑,士樽薨,追封韶王
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公元1155年
紹興二十五年封士俴為嗣濮王,令詪為安定郡
宋史·高宗本紀二十五年冬十一月庚午,封叔和州防禦使右監門衛大將軍士俴為崇慶軍節度使、嗣濮王福建路提刑令詪利州觀察使安定郡
紹興二十六年,封伯令衿為安定郡
公元1156年
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六年春正月丙寅,封伯令衿明州觀察使安定郡,以其從弟令詪讓也。
紹興二十八年封士輵為嗣濮王
公元1158年
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八年秋九月辛巳,封叔建州觀察使士輵昭化軍節度使、嗣濮王
公元1159年
紹興二十九年,復以令詪安定郡
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八年冬十二月庚寅安定郡王令衿薨。
二十九年秋七月癸巳,封權戶部侍郎令詪安定郡
紹興三十年春二月癸酉,詔立普安郡王瑗皇子更名璋
丙子進封建王
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公元1162年
紹興三十二年追封兄子偁為秀王孝宗即位進封子愭、愷、惇等三人為王。
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二年夏六月甲戌,加贈兄子偁為太師中書令追封秀王
孝宗本紀三十二年皇太子皇帝位
秋九月甲午,以子愭為少保永興軍節度使,進封鄧王;愷為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慶王;惇為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恭王
《光宗本紀》:帝,諱惇孝宗第三子也。
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生。
二十年賜今名。
孝宗即位封恭王
莊文太子薨,孝宗以帝英武類己,欲立太子,而以其非次遲之
乾道六年七月太史奏:木、火合宿,主冊太子,當有赦。
是時虞允文相,因請蚤建儲貳
七年正月丙子朔允文復以請,孝宗曰:朕既立太子即令親王出鎮外藩,卿宜討論前代典禮
允文尋以聞。
二月癸丑,乃立帝為皇太子慶王愷雄武保寧軍節度使、判寧國府進封魏王
十六年正月辛亥孝宗倦勤,欲禪位皇太子
二月壬戌,御紫宸殿行內禪禮。
公元1165年
孝宗乾道元年夏六月辛卯,以武經郎令德安定郡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66年
乾道二年封孫挺榮國公,追封子恪邵王
宋史·孝宗本紀乾道二年夏六月庚辰,封孫挺為福州觀察使榮國公
秋九月辛酉,追封子恪邵王諡曰悼肅
乾道四年冬十一月癸未岳陽節度使居廣封永陽郡王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70年
乾道六年夏六月榮國公挺自東宮出居外第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71年
乾道七年進封愷為魏王
宋史·孝宗本紀七年春二月癸丑,以慶王愷雄武保寧軍節度使、判寧國府進封魏王
公元1172年
乾道八年,封令撎為安定郡
宋史·孝宗本紀七年秋九月戊子安定郡王令德薨。
八年夏六月庚子,以武德郎令撎為金州觀察使封安定郡王
公元1173年
乾道九年春二月乙酉孫榮國公挺薨,追封豫國公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74年
淳熙元年冬十二月庚午,詔禮官論復魏悼王襲封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78年
淳熙五年封孫擴為英國公
宋史·孝宗本紀淳熙五年冬十月戊午,以孫右千牛衛大將軍擴為明州觀察使封英國公
《寧宗本紀》:帝,諱擴,光宗第二子也。
乾道四年十月丙午生。
五年五月,賜今名。
淳熙五年十月戊午封英國公
十一年當出閣,兩宮愛之,不欲令居外,乃建第東宮之側,以十月甲戌遷焉。
十二年三月乙酉封平陽郡王
十六年二月壬戌,光宗受禪
三月己亥進封嘉王
紹熙五年六月戊戌孝宗崩,光宗以疾不能出。
丁未宰臣嘉王宜正儲位,從之。
七月辛酉趙汝愚遣韓𠈁胄因內侍張宗尹禪位嘉王之意請於太皇太后
翌日禫祭汝愚百官大行柩前,太皇太后垂簾汝愚率同再拜,出所擬以進,云:皇帝以疾,未能執喪,曾有御筆,欲自退閑皇子嘉王擴可即皇帝位
尊帝為太上皇
公元1180年
淳熙七年春二月乙巳封子棟為宜州觀察使安定郡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81年
淳熙八年秋七月癸未永陽郡王居廣薨,追封永王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82年
淳熙九年秋九月丙子,以子彤為容州觀察使封安定郡王
辛卯,封伯圭為榮陽郡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85年
淳熙十二年春三月乙酉,進孫擴為安慶軍節度使,封平陽郡王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86年
淳熙十三年,以士歆嗣濮王
宋史·孝宗本紀十三年春正月癸巳嗣濮王士歆少保
文獻通考士歆淳熙時封嗣濮王
公元1188年
淳熙十五年秋七月壬戌恩平郡王璩薨,追封信王
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公元1189年
淳熙十六年封孫抦嘉國公光宗即位,進擴為嘉王,抦為許國公
宋史·孝宗本紀十六年春正月甲午封孫抦為嘉國公
光宗本紀淳熙十六年二月孝宗內禪,帝即位
三月己亥子擴進封嘉王
夏四月癸酉,姪抦進封許國公
冬十一月庚午,置嘉王翊善,以祕書郎黃裳為之。
公元1190年
光宗紹熙元年春三月丁卯,詔秀王襲封,置園廟
安僖王諱。
夏四月己丑,以伯圭為太保、嗣秀王
宋史·光宗本紀云云
公元1192年
紹熙三年春三月辛巳,以子濤安定郡
秋七月甲申,增嘉王講讀官二員
宋史·光宗本紀云云
公元1194年
紹熙五年七月皇子擴即皇帝位
八月壬寅進封弟許國公,抦為徐國公
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公元1195年
寧宗慶元元年冬十月壬申,封子恭安定郡王
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公元1196年
慶元二年春三月己亥進封弟抦為吳興郡
秋八月壬戌,子峻薨,追封兗王諡沖惠
九月癸巳嗣濮王士歆薨,追封韶王
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公元1197年
慶元三年,命不嗣濮王
宋史·寧宗本紀慶元三年夏四月丙午,命不嗣濮王
五年冬十二月辛酉,薨。
公元1200年
慶元六年,命不璺嗣濮王
追封子坦及增皆為王。
宋史·寧宗本紀六年春正月己亥,子坦生。
夏四月己酉,命不璺嗣濮王
秋八月壬寅,子坦薨,追封邠王諡沖溫
冬十一月癸亥,子增生
十二月癸未朔,子增薨,追封郢王諡沖英
公元1202年
嘉泰二年封子覿為安定郡,曮為衛國公追封伯圭崇王,子坰華王。
公元1200年
宋史·寧宗本紀慶元六年冬十一月癸丑朔,詔宗子與愿更名曮,為福州觀察使
嘉泰二年秋七月辛亥封子覿為安定郡
九月丙寅,嗣秀王伯圭薨,追封崇王諡曰憲靖
閏月乙卯,以福州觀察使曮為威武軍節度使封衛國公
是冬,子坰生,未踰月薨,追封華王諡沖穆
是年閏十二月
公元1204年
嘉泰四年冬十一月庚午,封伯栩為安定郡
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公元1205年
開禧元年,詔以曮為皇子進封榮王
宋史·寧宗本紀開禧元年夏五月乙亥,詔以衛國公曮為皇子進封榮王
三年冬十一月丁亥,詔立皇子榮王曮為皇太子更名幬
公元1206年
開禧二年追封抦為沂王,而以希瞿子均為後
宋史·寧宗本紀二年夏五月辛巳朔吳興郡王抦薨,追封沂王諡曰靖惠
甲午,賜宗室希瞿子名均,命為沂王抦後。
秋七月乙巳,置沂王小學教授
嘉定八年秋七月庚辰,詔姪均更名貴和
公元1207年
開禧三年追封子圻及墌皆為王,命不儔為嗣濮王
宋史·寧宗本紀三年春正月丁亥,子圻生。
二月癸亥,子圻薨,追封順王諡沖懷
戊辰,子墌生。
夏四月戊申,子墌薨,追封申王諡沖懿
秋七月己卯,命不儔為嗣濮王
公元1208年
嘉定元年追封子垍為肅王,封伯柷為安定郡
宋史·寧宗本紀嘉定元年春正月戊子安定郡王伯栩薨。
是春,子垍生。
閏月癸未,子垍薨,追封肅王
諡沖靖
冬十月庚辰,封伯柷為安定郡
是年閏四月
嘉定八年,封伯澤為安定郡
公元1215年
宋史·寧宗本紀八年春三月癸未安定郡王伯柷薨。
冬十一月丙辰朔,封伯澤為安定郡
公元1218年
嘉定十一年以不嫖為嗣濮王
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文獻通考:不嫖嘉定十一年,嗣封濮王
公元1220年
嘉定十三年,命不凌為嗣濮王史彌遠宗藩系錄
公元1219年
宋史·寧宗本紀十二年夏六月丁亥嗣濮王不嫖薨。
十三年春正月己酉,命不凌為嗣濮王
夏五月戊戌史彌遠等上玉牒三祖下第七世宗藩系錄
十六年冬十二月癸未嗣濮王不凌薨。
公元1221年
嘉定十四年,以所立沂王後貴和為皇子封祁國公,而以貴誠沂王後。
宋史·寧宗本紀十四年夏六月丙寅,詔以姪福州觀察使貴和皇子更名竑進封祁國公
丁卯以立皇子告於天地宗廟社稷
乙亥,以太祖十世孫與秉義郎
秋八月甲子,以秉義郎右監門衛大將軍賜名貴誠
戊寅,以姪右監門衛大將軍貴誠果州團練使
九月癸未,立貴誠沂靖惠王後。
理宗本紀:帝,諱昀太祖十世孫。
父希瓐,追封榮王
開禧元年正月癸亥生。
是時寧宗沂靖惠王薨,無嗣,以宗室希瞿子賜名均為沂王後,尋改賜名貴和
嘉定十三年八月景獻太子薨,寧宗國本未立,選太祖十世孫年十五以上教育,如高宗普安恩平故事,遂以十四年六月丙寅貴和皇子,改賜名竑,而以帝嗣沂王
八月甲子賜名貴誠
十五年五月丁巳,竑進封濟國公
竑與史彌遠違言彌遠日謀媒孽其失於寧宗屬意於帝而未遂
十七年八月丙戌寧宗違豫自是視朝
壬辰疾篤彌遠稱詔貴誠皇子,改賜名昀,授武泰軍節度使封成國公
閏月丁酉寧宗崩。
彌遠使楊谷楊石入白楊皇后,稱遺旨皇子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濟陽郡王判寧國府,命子昀嗣皇帝位
楊皇后皇太后,同聽政
封竑為濟王賜第湖州,以醴泉觀使就第
是年閏八月
嘉定十五年夏四月丁巳進封子祁國公,竑為濟國公
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公元1223年
嘉定十六年春正月己酉,子坻生。
二月戊戌,子坻薨,追封邳王諡沖美
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公元1224年
嘉定十七年,命師嵒嗣秀王理宗即位進封竑為濟陽郡王
宋史·寧宗本紀十七年秋七月辛亥,命師嵒嗣秀王
閏八月丁酉皇帝崩。
史彌遠傳遺詔,立姪貴誠皇子更名昀,即皇帝位
進封皇子竑為濟陽郡出居湖州
公元1225年
理宗寶慶元年,詔貶竑為巴陵郡,以師彌為嗣秀王,不熄為嗣濮王
宋史·理宗本紀寶慶元年春正月庚午湖州盜潘壬、潘丙、潘甫謀立濟王竑聞變,匿水竇中,盜得之,擁至州治,以黃袍加其身,守臣謝周卿官屬入賀
初,壬等偽稱李全精兵二十萬助討史彌遠廢立之罪,比明視之,皆太湖漁人巡尉兵卒乃遣王元春告於朝,而率州兵誅賊。
彌遠奏遣殿司彭任討之,至則盜平。
又遣其客秦天錫宣醫疾,諭旨死,尋詔貶為巴陵郡
丙戌濟王竑訃聞,特輟視朝
二月丙申,詔師彌檢校少師、嗣秀王
夏五月丙寅,詔不熄為保康承宣使嗣濮王
公元1226年
寶慶二年秋八月乙巳濟王竑追降巴陵縣
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公元1227年
寶慶三年,以貴謙繼沂王後。
宋史·理宗本紀三年冬十月甲子右監門衛大將軍與奭改賜名貴謙,授宜州觀察使,繼沂王後。
公元1230年
紹定三年追封皇子緝、繹二人及不皆為王。
宋史·理宗本紀紹定三年春正月甲申,詔故皇子緝贈保信奉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永王
諡沖安
二月壬子,詔故皇子繹賜忠正保寧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昭王諡沖純
三月戊申奉國軍節度使薨,贈少傅追封樂平郡王
紹定四年封司正天水郡公,加食邑五百戶。
公元1231年
宋史·理宗本紀四年夏五月丙午宗室司正檢校少傅安德軍節度使、天水郡,加食邑五百戶。
紹定六年,加趙善湘食邑四百戶。
公元1233年
宋史·理宗本紀六年春正月己酉,以趙善湘光祿大夫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加食邑四百戶。
公元1234年
端平元年,詔封榮王三代為公復故巴陵縣官爵以不擅為嗣濮王
宋史·理宗本紀端平元年春正月丙寅,詔:太師中書令榮王已進王爵,宜封三代,曾祖子奭太師吳國公,祖伯旿贈太師益國公父師意贈太師越國公
夏六月己卯,故巴陵縣公竑可盡復本官爵有司檢視墓域以時致祭
妻吳昨自請為尼,特賜慧淨法空大師紹興府月給衣資緡錢
〈按:嗣濮王俱各載本紀,惟不憻及下
公元1255年
寶祐三年善騰俱不載。
公元1234年
續文獻通考不擅安懿元孫端平元年正月封嗣濮王
公元1237年
嘉熙元年封貴謙為侯,與芮為子追封趙汝愚福王
宋史·理宗本紀嘉熙元年夏四月壬辰,弟貴謙保康軍節度使,仍奉朝請進封天水郡開國侯,加食邑;與芮武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仍奉朝請進封開國子
秋八月甲申太師秦國公汝愚追封福王
嘉熙二年冬十一月甲申子維薨,追封祁王諡沖昭
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公元1241年
淳祐元年,以與芮嗣榮王,貴謙嗣沂王
宋史·理宗本紀淳祐元年夏四月丁丑,詔以與芮為開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嗣榮王,貴謙開府儀同三司、嗣沂王
公元1245年
淳祐五年,以師彌嗣秀王
宋史·理宗本紀五年冬十一月丙申,詔師彌典司屬籍職事修舉,授太傅,加食邑依前判大宗正事、嗣秀王
公元1249年
淳祐九年孟啟進封益國公
公元1246年
宋史·理宗本紀六年冬十月己丑少保、嗣榮王與芮之子賜名孟啟,授貴州刺史
七年春正月乙卯,建資善堂,授孟啟宜州觀察使,就內小學
九年春正月乙巳孟啟慶遠軍節度使,進封益國公
度宗本紀:帝,諱禥太祖十一世孫
父嗣榮王與芮,理宗母弟也。
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於紹興府榮邸。
資識內慧七歲始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
在位歲久,無子,乃屬意託神器焉。
淳祐六年十月己丑賜名孟啟,以皇姪貴州刺史入內小學
七年正月乙卯,授宜州觀察使,就王邸訓習
九年正月乙巳,授慶遠軍節度使,封益國公
十一年正月壬戌,改賜名孜進封建安郡王
寶祐元年正月庚辰,詔立為皇太子,改賜今名。
癸未,授崇慶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永嘉郡王
二年十月癸酉進封忠王
十一月壬寅,加元服賜字邦壽
五年十月庚子,授鎮南遂安節度使
景定元年六月壬寅,立為皇太子賜字長源
五年十月丁卯理宗崩。
受遺詔,太子皇帝位
公元1250年
淳祐十年,以善珊為嗣濮王
宋史·理宗本紀十年夏五月丙寅朔,以福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善珊為保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嗣濮王
公元1251年
淳祐十一年進封孟啟建安郡王追封不擅新興郡王
宋史·理宗本紀十一年春正月丁卯,詔孟啟賜名孜依前慶遠軍節度使,進封建安郡王
三月丁卯少保保寧軍節度使嗣濮王不擅薨,贈少師追封新興郡王
公元1252年
淳祐十二年追封貴謙申王,善珊咸寧郡,而以善奐嗣濮王
宋史·理宗本紀十二年秋九月丁亥少師保康軍節度使、嗣沂王貴謙薨,贈太傅追封申王
冬十月癸丑嗣濮王善珊薨,贈少師追封咸寧郡王
戊午濮安懿王長孫善奐授福州觀察使提舉神觀嗣濮王
公元1253年
寶祐元年,改建安郡名禥進封永嘉郡王,加與芮等食邑
公元1227年
宋史·理宗本紀寶慶三年冬十月甲子右千牛衛將軍孟杓改賜為乃裕,授荊州防禦使,繼景憲太子後。
寶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詔以藝祖嫡系十一世孫嗣榮王與芮之子建安郡王皇子,改賜名禥,授崇慶軍節度使,進封永嘉郡王
三月戊子,與芮授少師,加食邑七百戶;希邐檢校少傅,加食邑五百戶;與懽授少保,加食邑七百戶;乃裕保康軍節度使,加食邑五百戶。
公元1254年
寶祐二年冬十月癸酉皇子進封忠王
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公元1255年
寶祐三年,詔乃猷奉沂王事,追封與懽為王,而以善騰為嗣濮王
宋史·理宗本紀三年春二月乙亥,詔右千牛衛上將軍乃猷授蘄州防禦使,奉沂靖惠王事。
冬十二月丙子少傅節度使與懽薨,贈少師追封為奉化郡王
續文獻通考:善騰安懿王五世孫,寶祐三年十二月,嗣封濮王
公元1262年
景定三年,以善諮嗣濮王,贈皇孫廣國公。
公元1259年
宋史·理宗本紀開慶元年秋九月己未嗣濮王善騰薨。
景定三年春正月丁卯,以善諮嗣濮王
冬十一月丁未皇孫容州觀察使資國公焯薨,贈保靜軍節度使、廣國公。
公元1264年
景定五年,度宗即位,追封濟王竑鎮王
宋史·度宗本紀五年十月丁卯理宗崩。
遺詔太子皇帝位
冬十一月丙戌,復濟王竑元贈少師節度使追封鎮王諡昭肅有司討論墳制增修之
公元1265年
度宗咸淳元年追封乃裕臨川郡王
宋史·度宗本紀咸淳元年冬十一月乙未,兄少保保寧軍節度使致仕乃裕薨,贈少傅追封臨川郡王
咸淳三年,詔榮王族姻轉官有差
與芮進封福王,主榮王祀事
公元1267年
宋史·度宗本紀三年夏六月戊寅,詔榮王族姻與萊等三十四人轉官有差
秋八月乙丑太師武康寧江軍節度使判大宗正事榮王與芮進封福王,主榮王祀事
公元1269年
咸淳五年,加與芮食邑封子憲益國公
宋史·度宗本紀五年秋九月丙寅太師判大宗正事福王、主榮王祀事與芮加食邑一千戶。
冬十月甲申子憲檢校太尉武安軍節度使封益國公
咸淳六年春二月辛未檢校少保安德軍節度使與萊加食邑五百戶。
宋史·度宗本紀云云
公元1271年
咸淳七年進封子昰建國公追封與澤臨海郡王
宋史·度宗本紀七年春正月乙丑子昰授左衛上將軍進封建國公
冬十月丙申少傅、嗣秀王與澤薨,詔贈少師追封臨海郡王
公元1273年
咸淳九年冬十一月壬午,子顯授衛上將軍封嘉國公
公元1270年
宋史·度宗本紀云云
瀛國公本紀瀛國公名顯度宗皇帝子也。
咸淳六年九月己丑生。
九年十一月授左衛上將軍封嘉國公
十年七月癸未度宗崩,奉遺詔即皇帝位
公元1274年
咸淳十年,進子昺永國公恭宗即位,進昰吉王,昺信王
宋史·度宗本紀十年夏四月乙卯,子昺授左衛上將軍進封永國公
瀛國公本紀十年七月癸未,即皇帝位
甲申,兄昰保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吉王,加食邑一千戶;弟昺保寧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信王,加食邑一千戶。
公元1275年
恭宗德祐元年,追封濟王鎮王,擇後奉祀
宋史·瀛國公本紀德祐元年夏四月乙丑提舉太平興國宮常楙請立濟王後。
冬十月戊午,領戶部財用常楙中書舍人王應麟請立濟王後。
十一月丙戌,贈濟王太師尚書令進封鎮王諡昭肅,令福王與芮擇後奉祀賜田萬畝
公元1276年
德祐二年,升封吉王昰益王信王昺廣王
宋史·瀛國公本紀二年春正月丙子,命吉王昰信王昺出鎮
癸未,升封吉王昰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信王昺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事。
二王本紀二王者,皆度宗庶子也。
建國公昰,母淑妃楊氏季永國公,母修容俞氏。
度宗崩,謝太后賈似道入宮議所立,眾以為昰長當立,似道立嫡,乃立顯而封昰為吉王昺信王
德祐二年正月文天祥尹臨安,請以二王鎮閩、廣,不從,始命二王出閣
大元兵迫臨安宗親復以請,乃徙封昰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廣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
端宗景炎元年,封信王昺衛王
宋史·二王本紀德祐二年五月乙未朔陳宜中立昰福州以為宋主,改元景炎
信王昺衛王
至元十五年四月戊辰,昰殂於碙州,其臣號之曰端宗
庚午,眾又立衛王昺為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