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48b 页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58a 页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

甲戌岁西明寺翻经
临坛沙门圆照集上

四朝应制所翻经论及念诵法并修疏记碑表
录集等总三百四十二卷(并目录三百四十五卷)


*
一百九十三卷经论及念诵法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八十六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录并目八十九卷

*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代宗朝新再译。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三卷
右青龙寺翻经讲论大德沙门良贲。奉诏修述。疏云。此经凡有四译。第一晋大始三年。月氏三藏法护译为一卷。名仁王般若。第二后秦弘始三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秦云童寿于长安西明阁逍遥园译为两卷。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第三梁承圣三年。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波罗未陀。梁云真谛。于洪府宝因寺译为一卷。名仁王般若。并疏六卷。然则晋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秦时所翻流传宇内。自古高德疏义寔繁。百座相仍崇护国矣。粤惟。巨唐肃宗皇帝。重昌尧化。革弊救焚。至忧黎元。澡心斋戒。请南天竺执师子国灌顶三藏。名阿目祛。唐言不空。翻传众经以安社稷。兹愿未满仙驾归天。我今宝应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58b 页 T55-0758.png
法师讳良贲。俗姓郭氏。陜府虞邑人也。功践缁门。寻师访道。外博经史儒墨九流。内习佛经五乘八藏。若性若相教义周圆。奉诏翻经兼修疏义。裁成三卷京邑传通。时永泰二年缮写云毕。修表进上请以流行。词曰。沙门良贲言。伏奉今年二月十一日恩命。令在内于南桃园修撰新译仁王般若经疏。微僧寡学惧不称旨。洗心涤虑扣寂求音。发明起自于天言。加被仰凭于佛力。咸约经论演畅真乘。亦犹集群玉于昆山。纳大川于溟海。火生于木。与七曜而俱明。识转于体。与一相而等照。成道者法也。载法者经也。释经者疏也。广度郡有同于大通。是菩提心如陛下意。谨以今月八日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58c 页 T55-0758.png
永泰二年十一月八日奉诏内修撰疏沙门良贲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答曰。
法师。智炬高明词峰迥秀。亲凭梵夹弘阐微言。幽[(阜-十+止)*责]真宗演成章疏。开如来之秘藏。示群有之迷津。贯玉联珠钩深致远。再三披阅颇谓精详。传之招提永为法宝也。
是日乃墨诏褒美新疏流通。光庇释门劝励后学。洎章敬寺梵宇初成。执疏伏膺。常数百众。虽纸贵如玉无以如焉。或在安国伽蓝敷扬亦尔。皆官给饮食以供听徒。数年之间归者如市。至大历七祀正月十六日。不空三藏奏请入目。敕旨依奏。仍宣付中外。并编入一切经目录。如上卷中说。法师昔大历六年徙居集州。教授传经不遑宁止。至十二年三月十日。春秋六十一。僧夏二十九。微疾不兴而卒于彼。遗身还京上都城东置坟塔矣。即十三年也。其表中云。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承明殿讲密严经对御记一卷。昔修撰讫随表上闻。留在紫宸未宣中外访本不获。故阙列名。如或得之请书于左。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疏四卷。
上都大兴善寺。翻经讲论大德沙门潜真述疏云。一述古者。按晋世杂录及开元释教录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59a 页 T55-0759.png
复有尚书比部员外郎李端。述疏序曰。昔如来以其深妙道。度难化众生。开无量法门。说无边法教。俾夫顺其机之所悟。于是乎住持。随其性之所安。于是手回向。其趣也或异。其归也则同。故虽三藏之派别。有以见其还源矣。虽五乘之条分。有以见其返本矣。夫诸法相者。无非空也。去来今世本空也。至于通宗理契皆空也。或以种种经法种种譬喻。而必以虚空立义。乃会于如如。则知是经者诸佛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59b 页 T55-0759.png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抚运贤劫大兴佛事。大广智三藏不空金刚者。得念总持。惟深实相。遍游印度。坚哉求法之诚。不远中华。广哉传法之志。获是梵本重兹翻译。圣言犹其详备矣。胜义犹其圆通矣。兴善寺上座大德潜真。学则该通。才称辩博。善说法要尤精空门。传译之初也。亲奉诏言。阐扬之次也。特承付嘱。以言诠理。得理然后忘言。因法證空。空明然后舍法。法苟渐也。言其已乎。于是畅其宗宣其义搜其机要会其旨归。编而为疏。凡有四卷。盖所以开后来之学。成无上之因。岂徒名数篇章而已。
法师讳潜真。俗姓王氏。字义璋。太原花族代为夏州朔方县崇道乡里人也。列孝珍师即公之中子也。年在学数业尚典坟。兼好佛经诵持无替。甫及弱冠有。
制度人。法师志业素高。以经应选。即玄宗皇帝开元二十年正月八日。制至九月二十四日度讫。挟名闻奏住本州灵觉寺。洎乎明年受具足戒。自后听习经论详考宗源。暑往寒来卷不释手。翻经著述逮乎终年。又撰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疏三卷。上都大兴善寺翻经讲论大德沙门潜真。述疏云。此经凡有三译。一西晋大熙元年。竺法护译。名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两卷。亦名严净佛土经。文势多古语简理幽。二者皇唐天后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59c 页 T55-0759.png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0a 页 T55-0760.png
* 发菩提心义一卷
* 发菩提心戒一卷(并三聚净戒及十善法戒) 共十三纸
右并翻经大德潜真。亲奉三藏和上示以秘教。入曼茶罗。登灌顶坛。受成佛印。仰咨密要。爰集斯文。庶永流行传通不绝。
右通仁王经疏五部一十二卷疏义共同第一帙。
论曰。法师开元二十六年十九出家。洎乎明年登坛具戒。博考经论关内河东代历四朝。弘宣妙旨。纲纪兴善保寿伽蓝。奖劝京都僧尼二众。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九。以贞元四年龙集戊辰五月十四日。遗诫门人。二十一日时右胁累足。枕手怗然称念弥陀。卒于大兴善寺本院传法之堂矣。佥定四分律疏十卷。
谨案四分律者。梵云昙无德。秦言法藏。姚秦弘始五年壬寅之岁。有罽宾三藏佛陀耶舍。秦言觉明讽出梵文。竺佛念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岁次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长安中寺重校勘。至十四年辛亥译毕。沙门慧辩等笔受。成六十一卷。今合为六十卷。后有道覆律师。制疏六卷。北齐慧光律师。造疏一百二十纸。次有道云律师。修疏九卷。次有道晖律师。撰疏七卷。泊隋朔法愿律师裁疏十卷。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0b 页 T55-0760.png
我大唐龙兴平一区宇。四方无事三宝增明。有智首律师。述疏二十一卷。次有慧满律师。造疏二十卷。事各一时流通绝矣。初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元年岁在戊寅。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至九年景戌成就。总分十卷。宗依成实论。今称旧疏是也。泊高宗天皇太帝咸亨元年岁在庚午。有西大原寺。今称西崇福寺也。怀素律师。俗姓范氏。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宗依根本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今称新疏是也。至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受佛付嘱钦尚释门。信重大乘尊崇密教。见两疏传授学者如林执见相朋数兴违诤。圣慈悯念务息诤源。使水乳无乖一味和合。洎大历十三年岁在戊午。十一月二十七日。乃遣中使内给事李宪诚。宣敕语句当京城诸寺观修功德使镇军大将军右龙武军将军知军事兼试光禄。上柱国彭城县开国伯刘崇训。四分律旧疏新疏。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即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是日也。使司录敕传牒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二十九日平明尽集安国。至三十日。门司赵凤诠宣送食料牒奉敕语。尚食局索壹阡贰伯陆拾人斋食并果子。解斋粥一事已上自副。即于安国寺供僧慧彻如净等壹拾肆人。壹并供送充九十日斋食用。谨牒。又至十二月一日。内给事李宪诚。宣奉敕。茶贰拾伍钏虅纸壹阡张。笔伍拾管。墨伍挺。充大德如净等佥定律疏用。敬问诸大德等。各得好在否。同日又命内给事李宪诚。宣奉敕语。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0c 页 T55-0760.png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答曰。
师等。道著依经功超自觉。承雪宫之旨奥。为火宅之舟航。四分律仪一乘扃键。须归总会永息多门。爰命有司俾供资费。马鸣之制伫见裁成。所谢知。同日京城释门三学百大德等。陈表谢曰。京城释门众大安国寺上座沙门法銮等言。法銮闻。四河入海无复馀名。两疏各陈须归一实。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光启法炬广辟玄关。降九重非常之诏。弥以所用。使四分戒宝之宗。和而无诤。仍令就大安国寺修撰。伏奉圣恩。赐香茶食料纸笔用光法侣。宠锡自天戴荷无地。令会同一疏刊削繁芜。失鹬蚌之相厄。俾渔人之罔措。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1a 页 T55-0761.png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曰。
师等。宗师梵行领袖王城。道秘真玄功深戒律。四分疏义匪异源流。一贯成章。伫资编羂。有司供备诚谓典常也。所谢知是时也。将欲佥定。共议司存一十四人。各知分位众差。大荐福寺大德如净笔削润色佥定。保寿寺慧彻同笔削润色佥定。西明寺圆照笔受正字佥定。安国寺宝意笔受纂文佥定。沙门超济笔受證义佥定。净住寺崇睿。西明寺道邃兴玭。天长寺昙邃。崇福寺超證。安国寺神朗智钊。青龙寺惟干。章敬寺希照。并同證义佥定。共议篇题名目。敕佥定四分律疏卷。第一卷内但名四分律疏卷第一。京城临坛大德奉诏定以此为题也。其日品官杨崇一宣奉敕语。兴唐温国两寺三网即与净土禅院捡校僧等严饰道场令道行僧伍拾肆人。起今月一日。转经礼忏六时行道。至来年二月一日散。设其斋粮香油茶药一事已上。令所司祇供。宜各精诚问师等好在。同日右银台门司赵夏日宣牒奉敕语。尚食局索陆拾肆人斋食果盘并粥米生料一事已上自副。即与大济师计会供送兴唐温国两寺净土院。每日各依。恒起今月二日供。至来年二月二日停。谨牒。是日也。佥定四分律疏大德十四人。恩命分赴两寺道场。奉为国家转经行道。其月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1b 页 T55-0761.png
道场既毕庆设复终。大德相欢陈表谢曰。沙门飞锡等言。飞锡闻金轮腾翥。以十善化人。大圣用心。以苍生为念。伏惟陛下。洞入微妙明德惟馨。宣诏命于祇园。徵龙象于温国。随年五十四转经千万偈。作礼金殿。清斋玉堂。或升座讽甘露之文。或旋绕动莲花之步。大济禅师每亲法会执炉虔恳。僧等沐浴圣化。奉答皇恩。更蒙天慈宠光法侣。御香玉帛戋戋列于梵宫。宝馔金钱雰雰下于净土。无任戴荷殊常之至。谨附中使扬崇一。奉表陈谢以闻。沙门飞锡等诚欢诚庆谨言。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答曰。
师等。托迹缁流修行妙教。所锡斋䞋用广胜因。所谢知。是日佥定四分律疏大德等。既奉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1c 页 T55-0761.png
判官前寿州长史刘涉使镇军大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刘崇训。尔时诸大德先奉天恩。又承使牒一心精博探讨律文。二时焚香两上修撰。新章有理义准新章。旧疏理长义依旧疏。两疏有据二义双全。两疏无凭别依经律。研精覃思博考毗尼。日来月往不遑宁止。至五月十六日。圣躬不愈。敕下京城百寺开讲。至二十一日。其疏修撰功将欲半。宝应元圣文武皇帝。奄弃万国缁素攀号。遏密八音如丧考妣。至二十三日。储后钦承遗制。即大宝位。至二十四日。有敕语崇训。为先圣所开百座乃修诸功德。宜一切依前检校句当。至闰五月二十五日。句当京城寺观修功德使刘崇训。奉表上闻。请停京城修功德使。上览所奏将为至公。寻于是时乃宣墨制曰。卿侍卫禁军。爪牙重寄。勤于夙夜。职在徼巡。释教修行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2a 页 T55-0762.png
右如净等伏奉大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敕。四分律旧疏新疏令佥定一本流行者。但如净等德业无取轮桶常才。滥蒙。
先朝拣参删定。执笔覃思。一文三覆。俾昼作夜。以月继时。自去年二月二十二日起首。至今建中元年五月十六日毕功。共诸大德再三校勘缮写云毕。据先两本疏分新旧今合成一家。根其关节。勒成五百六十六纸。分为十卷。上副代宗同文之诏中扶律藏灭诤之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2b 页 T55-0762.png
进止。是日员外郎房由判。具旧疏新疏意状过者。至建中二年正月十三日状上祠部。大安国寺奉敕佥定四分律疏院。请进新佥定四分律疏本十卷(五百六十六纸成一部)
* 释四分律一部六十卷
右奉制具旧疏新疏意状过者。伏以。释教持护事在律仪。本文难明以疏解义。今如净惠彻等商量。若旧疏理长义依旧疏。新章有理义准新章两疏有文双全。两义谨录状上。伏请处分。时祠部表奏。制下流行。
* 新定四分律疏拾卷
右祠部奏。得安国寺僧如净等状称。去大历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内给事李宪诚。宣口敕。令于当寺律院佥定前件律疏。今修定已毕请闻奏者。伏以。释教精微言说罕究。旧疏两本文字已多。今之所修又相沿习。既准敕所撰。须有指麾。伏请许以并行任其学者所好。敕旨宜付所司。建中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尉兼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假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臣杨炎宣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史馆修撰上柱国臣于邵奉行奉敕旨如右牒到奉行。建中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侍中阙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臣卢𣏌给事中臣班宏。二月二十五日时都事直官权判兵部员外郎卢端。祠部牒安国寺佥定律疏院佥定笔削润色。安国寺临坛大德如净。佥定笔削润色。保寿寺临坛大德惠彻。同佥定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2c 页 T55-0762.png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疏十卷
唐贞元五年岁在己巳七月一日。西明寺主沙门良秀等言。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右街功德使王希迁。奉宣进止。令良秀等修撰新翻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疏者。良秀等闻。至道同源。圣人一贯。大雄示相。演妙音于独园。宝位分身。霈湛恩于双阙。开佛日于圣日。降丝纶于法轮。所以弘化慈航致仁寿域。不然岂握真符而契合。应休运以感通。良秀等伏以。此经如来之密印。群生之度门。得白马之宝函。启青龙之秘藏。是第一义谛。理去筌蹄。于最后乘说于无分别。加以天文燠发睿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3a 页 T55-0763.png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疏十卷
右今年四月十五日少监马钦溆奉宣进止令超悟于千福寺讲新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兼令修疏者。伏以圣言玄远。至道弘深。郁而未明。多历年代。陛下。至德广被。感而遂应。岂如来秘印俟元圣而方传。将天人而合符。偶盛时而同化。微僧何幸获奉嘉言。谨详真宗。因参考句义各为科例。分别条流共为十卷。超悟年将朽迈。学义荒芜。虽刺血粉身喜于讲受。而负山酌海惧不堪任。谨诣右银台门。奉进以闻。轻黩圣聪伏深战越。谨进。
贞元五年七月十五日醴泉寺沙门超悟等状进。
圣神文武皇帝批曰。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3b 页 T55-0763.png
大乘真经旨趣微妙。师夙推上智深达教源。翻译就功宗因乃立。是资章疏用广筌蹄。欲使后学知归众生易度。馀炎未退修著当勤。载省科条兼详体要。发挥既备嘉叹。良深是日内府局令冯幼升。奉宣敕旨。语超悟师等。自夏徂秋所修义疏。甚大勤劳也。秋热师等好在。否同日少监马钦溆。奉宣敕旨修疏僧超悟。宜赐绢五十匹衣一副。同修疏僧少良齐运。各赐绢二十匹。仍令大盈库分付是日也。僧等修表陈谢上闻。沙门超悟言。超悟伏以。今日奉进六波罗蜜多经疏。中使冯幼升。奉宣进止。赐超悟绢五十匹僧衣一副。少良等各赐绢二十匹。捧戴兢惕诚跃诚欢。超悟闻。遇深道浅有识知惭。赏重效微。无颜以措。伏惟陛下。道遵释典理达色空。以微僧忝迹释流早专经论。勤修义疏演此妙音。徒肆探赜之勤。岂测精玄之旨。圣恩曲被赐赉荐臻。焕乎缣缃出于御府。霈然渥泽荣此缁门。恩当一时名茂千古。循涯揣分上答无阶。冀崇讲习之功。愿助山河之福。无任感戴之至。谨附中使冯幼升。奉表陈谢以闻。沙门超悟诚惶诚恐谨言。又于是日修表上闻。请置新经院额。并请抽僧。讲习住持有阙续填。望为恒式。圣恩允许所请皆依。至十九日。中书门下颁宣制曰。醴泉寺西北角本住院一所请为国置六波罗蜜经院。兼请抽僧七人常令讲习。
右沙门超悟奏。伏奉去年四月十九日诏。令与僧般若等详译此经。又续奉进止。于千福寺讲赞兼修义疏。今已缮写奉进讫。伏以。经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3c 页 T55-0763.png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4a 页 T55-0764.png
贞元五年七月二十四日。醴泉寺沙门超悟上表。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疏十卷(各分上下以为二十卷)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疏义例诀一卷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疏义目一
沙门智通等言。伏奉四月十五日少监马钦溆特宣圣旨。令僧道岸智通修新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疏义进来者。智通闻。圣人隐迹有迹。所以明功。至道忘言立言。所以垂教。言之不惑三极。宁闻于两致迹之不殊。万缘同归于一贯。伏惟皇帝陛下。执大象以膺历数。乘飞龙以统乾元。辟天衢以启时。法日御而垂化。是用因时演教。顺化行政。使儒释交备内外兼崇。合为化源大拯氓庶。苟有叶于皇极。事无滞于向方大矣哉。天下庆幸智通等。诚欢诚喜载欣载曜。智通等。识谢时贤学惭缁侣。窃陪师训谬齿讨论。愧无入室之能。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4b 页 T55-0764.png
贞元五年九月八日。章敬寺奉诏修疏沙门智通等上表。同修疏沙道岸。
尔时进疏入内。上览表章。僧等瞻望阙庭屏营悚惧。至十六日天泽下露锡赉缣缃。乃颁诏曰。敕绢㺵拾匹。宜赐章敬寺修疏僧智通等。至宜领取。比修撰疏多劳也。秋冷敬问。师等各得平安好在否。贞元五年九月十六日特进左监门卫大将军窦文场宣 是日也。既蒙锡赉慰及慇勤。悚戴惭惶修表陈谢。因请准例置院抽僧。永冀传灯福资圣寿。文曰。沙门智通等言。伏奉今日左街功德使窦文场宣圣恩赐智通等绢㺵拾匹者。智通等。捧跪惭惶仰戴惴慄。顾兹浅陋。降殊赉于高天。岂彼微功。荷缣缃于王府智通等。诚惶诚恐诚兢诚惧。伏惟皇帝陛下。作人父母同佛知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4c 页 T55-0764.png
贞元五年九月十六日。章敬寺奉诏修疏沙门智通等表上。
论曰。自佛日西迁法轮东转。捐躯奉法翻译殊高。其次义解。钩深致远探赜索隐。今贲真净等。即其人焉。贲真净乃往代翻经声高帝里秀悟。今朝传译异域钦风。皆述疏弘扬文词婉丽。性相偕美千古弥芳。岂谓蕂鼠交侵已从物化。通上人。外博九流内穷八藏。别承恩旨翼赞新经。义等连环文同贯玉。探幽析理覃思斫精。可谓五百年中之间生矣。
* 八十
六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录 

* 高宗置京师西明寺制令集二卷(碑记附见)
右沙门圆照谨依元敕本次集出之。
* 京师西明寺录三卷
* 释氏道宣感通记一卷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5a 页 T55-0765.png
* 开中创立戒坛图经一卷
右终南山故大德西明寺上座沙门释氏道宣律师。修述共三部五卷。未入一切经藏。今请编入目录。
中宗。睿宗。玄宗。
* 释氏系录一卷
右谥大慧禅师沙门一行。开元中奉敕修撰已编入史。总有四条。一纲维塔寺。二说法旨归。三坐禅修證。四三法服衣。于中斋法附见。然未入一切经藏。今请编入目录。
* 故金刚智三藏行记一卷
右灌顶弟子正议大夫行中书舍人侍皇太子诸王文章集贤院学士吕向。敬师三藏因而纪之。今请编入目录。
* 东京大广福寺金刚三藏塔铭并序
右混伦翁撰并书。洎先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大弘教三藏。如前卷及后大广智三藏本集中广说。
右已上七部共十卷。同为第一帙。
* 大唐安国大法师释利涉纪传十卷
右左监门卫率府录事参军赵克勋字僎修。请编入目录。右一部十卷。同第二帙。
* 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集三卷(碑表状附见)
右沙门圆照谨依年代次而述之。
* 肃宗制旨碑表集一卷
* 代宗制旨碑表集一卷
* 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右四部共十二卷。同为第三帙。
* 大唐再修隋故传法高僧信行禅师塔碑表集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5b 页 T55-0765.png
* 翻经临坛大德西明安国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
右五部一十七卷。并于佛法弘护义深。事出一时利益永代。或录表上达。或制下施行主圣臣忠。匡持像教。圆照不揆庸陋轻叙徽猷。谨依年辰及以月日。洎乎朝代次而述之。今上修撰佥定四分律疏制表集一卷。
* 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经图记二卷
右四部共十一卷。同为第四帙。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
* 三教法王存殁年代本记三卷(上卷佛中卷道下卷儒或分五)
* 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沙门利言集一卷
* 翻经大德西明寺上座赐紫沙门良秀集二卷
右四部共九卷。同为第五帙。
* 僧宝道呗赞六十首一卷
右朝散大夫守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致仕鲁国都昂字高卿撰。文出中集第二十一卷。时为退朝多暇。来诣僧房。与大安国寺超济律师同是乡人。示斯述作。兼题院赞。以示将来。
* 再修释迦牟尼佛法王本记一卷
* 大圣释迦牟尼佛现八相身利益天人成正觉记一卷
* 判方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记一卷
* 释氏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
右去四月十九日。皇帝降诞之辰。在内道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5c 页 T55-0765.png
* 新修大庄严寺本师释迦牟尼佛牙宝塔记三卷
* 圣朝无忧王寺大圣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记三卷
右佛法性身湛然常住。为化六趣示说三身。于化身中八相成道。现有圆寂全身碎身。导引四生广兴利益。伏见大庄严寺佛牙。及无忧王寺真身舍利者。即大圣释迦牟尼佛全躯碎质也。年逾千祀坚润殊常。缁素虔恭往来瞻礼。光化异相难以备陈。伏惟。陛下。受佛付嘱弘奖释门。钦奉真乘特崇宝塔。高标轮奂光映古今。微僧不才。谨述其记。庶传盛迹垂训千秋。具录根由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6a 页 T55-0766.png
右七部十一卷同第六帙。
* 唐朝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一十五卷
* 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集二卷
* 御题章敬寺诗太子百寮奉和诗集三卷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上卷翻经中卷疏记集下卷入藏录)
右四部共二十三卷。分为第七第八帙。
右贞元新集总二十九部。除目录共八十六卷。或先朝制旨。或今上湛恩。皆奖劝释门使修梵行。福利家国普及有情。伏以。开元十八年岁在庚午。沙门智升修释教录。洎今甲戌又经六十五年。中间三藏翻经藏内并无收管。恐年代浸远人疑伪经。又先圣大历七年许编入录。制文如上宣示流行。圆照素无艺能。不揆愚拙。谨随闻见励己书之。录成三卷。伏冀。圣祚遐长福延万叶。文武百寮尽孝尽忠。三宝永兴远安迩肃。如圣恩允许。伏乞宣布流行。轻冒天威。伏深战越谨进。
贞元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翻经临坛西明寺沙门圆照状进。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
六十四卷经律疏义¶ 第 766b 页 T55-07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