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杂科篇¶
杂科篇¶ 第 516b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 杂科篇

*** 后周 慧瑱传

慧瑱。上党开元寺大德也。通经奉律。于世漠然。显德
中。世宗行会昌之政。严缁度灭空门。瑱。抱持经像。徙
居岩谷间。盗谋往劫。瑱未之觉也。忽一丈夫乘马。自
山顶下。谓曰。夜有寇。宜急避。瑱知其为神。合掌告曰。
国灭吾教孤穷。故来投檀越。仰祈庇覆。否则守死而
巳。更何窜。是夜大雪。贼不得进。及霁盗复谋往。若有
人禦之者。终不得而犯。瑱繇是得全。近山之人。多供
养之。后莫知所终。

*** 宋 善慧传

善慧。崞邑霍氏子。儿时聪慧。有神彩。好弄泥土作浮
屠。采花献供为戏。父见而叹曰。此儿释家子。吾失望
矣。既长。恐其逸强婚之。居三载。无触染也。父母叱之。
师叹曰。生死业轮。欲为其本。三界劳生。爱为其根。无
始汩没。吾安能复袭斯愆耶。父母知其志不可夺。听
其出家。礼清凉寺成大德为师。成曰。吾家麒麟儿也。
教以经典。过目成诵。孜孜为学无或怠。久之。成以三
门土木事命诸徒。师曰。幻影浮光。须臾交谢。巳躬下
事未办。吾安能为他閒事。长无明耶。幸师置我度外
可也。乾德间。有司以德行闻。赐号宣秘大师。视篆掌
教门事。命下不可辞。勉而就职。僧庶怀来。法林穆肃。
杂科篇¶ 第 516c 页 X77-0516.png
临终谓弟子曰。昔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墟。非轻
生乐死。知义有所重于身也。吾二十年来。巳事未纯。
为僧务累。殉轻而遗重。其德亏矣。尔曹勉之。勿踵吾
陋迹也。言讫而逝。

*** 麻衣和尚传

麻衣和尚者。不知何许人也。当五季之际。方服而衣
麻。往来泽潞关陜间。妙达易道。发河图之秘。以授华
山处士陈抟。抟得之始著诀。以传种放。放传李溉。溉
传许坚。坚传范谔昌。昌传刘牧。始为钩隐图以述之。
实本于师也。称者谓。师发易妙于二千年之后。殆天
授耳。钱若水。未第时。访抟于山中。见老僧拥衲附火。
若水揖之。僧开目而巳。坐久。抟问何如。曰。无仙骨。若
水退。抟戒之曰。三日后可复来。如期而往。抟曰。始吾
见子。神观清粹。谓可以学仙。故请决于老僧。老僧言
子无仙骨。但可作贤公卿。急流勇退耳。问向僧何人。
抟曰。吾师麻衣道者也。太祖仕周时。尝访师。问曰。今
上毁佛法。大非社稷灵长之福。师曰。三武所以无令
终也。又问天下何时定。师曰。赤气巳兆。辰申间。当有
真主出。佛法亦大兴。及受禅。果应所言。开宝四年。亲
征太原。道繇潞州。遇师之院。躬祷于佛曰。此行。以吊
伐为事。誓不滥杀一人。盖不忘龙潜时师所嘱也。

*** 惠泉传

惠泉。彭城人。住南台阁子院。性孤洁。不妄与人交。知
名士多就见之。与之语落落可喜。数亲之。则拒而弗
杂科篇¶ 第 517a 页 X77-0517.png
应。且义学超洽。能诗。清永有世外趣。大平兴国末年。
曹彬。缘弭德超之谮。出领节制。闭阁谢客。孙何自京
师来。久不得见。以诗自诮。云欲谒元戎无介绍。薛能
诗版在雕堂。异日登南台。闻泉高槩扣其门。一见如
旧相识。馆于其庐。馈劳加厚。将归赆以裘马。后二年。
何。为进士举首。同年。路振官彭门。何。盛称泉好义甚
笃。不求人知。振。下车携僚客诣焉。其徒曰。吾师闻公
来。巳去浙矣。振叹慕。留诗壁间曰。汉公尝说惠泉师。
解讲楞严解赋诗。今日我来师巳去。草堂风雨立多
时。若泉之志。可谓善行其所学。无忝吾宗矣。

*** 杭州兴教小寿禅师传

小寿禅师。不知何许人谁氏子也。以同时有永明寿。
故称小寿以别之。二寿。皆天台韶国师真子。师闻堕
薪而悟。作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
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颔之。及开法。衲子争师尊之。天
禧中。御史中丞王公随。出镇钱塘。往候师至湖上。去
驺从。独步登寝室。师方负暄毳衣自若。忽见之问曰。
官人何姓。王公曰。名随姓王。即拜之。师推蒲团藉地
坐。语笑终日而去。门人让之曰。彼王臣来。奈何不为
礼。此一众所系。非细事也。师唯唯。他日王公复至。众
横撞大钟。倾寺出迎。而师前趋立于松下。王公望见。
出舆握其手曰。何不如前日相见。而遽为此礼数耶。
师顾左右。且行且言曰。中丞即得。奈知事嗔何。其天
资粹美如此。
杂科篇¶ 第 517b 页 X77-0517.png

*** 惟中.文英传

惟中。字慧雅。蓬州开元寺僧也。游成都。不复归其乡
者。凡四十年。性孤洁。不妄与人合。精禅律之学。善吟
诗。气格清谨。与可朋相上下。时称之曰诗伯。且通儒
书。学者从质其义。日满座下。羸形垢面。破衣败履。见
者莫测其中之所有。庆历五年五月。示寂于大慈甘
露道场。年六十九也。前时尽倾其橐中。得八万钱。委
其所尝往来者。楞严道人继舒曰。我将去矣。生平之
馀止此尔。其为我命奇工。绘六祖像。于尔院之释迦
殿。用此被唾骂。我不敢辞。且欲使来者。见是相知是
心。以是知见故。能祓除诸妄。而泯相亡心。我为是功
德之意也。舒诺之。命名手刘允文图之。梓潼文同。尝
问道于师。为记其事。

文英者。姓苏氏。泉州人。往来商成都。富钜万。留意禅
悦。忽若有悟。尽捐赀。移书别妻子。祝发于嘉祐院。妻
子万里。入蜀访之。师绝不复见。坚坐一室历三日。寂
无人声。妻子知师志不可夺弃去。以故声望愈高。凡
四坐道场。住超悟最久。超悟者。大慈三大院之一也。
实承灰烬之馀。师鸠工庀徒。创建禅宇。凡为屋千楹。
阐龙宫。藏贝叶。规模恢敞。气象雄特。始成而旁院复
火。势且延及。师亟白府。毁正寺之三门。以绝之。请后
自建。火乃止而三门复新。院始无田。师合施者金钱。
且请废寺之产于官。成三百亩。以备香积。故超悟耽
耽为大丛林。皆师力也。
杂科篇¶ 第 517c 页 X77-0517.png

楞严道人。名继。殊有高行。赐号觉济大师。与文与可
为方外友。相得甚驩。有诗赠焉。觉济大师。且赞其像。
极其称叹云。

*** 二宝月大师传

宝月大师。惟简。字宗古。苏氏。眉山人。于东坡为无服
兄。九岁出家。十九得度。二十九赐紫。三十六赐号。师
清亮敏达。综练万事。端身以律。物劳巳以裕人。人皆
高其才。服其心。凡所欲为趋成之。更新其精舍之在
成都与[郫-卑+((白-日+田)/拱)]者。凡一百七十三间。经藏一。卢舍那阿弥
陀弥勒大悲像四。塼桥二十七。皆谈笑而成。其坚致
可支一世。师于佛事。虽若有为。譬之农夫畦而种之。
待其自成。不数数然也。喜施药。所活不可胜数。蜀守
制使。皆一时名公卿。人人与师善。然师罕见寡言。务
自却远。盖不可得而亲疏焉。少与蜀人张隐少愚善。
老泉深器之曰。此子。才用不减澄观。若仕。当有立于
世。为僧亦无出其右者。巳而果然。绍圣二年六月九
日。始得微疾。即以书告于往来者。敕其子孙。皆佛法
大事。无一语私其身。至二十二日。集其徒问日早暮。
及辰曰。吾行矣。遂化。年八十四。是月二十六日。归骨
于城东智福院之寿塔。

又宝月大师。修广。字叔微。姓王氏。杭州钱塘人。九岁
出家。十一得度。景祐二年。赐紫。宝元元年。赐号宝月
大师。治平中。州请为管内僧正。师为人乐易慈祥。有
智识度量。不见其喜怒。读五经知大义。颇喜为诗。少
杂科篇¶ 第 518a 页 X77-0518.png
羸多病。始学为医既成。而有疾者多归之。无贵贱贫
富。皆为之尽其术。未尝有所厚薄。尤贫者或资之衣
食。以其故。自京师至于四方。自公卿至于学士大夫。
多知其名。既见皆乐从之游。而乡邑之人。至于羁旅
游客。其归之者。无不厌其意。师于接之。虽劳未尝有
懈倦。不欲之色。于资之药物衣食。虽穷无未尝有所
计惜。其应外者如此。及退而处夫贫富死生之际。又
有所不累其心。故至于不能自给。而未尝动意。至于
且死。而未尝变容改色。熙宁元年十月。感疾。会门人
与尝所往来学佛之人。告以将终。从容就坐。而逝。

*** 崇寿传

大邑县。崇寿禅师。邛州蒲顿人。仇氏子也。自毁齿。趣
尚便高远。家尝作佛事。则汛洒供献。恭勤精愿。不敕
之而自率。尝恐若不能如法者。父母异之。乃俾隶大
邑静林僧籍。以仁普为师。年十六落发。二十受具戒。
来成都大慈。听讲大乘诸经。尽通晓奥义。后七年。还
旧居。其所止悉流落不治。但腐椽破壁。欹斜罅漏。陈
屋数间而巳。师恬然安一榻。处其中无厌色。禅悟之
暇间。亦作诗句。度夷淡清粹。与人语和软。未尝迕物。
心无爱恶。色无喜愠。且坚强少疾。状貌修伟。慈恕温
裕。人无少长。咸愿见之。见必拜伏欣喜。留连不忍去。
一日忽召其弟子慕安等。前曰。人既生。理必有死。死
尝事非异事。且吾无死生久矣。汝等当体吾之所以
无死生者。慎勿戚戚如众人。乃不累吾付嘱。吾神光
杂科篇¶ 第 518b 页 X77-0518.png
一道。留此无数刻。汝当奉吾所戒。恶不宜为。善不宜
失。语巳。摄足趺坐。叠手瞑目。而逝。摇挽不动。嶷如塑
刻。世寿八十有六。时治平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也。师
之真身不坏。风神凝然。不异平日。徒众因为窣堵藏
之。文与可。居郡幕。时时相过从。嗣后来权州事。师巳
化矣。枉道过邑。诣师塔下。旋绕瞻礼。悲悼叹息曰。师
之面目如生。而师之语音。巳不闻矣。因为铭其塔。

*** 可久传(附清顺)

可久。字逸老。钱塘人。天圣初。得度习教于净觉。无出
世志。喜为古律诗。所居西湖祥符。萧然一室。清介守
贫。未尝有忧色。东坡守钱塘。当元夕。九曲观灯。去从
者独行。入师室。了无灯火。伹闻瞻卜馀香。叹仰留诗。
有不把琉璃閒炤佛。始知无尽本非灯之句。蒲宗孟。
集钱塘古今诗。求藁于师。师曰。随得随去。未始留也。
闻者高之。晚年杜门。送客不踰阈。辟谷安坐。观练熏
修。如此十馀年。窗外唯红蕉数本。翠竹百个。淡如也。
一日谓人曰。吾死。蕉竹亦死。择瑛公亦死。未几皆验。
人嗟异之。

师友清顺。亦钱塘人。字怡然。诗与师齐名。而操行亦
同。石林叶梦得曰。熙宁间。有清顺可久二人。其所居
皆湖山胜处。而清约介静。不妄与人交。无大故不至
城。士大夫。多往就见。时有馈之米者。所取不过数升。
以瓶贮几上。日取二三合食之。虽蔬茹。亦不尝有。故
人尤重之。
杂科篇¶ 第 518c 页 X77-0518.png

*** 惟迪禅师传

惟迪。不知何许人。法传云门。启道明切。尝答问佛者
曰。日出东方卯。再乞指道。师曰。三日后看。富嫌千口
少。贫恨一身多。皆师对机语。又作宾主语曰。宾中宾。
日月无故新。宾中主。杖长三五尺。主中宾。问答是何
人。主中主。正眼谁敢觑。说示大略如此。熙宁中。蜀普
通山院僧。自列于府。愿延道行耆老。阐扬宗风。追复
青州之前躅。知府大资政南阳公。是之。命有司精择
其人。以师充选。师之来也。都人激踊感劝。繇是大阐
道猷。师平生枯淡自处。前后三坐道场。丈室萧然。一
笠挂壁。行则携之。怡怡如也。最可异者。所至皆伴古
德真身。始居马溪。则有水观和尚。次无为。则有惠宽
和尚。及住普通。又为青州和尚真身。皆结膝趺坐。仪
相俨然。岂人事之适然乎。或有所来也(在王蜀时。有洪杲禅师。至
自青州。栖于东禅。方是时。二众错居。蜀主仰重师德。命二宫奚。曰道真道粉者。为之侍使。后有娼道玉。府娼之
尤者。闻师说法。言下有省。遂祝发事师。于是物论喧然。蜀主怒命鞠之。知师纯固精确。愈加礼重。师因以所居
畀贯休。而卜居于府郊之东南普通山。后入灭于此。故真身存焉。蜀人。号鹡鸰。为连点七。华阳隐士田。逍遥访
师山中。而见之问师曰。如何是连点七。师曰。屈指数不及。地上无踪迹。迪公尝拈此示众。或疑迪为师后身。业
理循环。亦不可知也)。

*** 智林传

智林。姓坑氏。上世番禺人。既受具。礼庆阇黎为师。传
秘密教。正勤四十年。不虚一日。仁宗。乐宗佛事。择开
宝寺西北隅。增葺精舍。韨除净场。亲篆殿额。像设庄
严。皆自内出。赐名宝生院。属师住持。命主教门事。赐
杂科篇¶ 第 519a 页 X77-0519.png
号宣教大师。天下僧籍。为之统首。师于陀罗尼门。受
持精密。国有祈祷。罔不获应。内繇宫省。以至宗室贵
戚。莫不厚为之礼。道俗倾向。搢绅景重。张文定公安
道。潜心内典。尝从师问梵学。师为启发隐奥。科指条
畅。张于言下了然。益深敬事。张又问曰。羂索诸部。坛
场轨仪。种种庄严。不离世谛。无上正等诸佛心印。其
用如何。师云。坛有多名。空智为上。一念净圆。同法界
性。住无所住。如空无依。彼诚之至者。犹可以动天地。
而感鬼神。妙湛总持一相三昧。具足神力。岂思议所
及。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有二法。惟一乘道。
至于随缘立教。应物利生。百千法门。等为妙用。空智
云者。第一义谛也。张致叹曰。醍醐甘露。闻所未闻。吾
固知师深得般若究竟法空相。非伹严净毗尼。专精
观行而巳。熙宁四年四月十二日。起居如平尝。忽作
而曰。吾报尽今夕耶。暮而归寂。徒众葬于开封县东
原。张公铭其石。

*** 石塔长老传

石塔。戒长老。住扬州石塔院。东坡赴登州。师往迎之。
坡曰。吾欲一见石塔。以行速不及也。师起立曰。只这
是砖浮图耶。坡曰。有缝奈何。师曰。若无缝。争解容得
法界蝼蚁。及坡镇维扬。师遣侍者投牒解院。坡问。长
老欲何往。以归西湖旧隐为对。坡与僚佐同至石塔。
击鼓集众。袖中出疏。使晁无咎读之。其词曰。戒公长
老。开不二门。施无尽藏。念西湖之久别。亦是偶然。为
杂科篇¶ 第 519b 页 X77-0519.png
东坡而少留。无不可者。一时稽首。重听白椎。渡口船
回。依旧云山之色。秋来雨过。一新钟鼓之音。其为时
贤注恋如此。长老。必为时名德。惜不得详其始末耳。

*** 志添.元普传

志添。生泉州陈氏。故通直瑊伯兄也。初住南安云华
岩。后游京师。道声籍甚。元祐元年。诏入内。为遂宁王
祝寿。赐号真觉大师。并磨衲衣金环绦锡。哲宗亲书
敕与之。许逐岁度僧。天下名山福地。任性居住。初在
福禅。次住秀州福岩。著作佐郎黄庭坚。尝赠之诗云。
蒲团木榻付禅翁。茶鼎薰垆与客同。万户参差写明
月。一家寥落共清风。又赞云。石出山而韵自笙簧。松
不枯而骨立冰霜。今得云门挂板。打破鬼窟灵床。其
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其松也故与三界作阴凉。此
似昔人非昔人。山中故友任商量。侍郎陈轩。亦赠之
诗云。车轮马足走尘烟。竞看成都万炬然。独我踏开
亭下雪。伴师同坐一庵禅。

元普。不知见何人得法。住
乐山。名其庵。海湖闭门。危坐二十年。司谏江公望。作
歌以招致之。设三问皆不答。公望坐邑治平远台。每
遥拜其庵。其为时贤敬重如此。普既去。公望怀之以
诗。又作多暇亭记。称西蜀隐者。盖谓普。普蜀人故也。
二公。皆为泉名僧。人至今称之。

*** 白云孔清觉传

清觉。号本然。洛京登封孔氏子。宣尼五十三世孙也。
父䜣。举进士。有隐德。母崔氏。师幼而颖悟。习儒业。熙
杂科篇¶ 第 519c 页 X77-0519.png
宁二年。阅法华经有省。求出家。父母许之。依汝州龙
门海慧大师剃染。海。会器之。嘱其南询。初参峨眉千
岁和尚。蒙指诀。抵舒州浮山。结庵于太守岩。宴坐二
十年。似有省发。元祐八年。至杭入灵隐寺。随众居止。
有汪罗二行人。求师心要。一言而中。千里响应。参叩
之士。风雨而至。寺主。以寺后白云山庵。俾居之阐化。
觉自立宗旨。著證宗论。三教编。十地歌。皆依仿佛经
而设。人称为白云宗。大观元年。卓庵湖州千金市。复
至乌程菁山。卓锡得泉。结庵而居。名曰出尘。徒众复
邀归正济寺。正济。觉旧讲华严经处也。觉立说。专斥
禅宗。觉海愚禅师。力论其非。坐流恩州。宣和二年。弟
子政布等。陈状被旨放还。次年八月。作偈投太守游
公请。以九月二十六日为别。至期而化。灵骨舍利。归
葬馀杭之南山。

白云之道不淳。讥议归之宜矣。至诋与白莲相混。
特以无妻子为异。则亦太甚。然其持守精谨。于患
难生死之际。脱然无碍。去常人亦远。予故取其行。
巳而恨其为言也。

*** 铨公传

铨公。赐号文炤大师。华亭人。体清弱。以闭门习静为
事。不泛交。惟主簿刘发。常诣之。善鼓琴。有美琴。曰响
泉。好风良月。则清香抚之。云。以供佛。邻贵慕之。隔垣
起亭。宵顷以听。知之徙北牖。发。恃师所知。间邀一客
同见铨。铨方操弦为泛声。客遽称善。铨即止。客不怿
杂科篇¶ 第 520a 页 X77-0520.png
而去。铨顾发曰。何得引俗人入我座耶。发愧谢。师所
居曰妙音阁。发为记。且赠以诗曰。宝琴何所得。所得
甚幽微。聊借丝桐韵。还超智惠机。霜风悲玉轸。江月
入珠徽。向此诸缘尽。人间孰是非。铨。发。皆元祐间人
也。

*** 潜涧阇黎传

处严。字伯威。温州乐清贾氏子。母万。方娠。一夕梦黑
龙自天跃而下。俄化为道人入其家。及产有异相。警
悟不凡。经史过目辄成诵。少长不茹荤。母强之。卒不
从。一日游精舍。归白其母曰。儿蔬食。居俗非所宜。愿
出家学佛。落发于明庆院。初习讲教义。发明师说。了
无疑滞。同辈尚编录。务相诘难。师心非之。遂弃教而
崇禅。历访先辈老宿。叩击玄旨。多所契会。有以座首
命之者。师弗顾而去。师于巳事外。博学能诗文。醇重
典雅。且工书。有晋宋法。时道潜思聪二公。与东坡游。
声名籍甚。或劝以所作谒缙绅求知巳。师笑曰。古之
桑门。与士大夫游。非求之也。道自合焉尔。故终身不
以一字干谒。识者高之。元祐间。还永嘉。寓净光大云
开元诸刹。其徒翕然宗之。扣门请益者。履相蹑也。师
训以本业。外复以诗书子史导之。凡经指授者。咸见
头角。元符初。归故山。诛茆结庐。循除蓄流。自号潜涧。
赋诗鼓琴以自娱。有古人林下风。师有辞辩。长于讲
释。乡里巨室。欲屈师讲经莫能致。因具法筵。集广众。
预设巍座。俟师至。与众迫之。师匇遽就席。阐扬奥旨。
杂科篇¶ 第 520b 页 X77-0520.png
缘饰以文。音吐鸿亮。听者惊悦。郡守张公平。从师受
楞严大义。初以僧正命师。又命主禅席。皆力辞弗受。
每诣府。手提一笠。又以师为府座所尊。因嘱以事。师。
正色峻拒。府政有不便于民者。委曲以告。守改容听
之。瑞安令吕公勤。邂逅师喜甚。与俱还邑。筑庵于厅
治后园。命师居之。为留三宿而去。晚景绝人事。精修
净业。讽诵楞严圆觉维摩光明法华等经。精熟如流。
静夜孤坐。焚香暗诵。琅琅之声。出于林表。尝手书法
华光明二经。报母德。又书华严经八十卷。首末不懈。
字法益工。以政和壬辰正月二十日示寂。年五十四。
僧腊三十九。阇杂。得舍利数百颗。明莹如珠。植塔于
故庐之后。以遗骨并舍利葬焉。师于佛学。无不通晓。
尤深于禅。而接物以教。故以阇黎著名。平生制述甚
多。稿随毁失。圆寂后。弟子收拾遗文。编成二卷。曰潜
涧集。人有得其片纸只字。皆宝藏之。其文翰见重于
人如此(王梅溪十朋之母有娠。产之日。梦师来惠以金环。梦觉时。传师适坐化。翌日梅溪生。人皆
谓为师后身。故其为师作铭序有云。师殁之岁。而某始生。师旧书石桥寺碑。梅溪。佥判绍兴。道经寺。寺僧先梦
迓严阇黎。次日梅溪至。僧以梦告。有诗云。人唤我为严首座。前身曾写石桥碑。甄龙友。和公双峰诗云。诗老前
身法号严。正用此事)。

*** 参寥子传(附定诸)

道潜。字参寥。杭于潜何氏子。幼试法华得度。于书无
所弗窥。能文章。尤喜为诗。与秦太虚苏长公。为方外
交。苏甚重之。以书告文与可谓。其诗句清绝。与林逋
相上下。而通了大义。见之令人肃然。苏谪居齐安。师
杂科篇¶ 第 520c 页 X77-0520.png
不远二千里相访。留期年。移汝海。同游庐山。复归于
潜山中。及苏守钱塘。卜兆山智果精舍。率宾客十六
人。各赋一诗。送入院。后南迁。师欲转海访之。苏以书
固止之。当路亦捃师诗语。谓有讥剌。得罪返初服。建
中靖国初。曾肇在翰院。言其非辜。诏复为僧。赐号妙
总大师。崇宁末。归老于潜山。有参寥子集。行世。人谓
师之诗。雅淡真率。上欲窥陶白。而下有雁行苏黄句。
即未脱子瞻烟火。雅不乐与宋人同烟火。如参寥自
有为参寥。非第以子瞻重也。斯言得之。

定诸。晋江人。
能诗。调清远。无尘俗气。与曾会诸公游。谈者谓。诸诗
与参寥同调。其题画水幛云。无波浪处生波浪。愁杀
孤飘渡海人。有去华集。大约如此。

宋景濂。作育王山寺碑。谓。大觉琏日。与九峰韶公。
佛国白公。参寥潜公。讲道一室。扁曰蒙堂。丛林取
则焉(可入传记之)

*** 惠渊首座传

惠渊首座。向北人。孤硬自立。参晦堂真净。实有契悟
处。泯泯与众作息。人无知者。洪州奉新慧安院。门临
道左。衲子往还。黄龙泐潭洞山黄檗。无不经繇。偶法
席久虚。太守移书真净。命择人主之。头首知事耆宿
辈。皆惮其行。师闻之。白真净曰。惠渊去得否。净曰。汝
去得。遂复书举师。师得公文即辞去。时湛堂为座元。
问师曰。公去如何住持。师曰。某无福。当与一切人结
缘。自负栲栳打街供众。堂曰。须是老兄始得。作颂饯
杂科篇¶ 第 521a 页 X77-0521.png
之。师住慧安。逐日打供。遇暂到。即请归院中歇泊曰。
容某归来修供。如此三十年。风雨不易。鼎新创佛殿。
轮藏。罗汉堂。凡丛林所宜有者。咸修备焉。黄龙死心
禅师访之。师曰。新长老。汝尝爱使没意智一著子。该
抹人。今夜且留此待。与公理会些细大法门。新惮之
谓侍者曰。这汉真个会底。不能与他剺牙劈齿得。不
若去休。不宿而行。师终于慧安。阇维。六根不坏者三。
获舍利无数。异香满室。累月不绝。奉新兵火。残破无
子遗。独慧安诸殿。嶷然独存。岂非愿力成就。神物护
持耶。

*** 觉心传(智永祖绍附)

觉心。字虚静。嘉州夹江农家子。甚富。少好游猎。一旦
纵鹰犬弃妻子。出家学道。周历云水。似有得者。性喜
画。善作草虫。人称为心草虫。游中原。作从犊图诗。名
动一时。诸学士大夫。翕然宗之。孔南明崔德符。招致
临汝。住叶县东禅。及州之天宁香山三大刹。后因兵
乱还蜀。邵泽民刘中远两侍郎。善之。请住毗卢。陈涧
上称之曰。虚静师所造者道也。放乎诗。游戏乎画。如
烟云水月。出没太虚。所谓风行水上。自成文理者耶。
后终于所居。

又有智永祖绍者。皆以诗画寓意。永。尝作潇湘夜雨
图。呈邵西山。邵题云。尝儗扁舟湘水西。蓬窗剪烛数
归期。挥因胜士挥毫处。却忆当年夜雨时。既疑之。问
永曰。前辈曾有此诗否。永。因诵义山问归篇。西山矍
杂科篇¶ 第 521b 页 X77-0521.png
然。遂为改之。永性孝。宇文季蒙龙图。以永精禅理善
谈论。请其住院。永辞曰。亲在。未能也。于是。售巳所长
为亲养。祖诗画俱仿周忘机。而气韵殊绝。政和间。改
僧为德士诏下。祖叹曰。我生不背佛。而从外道耶。取
祠部牒焚之。乃冠巾反俗。斋戒以终身。

*** 潜庵源师传

清源。号潜庵。洪州新建邓氏子。世力田。幼超卓。短小
精悍。去依洪崖法智为童子。年二十一。落发受具戒。
时武泉尝。宝峰月。云居舜。道价压丛林。师游三老间。
皆蒙器许。而疑终未决。后亲见黄龙南公。凡入室。令
坐于傍。与云庵同造积翠。师为侍者七年。南公殁。隐
迹西山。西山有慧严院。僧死。屋无像设露坐。师见而
叹曰。古人斫山开基致无为。有忍怀不举哉。乃求居。
以修完之。不五年而殿阁崇成。百具鼎新。即弃去。游
庐山。南康太守徐公。闻师名。延居南山清隐寺。寺在
大江之北。面揖庐山。师门风孤峻。学者皆望崖而退。
以故单丁住山。十有八年。晨香夕灯。升堂说法。如临
千众。而丛林所服玩者莫不具。时时󰑁地处置。尝云。
先师初事栖贤諟。泐潭澄。更二十年。宗门奇奥。经论
要妙。莫不贯穿。及因文悦以见慈明。则一字无用。设
三关以验天下禅者。而禅者如叶公画龙。龙见即怖。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大智如文殊师利。欲问空
王佛义。即遭摈出。以其堕艰难。故起现行耳。有僧。依
师住十二年学。令住净众寺。辞行。师谓曰。汝虽在此
杂科篇¶ 第 521c 页 X77-0521.png
费岁月。实不识吾家事。倘嗣法。当不以世俗欺诳为
心。其人乃嗣翠岩机焉。南昌隐君子潘延之。与为方
外友。迎师归西山。而州郡文争。命居天宁。衲子方云
趋座下。一时名士。抠衣问道。师以目疾。隐居龙兴寺
房。户外之履亦满。上蓝忠公。法侄也。延师居寺之东
堂。事之如其师。师年八十而丧明。学者益亲附之。有
欲板其语要流通。师投拒曰。若吾语。深契佛祖。从今
百日间复明。则副汝请。如期果愈。先是觉范洪公。證
狱太原。拴缚在旅邸。人讳见之。师独冒雨步至。抚慰
为死诀。明年南归复见师。师轩渠笑曰。吾不意乃复
见子。故觉范序之曰。呜呼。佛法䆮远。坏衣瓦器之人。
亦有侈欲。为人师者。争慕华构便软煖。公独举颓坏
而新之。争欲致弟子。不问智愚。欲出门下。而公独精
粗之。争欲坐八达衢头。以自卖其道。而公独居荒远。
以自珍之。争好势利恶丑。而公独犯众恶。自信而力
行之。每谓弟子曰。无事外之理。理外之事。观其措置。
岂其真然之者耶。师终时几百岁也。

*** 空禅师传

崇觉空禅师。姑孰人也。为人强项。久侍死心。一日辞
去。心曰。汝福鲜宜自养。草堂清公。偈送之曰。十年聚
首龙峰寺。一悟真空万境閒。此去随缘且高隐。莫将
名字落人间。后受请。出世杭之南荡。不几月而一火
无遗。因叹息曰。吾违先师之言。故有今日之患。有富
人。发意营建。欲师一至其家以受供。师辞曰。公施财
杂科篇¶ 第 522a 页 X77-0522.png
求福。非长老受赐。若教我背众而食。素不愿也。力行
其道。竟不役于土木以终身。师颂野狐话曰。含血噀
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蓦地唤回。打个筋
斗。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