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义解篇¶ 第 373c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 义解篇
*** 宋 四明知礼法师传(附尚贤)
知礼。字约言。四明金氏子。父母祷佛而生。神宇清粹。
不与众伦。出家具戒。从宝云习教观。大有解入。与慈
云相结。义同手足。端拱元年。宝云归寂。遂继席弘化。
学众云委。咸平中。郡大旱。与慈云同修光明忏祈雨。
约三日无应当。然一手供佛。忏未竟。雨巳大浃。是年。
遣门人如什二子。持十义书观心二百问。诣钱塘昭
师室。初是。光明玄。有广略二本。景德前。钱塘恩师制
发挥记。专解略本。谓。十种三法。纯谈法性。不须更立
观心。广书有之者。后人擅加耳。师于是。作扶宗记。大
明广书附法观心之义。谓恩师之废观心。是谓有教
而无观。有梵天昭孤山圆。皆奉先门学。述辩讹。以助
略书。彼此诘难往返。绵历七载。乃总结前后。为书二
卷。凡十章。因为十义书。又设为二百问以质之。时。孤
山居昭师座端。观如什论不巳。遽白郡守。以来无公
据发遣。令还不复致答。事乃巳。祥符六年。建念佛施
戒会。岁视为尝。且撰融心解。明一心三观。显四净土
之旨。天禧改元。谓其徒曰。半偈亡躯。一句投火。圣人
义解篇¶ 第 374a 页 X77-0374.png
之心。为法如是。吾将捐身。以警懈怠。乃与异闻。结十
同志。修法华忏。三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杨
大年。以常住弘法为请。并诸公。交劝力止之。乃复结
十僧。修大悲忏法三载。以酬素愿。是年。述消复三用
章。对孤山阐义钞。四年驸马李遵勖。奏师高行遗身。
上嘉叹。赐号法智。且遣内侍。至延庆寺。命修法华忏
三日。为国祈福。因撰观音别行玄记。观经疏妙宗钞。
天圣改元。天童凝禅师。贻书论指要钞。拣示达磨门
下三人。得道浅深。为不可。师为改之。三年。大弘放生
之业。五年。制光明文句记。以迫归寂。不及终帙。六年
元旦。建光明忏七日。为顺寂之期。至五日。结跏趺坐。
召大众说法。称佛号。奄然而逝。寿六十九。夏五十四。
露龛二七日。颜貌如生。爪发俱长。塔于南城崇法院
之左。师著述数十种。发明天台一家之旨。无剩义矣。
诚为前达之功臣。后学之模范。独于起信。大有悟入。
故多所援据。后人扁其堂。曰起信。示不忘也。师门学
甚夥。而尚贤为之冠。嗣法智。主延庆。道化大行。尝晨
入忏堂。见一虎伏几前。贤直进。展尼师坛于虎背。拜
之。寂无所睹。奇哉。则其人为可知矣。
*** 慈云忏主遵式传
遵式。字知白。天台宁海叶氏子。母王氏。乞男于观音。
梦大士与明珠吞之而生。稍长。潜往东山。依义全师
出家。受具戒。研律学。继入国清。普贤像前。烬一指誓
弘教观。雍熙元年。见宝云北面受业。未几智解秀出。
同志。修法华忏。三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杨
大年。以常住弘法为请。并诸公。交劝力止之。乃复结
十僧。修大悲忏法三载。以酬素愿。是年。述消复三用
章。对孤山阐义钞。四年驸马李遵勖。奏师高行遗身。
上嘉叹。赐号法智。且遣内侍。至延庆寺。命修法华忏
三日。为国祈福。因撰观音别行玄记。观经疏妙宗钞。
天圣改元。天童凝禅师。贻书论指要钞。拣示达磨门
下三人。得道浅深。为不可。师为改之。三年。大弘放生
之业。五年。制光明文句记。以迫归寂。不及终帙。六年
元旦。建光明忏七日。为顺寂之期。至五日。结跏趺坐。
召大众说法。称佛号。奄然而逝。寿六十九。夏五十四。
露龛二七日。颜貌如生。爪发俱长。塔于南城崇法院
之左。师著述数十种。发明天台一家之旨。无剩义矣。
诚为前达之功臣。后学之模范。独于起信。大有悟入。
故多所援据。后人扁其堂。曰起信。示不忘也。师门学
甚夥。而尚贤为之冠。嗣法智。主延庆。道化大行。尝晨
入忏堂。见一虎伏几前。贤直进。展尼师坛于虎背。拜
之。寂无所睹。奇哉。则其人为可知矣。
*** 慈云忏主遵式传
遵式。字知白。天台宁海叶氏子。母王氏。乞男于观音。
梦大士与明珠吞之而生。稍长。潜往东山。依义全师
出家。受具戒。研律学。继入国清。普贤像前。烬一指誓
弘教观。雍熙元年。见宝云北面受业。未几智解秀出。
义解篇¶ 第 374b 页 X77-0374.png
智者讳日。然顶誓行四三昧。宝云入寂。师乃返天台。
以苦学致疾。至于呕血。感异梦而愈。既而顶高寸馀。
手垂过膝。声若洪钟。时年二十八也。众请居宝云。讲
法华维摩金光明等经。至道二年。结缁素。专修净业。
作誓生西方记。咸平中。归天台。主东掖。以徒属之繁。
即西隅益建精舍。率众修念佛三昧。有白鹤庙。居民
甚神之。师与神授戒。改祭为斋。祥符四年。讲止观于
景德寺。道经黄岩。有豕奔伏于前。推其来。乃逸于屠
肆者。偿其直而豢之。赤山寺濒海而高。先是。山颠有
异光。中现七层浮屠之形。周山四十里。皆渔人之[竺-二+(一/(尸@邑))]
梁。或以语师。师喜其有先兆。遂建塔焉。于是居人感
化。不复为渔。时东山结忏会。天大旱。师卓锡石缝。泉
即激涌。七年。受杭昭庆请。大弘法化。从化者众。自是
居杭矣。八年。苏人以郡符。迓师于开元建讲。缁素毕
集。不荤饮者。倾匝邑。屠酤不售。官监有失课之言。师
辞其徒曰。智者遗晋王书。有言六恨。其一谓。以法集
动众妨官。为人所忌。余今德薄。安可久留。遂幡然复
杭。刺史薛颜。始以灵山。命师居之。即隋真观所营天
竺寺也。天禧三年。王钦若抚杭。与师道契。奏锡天竺
旧名。复其寺为教。又奏请西湖。为放生池。因赐号慈
云。乾兴元年。章懿太后。以师熏修精进。遣使赍白金。
命于山中。为国行忏。天台教文。于是入藏矣。天圣四
年。中秋月望之夕。桂子降于殿庭。师取其实。播种林
下。乃作桂子之诗。九年讲净名经。忽谓其徒曰。昔在
以苦学致疾。至于呕血。感异梦而愈。既而顶高寸馀。
手垂过膝。声若洪钟。时年二十八也。众请居宝云。讲
法华维摩金光明等经。至道二年。结缁素。专修净业。
作誓生西方记。咸平中。归天台。主东掖。以徒属之繁。
即西隅益建精舍。率众修念佛三昧。有白鹤庙。居民
甚神之。师与神授戒。改祭为斋。祥符四年。讲止观于
景德寺。道经黄岩。有豕奔伏于前。推其来。乃逸于屠
肆者。偿其直而豢之。赤山寺濒海而高。先是。山颠有
异光。中现七层浮屠之形。周山四十里。皆渔人之[竺-二+(一/(尸@邑))]
梁。或以语师。师喜其有先兆。遂建塔焉。于是居人感
化。不复为渔。时东山结忏会。天大旱。师卓锡石缝。泉
即激涌。七年。受杭昭庆请。大弘法化。从化者众。自是
居杭矣。八年。苏人以郡符。迓师于开元建讲。缁素毕
集。不荤饮者。倾匝邑。屠酤不售。官监有失课之言。师
辞其徒曰。智者遗晋王书。有言六恨。其一谓。以法集
动众妨官。为人所忌。余今德薄。安可久留。遂幡然复
杭。刺史薛颜。始以灵山。命师居之。即隋真观所营天
竺寺也。天禧三年。王钦若抚杭。与师道契。奏锡天竺
旧名。复其寺为教。又奏请西湖。为放生池。因赐号慈
云。乾兴元年。章懿太后。以师熏修精进。遣使赍白金。
命于山中。为国行忏。天台教文。于是入藏矣。天圣四
年。中秋月望之夕。桂子降于殿庭。师取其实。播种林
下。乃作桂子之诗。九年讲净名经。忽谓其徒曰。昔在
义解篇¶ 第 374c 页 X77-0374.png
东掖讲此经。梦荆溪授我卷。及出室视日巳没。今吾
殆终此讲乎。因与众诀。作谢三缘诗。谓谢徒属。绝宾
友。焚笔砚也。随徙东岭之草堂。明道元年十月八日。
示疾不用医药。惟说法勉众而逝。寿六十九。腊五十。
逝之夕。山中人。见大星殒于灵鹫峰。越明年仲春四
日。奉遐榻。葬于寺东月桂峰下。师始出家。郡挍诸生。
慕师才俊。勉回业儒。为诗答卢积。中有真空是选场。
大觉为官位之句。人多诵之。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
期。于行道。四隅置𨫼炽炭。遇困倦。则渍手于𨫼。十指
惟存其三。崇宁三年。赐号法宝大师。绍兴中。又谥忏
主禅慧云。
*** 长水法师传
子璿。秀州人。自落发。诵楞严经不辍。从洪敏法师讲。
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木。尚落
筌蹄。举目扬眉。巳成儗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
而證之。然欲探禅源。罔知攸往。闻琅琊觉禅师。道重
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遂问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
山河大地。觉凭陵答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
地。师领悟礼谢曰。愿侍巾瓶。觉谓之曰。汝宗不振久
矣。宜厉志扶持。报佛恩德。勿以殊宗为介也。师如教。
后住长水。众几一千。弘贤首教。疏楞严经十卷。御史
中丞王随。序而行之。纸为之贵。赐号楞严大师。尝示
众曰。道非言象得。禅非儗议知。会意通宗。曾无别致。
由是二宗仰之。后跏趺示疾。以两瓮合之。葬于真如
殆终此讲乎。因与众诀。作谢三缘诗。谓谢徒属。绝宾
友。焚笔砚也。随徙东岭之草堂。明道元年十月八日。
示疾不用医药。惟说法勉众而逝。寿六十九。腊五十。
逝之夕。山中人。见大星殒于灵鹫峰。越明年仲春四
日。奉遐榻。葬于寺东月桂峰下。师始出家。郡挍诸生。
慕师才俊。勉回业儒。为诗答卢积。中有真空是选场。
大觉为官位之句。人多诵之。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
期。于行道。四隅置𨫼炽炭。遇困倦。则渍手于𨫼。十指
惟存其三。崇宁三年。赐号法宝大师。绍兴中。又谥忏
主禅慧云。
*** 长水法师传
子璿。秀州人。自落发。诵楞严经不辍。从洪敏法师讲。
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木。尚落
筌蹄。举目扬眉。巳成儗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
而證之。然欲探禅源。罔知攸往。闻琅琊觉禅师。道重
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遂问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
山河大地。觉凭陵答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
地。师领悟礼谢曰。愿侍巾瓶。觉谓之曰。汝宗不振久
矣。宜厉志扶持。报佛恩德。勿以殊宗为介也。师如教。
后住长水。众几一千。弘贤首教。疏楞严经十卷。御史
中丞王随。序而行之。纸为之贵。赐号楞严大师。尝示
众曰。道非言象得。禅非儗议知。会意通宗。曾无别致。
由是二宗仰之。后跏趺示疾。以两瓮合之。葬于真如
义解篇¶ 第 375a 页 X77-0375.png
院。兀朮入𡨥。发视指爪绕身。复而去。
*** 从雅少康传
从雅。钱塘人。赐号法宝。始从海月。学通止观。乃自谓
曰。言青行浊。贤圣所诃。遂入南山天王院。诵法华经。
至五藏。金刚般若四藏。弥陀经十藏(合五千四十八数。为一藏)。礼
舍利塔十遍(合八万四千拜。为一遍)。礼释迦三十万。拜。弥陀百
万拜。佛号五千万声。礼法华。一字三拜者三过。心期
净土一生。坐不背西。宪使无为杨杰。为制安乐国赞
三十章。以美之。其一云。净土周沙界。何劳独指西。但
能从一入。处处是菩提。师欲广化世俗。遂于受业净
住寺。图九品三辈。刻其赞于石。观者皆知感化。一日
无病。趺坐而逝。有天乐鸣空。异香入室之瑞。
少康。不知何许人。姓周。赐号广道禅师。行化至江陵。
遇一僧曰。汝缘在睦州。言讫不见。遂至睦州。日乞食
城中。得钱诱小儿。诵阿弥陀佛。一声与一钱。多念多
与。未见乏少。后于山颠建道场。念响佛声闻数里。每
念佛一声。众见佛从口出。坐逝之夕。有光烛乌龙山。
山色为变白。
*** 本如.子琳二公传
本如。四明句章人。初依学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
尝请益经义。法智曰。为我作知事三年。却向汝道。暨
事毕。复以为请。法智。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豁然
有悟。为颂曰。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
何必待思量。法智肯之曰。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 从雅少康传
从雅。钱塘人。赐号法宝。始从海月。学通止观。乃自谓
曰。言青行浊。贤圣所诃。遂入南山天王院。诵法华经。
至五藏。金刚般若四藏。弥陀经十藏(合五千四十八数。为一藏)。礼
舍利塔十遍(合八万四千拜。为一遍)。礼释迦三十万。拜。弥陀百
万拜。佛号五千万声。礼法华。一字三拜者三过。心期
净土一生。坐不背西。宪使无为杨杰。为制安乐国赞
三十章。以美之。其一云。净土周沙界。何劳独指西。但
能从一入。处处是菩提。师欲广化世俗。遂于受业净
住寺。图九品三辈。刻其赞于石。观者皆知感化。一日
无病。趺坐而逝。有天乐鸣空。异香入室之瑞。
少康。不知何许人。姓周。赐号广道禅师。行化至江陵。
遇一僧曰。汝缘在睦州。言讫不见。遂至睦州。日乞食
城中。得钱诱小儿。诵阿弥陀佛。一声与一钱。多念多
与。未见乏少。后于山颠建道场。念响佛声闻数里。每
念佛一声。众见佛从口出。坐逝之夕。有光烛乌龙山。
山色为变白。
*** 本如.子琳二公传
本如。四明句章人。初依学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
尝请益经义。法智曰。为我作知事三年。却向汝道。暨
事毕。复以为请。法智。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豁然
有悟。为颂曰。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
何必待思量。法智肯之曰。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义解篇¶ 第 375b 页 X77-0375.png
祥符中。慈云迁灵山。向法智。求可为继。法智曰。当于
众中自择之。慈云。阅视至师。乃云。斯人可也。师至承
天。大弘法道。历三十年。众尝五六百人。离言显法。法
智用掣电之机。继阐求人。慈云具择法之眼。教未尝
不为禅也。更有禅而为教。如永明长水者。后如公。百
年则有子琳。琳。升佛智裕公之堂。得言外之旨。故于
讲演。惟提大意。揭纲宗。不沾泥于名相。使闻者恍然
自得。皆知道之在巳。不关文字。而又不外文字也。虽
老禅宿德。无不趋下风。聆謦欬。皆服其辩。而厌其心。
大慧杲公醉心焉。尝谓师曰。时人秪知老侄有教。径
山却许老侄有禅。杲于裕同嗣佛果。故称师为侄云。
仍为师。题其真曰。悟得旋陀罗尼三昧。于一切法得
大自在。舌端之上海波翻。第一义谛无违背。孝宗乾
道元年春。召师问道。上曰。朕欲读经。以何为要。师曰。
金刚圆觉最为要道。曰。参禅如何。师曰。禅须自悟。曰
以何为功。师曰。澄寂身心。久当自契。上说。一日谓门
人曰。吾为首座十八年。日课莲经一部。梦间尝见普
贤。住持以来。无复梦见。信知领徒损巳。其言有徵。又
半载。书偈而化。
*** 思悟.慧舟传
思悟。钱塘人。侍慈云最久。深达观道。尝以咒水愈人
疾。求者如市。当课诵时。身及奉像。俱出舍利。天圣三
年。慈云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文穆王公。将闻之朝。
悟曰。此非尝事也。小子将助之。乃绘千手大悲像。课
众中自择之。慈云。阅视至师。乃云。斯人可也。师至承
天。大弘法道。历三十年。众尝五六百人。离言显法。法
智用掣电之机。继阐求人。慈云具择法之眼。教未尝
不为禅也。更有禅而为教。如永明长水者。后如公。百
年则有子琳。琳。升佛智裕公之堂。得言外之旨。故于
讲演。惟提大意。揭纲宗。不沾泥于名相。使闻者恍然
自得。皆知道之在巳。不关文字。而又不外文字也。虽
老禅宿德。无不趋下风。聆謦欬。皆服其辩。而厌其心。
大慧杲公醉心焉。尝谓师曰。时人秪知老侄有教。径
山却许老侄有禅。杲于裕同嗣佛果。故称师为侄云。
仍为师。题其真曰。悟得旋陀罗尼三昧。于一切法得
大自在。舌端之上海波翻。第一义谛无违背。孝宗乾
道元年春。召师问道。上曰。朕欲读经。以何为要。师曰。
金刚圆觉最为要道。曰。参禅如何。师曰。禅须自悟。曰
以何为功。师曰。澄寂身心。久当自契。上说。一日谓门
人曰。吾为首座十八年。日课莲经一部。梦间尝见普
贤。住持以来。无复梦见。信知领徒损巳。其言有徵。又
半载。书偈而化。
*** 思悟.慧舟传
思悟。钱塘人。侍慈云最久。深达观道。尝以咒水愈人
疾。求者如市。当课诵时。身及奉像。俱出舍利。天圣三
年。慈云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文穆王公。将闻之朝。
悟曰。此非尝事也。小子将助之。乃绘千手大悲像。课
义解篇¶ 第 375c 页 X77-0375.png
咒以誓曰。事果遂当焚躯为报。会公薨。悟咒益精。明
年得旨。师喜甚。积薪为楼。白慈云求火种。云于炉中
举红炭与之。引手以承。了无难色。即入薪楼。火灭后。
袈裟覆体。俨然如生。云乃加香木。行咒愿以焚之。随
𦦨而化。五色舍利无数。慈云为赞。以刻石曰悟也吾
徒。荷法捐躯。其𦦨赫赫。其乐愉愉。逮火将灭。俨如加
趺。逮骨后碎。粲如圆珠。信古应有。今也则无。芳年三
十真哉丈夫。
慧舟。丹丘人。弃家入道。勤行四三昧。天圣初。结同学
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结十四人。行普贤行法者
又三年。初入期。誓于像前曰。倘此三昧有成。当焚躯
以效供养。行法既周。回故里。求證于神炤。炤欲全其
重愿。谕道俗。输香木成大𧂐。仲夏晦日。炤嘱之曰。法
华尊施。尔克修之。梵网明晦。尔克遵之。惟系心法界。
身如火如。则一聚之烬。乃三昧之蕴。喜见精进。以奉
净明真供。唯子行焉。舟。奉教致谢。端坐薪塔。火光属
天。了无倾侧。舍利晶耀。求者皆如其愿。火后收馀骨
之。
*** 仁岳传
仁岳。霅川姜氏子。自号潜夫。闻法智南湖之化。往依
为学。至水月桥。掷笠水中曰。吾所学不成。不复过此
桥。法智器之。居以东厦。白昼焚膏。专事细绎。乡书至
悉投帐阁。未尝启视。因出境分卫。乘舟水行。偃卧舒
足。豁然自得。若拓虚空。樯为之折。每请益函丈。撷大
年得旨。师喜甚。积薪为楼。白慈云求火种。云于炉中
举红炭与之。引手以承。了无难色。即入薪楼。火灭后。
袈裟覆体。俨然如生。云乃加香木。行咒愿以焚之。随
𦦨而化。五色舍利无数。慈云为赞。以刻石曰悟也吾
徒。荷法捐躯。其𦦨赫赫。其乐愉愉。逮火将灭。俨如加
趺。逮骨后碎。粲如圆珠。信古应有。今也则无。芳年三
十真哉丈夫。
慧舟。丹丘人。弃家入道。勤行四三昧。天圣初。结同学
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结十四人。行普贤行法者
又三年。初入期。誓于像前曰。倘此三昧有成。当焚躯
以效供养。行法既周。回故里。求證于神炤。炤欲全其
重愿。谕道俗。输香木成大𧂐。仲夏晦日。炤嘱之曰。法
华尊施。尔克修之。梵网明晦。尔克遵之。惟系心法界。
身如火如。则一聚之烬。乃三昧之蕴。喜见精进。以奉
净明真供。唯子行焉。舟。奉教致谢。端坐薪塔。火光属
天。了无倾侧。舍利晶耀。求者皆如其愿。火后收馀骨
之。
*** 仁岳传
仁岳。霅川姜氏子。自号潜夫。闻法智南湖之化。往依
为学。至水月桥。掷笠水中曰。吾所学不成。不复过此
桥。法智器之。居以东厦。白昼焚膏。专事细绎。乡书至
悉投帐阁。未尝启视。因出境分卫。乘舟水行。偃卧舒
足。豁然自得。若拓虚空。樯为之折。每请益函丈。撷大
义解篇¶ 第 376a 页 X77-0376.png
屧关大钥。众望风畏之。尝与十同志。修请观音三昧。
因疾有间。宴坐静室。恍如梦觉。自谓向之所学皆非。
乃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道既不合。遂还浙阳灵
山。慈云摄以法裔。四明。乃加十三料简。以斥之。师复
上十谏雪谤。往复不巳。会昭庆有请。慈云为诗以送
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止。既迁石壁。复徙灵芝。时
法智巳归寂。师临众自诧曰。只因难杀四明师。谁向
灵芝敢开口。有仁行人自永嘉。请居净社。一住十年。
大弘法化。以年老还乡。霅守请主祥符。观察使刘崇
广。为奏命服。枢密使胡宿。为请净觉之号。晚年专修
净业。然三指供佛。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创隐沦堂
休室。以为燕居。治平元年春。谓门人曰。我翌日午刻
当行。至其时。说偈。安坐而化。塔全身于何山之西。师
著述甚富。尤精于楞严。故注笔甚勤。有会解十卷。熏
闻记五卷。文句三卷。又为说题并忏仪等书。世师家
者。可久灵炤别具。
*** 惟巳传
惟巳。字亚休。邛州蒲顿人。姓仇氏。自童时。趋尚高远。
无所嗜好。惟喜佛事。不敕之而自率。父母知其异根
也。俾𨽻大邑静林僧籍。事仁普为师。落发受具。入成
都讲。庠习经论。通晓奥义。七年而还旧居。其所止悉
荒落不治。陈屋数间。腐椽破壁。欹斜罅漏。巳恬然处
其中。无厌色。乡人胡惟岳者。高世之士。与巳游处甚
厚。以诗相往来。巳尝以诗见邑宰秘书丞胜乔。乔来
因疾有间。宴坐静室。恍如梦觉。自谓向之所学皆非。
乃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道既不合。遂还浙阳灵
山。慈云摄以法裔。四明。乃加十三料简。以斥之。师复
上十谏雪谤。往复不巳。会昭庆有请。慈云为诗以送
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止。既迁石壁。复徙灵芝。时
法智巳归寂。师临众自诧曰。只因难杀四明师。谁向
灵芝敢开口。有仁行人自永嘉。请居净社。一住十年。
大弘法化。以年老还乡。霅守请主祥符。观察使刘崇
广。为奏命服。枢密使胡宿。为请净觉之号。晚年专修
净业。然三指供佛。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创隐沦堂
休室。以为燕居。治平元年春。谓门人曰。我翌日午刻
当行。至其时。说偈。安坐而化。塔全身于何山之西。师
著述甚富。尤精于楞严。故注笔甚勤。有会解十卷。熏
闻记五卷。文句三卷。又为说题并忏仪等书。世师家
者。可久灵炤别具。
*** 惟巳传
惟巳。字亚休。邛州蒲顿人。姓仇氏。自童时。趋尚高远。
无所嗜好。惟喜佛事。不敕之而自率。父母知其异根
也。俾𨽻大邑静林僧籍。事仁普为师。落发受具。入成
都讲。庠习经论。通晓奥义。七年而还旧居。其所止悉
荒落不治。陈屋数间。腐椽破壁。欹斜罅漏。巳恬然处
其中。无厌色。乡人胡惟岳者。高世之士。与巳游处甚
厚。以诗相往来。巳尝以诗见邑宰秘书丞胜乔。乔来
义解篇¶ 第 376b 页 X77-0376.png
谢。见庭庑坏裂。殆不可坐。起倡邑人为修之。巳德业
日远巳。事外遇物感兴时亦作诗。其句度夷澹精粹。
与人语和软。未尝辄迕人。出入县中六十年。亦未尝
以爱恶置利害于其间。素坚强少疾。状貌修伟。慈恕
温裕。人无少长。咸愿见之。见必拜伏欣喜。丁宁留连。
为诲谕。慰满而后去。一日戒弟子。恶不宜为。善不宜
失。语巳摄足趺坐而逝。摇挽莫动。嶷如塑刻。年八十
六。治平元年十月也。四众。以真身建苏涂。而扄藏之。
使来者观相起善焉。文与可。吊之曰。余往年尝居郡
幕。识师甚熟。后复来权州事。师则巳化矣。归日枉道
过邑。诣师塔下。旋绕瞻礼。悲悼叹息。虽师之面目如
生。而师之语言巳不闻矣。为铭其塔。
*** 元净传
元净。字无象。杭州于潜徐氏子。生而左肩肉起。如袈
裟绦。八十一日乃没。十岁出家。十八就学于慈云。不
数年而齿高第。嗣谒明智。尝于讲次。闻法感悟。泣下
如雨。代述。十五年。杭守吕溱。请住大悲阁。奏赐紫衣
辨才之号。嘉祐中。中翰沈遘抚杭。以上竺宜讲宣奉
师居之。学徒大集。凿山增室。几至万础。熙宁三年。杭
守祖无择。坐狱于[橘-矛+隹]李。师以铸钟例被追辩。既而得
释还山。又有利山门。施资之厚者。倚权以夺之。众亦
随散。逾年其人以败。闻朝廷复𢌿师。众复集。赵清献
公。与师为方外友。为之赞曰。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
竺师归。道场重辉。未几。谢居南山之龙井。其后间一
日远巳。事外遇物感兴时亦作诗。其句度夷澹精粹。
与人语和软。未尝辄迕人。出入县中六十年。亦未尝
以爱恶置利害于其间。素坚强少疾。状貌修伟。慈恕
温裕。人无少长。咸愿见之。见必拜伏欣喜。丁宁留连。
为诲谕。慰满而后去。一日戒弟子。恶不宜为。善不宜
失。语巳摄足趺坐而逝。摇挽莫动。嶷如塑刻。年八十
六。治平元年十月也。四众。以真身建苏涂。而扄藏之。
使来者观相起善焉。文与可。吊之曰。余往年尝居郡
幕。识师甚熟。后复来权州事。师则巳化矣。归日枉道
过邑。诣师塔下。旋绕瞻礼。悲悼叹息。虽师之面目如
生。而师之语言巳不闻矣。为铭其塔。
*** 元净传
元净。字无象。杭州于潜徐氏子。生而左肩肉起。如袈
裟绦。八十一日乃没。十岁出家。十八就学于慈云。不
数年而齿高第。嗣谒明智。尝于讲次。闻法感悟。泣下
如雨。代述。十五年。杭守吕溱。请住大悲阁。奏赐紫衣
辨才之号。嘉祐中。中翰沈遘抚杭。以上竺宜讲宣奉
师居之。学徒大集。凿山增室。几至万础。熙宁三年。杭
守祖无择。坐狱于[橘-矛+隹]李。师以铸钟例被追辩。既而得
释还山。又有利山门。施资之厚者。倚权以夺之。众亦
随散。逾年其人以败。闻朝廷复𢌿师。众复集。赵清献
公。与师为方外友。为之赞曰。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
竺师归。道场重辉。未几。谢居南山之龙井。其后间一
义解篇¶ 第 376c 页 X77-0376.png
出。应南屏与灵山祖场。俯就众诚耳。皆坐席未暖而
还。元祐四年。东坡治杭。尝问师曰。北山如师道行者
几人。师曰。沙门多密行。非可尽识。坡子迨生四岁。不
能行。请师落发。摩顶数日即善步。嘉兴令陶彖有子。
得魅疾。师适至秀。彖袖香虔请。因杖策随至其家。儿
病方剧。师趺坐。引而问曰。汝居何地。而来至此。答曰。
会稽之东。卞山之阳。是吾之宅。古木苍苍。曰。汝姓谁
氏。答曰。吴王山上无人处。几度临风学舞腰。曰。汝柳
姓乎。乃冁然而笑。师良久呵曰。汝无始以来。迷巳逐
物。为物所转。溺于淫邪。流浪千劫。不自解脱。入魔趣
中。横生灾害。延及无辜。汝今当知魔即非魔。魔即法
界。我今为汝。宣说首楞严秘密神咒。汝当谛听。痛自
悔恨。讼既往过愆。返本来清净。示讫。遂号泣不复有
云。自是儿帖然。凡人病患魔祟。师咒水洒之。无不立
愈。是皆道德淳厚所致也。将示寂。乃入方圆庵宴坐。
谢宾客止言语饮食。至七日。出偈告众。即右胁吉祥
卧。奄然而逝。时元祐六年九月晦日也。寿八十一。适
符绦没之数。塔于本山。东坡。命子由为之铭。师讲说
不间昼夜。尝曰。鬼神。威德不具者。昼不得至。夜中人
静。庶几能听。焚指供佛。左三右二。有欲效之者。师止
之曰。如我乃可修西方净业。未尝须臾废。或祷大士
求放光。光随现。沙门熙仲对食。视师眉间有光。遽起
揽之。得舍利数粒。后人常于师卧处得之。有李生辩
而无行。欲从师出家。东坡为之请。未言其名。力拒不
还。元祐四年。东坡治杭。尝问师曰。北山如师道行者
几人。师曰。沙门多密行。非可尽识。坡子迨生四岁。不
能行。请师落发。摩顶数日即善步。嘉兴令陶彖有子。
得魅疾。师适至秀。彖袖香虔请。因杖策随至其家。儿
病方剧。师趺坐。引而问曰。汝居何地。而来至此。答曰。
会稽之东。卞山之阳。是吾之宅。古木苍苍。曰。汝姓谁
氏。答曰。吴王山上无人处。几度临风学舞腰。曰。汝柳
姓乎。乃冁然而笑。师良久呵曰。汝无始以来。迷巳逐
物。为物所转。溺于淫邪。流浪千劫。不自解脱。入魔趣
中。横生灾害。延及无辜。汝今当知魔即非魔。魔即法
界。我今为汝。宣说首楞严秘密神咒。汝当谛听。痛自
悔恨。讼既往过愆。返本来清净。示讫。遂号泣不复有
云。自是儿帖然。凡人病患魔祟。师咒水洒之。无不立
愈。是皆道德淳厚所致也。将示寂。乃入方圆庵宴坐。
谢宾客止言语饮食。至七日。出偈告众。即右胁吉祥
卧。奄然而逝。时元祐六年九月晦日也。寿八十一。适
符绦没之数。塔于本山。东坡。命子由为之铭。师讲说
不间昼夜。尝曰。鬼神。威德不具者。昼不得至。夜中人
静。庶几能听。焚指供佛。左三右二。有欲效之者。师止
之曰。如我乃可修西方净业。未尝须臾废。或祷大士
求放光。光随现。沙门熙仲对食。视师眉间有光。遽起
揽之。得舍利数粒。后人常于师卧处得之。有李生辩
而无行。欲从师出家。东坡为之请。未言其名。力拒不
义解篇¶ 第 377a 页 X77-0377.png
许。若先知然。秀州狂僧号回头。以左道惑众。宣言欲
建大塔。为吴人植福。施者云委。以师不可欺。惮于入
杭。先遣使愿以钱十万供僧。师答曰。承以建塔净财
欲饭僧。教有明文。不许互用。狂人大惭。而止。
*** 继忠.左伸传
继忠。字法臣。永嘉丘氏子。父母求嗣佛祠。同梦一僧
授以好子云。螺溪尊者。寄汝养之。母娠。即厌荤血。幼
见佛像必致敬。八岁得度。即诣南湖。依广智学。劳苦
得疾。乃行请观音三昧。感大士放光以水灌顶。其疾
即愈。既而洞悟教观。广智深契之。时令代讲。雪窦显
禅师。见而叹曰。四明之道。为有传矣。永嘉士庶。请居
开元东阁。迁妙果。慧安退隐。江心嗣。又出主西湖法
明。学者骤集。有欲革大其居者。师曰。施者方受其福。
吾忍毁之乎。每岁正月上八。于郡中授菩萨戒。行放
生事。士庶尝至数万人。每誓于众曰。入吾道场。而皈
命三宝者。纵未得道愿。生生世世。不失人身。正见出
家。求无上道。行法华光明弥陀观音三昧。日不虚过。
诵咒救疾。神应莫测。每入市。坐者避席。行者避路。举
首加敬。称为戒师。元丰五年十月八日。沐浴更衣。坐
脱。人见赤光炤澈空表。鸟雀悲鸣。三日不下。
左伸。临海人。从东掖神炤。授菩萨戒。及大乘法要。深
有契悟。神炤对众。摩顶与记。自是严奉戒律。遇事不
易其节。刻西方三圣像。旦夜虔事。诵法华。三千四百
部。金刚经二万过。绍圣二年秋。卧疾。命僧唱法华题。
建大塔。为吴人植福。施者云委。以师不可欺。惮于入
杭。先遣使愿以钱十万供僧。师答曰。承以建塔净财
欲饭僧。教有明文。不许互用。狂人大惭。而止。
*** 继忠.左伸传
继忠。字法臣。永嘉丘氏子。父母求嗣佛祠。同梦一僧
授以好子云。螺溪尊者。寄汝养之。母娠。即厌荤血。幼
见佛像必致敬。八岁得度。即诣南湖。依广智学。劳苦
得疾。乃行请观音三昧。感大士放光以水灌顶。其疾
即愈。既而洞悟教观。广智深契之。时令代讲。雪窦显
禅师。见而叹曰。四明之道。为有传矣。永嘉士庶。请居
开元东阁。迁妙果。慧安退隐。江心嗣。又出主西湖法
明。学者骤集。有欲革大其居者。师曰。施者方受其福。
吾忍毁之乎。每岁正月上八。于郡中授菩萨戒。行放
生事。士庶尝至数万人。每誓于众曰。入吾道场。而皈
命三宝者。纵未得道愿。生生世世。不失人身。正见出
家。求无上道。行法华光明弥陀观音三昧。日不虚过。
诵咒救疾。神应莫测。每入市。坐者避席。行者避路。举
首加敬。称为戒师。元丰五年十月八日。沐浴更衣。坐
脱。人见赤光炤澈空表。鸟雀悲鸣。三日不下。
左伸。临海人。从东掖神炤。授菩萨戒。及大乘法要。深
有契悟。神炤对众。摩顶与记。自是严奉戒律。遇事不
易其节。刻西方三圣像。旦夜虔事。诵法华。三千四百
部。金刚经二万过。绍圣二年秋。卧疾。命僧唱法华题。
义解篇¶ 第 377b 页 X77-0377.png
增授菩萨戒。寻梦三伟人。立于江皋。召巳登舟。瞥然
西迈。师知往生有期。乃命僧诵阿弥陀经。未彻即云。
我巳见佛光矣。遂沐浴更衣。戒左右。勿哭。勿逼吾前。
称佛结印而化。
*** 从谏.希最二师传
从谏。生处之松阳毛氏。幼见佛经。辄能自诵。父曰。再
来人也。十九试法华得度。谒辩才。夙夜听习。复依南
屏于金山。问辩如流。南屏叹曰。吾道。由子而行矣。熙
宁中。讲于明庆。徒众日蕃。乃迁净住。元丰初。处人建
寿圣迎居之。越三年。辩才主南屏。自以年老。致师首
众。遂举以自代。元祐五年。上竺虚席。嘱郡守。蒲宗孟
曰。灵感胜迹。非从谏不可。郡用其说。复为奏赐慈辩
之号。大观二年。辞归寿圣。门学车溪普明等十人。诣
师省候。师曰。诸子远至。后会无期。老僧不如乘兴便
行。遂升座说法。书偈而逝。
希最。霅川施氏子。四岁出家。十五传教观于广慈。同
门畏爱。号为义虎。治平中。始敷讲于嘉禾隆平。继徙
居胜果。有空室祟所栖。师咒土掷之。得片纸书。今被
法遣。法力没。当复来。数日击物飏火。变怪百出。师诃
之曰。不闻恼法师者。头破作七分乎。乃为广说轮转
因缘。众僧声咒为其破障。忽空中轰然。掷朱书云。汉
朝烈士沈光。今知悔过谢罪。且云。蒙师法力。当往生
它化天矣。自此遂绝。师因净觉背宗。上十谏书。法智
作解谤。净觉复作雪谤。时法智在疾。不复答。净觉在
西迈。师知往生有期。乃命僧诵阿弥陀经。未彻即云。
我巳见佛光矣。遂沐浴更衣。戒左右。勿哭。勿逼吾前。
称佛结印而化。
*** 从谏.希最二师传
从谏。生处之松阳毛氏。幼见佛经。辄能自诵。父曰。再
来人也。十九试法华得度。谒辩才。夙夜听习。复依南
屏于金山。问辩如流。南屏叹曰。吾道。由子而行矣。熙
宁中。讲于明庆。徒众日蕃。乃迁净住。元丰初。处人建
寿圣迎居之。越三年。辩才主南屏。自以年老。致师首
众。遂举以自代。元祐五年。上竺虚席。嘱郡守。蒲宗孟
曰。灵感胜迹。非从谏不可。郡用其说。复为奏赐慈辩
之号。大观二年。辞归寿圣。门学车溪普明等十人。诣
师省候。师曰。诸子远至。后会无期。老僧不如乘兴便
行。遂升座说法。书偈而逝。
希最。霅川施氏子。四岁出家。十五传教观于广慈。同
门畏爱。号为义虎。治平中。始敷讲于嘉禾隆平。继徙
居胜果。有空室祟所栖。师咒土掷之。得片纸书。今被
法遣。法力没。当复来。数日击物飏火。变怪百出。师诃
之曰。不闻恼法师者。头破作七分乎。乃为广说轮转
因缘。众僧声咒为其破障。忽空中轰然。掷朱书云。汉
朝烈士沈光。今知悔过谢罪。且云。蒙师法力。当往生
它化天矣。自此遂绝。师因净觉背宗。上十谏书。法智
作解谤。净觉复作雪谤。时法智在疾。不复答。净觉在
义解篇¶ 第 377c 页 X77-0377.png
灵芝。对众诧曰。只因难杀四明师。谁向灵芝敢开口。
师不甘。乃作评谤。以极辩之。其略有云。近睹雪谤盛
制。所谓救生法二身。雪增减二谤者也。然此书一往
可观。再言有失。解谤虽巳焕然。雪谤犹自冰执。今据
吾祖之格。以评阇黎之谬解。净觉见之曰。四明之说。
其遂行乎。元祐庚午秋。坐化。阇维得舍利数百。
系曰。慈辩虽教人。每与禅衲游。尝问道于大通。通寄
以书。发缄睹黑白二圆相。恍然有悟。答偈曰。黑相白
相。担枷过状。了不了兮。无风起浪。若问究竟事如何。
洞庭山在太湖上。慈辩眼光。出涯涘矣。由是。而知得
台宗之真者。不在言说间也。
*** 灵炤传
灵炤。生兰溪卢氏。幼失恃怙。向兄求出家。兄难之曰。
使藤系汝俱碎。可从汝意。师忻然入林。取藤成束。置
兄前。曰果容入道。用此系我。俱碎无恨。兄不能夺。遂
入宝慧寺。誓去枕席。香灯礼诵。未期月。诵通法华光
明。具戒后。往依净觉于吴兴。一家户牖。无不通达。初
主吴山解空。继迁景德。熙宁中。徙云间超果。自元丰
以来。于每岁春首。结净业社七日期。预者二万人。念
佛获验。不可纪录。尝梦三圣仪相。前跪作礼曰。灵炤
一生。诵大乘经。期生安养。为果愿否。观音指曰。净土
不远。有愿即生。又诵经。深夜忽梦普贤示身。遂造其
像。诵经万部。以严净报。元丰五年冬。卧疾。谓侍者曰。
吾安养之期巳至。遂面西累足而化。阇维异香袭人。
师不甘。乃作评谤。以极辩之。其略有云。近睹雪谤盛
制。所谓救生法二身。雪增减二谤者也。然此书一往
可观。再言有失。解谤虽巳焕然。雪谤犹自冰执。今据
吾祖之格。以评阇黎之谬解。净觉见之曰。四明之说。
其遂行乎。元祐庚午秋。坐化。阇维得舍利数百。
系曰。慈辩虽教人。每与禅衲游。尝问道于大通。通寄
以书。发缄睹黑白二圆相。恍然有悟。答偈曰。黑相白
相。担枷过状。了不了兮。无风起浪。若问究竟事如何。
洞庭山在太湖上。慈辩眼光。出涯涘矣。由是。而知得
台宗之真者。不在言说间也。
*** 灵炤传
灵炤。生兰溪卢氏。幼失恃怙。向兄求出家。兄难之曰。
使藤系汝俱碎。可从汝意。师忻然入林。取藤成束。置
兄前。曰果容入道。用此系我。俱碎无恨。兄不能夺。遂
入宝慧寺。誓去枕席。香灯礼诵。未期月。诵通法华光
明。具戒后。往依净觉于吴兴。一家户牖。无不通达。初
主吴山解空。继迁景德。熙宁中。徙云间超果。自元丰
以来。于每岁春首。结净业社七日期。预者二万人。念
佛获验。不可纪录。尝梦三圣仪相。前跪作礼曰。灵炤
一生。诵大乘经。期生安养。为果愿否。观音指曰。净土
不远。有愿即生。又诵经。深夜忽梦普贤示身。遂造其
像。诵经万部。以严净报。元丰五年冬。卧疾。谓侍者曰。
吾安养之期巳至。遂面西累足而化。阇维异香袭人。
义解篇¶ 第 378a 页 X77-0378.png
舍利流迸。结塔院东南隅。
*** 介然.能师二公传
介然。四明鄞人也。受业于福泉山之延寿明智。居南
湖。从其学悟教观之旨。元丰初。专志净业。谓同行曰。
念佛三昧。往生要法也。乃然三指。建十六观堂。中设
西方三圣。环以池莲。功成。复然三指。于是修观之士。
有所依赖焉。建炎四年。金虏犯明州。寺众奔散。师独
不去。虏奄至诃之曰。不畏死邪。师曰。贫道一生愿力。
建此观堂。今老矣。不忍舍去以求生也。虏酋义之。谓
曰。为我归北地作观堂。似此规制。遂逼师以行。后人
悲思。乃以去日为之忌。遥尊之曰。定慧尊者。未详所
终。
能师。嘉禾人。少学能仁。入忏室四十载。六时行道。虽
病不废。唯不食数日。其病自愈。行人之名。遂闻江浙。
年既老。读文如初学。草庵戏之曰。未忘筌耶。师曰。筌
何所忘。庵大惭。尝暑晒衣叹曰。慷慨丈夫。反同臧获。
于是散去馀长。惟留一弊絮袍。夏则束梁梠间。袒膊
入林施蚊。一日逢二虎。以身就之。虎俛首而去。山神
兴供一方尝与交接。适香积有乏。知事来告。师力拒
之。明旦施自至。皆曰。昨夜行人巡门相报。始知山神
荷师。以往圆觉。慈公有能仁之命。师与文首座。然指
以请。及其至。昼夜请益。大有开发。未详所终。
*** 处咸.处谦二师传
处咸。生天台王氏。七岁入国清。十四受具戒。力学无
*** 介然.能师二公传
介然。四明鄞人也。受业于福泉山之延寿明智。居南
湖。从其学悟教观之旨。元丰初。专志净业。谓同行曰。
念佛三昧。往生要法也。乃然三指。建十六观堂。中设
西方三圣。环以池莲。功成。复然三指。于是修观之士。
有所依赖焉。建炎四年。金虏犯明州。寺众奔散。师独
不去。虏奄至诃之曰。不畏死邪。师曰。贫道一生愿力。
建此观堂。今老矣。不忍舍去以求生也。虏酋义之。谓
曰。为我归北地作观堂。似此规制。遂逼师以行。后人
悲思。乃以去日为之忌。遥尊之曰。定慧尊者。未详所
终。
能师。嘉禾人。少学能仁。入忏室四十载。六时行道。虽
病不废。唯不食数日。其病自愈。行人之名。遂闻江浙。
年既老。读文如初学。草庵戏之曰。未忘筌耶。师曰。筌
何所忘。庵大惭。尝暑晒衣叹曰。慷慨丈夫。反同臧获。
于是散去馀长。惟留一弊絮袍。夏则束梁梠间。袒膊
入林施蚊。一日逢二虎。以身就之。虎俛首而去。山神
兴供一方尝与交接。适香积有乏。知事来告。师力拒
之。明旦施自至。皆曰。昨夜行人巡门相报。始知山神
荷师。以往圆觉。慈公有能仁之命。师与文首座。然指
以请。及其至。昼夜请益。大有开发。未详所终。
*** 处咸.处谦二师传
处咸。生天台王氏。七岁入国清。十四受具戒。力学无
义解篇¶ 第 378b 页 X77-0378.png
对入。天封三年。毕阅藏典。谒神炤。深契教旨。为人恭
默自逊。神炤托疾。命代宣。众一聆而心服。初住赤城
崇善。李庭芝守台。梦神人曰。公典天台五祖台下。有
龙头九九和上。宜就见之。咨询莫喻。有识者谓李曰。
天台五祖。昔居赤城。今咸师住此。生于丙辰九月九
日。其龙头九九之谓乎。李大愕。即命驾造访师。为谈
出世道。深有契会。以寺宇隘陋。谋迁之。李捐金十。就
东南地开址。获铜磬于土中。继主白莲。师居山五十
年。登门受道者。以万计。元祐元年正月。法鼓击之不
呜。师曰。吾将行矣。期以晨钟时。寂然而化。
处谦。生永嘉潘氏。处胞三年。九岁出家。谒神炤。大明
圆顿之旨。然三指供佛祈妙悟。未几。擢居第一座。炤
以止观一帙。授之曰。汝当建大法幢。恨吾不之见耳。
后屡主大刹。道化隆振。旨署神悟之号。丞相王安石。
与一时朝贤。竞为歌诗。以赞其德。郡大旱。师至龙湫。
为龙语。忽大风黑云从湫起。骤雨如注。师四十年中。
十坐道场。讲唱无倦。登门受法者。三千人。熙宁乙卯
四月。集众讽普贤行法阿弥陀经。乃曰。吾得无生。日
用久矣。今以无生。而生净土。遂寂。弟子塔其全身。杨
无为。为之铭。师与咸。同出神炤。人称神炤之门。二处
一身云。
*** 慧辩.思义传
慧辩。字讷翁。号海月。华亭傅氏子。生而颖异。父母令
入普炤出家。初游学天竺。扣明智之室。尽心于教观。
默自逊。神炤托疾。命代宣。众一聆而心服。初住赤城
崇善。李庭芝守台。梦神人曰。公典天台五祖台下。有
龙头九九和上。宜就见之。咨询莫喻。有识者谓李曰。
天台五祖。昔居赤城。今咸师住此。生于丙辰九月九
日。其龙头九九之谓乎。李大愕。即命驾造访师。为谈
出世道。深有契会。以寺宇隘陋。谋迁之。李捐金十。就
东南地开址。获铜磬于土中。继主白莲。师居山五十
年。登门受道者。以万计。元祐元年正月。法鼓击之不
呜。师曰。吾将行矣。期以晨钟时。寂然而化。
处谦。生永嘉潘氏。处胞三年。九岁出家。谒神炤。大明
圆顿之旨。然三指供佛祈妙悟。未几。擢居第一座。炤
以止观一帙。授之曰。汝当建大法幢。恨吾不之见耳。
后屡主大刹。道化隆振。旨署神悟之号。丞相王安石。
与一时朝贤。竞为歌诗。以赞其德。郡大旱。师至龙湫。
为龙语。忽大风黑云从湫起。骤雨如注。师四十年中。
十坐道场。讲唱无倦。登门受法者。三千人。熙宁乙卯
四月。集众讽普贤行法阿弥陀经。乃曰。吾得无生。日
用久矣。今以无生。而生净土。遂寂。弟子塔其全身。杨
无为。为之铭。师与咸。同出神炤。人称神炤之门。二处
一身云。
*** 慧辩.思义传
慧辩。字讷翁。号海月。华亭傅氏子。生而颖异。父母令
入普炤出家。初游学天竺。扣明智之室。尽心于教观。
义解篇¶ 第 378c 页 X77-0378.png
智将老。命代述八年。遂继其席。适翰林沈时卿。以威
猛治杭。见者。无不惶慄失据。师与相对。从容如平生。
沈异之。任以都僧正。时东坡倅杭。为序以送之。师容
止端靖。不蓄长物。盗夜入其栖。脱衣与之。使从支径
去。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尝及千人。晚年倦烦。以六事
随身。归隐草堂。将顺寂。遗言须东坡至。方阖龛四日。
东坡至。见其端坐如生。顶尚温。乃作三偈。以哭之曰。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忘。今夜生公讲堂
月。满庭依旧冷如霜。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
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欲访浮云
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
须更问人。
思义。字和甫。与海月同出明智之门。难兄弟也。智尝
开帏出十问。师答之。皆契旨。及智退居草堂。众送入
室。既散。师犹侍立。智曰。尔适何见。答曰。见大众拜而
退。智曰。来吾语汝。汝行当住此山。绍隆大教。后亦来
居此室也。未几。丞相苏颂帅杭。请居天竺。弘道二十
三年。退闲草堂。皆如智记。熙宁四年。赐紫服。号净慧。
元祐三年二月十八日。别众。安坐而逝。大众诵念久
之。忽复语云。侍观音大士行。见一沙门。金色长身垂
臂。谓我曰。报缘未尽。过七日当遣迎。至二十五日。复
跏趺而化。
*** 净梵.齐玉二师传
净梵。嘉禾人。姓䉡。母龚氏。梦佛光满室。遂有娠。及生
猛治杭。见者。无不惶慄失据。师与相对。从容如平生。
沈异之。任以都僧正。时东坡倅杭。为序以送之。师容
止端靖。不蓄长物。盗夜入其栖。脱衣与之。使从支径
去。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尝及千人。晚年倦烦。以六事
随身。归隐草堂。将顺寂。遗言须东坡至。方阖龛四日。
东坡至。见其端坐如生。顶尚温。乃作三偈。以哭之曰。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忘。今夜生公讲堂
月。满庭依旧冷如霜。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
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欲访浮云
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
须更问人。
思义。字和甫。与海月同出明智之门。难兄弟也。智尝
开帏出十问。师答之。皆契旨。及智退居草堂。众送入
室。既散。师犹侍立。智曰。尔适何见。答曰。见大众拜而
退。智曰。来吾语汝。汝行当住此山。绍隆大教。后亦来
居此室也。未几。丞相苏颂帅杭。请居天竺。弘道二十
三年。退闲草堂。皆如智记。熙宁四年。赐紫服。号净慧。
元祐三年二月十八日。别众。安坐而逝。大众诵念久
之。忽复语云。侍观音大士行。见一沙门。金色长身垂
臂。谓我曰。报缘未尽。过七日当遣迎。至二十五日。复
跏趺而化。
*** 净梵.齐玉二师传
净梵。嘉禾人。姓䉡。母龚氏。梦佛光满室。遂有娠。及生
义解篇¶ 第 379a 页 X77-0379.png
因名佛护。十岁出家。尝念阿弥陀佛。或问。年少何遽
尔。师曰。我欲往他方丈。求挂搭去。十八受具戒。即依
超果湛公。复谒神悟。屡亲讲说。大契宿心。元祐初。主
姑苏大慈。讲三大部十馀过。馀文称是。禀师戒法者。
几满城邑。尝率二十七人。修法华三昧。以二十八日
为期。如此三会。感普贤大士授戒羯磨。至称净梵比
丘。则洪声震响。如撞巨钟。师禅观之处。众尝见金甲
神。跪于座前。有时一处行忏。见韦天按视忏堂。行人
有遭其点察者。辄障起而退。政和中。太守应公。婢为
祟所娆。歌笑不休。请师施戒。即刻神定。信女葛氏。请
为亡夫施戒。即见夫旋绕师座。称得解脱。尝夜居西
院。君酷暑。众不安卧。师方披三衣。坐水阁上。忽风雪
飞集。凉气逼人。旦谓众曰。夏行冬令。众皆叹仰。知为
神龙翊卫。变热为凉也。宣和初。郡守贾公。敬师高行。
补为管内法主。
齐玉者。霅川人。尚书莫公支子也。早亲释学。日记数
千言。屡参明师。一日赴僧次逊辞之。或问其故。答曰。
诚不欲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居苕溪宝藏。每于
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
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
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一劫生死之罪。况又
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
坠陷。则父母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
尔。师曰。我欲往他方丈。求挂搭去。十八受具戒。即依
超果湛公。复谒神悟。屡亲讲说。大契宿心。元祐初。主
姑苏大慈。讲三大部十馀过。馀文称是。禀师戒法者。
几满城邑。尝率二十七人。修法华三昧。以二十八日
为期。如此三会。感普贤大士授戒羯磨。至称净梵比
丘。则洪声震响。如撞巨钟。师禅观之处。众尝见金甲
神。跪于座前。有时一处行忏。见韦天按视忏堂。行人
有遭其点察者。辄障起而退。政和中。太守应公。婢为
祟所娆。歌笑不休。请师施戒。即刻神定。信女葛氏。请
为亡夫施戒。即见夫旋绕师座。称得解脱。尝夜居西
院。君酷暑。众不安卧。师方披三衣。坐水阁上。忽风雪
飞集。凉气逼人。旦谓众曰。夏行冬令。众皆叹仰。知为
神龙翊卫。变热为凉也。宣和初。郡守贾公。敬师高行。
补为管内法主。
齐玉者。霅川人。尚书莫公支子也。早亲释学。日记数
千言。屡参明师。一日赴僧次逊辞之。或问其故。答曰。
诚不欲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居苕溪宝藏。每于
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
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
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一劫生死之罪。况又
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
坠陷。则父母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
义解篇¶ 第 379b 页 X77-0379.png
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尝中夜。顶像行道。偶一僧失
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巳而悔曰。彼虽不肖。骂
为畜生。有玷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岁大旱。井竭。
师运密祷。梦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梦泉。
二师同。建炎元年迁化。
*** 从义传了(睿附)
从义。温之平阳人。姓叶氏。十七通经。得度学扶宗。深
得教旨。出世屡迁钜刹。晚主秀之寿圣。大阐宗风。师
虽以圆顿为门。而于戒科。犹事谨笃。六时三业之间
必使纤悉如法。宪使刘焘。记师行业云。端戒清白。不
妄游从。寤寐三观。耽味著述。过午不食。非法不言。非
右胁不卧。非滤水不饮。行步有尝。坐立如植。未尝求
公卿之知。可谓贤也巳矣。秀有士族。请师祷疾。师命
其徒了睿侍往。及归。师正色责之曰。汝为纯厚。吾故
𢹂汝往。何为俗舍左顾右盻。睿谢过而巳。其处身律
物。严慎如此。元祐六年春。示寂。舍利于钱唐宝藏。
谥曰神智。师著作十馀种数万言。皆诠释教义耳。
了睿。秀人。亦有道士思溪王氏。屈睿为亡女咒食。适
河冰船不可渡。乃遣人报。令设座于斛前。即船上遥
为咒愿。事巳。忽一女至船。礼足为谢云。巳得超往。因
留物为记。忽不见。次日王君至船。见物惊曰。此亡女
入敛时。所御也。
*** 圆明大师演公传
无演。天彭张氏子。幼英烈。不甘处俗。十五弃家。事承
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巳而悔曰。彼虽不肖。骂
为畜生。有玷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岁大旱。井竭。
师运密祷。梦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梦泉。
二师同。建炎元年迁化。
*** 从义传了(睿附)
从义。温之平阳人。姓叶氏。十七通经。得度学扶宗。深
得教旨。出世屡迁钜刹。晚主秀之寿圣。大阐宗风。师
虽以圆顿为门。而于戒科。犹事谨笃。六时三业之间
必使纤悉如法。宪使刘焘。记师行业云。端戒清白。不
妄游从。寤寐三观。耽味著述。过午不食。非法不言。非
右胁不卧。非滤水不饮。行步有尝。坐立如植。未尝求
公卿之知。可谓贤也巳矣。秀有士族。请师祷疾。师命
其徒了睿侍往。及归。师正色责之曰。汝为纯厚。吾故
𢹂汝往。何为俗舍左顾右盻。睿谢过而巳。其处身律
物。严慎如此。元祐六年春。示寂。舍利于钱唐宝藏。
谥曰神智。师著作十馀种数万言。皆诠释教义耳。
了睿。秀人。亦有道士思溪王氏。屈睿为亡女咒食。适
河冰船不可渡。乃遣人报。令设座于斛前。即船上遥
为咒愿。事巳。忽一女至船。礼足为谢云。巳得超往。因
留物为记。忽不见。次日王君至船。见物惊曰。此亡女
入敛时。所御也。
*** 圆明大师演公传
无演。天彭张氏子。幼英烈。不甘处俗。十五弃家。事承
义解篇¶ 第 379c 页 X77-0379.png
天院宝梵大师昭符。符记之曰。此子。他日法中龙象
也。二十以诵经。落发。受首楞严于继静。静殁。卒业于
惟凤文昭。受圆觉肇论于省身。受华严法界观起信
论于晓颜。受唯识百法论于延庆。凡此诸师。皆声名
藉藉。师。必妙得其家风。然后巳。又从诸儒讲学。于书
无所不观。于文无所不能。赵清献公。挽师登法席。于
楞严了义。指掌极谈。闻者。如饮醇酒。无不必醉。既于
此经。心融形释。复出入内外篇籍。如风行电激。所向
如志。又尝问道于禅师惟迪惟胜。师嘿然心许曰。此
自在吾术内矣。又作大悲观音化相。宇以崇阁。极天
下之竘工珍材。二十馀年乃成。人以为庄严之冠。不
知师之游戏也。中年。喜葛洪内篇。延异谲士。将以丹
石伏物。皆为黄金。或取其金而畔去。师不悔不怒。他
日遇之。视之如初。此可以观其德性也。宝梵既殁。二
亲又耄。期去世。乃南游曰。吾闻南方大士。有若祖心。
有若克文。有若善本。皆命世亚圣大人也。不可不行
观道焉。元符三年三月。道出戎州。憩渝州觉林禅院。
不疾而化。僧腊三十有七。其法子。奉师遗骨。藏于宝
梵塔之西。有志不果。遽厄于数。惜哉。
*** 令观
令观。莆田黄氏子。十三出家广化寺。十八受具。通易
孟子庄老诸书。巳而拨去。听讲大乘经论。他日读楞
严经。骇然大悟曰。世徒传当年圆觉之圭峰。何知不
有今日楞严之我耶。未几。得寺之安养院。折筇坏户
也。二十以诵经。落发。受首楞严于继静。静殁。卒业于
惟凤文昭。受圆觉肇论于省身。受华严法界观起信
论于晓颜。受唯识百法论于延庆。凡此诸师。皆声名
藉藉。师。必妙得其家风。然后巳。又从诸儒讲学。于书
无所不观。于文无所不能。赵清献公。挽师登法席。于
楞严了义。指掌极谈。闻者。如饮醇酒。无不必醉。既于
此经。心融形释。复出入内外篇籍。如风行电激。所向
如志。又尝问道于禅师惟迪惟胜。师嘿然心许曰。此
自在吾术内矣。又作大悲观音化相。宇以崇阁。极天
下之竘工珍材。二十馀年乃成。人以为庄严之冠。不
知师之游戏也。中年。喜葛洪内篇。延异谲士。将以丹
石伏物。皆为黄金。或取其金而畔去。师不悔不怒。他
日遇之。视之如初。此可以观其德性也。宝梵既殁。二
亲又耄。期去世。乃南游曰。吾闻南方大士。有若祖心。
有若克文。有若善本。皆命世亚圣大人也。不可不行
观道焉。元符三年三月。道出戎州。憩渝州觉林禅院。
不疾而化。僧腊三十有七。其法子。奉师遗骨。藏于宝
梵塔之西。有志不果。遽厄于数。惜哉。
*** 令观
令观。莆田黄氏子。十三出家广化寺。十八受具。通易
孟子庄老诸书。巳而拨去。听讲大乘经论。他日读楞
严经。骇然大悟曰。世徒传当年圆觉之圭峰。何知不
有今日楞严之我耶。未几。得寺之安养院。折筇坏户
义解篇¶ 第 380a 页 X77-0380.png
而居之。标尚质素。语终日不妄出身。非有迫致。或竟
岁未尝倚闾。阅大藏经。更数返。虽老益力。又天性慈
甚。哀病者而急阨穷。咒食放生。无不为者。赀不逮必
解衣就质。无难色。事佛朝香夕灯者五十年。不驱蚊。
不搔馁虱。不以匡众。为巳任人。或戏之曰。惫乎。观公
奚事尔为。师曰。吾非惫者。正恐坐此得惫耳。其密意
警人类如此。忽一日示疾。语其徒曰。有六上人。当过
我。亟具茗果。众疑师属疾语迷谬。既而人有赍像自
远至者。物色之正六。则傅金罗汉也。是夜沐浴。黎明
更衣。敷座。与众别。勉以无负佛祖。语巳抵掌就寂。实
元祐三年八月也。住寿九十一。僧腊七十三。居三日
顶犹温。茶毗于寺之北冈。火行异香。收烬得舌根不
坏。其徒塔之。夜有光炯然。自茶毗所。属塔中。如往还
状。又三日。现金银色舍利。环五里馀。尺草寸木。悉发
光曜。蹶石相土。无不得者。而不穷也。旁近居民。至取
以售用。奇矣。盛哉。则师生平功行存养之实。可知矣。
*** 成觉.慧悟传
成觉。代州张氏子。方学语。能诵金刚般若。父母异之。
𢹂送善住院。希公为童子。希公道望赫然。赐号慈懿
大师。移住清凉寺。慈懿以师亲侍。日久心知为法器。
一日谓之曰。古人谓出家为大丈夫。所以为大丈夫
有四事。近知识。问正法。思义理。如说修行。是也。后生
可畏。无以吾老滞守一隅。尔其行乎。由是遍访师匠。
依明教大师最久。故于惟识一宗。洞明底蕴。后大弘
岁未尝倚闾。阅大藏经。更数返。虽老益力。又天性慈
甚。哀病者而急阨穷。咒食放生。无不为者。赀不逮必
解衣就质。无难色。事佛朝香夕灯者五十年。不驱蚊。
不搔馁虱。不以匡众。为巳任人。或戏之曰。惫乎。观公
奚事尔为。师曰。吾非惫者。正恐坐此得惫耳。其密意
警人类如此。忽一日示疾。语其徒曰。有六上人。当过
我。亟具茗果。众疑师属疾语迷谬。既而人有赍像自
远至者。物色之正六。则傅金罗汉也。是夜沐浴。黎明
更衣。敷座。与众别。勉以无负佛祖。语巳抵掌就寂。实
元祐三年八月也。住寿九十一。僧腊七十三。居三日
顶犹温。茶毗于寺之北冈。火行异香。收烬得舌根不
坏。其徒塔之。夜有光炯然。自茶毗所。属塔中。如往还
状。又三日。现金银色舍利。环五里馀。尺草寸木。悉发
光曜。蹶石相土。无不得者。而不穷也。旁近居民。至取
以售用。奇矣。盛哉。则师生平功行存养之实。可知矣。
*** 成觉.慧悟传
成觉。代州张氏子。方学语。能诵金刚般若。父母异之。
𢹂送善住院。希公为童子。希公道望赫然。赐号慈懿
大师。移住清凉寺。慈懿以师亲侍。日久心知为法器。
一日谓之曰。古人谓出家为大丈夫。所以为大丈夫
有四事。近知识。问正法。思义理。如说修行。是也。后生
可畏。无以吾老滞守一隅。尔其行乎。由是遍访师匠。
依明教大师最久。故于惟识一宗。洞明底蕴。后大弘
义解篇¶ 第 380b 页 X77-0380.png
其道。时人谓。慈懿以知人有子。明教以传法得人。师
尝示学者曰。学道人。持心有三要。曰大。曰专。曰远。大。
则佛祖得处。我必得之。不为人天小利所牵。专。则惟
究一事。不为名相所引。远。则以證为期。死而后巳。具
此之心。必能至道。务实去华。其言大率如此。年八十
而终。
慧悟者。生行唐李氏。其伯每。日诵妙莲华偈。洎终火
化。舌根不坏。悟母。尝梦其伯母执莲华一茎授之。遂
有娠。师生。容面端整。舌长覆鼻。音声宏朗。为五台真
容院僧。戒慧精明。时无有两。元祐初。诏入内庭。宣阐
称旨。赐紫衣僧正之职。师力辞获免。崇宁改元。复被
诏赴京。固以老病辞。至使者往返。乃行。次佛道店。谓
使者曰。既逢佛道。吾将归矣。为吾谢天子。言讫仡然
而化。
*** 晋水法师传(附诚法师.义天僧统)
净源。字伯长。杨氏子。生而敏慧。依东京报慈寺海达
大师得度。奋志参寻。初受华严于五台承迁。次见横
海明覃。后谒长水璿法师。尽得华严奥旨。四方宿学。
推为义龙。声誉籍甚。开法泉之清凉。苏之观音。杭之
祥符。湖之宝阁。秀之善住。屡坐大道场。阐扬圆顿极
旨。左丞蒲公守杭。尊其道。以慧因院。易禅为教。请师
居之。道风大振。师笔力遒劲。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
为一。以便观览。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及作法华
集义通要十四卷。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
尝示学者曰。学道人。持心有三要。曰大。曰专。曰远。大。
则佛祖得处。我必得之。不为人天小利所牵。专。则惟
究一事。不为名相所引。远。则以證为期。死而后巳。具
此之心。必能至道。务实去华。其言大率如此。年八十
而终。
慧悟者。生行唐李氏。其伯每。日诵妙莲华偈。洎终火
化。舌根不坏。悟母。尝梦其伯母执莲华一茎授之。遂
有娠。师生。容面端整。舌长覆鼻。音声宏朗。为五台真
容院僧。戒慧精明。时无有两。元祐初。诏入内庭。宣阐
称旨。赐紫衣僧正之职。师力辞获免。崇宁改元。复被
诏赴京。固以老病辞。至使者往返。乃行。次佛道店。谓
使者曰。既逢佛道。吾将归矣。为吾谢天子。言讫仡然
而化。
*** 晋水法师传(附诚法师.义天僧统)
净源。字伯长。杨氏子。生而敏慧。依东京报慈寺海达
大师得度。奋志参寻。初受华严于五台承迁。次见横
海明覃。后谒长水璿法师。尽得华严奥旨。四方宿学。
推为义龙。声誉籍甚。开法泉之清凉。苏之观音。杭之
祥符。湖之宝阁。秀之善住。屡坐大道场。阐扬圆顿极
旨。左丞蒲公守杭。尊其道。以慧因院。易禅为教。请师
居之。道风大振。师笔力遒劲。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
为一。以便观览。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及作法华
集义通要十四卷。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
义解篇¶ 第 380c 页 X77-0380.png
义天者。高丽国王第四子。辞荣出家。封祐世僧统。元
祐初。入中国上表。乞传贤首教。归朝弘扬。敕有司。举
可授法者。以诚法师对。
诚法师者。住东京觉严寺。讲华严经。历席既久。学者
依以扬声。其为人。纯至少缘饰。高行远识。近世讲人。
莫有居其右者。上表举师自代。曰。臣虽刻意讲学。识
趣浅漏。特以年运巳往。妄为学者所推。今异国名僧。
航海问道。宜得高识博闻者。为之师。窃见杭州慧因
院僧净源。精练教乘。旁通外学。举以自代。实允公议。
上可其奏。遣朝奉郎杨亿馆。伴至慧因。受法诸刹。迎
饯如行人礼。初华严疏钞。久巳散坠。义天持至咨决。
遂得复全。义天。业就还国。留金书华严三译本。一百
八十卷。于慧因。师乃建阁。奉安之。时称师为华严中
兴之祖。师。之道遂大行海外矣。元祐三年冬。示寂。茶
毗获舍利无数。塔于院西北。寿七十有八。义天念法
乳。遣侍僧寿介等。过海致祭焉。师先世。泉之晋水人。
故学者。称晋水法师。
*** 有严传
有严。台之临海胡氏子。母将孕。号痛顿什。其兄沙门
宗本曰。是必有异。若生男当出家。母闻合掌以许。既
而痛止。果生男。六岁从师。十四受具戒阅寿禅师。心
赋若有所悟。即往东山。谒神炤。于一心三观之道。法
华三昧之行。莫不神解。而躬行之。尝读止观。至不思
议境。曰。万法惟一心。心外无一法。心法不可得。是名
义解篇¶ 第 381a 页 X77-0381.png
妙三千。初主无相。慧因法真。自赤城迁东掖。举师以
代。尝谓。去佛久远。人迷自性。凡宣演之际。必近指一
心。使之易领。闻者皆能有入。绍圣中。郡请主东掖。师
曰。智者年未五十。巳散徒众。吾老矣。可堪此耶。卒不
赴。隐居故山东峰。庐于楂木之傍。因自号楂庵。一钵
无长物。躬拾薪汲水。食唯三白。二十年中。专事净业。
以安养为故乡。作怀净土诗八章。辞情凄切。人多乐
诵。母病目。师对观音。想日精摩尼手。母即梦神擎日
当前。觉而目明。师于三昧中。多获瑞应。不可枚举。建
中靖国元年。定中见天神。告曰。师净业成矣。又梦池
中生大莲华。天乐四列。乃作饯归净土之诗。越七日。
趺坐而化。以陶器。塔于庵北。有光在塔。如月形。三夕
乃没。
*** 智圆
智圆。字无外。钱塘徐氏子。学语即知孝悌。稍长。尝析
木濡水。就石书字。列花卉若绵蕝。戏为讲训之状。父
母异之。令入空门受具戒。二十一。闻奉先清公传天
台三观之道。负笈造焉。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之
孤山。杜门乐道。自号潜夫。与林处士逋。为邻友。雅善
病。又号病夫。师尝叹荆溪殁后。微言坠地。曰。吾何人
也。于是。著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释疏。翼赞弘宣。其
功伟矣。师雪骨冰心。傲然物外。视人间之世。如纤尘。
过目了不关怀。时王钦若。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
往迓之。师笑语使人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唐。且驻却
代。尝谓。去佛久远。人迷自性。凡宣演之际。必近指一
心。使之易领。闻者皆能有入。绍圣中。郡请主东掖。师
曰。智者年未五十。巳散徒众。吾老矣。可堪此耶。卒不
赴。隐居故山东峰。庐于楂木之傍。因自号楂庵。一钵
无长物。躬拾薪汲水。食唯三白。二十年中。专事净业。
以安养为故乡。作怀净土诗八章。辞情凄切。人多乐
诵。母病目。师对观音。想日精摩尼手。母即梦神擎日
当前。觉而目明。师于三昧中。多获瑞应。不可枚举。建
中靖国元年。定中见天神。告曰。师净业成矣。又梦池
中生大莲华。天乐四列。乃作饯归净土之诗。越七日。
趺坐而化。以陶器。塔于庵北。有光在塔。如月形。三夕
乃没。
*** 智圆
智圆。字无外。钱塘徐氏子。学语即知孝悌。稍长。尝析
木濡水。就石书字。列花卉若绵蕝。戏为讲训之状。父
母异之。令入空门受具戒。二十一。闻奉先清公传天
台三观之道。负笈造焉。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之
孤山。杜门乐道。自号潜夫。与林处士逋。为邻友。雅善
病。又号病夫。师尝叹荆溪殁后。微言坠地。曰。吾何人
也。于是。著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释疏。翼赞弘宣。其
功伟矣。师雪骨冰心。傲然物外。视人间之世。如纤尘。
过目了不关怀。时王钦若。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
往迓之。师笑语使人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唐。且驻却
义解篇¶ 第 381b 页 X77-0381.png
一僧。闻者叹服。于讲道之外。以诗文自娱。有杂述五
十卷。题曰閒居编。以乾兴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
文挽词。越二日。示寂。年仅四十有七也。预戒门人曰。
吾殁后。无厚葬以罪我。无建塔以诬我。无谒有位求
铭以虚美我。但用陶器二合而。立石志名字年月
而巳。及亡。门人如所戒。敛以陶器。斸所居岩以藏之。
不屋而坛。后十五年。积两山颓。门人开视陶器。肉身
不坏。爪发俱长。唇微开露。齿若珂玉。乃更袭新衣。屑
众香散其上。而重之。崇宁三年。赐谥法慧大师。
十卷。题曰閒居编。以乾兴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
文挽词。越二日。示寂。年仅四十有七也。预戒门人曰。
吾殁后。无厚葬以罪我。无建塔以诬我。无谒有位求
铭以虚美我。但用陶器二合而。立石志名字年月
而巳。及亡。门人如所戒。敛以陶器。斸所居岩以藏之。
不屋而坛。后十五年。积两山颓。门人开视陶器。肉身
不坏。爪发俱长。唇微开露。齿若珂玉。乃更袭新衣。屑
众香散其上。而重之。崇宁三年。赐谥法慧大师。